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0 10:46: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個人綜合素質描述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學習任何知識,都是為了有益于人生。學生每天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那么這個世界究竟是什么樣子呢?
古往今來,無數先賢往圣、哲人巨匠都努力探討世界的構成。通過學習《多彩的物質世界》,學生能夠了解到人類探索太陽系及宇宙的歷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探究的精神,樹立科學的物質觀和世界觀,以備將來能夠不斷深入探索,投身科學研究。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順序如下。
1.細微的物質構成了茫茫宇宙,物質又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
2.通過對原子的結構了解擴大認知。
3.微觀與宏觀物質世界的不同之處。
4.納米科學技術的接觸,納米材料的特點、應用以及前景。
5.質量概念的掌握、質量的單位了解。
6.學會使用天平的操作。
7.牢記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以此領悟量的含義,能夠熟練地測量液體與固體的質量。
8.通過密度概念的學習,分析密度的物理意義,推理在生活當中,哪些生活中的問題能夠用剛剛學到的知識來解決,舉例說明哪些物理現象和密度有關。
9.做實驗,通過動手操作,鞏固密度概念,認識物質本身具有密度的特質,通過學習,拓展對物質屬性的認識。宇宙浩瀚無邊,大得無法言喻,難以描述,教師應帶領學生一起進入宇宙世界,讓他們在驚訝中產生好奇,產生求知的欲望,從而讓學習的知識能夠牢固掌握。
二、學習物理,要提高綜合素質
很多人才華橫溢,在物理學科有很深的潛力可挖,但是學生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這樣就不至于誤入歧途,就能夠激起凌云壯志,進而能夠掌握學習的技巧,成就大業。成功大師卡耐基曾傳授成功的真諦:“一個人的成功,只有15%歸結于他的專業知識,其余85%歸結于他的綜合素質。”
再描述貼切一點,也就是說,這85%,就是對成功者綜合素質的描述,就是喜歡學習的結果,就是掌握學習技巧的回報。很難想象,一個綜合素質不高、不喜歡學習的人能夠掌握學習的方法,能夠對科學情有獨鐘、多才多藝,甚至做起事來游刃有余、看問題能夠高瞻遠矚和將來大器有成。只有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想學習,主動學習,才可能深研窮磨,好學不倦,才會破臼除窠,與時俱進。開闊視野,增長智慧,有責任心,掌握了學習方法,把物理知識了然于胸。
百姓的疑慮合情合理,他們擔心沒有分數硬杠子的素質評價能夠操作嗎?在某些社會不正之風的影響下,評價結果能夠真實可靠嗎?
綜合素質評價不僅要可行,更要可信,這是百姓關切的關鍵所在。但從政策層面通盤設計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的實施方案時,我們應該更進一步,不僅要使綜合素質評價可行、可信,更應可用!
可信與可用是相互依存的兩個方面。若我們的眼光只盯著如何使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真實可信,卻忽視了滿足高校招生錄取時對評價結果的方便使用性,就必然會導致真實可信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政策形同虛設,反過來會導致往后高中學校綜合素質評價草率走過場,真實可信性將變得蕩然無存。反之,若高中學校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不足以真實可信,高校及其他使用單位不敢參考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錄用學生,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將成為擺設,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準的唯分數論仍將越位主宰著莘莘學子的求學夢。
因此筆者認為,憑借《意見》的東風,我們在制定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或細則時,應緊緊圍繞可行、可信、可用這三個環節做實、做細、做到位。
一、可行――提高綜合素質評價的操作性
《意見》把學生的綜合素質分為5個維度: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要將這些抽象的素質變成可操作的、具體的、能考查的指標,只能采用表現性評價法,也就是通過學生在有關活動中的具體表現和行為習慣來反映其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即用學生的行為表現描述,用參加活動的時間表明,用活動效果的優劣證實。
對思想品德的評價最引人注目,爭議也是最大的?!兑庖姟氛J為通過考察學生參與黨團活動、社團活動、公益勞動、志愿服務的次數、持續時間等表現能夠了解學生的思想品德。但也有不少人對表現性評價法心存疑慮:認為雖然不少學生都能夠為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提供無償幫助,能夠到福利院、醫院、社會救助機構等公共場所、社會組織做無償服務,但不同學生的動機是不同的,不排除有些學生是為了獲得綜合素質評價的好結果去裝幾次、秀幾下,這與雷鋒精神相違背,甚至可能養成學生的功利主義思想。
筆者以為,這種擔憂是完全多余的,教育的本質就是根據一定社會需要進行的培養人的活動。教育就是要用社會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引導學生發展、生長以及對生活環境的適應。教育就是要向下一代傳遞民族的傳統文化,激濁揚清,嫉惡好善,引導學生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因此,我們在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時要弘揚學生的上進心表現而不必擔心摻雜其中的功利主義思想,否則我們就主動失去了教育引導的主陣地。
連思想品德這樣抽象的素質都可用學生的行為表現來評價,其他如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當然可用水平等第、體育達標、所獲榮譽、特長項目、活動表現等等來描述。因此,雖然采分點的覆蓋面不是很廣泛,但客觀評判的操作性仍是可行的。
此外,信息技術的進步也有助于綜合素質評價操作性的提高。教育部統一綜合素質檔案基本格式、建立電子化管理平臺都將有助于記錄簡易、查詢方便,統計快捷,使綜合素質評價的操作性大幅度提高。
二、可信――提高綜合素質評價的真實性
為了使綜合素質評價真實可信,《意見》從寫實記錄、整理篩選、公示審核到形成檔案、材料使用的每一個環節都有細致可循的要求。
當然,我國是一個人情社會,光靠制度的建立不足以保證綜合素質評價的公平公正,還需要一系列約束和舉措來為綜合素質評價保駕護航。結合浙江省近幾年綜合素質評價的實踐經驗,筆者認為以下幾項舉措能夠最大限度地基本保證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真實可信。
(一)寫實記錄
每一項記錄都有據可查,都有相關事實材料為依據,不需要學?;蚪處熑藶榈闹饔^評價,即所有漂亮的形容詞一概不必出現。
(二)民主評定
學校結合各項目特點,采取過程記錄、測評結合、民主評議等方式,通過自評、互評和教師評議相結合的辦法民主確定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定結果。這種公開民主評議的方法約束了班主任和教師的權限,使評定處于陽光下,一定程度上狙擊了社會不正之風對學校的侵蝕。
(三)公示審核
用于招生使用的材料必須先由學生確認,然后在教室、公示欄、校園網等顯著位置公示。班主任及有關教師再對公示后的材料進行審核。
(四)誠信追責
誠信責任追究制度是對弄虛作假者的一道緊箍咒,誰簽名誰負責的制度已在浙江省目前的綜合素質評價中使用。在浙江省普通高中學生成長記錄和綜合素質評價系統中,每項都有責任人簽名一欄,這是一枚沉甸甸的個人信用圖章,記錄將長期保存并能夠讓高校招生官、教育行政部門查詢,終身追究制度確實是對者的斯摩克斯利劍。
(五)申訴復議
申訴與復議制度也是一道保險?!兑庖姟芬髸惩ㄅe報渠道,我們要建立檢查制度和申訴與復議制度,無論家長或學生申訴綜合素質評價的哪個環節,對有爭議的結果,相關的責任單位都有責任和義務重新進行審核確認。
當然,一系列制度和舉措雖可為綜合素質評價的真實性保駕護航,但一些系統性的評價誤差只能通過政策引導或高校招生官的經驗來判斷。例如城鄉之間、學校之間的教育及成長環境的不同會導致學生群體性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差異,這就需要招生官根據經驗作出某些認定、取舍甚至修正。這種差異是常態的,相對穩定的,也是真實的,我們沒有必要因為這些差異的存在而否定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的推出。
三、可用――提高綜合素質評價的使用性
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其實在2006年的高中新課程改革中就已經實行了,但為何一直沒有在高校招生中有效使用呢?
