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9 11:00: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人性的心理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積極心理學是20世紀末興起于美國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是致力于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等積極品質的一門科學,其主張以人固有的、潛在的力量以及美德為出發點,用一種積極的態度來解讀人,激發人的優秀品質與積極力量,從而幫助人們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能,使人們能夠生活得更加美好、更有意義。作為心理學一種新的研究取向,積極心理學并不是憑空產生的,一方面“二戰”以來消極的疾病心理學模式禁錮了心理學的發展,另一方面,人本主義理論也為積極心理學的誕生提供了豐富的養分。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西方心理學史上一次重大變革,把人的本性與價值第一次提到了心理學研究對象的首位,極大地開拓了心理學的研究領域,豐富了人類精神生活研究的內涵。人本主義的發展為積極心理學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人本主義心理學是積極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發展淵源。
1 積極心理學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繼承與發展
1.1 人性觀上的繼承與發展
心理學是關于“人”的科學,心理學的研究從人出發又歸結到人,每一位心理學家都有一種關于世界和人的限定概念,并以此作為研究工作的一項指針,一種人性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心理學研究的觀點、證據的收集和解釋,以及心理學理論的建構。劉華甚至提出,人性應該成為心理學統一范式的邏輯起點。筆者深以為然,故而從人性觀出發探討積極心理學對人本主義的繼承與發展。
人性觀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一大理論基礎,人性觀居于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核心地位,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廈是在其人性觀的基石上建立起來的。人本主義學家非常重視人性的研究,總體來說,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對人性持樂觀積極的態度,認為人性是人的內在本質,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性并不是一個靜態固有的概念,而是一個動態發展的范疇;有機體內部有積極成長傾向,驅使著有機體向著完滿發展,人性具有自主性、內發性、選擇性、形成傾向和實現傾向的特點;人性中具有善良性、道德性、建設性、積極性、向上性、可信賴性的價值定向。積極心理學繼承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人性觀,其最基本的假設就是,人們的美好和卓越,與疾病、混亂和悲痛同樣都是真實存在的。積極心理學呼吁心理學不僅要關注疾病,也要關注人自身的力量;不僅要修復損傷,也應該努力構筑生命中美好的東西;不僅要治愈創傷,也要致力于幫助健康的人實現其人生的價值。
無論是人本主義還是積極心理學都反對把人看作是受本能驅使的動物或被環境決定的有反應的有機體,反對悲觀主義人性觀和消極心理學,把心理學的研究視角從各種心理疾病、行為拉回到對人自身的探索中來,人本主義提出人是有尊嚴、有價值、充滿潛能的獨特個體,認為人有積極成長的傾向,人可以自由選擇、自我實現,使自身趨于完滿,沿著這一思路,積極心理學進一步挖掘人的積極品質和優點,相信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獲得幸福,幫助人們探索生活的意義。
積極心理學與人本主義心理學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它們是一脈相承的,但是筆者認為,積極心理學對人本主義最大的繼承就是人性觀的繼承,他們先后舉起了心理學研究人性的旗幟,使心理學在當代歷史條件下回歸于人性的科學,人本主義心理學與積極心理學一起為人性繪制了一幅宏偉藍圖,共同詮釋了人性能達到的境界。積極心理學與人本主義都對人性有著積極樂觀的看法,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研究對象、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因此,筆者認為可以把人性觀視為人本主義心理學與積極心理學的邏輯起點。
1.2 研究對象上的繼承與發展
因為人本主義強調研究人的內在本質,研究人的尊嚴與價值,所以其堅持把健康的人作為研究對象。與此相似,積極心理學強調人性的優點與價值,致力于使正常人生活得更好、更有意義,所以其研究對象自然是普通人。
1.3 研究內容上的繼承與發展
人本主義心理學弘揚人的尊嚴、價值,探索人的動機、愿望,提出人具有自我實現的傾向,人可以進行自由選擇。積極心理學也在努力構建一幅關于人類優秀品質、美德的宏偉藍圖,既研究人的積極主觀體驗,如幸福感、愉悅、滿意、感激等,也研究積極的個人特質,如興趣、創造力、審美力等,除此之外,積極心理學還研究積極的機構。人本主義心理學與積極心理學存在著共同的研究主題,兩者都強調研究人的需要、積極情緒和積極人格等。
筆者認為,積極心理學在研究內容上表現出更為開放的視角。人本主義心理學一直把注意力集中于人自身,馬斯洛建構了以似本能論、需要層次論、自我實現論、高峰體驗論為主要內容的自我實現思想體系,羅杰斯提出了自我理論和人格理論,并在此基礎上創立了以人為中心的治療方法,羅洛?梅主要探討人的現時存在價值、自由選擇,提出了存在本體論和存在人格理論。以存在主義與現象學為主要理論支柱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主體性與主觀性,重視自由、價值、選擇、責任、自我、潛能等方面的研究,其始終關注著人自身,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社會環境和社會實踐在形成和發展現實人性中的決定意義。而相比較而言,積極心理學的視角就開放得多,其主要包括三個研究主題:積極的主觀體驗、積極的人格特質以及積極的社會組織系統。在個體層面,積極心理學研究人的愉悅與積極體驗、主觀幸福感、個性、價值、興趣、能力、成就與健康等;在群體與社會層面,積極心理學也致力于研究能夠承載美好生活的社會構成――友情、婚姻、家庭、教育與宗教,它十分重視人際關系的研究。由此可見,積極心理學關注人類自身的性格力量、美德,同時,它也跳出了個體自身,在更為廣闊的社會與群體層面研究人類的幸福與生活的意義,更加重視社會環境的作用。因為積極心理學相信積極的社會組織系統不僅是建構積極人格的支持力量,而且是個體不斷產生積極體驗的最直接來源??梢姡e極心理學也表現出更多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其致力于使人們生活得更好,同時重視對群體與社會機構的研究,重視人際關系,這一切不僅有利于個體的發展,也有利于社會的和諧,關乎著人類的命運。
