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9 16:07: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共管理主體理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 公共管理可以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來理解,公共管理實踐指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公共服務的活動,公共管理理論則是指探究政府及其他公共組織活動規律的學科體系。現階段,伴隨著市場化、信息化以及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我國的公共管理實踐面臨著諸多挑戰。在此背景下,我國的公共管理理論應當不斷推進其在信息化、社會化、本土化及全球化等方面的研究,以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的公共管理實踐。
論文關鍵詞 公共管理實踐 公共管理理論 公共服務 全球化 本土化
一、引言
公共管理既是一種實踐,也是一種研究。作為一種實踐的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制定公共政策,與其他公共組織一起處理公共事務,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活動;作為一種研究的公共管理是指探究政府及其他公共組織的價值定位和活動規律的一門學科體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并初步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我國包括行政管理專業在內的公共管理學科得到了恢復和發展。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進一步深化行政體制改革,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社會利益主體日益多元化;此外,與西方國家相比,受我國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我國的公共管理問題漸趨個性化。日益復雜的經濟社會環境對我國的公共管理實踐提出了挑戰,這些挑戰為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提供了空前的歷史機遇,并進一步指明了我國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趨勢。
二、我國公共管理實踐面臨的挑戰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伴隨著市場化、信息化以及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我國的公共管理得到迅速發展。在新的形勢下,我國的公共管理實踐面臨著諸多挑戰。
(一)電子政務等新興科技興起,公共管理日趨公開、透明
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發展為電子政務提供了技術支持,電子政務進一步推動了公共管理的公開性、透明性。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進入了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政府公共管理的新階段。進入21世紀,隨著互聯網的深入普及,電子政務逐漸成為公共管理的新形式和新手段。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為我國公共管理的方式和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信息社會中,政府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壟斷信息,這對公民的民主意識和參與意識也起到了促進作用。我國的信息技術發展非常迅速,互聯網在公共管理領域的運用也日益增多。1999年,我國開啟了“政府上網工程”,各級政府門戶網站逐步建立,公開的內容也不斷增加。電子政務的發展要求對我國的公共管理實踐提出了挑戰。
(二)社會發育程度不斷提高,公共管理的參與主體日益多元化
我國傳統的公共管理實踐是政府包攬一切,公共管理的主體主要是各級政府部門,作為客體的社會公民缺少選擇和參與公共管理的權利與途徑,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不斷深入,社會主體多元化的利益格局逐漸形成。在政府與社會的關系方面,我國進行一系列的社會改革,社會的主體和參與意識不斷增強;在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方面,我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明確了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地位,作為生產經營主體的各類企業不斷發展。
社會發育程度的不斷提高,使得公共管理的參與主體日益多元化,既包括作為核心主體的政府,也包括由非營利組織、社區自治組織等第三部門,還包括企業和公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政府如何不斷地進行自我革新,提高服務水平,滿足各類社會主體的參與意愿成為公共管理實踐的重大挑戰。
(三)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全球化對我國的公共政策與公共服務提出新的挑戰
二十一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更加深入發展,資本、知識、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日益加快,世界各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相互滲透、相互依存。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對各國的公共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2001年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我國的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服務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
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我國傳統的公共政策大多是按照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的狀況而制定,缺少對國際環境的考察;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在制定公共政策時就必須遵循世貿組織的規則和要求,在此環境下制定符合本國實際需求的各項政策。在公共服務方面,我國傳統的公共服務壟斷現象嚴重,服務效率低下;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就必須按照WTO的規則開放某些服務領域,打破公共部門的壟斷,創新公共服務提供的方式和手段。
(四)我國的經濟社會有其特殊性,公共管理實踐應講求本土特色
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解決不斷出現的實際問題,是公共管理的要義所在?,F代公共管理的理論與實踐經驗多來源于西方發達國家,是對這些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歷程的經驗總結。對于各國的公共管理實踐,既有其共性,也有其個性。
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實行市場經濟體制,經濟運行狀況有相似之處,經濟領域的公共管理實踐因此也有其共性,這些問題基于公共管理的一般理論可以得到很好地解決;然而在政治等領域,我國又有其特殊性,公共管理實踐因此也有其個性。此外,我國幅員遼闊,東中西部發展十分不均衡,差異很大,因此我國的各區域之間也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這就要求我國的公共管理應理論與實踐當講求本土特色,將公共管理的一般理論與我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
(五)社會問題日益復雜,公共管理創新成為我國面臨的重要課題
就國內環境來看,隨著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入,我國各種公共問題日益復雜多變,并呈現出網絡化、技術化等的新特點;就國際環境來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各國的經濟合作與政治聯系日益緊密。此外,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多個層面,對我國的公共管理實踐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國公共管理實踐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發生了巨大變化。為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為社會公眾提供良好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就需要我國對公共管理的方式、手段等方面進行創新。
三、我國公共管理理論的發展趨勢
面對電子政務的興起、社會發育程度的不斷提高、全球化以及公共管理的本土性要求,我國的公共管理理論應當不斷推進其在信息化、社會化、全球化以及本土化等方面的研究,以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的公共管理實踐。
(一)公共管理理論的信息化研究
電子政務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公共管理的實際運作方式及社會民主制度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一方面,信息技術的發展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務和機構運行的效率;另一方面,電子政務也增進了公共組織、公眾與政府之間的信息交流。
在信息化的新形勢下,傳統的公共管理理論和研究方法都將面臨重大的變化。一方面,公共管理理論要深入研究信息化將如何更好地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另一方面,深入分析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公民參與公共管理的質量和水平。在電子政務成為公共管理新方式的背景下,公共管理的信息化研究變得日益緊迫。
(二)公共管理理論的社會化研究
公共管理參與主體的多元化使得政府的公共管理方式發生根本改變。一方面,政府要改變大包大攬的傳統做法,將一些政府職能通過向社會轉移或公共組織轉移;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決策以滿足社會公共利益為目的,因此應促進多元主體以多樣化的方式進行合作。
公共管理理論的社會化研究對傳統的以政府為單一主體的公共管理理論構成了挑戰。一方面,社會化研究要求對政府公共事務的類型和性質進行深入分析,探究公共管理社會化的基本原則和程序;另一方面,公共管理社會化本質是公共管理民主化,這就要求在新形勢下對民主、公民權利進行剖析,并對如何提高多元主體的參與能力進行分析。
