時間:2022-02-05 02:33:5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產實習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雙元制,高職,數字印刷,教學,實踐
“雙元制”,是指學生既在企業里接受職業技能和與之相關的專業知識培訓,又在職業學校接受職業專業理論和普通文化知識教育。學校和企業分別是“雙元制”職業教育中的“一元”。“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下職業院校主要負責學生的專業理論教育,企業負責學生的實踐與技能操作。
一、高職數字印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1)圍繞校內基地,建設以“雙元制教學、‘2+1’訂單式”的教學模式為特征的人才培養方式。
該模式即第一、二學年學生在校學習,學習內容的基礎課和專業理論基礎課為主,基礎課由學校負責教育教學論文,專業理論基礎課由企業負責,第三學年學生在企業學習專業技能,并安排頂崗實習。學習方式為:理論+實訓+實習+頂崗。使師生在實訓基地中接受企業化管理,在真實職業環境中學習實踐,培養學生職業能力。
(2)重構“項目式、情境式”課程體系
圍繞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依據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開發的理論,以國家精品課程標準為依據,召開實踐專家座談會,分析典型工作任務,確定崗位能力、素質要求,結合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標準,校企合作,制定學習領域和教學內容,構建“項目式、情境式”課程體系。如下圖1。
圖1
(3)建設一支“雙師結構”的教學團隊
外引內培相結合教育教學論文,優化師資結構,提升師資隊伍素質。通過全員培訓,提高教學團隊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教學設計和實施能力。通過進修和行業引進能把握專業、行業發展方向的專業帶頭人;通過到企業培訓,培養一批專業骨干教師;與企業合作,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熟練掌握最新技術的行業一線技術人員來校教學,形成一支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
按照“五個共建”的辦學模式,即共建專業、共建教學計劃、共建課程體系、共建師資隊伍、共建實習實訓基地。校企共建,使校內實訓基地具有教學、生產、科研、培訓、技能鑒定等多項功能。
二、高職數字印刷專業人才能力結構分析
《2006年大學生求職與就業狀況的調查報告》顯示,企業對大學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為:環境適應能力占65.9%,人際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達能力占4.5%,專業能力占47.7%,外語能力占47.7%。這說明現在企業對于大學生的素質要求越來越全面和細致了,人才的需求向符合化發展教育教學論文,這對我們人才培養的方案提出更高的要求。
按照數字印刷專業目標,分析典型工作任務,確定學習領域,并依照職業崗位(群)能力要求,以技術應用能力和基本素質培養為主線,建立專業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素質結構如圖2。
圖2 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素質結構
三、高職數字印刷專業理論教學體系建設
(1)課程體系的解構與重構
結合高職高專教育的特點,圍繞以“項目化教學”的人才培養方案,打破傳統的按學科體系編排的教材作例,在分析典型工作任務的基礎上,確定核心學習領域,按工作任務展開,以情境為導向組織教學。主要專業課程體系見表1。
(2)精品課程建設
完善院級精品課程《企業形象設計》資源庫;按工作過程導向,把《企業形象設計》建設成省級精品課程。把《數字印后工藝與實訓》建設成院級精品課程。
(3)教材建設
吸收企業技術骨干參與教材建設,編印三本教材:《企業形象設計》(高職高專實訓教材)、《數字印前工藝與實訓》(工作任務導向教材)、《數字印后工藝與實訓》(工作任務導向教材)。
表1 核心課程體系
項目
工作任務
職業能力
專業課程體系
項目一:
廣告設計
廣告的設計
1.熟悉廣告的分類及創意思維
2.掌握廣告設計創意方法
數字印刷印前處理技術
數字印刷產品的加工與機器的操作
數字印刷印后加工技術
廣告的制作
1.熟悉廣告設計創意的草圖表現技法
2.掌握廣告設計創意的電腦制作技法
印前文件的整理
1.熟悉計算機基本操作
2.電腦軟件的操作
數碼印刷與互聯網的應用
1.熟悉互聯網網上資料的接收
2.掌握互聯網網上資料的處理方法
項目二: 包裝設計
包裝的設計
1.掌握外包裝設計基礎知識
2.掌握包裝設計創意的電腦設計
包裝的制作
1.熟悉各種包裝紙張類型和特殊材料的運用
2.掌握包裝制作的基本結構圖
數碼印刷機操作
1.熟悉產品性能教育教學論文,掌握工藝流程2.能獨自操作印刷機
印刷設備操作與維護
1.印刷設備維護各種技術2.掌握印刷設備各種操作
項目三:VI策劃與企業形象設計
VI策劃
1.熟悉VI策劃的工作流程2.掌握VI策劃的文案寫作
企業形象的設計
1.熟悉整個設計流程2.掌握企業形象的設計電腦制作
印前拼版
1.掌握數碼印刷的印前拼版技術
項目四:書籍裝幀設計
書籍裝幀的設計
1.熟悉書籍裝幀的設計整體設計流程
2.掌握其電腦設計的操作
書籍裝幀的制作
1.能進行電腦的制作2.書籍的裝幀工藝
一、分段貫通培養的核心是課程體系銜接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指出:“要建立健全課程銜接體系。推進專業設置、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相銜接,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教學過程等方面的銜接,形成對接緊密、特色鮮明、動態調整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科學合理設置課程,將職業道德、人文素養教育貫穿培養全過程。”
(一)分段貫通培養旨在打通職業學校學生生涯發展成長的通道
高職“3+2”分段貫通培養是在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的一個創舉,實現了大專職業教育到應用本科的貫通培養。一方面“3+2”分段培養的過程設計符合學生的需求,可以提升學生的學歷空間;另一方面是多數學生選取了應用性技能型人才需求專業學科,符合高職學生的成長規律,通過這樣的學習模式有利于學到扎實的應用技術和技能。 可以說今后“3+2”分段培養模式的發展重點將轉向內涵建設。