1.4 研究方法上的繼承與發展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以存在主義哲學為其主要觀點的理論根源,以現象學為方法論基礎,以整體分析、現象學方法和個體特征研究法等為具體研究法。人本主義心理學方法論促進了心理學方法論的變革,它反對方法中心主義,主張研究對象決定研究方法;反對科學主義,堅持科學方法與人文科學方法的統一;反對原子主義方法論,堅持整體分析法。誠然,人本主義提出的方法論構想是好的,但在實際中,其仍然過分強調主觀經驗的重要性,重視描述和經驗性的分析,這是因為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大多推崇存在主義和現象學,過分強調內在的自我,過分強調理論假設、推演或類推而忽視實證研究,這就給人本主義打上了思辨哲學的印記。人本主義在后來的發展中甚至成為一種反實證主義傾向的心理學,從而走向了主流心理學的對立面,限制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展。
相比之下,積極心理學在研究方法上表現出了十分包容的態度,它一方面繼承了人本主義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以實證研究方法為主,另一方面又不拒絕非實證研究方法,既用實驗、測量和分析,也重視描述分析和存在分析。積極心理學創始人之一克里斯托弗就認為,獲取有意義的證據可以有多種渠道,科學不應該只崇尚其中的一種渠道而忽視另外的渠道,科學的心理學可以從嚴謹的實驗室實驗中獲取數據,也可以從對獨特個體的個案研究、訪談,以及大眾的普查,歷史資料的分析等渠道中獲得實證。積極心理學對研究方法的態度由此可見一斑。
2 總結與展望
【關鍵詞】心理學 人性觀 思想政治教育 啟示
思想政治教育是作用于人的思想的社會實踐活動。人性是人共有的區別于動物的本質屬性,人性觀是對人的基本看法和觀點,是價值觀的組成部分,也是心理學研究的重要內容。雖然之間存在差異,但都是客觀事物經過人腦加工形成的理性思維觀念。本文通過對部分心理學流派的人性觀進行分析,從思政教育的角度提出建議,希望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具有價值。
一、部分心理學派的人性觀
(一)精神分析學派的人性觀-堅持本能論
精神分析學派由奧地利精神科醫生弗洛伊德創立。弗洛伊德認為個體行為由生物體的本能驅力所決定。他認為在人的一生中人的本能處于關鍵地位,人的行為由本能決定,遵循追求快樂的原則,而人的本能與無意識相聯系。無意識存儲著個體所有的經歷、記憶和被壓抑的欲望,是非理性的,違背社會道德原則,按照快樂原則行事,是人類活動的動力。因此無意識很多時候被有意識的壓抑,不被人察覺,但通常可以通過夢境表現出來。精神分析學派非常重視個體的早期經驗,他們認為個體成年以后出現的各種心理精神問題,是因為早期的欲望沒有得到滿足和被壓抑的童年經驗,所以在精神分析心理治療中,他們主張通過釋夢來探索個體早期的童年經歷。
(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人性觀-環境決定人性
行為主義學派堅持環境決定人性的人性觀。行為主義學派認為人的意識看不見、摸不著,研究意識很難建立系統科學的理論體系,所以他們主張要拋開意識,直接研究行為。行為主義學派的代表人物華生認為心理學的目的是為了找出行為和刺激之間的關系,只要找到了它們之間的關系,就能預測行為和通過環境去控制人的行為 。他曾說:給我一打健康的沒有缺陷的嬰兒,并在我自己設定的特殊環境中教育他們,那么我愿意擔保,隨便挑選出其中一個,都能把他訓練成為我選定的任何一種專家:醫師、律師、藝術家、商界首腦乃至乞丐和盜賊,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趨向、能力、天資和他的祖先的職業、種族。通過華生的這句話,我們可以知道,行為主義學派認為人性是由后天環境決定的,好的環境塑造好的人性,差的環境形成惡的人性,與先天遺傳等因素沒有關系。
(三)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人性觀-人性本善
人本主義學派在人性的觀點上堅持人性本善。他們認為人是不斷前進發展的,自由善良,值得信賴的,每個人都有向善的潛力和自我實現的潛力。羅杰斯曾說:“本質上講,人類是不斷前進的有機體,他們會努力實踐自己創造的本性并努力追求真理。”在羅杰斯看來個體不僅具有自主性,個體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自主的進行選擇,去偽存真,去惡揚善,在自主選擇中不斷提升自我,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并且自我實現和自我發展的過程中,個體會發揮自己的創造本性。
(四)積極心理學的人性觀―積極美好
積極心理學堅持積極美好的人性觀。積極心理學雖然也主張積極美好的人性觀,但是與人本主義不同。人本主義心理學派堅持人性本善,只要把個體放在積極的環境中,個體就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而積極心理學認為人的生命是一個開放的、自我決定的系統,這個系統中不僅包含著人性美好,自我完善的一面,也包含著潛在的自我內心沖突,而個體能決定自己的最終發展狀態?;谶@種觀點,積極心理學主張應把工作中心放在研究人的積極潛質上,鼓勵個體發現培養自身的積極潛力。
二、以上心理學流派的人性觀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一)重視欲望、本能和早期經歷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的影響作用
