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0 10:45: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豬市場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新年伊始,肝素鈉市場逐步看漲。記者從中國肝素行業網站獲悉,從20xx年12月的9500元/億單位上漲到1月份的11000元/億單位,微漲15%。如按20xx年年中曾一度跌到6000元/億單位的低谷來算,則反彈幅度已經超過80%。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的20xx-20xx年中國阿地肝素鈉市場調研及產業投資建議分析報告顯示,國內外的市場需求比較穩定,肝素鈉市場有望告別10000元/億單位以下。雖然漲跌起落都時有發生,但再回到20xx年低點的可能性很低。肝素鈉的原料來自于生豬,目前世界各國均從豬或牛羊的腸黏中提取。在化學上肝素鈉屬于天然“粘多糖硫酸酯類”物質。從20xx年1月情況來看,國內生豬惜售現象明顯,且這一態勢將在20xx年得到延續。
肝素鈉行業觀察人士表示,之前價格走低的很大因素在于美國的肝素鈉注射液導致過致死事件,拖累了整個行業的發展。以往也出現單月價格上漲,能否形成整體上漲趨勢還需再觀察。
從近期情況看,國內外市場需求穩定,價格逐漸開始走高。在功能上,肝素鈉具有抗凝血功效,用于防治腫瘤病癥轉移和擴散的貴重藥品,同時也是臨床醫學上用于治療腎病患者滲血、急性心肌梗塞癥、清除腎病形成的尿毒等。同時,肝素鈉在降血脂和免疫方面也有較好的功效。
你可能感興趣的關于肝素鈉的研究報告:
20xx-20xx年粗品肝素鈉行業未來前景預測報告
20xx-20xx年中國粗品肝素鈉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xx-20xx年粗品肝素鈉市場前景分析預測報告
20xx-20xx年中國粗品肝素鈉行業市場調查報告
20xx-20xx中國粗品肝素鈉行業市場調查報告
更多醫藥行業分析
重慶直轄十五年來,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歷屆市委、市政府堅持“三農”工作重中之重,以統籌城鄉為綱、保供增收為要、現代農業為重、夯實基礎為先、科技創新為魂、改善民生為本,’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農村經濟總量由1996年的491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2370億元,農業增加值由287億元增加到84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479元增加到.6480元,累計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887萬人,農村貧困人口由366萬下降到20萬人。
凸顯特色,優化農業發展布局
根據全市自然地理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遵循分類指導原則,著力培育三大特色區域。
一是主城近郊都市農業集中區。發揮主城8區區位優勢,依托城市、接軌城市、服務城市,大力發展休閑觀光、鄉村旅游、農科工貿等服務型農業,果蔬等設施農業,花卉苗木等園藝農業,打造主城的果蔬園、花卉園、后花園和農產品加工物流園、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建設農科研發、教育培訓、貿易服務中心和農業科普教育基地。渝北國家現代農業園區、九龍坡農科貿易城、北碚臺灣農民創業園等加快推進,建成北碚靜觀、九龍坡白市驛等一批休閑觀光農業基地和巴南區南南線、北碚區靜觀線、渝北區沙坪線等花卉苗木基地。
二是渝西地區現代農業示范帶。在渝西渝中14個區縣,突出“米袋子”、“菜籃子”、“肉盤子”,建設優質農產品保供基地。大力推進潼南、南川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和長壽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以榮昌為核心的國家現代畜牧業示范區建設,培育一批市級現代農業園區,打造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區、循環經濟示范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和農業機械化綜合示范基地,基本形成潼南、銅梁、壁山等渝遂高速公路沿線優勢蔬菜生產帶和以涪陵榨菜為重點的加工蔬菜產業帶。
三是“兩翼”山區特色農業基地。圍繞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利用山區資源的多樣性,以林下經濟為重點,充分發掘閑置資源的增收潛力,大力發展特色高效農業。堅持綠山與富民結合、開發與保護并重,在三峽庫區重點發展柑橘、特色蔬菜和生態漁等,在武陵、秦巴山區突出重抓草食牲畜、高山蔬菜、中藥材、林果、烤煙等,初步建成長江三峽柑橘產業帶、全國主要中藥材產區和一批農產品供港基地。健全鏈條,探索農業發展新路徑
一是著力構建完整的產業鏈。實施“135”產業發展規劃,穩步提升糧油產業,突出壯大蔬菜、柑橘、生豬三大支柱產業,加快發展中藥材、草食牲畜、林果、生態漁業、烤煙等區域特色產業,支持各區縣因地制宣培育1~2個主導產業,形成產業集群。
二是著力構建安全的生產鏈。編印種養殖業行業標準181個,建成16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縣,建立糧油、水果、茶葉等標準化基地970萬畝。實施蔬菜、生豬、乳業等安全農產品骨干產業鏈建設,在287個鎮鄉建立了農產品監管服務機構,8個區縣建立了蔬菜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累計認證認定“三品一標”2734個。畜產品“瘦肉精”、生鮮乳違禁物質監測合格率100%,蔬菜、本地水產品監測合格率分別達97.4%和100%,農產品抽樣檢測合格率居全國前列。
三是著力構建靈敏的需求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加強市場調查、市場研究、市場分析和市場預警,引導農民圍繞市場種田、調整結構掙錢。建立了市級農業數據中心、糧食數據中心、區縣信息平臺和鄉鎮農業信息服務站,設立300個遍及各區縣的農產品市場價格采集點和產地價格采集點,組建了一批市場信息和生產信息采集員隊伍、市場信息分析師隊伍和信息服務專家團隊。加強對農民的市場信息服務,開通了12316“三農”服務熱線,農村信息進村入戶工程覆蓋10萬農戶,“農業手機報”等信息服務產品用戶達100萬戶。
四是著力構建快捷的供應鏈。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打通農產品流通快速通道?!叭f村千鄉市場工程”和城區標準化菜市場全覆蓋,成立了重慶農畜產品交易所,成交總額突破50億元。建成全國首個生豬批發式電子競價市場和中國(榮昌)畜牧產品交易市場。建立了網上展廳和網上農產品銷售對接平臺,在全國各大城市建立農產品經營網點940個。推進“農超對接”、“農校對接”等,引導市內大型超市、餐飲企業、食品加工企業到“兩翼”建農產品基地96個。2011年農產品對外貿易額4.19億美元,是直轄之初的7.9倍。
轉變方式,提升農業發展水平
一是提升科技化水平。建成國家柑橘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國家種豬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4個國家級平臺,蠶桑學、柑桔學等6個市級重點實驗室和特色食品等10個市級工程技術中心。推進基層農業服務體系改革發展,每萬名農村人口擁有農業科技人員在西部處于領先水平。
