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0 10:45: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法律意識重要性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法律意識;權利義務;證據;醫療糾紛
隨著法制社會的推進,人民群眾法律意識和維權觀念不斷增強;同時,經濟水平的發展使得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此外,在醫療服務中還存在這大量的缺陷和過失行為。各種原因使得醫療糾紛數量明顯增多,由此而引發的醫療糾紛訴訟也大幅上升。我們在工作中研究發現,醫務人員缺乏法律意識是目前醫療糾紛明顯增多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1醫務人員法律意識缺失的具體原因
當前,依法治國,人民群眾法律意識普遍增強,而作為特定社會角色的院方,其醫務人員的法律意識卻滯后于他們的服務對象,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1角色定位滯后
隨著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的到來,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觀念已成為醫院管理的基本模式。由于文化素質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就醫過程中對醫院整體服務,技術水平和醫護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治療,護理上患者不再言聽計從,相反他們的參與意識和監督意識以及自我保護意識明顯增強。醫務人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服務者,而只是平等主體之間醫療服務合同關系的一方。
同時,隨著法制社會的推進,使得公平的理念發了改變,法律為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平等,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并實施了《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其第四條第八款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舉證責任倒置,即將本來應由患方承擔的舉證責任規定由醫方來承擔,醫方必須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否則將承敗訴后果。法律的這一規定,使醫患雙方的證據責任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醫務人員要徹底擺脫角色優越感,適應新形勢下的角色定位。
1.2注重追求技術上、學術上的成果而忽略了法律意識的培養和提高。
醫務人員片面追求醫學知識的豐富及醫學技術的創新而忽略了法律意識的培養和提高以及社會對醫護人員角色的期盼?;颊卟粌H要求醫務人員受過專業訓練,有很好的醫術;更要求醫務人員充分尊重自己的權力,履行醫務人員應盡的法律義務。當前,有些醫護人員不依法行醫,不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辦事,當出現醫療差錯、事故,缺乏慎獨精神,不及時履行報告制度,而是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隱瞞態度。這樣不但引起了醫患糾紛,還影響了醫院的聲譽,更影響了社會主義醫療衛生事業的正常發展。這些都與傳統的醫學教育體系缺乏法律知識學習有很大的關系。
1.3無論從在校學習還是繼續教育方面,學習衛生管理法律法規的機會太少
過去,我國的醫學教育著重于醫學知識、醫療技能方面的培訓,而輕于醫療法律、醫學倫理、醫療道德方面的教育,這種教育模式培養的醫療工作者在醫療學術方面是專家,但在醫療法律、醫學倫理道德規范方面的知識是饋乏的。參加工作后,繼續教育領域也未能及時填補醫務人員法律知識的缺失。導致醫師只注意考慮醫學方面的治療,卻忽視了患者參與醫療決策的知情同意權,忽視了患者在經濟上的承受能力,忽視了患者的隱私等等。當醫療過程中出現醫療損害結果時,又不能用法律知識去分析,往往強調是醫學并發癥或意外,以回避責任,造成醫患糾紛不能及時、有效地處理,醫患矛盾加大,甚至在一些地方還出現患方在醫院聚眾鬧事,甚至攻擊、傷害醫務人員的現象。
1.4承擔法律責任的意識淡薄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明確規定:醫療機構是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主體。這雖然使患方獲賠有了保障,但同時弱化了醫務人員承擔法律責任的意識。無責任,則無義務。只有醫務人員注重了違法行醫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才能更好的履行應盡的法律義務。
2提高醫務人員法律意識的具體措施
2.1創造醫務人員學習法律法規的機會
2.1.1建議在醫學護理大、中院校增設衛生管理法律法規一課
