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認識
時間:2023-10-10 15:56: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認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培養出來的目標不僅是構建和諧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還應當是可靠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一般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為此,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必要性及意義等。
目前,我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學生總體與宏觀研究居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都以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等思想與理論為主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作為大學生群體里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一部分。對這一微觀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與工作關系到他們是否可以真正地成為未來社會的積極管理者、思想政治教育者等。
一、研究現狀
教育和工作及其學者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研究卻不夠細化、具體。特別是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這個特殊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對其研究的個案與案例較少。本人通過圖書資料等渠道搜集學界關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出版的著作或發表的論文,沒有一本(或篇)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為對象,幾乎都以“大學生”為主體。
同時,本人在CNKI上搜索近十年來關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相關的研究,只有東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的車廣吉在2003年第2期的《白城師范學院學報》中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擇業觀念;吉林通化師范學院政法系的呂良在《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12期探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理論構建能力及建構;中國礦業大學法學院的胡廷龍在《考試周刊》期刊2007年27期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教學與課程改革提出了幾點思考。
由此看來,盡管部分學者涉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研究,但都未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些探討,學界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還缺乏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特別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關注卻尚未涉及,對這個特殊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值得研究者們去探究這一特殊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關政策與對策。
二、存在與亟待解決的問題
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教育方法與內容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深入探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與實效性的需要。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且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有:
(1)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地位與作用的認識存在偏差,即重外延,輕內涵;重能力,輕素質;重教書、輕育人;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思想政治的實際心理需要認識不足,學生的思想政治認識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導致相應行為的發生,這就是所謂“知行脫節、言行不一”。
(2)科學認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一般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異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現出專業的獨特性;政治理論的高層次性;教育內容的廣泛性;社會實踐的深度性等特點。他們的思想素質、政治素質、業務素質、人文素質、創新素質狀況如何將直接影響到其本身的發展,甚至社會的發展方向。
(3)需要進一步明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學生更加地明確自己所學,同時高校應建立與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與效果的評價機制,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三、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我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學生總體與宏觀研究居多,主要表現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緊扣時代主題,堅持與時俱進,突出強調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等思想和理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方式和載體創新研究不斷豐富,教育體系不斷豐富完善,內容不斷充實、實踐活動形式多樣、學科交叉研究的現象越來越多等,這些研究為探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這一微觀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豐碩的理論與實踐基礎,這對于我們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知識水平高的大學生不一定能成為思想政治教育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理論研究存在不少薄弱環節,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值得探討與研究這部分特殊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
(2)在探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的基礎上,以調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思想為立足點,以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有利于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方法、內容與途徑等。
(3)有必要探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高校制定新的人才培養目標與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科建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提供重要依據和決策參考。
四、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培養出來的目標不僅是構建和諧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還應當是可靠接班人;主要任務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他們是未來社會的教育者、管理者、政治領導與干部等。他們的思想政治狀況如何將直接影響到其本身的發展,甚至是社會的發展方向。
