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8 15:32: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統企業的信息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引言
借助現代化的信息手段,傳統糧食企業可以對企業的各個關鍵業務環節進行優化,改善企業組織結構,降低企業管理成本。同時可以統一運作平臺、共享業務數據,為管理層提供參考依據,有效提高了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決策水平。正因為信息化建設可以給企業帶來諸多好處,目前傳統糧食企業正大力積極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但是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對傳統糧食行業來說是一場帶有深刻變革意義的創新與嘗試,在推廣實施過程中難免會陷入許多困境、遇到諸多問題。
2、傳統糧食企業信息化進程中的主要困境
2.1 傳統的經營模式和管理理念制約了信息化建設的進程
顯然,多數糧食企業還沒有擺脫傳統的行政干預和計劃經濟的管理陰影,存在著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規范、思想不到位等狀況,對新技術不適應、對新理念有抵觸。特別是信息化的改良將會推動傳統企業實現全面、徹底的改革,從觀念更新到業務優化甚至組織機構的重組等,都會造成企業上下一時很難適應。要對這種落后的傳統行業實施信息化,確實困難重重,不僅有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還有可能挫傷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和穩定性。
2.2 忽視了信息化建設的整體規劃造成大量盲目實施或重復建設
企業信息化是一個不斷改進、逐步提高的過程,但由于傳統糧食企業缺乏信息化建設的經驗和模式,面對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容易形成被動信息化的局面。而且,一般企業沒有組建專門的機構對信息化建設進行系統的統一規劃和部署,各部門可能自行其是獨自建設各自的信息系統,這樣一方面造成企業大量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另一方面也會造成內部信息的不對稱、不暢通,形成大量的信息孤島,同時埋下了網絡和信息的安全隱患。
2.3 大部分企業沒有自身的信息化管理部門和信息化實施人才
受傳統就業觀念和用人機制等因素的影響,一般糧食企業是吸引不了信息技術人才的。大多數糧食企業只配備基本的信息系統維護人員,根本沒有專業的信息管理機構和技術人才,既懂IT技術又懂業務流程和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更是鳳毛麟角。顯然,引進的信息技術只有通過消化吸收與企業實際融合以后,才能取得預期效果,并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這就需要企業自身要有一定的應用研究、創新開發的能力。同時,由于傳統糧食行業本身信息化基礎薄弱,信息技術人才的缺失已成為糧食倉儲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一大軟肋。
3、傳統糧食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應對策略
3.1 革新傳統思想觀念和管理模式,利用信息技術推進企業體制創新
傳統糧食倉儲企業實施信息化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是一個系統的、復雜的工程,其主要任務還是利用信息技術對企業資源要素進行重組,以建立一套符合信息化要求的經營管理體制。因此,在規劃信息化戰略時就應將企業信息化建設與企業改革創新相結合,與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相結合。先進成熟的信息技術,不僅是―種先進的管理程序和手段,實際上也體現了當代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梢灾v,糧食倉儲企業信息化的過程,也是引進現代管理的過程,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3.2 注重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避免重復建設和減少信息孤島
近年來,糧食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基本上完成了以儲糧安全為目的的糧情智能化監控系統、為日常管理服務的辦公自動化系統、以出入庫管理為主的業務信息管理系統和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資金集中管理系統,并對電子商務進行了初步的探索。但由于建設實施的信息系統項目繁多,在開發應用中難免會出現重復無序建設和信息數據不連貫不共享方面的問題,應引起高度注意。因此,在信息化建設前期規劃時就應規范技術標準、統一數據格式、定義模塊接口,為應用信息系統的擴展性和協同化提供基礎,應充分考慮平臺的復用和數據的共享功能。
3.3 積極跟蹤和應用前沿的信息技術,不斷提升企業信息化的水準
當今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信息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為構建全息化智能化的儲糧倉庫監控管理系統提供了技術支持,云計算的應用為開發更具智慧的糧食決策調度系統和從事電子商務構建了應用平臺。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傳統的糧食企業應該大膽嘗試新技術在新領域的創新應用,而不應只停留在傳統的開發模式上和應用領域中。廣大企業應利用各種最新信息技術整合企業資源,盡量滿足生產和管理需求,努力提高企業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
