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英語教學中的困惑匯總
時間:2023-10-09 11:00: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英語教學中的困惑匯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翻轉課堂 大學英語教學
一、 翻轉課堂概念的由來
翻轉課堂的形式最早形成于19世紀初期,西點軍校的希爾偉納斯?塞耶(Sylvanus Thayer)將軍摒棄了傳統的講授式的教學模式,而采用先將學習資料分發給學生預習并自學,在課堂上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老師僅負責回答學生對于學習資料不明確或有困惑的地方,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一經推出,受到了極大關注。教育者們認為,這種教育方式具有極大的針對性,能夠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既鍛煉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又培養了學生批判性學習的能力,同時學生在這一主動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發現問題并自己主動解決。
后來,美國邁阿密大學的教師邁克爾?特吉利亞、格
倫?普拉特和莫林.拉赫,孟加拉裔美國人薩爾曼?可汗(Salman Khan)以及林地公園(Woodland Park)高中的兩位化學老師亞倫?薩姆斯(Aaron Sams)與喬納森?伯爾曼(Jonathan Bergmann)都對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了進一步發展。隨后翻轉課堂這一概念被逐步引入到各國的教育實踐當中。
二、 翻轉課堂的特點
從翻轉課堂這一概念的名稱上我們就能判斷出:翻轉課堂重在翻轉?!胺D”指的是學生和教師地位的翻轉,從教師作為學習過程的主體翻轉為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翻轉”也是指各自的任務和內容的翻轉,從教師在課堂上滿堂灌的講授,學生聽課、思考、記錄,翻轉為學生在課堂上討論、表達,而教師傾聽、思考、答疑;“翻轉”還指教師學生態度的翻轉,由教師主動的講授、學生被動聽課翻轉為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發現并解決問題,而教師被動的針對學生呈現的問題進行解答。
三、 翻轉課堂中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
由于大學英語教學受到課時縮減、教學時間有限、教學場所固定、教學內容局限等各方面限制,很難在短短45-90分鐘的課堂教學中完成聽、說、讀、寫、譯全方面英語技能的培養和訓練,大部分教師往往將重點集中在講授綱內學習內容上,學生忙于記筆記、做練習,也鮮有機會用英語來自我表達或進行其他方面的輸出訓練。長久以往,學生對大學英語課堂對印象停留在刻板、枯燥、乏味上,缺乏學習興趣,產生厭學心理?;谶@種情況,大學英語亟需進行改革。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導思想。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能夠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層次整合,把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協作交流工具以及情感體驗與內化工具,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構建新型的“主導――主體”相結合的教學結構,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結構的根本性變革。
四、 在大學英語教W中運用翻轉課堂需要注意的問題
雖然翻轉課堂重在翻轉,可也不能翻過頭。要注意的有以下幾點:首先,看似學生成為教學任務的主體,而教師的角色被弱化了,但這并不代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發揮任何作用,也不意味著教師不用再承擔備課任務,相反,相比于傳統的講授教學,教師在翻轉課堂的實施過程中要進行更多的準備工作,制作視頻,布置任務,分析學生的情況,并對學生反饋進行匯總,再對視頻內容進行調整修正,如此反復。可以說,教師的任務沒有減少反而成倍的增加了。這對很多教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其次,學生翻轉為學習活動的主體,但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問題,不同學生的自制力也不同,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發揮主觀能動性并自覺進行學習的。最后,雖然信息科學的進步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便利,在教學過程中也能實現對于信息和知識獲取的互動性、及時性、廣泛性的要求。但信息技術也會帶來一些干擾,讓學生不能集中精神在學習上,被其他的無用信息分散了學習的注意力。
五、 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具體實施辦法
明確教師的角色與定位。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傳授者,而是協助學生自主學習、解惑釋疑的指導者。教師作為引導者,需要了解每位學生的潛力和優勢,掌握學生學習進度的差異和理解程度的差別,在課堂教學有限的時間空間內有效解決每位學生的困惑,促進其個性發展。第二,提高師生信息技術素養。隨著計算機的日益普及、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和云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已悄然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師生雙方都應切實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和計算機應用技能。教師應掌握一定的視頻制作技術,能夠將課程內容和視頻制作手段完美結合,才能夠設計出符合學生學習特點,又能充分傳達教學內容的教學視頻來。同樣的,學生也應具備基礎的計算機技能,滿足課堂學習的需要,并完成教學內容的學習。信息技術水平不應該成為大學英語教學開展翻轉課堂新模式的障礙。第三,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成功實現,關鍵在于學生課前學習的情況。這要求學生具有高度的自學和自律能力。學生在課前積極準備,認真預習學習內容,根據自身程度調整學習的廣度和頻度。只有學生充分發揮了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翻轉課堂才能真正發揮其優越性,實現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效果這一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關鍵詞: 高職英語 語法學習 重要性 弊端 教學方法
一、語法學習的重要性
語法是關于詞形變化和遣詞造句、連句成篇的規律,它以語言形式為主,兼涉語言意義,同時具備結構和交際兩種功能。我國英語專家王宗炎認為:“學英語,必須取得語法知識。不懂語法知識,聽英語,讀英語無法理解,說英語,寫英語更無從下手?!薄皩W語法,這是英語學習由初級到中級階段的輕便鐵路?!币虼?在英語交際教學中,語法教學是必要的。
二、傳統語法教學中的弊端
英語教學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和傳授,而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教師在講解語法內容時,一般都是按照教材順序,先講清規則和注意事項,然后舉例,再就是讓學生根據例句大量地模仿和練習。表面上學生一聽就會,一做也對,但一到綜合運用時,卻經常與復合句混淆,導致失分較多。究其原因,除了概念模糊、粗心大意外,與教師的教學方法也不無關系。
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深化,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涌現,傳統的語法教學改革舉步維艱。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更新教學觀念,正確領會新課標關于語法教學改革的精神,善于創新,培養學生創新、實踐、合作,掌握英語語言的技能和能力,使語法教學同聽、說、讀、寫作等技能訓練相互配合,更好地促進聽、說、讀、寫的效果。什么是適當的教學方法呢?我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并參考一些專家的理論實踐,總結了四種新的語法教學的方法。
三、四種新的語法教學方法
(一)從閱讀中領悟語法,再以語法書鞏固領悟而來的知識。
單純的語法教學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把語法教學放在閱讀過程中,就能讓學生發現、思考、分析遇到的語法現象,加深對這些語法現象的理解。舉個簡單的例子。代詞it看似簡單,但其用法卻變化多端,而且使用頻率也非常高。看下面這段短文。
It1 is 8:30 PM,Saturday.I am playing cards with my friends.It2’s usual for us to get together at weekends.Tonight,it3’s raining,so we decide to stay at my house.Suddenly,my cell phone rang and it4’s my Mom.She is calling to see if it5’s convenient for me to pick her up tomorrow at the shopping mall.I tell her it6’s OK and hang up.Then Susan is talking about her baby,it7’s only three weeks away that her baby will be born.She hopes it8 will be a girl.Four hours later,everybody seems tired and we call it9 a day.