二是提升機械化水平。積極探索丘陵山區農機化道路,全力普及機耕,大力發展機收,努力突破機插秧。農業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由2005年的7.4%迅速提高到30%,連續6年年均增幅3個百分點以上。
三是提升規?;健S行蛲七M農村土地流轉,流轉面積770萬畝,占承包耕地面積的38%。大力扶持適度規模經營,累計建成各類畜禽規?;B殖場6.2萬個,發展種養大戶5.6萬個、農村經紀人4.8萬個,生豬、奶牛、肉雞規模化率分別達到64%、77%和78%。建成10個國家重點產糧大縣、24個生豬調出大縣、501個專業特色村基本形成了蔬菜“三大產業帶”、三峽柑橘產業帶和江津花椒、合川生豬、涪陵榨菜、石柱辣椒、豐都肉牛、秀山金銀花和土雞等規?;a區。
四是提升組織化水平。實施“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試驗項目”,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農民聯合合作,實現千家萬戶小生產與千變萬化大市場的有效對接。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13403個,1/3的農戶加入合作社;發展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817個,作價入股土地70萬畝,統一經營土地92萬畝。夯實基礎,增強農業發展后勁
突出基礎先行,以水利為重點,不斷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增強農業發展后勁。開工建設大中型水庫52座?;就瓿?200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解決了1200萬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問題。近五年改造中低產田土455萬畝,開發整理土地317,萬畝,新增有效灌面92萬畝、節水灌面62萬畝,耕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039萬畝了實現了鄉通暢、村通達兩個100%目標,行政村通暢率達60%。實施農網改造面97%,改造一戶一表120萬戶。在425個村開展農村信息化示范,市、區縣、鄉鎮三級農業信息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累計建成農村戶用沼氣148.5萬戶,占適宜農戶的42.4%,建設農村清潔工程示范村和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村674個。
一、 賓縣林下經濟現狀及優勢
1.賓縣林下經濟現狀
我們根據林木不同的生長期,把“林下經濟”大致分成短、中、長期三個階段,以培育和保護森林資源為目的,在前3年的幼林期,一般以不影響林木生長的矮棵林糧、林藥、林菜、綠化苗等經濟作物套種為主。之后的3年中,隨著林木的生長,林內陽光減少,林下草類生長較旺,重點是進行林禽、放養。而在樹木長到6~8年后,茂密的樹林提供了極為理想的生態環境,主要是進行養蜂、養畜禽、林蛙、食用菌栽培等更多的經營項目開發。
1.1林禽模式
主要在郁閉的林下、溝壑放養或圈養雞、鴨、鵝、山雞等,是發展林下養殖的首要模式。林下為禽類動物提供生存環境,如,雞食昆蟲,螞蟻、草籽等不需再喂任何添加劑,所產雞蛋比普通雞蛋價格高出許多,2011年山雞蛋賣到2.5元一枚,且供不應求,同時,雞糞還可以為林木提供有機肥料,實現了林“養”雞、雞“育”林的良性循環。目前農戶在林地內放養蛋雞、肉雞,出產時雞肉和雞蛋價格比圈養飼料添加劑雞高出50~100%。
1.2林畜模式
主要在林下規模圈養、放養生豬、肉牛等,是林下養殖的重要模式。同時,養殖牲畜所產生的糞便為樹木提供大量的有機肥料,促進樹木增長,形成了一條良性生物產業鏈。也可利用林間種植的牧草發展生豬等家畜、獸類養殖,效益可觀。
1.3林藥模式
在未郁閉的林地內種植較耐陰的不影響林木生長的中藥材,如人參、百合、甘草等低桿作物,通過松土施肥又更加的促進了林木生長。需組織技術人員對農戶進行培訓、對市場進行準確預測和調查、。
1.4林糧、林菜模式
根據林間光照程度和蔬菜的需光特性,選擇種植種類,或根據林間光照和蔬菜需光二者的生長季節差異選擇種類。如:大豆、小豆、土豆、白菜蘿卜等等。僅蔬菜、瓜果每畝就可獲得千元的收益,彌補了林木生長的先期投入。既保護了生態,又促進了經濟發展。
1.5林菌模式
在郁閉的林下種植木耳、元蘑、金針菇等各種食用菌,主要原料為鋸沫、玉米秸等加工和農作物廢料,一次搭棚,可多茬輪種,目前,已引導一些農戶已開始培植,開發前景十分看好,是郁閉林地種植的首選模式。
2.賓縣林下經濟發展優勢
2.1面積優勢
賓縣自然概貌為“五山、半水、四分半田”。張廣才嶺支麓余脈延伸全縣,地勢為南高北低,中部為丘陵地帶,北部沿江為河谷平原區。賓縣有一半的面積都是山區、林地,據初步調查估算,適宜發展林下經濟面積占總面積的1/3以上,多數都處于閑置狀態,這為林下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優勢。
2.2地理優勢
賓縣地處哈爾濱市東郊,與哈市道外區直接接壤,哈同、同三公路貫穿賓縣全境,交通發達便利,到哈市僅1小時車程。
2.3比較優勢
利用林地資源,在林下綜合發展種養業效益十分可觀。與現有農作物相比,實踐證明效益十分可觀,既節省了資源,又保證了短期、長期效益,這些都直接激發了群眾發展林下經濟的積極性。另外,近自然的生產方式的稀缺和純綠色產品,也是林下產品的比較優勢。
二、林下經濟發展的特點及意義
1.林下經濟發展的特點
林下經濟是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是農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是保護森林資源、鞏固生態建設成果的新舉措。林下經濟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1是充分利用林地資源和林蔭空間為依托發展的產業經濟,主要有林下種植和林下養殖兩種基本模式。
1.2在充分保護和利用森林資源的基礎上,有效利用林下自然條件,循環發展林下經濟,既可以構建穩定的生態系統,而且可增加林地生物多樣性,在發揮生態效益的同時,發揮經濟和社會效益;
1.3以科技為支撐,具有投資少、產出高、見效快,優質、安全、節省勞動力等優勢。
1.4發展林下經濟,不僅“盤活”大量閑置的林業資源,同時能產出備受大家歡迎的綠色農產品,并為生態林的長期養護開辟新的經濟來源,極大地增加了林地附加值。
2.發展林下經濟的意義
2.1通過發展林下養殖業和種植業,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產出,可以使林業產業從單純利用林產資源轉向林產資源和林地資源結合利用,起到近期得利、長期得林、遠近結合、以短補長、協調發展的產業化效應,使林業綜合效益得到不斷提高。而林下集約化經營又會反過來促進林業生產,進而可以探索出一條發展生態產業和循環經濟的新路子。
2.2在現有條件下,由于農產品市場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很小,傳統農作物單產增加的空間也十分有限,依靠傳統種植業大幅度提高農民收入幾乎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利用閑置林地把農村的一些多種經營項目轉移到林下,在不新增占地的情況下,為農民開辟出了一個新的增收渠道。