(三)公共管理理論的全球化研究
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對我國公共政策的制定與公共服務的提供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國的公共管理實踐需要進行深刻的變革。相應地,在公共管理的理論研究中,我國應重視公共管理的全球化研究,推動理論的革新與發展。
首先,在全球化背景下,有效維護我國的國家主權和人民利益,積極參與全球化的政治參與體制,是我國公共管理理論研究的重大議題。其次,全球化推動我國傳統公共政策理論的變革,在政策環境研究時,要更加注重對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分析。再者,公共管理理論要進一步深化對各類公共服務提供主體及其能力的分析,推動公共服務提供方式及手段等方面的理論發展。
(四)公共管理理論的本土化研究
公共管理理論的本土化研究有著重大意義。一方面,本土化研究有助于在我國特殊的政治社會背景下促進公共管理實踐的成功;另一方面,公共管理的本土化研究有助于豐富公共管理的理論體系,促進學科水平的豐富和發展。
為促進我國公共管理理論的本土化研究,一方面,要認真把握公共管理的一般理論,尤其要學習公共管理理論的最新成果,這是進行本土化研究的基礎和前提;另一方面,在我國的公共管理實踐中總結具有中國本土化特征的公共管理理論,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理論建構,形成公共管理研究領域的“中國風格”。
(五)公共管理理論的創新與發展
在國際、國內的政策環境下,面對日益復雜的社會問題,以及公共管理理論信息化、社會化、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發展趨勢,我國的公共管理必須進行理論創新,并通過理論的創新和指導公共管理實踐的發展。
一方面,要注重包括公共政策、公共行政、社區治理等公共管理基礎理論的研究,為公共管理理論的創新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面對我國日益復雜的公共管理問題,結合公共管理的發展趨勢,要在明確核心價值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公共管理的研究領域,不斷創新公共管理的方式、方法,為我國的公共管理實踐提供理論基礎。
關于西方學者對公共管理的看法上的分歧暫且不談,僅就中國學界的研究來說,我國早期歷史文獻中的“行政”是指管理國家政務。當20世紀80年代行政學在中國恢復時,學者們提出:行政管理是伴隨著國家而出現的,有政府才有行政管理。行政是行使國家權力的管理活動,凡不屬于國家機關的管理活動,便不屬于行政。也有一些學者認為:把行政確定為國家機關的管理活動,不僅更符合漢語中行政概念的本意,而且也符合我國憲法對行政概念的界定。長期以來,我國學界主流觀點是把“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簡稱行政,是政府依法對國家事務、自身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進行的管理活動。這一含義表明:行政的主體是政府,而不是其他社會組織”,“公共行政學又叫行政學、政府管理學”。(注:曾明德,羅德剛:《公共行政學》,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99.2)
80年代前后的西方行政改革,使得公共管理主體的“劃分很難有明確的界限,因為我們對公共服務概念的理解大大地擴展了。公共服務不僅包括政府的三個分支(即立法、司法、行政)部門,包括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三個層次,而且包括非營利部門。所以公共管理的主體就成為所有追求為公共利益服務的人員?!保ㄗⅲ簭垑糁校骸懊绹残姓ü芾恚v史淵源與重要的價值取向—麥克斯韋爾學院副院長梅戈特博士訪談錄”,《中國行政管理》,2000,(11):44.)人們今天所講的公共管理,與名義上稱之的“行政管理”,而實際上的“政府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體不僅有政府,而且還包括社會中那些追求為公共利益服務的非政府公共組織。政府管理與公共管理是兩個不同的模式。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管理在內的全社會開放式管理體系。政府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主角,但社會公共事務管理還需若干配角。
20世紀80年代前后,西方不少發達國家均出現了大規模的政府再造運動。與之相伴隨的“新公共管理”,其實踐背景正是各國的行政改革及其政府的再造運動。
正因為如此,臺灣學者詹中原教授在他主編的書中,加進十分醒目的副標題,即《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務》。詹教授在書中寫道:“了解新公共管理的發展歷程及內涵,我們可以發現,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學科發展的一部分?!薄盁o論就理論及實務而言,‘公共管理’均是原本公共行政的典范內涵?!保ㄗⅲ赫仓性骸缎鹿补芾恚赫僭斓睦碚撆c實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1.1.)作為特定歷史范疇,無論是從內容還是究其實質,把“新公共管理”的研究看成是公共行政學的分支內容是可以理解的。但絕不能把“新公共管理”與我們所討論“公共管理”混為一談。
二、公共管理學是一門新學科
既然傳統行政學的研究對象是以政府管理為基本內容的,那末從前面的分析可知,以公共管理為基本內容的一門新學科的建立已勢在必行。
正如建立企業管理(學),以此去研究企業管理活動中的一般規律一樣,不論是政府還是非政府的公共組織作為管理主體,人們都可以從他們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實踐中,找出關于研究公共事務管理的一般性規律,這些規律構成了公共管理學的基本內容。誠然,它也會包括政府管理學的內容。企業管理學與公共管理學,有它們共同的規律,這些規律構成了作為研究所有管理活動規律的一部分,但它們也有由于各自研究領域的不同而獲得的特殊規律。探求公共事務管理活動中的一般性規律,實際上在傳統的行政學中早已開始。不過人們誤以為政府管理學的理論與方法是它的全部內容,而這些理論與方法基本上是以“政府為中心”所總結得到的。
作為獨立的新學科,公共管理學的理論研究框架是什么?它與公共行政學的研究框架有何異同?構成它的基礎概念又是什么?等等。在編寫《公共管理學》教材時,所有這些都要求我們必須回答,否則《公共管理學》與《公共行政學》會無實質性區別。
公共管理包含著兩方面要素:管理性與公共性。從管理性分析,法約爾等早就指出,為實現管理中高效,需要通過“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手段,達到資源的有效配置。這樣,“管理是通過計劃、組織、控制、激勵、和領導等環節來協調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以期更好地達到組織目標的過程?!焙翢o疑問,公共管理中需要研究計劃、組織、控制等問題,但人們已從大量的《管理學》著作中對此非常熟悉。從公共性分析,對社會公共事務實施管理的主體(政府與非政府公共組織),他們擁有著公共權力,承擔著與企業目標不同的公共責任。這些目標是有效公平地向民眾提供公共產品(服務),維護社會的公共秩序。為了實現目標,公共組織需要不斷制訂與實施,旨在有效增進與公平分配社會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廣義)。為了保證達到這些目的,需要強化公共監督,倡導高尚的公共道德。因此,對公共管理可從兩方面定義:
從區別企業管理與各種形式的私域管理出發,公共管理可以定義為:“公共管理是政府與非政府公共組織所進行的、不以營利為目的,旨在追求有效地增進與公平地分配社會公共利益的調控活動。”定義的前半部是區別企業管理,定義的后半部是區別非企業化的私域中一切形式的管理。
從公共管理所包括的基本內容出發,公共管理可以定義為:“公共管理是政府與非政府公共組織,在運用所擁有的公共權力,處理社會公共事務的過程中,在維護、增進與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眾提供所需的公共產品(服務)所進行的管理活動。”
同樣,公共管理學可以定義為:“公共管理學是一門研究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具體地講,它要以那些擁有公共權力的公共組織,在維護、增進與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眾提供所需的公共產品(服務)所進行的管理活動為基本研究對象,它是一門實踐性、綜合性與操作性很強的新學科?!彼裕补芾硪芯咳缦禄緝热荩?/p>
公共管理的基礎理論,公共管理系統 公共利益 公共權力 公共責任 公共問題 公共決策 公共產品(服務) 公共資源管理 公共項目管理 公共監督 公共道德 法與公共秩序 戰略管理 公共管理的基本職能(計劃、組織、控制、協調、激勵等)公共管理的改革與發展
三、研究公共管理的意義
在我國,從名義上稱之的“行政管理”,而實際上的政府管理(包括政府對自身與社會兩個方面的管理)走向公共管理,這確實是理念上的一場變革。從這個變化中,人們容易注重到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管理主體從僅由政府發展到包括政府、非政府公共組織在內的多元化主體;二是政府把一部分對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權力,下放給社會非政府組織,甚至部分公共產品允許私人企業生產。這些結論基本上屬于“新公共管理”的理念。
我們認為,推行公共管理實踐的發展,開展公共管理理論研究,更大的意義是推進公共管理的社會化。我們不能從“政府中心論”出發看待這場變革,而要從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公民的互動角度進行探索。具體地講,現代公共管理要以一種開放的思維模式,動員全社會一切可以調動與利用的力量,建立一套以政府管理為核心的多元化的管理主體體系。政府不僅要下放權力,更多地是要認真考慮還權于社會,還權于公民。在高度集中的計劃體制下,政府權力太大,剝奪了大量應屬于社會的權力,造成了社會自我管理能力的大大萎縮,使得在如何發揮政府功能與社會功能方面形成巨大反差。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行政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所面臨的對應目標,應該是經濟改革的市場化、公共管理的社會化與政治發展的民主化。經濟市場化取向,人們對此已有了共識。而行政體制改革基本上還停留在政府機構的改革上,更多地是從政府自身需求安排的,沒有形成政府與社會較好的互動關系。這樣,政府職能定位很難跳出自身設定的圈子。不實行公共管理的社會化,我國行政體制改革就不會徹底。轉貼于
社會的共同事務應由社會自身來做。由政府獨家包攬一切對社會事務實施管理,并在缺乏健全的監督機制,由此所帶來的教訓是極其深刻的。否認政府管理的重要性及在公共管理的核心地位是錯誤的,用政府管理代替公共管理也是行不通的。
四、公共管理研究中幾個技術性問題
既然公共行政研究的實質是政府管理,它與我們所討論的公共管理是有區別的。而我國研究生專業目錄中,把一級學科定為公共管理,二級學科中包括了行政管理,MPA項目又把人們以往經常譯為“行政管理”的一詞改為“公共管理”,那末為了防止混亂,又能與國際接軌,我們有如下建議:
1.把研究生專業目錄中的二級學科“行政管理”改為“政府管理”,英文是否可譯為"Administration of Government"或"Governmental Administration"?