3.4 營造良好的企業信息化發展氛圍,大力培育自己的信息化人才
隨著糧食企業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和深入,信息化建設的模式需要從整體引進和系統托管方式逐漸向合作開發或自主開發過渡,這就需要大量懂技術、會管理、熟業務、善協調的多層次復合型信息化人才。企業必須通過優化人才激勵機制和完善人才培訓體系來保證信息化人才隊伍的穩定性和先進性,不僅要提升信息化人員意識和素質也應讓他們體會到認同感和歸宿感。只有這樣才能培育真正扎根于普通崗位、獻身于自身企業的信息化專業人才。
關鍵詞:信息化 會計核算 模式 應用
前言
在信息化社會中,傳統的會計核算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企業會計核算發展的需要,因而企業的會計核算模式也需要不斷進行創新,進而滿足現代化企業發展的需要。尤其是隨著我國信息化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信息化會計核算模式改變了傳統會計核算的方式和手段,這表明,企業的會計核算已經進入到了
個全新的時代。因此,實現企業會計核算的信息化對促進個企業的長遠發展顯得非常關鍵。
一、傳統會計核算模式介紹
在傳統的會計核算模式下,會計核算工作都是由會計工作人員手工進行賬戶的核算。很明顯,這種會計核算模式的工作效率較低,而且傳統的會計核算過程中容易出現些人為的失誤。當然,傳統會計核算模式是在長期的會計工作中不斷發展形成的。尤其是在科學信息技術被應用于會計核算工作之前,傳統的手工會計核算直是唯一的會計核算模式,即使在信息化條件下,傳統的會計核算模式仍然具有重要的方面。但是,傳統會計核算模式不可避免的缺陷是手工核算效率低,并且對大量的數據進行處理容易出錯。
二、信息化會計核算模式介紹
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不斷加強,企業的會計核算模式也相應地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從而為企業的財會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與傳統的會計核算模式相比,信息化會計核算模式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第一,信息化會計核算模式保留了傳統會計核算模式的基本原理,仍然是通過對各類賬務進行處理后為企業提高財務信息。第二,實現了對傳統會計核算方式和手段的改革,很多新型的會計核算軟件被廣泛應用于會計核算工作中,從而提高了信息化會計核算工作的廣度和活度,并且有效地提高了會計核算工作的效率。與此同時,各種電子信息軟件在會計核算工作中的應用,不僅有效地提高了會計核算的速度,還提高了會計核算中數據處理的精確度。
三、信息化對會計核算模式的影響
(一)信息化深化了會計核算模式
信息化會計核算模式不僅保留了傳統會計核算模式的全部內容,還在序時核算、明細核算和會計報表等方面對傳統會計核算模式進行了深化。對于明細核算來說,明細核算仍然采用的是傳統的三欄式、數量金額式和多欄式等形式。但是,信息化會計核算又增加了很多記賬口徑,從而深化了明細核算。般情況下,信息化會計核算能夠編制出任何需要的數據,尤其是隨著越來越多數據庫的使用,在信息化會計核算模式下,編制一些所需要的數據顯得更加簡便。很顯然,這些會計核算工作都是傳統的手工會計核算無法完成的。因此,與傳統的會計核算相比,信息化會計核算模式有效地深化了會計核算模式。
(二)信息化提高了會計核算的深度
會計核算深度的概念,是指與會計核算工作有關的詳細程度和關聯程度。在信息化環境下,會計核算工作表現為科目的編碼。目前,會計核算編碼一般分為四個等級,當然編碼越詳細,說明會計核算的深度越高。與此同時,信息化會計核算模式打破了傳統會計核算中會計報表的使用,采用更為先進的棋盤式報表。由于信息化會計核算中各種會計軟件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會計核算的速率,尤其是對一些復雜的會計數據處理,計算機會計核算軟件應用過程中高效率的優勢更加明顯。因此,隨著會計核算信息化的程度的不斷加深,信息化有效地提高了會計核算的深度,以此滿足現代化企業會計核算發展的需要。
(三)信息化提高了會計核算的廣度
會計核算的廣度是指會計核算的范圍。在信息化條件下,會計核算不僅包含了傳統會計核算的范圍,由于些數據庫的應用促進了信息化會計核算的廣度。尤其是對于一些復雜的會計核算來說,傳統的單會計核算模式很難解決,因而信息化會計核算解決了傳統會計核算模式單的缺陷。另方面,傳統的會計核算沒有個全面的財務表,而信息化會計核算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因此,信息化有效地提高了會計核算的廣度。
(四)信息化提高了會計核算的活度
會計核算的活度是指會計核算過程的靈活程度。與傳統的會計核算模式相比,由于傳統的會計核算只能采用實時核算,而無法進行隨機核算,因而傳統會計核算模式的活度較低。但是,信息化會計核算模式中,不僅可以進行實時核算,還能進行隨機核算,由于各種會計核算軟件的應用,信息化會計核算極大地提高了會計核算的活度。
(五)信息化提高了會計核算的時效
對于傳統的會計核算模式來說,由于傳統的會計核算是會計人員進行手工核算,因而其時效性較差;而信息化會計核算是利用電子軟件進行會計核算工作,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會計核算的效率。同時,當完成會計核算工作后,需要將核算后的數據傳輸給相關部門時,信息化會計核算能夠利用網絡進行電子傳輸,這又提高了數據傳輸的效率。另方面,會計核算軟件不會受到分期的限制,因而信息化會計核算能夠反復地對會計數據進行處理。因此,信息化有效地提高了會計核算的實效。