精神分析學派在人性觀上堅持本能論。雖然精神分析學派過多強調了本能欲望在行為中的決定作用,但不能否認本能欲望對行為選擇的影響。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重視個體對外在事物的追求,對于正確積極的目標,應鼓勵支持,發揮個體的能動作用,從而實現人生價值。精神分析學派重視個體早期經驗對個體的影響,發展心理學的親密關系理論與其不謀而合。所以在個體早期,要積極發揮父母的作用,父母要多陪伴孩子,發揮教育作用,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教育方式,不能一味的采取傳統的“虎式”“貓式”教育,不僅要關注教育結果,也要注意教育過程和階段性。
(二)重視環境對教育的影響作用
行為主義學派堅持環境決定人性的人性觀。雖然這一學派的人性觀夸大了環境的作用,但是在另一個側面也指出了環境對個體的影響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肯定個體意識的作用,環境對個體的影響個體可以選擇。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個體的意志,當個體擁有堅定的意志,就不會輕易受不良環境誘惑的影響。同時也要看到環境對個體的影響,環境對人的影響一般是潛移默化的,在不自覺中個體可能就受到了環境的影響。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盡力給受教育者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國家、社會、家庭要發揮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建立良好的社會、學校、家庭環境的力度,使個體在良好的環境氛圍中不斷提升和發展自我。
(三)尊重人的自主性,滿足人自我實現的需求
尊重人的自主性,滿足人自我實現的需求。人本主義學派認為個體具有自主性,可以對未來進行選擇,在不斷地選擇中發展完善,最后達到自我實現。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尊重個體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和解決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和提高個體的創新能力。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人的一生有五大需求,自我實現是最高需求。社會要尊重不同個體的不同需求,個體的能力不同,必然導致個體的需求不同,不能用一個標準要求所有的個體,同時社會應給個體提供自我實現的機會,使個體能在社會支持的環境中滿足自身的需要。
(四)發現個體的積極潛力,培養個體積極行為
積極心理學肯定個體有積極潛力,同時也存在自我沖突。在現階段的教育中,教育者把傳授知識和發現問題作為教育的主要目的,但一味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不是教育的最終目標,教育的目標應該是發現受教育者身上的積極力量,鼓勵個體發展這種積極潛質,使個體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能改善自身的問題,而且能發展出亮點。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要學習積極心理學這種一分為二的人性觀,不僅要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而且要挖掘學生身上的亮點和積極潛力,使這種潛力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馮衛衛.淺析三大心理學派的人性觀思想[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012.
[2]譚景峰.見素抱樸,返璞歸真―淺析人本主義人性觀在心理治療中的作用[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0.
[3]申艷娥.心理學流派中的人性觀[J].貴州工業大學學報,2007.
[4]寧江龍.心理學中人性觀的超越:從人本主義到后現代[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3.
[5]況志華,任俊.積極心理學:人性的理性復歸[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7.
一、積極心理學概論
1.積極心理學定義。中國人所接受的積極心理學定義,主要是李金珍及王文忠等學者對謝爾頓及勞拉•金所著的《為什么積極心理學有其必然性》中積極心理學的定義。此書作者認為積極心理學主要是用于分析探究人類力量及美德等方面的積極心理學思潮。同時也有些學者對此定義有不同意見,邵迎生認為積極心理學主要是關于人類日常強項及美德等方面的科學探究。心理學家雖然對于積極心理學認識有所不同,但都認為積極心理學可讓人們能得到幸福。
2.積極心理學產生背景。心理學于1879年演化為獨立科學,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始終未被人們重視。由于戰后長時間面對戰爭及被戰爭毀滅的世界,人們身體及精神上都飽受創傷,這時心理學則成為了治愈戰爭創傷的有效途徑。心理學家不斷分析心理問題并且找出可治療和緩解人們心靈創傷的方式,也將研究核心轉為負向及病理方面分析心理問題,這類心理學就是現代人們所熟知的病理心理學或消極心理學。隨著多方面的應用也使其發展迅速,但這也僅是發展了心理治療,其它方面卻從未發展。積極心理學就由此產生,這主要是注重日常中鼓勵及友愛,更加全面地要求心理學家運用更為開闊的眼光對待人的潛能及動機和發展,同時也強調人的價值。
二、積極心理學屬于傳統主流心理學部分修正
二次大戰之后,由于社會環境變化及人類需要醫治身體及心靈方面的創傷,心理學成為了治療人類精神及心理疾病的一種方式,而關于幫助人類得到幸福生活及挖掘且培養天才的熱潮則逐漸消退,這時心理學演變成了類醫學的一種。若是將二戰之后的心理學界定為傳統主流心理學,則該時期傳統主流心理學最大的成果就是讓《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成為世界性精神及心理疾病診斷標準。現階段此標準已發展至第四版,該標準包含著340類心理及精神問題診斷標準和治療方案,心理學家也早已對多年前未能解決的心理疾病提出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這稱得上是傳統心理學的一項偉大成就,也使心理學脫離了“讓所有生命過得有意義”主要主題。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項純粹變化,它主要是探析生命中不幸事件至生命中幸福事件的主要變化。積極心理學主要研究方向是積極情緒體驗、對個體長久指導自身思想及行為的個人資源影響,再加上對主觀幸福感積極情緒的影響。
三、積極心理學是促進人類全方位發展的貢獻
