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9 16:07: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地理學科定義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對于一門課程來說基本概念是基礎,是其他理論、方法論展開的重要根基。本文圍繞地理學課程中的三大概念,即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經濟活動區位概念及區域概念進行辨析,旨在明晰概念內涵。
1 關于經濟地理學研究對象的探討
經濟地理學是研究經濟活動區位、空間組織及其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學科。這一定義明確了當今國內經濟地理學主要研究領域為人類經濟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和經濟活動的空間問題兩大模塊,與過去的相關教材相比具有鮮明地理學特色并體現地理學科研究優勢。教材中明顯將經濟活動空間問題研究和經濟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并重為經濟地理學兩大研究對象。作者認為經濟地理學擅長研究的領域自然是經濟活動的空間問題和經濟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人地關系)。由于地理學向來擅長研究的領域為人地關系地域系統,因此對于后者大家普遍認可并容易接受。其原因為地理學的根基是區域性與綜合性,對于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研究來說,綜合性不必費筆墨,人地關系系統包括諸多要素的綜合,自然體現地理學的綜合性。地理學的區域性主要體現在區域內部的一致性及區域之間的差異性,而區域差異性主要由地球的圓形形態與太陽的位置關系及地球自身的地質演化歷史所決定。其中,地球圓形形態與太陽的位置關系這一基礎物理條件使得地球表面的熱量分布產生區域差異,即維度地帶性規律。熱量分布差異帶來諸多自然地理要素(氣候、植被、土壤)的空間差異,而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間差異是地理學區域性特點的根基。地球自身的地質演化帶來當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以及海陸分異狀態,而上述差異又進一步影響水熱分布狀態,進而影響“區域性”。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的基礎是“地”,即人地關系協調的關鍵是地理環境的承載能力,因此從此種意義上講,人文地理學科的基礎亦是自然地理學科,這是由研究對象或研究領域所決定的。
經濟活動的空間問題研究這一領域若將其獨立與人地關系之外進行研究,就不是地理學所擅長的,而傳統經濟學比較擅長研究經濟活動的空間問題。其原因有:(1)經典區位理論,如杜能的農業區位理論、韋伯的工業區位理論、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論以及廖什的市場區位理論,均為經濟學家或受到經濟學思維的地理學家所創。(2)上述有關區位經典理論雖關注的是經濟活動的空間問題,但關注的核心問題為經濟活動的空間成本或空間支出問題,而成本與收益問題顯然是經濟學的基本問題。(3)目前區域經濟學諸多著作中介紹經典區位理論的情形常見,由此看來區位論對經濟學和地理學都非常重要,兩種學科均將其視為本學科的基礎理論或基礎理論之一。若地理學將經濟的空間問題與本學科擅長的基礎理論――人地關系理論相融合可能有助于本學科更好地發展。
本文認為,經濟地理學應將研究對象中的人地關系概念進一步強化,而空間問題的研究需要以人地關系研究為前提即在經濟地理學的空間(或區位)問題研究中,首先以人地關系的區域性和綜合性研究為基礎,便能更好地發揮地理學在空間問題研究上的特色與優勢。為了進一步說明問題,此處簡單舉一例:如以某區域城鎮體系空間優化為例,從單一的經濟學視角分析,城鎮體系的空間規劃,無一例外都是按照嚴格的假設條件,遵循中心地體系(或其他經濟學理論模式)即可。因為在僅考慮少數經濟學因素(成本―效益等)的情況下,地理環境因素(綜合性和區域性)的作用或影響不能夠充分體現,而現實的區域城鎮體系規劃應首先考慮地理環境,考慮人地關系的協調性。原因是,地理環境為人類生存基礎,而成本―效益等諸多經濟因素是人類在保證生存基礎之后的發展方面的問題?;谏鲜稣J識,本文認為在地理學教材中應將學科研究對象描述為人地關系(人類經濟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及人地關系協調基礎上的區位、空間組織等問題更為合理。