2.3通過發展林下經濟,促使農村農林牧各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同時改變傳統家庭養殖業污染環境、影響村容整潔的問題,促進農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林下經濟迅速發展,會引導帶動農民更加重視學習、掌握科技知識、管理本領,成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強勁動力。
3.賓縣林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
3.1林下種養殖業缺少建設大戶,缺少龍頭企業,全縣100畝以上的林下種養大戶少。難以形成規模優勢和產業龍頭,無法形成有效的輻射帶動能力。
3.2在種養品種選擇上存在盲目性,在產品經營中,大多數只能坐等外地經銷商上門收購或市場零售,效益得不到較好保障。
3.3在種養過程中尤其是在養殖方面,農戶大多數沿用傳統的養殖方式,模式比較單一,缺少高附加值的經營模式。對科學種養技術掌握不夠,缺乏科技支撐,致使種養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適應市場需求。
3.4經調查,大多數農戶對發展林下經濟熱情很高,但缺乏啟動資金,發展之初就受到限制,而現有的一些養、種植戶,由于得不到必要的資金支持,在做大規模、拉長鏈條方面也是止步不前,致使林下經濟發展缺乏后勁。
3.5我縣林木種植較多的地方大多是丘陵崗地,這些地方存在路、電、水等基礎設施不完善、不配套的問題,致使一些先進的種養方式無法推廣,從而制約林下經濟規?;⒓s化發展。
4.林下經濟發展需走出認識誤區
4.1要從更好的保護和促進林木生長的前提下選擇品種。例如羊,就不適合在林中放養,因為它會啃樹皮,對林業有破壞作用。發展林下經濟,引入外來植物時,也一定要慎重,不能盲目引進外來物種。要經過科學論證和嚴格試驗,才能確定是否適宜大面積推廣。否則,很可能會造成外來有害物種入侵,破壞森林。
4.2林下養種的規模應恰到好處,不能對林木和林下草灌植被等生態系統造成破壞,得不償失。林下經濟發展,需要有相關的科學數據來指導。
4.3林下雜草、灌木等植被對于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維護非常重要,發展林下經濟要有科學觀念,注意保護生態環境,不能毀掉林下植被種植經濟作物和飼養禽畜等。
5.林下經濟發展的對策與措施
發展林下經濟,須堅持科學發展觀,遵循林業發展和市場經濟規律,選擇最適宜的發展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林地利用率和生產力。
5.1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宣傳發展林下經濟對保護、促進森林良好生長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意義。對成功典型進行廣泛的宣傳,調動林農積極性,激發群眾發展林下經濟的熱情。
5.2按照“因地制宜,注重保護,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發揮優勢,講求實效”的思路,制定森林保護和林下經濟發展規劃。規劃制定過程中,要把發展林下經濟與保護森林資源相結合,多角度、深層次、多渠道地挖掘林下經濟的發展潛力。要根據林農意愿,科學選擇種養模式,不能盲目發展,一哄而上。
[關鍵詞] 江西 旅游商品開發 優勢 市場拓展
旅游商品是發展旅游購物的基礎,旅游商品的開發創新是旅游購物可持續增長的關鍵。旅游購物作為旅游產業六大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我國旅游業走向集約化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國家創匯的重要增長點。在吃、住、行、游、購、娛六項旅游花費中,前四項是基本固定的、“有限”的花費,旅游購物則是“無限”花費。旅游購物作為“無限”花費,在旅游產品的構成要素中可挖掘的經濟效益的潛力最大,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做大做強旅游商品產業對江西旅游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江西旅游商品開發的優勢
江西地處吳頭楚尾,粵戶閩庭,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民族風情濃郁,物產充盈,素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 的美譽。這是前人對江西豐富的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等作出的客觀評價,也是江西開發旅游商品的基礎和優勢所在。
1.旅游商品資源豐富多樣,種類繁多,空間分布比較合理
江西依山傍水的獨特區位優勢和人文環境背景賦予其豐富多樣的旅游商品資源,為旅游商品的開發、設計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木、石、泥、草、藤、竹、葉、茶、酒、藥等都可以作為旅游商品的制作材料,因而使得江西旅游商品資源豐富、類型多樣、數量眾多,涵蓋旅游商品分類中旅游紀念品、旅游工藝品、土特產品等各個方面。同時,江西旅游商品資源實體還具有明顯的地域分布合理的特征,每個旅游景區都有其獨特的、代表性的商品資源,如景德鎮的瓷器、廣昌的白蓮、南豐的桔子、樟樹的四特酒和藥材等,都為江西旅游商品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提供了十分廣闊的前景。
2.旅游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為江西旅游商品的開發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江西旅游業得到較快發展,并提出了“旅游建省,旅游強省”的口號。為此,全省上下都在為發展旅游業,不斷進行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尤其是對長期以來制約江西旅游的“瓶頸”――旅游交通的規劃和建設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江西的水、陸、空立體運輸網絡已基本形成:京九鐵路縱貫南北、浙贛鐵路橫穿東西,全省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2000多公里,實現出省主通道和省會南昌至10個設區市全部高速化,高速公路總里程在中部6省僅次于河南省,居全國第九位;同時,江西民航也得到了較大發展,旅游航線不斷增加。
旅游交通設施的建設與改善,消除了“瓶頸”約束,大大加強了對外交流和聯系,方便了人們出門旅行,使得旅游人數不斷增加,這為旅游商品市場的開發帶來了人氣,有利于江西旅游商品的開發和交流。
3.發展基礎較好,投資環境優越
江西是一個農業比重較大的省份,糧食、油料、蔬菜、生豬、蜜桔、臍橙、淡水魚類等農產品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隨著農業科技推廣和產業化經營步伐的加快,傳統農業正迅速向現代農業轉變。生態農業前景可喜,綠色農產品正成為重要增長點。近幾年來,相繼建設了一批大中型骨干企業,布局日趨合理,支柱產業支撐作用突出,一批工業企業和產品接近或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同時,省委、省政府利用資源優勢,不斷優化軟硬環境,制定了一系列優惠的招商引資政策,吸引海內外客商前來投資興業,為旅游商品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和保障。
二、江西旅游商品的開發現狀及主要問題