1.It用作人稱代詞,代替上文提到過的人、動植物或事情。如文中作主語的4和6。
2.It可以表示時間、天氣、距離、價錢等,如文中的1和3。
3.It用作代詞,指代性別未明的嬰兒,如文中8的用法。
4.It用作形式主語,代替由不定式、V-ing形式或從句等表示的真正主語,如文中2和5的用法。
5.It用于強調句結構:It is/was+that+強調部分+that/who+原句剩余部分,如文中7的用法。
這么多it的用法,如果光看語法書,根本就記不住,只有當在閱讀時遇到困惑,再去翻閱語法書。這時,語法書上的繁雜規則就正好派上用場了。因為你知道自己要找什么,也知道這些語法規則怎樣應用于實際的句子。
(二)從創設情景語境中體會語法運用。
情景語境是指語言使用時的具體場合,其中包括交際的時間、地點、話題,交際的正式程度,以及交際者之間的相互關系等。把語法點置入情景語境中,即有目的地設計含有語法點的交際活動,其中要有信息差(information-gap),通過最新的語言材料、饒有趣味的題材,來吸引學生,讓學生在老師規定的情景中領悟并吸取新的知識,在實際的語言活動中感知、理解和掌握語法。
情景語境的設置的原則:合理性和真實性原則。所創設的情景語境及語篇應具備以下條件才能為語法教學服務:
①能幫助學生理解所授語法規則,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②能提供較為集中的所授語法項目的例句;
③能較自然地介紹語法結構和用法;
④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
⑤能使學生學到的知識更準確。
比如教師講be about to do...when這個句型時,可以用Flash制作兩幅有聯系的圖片。如一幅是女孩正要離開家門,另一幅是下著雨的圖片。老師先做提示,讓學生理解圖意,然后說:The girl was about to go out when it began to rain.學生理解后,老師呈現出句型,然后再出示幾組意義有聯系的圖畫,練習后讓學生以小組方式用所學句型造句。通過這幾種情景活動,可把抽象的語法知識具體化,降低了難度,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同時也可以使學生在生活中學以致用。
(三)從活動中學習語法。
學生在活動中運用語言,可以調動起學生的認知結構和主體意識。這也可以說是充分地發揚了高職學生性格比較外向的優勢。學生思維活躍,記憶就會更深刻。教師應把語法規則活化為活動,把教學活動活化為交際活動。設計巧妙、難度適宜的游戲活動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學習句型“If I were you,I would be/do...”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換位思考:“If I were a teacher,I would be/do...”首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然后讓每一小組派一個代表,向全班匯報他們小組討論的結果,最后匯總寫在黑板上。通過換位思考活動,學生不僅了解了教師工作的平凡與偉大,而且還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一步融洽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
(四)寬容學生語法錯誤。
對待學生所犯語言錯誤該如何處理,中外語言學家有大量著述,提出了許多主張。Vigil和Oller的分析比較符合實際,他們認為,教師一旦發現學生的錯誤,就立即給他出示“紅牌”,給出太多的消極性認知反饋,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面對錯誤開太多綠燈,即積極認知反饋太多,對錯誤聽之任之,不予糾正,則又會使錯誤被強化,最終導致“石化”現象。因此,只有把握好積極和消極的認知反饋的量和度,做到恰到好處,即二者處于最佳切合狀態時,錯誤糾正才能最好地發揮作用。
總之,現代教學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講求“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形式,語法教學也應該順應教學改革的潮流。教師要改變以往傳授知識的語法教學方式,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語法教學充滿真實性、趣味性、實用性、直觀性和形象性,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掌握語言知識,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安美華.大學英語語法教學問題種種.外語界,2000,(3).
關鍵詞: Seminar教學模式 教學改革 高職英語
2000年10月,教育部高教司印發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明確指出:“高職高專教育的英語課程是以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為目標,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促進聽、說、讀、寫、譯各項技能的協調發展?!庇⒄Z教學模式的改革是目前英語教學的焦點,它實際上是新的教育思想、教學理念在教學中的反映。當前,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還是占很大比例,教師仍然是教學中的主要角色,學生也仍是教學過程中被動的學習者。長期以來這種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視野和主動性的發揮,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而Seminar教學可以極大地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Seminar教學模式
Seminar起源于18世紀的德國,并于19世紀70年代在美國興起,是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日本等西方國家大學本科和研究生教學中非常重要且普遍使用的教學模式。Seminar是學生為研究某一問題而與教師、專家共同討論的一種交互式教學方式,即由過去“講授式”教學模式變為“講授+研究討論”的二元模式。它的核心是研究問題,主體是學生,在學生發言過程中,教師也要發表自己的見解,與學生共同切磋,讓他們能各抒己見,說出自己的看法、觀點和論據,從而深化對某一主題的認識,而不是統一思想,尋找一個標準答案。這種雙向互動交流的教學形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協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教學程序為:(1)教師提前下達任務,學生開始準備工作,利用網絡資源或圖書館收集相關材料,教師可以通過面對面或以電子郵件的方式進行答疑;(2)教師作簡單介紹;(3)主講學生報告,學生之間進行討論與交流;(4)由教師進行專題評點,簡短地總結討論。
二、Seminar教學模式在《公共英語》課程中的應用
高職教育的培養對象與目標有別于本科或研究生教育。本科是研究型或學科型教育,而高職以培養技能型人才作為培養目標。因此我認為高職高專的學生并不在于掌握了高深的理論知識,而在于掌握了基本的語言技能,即聽、說、讀、寫、譯技能。為此,我在2010級網絡專業學生第一學年的公共英語課堂上嘗試了Seminar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Seminar一般可分為初級、中級、高級。初級Seminar所涉及的題目范圍較小,僅僅涉及教科書中的某些章節。需要查閱的資料易搜索,無需專門寫報告,而是通過學生課下的學習和理解,準備出層次分明的報告提綱,然后在課堂上進行有說服力的講解和答疑來完成任務。選取的這個班級特點是單班教學,人數不多,英語基礎比較薄弱,但是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比較強,腦筋靈活,表現欲強,敢于嘗試和挑戰,所以借鑒的是Seminar初級模式。