2.把研究生專業目錄中的一級學科“公共管理”譯為"Public Administration",與MPA的譯法相同。
3.在中文譯為英文的過程中,凡涉及到“行政管理”一詞時,是否可譯為"Administration of Government"或"Governmental Administration"?而涉及到“公共管理”一詞時,均譯為"Public Administration"。
論文摘要:目前,我國在區域公共竹理的研究上有幾個問題必須要解決:區域公共管理與區域行政有沒有區別?如果有,什么是區域公共管理?為什么區域行政會向區域公共管理發展?區域行政就是在一個區域內的政府(兩個或兩個以上),為了促進區域的發展而相互協調關系,才求合作,對公共事務進行綜合治理,以便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利用,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而區域公共竹理是區域內的多元體為了解決在政治、經濟或社會其它領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問題,實現共同利益,運用協商和調解的手段和方式對區域以及區域內橫向部分和縱向層級之問交義重疊關系進行的管理。
區域公共管理是現代公共管理學與區域科學在新的時期和新的實踐中有機結合的一個新的理論和實踐課題,然而理論的發展始終落后于實踐的步伐,區域公共管理理論還處于起步的階段,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論的基本框架以及理論所具有的意義等基本問題都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為了更好的反映實踐和服務實踐,對區域公共管理理論進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正如任何理論的提出都來源于積累一樣,區域公共管理理論的產生也同樣經歷了一個發展的歷程。20世紀80年代,區域的空間有限性與經濟發展的一體化趨勢之間的矛盾催生了區域經濟概念的提出,此后許多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如地理學家、理論經濟學家、發展經濟學家等從不同的角度對區域經濟這一實踐領域進行分析和研究,最終主要發展成為兩大不同的學科群:一是區域經濟學;一是經濟地理學和政區地理學。理論研究的焦點都在于區域經濟的發展與地方政府間的關系。然而由于國家學科設置等歷史原因,政治學和行政科學一直沒有能在區域發展領域內開辟自己有特色的研究路徑。雖然在20世紀90年代國內經濟地理學和政區地理學涉及到“區域行政”,但該領域學者側重的是從行政區劃改革的角度來研究區域設置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適應問題,這里的“區域行政”并不是實際意義上從行政學科角度對區域發展進行研究的新的途徑,主要是從管理學的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適度的原則出發考察中國行政區劃存在的種種問題。隨著理論研究的深入以及政治學和行政學的發展,政治學和行政學在區域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途徑:一是區域政治研究;一是從行政科學角度出發的區域行政。區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區域公共行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對區域行政的一種深化。本文試從我國區域行政研究已有理論成果基礎上,通過對區域和區域內關系的研究提出區域公共管理的一般概念,并對區域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一些基本問題作一分析。
一、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現狀
理論的發展總是反映現實和服務于現實,而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還處于理論滯后現實的階段。在學界,使用過區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劉鋒和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陳瑞蓮教授,兩位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本著不同的目的對區域公共管理有不同的見解。劉鋒教授運用新公共管理、區域創新系統、區域核心競爭力、支持系統等理論對區域管理進行創新,在某種程度上說,這一研究與本文所關注的區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別,它并不是真正從公共行政學角度對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從區域地理學的角度將創新理論引入到區域發展中去。中山大學的陳瑞蓮教授是我國研究區域行政的典型代表,也是實質意義上從行政學科角度對我國區域行政進行研究的開創者。她在對區域行政深厚知識積淀的基礎上對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的一些問題作了述評,認為任何一門學科和一種理論的產生都是社會需要和時代呼喚的產物,區域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提出主要是因為經濟全球化下的區域主義與區域競爭的崛起、經濟市場化下的區域政區間競爭加劇以及區域公共問題的大量興起;而國外的區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間競爭理論、地區競爭力與區域創新研究、政府間關系與地方治理研究以及流域治理的實證研究。同時,她也對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研究所具有重要意義做了闡釋,僅從理論創新角度看,一方面是推動區域科學研究的創新,另一方面,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全面展開,也能從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上對現代公共管理學學科創新。這些認識是深刻并富有創新意義的,然而,這些認識是在區域行政研究的基礎上對區域公共管理的一個簡約性的概括并沒有對區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內涵以及其實質進行分析。毫無疑問,有幾個問題必須要解決:區域公共管理與區域行政有沒有區別?如果有,什么是區域公共管理?為什么區域行政會向區域公共管理發展?要解決以上的問題,有必要對區域公共管理進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區域與區域行政
區域,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又是抽象的觀念上的空間概念,但不純粹是一個空洞的概念,它往往沒有嚴格的范疇和邊界以及確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個地區,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區域。對區域的含義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學把區域定義為地球表面的地域單元,這種地域單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內部組成物質的連續性特征與均質性特征來劃分的;政治學把區域看成是國家管理的行政單元,與國界或一國內的省界、縣界重合;社會學把區域看作為相同語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類社會聚落。區域經濟學對區域沒有完全統一的認識,有學者認為要對經濟區域下一個比較確切的、同時人們普遍接受的定義是比較困難的,可以概括出其所包含的基本的內涵:首先,區域是一個有限的空間概念;其次,經濟區域必須有相應的公共管理層級以提供公共服務;第三,區域在經濟上盡可能是一個完整的地區;第四,任一區域在全國或更高一級的區域系統中擔當某種專業化分工的職能。區域劃分,常采取兩種基本的方法,由此可以把區域分成不同的兩種類型,一是同質區域,二是極化區域(也叫集聚區域、結節區域、功能區域)。
區域發展的行政學科研究途徑是基于其它學科對區域發展已有成果之上的新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對區域的界定應該借鑒其它學科的研究,但行政學科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有自己研究的側重和偏向,因而我們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還必須界定一個適合行政學科研究的區域概念。美國區域經濟學家胡佛把區域定義為“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計劃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為一個應用性整體加以考慮的一片地區”對我們有很好的啟示。區域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種載體,體現各種關系和利益。在區域發展的行政學科研究途徑中,中山大學的兩位學者“從地理學或經濟學的研究中受到啟發,認為區域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的連續的有限空間范圍,是具有自然、經濟或社會特征的某一個方面或幾個方面的同質性的地域單元”。本文支持這樣的界定,但筆者以為,既然區域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的,而這一定的標準可能是自然、經濟或社會特征的一個或多個方面,那對區域的理解我們必須突破從地理學或行政區劃研究出發的關注角度,從對其范圍的關注轉向對其內部實質內涵的關注。如果我們將區域內的主體按照較普遍的三分法劃分為國家、市民社會和私人領域的話,可以發現,區域內各主體在不同的利益領域內形成各種交錯重疊的復雜關系。區域作為區域發展中行政學科研究途徑的基礎性的概念,它更實質的東西在于它所蘊涵的多元主體和多領域利益之間復雜的關系,這是由行政學科的學科性質決定的。
基于對區域的認識,中山大學的兩位學者認為區域行政就是在一定的區域內的政府(兩個或兩個以上),為了促進區域的發展而相互間協調關系,尋求合作,對公共事務進行綜合治理,以便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利用,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根據這一理解,區域行政的行為主體應該是政府,強調的是政府間(同級政府之間與上下級政府之間)的相互關系,并通過對政府的協調來達致區域內優質公共服務的提供。這是區域行政的基本內涵,那么區域行政與區域公共管理是否有差別?如果有,什么是區域公共管理?區域行政為什么向區域公共管理發展?