豐富的旅游資源賦予江西旅游產業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優勢,多彩的自然和人文資源為旅游商品的開發奠定了深厚的基礎,提供了豐富的源泉。近年來,江西在立足本省資源的基礎上,相繼開發生產出了許多特色產品,尤其是地方土特產品和工藝美術品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據統計,2006年江西國際旅游外匯收入13961萬美元,其中旅游商品購物收入3644萬美元,占26.1%,居第一位;國內旅游收入共380.04億元,其中商品購物收入84.37億元,占22.2%,居第一位。由此表明,旅游商品購物已成為江西旅游創匯和創收的重要來源,其收入所占旅游總收入的比重也已達全國的平均水平。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員魏小安所說,中國旅游購物市場未來的發展目標應該是世界的平均水平――30%,以此標準來比照,江西旅游商品仍存有巨大的市場和潛能。
江西旅游業大步向前日益蓬勃發展的同時,在旅游商品生產與開發等環節上,還存在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從某種程度上制約著江西旅游商品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并將成為制約江西旅游經濟騰飛的重要因素。
1.旅游商品開發意識不強,缺乏統籌規劃和宏觀指導
從江西各地旅游發展的過程來看,江西在開發旅游項目中沒有真正樹立“大旅游”的觀念,在實際工作中表現為重視景點景區的規劃建設,而沒有把旅游商品的開發列入旅游業的重點內容來落實。雖然江西旅游商品現有種類較齊全,但政府從宏觀上對其開發、產銷的引導和扶持力度不夠,沒有專門的科研與開發隊伍,沒有健全的行業管理機構,在旅游商品的供銷方面也沒有形成一個獨立的體系。由此造成旅游商品研發、生產、銷售脫節,因而難以適應旅游消費市場的需要。
2.文化內涵挖掘不充分,地方特色不鮮明
旅游商品作為旅游體驗過程的一種延續載體,應該集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性與紀念性于一身,成為惟此處獨有的“地方標簽”。
但是,江西作為具有豐富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的大省,一方面,文化資源優勢在旅游商品開發中并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與整理;另一方面,已開發的旅游商品中,體現各地方特色的商品較少,很多景區的旅游商品粗看五顏六色,細看大同小異,大多是茶葉、瓷器、旅游食品等,同類商品差異性不大,很難吸引旅游者購買。比如江西的土特產品豆腐乳,全省各地都有,每個地方的豆腐乳無明顯差異,地方特色沒有突顯出來,降低了吸引力。
3.旅游商品生產企業規模小,品牌意識薄弱
目前,江西規?;瘜iT開發和銷售旅游商品的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極少,絕大多數生產企業為民營企業和個體企業,規模較小,企業間缺乏相互的聯合,經營分散,特別是一些手工藝品,主要是家庭作坊式生產。這些企業受自身規模和實力的限制,不大可能在市場研究和開發方面花費大量的人、財和物力。在旅游商品品牌的打造過程中,市場經濟意識和適應能力相對較差,缺乏追求品牌效應的意識,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4.市場機制不完善,缺乏良好的市場銷售平臺
由于旅游商品的可進入性高和市場管理體制的不完善,使許多生產和經營條件較低劣的集體和個體,可較隨意地進出旅游商品的生產和銷售行列。目前,江西有些旅游城市相繼建立了旅游商品市場,如九江市、井岡山市,但分布散,未形成整體效應。大部分地區的旅游商品銷售方式還基本上屬于小攤小店,一些景區周圍購物點設立過多,加之市場管理力度的相對弱化,使得銷售渠道中存在定價不規范、銷售折扣因人而異,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坑蒙拐騙,強行圍追兜售等現象。旅游商品市場秩序的混亂使旅游者感到缺少安全感,嚴重影響旅游商品市場的經營形象和經營業績。
三、江西旅游商品市場的拓展策略
如何有效地扭轉江西旅游商品的發展現狀,將江西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勢,充分發揮其經濟功能。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政府保障,加大扶持力度
(1)組織力量全面梳理全省的旅游商品資源,由政府職能部門支持幫助各地市旅游商品進行準確的定位,形成商品差異化。從宏觀上、戰略上、方向上確定旅游商品的發展重點、產業布局,建立資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的扶持體系,指導旅游商品的開發、生產、銷售。
(2)改變評價體系,實施商品資金補償制度。一方面,在實踐中,各級領導和管理部門應徹底去除“面子觀”,不盲目追求GDP的持續發展,改變以往的評價體系。另一方面,建立各地市區域間的商品資金補償制度:當A城市被定位為開發某種商品,而B城市就不能開發該商品發展經濟,B城市處于一種不平衡狀態。為處理好這種關系,政府可實行財政轉移,給予該城市一定的資金補償,為其發展其他商品提供動力和保障。
(3)牽線搭橋,打造交易平臺。利用政府優勢,牽線搭橋,建立旅游商品生產商和營銷商的對接,建立設計創新和市場策劃專家與生產商和經營商的對接。對符合條件的旅游特色商品生產企業在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生產銷售、貸款貼息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2.強化旅游商品的研制、開發力度
(1)加強與現有高等院校、工藝美術和工業設計研究所、旅游商品設計、生產、經營等單位合作,成立旅游商品研發中心,進行產、學、研一體化的全面合作,形成集開發、生產、銷售、信息反饋為一體、適應市場機制的旅游商品生產鏈,從研制力量上加強旅游商品生產更新換代能力。
(2)組織、引導、鼓勵藝術家、企業家、能工巧匠挖掘、宏揚傳統旅游商品的制作工藝,采用江西本省特產、林木、礦產資源進行個性化旅游商品設計。
(3)在資金、技術、工藝、生產、銷售等各方面走橫向聯合的道路,促進旅游商品的設計、研制、生產和銷售。
3.進行旅游商品形象策劃,突出商品特色,培育品牌商品
(1)緊緊把握旅游商品的發展趨勢開發,使之品種豐富化、系列化、規?;R环矫?,以江西旅游地文化為主調,大力開發文化承載型系列旅游商品;另一方面,以地方資源特色為基調,以資源特色型旅游商品為開發主體。如樟樹是全國的“藥都”和中藥生產基地,在旅游商品開發中可以其多種中藥材優質物種資源為載體,大力開發、研制具有樟樹產地特色,集保健、治療功效為一體的中草藥保健品產品系列,以適應旅游消費潮流。
(2)集中力量推出體現廬山、三清山、龍虎山、井岡山等名勝特色的旅游紀念商品。立足景區特色,研制具有景區特定環境、風貌、形象的“一景一品”特色旅游紀念商品,努力使景區特色與旅游紀念品特色相協調,使旅游者對旅游商品的感知與對江西山水的感知相一致,使區域歷史文化的積淀與景區特色相融合,不斷增強旅游者與景區旅游購物的互動性,促進特色旅游商品銷售。
(3)凡政府牽頭組織、策劃的旅游宣傳促銷活動、節慶活動,要加大對旅游商品尤其是品牌旅游商品的宣傳力度;旅游配送產品、政府的禮品、旅游促銷禮品實行公開競標制,吸引優質企業的品牌產品參標、競標,讓特色品牌商品能夠充分展示其風采。
4.加強管理,優化購物環境,創新銷售模式