我們選用的是外研社出版社的《希望英語》第一、二冊,每個單元有一個主題,題材都很新穎,而且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這為我們采用Seminar提供了資料。
以第一冊Unit 1 “College”為例,課前,將全班學生40人分成8組,5人一組,有組長1人組員4人。教師擔任Seminar課堂中的主持人。在課堂討論前兩周,根據單元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將擬定好的選題告訴學生,如為什么上大學?為什么選擇網絡專業?你對這所大學的第一印象怎樣?你是否經歷了一段困惑時期,如何度過的?你喜歡你的室友和老師嗎?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查閱相關資料,提煉自己小組的觀點,通過討論提取有意義的材料形成本組的發言提綱或制作成PPT進行展示。
在課堂上,每位學生都有機會成為“學生講師”,介紹本小組對于這個選題的研究成果,其他成員進行補充。然后,我和學生在此基礎上展開積極提問和熱烈討論,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隨著討論的不斷深入,會產生新的問題和觀點,所以教師在課堂上除了傾聽、參與和評價學生的討論之外,還應控制討論節奏,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值得注意的是,課堂中哪一組提出了很有深度的建議、見解或問題,就為該組加一點分。激發每個人的責任感、榮譽感,從而使無論是做Presentation或是準備問題的小組,都能充分地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圓滿地完成任務。在這一過程中,各小組根據評分標準從主題觀點、語音語調、專業知識和技能、演講技巧及團隊合作五個方面進行自評和他評。最后,再有教師對整堂課的內容進行簡明的梳理、總結、擴展和引申。
課后各小組將課前準備及課堂匯報的總結資料匯總,包括主題內容的再思考及組內成員的表現總結。教師根據總結報告、課堂記錄對學生進行評分。Seminar課程的成績評定,打破了慣常的以期中、期末考試作為學生成績考查手段的做法,把對學生的成績評定具體落實到了學生課前的準備和每一堂課的表現當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高職英語教學中引入Seminar的實踐意義
(一)Seminar教學模式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我認為,與傳統授課式教學不同,教師走下講臺,與學生直接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大大增多,教學效果較好。學生有更多機會近距離接觸教師,教師也有更多機會了解學生的想法和意愿,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了解和溝通,在師生之間構建出一種平等的朋友式的關系;更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課堂上激烈的討論也為教師帶來靈感和啟發,達到教學相長、共同提高的作用。
(二)Seminar教學模式從整體上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各項能力
首先,英語語言基礎知識的學習和聽、說、讀、寫、譯基本技能的訓練,培養了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綜合能力。學生在課前準備過程中,通過大量的閱讀資料,提高了閱讀能力;整合資料,將一些中文內容轉變成英文信息,考查了學生的翻譯能力;而形成發言報告鍛煉了寫作能力;課堂中小組發言、討論,又給了學生更多的聽說練習。
其次,Seminar教學培養了學生的資料查詢能力。利用數據庫進行文獻資料檢索是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通過Seminar可以讓學生提早接觸文獻資料檢索,并逐步熟練操作。通過課后相關輔助資料的檢索,進行辨別、分類和使用,使得自己的Presentation更加充實全面、更具科學性和說服力。
在Seminar教學活動的組織過程中,許多任務需要以小組的形式分工合作完成。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選題、查詢資料,提出研究方案,完成演講提綱,制作PPT。這種小組分工、合作研究的學習形式,需要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培養了學生的與人合作能力、交際活動能力和集體榮譽感。
(三)Seminar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
Seminar在《公共英語》課程的教學嘗試中,也有部分學生認為不能接受或不喜歡此教學方法。經課后了解,發現這些學生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習慣了被動學習,對新的教學模式有些不適應;有的學生則抱怨查找資料等準備工作占用了大部分時間,沒有耐心進行;而有的學生是性格內向,展示自己的時候信心不足;還有的學生是認為聽不懂其他人的陳述。這些問題,我在開始嘗試前也預料到一些,但這并不與Seminar教學模式相對立。相反,如果能解決這些問題,學生將從中收獲更多。因此,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本身不但要增強學科知識,及時更新教育觀念,積極引進、學習、嘗試、改良新的教學方法,提煉升華課程內容,進行充分的課前準備,而且要提升自己的協調組織能力,鼓勵每一位學生充分互動,并善于從學生的評論和觀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推動討論進程,并對學生發言做出分析,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使課程進展順利、形成良性發展。在Seminar教學模式下,教師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具體表現在備課難度增大,課時數量增加,課外指導學生的時間增加。還要求教師具有敬業精神,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
四、結語
我通過實踐,認為Seminar方法不僅能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調動課堂參與的積極性,而且集中了眾人的智慧,豐富了授課信息。同時,教師也改變了傳統的教學觀念,努力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和專業素養,既熟悉傳統的課堂講授的教學方法,又能熟練運用Seminar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的教學活動。在目前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中,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專業需求,引入Seminar教學模式,將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參考文獻:
[1]陳潭,程瑛.Seminar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及其課堂教學模型構建[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學科學報,2004,(7):57-59.
[2]張建林.討論式教學,Seminar研究性教學[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5,(9):86-87.