積極心理學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并且提倡積極人性論,充分消解了傳統主流心理學問題片面性,也有效恢復了心理學應有的功能及使命,這同時也體現了社會意義的博愛及人性。隨著社會發展,現代人們的思想、生活以及工作等各個方面出現了諸多問題,因此需要克服現代化進程中所存在的各方面負面影響,從而重建人類新型人文精神,以便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積極心理學注重人性的積極方面,同時探析人的優點及價值,重視正常人的心理機能,使心理科學對于人性的科學理解及良好干預,使個人及家庭和社會得以持續發展。積極心理學可以讓心理學家用更為開放的姿態將注意力轉至人的潛能及動機和能力,加在幸福及希望等良性品質上。積極心理學的本質及目標是探析人類人文關懷及終極關懷,是富有激情及理性且嚴謹的新型學科,它深刻表達著對人類命運的關懷。
四、積極心理學對教育和社會及其相關領域的價值
積極心理學注重人類發展,也可以說積極心理學已超出了學科發展的范疇,早已融進社會發展大潮流中。社會應給予積極價值導向,從而成為有效且公正人道的社會。這同時說明社會價值導向擔當著社會變化的引導者,就好比心理治療師治療病人一樣,所用的導入方式不同則病人的變化也不同,或者是不同導入方式產生相同結果,不過同樣結果之間社會意義是不同的?,F代社會的諸多領域也開始逐漸興起一場必然的積極運動。教育行業對積極教育的改革,逐漸認識到學生積極體驗及品質的重要性,同時加強學生積極體驗成為教育目標實現的關鍵內容,這也是教育所追求的價值核心。公共關系及管理方面的積極思想更為顯著,雙方談判時也都是盡量避免對方可能出現的損失,從而實現雙贏。
五、結束語
關鍵詞:心理學危機;發展趨勢;中國化
20世紀70年代有人認為,“現代心理學史并不是一個科學進步的記錄, 而是理智的倒退”,“整個西方世界已經面臨精神崩潰,心理學的倒退只是其中一部分的表現”。臨近20世紀末更是有人斷言, 心理學已經“解體”。站在新世紀的起點, 展望未來, 回顧過去,心理學演變的基本態勢并非這么簡單。自心理學產生以來,西方心理學各派就不斷產生爭議,同時各派間就出現了相互吸收、彼此滲透還有就是互相排斥的局面。二戰之后, 原來一些比較極端的學說日益受到猛烈的抨擊, 新的思潮應運而生。這些思潮不再以學派的形式出現, 而是作為一種范式、潮流或者發展動態去影響心理學的各個領域。隨著當今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的大的發展趨勢, 心理學出現了怎樣的主要發展趨勢呢?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有不同的視角和層面。
現代科技為心理學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認知心理學代表了當代心理科學的融合趨向,人本主義心理學引發了積極關注人性的普遍回應, 臨床心理學促成了理論聯系實際的時代精神, 辯證唯物主義理論指出了心理學發展的光明前景。這樣的總體趨勢表明, 當代心理學 危機雖然存在, 但前景還是光明的。
一、心理學的科技化
心理學學科性質的二重性, 即自然科學性質與人文社會科學性質的二重性。它是研究人的科學, 但不只是哲學范疇上的人的科學, 也是研究自然科學范疇上的人的科學。心理學研究卻是科技化的發展趨勢,心理學的科技化是隨著整個科技發展而推進的,高新科技為心理學提供了更現代化的手段。中國的腦科學計劃也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認知心理的腦科學研究, 已被列入“973”項目的50個課題之一, 利用電腦研究腦神經網絡已是一個熱點和主攻方向。李嵐清副總理給我們江蘇的一個重大課題是:“科學教育: 開發兒童少年潛能研究?!睂π睦砥鞴俚哪X揭示得愈深, 對心理活動規律也就掌握得愈多, 其對社會實踐領域的作用也就愈大。但是心理學的高新科技化, 并非完全把心理學當作一門純粹的自然科學來研究。我們利用高科技手段還是研究人的心理過程與心理內容, 這就涉及人性和社會性的問題, 而認知心理學代表了當代心理科學的融合趨向。
二、認知心理學代表了當代心理科學的融合趨向
認知心理學出現于20 世紀初, 瑞士的皮亞杰為早期代表。40年代末, 由于各門科學的迅猛發展, 產生了科學間橫向聯系的需要, 這種需要推動了信息論、控制論和系統論的誕生。50 年代末、60 年代初, 心理學界涌現出一股研究認知過程的潮流, 在知覺、記憶、言語和問題解決等領域, 形成了綜合的認知理論體系。在這些理論看來, 環境的因素不再是說明行為的最突出的因素了。環境提供的信息固然重要, 但它是通過支配外部行為的認知過程的編碼、儲存和操作, 從而影響人類行為的。《認知心理學》(1967) 一書的出版標志了當代認知心理學的正式誕生。使用這種方法的基本設想是: 如果計算機和人于某種作業中的操作模式在功能上相同, 那么指導計算機的程序就能很好地解釋人是怎樣完成這一作業的。因此, 應用這種方法不僅能客觀地描述人的某些復雜的內部過程,并且能推動人工智能的研究, 促進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當代認知心理學是在反對某些傳統心理學思想的斗爭中發展起來的, 但它和傳統心理學又有著密切的聯系。它拋棄了行為主義的一個重要概念, 即只有可以直接觀察到的東西才能成為科學研究的對象, 但又高度肯定了行為主義對客觀方法的重視; 它注意對人類智慧行為的研究, 因而不同于精神分析, 但又承認在人類信息加工中存在著某些無意識的過程, 并用精密的客觀方法研究了這些過程;它不滿格式塔心理學某些含糊不清的理論, 但又繼承了格式塔在知覺、思維和問題解決等領域的研究成果, 并進而豐富了這些成果。正因如此,我們說認知心理學不是一個狹隘的心理學派別, 而是一種新的運動或者方向, 它的發展代表了當代心理學相互融合的新趨勢。
三、人本主義心理學引發了積極關注人性的普遍回應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形成略早于認知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相似的是, 人本主義心理學也不是一個嚴密的學派, 而是一些相同或相近觀點的心理學家的聯合。主要發起人有馬斯洛、霍妮、弗洛姆、羅杰斯等等。馬斯洛將這種學說與其動機理論結合, 提出以自我實現為最高境界的需要層次學說,認為自我實現者才是社會上最有價值的人。羅杰斯的自我論乃是自我實現論的另個重要理論支柱, 認為人有一種內在的“機體智慧”, 能對那些有利或不利實現自身潛能的經驗進行分辨, 促進自我實現的關鍵在于人和人關系中建立無條件關懷的真誠聯系。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在主要方法和基本觀點兩方面都不同于近代傳統的實驗心理學。他們繼承了人文科學心理學的傳統, 強調心理學研究的特殊性, 主張以整體分析法取代元素分析法, 以個案研究取代一般規律研究, 或在個案研究基礎上進行一般規律研究。