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8 15:33: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健康教育感想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培養21世紀高質量人才的需要。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供大家參考。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1我認為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就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們關系和-諧,很好的融于集體;能很好的適應環境…
心理咨詢,是指咨詢員運用心理學的知識,通過詢問等方法解決其心理困惑。心理咨詢事實上是幫助來訪者實現心靈再度成長的過程。那些認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會去心理咨詢的觀念是不對的.總之,心理咨詢是指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在心理適應方面出現問題并企求解決問題的來訪者提供心理援助的過程。
通過這學期對大學心理(二)的學習,我對心理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是對心理學的發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后是學習了一些團體活動的知識,并且在參加活動課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識,在團體活動中大家彼此敞開了自己的心扉,積極的參與到了集體的活動中,在此中再一次體現了集體的力量…
在心理咨詢的活動課中,我認識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時心靈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護,那種心與心的交流才能讓人體會到交流得喜悅,我們的心理咨詢的模仿有時會讓人感覺像節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誠的心卻又不能不讓感動,初次它讓我體會到了那種幫助別人的喜悅。
活動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途徑。它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活躍課堂氣氛,真正達到育人效果。學生在實實在在的活躍的生動的并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動中受到教益和啟迪,促進知行的結合。學生在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激發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結,形成了信念之后,進而需要在行動中表現自己。此時教師要引導、鼓勵學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為他們提供展現自己行為的機會和場所。
這學期我還參加了我們學校的心理協會---沁心港灣,這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不僅學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識,還為其他同學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務。特別是今年的5.25活動更是深深的感動了我,老師與同學們的親密交談讓同學們,還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而且在這里我可以把在心理課上學到的知識付諸與實踐,讓我學而致用!
完成了大學心理學(二)的學習,我對自己大學四年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規劃,對以后的路,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了一個初步的規劃
可見,心理學對我們大學生的幫助之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交際方面都可以用到這方面的知識。
這門選修課我很感興趣的一門,我有種不用逼自己去專心聽課,而是那種不由自主被老師所吸引的感覺??梢娦睦韺W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
雖然我選修的心理課結束了,但我對心理知識的學習卻還沒有結束,或許心理學跟我以后的職業沒有什么很大的聯系,但是心理學知識對于我的幫助卻是長遠的,甚至是一生的。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2為期五周的心理健康課程結束了,進入大學以來,一直都很期待心理健康開課。一直以來對心理學方面都很有興趣,在這幾周的學習中,我深感心理學的精深,以及范圍之廣。針對大學生的心理課程都與我們的生活以及學習有很深的關系,老師講解的非常有趣,深入淺出,整堂課下來我意猶未盡。
我認為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就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們關系和諧,很好的融于集體;能很好的適應環境。在這里,我就總結一下在課程的學習中,自己比較感興趣的一些課程。
在課程的學習中,我發現了不一樣的自己,了解到平常的自己看到自己的并不是全面的,有公我、私我、盲我、潛我之分。聽到這里,我感覺自己有時會有些自卑,這時我會想,只是自己私我的想法。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你又不是別人,怎么知道別人怎么想,當我們缺乏信心時,也許可以換位思考,從另外的角度考慮問題,發現自己在別的方面的優點,這也會讓我們思考問題更加全面。我們也要認識到自己的公我,做好公我,這與生活密切相關。同時要認識到自己的盲我,就是別人看見的我們,要盡量全面的了解自己。要發掘運用自己的潛我,潛在的永遠是最不可估量的,最需無限發掘的。自我認識需要常常自我反省:“吾日三省吾身”。
在人際交往的這一課程中,我覺得學習以后對自己的人際交往的方式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人生短短幾十年,我們要利用有限的時間來創造美好的生活,最不可缺的就是人際關系了吧,每天進行各種人際交往,語言必不可缺,要鍛煉好自己的口才,更要努力學習加深思維的鍛煉,“語言的邊界就是思維的邊界”。要樂于助人,助人即自助,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這些是心理,更是道理。也許心理就是交我們如何理智的做一個有價值,有意義的人。
人際進程的進程分析:
1、彼此陌生
2、單向注意
3、雙向注意
4、相切
5、淺度相交
6、深度相交
在這一系列的進程中,更是雙方“自我暴露”的過程,處理不好會發生可大可小的矛盾,這時我們需要注意的則是交往的對等性以及適度性,兩個人是兩個個體,總有不同之處,也許是情緒、行為、價值觀等,這時我們不應該要求強行的重合,要體諒以及換位思考,我個人認為換位思考以及相互體諒在人際交往中非常有必要,無論是家庭、愛情、婚姻、友情、工作中都是非常必要的。在人際交往中更要學會自我剖析,自我檢討,自我認識,更要常記一句話“你對了,別人就一定錯了嗎?”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3通過學習,我對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認識。下面談幾點體會:
我認為,加強教師學習,提高教師心理素質健康的心理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會憑借自己的語言、行為和情緒,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感召下,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體驗到愉悅、滿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于是,在雙方的協同努力下,創造出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情境和課堂氛圍。這樣的教學,必然是令人樂而忘憂,如沐春風。
