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9 11:00: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呼吸科的護理診斷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臨床病例討論;呼吸系統疾?。?a href="http://www.0536.info/haowen/49499.html" target="_blank">護理本科生;臨床見習;臨床思維
我校近年來實行了成人護理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學生在學習了醫學基礎和臨床基礎課后,早期進入臨床見習,增加了實踐的機會。臨床典型病例討論這一生動有趣的學習形式,也成為臨床實踐中培養護理本科生進行病史采集、掌握相關疾病臨床表現及護理觀察要點、制訂切實可行及針對性強的護理診斷和護理措施等臨床綜合能力的重要教學活動之一。其程序是事先選擇相關疾病的典型病例,安排學生進行病史采集、相關體格檢查,并進行歸納總結,提出自己的護理觀察要點,制訂相應的護理診斷和護理措施。教師按照教學目的進行引導,組織學生就病史采集的完整性、相關陽性體征、臨床護理觀察重點、護理診斷和依據以及護理措施的制訂等進行充分討論,并有的放矢地進行輔導。在呼吸科臨床見習帶教中,通過病例討論方法的實施,能使學生鞏固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并與臨床具體病人相結合,培養學生正確的臨床思維,從而提高她們觀察病情、分析和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獲得良好的互動學習效果。下面將我們呼吸科開展典型病例討論教學的體會總結如下。
一、加強基本技能訓練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完善的病史采集、體格檢查、病情觀察及如何有針對性地實施有效護理措施等技能是一個護士的基本素質,也是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重要內容。雖然護理本科生已經經過了診斷學及成人護理學的學習,但因學生缺乏實踐經驗,問診的技巧及體格檢查正規性還較欠缺,造成采集病史簡單粗略,陽性體征掌握不全,對疾病的具體臨床表現、可能出現的相關并發癥、護理觀察重點等不能詳細、正確地進行描述。因此在病例討論過程中,我們十分強調臨床基本技能的訓練,包括采集病史、體格檢查及其手法的規范化和系統化、陽性體征的正確描述等,對學生存在的缺點和不足嚴格地加以糾正。
呼吸科臨床病例討論選擇的內容以呼吸科的常見病、多發病為主,如COPD、肺炎、自發性氣胸等。由于呼吸系統疾病存在臨床癥狀特異性差、代償能力強等特點,要求學生除掌握問病史的一般方法外,還要注意學習呼吸系統疾病在臨床表現方面的差異性。例如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大多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難三大臨床表現,如果僅知道三大臨床表現,而不知道不同的呼吸系統疾病相關臨床表現的具體差異,則不利于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弄清了咳嗽時間的長短,咳嗽的性質是干咳還是有痰,咳嗽的規律是陣發性還是持續性,與氣候及季節的關系;痰液的性質特點是白色泡沫痰,還是黃膿痰、鐵銹色痰;呼吸困難是吸入性的、呼出性的、還是混合性的等具體問題,就會發現盡管許多疾病都存在咳嗽、咳痰、呼吸困難三大臨床表現,但各種疾病的三大臨床表現各有其具體特點,發現和認識這些差別,將會使學生對所學的理論知識有深入的理解。
二、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
臨床思維是臨床護士利用基礎醫學和護理學知識,對臨床資料進行綜合分析、邏輯推理,從而找出主要問題所在并進行歸納總結,在此基礎上建立疾病的護理診斷并實施有效護理措施的一種邏輯方法。當學生進入臨床見習時,往往會出現以下情況:一是診斷時往往只考慮一兩個癥狀即用所學的護理診斷往病人身上套,未進行詳細分析,這時教師要加以引導,拓展思路,把科學的思維方式作為教學工作的指導,在給學生解惑的同時,使學生受到一次科學方法上的訓練。二是雖然思路廣了,想得多了,提了很多的護理措施,但缺乏針對性,不夠深入、具體。這時教師應幫助學生進行深入的比較分析、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增強學生的信心。結合病例,針對學生的每一分析步驟,提出問題,進行層層剖析,抓住主要矛盾進行引導,培養其臨床思維能力。