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9 11:00: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班級活動觀察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實習平臺;校內外實訓;導師
一、殘疾兒童康復專業現狀
根據2011年中國殘聯等有關部門公布的我國0~6歲殘疾兒童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全國約有0~6歲殘疾兒童139.5萬人,每年新增19.9萬人,而殘疾兒童入學率僅為60%。專業的學前特殊教育師資力量有待增強。隨著國家對特殊教育事業的重視,殘疾兒童康復機構陸續建立,但是滿足不了眾多殘疾兒童需要康復的現狀,出現這樣的供需矛盾,半公益半盈利性質的民辦兒童康復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但是無論從公立和私立康復機構來看,師資力量是最需要加強的。培養殘疾兒童康復教師是一個長期的、科學的培訓體系。這個體系既有普通教育的特點,也有特殊兒童的特點,與普通教育一樣,甚至超過普通教育對實訓的要求。一般的兒童康復師資培養,需要建立專業的師訓室,如感統實訓室、沙盤心理觀察、錄播實訓等,但是校外的真實崗位訓練也必不可少,這樣校內和校外的結合訓練才能保證師資職業能力的提高和質量。但是隨著實訓建設的深入卻帶來了一些問題:
1.校內實訓教學與校外實訓教學不能有效融通
我校的殘疾兒康專業實訓方式是:學生在校內實訓室開展學習活動,例如在感覺統合實訓室了解各個器具的使用以及效用,然后到校外實訓基地接受實踐教學。校外導師按照課程安排開展實踐指導,但對學生在校內實訓的情況不能全面地了解,如學生是否能對某些重要器具熟練操作等,這樣校外導師會在指導過程中對學生的能力有所懷疑,而不愿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最后校外實訓環節并未達到預期效果。
2.校內教師不了解學生校外實訓的情況
隨著兒康專業的生源擴大,師資力量卻有限,學生校外實訓時,校內教師不能時刻跟隨,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得不到及時的指導,最后教師只是根據校外導師的評語對學生的校外實訓給出一個總結性的評價和分數。這樣的評價顯然不能客觀評價學生整個教育實踐的表現,也不利于提高學生技能。
3.校外導師不能有效指導學生校內實訓
校外導師往往是具有豐富經驗的一線骨干教師,如果能讓校外導師指導校內學生的實踐教學,必將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為下一步的校外實訓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由于我校地理位置比較偏僻等原因,校外導師不能對校內實訓活動進行指導。
以上問題,導致實訓教學效率下降,使用人單位希望職業教育達到零距離上崗就業的需求難以實現,也給學生就業增加難度。
由于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微型移動設備和技術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也為我們的實訓教學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微型移動設備主要是指:智能手機、帶有PC性能的上網手機和PDA等,這些設備具有便攜、實時性和流媒體功能的特點。綜合我校殘疾兒康專業實訓的問題,主要就是實訓過程中缺乏及時“溝通”的途徑,如果我們采用微型便攜設備輔助實訓教學解決上述問題,必將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殘疾兒童康復實訓平臺建設的必要性
利用移動技術支持的實訓平臺將滿足學生實訓階段產生的必要需求:
1.滿足了學生實訓中適應性和個性化學習的需求
職業教育必須面對的事實是擴大生源,學生學習能力差異比較大,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采用傳統的實訓方式不只會給教師的因材施教帶來困難,也使部分學生失去了獲得專業技能學習的機會。以移動設備和技術輔助的實訓方式將校內實訓和校外實訓、正式學習和非正式學習相結合,將學習聚焦于為恰當的學習者在恰當的時間和地點提供恰當的內容。同時,實訓平臺的學習模式也是建立在協作學習的基礎上,使全體成員可針對同一教學內容進行平等交流,校內教師與校外導師可以實現實時關注學生實訓活動并即時點評反饋。
2.滿足了教師對傳統實訓模式與以移動設備、技術輔助的實訓方式整合的混合學習模式的需求
本實訓平臺的研究是建立在項目教學法這個成熟的實訓模式之上,將移動設備的優勢與這種實訓模式有機整合而形成的學習模式。通過移動設備、技術構建的實訓方式,將整個校內外實訓資源統一整合,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點播課程學習,并記錄其各個實訓階段(從校內實訓室的學習情況到校外實訓基地的學習情況)的表現,校內教師與校外導師及時對每個學生的實訓活動進行指導,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