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樂于為工作奉獻,并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所以作為一名教師,自己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教師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就必須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以一種平和的心態面對環境的變化。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緒的困擾;在不斷提高知識素養的基礎上,培養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的健康心理,提高自我評價、自我調控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干,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才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熏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
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有幸聽到周紅五老師的有關心理健康講座,很受用,下面談談我的體會:
做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做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
由于教師職業的特殊性,給教師帶來超于其他一般職業更大的壓力。因此我們更應該想辦法調節好身體,心理健康,以便更好做工作,適應社會,生存下去。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教師也是人,既然是人就不可能“完美,全能”。教師要學會了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我們可以通過繼續學習不斷地填補自身的知識文化、道德品質素養,以適合社會發展,滿足學生各種各樣的需求,但是,我們不要把自己看成“全能”的,也不要認為一切高于學生。不是有句話說:可以追求完美,但是不能要求完美。
其次,教師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培養幽默的生活方式。中學教師面臨著升學的壓力,社會的輿論以及自身的家庭、生活,必須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工作中樂于奉獻,愛崗愛學生,學生氣我,我不氣,以平等,和平的態度對待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生活上,注意身體,合理飲食,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建立良好社會人際關系;學會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做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做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4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盡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沒有嚴格的界限,由于內外因素的影響,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礙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所以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有可能出現某些不夠健康的心理狀態。許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癥狀。
例如荷蘭畫家凡高生前是一個畫壇無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孤獨中生活,是一個躁狂癥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為禮物送給自己鐘愛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貧困和疾病的折磨,開槍自殺;蘇聯著名詩人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變,易激動,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戀人急著要去上班,沒有聽從他的意愿留下來陪他談話而開槍自殺;美國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癥,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壓也是開槍自殺的。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這充分說明常態心理與變態心理之間沒有絕對的鴻溝。每一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礙,只是嚴重程度和影響學習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師也不例外。尤其是現代高速發展的充滿競爭的社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教師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更可能產生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系,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
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系--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于壓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
一個盡職的教師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當"無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確使人精疲力盡。因此,教師可以試著在假期給自己充電,例如:學習做旅行家,用膠片記錄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學習做美食家,在品評佳肴的同時自己也做一次大廚。新的工作體驗不僅能使教師得到放松,而且可以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加教師的知識面。教師可以把從其他工作體驗中獲得的經驗、積極情緒帶到教育工作中來,更好的促進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521世紀是充滿競爭的世紀,敢于冒險,敢于探索,善于競爭,善于合作,富于創造是21世紀對人才規格的基本要求。這些品質無一不與良好的心理素質密切相關。素質教育就是要求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的素質全面發展,學生素質發展有多方面的內容,心理素質不僅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其他素質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制約作用。它既是素質教育的出發點,又是素質教育的歸宿。柳斌同志在《關于素質教育的再思考》一文談到素質教育的三要義中,他指出:"素質教育的第二要義,就是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再一個是心理素質,承受挫折的能力。帶著什么樣的心態來看社會的問題非常重要。"