就方法來看, 他們恢復了早期人文心理學的傳統, 和當代西方盛行的實驗傾向并肩而立。就觀點來看,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對兩大傳統心理學派——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的基本理論都持異議。他們以心理學資料論證人的本性, 認為人的本性基本上是好的, 破壞性是環境影響所致,反對弗洛伊德把破壞性也列為人的本性的看法。在人與環境的關系上, 他們強調人不是一無所有來到世間的, 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 人是主動的, 有選擇的, 能創造的, 反對行為主義的環境決定論。毫無疑問, 人本心理學家批評傳統心理學僅僅注意到人性邪惡面的觀點是正確的。他們不遺余力地為擴大關于健康人研究的心理領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有力地推動了心理學對人所特有的精神生活的多方面的關注。
四、臨床心理學的產生適應現代人類精神需求
在當代, 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獲得了充分的證明。但是恩格斯早就告誡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 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每一次勝利, 在第一步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想的結果, 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 常常把第一個結果又取消了?!钡拇_,人們在創造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眾多的物質財富的同時, 卻在承受自然界的報復, 面臨更大的威脅。在此情形下, 雖然人類對自身生理及其病變的認識已經相當的深入了,大多疾病都已在人類的控制和治療能力之內, 但是, 人類不得不更加關注自我心理的完善發展, 包括健全的認知能力、適度的情緒反應、堅強的意志品質、和諧的人格結構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至此, 我們對自身認識出現新的質的飛躍的條件終于成熟了:不僅應該關心身體健康, 而且更應關心理健康, 并且對后者的重視程度將與日俱增。所以說不幸是產生思想的溫床。由于在相當長的時期內, 心理學與現實社會缺乏緊密聯系, 理論探索與應用研究嚴重脫節, 而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 人們的心理內涵越來越豐富、精神需求越來越豐富, 這就使得心理學遠遠不能滿足人們對它的極高期望。因此, 面向社會, 參與生活, 大力加強應用心理學研究的力度, 便成了當代心理學發展的極為重要的走向。心理學已不再是純理論的專業沙龍, 而是向應用化方向飛速發展。應用心理學已涉及各個階層和年齡段的各種心理問題, 已成為具體的、可操作的人生指南。特別是臨床心理學, 適應社會發展和人類精神重塑的客觀要求, 專家人數大大超過了其他分支, 理論開拓與實踐創新方興未艾, 生命活力日益凸顯。整合、融化、更加貼近生活、更加適應社會文化心理的走向, 這樣的趨勢就使得心理治療與咨詢不但成了引導人們重返精神家園的專業旗幟, 而且其本身也獲得了不斷地發展, 并且促成了整個心理學理論與實際日益結合的新的時代精神。
五、心理學的中國化,并以辯證唯物主義理論為指導
1.抵制全盤西化,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心理學理論體系。東西方及各國心理學同中有異, 異中有同, 同的方面就是心理學的世界性、國際化的問題, 異的方面就是心理學的本土化問題。在當前, 西方心理學占據世界心理學主流的情勢下, 心理學的本土化主要是指一種社會文化取向的問題, 每個國家的心理學所采用的概念、理論及方法要能切實反映本國民眾的心理與行為, 這個原則適合于每個國家的心理學。就以西方心理學本身而論, 當德國馮特的構造主義心理學經過鐵欽納的完善傳播到美國以后, 雖然促進了美國心理學的發展, 但最終還是美國本土發展起來的機能主義心理學取勝了, 這也是一種廣義的本土化,我國心理學的本土化就是中國化。80年代初潘菽教授他又提出建立有中國特色心理學的問題, 認為這是我國心理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認為, 我國心理學的本土化或中國化, 就是要抵制全盤西化,就是要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心理學理論體系。中國近現代心理學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 不將心理學植根于中國人的文化土壤之上, 我國心理學事業就得不到真正的發展。心理學的中國化, 要求我們以辯證唯物論作為心理學的方法論的理論基礎, 要求我們進行中國人的心理實驗研究, 要求有符合中國國情的心理量表和研究方法, 要求繼承和發揚祖國心理學的優秀遺產, 也要求我們學習和借鑒歐美蘇俄等外國心理學中一切有益的東西。心理學不中國化就不可能使心理學成為中國文化的有機部分, 心理學不中國化就不可能滿足社會對心理學的切實需要。
2.以科學思想觀為指導,擺脫盲目仿效。盡管當代心理學成績斐然, 但它仍在走向成熟之中, 還算不上是一門嚴格的規范科學。這是因為, 時至今日還沒有一個學派能成為公認的范式, 還沒有一個理論能貫穿人的整個心理活動, 還有許多概念只是從其他學科中簡單轉借過來的。特別是西方心理學奉為準則的實證主義和現象主義哲學思路, 導致了日益嚴重的衰落跡象與潛在危機, 使他們難以對已經取得并將不斷取得的大量實驗成果做出科學概括, 難以對心理的實質這樣一系列基本理論題做出完善的解釋。心理學研究的對象是人不是物, 它是介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一門中間學科, 并非純粹意義的自然科學, 因此其自然科學之路走通不現實。而且,心理學所膜拜的西方科學也并不是完整意義上的科學。由于二元論的哲學傳統和機械論的宇宙觀念, 特別是科學技術的資本主義方式的片面應用, 使當代主流科學走上了背叛人文精神的褊狹之路, 對人性的理解越來越支離破碎、歪曲尊嚴。因此, 帶有世界性的普遍反思就在所必然。事實已經表明, 心理學研究必須以辯證唯物主義理論的指導地位, 正確堅持客觀性、系統性、發展性和辨證性的基本原則, 把各種具體方法技術、一般科學方法論和哲學方法論有機結合起來。唯此才能突破困境, 促成學科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毛海東.心理學發展的當代趨勢 [J] .延安大學學報,2003(05):118-121.