如今,高校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知識理論灌輸,廣大學生主要憑借對思想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來提高思想政治素質。但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學生,他們今后從事的職業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滿著藝術性。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除了掌握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外,還應學會如何主動運用、教授思想政治知識對他人和社會產生一定的實踐作用。
(1)探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發展社會主義的需要,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可靠接班人的需要,對于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具備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場,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具有深遠的意義。
(2)啟發從新的視角對思想政治教育作出新的理解,重新定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科建設,明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容。
(3)探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發揮其對他人的思想和行為樹立榜樣與產生輻射效能、帶動力、感染力的需要。有利于培養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政治敏銳感,從而學會運用政治眼光評判問題、解決問題,成為社會的積極管理者、教育者、政治領導者;有利于引導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主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措施、工作機制。
(4)重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豐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與途徑,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對于提高我國行政領導與干部的政治素質,加強思想教育人員的職業教育,完善高校教育體制及我國政治教育體系與制度均具有導向意義。
參考文獻:
關鍵詞:醫學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 par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s a key role in fostering students ' tal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medical colleges are integral par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Medical College has its own strong professional, strong social particularities. Keywords: Medical College, University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中圖分類號] G4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高等醫學教育所培養的是與人類性命息息相關的醫療衛生人才,一般,醫學生直接面臨的職業是醫生,醫學生的道德直接關系到他們走上醫療工作崗位后行業的道德,也會對整個社會的道德帶來直接影響。因此當社會經濟形勢變化較大時,特別是當前的諸多社會現象,勢必會給醫學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深刻的挑戰,在這種背景下,如何迎接挑戰,重塑醫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整合醫學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就顯得尤為必要。
一、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問題分析
1、醫學生思想政治觀念淡薄
1.1在政治觀念方面,由于當代大學生過于關注個人的生活,往往缺乏政治的敏銳性,表現了對政治似乎離自己很遙遠的漠然態度,并對黨團活動表現出冷漠的態度或功利的心態。
1.2在個人價值觀方面,當代大學生中,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在個人價值的選擇上開始表現出一些不良觀念,責任意識缺乏,公共關懷遺失,個人主義以及自由散漫思想作風開始興起,這體現了大學生在個人價值觀上的不良傾向。
1.3在道德認知方面,部分學生不再把責任、誠信,社會公德看作是不可違背的品行,雖然大部分學生認同這些道德的正確價值,但在行為中卻不能做到言行合一,在一些小事上不能樹立良好的道德習慣,更有甚者,對一些基本的道德常識竟也不屑一顧,這些都是不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傾向。
1.4在專業認知方面,專業是醫學大學生學習的基礎,也是未來就業的保障,明確要學習醫學,投入到專業學習中,但由于學生自身思想狀態及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學生對專業的態度出現偏差,調查中,竟有34.20%的大學生對畢業后的前途感到不可控制,沒有信心。這說明相當一部分大學生還缺乏明確的人生目標,對專業也不甚了解,再加上未來工作的壓力和社會生存的競爭,才產生了這樣消極的專業認知情趣。
2、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方法單一
國家在加強在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新的形勢下也出現了兩點問題:
2.1原有的思想政治內容并不能完全滿足當前大學生的需要,隨著大學生自我意識的提高和社會的挑戰,我們需要更多的也更靈活也更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
2.2理論教學固然重要,但現在大學生自身也出現了變化,特別是像醫學專業的學生,由于專業性強,可能無法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容易出現積極性不高的局面,這說明新形勢下,也需要不斷創新調整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內容,使思想政治的課堂更加充滿活力。
3、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機制不夠完善
3.1教育機制的功利化傾向沖擊了學生的思想狀況。“現在的大學教育,還未能夠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無論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手段、評價體系等都帶有明顯的應試教育色彩―功利性”。
3.2思想政治教育評價與考核不夠標準、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到底取得了什么樣的效果,又如何來衡量這些效果,這些工作要遠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本身要滯后,評價也是一個導向問題,做好了,就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于學生本身有了良好的互動,這就需要科學的指標,并且結合學生實際,以評價考核來促進醫學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
3.3隊伍構成和隊伍素質也存在問題,制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展開。由于醫學院校專業性較強,專業課得到充分重視,而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課程無論是教師還是對學生吸引力都有限,在心理上有被輕視的感覺,所以,醫學院校的思想政治課教師處于這樣一個尷尬的地位。雖在醫學院校,卻不從事醫學專業方向,容易被社會誤解或被輕視,因此,醫學院校的隊伍建設亟待加強與提高。
二、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學生自身的原因
1.1過于重專業知識學習,輕視理論學習。醫學專業的大學生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專業性強,對專業技能要求較高,首要的任務和期待就是學好醫學科學所需要的專業知識,這樣才能在職業上更有競爭力,成為一個技術過硬的醫生,從而輕視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認為思想教育和他們的專業及以后的職業的相關性不大,因為它跟醫學完全是兩個學術領域的東西,并不能直接帶來專業素養的提高。
