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9 11:00: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幼兒園課外閱讀指導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如何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呢?
一、狠抓課內閱讀訓練,夯實基礎,授之以漁,使學生具備初步的課外閱讀能力
小學低段兒童,識字量小,給課外閱讀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有些兒童可能會因無法掃除字詞障礙,而產生畏難情緒,以致于對書籍望而卻步。這時老師可教給兒童識字的方法,讓孩子做到多拼、多問、多查、多想。對中高段兒童來說,課外閱讀要達到的目標更高,遇到的困難也可能更多。只有當學生在課內教學中掌握了一定的讀書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時,他也會對課外閱讀充滿信心,也才會更加熱情、大膽地參與到課外閱讀中去。
二、廣泛宣傳,營造良好讀書氛圍,多渠道開發圖書資源
為增強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利用班會課、課間、午間等時間向學生講述名人讀書的故事,使學生對“書”的理解上升為“知識”、“學問”,使學生初步形成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愿意為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為充分發揮集體教育的作用,除了在圖書室為學生借閱圖書外,我還多方動員學生自己買書、訂書、借書、換書。為使更多的學生有更多的書讀,我班建立了班級小書庫。為了解學生情況,我當起了“圖書管理員”,于是每天放學或是課間就會有學生問我:“老師,借本書看,好嗎?”這時,我也就不管他是成績好,還是成績差,一律來者不拒,然后再相機指導閱讀。這樣以來,班上有了比以前更濃厚的學習氛圍,以致于五年級的幾位同學也聞訊趕來,要和我班三年級的孩子共享資源。到后來,便有學生接替了我的“管理員”職務,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三、幫助孩子有選擇地讀書,使學生進行更多有效的課外閱讀,使學生讀有所獲,提高閱讀興趣
兒童受年齡、認知水平的制約,對書的鑒賞能力還比較有限。在我征集的圖書中,就有諸如《獨步武林》《金瓶梅》一類的書。兒童讀這類書,很難做到篩選過濾出真正有用的東西,為自己所用。指導學生有選擇地讀書,可以有效地促進課內的學習,也可以幫助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健康的認知。從我班學生讀書選擇的抽樣調查看,學生對拼音讀物尤為感興趣。讀的內容又以成語故事、童話故事、作文、笑話等更為感興趣,小學生在有趣的讀物中感受到的樂趣也將增加他們對讀書的興趣。
四、給學生一個表現的舞臺,使其充分感受“書”帶給他的“成就感”,激勵學生更加勤勉地進行課外閱讀
無論什么樣性格的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更要給予充分的肯定。我班有位學生特別好動,學習上不用功,往往讓他背一段課文,要背上一個星期。一天,他向我借閱《唐詩三百首》時,告訴我他上幼兒園時就會背古詩了。我當即告訴他,只要他愿意,我也會像幼兒園阿姨那樣,讓他再次上臺朗誦。他很高興地答應了。第二天,真的極富感情地背了幾首唐詩。我馬上和全班同學一道對他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從此,該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增加了不少。此外,我還組織了小組交流會、讀書筆記評比等活動,使學生課外閱讀的成果有了展示的舞臺,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讀書的快樂,成長的快樂,從而把課外閱讀內化為一種自發的需要。
此外,培養學生濃厚的課外閱讀興趣,還應注意對學生良好個性、良好習慣的培養。讓學生持之以恒地參與課外閱讀,更加有效地參與課外閱讀。
隨著國家、社會對學前教育的日益重視,學前教育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對幼師生而言,兒童文學課程既是文化基礎課,又是專業必修課。兒童文學的學習不僅能使他們認識到兒童文學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兒童文學的基礎知識,增進兒童文學修養,也能使他們具有適應幼兒園教育需要的兒童文學鑒賞能力和改編、創作能力,及組織進行兒童文學教學活動的能力。幼兒師范院校一直重視兒童文學課程的教學,但是,從我們調查了解的情況來看,教師對于兒童文學課堂教學抓得緊,但忽視了兒童文學的課外閱讀指導;學生僅滿足于課堂所學的兒童文學理論及課本上的極少數兒童文學作品,而忽視了課外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重要性。
一、幼師生兒童文學課外閱讀現狀
為了了解幼師生課外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現狀,我們設計了《幼師生課外閱讀兒童文學作品情況調查問卷》,發放了調查問卷493份,收回有效問卷484份。經過整理統計,分析歸納如下:
在閱讀心理方面,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學認識到了課外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重要性,三分之二的同學僅僅滿足于課本的內容,忽視了課外閱讀;覺得兒童文學作品有意思的同學也就喜歡閱讀,反之就不喜歡。
在閱讀習慣方面,隨著社會發展,同學們的閱讀方式發生了極大改變,網絡閱讀最受同學們青睞。老師在學生課外閱讀上的指導仍然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但也有不少同學在閱讀時不加選擇,顯得十分盲目。更多的同學習慣于在學習場所利用課后時間閱讀,也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喜歡利用假期閱讀。絕大部分同學在讀過作品之后沒有思考,沒有養成寫讀后感或者做摘記的習慣。
在閱讀方法上,同學們在閱讀時更多采取默讀,閱讀過程中大都走馬觀花,很少認真思考、圈點批注。閱讀后往往不再翻閱,也很少討論。這說明同學們閱讀方式比較單一,閱讀方法比較簡單。
二、影響幼師生兒童文學課外閱讀的因素
通過問卷分析及個別訪談,結合幼兒師范學校的教學實際,我認為,影響幼師生兒童文學課外閱讀的因素如下:
(一)個人因素
首先,相對于音樂、舞蹈、美術等專業技能課,幼師生缺乏對兒童文學的學習興趣,他們還沒有真正認識到兒童文學的重要性,更多的時候還是把它當成了語文課。盡管有不少幼師生也知道兒童文學與他們將來的工作之間有很大關系,但是極少數能做到堅持閱讀。其次,大部分幼師生的閱讀習慣不好。很多幼師生在小學、初中階段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及閱讀習慣,進入幼師以后,由于沒有了升學的壓力,他們更容易放松要求。另外,從調查結果看,幼師生沒有掌握必要的閱讀方法。相當大比例的學生看書時就是走馬觀花,看過就了。讀時懶得思考,不知道粗讀、精讀、朗讀、默讀的結合,不懂得“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道理,讀后不做摘抄,不寫讀后感,沒有交流討論。
(二)教師因素
1.閱讀狀況不佳,影響閱讀指導。
從事兒童文學教育的幼師教師工作量普遍偏大,有的除了兒童文學的教學任務外,還要帶口語訓練或語文課。繁重的工作量使得留給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時間、精力實在不多。即使有空閑讀書,他們首選的讀物也不一定是兒童文學作品。教師自己閱讀的少,自然影響對學生的閱讀指導。
2.忽視激發閱讀興趣,缺乏閱讀指導。
在幼師課堂,部分教師視野很窄,局限于教科書,兒童文學教學的外延很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體會不到學習的意義和樂趣,又怎么能有興趣在課外傾注時間進行閱讀呢?即使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往往單純追求效果,以命令代替興趣培養。學生是“要我讀”而非“我要讀”,讀書習慣自然也無法養成,讀書的效果可想而知了。也有部分教師抓住了課堂教學的時機,推薦了好的作品,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但對于閱讀方法卻沒有相應的指導。即使有些指導,也僅限于極少數對兒童文學感興趣的學生。
3.閱讀引導不夠,評價方式單一。
教師不了解學生的閱讀需要,對于學生如何選擇書籍的指導力度不夠。學生想閱讀時卻不知道該讀些什么書,怎么去讀書。另外,很多教師只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但對于閱讀效果卻缺乏必要的評價,或者只會使用較為單一的評價方式。學生往往把課外閱讀停留在隨意性、消遣性的狀態,而不能提升到有計劃的積累性閱讀和賞析性閱讀層面。
(三)環境因素
從社會環境看,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們已經進入了網絡時代。對于當代的幼師生而言,他們更愿意上網沖浪,而不愿意捧讀經典。盡管有不少同學在接受調查時選擇的是上網閱讀兒童文學作品,但當點開網頁時,又有幾個能經得住其它的誘惑呢?
從校園環境看,學校在關于課外閱讀對職業發展的重要性方面宣傳力度不夠,幼師生沒有認識到課外閱讀與職業發展的重要關系;幼師學校留給學生閱讀課外書的時間不能保證。幼師生盡管沒有繁重的作業,但是各種專業技能課的訓練時間占去了學生課外的大部分時間,使得他們無暇顧及課外閱讀;幼師圖書館里的兒童文學讀物借閱不便不說,數量不多且內容陳舊,學生不感興趣。
三、幼師生兒童文學課外閱讀指導策略
要想改變幼師生當前這種兒童文學課外閱讀狀況,只有從學校、教師、學生三個方面做好文章,建立適當的幼師生課外閱讀指導策略。
(一)學校搭臺
1.重視兒童文學,導向課外閱讀。
幼兒師范學校一定要看到兒童文學的知識性及工具性,把兒童文學重視起來,提高到專業課的位置,而不能把它簡單地看成是文化課。除此之外,還要看到課外閱讀兒童文學作品對幼師生的重要作用。學校要通過宣傳及合理安排課外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時間,將學生導向兒童文學作品課外閱讀上來。
2.更新補充圖書,方便學生閱讀。
學校圖書館要及時更新及添置圖書,補充各種形式的具有時代氣息的兒童文學作品,吸引學生前往閱讀。在圖書借閱管理上要與時俱進,方便學生借閱,為他們竭誠服務。
3.開展讀書活動,鼓勵表彰先進。
通過開展各種讀書活動,調動學生課外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積極性,鼓勵表彰一批課外閱讀的先進學生,發揮榜樣的模范帶頭作用。
(二)教師導演
盡管課外閱讀強調學生的自主性,但這并不意味著課外閱讀是一種放羊式的閱讀,不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幫助。教師一定要發揮總導演的作用,指導學生唱好兒童文學課外閱讀這場戲。
1.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其學莫如激其趣。教師在兒童文學課堂教學中須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以此為突破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可以滲透一些兒童文學經典名著的閱讀,拓寬學生的視野。也可以在學校的指導和配合下,展開一系列的兒童文學閱讀推廣活動。
2.選好作品。
別林斯基說得好:“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币虼耍瑤椭鷮W生選擇有益的課外讀物非常重要。在選擇推薦作品時,要把握以下原則:教育與趣味并存,細致與全面兼顧;傳統與現代并舉,名家與新人并重;略讀與精讀共有,整體性與階段性兼顧。
3.指導方法。
向學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如略讀法、精讀法、默讀法、摘抄評價法、寫心得體會法,等等。對于兒童文學作品,指導學生從這幾個方面進行欣賞:題材既要廣泛多樣,又要適應幼兒的理解水平,以幼兒熟悉的生活和能理解的事物為主;主題要力求單純、淺顯、鮮明、健康;情節要符合幼兒的理解水平,完整、單純、生動有趣;結構要條理清楚,應盡量用順敘的方法,最好一條線索貫穿到底,切忌平鋪直敘;形象要鮮明生動;語言要具有可接受性、超前性,應做到淺顯、豐富、形象。
4.多元評價。
閱讀評價要注重評價主體多元化的原則。提倡多主體參與評價,注重學生的參與,著眼于評價的激勵作用;要注重采用合適的評價形式,如書面檢查形式、課堂提問形式、考試形式、交流活動形式等;要注重閱讀過程中的形成性評價,定期開展。這樣,既可以提高評價的頻度,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閱讀活動的長期開展,也可把握學生閱讀過程中的各種動態變化,及時調整指導策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