這樣,醫務人員在就業前,就已系統的學習了相關法律法規知識。了解了自己應盡的法律義務,能有效規范自己的醫療行為,避免產生糾紛。
2.1.2醫院開展繼續教育
自學和在實踐中培訓,這是當前最主要、最基本的學習方法,可以通過教學、專題講座等形式加強學習。開展各種形式的學術活動,要積極創造條件,讓各級醫護人員參加學習。聘請有經驗的法律專家,增強醫務人員學習興趣。
2.1.3定期考核,檢測學習效果
考核不是目的,同樣是學習的一種方法。要通過各種途徑真正使醫務人員做到知法、懂法,才能守法。
2.2明確權利義務關系,充分尊重法律賦予患者的各項權利
通過學習,明確醫患雙方的權利義務,關鍵是患方權利和醫方義務。權力可以放棄,義務必須履行,否則就要承擔責任?!夺t療事故處理條例》明確規定了患者權利主要有生命健康權、身體權、平等的醫療權、疾病認知權、知情同意權、保護隱私權、訴訟求償權。醫療實踐中,很多案例是醫務人員沒有履行告知義務侵犯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權而使院方承擔了相應的賠償責任。
2.3 要有證據意識,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的記錄病例
證據,訴訟的核心。很多情況下,原被告雙方的較量,實質是雙方證據能力強弱的比較。病歷是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字、符號、圖表、影像、切片等資料的總和,是醫務人員通過問診、查體、輔助檢查、診斷、治療、護理等活動獲得有關資料并進行歸納、分析、整理,形成醫療活動行為的記錄。病歷直接產生于醫療活動之中,是來自臨床的第一手資料,是醫療行為的原始證據和直接證據,具有完全的證明力。病歷所表現出來的證據屬性是對醫患雙方權利義務發生影響的基礎,是處理醫療糾紛并依法確定醫患雙方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責任的法定證據。因而為了確保病歷的規范性制作,國務院及衛生部采取制定行政法規、規章的形式,對病歷的制作和管理等技術性規范均作出了明確規定。醫務人員要嚴格按《病歷書寫規范》書寫病歷。
2.4加強管理,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
關鍵詞 90后職工 法律意識 現狀 提升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法律意識是社會意識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人們對于法律和有關法律現象的觀點、知識和心理態度的總稱。法律意識與人們的世界觀、倫理道德觀等有著密切的聯系,并且具有強烈的階級性,不同的階級的法律意識各有不同。它主要表現為對現行法律的評價與解釋,人們對自己的權利、義務的認識,對法律制度的了解、運用以及掌握程度,還有對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等方面。
90后職工是今后進入企業的主力軍,且90后職工較之于其他老員工有比較鮮明的個性特點,接觸的信息多樣化、固有思維方式突出、個體價值實現方式多樣化等,90后學生也是學校教育的主體,我們從企業的角度、90后職工的角度兩個因素對佛山市某些企業進行調查。其中企業的角度分為企業對法律意識的關注度、企業的行動力表現。職工的角度分為90后職工對法律意識的關注度、90后職工活動的參與度、90后職工的行動力表現對問題進行調查分析。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以下問題:(1)企業對90后職工法律意識培養工作缺乏常態化。企業90后職工法律意識的高低正是有效反映企業問題的重要表現。然而企業如何展示其對該方面的重視程度,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組織相關的活動或比賽,因為其中包含著法律法規的相關知識,讓企業90后職工在活動中了解到知識。雖說某企業有限公司也舉辦相關的活動,但是從調查中發現,企業僅是偶爾性舉行,并不是經常性舉辦。
(2)企業較為注重生產性基礎管理。企業在舉辦活動之前會在公告欄上、部門會議中對90后職工進行宣傳通知,并且較為規范的向90后職工傳達相關知識,例如職業病防治。在管理上,企業對90后職工崗位上的安全生產及安全保護措施做得十分到位,并定期地、規范地對安全生產設施進行檢查和更新,其他方面的宣傳普及則較少。
(3)90后職工法律意識觀念強。法律是對自身權益的一種維權保障,然而法律意識的高低決定著我們維權是否會在適當的時候利用法律的武器來保障自己的權益。在調查中發現,員工對勞動法、工傷保險條例、安全生產法都是90后職工所關注的,其中的一些基本的相關規定也有所了解。由此看來,90后職工的法律意識觀念較強。
(4)90后職工積極參與活動,但法律相關活動較少。參與相關活動不僅能從中獲取到所需知識,更能提高90后職工的團隊意識,企業的凝聚力,這是雙贏的局面。對于企業舉辦的活動,絕大多數的90后職工都是積極參與其中,并且90后職工認為參加企業舉辦的活動有助于明確法律意識的重要性,提高法律素養。90后職工參與活動的前提是時間空余期間,不少90后職工因為工作繁忙而不能參與,仍會在空暇期間對活動進行關注,但法律相關的活動較少。