1.2醫學生極易受外界的直接影響,特別是負面的社會沖擊較大。一方面,在大學的醫學生由于正是思想轉變的階段,本身的自制力和社會的辨別力較差。另一方面,醫學生是社會醫療人才及職業的儲備,而醫療機構的作風和醫生的醫德及醫患關系,會對醫學生產生直接的影響,社會中部分存在的醫生道德問題及利益取向,潛移默化中會被醫學生模仿并接受,以致產生各種錯誤的判斷。
2、醫學院校的原因
2.1醫學院校個別領導、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在潛意識中存在偏見。畢竟醫學院校主要現實方向是醫學教育,大量繁重的專業教育不免會沖淡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潛在邊緣化,也在人的意識中形成了專業優先的傾向。另外的問題是容易把思想政治工作等同于學生的生活日常工作。這使得學生工作隊伍的壓力增大,職責增多,學生工作人員工作繁重,難以應付。
2.2教學工作與育人存在脫節現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實對于醫學大學生來講,思想政治教育也和醫學專業的學習密切相關,僅有專業教學是不夠的,學生還需要多方面的訓練和素質,才能成為合格的社會人,在意識上把二者對立起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也受到限制,當然會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高。
3、社會的原因
3.1社會的發展給我們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許多深刻的挑戰,需要及時疏導學生的社會認識與判斷。醫學大學生也同樣受到影響,不同程度的出現急功近利的現象,導致他們的價值觀發生變化。
3.2當前西方的個人主義及自由化思想還依然存在,也在無形中鼓勵了大學生的個人主義,忽視了集體主義等傳統的道德規范,開始自由散漫。
3.3社會中醫療衛生行業的不良風氣,也造成了醫學大學生思想上的波動。這些為醫學院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職業道德建設起到阻礙的作用,學生產生了極壞負面影響,削弱了他們在思想根源上對職業道德的重視程度,阻礙了醫德醫風教育的良好效果。
三、加強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策
1、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意識,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的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國各項工作的基礎,在高校中尤為重要,醫學院校也要在根本上承擔起這樣的責任,在思想上堅持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意識,只有在思想上放到正確的位置,才有可能進一步開展具體的工作。
2、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理解,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創新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到提高醫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有效方法和途徑,這有助于促進醫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高等醫學的教育目標,培養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和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掌握熟練的醫學專業技術知識,能夠為社會主義事業和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專業技術人員。
3、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
醫學是個比較特殊的學科,即研究自然生物的一般規律,又以人為研究對象,由于人的社會特質,就使醫學同時具備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特質,是個綜合學科,同時醫學教育要培養醫術高明并且具有高尚醫德的醫學生。
4、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
醫學大學生由于專業的特定性,進入衛生醫療系統是他們的職業方向,而各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職業要求,這個職業要求就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線,醫生是個特殊的職業,之所以說它特殊,這是因為它和道德相關性更大、更為直接,對職業的道德要求也相對要高,所以,從根本上提升醫學大學生的職業道德意識以及職業道德水平,已成為醫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課題,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要急迫承擔的核心任務。
5、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文教育相結合
醫療的服務性質決定了醫務科研人員接觸的是具有不同社會背景,不同心理特征的人群,涉及的是關乎患者健康、幸福和經濟利益的實質性問題,因此要求醫學人才具有廣泛的人文文化素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不僅能防病、治病,還要關心病人的環境和社會問題。平時要做到在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在實踐中提升人文精神,在校園中孕育人文精神,總之,要運用可能的方法和途徑,努力提高醫學大學生的人文精神培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朱慶生,《關于如何加強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討》,《黑河學刊》,2009年第五期。
一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傳統教學模式特征解析
1系統性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傳統教學模式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它主要由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組成,要想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就必須在教學模式中對各個要素進行系統性的把握和安排,綜合分析、統籌兼顧,以教學理念為指導,貫穿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反映教學理念,運用教學方法實現教學內容的傳遞。這幾部分是有機構成的,缺一不可,其嚴密組織的系統性是從大量的教學實踐和教育經驗中得來的,是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傳統教學模式的深刻認識和理解中總結出的特征。雖然開放的教學模式會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但是其系統性是其根本框架特征,無論其中融入什么新的要素,系統性這一特征都是不容改變的。
2實踐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與現實有著密切聯系的學科,因此其傳統教學模式也必然具有實踐性的特征,雖然思想政治教育表面來看是理論性較強的專業,但事實上,離開了實踐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失去了生命力與鮮活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傳統教學模式一直秉承著立足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科學性和實用性,時刻同社會實踐緊緊聯系在一起,用最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案例去引導學生,用大家都關注的熱點新聞、動態時事去灌輸知識,隨著社會的發展需要有針對性的培養大學生,在扎實基礎知識的同時,積極引導大學生走出校門,多參與社會的實踐,多接觸象牙塔以外的社會,這樣既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也讓學生在實踐中領悟了所學知識的真諦。所以,實踐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傳統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表現特征,是實現立足社會發展需求與滿足學生真正需要的關鍵點。
3層次性