1.我國會計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1我國會計信息化建設人力資源缺失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才成為制約各個領域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關鍵因素。企業信息化所需人力資源缺乏,信息化基礎管理工作薄弱,制約了企業信息化的發展。企業信息化建設需要大量的復合型人才,他們既需要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具備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又需要精通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具備決策、協調、領導、溝通等能力,大量企業由于缺乏這方面的復合型人才,無法對企業信息化進行科學規劃和建設,這自然影響了企業信息化的發展。因此我國會計信息化建設人力資源缺失成為我國會計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2我國會計信息化建設缺乏嚴格的管理體制
企業的管理體制是企業發展與建設的關鍵,管理制約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內在因素。在我國現代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企業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未作出相應的調整。很多企業搞企業信息化,只是用信息技術模擬原有的生產經營管理模式,用計算機代替手工勞動,而沒有有效地利用信息化,積極促進經營機制的轉換、企業制度的創新和技術的進步。信息技術的引入會使得生產方式發生變革,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更加科學有效,而這些新的變化又會對生產經營管理機制提出新的要求,客觀上需要對這些機制和制度加以變革,從而為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改革和提高開辟道路。
1.3我國會計信息化建設體系中會計信息系統落后
隨著我國近年來科學技術與經濟的飛速發展,傳統手工會計信息系統不再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發展需求。在手工會計數據處理系統中,會計人員借助筆、算盤或憑證、賬簿、報表對經濟活動中發生的交易和事項,依據會計準則制度,按照復式計賬法、歷史成本法、權責發生制進行會計處理,最終生成會計信息。會計信息是事后信息。隨著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經營活動種類的增多和規模的擴大,會計信息系統所需處理的數據越來越大,改善經營,加強管理,得高效益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傳統手工會計信息系統越來越顯得落后。會計數據處理效率低下,雖然會計人員付出極大的勞動,但提供的會計信息總是時過境遷,及時性差。會計信息時效性極強,它的落后必然帶來信息使用者決策的失誤。而且手工會計信息差錯率大,一旦發生,查找十分困難。傳統手工會計系統以紙張為儲存介質,不僅數據存取效率低下,而且數據儲存成本高。由此可見,傳統手工會計信息系統隨著企業組織外部環境和內部經營管理的提高,由于自身的條件所限,提供的會計信息及會計信所能實現的價值十分有限的。
2.針對我國會計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的相應策略
2.1加強我國會計信息化建設的人才培養與引進
21世紀,最重要的是人才。眾所周知,企業信息化建設關鍵因素是人才因素,我們要吸收高端人才,有效運用人力資源,提高員工認識水平,提升人員重視程度,激發員工主動精神,才是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敗的有力保障和要害關鍵。企業信息化建設能促進企業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從而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贏利能力。企業管理具有差異性和獨特性等特點,企業信息化建設不可能完全一樣,這是制約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內在因素,企業只有通過自身努力,建設一套適合自身的信息化管理體制和模式,才能保障信息化的成功建設。
2.2加強我國會計信息化建設的現代化建設
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關鍵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會計進行重組和優化,建立開放的會計信息系統。這種會計信息系統將全面運用現代網絡通信技術和數據交換技術,實現資源的高度共享性,同時,先進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信息系統的高度共享性和開放性,將使會計信息的處理與披露由傳統的及時性提升為主動性和實時性。會計信息化使企業內部人人都可能成為會計信息的處理者和使用者,會計信息將通過網絡系統接受企業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隨時監督。
2.3加強我國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國際化與標準化
會計信息國際化和標準化步伐加快,在網絡經濟全球一體化環境下,網絡技術正改變時間和空間的差異,從而要求會計信息形成一個統一傳送、存儲、使用的環境,一方面為會計信息走向國際化并與其它產品一起參與市場競爭提供了物質基礎,另一方面也要求會計信息的組織方式,傳送機構等到逐步國際化和標準化,網絡經濟使企業成本明顯降低,電子商務作為網絡經濟的全過程中,通過人與電子工具的緊密結合,提高商務活動的效益,降低對人、財、物的消耗,提高商務活動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產生;發展