高校招生不用綜合素質評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是對綜合素質評價的可靠性持懷疑態度,目前的社會誠信環境確實無法讓人放心高利害的綜合素質評價結論。
二是我國高校招生只在暑期10多天就錄取完畢,若要審查學生綜合素質的文字資料就無法在那么短時間里完成。在英美國家,錄取新生往往需要半年到10個月時間,他們的招生官可以從容審閱、甄別甚至詢問、面試。
三是我國高校的錄取流程是按分數走的,理論上考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在需要時才從系統中調檔查看,顯然在分數太強勢時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只能成為一種擺設。
四是我國考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中有用信息太少,高校招生工作人員難以從中發現令人眼睛一亮的信息。
因此,為了更好地融合高考、學考和綜合素質評價在高校招生中的職能,我們還需要做很多基礎性的工作。
首先,我們要下決心建立健全誠信機制和懲罰機制,做好綜合素質評價在高招中起實質性作用的頂層設計,放遠目光,立足發展,不要怕可能會出現的暫時局部的造假個案。我們應該樹立“誰使用誰監督”的理念,高?;蚱渌麊挝蝗粢褂弥袑W提供的綜合素質評價結論,就有責任審核、判斷、甄別、追蹤。高??梢灾鸩姜毩⒒蚵摵辖⒚總€中學的誠信檔案,有權提升某些中學綜合素質評價結論的含金量,也有權懲罰個別中學的造假行為,甚至拉黑某些敢肆意舞弊的中學。
其次,我們要根據我國高校招生時間短的國情,改革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與呈現方式,使招生教師能夠在很短時間迅速勾勒出學生的個性特征與興趣愛好。因此,適當按比例劃分綜合素質評價各維度的等第是有道理的。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大幅度減輕高校招生錄取時的材料審閱壓力;二是能夠讓高校捕捉到更多的有用信息。有人擔心,按比例劃分等第就相當于給學生排隊,會加重學生負擔。筆者不同意這一觀點。西方國家的高校申請材料中甚至要求學生提供每學期每學科的成績排名,常常要求學校提供“名次/總人數”這一信息,也不見得因為這樣排隊而導致學習負擔加重。何況我們不是唯文化課分數排隊,是按各素質的維度按學生的表現情況評定等第。浙江省對綜合素質評價各維度評定等第的辦法已實行多年,各校均按規定的等第比例評定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之間的差異由高校自行判斷。高中校長們也表示若按比例評定等第,中學就會更認真對待綜合素質評價,就不容易導致評定走過場。因為一旦有等第,高校的利用率就會提高,家長和學生就更重視,評定過程的監督就更健全,評定過程就更規范。
【關鍵詞】獨立學院;輔導員;綜合素質培養;繼續教育
引言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輔導員承擔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變得越來越重要。教育部明確規定,輔導員擁有思政教師和管理干部的雙重身份,既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導師,又是學生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獨立學院作為一種新的辦學模式逐漸被社會所接受,但相關領域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這些問題與學生成長緊密相關,這就客觀上要求提升獨立學院輔導員的綜合素質,加強輔導員的繼續教育,以適應形勢的發展。
一、獨立學院輔導員的角色定位
從某種程度上說,輔導員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大學的特色。這一制度設計從歷史上可以追溯到抗日軍政大學設置的政治指導員。20世紀50年代初,高校政治輔導員最先在清華大學設立。應當說,輔導員制度經過了近60多年的發展,從政策、體系和措施上都日趨完備。尤其是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出臺后,輔導員的角色定位有了一個清晰的描述,結合我們對文件的分析,我們可以把輔導員描述為,她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從獨立學院輔導員的功能上來說,輔導員是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
二、獨立學院輔導員綜合素質與繼續教育的關系
從對獨立學院輔導員的角色定位與功能來看,客觀上要求輔導員具有較強的綜合素質。隨著信息社會和數字化社會的形成,對輔導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繼續教育是提升輔導員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之一。
(一)獨立學院輔導員綜合素質的內涵
在對現有的政策和文件進行解讀后,我們發現,獨立學院輔導員的綜合素質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政治思想素質、道德品質素質、業務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
第一,要有過硬的政治思想素質。這就是說,輔導員要具備過硬的政治思想素質,這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態度、政治品質。政治思想素質是輔導員綜合素質中最重要的素質。眾所周知,輔導員是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軍,他們負責傳達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肩負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只有堅定的政治思想素質,才能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才能具有較高的政治敏銳性、政治鑒別力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真正成為大學生政治上的導航者和領路人。
第二,要有優秀的道德品質素質。輔導員除了具有過硬的政治思想素質外,還要具有優秀的道德品質素質。這不僅包括個人道德、品行,也包括職業道德。在個人道德方面,要求高校輔導員要做到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豁達寬厚、正直坦誠、作風正派、實事求是、樂于奉獻、嚴于律己;在個人品行方面,應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求真務實、說到做到;嚴禁大話、空話、假話。在職業道德方面,要具有崇高的職業信念,做到愛崗敬業,熱愛并尊重學生。
第三,要有扎實的相關業務素質。輔導員處于學生工作的第一線,面對著來自不同地區、具有不同差異的學生,他們必須具有扎實的業務素質,才能對待工作游刃有余。從輔導員的工作素質來看,他們至少要具有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的相關知識,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學習規律,要有敏銳的洞察力、較強的組織力、縝密的思維力和心理疏導的能力。第四,具有良好的個性心理素質。輔導員面對的是具有青春、活力和智慧的大學生,大學生的心理是最復雜的。輔導員在處理與學生有關的心理問題時,自身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這包括良好的情緒、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進取的精神等。第五,要有健康的身體素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再好的工作理念,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做支撐,也不會變成良好的工作成果。這就要求輔導員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積極鍛煉身體,保持健康的體魄,為工作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