教育規律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傳統教學模式的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小學到大學,學生所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從低級向高級逐步遞進的教育,對于學生來說,基本的思想素質尚未形成也難以實現更高一級的教育目標。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教學模式必須是要從學生所能接受的教育開始。簡單說來,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層次性主要表現在構成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模式的各個要素: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教學過程不是平行的,而是有層次區別的,其中教學理念位于教學模式的最高點,它引導著整體的教學方向,正確、清晰的教學理念對于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次是教學內容,充實、飽滿又與時俱進的內容才會吸引學生的目光,教學的內容要隨時加入社會新動態,這樣才能讓學生把理論和實際生活聯系到一起,才能學以致用。再次是教學方式,它反映著教學模式的先進性,科學技術的發展使教學方式也發生了改變,網絡新媒體教學逐漸成為了傳播方式的主流,最后是教學過程,因為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個性,所以教學過程則可以是千變萬化的,只要能帶動課堂氣氛,能將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就都是積極有益的教學過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
當代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有著極強的自我意識和獨特的個性,渴望被關注,渴望體驗新鮮的事物,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傳統教學模式雖然能為學生提供政治、思想、道德等理論知識,但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學生很難將教學內容轉化成自身的思想和行為,因此,必須認真分析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傳統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其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教學理念滯后,灌輸式為主的教學手段容易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長期以來一直采用“傳授―――接受的教學模式,教師是傳授者,學生是接受者”[1],只有教師和學生相互配合、共同參與,才能完成教學的任務。但實際上,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堂上,教師成了課堂的主角,教師的權威地位使其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向學生講授知識,單向、封閉的教學方法,只完成了“傳道、授業”卻難以實現“解惑”,因為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略了,學生只能選擇被動的接受知識,而不會從內在需要出發,真心地想要獲得知識。由于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真正做到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育要求,很難使學生完全融入教學活動中,學生也很難給自己的未來發展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尤其在現階段,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大學生也會思考如何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如何實現自己的價值,但是卻往往無法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堂上找到答案。市場經濟的一些負面因素容易讓大學生在價值觀上產生誤解,“金錢至上”的價值觀,自私自利的人生觀,都會影響大學生價值取向的選擇,與此同時,他們所注重的是短期的實用主義論,評價專業教學效果主要看是否有利于找工作,是否將來能賺錢,對于思想政治教育這樣的專業,因為無法看到表面的實效,便選擇放棄,加之教師授課單向灌輸,便更沒有太多關注的愿望。
微博給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但是,目前主流輿論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微博中處于集體“失語”和功能“障礙”狀態。專門開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專題微博的較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未充分利用微博這一資源優勢,對微博的使用依然處于學生自發、輔導員自治的狀態,沒有形成一種合力,沒有很好地占領微博這一陣地。而且,對于已經開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微博來說,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由于未能擺脫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束縛,導致部分微博內容不夠豐富,形式不夠多樣化,造成了互動和交流的欠缺,因而開設的微博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效果。
那么,在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怎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微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呢?
一、正確樹立微博視域下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
1.端正態度――樹立理性的“微博觀”
樹立理性的“微博觀”首先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微博的流行程度和影響力已經勢不可擋,微博作為一種新型的傳播媒介,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不容忽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深刻認識到,既然微博深受大學生喜愛,而且也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帶來了很多新的視角和方式,給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展所遇到的瓶頸提供了新的契機,那么就應該積極研究微博的功能,主動應對微博帶來的一些挑戰,將微博很好地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應用之中。其次,對于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要有明確的定位。既不能忽視微博影響力的存在,也不能過分夸大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而應該給它一個合適的定位。把微博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載體之中,主要是要充分發揮微博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把它作為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新渠道,把微博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有機結合,以更好地發揮這種合力的最大效能。再次,要注重運用科學的理念。對于微博的輿論而言,“宜疏不宜堵”,要對微博言論進行合理的疏通和引導,以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2.標本兼治――提升高校學生的微博媒介素養和倫理素質
加強微博的輿論監管和建立相關的規章制度對于凈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微博生態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但這只是從外部進行了控制和監督,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需要提升高校學生的微博媒介素養和倫理素質,從內部進行自我約束,以實現“標本兼治”的合力效應。
微博媒介素養就是在運用微博獲取或傳播信息等網絡活動中,微博用戶所應該具備的個人素質和修養,具體來講包括:自制力、認知能力、道德素質以及創造和傳播信息的能力等。針對微博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一些挑戰以及大學生中出現的一些“微博控”現象,迫切需要高校加強對學生微博媒介素養的培養。高??梢杂嗅槍π缘亻_設相關課程或開展相關講座來引導學生理性看待并合理地使用微博,也可以倡導學生自發組織一些活動如成立“校園微博協會”之類的社團來探討相關問題。提升學生的微博媒介素養包括以下兩個方面:針對部分“微博控”情況,探討如何加強自律以及如何合理安排使用微博的時間,解決部分學生“沉迷于微博”的問題;在微博的使用中如何提高辨別力和判斷力,不僅要做到不隨意不良信息,還要做到在紛繁復雜的微博世界中保持頭腦的清醒,不隨意聽信謠言,養成對任何信息都要先過濾再吸收的好習慣,從自身做起,阻止不良信息的傳播,讓謠言止步于己,自覺承擔凈化微博生態環境、構建和諧微博世界的公共使命。