三、區域公共管理
要界定什么是區域公共管理,首先必須弄清楚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具有什么樣的區別國外自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各種冠以公共管理的研究著述層出不窮,但什么是公共管理,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我國有學者在綜合國內外各種觀點的基礎上認為現代公共管理即是“是以政府為核心的公共部門整合社會的各種力量,廣泛運用政治的、經濟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強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績效和公共服務品質,從而實現公共的福祉與公共利益”。公共管理與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體不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還包括其它的組織和第三部門組織等。在公共管理與傳統公共行政的比較分析上也存在許多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觀點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的依據,但一個普遍認同的觀點便是在公共管理和傳統公共行政比較中,公共管理的行為主體不僅包括政府還包括其他各種的社會力量,是以政府為核心的多元行政主體;在公共管理的性質方面,公共管理要體現公共性,即指公共管理主體應著眼于社會發展長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來開展其基本活動;在行為方式上,公共管理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復合型的集體行動,以共同的目標基礎,通過協商的方式達成。#$%不可否認,現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發展的一個新趨勢,是公共行政領域不斷擴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體現。 轉貼于
區域行政走向區域公共管理是有其理論基礎的,除了現代公共管理理論的發展,還有市民社會理論和治理與善治的理論。我國學者在考察我國現代化進程時認為,“要擺脫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兩難境地,首先必須從認識上實現一種思維的轉向,不能像以往的學者那樣,把目光的聚焦點只放在政治權威的轉型上,因為中國現代化兩難的癥結真正的和根本的要害,在于國家與社會之間沒有形成適宜現代化發展的良性結構,確切地說,在于社會一直沒有形成獨立的,自治的結構性領域”,為此,他們引進了西方的市民社會理論,并依據中國現代化的現實進行改造,“中國的市民社會乃是指社會成員按照契約性規則,以自愿為前提和以自治為基礎進行經濟活動,社會活動的私域,以及進行參政議政的非官方公域”。#!&%就西方學者已有的共識的觀點來看,市民社會的結構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的幾個方面:(1)私人領域;(2)志愿性社團;(3)公共領域。哈貝馬斯認為公共領域是介于私人領域和公共權威之間的一個領域,是一種非官方的公共領域,它是各種公眾聚會場所的總稱,公眾在這一領域對公共權威及其政策和共同關心的問題作出評判,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討論構成這一領域的基本特征;(4)社會運動。市民社會概念于20世紀80年代后在全球范圍內的再度興起,與當代世界各國所發生的深刻的社會變革及對此的理論反思有密切的關系,面對現實,理論家們對國家在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地位重新思考。市民社會理論的發展,引發治理和善治理論的產生。什么是治理?在關于治理的各種定義中,全球治理委員會的定義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權威性。該委員會在1995年發表了一份題為《我們的全球伙伴關系》的研究報告,認為:治理是各種公共的或私人的個人和機構管理其共同事務的諸多方式的總和,它是使相互沖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調和并且采取聯合行政的持續的過程。這既包括有權迫使人們服從的正式的制度和規則,也包括各種人們同意或以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個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的規則,也不是一種活動,而是一個過程;治理過程的基礎不是控制,而是協調;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門,也包括私人部門;治理不是一種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續的互動。治理的實質在于建立在市場原則、公共利益和認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擁有的管理機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權威,而是合作網絡的權威,其權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單一的和自上而下的。由于治理本身也只是一種實踐的科學,毫無疑問也會存在失效的問題,為了完善治理理論,理論家們提出了善治的概念。概括地說,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會管理過程,善治的本質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與公民對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國家與公民社會的一種最佳關系。善治具有五個基本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責任性、法治、回應和有效。分析以上的各種理論,我們可以發現它們有幾個基本的共同點:一是它們都強調管理主體的多元性,不僅包括了政府還包括私人領域和市民領域;二是在管理的目標上,更多的突出多元利益主體之間利益協調的達成并達致最佳;三是在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上,注重合作,通過協商和調整,在認同的基礎上統一行動。
綜合對區域和以上理論的認識,本文認為區域公共管理是與區域行政有本質性區別的概念,可以將其界定為:區域內的多元主體為了解決在政治、經濟或社會其它領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問題,實現共同利益,運用協商和調解的手段和方式對區域以及區域內橫向部分和縱向層級之間交叉重疊關系進行的管理。這一概念包含以下幾個內涵:(1)區域公共管理的主體是多元主體,包括政府組織、私域組織和第三部門;(2)目的是解決由經濟、政治或社會其它領域構成的復雜的交錯性問題,實現最優的共同利益;(3)區域公共管理采用的方式和手段與經濟市場領域和政府公共領域的管理不同,不是競爭和壓制而是基于平等地位之上的協商和調解;(4)對象是區域內個體和共體之間相互形成的交叉重疊的關系。
參考文獻:
[1]陳瑞蓮,論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緣起與發展[J]政治學研究,2004(1)
[2]王諍,區域管理與發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58-61
[3]楊龍,我國的區域發展與區域政治研究[J]學習與探索,2003(4)
[4]劉鋒,新時期公共管理創新[J],中國行政管理2002(5)
[5]艾德加·胡佛,弗蘭克·杰萊塔尼,區域經濟學導論[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2,239
[6]陳瑞蓮,張緊跟,試論我國區域行政研究[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
[7]張成福,黨秀云,公共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5-12,
[8]陳慶云,我國公共管理的基本內容及其重點[J]公共行政,2003(1)
摘要:新公共管理是80年代以來興盛于英、美等西方國家的一種新的公共行政理論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來西方國家行政改革的主體指導思想之一。文章從新公共管理的理論簡析入手,分析我國政府公共管理理念的實質,突出我國進一步進行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因而新公共管理給我國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理論和實踐不無借鑒意義。
關鍵詞:新公共管理;政府管理;借鑒意義
(一)新公共管理的理論
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西方各國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政府改革運動——新公共管理運動。這場運動對西方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產生了重大影響。與傳統的行政管理理論不同,新公共管理思想不強調集權、加強責任制的方法來改善行政績效,而是主張在政府管理中采納企業的管理方法來提高管理效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競爭機制來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強調公共管理以市場或顧客為導向,重新調整國家、社會、市場三者的關系。而關鍵也是最具有質感的口號是用企業家精神的政府來代替受同志結構羈絆的官僚政府,以企業家精神的政府腿功服務提供者之間的競爭。
“新公共管理”理論主要涵蓋如下內容:
第一,政府的管理職能在于“掌舵而非劃槳”?!靶鹿补芾怼碧岢罢舱呋保康脑谟谧屨畯木唧w的管理事務中擺脫出來,從而從根本上解決政府部門存在的效率低下、冗員過多、等歷史遺留問題和頑疾。
第二,管理方式應注入企業化管理方式?!靶鹿补芾怼崩碚撜J為,應打破政府部門的壟斷,在各公共服務部門中采用企業先進的管理方式和手段等,對其提供的服務進行全面質量管理和目標管理;改變過去只管投入,不重產出的現狀;在人事管理上也應效仿企業,摒棄終身任職制,改為采用靈活的合同雇傭機制和績效工資制,從而提高效益。