(二)獨立學院輔導員繼續教育的內涵
繼續教育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所出現的教育形態,它不是從來就有的。特別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知識社會和信息社會的形成,使得那種一次性學校教育就可以受用終身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于是,繼續教育應運而生。一般來說,繼續教育是學校教育之后面向已參加工作或者負有成人責任的人所接受的、具有對相關專業人員提升知識、拓展能力的一種高層次教育活動。據此認為,輔導員繼續教育是面向輔導員有目的、有計劃和有組織地旨在根據工作需要和要求進行專業發展、綜合素質提升的培訓、教育的總稱。這種教育是在職后工作進行的,采取的形式也是豐富多樣的。
(三)獨立學院輔導員綜合素質與繼續教育的關聯
輔導員綜合素質的提升與繼續教育存在著緊密的聯系,這種聯系不僅表現在繼續教育是提升高校輔導員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而且也表現在高校輔導員綜合素質提高后,為繼續教育提出新的課題和更高的要求。首先,繼續教育是提升輔導員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在我們的訪談中,不少輔導員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出身,甚至很多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相關性不大。盡管很多高校在招聘時提出輔導員應具備相關學科的知識背景,但實際情況是,不少輔導員在工作過程中基本上摸著石頭過河,不僅在學科知識方面是缺乏的,在經驗方面更是缺乏。從輔導員所承擔的角色和發揮的功能來看,要求他們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只有具備了較高的綜合素質,才能在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增強針對性,發揮實效性,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的入腦、入耳和入心,真正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然而,輔導員是否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這需要他們在入職后進行不間斷的繼續教育和學習,繼續教育所提供的夜大、函授、網絡授課等形式為輔導員豐富綜合素質、提升相關學科知識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和資源。輔導員要緊緊抓住這一機會和平臺,為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而接受繼續教育。
因此,可以說,繼續教育是提升高校輔導員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其次,輔導員綜合素質的提高為繼續教育提出新的課題和更高的要求。當今高等教育面臨著比以往更復雜的外部環境,高校學生的生源素質、價值觀呈現多樣化。因此,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挑戰。這在客觀上要求高校輔導員綜合素質的提升?,F實的狀況是,繼續教育不能滿足這樣的要求。一是現在不少高校還缺乏繼續教育的機構,更缺乏這方面的科學規劃,使得輔導員綜合素質的提高失去了很好的一個平臺;二是高校輔導員的學歷結構、知識水平存在較大差異,有博士、碩士,還有本科,更有一些專業的軍人、退休的國企政工干部等,因此,具有分層次、多形式、分類別的針對性的輔導員繼續教育體系還沒有形成;三是在繼續教育的發展動力來看,來自于教育行政部門的政策安排的居多,而來自于高校自身的能動的系統的內在要求較少。因此,學習型社會的形成和終身學習時代的來臨,為輔導員綜合素質的提高與繼續教育之間的結合提供很好的背景,同時,也為二者提供了一些挑戰。
三、構筑繼續教育多種途徑,提升獨立學院輔導員綜合素質
面對繼續教育對于輔導員綜合素質提高存在的諸多的不足,這就需要構筑繼續教育的多種途徑,從而在根本上提升高校輔導員的綜合素質。
(一)讓獨立學院輔導員繼續教育有“法”必依
在這里,輔導員繼續教育的“法”是指教育部頒布的一系列的法規、條例、規定和有關文件。2004年,教育部頒布《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該規定對輔導員繼續教育有明確的描述,即“高等學校要積極選拔優秀輔導員參加國內國際交流、考察和進修深造。支持輔導員在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礎上攻讀相關專業學位,鼓勵和支持專職輔導員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專門人才”。2005年,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統籌規劃專職輔導員的發展,鼓勵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讀相關學位和業務進修,長期從事輔導員工作,向職業化、專家化方向發展。”2006年,教育部頒布《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培訓計劃》,將輔導員隊伍建設被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可以說,各項相關政策、法規和實施細則相繼出臺,對輔導員繼續教育做出了明確而具體的規定,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導輔導員繼續教育的重要法規。同時,《高等教育法》和《教師法》也對輔導員繼續教育提出了相關要求,例如,《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高等學校應當為教師參加培訓、開展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提供便利條件?!睉斦f,這些都為輔導員繼續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據,接下來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有法必依,真正在實踐中貫徹輔導員繼續教育的相關法律法規,將輔導員繼續教育落到實處。
(二)構筑獨立學院輔導員繼續教育體系
輔導員繼續教育是促進輔導員綜合素質提高的一個重要途徑,要構筑高校輔導員繼續教育體系。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高校、社會要為輔導員繼續教育創造條件,著力構建起國家、省(市)、高校、院(系)四級繼續教育網絡,細化輔導員繼續教育的體制和機制。[2]力爭經過若干年的努力,在全國形成一個初級、中級、高級相互銜接的輔導員繼續教育體系,培養一批專業化、專家化的輔導員群體。其次,要在繼續教育普遍的基礎上,加強重點,實施輔導員培養名師工程。依托教育行政部門的教育培訓中心和開設有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高校,同時面向國外建立一套多渠道、多規格、多形式、有穩定協作關系的高校學生管理隊伍培養培訓體系,逐步形成一批輔導員名師培養基地。
(三)注重獨立學院輔導員繼續教育課程方案的設計