(二)分段貫通培養課程體系、課程標準的層次化是決定性因素
“3+2”分段貫通培養模式實施以來,問題突出表現在:一是在兩階段專業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的銜接上課程內容重復和缺失并存,導致了教學資源浪費,學生學習時間無效占用;二是課程考核標準要求和考核方式不能有機銜接,職業資格證書標準不能連續提升,使“3+2”貫通分段培養模式優勢難以體現。其原因在于在強調貫通的同時,忽視了兩個階段培養目標的差異,沒有建立起相應的層次化課程體系,因而忽視了高職與應用本科分段貫通培養對人才層次的不同,使兩個階段存在分隔式的培養狀態,導致了課程體系銜接遇阻。
二、“3+2” 分段貫通培養的關鍵是培養模式貫通
(一)“3+2” 分段貫通培養的意義
高職“3+2”職業教育模式屬于高職本科貫通培養。它應以專業設置、培養目標、專業課程、職業標準為紐帶,高職與本科共同根據職業人才崗位需求設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確定課程體系與課程標準,在分別實施教育教學過程中,及時交流對接各自學段組織實施教育教學及管理的經驗教訓,及時總結修正教學實施方案,共同完成特定專業的高端技能型職業人才培養工作。 分段貫通培養的意義在于打破了過去職教只能到高職、??疲荒苤蓖ū究频钠款i,建立了上下貫通的職業教育人才成長路徑,建立了與普通教育并行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進一步完善了人才培養模式。
(二)“3+2”分段貫通培養模式的特征是人才培養層次化
“3+2”模式破除高職??迫瞬欧謱邮茏璧娜毕?,讓更多有能力、有個性的高職畢業生直升本科院校進一步接受應用型本科教育,使其成為更高層次的應用型技能人才,實現了高端職業人才層次化。因此,層次化培養是“3+2”職業教育模式的本質要求,不僅需要課程體系,還必須通過人才層次化培養措施反映出來。
“3+2”職業教育模式其職業要求具有相通性。人才層次化培養的本質是要能夠區分兩個不同要求階段的培養目標、課程標準、教學內容以及學生職業發展標準等的不同,不僅要使兩階段課程體系有機銜接,也要使兩階段培養模式有機銜接,這樣才能確保人才培養模式層次化的特征,以此引導教師深刻認識“3+2”人才層次化的不同要求,使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實施得到保障。
三、高職“3+2”分段貫通培養的保障是評價體系融合
(一)制定“3+2”不同階段相銜接的人才評價標準
人才評價體系是培養模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從培養目標出發,衡量人才培養效率的主要依據。在“3+2”分段貫通培養模式課程體系中,兩個階段相互銜接的人才評價體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課程標準就沒有課程評價,要分別建立高職與本科的課程標準,在此基礎上建立人才培養評價標準。標準是人才評價體系中對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化,必須通過課程標準評價途徑保證“3+2”職業教育模式人才層次化培養目標的實現。人才評價體系是課程標準教學的指南,人才評價體系能對教師的課程進行引導,保證兩階段銜接的課程體系得到落實。因此,只有建立起兩階段既有不同要求又相互銜接的人才培養評價體系,才能保障“3+2”分段貫通培養模式順利實施。同時,要嚴格教學質量監控,建立高職專科與本科共同參與教學質量監督組織,制定專門的監控制度。?。ǘ└呗?ldquo;3+2”分段貫通培養評價標準的遞增、層次和貫通性
遞增性是指兩個階段教育對同一種技術技能或者同一專業學科知識掌握具有高低和多少的遞進關系,也就是說高職階段的要求稍低,而本科階段的要求較高;層次性是指高職三年與本科二年兩階段培養目標應該體現不同層次的人才規格和要求,也就是說高職階段體現為中高端技能人才的層次規格和要求,而本科階段則應體現更高層次高端技術應用與技能復合型高層次人才規格和要求;貫通性是指某專業培養目標以??茷槠瘘c,達到應用型本科畢業生培養目標。只有充分體現“3+2&r dquo;兩階段人才培養評價標準的遞增性、層次性和連貫性,才能建構高職科與應用本科貫通銜接的教學內容。同時,要建立升學選拔機制,“3+2”高職學生直升本科階段,為確保教育質量,對“3+2”高職學生升入本科階段必須建立考核選拔機制,通過考核升入本科繼續完成后兩年學業。
(三)高職“3+2”分段貫通培養更需要深化校企合作
“3+2”分段貫通培養模式學生在校時間較長,為實施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提供了更加充分的實踐教學時間,校企合作不是僅僅讓學生到企業實訓、頂崗實習,而是通過校企合作推進教企融合,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統一建立一個行業、企業平臺。通過省級政府機構協調組織,主要是支持行業和企業與院校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集團、專業教學聯盟、產學研技術中心等多種校企合作機構組織,指導和支持高職院校、應用本科院校與行業、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課程、培訓“雙師”素質教師、邀請企業專家和技術能手任教,培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論 文 網專業寫作教育教學論文和畢業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養“3+2”企業冠名班等,使企業真正關注和參與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全過程。同時,學校也應關注企業生產,將企業文化和企業對員工的要求標準引進課堂,把員工要求和標準直接納入課程中,使學校和企業成為育人共同體,校企共同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
建立高職、本科實訓基地共享機制,有利于優化辦學資源和提高實訓設施利用率,更好地為培養人才服務。“3+2”高職突出學生專業技能培養,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必須在功能上滿足相應的技能訓練、生產頂崗實習和研發性實訓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謝肖力.“3+2”高職教育兩段式銜接問題研究[D].杭州:浙江師范大學,2009:42.