[2]劉玉新,張建衛.論心理學在當代中國的發展前景 [J] .華北電力大學學報,1996(03):60-63.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人性;心理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B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08-0261-01
一、積極心理學的源起背景
二戰后,由于戰爭造成的傷害,美國的心理學把重心放在了評估、治療精神疾病等方面,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經濟的發展,社會物質文明的進步,并沒有帶來人們意料之中的滿足感和幸福感,相反,人們感到了更多的生活壓力和焦慮以及精神上的空虛。積極心理學之父Seligeman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一職后,利用他的影響大力宣傳他的積極心理學主張。在美國心理學年會上,Seligman竭力主張將將積極心理學提升到重要的位置上?!睹绹睦韺W家》和《人本主義心理學》等雜志分別在2000年和2001年發表了積極心理學專輯。由此積極心理學作為一項影響全世界的運動迅速展開。
二、研究范圍
(一)積極的情緒體驗
積極心理學認為對待過去如果能做到滿意或者滿足,即是積極的情緒體驗。由于每個人對生活的滿意點不同,對待同樣的事情產生的態度也不同。滿意點越低越容易滿足。積極心理學把投入的生活(engaged life)看做是幸福的因素之一,這也是對待現在的一種積極體驗。所謂的投入的生活是一種追求愉悅的心理狀態??鞓肥欠e極心理學家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積極體驗的一種。在積極心理學創立之初,專門成立了一個研究影響快樂的外在因素的小組。研究發現影響快樂基準線的外在因素包括遺傳、生活條件和自身所從事的自發性活動。同時積極心理學家們并不否認甚至非常重視內在的修為對快樂的作用。
(二)積極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人生成敗的根源之一。人格的研究一直受到科學家們的重視。積極的人格特征也引起了很多心理學家的研究興趣。積極心理學家認為要過幸福的生活需要發揮自身的才能、興趣和優點。因為對興趣和才能的研究隨處可見,他們研究的重點放在了優點和美德上。研究者找到了幾乎所有文化里都認同的人類的六大類美德:智慧、勇敢、仁慈、公正、節制與超越。積極心理學家認為人不必始終盯著自己的缺點不放,卻可以全身心投入,發揮自己的優點,就能培養出各種卓越的能力,原本的苦差事也就不再叫人那么痛苦。
積極心理學對積極人格的研究尚處于初始階段,一些理論沒有被實證研究,還不能被廣泛接受和認可。此外,人格理論過分強調外在品質的培養,把人格的發展等同于品德培養,這也受到了許多質疑。
三、意義
積極心理學的出現和受到重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在人們日益重視精神健康的時代,積極心理學的促進幸福的主張符合了社會發展的要求。它的意義主要表現的以下兩個方面:
(一)積極心理學是對已有心理理論的補充和發展。在積極心理學發展之前,多數心理學家把視角放已經產生的問題上,而很少關注如何預防問題的產生,同時,他們更多關注的是人性的弱點,從消極的角度解釋它們。積極心理學著眼于人性里的優點和積極的東西,利用優點克服困難,這也應了中國成語:揚長避短。克服缺點的過程痛苦而漫長,很多人不得不宣告失敗,而發揮優點的過程卻是快樂和幸福的。當然積極心理學并不否定病理性心理學的作用,它只是幫助心理學界重新找回被遺忘的積極力量和積極品德。
(二)積極心理學在研究方法上博采眾長,既有實證,也有繼承和學習前人經驗性的、過程定向的方法,很好的促進了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和發展。積極心理學并不把自己看做是對過去心理學的一種代替,而僅僅看作是對已有心理學的補充,因此它不會排斥利用已有的傳統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為自己服務。
積極心理學既是繼承,又是創新。積極心理學和人本主義理論有著同樣的主題,但它提出了主要培養人的積極方面和人本思想有了很大的不同。它在東方文化里尋找契合點,充分肯定佛教里某些思想對人的意義,如冥想、瑜伽等。這種中西文化包容的思想更易于被接受和認同。積極心理學的誕生讓心理學的發展有了新的方向,我們的生活也會隨著它的深入人心而變得更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所謂德育學與心理學之相關性,是指德育學、心理學作為兩門獨立的科學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相互關聯的,彼此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下面分別從德育學和心理學兩個角度來考察二者的相關性。
(一)
首先從德育學的角度來考察。
德育學是研究德育過程中一般規律的科學。德育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德育思想理論的產生和發展與整個教育思想理論是同步的,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但是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它則晚于教育學產生在近代。現代的德育學理論是傳統德育思想理論合乎邏輯的發展成果。無論是傳統的德育思想理論,還是近現代的德育學,從來都是重視研究德育客體的心理現象,注意吸收心理學的有關研究成果的。