2 關于經濟活動區位概念的探討
地理學眾多教材將經濟活動區位定義為人類經濟活動所占有的場所。這一定義范圍較廣,年輕學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其內涵。本文認為,經濟活動區位有兩大核心內涵,一是相對位置的內涵,即“此經濟活動”與“彼經濟活動”之間的相對位置決定“此經濟活動”的區位的“好壞”或“優劣”,而教材所定義的經濟活動所占有的“場所”一詞,不能很好地體現經濟活動本身的相對位置的內涵。二是須從某一視角去看待區位這一概念。例如在比較兩種地理事物的區位中“誰優誰劣”,須從同一視角進行比較才具有可比性。如,北京和二連浩特的區位“誰更優”的問題,中國和蒙古國的經濟貿易往來這一視角看問題,那必然是后者的區位優勢顯著。但從國家層面去比較區位優勢,顯然前者具有絕對優勢。我們經??吹交蛘呗牭健笆裁磁c什么比較起來,哪一個更具區位優勢”等表述,這樣的表述顯然忽略了兩種事物的比較必須在某一個統一視角下進行才有意義這一基本常識。本文認為,經濟活動區位更為容易掌握的概念表述應為,“某統一視角下,經濟地理事物的相對位置”。
3 關于區域概念的探討
區域概念在諸多領域中無統一定義,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定義。政治學認為行政界線既是區域邊界;區域經濟學認為統一經濟特征的區域即為其邊界;地理學認為區域是具有一定范圍的地理空間。本文主要探討地理學對于區域的理解或者表述。地理學對于區域的上述定義與區位定義同樣,其內涵較為寬泛,沒有一定的專業基礎的本科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定義表述中的“一定范圍”一詞,其所指范圍寬泛,如,“一定范圍”從小到社區,大到全球的理解均可,因此不易在學生頭腦中植入清晰的空間概念,易出現歧義。由于地理學的兩大根基之一的“區域性”是在自然區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有很強的自然地理屬性。即使在人文地理學研究中,也應強調區域的自然地理屬性。因此本文更傾向于將區域定義為,某一標準下,具有內部一致性,外部差異性的地理單元。其中,“某一標準”一詞是為區分不同學科(或不同研究視角)對區域的不同認識(或表述)。例如,人文地理學中的文化區僅僅是從文化這一視角劃分區域的,而經濟區僅僅是根據經濟類指標對區域進行劃分的。因此“區域”在一定標準下才具有實際意義,同時在一定標準下區域內部必然具有一致性,對外必然產生差異性。
景觀生態學是一門交叉學科,是自然地理學與生態學發展的自然結合。景觀(Landscape)是景觀生態學研究的對象和核心概念。景觀一詞最早出現在《贊美詩》中,用于描述基督圣地耶路撒冷的美麗景象,作為視覺審美的對象,在空間上與人物我分離,景觀所指表達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人對土地、人對城市的態度,也反映了人的理想和欲望。
在德語中,Landschaft一詞是景觀的同意語,但包含了更多的地理空間的含義,被解釋為整體空間環境中可視性的空間整體。19世紀初,德國著名地理學家Von Ilumboldt把景觀一詞引入地理和植被科學中,地理學家限制了概念的內涵,用于表示地殼的地理外貌和形態特征。
俄國地理學家拓寬了景觀一詞的含義,使之同時包含非有機體和有機體的現象,第一次使景觀有了生物學的含義。貝爾格1931年把它定義為:“地理景觀是物體現象的總體組合,在這個組合中,地形、氣候、水文、土壤、植物、動物和人的活動是同意的,協調的整體,典型的重復在地球的一定地域內的。
1971年,德國地理學家Troll將它定義為:“綜合了地理圈、生物圈和智慧圈的人和事物在人類生活空間的可見實體”,從而使人成為景觀的主體。