關鍵詞: 農業高校 社會實踐 教學問題
社會實踐是高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它的有效實施將有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迅速提升。我校作為地方省屬農林院校,有其自身的發展情況和規律。首先,它是一個以農林為主的高等學校。雖然隨著高校改革的步伐加快,我校已經逐步建立起涉及理、工、經濟等多領域的二級學院與教學專業。但是,依然走的是以農業為主的發展道路。其次,學生生源尤其特殊性。目前,我校存在普通高考生和對口高考生。普通高考生經歷過全國高考,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而對口生則來自于各地職業高職,其學科基礎較為薄弱。這些學生經過四年的大學生活,多數會直接走向工作崗位。雖然實驗室教學在發揮著重要作用[1],但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多重限制。對此,在類似我校這樣的農業院校中,如何引領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是一個重要話題。現以教學部的教學環節為例,對教師教學環節加以闡述,以期對引領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問題進行探究。
我校教師很多具備碩士、博士學位,但是多數時間在教育領域,似乎已經和當今激烈競爭的復雜社會脫節。除去教授課本知識外,并不真正了解社會上各類單位的用人需求。正是這種問題的存在,導致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缺乏必要的社會常識。目前,在教師和學生群體中普遍存在問題為:一是就業前景悲觀,不知道用人單位需要何種人才;二是單純依靠實驗室的實驗教學環節,不能有效開拓教師的教學思維,從而失去教授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指導性思路。針對這些問題,我教學部教師在近些年進行了如下探索。
1.主動出擊,深入用人單位,了解用人情況。近些年,我教學部多名教師教師赴天津、北京、石家莊等周邊省市開展畢業生回訪及就業市場調查工作。此活動旨在為生科、生技專業本科生培養方案的修改制訂提供依據。期間,就畢業生招聘、就業渠道、人才培養、本科實習等事宜與用人單位進行會談,并初步達成實習意向。多數公司結合目前的用人情況,均表示歡迎我校本科生、碩士生前去應聘,尤其是從事過發酵、免疫學等科研方面的優秀畢業生。當問及公司招聘條件時,三家公司主管均不約而同地將工作態度放在首位。他們表示,一名員工必須有積極向上的工作熱情,至于技術方面公司可以依據工作崗位設定進行專門培訓??紤]到生物技術類公司的實際運作,各位主管表示,學生實習要與公司招聘相結合。他們更歡迎培養未來的公司員工。由于該類公司普遍處于地域偏僻的高新產業園區,人員流動較大,因此,畢業生生源也是考慮的重點之一。他們更歡迎河北、北京、天津等生源地的畢業生。這些探索活動將指導我們在本科生培養方案修訂時,重復考慮就業的實際需求,大膽改革,多增設一些與實際生產相結合的理論課程與實踐教學環節。適當輸送有就業意向的優秀學生前往公司實習,以便拓寬其就業渠道。
2.帶領學生利用假期深入開展科研類社會調查活動。深入生產一線了解當地農業經濟發展需求,從而引領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暑期利用學校科研返還經費及各位教師科研課題,教學部組織教師深入燕山地區農村生產生活一線,服務三農。秦皇島山區分布廣泛,每個地方的地理特色各有不同,種質資源也不盡相同。我校的絕大多數教師非本地人,對秦皇島的各類資源并不了解。調研團隊通過調研秦皇島都山、花果山、青龍草圈子等偏遠山區,走訪當地居民,充分了解到當地富有的野生植物資源。這為宏觀調研秦皇島市稀有野生植物資源的課題申報提供了實踐基礎。山區土壤營養較為缺乏,不能像平原地區那樣種植豐富的農作物。調研團隊了解到了當地的谷子種植,看到了這些農作物在當地的種植特色。在山泉較為豐富地區,當地的冷水魚資源養殖辦得有聲有色,但種類較為單一。這也使得團隊充分意識到科學研究服務于地方經濟的重要性。調研團隊還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論 文 網專業教育教學論文和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深入林中,充分調查林蛙、蘑菇、黑木耳的野生分布現狀,以期為下一年的科研項目的申報提供理論依據。這些活動均充分發揮了農業院校的專業特色,直接引領提高了各類學生的綜合專業素質。
綜上所述,學生的社會實踐實際無法脫離教師的社會錘煉。教師作為引領者,首先要具備一定的社會經驗,了解本專業的就業前景和發展方向。我們希望通過相關專業的實踐活動,調動教師的實踐教學積極性,從而引領學生理論聯系實踐,將死板的課本知識與將來所要從事的工作有機結合,為學生社會實踐提供新思路。
一、明確課程定位
國務院于2014年5月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引導普通本科高等學校轉型發展。采取試點推動、示范引領等方式,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轉型,重點舉辦本科職業教育。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高等學校時,鼓勵其定位為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在此背景下,適應實際用人單位的需求,努力培養面向基層、面向生產第一線的應用型人才,成為應用型院校的教育取向。據此,漢語言專業教師通過教學要培養學生幾個方面的能力:一是實踐能力;二是職業能力;三是就業能力。培養學生這三個方面的能力,成為教學的主要目標,研究探討現代漢語教學改革與創新,就必須把著眼點放在這個目標上。漢語言專業在理工院校中大都屬于新辦專業,因此,理工科院校的漢語言專業應根據理工科院校的人才培養優勢和人才培養特點,在自身專業特色的基礎上,以“應用”理念為核心,創造性地開展應用型人才培養。漢語言教學內容要與社會需求相適應,一定要突出應用性,培養出既具有扎實的漢語言專業基礎知識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又能夠運用專業知識在各個相關領域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型漢語言專業人才。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論 文 網專業寫作教育教學論文和畢業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