就我國而言,由于古代德育一直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因此德育思想異常豐富,構成了一幅以儒家為主干的各種德育思想交互作用的漫長畫面。我國古代思想家在對德育問題進行研究時,很早就已不自覺地涉足心理學問題。比如我國古代儒家的經典之作《大學》在論及如何進行個人修養這樣一個德育問題時,提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這段文字說明:古人已經認識到修養不是外在的修身而是內在的修心;提出“正心”、“誠意”的修養方法,而這些用現代的科學術語來說,就是調整自身的心理狀態。又比如,貫穿我國古代德育思想始終的人性論問題實際又是個心理學問題。德育要培養人,要教人怎么做人,必然要解決什么是人這樣一個理論問題,因此早在先秦的思想家們就對人性的起源,人性的善惡進行思考,進而又對人性的構成加以分析,直到宋代產生較完備的心性學說,這是為深化德育思想所作的理論工作,同時它又開辟了心理學思想的理論道路。
如果說在我國古代,德育思想和心理學思想還處于彼此交融的狀態,二者的相關性還更多地為融合性所遮掩的話,那么到近現代,當德育學和心理學都已發展成為獨立的科學以后,二者的相關性就更為明顯了。下面仍然從德育學的角度來論述。近十年來,我國出版了不少德育學方面的著作,這里列舉幾部以說明這個問題。早在1986年全國六所院校教育系編寫的《德育學》(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一書中就指出:“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的產生和發展規律的科學。這對于德育學研究人的品德的心理基礎,為德育提供心理依據,提高德育功能是不可少的。所以德育學要吸取心理學研究成果,為我所用?!保ǖ?頁)在1990年上海楊德廣著《大學德育論》(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一書中又明確提出:“大德育的概念,……包括政治品德、思想品德、倫理道德、個性心理品質等四方面的內容。”(第2頁)該書還專門列出一章,應用心理學理論來論述現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在1993年南京大學張錫生著《高校德育導論》(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又提出:“隨著高校德育理論和實踐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大學生中反映出的許多問題,往往不是思想品德問題,而是心理健康問題。”(第100頁)該書還提出在德育塑造的方法上要吸收科學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又比如,我國臺灣七十年代由龔寶善編著的《德育原理》(國立編譯館出版)中也談到了德育理論要吸收心理學的研究成果(第40頁)。
再就外國而言,德育學也一直注意心理問題。比如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在其所著《教育學》中專列了一章論述“心理的訓育”,闡述如何在德育過程中進行認識、感覺、想象、記憶、注意等的培育。當代美國德育學是西方德育學的集大成者,它也繼承了西方德育中注意心理因素的傳統,當前美國大學德育實踐中廣泛地開展心理咨詢和治療服務,正說明了這個問題。又比如,和我國有類似文化傳統的日本,其德育學同樣注意心理問題,在日本所列的中學16條德目中,有兩條是與心理有關的(見崔新錄《德育新探》,光明日報出版社1987年出版)。
(二)
其次,從心理學的角度考察。
無論是在外國還是在我國心理學史上,品德的產生和發展問題一直為思想家們所關注。近代科學心理學誕生以后,特別是教育心理學出現之后,更有許多心理學家專門致力于品德發展的研究,從而使心理學與德育學緊密關聯。
早在1894年,英國的巴恩斯、美國的夏倫勃格就分別在英國的《教育論叢》雜志上發表《兒童心目中的懲罰》和《兒童的公正觀念》兩篇論文,標志著心理學家開始涉足德育學領域。進入本世紀二十年代后期,這方面的研究規模日益擴大,涌現出一批知名的心理學家,在英國有麥考萊和瓦金斯,在美國有哈茲霍恩和梅,特別引人注目的是瑞士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1930年皮亞杰出版了《兒童的道德判斷》一書,對以后西方兒童品德發展研究具有重大啟發意義。二次大戰以后,又有一批兒童品德發展研究的專門心理學家,在美國有哈維豪斯特和泰伯,英國有斯溫森,這期間比較突出而且對現今仍有影響的是美國哈佛大學兒童道德發展和教育研究中心以柯爾柏格為首的一批心理學者。
以上簡單的歷史回顧表明,在整個西方心理學發展史上,心理學家們從來都是關心德育學問題的,而且這方面的研究正隨著心理學本身的發展而不斷深入。八十年代以后,在我國出現了教育心理學的一個年輕分支德育心理學(遼寧師大韓進之、王憲清1986年編著出版了《德育心理學概論》一書),這標志著心理學和德育學的相關性已在心理學領域結出累累碩果,從而以科學的力量證明了心理學和德育學兩門獨立科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歷史規律。