(1)改變目前誰都在抓,誰都不主抓,誰都沒法協調的市場狀況,形成機構健全、齊抓共管、分工明確、協調有力的協調管理機制。一方面,成立“旅游商品行業協會”等組織,對旅游商品開發、生產、銷售等實行行業管理。通過旅游商品行業協會等組織,進行聯合、溝通信息,解決問題,促進江西旅游商品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加強旅游購物市場管理。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制定相應規章制度,明確旅游購物市場的管理機構,規范旅游購物業務行為;實行相應的獎懲制度,加強對旅游購物活動的管理;借助工商管理部門或行業協會的力量,對旅游購物市場進行監督,確保旅游者的利益。為旅游者提供一個放心、稱心的購物場所。
(2)改善和提高完善旅游購物場所的基本設施,營造具有特色的、人性化的舒適購物環境;采取多種形式強化旅游購物經營者的教育,提高經營者的管理水平和市場拓展能力;對旅游商品銷售人員進行專業和服務技能培訓,有計劃引入高素質的專業人才,為旅游購物者提供標準化服務。
(3)更新銷售模式,開拓旅游購物市場。一方面,采取互動體驗式銷售,在一些旅游商品加工企業,將商品的生產環節當作旅游者參與的旅游項目,以服務作為舞臺,以旅游商品作為道具使旅游者融入其中,實現體驗購物,刺激旅游者購買。另一方面,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在旅游商品銷售中,充分采用電子商務方式,借助網絡平臺進行旅游商品銷售,以滿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鐘志平:旅游商品學[M].中國旅游出版社,2005
關鍵詞:中國;期貨市場;市場經濟
中圖分類號:F83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60(2012)02-0110-08
當代中國期貨市場誕生于制度轉軌時期,是在國家確立改革開放國策后,在經濟制度變革的過程中,在政府強力推動下逐步發展起來的。它既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反過來,又成為推動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當代期貨市場重建于20世紀90年代,可以借鑒國際上成熟的期貨市場制度和規則,因此獲得了后發優勢。二十年來,中國期貨市場的建設和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無論是制度建設、市場規模,還是功能發揮、國際影響力,均達到了較高的水平,這為期貨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在社會主義中國建立期貨市場畢竟史無前例,期貨市場的重建一開始就帶有明顯的試驗性色彩。由于制度建設相對滯后,期貨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仍然存在諸多障礙;與中國整體經濟實力相比較,期貨市場的發展水平還存在明顯的不足。反思當代中國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客觀評價其成就與不足,有利于探尋期貨市場未來發展的正確路徑,從而促進期貨市場的創新發展。
一、當代中國期貨市場產生的背景
期貨市場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高級形式,是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代中國期貨市場誕生于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中,是為了適應市場經濟制度變革的內在需要,以及解決價格波動和流通體制改革等現實問題,在借鑒西方期貨市場經驗的基礎上建立并發展起來的,它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產物。中國經濟體制變革成為中國期貨市場誕生的總背景。
1.經濟制度變革的宏觀背景
改革開放前,國家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國家通過“大財政、小銀行”的財政金融體制,對實物進行統分統配、對資金進行統存統貸。固定的價格和計劃調撥使各個企業只是生產單位而非市場主體。由于缺乏市場機制,價格被嚴重扭曲,資源配置失效,經濟效率下降。僵化的經濟體制嚴重束縛了生產力發展,使經濟社會處于崩潰的邊緣,經濟體制改革已勢在必行。
改革開放后,政府逐步確立了由計劃向市場轉變的經濟制度改革取向。在這一過程中,改革者進一步理清了計劃與市場的關系,理順了價格的形成機制及流通渠道,并使政府宏觀調控職能開始發揮作用。相應地,計劃經濟成分逐漸減少,市場成分逐漸增加。與此同時,隨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改革的推進,農民作為市場主體的地位得到確立;城市里進行的國有企業改革則把企業真正推向市場,使市場主體的基礎進一步擴大。所有這些宏觀及微觀的經濟制度變革既為期貨市場的重建準備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其重建提出了現實的要求。
期貨市場作為市場經濟發展的高級形式,它集中體現和反映了商品經濟中最活躍的價格因素和市場主體的避險要求。期貨市場的出現將更加有利于市場化改革的推進,使市場機制形成并發揮作用,滿足經濟制度變革的需求。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期貨市場的重建被提上議事日程。
2.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的現實需求
作為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價格形成機制在經濟體制改革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價格改革是對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落實和深化。國家價格改革先后歷經國家調整階段、雙軌制運行階段和實行市場定價等不同歷史階段。自1985年引入價格雙軌制開始,國家逐步放開了農產品和工業品價格,至80年代后期大部分產品基本實現了市場化定價,統制價格比重已顯著下降。到1993年,中國生產資料實行市場價格的部分已經超過85%,而消費資料實行市場價格的部分甚至已經超過95%??梢?,價格形成機制的市場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但價格形成機制的市場化并不等于價格的合理化。事實上,隨著價格改革的深入發展,市場波動進一步加大,價格信號對生產的影響也在加大。以當時農產品價格為例,小麥在1989年為每公斤1.20元,到了1990年則降為0.80元,價格跌去33%;稻谷1989年為1.20元,到了1990年則僅為0.60元,價格跌去了50%。市場價格波動過大必然影響經濟的發展。如何形成真實、公正的市場價格是中國價格改革的客觀要求。而在當時,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三資企業、私營企業的逐步發展,轉移企業面臨價格風險的問題就越加突出。建立期貨市場,形成集中供求,則有利于市場價格機制的形成。因此,建立期貨市場以管理價格風險,為商品生產者和銷售者提供套期保值的工具,就成為現實需求。
3.流通環節改革的迫切呼喚
流通環節不暢一直是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在市場機制尚未建立之前,這一問題顯得尤為突出。80年代曾多次出現“賣糧難”等一系列農副產品流通不暢的問題。而流通不暢必然引起價格的大起大落,不利于經濟的健康發展。在此背景下,為解決流通難的問題,武漢、鄭州、石家莊等地的生豬、糧食、木材等批發市場開始興建起來。但是,批發市場仍然屬于現貨交易,其交易機制與傳統的交易方式沒有實質性差別,商品流通成本、交易談判成本、合同違約成本仍然難以解決。由于市場行情的變化,一些既定的合同又無法解除,而合同一旦解除或違約,又會給其他流通環節帶來損失。因此,發展期貨市場,通過大力推行標準化合約交易,既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節約商業成本,又給市場參與者在合同到期前,通過對沖方式解除合約的權利,便利了市場的流通。