二、更新教學內容
現代漢語教學內容的更新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整合課程內容,二是更新知識板塊。首先,整合課程內容。教學內容的更新關鍵在于教材的處理。現代漢語有五部分各自獨立的內容,這部分內容如語音、文字、詞匯、語法以及修辭又分別與漢語言專業的普通話、文字學、語言學概論、修辭學等課程內容交叉。因此,在教學中,要梳理整合與這些相關課程的知識內容,既要把握現代漢語課程的重點難點,為學習相關知識打好基礎,又要對現代漢語知識內容做必要的刪減,避免在學科知識上不必要的重復。其次,知識板塊的更新。這是教學內容更新的另一個方面,注意新語料的吸收和使用。理論知識是死的,但語言材料是活的,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鮮活生動的語言材料,都可以用到教學中來,培養學生對各種語言事實的敏銳語感和濃厚興趣。同時,教師也可以適當地把新的學術研究成果吸收進來,延展現代漢語教學內容的寬度和深度,從而進一步完善了課程理論體系。另外,教材建設要不斷充實、更新。在教材的選擇上,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層次,選擇相應的教材。側重選擇國家級規劃教材和精品教材。多年來,各高校主要選用由著名學者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的得到公認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現代漢語》為基本教材,同時,還應編寫現代漢語輔助教材作為知識內容的補充和更新。
三、改革教學模式
改革現代漢語教學模式就是要使教育教學符合漢語言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符合社會需求的實際?,F代漢語理論知識既具有嚴密的系統性,又有很強的實踐性。教學中教師在系統地講授理論知識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學生的語言實踐,其中教學方法和模式至關重要。因此,理論課程教學模式要設計,實踐課程教學模式更需要設計。為了進一步滿足不同層次學習者的需求,強化學習者的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實踐創新以及終身學習等能力的培養。在現代漢語教學過程中,需要打破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思路,采用自主學習、創新學習和教師指導教與學結合的模式,有的學校采用“自學—提疑—討論—講授—總結”五步教學法,這種教學法既關注了學生的主體性,又關注了學生的差異性。這種以學習者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終身學習的意識與習慣,這種教學方法體系和教學模式值得探討和學習借鑒。另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也是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應用互聯網、多媒體等各種現代教學工具和手段,強化了學生在線學習方法與觀念,是真正實現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有效教學方法。
四、重視語言應用
漢語言專業培養文秘及教育方向應用人才,漢語言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明確指出,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比較系統、扎實的漢語語言學等方面基礎知識以及較高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宣傳、出版等領域,主要是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學校等部門,從事與漢語言文字相關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后要勝任就業崗位,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現代漢語理論知識和一定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漢語言專業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新興專業,因此,更要突出教學的實踐性。在現代漢語教學中,一方面,在課程上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相結合,堅持理論講授與實踐課程同步,邊學習邊應用,從而使學生在掌握扎實理論知識的同時,逐步提高自己的實踐應用能力。上課時,教師使用第一手語料,關注和提供社會上那些鮮活的語言事實,例如,網絡新詞語、外來詞、字母詞、歧義短語、方言語音、詞匯對比、不規范字等,這些知識讓學生查資料歸納整理,從而提高學生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認識,提高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論 文 網專業寫作教育教學論文和畢業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語言文字實際運用能力和對社會語言現象的觀察能力。另一方面,在現代漢語教學中,要將虛擬性的實踐課程轉變為實際的實踐課程,現代漢語教學面向社會、面向時代、面向應用,這是現代漢語教學改革的總原則。針對現代漢語課程社會實踐應用性強的特點,要求學生就當今語言應用實際進行語言 文字情況調查研究,例如漢語現狀調研、推普調研、漢語應用情況調研、實習頂崗調研等等。只有實踐鍛煉,才能真正提高從事語言文字應用工作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國發〔2014〕19號文件,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2014,(6).