(三)學生唱戲
學校搭好了臺,教師做好了幕后工作,接下來,就輪到主角――學生上臺唱戲了。
1.積極參與。
積極參與各種競賽,如“兒童文學表情朗誦比賽”、“兒童文學知識競賽”等,還可以經常性地組織讀書經驗交流活動,如“兒童文學讀書筆記交流”、“兒童文學讀書座談會”等。交流活動同時評選出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進行展出。
2.發揮特長。
大多數的幼師生表現能力較好,表現欲望較強,藝術綜合素質要好于普通高中的學生。所以,可以在幼師學校經常性地開展文藝展演活動,包括如名著改編的舞臺劇、詩詞吟唱、課本劇,等等,將語文課外閱讀與幼師生的專業技能展示結合在一起,利用幼師生較為看重專業技能素質的心理,激發他們的好勝心、表現欲,帶動課外閱讀的深入開展。
3.爭當先進。
關鍵詞: 幼兒教育 自主閱讀 能力培養
閱讀能力的培養對幼兒口語表達和思維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幼兒的閱讀能力是其未來學習能力的重要基礎[1]?!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在幼兒教育中,要利用閱讀、繪畫等方式,培養幼兒對閱讀和書籍的興趣,為幼兒的語言習得打下堅實基礎?!睂τ诖蟀嘤變簛碚f,其所處的年齡階段是培養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敏感期”。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對幼兒園大班自主閱讀的能力進行培養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幼兒園大班自主閱讀存在的問題
當前,廣大幼兒園都較為注重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但是在教學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一是不注重教師指導,自主閱讀成為“自由閱讀”。自主閱讀并不等同于自由閱讀,而是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進行閱讀。但是在現實教學中,一些教師將幼兒閱讀課上成了“自習課”,加之幼兒個性心理不穩定,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使得在閱讀中“走馬觀花、圖書變紙”的情況嚴重,使得幼兒的閱讀效果大打折扣。二是不注重興趣引導,自主閱讀成為“死板閱讀”。幼兒閱讀教學尚未形成科學的體系,一些教師認為閱讀就是“看書”。教師常常在沒有任何引導與鋪墊的情況下,讓幼兒自主閱讀,使得幼兒在閱讀過程中“不知所云”,無法感受閱讀帶來的樂趣。閱讀的形式化特征較為明顯,不能激發幼兒閱讀的能動性,影響了幼兒閱讀能力的意義建構。三是不注重習慣養成,自主閱讀成為“臨時閱讀”。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幼兒自主閱讀的開展最重要的目標就是使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幼兒終身學習能力的養成打下堅實基礎。但是在幼兒閱讀過程中,部分教師并不注重幼兒習慣的養成,導致幼兒在閱讀中被動性較強、自發性較弱。
二、培養大班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對策
(一)加強幼兒閱讀指導,做好閱讀課堂組織。幼兒教師要積極做好課堂組織,加強幼兒自主閱讀的指導。在閱讀活動開展前,教師必須做好充分的課堂設計,成為幼兒閱讀的指導者、合作者與參與者。一要師幼共同制定閱讀規則。防止將自主閱讀課上成“自由閱讀課”,與幼兒合作,明確閱讀的目標、過程和預期成果,設置“小小管理員”,讓幼兒在閱讀過程中互相監督,最大限度地增強幼兒的“有意注意”,讓幼兒帶著目標、帶著問題進行閱讀。二要創新幼兒自主閱讀教學方式。通過啟發式教學、游戲、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教學組織,使幼兒在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中潛移默化地開展自主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可組織幼兒“邊演邊讀”,將書籍中的故事、情節、人物、動物形象地在課堂上表現出來,有效進行知識探究;組織幼兒“邊問邊讀”,讓幼兒帶著問題,閱讀與討論相結合,讓幼兒之間相互進行交流和分享,主動探究圖書的內容,在解決問題中掌握知識和技能;組織幼兒邊畫邊讀,在幼兒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聯想自由繪畫,啟發幼兒的發散性思維,積極對書籍內容進行拓展。
(二)激發幼兒閱讀興趣,創造濃郁的閱讀氛圍。興趣是促使幼兒閱讀的“引路人”,在幼兒自主閱讀活動中,只有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才能夠使幼兒形成閱讀動機,滿足幼兒閱讀的好奇心,將幼兒的“被動閱讀”轉變為“主動閱讀”。一要創造互動式的幼兒閱讀氛圍。將幼兒的枯燥閱讀注入興趣化、互動化的元素。在圖書的選擇過程中,教師要變傳統的分配為幼兒自主選擇,在教師陪讀的同時,通過問題的設計、情境的創設,加強教師與幼兒的交流和對話,大力開展“閱讀接龍、講故事、開心一刻”等互動式活動,增加幼兒的閱讀體驗。二要創造分享式的幼兒閱讀氛圍。大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因此在閱讀氛圍的創造中,要更加注重幼兒間的閱讀分享。充分樹立幼兒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讓幼兒分享閱讀過程、閱讀成果,體驗快樂閱讀和成功閱讀,將集體讀與個體讀相結合,共享閱讀樂趣。三要創造開放式的幼兒閱讀氛圍。要進一步拓展幼兒自主閱讀的空間與時間,完善幼兒閱讀的軟硬件條件。在幼兒園內,大力開展班級讀書會、沙龍等活動,為幼兒提供更廣闊的閱讀平臺。在幼兒園外,加強幼兒自主閱讀能力培養的“家園聯動”。由于幼兒的閱讀不單單是在幼兒園,更多的時間在家庭,因此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必須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持與配合[2]。使幼兒不但在園內進行閱讀,同時要鼓勵幼兒開展課外閱讀,大力推廣親子閱讀、枕邊閱讀、分層閱讀,使閱讀滲透到幼兒生活的各個角度,構建完善的幼兒早期閱讀環境。