如討論COPD時,討論的重點是臨床表現、相關誘因、主要治療、相關并發癥、護理診斷及具體護理措施,我們要引導學生按下列思路進行思考:病人的發病過程如何病人的生活習慣、工作環境該病人有哪些臨床表現采取了哪些治療措施要保證各項治療措施取得預期效果,護理上應采取哪些干預措施這位病人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如何通過護理觀察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怎樣做好該病人的相關疾病宣教?從而起到以點帶面,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的作用。同時也使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促使學生完成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通過病例討論的教學過程,我們不僅要教給學生相關的理論、具體的問診方法,更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即“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每次病例討論前,教師都要求學生認真準備,準備的內容包括與病例相關的醫學基礎及臨床護理知識,近年出版的有關書籍,上網查詢相關護理論文等,歸納總結出關于具體疾病的認識,提出自己的見解,這種全面查詢相關知識的過程,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資料檢索、邏輯分析的能力,培養她們的獨立性和創造性,減少她們對教師的依賴,從而培養她們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整理、歸納新知識、新信息的能力。病例討論時,我們更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放手讓她們先去想、先去討論,然后教師再給予分析、補充、總結。只有這樣,學生對教師的糾正和講解才更能領會,才能掌握好重點內容,印象也會尤其深刻。學生由此學到的不只是一招一式,而是學會了舉一反三。經過積累,學生會逐漸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臨床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只有通過臨床實踐和理論的結合,以學生臨床思維培養為重點,開闊學生的視野,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護理人才。從這個意義上講,臨床典型病例討論教學法訓練了學生的基本功,培養了其正確的思維方法及對病情的觀察和實際處理能力,不失為一種將醫學基礎和臨床初步實踐有機結合起來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關鍵詞】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1-0247-01
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DPB)是近十余年來被國際公認的一種彌漫存在于兩肺呼吸性細支氣管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1]。于1969年首先由日本學者山中、本間、谷本等提出[2]累及部位主要呼吸性細支氣管以遠的終末氣道。突出表現為咳嗽、咳痰和活動后氣促。嚴重者可導致呼吸功能障礙,臨床上易與其他慢性氣道疾病混淆。全球報道發病例數以日本最多,我國報道的病例數較少,目前尚屬于少見病的范疇[3]。由于對此種疾病的認識不足,發病的最初診斷常誤診為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誤診率約占90% ,而診斷為DPB 的僅占10.0%左右[4]。近三年來,我院呼吸內科首次成功診治5例DPB患者,現將臨床資料及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2月至2012年3月我科共診治DPB患者5例,其中男3例,年齡分別43歲、46歲、59歲,女2例,年齡分別40歲、62歲。確診標準符合(1)必須項目:①持續咳嗽、咳痰及活動時呼吸困難;②合并有慢性副鼻竇炎或既往史;③胸部CT見兩肺彌漫性小葉中心性顆粒樣結節影。(2)參考項目:①肺部聽診斷續性濕羅音;②FEV1/FVC%低于70%以及低氧血癥(PaO2
1.2 治療及轉歸 5例病人均達到臨床確診條件,予阿奇霉素治療7-10天后,咳嗽、咳痰癥狀好轉,肺部濕羅音消失,遂予口服紅霉素轉門診治療。隨訪6個月患者情況良好,恢復正常給予停藥。其中1例40歲女性病人停藥3個月后復發,住院治療及門診上述治療持續1年,病情穩定后停藥。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