一個學生的心理狀態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關系、同學關系、學習問題等方面的認識和處理方式的正確與否往往會影響一個學生的學習態度,是關系到學生能否健康成才的重要問題。因此,心理健康是發展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前提和基礎,反之,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會提高。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和核心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有著密切的聯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運用心理學知識協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認識世界,適應社會、發揮潛能。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施加影響,培養學生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活動。二者都是育人,在統一育人活動中各自都能發揮獨特的作用,相互借鑒,相互促進。心育對德育有一定影響。心育適當擴充和完善了德育的目標和內容;心育為提高德的有效性提供了新方法、新技術;最重要的還是,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觀和學生觀,對整個教育都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能促進學生文化科學素質的提高。
在一項對475名高中畢業班學生的研究表明:學習成績并不完全取決于智力因素,高成就者(成就較智商預期為高)、普通成就者(成績與智商預期相當)、低成就者(成就低于智商預期)差別的產生,與性格特征有關。高成就者工作習慣較佳,對學業興趣較濃,按時完成作業,關心學習成績,做事認真負責且有計劃。低成就者難自律,難自我規范,較沖動放肆,喜好玩樂,貪圖近利,與同伴關系欠佳,較不合作,較自私,較不尊重權威與傳統,較不合群,在校在家較不快樂,常為己辯護,憤恨他人,對挫折和壓力不知所措,較悲觀。普通組介上下之間,尚屬正常。由此可見,培養積極的情感品質和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性格特征能促進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
再次,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促進身體健康和身體素質的發展
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寓于健康的身體;身體健康和身體素質的發展也依賴于良好的心理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尤其重視自我觀念或自我意識,包括對自身形象方面的觀察、概念、看法,關注自己外貌美丑、體能強弱、運動機能優劣等,常將自己的形象與理想中的標準進行比較,或與同輩人進行比較。比較結果,或滿意或自卑,倘不能正確對待,也對身體的發展帶來不良影響。以上所述表明,健康的心理是身體健康的心理條件。通過心理教育,維護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質,是提供這種心理條件的重要措施。
不僅如此,良好心理素質對身體素質的發展、體能的充分發揮也具有重要意義。無論是造型美、生氣美等身體美的各要素還是力量、速度、耐力、靈敏等身體素質。這些素質的發展無不需要相應的心理條件,如性格外向的人適于力量大、速度快的活動,內向性的人完成目標的動機強,適宜進行精細、準確的任務。同時,身體潛能能通過運動技能的提高得到發揮。運動技能是習得的能力,表現于迅速、精確、流暢和嫻熟的身體運動之中。運動技能中包含任知成分,與智慧技能有聯系。運動技能是心因性技能。它既不是不隨意的、反射性動作,也不是如同搖頭那樣簡單的肌肉反應,他受到內部心理過程的控制。因此,提高動作技能,發揮人的的身體潛能,必須依賴于良好的心理素質的發展。
最后,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質是形成審美素質的基礎和條件。
【關鍵詞】 全程健康教育;糖尿病;管理
糖尿病是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組以血糖含量增高為特征的異常綜合征, 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終身性疾病。全程健康教育能夠幫助患者主動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文采用全程健康教育的方法旨在降低患病人群以及健康人群的發病率, 提高疾病防控意識,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并回顧性分析進行糖尿病管理的270例患者, 研究組198例, 其中男100例, 女98例, 平均年齡(52.1±11.7)歲。對照組72例, 其中男35例, 女37例, 平均年齡(51.2±12.1)歲。兩組患者年齡、病史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嚴格常規糖尿病治療。在同一治療模式下,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健康教育模式, 研究組在保留傳統健康教育方式的基礎上, 采用預先制定的健康教育及管理路徑等全程化健康教育并檢測教育效果。整個過程隨訪時間至少1年。
1. 3 觀察指標 對比管理前后患者血糖控制情況、遵醫率以及每周吸煙量評價管理效果。
1. 4 總有效標準評價 血糖控制情況評價:對比患者隨訪1年前后空腹血糖水平, 空腹血糖良好為4.4~6.1 mmol/L, 一般為7.0 mmol/L。以患者自覺規律服藥、保健鍛煉、定期復診為標準判斷遵醫率。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及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比較兩組患者全程健康教育前后血糖控制情況, 教育前兩組良好、一般、差評分例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教育后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 2 比較兩組患者1年后規律服藥、參加保健鍛煉以及定期復診等遵醫率, 研究組各項遵醫率均優于對照組(P
3 討論
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1]。由于糖尿病是一種需要長期治療干預的疾病, 單一依靠藥物治療不能達到理想效果。在治療過程中必須調動患者自身積極性, 參與管理。通過向患者提供相關知識、技術和服務等使患者在面臨各層次的健康問題時能夠自身管理和抉擇[2]。
傳統健康教育主要依靠患者提問和隨機只是普及, 該方法目標模糊, 缺乏針對性。本文制定系統的健康教育模式, 包括以下幾個項目[3, 4]:①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及需求, 參照國際、國內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徑編輯教育資料, 記錄糖尿病患者詳細病程、其他疾病史、常用藥物名稱以及劑量、藥物及食物過敏史等。結合患者治療計劃及健康問題和需求制定相應的教育途徑。②合理規劃教育時間包括患者內、院外教育時間。院內教育包括入院教育、糖尿病專項教育及離院注意事項教育, 院外教育包括疾病宣傳, 采用圖片、板報、廣播等形式宣傳疾病相關知識、日常保健、健康飲食、疾病家庭護理等方法。每周門診隨訪及電話回訪結合。③經驗交流, 定期舉行經驗和感想交流會, 幫助患者、家屬以及高危人群之間進行疾病治療、生活經驗交流, 提高患者精神生活。④個體化預約指導, 一對一方式, 對于行動不便或有特殊困難的患者或家屬上門服務。互動方式, 設立日常門診, 接受居民咨詢或幫助請求, 定期舉辦討論會, 真正實現居民與居民, 居民與醫護人員互動 [5]。
本文評估患者遵醫率發現接受健康教育患者遵醫率提高, 患者長期患病以及家庭和社會的壓力可能使患者失去戰勝疾病和未來生活的信心從而影響對治療和醫護工作者的信心, 造成遵醫率下降。而本文提供健康指導和平臺改善患者心理適應能力, 提高遵醫率。
總之, 糖尿病全程健康教育明顯降低患者疾病發作, 改善健康狀況, 明顯提高遵醫率, 可以作為臨床治療的輔助治療手段。
參考文獻
[1] 尤黎明, 吳瑛.內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 413-427.