一、會計信息化的概述
會計信息化是會計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是信息社會對企業財務信息管理提出的一個新要求,是企業會計順應信息化浪潮所做出的必要舉措。它是網絡環境下企業領導者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助于增強企業的競爭力,解決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孤島”現象,提高會計管理決策能力和企業管理水平??v觀20多年來我國會計信息化的發展,雖然信息系統的功能不斷增強,應用也越來越普及,尤其是大、中型企業目前已程度不同地實現了會計信息化,應用了核算型會計軟件,但從總體來看,我國會計信息化還處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會計信息化產生和發展的條件與動力
1.知識經濟是會計信息化產生的外部條件。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上的經濟。為了生存和發展,企業會計只有順應時代潮流,運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電子商務等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會計,提高財務信息處理與輸出的速度,提高財務信息的質量,才能滿足知識經濟對財務信息的要求。
2.企業信息化對會計的影響是會計信息化產生的外在動力。企業信息化首推會計信息化,它是會計信息化產生的外在動力。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其一,會計信息系統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子系統,產生了企業70%以上的信息。因而,會計信息化是企業信息化的核心內容,并在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要進行企業信息化建設,必須進行會計信息化建設,不實現會計工作的信息化也就談不上企業管理的信息化。其二,企業信息化發展要求未來的會計信息系統應具有開放性,能利用網絡技術對信息發送與接收,達到內外數據共享,為其他相關的部門、行業提供綜合信息服務。但現行的大多數會計信息系統根本無法滿足這些要求,因此,為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必須構建信息化會計。
3.會計信息失真等現實問題是會計信息化產生的直接原因。會計信息失真使國家在規定各項經濟政策時缺少真實、可靠的客觀依據,使企業內部管理者對資金總量和財務成果表現出來的清償能力和變現能力缺乏正確認識,使企業的經營行為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為解決問題,許多專家把目光投向了會計信息化。
4.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會計模型之間的矛盾是會計信息化產生的內在因素。信息社會里,社會經濟環境和信息處理技術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這要求會計要對此做出相應的反應,否則將會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傳統會計模型是工業社會的產物,是與工業社會的經濟環境和手工的信息處理技術相適應的,其處理程序和規則與現代信息技術難以適應和協調,無法滿足信息社會對會計核算、管理、決策的要求。
三、會計信息化的特征
(一)集成性
信息集成包括三個層面:一是在會計領域實現信息集成,即實現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之問的信息集成,協調和解決會計信息真實性和相關性的矛盾;二是在企業組織內部實現財務和業務的一體化,即集成財務信息和業務息,在兩者之間實現無縫聯結,使財務信息和業務信息能夠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是建立企業組織與外部利害關系人(客戶、供應商、銀行、稅務、財政、審計等)的信息網絡,實現企業組織內外信息系統的集成。信息集成的結果是信息共享。企業組織內外與企業組織有關的所有原始數據只要一次輸入,就能做到分次利用或多次利用。既減少了數據輸入的工作量,又實現了數據的一致性,還保證了數據的共享性。建立在會計信息化基礎上的21世紀會計信息系統是與企業組織內外信息系統有機整臺的、高度數字化、多元化、實時化、個性化、動態化的信息系統,它具有極強的適應力。
(二)動態性
動態性,又名實時性或同步性。會計信息化在時間上的動態性表現為:首先,會計數據的采集是動態的。無論是企業組織部的數據(例如發票、訂單),還是企業組織內部的數據(例如入庫單、產量記錄)。也無論是局域數據.還是廣域數據,一旦發生,都將存入相應的服務器,并及時送到會計信息系統中等待處理。其次,會計數據的處理是實時的。在會計信息系統中,會計數據一經輸入系統,就會立即觸發相應的處理模塊。對數據進行分類、計算、匯總、更新、分析等一系列操作,以保證信息動態地反映企業組織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第三,會計數據采集和處理的實時化、動態化。使得會計信息的、傳輸和利用能夠實時化、動態化,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也就能夠及時地做出管理決策。
(三)漸進性
