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0 10:45: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會計實務能力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黑龍江省集團公司會計實務操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層對會計實務操作認識不夠一家集團公司的最高管理層就相當于該集團公司的大腦,管理層的管理水平高度決定了集團公司未來的發展高度。因此,倘若管理層對會計實務操作認識不夠,不能給予會計實務操作工作足夠的支持,那么集團公司內部會計實務操作工作必將同時面臨困境。我國有些集團公司的領導就對會計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為會計工作只是集團公司經營日常的記錄,對于集團公司相關決策的幫助不大,因此,相對在集團公司資源的投入上就難以滿足集團公司會計實務工作發展的要求,從而使得集團公司無法及時得到集團公司的經營數據。有的集團公司的領導為了提高集團公司效益往往就在會計工作上下工夫,因此,很多集團公司做假賬,少報稅的問題層出不窮,這些都是集團公司管理層對會計實務操作認識不夠造成的不良后果。
(二)會計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不高我國很多集團公司的會計人員缺乏基本的職業技能,在從事相關會計實務工作時往往表現的效率不高、工作吃力,既不能提高集團公司的運轉效率,同時也給員工自己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而會計工作人員素質不高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最主要的還是集團公司的會計人員自身不注重專業技能的提高。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不僅要求會計從業人員具有相應的會計知識,還要求有比較高的計算機知識,因此,會計從業人員應該注重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優化知識結構,以適應不斷提高的會計實務工作要求。集團公司會計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集團內部缺乏相應的員工培訓制度,使得員工自身知識結構落后,尤其缺乏會計電算化知識的培養。當然最主要還是會計從業人員自身缺乏相應的實務操作能力,在將知識運用的實際的過程中缺乏必要的靈活性。
(三)對會計實務工作的管理不夠規范我國很多集團公司內部管理比較混亂,工作分工不夠精細明確,缺乏明確的權責分工,這都是集團公司內部管理不夠規范的表現。而我國集團公司在會計實務操作上表現出來的很多問題其實也跟會計實務工作管理的不夠規范有關。首先,就是在編制集團公司財務報表這樣的基礎工作的過程中,缺乏嚴密的制度保證編制報表的準確性,很多基礎性記錄出現錯誤的現象經常發生,編制的報表難以符合監管部門要求的現象也時有發生。這都跟集團公司內部管理松懈,對會計實務基礎工作管理松散有關。對會計實務工作管理不力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缺乏相應的集團公司內部監督機構和組織人員來專門進行會計工作的規范性管理,這樣的機構部門的缺失使得會計工作的準確性完全靠人的自覺,而不是規范的制度,因此會計實務工作表現出極大的不規范性,難以對會計實務工作人員形成有效的激勵。
(四)會計賬目設置不合要求在集團公司的會計實務操作中,賬目登記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雖然其本身并沒有多大的難度,但是在我國集團公司的會計工作實踐中經常出現會計賬目登記方面的很多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會計賬目設置不合理導致的登記錯誤。這一方面和集團公司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經驗不足出現的非主觀人為的錯誤有關,這樣的錯誤一般不易發現,同時會給后期的報表編制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另一方面就可能是集團公司領導授權的主觀人為的行為,集團人員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通過計入不同的科目從而使得集團公司少報利潤或多計成本從而達到減稅或者利潤分攤的目的。這樣的賬目登記錯誤由于屬于人為,外部審計人員很難及時發現。雖然人為的賬目設置可能會給集團公司短期帶來一些經濟利潤,但長期來看容易造成集團公司會計管理工作的混亂,給集團公司的未來發展帶來很多的隱患。
二、提升黑龍江省集團公司管理會計實務操作水平的措施
(一)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集團公司內部會計實務操作的主要主體是會計從業人員,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不高會給集團公司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制約,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是集團公司高效運轉的重要保障。然而會計從業人員素質的提高并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各方面長期的投入才能見效。首先,就會計從業人員自身來說,因為會計實務操作既要求較高的理論水平,又要求相應的實務操作能力,因此會計從業人員應該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不斷學習最新的會計前沿知識,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同時,集團公司也要為會計從業人員學習提供條件,建立相應的員工培訓制度,從制度上保證會計從業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為集團公司的會計工作提供足夠的人才保障。
(二)實現會計工作管理的規范化集團公司管理會計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公司管理層的重視以及規范的集團公司管理制度。只有管理層重視公司會計實務工作,敢于在集團公司會計實務工作中投入資源,集團公司的會計實務操作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具體的會計實務操作過程中,制度的建立要符合國家相關會計法規的要求,做到公司內部會計實務工作的規章制度與國家會計法律工作相一致,同時注意會計實務操作管理的精細化,保證會計實務操作各個環節的規范完整準確。同時,建立完善的會計從業人員流動機制,在會計實務操作人員的錄用、激勵上完善相應的制度體系,保證會計實務操作的人員管理的規范性,保證核心人才的流失率降到最低。同時,在會計實務從業人員的錄用上要建立規范的標準要求,只有符合國家相關從業人員的標準、持有相關的會計從業證書的人員才能有資格被錄用,以保證集團公司會計實務工作的高效率完成。