[2] 趙俊芝, 蘇湘慈, 蘇湘利.對糖尿病患者動態管理中進行健康教育的體會.中國醫藥導報, 2009, 33(6):90-91.
[3] 孫海峰, 陸群, 徐青華, 等.電話回訪式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病人管理中的應用.全科護理, 2009, 7(10):2620-2621.
[4] 陸再英, 鐘南山.內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770.
心理培訓的心得體會
我參加了沙坪壩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培訓班。此次心理健康培訓的時間雖然僅7天,但在我的心理卻激起了層層漣漪。我相信這次培訓給與我的東西決不止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它會有一種延續性,影響我的生活,影響我的工作,影響我的人生……它會讓我更為自信更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戰!心理健康教育我還處在初步的學習、摸索階段,但我相信它肯定能幫我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難題。只要我不懈地努力,一定會迎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燦爛明天!
在培訓學習中,聆聽了教授與從事心理工作一線老師的講座,他們都以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了心理健康這門學科的魅力所在,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論引領,并且通過理論學習、小組討論、自我剖析等讓我們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基礎教育,同時也讓我們知道,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可以減少甚至杜絕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 通過培訓我還意識到要實現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的人格健全發展的目標,教師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這幾天的培訓學習中,我都認認真真地上好每一節課,做好筆記,學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學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在培訓學習中,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沖擊;結交了一群優秀的同行朋友探討了疑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頗感自己的責任重大、知識貧乏。通過這次培訓,收獲頗豐、感想頗深:眼界開闊了、思考問題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許多疑問得到了解決或者啟發。對我的教育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關鍵詞 中職 思想政治教學 心理健康教育
中職教育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和社會化的一個重要時期,學生完成職業技能教育的黃金期,而且是思想品德素質發展和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期,還是學生身心發展急劇變化并充滿矛盾的“危機期”。當前,我們很多中職學校都缺乏懂得心理學專業知識的教師,這就要求我們政治教師適時、適度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教學中,開發學生智力和情感,激勵學習動機,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投身于學習和生活之中。下面就我思想政治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談一談自己的感想。
一、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
1、對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
科學研究表明,在未來人才的綜合素質結構中,心理素質越來越來重要,人的樂觀開朗、積極進取、堅忍不拔等個性心理品質對人的健康成長和事業的成功起著重要作用。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適應21世紀競爭日趨激烈的客觀要求,是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的必然要求。
2、對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
青少年期是由兒童向成人過渡的時期,是人生發展變化的重大轉折時期,也是人生當中最富有特色的時期。處于這個時期的中職學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競爭壓力的增大,特別是當前社會快速發展,發展與成長的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日趨復雜,身心健康發展受到的負面影響越來越來大,致使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較以前更加顯著和突出。所以,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在思想政治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1、讓學生學習一點相關的心理學知識
心理學的應用非常廣泛,滲透到各行各業當中,不論學生將來從事什么樣的工作,現在學一些心理學的基礎知識都是有益的,為了學生的現在也為了將來,中職應學習一點心理學。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教師要有意識的向學生傳授一些相關的心理學知識,讓學生按心理學規律去學習,促進學生對自身的認識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解答學生自己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一疑難問題,從而更深刻地認識自己,達到自我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對學生正確地處理好人際關系有所幫助。
2、引導學生保持心理健康,學會做情緒的主人