DPB患者以40-50歲為發病高峰,當患者最初得知自己所患疾病診斷名稱時,都感到陌生,心理緊張不安,對本病缺乏了解,急于知道疾病的相關知識。隨著對本病了解的加深,了解到本病少見且病死率較高,又擔心疾病預后不良,影響今后的生活和工作,焦慮、恐懼情緒十分突出。針對此情況,護士理解患者心情,及時告知患者此病最新研究進展,讓患者知道隨著紅霉素療法的應用,DPB的5年生存率已大大提高,只要積極配合治療,疾病可得到有效控制。同時與患者家屬聯系,讓家屬給予患者支持和鼓勵。經以上護理措施后患者焦慮情緒顯著降低,積極配合治療。
2.2 藥物治療指導
長期低劑量紅霉素療法對DPB有顯著療效,不論痰中細菌種類,治療DPB首選藥物為紅霉素。紅霉素治療DPB的作用機制并非是它的抗菌作用,而是因其抗炎、免疫調節、抑制過敏反應等作用,大環內酯類藥物能抑制黏液分泌,有效治療此病。初期每日口服紅霉素400mg或羅紅霉素300mg,向患者講解按時服藥的重要性、藥物的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紅霉素可引起胃腸道反應,如食欲減退、惡心、肝功能異常等,用藥過程中密切觀察有無不良反應出現,指導患者餐后服用,以降低胃腸道反應的發生,告知用藥期間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勿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本組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輕微。
2.3 促進排痰,保持呼吸道通暢
DPB具有氣道高分泌的特點,患者痰量較多,咳大量膿痰,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咳嗽,將深部痰液咳出,鼓勵患者多飲水,遵醫囑給予霧化吸入以稀釋痰液。
2.4 糾正低氧血癥,防治呼吸衰竭
由于本病特殊的病理組織學改變,易引起低氧血癥和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病情進展可導致Ⅱ型呼吸衰竭。采用低流量、低濃度吸氧,以免低氧血癥出現或加重病情。輕度低氧血癥給予鼻導管或面罩吸氧,經氧療后低氧血癥均可得到糾正。護士密切觀察患者喘憋、咳痰、有無發紺等癥狀,監測血氣分析指標,出現呼吸衰竭時,遵醫囑使用呼吸機改善通氣。
2.5 慢性鼻竇炎的護理
5例病人均有慢性鼻竇炎病史,表現為鼻塞、流鼻涕、嗅覺障礙、頭痛等癥狀,指導患者及時清理鼻腔分泌物,正確使用滴鼻劑,遵醫囑口服鼻淵舒等藥物。
2.6 出院指導
在患者病情好轉可以出院時,護士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強調按時、按量口服紅霉素的必要性,囑患者堅持服藥。告知活動量應循序漸進增加,注意季節變化,定期復查,復查項目包括:血氣分析、肺功能、胸部高分辨CT。DPB的用藥療程長,長期服藥易導致患者遵醫行為下降,采取定期隨訪可及時發現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是否堅持服藥。因此病人出院后,記錄病情及聯系方式,出院后1個月、3個月、6個月時各復診1次,以后每年1次,發現患者到期未復診,及時電話聯系。
3 體會
在我國DPB尚屬少見病的范疇,多數醫護人員對此了解不多,但它是一種可控制的疾病,長期低劑量紅霉素療法可顯著改善預后,早診斷、早治療至關重要,護理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DPB需長期口服紅霉素治療,長期用藥患者的遵醫行為下降,出院后定期隨訪非常重要。本組5例患者目前控制良好。我們認為,護理此類患者除對疾病癥狀加以護理外,更應重視患者的心理反應,以全面提高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彭錦蕓,肖建宏,彭梅清,等.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的診治[J].臨床肺科雜志,2010,15(6):780-781.
[2] 譚樸泉.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J].國外醫學呼吸系統分冊,1989,9(3):123-127.
關鍵詞:認知療法;放松訓練;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心理干預
呼吸道疾病大多數需要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方才能得出準確的診斷結果,鏡檢查也是呼吸道疾病診斷的必需檢查之一,被廣泛的運用于臨床[1]。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比較痛苦,其操作手段具有"侵入性",將細長的鏡管經過患者的鼻或口置入患者的下呼吸道,從而觀察呼吸道病變或者提取肺泡細胞進行活檢觀察,整個過程患者常會伴有恐懼感、心理焦慮等心理情緒[2]。本文選取我科80例患者進行觀察,檢查前對患者進行認知療法結合放松訓練的心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科收治的呼吸道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焦慮評分均>70分,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40例,其中男55例,女25例,患者平均年齡(56.43±10.37)歲,所納入患者標準:①認知功能良好,無精神疾病;②積極配合檢查,無心、腎、肝嚴重疾??;③社會認可度良好,家庭和諧,無嚴重的經濟困難;④家屬及醫院倫理委員會知情同意本次研究。