(三)完善集團公司會計實務操作的監管集團公司的會計實務操作工作既要求較高的理論水平,同時也要求具有理論應用于實際的動手能力。高質量的會計實務操作水平是集團公司管理會計能夠有效實施的基礎,也是集團公司會計工作合法合規的重要保證。因此在實際的會計實務操作工作中建立相應的監督制度是集團公司高質量會計工作的重要保障。對于集團公司會計實務操作的監管,既要從內部設置相應的監管機構來實行,又要從外部政府監管部門入手。在內部監管中,必要的專門負責集團公司實務操作監管工作的機構是必須的,另外就是相應的制度保證,必須不定時地對集團公司內部的會計實務操作工作進行抽樣檢查,從根本上保證會計工作中賬目登記、報表編制等工作的規范。在外部監管中,集團公司應該積極配合相關政府部門的檢查監督,提供相關的會計原件資料,保證外部監管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嚴格按照會計準則要求設置集團公司會計賬目在集團公司的會計實務操作工作中,會計賬目的設置和登記工作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一環。因此,集團公司在進行相應的會計實務工作中必須重視會計賬目的設置工作,盡量將會計賬目的設置和登記工作細化,通過不同環節的制約和配合來保證會計賬目登記的準確完整,盡量減少非主觀人為的會計登記錯誤。首先就是對會計原始資料數據的收集和保存工作,對于各項會計原始單據和費用開支等要保存完善以備查閱,尤其是涉及到資金收付的,一定要保存好原始記錄憑證。其次對于其他業務工作的登記也要分門別類,盡量標準化和規范化。同時,在預算方面要以節約為原則,避免集團公司資源的浪費。此外,還應該加強集團公司管理層的法律意識和會計實務操作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保證從業人員不做假賬或者人為修改會計賬目,從而確保集團公司會計賬目的準確完整。
三、結語
[關鍵詞]上市公司 會計實務 防簽 監管責任模型
社會各界對會計實務防簽問題的準確性、真實性、及時性都非常關注,應該去挖掘當前上市公司會計實務防簽問題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來進行綜合治理,改善上市公司會計實務防簽的質量,是當前工作的當務之急。
一、建立上市公司會計實務的防簽問題評價模型
上市公司會計會計實務的防簽問題依賴于層次分析法,而層次分析就把非常有難度的問題逐漸分解,把影響會計實務防簽問題的重要因素分割成各個小因素,然后按照一定的關系進行分組排列逐步形成有層次的結構。
采用層次分析方法,我們確定了各項指標相對上層指標的權重,并通過了一致性檢驗,匯總得到評價指標集和各指標的權重。公式為U=1/Wij,如圖所示:
二、上市公司會計實務中防簽評價的研究結果與分析
本文選取小商品城、橫店東磁、兩家上市公司進行實驗,對小商品城、橫店東磁、的會計實務防簽問題進行問卷調查,利用綜合性因素進行模型評價,進行上市公司會計實務防簽評價滿意度調查。當U75時,反之,則反映出這家上市公司簽名容易被模仿,而且不可以辨別出簽名的真實性,很難避免相應的經濟損失。
上市公司會計實務中防簽評價滿意度評價體系指標值是否滿足一致性要求,應通過一致性比例I來計算,I為上市公司會計實務中簽名的效率,R-T為上市公司會計簽名的時間
公式為:U= I/(R-T)
從表格上得出U
從圖表上看U>75,簽名的管理制度比較寬松,防簽者的書法水平比較好,被防簽者的字體也容易被模仿,這就反映出小商品城簽名容易被模仿,很難辨別出簽名的真實性,比較難避免相應的經濟損失。
三、上市公司會計實務中防簽存在的原因分析
當前上市公司會計防簽管理制度沒有得到完善。首先,上市公司沒有對會計防簽管理制度進行統一,沒有靈活性地變通,沒有對一些不合理的管理制度進行修繕。其次,上市公司會計防簽管理制度和會計實踐不協調,沒有同步運行,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實踐過程中,由于上市公司會計防簽新行為經常不斷涌現出來,不斷進行變化,這樣使得很多上市公司的會計防簽管理制度無法進行實踐,逐漸形成無法可依的狀態。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防簽者的書法水平也越來越提高。一般地說,只有具有一定書法水平的人,才有能力摹仿他人簽名。相應地,本身書法水平不高的人,則相對缺乏這種防簽能力。因此,某人的防簽能力的高低與其書法水平的高低成正比。此外,上市公司的監督能力不夠重視,這是因為內審制度被股東會和監事會所牢牢控制,使得上市公司會計實務中防簽行為屢屢發生。
四、上市公司會計實務中防簽問題的防范對策
首先,要建立上市公司會計實務防簽問題的管理制度。藝術字體的防簽難度比較大,而且有著很強的個人特征。這樣就不容易被防簽,建立上市公司責任人的機制,責任人的簽名必須要使用藝術字體,這個是非常有必要的。要以會計的防簽管理制度為出發點,便于會計實務正常操作。
其次,加強上市公司會計實務防簽的監管力度。加強簽名的監管責任制,以合法的簽名監管機制為核心,要把監管力度分配到每一個部門,每一個部門再把責任分配到每一個人,建立上市公司簽名風險評估機制,從全方面對上市公司存在的風險進行揭示。建立起上市公司持續監督檔案體系,保證對上市公司會計實務不間斷監管與核查工作的有機地結合起來,增強監督力度。在特殊的情況下,尤其是特別案例,上市公司還要建立了跨區域簽名監管協作機制,使得監管分工明確合理。加強上市公司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使得監管工作在全行業有序地正常的運行,樹立誠信意識。特別是上市公司的高層領導,對這些會計人員的誠信知識培訓是不可忽視的,積極建立上市公司的信用機制。
最后,不斷地調整印鑒制度。由于上市公司人員調動比較復雜,要積極做好新老交替,新老責任人之間工作要相互銜接,更換責任人的時候要簽定印簽授權書,還有及時更換印簽卡片。責任人要高度重視自己的印簽事項,嚴格按照規定的流程,堅持相關的原則以及規則制度,不得授權其他人代簽。而標準字體是很難模仿的,而且也難識別出來,因此在簽名時也可以用特殊字體,例如一些行書或者是草書。也可以通過一些專業人員的藝術加工,簽名字體就有自己特殊的書寫難度,方便財務人員的識別。
綜上所述,要通過建立會計準則制度,健全監管法規,加強監管力度,通過加強投資者法律意識,增強自我的保護能力,能夠清楚辨別出信息的真偽,增強市場的整體風險承受能力,進而改善上市公司會計實務狀況,以促進證券市場的有效運行和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一、中職會計實務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會計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技術。因此,在會計課程學習中,學生不僅需要掌握會計知識理論體系以及運作方法,還需要掌握會計實務方法,因為其具有很強的操作性。當前,中職會計實務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課程制的弊端
從中職會計實務課程教學的情況來看,大都沿用了傳統課程體系的課程制,這種教學模式存在很多問題:一是同時開設了多門專業課程,導致學習目標比較分散,不利于學生工作經驗的積累;二是一個完整的學習任務由于涉及的內容較多,當堂完成比較困難,導致知識銜接存在問題,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接收和理解。
2教學目標不合理,教學觀念比較落后
在會計實務課程教學中,教師往往貪大求全,讓學生學習各種技能,認為這樣能增加學生就業的機會。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將理論知識的學習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導致學生學習的內容和社會需求有很大差距,學生的專業知識也不夠扎實,知識運用存在很多問題。在會計實務教學中,教師會給每位學生一套實習的資料,這些相當于中型企業的月業務量。也就是說,學生一個人充當了各種角色,既是銷售人員又是倉庫管理人員,既是出納又是會計,內容繁多,種類復雜,學生理不清頭緒,做起來也比較困難。