心理健康是比較而言的,絕對的健康是不存在的,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狀態是動態變化的,而非靜止不動的。心理健康與否是反映某一段時間內的特定狀態,而不應認為是固定的和永遠如此的。只要我們學生有正確的人生態度、滿意的心境、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個性、適度的情緒和充分的理智,我們就認為他們的心理是健康的。所以我們在思想政治教學中,要不斷地加強科學的“三觀”教育,讓學生能正確對待人生,在實際生活在中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悅納他人;有適度的情緒,不過悲、過喜、過憂、過怒。面對他人的批評和贊揚,既不會被贊揚、歌頌沖昏頭腦,又不會因批評、責備而煩惱,自己心中有數,能從別人的批評中吸取有益的東西;不自驕自傲,也不自輕自賤;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不會淹沒在別人的議論中無所適從。同時對別人也有一種客觀的、全面的評價,不會忽冷忽熱,不會苛刻地要求別人。 3、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據有關方面統計,90%的學生的恐怖癥是由于教師的非正常教學行為引起的。所以我們教師要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通過學習、自省、立志和實踐等方法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運用科學的知識和方法調整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始終處于一種積極、向上、平和、穩定、健康的狀態,這樣教師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去影響學生。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才會自覺地去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學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為方式應該得到尊重,建立一種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系,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以高度的責任感去熱愛我們的學生、理解我們的學生、尊重我們的學生。為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和心理安全、自由營造良好氛圍。
在中職思想政治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具體方法還有很多,需要我們政治教師進一步在教學實踐中大膽探索,不斷總結,為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更多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身心健康、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造性人才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2】《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大綱》
【3】《問題學生的心理探索》 北京電子信息學院 趙莉
【關鍵詞】班級管理教育 輔導員 心理健康教育 滲透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8C-0110-02
健康的心理是人生最大的資本。近年來,鑒于大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各高校都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往往能反映出該校的綜合辦學實力,在高校中,輔導員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心理健康的“引路人”,因此,輔導員在學生的心理成長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應優化班級環境,創設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借助班級活動,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平臺;強化家校聯系,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間。
一、班級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光靠“說教”式的灌輸效果甚微,因而需要有一定的載體與氛圍,要在無形中對學生進行滲透式教育。而班級是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場所,是他們獲得身心發展的重要平臺,輔導員在班級管理中通過各種途徑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是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規律的。不過,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在高校班級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研究還不是很多,這需要廣大高校輔導員在工作中進行實踐探索和理論提升。
在高校班級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以下特點。
(一)內容的廣泛性。大學生心理健康涉及的內容是十分廣泛的,因此,目前高校中對學生采取的專題性心理健康輔導并不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輔導員在班級管理中,開展工作所涉及的內容是多而雜的,并且需要與學生進行深入溝通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就蘊含著很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因此,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教育內容廣泛的特點。
(二)形式的靈活性。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可以根據具體的班級管理內容適時地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樣的教育形式可以根據班級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滲透,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由于教育形式靈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也比較明顯。
(三)方法的多樣性。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過環境熏陶、活動感悟、文化引領等多種方法進行。這些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與“說教式”灌輸的方法相比,學生更容易接受,更容易參與其中,從而達到化枯燥為生動、化被動為主動的效果。
二、班級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高校輔導員是班級管理的主體,是學生最好的伙伴,因此,高校輔導員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要無時無刻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在班級管理中,輔導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