3.滿足了學校與企業共育人才的需求
以本課題來講,通過移動設備、技術輔助的實訓教學,減少了學校和企業在各自發展中建設的成本,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共享,企業從學校不只能獲得優秀的員工,還有先進的康復器具與教學理念,學校則從企業獲得真實的實踐環境和經驗。只有通過各種方面建立這種互相促進、共同成長的途徑,學校和企業才能走得更遠、更好。
三、殘疾兒童康復實訓平臺的設計研究
本課題的研究是基于計算機技術將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結合的研究。在教育理論方面深入研究兒康專業的教學理論和其實習實踐的每個環節,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其規律模式,并逐漸由傳統的實踐實習方式轉變為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現代化的實習實踐模式。其次,充分研究和論證平臺的實現技術、架構,考慮平臺的可擴展性。
1.實現技術研究
本平臺的開發由于資金和開發人員的限制,在技術上采用了成本低廉、技術難度小的平臺和數據庫。在開發過程中充分考慮了各項功能的實現目的和操作復雜性,因此平臺分兩部分開發,我們將業務復雜的部分放在基于B/s結構的web實現,將業務簡單但是及時性較強的部分開發成手機等智能移動終端上實現。因此,其技術采用了Asp、Html、wml語言,數據庫采用了Sqlserver數據庫。
2.功能設計
本平臺應滿足教師、學生、企業導師和相關人員的需要,做到對學校人員、場地、物資設備等資源的合理調配。據此,我們根據系統實際情況將系統分為相關通知、實習安排、實踐安排、學生區域記錄、教學活動觀察記錄、過度環節教學記錄、學生教學活動設計、學生日?;顒釉O計、見結、實習評價、疑難問題討論、實習資料等功能。
(1)相關通知模塊:在這個模塊教師和企業導師可以有關實習的通知;
(2)實習安排模塊:在這模塊教師實習各個環節的資料和要求,實習目的、實習要求、實習相關電子資料以及相關參考資料;
(3)學生區域記錄模塊:在這個模塊學生添加區域記錄的內容,并可進行編輯和查看等操作;
(4)教學活動觀察記錄模塊:在這個模塊學生添加教學活動觀察記錄的內容,并可進行編輯和查看等操作;
(5)過渡環節教學記錄模塊:在這個模塊學生添加過渡環節教學記錄的內容,并可進行編輯和查看等操作;
(6)學生教學活動設計模塊:在這個模塊學生教學活動設計記錄的內容,并可進行編輯和查看等操作;
(7)見結模塊:在這個模塊學生添加見結的內容,并可進行編輯和查看等操作;
(8)實習評價模塊:教師根據學生表現對學生進行網上的實習評價;
(9)問題討論模塊:教師和學生隨時通過智能設備對實習問題進行討論。
3.數據庫設計
數據是系統的基礎,數據庫設計是系統設計的中心,是系統實現的保證,也是衡量系統可行性的一個重要因素,所謂“三分技術,七分管理,十二分基礎數據”,系統數據庫的設計應遵循實用性、可擴展性、安全性、集成性和規范化原則。
兒康專業實訓實踐平臺系統數據并不龐大,但關系復雜,為使數據處理、統計、分析、計算更方便,要將系統數據進行分類。根據需要,完成設計包括表(63個,表略),其主要業務表如下:
表1.區域活動記錄表(area_active):學生學號、區域名稱、記錄日期、使用頻率、區域標牌、材料布置、觀察重點、觀察記錄。
表2.教學活動觀察記錄表(teach_observe):學生學號、授課教師、班級、時間、活動名稱、教育活動觀察記錄、分析、活動評價。
表3過度環節―教學活動觀察記錄表(teach_observe_detail):學生學號、授課教師、班級、時間、活動名稱、教育活動觀察記錄、分析、活動評價。
表4教學活動設計(teach_design):學生學號、執教班級、日期、認知目標、情感目標、能力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延伸、思考效果、思考心得、思考不足、改革方式。
表5融合活動設(mix_act):學生學號、領域、主題、班級、設計思路、能力基礎(選擇是普通幼兒或特殊幼兒)、普通幼兒能力基礎、特殊幼兒能力基礎、普通幼兒活動目標、特殊幼兒活動目標、環境創設、活動準備、普通幼兒活動過程、特殊幼兒活動過程、普通幼兒活動評價、特殊幼兒活動評價、普通幼兒活動小結、特殊幼兒活動小結。
在殘疾兒童康復專業實訓平臺的研究中,我們從教學模式探索和平臺構建兩個方面出發,在教學模式探索方面采用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方法,主要通過觀察、試驗、調查和統計等方法研究教育現象,注重研究的嚴密性和客觀性,在定型研究中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活動第一手資料。在平臺建設階段將通過不斷實踐和反復測試,逐漸完成平臺建設。
參考文獻:
[1]蕭成起,蘇孝正,呂n杰,林永勝,黃永強,黃龍翔,陳文莉.無縫式學習環境中的知識建構[R].臺北:2008年臺北全球華人資訊教育論壇,2008.