3實務內容不合理,對會計實務的可操作性產生不利影響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有些資料只是照抄企業某個階段的會計資料,而沒有對資料進行整理、加工和分析,導致學生的學習難度較大。而有些資料是由教師編造的,與實際的情況相差較大,實務課程成為理論教學的另一種形式,換湯不換藥,缺乏真實感,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厚。由于實務內容不合理,對會計實訓的可操作性產生不利影響,也達不到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目標。
4只注重手工操作的訓練,而忽視會計電算化模擬訓練
目前,大部分企業都完成了會計電算化改革,學校財經專業也都開設了相應的會計電算化課程,但是由于時間限制和條件限制,學生的實際操作時間較少,會計實務教學大都仍為手工訓練,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需要長時間來適應,學習與工作的銜接難度較大。
二、中職會計實務項目課程有效教學研究
針對中職會計實務教學中的問題,一種新的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法應運而生。所謂項目教學法,即通過項目設計,讓學生在項目完成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掌握實踐技能。項目教學法改變了傳統的純理論教學的方法,將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結合起來,力求使課程教學與學生、職業、社會的實際情況相符,使課程教學更具有實效性和針對性。項目教學法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并沒有特定的方式和結構,在各專業教學中應用時,應結合專業特點來制定教學流程。在中職會計實務課程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操作步驟如下。
1結合教學現狀,設計教學項目
項目設計是項目教學法最關鍵的環節,直接決定了課程教學的成效。在選取項目時,應以教學內容為基礎,將書本知識作為項目的載體,還應該留有余地,讓學生既能夠學到知識,還能進行獨立思考和自主創新。因此,在項目設計時,教師應對教材進行認真分析,掌握教學的重點、難點以及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操作技能,制作學習進程和項目書。
會計實務課程即與會計實務相關的一些課程,如基礎會計、初級/中級/高級會計實務、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審計、統計學、稅法、財務會計等。根據會計實務課程,可將其分為七個項目,并設置相應的教學任務。項目一:出納崗位;項目二:財產物資和核算崗位;項目三:職工薪酬和核算崗位;項目四:成本核算崗位;項目五:收入費用和利潤核算崗位;項目六:資金核算崗位;項目七:總賬崗位。
2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選擇項目
在項目設計以后,教師不要急于講解教學內容,而應了解全體學生的學習狀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成若干小組,以5~7人為一組為宜。在分組時,教師應將成績優秀、中等、較差的學生平均分配到各組中去,通過以點帶面、以優帶差,在相互學習、相互幫助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還應該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和知識掌握情況。學生分組對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有重要的影響。在分組之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學習項目。
3根據所選項目,制訂項目計劃
在選擇項目之后,小組成員應對項目進行分析,思考怎樣才能完成項目的任務,并提出具體的項目任務計劃。在小組討論中,小組成員可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提出問題和建議。這些問題可能是已經學習的內容,也可能是新的知識點。如在材料會計崗位中,審核購入材料的原始憑證、填寫材料收料單及領料單、計算本月發出材料的成本、登記材料總賬和明細賬、月末盤點材料等,教師只講解了一些理論知識,并沒有講解具體的操作過程。在項目教學中,如果這些問題是由學生提出來的,再由教師進行講解和示范,在課堂學習中,學生通過教學計劃的制訂和完成,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
4根據項目計劃完成項目任務
項目任務的完成是整個項目教學法的關鍵環節。項目教學法要求學生參與到教學實踐中,關注項目完成的過程而非結果。各小組成員在制訂好項目計劃后,教師應引導小組成員對項目計劃進行分析,調動已知的知識,查閱有關資料,解決計劃中所涉及的問題,才能完成項目的任務。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有效引導。在本環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轉變教學思路和方法,引導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一、會計人員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業務勝任能力的因素
(一)影響會計人員應具備的專業知識的因素
人的大腦是一個信息系統,系統從外界(環境)接收信息是系統的輸入過程,系統接收的信息量取決于外界對系統的傳輸方式和系統本身對信息的接收能力。因此,影響會計人員應具備的專業知識的因素有兩個,一是環境,二是會計人員自身的能力。
環境對會計專業知識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和實踐經驗。環境中的知識能通過擴散使會計人員獲得專業知識。當會計人員處于知識離子濃度高的環境中時,通過接觸發生滲透作用,使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從低水平向高水平靠攏。這種規律有三種表現形式:
(1)“名師出高徒”。名師是一個“高滲體”,接受名師的教育很容易使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提高到較高的水平。這就要求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既具有淵博的知識,又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既具有新理論、新知識和新技能,又具有教育學和心的知識,懂得教育的基本規律、原理和。因此,管理職業教育的機構應選擇具有較高專業水平、懂得教育規律的教師任教。
(2)“人才鏈現象”。如果會計人員所在單位的學術(或)氣氛濃,平均水平高,必然能通過環境的作用,加速會計人員學習專業知識。
(3)“信息流效應”。知識信息、資料、圖書情報等的質量和數量對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也有重要的影響。這意味著會計人員的職業教育應注意教材、文獻資料的編寫質量。