各個企業的文化、管理理念有所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很少突出法律文化的構建。針對90后職工法律意識的現狀,我們建議從企業和學校兩方面進行改進和引導。
1 從企業本身而言
1.1 企業制度建設本身
企業普法,可以有效地讓90后職工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也可以提高90后職工的法律意識、法律素養。90后職工在實踐中可以規范地按照相關規定安全、高效地生產;企業也可以讓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化、制度化。當然,在生活中也加強了90后職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具體而言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增強企業90后職工法律知識,必須堅持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為主,事后補救為輔的原則,扭轉出現了風險才引起重視的傳統思維,避免發生了損失才趕緊進行補救的被動做法,切實把防范法律風險由習慣于事后補救轉到事前預防上來,努力從源頭上控制風險。
企業學法用法要取得實效,建立健全和不斷完善規范嚴謹、操作性強的各類制度是重要保障。企業要通過一系列制度建設,實現對90后職工法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指導、嚴格管理和監督,保障學法用法工作真正落實。要實行重大事項決策法律咨詢制度、法治講座制度、法律培訓制度和法律知識考試考核等制度。
企業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分配制度等方面的調整中維護90后職工的經濟利益,加強工資、用工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等制度的建設,從制度上保證90后職工經濟利益的維護。其次,加強對勞動爭議的調解、仲裁,從細處、實處確保勞動者合法權益。
強化企業90后職工法律風險意識,各級領導是關鍵,管理人員是重點。企業必須要站在企業發展戰略、實現企業持續發展、建設和諧企業的高度,以對企業負責、對90后職工負責的精神,重視法律風險防范工作,時刻用法律來規范企業的組織和行為。
1.2 企業主動聯動學校資源
企業無論從縮減人才培養成本、提高人才素質、以及實現自身的社會責任與社會影響力的角度出發,可選擇主動聯動整合學校的資源,深入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并完善校企合作方式。
2 從學校教育而言
2.1 強化大學生法律意識教育
法律知識是法律意識的重要內容,是衡量法律意識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據。我國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水平不高。大學生大都重視專業課,而對法律基礎課不予以重視,甚至有的院校不開設或講授法律類課程,只是臨考應付,缺乏扎實的法律基礎知識,易產生錯誤的觀點,法制觀念淡薄。因此,要強化大學生的法制觀念教育,為作為合格的職業人打下堅實的基礎。
2.2 主動與企業接洽
院校必須主動了解企業的實際需求,把企業需求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參考,突出自身教育的特色,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與企業人才需求無縫對接,而法律素養就是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企業需要的是復合型的綜合性人才,不僅需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還要具有優良的素質。對于企業而言,擁有良好的素質的人才往往是企業最注重的經營理念之一。因而,法律意識對于我們而言十分重要。那么,我們在校的高校學生需要如何做呢?作為新世紀的高校學生,在校所學的第一門課程就是要學習如何做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我們進入大學后的第一門必修課,也體現了學生的法律素養培養的重要性。當然,現今是法制社會,作為大學生,我們自身更應懂得法律在我們生活、工作的重要性,學會自覺利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提高法律意識就成為了必然。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患者保護自己就醫權利的意識增強,對醫療護理服務質量、醫療護理安全更加重視,近幾年護理糾紛呈不斷上升趨勢。為了提供更高層次和要求的服務,適應新形勢護理服務模式,護士學生在臨床實習過程中必須重視法律意識的培養,才能有效減少實習期間護理糾紛和護理差錯的發生,并對今后走上護理工作崗位打下良好堅實的基礎。為此,展開了對如何提高實習護士法律意識的探討。
強化護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
培養高素質的護理人員的基本要求。強化護生法律意識,使其在臨床護理實習中,言行謹慎、細致、耐心,學習提供周到、科學、嚴謹的護理服務,這是護理專業的內在要求,也是培養高素質的護理人才的基本要求。