[2]李玉斌,劉家勛.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移動學習[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5,(1):31-32.
[3]R.M.加涅.教學設計原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11.
關鍵詞:方法觀察;自我探索;自我發現
觀察是獲取周圍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兒童認識世界、
增長知識的重要開端。蘇霍姆林斯基說:“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庇變河辛己玫挠^察習慣和觀察能力,對于他們來說,是多么寶貴的一筆財富!幼兒園的種植園地是幼兒學習,培養觀察能力的寶貴資源,教師應充分發揮種植區和自然角的教育價值。我認為,培養幼兒在種植活動中的觀察能力,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引起觀察興趣
幼兒天生就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師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引導他們去觀察、去發現。他們對所有新鮮事物都很感興趣,總有問不完的問題。“這是什么,為什么是這樣?……”一個個孩子,都變成了一個個小問號,小腦瓜里藏著許許多多的疑問。土壤、蚯蚓、蝸牛殼等,都是孩子們議論的話題。若沒有教師的引導,種植的活動目標就很難實現,教育意義就所剩無幾了,更不要說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了。因此,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活動前明確此次活動的觀察目的和觀察任務,就尤為重要。
例如:引導孩子們認識蠶豆時,我采用猜謎的形式,讓幼兒來猜一猜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豆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激發活動興趣;另外,我會用“蠶豆寶寶”“好朋友豆豆”等輕松、充滿童趣的語言親近幼兒,讓幼兒主動觀察蠶豆的外形、顏色,初步認識蠶豆。可以準備一個找蠶豆的小游戲,在各種豆子中,讓幼兒找出蠶豆,比一比誰找的蠶豆又多又快。讓孩子們真正做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二、學會觀察方法
有了觀察興趣,還必須在觀察方法上加以指導。孩子年齡較小,自我控制能力較弱,觀察條理性比較差,不會用正確的方法觀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會幼兒觀察事物,讓幼兒學會有目的、自主全面、細致地觀察事物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1.比較法。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比較性觀察,讓幼兒觀察兩種以上的事物,比較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讓幼兒正確細致全面地認識事物。
2.順序法。對于幼兒來說,讓他們掌握從遠到近,從整體到局部、從明顯特征到不明顯特征等復雜的順序,存在較大的困難??紤]到孩子的年齡特點,只要幼兒能夠有順序、能細致地觀察就行了,教師要指導幼兒經常進行有順序的觀察訓練,避免走馬觀花似的瞎看。
3.追蹤觀察法。追蹤觀察法是指讓幼兒對某一事物或現象的變化和發展進行間斷性的、有系統的觀察,使幼兒了解其生長、變化和發展的全過程,從而形成完整的認識。
三、培養觀察習慣
幼兒的觀察力不是一兩天就能夠養成的,而是日積月累的一個過程。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時常給幼兒創造觀察的機會,給幼兒提供較好的觀察條件,開展多種形式的觀察活動,培養幼兒勤于觀察的良好習慣。
1.教師可以利用午后散步的機會,帶領幼兒去植物園。讓幼兒近距離接觸植物,觀察植物的特征及其生長情況。
2.教師可以在班級中建立一個微型種植園,為幼兒觀察植物提供更為方便的場所。
3.邀請家長一起參與種植活動。這樣,既充分利用了家長資源,密切了家校聯系,也豐富了校園活動。有了家長的支持,幼兒對植物的觀察才會更有效、更長久。
4.組織專門的外出觀察活動。讓幼兒走出幼兒園,親近大自然,充分開闊幼兒的視野,激發幼兒關心周圍事物的興趣,積累生活經驗。
轉眼間大學第一學期已將結束,大家都歸心似箭,希望趕快回家,同時各自也在為自己制定這的寒假的實踐活動,隨著假期的到來,束縛已久的身心終于可以迎來自由自在的天空,呼吸著冬天特有的味道,去享受體會屬于自己的假期。寒假是學生充實自我、增加閱歷、了解社會的重要階段。作為社會中思想最活躍的群體,大學生都有著自己精彩的假期計劃:打暑期工,是一種身心的磨練,在賺取生活費用的同時,又可以親身感受社會這個熔爐;有人抓緊機會去進修,參加雅思、托福、考研等培訓班,讓自己的知識得到更完善的補充;有人則準備跋山涉水,去游歷神州各個地方,擴大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閱歷„„ 而臥則是希望能夠深入校園,融入學生的群體中,所以我選擇了教師實踐這項活動。