二、做好微博與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載體的有機結合
微博作為一種新型載體進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應用中,還需要做好微博與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載體的有機結合,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微博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載體如廣播、電視、紙媒宣傳等相結合,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傳播力度。例如:2012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是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好的素材,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可以把“感動中國”人物的精神力量傳遞到學生的心中,而微博與這些載體相結合可以充分發揮其互動性強的特點,引發學生的深思與討論,一句簡單的評論也是內心震撼的表現,從而可以加深感動之情,對于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都會有更為深刻的影響?;顒虞d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載體中的一種。學??捎幸庾R地開展一些活動,并且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寓于活動之中,使學生從活動過程中受到教育,提高其道德素質和思想覺悟。例如:參加志愿者活動,可以提高高校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微博與之結合就是要配合好整個工作的全過程,前期就是要用微博做好宣傳工作,接下來是做到對整個過程的“現場直播”。微博的具有簡單性、快捷性以及多樣性特點,可以選取學生志愿服務過程中的典型圖片并配合文字形成微博,出來給大家共同分享。這樣不僅豐富了整個活動過程,在交流互動中志愿者可以體驗服務的快樂,而且也給其他學生樹立了榜樣,可以吸引更多的學生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來,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服務意識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有著十分顯著的作用。
三、完善微博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運行機制
運行機制是指影響某種有規律的運動的各因素的結構、功能及其相互關系,以及這些因素發生作用、產生影響的過程及其運行方式,要保證活動目標和任務的真正實現,就必須建立一套協調、靈活以及高效的運行機制。微博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進行同樣需要一個完善的運行機制來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標的真正實現。影響微博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進行的因素主要包括:微博生態環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隊伍建設以及相關的激勵政策等。只有保障機制、組織機制和激勵機制三方面協調運作、相輔相成,微博進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應用才能得到切實的保障,才能真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1.建立健全微博運行保障支撐體系,優化微博環境
微博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進行需要一個良好的“微博生態環境”,這就需要建立健全微博運行的保障支撐體系,以優化微博運行的環境。高校應當出臺一些政策來提高微博運行系統的管理水平,提高微博的時效性和互動性,對微博信息的制定嚴格安全的審核規定,并且規范微博的身份認證(新浪微博的身份認證分為兩種:個人實名認證以及新浪機構認證),這樣可以提高微博用戶的真實性,從而增加微博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運行的安全系數。同時,高校還應當建立一個微博監督管理系統,定期對高校范圍內的微博集群進行過濾和審查,并運用相關技術手段,對出現的一些垃圾信息進行糾錯或者清除。此外,高校還要加強技術開發,努力實現微博信息過濾及篩選的智能化,從源頭上切斷垃圾信息的傳播與擴散,以建立一個健康向上、團結協作的“微博生態環境”。
2.組建專業的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奠定堅實基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整個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把關人”和“領航者”,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在微博視域下很好地發揮“把關人”和“領航者”作用就要加強隊伍建設,組建一支專業的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隊伍。首先,要樹立“微時代”的新理念,全面、理性地認識微博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并及時轉變角色,在微博中建立民主平等、和諧交流的新型師生關系。其次,高校可以開展相關的培訓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使用微博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技能。在深刻認識“微時代”高校學生的文化消費和心理特征基礎之上,學習如何避免空洞的說教,而使用教育宣傳的語言藝術和方法,編寫既有深度又具有吸引力的微博;如何創造自然生動的微博輿論氛圍,以提高微博在學生中的關注度,增強學生的認同感;如何把握合適的時間微博以及如何有效地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等專業技能。例如:在微語言的應用方面,可以采用較為抒情或者幽默的風格,還應適當使用當下網絡中比較流行的表達方式。再次,要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以更好地實現資源共享和經驗交流??傊?,要不斷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科技和信息素質、心理素質、專業技能等,以逐步組建一支專業的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
此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中還要建設一支微博管理隊伍,應成立分管高校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領導小組,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微博運營的管理,統一負責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官方微博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
3.制定激勵政策,促進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運行
關鍵詞:工學結合;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
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我國近年高職教育特有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將學生校內學習與校外實訓相結合,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有力提升了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這種人才培養模式不但使高職院校能夠根據企業需求培養學生,而且能使企業獲取更多具有扎實專業理論知識和嫻熟專業技能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梢哉f,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激發了高職教育的活力。與此同時,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因為這種人才培養模式而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一、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挑戰
(一)教學時空的延伸增加了思想政冶教育的不可控性
工學結合模式下的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從學校延伸到企業,從課堂教學、學校教育走向企業管理、社會自律,由封閉空間轉變為開放環境。這種變化一方面豐富了教學內容與方式,另一方面卻影響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連續性和系統性,增加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可控性。