景觀作為符號,是人類歷史與理想,人與自然、人與人相互作用與關系在大地上的烙印。它是一個有機的系統,是一個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生態系統相疊加的復合生態系統。任何一種景觀:一片森林,一片沼澤地,一個城市里面都是有物質、能量及物種在流動的,是“活”的,是有功能和結構的。
在生態學中,景觀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在廣義上,景觀是指現在從微觀到宏觀不同尺度上的,具有異質性或斑塊性的空間。狹義景觀則是指幾十平方千米至幾百平方千米范圍內,有不同生態系統類型所組成的,具有重復性格局的異質性地理單元。
二、景觀生態學的概念
景觀生態學是地理學與生物學之間的交叉學科,或者更具體的說是景觀學與生態學之間的交叉學科。它以景觀為研究對象,通過能量流、物質流、物種流及信息流在地球表層的交換,研究景觀的空間結構、內部功能、時間與空間的相互關系及時空模型的建立。景觀生態學把地理學研究空間相互作用的水平方法與生態學研究功能相互作用的垂直方法結合起來,探討空間異質性的發展和動態及其對生物和非生物過程的影響,以及空間異質性管理。
在1981年,當國際景觀生態學聯合會在荷蘭舉行第一次會議時,會議的組織委員會主席萘沃德在報告中說:“在時間空間中所有組成成分相互關系的研究稱為景觀生態學。但是那些利用景觀生物分部學與景觀分類結合,描述圖例、編制景觀圖的工作,不是景觀生態學?!盋.Troll在1968年把景觀生態學定義為:“對景觀某一地段上生物群落與環境間的主要的、綜合的、因果關系的研究,這些相互關系可以從明確的分布組合(景觀鑲嵌、景觀組合)和各種大小不同等級的自然區劃表現出來?!庇纱丝梢?,景觀生態學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科,它包含的內容相當廣闊。
三、景觀生態學的基本原理
1、景觀的系統整體性原理
景觀是由景觀要素有機聯系組成的復雜系統,含有等級結構,具有獨立的、完整的結構,且有相應的生態學、經濟學和社會學功能,具有明顯的視覺特征和美學價值。景觀是具有明確邊界,在空間上可辨識的地理實體,一個健康的景觀具有結構上的完整性,功能上的整體性和連續性,以及動態上的相對穩定性。
景觀的系統整體性不僅表現在景觀總是由異質的景觀要素所組成,景觀要素的空間結構關系和生態過程中的功能關系等水平方向上,而且還表現在景觀等級系統結構中垂直方向上不同等級水平之間的關系。景觀的系統整體性明確了景觀生態學研究方向和方法論特點。
2、景觀生態研究的尺度性原理
景觀生態的研究一般都有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尺度,在更小的尺度上分析其成因機制,在更大的尺度上綜述變化過程。
3、景觀結構鑲嵌性原理
鑲嵌性是研究對象聚集或分散的特征,在景觀中形成明確的邊界,使連續的空間實體出現中斷和空間突變。Forman所提出的斑塊-廊道-基質模型就是對景觀鑲嵌性的一種理論表述。
4、景觀演化的人類主導性原理
景觀演化的動力機制有自然干擾與人為活動兩個方面,由于人類活動對景觀影響的普遍性與深刻性,更有人為型、經濟型景觀。
四、景觀生態學的發展
“景觀生態”一詞最早是由德國著名地植物學家Troll于1939年,在利用航空相片研究東非土地利用問題時首先提出的。大致經歷了四個時期:19世紀初到20世紀30年代的學科綜合思想的萌芽期;3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的學科思想鞏固階段;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的學科初創期;從80年代初開始的國際景觀生態聯合會成立之后的全面發展時期。
直到這時景觀生態學才真正在把土地鑲嵌體(land mosaic)作為對象的研究中逐步總結出自己獨特的一般性規律,使景觀生態學成為一門有別于系統生態學和地理學的科學。以研究水平過程與景觀結構(格局)的關系和變化為特色。這些過程包括物種和人的空間運動,物質(水、土、營養)和能量的流動,干擾過程(如火災、蟲害)的空間擴散等。
參考文獻
1 俞孔堅.景觀生態規劃發展歷程——紀念麥克哈格先生逝世兩周年.景觀設計:專業、學科與教育,p70-92,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 龍花樓.采礦跡地景觀生態重建的理論與實踐.地理科學進展,1997,16(4):68-74.
3 俞孔堅,李迪華.城鄉與區域規劃的景觀生態模式.國外城市規劃,1997/3.