(三)培養良好閱讀習慣,促使幼兒形成閱讀元認知。閱讀習慣的養成是幼兒閱讀活動開展的重要目標,應使幼兒在閱讀過程中掌握閱讀方法,形成閱讀的“元認知”。一要都會幼兒正確的閱讀方法。從點滴做起,幫助大班幼兒了解看書的正確方式,了解書籍的目錄、封面、頁碼等內容。指導幼兒有序觀察畫面的方法,使幼兒學會專注、學會觀察,增強幼兒將局部閱讀與整體閱讀相結合、將主體閱讀與細節閱讀相銜接的能力,使幼兒能夠通過正確分析圖書的內容、故事情節,掌握美術符號和文字符號的對應關系,初步理解圖書要表達的思想與主題,全面提高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二要指導幼兒學會收集資料。培養幼兒進行資料收集的能力,讓幼兒學會遇到問題能夠主動進行資料收集與查閱,使幼兒在一定的目標指引下進行有意義的閱讀,為小學階段的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三要指導幼兒學會知識的應用。閱讀要為幼兒的生活服務,使幼兒在閱讀過程中能夠聯系實際,使幼兒“讀有所悟、讀有所得、讀有所用”,使閱讀成為幼兒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
總之,在終身學習的社會中,閱讀能力是一個人基本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決定著未來的學習效能[3]。大班幼兒對文字符號已經具備一定的識別能力,對繪本閱讀的理解不斷加深,對于大班幼兒來說,所處的年齡階段是培養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敏感期”。當前大班幼兒在自主閱讀中普遍存在不注重教師指導,自主閱讀成為“自由閱讀”;不注重興趣引導,自主閱讀成為“死板閱讀”;不注重習慣養成,自主閱讀成為“臨時閱讀”等問題。在未來的閱讀活動開展中,只有進一步加強幼兒閱讀指導,做好閱讀課堂組織;激發幼兒閱讀興趣,創造濃郁閱讀氛圍;培養良好閱讀習慣,促使幼兒形成閱讀元認知,才能夠全面提高大班幼兒自主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邱洪艷.以繪本為載體,培養大班幼兒閱讀能力的實踐與研究[J].赤子(中旬),2014,(04):269-270.
【關鍵詞】一年級 課外閱讀
習慣培養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2A-0022-03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古至今,從中到外,這些名言警句向我們一一闡述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規定: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背誦優秀詩文160篇(段),明確提出了要增加閱讀量,讓學生培養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相對于課內閱讀而言,課外閱讀是學生在課外閱讀書報、影視作品、網絡資源等語文學習方式的一種。筆者在120名學生中調查發現,90%的學生在幼兒園階段已初步具備了閱讀行為,但由于識字能力有限,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閱讀。因此,培養學生良好課外閱讀習慣的重任,往往落在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師身上。不少教育專家、同行,在關于學生閱讀習慣養成的相關課題上做過不少研究,收獲了不少成果,筆者就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結合五年的探索和實踐,根據小學一年級新生所處的不同階段,總結了有延續性、操作性強的課外閱讀習慣培養策略。下面,結合學生初啟閱讀大門階段、具備拼讀能力階段和具備閱讀能力的三個階段,筆者從學生學情、教師策略、家庭策略三個方面試做論述。
一、初啟閱讀大門階段(入學第一個月)
(一)分析學生學情
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的第一個月,是其形成各種良好行為習慣最重要的階段。告別了幼兒園,一年級新生在新學期帶著懵懂興奮的心情踏入小學校門,對新的環境充滿好奇,求知好奇的需求欲成為學生開啟閱讀大門的鑰匙,引發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內部動機。然而,由于學生的識字量有限,要能夠自由地閱讀課外書,這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大部分學生拿起書本,往往只是在看圖猜故事,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閱讀行為。
(二)實行“強制閱讀”規范行為
閱讀作為一種從書面材料中獲得信息的過程,必然會受到一定閱讀動機的激發、維持和指向。閱讀動機分為四個維度:內部動機、外部動機、社會動機和自我效能動機。從課外閱讀動機來看,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內部動機是由好奇、投入等重要原因所激發,外部動機是指由外在的刺激而引發。前面提到,一年級新生還沒有形成閱讀文字的能力,他們的閱讀動機主要靠外部刺激去引發,可塑性非常強,絕大部分具有順從他人的行為特征。入學初,教師對新生進行“強制閱讀”訓練,這是基于兒童行為特征的一種行動策略。教師應如何“強制”學生進行閱讀呢?清代小說家蒲松齡曾提出“五要”讀書法,其中對于時間的要求是“天天讀”。入學初,教師要求每個學生為班級圖書角捐贈三到五本圖書,供同學之間交換閱讀,解決書源的問題。每天,學生走進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自行到圖書角挑選自己喜歡的課外書,然后開始晨讀。由于學生們認字并不多,筆者只要求他們會看圖猜故事即可。在課堂上,筆者還要求學生在完成作業后等待老師批改作業的空閑時間里,也要閱讀書籍,真正做到“天天讀、時時讀”。這個階段學生閱讀的主要任務是能靜心安坐,做到讀書時不閑聊,不做別的事情,專心閱讀15分鐘(時間長了他們也坐不?。?,至于看什么書、怎樣看,教師不做具體要求,而是重在養成學生時時看書的閱讀習慣。教師也要身先垂范,和學生一起靜心讀書,以實際行動告訴學生讀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實踐證明,在教師的“強制”要求下,絕大部分新生都能夠初步養成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
(三)營造濃郁家庭氛圍,言傳身教