論文關鍵詞:數學應用意識 能力培養 數學應用能力
論文摘要:數學是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思想方法向一切領域滲透,數學的應用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具備應用數學的能力,這是把數學教育轉到提高公民素質教育軌道的一項重要措施。
目前,大部分學生動手能力差,應用意識弱。長此以往,必將學而無用,適應不了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學教育中尤為重要。
一、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重要性
時代的發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他們除了要學好豐富的理論知識之外,還必須學以致用,這樣才能推動時代的發展,我們學數學的目的是為了應用它去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增強數學應用意識,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數學教學的任務之一,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刻不容緩。
二、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基本途徑
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更多的強調定義的解釋,定理的證明和命題的推導,卻忽略了從生活經驗去理解數學的需要,因而學生對數學的作用產生疑惑也就不難理解。事實上,我們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和修養,恐怕不能單單地強調“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而應該從更廣闊的范圍上去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點來做:
1.在生活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數學知識的應用是廣泛的,大至宏觀的天體運動,小至微觀的質子、中子的研究,都離不開數學知識,甚至某些學科的生命力也取決于對數學知識的應用程度。馬克思曾指出:“一門科學只有成功地應用了數學時,才算真正達到了完善的地步?!鄙钪谐錆M著數學,人們的吃、穿、住、行都與數學有關。例如,通過人們吃的糕點可認識到豐富的幾何圖形;在商場買衣買鞋時經常會遇到打折的問題;住房轉讓和新房購買時的收入和支出;行程中的路程、速度和時間的關系等,數學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2.用實際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量的研究表明,如果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那么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就越快,接受的程度也越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地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背景結合起來,概念從實際引入,公式、法則結合實例抽象提出,公理、定理從實際需要提出,從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問題引入新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理論聯系實際,使實際問題數學模型化
數學模型就是根據研究的目的,對所研究的過程和現象的主要特征、主要關系采用形式化的語言,概括地、近似地表達出來的一種結構。要突出數學應用,就應站在構建數學模型的高度來認識并實施應用教學,要更加強調如何從實際問題中發現并抽象出數學問題(這是數學應用教育中最為重要的一點),然后試圖用已有的數學模型(如式、方程、不等式、函數、統計量等)來解決問題,最后用其結果來闡釋這個實際問題,這是教學中一種“實際——理論——實際”的策略。通過實際問題構建數學模型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培養學生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的能力。
4.精心編制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當前我國數學教材中的問題和考題多半是脫離了實際背景的純數學問題,或者是看不見背景的應用數學問題。這樣的訓練,久而久之,使學生求解現成數學題的能力很強,而把實際問題抽象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卻很弱。因此,教師可在遵循教學要求的前提下,精心編制一些與生活、科學有關的問題,可以使學生感到自己的周圍處處有數學,從而使其萌發學好數學去解決實際問題的愿望,把學和用結合起來,達到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的效果。
5.加強課外實踐,帶著數學知識走進生活
【關鍵字】:“雙師型”職業教育師資;績效評價體系;探討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a matter of national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as a whole production line to train skilled personnel as the main target, emphasizing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industr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dual"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dual"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vocational schools level.Keyword: "dual"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explore
中圖分類號:F8
當前職業教育師資存在的問題和現狀
(一)、職業教育師資發展水平不平衡。職業學校教師擔負著專業技能教學任務,有些教師是從師范學校畢業或從普通中學文化課改行教授專業課,善于教授書本教材知識,對專業知識知之甚少,不能解決生產實踐中的技術問題。學生學不到真正的先進技術,畢業后無法勝任工作,或者找不到與本專業對口的工作崗位,學非所用。
(二)、職業教育崗位整體薪酬水平相對較低,難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質“雙師型”人才。很長時期以來,職業院校的收入分配制度與人力資本地位不相適合,工資水平的增長難以與職業院校發展形勢保持同步,大部分院校為“雙師型”教師提供的薪酬遠低于其創造的社會經濟價值。