關鍵詞:體育文化,地理,體育地理
體育,歷來是熱門話題。從全國體育報刊發行種類和數量看,體育領域所具有的龐大程度是其它學科難以比擬的,即使是一些綜合性的全國和地方性報刊也都專辟體育版面,盡管如此,純粹的體育研究并不多見,應該說,體育科學的生命力就在于與其它學科的融合。目前,體育院校和高師體育系所開設的不少課程(如運動心理學、體育社會學、體育統計學等)就是與其它學科相互融合的產物。
實際上,體育與地理從來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山川湖泊、平原曠野都為體育活動提供了場所,冷暖寒暑、春夏秋冬也影響到運動項目的季節性。但是地理與體育長期以來對此熟視無睹,只是到了七、八十年代,美國人才開始涉足于這一領域。近年來,隨著體育文化的廣泛傳播和體育產業化進程的加速,體育越來越受到包括地理學在內的相關學科的廣泛關注。以地理視角,觀察體育文化也成為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一個獨特領域。
1·空間和地方是體育與地理聯系的紐帶
無論從歷史起源和演變看,還是從現實發展來看,體育都是洋溢著濃重社會氣息的流行文化。體育文化賴以產生和發展的空間環境成為聯系體育和地理的紐帶。
地理學從根本上講關注三方面問題,即地球上各種現象的區位和空間秩序、人地關系以及區域差異。因此,地理學的任何一門分支學科所重視的兩個概念是“空間”(space)和“地方”(place)。種種關于地理的研究中必須保留空間和地方這一焦點問題。
近幾年來,“某某地理學”已不斷增生蔓延成為一個巨大分支體系,地理學家已把視野投向了廣大的領域。地理學注重地球表層現象的記錄、描述和分析,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的體育文化現象,理所當然屬于地理研究的范疇。
一般認為,在傳統上,地理一向忽視體育,而體育又一向忽視地理。然而,體育與地理的融合機會是完全存在的。這是因為:體育產業化使體育成為一項重要的經濟活動,因此,它是經濟地理學的合理內容;同時,體育又是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從文化地理學的角度研究體育也是合情合理的。此外,自然環境也不可否認地影響運動成績的差異,這使得體育也滲透了體育環境學研究。
體育和地理都關注空間以及占據空間的方式;同時它們兩者也關注地理空間內人與物運動以及相互作用的方式,區域構成了體育組織(團體)的中心特征;地方是許多體育運動隊命名的方式;體育時常受到各種自然環境和自然景觀的影響;體育是一定區域和等級的組合。體育的種種特點表明,體育和地理一樣,都是一門空間科學。地理學中的空間和區位概念是體育地理學研究的基礎,也是定義體育和理解體育重要性的中心問題。
2·體育地理學的起源與發展
雖然體育具有地理學的基本特征,但是人們一直沒有把體育視為一項可以值得作嚴肅研究的地理學課題,地理學(當然還有許多別的學科)只是把體育作為一種附帶的現象加以對待。盡管如此,體育已成為了經濟、文化和自然等研究的邊緣范疇,近20年來,種種跡象表明,作為地理學分支學科的體育地理學已經產生。這一學科的產生以大量標志為特征,這些典型的標志是:
其一,一些描述性的文章開始涉及體育中的地理要素,并使人們形成了在體育場合中運用地理學的思維模式。這類論文在1960年代中期就開始出現,典型的有:“體育與棒球”(Shaw E,1963)和“體育地理的一種注解”(Burler.R,1966)等。
其二,從地理學的觀點出發,對體育和體育相關的題目進行經驗性的考察(調查)。這類論著絕大多數由羅雷(John Rooney)及其學生在1969~1985年之間先后完成。
其三,在體育場合內更側重于較為根本的地理學問題和理論性論文,典型的是瓦格納(Wagner,1981)的關于“體育是文化和地理的混合體”的觀點的文章。
其四,發表和出版了進一步探討體育與地理的相互關系的各類論文和著作。70年代中期(1976年)美國作家James Michener明確表示,其著作是體育地理的作品,在他的經典著作《美國體育》中對廣闊領域的體育學術研究是最能引起人們關注的內容。
其五,有關體育的地理學特征的討論會的召開以及學術期刊的出版。七十年代以來,美國每年都會召開一次有關體育地理的學術會議,美國的文化地理課本中也有體育地理的章節。進入八十年代,美國出版了貝勒的兩本堪稱體育地理學里程碑式的著作,即《體育與地點》(1982)和《體育地理學》(1989)。1986年在美國開始發行由羅雷(Rooney)主編的刊物《體育場所:一本國際性的體育地理雜志》(Sports Place: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Geography),這一刊物的出版標志著體育地理學的正式誕生。
學科課堂教學是研究性學習的基礎, 研究性學習的開展能夠有效促進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然而, 研究性學習開展中存在著不少問題, 把研究性學習的理念融入課堂教學, 使研究性學習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 才能真正體現研究性學習的本質, 適應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也能適應新時代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二、研究性學習與高中課程標準的關系