(4)會計實踐可以使會計人員把自己的專業知識用于解決實際,一方面可以檢驗所獲得的專業知識是否真正弄懂,促使將未弄懂的專業知識在會計實務中弄懂;另一方面可以獲得書本上難以獲得的職業經驗。此外,會計人員通過完成會計工作及在完成會計工作時對會計問題的、判斷等也可以獲得專業知識。因此,職業(實踐)經驗是影響會計人員專業知識的重要因素之一。
個人能力是指同樣的教育和工作環境,不同能力的會計人員獲得的專業知識是不同的。因此,會計人員的先天素質和后天素質是影響其專業知識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影響會計人員應具備的業務勝任能力的因素
會計人員應具備的業務勝任能力是指會計人員順利完成某項會計工作時在主觀上所具有的一種心理特征。對實際的會計工作,往往需要的不是一種能力,而是多種能力的組合。能力包括在會計活動中的實務能力和認識能力。能力是在先天素質的基礎上,經過后天的培養和鍛煉,在會計工作的實踐中形成和起來的。從腦的角度講,大腦是一部信息處理機器,機器進行加工處理,提供信息的能力取決于從環境中獲得數據的質量、數量和機器自身的性能。依據這一事實,影響會計人員應具備的業務勝任能力的因素應包括兩方面的:一是會計人員自身的先天素質,二是會計人員在后天環境中形成的素質。先天素質影響著人的能力形成和智力發展。能力是在先天素質的基礎上,在生活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經過后天的培養和鍛煉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所以先天素質在能力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為能力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由此我們得出結論,會計人員的先天素質是影響會計人員業務勝任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
后天環境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環境:國家的、法規和專業標準對會計人員的強制約束力、社會對會計人員的監督力,迫使會計人員提高自己的業務勝任能力。因此,社會環境是影響會計人員業務勝任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2)教育環境:教育環境是會計人員獲得專業知識的重要途徑,而扎實的專業知識影響著會計人員的業務勝任能力。此外,會計人員某些先天素質缺陷也可以通過后天學習得到不同程度的補償,從而發展他們在工作中所需要的業務勝任能力。因此,教育環境是影響會計人員業務勝任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3)會計實踐:會計人員在會計實踐中,必然要遇到各種問題,有些問題就會與自己的能力欠缺或薄弱發生矛盾。這種矛盾的產生和解決的過程就能形成會計人員的業務勝任能力或使業務勝任能力得到提高。此外,會計人員的某些先天素質缺陷也可以通過會計實踐得到不同程度的補償,從而發展他們在工作中所需要的業務勝任能力。因此,會計實踐是影響會計人員業務勝任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專業知識和業務勝任能力與取得會計業績的關系
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業務勝任能力與順利完成會計工作,取得會計業績的關系如何呢?一方面,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為會計人員提供了會計實務操作時進行推理、分析和制定具體會計流程的依據,是取得會計業績的必要因素之一。但另一方面,是一個復雜的經營管理系統,有很多難以確定的因素,會計人員必須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結合企業的具體實際情況,對那些不確定因素做出合理的解釋,找出其中的原因,確立采取的對策。反之,若不能對會計工作中出現的不確定因素予以合理的解釋,意味著會計人員雖已獲得了專業知識,但沒有能力把所學的專業知識靈活地運用于具有不同情況的會計工作中,難以順利地完成會計工作并取得會計業績。因此,對參與實際會計工作過程中出現的不確定因素,能依據所獲得的專業知識予以合理的解釋、判斷和推理所具有的能力也是取得會計業績的必要因素之一。
至此,我們已經構造出了取得會計業績的兩個要素,其中專業知識是思想,能力是分析、判斷和推理出會計實務中出現的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原因。兩個要素合并為整體,共同決定會計人員的會計業績,或者說會計人員的會計業績是由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共同決定的。
二、會計人員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分析
(一)會計人員合理知識結構的需求分析
知識經濟的來臨,使全世界進入了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理論、方法、技術都在飛速發展,知識更新周期越來越短。18世紀時知識更新周期為80~90年,19世紀到20世紀初,縮短為30年,20世紀初至20世紀90年代又縮短為15年,20世紀末縮短為5~10年,21世紀初預計為3~5年。同時,由于各個專業學科的知識量愈來愈大,因此,要求受教育的時間不斷延長,每一具體課程的內容也不斷地加深、加寬和加重,學校所設置的課程通常是比較成熟的學科,不成熟的學科通常不能設置課程。這意味著大學生們在校攻讀時有些課程還沒有成熟,是未引進人們重視的新知識,但當他們畢業走向工作崗位后,這些知識很可能已經陳舊了,甚至過時了,又有更新的知識出現。國外有人統計,一個學生在校學習獲得的知識5%~10%是將來必須的,而90%~95%的知識是在工作以后的不斷學習中獲得的。因此,知識和信息日益激增與會計人員接受信息的時間限度之間存在著矛盾;專業知識增長的無限性與會計人員生命的有限性之間存在著矛盾;知識更新周期的不斷縮短與會計人員受教育時間不斷延長之間存在矛盾:專業知識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的發展趨勢與現在學校所設專業方向越分越細,以及各個專業之間缺乏橫向聯系的局面等也存在著尖銳的矛盾。
解決這些矛盾的方法之一是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知識不在于多,而在于合理。人們積累知識總是為了實現某種特定的功能。為了實現這種特定功能,必須形成與這種功能相應的知識結構。結構不同,功能也不同。因此,為了順利地完成會計工作,就必須建立與其相適應的、合理的專業知識結構。
(二)會計人員應具備專業知識結構的類型
專業知識主要是通過教育和實踐經驗獲得的。會計人員通過教育主要獲得的是會計的理論知識,而我們知道,會計理論研究會計的職能、作用、對象、任務、準則、種類、方法以及各種差錯的弊端的規律性及其相互之間的有機聯系。因此,會計理論為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提供一種基本思想,它能幫助會計人員進行思維、推理、分析和判斷,具有指導作用和預言作用。思想具有通用性,它是從大量的具體會計實務中抽象出來的。一個人只有獲得了會計理論,才能面向不同的企業進行科學的會計工作。因此,扎實的會計理論是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時進行推理、分析和判斷的理論基礎,是構成專業知識結構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會計理論通常以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作為主要特征,它給出有關的事實、定義和公式。例如,短期借款是一種流動負債,這個定義在通過財務比率分析,如通過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進行核算、分析時是必須的,因為流動負債是這些比率中的一個比例因子。