父母可以促進兒童發展成就動機,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是保持對兒童較高的成就期望,并細心地評價他們的成就;二是介入兒童閱讀成長的行為之中去。在閱讀活動中,父母介入的一種方式是在家中為兒童提供適當的閱讀材料。入學初期,教師要和家長做好思想溝通工作,爭取獲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為兒童設立家庭圖書角,創設良好的家庭讀書環境和氛圍。圖書角具有一定數量的書籍,書目最好挑選以拼音為主,符合兒童審美趣味的圖書,如繪本等。父母介入的另一種方式是讀書給孩子聽。入學初的第一個月,筆者要求家長每天晚上給孩子讀一個繪本故事,在讀的過程盡量激發孩子與父母進行更多的口語交流。父母介入閱讀活動,就是告訴孩子:閱讀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親子間愉快的相互交往,激勵兒童更多地去進行閱讀。筆者在實踐中發現,新生入學的第一個月,是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習慣最為關鍵的時間點,教師與家長要不怕繁瑣,堅持不懈地營造家庭閱讀氛圍,大大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具備拼讀能力階段(入學第二、第三個月)
(一)學生學情分析
在家校共同努力下,經過一個月的強制閱讀訓練,學生基本養成了早、午、晚按時閱讀的習慣。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完成了拼音的學習,初步具備拼讀漢語拼音的能力,能夠逐步獨立閱讀拼音讀本。
(二)“同伴合作共讀”策略
閱讀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集合了人的動機、認知、情感、社會的眾多因素。剛入學的學生,教師如果只是對其采取強制閱讀措施,沒有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的內部動機,容易使學生失去最初的新鮮感,產生敷衍閱讀的行為。如筆者曾發現個別閱讀困難的學生只是坐在位置上干耗時間,完全沒有用心地閱讀。再者,馬斯洛層次需求理論提到:人在滿足生理與安全的需要后,產生情感和歸屬上的需要,認為群體中的每一員都有歸屬集體的需要,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關心與照顧。因此,同伴交往的需求能激發學生的閱讀動機,具有維持閱讀行為的功能?;谶@一觀點,結合本階段學生的學情,筆者提出“同伴合作共讀”的策略:要求學生以同桌為單位,每天兩人輪流朗讀帶拼音的書籍。如第一天學生A讀書給同桌B聽,并把自己的疑問或者感受告V同桌B,B根據書的內容和A進行交流討論。討論后,B可以對A的讀書態度、讀書效果進行模糊評價(如評星級),如“同桌A讀書態度不夠認真”等,B把A的讀書情況反饋給教師,讓教師及時對A進行輔導教育。第二天,兩人交換讀書任務。這樣相互督促,避免學生讀書時出現“人在心不在”或“有口無心”的問題。由于學生讀書容易出現漏字、跳行的問題,教師要教會學生使用逐字逐行指讀的方法,而對于個別閱讀困難的學生,教師最好能手把手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幫助他們盡快學會自己閱讀書本。這樣的閱讀活動,滿足了學生建立相互交往關系、融入團體的感情需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動機,一方面幫助學生漸漸養成認真讀書、邊讀書邊思考的閱讀習慣,學會“怎樣去讀書”,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另一方面幫助學生鞏固拼音學習成果,促使學生將課內外知識融會貫通,活躍讀書思維。
(三)家庭“親子共讀”的策略
家長介入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中進行親子共讀,要求孩子讀書給父母聽,并請家長填寫《家庭讀書記錄表》。表格內容包括日期、閱讀書目、具體頁碼、閱讀時間、問題和感悟、閱讀評價(評星級)等內容。教師要定期檢查《家庭讀書記錄表》,并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獎勵。實踐證明,家庭親子共讀能培養學生積極的閱讀態度,提高他們的閱讀技能,取得良好的閱讀成效。
三、具備自主閱讀能力階段(入學第四個月到學期結束)
(一)學生學情分析
隨著語文課堂學習的深入,學生認識的漢字越來越多,其閱讀能力得到不斷提高,這一階段的學生已經逐漸具備了自主閱讀的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閱讀積累與沉淀,學生開闊了眼界,對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促使他們的閱讀愿望比入學初期更為強烈。此時,學生對閱讀的廣度也有了更高的需求,需要學校、教師、家長為他們提供更多更有趣的閱讀材料。
(二)教師加閱讀指導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讀什么書,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閱讀動機取向所決定。教師有意識地激活學生的閱讀動機,能讓學生產生強烈的閱讀愿望,持續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內部動機。在前兩個學習階段,教師著重從讀書時間、讀書方法兩個方面,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到了第三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所提升,教師便可以順勢而導,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書目去讀,使學生知道“讀什么”會有意思。在閱讀書目的選擇上,讀物相對太難或者太容易,都會影響學生的閱讀動機,教師可以推薦難易適中、內容健康的書目供學生或家長選擇,如童話故事、探險小說、繪本故事、《十萬個為什么》等。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經常選擇在學生之間傳閱度較高的書籍,與全班學生共讀,討論該書的優缺點,教會學生選擇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書籍進行閱讀。教師還可以借助影視作品推薦相關書目,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如觀看《大鬧天宮》《哪吒鬧?!返葎赢嬜髌泛螅扑]學生閱讀兒童繪畫版《西游記》,再與學生討論影視、網絡作品和書籍作品的優勢與劣勢,比較碎片化閱讀和整篇(本)閱讀的優勢和劣勢,鼓勵學生多讀好書、讀整本書。
(三)家庭拓寬閱讀渠道