[3]張頌.探索Seminar教學法在高職高專教學中的應用[J].平原大學學報,2007,(12):83
一、“模塊學習指引菜單”的設計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我們設計了英語模塊學習指引菜單。模塊指的是外研社初中英語教材中的module,每個模塊包含三個單元,第一單元為聽力與詞匯課,第二單元為閱讀與寫作課,第三單元為語言運用課。三個單元圍繞一個話題與語言功能形成一個模塊整體。我們以一個模塊為整體設計一份學習指引菜單。我們用這份菜單指引學生解決課前目標了解問題、課前預習問題、模塊內容整理問題和學習內容質疑問題。它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模塊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本是教師的備課與教學指南。我們將每個模塊的教學目標校本化,用學生能看得懂的文字描述每個模塊的學習目標,指引學生從整體上了解模塊學習目標;一個模塊學習結束后,學生再對照學習目標評估自己的學習效果。
2.模塊背景激活
一是從預習課文內容到激活背景知識,指引學生關注模塊話題相關知識。我們不提倡學生預習課文文本。因為一旦預習了課文文本,學生在課堂上對學習內容就沒有了“信息差”,學習興趣會降低。二是根據編者意圖,英語的文本常用來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和閱讀能力。課前預習了文本,就達不到編者的意圖。但是,課前學生可以預習相關詞匯,了解相關話題知識和相關的英語文化背景知識,從而引導學生關注本課話題,為深入、流暢地開展課堂活動做好鋪墊。
3.模塊疑惑匯總
這是一塊留白的區域,供學生記錄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或模塊學習結束后仍有的疑問。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多樣的方式解決學習中碰到的疑惑,使學生從沒時間提問到只管問,從不敢問到不得不問,指引學生學會質疑,及時解決疑惑。
4.模塊錯題整理
這也是一塊留白的區域,供學生記錄模塊練習中的常錯題與易錯題,分析錯誤原因。
5.模塊知識整理
這部分也是一塊留白區域,供學生對本模塊的知識進行整理。學生以自己喜歡或擅長的方式整理本模塊的話題、重要短語和句子、語法知識、課外拓展知識等內容,從而引導學生對整個模塊的內容進行整理與思考,這是溫故而知新的過程,是重建自己知識建構的過程,也是知識從碎片式到整體化的過程。
二、“模塊學習指引菜單”的應用
模塊學習指引菜單高效使用的前提是學生對菜單各個部分功能的充分了解,因此,教師需要向學生講解每個部分的用途、完成時間以及評價方式。
1.模塊學習目標:課前通讀,課后自評
在每個模塊的新課之前,教師要求學生通讀模塊學習目標,做到心中有數,帶著目標進行模塊學習,了解自己的困惑點,做到有的放矢。在每個模塊學習結束之后,學生要在每個目標前留出的橫線上進行自我測評,通過打鉤、打叉或學生自己喜歡的方式明確自己的學習效果,是已掌握、部分掌握還是大部分未掌握。對于未達成的目標,教師將幫助學生進行補充學習。我們還根據學生的不同學業水平將學習目標進行分級處理。A級為基礎目標,所有學生均應達成;B級為提升目標,學生可選擇性達成。以八上Module 8為例,我們為學生制訂了以下學習目標:
而在本模塊的學習結束之后,八年級的A同學對自己的模塊學習情況做出了如下評價:
2.模塊背景激活:課前完成,課中交流分享
課前學生要預習相關詞匯,做到看詞能讀,聽詞會寫,知道生詞的詞性詞義。同時還要通過調查、網上查找等方式完成學習指引菜單中的問題。通過完成這些課前任務激活或豐富話題知識,為更深入地開展課堂活動做好鋪墊。以八上Module 3第二單元為例,教師設計了以下預習作業。
這是一節閱讀課,課文的內容是關于校足球隊積極訓練,備戰校際聯賽,爭取挽回去年失敗的局面,爭取勝利的故事。這是一部分學生,尤其是女生較為陌生的內容。如果不進行背景激活,課堂活動就會變成個別學生的展示臺,而課文內容也會令人費解。因此,教師以本?;@球隊為例,讓學生課前了解關于校隊的相關信息。這樣就會使一個部分學生熟悉的話題變成所有學生都有發言權的話題。課前學生通過簡單的調查訪問發現,董老師為我校男生籃球隊教練,馬老師為女生籃球隊教練,我校男生籃球隊在去年的校際聯賽中遭遇失敗,目前正積極準備今年的比賽。平時籃球隊一周訓練兩次,最近為了準備比賽每天都要訓練。而在上個星期的比賽中,我?;@球隊以懸殊的比分戰勝十九中籃球隊。學生通過詢問體育老師等途徑獲取以上信息后,課堂上躍躍欲試,渴望將自己的收獲與其他人分享,課堂氛圍積極活躍。一些平時不自信的學生,因為做了充分的調查準備,課堂上也大膽發言,分享的喜悅與認同感也使學生上課異常專注,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3.模塊疑惑匯總:在模塊學習過程中記錄,學習完成后采取多種途徑解決疑惑
學生在這個部分記錄自己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惑。在每個模塊的最后一節課上,學生先根據模塊所學內容自行解決疑惑;接著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互相解決疑難問題;最終小組內無法解決的,上交給老師進行解答。教師將一一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某些需要與學生面對面交流解決的問題,老師將找學生當面解答。
4.模塊錯題整理:在模塊學習完成后收集
學生在模塊學習完成后在此部分收錄練習中的易錯題。學生將錯題的原題抄錄在空白處,將答案寫在指引菜單另外的地方,以便日后再次檢驗自己的掌握情況。每次階段性檢測前,學生都將錯題再做一遍以檢查自己的鞏固程度。同學間還互相借用錯題進行復習提高。
5.模塊知識整理:課后整體上理清模塊知識脈絡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整理本模塊的知識脈絡。
6.裝裱成冊,形成個性化的學習資料袋
每個學生在一個學期結束前將每個模塊的菜單裝訂成冊,手工裝裱成一本個性化的菜單,形成獨特的英語學習資料袋。這樣一來,菜單對于學生不再是一次性的作業,而是可以經常翻閱、反復利用的學習手冊。
三、“模塊學習指引菜單”的評價
教師對模塊學習指引菜單的評價關乎學生使用菜單的認真程度與積極性,也關系到菜單實施的實效性。教師采用多種多樣的評價方式促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菜單的指引作用。
1.菜單內容分塊評價
教師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對菜單內容進行分塊評價。我們還引入了達人印章,優秀的菜單內容可以獲得達人印章,相應數量的達人印章可以換取學生喜愛的零食或學習用品,也可以據此申報學校綜合素質評定中的各類單項獎,如,調查達人獎、整理達人獎、樂于助人獎等。
在模塊背景激活部分,優秀的回答將得到一個達人印章。例如,在第九模塊第一單元的背景激活中,教師設計了如下問題:Why is the population of Wenzhou growing so fast?大部分學生的回答集中在溫州吸引了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有兩位學生進行了更深入的思考,認為溫州人整體比較富有,人們有閑錢養育更多的孩子并且現在的醫療醫藥水平很高,可以使人們更長壽。這兩點也影響著溫州人口的快速增長。這樣優秀的回答就可以得到一個達人印章;在模塊疑惑匯總部分,在組內討論時解決一個他人的疑惑可以得到一個達人印章;在模塊錯題整理部分,書寫端正、格式正確、實用性強的錯題整理將得到一個達人印章;在模塊知識整理部分,能清晰整理出每個模塊的重點單詞、短語、話題與語法等的將獲得一個達人印章。
2.菜單內容整體評價
在每個模塊的學習指引菜單完成之后,教師將選出優秀的菜單在各自班級中進行展示,這樣不僅鼓勵了優秀的學生,也給其他同學以很好的示范作用。每半個學期,學校還將制作展板展出各班特別優秀的學習指引菜單。
四、效果評析
隨著英語模塊學習菜單的應用,一直困擾我們的三個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學生不僅課前知道了自己的模塊學習目標,還能根據目標更好地開展學習;學生也學會了自主整理每個模塊的內容與錯題,形成了個性化的學習資料袋;英語老師也對如何根據學科特點開展英語預習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英語模塊學習指引菜單的使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另外,在模塊學習指引菜單的幫助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有顯著的提高。對教師而言,在上課前對教學目標的深入討論使教師對教學內容更加了解,課堂教學更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而由于學生對相關話題的背景知識有所了解,課堂中對于教師的提問,有話可講,也更深入,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濃厚,課堂從簡單地由教師講、學生聽變成師生分享的舞臺,學生學習熱情更高,而充滿交流的課堂也使教師教學積極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對學生而言,目標的明確化讓學生能更好地評價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在課前就能明確模塊目標,從而合理安排時間,將更多的時間留給英語課外閱讀或其他學科的學習。而模塊背景激活使基礎較弱的學生不會成為課堂旁觀者。只要認真完成了問題就能參與到課堂的討論中,這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更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提問,學生開始了更真實的思考,這不僅是良好的學習習慣,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方式。通過整理,學生將零散的內容系統化、模糊的內容清晰化、混亂的內容明了化,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生整理的個性化內容形成學習資料袋,也便于作為以后的復習材料。