確保護理質量,保障患者權益。通過臨床高年資護士的帶教,使護生的法律知識增加,法律意識增強,使其進一步認清護理專業中各項規定和操作規程的重要性,并能將相關知識運用到將來的工作中。主動將各種制度和職責當作具有法律意義的義務去履行,從而確保護理質量,保障患者權益,真正體現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整體化服務。
保護自身及醫院的合法權益。強化護生的法律意識,使其具有較豐富的相關知識,可預防醫療護理糾紛的發生,即使發生了醫療糾紛,在處理時也會從容不迫,有理有力有節,依靠法律保護自身利益乃至醫院的合法權益[1]。
提高護生法律意識的方法
開設法制課:首先護生在進入臨床科室之前,需進行5~10課時的法制課。使她們在熟知國家有關法律條文的基礎上,結合病例,講解臨床常見的潛在法律問題,使她們要學法、懂法,以便更好地守法。
重視臨床帶教老師的選擇:帶教老師要求有10年以上的臨床經驗,大專以上學歷。臨床帶教老師必須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重視帶教老師的實際考核,只有考核雙優秀者才能勝任。
帶教中貫穿法律知識的講解:①結合臨床強化護生的法律意識。高年資的老師可以結合臨床實際,一方面講??频睦碚撝R及各項規章制度,一方面講不按照規章制度去做可能出現的法律問題。讓護生理解:護士長期工作在臨床第一線,與患者交往是最密切的,服務的對象是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容不得半點馬虎[2]。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是防止一切事故的關鍵。②在臨床護理操作過程中強化護生的法律意識。在進行臨床護理操作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認真執行醫囑和護理常規,根據分級護理原則切實做好基礎護理和??谱o理,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查對制度、正確執行各項技術操作、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準確做好各項護理記錄。即使面對一個昏迷患者或是無表達能力的患者,也要嚴格完成每一次護理操作,遵守每一個操作規程。要讓護生意識到護理人員如果違反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將構成侵權,甚至犯罪。③向護生講明精湛而嫻熟的操作技術的法律意義。如果護士靜脈穿刺技術不熟練,在搶救危重兒時因頭皮針幾次穿刺不成功不能很快進行輸液給藥,延誤搶救時間,影響搶救效果;新的醫療儀器不會使用,沒有仔細看說明書等,都會影響醫療護理質量,造成患者及家屬的不滿甚至發生醫療護理糾紛。為避免糾紛的發生,護生應努力練熟每一項護理操作。④讓護生明確自己的職責。護士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對疑難問題及時請教、匯報,不擅自處理,不單獨進行治療性護理操作。在工作中不應感情用事,當患者病情發生變化時,護生要密切觀察,在第一時間告訴醫生和帶教老師,否則,發生問題護生要承擔責任。⑤培養護生實事求是的科學工作態度。在護理工作中,一旦發生失誤,不論問題大小、輕重,要立即報告帶教老師、護士長或在場的醫生,不隱瞞事實、情節,立即采取有效補救措施,把不良后果縮小到最低限度。遵守科學的方法,保持科學的工作作風,不接受患者及家屬的無理要求,做好患者的身心護理。
討 論
加強護生法律意識的現實意義。護士長期工作在臨床第一線,護患關系的特殊性決定了護士增強法律意識的必要性。護生在實習期間就能自覺地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不僅很快地掌握了護理技術操作和專業理論知識,還懂得了作為一名護士應具備精湛而嫻熟的護理技術和護理知識的重要性。能主動地學習、練習、觀察病情,并與臨床所學的知識相結合,為今后走上護理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加強法律意識與實踐的關系:①護生能主動將相關知識運用到臨床工作中。在為患者做各項護理操作時能主動地向患者解釋操作的目的和意義,以取得患者的同意和合作,使患者享有知情同意權。保護患者的隱私權。②護生懂得了護理文件的法律效應。懂得了臨床護理記錄不僅是檢查衡量護理質量的重要資料,也是醫生觀察診療效果、調整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在法律上也有其不容忽視的重要性[3]。因此護生能自覺按照護理文件書寫規范的格式和內容認真填寫,護生的責任心自然得以加強。③護生能嚴格執行醫囑,執行查對制度。醫囑通常是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診斷和治療措施的依據,一般情況下護理人員應一絲不茍地執行醫囑,但如發現醫囑有明顯錯誤,護理人員有權拒絕執行,并向醫生提出質疑,更正無誤后再執行,不能盲目執行醫囑,應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王嬌江,孫繼良,劉玲.關于強化護理管理中法律意識的思考.實用護理雜志,2000,16(1):46.