實踐經驗是獲得專業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實踐經驗主要獲得的是過程式知識(Preocedural Konwledge)。會計是一門操作性、技術性很強的科學,會計理論只提供了進行會計工作的思想,不是會計操作過程中的具體程序和具體方法(因為不同的企業,其會計的具體程序和具體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取得會計業績通常與采用的具體會計程序密切相關,與此有關的知識是過程式知識。過程式知識主要是由完成具體會計任務的規則或步驟構成,它強調的是會計工作的過程,通常該知識要花費較長的時間才能積累出來。
綜上所述,按影響專業知識的因素模型,會計人員應具備的專業知識結構是由過程式知識和陳述性知識兩部分構成的。
(三)會計人員應具備專業知識結構的內容
專業知識是會計人員知識結構的特色所在,無此專業知識,就不可能成為會計人員。但是,現代會計業務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綜合性。這一特征又要求會計人員的知識結構不能只限于本專業,而是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廣度,需要做到深廣結合。專業是分工的結果,分工越細,專業越精;專精是需要的,但專精不能孤立,專業越精,發生關系的方面也越多。如同建寶塔,塔越高,則塔的基礎應越寬,專精需要廣博的知識,專精的結果也擴大了知識,也提高了專精的水平。因此,會計人員的知識結構好比一座寶塔,塔尖部分是專業學科知識,塔的中間部分是專業學科的基礎知識,塔的下半部是專業性知識所需要的其他知識,如數學、外語、邏輯學、心理學等會計人員必須具備的基礎文化素質和修養。
會計人員比較理想的知識結構應是以博促專,以專取博,專與博相結合。但要直接構造出會計人員的具體專業知識結構將是非常困難的。根據結構—功能的方法論,事物內部的結構與外在的功能是聯系在一起的,有什么樣的結構就有什么樣的功能。作為一個職稱,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結構本身是一個“黑箱”,我們無法直接通過直觀感知找到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結構到底有哪些,但我們可以通過分析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結構在從事會計業務的活動中的外在表現,即專業知識結構在從事會計活動中的功能和作用來把握專業知識的內容與結構。因此,我們可以根據結構—功能方法中的“黑箱方法”,即通過會計人員必須完成的任務和應具備的功能來間接反推出會計人員應具備的專業知識結構。
人員在企事業單位中主要從事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專業知識結構主要是滿足其從事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內存需要。
(四)會計人員獲得專業知識的途徑
根據上述,專業知識由陳述性會計知識和過程式會計知識構成。其中會計人員的陳述性知識通常是通過接受獲得,獲得該知識的質和量由時間的長短,學習和接受教育的方式來決定。獲得過程式知識的方式通常有三種:一是會計人員從自己親身的會計實務過程中獲得過程式知識;二是會計人員可以從其他會計人員的會計實務資料中學得過程式知識,因為我們知道,會計實務的過程和會計實務的資料都是構成會計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過程式知識的獲得應與會計經驗密切相關;三是在一定條件下,某些類型的教育或培訓班也能使會計人員獲得過程式知識。從過程式知識獲得量的多少來考查,通常從事專職會計實務的會計人員獲得的過程式知識要比非職業會計人員(如只從事大學會計學教學的教師)多。因此,可以認為,過程式知識通常是在專職的會計實務中獲得的。
1、會計教育在獲得專業知識中的作用。如前所述,會計人員通過接受教育獲得陳述性知識,通過會計實務獲得過程式知識。因此,獲得陳述性的知識通常先于獲得過程式知識,雖然通過會計教育的方式難以獲得過程式的知識,但在某些條件下,也能促進過程式知識的獲得。大學的教育類型、教育方式很多,但有兩種教育類型值得注意:
一類是傳授怎樣做的規則,它主要講授完成某項會計工作應遵守的步驟和程序,幾乎不對規則做出解釋。但在實際的會計工作中,的環境、狀況不同,所使用的規則不同,而這樣學到的規則,只是表面的,沒有學到規則的實質,即學到的規則是死的,難以進行推理,難以對不同的會計對象靈活。因而學習怎樣做的規則難以獲得過程式知識。
另一類是傳授理解規則,即講授為什么要有這種規則。在教學中主要解釋會計的步驟,說明為什么要執行這些步驟,這些步驟之間是如何聯系的。在會計實務工作中,會計人員通常獲得的是結論性的會計實務資料,而不是解釋性的會計實務資料。但由于在此之前,會計人員對資料中所用到的會計規則的原因、相互關系等已經通過會計教育方式學習過了,就等價地獲得了具有因果關系的會計實務資料,即通過會計實務資料和先前的教育,使會計人員獲得了會計的步驟,為什么要執行這些步驟及這些步驟之間的聯系,因而這類教育有利于過程式知識的獲得。這種教育方式給會計人員帶來了好處,因為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工作時,常常是時間緊張,壓力大,難以獲得較高質量的解釋性會計實務資料,用這種教育方式彌補了這個缺陷。
2、會計經驗和實務資料在獲得專業知識中的作用。流行的學,教育不能導致過程式知識的獲得,只能獲得陳述性知識。過程式知識可以通過職業的實踐過程來獲得,或者在教育中引入實踐資料并用有關陳述性知識進行解釋和驗證來獲得。會計實務過程和會計實務資料是會計工作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會計經驗對會計過程式知識的獲得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當然,不可能所有的會計經驗都有利于過程式知識的獲得,會計經驗是從實際的會計工作和完成會計工作后的有關資料中取得的。要獲得過程式知識,就必須要求有準確的、完整的有關會計的直接資料,否則,片面的、不準確的資料將造成誤解。由會計實務提供資料的質和量依賴于會計人員所下結論的質和量及會計過程中的各種內外部環境。在會計實務中,常有大量的實習會計人員,他們本身缺少會計實務的經驗,因此由他們提供的會計資料在引用時應特別小心,在將會計實務資料引入后續職業教育的教材中時,應特別注意這一點。
會計實務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雖然通過教育獲得了陳述性知識,但過程式知識主要是通過會計實務過程獲得的。在討論通過會計實務獲得有關的過程式知識時,我們假定會計人員是獨立進行會計工作的(即具有過程式知識的會計人員提供的幫助除外)。實踐證明,即使是受過完整教育的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工作時,如果手邊沒有會計實務資料作,面對大量的會計實務,也會無從下手,不知所措,原因是只有陳述性知識,無法形成具體的會計程序或會計步驟。因此,在會計實務中若沒有任何會計實務資料,將難以獲得過程式知識。