關鍵詞:數字化學習;英語學習;任務設置
當前,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在社會的各個領域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甚至在某些程度上能促進其他領域的深層次變革。但在教育教學領域,信息技術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局限在教師課堂多媒體的應用,還遠遠跟不上信息化時代的要求。如何將數字化技術與教師的教學進行有效的結合已經成為一個熱門話題。
那么,什么是數字化學習?當下數字化學習強調了以下不同的觀點:一是強調基于因特網的學習;二是強調電子化;三是強調在數字化學習中要把數字化內容與網絡資源結合起來。強調的都是數字技術,強調用技術來改造和引導教育。有學者闡述:“數字化學習是指通過因特網進行的學習與教學活動,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溝通機制與豐富資源的學習環境,實現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币虼耍鶕@些特點,我們可以考慮在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的英語學習任務設置上嘗試改變。
一、教師幫助學生利用數字化多元資源進行探究式學習
在數字化環境中,教師、學生、知識內容這些教學的基本要素相互作用的關系發生了根本變化:學生成為E-Learning環境下的主動學習者,可以利用E-Learning資源進行情境探究學習、自主發現性的學習,使用信息工具,通過解決具體的問題,進行創新性、實踐性的問題解決學習。以“動詞不定式在句中的成分”為例,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在預習時通過自主搜尋網絡資源來完成教師布置的幾個任務:
1.不定式經??梢宰鍪裁闯煞??
2.不定式在作各種成分時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學生根據這些問題,利用網絡資源尋找答案,并上傳他們自己生成的各種答案。如果對于某些問題無法回答,則上傳困惑之處。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學生不僅在正式課堂教學前已經對該知識有了一定了解,更明了在課堂上自己應該集中處理哪些遺留問題。
二、教師幫助學生利用數字化交互式服務進行協作學習
根據Jeremy Harmer的理論,一位優秀英語學習者的課堂表現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a willingness to listen,a willingness to experiment,a willingness to ask questions, a willingness to talk about how to learn,a willingness to accept correction。因此,在數字化背景下,我們將在實踐探究、求助互助、學法共享、接受建議上有所變革。
首先,在實踐探究中,我們也可以布置任務,網絡求助。例如,在牛津8A Unit 6 The Taiwan Earthquake中,我們可以進行必要的情感提升,如:What should we do when an earthquake happens?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搜尋,發現先前方法的問題,豐富自己的遇險求助能力。各小組經過網絡探究形成的方案通過平臺和其他小組資源共享。
其次,在求助互助環節上,我們也可以利用數字化環境。仍以動詞不定式為例。在預習過程中,學生遺留的問題也可以通過數字化平臺來解決。首先,通過平臺,小組學生將自主探究中遇到的困惑進行匯總,并通過集體討論,解決部分問題。然后再通過網絡,繼續搜尋剩余問題的解決辦法。最后,將仍未能解決的問題上傳給教師,由教師統一答疑解惑。通過平臺,實現智慧共享。
再次,數字化學習平臺(簡稱e學習平臺)為學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例如,寫作教學中,學生可以運用電腦寫作,在規定時間內將自己的作品上傳。教師在點評個別學生作品后,將點評的各要素傳給學生。學生在展示自己作品、點評他人作品的同時,能豐富自己的表達形式,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三、教師數字化作業平臺幫助學生進行差異化、針對性學習
數字化學習背景下的作業設置平臺,較傳統作業相比,該平臺有如下特點:
1.可以根據學生發展和教材情況對作業內容進行及時調整。教師的課后作業中并不是所有任務都是最優的,所以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完成情況以及實踐的研討,優化課后任務設置。
2.電子錯題的生成可讓學生進行二次分析,節約大量的批改時間,使學習更有針對性,也省去了學生手動錯題集的難度。課后作業的客觀題,網絡平臺可以自行批改并生成錯題集。教師的任務就是觀察、統計、答疑,同時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對難度梯度不同的題目進行自主選擇,再根據能力發展認真完成必做作業和選做作業。教師則根據學生的認真程度、選做難度來評價學生。這樣,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作業中得到提升。
4.學生可就某些作業向平臺提出求助,以求第二天教師根據點擊來重點講解。平臺可以根據學生提問的情況進行數據處理,使教師發現學生在完成作業中有哪些重點問題,確定課堂知識重點整體教學還是進行個別學生答疑。
5.數字化技術能夠有效記錄學生每天作業的完成質量,可以從設定的幾個方面對學生每天的學習進行有效評價,從而形成長效、真實、細致的學生課業完成的過程性評價。這一評價也能更好地推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針對性。
總之,利用數字化技術,教師能更快速、更有針對性地進行任務設置,也將使學生的英語學習跨越時空的阻隔,使學生的學習更有效。
參考文獻: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教材;創造性;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71
新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倡導教師要善于結合實際的教學需要,靈活地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內容、編排順序、教學方法等進行適當的取舍或調整(教育部,2001)??梢?,在新課程理念下,教材是可變的、開放的。因此,教師有必要根據實際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靈活地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內容更符合學生的需要和貼近學生的實際水平。同時教師要積極開發利用各種課程資源,使學生從多種渠道接觸學習英語。本文旨在探討如何根據教學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重組調整,以及怎樣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一、新教材的基本特點
由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材編寫組編寫的新教材《英語?基礎模塊》的編排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注重加強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注重提高他們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為他們提供豐富的選擇機會和充分的表現空間。這套書共有三冊,每冊有10個教學單元和2個復習單元,供1個學期使用。教材采用單元劃分,每個單元圍繞一個主要話題展開聽說讀寫活動,各部分之間教學目的明確,卻未標注順序,也未分課次。這樣安排使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有更多的自由空間,教師可以擺脫每個lesson的束縛,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其內容、編排順序、教學方法等進行適當的取舍或調整。
二、有創造性地對教材內容的重組調整
教材的優點是標準、規范,缺點是僵化、固定,用不好就束縛教師和學生的創造性。因此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的實際需要,靈活地和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1.調整教學順序,激發學習興趣
如果教材中某個單元的內容恰巧與學生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某件事情相關,在語言知識的銜接方面問題不大的情況下,就可以提前教學這個單元。例如,2012年9月高一剛開學時,就可以提前進行《英語1?基礎模塊》的“Unit7 Can I speak to Wang Yang?”的教學。這個單元主要是講述奧運會的相關知識,而倫敦奧運會才剛結束不久,這個時候進行這個單元的教學就會引起學生的高度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又例如,我校是職業中學,強調社團育人,在高一新生入學不久后就要求每位同學加入自己感興趣的社團,同時學校印發了大量的社團信息供同學們參考和選擇。我選擇在這個時候進行《英語1?基礎模塊》的“Unit9 What club would you like to join?” 的教學,鼓勵學生運用所掌握的信息發表對之的看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再如,如果按照教學進度表,我們高一的學生要到第二學期第5周才上到《英語2?基礎模塊》的“Unit3 Have you ever done a part-time job?”。 但由于我校是職業高中,許多學生在假期間去參加頂崗實習,新學期回來學校上課,學生們正是處于交流工作經驗的時候。為了激活了學生認知的興奮點,我對單元教學順序進行了重新調整,提前教學這個單元。該單元涉及到招聘廣告、應聘申請和面試等方面內容,我鼓勵學生用英語講述自己在假期打工時面試和工作等的親身經歷,還讓大家用英語互相交流了一下面試的技巧,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此外,在單元內也可以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重新調整和組合聽、說、讀、寫幾個部分的順序。