[關鍵詞] 職業教育;法律意識;教育
一、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的原因
面對如此多的校園違法事件,我們不能不加以重視,畢竟“亡羊補牢”還未為晚也。導致學生法律意識的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會的原因,也有學校和家庭、學生個人的原因。
1、個人因素
高校擴招引發高考熱和普高熱,讓學生和家長覺得上職業中學就意味著人生的失敗,意味著低人一等。使得不少學生產生悲觀失望、自暴自棄的消極思想。另外,由于職校學生的年齡特點,不會去主動專注法律,也總認為違法犯罪離自己很遙遠,其實法律就在大家的周圍,與我們息息相關。
2、家庭因素
父母的法律素養和對法律的態度對學生有直接的影響。但是,大多數家長認為孩子年齡還小,而且大多數時間都在學?;顒?,一般不會遇到法律方面的問題,加上自身對法律的關注也普遍較少。
3、學校因素
學校領導對法律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這全校師生的態度,也直接決定著學生對法律意識的認識和提高。在不少學校中,普遍存在學生的德育和日常行為教育是學生科和班主任的事的認識誤區,在日常教學和后勤等工作中,忽視了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的重要性,沒有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F行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力度和創新,德育方法單一,內容滯后,仍停留在就事論事的層面上,出現一個問題就處理一個問題,沒能深入分析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針對性不強,這直接影響到德育效果,也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4、社會因素
市場經濟沖擊了部分學生的思想價值觀,金錢成為不少學生衡量人生價值的主要尺度,學生拜金主義思想膨脹,炫富思想嚴重。商品經濟的輻射,外來文化的沖擊,社會輿論的負面影響、社會不良現象、網絡不良信息傳播等等,都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很大影響,使學生滋生一些錯誤思想,個別學生甚至經受不了物質的誘惑,走上歧途。
二、增強學生法律意識的對策
針對以上的分析,如何加強職校生的法律意識?我們可以重點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教育。
1、家庭教育
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學校;3兒童所在的集體;4兒童本人;5書籍;6偶然出現的因素。從排列順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兒童的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這位教育學家心中占據相當的地位。為此家長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家庭中家長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他們是孩子的第一任乃至終身的老師。
2、學校教育
(1)讓學生認識到學法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法制建設的逐步完善,人們的生活與法息息相關,學法、守法、用法成為社會的一種風尚。不懂法,不學法的人在現今社會將寸步難行,無法立足,因此在學生中開展法制教育是社會對人的要求,法制精神是現代人的一種內在修養。
(2)如何幫助學生學法。
在學校可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法律教育。
1)加強德育課程教育
法制教育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其主要目的是傳授法律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促進依法辦事。教師應適應新形勢,聯系實際,努力探討多種手段和方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2)開展法律講座
每學期學校請法律專家到學校做一次報告,對在校學生進行法律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力圖在他們心目中逐步樹立起正確完善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教育他們在學校要做遵守校規校紀的好學生,以后進入社會做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好公民,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和他人、社會的合法權益不受非法侵犯。
3)開展法律主題班會
每個月開展一次以法律為主題的班會。在班會課上可以利用舉案說法、案例分析,寫學習日記等多種方法督促學生學法、知法、用法。懂得法律基本常識,明確自身享受的權利和應當承擔和履行的義務,懂得運用法律作為最有效的武器和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受法律的侵害,同時做到以法律為準繩,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符合年齡和身份的事。
3、社會教育
(1)加強社會輿論的影響
目前社會中存在一些虛榮和金錢至上的不良風氣,導致未成年人受其影響而誤入歧途。一些同學養成了愛慕虛榮、好攀比的壞習慣,一些學生甚至為了得到更多的零花錢,而出賣自己的身體。英國流行病學專家理查德·威爾金森和凱特·皮克特在《不平等的痛苦》一書中提到,炫富行為來自所謂的“社會評價威脅”,這是一種身份焦慮,把自己的尊嚴和自信完全建立在他人的評價之上。通過提高自身,提升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水平,希望能獲得更多身份上的優越感。面對這些負面影響,所以我們的社會也應該樹立正確的社會評價體系,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我們的媒體應該多提倡個人的正當努力,而不是投機取巧,建議社會上的人不應只是一味的追求物質享受,還應該重視精神世界,不應只想著自己的所得所失,還應更多的想著奉獻社會。
(2)加強職校生的責任感
“青少年是青春的花朵,祖國的未來?!奔缲撝ㄔO國家的重要使命。所以我們還應加強職校生的責任感教育,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貪圖享樂,應更多的關注社會,認識到自己身上肩負的歷史使命。
【關鍵詞】高中政治;法律意識;培養;策略
引言