(三)、教師的來源單一,缺乏實踐經驗。高職院校的教師基本都是從學校到學校,畢業后直接任教或從其他院校調入。雖然很多院校對專職教師提出了專業實踐的要求,但是由于來源單一,工學矛盾等原因,多數教師的實踐能力和現場指導能力都處于弱勢,與職業院校真正需要的基礎理論知識淵博和實踐工作經驗豐富的“雙師型”教師還存在較大差距。
(四)、職業教育現行的職稱評定標準存在著“輕教學、重論文,輕應用、重研究”等問題,這在無形中引導教師把時間和精力用在發表著作和完成論文等硬性指標上,而忽略了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雙師型”職業教育師資的概念與作用
“雙師型”教師概念是職業教育界為了突出實踐性教學的重要性、促進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而提出的。根據我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出的雙師資格教師應符合的條件,以及各個職業院校的普遍做法,“雙師型”教師的普遍定義有以下幾種:①雙師即雙職稱,具備不同系列的兩種職稱的教師;②雙師即雙證書,具有教師系列職稱,同時獲得行業技術技能等級證書;③雙師即雙素質,既要具備高水平專業理論和較強的教學教研能力,又要具備熟練專業實踐技能和實踐教學能力,指導學生實踐操作。④雙師即雙來源,既有來自專業院校和教師資格培訓院校的教師,還有來自實際工作崗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綜合以上四種定義,本文所指的“雙師型”教師是以專業素質和行業素質為內涵,以教師職稱和技術行業職稱為外在特征,具有較高專業理論水平和熟練實踐教學能力的高素質教師。
職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所需的高技能專業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雙師型”教師在本專業中有豐富的基礎知識和實踐工作經驗,能講授專業理論知識和動手解決實際問題,把專業教學和生產實踐有機結合,完成職業教育理論和技能的教學任務,開拓創新,為職業教育的發展貢獻力量。所以,構建“雙師型”職業教育師資績效評價體系,引導教師職業發展規劃,培養和造就大批適應職業教育的“雙師型”教師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雙師型”職業教育師資績效評價體系建設探討
目前“雙師型”教師資源稀缺,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培養“雙師型”教師:①引進對口專業的優秀人才。通過文化和技能考試,擇優錄用專業對口的高校畢業生;到生產一線引進對口專業的工程師。②對本校既有教師進行培訓。使教師的任教專業與其他相關專業相互交叉滲透,融會貫通。例如,技術性強、危險性大的電工專業,電工技術集電子、電工、鉗工、計算機等技術于一身,電工專業的教師在掌握基礎理論的基礎上,應系統培訓電工、鉗工和計算機知識,并將課程整合;電工專業教師專業應達到技師水平,其他相關專業應達到高級工水平。③到專業對口的合作高?;驀馀嘤枴O啾容^而言,專業高校師資力量雄厚,實驗設備齊全,技術水平領先,定期安排職業教育師資到高校培訓進修,有利于提高職業教育的整體水平。對于研究認真和工作努力的專業教師,應適當提供機會去國外培訓,讓教師學會操作先進機械,掌握高新技術。④深入生產一線,提高實踐技能。例如目前十分熱門的汽車維修專業,要掌握發動機修理、汽車電子等技術,要能拆裝行走系統,鈑金校正汽車外殼等,教學難度很大。教師應深入汽車制造和維修工廠,逐個崗位進行實習。
四、“雙師型”職業教育師資績效評價體系細則
隨著我國高職院校擴大招生,各個職業院校生源競爭日益激烈,這給職業院校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當然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職業院校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師資人才的競爭。建設素質高、高效精干、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提高職業院校競爭力的關鍵所在。而建設“雙師型”職業教育師資績效評價體系則是建設精英教師隊伍的重中之重。加強績效管理,規范績效考核,綜合運用績效評價結果,讓績效評價結果與勞動合同續簽及勞動合同年限確定、職稱評聘、學科帶頭人評選、職務晉升、培訓深造機會、績效工資分配等掛鉤,從而催進“雙師型”職業教育教師的建設,有利于培養和造就大批適應職業教育發展需要的師資人才。
“雙師型”職業教育師資績效評價體系具體設計方案:
考核對象:所有在崗師資。
考核原則:以人為本、以德為先;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理論和實踐教學并重。
考核組成員:校長為組長,教導主任為副組長,各年級班主任和教研組長為成員。
考核績效分配原則:采用100分制,加分不封頂,獎勵分值20元并根據學校效益及獎金總額水平定期調整,教師個人績效工資=績效考核得分*20元。
考核內容:
第一部分 教學工作量(40分)
規范要求(40分):考核教師自然周工作量多少,自然周工作量包括教師實際上課課時數。按照實際課時情況確定平均工作量,教師滿課時分值為40分。
扣分標準:1.滿工作量的教師績效得滿分;2.工作量超出的,由考核組成員核定計入加分,班主任教師加5分;3.因學校安排造成工作量不達標的,視為達到工作量;因教師個人原因協商減少工作量的,相應扣分。
第二部分 專業理論和實踐技能的教學過程(25分)
備課(5分):備課書寫清晰,內容齊全,體現學科特點;教后總結具體充分,能夠體現教學情況,總分記5分。由教研組評議,教導處二評和校長室總評,優秀記5分,良好記4分,一般得3分,較差得2分,不合格不得分。
課堂教學(5分):教學目標明確,突出重點難點;教學方法得當,符合教學大綱要求;教學態度端正,因材施教??偡钟?分。由教研組評議,教導處二評和校長室總評,優秀記5分,良好記4分,一般得3分,較差得2分,不合格不得分。多次考核按照平均分數計算最終得分。
實踐技能培養(10分):能舉一反三,將教學內容反饋到實際操作當中;善于解決學生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能親自指導學生實際操作;具有教師系列職稱,同時獲得行業技術技能等級證書??偡钟?0分。由教研組評議,教導處二評和校長室總評,優秀記10分,良好記8分,一般得6分,較差得3分,不合格不得分。
其他(5分):教師應認真完成學校布置的教學任務。按時完成記5分,沒按時完成的后續補完后得3分,沒完成不得分。課時調配由教導處安排決定,教師不得私自調課,發現一次扣3分,上課遲到15分鐘以上記曠課,扣3分。
第三部分出勤(10分)
規范要求:嚴格遵守學校的作息時間安排,按時參加考勤。有事需提前向校長室請假,電話請假銷假后需補齊相關手續。病假需出示醫院證明,特殊原因請假者需提供相應證明材料。教師在上班時間外出必須落實外出登記,寫明外出原因,不履行登記手續的視為擅自離崗??记谌藛T必須公開公正執行考勤制度,不得。
評分標準:一個月內出滿勤記10分,以學校考勤部門的統計數據為準。遲到、早退、值班不到崗和無故不參加會議者每次扣1分,累計5次者本項得0分。教師因個人原因請不超過一天的短假,2次以下不扣分,2次以上每次扣0.5分。教師因個人原因請假超過一天,2次以下不扣分,2次以上每次扣1分。教師病假、婚假、產假、喪假等按照學校管理規定進行管理,超過規定時間的按個人原因請假處理。
第四部分教學科研成果(15分)
教學質量(5分):按照教學計劃認真完成課程教學任務,學校的考查科目質量調查中合格率80%以上,組織參加各項專業相關比賽。合格記5分。