在會計實務中,有兩類會計實務資料與獲得專業知識有關。一類是解釋性的會計實務資料,它說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會計結果。這類資料有助于獲得過程式的知識。由于會計人員能直接從解釋性的會計資料中得到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而不需從會計結論推出原因,由此,會計人員能把這些解釋性的會計結論及正在進行會計工作時的其他信息有機地結合起來,得出自己正在進行的會計工作的規則,也就獲得了過程式知識。雖然會計人員能迅速地從解釋性的會計實務資料中學到會計規則,但也應注意解釋性會計實務資料也可能是不準確的、不適用的。
另一類是有關結論性的會計實務資料,它只提供有關會計實務的結論。會計人員要從中學到過程式知識,必須從結論中推理出正確的因果關系,這是困難的一步,因此,這類結論性的會計實務性資料,大都無助于過程式知識的獲得。從結論性的會計實務資料中要獲得過程式知識的難處還在于會計人員把從這些會計結論所推理出的東西作為依據,會使他們隨便地改變正在進行的會計工作程序,反而把自己的會計工作引向歧途,因此,只有結論性的會計實務資料,無助于產生過程式知識。
在某些條件下,當會計人員能從結論性的會計實務中推理出解釋性的會計實務資料時,有可能學到過程式的知識。例如,當會計人員遇到的會計工作很簡單,以致很容易從結論性的資料中進行推理,并得到正確的因果關系,這實質上是等價地獲得了解釋性的會計實務資料,因而可促使過程式知識的獲得。又如,會計人員在參與具體會計實務時,已得到結論性的會計實務資料,但在此之前已經具備了因果理論的知識,這種因果知識能夠用某種方式對其結果進行解釋,由此也等價地獲得了解釋性的會計實務資料。因而,具有這種因果理論知識的會計人員也能從結論性的會計實務資料中獲得過程式知識。
根據上述討論,會計人員的工作經驗是獲得過程式知識的最重要的途徑,因此,不論在獲得會計專業技術資格之前還是獲得會計專業技術資格之后,工作經驗都對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起著十分重要的。這就要求對獲得會計師資格以前的實際工作經驗有較為詳細的特殊的標準來規范,也要求企事業單位對其從業人員在設計與執行實際工作經驗計劃負責并記錄他們的經驗。
三、會計人員應具備的業務勝任技能分析
能力是會計人員完成某項會計工作時在主觀上所具有的一種心理特征。會計人員在完成某項會計活動時,往往需要的不是一種能力,而是多種能力的組合。各種能力的總和構成會計人員的業務勝任能力,它是衡量會計人員在會計活動中的認識能力和操作能力所達到的水平。會計人員的業務勝任能力主要由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和操作能力這五種基本能力構成(如圖3所示)。這些能力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各自都在業務勝任的能力結構中發揮著一定的作用。單純追求某一能力的,而忽視其他能力的發展,會造成業務勝任能力的失衡,形成業務勝任能力的畸形。
觀察能力是會計人員收集會計信息、獲得對會計對象感性認識的基本心理素質,觀察能力是保證順利完成會計工作、取得會計業績的重要心理因素。敏銳的觀察力使會計人員能夠利用表面上微不足道的線索取得顯著的會計成果。
記憶是會計專業知識的倉庫,它為思維提供原材料。會計人員在思考時所應用的材料大都來自記憶,一個優秀的會計人員要求有較好的記憶檢索的功能,能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思想材料,為確定會計工作的不確定因素及時提供材料。知識老化的周期縮短,更要求會計人員具有良好的記憶能力。
思維能力在整個會計工作過程中起著指導和調節的作用,對會計工作質量控制有著重要的影響。較強的思維能力要求會計人員具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空洞的頭腦是不可能進行思維的。一個人在某方面的知識越豐富,技能技巧越熟練,思路就越靈活,判斷就越準確。此外,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可以使人產生廣泛的聯想,使思維靈活而敏捷,有豐富經驗的會計人員對會計事實的判斷力強,得出的會計結論更符合事實。
教學模式是教育質量的核心與關鍵,也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載體,如何通過有效的教學模式,提高高職行業會計實務課堂教學質量,體現學生的主導地位和職業教育的特色,是目前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本文針對影響高職會計實務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進行分析,對提高高職行業會計實務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出方法和對策,希望對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
教學模式;綜合素質;高職院校;會計實務
經濟越飛速發展,會計就越重要。高職院校是培養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基地,行業會計實務課程的開設體現了高等職業教育“職業性”的特點,突出了理論與實訓相結合的教學理念。《高職高專“十一五”規劃教材:行業會計實務》主要涉及施工企業、物業管理企業、飲食服務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以及運輸企業等行業的會計核算方法,兼顧實用性和專業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是一門多元化企業財會人員必修的業務課程。然而就現階段教學現狀來看,筆者發現高職行業會計課程存在一定的失調狀況,不僅教學內容陳舊,課堂管理難度大,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不高,也嚴重影響了會計實務的教學質量和未來在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力,因此,探索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對于提高高職行業會計實務課堂教學質量來說顯得尤為重要。所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是在一定的課時內,通過改善教學模式以及師生的相互配合,實現教學目標,使學生獲得與之能力相匹配的崗證能力,從而達到人才培養的最終目的。
一、影響高職行業會計實務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
下面,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影響高職行業會計實務課堂有效性的因素進行闡述。
(一)教師因素
首先,行業會計實務教學內容陳舊單一,教師沒有及時的對知識更新換代,很多教師為了圖省事,在備課時在網上下載課件,經過略微修改或調整后直接用來講課,十幾年的教學內容都大同小異,與時展嚴重脫節。其次,很多教師仍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以教師灌輸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既剝奪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也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同時,教師為了提高出勤率,在教學活動中采取了很多“硬性”控制和約束,導致個別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與老師“唱反調”,使師生關系逐漸僵化。