來自學校同伴和家庭的書籍往往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閱讀愿望,教師應及時為學生拓寬閱讀渠道。除學校的圖書館外,筆者提倡家長在假日帶孩子到圖書館借書、看書,與孩子分享閱讀的樂趣,圖書館的物理環境、人文氛圍,以及父母積極參與閱讀活動的態度,都能對學生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這樣的閱讀活動,拓展了學生閱讀的范圍,增大了閱讀的數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審美能力。
(四)學校創建閱讀平臺
群體動力學理論對個體閱讀動機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除了學生學情、教師和家庭因素外,學校自身也要在課外閱讀過程中為學生積極創設情境,開展一系列閱讀交流活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利用團體凝聚力,培養學生的閱讀動機。筆者所在的市、區、學校,每年都會舉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讀書月”活動,如講故事大王比賽、課本劇表演、古詩詞背誦比賽、知識競賽、誦讀比賽等。學校班級也經常進行“好書推薦”主題班會,每班每周設立一節在學校圖書館進行的閱讀課。每一年,學校定期舉辦“書香少年”“書香家庭”的評選活動。筆者積極發動學生參與讀書活動,學生們也因此取得一些成績,如筆者所教授的班級,多次被評為學?!皶惆嗉墶?,一些家庭和學生被評為市級“書香家庭”和區級“書香少年”,筆者本人也被評為區級“十佳讀書人物”。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極大地激發著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興趣。此外,在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或是寫句子、寫話訓練中,筆者經常表揚那些善于積累課外知識的學生,激發學生從課外閱讀中獲得成就感。由實踐可知,競爭、激勵、成績對于學生來說顯得非常重要,來自別人的尊重,受人賞識、注意或欣賞,滿足了學生被關注的需求,喚起學生閱讀興趣,持久引發閱讀動機。在此基礎上,同伴、教師、家長的榜樣作用,不斷在學生心里發酵,“我要(像他們一樣)成為知識豐富、明白事理的人”這種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促使學生持續進行課外閱讀,完成從“要我讀”到“我要讀”的心路歷程。
【關鍵詞】課外閱讀 地位 興趣 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笨梢?,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學好母語――語文學科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主要靠課堂教學來培養,而課外閱讀則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是對課內知識的應用。如何讓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得到落實并養成習慣呢?下面談談我在實踐中的體會。
一、明確地位促閱讀
高爾基曾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優秀的課外讀物對學生拓展知識視野,陶冶情操,啟迪思維,增強理解能力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為了達到要求,我們開展“三本學習”。剛開始有家長提出質疑:大力提倡學生閱讀課外書籍,會不會對他們正常的學習造成影響呢?葉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材無非是個例子。作為例子,它只起“舉一”的作用,為課外的“反三”奠定基礎。課外閱讀內容豐富,超越時空,包容無限,是課堂學習的延伸,只要對學生的閱讀給予正確引導,讓學生讀有益的書,不但對學習沒有影響,反而能有效地提高語文水平。
無數事實證明:凡是語文成績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強的,沒有一個不得益于課外閱讀。
二、培養興趣激閱讀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梢?,“愛好”、“興趣”在學習中的重要性。如果學生喜歡閱讀,樂于閱讀,開展課外閱讀的活動就順利多了;如果學生怕讀書,就會馬虎應付。一個人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又怎么能做好呢?
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必須激起學生對閱讀的強烈期待。在學生接觸具體的作品之前,可以有意識地對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的趣聞軼事、作品人物和故事情節等進行一些烘托性介紹。如,剛教完《草船借箭》一課,為了使學生能夠全面地理解小說的內蘊,我在班上向學生介紹了《三國演義》全書的風格、特點及主要情節,繪聲繪色地講述了“桃園三結義”、“赤壁之戰”、“空城計”等膾炙人口的故事,這些生動、精彩的故事使同學們大飽耳福,也大大激發了他們對閱讀文章原著的興趣。
三、豐富資源保閱讀
充足的書籍是保障學生能開展正常的課外閱讀的條件之一,沐浴在我校市級“書香校園”里的學生,身處文明和諧的文化環境之中。我們每個教室都設置有“圖書角”。我發動每位學生從家中帶來3本以上的課外讀物,充實圖書角,另外還發揮學校圖書室、閱覽室、甚至書店的作用,有計劃、有選擇地介紹一些名人佳作,鼓勵學生博覽群書。
此外,我還利用自己的藏書豐富他們的閱讀。如我收藏的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的校園小說系列《淘氣包馬小跳》等,不僅得到許多學生的喜愛,連我也愛不釋手。我把自己的書借給學生輪閱,班里很快形成了“馬小跳”閱讀熱,學生的閱讀熱情被高漲激起。
四、養成習慣樂閱讀
一個人的習慣如何,常??梢詻Q定他的成敗。好習慣讓人終生受益,愛看書的好習慣也是必不可少的。
1、用心閱讀勤積累。