科研成果(5分):認真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教學科研培訓,不無故遲到、缺席,合格記5分;認真總結教學經驗,參加各種教學論文評比和課件評比,每季度完成一次以上參賽任務,合格記5分;積極參加向有關專業刊物投稿的活動,認真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專業競賽,文章被刊用或得到獎項加2分;每獲得一項相關行業技術技能等級證書加3分。
學生滿意度(5分):每月組織學生民主不記名滿意率測評。滿意率90%以上記5分,滿意率80%以上記4分,滿意率60%記3分,滿意率60%以下記0分。
第五部分師德建設(10分)
評分標準:遵紀守法,服從學校安排;教書育人,愛崗敬業。教學態度端正,教學成果突出。團結協作,熱愛集體,關心學生,有教師風范。合格記10分。
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本項記0分:教師有違反學校規定的行為,例如有償家教、校外違規兼職等;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無正當充分理由不服從學校安排,未完成規定教學任務。
第六部分其他加分項目
教師主動申請或承擔科研課題研究,并按照計劃完成,按校、縣、市、省、國家等級課題分別加2、4、6、8、10分;
教師個人參加學校和上級組織的各類專業競賽,獲得校、縣、市、省、國家等級獎項的分別加2、4、6、8、10分;
教師撰寫論文或教學經驗材料,在相關正規刊物發表的,每篇按照校、縣、市、省、國家等級分別加2、4、6、8、10分;
備注:獲得校、縣、市、省、國家各類競賽一二三等獎的,在以上加分的基礎上再加上5、3、1分。
【參考文獻】:
[1]李永康.試論高等職業院校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J].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學報,2005,(1).
[2]屈孝初.高職教育辦學模式改革的探索[J].湖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學報,2006,(4).
[3]劉正周.管理激勵[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關鍵詞:創新能力;校企共建;培養模式;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8-0024-02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的根本在于創新型人才。國家和上海市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2010—2020年)均提出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施創新人才培養建設計劃,著力培養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的總體要求。企業需要創造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因而學生職業能力的鍛煉非常重要。校企合作培養創新型應用人才是當今世界各國高等工程教育發展的共同趨勢,是有效實現高校與企業資源互補、開發各自潛在能力、促進人才培養和人力資源開發運用的戰略措施,特別成為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類型不同的教育資源、教育主體和教育環境,在人才培養方面獨具優勢,比較容易形成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的有效融合的局面。通過校企合作共建專業教學體系,以職業能力為導向,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把職業需要的技能、知識、素質有機地整合到一起,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滿足企業崗位的高技能創新型人才。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首先出現于德國等發達國家,其成功經驗陸續在更多國家推廣使用。目前,許多國家基于本國的產業特征、經濟特征、文化傳統和政治背景,分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國外校企合作創新型人才的方式多種多樣,各有所長,主要有德國的雙元培訓制、日本的產學合作式、美國的以勞動和教學相結合的工讀交替原則、英國的工讀交替培訓式、新加坡的教學工廠模式等。我國的校企合作培養專業人才的教育機制較發達國家起步較慢,但是多年的實踐與探索已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成果經驗。就目前來看,我國很多高校都已經開始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研究工作,主要做法有:①企業將生產車間搬入學校;②企業與學校建立定期交流機制;③學校為企業開設“訂單班”,根據企業需要培養專業人才。另有很多學校開始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李保俊等緊密結合行業、企業人才崗位需求標準,著眼學生終身發展,實施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等多元、高效的合作培養模式,為企業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取得了良好效果。衢州職業技術學院與溫州甌斯達企有限公司、開山集團等共同制訂冠名班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企業共同參與相關課程的開發以及相關教學的全過程。浙江海洋學院建立了學校與企業共同制訂教學計劃、安排好專業課程的相互融合的教學機制。鄭州大學喬曉燕等提出在校企共建教學體系建設中必須堅持創新性、針對性和時效性的原則。福建武夷學院在探索校企共建本科應用型人才的過程中,創新了校企合作辦學模式:行業學院模式、企業專班模式、三位一體實習模式和項目驅動教學模式。
然而,由于我國校企合作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工作起步較晚,依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主要有:部分院校對校企合作的作用認識不夠,僅僅停留在校內教師的專業培訓上,對引進企業專家兼職教學持懷疑態度;由于沒有配套的政策及鼓勵支持機制,致使企業的積極性不高,不愿與學校聯合培養人才;政府及高校管理部門沒有制定相應的法規、措施,致使校企合作始終處于探索、實驗階段,沒有及時總結及深化。因此,通過校企共建課程,滿足學生和用人單位的個性化需求,保證課程設置的靜態性與動態性的統一,提高教育的實效性和應用性;根據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把握培養意向和目標,然后深入到用人單位對其整體和具體的工作崗位調查研究,進行職業崗位分析,由此歸納出培養對象所應具備的理論知識、技術技能、態度素質等各種職業技術能力和職業關鍵能力,制定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從行業分析人手,把行業有關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應用加以選擇提煉,由此確定專業教學方案,使之更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和前瞻性,更具有企業個性和職業特色。對該行業的能力標準和職業要求進行全面的分析,構建國家行業的能力體系和職業資格框架,從而可以使人才培養與合理使用有效結合起來,提高人才培養的效率。為達到這樣的目的,我們主要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將企業專家納入教學隊伍。通過優選專業知識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企業高技能人才加入教師隊伍,同時加大現有教師培訓力度,有計劃、有步驟地選派教師到兄弟院校和企業生產一線進修、學習,使教師隊伍理論素質與操作技能同步提高,從而建立了一支專業結構合理、職稱結構達標,既懂理論又有實際操作技能的課程教師隊伍。