二、當代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成就與不足
當代中國期貨市場的理論研究與方案設計起始于1988年。1990年10月12日,中國第一家以現貨為基礎,正式引入期貨交易機制的全國性批發市場——鄭州糧食批發市場正式開業,這標志著當代中國期貨市場的誕生和現代化期貨交易所的出現。隨即交易所開始現貨試點。從1990年至今,期貨市場的發展先后經歷了期貨試點和無序發展階段(1992-1994年)、清理整頓階段(1994-2000年)以及規范發展階段(2000年至今)。中國僅用了二十年時間即建成現代化期貨市場,走完發達國家100多年歷程,并已成為世界最大商品期貨市場。短暫的二十年發展歷程,起伏跌宕、艱苦卓絕,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也存在明顯的不足。
1.期貨市場發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中國期貨市場籌建于20世紀80年代末期,當時國際期貨市場已經進入高度發達的階段,因此有充分的國際經驗可以借鑒。由于發揮了后發優勢,中國期貨市場站在更高的起點上取得了較快發展。無論在制度建設、市場規模,還是在功能發揮以及國際影響力等諸多方面,均取得重大成就。
建立了規范的市場交易制度和交易規則
期貨市場研究工作小組早在市場籌備階段,就放眼國際,瞄準當代期貨市場發展最發達的美、歐、日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研究并借鑒它們的發展經驗,因此獲得了高起點。在實際運行階段,各交易所也自覺地吸收國際上成熟的市場制度和交易規則,如會員制度、保證金制度、集中交易制度、大戶報告制度、持倉限額制度、逐筆盯市制度等。如當時成立的北京商品交易所,自1993年12月15日轉入正式交易后,當日結算,逐筆盯市,每日提供市場分析,成為當時國內規范化程度較高的交易所。①在交易手段上,國內交易所則既考慮到本國國情,也緊跟時代潮流,采取電腦撮合競價制度和電子屏幕報價方式。交易行情通過電纜實行即時傳遞分送到世界各地。同時,國內期貨市場的參與者和研究者也能通過期貨公司了解到內外盤的即時信息。我國現有四大期貨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以及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均采用了國際上通行的市場制度和交易規則,裝備了最先進的通訊設施,從而在軟件和硬件上均實現了現代化。
同時,在期貨交易所章程和交易規則上也進行了統一和規范。試點時期各期貨交易所自行其是,交易所章程和交易規則極不統一,地方色彩較濃。為此證監會于1994年11月22日發文,要求交易所章程必須載明包括名稱、住所、設立的目的與方式等13項重要事項。同時要求各交易所在重要交易規則上保持統一和規范,套期保值頭寸與投機頭寸分開,對投機頭寸實行絕對量限倉以及建立大戶業務報告制度等10項規定。各試點期貨交易所遵循《通知》要求,對交易所章程與交易規則進行了修訂,并先后得到了證監會的批準。2000年5月起,整合后的3家交易所開始實施新的《章程》、《交易規則》及9個《實施細則》。
確立了三級監管的組織架構
在市場監管方面,中國期貨市場汲取國際經驗,逐步建立起三級監管的制度架構。1992年期貨試點開始后,各地各部門在對期貨知之甚少的情況下,接連成立了大量商品交易所。全國出現50多家冠以“商品交易所”或“期貨交易所”名稱的機構,這一數量幾乎相當于全球期貨交易所總和。在上市品種選擇上,各交易所上市品種重復雷同情況嚴重,一些因缺乏科學論證而根本不適合的品種也被推人期貨市場,從而造成極大的市場風險和資源浪費。針對此情,為加強對期貨市場的監管,1993年11月4日國務院下發通知,初步確立了中國期貨市場由證券委統一指導、證監會具體負責的統一監管體制。此后,證監會先后對期貨交易所、期貨經紀公司、期貨交易品種、期貨市場參與者以及會員交易行為等進行了強力整頓,并建立起期貨市場監控系統,使試點時期一度存在的盲目和無序狀況得到根本扭轉。
為促進行業自律和行業規章制度的落實,2000年12月29日中國期貨業協會在北京正式成立,作為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法人,其接受證監會和國家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的管理指導和管理。協會的建立表明期貨市場正在順應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內在要求,加快了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步伐。協會的宗旨是“在國家統一監管的前提下,進行期貨業自律管理;發揮政府與期貨待業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為會員服務,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堅持期貨市場的公開、公平、公正,維護期貨業的正當競爭秩序,保護投資者利益,推動期貨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期貨業協會的成立,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市場主體的參與意識,使市場更具有民主性和代表性。同時,各大交易所也加強了自我監管,建立起科學、系統的風險監控體系。自此,中國期貨市場建立起包括政府、行業協會以及交易所在內的三級監管體系。
培育了日益增長的市場規模
中國期貨市場雖然起步晚,發展歷史短,但由于較好地利用了后發優勢,在商品期貨市場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經過1994年到2000年的清理整頓之后,中國期貨市場逐步恢復發展,并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期貨交易規模日漸擴大。2007年中國商品期貨成交量占全球商品期貨的26%,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商品期貨市場。中國上市的期貨合約大多數在全球同類合約中位居前三位;全球最大的10個商品期貨合約中有5個來自中國。
到了2010年,中國期貨市場又躍上新的臺階。當年前10個月,期貨市場成交量為24.95億手,成交金額為236.15萬億元,投資者開戶達115.28萬戶,客戶保證金近1800億元。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商品期貨市場。此外,中國證監會在WTO證券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整體框架下,積極落實《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協議補充協議,已經批準6家國內企業在香港設立機構從事期貨業務,批準3家港資企業機構參股內地期貨公司,并批準了31家符合條件的國有企業在境外開展套期保值業務。與此同時,證監會和各交易所對外交流活動也越來越多,期貨業逐步國際化。
較好地發揮了市場功能