輔導員繼續教育的系統推行,在微觀層次上,離不開繼續教育課程方案的設計。在課程設計理念上,要充分考慮高校輔導員的知識背景、工作經驗及專業發展,在這些要素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繼續教育的培養目標,幫助他們掌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規律和方法。在課程設計原則方面,要堅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教育現代化的方針,針對輔導員的培養目標和工作特點,以培養輔導員專業化、專家化為先導,以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落腳點,積極構建適應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和高校輔導員個性發展的繼續教育課程體系。在課程安排上,可以考慮設計基礎理論課程、專業理論課程和跨學科選修課程這三個方面。[3]在基礎理論課程方面,主要設置與理論有關的課程;在專業理論課程方面,主要設置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程;在跨學科選修課程方面,可以設置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學科課程,以擴大輔導員的知識面。
(四)構建獨立學院輔導員繼續教育多種模式
應從實際出發,著眼于理論和實踐的要求,構建輔導員繼續教育多張模式,滿足輔導員的不同層次的培訓要求。根據實際情況,在培訓階段上分為職前培訓和職后培訓兩個階段;在培訓內容上分為常規培訓和專題培訓;在培訓形式采取在職攻讀和在崗自修兩種形式。不斷開拓輔導員繼續教育的多種模式。在培訓階段上,將輔導員培訓分為職前培訓和職后培訓兩個階段。職前培訓主要向輔導員介紹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理論與方法,輔導員的相關職責,國家以及教育行政部門、省市學校有關的學生管理規定,讓輔導員明白自己的工作職責和方法;職后培訓主要是面對學生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培訓和探討,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本領。在培訓內容上,輔導員常規培訓就是將輔導員學習輔導、心理輔導和生涯輔導方面的內容進行常規培訓,將在崗輔導員特定方向、特定領域的專題培訓,使輔導員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使輔導員成為解決學生某一方面問題的行家里手。在職工在培訓形式上,輔導員可以根據情況,選擇在職攻讀思想政治教育或管理專業碩士、博士學位,提高學歷層次。這種形式的繼續教育,深受輔導員的歡迎,因為他們進校不離崗,而且培訓系統而注重理論和實際的結合。同時,也有輔導員在滿足已有的學歷層次,可以采取在崗自修,主要是針對工作中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地研究與學習。
參考文獻:
[1]馮劍橋.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需要的基本素質[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7):66-67.
[2]馮劍橋.高校輔導員繼續教育與綜合素質提高[J].繼續教育研究,2012(12):15.
[關鍵詞]高職院校 大學生 綜合素質測評
[作者簡介]陳國梁(1963- ),男,遼寧昌圖人,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學生處處長,教授,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曹科巖(1981- ),男,吉林敦化人,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教育人力資源管理研究。(廣東 深圳 518055)
[課題項目]本文系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2008年度課題“高職院校綜合素質測試運作模式探索”(項目編號:130120080307)和深圳職業技術學院2009年度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課題“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與測試運作模式探索”(項目編號:092204002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2)33-0040-03
一、引言
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是高職教育體系中一項重要內容,目前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均在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工作,并通過測評功能的發揮有效推進高職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不斷深化。然后,各高職院校的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在理念支撐和實際運作等方面存在有待完善之處,本文將在整合各類教育資源、理清素質測評與培養關系的完善思路下,提出科學開展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工作的幾點措施。
二、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運作模式的現狀分析
(一)原則缺失
1.現實困境。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運作機制受人為需要、管理需要和模式需要的束縛,難以形成功能明確、運行規范的體系。一是綜合素質測評的運作沒有既定的原則和邏輯,實際上受人為需求影響較大,少有制度化運作;二是由于當前高校擴招、高等教育產業化等戰略實施過程中,相關配套措施還沒有合理結合,從而造成在實際工作中,學生綜合素質測評被加入學生管理的功能,甚至成為記錄紀律情況的工具;三是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受當前價值取向單一的評價模式所困,主要以評優為核心目標,在制度設計之初難以基于測評考慮引導和教育功能。
2.理念脫節。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受現實多種因素束縛是外因,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沒有形成起統領作用的原則和理念體系,造成現實中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孤立存在,意義甚微?,F實是,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沒有與現代教育機制接軌,沒有與社會實際需要接軌,沒有與個人發展要求接軌?,F代高等教育推崇“全人”教育理念,要求學生素質均衡、個性化發展,弱化高低優劣差別,而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往往與這一理念背道而馳,且測評往往無直接的引導和教育功能。
3.內涵缺失。前已述及,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在運作中存在理念脫節的現實,然而更深層次的問題在于,整個測評運作模式需要一顆核心進行統領和規劃,進而實現系統中各層次和部門的目標一致。然而在現實中,我們在各高校綜合素質測評運作體系中很難發現某種或某類核心的內涵,作為測評體系運作的出發點和支撐點。因此,測評運作模式的內涵不清問題,實質上其根源又關聯于高職院校綜合素質教育和培養工作的內涵不明。
(二)機制單一
1.機構單一:以院系主導。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實施主體以學生所在院系為主,這里主要是指課程之外的素質測評或評價,包括通常的德育測評、文化素質測評等內容。從現實情況看,極少學校有專門設置的綜合素質測評機構,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是在評優需求的作用下進行,由于各類評優的申報主體多為院系,則綜合素質測評也成了院系的工作,具體操作者多為輔導員為主的學生工作團隊。