1.2護理方法 在鏡檢查1 w前對兩組患者分別進行護理,對照組患者僅進行日常的住院護理,包括給藥、飲食指導、衛生指引、病房消毒、和藹的心理安慰。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認知療法結合放松訓練,認知療法:識別自動思維,護理人員采用提問、自我演示或模仿等方法,找出患者導致不良情緒反應的思想;識別認知性錯誤,護士記錄患者的自動性思維,然后幫助來訪者歸納出它們的一般規律;真實性檢驗,鼓勵患者在嚴格設計的行為模式或情境中對假設進行檢驗,使之認識到原有觀念中不符合實際的地方,并自覺糾正;減少焦慮。具體操作步驟,放松訓練:①向患者講解鏡檢查的目的、操作過程、注意事項以及在檢查時如何更好的配合,以便讓患者全方面了解鏡檢查內容,消除無知恐懼心理;②呼吸放松訓練護理:教會患者做深呼吸放松做法,正確引導消除焦慮的呼吸方法,標準為:在深呼吸時,雙手叉腰,吸氣時雙肩不能抬起,20 min/d;③精神護理:鼓勵患者閉上眼睛30 min/d,想起以往美好的事情,集中精神回憶,分散對鏡檢查的注意力。檢查前30min評定SAS評分。SAS評分越高,焦慮程度越重[3]。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包處理數據,兩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取P
2結果
兩組患者心理焦慮變化情況,見表1。
3討論
認知療法,醫學上也稱之為認知行為治療,起源于上世紀60~80年代的美國,其主要目的是通過改變患者對事物的認知、對人對事的看法從而改變自身對疾病的態度,以便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開展治療[3]。認知療法結合放松訓練的心理干預方式,近年來在臨床上得到了大力的推廣和應用,谷朝暉等人認為該心理干預方法可以減少患者的負刺激反應,提高患者對檢查過程的依從性,有助于醫生更好的進行治療和檢查[3]。經過有計劃、有規律的放松訓練,可以幫助患者加強對自身注意力的控制,調整呼吸,在遇到檢查問題的時候更好配合醫生,說明原因,避免因緊張原因造成對自身的傷害,現代醫學也證明,認知療法結合放松訓練不僅對患者有幫助,對正常的焦慮緊張者進行干預后也可減輕其心理緊張感,提高其自信度。
纖維支氣管鏡用于慢性咳嗽、咳血、影像學檢查顯示肺部陰影、食管癌侵犯支氣管、支氣管腫瘤等呼吸道疾病的診斷檢查,是呼吸科常用的檢查設備,但如果操作不當,也會導致痙攣、心律失常、出血等并發癥,該檢查會引起患者心理緊張。本文選擇西京醫院呼吸科80例需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且焦慮程度嚴重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40例進行了認知療法結合放松訓練的心理干預,從干預1周的數據可以看出,相比較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焦慮明顯減輕,說明認知療法結合放松訓練是可行的,對減輕患者焦慮十分有利。
總之,認知療法結合放松訓練干預對減輕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患者焦慮是有幫助的,值得在臨床護理中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支氣管鏡學組.纖維支氣管鏡(可彎曲支氣管鏡)臨床應用指南(草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0,23 (3):134
一. 急救護理
1.保持呼吸道通暢 保持呼吸道通暢是急救護理中最基礎、最重要的護理措施 ?;颊呷绨橛泻粑雷枞灾林舷?,應迅速解開傷員的領帶、衣扣,及時清理口咽部、鼻部的分泌物[3]、嘔吐物、血凝塊等,將頭偏向~側,給予氧氣吸入、保持呼吸道通暢。有舌后墜者放置口咽管,口咽管開放呼吸道的方法是除了氣管插管外開放氣道的最好方法 。使用時抬起患者下頜角,沿著舌弓和腭部之間的自然縫隙一直進入會咽的氣管開口處,此時可感到患者呼吸氣流通暢。對呼吸困難或呼吸衰竭的患者立即進行氣管插管術[4],以緩解患者缺氧狀態。