假期實踐能夠鍛煉我們的能力,但不是朋友一拉、老師一說參加實踐有這樣那樣的好處,腦袋一熱就上了,一定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去面對。在持有正確的態度,向有經驗的老師和同學咨詢,然后真正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梢院芎玫奶岣邔W生的觀察力,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更深入的了解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畢竟大學生大多是來自于農村,最后也要服務于農村,及早深入社會有助于大學生為將來的工作與生活做更充分的準備。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要積極探索實踐教學與“生產、研究、學習”相結合的辦法,才能培養具有求是創新精神人才。實踐教學目的是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大學生對于社會、國情和學科專業背景的了解;通過實地動手、思考解決現實問題,使其開闊視野、鞏固理論知識、增強創新意識、提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增強勞動觀念,激勵學生創新和創業精神。
下面就講講我的大學生教學實踐經歷吧,很令人難忘的回憶,它是我大學以來的第一次教學實踐,從中我覺得自己成熟了,因為我要照顧比我更小的學生,看到他們純真的眼神,我覺得自己有義務擔負起教育他們傳授給他們只是得責任。目前各大高校都有著各自與學校專業相互掛鉤的教學實踐基地,這更有利于針對性地將學生所學專業與實際生產相聯系。當我們在實踐過程中,不能只是在實踐中觀察老師前輩們怎么做,更多的是要親身嘗試。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還要定期書寫實踐報告或心得,這樣才能很好的總結實踐經驗,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礎。
一開始我先較快的了解整個班級的學生情況。記得剛開始和小同學相處時,我急著找潭老師了解班級情況。但潭老師并沒有直接告訴我,而是讓我自己去發現、去了解。可能當初我有點不理解。但后來想一想潭老師并沒有做錯。我應該用自己的眼睛用心去觀察了解這個班級,了解學生,畢竟我面對的還是學生,這也是對我的一個考驗。接下來我就通過班干了解了班級的一些日常工作以及班委的一些工作。其次,我再熟悉和掌握學生的情況。為了能和學生打成一片,我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和他們接觸交流。除了上課時間,我一直是跟班的。剛開始幾天,學生都不怎么和我說話,都非常被動。我發現自己好象很難融入這個班級,原因是彼此不了解,這時我采取主動,通過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慢慢的和他們交流。通過自己的主動以及對他們的關心,學生也逐漸放開來了,都愿意主動找我交流了。師生之間就應該多交流,只有這樣,才能了解學生。
我從工作一開始就任班主任,感到并沒有象他們所說的那樣難。作為教育者應當更新管理理念,擺正師生關系。應該認識到:學生不僅是我們的教育對象,更是我們的服務對象,凡事都要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立場想一想,理解和尊重學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因此,尊重學生是做好班級工作的前提。
一、榜樣激勵,帶動學生
作為班主任應該始終融于班級活動中,成為班集體的一員,而不能游離于學生之外。如果只有言教,無身教,再多的說理也是徒勞。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可能影響其一生,樹好榜樣,做好表率,以身作則,嚴于律己,既是一種教育手段,更是班級工作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
現在的學生大多是90后,家庭獨生子女,他們集體意識不強,勞動觀念淡薄,每次參加學校或班級組織的衛生勞動,無不怨聲載道。為了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和習慣,我每次都率先垂范,主動參與勞動工作的分工,帶頭打掃。要讓學生不做勞動的旁觀者,自己就不能把勞動“高高掛起”;要讓學生態度認真,自己就應從臟活、累活、重活做起,這樣才能激勵學生,讓他們心服口服;要學生愉快勞動,自己就不能流露半點勞累之苦,而要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學生,讓他們體驗勞動的光榮和快樂。在自己的身教下,學校組織的衛生大掃除甚至其他集體活動,我班都能全員參與,取得較好的成績。
二、改進方法,體諒學生
“學生問題比學生還多”是事實。作為班主任面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如果班主任一直沿用老方法、老觀念去對待,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我們應該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個性差異入手,全面了解、綜合分析、因材施教。