2.內容單一:以課程和測試結論為主。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有效架構,得益于合理的指標體系。目前,高職院校進行綜合素質測評,指標以課程成績和相關測試結果為主,主要為校方的客觀結論性評價,部分嘗試進行改革的學校,也多通過開設綜合素質系列選修課實現綜合素質培養和測評的合理化。但以課程成績作為對學生素質的綜合反映是零亂且欠科學的,以課程成績組成的綜合素質測評指標體系沒有嚴謹的結構劃分,建立在教學目標基礎上的學分體系和以“全人”為目標的綜合素質指標體系不能實現合理對接,且選修課程的數量和權重在現有體制中都處于明顯劣勢。
3.目標單一:以評優為基礎。通常,高職院校對學生的評價分類以課程為標準,除課程評價之外,主要是以評優為目的建立的素質評價機制,作為獎學金等校內外評優的指標來源。由于評優選拔的條件以指標為基礎,除課程成績外,對其他素質指標評價的起因即為評優,則在此基礎上的綜合素質測評僅僅是一種脫離了“內容”的“形式”,沒有自身功能可言。
(三)實施錯位
1.學校重視,學生漠視。從我們的調查來看,高職院校大都非常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及測評,且努力在內容和形式上有所創新和突破,以求在服務學生提升綜合素質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然而由于傳統體制和模式長期運作的影響,以及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與測評涉及學校育人機制的整個體系,短期內建立一套全新體系并取得顯著成效的愿望很難實現。加之當前現實社會環境的種種因素,如熟人社會、關系文化、后門意識等客觀存在,也給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和測評帶來重重阻力,從而造成學生漠視大學教育和綜合素質養成。
2.主觀期望高,實際效果差。高職院校在推進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過程中,均希望以此作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高效方式,并借此作為學校素質教育內容和形式不斷創新的基礎和助推器。通常,高職院校通過課程考試、相關測試和評價對學生綜合素質加以考察,以期合理引導和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然而現實情況卻是,由于各學校少有合格的測評結論(定量與定性)與發展指引的對應機制,很大程度上造成前期測評工作的結論不能最大化地轉化為對學生進行科學的發展指引。
3.學校熱推,社會慎認。對于以學校為主體的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數據,包括綜合成績、各種素質測試數據,其實質上是對學生在校期間綜合素質的各類表達和記錄。由于我國尚未將大學,包括高職院校作為特殊主體納入社會綜合體進行整合,學校的相關制度和運行難以與社會大體系無縫接軌,從而也造成學校熱推的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結論,并不絕對或順利地為社會相關主體所認可。
(四)綜合素質教育的觀念誤區
1.學生綜合素質教育只是學生工作部門的職責。學生綜合素質教育是一個系統功能,絕不能孤立地對待和處理,應建立全局性的素質教育新機制,素質教育不僅僅是某一部門、某一些人的事情,而是以某些部門、某些主要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為主體和重點、所有教師與學校所有部門參與的整體工作,從而在學校形成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的良好氛圍。
2.學生綜合素質教育是由活動累積而成。當前,關于素質教育的實施方式,部分高職院校希望通過大量學生活動的累積進而實現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當然,參加一定的專業、創新、文體類活動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必要性無可厚非,但學生活動是否能夠代表素質教育的全部,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學校實施綜合素質教育的形式應當多元化,包括課程教學、校園文化建設、學生活動、個性特長、創新工程等諸多部分。
3.學生綜合素質教育只是第二課堂。第二課堂是相對第一課堂而言的,所謂第一課堂即現有的課堂教學活動,第二課堂指課堂教學活動之外的校園文化活動。第二課堂是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但其絕不能簡單地等同于素質教育。當前,有觀點認為僅僅通過第二課堂就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這是一種誤解。前文已述,素質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不同層次和部門,需要全方位運作。
三、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運作模式的完善措施
(一)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運作模式的完善思路
1.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教育資源整合戰略。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一個環節,在當前大學生素質教育工程縱深發展的大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前文已述,構建科學的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運作體系,絕不是規則加上幾個部門和老師就能實現,需要學校全員參與,全方位運作,傾全校之力整合各種資源,是學校全方位的教學、管理改革工程。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是一個系統工程,但我們還必須承認,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也是學校教育體系中的獨立環節。系統工程和獨立環節都是對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正確表達,并不是說一個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就能包括高職教育的全部,而是我們應當以此為契機,順應教育發展趨勢,積極探索在新形勢下教育資源整合的戰略定位和實施步驟。
2.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功能定位。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功能應當具有兩個層次,最終目的即是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質。同時,我們看到,綜合素質測評所關注的,不再是測評的結果,且測評報告也不應是能夠區分優劣的定性或定量結論,測評結論所提供的,應當是對學生發展的有效指引。同時,基于綜合素質測評的數據信度和時效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應當淡化考評參照功能,我們認為,嚴格意義上的綜合素質測評不應兼有考評功能,應當與評優評獎相排斥。從此種意義上說,測評報告和結果的去功利化,也更容易讓學生所接受和認可,從而內化為綜合素質發展的有利因素。
3.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與培養的一體論說。傳統的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是被動接受的,這一現狀并非不能變革。培養和教育指向的“學習”沒有被動與主動之說,從古至今應該未曾有過“被學習”一說,可見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應當是以學生主動為基礎。如圖所示,讓綜合素質測評由被動變主動,讓學生在測評過程中成為積極能動的主體,有利于促進測評與培養形成有機關系。在理清了測評的功能基礎上,才有將測評和培養放在一起加以探討的可能性,從而建立一套能夠實現雙方面功能的機制。高等職業教育要在統一規劃的前提下,建立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與培養的聯動機制。同時必須看到,測評有為綜合素質培養提供服務和依據的功能,但必須以測評作為一個獨立有機體系的觀點來進行設計和規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系統地對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這一課題加以深入研究。