(二)學生因素
首先,較之普通本科,高職院校學生生源的質量起點較低,學生的專業基礎和水平參差不齊,加之近年來高職院校的擴招,使生源標準逐年下降,使得很多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集聚一堂,為會計實務課堂教學帶來較大難度。其次,行業會計實務教學通常采用大班授課制,由于學生性格、學習基礎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使課堂管理和秩序的維持變得不再得心應手,基礎較好的學生會覺得課程進程慢,較差的學生覺得跟不上,甚至會故意擾亂課堂秩序。此外,高職學生的學習態度值得關注,很多學生在進行會計實務學習時存在較強的盲目性和被動性,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學這個科目,學了有什么用,從而導致學習熱情和效率大打折扣。
二、提高高職行業會計實務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學模式的對策
針對以上問題,下面,本文就如何提高高職行業會計實務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模式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更新教學方法,重構教學模式
提高行業會計實務課堂的有效性,需要教師和學生雙重配合,共同努力,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重新認知自身的角色。教師不僅僅要傳道授業,還要扮演財務經理的角色,使教學內容與經營過程掛鉤,將企業中可能涉及到的業務以及交易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學生也要有雙重身份,既要聽從老師的指揮,也要扮演員工的身份,在實踐教學環節獨立自主的完成老師布置的電算化操作任務。其次,教師要與時俱進,積極更新改善傳統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案例教學法指的是根據具體的業務案例,如采購、銷售、存儲、核算等流程,在教學中將這些流程穿去,組織學生進行實踐,加強對經濟實體的認知。而角色扮演法指的是設計特定的場景,由學生扮演存貨會計、會計主管、出納員等角色,使其對會計這個崗位有更深層的認識,提高學習的趣味性和創造性。
(二)創建理論與實訓一體化的實踐教學環境
要想從根本上提高行業會計實務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校方的積極配合與資金支持,建立高標準的校內外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理論與實訓一體化的實踐教學環境。通過在虛擬財務室、POS實訓、ERP虛擬經營實訓等環節,循序漸進的將“教”與“學”融為一體,也將企業文化滲透到學校教育的環節中來,達到教學與實際會計工作相結合的目的。同時,學校也可以與會計師事務所開展長期的合作,讓學生去頂崗實習,真正實現學以致用。
三、總結
綜上所述,提高高職行業會計實務課程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學校、企業、教師和學生的多方共同努力,這樣才能使課程成為學校與市場的柔性接口,為社會發展源源不斷的輸入高素質的職業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朱星宇.人民銀行會計核算系統——ACS系統的有效性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5.
[2]黃昕.加強中央銀行會計核算業務監督有效性的思考[J].吉林金融研究,2016.
[3]林漢榮.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①——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5.
(一)公允價值的概念
根據最新的界定中,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委員會將公允價值定義為,在計量日的有序交易活動過程中,所有的市場的參與者相互之間每次出售一項資產所能夠獲取的價格或者是每次轉移一項資產負債所能要支付的價格[1]。我國近幾年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將公允價值的屬性定義為計量,交易雙方在熟悉市場、公平公正和雙發自愿的條件下,進行的一項負債的清償或者一項資產的買賣等。
(二)公允價值的特性
通過上述對公允價值內涵的介紹中可以了解到,其實質是一種“評估的價格”,加以的基礎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假想的。其主要特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公允價值是在公平交易的過程中形成的,換而言之,交易雙方進行交易的條件是自由、自愿和熟悉,并且在交易雙發均同意條款才可以交易。第二個方面是公允價值是一個動態的價值體現,也就是說不同的時間和地點對同一資產會有不同的價值體現。第三個方面是公允價值是一個價值計量觀念,時間和地點決定了資產的價值和公允的實質??偠灾?,公允價值是客觀經濟環境發展變化的必然產物之一[2]。
二、公允價值在會計實務中的作用
公允價值的提出,有一部分人人為其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人為公允價值促進了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從公允價值的概念和特性方面客觀的分析,其既具備一定的優勢,也有一定的弊端。
(一)公允價值在會計實務中應用的優勢
結合實際生活中公允價值在會計實務中的應用,其主要的優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兩點。第一點是公允價值計量反應的信息更加及時有效,與傳統的靜態的信息反饋方式相比,其反應的信息相對是動態的。因此,公允價值的出現使得會計收集到的信息更加與時俱進和確信,對會計實務工作更有利用價值。第二點是公允價值的應用有利于拓展會計實務中會計計量的空間。與傳統的財務報告無法避開和化解金融風險相比較,公允價值可以讓會計實務對金融風險具有一定的防范和抵抗能力。
(二)公允價值在會計實務中應用的弊端
同自然界中的其他事物一樣,公允價值也具有正反兩面性。即存在優勢必然存在弊端。通過實際工作可以發現,公允價值在會計實務中的應用存在的弊端主要體現在以下四方面。第一方面是不清晰的定位局限了公允價值在會計實務中的應用,同時無法將其積極意義發揮至最大。第二方面是基于我國市場機制的不完善的大背景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允價值在會計實務應用方面的可操作性,從而增加了會計實務的監管難度。第三方面時公允價值的計算方式沒有官方進行確認,從而存在一定的不科學性和不合理性,從而大幅度降低了信息的可靠性。第四方面是操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個人素質均均存在不足之處,使得職業判斷力差而造成了會計實務的無效性和不規范性。綜上所述,公允價值在我國會計實務中的應用,不僅具有積極的作用還具有消極的作用,所以我們要通過實際工作,不斷的對完善公允價值在會計實務中的應用,將其價值發揮至最大。
三、公允價值在會計實務中的有效應用