(一)優化班級環境,創設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環境對于大學生的身心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健康、和諧的育人環境是大學生健康發展的需要。班級是大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場所,因此,輔導員要善于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班級環境,這樣,才能有效地為他們創設心理健康教育的濃厚氛圍,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1.營造舒適健康的教室環境。教室是大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場所,教室環境能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起著無形的影響。教室環境布置要符合大學生年齡、心理特點,這樣才能讓他們一走教室進就受到感染和熏陶。
在每學期開學初,筆者都建議學生為教室來個“大裝修”,讓大家為教室的布置出謀獻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十分積極,特別是對班級標語的設計,他們認真思考、慎重篩選,最后把大家共同的奮斗目標定為“健康、陽光、向上”,并將這句標語貼在教室后面黑板的上方。班級標語就像一盞導航燈,指引他們駛向成功的彼岸。教室的后面是“成長足跡”,由學生施展才華,將自己在學習、生活方面取得的成績用統計表來統計,用色彩來展示自己的足跡,讓自己煥發出五彩的光,呈現自己平時的表現;讓自己在陽光中沐浴,在快樂中成長。
通過大家的努力,學生營造了整潔清新、充滿美感的教室,使教室成為他們陶冶情操、表現才能的天地,成為建設勤學樂讀、團結友愛的班集體的無聲力量。學生也在布置班級環境中進一步發展了合作創新意識,并在這樣的活動中感受成功的喜悅。
2.營造輕松活潑的班級氛圍?,F在的大學生學業任務重,很多學生存在學習壓力大的情況。因此,輔導員為學生創設輕松活潑的班級氛圍十分重要。
輔導員首先要用愛心擁抱學生。愛是進行教育的前提條件,輔導員要有包容的心態,接納和尊重所有的學生。輔導員要平等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了解他們的心理和感受,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用大哥哥大姐姐般的愛,幫助他們進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輔導員要學會因材施教,激揚他們的個性。大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因此,輔導員還要以自身的行為、言談影響他們,使他們養成正確的習慣。同時,創造積極的情境,讓學生獲得快樂、成功的體驗,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進取心。
輔導員要保持健康積極的愛好,保持陽光、樂觀的心態,每天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之中,要注意自己心理方面的調節,千萬不能把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的不良情緒帶到教學中來,避免在不經意之間的言行影響學生的心理。
(二)借助班級活動,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平臺。作為一名輔導員,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善于為學生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平臺,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具體而言,可以借助讀書活動、班隊活動、體育活動等為學生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平臺。
1.在讀書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書籍是學生的精神食糧,同時也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載體。因此,輔導員要善于在引導學生開展讀書活動的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筆者經常推薦學生看磨礪類書籍,如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高爾基的《童年》和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等,學生讀后寫讀后感,討論自己的感想,使學生逐漸認識到挫折是一種挑戰和考驗,人生難免會遇到挫折,沒有經歷過失敗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正因為有挫折,才有勇士與懦夫之分,挫折可以使人走向成熟,取得成就,可以幫助人驅走惰性,促使人奮進。
2.在班隊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班隊活動是提高班級凝聚力的重要途徑,也是輔導員班級管理中的一項常規工作。輔導員要善于在班隊活動中向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大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大學生社會經驗還比較少,心理上都還不太成熟。當遇到問題時大多數表現為畏懼、恐慌、逃避。這時就需要輔導員借助班隊活動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指導,使學生走出盲區。座談會的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集體式的,主要針對絕大多數學生,講一些實例,普及心理知識。另一種是單獨對個別學生進行座談,主要針對學生個人問題加以分析,找到解決辦法。在交談過程中,教師應以平和的心態對事情進行處理,弄清楚事情發生的原因,從學生的角度考慮,了解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不可對學生進行盲目的指責批評。大學生已經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并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作為學生輔導員應該帶著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看到學生的優點并加以肯定和鼓勵,增強其信心。
3.在體育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在于運動,堅持體育活動,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預防疾病。對于大學生來說,適當地進行身體鍛煉是有好處的。不僅可以提高運動素質,還可以做到勞逸結合,使智力水平得到充分的發揮。每個人面對壓力都需要一定的緩解辦法,只有壓力得到緩解,心理才能健康的發展。體育活動對人的心理發展還有一定好處。
體育活動中的集體項目與競賽活動可以培養人的團結、協作及集體主義精神。因此,輔導員在課余時間應當多組織一些體育活動,如每天的早操、課間操,定期舉辦一些趣味運動會等。并在體育活動之后組織班會請同學們談談在運動過程中的真實感受。從自己地切身經歷中學習,可以使同學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在體育活動中學到的團結、堅持等良好品質。