(二)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運作模式完善的具體措施
1.主觀與客觀、自評與他評、主動與被動的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功能在于為學生發展提供科學的指引,其實現的條件之一即是為學生所認可。首先,在測評方式的設置上,要避免傳統測評中單純以分值構成的測評模式,更應當拋棄將不同的測評指標人為地設置權重并加權為總的排名方式。為了更好地實現測評的功能,應當建立主觀與客觀、自評與他評、主動與被動相結合的測評機制。在測評中,除了各項指標中的客觀因素,如課程成績、工作業績、身心測評數據等,還應當有學生個人、其他測評機構的主觀評價,且發展指引也應當以在規范描述基礎上的主觀評價為主。其次,傳統素質測評中往往以他評為主,建立在一系列客觀指標基礎上,這一特征也阻礙了測評功能的實現,新形勢下應當強化自評的比重和功能,將自評和他評有機結合起來,這也是實現測評為學生認同的途徑之一。同時,我們應當將測評轉變為主動的驅動,實現以學生本人啟動測評為主、被動測評為輔的科學機制,逐步使學生認識到測評功能的實效性,主動參與到測評中來。
2.測評數據的產生、驗證和查詢。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部分建立在學生自主啟動的基礎上,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數據庫的基礎數據應當由學校相關數據庫直接導入。數據中心應協調各分中心建立相應數據庫和數據交換機制,并根據各指標的屬性設置數據輸入、驗證、查詢、變更的權限。對于主觀數據,數據庫中應設置規范的主觀數據儲存、輸出模式。關于數據庫更新的周期,建議以學期為標準,但數據輸入應當是隨時均能實現,要求相關驗證主體每學期對主客觀數據進行驗證,并根據學校信用管理規范實現對虛假輸入數據情況進行聯網登記,從而保障數據輸入的真實性。同時,對于已驗證信息的修改,應建立由學生本人申請、測評中心審批的機制。在數據庫中的所有數據,無論是否已經驗證,學生個人可隨時查詢,其他機構和個人需查詢應當經測評中心批準。建議在學?,F有電子數據庫和網絡資源情況的基礎上,編制相對應的程序、電子數據交換流程、網絡操作平臺,將上述流程和數據全部通過電子形式和網絡平臺實現。
3.測評報告的形式與適用。根據高職院校的特征,測評報告應以學年為周期,每年形成一份。關于測評報告的作出機制,可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主動或學生申請的方式。即使是綜合各種因素考慮后決定以主動方式對全體學生作出報告,我們認為,基于綜合素質測評的功能和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需要,也應當逐步轉化為測評報告一律由申請而作出。由于測評報告的權威性和指導性,測評報告全部使用經驗證的數據。關于測評報告的結構,應以前面提出的一級指標劃分,并在對每一指標綜合評價后,設置發展建議部分,按照經過嚴格科學論證的模板和測評中心主觀意見,供學生個人參考。測評報告作出后,著作權歸測評中心,學生個人有使用權,未經學生個人同意,測評中心不得將數據開放給其他機構和個人。
學生的綜合素養的培育與提升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也是時代賦予教師的神圣使命。學生綜合素質的高低不僅放映了學校教育工作的水平,也刻畫了整個社會未來發展前景的可觀程度。未來社會是知識型、智慧型社會,綜合素質高的學生是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擁有高水準的綜合素質是指學生具備科學的研究態度、縝密的思維能力、高超的創造能力。初中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要求基礎教育授課教師務必要改變常規教學觀念、轉變教學設計理念、重新規劃教學目標與培養計劃,并根據實踐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能力目標,滲透新課標教學規劃、改變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第一要務。下文主要從初中物理的教學形式、物理學科內容以及初中物理教學方法三個層面探討了初中物理教學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實效性。
二、初中物理教學形式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1、科學研究態度
初中物理學中科學精神激奮人心,科學態度使人堅忍不拔。基礎物理需中任何物理現象、物理概念的提出、物理規律的形成、物理實驗的成功以及物理理論模型的構建,都深刻的體現了科學家追求真理、實事求是、刻苦創新的孜孜不倦科學精神,要求每一個科研工作者對任何細小的現象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綜合的邏輯思維以及高超的推演。而這些科學態度與精神是獲得真理最為寶貴的品質,通過學初中學生教授物理學知識與人物,可以激發學生的羨慕心理,從而產生自身的內化需求。初中生正處于人格特質的塑造時期,他們會美化心中的偶像并積極的期望自己也能達到這樣的標準,物理精神會讓學生產生科學探索欲望,并以科學的研究態度進行研究創造。
2、科學審美觀
為把抽象的、不為人感知的物理現象描述清楚,物理學家經常會借助美學來認識真理。在初中物理學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各種物理現象、物理模型以及物理結構的形象描述,這會讓學生有一種美學的享受。物質結構、運動形式、運動規律這些原本枯燥無謂的物理知識變得生動化。我們所不能感知的一些微觀世界或者是宏觀世界的物理現象在這樣美化的描述中變得觸手可及,初中學生的好奇心也極大的激發出來。這樣的物理探索與認識也將會教授學生今后對于事物與現象的本質探索,從而培養了他們的科學審美觀。
3、嚴謹思維能力
物理學中科學形式豐富多彩,物理關系錯綜復雜、物理模型深奧難懂,可是通過科學嚴謹的創造性思維,物理學家們把那些復雜的圖像、公式生動化、具體化,用相對簡單的模型或者公式來揭示物理規律。例如每個學生都會知道萬有引力的存在,但如何解釋高空墜物以加速度向地面運行的運動規律就成為一個難題,而科學家們通過建立模型、演示、假設、推演等得出的重力加速度a=g=9.8米/秒^2,便簡單的刻畫了這一規律。這樣具有創造性、嚴謹性的邏輯思維無疑會讓學生受益匪淺。
三、初中物理學科內容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途徑
1、構建學生唯物主義世界觀
學習物理學是構建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核心與關鍵。物理學科內容描述的是自然界的普遍、真實存在的物理現象、物理規律。而對事物真實的、本質的認識便是唯物主義的重要基礎。物理學中的能量守恒定律體現了世界的物質性與物質世界的統一性。物理學中相當的物理現象都在從某個側面放映著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本源。例如:電的正極和負極,磁鐵的吸引和排斥,熱冷的膨脹與壓縮這些都體現了辯證法的核心----矛盾的對立和統一。在物理學中,我們都知道臨界點,例如冰水融化臨界點,氣壓臨界點、壓力臨界點、電流臨界點、磁場臨界點這些物理學知識反應了唯物主義哲學中從量變到質變的規律。
2、培養創造、探索精神