(二)教育方式與內容的變化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
工學結合模式下的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從學校注重提升學生政治理論素養與道德品質修養到企業以崗位規范、職業素養等企業文化為核心的企業精神教育。教學方式也由集中授課轉換為企業的分散進行。這種轉化使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遇到了很大困難。
(三)校企教育理念不同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學生的政治理論素養與道德品質修養,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他們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優秀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但企業注重員工的效益意識、價值意識,通過獎懲等手段不斷強化企業的核心價值利益。這種教育理念無形中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很大影響,容易使高職生在思想意識上趨于功利性,弱化了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施主體單一
目前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思政課教師、輔導員進行。這支隊伍可以勝任學生在校期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對于完成工學結合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卻顯得力不從心。這種模式下,學生除了在校的正常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外,有很長一段時間在企業進行學習和實踐,傳統的思政教育隊伍無法將企業實訓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納入日常教育與管理的范疇,導致學生在企業實訓期間的思想政治教育處于真空狀態。所以,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相對于工學結合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太過單一,無法完成繁重而分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方式傳統且教條
工學結合模式下的高職教育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更高,更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學生的職業技能、職業道德及社會交往能力。但目前的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繼續延續著傳統的教學內容,重視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而對與職業緊密相關的教育內容卻涉及較少,針對高職院校不同專業開展的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少之又,更沒有根據學生專業及培養目標要求開展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還停留在以課堂教學為主,輔之以較少實踐教學的傳統教育模式之下,缺乏靈活性和多樣性,不能滿足工學結合模式下的高職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三)校企關于思想政治教育銜接不到位
高職院校對學生在校正常實訓期間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相關職業素養教育及引導;校外頂崗實習期間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又缺少針對性,可以說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沒能將“學”理論與技能和“做”技術與做職業人有機銜接起來。在學校的專業課實訓過程中,專業課教師更多地是講授技能與示范操作,糾正操作錯誤,只要不違反實訓紀律,專業課教師就很少涉及到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職業素養教育、職業取向教育與企業精神教育。而企業定崗實訓期間,企業老師更多地注重學生的操作方法與技能,企業制度等方面的教育,對學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人際交往等方面的教育很少關注。因此,學生在校期間由于沒有正確的引導,對將來要從事的行業規則、職業素養要求及個人職業取向都沒有明確的認識,也就無法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與此同時,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期間,由于缺乏企業老師對他們思想上的關心與呵護,他們對自己在工作與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無法正確地理解與處理,久而久之就容易產生焦慮、悲觀、消極、懶散思想,更有甚者選擇放棄企業實習回到學校重新學習。所以,學校與企業之間關于學生思政教育銜接不到位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為企業與社會培養高質量技術型人才的目標實現。
三、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舉措
(一)創新教育理念,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效育人機制
首先,在校內實訓期間對學生開展職業教育與就業引導工作。在學生校內實訓期間,組織輔導員、專業課教師就學生將來要從事的行業發展前景、企業員工職業素養要求、國家就業方針與就業現狀進行分析。同時,針對學生在企業實習中可能遇到的企業員工之間的利益矛盾、員工糾紛、社會錯誤思潮及不當行為習慣等進行分析指導,幫助學生正確定位職業取向,合理處理各種糾紛,快速適應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換。其次,對頂崗實習期間學生思想狀況進行跟進與矯正。學生進入企業后,思想政治工作要同時跟進。學校老師、企業老師要不斷觀察學生,尋找學生思想中具有傾向性、普遍性和苗頭性的問題,通過組織研討會、個人談心會、組織生活會等方式開展說服教育工作,對個別學生的錯誤思想與行為,指導教師要積極開展批評教育工作,幫助學生認識錯誤,明辨是非,使高職學生能夠德技并舉、和諧發展。最后,加強頂崗實習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總結與鞏固。學生頂崗實習期滿返校后,學校要舉行返校學生座談會,及時了解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的思想狀況,開展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強化工學結合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同時,學校要召開實習表彰大會,表彰先進,強化亮點,督促學生不斷修正錯誤,完善自我,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培養人、塑造人、成就人的崇高使命。
(二)擴充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發揮校企聯合全員育人功能
工學結合模式下,只有發揮學校與企業兩方面的合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有效跟進,才能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到學生學習、工作與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要有思政課教師,專職輔導員、班主任,也要有專業課教師共同參與。一方面,高職院校要采取激勵機制激發思政課教師、專職輔導員、班主任及專業課教師積極參與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熱情,通過他們的教育、引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職業素養。另一方面,要鼓勵企業導師積極參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企業的導師不僅是學校與企業的聯系人、學生技術上的指導老師,更是學生思想上的領路人。企業導師的工作經歷和豐富的經驗會帶給學生無窮的智慧啟迪。而他們精湛的業務技能和優良的職業道德更會對學生思想產生重大影響,讓他們學會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三)改革教學內容與方式,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實效