比如,對有錯誤的學生,特別是那些屢教不改的學生,有些班主任因為生氣,通常會對其大聲地呵斥、責罵,甚至通知學生家長來校。其實,遇到此類事情時,我們一定要冷靜處理,弄清原因,切忌冒失、急躁。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中學生的自尊心極為強烈而又極為脆弱,要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那樣小心……”用含蓄、委婉的語言否定,制止學生犯錯誤,也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班主任在批評教育學生時,語言要委婉忌刻薄,簡單忌冗沓,文明忌粗俗。要注意選擇談話的方式、場合和時機,慢慢引導,不能急于求成,從根本上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解決困難,關心學生
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由于經驗不足或認知滯后等原因,往往會遇到許多困難,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和疏導,容易引發心理障礙。班主任應責無旁貸地關心和愛護學生,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為學生辦事。
每擔任一屆新學生的班主任,開學初,我總是通過觀察、交談、訪問,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本班每位學生的情況。當了解到某學生性格內向、孤僻時,就及時地開導他,幫助他尋找問題根源,創造條件讓他多參加集體活動,培養他的集體意識,使他獲得愉悅感和自信心;當發現學生身體不適時,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我都能把學生及時送到醫院,幫助掛號、買藥,陪伴在其左右,安撫了學生身心的痛楚,振奮了學生戰勝病痛的信心;當得知學生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在考試比賽中遇到挫折時,我就耐心、細致地幫助其重振信心。通過 “細心、耐心、愛心”的工作,我贏得了學生的信任,溫暖了學生的心靈,學生都能在班級里開心學習快樂成長。
四、評優公開,取信學生
1利用體育精神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一種著眼于發展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人格教育是把人的知、情、意、行統一協調發展成日趨健全、完善人的心理品質的培養過程。體育教學中通過體育精神對學生的人格教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教育學生。
1.1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交際能力和集體主義榮譽感。 人需要在社會實踐中去認識社會、理解社會。體育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具有獨特的社會交往特性。在教學過程中教育學生認識體育的實質,從而認識人生、認識社會、學會競爭、學會合作和相互尊重,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和榮譽感。這種健康的人格品質是推動學生進步的動力。
1.2培養學生自尊、自愛、自強不息,積極參與意識,發展其個性。 在體育活動中無論是個人項目或集體項目,都必須學會尊重別人和尊重自己,講究個人行為的規范性和道德觀,培養學生良好的個人行為和道德風尚。并在教學實踐中讓學生充分發揮個人特長。發展個性,培養自主精神和獨立的人格。
1.3培養學生的是非感、正義感。 體育運動是在嚴格的規則下進行的健康文明的活動,應教育學生遵守規則、遵守紀律、辨別是非、尊重事實。對的好的就支持;錯的壞的就批評,從而培養學生愛憎分明的人格精神。
1.4培養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 價值觀、人生觀是看待、了解自然社會的基本觀點,通過教學實踐和教學比賽,培養學生公正的觀察分析問題,認識事物的客觀規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靠技巧、靠實力、靠人格的精神戰勝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不斷取得進步。
1.5培養學生吃苦耐勞、不怕困難、不怕失敗的頑強意志。 體育教學要求參加的人身體力行,全心投入。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在運動中吃苦耐勞,疲勞時咬緊牙關堅持到底;困難時堅忍不拔,失敗時不氣餒,勝利時不驕傲自滿,冷靜待之。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自身的人格精神對學生的示范作用很重要,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完善自身的人格精神