2.休克的護理措施 患者因神經系統受強烈刺激、失血或失液大量活性物質釋放引起休克,且休克為損傷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創傷患者休克的主要原因是低血容量,在低血容量的基礎上,有可能會引起心肌缺血性損害、心功能損害等新的損傷[5]。因此,對有休克早期癥狀或休克者,使用12#帶壺留置靜脈穿刺針,快速建立2~3條有效靜脈輸液通路;根據醫囑快速輸血和輸入平衡鹽溶液[6]。(2)取仰臥中凹位:頭和軀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經鼻導管給氧,氧流量為6~8 L/min,保持呼吸道通暢,嚴重呼吸困難者,應協助醫生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盡早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7]。(3)保暖:保暖對休克病人十分重要,因冷刺激可使患者出現寒戰、肌肉緊張,皮膚血管強烈收縮,體內耗氧量急劇增高,皮膚和皮下組織血管極度收縮,血液灌流量顯著減少[8]。
3.術前準備? 絕大部分內臟損傷需進行早期手術治療,在密切觀察和積極搶救的同時,迅速做好術前準備,包括備皮、導尿、留置胃管[9]??砂瘁t囑術前行胃腸減壓,留置導尿及術前用藥,做好交叉配血試驗。做好患者心理護理,消除緊張情緒,幫助患者增強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使其主動配合手術。通知手術室麻醉科作好相應的準備,護送病人進手術室,與手術室護士進行詳細的交接。
二. 病情觀察
1.嚴密觀察全身情況 每隔15~30min測量生命體征1次,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皮膚黏膜色澤、末梢循環、體溫、尿量。做好特護記錄,及時報告。當心率增快,脈壓差減小,則提示腹腔內出血的可能[10],若患者出現面色蒼白、口唇發紺、表情淡漠、煩躁不安、脈細弱、血壓下降提示休克的可能。診斷性腹穿是簡單、安全、迅速且行之有效的診斷方法,對腹腔內臟器損傷的診斷尤為重要[11]。
2.密切觀察腹部情況? 每30 min檢查1次腹部體征,注意腹膜刺激征的程度和范圍的改變。護士除詳細了解受傷史和傷后病情變化外,還須嚴密觀察腹部情況,以助早期診治。腹部損傷早期癥狀、體征不明顯,很容易漏診,如不仔細觀察、早期確定內臟是否受損很可能貽誤手術時機而導致嚴重后果。但有時注意過分剖腹探查使陰性剖腹探查率增高[12]。通常情況下,空腔臟器破裂時,腹痛為主要表現,伴惡心、嘔吐、腹肌緊張、肝濁音界消失;實質臟器破裂早期可出現出血性休克,可伴腹脹和移動性濁音[13]。如膈面腹膜刺激征明顯者提示上腹部臟器、肝脾損傷的可能性較大;若出現腹脹、惡心、嘔吐、便血等癥狀者,胃腸損傷的可能性較大;如伴有排尿困難、血尿者,泌尿系損傷的可能性較大。嚴重腹壁挫傷、消化道破裂致消化液外漏,腹痛一般比較明顯,單純的實質臟器損傷腹痛通常不明顯,因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況且有的患者因肋骨骨折疼痛顯著而掩蓋了脾破裂的早期癥狀;有的胸部損傷可因呼吸困難顯著掩蓋了腹部損傷的癥狀;有的入院時無明顯臨床表現,幾天后突現休克[14]。
3. 觀察期間為避免加重病情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為避免掩蓋病情,一般不使用嗎啡類鎮痛劑;因腹部損傷患者可能有胃腸穿孔或腸麻痹,故診斷未明確前應絕對禁食、禁水和禁灌腸,以防腸內容物漏出增加并加重腹痛和病情。
4.密切重視復合傷的觀察護理 復合傷病人診治中不可因注意力集中到損傷比較明確的部位,忽視了其它部位的檢查和觀察。還應觀察有否其他部位損傷,通過全面、細,轉自致的病情觀察,協助醫生明確診斷,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治愈率,如意識到有可能多臟器復合傷,病情危急,立即報告醫生。有下列情形之一時立即進行手術治療:①血壓持續性降低,休克癥狀無緩解;②有明顯的腹膜刺激征;③腹穿或灌洗陽性;④腹腔有游離氣體。
三.術后護理
1.臥位應根據麻醉的方式來決定臥位,生命體征平穩遵醫囑給予半臥位[15],以利腹腔引流,改善病人呼吸狀況,減輕腹部肌肉張力有利于傷口愈合,有利于腹腔引流。定時監測血壓、脈搏、體溫、呼吸生命體征,必要時記錄出入量,觀察病情恢復變化,早期如發現并發癥,立即以處理。
2.飲食繼續 禁食禁飲、胃腸減壓,根據病情需要輸血輸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和營養的需要,待腸功能恢復后,可拔除胃管,遵醫囑進易消化富營養流質飲食;如無腹痛、腹脹等,2~3天可依病情逐漸改為半流食[16]。飲食以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為宜。