期貨市場是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其誕生之日起即主要為現貨市場服務。作為風險管理工具,其基本市場功能在于發現價格、規避風險、套期保值、溝通產銷、降低交易費用。因此,期貨市場功能的正常發揮有助于促進本國經濟的良性發展,體現在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上:首先,期貨市場有助于減輕現貨市場價格的波動,對于穩定經濟具有積極的正面作用。其次,期貨市場的發展有利于吸引大量的投資資金,有利于繁榮當地的經濟,促進該國金融中心的建設。無論是倫敦、紐約、東京、還是新加坡,沒有期貨市場其國際金融地位就難以確立。從歷史的發展來看,這些國家的期貨市場都對其本國經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對本國的經濟貢獻率都比較大。
中國期貨市場發展時間雖然不長,但在傳統商品期貨領域已經形成包括能源、化工和農產品在內的多品種結構。商品期貨市場的建成,極大地促進了商品流通,便利了購銷雙方對接和風險管理,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農產品期貨、金屬期貨等市場功能得到正常發揮。大量現貨生產商和貿易商在期貨市場上參與套期保值,有效規避了市場價格風險,較好地保護了產業發展。2010年4月股指期貨上市以后,股指期貨日益成為投資者套期保值,對沖現貨證券資產風險,糾正價格偏差的重要工具。
2.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不足
中國期貨市場在短暫的二十年內取得上述成就固然可喜,但期貨市場長期存在的諸多問題卻不可忽視。由于制度創新相對滯后,期貨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仍然面臨諸多障礙;與中國整體經濟實力相比較,期貨市場的發展水平還不匹配。期貨市場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期貨市場監管體制不完善,行政色彩過于濃厚;期貨立法嚴重滯后,至今仍無基本法;期貨市場過于封閉,缺乏國際定價權;市場品種類型單一,重要工具缺失(如期權)等。
監管體制不完善,行政色彩過于濃厚
中國期貨市場誕生于經濟體制轉軌時期,是政府推動的強制性制度變遷的產物。在期貨市場整個發展過程中,從籌備到起步,從試點到清理整頓,政府的主導作用體現得非常明顯,政府成為期貨市場制度的主要甚至是唯一供給者。由于政府地位過分突出,可以決定期貨市場的生死存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過來又會成為市場發展的阻礙。期貨市場于2000年進入規范發展階段至今,三級監管體制仍然未能落到實處,主要表現為行政監管權力過大,交易所自主創新能力不足,行業協會作用不大。交易所不僅沒有自由上市新品種的權力,甚至其高層管理人員本身的任命還需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批準。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自主創新的能力和動力被明顯削弱。
期貨立法嚴重滯后,至今仍無基本法
在期貨市場重建之初,中國采取“邊試點邊立法”的發展模式。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國期貨市場已經步入良性發展軌道,摸索出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方式方法。但時至今日,中國仍然沒有制定類似《期貨法》這樣的基本法。第一個規范期貨市場的國務院規章《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出臺于1999年6月2日。暫行條例施行8年,經過修訂的《期貨交易管理條例》于2007年4月15日被取消“暫行”而獲得正名??梢姡谪浟⒎ㄒ呀浵喈敎?。
由于立法滯后,期貨市場的發展缺乏前瞻性法律指引,市場發展相對緩慢。同時,法律法規的缺失也為行政監管提供了更大的權力空間,這樣會進一步削弱市場自我監管的權利。
期貨市場過于封閉,缺乏國際定價權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經濟聯系進一步增強,期貨市場也隨之需要國際化。就目前而言,中國期貨市場在國際化建設方面還未能邁出實質性步伐,期貨市場的國際定價能力明顯不足。期貨監管層遲遲不愿意開放市場,主要原因在于控制風險問題,擔心稚嫩的國內市場經受不住大量外資的沖擊。因此,監管層對從事境外套期保值和境外投機交易限制較多;也不允許境外機構或個人在我國內投資。由于國內期貨市場在封閉環境下運行,期貨投資者既無法參與國際跨市套利,也無法在國際期貨市場對沖風險。而國際上主要期貨市場之間都建立了合作機制,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實行不間斷交易,一個市場的風險可以在另一個市場及時對沖。由于中國沒有與境外市場建立起合作機制,國內期貨投資者事實上與國際投資者處于不平等地位。此外,境外資金無法進入國內,中國期貨市場的國際影響力顯然大打折扣,期貨價格也就難以成為世界市場價格,產品的國際定價能力也難以實現。
市場交易品種類型單一,投資機構培育不足
首先,期貨上市品種單一。中國期貨市場交易品種長期局限于少數商品領域,到2010年底,上市的商品期貨僅有22個。直到2010年4月16日,當代中國期貨市場才史無前例地推出股指期貨。雖然中國在期貨品種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但與國際市場相比仍然落后很遠。上世紀70年代,國際上已經發展起外匯、匯率、股指以及個股期貨,商品期貨交易量在整個世界期貨交易量已經降至個位數。顯然,中國期貨期貨市場未能跟上國際步伐。而就商品期貨而言,國際上商品期貨品種繁多,而中國商品期貨品種卻屈指可數。問題的關鍵在于,新品上市決策權集中于國務院,期貨交易所沒有決策權。
其次,中國期貨市場品種缺乏還表現在缺乏重要的期貨投資工具——期貨期權。由于期權實質上期貨交易的選擇權,它起著一種類似期貨保險的功能,因此對期貨交易具有重要意義。由于期權工具的缺失,國內期貨投資者同樣與國際期貨投資者處于不平等的地位。期貨投資組合難以實現。
再次,機構投資者培育遲滯。一般而言,成熟市場中的投資者結構應該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機構投資者應包括投資基金、銀行、保險公司、養老基金、對沖基金及其他類型機構投資者,當然也應包括產業機構投資者和期貨公司本身。中國機構投資者沒有發展起來,這與市場政策和產業發展密切相關。在期貨市場清理整頓時期監管機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了機構投資者的參與,也使得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及期貨經紀公司的自營業務分別受到限制或禁止。這些規定限制了國內機構投資者的發展,使得期貨投資基金也難以發展。這一局面直到2007年3月經修訂的《期貨交易管理條例》公布后才得以改變。直到最近,政府才允許基金投資期貨,機構投資者的培育才剛剛開始。
三、未來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路徑選擇
期貨市場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也是制度創新的體現。在世界經濟聯系日趨緊密,國際經濟規則日益趨同的情況下,中國期貨市場顯然需要借鑒國際經驗。但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期貨市場需要立足本國國情,加快制度創新。當代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成就與不足表明,加快制度創新是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總方向。