2.補充、刪減和替換教學內容
在教材中,有些部分的教學活動難度過高,就可以補充活動步驟,增加幾個準備性或提示性的步驟,從而降低活動難度。而有些部分不適合本校本班的學生學習水平,就可以直接把之刪減。教材中Lead-in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已有的相關知識,補充必要的、新的文化背景知識。但是有些Lead-in的設計偏難,學生活動難以實現,我就采用了由教師導入的方法向學生介紹相關知識,或布置課前預習作業給學生,讓學生通過網絡、圖書館查找相關信息。又例如,教材中的聽力部分有的內容篇幅太長、語速過快,大部分學生很難聽懂,因而對之興趣不大。我通常在播放聽力材料前先介紹有關的詞匯和背景知識,再提出聽的任務,將教材中難度較大的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這一題設計為具有一定梯度的Multiple Choice或True or False Questions, 這樣學生做起題來就容易得多,也增加了信心和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又如, Speaking是在大班教學中操作起來難度較大的一個板塊,但又不可放棄操作,因為口語訓練是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步驟。我在口語訓練之前,先將本單元的主要詞匯、短語、句型列出來,有時還給出了Sample Dialogue讓學生參考,這樣學生感到不是太難,有話可說,從而對說英語逐步產生興趣和增強說英語的自信。Listening、Speaking的相關練習比較多,也可以刪減相對比較難那些,只選其中一兩個進行操練。在Reading and Writing這個環節的教學時,也不一定拘泥于章節中的練習題,可以補充設計一些任務,如通過復述課文、背誦優美段落來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通過改寫或縮寫文章來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每個單元中的Unit Task的練習,對于我們這些基礎普遍比較薄弱的中職生來說,是有相當難度的。因此碰到內容特別難的Unit Task,我直接刪減該項練習。
3.合理利用課程資源,拓展教學內容
新課程理念倡導教師積極開發課程資源,與學生一起構建校本課程。教學中,教師應合理地利用眾多的課程資源,把教學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向寬度、廣度、深度等方面進行一定的延伸,拓展話題以補充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使學生從多種渠道接觸學習英語,使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得到培養和訓練,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例如,《英語2?基礎模塊》的“Unit 10 Why was it built?”這個單元,課文介紹了埃菲爾鐵塔、美國國會圖書館和古代“世界七大奇跡”等的建造歷史,題材較為抽象、離我們的生活較遠,學生難以理解,興趣難以調動。我在導入課文時,播放了一段從網上下載并經自己整理過的上述名勝古跡的聲像材料,通過視頻和講解使學生對文章涉及的內容有初步的理解,同時也激發了他們想了解課文的欲望。又如《英語2?基礎模塊》的“Unit8 If you want to talk, you can go online.”涉及電腦、機器人和未來的生活,文章思路新穎,引發學生思考的問題也很深刻,但課文內容比較枯燥。我拋開教材,讓學生直接討論他們喜愛的一部電影――《剪刀手愛德華》,引導學生討論機器人是否能代替人類工作、未來是否能夠實現家家戶戶擁有機器人、人類能否和機器人友好相處等問題。這樣一下子就把學生的熱情調動起來,大家討論得熱火朝天。這樣就順利地把問題深化,讓學生思考和想象未來的生活會怎樣,討論科技給人類帶來什么樣的進步和什么樣的問題這個話題,課后再補充閱讀材料,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教師還可根據所學內容不定期地節選一些網上和英語廣播中的新聞,對材料精心挑選,有效利用,從而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這樣既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又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各方面的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4.合理滲透任務型教學,提高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盡量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從教材編排上看,從Speaking到Reading部分,都設計了一定的任務。因此,教師應合理地使用和有效地利用教材中的任務,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運用英語的水平。在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提供和創造實踐與運用語言的機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通過感知、體驗、實踐、討論、合作以及探究等方式,參與聽、說、讀、寫活動,讓他們在“任務型”活動中積極思維、努力創新,實現任務的目標并感受成功,從而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英語2?基礎模塊》的“Unit 7 So much to do before we travel!”這個單元中,我給學生留了一個任務型的教學活動。在學習了Reading and Writing中介紹悉尼兩日游的旅游行程后,我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己動手制作一份介紹自己的家鄉――開平碉樓之鄉的英文導游手冊。要求學生課后查找相關資料,包括人口、地理位置、特產、旅游資源等,并選擇或拍攝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照片,然后匯總資料,規劃行程,繪制成冊,在全班展示。學生有的上網查資料,有的去圖書館,有的出外采訪,在整個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充分發揮了創造性,體現了團隊合作的精神,鍛煉了如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完成目標任務的能力。再如,學習《英語2?基礎模塊》的“Unit 6 Tell me when the pain started.”時,我讓學生學習用英文書寫宣傳海報,介紹健康的生活習慣,要求配以插圖,以墻報的形式展出。在任務型教學過程中,語言學習不再是教學的唯一目的,教師創造性地使用任務為學生提供交際的機會和動力,教學活動因此變得豐富多彩,生動有趣。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所涉及的內容遠遠超出了課本所覆蓋的內容,英語學習超越了單純的語言學習范圍,學生在交際中使用語言。有了交際的機會和動力,學生就能自覺自愿地參與課堂,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三、結語
教材是服務于教學的材料和工具,主要的課程實施者是教師。教師應做教科書的主人。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從學生和學校的實際出發,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導,靈活地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引導學生一起關注時事、關注未來,共同構建課程資源。教師要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努力在教學中不斷創新,研究、整合教材,實踐“任務型”等一些新的教學途徑,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對英語課程的要求。
參考文獻
英語骨干老師培訓心得1
懷著滿腔期望我參加了市骨干班英語教師第三次的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但過程中的收獲卻使我們滿懷喜悅、滿載而歸。培訓期間,感激金老師為我們搭建了這么好的學習提高的平臺。培訓中鮮活的課堂示范、精湛的理論闡述,給了我們強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論引領,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頗感自己的成長之路漫漫。下面是我在培訓中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骨干教師該如何持續發展?