(三)
上文從學理上論證了德育學和心理學之相關性,綜合地看,二者的相關性主要表現在:第一,德育過程中德育客體的品德和心理發展是二者共同關心或研究的課題;第二,德育學吸收和借鑒心理學的有關研究成果。既然德育學和心理學在理論上存在這么一種特殊的相關性,那么我們提出在高校德育中開展心理素質的培育也就是情理中的事了。那種認為心理素質培育與德育關系不大的論調顯然是沒有道理的。現在的問題是,事實上對德育客體的品德和心理發展規律的研究,心理學要比德育學深入得多,為什么要將心理素質培育納入到德育的體系中來呢?我以為至少有以下兩點理由:
第一,理論和實踐畢竟是兩個不同層面的東西,應當加以適當區分。心理素質培育,落腳點是“育”字,顯然它直接是個德育實踐問題,雖然對于德育客體品德心理發展規律的研究,德育學比心理學要遜色得多,但心理素質培育的實踐本質是無可置疑的,所以將它納入到德育體系中更順乎道理。
美國版《死亡實驗》是筆者近年來看過的最震撼人心的電影。對于人性善惡的思考與討論幾千年來從未停止,影片通過一個心理學實驗,披露了人性中罪惡的、暴力的一面,給觀者帶來了心靈的震撼以及對善惡的深度思索。
影片中,一個心理學家找來了26個身心健康、無暴力傾向的普通人參加一項心理學實驗。26個人被分成獄警和囚犯兩組。獄警和囚犯必須按照規定來行事,他們的行為會被監控和錄像,如違反規定,則實驗結束,所有人都拿不到酬勞。實驗剛開始,所有人都抱著游戲的心態參與其中,但隨著實驗的進行,一些獄警漸漸投入角色,實施霸權,對不服從命令的囚犯進行虐待,發泄情緒。囚犯也漸漸出現服從與反抗的矛盾心理。獄警的暴力和囚犯的反抗逐漸升級,最終引發了獄警與囚犯問的拼殺,導致一人死亡,多人受傷。影片的最后,暴力的實施者以及實驗的組織者均被判刑。人性的挑戰:斯坦福實驗
這部電影并不是虛構的,而是根據一個真實的心理學實驗改編而成。這個實驗是由菲利普·津巴多主持實施的。1971年,津巴多在斯坦福大學一座大樓的地下模擬設計了一座監獄。24名身心健康的學生自愿參加實驗,并被隨機分成獄警和囚犯。在模擬監獄里,充當獄警和囚犯的學生逐漸投入到各自的角色中。獄警們對待囚犯越來越嚴厲。一開始只是語言上的侮辱、嘲弄,逐漸地他們開始嚴厲懲罰“不聽話”的囚犯們,剝奪他們的睡眠,不給他們飯吃,扒光他們的衣服,極盡所能地行使獄警的職權。囚犯學生也逐漸融入到囚犯的角色中,或反抗或順從,就連津巴多也沉浸在典獄長的角色中不能自拔。直到旁觀者克里斯蒂娜看到監獄的暴行并斥責了津巴多,津巴多才清醒過來,終止了實驗。
斯坦福實驗本來是為了考察特定環境對人行為的影響,津巴多也未曾料到實驗會把這些表面上看上去普通的學生,變成殘忍冷酷的“獄警”以及無法忍受監獄生活歇斯底里的“囚犯”。他深切地感受到外在環境對人的個性的影響,這一實驗也成為了轟動世界的經典社會心理學實驗。
津巴多提出了角色對人的塑造和影響,特定的角色會促使人按照角色的特性來行事,正是獄警的角色促使學生產生了暴力的行為。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也存在這樣的現象。普通員工升職為領導,就會不自覺地拿出權威姿態來對待曾經是同級同事的下屬,關系變得極其微妙。普通人一旦被冠以警察、醫生、教授的頭銜,其個性也會隨著角色發生轉變。
是什么改變了人性
斯坦福實驗結束20多年后,津巴多將這個實驗以及他多年來對實驗的思考寫成了一本書,書名叫《路西法效應》。路西法曾經是高貴的天使,但后來墮落成邪惡的魔鬼撒旦,津巴多以此來比喻好人變成壞人。路西法效應主要講述情境對人性的影響,即好人如何在特定情境下變成壞人。
津巴多認為對權威的順從。以及想要進入核心團體、不被排外的渴望有可能使一個善良的人做出邪惡的事情。密爾格萊姆的服從實驗可以證實這一觀點。1963年,密爾格萊姆實施了服從實驗,充分顯示了普通人對權威的服從。在實驗中,40個各行各業的普通人被要求“高壓電擊”素不相識的人,結果65%的人服從了這個命令。在特定的情境下,人們會為了服從命令,而失去道德倫理和同情心。
津巴多還提出了去個性化和去人性化的觀點。他認為如果不把一個人看作人,而將他形容為野獸、爛人,人們就很容易對這個人產生攻擊行為。1994年盧旺達的大屠殺震驚了世人,幾個月的時間約有80萬~100萬的圖西族人被胡圖族人殺害。而胡圖族人殺害的這些圖西族人并不是陌生人,而是他們的鄰居、熟人甚至是朋友。一些胡圖族人在后來接受采訪的時候說到:“我們不再一個一個去看他們(圖西族人),我們不再停下來辨識他們以前的樣子,甚至不再想和他們共事……”“把圖西人逼上絕境的時候,我們不再把他們當成人類。”可見,當一個人不再將他人看作人,暴力行為也就順理成章地發生了。
人生而具有攻擊性
不同于津巴多的觀點,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人生而具有死本能或攻擊本能,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趨向毀滅和侵略的本能沖動。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弗洛伊德目睹了人類恐怖的屠殺行為,使得他感到人性中具有侵略的本能。他認為人性包含兩個方面:生的本能或愛的本能;死的本能或攻擊本能。前者為善,后者為惡,人性中善惡并存。死亡本能有兩種形式:向外投射時表現為攻擊性、侵略性或挑起戰爭;向內投射表現為自我毀滅、自我痛恨。那么在斯坦福實驗中,有沒有可能是這些普通學生身上壓抑的攻擊本能被激發并向外投射,從而導致他們漸漸變得殘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