眾所周知,對于21世紀的青少年而言,具備必要的法律素質是其自身的基本素質,也是青少年人文素質的重要表現和集中體現,高中生正處于成長的重要階段,具備承前啟后的作用,對于他們的法律意識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在高中政治課中對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方法和策略進行探討分析,找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又能和新課程改革相適應的思想方法和途徑,通過解決這一問題,可以有效地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的建設,對培養具有較強法律意識的合格公民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已經成為擺在廣大高中政治教學者面前的一大難題。
本文主要結合筆者多年的一線教學經驗,查閱相關文獻,就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法律意識進行探討分析,提出了幾點自己的拙見,旨在提升高中生的法律意識,增強青少年權利和義務意識,有利于青少年遵紀守法,減少違法犯罪,進而促進他們全面健康地成長,供廣大同仁參考借鑒。
1 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策略
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從教師自身法律素質的提高,高中生法律意識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以及高中生法律意識與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這三個方面闡述了提升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策略。
1.1 注重教師自身法律素質的提高
我們都知道,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在平時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去學習法律法規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要信仰法律,這樣才有可能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教學活動,進而來弘揚法律精神,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相當高的,一旦得到學生的認可,教師就成為學生崇拜的偶像,教師所說的話就更具有說服力,因此,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不斷提升自身對法律的認識,若是教師能夠表現的真誠,能夠光明磊落,表現出對法律的執著追求和真心信仰,他們的情緒會感染學生,學生會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師的觀點,這樣使得法律意識得以傳遞和培養。
1.2 注重高中生法律意識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
高中思想政治課是學生系統學習法律知識的主要方式,通過這種方式來對學生的法律意識進行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的培養要與課堂教學緊緊結合,教師向學生傳授法律知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學生依法辦事,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和履行自己的義務,教師要注意將法律意識的培養與法律知識的教學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真正懂法,將來才能以一個具備良好法律意識的公民走上社會。作為教師,我們要不斷變更教學手段,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立足學生的實際特點,因材施教,進而提升高中政治課的實效性。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案例與課本知識相結合,給學生播放一些法律視頻或者進行多媒體演示,教師還要積極引導學生關注報紙和電視以及網絡等媒體,譬如中央電視臺的法制頻道,《今日說法》 ,《焦點訪談》等欄目,盡量多搜集一些與法律相關的報紙信息和網絡信息,進行整理學習,將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真正落到實處。簡言之,我們在進行法律知識的教學時,要注重培養學生法律意識,要以思想道德教育,紀律教育和法制教育為主要內容,以增強中學生道德法制觀念,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1.3 注重高中生法律意識與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
家庭作為社會最基本的構成單位,對于小孩良好個性,遵紀守法和良好的習慣都有著促進作用,是形成這些的重要因素。我們都知道,法律教育是基于實踐教育的,而這一部分多數在家庭中完成的,因此,家庭一定要創建積極健康向上的生活環境,給高中生以潛移默化的熏陶,這就要求家長需要具備良好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要用正確的做法和語言來影響學生,使得他們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和法律的嚴肅性。也就是說,家長要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嚴格管理,嚴格控制學生上網閑玩時間,讓學生將更多的時間花費在學習和有益的體育活動上。家長要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質,培養自身高雅的興趣,尊重孩子的隱私權,與學校一起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進而使得家庭在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過程中發揮指導作用,促使學生知法懂法,在法律意識日益提升的基礎上全面健康地成長。
2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推行,作為一名高中政治教師,我們要立足學生,緊扣教材,不斷探索創新,在政治教學中,從提升自身素質,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機結合以及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出發,不斷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增強學生自身的維權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地發展,進而促進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葛鑫.中學政治課教學實踐中學生法律意識培養問題探析[J].科學與財富. 2012(5):1-2.