具體應分三步走:第一步。以信息技術去適應傳統會計模式,即建立核算型會計信息系統,實現會計核算的信息化:第二步?,F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會計模式相互適應。表現為:傳統會計模式為適應現代信息技術而對會計理論、方法作局部的小修小改;擴大所用技術的范圍(從計算機到網絡)及所用技術的運用范圍(從核算到管理),實現會計管理的信息化。第三步,以現代信息技術去重構傳統會計模式,以形成現代會計信息系統,實現包括會計核算信息化、會計管理信息化和會計決策支持信息化在內的會計信息化。
四、中國會計信息化發展的意義
首先,實現會計信息化以后,會計信息系統將真正成為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子系統,讓企業經營者和信息使用者可隨時利用企業的會計信息對企業的未來財務形勢做出合理的預測,為企業的管理和發展做出正確的決策。
其次,實現會計信息化后,企業網與外界網絡實現了互聯,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可以隨時獲取有關的會計信息。由于信息技術的全面應用,極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及時性,信息的預測價值和反饋價值也大大提高,信息的流速也大大加快,有利地促進了經濟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通過會計信息系統直接獲取相關數據并進行分析,減少了人為的舞弊現象,從而也大大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信息的質量。
第三,實現會計信息化后,會計不再是孤立的系統,而與一個實時處理、高度自動化的系統,它與其他業務系統和外界連接,可以直接從其他系統讀取數據,并進行一系列的加工、處理、存儲和傳輸。會計報告也可以采用電子聯報方式進行實時報告,用戶可以隨時獲取有用的會計信息進行決策,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林瓊:會計信息系統的發展與管理信息系統的關系[U]。國際財務與會計,2009,第1期
[2]傅元略。擴展會計信息化功能的策略[J].會計研究,1996. 第4期
進入21世紀,我國企業已逐步進入信息化的環境,現行的財務監控系統已遠遠不能適應迅猛發展的信息化的需求。而財務監控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企業必須建立新的財務監控機制和財務監控系統。
一、企業信息化對財務監控的影響
(一)信息化的涵義和意義
信息化是指信息技術在經濟活動中廣泛采用的過程,在技術層次上體現為信息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在知識層次上體現為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在產業層次上體現為信息產業的增長。
1.信息化的涵義
信息化不等于自動化,信息化系統也不同于自動化系統。傳統的自動化設備由物質能源驅動,通電(或加油)即可運行,而信息化的制造系統,如CIMS(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則是以制造信息的充分溝通、交流與共享為基礎來控制制造系統各個部分協調運作,從而達到最大的整體效益。因此,CIMS僅靠電能是無法正常工作的,它必須靠另外一種無形能源――信息。信息既是信息化系統的能量,也是信息化系統的重要處理對象。信息化不僅僅是信息高速公路,信息網絡只是信息化體系的組成部分,鋪設“信息高速公路”只是信息網絡建設的任務之一。
企業的信息化就是發掘先進的管理理念,應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去整合企業現有的生產、經營、設計、制造、管理,及時為企業的“三層決策”系統(戰術層、戰略層、決策層)提供準確而有效的數據信息,以便對需求作出迅速的反應,從而加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企業信息化的意義
(1)有利于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適應市場化競爭的要求;(2)有利于理順和提高企業的管理手段,實現企業管理的有條不紊;(3)有利于降低企業的庫存,節約占用資金,生產用材料,降低生產成本;(4)加速資金流在企業內部和關聯企業間的流動速率,實現資金的快速重復和有效的利用;(5)加速信息流在企業內部和關聯企業間的流動速率,實現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二)信息化下財務監控要素的變化
1.信息化下的財務監控目標
財務監控總是針對特定的財務目標而言,現在流行的企業市場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目標,僅考慮傳統模式的經濟實體所需要的財務目標,而在信息化的經濟條件下,虛擬企業和虛擬營運的業務比較普及。虛擬企業是信息化環境下的特殊臨時聯盟體,沒有固定的形態,也沒有確定的組織機構和辦公地點,它可以由各個相互獨立的公司之間有聯系的業務組成,也可以根據市場的變化或者業務的發展不斷調整其成員公司,因此它的財務目標是多個聯盟企業目標的協調整合。所以,在信息化的條件下,企業的財務監控不再單純關注本企業的財務活動,而要全面關注價值鏈中的各個企業之間的關聯關系,只有它們之間相互密切配合,才能達到有效的價值鏈管理,實現財務監控的目標。
2.信息化下的財務監控對象
傳統上一般將現金流作為財務監控的基本對象,而在網絡化的環境下,人們的需求選擇越來越多,企業的供應鏈是以滿足所有顧客的需求和選擇為中心的。當購買者做出選擇時,企業應敏捷地對這些選擇做出反應。這種交易的主流是信息的交流,也就是說誰先掌握客戶的新信息,動作最快,誰就會建立起市場競爭的優勢。所以在信息化環境下,企業信息流的價值管理比交易的現金流管理更為重要。
(三)信息化對財務監控實務的影響
1.對財務信息提供和財務報告的影響