3.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受壓、扭曲、滑脫,保持引流通暢、充分,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色、質、量。必要時留置2條引流管,并行腹腔沖洗。如內臟出血而置引流管者,術后48h內滲血逐漸減少則可拔管。引流管如有阻塞現象,可用少量滅菌生理鹽水沖洗,必要時更換引流管,每日記錄引流量,每日更換引流袋[17]。
4. 觀察患者體溫,術后3d內患者體溫在38℃以不需處理[18], 若超過38℃并伴有畏寒、發熱時應考慮腹腔內感染。發熱患者應注意 口腔與皮膚護理,高熱時要給予藥物或物理降溫 。
5. 及時給予鎮靜、止痛劑,減輕患者不適,保證病人休息。術后勤翻身,鼓勵病人早期活動,以促進術后恢復,防止粘連性腸梗阻的發生 。 同時矚病人經?;顒酉轮?,以防深靜脈血栓形成[19]。
6. 遵醫囑給于抗感染藥物治療,并補充適量液體和電解質。操作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防止感染和院內感染的發生[20]。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同期我院護理質控組檢查的危重患者490例,均符合危重患者標準。其中重癥醫學科84例,心血管內科77例,神經內科69例,呼吸內科65例,神經外科39例,骨科30例,消化科28例,腫瘤科23例,婦產科18例,腎內科18例,普外科8例,兒科8例,泌尿外科5例,內分泌科5例,心胸外科4例,職業病科4例,五官科2例,結核科2例,中醫科1例。同期我院在編護理人員483名,其中重癥醫學科22名,心血管內科29名,神經內科21名,呼吸內科22名,神經外科12名,骨科24名,消化科11名,腫瘤科13名,婦產科28名,。腎內科21名,普外科18名,兒科13名,泌尿外科10名,內分泌科17名,心胸外科11名,職業病科8名,五官科9名,結核科7名,中醫科11名。
1.2方法①制定危重患者護理質量考核標準,合格標準為90分。質量標準要點包括:規章制度20分、基礎護理2O分、病情觀察2O分、護理記錄10分、儀器有效使用10分、危重患者護士“八知道”10分、護士長管理1O分。②護理部設護理質量安全管理組織機構,成立護理質控檢查組,其中一組具體負責危重患者的護理質控檢查,每月對檢查考核結果進行評分,匯總分析存在的質量問題,以護理質量簡報形式對存在的護理安全、質量問題及上月存在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通報,并召開護理安全質量分析會,對重點問題進行講評,提出改進措施,積極整改。
2護理質量問題分析
2.1基本護理部加護病房,內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系內科,腫瘤科,內科,職業,“三短六根清凈”(短頭發,指甲,短的心血管,呼吸內科,短胡須,口腔清潔,干凈整潔的頭發,皮膚和清潔,干凈清潔會陰,)不符合要求。內科呼吸內科,骨科的,神經外科,職業病房環境不干凈,堆放的東西多了,床單位不干凈,有污漬。內科呼吸內科,系內科,普外科,腎臟病人安全措施缺乏,如高風險的患者沒有使用空氣床墊,導管固定。內科婦產科,內科,系部,心血管神經基礎護理是不完整的,基本的護理措施不到位,陪伴人員管理不到位。
2.2觀察評價內容重癥醫學系內科,神經外科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系內科,心血管,神經系統,腎系內科,五官科患者入院是不完美的,如皮膚評估,觀察生命體征,特別觀察,病情變化未及時向醫生報告。
2.3內分泌學,婦產科護理記錄,呼吸道,內科溫度單個項目不完整的內科心血管系系,不能修改規格,生命體征測量后記錄不及時。缺乏記錄,泌尿外科,心血管疾病,重癥監護,對病情觀察不完整的描述,缺乏連續性,臨時處置沒有相應的記錄骨科內科醫學系內科的單一內涵腎系。內科,內科,內科秩序門楣柱,柱底心血管系呼吸科填寫不完整,處理訂單后簽名不及時。
2.4儀器和有效利用內科呼吸科,ICU顯示器表面不干凈,用觀察不到位,沒有血壓,血氧記錄顯示。
2.5危重病人的護士被稱為“八ICU,內科呼吸科,內科,內科,內科心血管神經消化系,泌尿外科,內科,普外科兒科系,腎結核科護士在危重病人:”八知道“(基本信息,診斷,疾病,患者的陽性體征和積極的指標,關鍵點,護理專科用藥和預防并發癥的主要目的,常見的,有針對性的康復計劃)掌握較差的情況。
2.6法規,內科呼吸內科,內分泌科床邊內容的內科心血管部門是不全面的。神經外科,婦產科,普外科,心胸外科床頭卡的內容和建議處不匹配,分級護理標識不準確的。部普外科腫瘤學系,健康教育不到位。在ICU,內科輸液瓶神經內科是沒有標記的開盤時間,簽名不及時輸液吊鉤。內科呼吸內科,神經外科無需校準膜導尿管留置時間。內科婦產科行政命令的心血管科,簽名后,不及時,不輸血單護士簽名。腫瘤導尿管,尿袋標簽不清晰。
3對策