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也就要求教育不斷更新,需要可持續性發展。教師之路該如何走?作為骨干教師又該如何做?金老師在第一天早上就給我們提出希望,告訴我們要成為一名真正的骨干教師,必須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追求,要有理論知識的武裝,更要自覺地作好自己的職業規劃。金老師以自己的長期奮斗在教學一線的經歷,她的神采奕奕、她的勤勉務實、她的積極樂觀,她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激勵我們要頑強、自覺地學習,教學上要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提高自身的教師素質,要有扎實的作風,堅持不懈、務實的態度、博采縱長,要用獨特的眼光大膽創新,完善多元。一番話洗滌了我們的心靈更激起了我們的自信心和對學習的渴望!
二、我們的基礎科研該以什么形式?
金老師指出,作為一名骨干教師,要以扎實的作風潛心于教學研究與實踐,她在第一天的課程里,給我們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閱讀課教學中你有什么困惑嗎?我給你們小組一張紙,寫下三個你們最困惑的問題,然后你們暢所欲言,小組合作將問題分類。然后寫下來貼到黑板上,每個小組揭下一種問題回小組研討,找出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并用思維導圖將本小組的方法畫出來”。在輕松地氛圍中,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金老師組織我們把問題集中分類,鼓勵我們集體討論,以思維導圖的方式畫出大家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在熱烈的討論中,大家有贊同的、有批判的、有提出整改的,思維在碰撞、理念在交流。而金老師忙于穿梭于各組,擔任我們的理論顧問。大家學的不亦樂乎。金老師最后總結,她說:“有效地教研就是發現存在的教學問題,然后通過集體的群策群力開展研究來解決問題。她還指出如果這堂課由她給我們做一個有關閱讀教學的講座,我們可能聽的時候激動,過幾天就全忘了。也可能只解決一兩個問題,但今天采取的是參與式學習的形式,大家收獲遠不止這些?!彼囊幌捯沧屛颐靼?,所謂的教研并一定是向我以前所想象的那么高深遙遠,只要我們勇于提出教學中的問題、剖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基礎科研的起步就在這里。
三、教師評課的標準有哪些?
怎樣上好一堂課、怎樣評價一堂課?金老師給我們設計了不同的評課表格,這四份表格中詳細的提出了好課的標準,比如目標的達成度,問題的層次性,學生的參與度;教材的處理;教學程序;教學方法和手段上;教師基本功上等等。金老師要求我們各組選擇一個角度進行觀課并做好記錄,我們組員間又進行了更細的分工,有記各環節的時間的,有記教師提問的、有記環節的過渡語的。然后由陳荷花和鄒麗娟老師給我們上了兩堂示范課,兩位教師風格迥異,陳老師熱情奔放,鄒老師溫柔婉約。課后組員的評課更是精彩不斷,在小組代表匯總記錄表后做發言評課的過程中,在座的學員有不同想法的,紛紛提問或提出自己的想法。對于某個環節的重設計,大家更是摩拳擦掌、獻計獻策。我以前從沒親歷過這樣的評課現場,大家沒有絲毫的顧慮,急于想表達自己的想法。而這一切,歸功于金老師事前為我們做的精心的準備。與其說是我們在評課,倒不如說金老師在給我們上了關于如何評課的一節課,只不過她智慧的把課堂交給了她的學生----我們!
四、如何撰寫論文與案例?
金老師邀請了知名的劉毅老師來指導我們的論文與案例寫作。劉老師從論文研究的目標、內容、對象與范圍、研究方法與步驟等,系統的給我們做了闡述,并且她也從格式方面向我們說明了論文與案例的不同點。我們從理論上對論文步驟有所了解,而且也使我們更明白了科研論文與教學兩者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茖W研究越深入,教學越生動活潑,得心應手;反過來,教學中提出的疑難問題,又促使教師去進行科學研究,去釋疑,解惑。
更讓我們覺得最快樂的事莫過于金老師把自己潛心研究的成果——初中英語話題思維導圖冊送給我們作為禮物,并且她又不辭辛苦的在中午休息時間把我們帶到計算機機房,和夏孟挑老師一起教我們如何操作思維導圖軟件。我們在興奮之余更是一份感動!
兩天的培訓時間是短暫的,對我而言是彌足珍貴的,一個人只有放開眼界去交流溝通才能豐富自己提高自己,學然后知不足!