班級活動的內容與形式是很豐富的,讀書活動、班隊活動、體育活動僅僅是班級活動中的常見形式,其他形式還有很多。這就需要輔導員在設計班級活動的過程中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進行思考,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強化家校聯系,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間。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學校單方面,家庭和社會對學生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如果單單從學校方面出發,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就會有一定的局限。但從實際出發就會發現許多家庭并沒有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觀念。甚至許多家長就是學生壓力的來源,過分地苛求學生達到一定標準從而使他們有一定的心理陰影,結果適得其反導致學生出現心理問題。
這時,輔導員應做好溝通協作工作,做好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橋梁。輔導員可以定期召開家長會,向家長灌輸家庭心理教育的理念,教給家長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家長、學生共同設立目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方向。這種學校家庭相結合的方式將更有益于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總之,輔導員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尤其是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與心理健康方面。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輔導員應呵護他們健康成長,教育好每一個學生,對家長負責,對自己的職業負責,對祖國負責。
【參考文獻】
[1]華南.心理契約:大學班級管理新境界[J].揚州大學學報,2011(2)
[2]李長紅.心理教育,孩子成長的“必修課”[J].家長,2014(5)
八所中小學近萬名學生在老師的陪同下,參加了聲勢浩大的萬人齊刷牙活動。如此大規模的公益宣傳活動,是近年深圳市少有的,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活動還有望刷新最多人同時同場刷牙的新世界記錄。這次也是深圳市有史以來首次嘗試申請吉尼斯世界記錄。
羅湖區政府劉影周副區長說:“通過此次萬人齊刷牙活動,政府希望能夠宣傳愛護牙齒,正確刷牙的重要性,提高深圳市民牙齒保健意識。此次活動體現了政府對市民健康的高度重視,也體現了羅湖區為發揮特區窗口作用,為創建健康城區,提高市民健康素質所作的努力。”
作為世界及中國卓著口腔護理專家,高露潔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致力推廣全國口腔健康教育。高露潔棕欖公司大中國地區副總裁兼總經理方寶惠說,正確潔齒是護齒的第一步,也是最簡單有效的一種方法。高露潔協助舉辦本次“萬人齊刷牙,健康每一天”活動,正是希望向社會宣傳正確有效的刷牙方法,加強對護齒潔齒的教育,讓大家都擁有潔白健康的微笑。
目前,中國的口腔衛生及保健現狀仍有待改善,據調查顯示,中國5歲兒童乳牙患齲率達
76。55%R,35-44歲成年人患齲率高達近63。01%R,65-74歲老人的平均失牙數更高達9。86顆R。由此可見,盡快加大關于口腔健康教育力度,幫助廣大人民樹立正確的潔齒健齒意識,以及培養大家良好的刷牙習慣,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每年9月20日的全國愛牙日活動,高露潔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與各地牙防組織及口腔保健工作者一起開展各式各樣的宣傳活動。今年愛牙日以“關注牙周疾病”為主題,把“有效刷牙,預防牙周疾病”定為中心口號,號召口腔健康教育從兒童做起,共同做到愛牙,健齒,強身。本次活動中,高露潔不僅獨家贊助了過萬套口腔護理用品,同時也全力協助大會宣傳正確的刷牙護齒方法,對提高廣大市民的口腔護理意識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據悉,參加本次萬人齊刷牙活動的萬名中小學生還將在活動后參加由深圳市羅湖區教委組織的“愛牙護齒”征文比賽,內容包括對參加本次活動的感想,受到的啟發以及對口腔健康的認識等。預計在十月中旬評出100名獲獎者,由高露潔贊助活動獎品,各獲獎的文章還有機會在深圳的主要雜志上刊登。相信這一征文比賽將承接本次萬人齊刷牙活動,進一步加深同學們對口腔健康觀念的認識和重視。
高露潔-棕欖是全球頂尖的消費品公司,主要提供口腔護理、個人護理、家居保養、織物護理和寵物食品5個品類的高品質消費品,銷售遍及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高露潔于1991年進入中國市場,目前銷售覆蓋中國500多個城市,銷量和市場份額均遙遙領先。公司旗下著名品牌包括:高露潔、棕欖、柔麗等等。2002年高露潔榮獲“中國人最喜愛的十個外國商標”稱號。
心理健康學校工作計劃1
在我校的德育部門的大力支支持下,在區德育部的領導下,本學期的工作如下:
一、教學方面
1、認真上好每一堂課,起到心理健康課的作用
2、做好心理健康檔案的建立
3、積極參加省市區的賽課、說課比賽活動
二、心理咨詢室方面
1、嚴格按照輔導原則要求自己,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并整理好咨詢記錄。
2、積極參加省市對心理教師的培訓,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
三、其他方面
1、配合班主任做好學生的心理工作
2、組織學生建立心理社團,編排心理劇。
四、教學計劃
1、學會適應新環境
2、心理健康檔案的建立
3、換個角度看問題(情緒理論)
4、記憶揭秘
5、悅納自我
6、溝通
7、生存選擇
8、如何克服考試焦慮
心理健康學校工作計劃2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含義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運用心理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和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落實“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培養跨世紀高質量人才的重要環節。同時,切實有效地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廣大小學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項共同的緊迫任務。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說到底就是要促進小學生個性心理的全面發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服從于小學生素質教育的總目標,即以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創新能力為根本宗旨,以培養適應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數以億萬計全面發展的人才為目的。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1)要促使小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
(2)要維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亦即減少和消除各種不良因素對其心理健康的影響;