今天我們所熟知的物理規律或物理定律無一不是科學家們長期探索的結果,有些規律甚至經過了多代人不懈的努力與創造。當已有的科學理論為大家所公知,但在解決新的現象出現偏差的時候,誰能率先同束縛科學發展的傳統觀念決裂,提出新的見解和理論,誰就能站在科學發展的前沿,進而對推動科學做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創造性貢獻。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創立不是他一個人的研究成果,也是基于多人的探索發現,但相當的學者無法從根本上擺脫牛頓經典力學理論,而在科學探索上舉步維艱,愛因斯坦率先打破這樣的科學觀念束縛,勇敢的向新的科學高峰邁進。這樣激奮人心的科學歷史無疑為從內心深處激發初中學生的探索欲望,期望今后也能獲得如此高的科學成就。通過對前人科研成果的歸納總結,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前進,從而到達另一個學術的高峰。學習在學習前人研究成果的時候,會帶著批判的眼光來看待問題,而不是純粹的接受,這在某種意義上激發了學生的自我探索精神。
四、初中物理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1.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動手能力,提升學生創造能力物理學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在物理學發展的歷時長河中,許多的物理現象、物理規律都不是憑空想出來的,而是經過了細致入微的觀察與認真思索。相當多的物理規律甚至需要模擬實驗才能得出。而教授學生動手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學生綜合素質的高低,不僅僅體現在關于物理規律、物理公式的推演與理解上,更多的是要求學生能夠根據物理理論知識,模擬實驗環境,從而得出物理結論,抑或是探索該物理現象發生的條件,或者是求索在實驗條件發生改變的情況下,實驗結論為何。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方面作用非常的重大,物理實驗的真正魅力在于發覺學生的自主創造性。在物理實驗過程中,不僅需要學生實際動手草早,還得在實驗過程中積極觀察,努力探索實驗發生的條件,實驗的結果為何等重要訊息,這在某種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
2、加強物理學史教育,激發學生興趣,培養主觀能動性物理學歷史的教學擺脫了物理規律、公式推演的枯燥與乏味,教材中生動的認為知識描述了科學家們在探索未知領域和逐漸獲得真理的奇聞趣事,這無疑會增加學生探索、求知的興趣,讓學生也會更加主動的去求索他所經歷、感知的世界。初中課堂引入物理學歷史的教學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加深學生對于抽象概念、原理的認識,減少了學生考試的壓力,讓學生以前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關鍵詞】綜合素質;.NET分層框架;測評平臺
一、引言
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通過公正、客觀、科學的評價方法,激勵和引導學生各方面素質協調發展,根據高等學校培養目標和學校工作實際,我校制定了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具體實施辦法。綜合素質測評由行為規范測評、學業成績測評、素質拓展測評三個模塊構成,遵循分項測評和總體測評相結合,定性測評和定量測評相結合,基本表現測評與特別表現測評相結合、個人總結與組織評定相結合的原則。行為規范測評、學業成績測評以百分制形式進行測評,素質拓展測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形式進行。三項測評最終按照40%、30%、30%的比例折算為一個百分制綜合素質測評分,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量化考評、排名、定級。為體現激勵為主的原則,該測評結果最終以等級和排名的方式予以體現。從2012年9月開始,我院全面推行了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辦法,實施兩年多來,發現在平時的操作中,一方面手工記錄的資料特別多、統計量大、計算公式比較復雜、出現錯誤的幾率比較大,另一方面,由于各個班級考核小組人員的責任心有差異,導致考核的結果不能及時的被學生本人所掌握,考評的及時性沒有得到體現。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提升,學生對于信息的接收能力加強,開發一套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試平臺對于提升學校學生管理水平有非常大的意義。
二、.NET分層框架介紹
使用分層框架,可以分離開發人員的關注,實現無損替換,提高代碼的可復用性,為后續系統的擴展和移植提供了便利。目前,典型的分層架構是三層架構,即自底向上依次是數據訪問層、業務邏輯層和表示層。這種經典架構經歷了時間的考驗和實踐的多次檢驗,被認為是合理、有效的分層設計,所以,在本文中,將沿襲這種經典架構,使用數據訪問層、業務邏輯層和表示層的三層架構體系。三層架構中各層的職責劃分如下:
數據訪問層:數據訪問項目執行從數據庫(或其他數據服務)獲取數據或向數據庫發送數據的功能。在分布式應用程序結構中,相應功能使用 數據適配器和 SQL 服務器存儲過程來完成。
業務邏輯層:業務規則項目包含業務對象本身以及應用于它們的規則。這也是主要業務對象所在的位置。它們實現業務實體或系統對象。系統的業務規則將在這些對象中編碼,盡管部分業務規則可能實際上已在數據庫的存儲過程和觸發器中進行了編碼。
用戶界面:用戶界面項目是指在應用程序中實現的客戶端。在分布式應用程序結構中,用戶服務可以是 Web 客戶端或 Windows 客戶端,這具體取決于特定的應用程序。例如,在開發Web 應用程序時,可能需要提供具有標準 Windows 用戶界面或 Web 用戶界面。通常,這種一般類型的應用程序包含以下功能:
綜合以上分析,可在宏觀上將整個系統分為一下幾個模塊:
實體類模塊:一組實體類的集合,負責整個系統中數據的封裝及傳遞。
數據訪問層模塊:一組類的集合,完成數據訪問層的具體功能,實現數據訪問層接口功能。
業務邏輯層模塊:一組類的集合,完成業務邏輯層的具體功能,實現業務邏輯層接口功能。
表示層模塊――程序及可視元素的集合,負責完成表示層的具體功能。
三、系統的需求分析及總體設計
(一)系統功能需求
作為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平臺,其目標是: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數據庫為核心,以.NET三層框架為基礎,開發滿足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工作的需求。通過充分系統調研,弄清了在測評工作中的詳細需求,具體需求如下:
從用戶角度考慮,本平臺主要為三類用戶服務:管理員、教師和學生。管理員主要的功能是查詢、添加、刪除、修改和更新院系信息、班級信息和班主任信息,查看各個班級每月及每學期以及平時考核的記錄情況,分院考核規則等;教師主要負責班級的考核,可以查詢、添加、刪除、修改和更新班級學生的信息,查詢、添加、修改、查詢學生考核情況,匯總班級的周考核、月考核以及學期考核結果;班級考核規則;學生主要是能查看自己的考核情況,如周考核、月考核和學期考核結果,也可以查看詳細的考核記錄。該平臺對于要存檔的資料還要提供打印功能,對于要上傳的文件要提供文件上傳的功能等。
(二)系統總體設計
根據該平臺的實際需求,從用戶角度考慮,本平臺共分成三個模塊:第一個是管理員模塊,主要的操作對象的各分院分管學生工作的領導,主要負責對各項數據進行管理;第二個是教師模塊,主要的操作對象是各個班級的班主任或班級綜合測評小組組長,主要是實現學生考核信息的增刪改查等操作;第三個模塊是學生模塊,學生可以查看自己的具體考核情況。
各功能模塊的具體描述如下:
管理員:
1.基礎信息管理:
(1)院系信息管理:添加、修改、刪除、查詢院系信息。
(2)教師信息管理:添加、修改、刪除、查詢教師信息。
(3)學生信息管理:添加、修改、刪除、查詢學生信息。
2.數據查詢:能夠查詢每個班級每月及每學期的考核情況,能夠查詢單個學生的詳細考核信息。
3.信息:添加分院考核細則、考核領導組織機構、考核檢查通知等信息。
教師:
1.基礎信息管理
(1)學生信息管理:對自己所分配的班級學生信息能進行增、刪、改、查等操作。