英語骨干老師培訓心得2
今年七月××—××日,,我有幸的參加了××教育局組織的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培訓活動。工作以來,第一次參加骨干教師培訓,我十分珍惜這次機會。期間,聽了教授、老師們的精辟論斷,使我對小學英語新課程的目標和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學習時間雖短,但對我影響頗大,我不光學到了如何去更好地教學,更從教授那里學到了師德與熱情。
參加本次培訓的教師都是來自各個學校的骨干教師,他們都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我身為一名年青教師,能與他們同窗學習,覺得十分榮幸。在這次培訓過程中,我們互相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我們一致認為在小學的英語教學中,應注重與學生的交流,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式教學,才能真正達到新課改提出的要求,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成功,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如何在英語的教學中做到這幾點,我們認為必須有著幾方面的認識。
一、直觀教學,快樂教學,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和語言交際能力。
根據心理學理論,興趣是兒童進行活動的主要動力。兒童的興趣總是和一些積極、肯定的情緒相聯系,它可以激發兒童的求知欲,可以降低兒童意志努力的程度,使其注意力較長時間集中在一定活動內容上,并能喚起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的欲望。有了興趣,兒童就會主動地、自覺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表現自我、完善自我。因此,在英語的教學中,采用直觀教具、游戲、全身性的反應活動、都能引起學生對語言本身的興趣,并能幫助他們加深理解,加深記憶。例如:在教食物時有許多的單詞,如果靠單純的記憶的話,會顯的很枯燥,印象也不深刻,而采用了直觀教具,像照片,實物,不僅使學生記憶深刻,也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也樂意接受。又如:在教relationships,在課堂上采用互動的學習模式,讓大家相互介紹家庭成員和之間的關系,有時,會鬧出笑話,隨后大家一起糾正,這樣學習,學生感到很快樂,同時,也覺得印象特別深刻。
二. 培養自立,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對于發展思維能力是極其重要的。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的 “認知發現說”認為,學習不是被動機械地形成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主動形成認知結構的過程,布魯納非常重視人的主動性,他認為,學生和科學家的智力活動從本質上說是一樣的,無論掌握一個概念還是解決一個問題,發現一個科學理論,都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因此,他大力提倡發現法學習,所謂發現法,就是讓學生獨立思考,改組材料,自行發現知識,掌握原理、原則。要盡可能使學生成為自主而自動的思想家??梢?,教師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及培養獨立思考習慣十分重要。在英語教材中,許多Unit都要求學生去自主學習,獨立思考。都要求通過學習能獨立思考這些自然元素對人類的作用;這些知識涉及到其他的許多學科,在學習的過程中既學到語言知識,開闊了知識面,也培養了獨立思考和主動學習的能力。
三、全面、合理的安排課后任務。
英語課后任務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形式,應和課堂教學實際緊密聯系,但又不是課堂教學的簡單重復。否則,課后任務便失去了意義。安排課后任務時,必須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知識水平,選用切實可行的方法與形式,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安排課后任務等等,這些都是既適合教材特點,又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課后任務。 當然,英語的教學還在探索和實踐中,要真正做到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創造寬松活潑的課堂氣氛,贏得學生的參與和配合,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還需要我們老師共同的努力。
英語骨干老師培訓心得3
本人有幸參加了我校組織的“20xx-20xx學年首屆骨干教師培訓班”的一系列學習活動,本次培訓,學校有組織、有計劃、有目標,對培訓對象從聽課量、課件、教案、技能課、試卷、說課、評課、調查報告、論文、理論學習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要求與培訓。最后,邀請縣教科所參與考核認定。我非常珍惜這次的學習,通過學習我有許多的感觸:
一、對自我的重新認識:
通過學習使我的思想有了一個新的轉變,作為一位英語教師,必須具有淵博的英語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特別是骨干教師,更應當掌握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掌握現代教育教學技術。在英語的探究過程中,教師不再把英語知識的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教學任務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費在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為學習共同體中的成員,在問題面前教師和同學們一起尋找答案,在探究英語的道路上教師成為學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英語課程中,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這種學習方式的改變,將導致師生關系的改變,使教師長期以來的高高在上的“傳道、授業、解惑”的地位發生變化,教師從“知識的權威”轉變到“平等地參與學生的研究”,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成“學生英語探究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
教師的這種角色的特征是:
(1)學生在自主觀察、實驗或討論時,教師要積極地看,認真地聽,設身處地地感受到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
(2)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采用適當的方式,給學生精神上的安慰與鼓舞,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探索的熱情更加高漲。
(3)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學生遵守紀律,與同學友好相處,培養合作精神。
(4)教師應全程參與學生的任務活動,鼓勵學生動手動腦,而非代替學生活動,代替學生思考,教師應陪伴學生共同成長,做培養學生英語素養的啟蒙者,
二、對英語課堂教學也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1、課堂教學強調從問題入手
英語課以語言對象,強調以任務入手,放眼看周圍世界,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這個就是知識點。我通過認真學習《走出誤區,走進真正的合作學習》、再談決勝課堂》、《對構建教學模式的思考》等文章之后,明確了英語課最終的落腳點是在知識上,還要能解決將來在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最終讓學生通過學習英語來達到交流的目的,以此為最終目標。我作為華十中的一位骨干教師,對于教師課堂教學常規藝術,感受最深的是:每位教師在積極、熱烈的氣氛中討論到教學節奏的調控藝術時的提綱挈領----波瀾起伏的流程美,水到渠成的銜接美。教師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好習慣:
(1)養成根據發音規律記單詞的習慣。
初中教師教學中要教記憶單詞的方法,使每個學生知道元音字母在開、閉音節中的發音規律、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音節的劃分,促使學生養成按發音規律記憶單詞的習慣。
(2)上課積極參與,大膽發言,大膽提問的習慣。
進入中學后,有的學生因害羞、怕出錯,發言逐漸減少,這時教師應告訴學生學好外語就要臉皮厚一點,不怕出錯,積極參與,有問題大膽提出,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語言實踐的機會,語言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3)課前預習、課堂記筆記、課后整理的習慣。
英語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課前預習,找出問題;課內認真聽課和做筆記,積極思考,討論問題;課后整理筆記,及時復習,鞏固提高的習慣。中學生普遍缺乏這方面的自主學習的能力,過度依賴老師。培養他們預習、記筆記、整理的能力可以促使他們學得更積極、更有效。
(4)每天自覺聽、讀、背、說英語的習慣。
要形成良好的英語語感,必須強化聽讀說的習慣。每天至少半小時讀背英語,有條件的學生與家長用簡單的英語進行交流,班級每星期確立一天為英語日,使學生養成自覺說英語的習慣。
通過培訓,讓我明確了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同時還是一個師生情感共融、價值共享、共同創造、共同成長、共同探求新知、共享生命體驗的完整的生活過程。因此,教師教學行為將發生巨大的轉變,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選擇,要超越書本,發表獨立見解,教師要大膽創新,使教學成為充滿創意和激情的過程,要解放學生,為學生創設自由思想和自由選擇的空間,學會容忍學生的錯誤,鼓勵學生質疑,學會以孩子的眼光看孩子。還要注意向學生學習,師生共同成長。
2、觀摩、討論教師在課堂上的課,在教學總體目標上注意興趣,體驗成功和培養自信;
在課程實施上注重創造學習環境和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模式與方法上注重參與實踐和創新發展;在語言教學的目標上,注重培養語感和交際能力;在教學評價上,注重運用激勵機制和多元評價。英語教師應具備的聽、說、讀、寫、譯的教學技能,給英語教師指明的努力的方向,明確了作為一名合格英語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使我受益非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