儒家大師朱熹謂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我還要求學生做到“手到”。一個人讀書,如果只去讀,不用筆做記錄,看似在知識的大海中遨游,但時間一長,收效并不大甚至一無所獲,正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少年時代的老師徐特立曾經說過:“不動筆墨不讀書。”他教導學生多讀書,要求學生認真研讀,深刻理解,不能走馬觀花。在他的指導下,讀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書籍,并且做到隨手記錄,甚至到了晚年,他還是那么認真、那么勤奮地讀書。因此,我指導學生選好閱讀材料后,要求他們把讀到的好的詞語、段落、篇章隨手記錄下來,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2、交流閱讀育信心。
教育心理學認為,一個成功常常會導致另一個成功。尤其是學生,如果他們的學習能得到老師、同學或家長的夸獎,是再高興不過的事了。我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征,有目的地定期開展讀書心得的交流活動,使課外閱讀能持久地堅持下去。
如在班上掀起讀“馬小跳”熱之后,我抓準時機,既組織學生在班上交流,也讓他們寫讀書心得。一向不太愛學習的王軍在讀后感中寫到:“我最喜歡馬小跳,他和我一樣淘氣,不愛做作業,愛惹事,仿佛就是我的影子。他的爸爸叫馬笑天,是玩具廠的廠長,從來不因為馬小跳的學習成績差而打他、罵他,所以馬小跳整天都很快樂??墒?,在我家里,為了我的學習,爸爸媽媽不知動了多大肝火……我非常羨慕馬小跳?!蔽页脵C引導他:“在閱讀這些作品的同時,你能想到自己,說明自己在成長,在前進。如果你從現在開始,改掉身上‘不愛做作業,愛惹事’的壞習慣,得到的快樂將會更多,更多。你說是嗎?”這以后,王軍似乎一下子長大了,紀律、學習成績明顯有了好轉。可見,良好的閱讀交流加上及時的鼓勵、幫助,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成功感,促進學生自覺閱讀。
3、自覺閱讀養習慣。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博覽群書,成為有出息的人。有些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看書,每天半小時,甚至更多,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就算不去命令他看書,他也會十分自覺。也有些孩子認為,自己既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周末又要參加特長班或者其他補習班,覺得時間不夠用,再加上熱衷于“游戲”或者“卡通”片,所以不喜歡看書。
教師是引導者,應注意克服學生的不同情緒,既要給學生訂出合適的閱讀目標,以促使他們不懈地努力,又要避免“書迷”、“三日打魚兩日曬網”的現象產生。學生只要自覺地從“要我讀”到“我要讀”,從狹窄的天地里解放出來,其閱讀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語文教學的實踐一再證明,凡是課外閱讀組織得好的,教學效率就高;凡是課外有益讀物讀得多的學生,學習效果就好。語文教師要以教材為憑借,努力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能力,使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引導學生廣泛涉獵課外知識,豐厚知識底蘊,為學生打開一扇通往世界和未來的知識之窗。
【論文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高一英語泛讀教學的現狀,探討高一英語泛讀課的開設及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
一、高中一年級開設泛讀課教學的必要性
胡春洞主編的《英語教學法》里面提到,中學英語閱讀教學是潛力最大的一個領域?!趯W生具有了基本朗讀能力時,及時地把默讀能力的培養提到日程上來,實現默讀教學早期化。眾所周知,全國大中小城市的“雙語”教學正開展的如火如荼,很多有條件的地方從小學學前班(甚至幼兒園)開始就開設英語課。這一現象表明,外語學習從小抓起,比較容易形成準確的語音語調和培養外語學習的興趣。同樣的道理,在搞好精讀教學的基礎上,從高一始開設泛讀課,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心理和閱讀習慣,而且能廣泛地調動學生興趣、情感、意志、動機等非智力因素的積極作用,使學生自覺、努力地去堅持課內和課外閱讀。另外,閱讀從高一抓起,才能為高中學生完成《新課標》規定的30萬詞以上的課外閱讀量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二、泛讀教學的安排與選材
泛讀教學的開展必須要有一個詳細和周密的計劃。從學期一開始就著手進行泛讀教學的準備工作。具體有以下幾點安排:
1.制訂計劃。要搞好泛讀教學,就必須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個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且具有可行性的訓練計劃。
2.選材。閱讀材料的挑選直接影響著泛讀教學的成敗。選材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① 內容要健康。② 語言的難度要適中。為了達到訓練目的和培養閱讀興趣,材料不能太易也不能太難,生詞率宜控制在3%以內。③ 題材要廣泛,必須具有交際化和時代的生活氣息。體裁要多樣化,如人物傳記、故事、寓言、科普小品、新聞報導、社會生活以及書信、通知、廣告、各類圖表等。
3.課時的安排。每周一個半課時及課外3小時為宜。
轉貼于
三、泛讀的教學實踐與探索
在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的基礎上,進行泛讀教學的大膽嘗試。具體分幾步進行:
第一步:閱讀的入門。首先讓學生明白什么是泛讀(即廣泛、大量、快速地閱讀),教育學生做好閱讀前的心理準備。其次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心理。這一階段主要挑選一些易懂和有趣的閱讀材料(主要從一些初中畢業升學試題或模擬題中挑選),并給予較為充裕的時間,讓學生嘗到甜頭,并感到了一點成就感。
第二步:培養和提高閱讀技能。這一階段的閱讀材料適當要有一些推理、判斷、總結、歸納等綜合理解題目,并適當控制閱讀時間,目的是培養學生以下幾方面的閱讀技巧:① 直接理解書面語義而無需通過任何形式的聲讀的默讀能力。② 以意群(語段)為單位,抓住成串的文字,不斷擴大閱讀單位。③把握主題句。④ 捕捉關鍵詞或指示詞。 ⑤ 掌握層次結構、人物活動和情節的發展。⑥ 根據上下文猜生詞等。這一步訓練約用8周時間。