2.通過補充教學資源,不斷完善教學體系,優化教學內容,實現教學與生產的有機結合。對現有大綱進行調整,注重新知識、新技能的培養,強化實踐教學的比重,實現既能滿足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目標又滿足學時要求的課程教學體系。對教學過程強化管理,確保教學質量;將專業課程劃分模塊,實現模塊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創新型意識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創新積極性。
3.創新教學方法,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在教師對專業內容的講授過程中,加大比例應用情景式教學、案例式教學、項目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力爭全方位培養學生的創新潛力和創新能力。①結合企業在建項目,實行項目式教學,讓學生親臨其境,加強感性認識。②開展參與體驗式教學,讓學生作為項目成員參與項目建設,使之站在參與者的角度認識、理解,加深印象。③強化企業教師的作用。由企業教師指導學生開展團隊合作和項目運作,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互動能力,培養團結合作精神。④項目完成后由學校教師組對集體方案分別講評,注意因材施教。
4.加強共建企業的作用,豐富教學內容。通過共建企業的積極參與,強化教學內容的基礎性、前沿性和時代性,力爭反映當前學科建設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讓企業參與學生培養的整個過程:除參與學生在企業實訓期間的指導工作外,企業導師還參與學生培養方案的制訂、教學計劃的編制、部分校內課程的講授以及畢業答辯等過程。將部分教學設置在生產第一線,使學生在實際生產中完成學習內容,親身體驗創新型技術帶來的成果?!?.強化教學過程管理,保證教學效果。①規范合作模式。學院成立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協調指導小組,逐步完善校企合作培養機制,規范合作培養模式,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合作培養制度。一方面,合作企業及時將相關行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信息反饋給學院,作為學院調整專業、設置課程和安排教學的依據。另一方面,學院要與合作企業共同討論協商制定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確定課程考核方法。同時,合作企業要為學生提供實訓場所和設備,接受學院教師到企業生產一線實踐,選派優秀高技能人才擔任學院生產實習指導教師等。②加大實踐能力在綜合考核中的比重,激發學生參加項目實踐的熱情。由企業教師制訂實踐教學計劃,指導學生的實踐實習課程,使學生在具體生產活動中增強動手能力,提高專業能力。③優化課程教師的考評方法。學院通過學生聯絡員或學生代表座談會的方式及時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并將考評結果作為教師年終評優、工作量核算以及崗位津貼的重要依據,有效調動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本項目結合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以校企兩級教師隊伍建設和調整結構為切入點,以加強后期再教育和培訓為保證,不斷提高園藝專業教學水平,為培養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拔尖人才奠定了基礎;項目實現了科學高效的校企合作教學模式,全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得到了鍛煉,使其能夠將理論知識具體化,形成處理實際問題的正確思路和方法,從而提高了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項目完成后,結合專業教學內容改革,規范教學文件,創新教學方式,大幅度提高了我校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效果;為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校企共建、加強教學隊伍建設、補充教學資源、完善教學體系、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強化教學過程管理等措施,實現了科學高效的校企合作教學模式,全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得到了鍛煉,從而提高了對其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李震,朱昌平,范新南,等.“3+1”教學模式與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24(1):128-130.
[2]張光輝.校企合作與創新型工程應用人才培養[J].中國成人教育,2014,(14):41-44.
[3]刁叔鈞,吳勇華.產學合作教育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培養[J].江西教育科研,2007,(10):87-88.
[4]魏小華.校企合作體制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研究[J].職業教育,2014,11(5):224.
[5]李???校企合作引領機制創新產學互促實現發展“雙元三段式”人才培養模式實踐研究[J].論壇,2013,(2):22-23.
[6]劉軍,汪立,顧敏婉.校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論 文 網專業教育教學論文和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管理觀察,2015,556(3):117-119.
[7]喬曉燕.校企合作模式下成教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1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