1.充實與企業、職業、就業相關的教學內容,解決學生最關心的問題首先,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增加就業形勢教育、創新與創業教育。從高職學生入學起,高職院校就要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結合自己的職業興趣及職業理想明確自己的就業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職業生涯規劃方案。這種教育能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與就業技能,使他們樹立起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積極進取的職業人精神;遵紀守法、勤于動手、開拓創新的職業人習慣及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或艱苦環境工作的職業人作風。要對學生進行就業形勢教育,講解國家的就業政策,明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引導高職學生正確分析自己、認識自己并合理定位自己,樹立正確的擇業觀。通過開設創新、創業課程、開展科技創新發明競賽、組織學生參加技能大賽、舉辦企業家講壇等方式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新與創業能力,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與就業質量。其次,要進行職業素養教育。高職院校通過開展各種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學校要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各種技能大賽,幫助學生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他們的責任心、團隊精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組織學生積極參加“三下鄉”活動,提升學生的吃苦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及社會責任意識;通過與企業優秀員工座談等方式,讓學生了解一名優秀企業員工應具備的基本職業素養。最后,要進行企業文化教育。為了更有效地幫助學生順利轉化為企業員工,學校應該更對學生進行企業文化教育與熏陶,實現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相互溝通、良性互動。高職學??梢越M織學生對企業文化進行調研,到企業參觀學習、與企業員工座談聯歡、增加企業冠名班、修建企業文化長廊等多種形式實現校企文化融合,使高職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深刻感受企業文化的獨特魅力,幫助學生了解企業文化的內涵,明確企業、特定行業及特定崗位對員工職業素養的基本要求。
2.針對不同專業開展個性化教育解決學生最實際的問題高職院校還要研究不同專業所對應的職業崗位對學生職業素養的特殊要求,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開展不同的崗位職責教育。如教育會計專業的學生不做假賬是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要求;要求護理專業的學生要具有救死扶傷的意識;對土木專業的學生則要求要有社會責任意識與誠信理念,只有針對不同崗位進行不同的職業素養教育,才能真正解決學生工作的實際問題,為學生將來成長為一名優秀員工奠定基礎。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解決學生最直接的問題由于社會對高職教育的歧視,高職院校的學生容易產生自卑感、失落感、焦慮感和挫折感。加之來自家庭(高職院校的學生有70%—80%來自農村)與就業(2015年高校畢業生將達749萬)的壓力,使他們更容易產生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所以,關心學生健康成長,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議題。要通過設立心理咨詢中心、舉辦心理健康專題講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等幫助學生正視心理問題,發泄不良情緒,解決心理問題,以健康、樂觀、積極的心態迎接生活、學習及工作中的挑戰。對于校外頂崗實習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學??梢酝ㄟ^建立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平臺、網上心理咨詢室、組織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師定期前往企業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動———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人際交往中遭遇的各種問題,讓他們能夠以良好的心態,積極的態度、扎實的作風投入到企業實習工作之中。
參考文獻:
[1]戴貞標.“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0(5):139-141.
[2]劉萍等.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初探[J].職教論壇,2009(4):54-56.
[3]文曉韜.關于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湘潮,2011(2):142.
[4]徐茂林,梅來源.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研究[J].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3):46-48.
[5]高職院校是農村學生的次優選擇[EB/OL].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2010-06-24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就業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問題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3-0167-01
大學生就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如何促使兩者進行有效融合是人們應該思考的問題,要全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規律,促使大學生順利進入社會,獲得長期有效發展,增強就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高校大學生就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大學生就業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如今經濟在不斷發展,高校擴招政策使得畢業生人數增多,競爭壓力也隨之增加,高校大學生面臨著嚴峻就業形勢。高校以培養人才為主要任務,但是對于大學生的就業教育工作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一些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就業教育時,并沒有對就業教育工作形成正確的認識,持有錯誤觀念,如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可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出現偏重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視就業教育工作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就業教育之間具有一些共性,但也有著本質區別,如教育方法存在差別。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等同于大學生就業教育,如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在就業方面具有較強的自主性,與計劃經濟條件下大學生就業分配機制具有較大不同,相關人員要形成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教育觀念,對就業教育工作加以重視。
(二)忽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面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嚴峻形勢,一些高校過分重視大學生就業教育工作而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多數高校設立了就業指導中心,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但一些就業指導教師對就業指導思想缺乏深刻認識,側重于對大學生進行求職技巧教育,忽視對大學生就業思想的教育。一些高校的就業指導教育缺乏系統性,僅在畢業前階段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教育,實效性較差。一些高校在就業指導課程方面缺乏針對性,大學生沒有認識到就業指導教育的重要性。多數高校認為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主要在于就業指導教育,以提高就業率為主要目標,對大學生的職業發展狀況與社會需求缺乏科學認識,大學生在就業時易出現一些問題,如就業期望超過正常水平、就業心態不健康等,這些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完善,高校不僅要培養大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同樣要對其思想進行重視,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價值。