3.1加強護理管理部每周至少2次,所有的危重病人護理和護士長的管理在護理工作情況,評論對危重病人,并提出了存在的問題,積極整改,全面提高護理危重病人的質量。護士長應是護理人員合理安排,明確責任,加強對危重病人的護理管理。護士每天不少于2次的患者重癥監護質量檢測,訂單的準確執行,在護理觀察,護理措施,護理記錄,急救物資,設備管理,安全防護,交接和加強監管等方面,評估,納入考核范圍。護理危重病人是一個非常重要和嚴肅的工作,護理人員護士在長安排名高資歷,經驗,負責危重病人的護理。護士應掌握的基本情況,患者的診斷,疾病,陽性體征,陽性發現,分,護理專業用藥,客觀,并發癥的預防,有針對性的康復計劃,為病人提供全面,全過程,連續的護理。加強護理安全質量教育,提高護士的風險意識,院兩級采取多種形式,加強護理安全知識和法律,法規,教育,加強對重點環節的監控和管理:護理人員監控(新轉讓,剛畢業的,實踐中,有護士監測病人(患者)的情緒和想法,新的醫院,危重,大手術);實時監控(節假日,雙休日,工作繁忙,夜班);護理操作監控(準備輸液,輸血,過敏試驗,術前),提高護理技能,規范護理操作,強化責任,規避風險。
3.2實施核心系統的關鍵核心系統的實施,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的管理制度,如值班交接班制度,檢查制度,分級護理制度,危重病人,醫療記錄系統編寫標準和管理制度,護士患溝通制度,消毒隔離制度。規范危重病人床邊交接手續,提高了換擋品質,強化責任意識,從病人的生命體征床頭交接,意識,瞳孔,全身皮膚的完整性,各種導管關閉扭曲堵塞,患者的評價,交接記錄中的心理狀態。雙方移位到內容審批,在床頭交接記錄雙簽名將這兩個。關鍵的是,操作,實施特殊的病人陪同考察護送到位,保持工作的連續性。高度重視病人的安全保護,患者冷敷,用特殊的護理措施約束,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加強宣傳,告知,密切觀察到位?;杳?煩躁不安,老年患者,一個專門機構,以防止墜床,拔管,不良事件。加強身份識別,昏迷,手術的實施,新生兒特殊的患者應使用手腕。
3.3培訓部門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培訓的性能,操作方法,設備,并填寫檢查記錄。觀察儀器的性能的護士狀況良好,沒有報警,數據是可靠的工作,一旦報警,檢查,如果發現有異常的參數,與醫生及時溝通,耐心贏得了最佳搶救時間。護理文件作為病歷的重要組成部分,記錄由護士在住院的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和護理活動和文本數據的其他內容,各種記錄,以達到客觀,真實,準確,完整,及時,規范。認真學習“記錄書寫標準”的組織護理人員版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護理人員熟悉規范的要求,加強臨床專業知識,觀察能力,指導下寫作能力的訓練,在“記錄書寫標準”,不斷提高護理記錄質量。
3.4提供優質的服務單元,干凈,安靜,有利于患者的康復。醫務人員不談論病人在床上,以避免噪音。在家訪時,要注意換位的宣傳,可以讓家庭成員都能理解并配合護理工作積極配合。早上好,晚上護理病房,保持病房清潔,空氣清新,溫度,濕度,物品放入有序,沒有多余的物品。護士護理服務,根據病人的自我保健護理的能力和水平,以提供安全,優質,滿意的。查房更加活躍,與患者溝通,發現在治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護理人員,適時觀察危重病人,提高病人的安全,提高護理質量,降低護理風險。
參考文獻:
關鍵詞:急性喉梗阻;暢通氣道;急救護理
急性喉梗阻是喉部或鄰近組織的病變致喉腔急性變窄或阻塞而引起的以吸氣性呼吸困難為特征的綜合征[1],如不及時進行快速的搶救治療可引起嚴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我科于2006年4月至2010年8月救治急性喉梗阻患者26例,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26例,男17例,女9例,按喉梗阻引起呼吸困難分為四度,其中Ⅰ度喉梗阻11例,Ⅱ度8例,Ⅲ度5例,Ⅳ度2例。按病因急性會厭炎15例,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6例,過敏引起喉頭水腫3例,咽喉部異物2例?;颊吆砉W璧呐R床診斷符合《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標準[1]。
2急救護理
2.1嚴密監測呼吸變化,及時消除病因:喉梗阻患者主要表現為吸氣性呼吸困難,要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尤其是呼吸及血氧飽和度的變化,根據患者呼吸困難的程度,結合病史,及時做出病因判斷。如為炎癥,要及早使用抗菌素和激素,控制炎癥,減輕水腫;對咽喉部異物要及時取出,解除喉痙攣;對過敏引起的喉水腫,立即切斷過敏源,皮下注射0.1%的腎上腺素。
2.2迅速建立靜脈通路:一旦診斷患者為急性喉梗阻,要及時建立靜脈通路并妥善固定,遵醫囑及早足量靜脈推注射糖皮質激素,以達到快速有效地緩解喉梗阻癥狀。