關鍵詞: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
一、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內容和現實意義
1、自覺守法意識
自覺守法是法治的重要標志和歸宿,創制法律的直接目的也是法律的普遍服從。守法還是違法取決于大學生對法律的內心信服的程度,當他們有信奉法律的心理時,即使個人需要與法律規范發生沖突,源自其心靈深處對法律至上權威的深切認同,內在地驅動著他們自覺地遵守法律。因此,培植當代大學生守法意識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應該把自覺守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法律的規范性和自律性注入大學生的意識里,達到大學生自覺自愿服從法律、正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目的。
2、嚴格執法意識
即嚴格適法和執行法律的意識。通過強調公正執法的重要性,培植起當代大學生積極捍衛法律權威和尊嚴的意識,使當代大學生能夠在現實的法律生活中,嚴格依法行使自己享有的權利和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而在具體的執法活動中,能夠“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正確地處理各種社會矛盾,把法律當作唯一的是非標準和行為準則。
3、訴求法律保護意識
即各種合法權利的法律保護意識。西賽羅在《論法律》中說,羅馬人自孩提時便受到如此教育:一個人要求助于正義,就去訴諸法律。因此,我們應該教導大學生摒棄避訟、厭訟、懼訟的心理,以主動積極的態度參與訴訟,樹立正義觀念,主動追求正當的法律程序,保障法律權利的正確實現,通過參加訴訟活動,監督司法公正。
4、法律監督意識
依法行使監督權既是現代法治的要求,也是行使公民權利的表現,大學生注重自己的合法權益,堅持以權利為本位,實現個人的理想和抱負,就必須參與法治建設,發揮主人翁精神,依照憲法給予的公民權力,利用各種途徑和形式,充分行使管理國家事務、社會事務、經濟文化事業的憲法監督權利。在大學的法律意識培育中,我們應該把督法意識、守法意識與依法行政、司法公正結合起來,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憲法至上觀念和主人翁觀念,使他們親近法制、依賴法治,最終實現法律意識的飛躍,形成強有力的法治信仰。
二、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和存在問題
由于有某些社會風氣、傳統道德和法制教育的不足,致使大學生法律素質方面存在如下缺失:
1、法律知識不足或對法律一知半解,沒有正確的法律觀念
當代大學生從中小學政治理論課中了解了一些法律基本概念,知道了一些比較貼近生活的法律規范,比如《憲法》、《義務教育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而對其他法律的了解不多。就其對法律的了解深度來說.他們也是一知半解,純粹靠死記硬背,目的是為了應付考試,而不是掌握法律的理論和精神實質。要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按正確的法律意識去處理矛盾時,他們又表現出“知”“行”脫節,知法而不能守法、用法。
2、法律工具主義價值取向嚴重
在對法律的社會效用的理解上,絕大部分大學生把法律理解為對人的行為的約束,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用以統治社會使人臣服的工具或手段,是統治階級意志的玩偶?,F代社會的法治,也是國家尤其是司法機關用以嚴懲犯罪、制裁違法的有力手段。這種工具主義價值取向,使大學生們在內心深處認為他們的遵紀守法行為只是迫于國家和學校的強制,而偷偷進行的違法違紀行為只要沒有被學?;蛩痉C關抓住證據就是與強制力對抗的“偉大勝利”。有了這種錯誤思想,在大學生的心理底層,形成了對正確的現代法律意識教化的潛意識抵制。
3、強調權利,忽視義務、責任
大學生一般對我國法律規定的權利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對于經常遇到的權利內容已基本上有了正確的認識,并強烈要求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卻消極回避個人對社會應盡的義務、責任。經常把自己的人身自由權利、人格尊嚴權利、物質幫助權利、受教育權利、戀愛自由權利、參與社會活動權利等等放到了自己擁有的首要位置上,要求國家、社會、他人為其實現權利和自身價值提供條件并加以保障,而在行使權利、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中,卻不考慮是否侵害了他人權利,是否對國家、社會造成危害,甚至根本不清楚自己應承擔哪些法律義務,權利與義務發生了嚴重的偏差,責任心不強。
4、法律意識淡薄,崇尚權力,對法治沒有信心
當代大學生由于過分追求書本知識,法律意識十分淡薄,沒有法律的思維習慣,一切強調以自我為中心,追求個性和自我發展,看問題往往主觀偏激,缺乏足夠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故常常發生因一時沖動而不計后果的現象,導致違法和犯罪行為的發生。相當一部分學生還從個別現象中得出了“權大于法”的結論,對法治缺乏信心,認為法治建設是政府的事情,因而那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視讀書為日后追求名利地位和享受的“階梯”。
三、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的路徑選擇
1、制總體規劃,從制度上保障法律意識的培養連續實效
法律意識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教育系統工程。首先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從學校教育全局出發制定學校法制教育發展綱要,并用嚴格的制度強力貫徹實施,保證各級各類學校在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體制與教學計劃上的連續性與升華性。目前,由于我國學校法制教育缺乏一種統攬全局的、有制度保障的法制教育模式,小學、中學與大學的法制教育內容上沒有連貫性,許多地方甚至還存在著膚淺、重復的可能,無法調動青少年學習法律知識的積極性。這些弊端是造成我國當代青少年整體的法律知識不足、法律意識薄弱,判斷違法與犯罪的能力不強的最主要的原因,我們應該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新的歷史條件下,在國家教委的領導下,利用全國法制教育資源,重新審視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目標,確立以現代法律意識教育為主線的政治理論課改革方案,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小學、中學與大學由淺入深、由表及里、與其思想行為特征相吻合的整體推進方案,從制度上保障我國法律素質教育穩步發展。