傳統的財務信息提供是滯后的,所提供的信息是按財務的歷史成本原則核算而形成的傳統財務信息。在信息化條件下,企業價值管理已經延伸到其他有關聯的企業,要求財務提供網絡財務信息,需要聯盟企業適時提供部分共享數據,公司理財需要信息系統及時反映市場變化的情況并及時調整財務和經營策略。傳統財務監控注重于企業內部的事后財務監控。在信息化環境下,企業的財務監控從事后監控轉向適時連續監控(即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監控),實現對企業的重大業務實時連續財務監控與網絡預算集成,以取得及時的控制反饋信息,從而迅速對市場變化作出及時反應。
2.對財務預算及其監控的影響
財務預算是財務監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傳統財務預算工作利用的數據和計算工具都比較簡單,財務預算大部分憑借主觀經驗進行局部的測算。由于預算工具落后,數據收集不夠全面,導致編制的預算難以用于實際監控。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給財務預算帶來根本性的變化,不僅是財務預算的數據處理,其加工速度比傳統手工編制速度大大提高,而且所收集的基礎數據方便又快捷,并能與財務部門、相關各業務部門和有關管理部門之間的預算數據達到共享、協調和及時利用。
3.對日常財務監控的影響
企業日常財務監控的重點是流動資產、流動負債的監控。在信息化條件下,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都可減至最適量,比傳統企業的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要減少好多倍,而且可以達到某種意義的零庫存管理。因此網絡財務管理可以為企業節約大量的營運資金,同時傳統的財務評價指標的標準必定會發生根本的變化。
4.對財務風險管理和監控的影響
在網絡化的環境下,所考慮的投資風險,不僅是傳統的市場風險和企業個性風險(投資者在作投資評價時一般要考慮兩個難點,即風險和收益),而且要考慮企業所在價值鏈的風險和有關共享信息的風險。
(四)信息化對財務人員的影響
1.信息化給財務人員帶來的挑戰
(1)無紙化數據和無紙化交易的財務監控。無紙化交易和無紙化數據避免了對數據的重復輸入和重復處理,不僅從根本上減輕了財務和有關人員的工作負擔,加速了財務人員、業務人員的工作效率,同時也帶來了巨大挑戰,如無紙交易的財務確認和內部控制等等。
(2)內部部門之間信息的交流。信息化網絡使不同職能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換更加方便,使企業各管理階層、管理人員和機構緊密地聯結在一起。高層的決策指令可被準確、快速、詳細地傳達給下一級的管理人員和執行人員,避免了人為信息傳遞滯后造成的損失,減輕了人工收集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負擔。
2.信息化下的財務監控觀念
在信息化環境下,財務人員不應單純地接受傳統的財務管理理念來解決信息化的財務監控問題,而應該充分考慮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根據財務監控環境變化的需要,樹立新觀念。
(1)信息價值觀。在信息化條件下,人們利用信息,既可直接創造財富,也可以間接創造財富。數據分析、數據挖掘和利用是財務的一種主要職能。在信息化的企業中,數據非常豐富多彩和復雜,人們必須要對眾多的數據進行加工處理,使之成為決策有用的數據庫,從而滿足企業財務管理戰略和決策的需要,充分體現信息在財務監控中的價值。
(2)流程再造觀。傳統的組織機構是建立在職能和等級基礎上的。邁克爾?哈默(Michael Hammer)1990年系統地闡述了業務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的思想,強調企業在組織引入IT之前,首先應當保證流程正確無誤。在目前實施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系統成功的企業實例中得到這樣一個經驗:建立ERP網絡管理系統,不是一個軟件開發和應用的簡單問題,而是一個重新改造公司業務流程的重要的變革決策問題。
二、創建信息化環境下的適時財務監控機制
適時財務監控是指企業在財務活動中,充分利用網絡系統提供的適時財務信息,對企業資金流實施及時、適當地跟蹤監督和控制,以消除無效益的資金占用,并適時地為業務活動提供所需的資金,提高企業資金使用的效率、效果,確保企業財務目標的實現。
適時財務監控機制是指財務管理者充分應用網絡系統提供的實時財務信息資源,對資金流實施及時、適當的跟蹤監督和控制的運作體系。這種運作體系是對企業財務活動進行高效率監督和調控企業資金流的綜合網絡系統,需要具備以下特性。
(一)適時財務監控機制的快速反應
適時財務監控機制是一個網絡信息系統和現代財務管理制度相融合的監控系統,它必須對企業環境的不斷變化作出快速反應,才能不斷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過去,許多企業憑經驗、感覺所建立的傳統財務監控機制往往給企業決策造成許多失誤。在企業信息網絡化和市場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只有建立適時財務監控機制,才能對企業環境,尤其是市場環境的變化作出敏捷的信息反饋,及時采取糾錯措施,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二)適時財務監控機制的及時性和適當性
在網絡化的條件下,不同管理層級所需的信息必須及時地提供,同時應用網絡技術自動向財務監控者提供實時的監控預警報告,可以幫助財務監控者順利實施財務監控。在網絡化系統中不是對所有活動都采用適時監控,通常都是根據業務和需要控制的重點程度,恰當地分配和設置控制點,以達到既節約成本又提高監控的效率和效果的目的。
(三)適時財務監控機制的集成性
適時財務監控機制不是獨立的運作系統,必須是一個與企業的其他系統(銷售業務系統、生產管理系統、采購系統)融合為一體的集成性系統。
三、建立基于價值流的財務監控信息系統
價值流是計算機網絡化下企業財務監控新的業務流程,是企業信息化環境下財務監控的基本對象。建立一套基于價值流的財務監控信息系統,在企業中實施價值流管理,必須抓好兩項關鍵的基礎工作。