2.3保持呼吸道通暢,確保有效供氧:吸氧對喉阻塞患者有一定的治療意義,開始給氧不宜過大,以免發生呼吸驟停[2],但喉阻塞通氣不良,單純吸氧不可能解除其呼吸困難。
因此, 對Ⅰ度、Ⅱ度、Ⅲ度喉梗阻患者,在應用糖皮質激素的同時,要保證氣道暢通,酌情使用口咽通氣管,也可采用托雙下頜角的方法,如若為異物阻塞應迅速取出,并給予氧氣吸入,及時改善缺氧狀態。本組1例Ⅲ度喉梗阻患者為72歲老年男性,因吃飯時被一大塊牛肉堵塞聲門造成梗阻,經及時取出后,呼吸困難緩解。Ⅲ度喉梗阻患者在應用足量糖皮質激素和給氧治療緩解不明顯時,要及時做好氣管切開的準備。Ⅳ度喉梗阻患者則立即行氣管切開,暢通氣道。本組2例Ⅳ度喉梗阻患者來診后,表現為嚴重缺氧,口唇紫紺,面色青紫,大汗淋漓,煩躁,脈搏細弱,血壓下降,明顯三凹征,立即行氣管切開術,高流量給氧,待患者缺氧改善,由煩躁轉為安靜,血壓回升,生命體征穩定后轉入病房繼續治療。
2.4做好急救準備:氣管插管術和氣管切開術是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難的有效措施,對病因不明或病因一時不能去除并有呼吸困難癥狀的Ⅲ度喉梗阻患者,應立即行氣管切開術,Ⅳ度喉梗阻患者,則不論其是什么原因,必須爭分奪秒實施氣管切開術,若情況十分緊急時,可先行環甲膜切開術。因此,要積極備好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包等急救用物,根據患者情況,一旦需要行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則迅速配合醫生在最短時間內完成。
【關鍵詞】肺結核;氣胸;觀察體會;護理
自發性氣胸是臨床急癥,肺結核合并氣胸更為常見,采取何種治療方法,對縮短治療時間,提高治愈率,減少復發非常重要,同時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同樣重要,現將我所2003-2007年收住院的肺結核合并氣胸患者79例的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有病例來源于2003-2007年在我所住院的肺結核患者,所有患者均因咳嗽、體力活動等引起的自發性氣胸,伴有明顯的胸悶、胸痛、氣促、呼吸困難癥狀。男性69例,女性10例,年齡22~79歲,平均50.5歲,其中合并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肺大泡55例,支氣管擴張癥10例,矽肺9例,支氣管哮喘5例。
1.2 治療方法
所有診斷肺結核合并氣胸患者,常規抗結核治療,治療原發病、治療基礎病及抗炎、吸氧對癥治療,根據X線檢查確定胸腔排氣和引流位置。引流后如無氣體溢出可夾管24 h,經X線透視或攝片證實氣胸已愈可拔除引流管。
2 護理要點
2.1 心理護理 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多關心、多照顧患者,取得患者和家屬的配合,向患者介紹氣胸的知識,使患者增強信心,消除恐懼心理,囑患者取座位或半座位,必要時吸氧。
2.2 休息與飲食 給予易消化,高熱量,營養豐富食物,因肺結核患者大多有發熱,新陳代謝加快,食欲減退,進食少等,故飲食的搭配十分重要。嚴格臥床休息,防止用力過猛,劇咳,以免誘發氣胸。
2.3 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變化,每4 h測體溫、脈搏、呼吸一次,并隨時記錄,協助診斷。
2.4 加強基礎護理,防止并發癥的發生,保持床鋪的干燥、平整、無渣屑,定時翻身,經常給予溫水擦身,防止褥瘡的發生,保持大便的通暢,必要時可以給予緩瀉劑,防止用力過度,加重氣胸。
2.5 胸腔排氣和閉式引流術后的護理 加強局部皮膚護理,嚴禁洗浴,擦身時保持引流管周圍皮膚的清潔干燥,每日更換引流瓶1~2次,引流瓶內生理鹽水至瓶口1/3處即可。各處銜接要緊密,更換時須用止血鉗夾住引流管,防止空氣進入胸腔。注意引流管的通暢,如引流管阻塞,應及時糾正。指導患者變換以利充分將氣體引出,變換時動作幅度不要過大,防止引流管脫出,引流管每日要用生理鹽水沖洗一次,并協助醫生處理好皮下氣腫。拔管前應將引流管夾住觀察1~2 d,囑患者臥床休息,避免咳嗽,用力排便等動作,如不出現氣體,則可拔除引流管。拔管后注意患者是否有呼吸窘迫或皮下氣腫。
3 護理體會與討論
自發性氣胸多為繼發性,常并發于肺結核、胸膜疾病的基礎上,形成肺大泡或直接損傷胸膜所致[1]。肺結核合并氣胸患者采用胸腔穿刺排氣和胸腔閉式引流是搶救治療自發性氣胸的主要手段,治愈率達97.3%[2]。不僅可以降低病死率,而且可以及時緩解胸腔內壓力,防止因縱隔擺動帶來的呼吸和循環方面的問題。同時護理人員良好的心理素質,敏銳的觀察能力,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能水平,及時減壓排氣,使肺結核合并氣胸患者得到及時有效地救治,做好胸腔閉式引流術后的護理是搶救成功的關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