二、大學生就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措施
(一)促使大W生樹立科學就業觀念
面對社會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大學生應該樹立科學的就業觀念,為就業打下良好基礎。高校要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幫助大學生對職業生涯進行合理規劃[1],對自身形成正確的認識,培養競爭意識與責任感,做好就業思想準備。要加強國家就業政策的宣傳工作,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如參與三支一扶計劃等。要對大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行全面掌握,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教育。大學生在確立就業觀念時要與社會實際發展情況進行有效結合,對社會需求進行科學分析,以便使自身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獲得長期有效發展。
(二)明確科學就業目標
思想政治教育應促使大學生對就業目標進行明確,促使學生樹立健康的職業理想,如積極投身基層工作、促進西部地區發展等。高校要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課程[2],使其與專業課程進行有效融合,專業課教師應對專業本身進行系統性介紹,讓學生明白所學專業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以及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占有的地位,促使學生了解自身專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培養學生對自身專業的興趣,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服務,強化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科學確立就業目標。
(三)促使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促使大學生對社會實踐形成正確的認識,為促使學生順利進行就業,要積極創建高校就業實踐平臺,為大學生提供多種就業實踐機會,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了解就業形勢,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掌握所學專業發展狀況,不斷提高職業道德修養,強化專業基礎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給予學生正確引導,為將來走向職業崗位做好全面的準備。
三、結語
高校既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又要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對其進行專業教育并對職業生涯進行科學規劃,堅持人性化的就業指導理念,促進高校人才培養工作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09-25
1.新媒體時代的特征
(1)平等性與流動性。新媒體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渠道傳播信息。信息的者不僅包括專業人士,更多的是由大眾通過手機、電腦等媒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新媒體工具,自由地發表個人意見和主張。新媒體信息傳播具有虛擬性,大眾可以隱匿自己的真實身份,只有通過專業的技術手段才可以破解信息傳播主體的真實身份。
(2)瞬時性與海量性。新媒體信息傳播是通過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等傳播,不受印刷、運輸、發行等客觀因素的限制。通過新媒體,政府機關公共信息、學校及教育機構教育信息、商家商業信息,以及各個社會組織和團體娛樂、生活信息等,這提高了信息傳輸效率,信息更新頻率增高。
(3)微小性與交互性。隨著智能設備的發展,信息展示的面積也逐漸縮小,在一定程度上信息傳播和接受的時間、空間更加碎片化。新媒體交互性的特點是,信息傳播的主體和客體之間信息交流是雙向的,信息傳播的主客體雙方在交流過程中都享有話語權。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同時進行并完成信息的傳播和接收,雙方可以相互交流。
2.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新機遇。新媒體便于普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過新媒體與學生跨越地域差異交流與討論,也有利于一些性格內向不擅長與人交往的學生敞開心扉,交流思想。
新媒體時代使高校輔導員多元化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依托QQ、微博、微信、論壇等媒介,提高了信息傳播的時效性,減弱了高校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同時,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2)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來新挑戰。第一,打破固有思維方式。新媒體的發展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豐富多元的信息,而大部分高校輔導員習慣用傳統的思維方式去解決新媒體環境下的思想認識層面的問題。這就要求高校輔導員多角度地、多學科地進行全面思考。第二,保持高度政治敏銳性。新媒體信息傳播存在很多弊端,比如網絡中很多丑惡現象和虛假不良信息,許多“非法惡意勢力”借助網絡對大學生進行文化侵蝕、思想侵蝕。這就要求高校輔導員密切關注網絡,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度,及時掌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動態,把握教育方向。第三,強化思想教育主導地位。新媒體時代的大學生群體的參與度極高,這為他們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新媒體淡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沖擊著大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價值觀,弱化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地位。
3.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之路
(1)加快教育觀念的轉變,建設現代化專業隊伍。作為高校輔導員,在適應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上,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專業水平,與時俱進。及時跟進新媒體技術發展的實時情況,熟知新媒體的使用方法,利用新媒體媒介,與學生互動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建立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
(2)主動搶占網絡新陣地,強化新媒體監管機制。高校輔導員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關注各類網絡平臺及組織,把握海量的瞬時信息,密切關注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同時,高校應該不斷加強校園網建設,充分利用公共網絡資源,設立專門的協調管理部門,明確相關的工作職責,搭建良好的網絡思想教育平臺。
(3)把握高校教育新導向,加強相應價值觀教育。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充分發揮積極導向作用,提升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與辨別能力??梢酝ㄟ^校內活動、專家講座等形式加強學生網絡道德與法律法規的宣傳,培養大學生的法律與道德的自主意識。
新媒體時代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挑戰和機遇,作為高校輔導員,只有打破傳統的固有思維模式,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專業水平,才能與時俱進, 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專業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