(2)個人基本信息維護:修改個人的相關資料。
2.考核成績管理:查詢、添加、修改、查詢學生考核情況。
3.數據操作
(1)數據匯總:匯總班級周考核、月考核以及學期考核結果。
(2)數據打?。捍蛴∶吭驴己擞洷?、學期綜合素質測評總表及所需的其他數據資料。
4.信息:添加分院班級細則、班級考評小組成員信息等。
學生:
1.個人基本信息維護:修改自己的信息,添加學期個人鑒定等。
2.查看成績:周考核、月考核和學期考核結果,也可以查看詳細的考核記錄。
(三)系統架構設計
系統采用Visual Studio2010平臺、SQLServer2008數據庫、.NET三層框架進行開發。
系統采用三層框架搭建,表示層由Silverlight程序構建,該應用程序被嵌入在WEB頁面中,用戶通過Web瀏覽器訪問;業務邏輯層主要負責數據的傳遞以及一些業務邏輯的處理;數據訪問層實現與數據庫的交互,系統架構如圖1所示。
四、結論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管理工作由原來的書 面記錄統計轉向信息化的管理。對于一個高校來說,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工作貫穿于學生管理的始終,如何提高學生管理的水平,成為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本文研究的就是設計一套適合我院實際情況的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平臺,為我院學生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幫助。
通過該平臺的設計研究,將原來的紙質化操作變成信息化操作,節省了大量的紙張,減少資源浪費;同時,通過該平臺,可以使得信息的反饋更加的透明和及時,減少因為人為統計所出現的誤差,方便管理人員的核對;學生也可以及時在線查看自己的測評情況,方便快捷,使得測評的公正性得到及時的監督,提高了測評的有效性,對我院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工作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參考文獻:
[1]鄭君慧.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4(6)
[2]王付山.基于Web的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系統設計與實現.計算機與現代化,2008(4)
[3]曾顯峰.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系統管理模塊設計與實現.計算機時代,2013(11)
基金項目:
2015年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課題《基于.NET分層框架的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作者簡介:
論文摘要:根據高職營銷專業對應的行業特點和人才培養要求,采取就業導向的“以崗為綱”高職營銷專業教學模式。其基本思路是:嘗試開放性實踐課程,強化互動案例教學方法的運用,創建一體化實踐教學模式,把握學生技能,突出專業特色。
近幾年,在高職院校營銷專業學生的培養實踐中,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在營銷專業學生的培養模式上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進展。
一、高職營銷專業對應的行業特點和人才培養要求
(一)行業特點
營銷行業屬第三產業,與制造業、農業相比,營銷業科技含量相對較低,對環境、氛圍、地域要求卻明顯大于對設備基礎的要求,大部分崗位是從事商品流通、交換、售后服務,這一行業的學科背景更多地表現為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融合。其工作對象是人,勞動過程涉及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因此,工作中注重人的差異,強調因人而宜,隨機應變,對交往藝術和交流方式有較高的要求。營銷行業的學科理論對深度要求不高,但要有相當的廣度,實踐性更強,經驗積累十分重要。營銷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對技能運用強調藝術更甚于科學。營銷過程中語言的藝術性、行為的藝術性、策略的藝術性等決定著活動的效果與效益,而這些能力卻不是通過課堂教學就能學會的,需要經驗的積累和在實踐中培養。
(二)對人才的要求
營銷是多種知識、多種能力復合運用的活動,營銷行業中的眾多崗位,很難提煉出一門“一招鮮,吃遍天”的能夠立身的核心技能。無法強調一專而只能在多能的綜合素質上下功夫,“寬專多能”是這一領域對人才的基本要求。
對企業營銷崗位的調查表明:企業最看重的不是學生的學歷、專業知識和技能,而是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呗殸I銷專業人才培養不要求有高深的理論知識,而應突出關鍵能力和綜合素質。
二、就業導向的“以崗為綱”高職營銷專業教學模式
(一)開放性實踐課程的嘗試
圍繞著培養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和自我發展的綜合素質能力這兩個目標,學院對營銷專業教學計劃作了整體的修訂。
首先,在一年級營銷班開設《管理學基礎》課,嘗試讓學生成立不同的模擬公司,以公司的名義進行各種策劃、營銷活動,如組織校內文具批發、電影收費放映等。通過一系列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又鍛煉了學生的人際交往和理財能力,從而讓營銷理念從一年級開始就深入到學生心中。
其次,鼓勵和積極引導學生在課余和假期創辦各種經營實體,如學生餐館、書報亭等。積極支持和鼓勵學生在節假日到企業兼職打工,從事與營銷相關的工作。
開放的教學過程使學生能在學校學習的同時,有機會了解社會,在實踐中培養管理能力、交流能力、首創精神和合作態度。使學生逐漸學會處理各種人際關系,提升自身的競爭能力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從而真正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此模式的教學評價不以傳統的考試方式進行考核,學業評價由學生的實踐收獲和體會結合實踐部門的描述性評價綜合組成。
(二)強化互動案例教學方法的應用,加大綜合素質的培養力度
第一,要求學生加強多方位的知識吸收。建議學生不僅看課外書籍,還應從廣播、電視、電影、電腦等媒體中吸取豐富的營養。要求學生平時注意觀察生活,積累經驗并持之以恒。
第二,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讓學生充分利用社會大課堂,到市場中去用心觀察。如到超市觀察營銷中的各個環節和快速日用消費品的促銷情況等。
第三,鍛煉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陬^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的訓練主要通過個人的“自我推銷”,在每次上課時要求有3位以上的學生在全班作案例分析小結或談體會,評價一些優秀的營銷案例。另外通過小組演講比賽等方式開展競爭,既激烈又放松,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第四,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鼓勵他們成為“雜家”。營銷教育實際是“通才”教育,除了專業課之外,各方面知識都要有所涉獵,為今后和不同客戶打交道找到共同的切入話題打基礎。
(三)“走出去,請進來”,創建一體化實踐教學模式
走出去,就是走向社會,了解各行各業的發展狀況,了解本行業的發展方向,鼓勵學生為社會和企業服務,鍛煉并提高學生的工作能力。
請進來,就是根據營銷專業的特點,采用各種方式請企業領導或營銷人員來校作報告或講課,向學生介紹世界及國內和省市經濟發展的狀況,介紹成功營銷人員在市場競爭中求發展的經驗以及中青年營銷人才的成長過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