第三,行政文化應提倡“顧客導向”。“新公共管理”理論指出,政府服務的對象其實就是政府的“顧客”,政府應根據服務對象的具體需求而提供服務,應以“顧客為導向”即以服務對象為導向,只有這樣的政府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第四,管理上應采用授權或分權方式。“新公共管理”理論極力倡導用分權、授權的新管理辦法替代落后的集權管理,以便應對外界急速的變化,并指出授權或分權的機構具有諸多優勢:更靈活、更高效、更具創新精神等。
第五,目標控制應引入績效策略?!靶鹿补芾怼痹谀繕丝刂粕铣珜б肟冃繕丝刂撇呗?,放松行政規制,采取嚴格的績效目標控制策略。即在具體的工作中,和組織、個人簽訂明確的績效合同,確定好具體目標,考核的時候根據績效目標進行測量和評估。從而使組織從“任務驅動型”轉變成“規則驅動型”。
第六,減少公共產品帶來外部性?!靶鹿补芾怼崩碚撝赋?,非排他性是公共產品消費具有的普遍特征,政府完全可以參考國外成功的經驗,分離部分公共產品的經營權與所有權,對部分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的公共產品實行消費低收費制,以便增加私人產品消費,減少人們對公共產品消費,以便減少或減低公共產品可能帶來的外部性。
第七,強調人力資源管理。通過對人力資源管理上的重視可以提高人員在錄用、任期、工資等環節上的靈活性,在具體的操作中可以用短期合同制替代常任制,實行績效工資制等以提高效率。
(二)我國公共管理理念的實質
公共管理區別于我們通常所說的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即可以等同于政府進行管理,而公共管理則是指以政府為核心的公共部門整合社會各種力量,強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績效和公共服務的品質,從而實現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陳慶云教授和他課題組的《公共管理理論研究:概念、視角與模式》一文中對其界定為:公共管理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組織和民眾組織組成的管理體系,共同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活動。他們認為,從政府、非政府公共組織和民眾這三大主體間關系以及主體所承擔的角色、作用看,可以把公共管理分為以政府為本位,民眾和非政府公共組織依附于政府的三種政府管理模式。由此可見,公共管理的主體區別于行政管理主體唯一性。公共管理的主體通常由政府和第三部門組成。第三部門是市場經濟發展背景下的產物,是指獨立于第一部門(政府組織)和第二部門(市場組織)之外的、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向社會提供服務的志愿性很強的組織。這種組織既不是政府也不是企業的代言人,但他又不能脫離政府的方針政策而獨立行為,也不能同企業一樣以營利為目的而行為。在我國,第三部門剛剛開始發育,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難以與第一部門和第二部門相比。政府一直是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主角,廣泛地介入社會各類公共事務的管理,在其中起著主導性作用。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政府不斷進行改革以規范自身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實現公共行政管理的現代化。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第三部門迅速發展,但相對第一部門和第二部門的成熟發展,第三部門發展仍相對滯后。第三部門在公共事務管理中所占地位,發揮的作用仍舊十分有限。
新公共管理強調的是政府的企業化管理,重點強調管理的高效率。而我國的政府機構長期以來一直處于效率較低的狀態。造成這種狀態的原因有許多,如由于我國長期實行這種狀態的原因有許多,如由于我國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體制,造成權力過分的集中,政府在管理的過程中產生的越位現象顯而易見。新公共管理強調政府公共管理應該像企業管理那樣,將效率放在首要地位,這一思想是值得借鑒的。為了提高效率,政府管理人員應樹立效率意識,增強活力,用有限的資源創造更多的公共產品,提供更好的服務。
其次,新公共管理在理論的定位時有一些科學的工商管理方法引入其中,對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進作用的。盡管政府公共管理與企業管理或私營部門的管理在各自的目的、對象和方法上有重重差異,如果完全采用企業管理特別是私營企業的管理方法來管理公共事務并不完全合適,但企業管理的科學性、重視市場需求和顧客的反饋這些方面則可以為我國政府公共管理改革所借鑒。
(三)進一步推進公共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隨著政企分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政府職能在微觀領域應逐步退出,政府對市場活動的調節應改變過去處于錯位或缺位的狀態,政府職能轉變的重點應是轉入宏觀管理、公共管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好政府應有的作用。參考各國取得的成功經驗,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推進我國政府公共管理改革。
1.有利于解決政企不分、政資不分、產權模糊等歷史遺留問題。計劃體制長期以來遺留下的政企不分、政資不分、國有企業產權關系模糊等深層矛盾已阻礙了企業的發展。進一步推進公共管理,有利于解決這些歷史遺留問題,在新公共管理理論的指導下,可對國有資產進行合理規劃,區分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產權、財權和事權,改變國有資產條塊分割、經營責任不清的歷史遺留問題。
2.有利于推進政府部門行政體制改革和職能轉換。當前市場經濟對政府職能轉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公共管理理論指導下,政府應下決心精簡行政機構,合并重疊職能,真正做到政企分開、精干高效、減輕財政負擔。經濟綜合部門應改組為宏觀調控和協調制定公共政策的部門,指定的公共政策應進行長遠規劃,同時健全市場中介機構,進一步加大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力度,更好地健全并完善市場體系。
3.有利于加強對公共管理者的管理。在新公共管理理論的指導下,公共管理者產生了某種特殊意蘊,其被定位為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家”或者“企業管理人員”。公共管理者作為公民的人,他們不是對這個機構的利益負責,不是對個別消費者或顧客的利益負責,而應是對公民負責,對真正的公共利益負責。通過精簡政府機構、精簡政府雇員、放松管制、引入競爭機制以及推行績效管理,樹立公平價值,為社會提供安全和公共產品,為勞動者提供就業機會和社會保障服務等方面的內容。將財力物力等公共資源更多地向社會刮泥和公共服務傾斜,以便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務。
(四)新公共管理理論對我國政府改革的啟示
當前,在西方國家新公共管理理論指導下,西方國家政府改革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勝利,政府規模縮小、信任危機緩解、財政危機改善,政府已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對我國進行政府改革有如下啟示:
第一,關于管理“政治性質”的啟示。傳統公共行政理論主張將政治與行政進行分離,他們認為是因為政治過多地干涉管理事務,才導致政府出現腐敗、行政無能,因此其極力主張把政治從行政管理事務中剝離開來??墒?,傳統公共行政理論忽視了政治天生具有難以剝離的特性,畢竟公共管理者只有在一定甚至特定的政治環境下才能從事具體的公共管理活動。傳統公共管理和新公共管理在管理“政治性質”上的分歧,對特定政治環境下的公共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共管理者不但應具備一定參政和行政能力,而且還應具有在一定的政治環境下從事公共管理的能力,這二者不可或缺。
第二,關于公共服務“市場化”的啟示。部分公共服務走向市場化是不可避免的一種趨勢,它也是政府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中面臨困境,合理利用民間資源、整合社會力量,用來補充并提高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的一種嘗試。其作為西方國家比較成熟的一種公共服務供給機制,我們可以進行采納并嘗試。
第三,關于“顧客導向”觀念的啟示。政府服務的對象即顧客的滿意程度是衡量和評價政府績效的一個重要指標。在我國,可以借鑒西方國家,建立起政府績效評價指標,督促政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務意識,進一步改善政府形象,真正建設成為服務型政府。
第四,關于“企業家型”領導者的啟示。企業家作為社會的精英,他們是這樣一群人:能夠將資源進行最優整合,并使收益最大化的創新人士。新公共管理理論告訴我們,應更好地激發企業家的風險意識和創新動力,使資源得到最優整合,使用效益最大,就必須為企業家們創造出更寬松的環境。政府部門領導和其他公共部門的領導,在新公共管理思想的指引下,也應具備企業家的優秀素質,以企業家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為達成一定的公共、社會目標,高效地,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種社會、公共資源,并充分發揮社會、公共資源的優勢,用來解決當前公共資源供給方面面臨的困境。
對西方國家新公共管理理論的學習和借鑒,應充分考慮我國的國情,必須加以分析、選擇,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后再加以吸收和借鑒。在宏觀層次上我們仍然應承認并堅持政府改革的主導方向,在微觀層次上,在對西方先進的管理理念進行學習和借鑒的同時必須注重我國國情的適應性并注重具體的改革措施。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從西方國家新公共管理中真正學習和借鑒到有利于我國的一些成功經驗,進一步促進我國政府改革。
參考文獻:
[1]李雪梅.新公共管理對我國改革的啟示[J].貴陽示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2)
[2]王寶成,楊代福.新公共管理視角下的我國行政改革之路,行政論壇,2003(56)
[3]丁煌.政府的職責:“服務”而非“掌舵”[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4(6)
[4]丁煌.西方企業家政府理論述評[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4(6)
[5]武玉英.變革社會中的公共行政——前瞻性行政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6]藍志勇,陳國權.當代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論述評[J].公共管理學報,2007(3)
[7]王智輝.政府管理創新探討——基于新公共管理視角[J].長白山學刊.2010(2):86-89
[8]李丹.新公共管理思想對我國行政改革的指導意義[J].決策與信息.2011(3):192
[關鍵詞]區域;區域行政;區域公共管理
著名行政學者理查德?J?斯蒂爾曼二世說:“研究公共行政必須研究它的生態問題。按照韋伯斯特詞典的解釋,‘生態學是各種有機體與其環境之間的各種相互關系?!疛?W?別斯指出‘生態學這個詞源于希臘語oikos,意為房子或家,經濟和經濟學也有相同的詞根,經濟學和生態學有許多共同點,但生態學的含義更廣泛。它涉及有機體與其環境之間的全部相互關系。”[1]美國著名學者利格斯(FredW?Riggs)1961年就提出了“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行政模式,開創行政學研究的一個新途徑。我國現階段的行政環境是制約和影響行政管理的重要因素,同時又是行政管理的改造對象,并為行政管理的實施提供條件。故此,我們應努力使行政管理和行政環境保持一種動態的平衡。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生態環境的變遷,傳統行政學歷經了向現代公共管理學范式的重大轉變。邁入21世紀,區域行政面對的是一種全新的行政生態環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區域公共管理這種嶄新的制度安排應運而生。這種轉變很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說,21世紀中國公共管理面對的最大挑戰莫過于區域公共管理的挑戰,處理好和解決好了系列區域公共性問題,和諧社會的發展愿景就不再遙遠。”[2]區域公共管理是社會需要和時代呼喚的產物。作為一個新的理論和實踐課題,陳瑞蓮認為,在我國有關區域公共管理(行政)研究的著述尚較為零散,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學者社群尚未成形。但是,在當前一個不爭的事實: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并研究區域公共管理的相關內容。無疑,加強區域公共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有學者說,“研究任何一種理論,都必須首先弄懂它所使用的基本術語。對于了解一種新的學術理論,弄清楚它所使用的新名詞的正確含義,就尤為重要了”。[3]區域公共管理是個復合概念,其中“區域”和“公共管理”是其兩個核心概念。
一、“區域”概念眾說紛紜及其公共管理視角的界分
區域(region)是一個多側面、多層次且相對性極強的概念。人們可以從多個角度來觀察、分析和理解各種不同的區域。研究視角和內容不同,對于區域的界定就有所不同。在社會科學叢林中,最早研究區域的學科是地理學,地理學把區域定義為地球表面的地域單元,這種地域單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內部組成物質的連續性特征與均質性特征來劃分?!杜=虻乩韺W詞典》中,“區域是指地球表面的任何一個單元,它以自然或人文特征而有別于周圍的地區”。[4]經濟學將區域視為由人的經濟活動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經濟社會綜合體。埃德加?M.胡佛說,“所有的定義都把區域概括為一個整體的地理范疇,因而可以從整體上對其進行分析”,“把區域作為一個集合體,……這一集合體對于管理、計劃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都是必須的。最實用的區域劃分應當符合行政區劃的疆界?!盵5]政治學把區域看成是國家管理的行政單元,與國界或一國內的省界、縣界重合;國際政治和國際關系的研究者對區域的解讀,往往側重從一種更為宏觀視角來討論區域的內涵和外延。米特爾曼提出三個不同層面“新區域主義”分類法:宏觀區域主義、次區域主義和微觀區域主義。在“區域”的多種釋義中,可以看出:區域有多種分類,系統性或整體性是區域的共同特征;區域的概念是相對的,可以依據不同視角有多種劃分;區域是變化的,應以動態的眼光來觀察它。實際上區域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很難給出一個公認的定義。本文是從公共管理學科角度來進行研究,基于此視角,區域應如何界定?有學者認為:區域是“一個基于行政區劃又超越于國家和行政區劃的綜合性概念”。[6]另外,從四個緯度對區域公共管理要研究的“區域”做類型學上的分析:公共管理意義上的經濟區域、行政區域、自然地理區域和公共管理中的“問題區域”和“邊緣區域”。[7]筆者以為,不論對“區域”進行怎樣的界分,從公共管理學科角度看,區域實際上是按照公共物品為標準劃分的有限空間范圍,是擁有相同一領域或多領域公共物品的域場。在這里區域不是一個地理范疇而是一個以公共物品(或者公共事務、公共問題、公共利益)為標準形成的同質性域場,并不絕對與行政區劃相一致。
二、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視角:區域行政向區域公共管理范式的轉變
要討論區域行政向區域公共管理的轉變,首先要了解區域行政的發展背景、內涵等基礎知識。區域行政問題與行政區劃密切關聯。學者劉君德在他主持的《中國行政區劃的理論與實踐》等論著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行政區經濟”概念,并分析我國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護主義現象。在我國的行政學界,宋月紅在國內首次使用“區域行政”的概念,作者從行政區劃、行政區域與區域行政的關系角度進行研究,但這是一種狹義的或傳統意義上的區域行政范疇。[8]陳瑞蓮、張緊根在《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視角:區域行政》一文中,正式提出廣義的“區域行政”概念。[9]隨著實踐的推動和理論的發展,區域行政向區域公共管理轉變。在學界,最早使用過“區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華大學的劉鋒和中山大學的陳瑞蓮,二人從不同的角度對區域公共管理進行論述。劉鋒運用新公共管理、區域創新系統、區域核心競爭力、支持系統等理論對區域管理進行創新,在某種程度上說,這一研究與本文所關注的區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別,它并不是真正從公共行政學角度對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從區域地理學的角度將創新理論引入到區域發展中去。[10]陳瑞蓮教授是我國研究區域行政和區域公共管理的典型代表,她在此領域的論述,在學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關鍵詞:城市治理;新公共管理理論;社區管理;啟示
究竟什么是城市治理呢?不同的學者觀點是不一樣的。第一類認為治理是一種統治方式,其手段是運用權力對社會資源進行整合。第二類強調治理的過程特征。這種治理是“一種綜合的全社會過程”,它強調以“協調”為手段,而不是協調和控制。第三類認為城市治理是社會關系的一種體現,包括國家和公民、執法者和守法者、政府與可控性的關系。第四類則認為治理是一種值得追求的理想,是為了應對政府自身無法解決的一些重要問題時的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新公共管理理論作為城市治理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對城市管理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治理作為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一種手段,它的實施必然要依賴一定的理論,而新公共管理理論就是這樣一種理論。城市治理從宏觀層面來講,新公共管理理論的運用對于提高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和政府的運作效率具有著重要的意義。當然,從微觀層次上來說新公共管理理論的運用對于我國的社區管理和服務同樣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新公共管理理論
(一)主要思想
新公共管理建立在對傳統行政的批判和吸收基礎之上,其主要思想有以下幾點:第一,新公共管理強調“顧客”導向,要求政府必須對社會公眾作出回應。[1]。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和公眾的關系發生了變化,政府是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存在,積極與公眾互動,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第二,新公共管理消除了政府公共服務供給的壟斷性,通過引入市場機制,采取企業管理的成功的方法和經驗對社會事務進行管理,將一部分職能轉移到私人部門,從而實現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的目的。第三,新公共管理改革強調管理者的風險意識和應對變化的能力,即倡導企業型的領導者,從而提高管理的績效。第四,新公共管理認為授權或分權的方式是政府進行有效管理的方式。政府應當像企業界一樣,將權力下放到各部門,實現各部門之間的自我管理和相互合作。第五,新公共管理強調績效目標的管理和控制,并根據績效目標對完成情況進行測量和評估。第六,新公共發揮管理重視行政機構和公務員的功能,要求其制定有效的社會政策以促進社會進步。
(二)特征