縱觀全局,公允價值在我國會計實務中的應用處于最初階段,如果在實際應用中出現偏差,不僅會使公允價值不能發揮其優勢,還可能使得會計實際工作造成不良影響。所以,我們需要在實際會計實務處理中,將公允價值的有效性發揮至最大。可以從三個方面做起。第一方面是通過適當評估方式確定公允價值,因為市場環境具有樣式多、復雜性高和變化速度快的特點,如果會計實務通過單一方式對資產和負債,可能存在較大偏差,多以需要權衡多種評估方式,以及進行相應的加權計算,從而確定公允價值。第二方面是高度重視公允價值的信息披露問題,因為在我國現行的會計準則中,缺乏針對公允價值信息披露問題管理的規定,這樣使得在公允價值發生變化時,帶來的利益的損失無據可依。因此需要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來完善這一體系,從而提升公允價值的公開性和可理解性。第三方面是強化對公允價值運用的有效監督與管理,公允價值在不同的項目處理工作中會體現不同的價值,這使得不同項目的公允價值缺少對比性、統一性。而這也無疑增加了會計實務在實際中的操作難度,為了將這樣難題從根本上解決,在實際運用中可以加強公允價值的管理。同時對公允價值進行定性和定量這樣可以保證公允價值的標準的統一性。
四、結語
工商管理專業財務管理與會計實務教學實物展示法
即借助憑證如發貨票(或掛圖)等實物形態的展示,向學生講授教學內容,以加深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強化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例如在講析“原始憑證的基本要素”時,老師可在課堂上利用掛圖或投影儀,向學生展示一張某單位開具的銷售發票,然后根據其上、下、左、右結構和欄目的內容,逐項推得原始憑證的基本要素。這種教學方法,與籠統地表述其基本要素的方法相比,既可強化教學效果,加深學生對原始憑證的感性認識,又可在課堂上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工商管理專業財務管理與會計實務教學范操作法
即通過教學人員或學生對某一會計核算方法或方式的示范操作,向學生講授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如在介紹“銀行匯票結算業務辦理”這一內容時,可以運用模擬銀行的形式進行示范操作教學:將一部分學生分為“匯款人”、“簽發行”、“兌付行”三組,其余學生旁聽,由教師指導各小組學生辦理“匯款人”、“簽發行”、“兌付行”各自應辦理的手續,最后由教師對整個核算手續進行系統的講述。采用這種方法,既可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加深他們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又可溝通師生感情,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對所學課程的學習興趣。
工商管理專業財務管理與會計實務教學相關對比法
即對相關教學內容,采取對比或對照的形式進行講授的一種教學方法。在《財務管理與會計實務》中,針對教材的內容及企業核算特點可采用以下兩種對比方式:
1購進、銷售對比
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在商品流轉過程中,必然會出現購買行為和銷售行為,購方和供方各自按照國家統一制定的會計制度,各自進行著商品購進或商品銷售的核算。如果是作為供貨方,則按銷售方法進行核算;如果是購進方,則按購進方法進行核算。為了讓學生掌握購銷兩個方面的核算方法,可根據這一相關內容,在講授時,把這兩方面的核算方法進行對比,使學生在對比的動態分析中,系統地掌握購進、銷售核算方法。
2批發、零售對比
商業企業的商品流轉分為批發商品流轉和零售商品流轉兩個基本環節。由于這兩個環節的經營方式和經營特點是不同的,因而對商品管理的要求也就有較大的差異,所以對庫存商品分別使用不同的核算法,即前者采取數量進價金額核算法,后者采取售價金額核算法。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可用相關對比法,在對比教學中使學生掌握這兩種核算的前提條件、方法,賬務處理的區別及要求。采取相關對比法,既可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又可強化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工商管理專業財務管理與會計實務教學比喻、舉例法
即通過比喻、列舉實例,來達到教學目的或強化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列舉經濟業務實例,來講授會計賬務處理是會計實務教學中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方式。比喻,是用某些相似的、人們熟知的事物來比擬想要闡釋的另一事物,使學生實現認知上的轉移。如在講授“資金占用和資金來源的關系”時,在進行基本原理講述的基礎上,可用“一只手的手心與手背的關系”來比喻,并借助手勢、語言的表達,來形象、生動地說明“資金占用和資金來源是企業同一資金的兩個側面,二者的數額相等”的原理,以此來強化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工商管理專業財務管理與會計實務教學繪制圖表法
即利用繪制的圖表或直接在課堂板書的圖表,來講授教學內容,強化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方法直觀性強,比文字表達更為清晰。如在講授“會計核算形式”時,可通過繪制會計核算程序圖表,來講解各種會計核算形式的記賬程序,并把各種會計核算的記賬程序圖加以比較,可知道它們各自的特點即登記總賬的依據。這樣,既可使學生從清晰的圖表中掌握各種會計核算形式的記賬程序,同時又可使學生在圖表的比較中掌握各種記賬程序的特點。
工商管理專業財務管理與會計實務教學丁字賬戶法
即以“丁”字形結構,來代替賬戶結構講授教學內內容的一種教學方法。在講授賬務處理時,采用這種方法既利于學生掌握會計分錄所列對應賬戶的結構和賬戶對應關系,又利于教師對具體賬戶結構的板書。如講授“材料發出的總分類核算“時,在作出相應的會計分錄以外,還可以用丁字形賬戶圖示(核算程序圖)來強化學生對所述賬務處理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工商管理專業財務管理與會計實務教學作業講評法
即在課堂上,針對作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的一種教學方法。《財務管理與會計實務》這門課程技術性、操作性強,作業練習量較大,而中專班學生入校前是初中畢業生,文化基礎較差,對會計業務的感性認識膚淺,這樣在作業中就難免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或問題。教師一要篩選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利用電教手段在班級進行展示,組織全體學生分析錯誤類型、原因及糾錯方法;其次,可以把財務管理中和會計實務中的一些具體案例滲透到教學中,師生一道進行剖析、講評,加深學生對其錯誤原因的認識,以達到使學生正確理解原理,掌握核算及賬務處理方法的目的。
工商管理專業財務管理與會計實務教學法相關文章:
1.財務管理和會計的區別 財務管理就業前景
2.財務管理和會計的具體區別
3.大學院校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
4.財務會計實務學習心得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