研究性學習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當前課程改革中的一大亮點,《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規定研究性學習活動有15個必修學分。關于研究性學習的定義,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試行)》中給出的定義是:“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币虼耍芯啃詫W習既是一種學習方式,又是一種學習觀。作為學習觀,研究性學習主張學生主動地理解、應用、探索、創新知識,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創造性解決問題的過程;作為一種學習方式,主張以發展研究能力和創造能力為主要目的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不論是作為一種學習觀念還是一種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具有自主性、問題性、探究性、開放性和實踐性的明顯特點。研究性學習把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科能力, 強調知識間的聯系, 形成認識結構是培養學生學科能力的前提, 創新情境促進地理知識和地理技能的廣泛遷移是培養學生地理學科能力的關健, 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地理學科能力的重要途徑。一般認為地理學科能力包括: 空間想象與圖像運用能力、地理信息獲信息獲取與整合能力, 地理判斷、解釋、預測與評價能力、地理表述能力等。學科能力的培養符合素質教育的精神, 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研究性學習恰巧為學生提供了這一平臺。
三、研究性學習設計原則
地理研究性學習內容的選擇,一是要遵循鄉土性原則,為了方便學生對所選題目開展有針對性的探索,學生必須對所選題目的背景知識及關聯資料有一定的了解,在選題時宜根據當地的實際來進行;二是要遵循實踐性原則,《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強調理論與社會、科學和生活實際的聯系,地理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為學生提供學習直接經驗的途徑,讓學生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去發現問題,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三是要遵循探究性原則,教師可以根據課堂上學習的地理知識,引導學生用地理思維去觀察身邊的事物,并由此發現值得去探索和研究的問題,鼓勵學生通過主動參與調查、研究、分析身邊地理現象的規律,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內容的選擇。
教師在指導學生選題的成部分, 并與各學科逐漸滲透、整合的時候, 一般都會立足于本學科相關內容, 成為學科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內容。就是同一個課題的研究,往往也需要與不同學科教師的協作指導。不同學科課堂教學是研究性學學科教師的指導所采用研究角度的基礎和手段一般是不同的,這也是課堂教學的知識延伸的結果。
五、鄉土地理中研究性學習資料的開發
地理學科的內容具有綜合性和區域性的特點,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內容的選擇可以從以下方面考慮。
研究性學習選題時,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對所列問題, 他們會用自己學過的知識選相應的課題進行研究, 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 研究性學習進行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 都不是盲目或隨心所欲的。在課題選定之后, 要依托學科理論知識(常常需要跨越學科的界限), 從當地實際情況和研究條件出發, 制定出相關的調查、觀測、實驗等研究方案。圍繞自己提出的論點, 確定調查的次數、地點、人群及內容, 選擇實驗、觀測所需的環境和器材等。通過調查、觀測、實驗所獲得的資料, 要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經過正確的分析、總結才能說明問題。這樣的研究具有較高的科學性, 學生能真正從中獲得研究、探索的體驗,養成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 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地理 有效教學 認識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809(2010)12-0126-01
一、對高中地理有效教學設計的認識
現在對教學設計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對于教學設計這一概念卻能夠達成以下一些共識:⑴教學過程是一個系統,這一系統包括了教師、學生、資源、學習方法、條件、情境等諸要素。教學設計就是要創設這樣一個系統,并運用系統科學方法去解決教學中的問題。⑵教學設計以學習者的學習目標為出發點,確定學習者的需求和教學活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并提出滿足學習者需求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⑶教學設計需要以現代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為依據,轉變傳統的備課觀,體現教育主體和學習主體的相互作用。研究教學設計,有利于增強課程改革的科學性,也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在地理新課程背景下,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成為地理教學的三維目標,成為地理教師必須直面的問題。在“有效教學理論”的引領下,我幾年來積極在高中地理有效教學方面進行研究和實踐。