(3)要增進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即根據小學生成長發育的規律、特點和需要,采取各種形式和方法,提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其人格即個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三、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講授法,即通過課堂教學、輔導答疑和學科滲透等形式,以小學生喜聞樂見、便于接受的方式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2)認識指導法,旨在提高小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認識程度和水平,如指導閱讀、舉辦故事會、參觀訪問、課堂討論、自我表述和自我評價等;
(3)活動體驗法,即通過親身參與,加深體驗,以豐富和發展小學生良好的情緒和情感,如做游戲、示范表演、實地觀察、寫作文、談感想、繪畫、演講等;
(4)行為改變法,即在引導小學生在認識上分清良好行為和不良行為基礎上,鼓勵良好行為,改變不良行為,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行為訓練、行為塑造、榜樣示范和游戲性的獎勵和懲罰,以達到良好行為養成和強化之目的;
(5)自我調控法,即通過引導小學生自我教育來提高小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以利于增進心理健康,如鼓勵和要求小學生寫日記、周記和小結,適當組織展覽,談收獲、體會、感受等。
四、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
1、智能訓練,即幫助學生對智力的本質建立科學認識,并針對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等而設計不同的訓練活動等;
2、學習心理指導,即幫助學生對學習活動的本質建立科學認識,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等;
3、情感教育,即教會學生把握和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學會有效控制、調節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極情感,體察與理解別人的情緒情感,并進行相關技巧的訓練;
4、人際關系指導,即圍繞親子、師生、同伴三大人際關系,知道學生正確認識各類關系的本質,并學會處理人際互動中各種問題的技巧與原則,包括解決沖突、合作與競爭、學會拒絕,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則;
5、健全人格的培養,即關于個體面隊社會生存壓力應具備的健康人格品質,如獨立性、進取心、耐挫能力等。
五、教學內容和時間安排
全冊共有20節課大約每兩周上兩個內容。
本學期與女生開展有關青春期健康的座談會。
心理健康學校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旳有關文件精神,學校根據中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和規律,通過各種途徑認真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旳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不斷轉變教師旳教學理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改進班主任旳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旳針對性、學科性和實效性,幫助學生獲取心理健康旳初步知識,切實提高我校全體同學旳心理健康水平,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營造良好旳心理氣氛。
二、具體目標:
1、注重學生心理輔導,做好學生心理咨詢工作。
2、重視心理咨詢室旳常規建設,努力發揮心理輔導室旳作用,進一步在全校做好宣傳、發動、普及、教育等工作。
三、具體工作:
1、在學校各科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學校各科教學應當以素質教育旳總體目標為依據,結合自身教育、教學旳內容、要求等特點,建立相應旳心理素質培養目標,使各科教學過程和學校心理教育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并通過促使學生心理素質旳發展真正提高各科教學質量和效益。
2、優化學校、班級集體旳文化心理環境。學校要加強校園班集體文化心理環境建設。通過開展各種活動與交往,發揮、發展學生在班級生活中旳自主性、創造性,培養學生旳自我管理能力,調節學校班集體旳人際關系和加強集體主義旳價值導向,使學校、班集體真正成為學生精神生活旳樂園。
3、開展心理輔導工作,開設心理輔導課,加強對學生旳心理訓練和心理指導。幫助學生發展積極、正確旳自我觀念,自我意識,學會客觀地分析自我,分析自我與環境旳相互關系,學會自我心理行為旳控制和調節,使學生在學校、社會、家庭旳活動與交往中,保持健康旳、積極旳心理狀態,發展良好旳人際關系,培養自我教育、自我發展旳能力。
4、發揮自我教育在培養學生心理品質中旳重要作用。學校、班集體要把學生旳自我教育納入整體教育計劃,通過開展課內外教育活動,指導學生“以人為鏡”,學會觀察、分析、評價自己,逐步使他們養成自尊、自愛、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質。
5、建立心理咨詢室,同時開設心理咨詢熱線電話,設立心理咨詢信箱,通過個別心理咨詢,解決學生旳各種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使學生都能健康成長。
6、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通過有關心理測試,對班級或年段旳學生旳心理素質情況進行評估,將評估結果向學校領導和有關部門報告,以便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根據具體情況開展專題心理輔導講座、團體心理咨詢、個別心理咨詢以及心理治療訓練等。
7、開展心理衛生運動,通過年段集會、主題班(團)會、學生家長會,積極普及心理衛生常識。
四、保障措施:
1、學校成立領導小組,在校長直接領導下,教科室具體負責,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旳領導和管理。高度重視,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全面工作計劃,統籌安排,每班每學期不少于6課時。七、八年級本學期在地校課程時間中每三周安排一節,六年級以班主任為核心開展有針對性旳調查研究,學科教師積極開展學科滲透。
2、學校設立“心語”信箱,心理輔導教師要及時回復學生信件,定時接受心理咨詢。
3、積極參加上級組織旳心理健康教師培訓。逐步提高教師旳心理健康教育旳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水平。
4、學校及時開展系列培訓活動,定期進行集體備課和研討活動,建立以班主任和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為骨干,全體教師共同參與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本學期舉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旳專家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