2利用游戲教學讓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的教育
我在這一學期的體育教學中,根據一年級孩子喜歡游戲的特點,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和改動,變基本技能為游戲教學,并在游戲教學中注意思想品德教育,對原有游戲的名稱、內容、規則、方法進行有機結合。同時特出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2.1對游戲的名稱進行整合。
選擇一個既能反映游戲的具體內容,又有一定教育意義的游戲名稱,有利于提高游戲的思想教育價值。例如:“爭搶實心球”的游戲可改名為“勇排地雷”,同時向學生講解一些抗日英雄的故事,這樣一改既能讓學生體驗到運動的樂趣,又能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再如:在“跳背”的游戲教學時,在教學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少數學生,只愿跳過別人,而不愿別人跳過,而且故意出難題,姿勢或高或低,影響練習效果,還帶來不安全因素。后來,我把“跳背”的游戲改名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在教學過程中,除講述游戲規則和注意事項外,還著重講述“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道理,培養學生為社會服務的意識,讓同學們明白班級就是一個小社會,別的同學從你背上跳過時,你就是為他人服務,為社會服務,當你從他人背上跳過時,就是他人為你服務,社會為你服務。通過這樣的改名教學,使學生樹立為他人服務,為社會服務的思想。
2.2對游戲的內容進行整合。 不同的游戲內容,具有不同的教育作用。對一些游戲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來加強游戲的教育效果。如對游戲的難度增加一點,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例如:在分組接力跑的教學中,能有效的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再如教游戲“攻城”時比較復雜,難度較大,這樣直接教學失誤較多,學生難以接受,但如果分層教學,逐步掌握游戲全過程,就能讓學生集中精力,體會攻守兼備的意識,利于游戲教學的順利進行,同時培養學生果斷勇敢的品質及積極參與競爭的能力。
2.3對游戲的教學方法進行整合。 同一內容,采用不同的組織教法,能達到不同的教學效果。兒童天性合群,愿找小伙伴玩耍,對他們要應勢利導,使他們從小積極參加集體生活和活動,主動關懷同學、互助友愛,關心小組、班級和學校,勇于承擔集體的工作,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養成熱愛集體、樂于助人、習慣過集體生活的品德和習慣。就以班級為單位來培養他們之間的凝聚力。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法和德育教育相互滲透。
2.4利用游戲的規則對學生進行組織紀律性教育。 從學生入學的第一節課起,讓他們懂得紀律的重要性,認識到一個班級、一個學校,如果沒有紀律就會一片混亂,教學和各項活動都無法進行。先從學生的行為入手培養學生的紀律性,如要求學生在列隊時嚴禁學生講話,集合站對做到“快、靜、齊”。以自身榜樣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我對做到“快、靜、齊”的小組進行表揚,并在活動時或者游戲時,讓受到表揚的小組或個人先做或多做一次,以表獎勵。
3利用收器材對學生勞動觀的培養
勞動創造了人類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促進社會的發展,是人類幸福之源。然而在幸福家庭成長的獨生子女,有的被父母嬌生慣養,勞動觀念和習慣較差。這種狀況若聽其發展,而不注意加強勞動觀的培養,使之根本改變,將會影響其一生。我在下課時和學生一起收器材來培養他們的勞動觀念。培養他們。
3.1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
勞動教育要從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的行為習慣入手,下課時組織學生和老師一起收器材。通過勞動,讓學生自己體驗勞動的樂趣,看到勞動的成果,感到勞動的光榮,養成能吃苦耐勞、熱愛勞動的習慣,形成勞動光榮,好逸惡勞可恥的觀點。
3.2培養勞動新風尚。
要教育學生懂得,勞動是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關系下進行的勞動,要培養自己具有自覺勞動、誠實勞動、注重勞動質量的品德。同時要培養講講時間、講效率、講協作的勞動素質。
3.3珍惜公共財物和勞動成果。