有效教學是指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有效地實現預期的教學結果的教學活動。有效教學從提出至今歷經“有效教學規?!?、“有效教學模式”、“有效教學設計”三大階段,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有效教學研究的重點,相同的是,任何一種方式和模式的有效教學都必須強化“有效備課”、“有效指導”和“有效激勵”這三大環節。
二、對有效教學的初步認識
(一)國外對有效教學的界定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描述式定義,即為能夠產生有效學習的教學。以美國默塞爾為代表,他提出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學結果為判定依據,認為教學的結果能持久、學生能自由、有伸縮性與咨詢、能在生活中運用,這樣的教學才是有效教學。另一種是流程式界定,用流程圖的方式分析教學有效性的各個環節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等,從背景、過程、產出的角度來考慮教學的有效性。
(二)國內對有效教學標準的定義。目前,國內典型的研究是把課堂的有效教學分為基礎性與發展性兩個緯度。
1基礎性:①是否能把握教學內容的定位;②是否注重個別差異;③教師的表述是否清晰,包括言語概念式表述、案例領悟式表述和圖式結構式表述;④是否有效地使用教育資源。
2發展性:①是否能靈活運用、選擇和編制教學計劃;②是否運用啟發式使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教學(如開放性提問,適當的幽默,鼓勵冒險精神等);③課堂教學能否體現互動和開發的要求,老師能否尊重學生,喚起學生的自律意識,能否容許學生個體專長的課外開放;④是否具有科學思維和創造性。
這兩個緯度的缺點是:①把研究過多地囿于課堂教學范疇,就課堂教學談課堂教學,看不到教學與其他外界系統(如政策、管理乃至社會)的聯系。②標準過于寬泛,缺乏可操作性與指導性。
(三)對有效教學的認識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所謂“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它的邏輯必要條件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引起學生學習的意向,即教師首先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是在學生“想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的;二是指明學生所要達到的目標和所學的內容,即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到什么程度以及學什么,學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學什么或學到什么程度,才會有意識地主動參與;三是采用易于學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學語言有自己的獨特性──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復、深入淺出、抑揚頓挫等。如果教師在講課時不具備這些條件,那么即使教師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教學。
《高中地理學困生形成的原因調查———以高一學生為例》,該論文側重于研究學困生(學習困難的學生)的學習障礙,學生群體里的個體是有差異的,其成績有好有差,對于各個學科的學習興趣也有濃厚有淡薄,教師的教學方法可能只適合某一部分人,還有很大一部分學生由于種種原因成績不理想甚至很差。該論文側重于分析學習困難學生學習障礙的主觀因素?!陡咧械乩砜臻g概含學習困難的成因與對策》;《地理學困生學習動機影響因素與激發策略研究》;《學習困難生的學習策略研究》。這些論文大多是從學生的認知領域和學習動機等心理層次來研究并闡述學生的地理的學習障礙以及應對策略。這些的論文大多不關注學生在地理課堂上的聽課、學習狀態,對于每一節45分鐘的地理課堂來說,教師講授或開展的都是知識上的重點與難點,學生在課堂上沒有認真學習,直接導致其在地理學科的學習上障礙重重。目前在中學地理學科上的學生學習困難的研究不夠深入,理論上也不夠完善。
我國學者關于LICC理論的研究基本日趨完善。漸漸地成為一個較為完整的學科體系,也成為一個比教好的教育研究方法。代表性的有陳瑤編著的《課堂觀察指導》一書?!墩n堂觀察20問答》;《論課堂觀察LICC范式:一種專業的聽評課》;《聽評課:一種新的范式》;《論指向教學改進的課堂觀察LICC模式》;《論課堂觀察LICC模式的專業性》;《課堂觀察法》。這些研究成果主要是基于陳瑤的理論基礎之上的再創新,其中崔允漷從不同的角度來說明課堂觀察,將其定義為一種專業的聽評課。這些論文都從理論的方面奠定了基礎?!墩n堂觀察框架與工具》;《基于科學方法論指導下的課堂觀察》;《基于實證的課堂觀察與教學改進研究》。這些論文從新的角度發展了LICC理論,將科學方法論和實證主義的思想和研究系統引入到LICC理論當中來。通過實證觀察,對課堂的運行狀況進行不同維度、不同視角、不同目的的記錄、分析和研究,可以有效反思課堂中“教”與“學”行為的意義與效率,并可以據此提出改進“教”與“學”行為的方式與策略,促進課堂教學發生積極變化。