新公共管理與傳統的公共管理不同,具有自身比較明顯的幾個特征:(1)公共性。這種公共性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新公共管理的對象是社會公共事務和公共服務。其次,新公共管理過程的公共性,在管理的過程中,,其他公共管理的主體會參與到治理過程中來,因此,政府部門不再是唯一的公共管理者。最后,公共管理總離不開公共權力。公共管理的權共管理的過程具有公共性。力是公民及社會成員賦予的,其運用必須服從公共利益,否則將失去權力的合法性。(2)公平性。新公共管理強調逐步以公平正義與管理效率并重,而不是像傳統行政理論那樣過分注重效率。(3)合法性。合法性即在管理的過程中要積極遵循憲法和法律。4)效能性。效能目標的確定應該體現公共管理和公共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5)適應性。任何一個公共管理系統都需要與外部環境相適應,新公共管理理論則強調管理主體的多元性和彼此的相互競爭性,從而及時有效地解決公共問題,促進社會的發展。6)回應性?;貞詫嶋H上強調的是公共管理主體與客體之間的良好互動;一方面要求公共管理的主體要積極加強對公民或社會的關注,另一方面要求公眾參與到公共管理的決策過程中來;同時要求切實尊重和保護公民的權利。
二、社區管理
(一)社區管理
社區是人們生活在一定地域內的生活共同體,人們的生活要有序地進行和開展,必然要求對社區內的事務進行管理,也就是所謂的“社區管理”。在我國,社區管理是在由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伴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結構、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文化以及行為方式等各方面的變化而提出來的。社區管理是指社區職能部門對社區居民對社區的各項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進行的自我管理。
(二)社區工作和管理的現狀、問題
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國的社區管理和服務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在加強社區工作人員隊伍建設,改善社區工作人員的經濟待遇以及改善社區辦公環境,積極開展社區服務活動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社區體制的問題,社區資源利用問題,社區建設資金沒有保證,社區隊伍素質不高,社區服務的服務范圍和方式有限,服務效果不顯著等問題。社區工作的問題具體來說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行政化現象突出。社區作為基層群眾的自治組織,其主要職責是宣傳教育,辦理居民相關的公共事務,協助有關部門做好相關工作,并及時反應居民的意見和建議。然而,實際工作中社區承擔的卻是隨著形勢的發展,目前社區居委會實際履行的職能很多都是與黨委和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一一對應設置的,其中包括勞動保障、民政優撫、城管創建、計劃生育、綜合治理、社區黨建等六大職能。
第二,社區建設工作投資機制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社區建設缺乏計劃性,社區建設沒有列入政府的發展規劃,因此缺乏自身發展的專項基金;二是籌資渠道狹窄,資金來源不足,除了來自政府撥款的專項資金外,社區在建設的過程中,經要自行籌集資金。
第三,社區服務工作弱化。當前社區服務工作還不夠完善,除一部分大的社區社區工作開展的比較好外,許多社區存在社區服務基礎設施落后,社區服務體系不完備等問題。此外,在社區管理方面,我國仍然存在政企不分,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區自治管理混為一談的現象。
三、新公共管理對于社區管理的啟示
針對當前我國社區管理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借鑒新公共管理的相關管理理念,我們認為做好當前的社區管理工作,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1)改革社區現行管理體制。社區作為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其一要實現自己的功能:為居民群眾提供服務的功能和完成行政管理工作任務的功能。其二,在協助政府工作方面,政府應賦予社區足夠的權力和提供相應的資源來處理問題,并且這個協工作不能是工作任務的轉移??傊?,做好社區管理工作,各部門之間要做到職責分明,各司其職,同時又要密切合作,充分發揮社區作為基層自治群體的作用,實現社會主義的民主,同時要增強廣大居民的參與。
(2)健全社區考核和激勵機制。新公共管理認為社區管理應當確立明確的績效目標,既包括組織的目標又包括個人的目標。對于目標的實現程度,要進行測量和評估。首先,要加強對社區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培訓主要是培訓社區工作人員的政治素質、政策理論等等。與此同時,要讓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工作人員的考核過程中來,充分發揮民主。其次,可以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在改善社區工作人員經濟待遇的基礎上,對工作成績突出的社區工作人員應當給予提拔和獎勵,以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3)實現社區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改進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社區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上除了政府的撥款以外,應當吸引其企業、社會組織的資金,以緩解資金不足的狀況。
(4)提供多樣化的社區服務活動。新公共管理強調顧客取向,社區居民作為顧客,通常會有多種多樣的需求,那么社區的管理者就應當給予居民的需求以回應,提供多樣化的服務。
四、總結
綜上所述,新公共管理理論作為在傳統行政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理論,更好地處理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有助于社會的發展進步?;谛鹿补芾淼奶攸c,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我們要注重發揮他們的特性。政府不能調節的問題盡量交給市場,對于市場無法調節的問題,政府也應當充分自身的作用來調節。在回應公眾需求方面,政府要堅持顧客導向,公眾也應當提升自己管理社會事務的參與度??傊鹿补芾砝碚摽朔苏畟鹘y管理的弱點,充分發揮了市場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效率,對于我國的社區工作和社區服務意義重大。在平常的工作和管理過程中,我們應當依據實際情況借鑒和運用,充分發揮它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明偉,新公共管理理論評述[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05(12):19-23.
[2唐春麗,新公共管理的主要思想及啟示[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7(09):119-122.
[3]鄧智明,新公共管理在環境保護中的運用[J]法制與管理,2002(11)6-9.
[4]張翼,新公共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適用性分析[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3(08):5-7.
論文摘要:“新公共管理模式”是當代西方政府改革的基本趨向和實踐模式,其出現具有深刻的經濟、政治和社會背景。從哲學層面看,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論是哲學的單一主體范式向后現代的多極主體范式轉移的具體顯現。從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向度,具體闡釋行政管理由傳統的官僚體制向新公共管理轉移的歷史過程與原因,分析其背后內蘊的哲學墓礎是管理主體由單一性向多樣性的范式轉型,對當代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具有重要啟迪。
世紀之交,西方政府改革的浪潮日益高漲。在西方各國曠日持久的政府改革過程中,公共部門管理研究領域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以威爾遜、古德諾的政治與行政的二分法和以馬克斯·韋伯的科層制理論為基礎的官僚制的傳統公共管理理論被以現代經濟學和私營企業的管理理論與方法為基礎的新公共管理理論所取代。故“新公共管理”(NPM:New Public Management)或“管理主義”( Managerialism)的范式就成為當代西方政府改革最基本的趨向和實踐模式。本文擬從公共管理模式殖變背后的哲學基礎的向度進行闡釋,以求對當代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提供有益的理論啟迪。
(一)
自從人類社會出現了利益分化和階級分化以來,就有了公共管理的問題。但是,在傳統的階級統治模式中,公共管理是附屬于階級統治的。近代以來,階級統治變得越來越隱蔽,而公共管理卻日益彰顯,人們到處可見的是政府對社會的公共管理。特別是在二戰以后,這種狀況愈加明顯。公共管理從隱到顯的殖變,不僅是管理行為量的增加,也不僅僅是管理活動范圍的拓展,而是管理模式的變革,是從以統治為主導的模式向以管理為主導的模式轉化的過程。人類社會早期的公共管理在運用行政的和宣傳教化的手段對社會實施管理時,往往訴求于強制性的措施,管理行為自身未得到充分自覺。近代社會的公共管理在許多領域中無疑也包括強制性的行為,帶有傳統的統治性的特征,但是在許多領域,公共管理日益趨向采用民主和參與等方式。這就使得公共管理具有了更多的公共性,淡化了服務于政治統治的終極目的,滲透到社會生活的諸多層面。馬克斯·韋伯的“官僚制”管理模式就是其代表。它的基本特征是:政府是公共管理的唯一主體;政府的公共管理泛化到社會的各個層面;政府的公共管理職能迅速分化為許多專門領域;政府機構日益膨脹;政府公共管理職能運行的高成本、低效率??傊?,傳統的公共管理模式是與西方工業社會的政府管理相適應的。但是,隨著西方各國由工業社會向后工業社會的轉變,這種理論及其模式就顯得力不從心,無法適應迅速變化的信息社會之需要,其基本的理論假設和原則均受到普遍的懷疑與嚴峻的挑戰。具體表現在:
其一,作為傳統的公共行政基石的官僚體制已被證明是一種過時的、僵化的和無效率的政府體制模式。這種等級劃分、權力集中、控制嚴密的官僚體制的組織模式在二十世紀50-60年代的工商管理中率先被打破,繼而在70和80年代的公共部門逐步被學習型組織模式所取代。
其二,政府部門作為公共物品及服務的提供者的壟斷地位已被動搖。政府通過補貼、規劃與合同承包等方式間接運行,各種私人公司、獨立機構和社會團體參與了公共物品及服務的提供;不同的政府機構也為提供相同的公共物品及服務而展開競爭。與此同時,私人部門發展起來的管理方法和技術也被公共管理部門所借鑒。市場機制在公共部門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其三,政治與行政的二分法被人們批評為是一種不真實的假定,而且,在現實的生活中政治事務與行政事務是難以真正分開的。
其四,公共人事管理的體制及模式也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公務員的永業觀念已被打破;業績評估和績效工資制成為一種主要的報酬方式;傳統的片面強調對人的控制的人事管理模式正在被注重人才的培養與開發、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所取代。
由此可見,在現實的公共生活中,傳統的公共管理模式已經失去了它的生命力,由于科技革命浪潮的影響,各國政府迫切需要建立一種適合本國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政府管理模式。這就導致了西方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全新變革,催生了“新公共管理模式”的降生。
(二)
“新公共管理”作為一種理論,起源于二十世紀70-80年代的英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并迅速擴展到西方其他國家。1979年撒切爾夫人上臺,在整個80年代,英國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開展反對浪費和低效益運動,成立了效率工作組,對政府的有關項目計劃和工作進行效率審計;大力改革公共部門的工會;實行大規模的私有化,將英國的石油、電訊、鋼鐵、航空等40多家主要國有企業賣給私人;對地方政府的預算開支實行總量控制;要求所有的地方建筑和公路建設項目實行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公開競標。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根據效率工作組1988年提出的報告《改善政府管理:下一步行動》,英國政府開始將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從政府各個部門中分離出來,成立專門的半自治性的“執行局”來承擔這種職能。部長同執行局在談判的基礎上就該局要完成的任務及其在具體運行方面的靈活度達成協議,也即績效合同。這樣,部長們主要只關注預算總額和最終的結果,而各局在預算支出、人事安排等具體事項上具有很大的自主權。尤其是執行局的局長是由公開競爭產生,三年必須重新申請一次,不實行終身制。到1996年,英國有近75%的公共服務是由執行局來承擔的。
繼英國之后,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隨著兩國工黨分別于1983年和1984年上臺執政,也開始了大力的公共行政改革。其中,新西蘭的改革因其力度大并且具有系統性而備受人們的關注,被學術界稱作“新西蘭模式”,新西蘭財政部于1987年末出版的《政府管理》一書被譽為新公共管理的宣言。
美國的“新公共管理”改革盡管不像英國那樣,有明確的起點和目標,但似乎開始得更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卡特政府實施的“文官制度改革法案”,而且帶有更明顯的管理主義傾向。里根政府大規模削減政府機構和收縮公共服務范圍,當時負責推行改革的格魯斯委員會的基本職責是將私人部門成功的管理方法引入公共部門管理領域之中,來提高政府效率。格魯斯委員會診斷出美國政府公共部門管理低效率的重要原因是:其一,國會對聯邦政府機構的日常管理干預太多;其二,人事特別是高層人事缺乏連續性;其三,缺乏追求高效和經濟的誘因;其四,會計和管理信息系統不完善;其五,缺乏有力的中央財政和會計管理。1993年克林頓上臺后,開始了大規模的“重塑政府”改革運動。其目標是創造一個少花錢、多辦事的政府,并堅持顧客導向、結果控制、簡化程序和一削到底原則;改革的基本內容是精簡政府機構、裁減政府雇員、放松管制、引人競爭機制以及推行績效管理。這場改革的一個綱領性文獻就是戈爾所領導的國家績效評價委員會的報告《從過程到結果:創造一個少花錢多辦事的的政府》,簡稱“戈爾報告”。“戈爾報告”指出:從本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美國建立了龐大的、自上而下的、集中化的官僚體制來處理公共事務,這種體制以那時的公司結構為模式,采用分等級的科層制形式進行管理。由于對標準化程序的先人之見、垂直的指揮鏈條和標準化的服務,這些官僚機構是穩定的,但與此同時也造成機構膝腫和反應遲緩。當代迅速變化著的世界、閃電般的信息技術、全球性競爭和需求式的顧客,使得龐大、自上而下的官僚體制(無論是私人的,還是公共的)己經失效。該報告提出政府改革的四項主要原則:消除繁文縛節,由注重過程的系統轉變為注重結果的系統;把顧客放在首位;授權雇員以取得成果;一削到底,并創造出一個少花錢多辦事的的政府。
歐洲大陸各國(德國、法國、荷蘭、瑞典等國)的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有所不同,它不具有英國、美國、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等國的行政改革的那種系統、全面、連續和激進的特點。但是歐洲大陸各國的行政改革同樣帶有明顯的管理主義色彩,因而具有“新公共管理”的取向。比如,在德國,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行政改革采取了非連續性漸進主義模式。其改革的基本內容:調整公共事業、削減公共服務人員、壓縮公共人事開支、轉變公共組織結構等均是在某種程度上以管理主義為價值取向的。特別是在90年代,借鑒了荷蘭的經驗,推行地方政府改革,實行“地方治理模式”,與英、美等國的“新公共管理模式”有異曲同工之妙。 新公共管理思想在西方的出現并不是偶然的,它有其深刻的經濟、政治和社會背景。首先,自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之后的經濟衰退,公共財政也因為收人減少和福利開支過大等原因出現了連續的赤字,各國政府都面臨著財政緊張的困境。按照奧斯本和蓋布勒在《改革政府》一書中的觀點,解決財政赤字問題從原則上講有三種途徑:一是限制開支和公共任務的終結;二是增加收人,特別是稅收;三是用較少的開支來實現公共使命,即“少花錢多辦事”。由此可見,只有第三條道路才是較好的選擇。“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出現就成為各國政府的自然選擇。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由于政府職能的不斷擴張,政府的規模也在逐漸擴大。這使得西方各國政府普遍臃腫、效率低下,傳統的科層制受到了嚴重的挑戰。正如奧斯本和蓋布勒在《改革政府》中所說:“工業時展起來的官僚體制,專注于各種規章制度及其層疊的指揮系統,已不能有效運轉;它變得機構臃腫、浪費嚴重、效率低下;它在變化迅速、信息豐富、知識密集的90年代已不能有效地運轉了?!痹俅危捎诳萍几锩?,特別是信息技術革命的出現,促使各國政府迫切需要建立一種適合本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政府管理模式。信息時代的來臨以及“數字化生存”方式要求政府對瞬息萬變的經濟迅速作出反映,同時它打破了長期以來政府對公共信息的壟斷。新通訊技術以及接觸政府信息的便利使公民和社會團體更容易參與公共管理活動。這要求對政府組織及其運作過程作出變革與調整。最后,經濟的全球化對政府的公共管理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全球化的趨勢加強了西方各個國家對本國經濟競爭力的高度重視,政府能力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與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敖浐稀苯M織把政府改革當作其成員國在國際市場上進行競爭的一個重要途徑,認為順應經濟發展的全球化和保持國際競爭力的內在需要,為公共部門改革提供了新的強大動力。
(三)
綜觀西方社會的這場聲勢浩大的行政改革運動,由于操作上的需要而表現出政府繼續充當運動主體的角色,每項改革措施也不得不基于現實而表現出對管理行政模式的妥協,但就這場改革運動的發展趨勢而言,無疑包含了如下的意蘊:即對近代以來的公共行政管理化傾向進行全面的檢討。雖然檢討的結果仍然是以“新公共管理”命名,但它與傳統的公共管理已經有著較大的差異。從哲學的向度來看,它是中心邊緣化與邊緣中心化的雙向整合與建構的過程,其實質是管理主體的單一化向管理主體的多極化的轉化。
生活提出問題,哲學解答問題,哲學是生活的解答邏輯。任何具體科學背后都蘊含著哲學理念,因而哲學主導范式的轉換,總會在不同的具體學科中得到或遲或早的彰現。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論的出現也概莫能外,它是哲學的單一主體范式向后現代的多極主體范式轉換的具體顯現。傳統的政府行政管理把馬克斯·韋伯的官僚制組織管理原理奉為圭桌,將政府看作是唯一的行政權力運行主體,其中心是追求社會秩序的穩定,管理的穩定性主要是依靠剛性的規范來維持??墒牵覀兛梢钥吹?,規范化對行政體系自身的整體協調、結構合理、規模適度等方面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就把人們關注的焦點聚集在行政體系自身。原本是為了社會秩序的目標,但是在對行政體系自身的關注中,目標常常被疏遠、淡化,行政體系自身的存在和運行卻異化為行政權力與行政行為推崇的終極目的,行政權力與行政行為被置于整個社會的中心位置。在這種單一管理主體中心主義的行政權力運行機制中,管理者以自我為中心,將被管理者置于客體的地位和從屬“我”并為“我”而存在,從事管理活動,是為了張揚自我的存在。由于傳統的行政管理將行政主體的單一性看作是不可移易的原則,當政府規模太大時需精簡機構,而職能分化的必然性又客觀上要求增加機構;當權力失控時,則強調權力制約,而權力制約不僅需要增加機構,而且會增加權力運行的成本從而降低權力運行的效率。因而行政改革陷人精簡一膨脹、再精簡一再膨脹的惡性循環中,要走出這一怪圈,就必須打破行政主體的單一性。新公共管理就展示了打破行政主體單一性的趨勢,將公共管理的職能對象性分化轉變為主體性分化,即公共管理的社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