第三步:限時閱讀訓練。從這一階段開始,教師主要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限時閱讀訓練以提高閱讀的技能和技巧。在選材方面,筆者主要選用《學英語》報里與課文單元同步的閱讀理解題,這樣就省去了很多選材及編印方面的工夫。但是,教師必須在學生閱讀前先把材料瀏覽一遍,若發現生詞太多,就必須按照大綱要求的閱讀材料生詞率不超過3%的標準,把一些難以猜測及嚴重影響對文章大意理解的生詞及詞組抄出黑板,并寫出與該詞(組)等同的漢語意思。在限定時間內要求學生完成的文章的篇數也應由少到多,循序漸進。
四、泛讀課的講評
教師對泛讀的講評切勿手牽手、句句譯,要有所放棄、有所側重地講評。講評的重點應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分析和歸納文章的主題或大意,引導學生學會找出文章的主題段或各段的主題句(一般在段首或段尾)。
2.指導學生分析長句、難句。
3.解題方法及解題思路的指導。指導學生不僅要理解文章的表層大意,更要挖掘文章的深層含義。
五、高一泛讀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精讀與泛讀相結合。教師必須清楚,高一階段的教學重點應培養學生英語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也就是說,精讀教學第一,泛讀教學第二。教師必須在抓好精讀教學的前提下努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2.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 泛讀課上的閱讀量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發展英語閱讀能力的需要。成功的泛讀教學應該是使學生對獨立、快速、大量、整體的閱讀產生興趣,并能長期、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
3.擴充英語文化背景知識。一個人的非視覺信息越豐富,閱讀單位就越大,難度就越低,閱讀速度就越快,理解力也就越高。因此,教師必須盡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識,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閱讀的文章。
4.關心掉隊的學生。由于泛讀課開設得比較早,總會有一些同學由于基礎、學法或學習態度等各方面的原因而一時難以適應,教師就必須主動地關心和幫助他們,幫他們找出問題的根源并鼓勵他們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胡春洞,《英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10月。
高中作文階梯訓練模式研究
農村小學科學課實驗教學規范化研究
基于課程標準的中小學音樂學業評價體系研究
把學習的核心任務交給學生自己完成——以“阿基米德原理”教學為例
基于先學后教的“3+X”教學模式
“131”學生自主學習教學模式
提高小學高段整理課有效性的幾點措施
小學低中段整理課的五大支架
小學高段整理課中優化學生思維方式的指導策略
淺議綜合素質評價與學業水平考試的外延界定
作業有意圖 學習有意義——改進寒假作業的研究與行動
開學第一課“寒假作業評講”的備課札記
寒假數學整理作業的反饋與啟示
初中數學“假期”作業的設計與評價
“作業與減負”聯合教研活動后的再思考
用“問題導學”豐富學生的思維品質
初中科學課堂提聞的有效性初探
談談英語閱讀課的思維訓練——以三節同課異構閱讀課為例
探索單元專題研讀實現課文整合教學
淺談教師專業素養閱讀的構建方式
開展主題調研 提高調研實效素質教育,不再是“美麗的傳說”——紹興縣實驗中學“減輕學生負擔、推進素質教育”紀實
改進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率的實踐探索
輕負優質教育,我們在行動
規范辦學 陽光育人——推進“輕負高質”的行動策略
在作業上下功夫——寧波市惠貞書院減負落到實處
“龍馬”精神代代傳:讓民俗文化福澤校園——農村初中地方特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
初中思想品德課實施體驗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談“生本課堂”中教師引導的著力點
例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主線的設計
提升兼課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正確理解教材 把握數學教學本質
初中英語作文批改現狀分析及對策
預約教學的精彩——談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有效設計
在游戲中頓悟——以“體驗幼兒學習方式”的園本教研為例
重識保育 重構保育——提升教師保育水平的園本教研實踐
從有效教學看高考英語寫作復習
芻議小學生科學問題表征能力的培養
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時間管理指導策略
因“精”而“彩”的欣賞教學——以三次試教《化裝舞會》為例談欣賞教學的設計
歸一法:“過量”化學反應離子方程式書寫的金鑰匙
做好“估算高錳酸根離子大小”實驗之我見
小學數學學習材料的精選妙用
把學校“搬進”圖書館
讓孩子擁有金色童年認清教育形勢 加強教研工作——張緒培副廳長在全省教研室主任會議上的講話
振奮精神 主動作為 為浙江教育的科學和諧發展再立新功——劉寶劍主任在全省教研室主任會議上的講話
學習研究實踐 提升教研引領力
以點促面 區域性推進輕負優質教育
打鐵必先自身硬——談教研室的自身建設和發展
生活經驗是一種優質的課程資源
規范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設計的策略
中國高考改革之路評析
發展性評價在歷史與社會教學中的運用
愛心評價促茁壯成長
行走在“綜合實踐活動”的路上,我成長著
和孩子一同享受成長的快樂
實踐中感悟 研究中成長——我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求索之路
啟事
實踐著 思考著 進步著
我與綜合實踐活動共成長
我這樣一條路——我與綜合實踐活動共成長
試論小學語文中科學小品文的課堂教學特色——從《只有一個地球》說起
疏可走馬 密不透風——談數學教學中的留白藝術
科學探究活動有效設計三步曲
拓寬課外閱讀指導 提升學習探討能力
讓每一個孩子獲得成功的體驗——新課程下小學數學教學實施“閃亮星”評價的嘗試
讓噪音遠離科學探究
快樂誦讀,收獲詩意童年——小學生經典古詩文誦讀的實踐與探究
從教師需求出發的園本教研
短跑運動員股后肌群急性損傷的分析與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