2.課內課外相結合
學校的法制教育離不開整個社會的法治環境和法律文化,尤其是大學生法律信仰的形成與固化,需要良好的法治運行的社會基礎和社會文化背景。最好的法律意識教化理論、最先進的法律意識教育手段,如果沒有現實社會依法辦事、司法公正和法律公平觀念的支撐,也只是紙上談兵,對大學生的意識產生不了多大的影響。如果我們“閉門造車”,只是學校進行法律意識的培植,而忽略整個社會對人的意識的作用,也不可能促成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自主升華和穩定。學校的法制教育與國家的法治文明建設唇齒相依。
我國己經在立法科學化、依法行政、司法獨立與公正等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社會法治化程度越來越高,法治環境越來越好,優秀的法律文化逐步形成。在法律意識培植的外部環境上,取得了良好的成就。但是,對于大學生群體來說,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水平普遍不高,我們應該利用廣泛的社會資源,把大量的外部信息不斷地輸入大學生的頭腦中,促使大學生不斷被社會優良的正確的現代法律意識“同化”,“順應”社會主義法治的發展。
3.法律意識培植與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互動
我國要培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人才,必須下大力氣提高當代學生的法律素養和政治素養,建立大學生法律意識培植與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互動模式。具體的措施是:開展專題、專業的政治與法律融合的綜合教育活動(如專題報告會);開展法律與社會理想、道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緊密結合的專題講座,即開展人生理想與法律理想、社會秩序正義、道德規范與法律規范的融合與升華的教育;還可以采取演講比賽、主題討論、辯論會、班會等靈活多樣的意識培植方式。通過形式多樣的互動性教學,及時地把已經升華為法律基本內容的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方針政策等內容傳授給學生,把權利本位、自由正義、道德升華以及程序救濟等法律精神實質注入大學生的心靈深處,強化學生的法律意識、道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升華其人生理想,使其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一代新人。這樣做既使法律意識的培植具有人文關懷的精神,又能使思想政治理論更具有時代性和實踐性,并為政治理論課尋找法律上的依據,不僅保障了我黨的政治指導思想進法制教育課堂,而且合理利用了課時和教學資源,防止重復教學,從而增強教育合力,共同提高“兩課”教學的時效性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強化法律意識的重要性
強化法律意識是醫院健康發展的需要,隨著護理學科的發展及高新技術的應用,護士服務領域不斷拓寬,服務對象不斷增多,所涉及的法律問題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復雜,處理不好則會增加護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這就要求護士不但要具有高度的責任感、高水平的技術與高質量的服務,更應具有法律方面的知識。
強化法律意識是確保病人權益,優化服務質量的需要 病人就醫標志著醫院與病人建立了合同關系,彼此都具有了權力和義務。病人是市場消費的特殊群體,在接受醫療消費過程中,享有人身、財產不受損害的權利。因此,這就要求護士在護理工作中考慮到病人的權益,尊重病人的權利。了解自身行為的社會要求及社會規范,對護理行為可能產生的法律關系及法律后果要有預見性,自覺執行各種規章制度,時刻規范自己的言行,保障病人的合法權益,確實把以病人為中心,以健康為目標的整體護理工作做好。使每個病人都能得到安全、滿意的醫療衛生服務。
強化法律意識是確保護士合法權益、適應發展的需要《護士管理辦法》明確規定護士的權力和義務受到法律的保護和制約。我國《憲法》也明文規定:保護公民的人身權益,人格尊嚴不受任何人侵犯。護士作為公民,理應懂法,運用法律的尊嚴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提高,病人應用法律武器衡量醫療行為和后果的意識不斷增強,特別是護理工作的科學性、服務性,稍有疏忽,難免發生醫療糾紛。一旦發生糾紛,護士可能成為被告、證人等角色,怎樣承擔這些角色,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具備有關法律知識,運用法律武器,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護士法律意識培養的方法
從思想上加強護士法律意識 從思想上改變護士舊的護理觀念,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包括普法知識的學習,重點是相關醫療護理法律、法規的學習,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法》、《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等。每個人都應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法律身份,所負的法律責任,明確護理工作中潛在的法律問題,樹立法制觀念。同時,建議護理教育工作中加強法律課程的設置。
從日常工作中培養護士的法律意識,在護理工作中,護士要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負責。工作中的任何紕漏和失誤,都會影響患者的健康甚至危急生命。工作中應加強護士法律和職業道德教育,組織護士學習醫療護理有關規章制度,如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崗位制度、護理操作規程等,并對重點的護理制度、法律、法規加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