(一)建立集成化的價值流數據庫
要建立基于價值流的財務監控信息系統,必須將企業的業務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信息集成于一個價值流數據庫。實施的關鍵在于傳統職能部門的分割。原來的數據庫基礎是按職能部門來組織建立的,現在為了管理創新采用價值流數據庫集成技術,需要對原有的數據庫進行必要的轉換,并要求各部門、各崗位形成的新數據全部按價值流管理的需要進行收集,促使財務系統具備價值流業務信息和監控信息,這樣就實現了價值流數據庫的集成。
(二)構建網絡財務系統的價值流責任單元
一、企業信息化的含義
企業信息化,就是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變以往傳統的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通過對信息資源的利用和開發,不斷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在許多企業中,他們對信息化的理解只停留在傳統的思想里,認為企業信息化就是企業的信息技術,以為只要購買計算機等信息化的設備,連上寬帶,就等于實現了企業信息化。因此,經常會出現企業信息技術系統已經建立好了,但是關于企業內部的流程和數據卻不能及時準確地起到共享的作用。信息技術與企業的流程兩者缺一不可,企業的一切決策需要數據作為參考,而數據的準確性則是企業發展壯大的依據,所以信息化是促進企業經濟效益增長的奠基石。
二、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
隨著我國體制的改革,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深刻體會到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對信息化促進企業發展和壯大的理念達成共識。現今企業是根據企業自身的員工情況、固定資產和營業額來劃分企業形態,許多大中型企業把信息化建設作為長期發展的規劃,而中小企業則利用網絡化的發展來利用信息,它的信息化建設熱情并不遜于大中型企業。在我國企業中,信息化使用率雖然超過了65%,但實際能成功的卻不到10%,由此可見,我國企業信息化的發展道路十分嚴峻,主要與企業對信息化建設的認識不足,無法具備信息化建設的基本條件有關。
三、信息化在企業發展中的必要性
(一)開展信息化是企業快速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對企業而言,可以實現自身的快速發展,是企業追求最大利潤的快捷方式。企業開展信息化建設,能夠及時獲取其他行業的信息,包括產品的信息,技術設備的信息,銷售信息等等,甚至還可以獲取競爭企業的有關信息。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及時的分析,從中找到突破口,快速做出決策,從而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
(二)改變企業傳統的經營模式。在傳統企業的經營模式中,一般離不開商品的生產、銷售、存儲,但這些過程則需要企業內部人員的分工合作才能完成。但隨著我國信息化的發展,這個環節則可以使用信息化來實現,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過程,還可利用信息化創新銷售手段,例如網上開展營銷活動等等,這樣既能給企業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可以極大程度地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
(三)有利于企業的內部管理。在企業開展信息化,可使信息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大大縮短了原始信息的查找和反饋時間。使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更為方便、快捷,管理更加直接,既拉近了管理層和基層之間的關系,又改變了以往傳統的企業管理機制。
四、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大多數企業信息化建設起步早,失敗得早。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企業的管理者的思想也在不斷改變,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來管理企業內部的經營模式,是他們一直追尋的目標。因此,有些企業很早就使用企業信息化的建設手段,但由于當時的經濟環境和信息化建設正處于起步階段,許多問題沒有完善,硬件設備價格都比較高。企業只是盲目地引進信息化,而卻沒有真正去認識和實施信息化技術,因此無法做到提高企業自身的管理能力,導致最終效果不佳。
(二)員工信息化建設知識有限。想要實現信息化建設,企業就必須要有專業的信息化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理念人才。然而由于我國企業重視銷售和經營的靈活,因此,他們不可能花大量的資金去培養信息化建設的人才。這就造成了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受阻,無法正常發揮信息化的作用。
(三)基礎設備不完善。目前,雖然我國信息化的基礎設備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仍然存在著不足。主要包括計算機的普及效率低,網絡覆蓋范圍狹隘,軟件功能不完善,系統之間的集成效果低等,這些都是阻礙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關鍵性因素。