伴隨著課程改革的熱潮,廣大教師越發注重了課堂教學的創新,形式多樣的教學著實讓人耳目一新。而作為教學環節之一的作業設計卻往往被我們所忽視。這些囿于書本、拘于讀寫、限于室內的作業大大地禁錮了學生的活動空間,限制了學生的知識視野,制約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影響了學生語文整體素質的提高。與新時期的課程改革格格不入。因此,推進課程改革,實施語文素質教育,必須對傳統的語文作業加以變革,實行全面的開放,讓它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我們的面前。筆者在所帶的班級中有意識地進行開放性作業的嘗試,使作業的內容體現個性化、生活化和社會化,作業的形式強調開放、探究和合作,作業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參與,讓作業活起來,使學生動起來,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開放中創新,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變硬性統一為自主合作,開放個性
實施素質教育須承認個體的差異,教師應根據學生個性差異因材施教,促其個性充分發展,使他們成為全面加特長的新型人才。據此語文作業需在考慮共性的同時,兼顧學生的個性。使作業能成為發展學生特長,彌補學生不足的手段。
1.1“順其意而揚長”: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愛好設計作業,引導實踐,以創造條件發展學生的特長。擅長寫作的學生可組成班級文學社,負責編輯班級小報、黑板報,并鼓勵向刊物投稿;擅長口語的學生可組成班級演講組,定期舉行演講示范;擅長書畫的學生,可成立班級美編組,負責班級板報的美術設計;擅長演唱的學生可組成演唱組,負責課本劇的編排、演出。擅長搜集信息的學生可組成“小靈通信息臺”,定期向學生校內外的新聞事件……
1.2“反其道而變短”:可讓某些方面有不足的學生參與相反的“特長小組”,讓他們在“耳濡目染”中培養興趣,發展能力。如:性格內向的學生,可讓其參加演唱組,不求他們立即登臺亮相,先讓其做助手,即使最終登不了臺,也不予強求;不善言辭的學生,可讓其參加演講組,讓他們在別人的示范中受到影響,逐步鍛煉膽量,培養能力。在目前的教育形勢下,開放性的語文作業與原來相比也許并不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且實施起來也比較繁瑣,甚至于會受到一些教師的冷落。但我堅信,隨著課程改的進一步深入,它必將會成為課程改革強有力的“推進劑”,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2變機械重復為快樂實踐,開放生活
生活是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獲取語文知識的廣闊天地。教師可通過作業把學生引向家庭、引向社會、引向生活。使作業成為豐富生活的向導。
2.1“口語表達型”作業:學生在家可謂無拘無束,暢所欲言。為此可有目的地讓學生進行口語練習。如:選講學校、社會的新鮮事情、學校組織的活動等等。學生為在家人面前“顯示本領”,往往態度十分認真,而家長直接聽孩子“演講”,又隨時對孩子加以指導點撥,這種學生與家長之間的雙向互動,填補了老師不在時的空白,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2“觀察積累型”作業:觀察是積累的前提,學生往往會對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可結合語文教學布置一些觀察類的作業。如要求學生回家觀察禽畜的生活習性,蔬菜農作物的生長過程,家用電器的式樣及其功能,家長忙農活干家務的情景;還可以讓學生去商店、集市、車站、影院作專題觀察。當然這類作業教師需進行觀察目的和方法的指導,要求學生觀察應按順序、有重點、抓特點、多聯想。并完成一定數量的觀察筆記。
2.3“動手操作型”作業:《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弊寣W生在實踐中運用新知識、新理念去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從而增長知識,培養能力。例如學完《熟能生巧》,讓學生模仿賣油翁的動作往細口瓶中倒水,體會“熟能生巧”的道理;教學《南泥灣開荒》時,讓學生畫一畫戰士們開荒時所用的戰術;教學《夏明菡英勇就義》等故事情節較強的課文或具有較強動作性的場面描寫,可以讓學生編寫課本劇并演一演。
2.4“搜集整理型”作業:這類作業的布置應因人而異,一方面可根據學生愛好的不同,引導他們搜集郵票、火花、圖片、煙紙、糖紙等。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貼在專門的作業本上(貼畫本),并根據畫面的內容寫一些作品簡介,還可以讓學生對搜集的內容進分類,如“迷人的風光”、“古老的建筑”、“別致的民居”、“偉人的風采”、“輝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可進行“語言知識”的搜集??勺寣W生從書報雜志、廣播電視以及網絡中去搜集一些名言警句、趣味常識;還可到群眾中去搜集諺語俗語,至理名言等,并開展交流,資源共享,去粗取精。
2.5“勞動服務型”作業:為增強學生的勞動觀念、服務觀念,同時積累讀寫的素材??梢髮W生回家學做一些家務活,也可組織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讓學生在進行作業的過程中受到良好道德的教育。
2021年大學生寒假.實踐報告:教師教學實踐精心整理了“2021年大學生寒假.實踐報告:教師教學實踐”,望給大家帶來幫助!更多.實踐報告,.實踐心得體會,.實踐報告范文,毛概.實踐調查報告,大學生.實踐報告,請關注.實踐報告欄目!