有關學生學習困難的研究,一般以1896年美國醫學教育家摩根的研究為起始,由此可見,學生學習困難的研究由來已久。20世紀60年代,柯克首先用學習困難學生一詞來描述智力正常而在課程學習上有困難學生。20世紀7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伯納德.韋納(BernardWeiner)的歸因理論以成敗行為的認知成分為中心,從而建立了一個歸因模型。20世紀70年代,前蘇聯教育學者巴班斯基的同心圓理論認為,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學習的可能性和教學的、發展的、教育的社會條件。20世紀80年代,日本佐野良五郎的雙因素理論認為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是由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國外關于學生學習困難的歸因大多關注學生本身的因素,像生理因素,心理上的認知偏差,人格角色偏差等方面。他們關注的是心理學的角度,從心理學的研究機制去歸因,不考慮學生學習困難的客觀因素。
國外學者關于LICC理論的研究經歷了三個階段:(1)探索階段。這一階段觀察僅僅是被作為一種方法被引入教育教學領域,過程也是純粹的觀察和歸納,缺乏邏輯上的系統性和內容上的全面性。(2)工具發展階段。這一階段進入了科學實證主義的研究階段,出現了很多定量化、系統化的研究方法。單向窗、攝像機等設備也使得課堂觀察的手段更加豐富,更加具有可操作性。(3)擴展研究階段。這一階段對教育研究方法的深度和廣度不斷發展,課堂觀察越來越成熟,逐步走向科學化、系統化,觀察的方法豐富,方法和手段上能夠做到優勢互補。綜上所述,國內外的學者都有關于學習困難的研究,但是國外的學者比較少有關注地理學科的學習困難研究。并且,在學習困難的研究領域,國內學者沒有國外學者做的系統全面。但是就目前而言,還沒有應用課堂觀察理論指導并研究中學生地理學習障礙的先例。
作者:王延華 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1.社會發展的需求。資源、環境、人口問題是目前制約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重要問題,世界各國都在積極尋找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解決方法,而這些問題與地理學科息息相關,地理學科的重要性日益劇增。深入了解我國地理特征、資源分布、氣候結構等能夠有利于國家在農業發展、人口健康、資源整合等方面做出重要的決策和改革措施,促進國家產業優化和調整,提高國家競爭力并為世界環保做出貢獻。在國際上,地理學家已經通過多種方式解決了許多社會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比如社會發展趨勢和影響、全球氣候研究、地貌分析、資源開采等。未來中國地理學發展戰略主要體現在地球表層系統變化規律、區域開拓耦合技術路線、國土資源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對地理學家的專業知識和應用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高校作為人才輸送的場所,是培養學生綜合性和區域性地理專業能力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未來地理學家和提高社會公眾地理知識的重任,提高高校地理教學質量已經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的迫切任務之一,使其符合社會發展人才培養的需要。
2.我國地理學科發展的需求。傳統的地理學受到分解學術思想的影響,其綜合性方法論無法得到有效體現,大部分以分解的形式組合存在,相比世界水平比較落后。隨著應用生態學和系統論觀念的普及,我國開始對地理學重新定義,研究的重點也轉為綜合發展和要害分析方面。這就形成了兩種不同的地理學范疇,傳統的地理學以靜態描述來記錄一個區域的景物,而新地理學又注重于人類活動在該區域內產生的影響,二者各有優缺點。新舊地理學的發展融合就要求高校地理課程教學需要與之相適應,取長補短。一方面,延續傳統地理學對地貌特征、人文景觀的記載和描述;另一方面,要對人類活動、社會發展等對環境資源的影響加以預測和分析。高校地理教學改革應該將新舊地理學所側重的問題加以融會貫通,堅持自然和社會綜合發展的原則,使得地理學科更好地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3.高校教學改革的需求。在過去傳統教學觀念中,教師一直被當作教學的主要管理者和監督者,需要全面負責整個教學過程,這種灌輸式的觀念顯然已經違背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思維,高校教學改革的方向需要將學生的知識獲取從被動轉為主動,并且新時代下的學習強調各學科的關聯性、實踐性以及自主、創新的高級學習過程。學習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掌握如何學習的能力往往比單純地知識獲取更為重要,教師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持續學習能力的培養,并增加課堂的互動性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高校地理教學存在的不足