為此,中國期貨市場需要在市場監管制度、市場培育制度和市場開放制度等方面加強制度建設,采取內生性和移植性并存、誘致性和強制性兼具的模式,充分發揮后發性優勢,盡快將中國期貨市場的發展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1.期貨市場的監管制度創新
一般而言,期貨市場的監管體系主要包括國家監管(國家立法和行政監管)和自律監管(行業協會和交易所自我監管)。完善三級監管體制,需要突出國家監管中的國家立法,降低行政直接監管的作用,盡可能擴大行業自律和交易所自我監管的職責,使期貨市場在法律體系下朝向自律監管方向發展。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市場的創新發展。
突出國家監管中的國家立法
市場經濟本身是法治經濟。期貨市場的運行同樣需要期貨立法的保障。在期貨市場的運行及監管中,要突出國家立法的作用,使法律成為期貨市場健康有序運行的指針。以立法的形式加強期貨行業的監管已是國際通行的慣例,也是中國的現實選擇。為此,需要加強立法的前瞻性研究,盡快建立完備的期貨法律體系,改變中國期貨市場缺乏基本法的不合理局面。中國期貨市場發展已逾20年,至今立法層級仍然停留于國務院規章的層級,僅由一個《條例》規范市場。直至2008年下半年,《期貨法》的立法工作仍處于論證階段。這顯然不能滿足期貨創新的需要。期貨立法應該以更高的層級,更深刻的立法研究,更廣泛的參與和討論,更超前的規范,盡快實現升級。
完善監管體制建設,發揮三級監管各自的作用
要完善政府的監管體制,首先要對期貨市場的主管機構——國務院證監會的職權進行法律界定,限制其過多地直接干預市場的權力,讓政府監管更多地體現在宏觀指導上。同時要加大制度供給,給市場預留更多的創新空間。其次要充分發揮期貨業協會的作用,使期貨業協會的法律地位落到實處,享有真正的監管權利,履行應有的監管義務。再次,要加強交易所的自律建設,使期貨交易所成為期貨市場自主創新、自我監管的最重要主體。賦予交易所應有的權利,改變證監會對期貨交易所總經理的人事任免權,給交易所更多的創新動力和空間。因此,在中國期貨市場的監管體制上,應該朝著有利于期貨交易自我監管、行業協會具有相應監管權能、證監會總體負責的立體、有機的監管結構方向發展。
2.期貨市場的培育制度創新
期貨市場的培育著重體現在上市品種的培育和投資者主體的培育兩個方面。培育制度的創新首先要在這兩方面加大力度。因為,期貨品種的培育有利于擴大市場容量,擴大市場的覆蓋范圍;期貨投資者的培養有利于優化投資者結構,有效發揮市場功能。
上市期貨品種的創新培育
首先要加強新品種的研發上市,促進品種結構的升級。截止到2010年底,國內4家期貨交易所上市品種22個,但主要為商品期貨。作為唯一的金融期貨產品,滬深300指數期貨剛于2010年4月16日上市。在人民幣國際化步伐逐步加快之時,外匯期貨也應適時推出。在利率方面,利率日益成為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利率的頻繁變動,對于房地產等資本驅動型行業影響較大,因此也需要利率期貨為其避險。此外,由于期權可以應用于各個期貨交易品種,因此應盡快推出,從而增強期貨市場投資組合和風險對沖的能力。因此,要加快金融期貨(包括外匯期貨、利率期貨、個股期貨、ETF指數等)、期貨期權的研發和培育力度,使期貨品種結構更趨合理。其次,要加快推出境外期貨品種,即在本國上市別國的期貨產品,使本國投資者有機會在國內投資境外期貨。這樣既有利于把金融資源留在國內,又增加了中國經濟與境外經濟的聯系,同時還有利于培育產品的國際定價權。再次,要增加期貨交易所上市期貨品種的話語權,給交易所更多的創新空間,
機構投資者的創新培育
期貨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問題對期貨市場功能的發揮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散戶投資者過多,不僅市場風險大,而且價格發現能力弱,投機氛圍重。因為散戶在資金數量、信息獲取、投資理念等方面遠遠不及機構投資者。一般而言,機構投資者具有較強的市場研發能力,對現貨市場比較熟悉,機構投資者的廣泛參與有利于集中市場供求,反映真實的市場需求,增加套期保值的比例,增強價格發現能力。
當前,需要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快機構投資者的培育:首先,要鼓勵更多的現貨生產商、銷售商進入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其次,要鼓勵基金公司大量參與期貨投資,使期貨市場與證券市場一樣,擁有更多的社會機構投資者。2010年4月21日中國證監會公布了《證券投資基金參與股指期貨交易指引》,該業務的推出極大改善我國期市投資者結構,對發揮期市價格發現和風險規避功能,增強期市廣度和深度具有積極意義。同年11月證監會又公布了關于《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征求意見稿]及其配套規則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擬對《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中國證監會令第51號)及其配套規則進行修改,使得基金公司有望投資商品期貨。機構投資者的培育還需要有更多的創新舉措。
3.期貨市場國際化的制度創新
加快期貨市場國際化的制度建設就是要盡快建立一系列制度安排,將期貨市場推向國際,擴大市場開放程度,促進國際間合作,在此基礎上擴大期貨市場的國際影響力,盡可能獲取國際產品定價權。期貨市場的國際化建設需要加強前瞻性研究,在做好風險防控體系的前提下有序推進。在完善國內期貨市場監管制度和培育制度的基礎上,結合我國資本市場整體開放的戰略安排,期貨市場的國際化建設應該允許市場開放,加強國際間合作,著力獲取產品國際定價權。
期貨市場國際化程度的創新
市場開放是多元的,既包括市場投資主體的開放,也包括市場組織主體的開放;既包括引進來,也包括走出去。首先,要擴大允許國內投資者參與境外套期保值和投機的主體范圍,放開對境外期貨市場投資的限制。其次,要漸進擴大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國內期貨交易的范圍,使更多的境外投資群體進入中國期貨市場。目前中國證監會正在征求社會意見,有意允許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股指期貨交易,這即是很好的開端。再次,允許國內期貨公司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或參股當地期貨公司、甚至參股當地期貨交易所。此舉將極大便利“走出去”。
加強國際期貨機構合作的創新
當今國際期貨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各國期貨市場加強了國際間的橫向合作,使各個期貨市場優勢得到互補,期貨覆蓋網絡得到最大程度得延展。合作聯盟的主要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建立市場對沖合作機制,二是建立市場監管合作機制。世界各地的經濟風險隨時都可能發生,而各國期貨市場的營業時間一般是有限制的。因此不同時區的期貨市場之間建立共享的交易平臺,有利于及時對沖市場風險。建立市場對沖合作機制是國際期貨市場的重要方面。同時,由于國際間資本流動越來加快,游資不斷增多,大量資金的惡意炒作對一國的經濟危害也越來越大,因此加強國際間的監管合作也非常重要。即可以交流監管的制度經驗,也可以加強監管的行政合作,使經濟環境更加健康平穩。
擴大國際產品定價權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