轉眼間大學第一學期已將結束,大家都歸心似箭,希望趕快回家,同時各自也在為自己制定這的寒假的實踐活動,隨著假期的到來,束縛已久的身心終于可以迎來自由自在的天空,呼吸著冬天特有的味道,去享受體會屬于自己的假期。寒假是學生充實自我、增加閱歷、了解.的重要階段。作為.中思想最活躍的群體,大學生都有著自己精彩的假期計劃:打假期工,是一種身心的磨練,在賺取生活費用的同時,又可以親身感受.這個熔爐;有人抓緊機會去進修,參加雅思、托福、考研等培訓班,讓自己的知識得到更完善的補充;有人則準備跋山涉水,去游歷神州各個地方,擴大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閱歷??
而臥則是希望能夠深入校園,融入學生的群體中,所以我選擇了教師實踐這項活動。
假期實踐能夠鍛煉我們的能力,但不是朋友一拉、老師一說參加實踐有這樣那樣的好處,腦袋一熱就上了,一定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去面對。在持有正確的態度,向有經驗的老師和同學咨詢,然后真正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的觀察力,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更深入的了解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畢竟大學生大多是來自于農村,最后也要服務于農村,及早深入.有助于大學生為將來的工作與生活做更充分的準備。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要積極探索實踐教學與“生產、研究、學習”相結合的辦法,才能培養具有求是創新精神人才。實踐教學目的是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大學生對于.、國情和學科專業背景的了解;通過實地動手、思考解決現實問題,使其開闊視野、鞏固理論知識、增強創新意識、提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增強勞動觀念,激勵學生創新和創業精神。
下面就講講我的大學生教學實踐經歷吧,很令人難忘的回憶,它是我大學以來的第一次教學實踐,從中我覺得自己成熟了,因為我要照顧比我更小的學生,看到他們純真的眼神,我覺得自己有義務擔負起教育他們傳授給他們只是得責任。目前各大高校都有著各自與學校專業相互掛鉤的教學實踐基地,這更有利于針對性地將學生所學專業與實際生產相聯系。當我們在實踐過程中,不能只是在實踐中觀察老師前輩們怎么做,更多的是要親身嘗試。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還要定期書寫實踐報告或心得,這樣才能很好的總結實踐經驗,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礎。
一開始我先較快的了解整個班級的學生情況。記得剛開始和小同學相處時,我急著找潭老師了解班級情況。但潭老師并沒有直接告訴我,而是讓我自己去發現、去了解??赡墚敵跷矣悬c不理解。但后來想一想潭老師并沒有做錯。我應該用自己的眼睛用心去觀察了解這個班級,了解學生,畢竟我面對的還是學生,這也是對我的一個考驗。接下來我就通過班干了解了班級的一些日常工作以及班委的一些工作。其次,我再熟悉和掌握學生的情況。為了能和學生打成一片,我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和他們接觸交流。除了上課時間,我一直是跟班的。剛開始幾天,學生都不怎么和我說話,都非常被動。我發現自己好象很難融入這個班級,原因是彼此不了解,這時我采取主動,通過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慢慢的和他們交流。通過自己的主動以及對他們的關心,學生也逐漸放開來了,都愿意主動找我交流了。師生之間就應該多交流,只有這樣,才能了解學生。
編輯推薦:
.實踐報告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