1.課程內容設置不合理。地理學與氣候氣象、地質地貌、土壤情況、生物分布等學科聯系緊密,目前教材中的內容缺乏對這些學科內容的覆蓋,使得地理學科內容完整性降低,并且教材內容有些過于簡單或冗余,無法全面地講述地理學相關知識,高校地理的綜合性特點沒有得到較好的體現,這不僅無法讓學生系統地學習地理課程體系結構,還不利于學生通過綜合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除此之外,教材中缺乏對現實生活的反映,高校地理教材目前主要還是分析地理特征、形成機制、分布規律等,對于與地理學相關的環保、資源、可持續發展等現實問題卻鮮有涉及,教材內容和現實生活存在脫節。
2.理論和實踐沒有有效結合。傳統課堂教學課時有限,往往無法覆蓋知識點較多的地理知識,并且教學地點一直在課室當中,學生雖然能夠對地理基本概念、地貌氣候知識有所了解,但無法通過實地考察、野外判別、讀圖訓練等真正應用所學的知識。在課程安排上,只有很小一部分高校有地理野外實習以及地理實驗等實踐課程,并且這些實踐課程往往只有幾個課時,學生的實踐能力鍛煉和提高無法有效保障。隨著我國高校教學改革的不斷發展和深入,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也在不斷地突顯,已經嚴重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升,高分低能的現象不斷發生。高校地理教學應該根據地理學科自身特點,重視學科和教學發展的聯系性,才能制訂出符合新時代下創新實踐型人才培養的高校地理教學改革方案,提高高校地理教學質量,為社會輸送地理科學后備人才。
三、高校地理教學改革途徑和措施
1.完善地理教材內容,構建地理課程體系。根據高校對地理專業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方案,高校地理教材的內容應該做出調整,摒棄重復過時的知識點,同時增加與關聯學科間的聯系,并加強環境、資源、人類等社會科學的應用研究。通過開展學科融合、專題講座、研究性實驗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將高校地理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構建完善的高校地理課程體系,從層次上和相互協調中規范整個教學過程。對于高校地理的實踐課程,除了一些戶外實地考察、實驗等動手環節,還需要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地理相關論文撰寫、地區資源的研究和調查、地理相關科技知識學習、參加專題講座和討論會等,實踐課程既是對地理理論知識的鞏固,也是對地理學科新技術新方向的認知,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完成學生地理知識的全面提升。
2.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學生學習知識需要動力、熱情以及積極性,當學生具備三項條件時,其學習效果就會提升,而這些恰恰是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痛點。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師生間缺乏互動,課堂氣氛比較沉悶,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則在臺下被動聽,并且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只能通過作業或期末成績來衡量,無法做出一些差異化的評價。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高校改革需要從多元化的方式入手,采用先進的信息化教學模式,比如慕課課程、在線學習平臺、微視頻教學等豐富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通過課前、課中、課后相結合的方式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知識應用能力、解決困難能力等。同時,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而應該轉變為引導者,通過任務教學法等輔助學生進行地理知識的掌握,并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制訂出符合學生全面發展的提高方案,最后通過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完成學習成果的檢驗。教師在整個高校地理教學課堂的角色從灌輸式傳授者向知識引導者的身份轉變,促進師生間的合作,在活躍的學習氛圍中,提高高校地理教學質量。
3.加強校企、校政結合,豐富學生實踐項目。實踐是檢驗學生所學知識最有效的方式,就目前而言,并不是所有高校都擁有完善的教學資源能夠提供學生實踐環節的使用,但地方實驗室、地理測量儀器設備等掌握在政府和企業手中,因此,高校應該加強與政府和企業的合作,通過租用地理實驗室、到企業普及地理相關儀器設備的使用、到規劃局學習地方環境規劃項目以及資源勘探與評估等政府企業項目,讓學生體驗到所學知識在社會中的實際應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為以后就業提供方向和學習的目標,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作者:解瑞峰 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葉汝坤.自然地理實習基地建設與實踐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