五、加強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一)重視信息化建設,提高企業管理者素質。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企業管理者應該率先垂范,多學習一些有關信息化建設的知識,充分認識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積極參與到信息化的建設中去,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對原來業務進行適當的調整,改變死板的管理模式和組織形式。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企業創新和變革的關鍵因素,只有領導者首先深化信息意識,才能帶動員工參與到信息化建設中來,從而使企業信息化順利的開展。
(二)培訓員工的信息化技術。在企業中,一般員工較為重視自身的生產技能和管理技能,因為這直接與他們的工作效率有著密切的關系,大部分員工則對計算機、網絡查詢信息和信息化技術的掌握不足。因此,企業應該重視員工的信息化技術,把他們的信息化與知識化緊密結合在一起,在平時的考核制度中,把計算機等網絡操作的技能放在考評中區。企業應多一些與計算機和網絡操作技術有關的教材,提倡員工自主學習,充分利用網絡教程,與員工進行網上交流,把員工的信息化建設納入企業的重要項目中去。
(三)在企業中引入第三方咨詢。對企業而言,引入第三方自咨詢是非常必要的,既能給企業信息化建設提供有效的保障,又能對企業開發新系統提供依據。引入第三方咨詢,可以在企業建立重要項目的時候,為企業事先進行分析和判斷,做出較好的方針對策,對企業的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如果企業只是自己充當咨詢角色,那么對企業的信息化規律就缺乏較深的理解,受到專業和資源的限制,會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結果弄得前后矛盾,得不償失。
一、會計信息化的特征
對于企業來說,會計信息化運行中有著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現為:
(一)智能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為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在某種意義上實現了與數據程序技術的融合,一方面使其具備了會計核算的功能,另一方面具有了管理和控制的功能。也就是說,會計信息化具有智能化的特點。當前,受科學技術的影響和制約,會計信息化具有的智能化特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為需要人的操控,只有在人的管理和操作下,才能實現企業會計信息化的正常運行。
(二)開放性
在當前環境下,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這是企業會計信息化的基礎所在。對于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來說,由于是建立在互聯網技術基礎上,進而必然導致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存在開放性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會計信息化同樣存在開放性的特點。
(三)全面性
從內容的角度來說,會計信息化涉及到的內容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基本的會計理論知識和方法,另一部分是會計實務、會計管理等內容。從實質上說,會計信息化還包括會計的預測、監督、決策等內容。對于企業來說,會計信息化一方面需要簡單地應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另一方面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系統地構建企業會計信息化。
二、會計信息化對內控的影響
會計信息化給企業帶來便捷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同時也會對企業內控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主要表現為:
(一)弱化傳統的內控效果
對于企業來說,實施會計信息化后,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遵守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運行規則,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記賬、算賬,還是報賬,甚至所有的會計工作,都需要以電子計算機技術為基礎,同時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影響和制約,人員的操作與控制幾乎沒有任何價值。與當前的企業會計信息化相比,以人為基礎的傳統的會計內控效果大大降低,這是因為傳統的會計內控工作主要由人來完成。與傳統會計工作相比,會計信息化有著自身的獨特優勢。
(二)內控重點發生變化
對于企業來說,按照傳統模式組織開展內控工作主要是防止出現錯誤和弄虛作假,在一定程度上規避會計人員的錯誤。但是,實施會計信息化后,無論是內控的范圍,還是內控的內容都出現了不斷擴大的趨勢,例如,在會計信息化中,一方面融入了系統開發、數據編碼等內容,另一方面還兼有修改程序的內容。可以說,會計信息化更加側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安全性,最大限度確保企業安全運行。
(三)增加了內控風險
對于企業來說,實施會計信息化,其優勢主要表現為能夠在企業內外之間建立相互聯系,彼此之間溝通更加便捷,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企業會計工作的正常運行,提升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但是,正是因為會計信息化的開放性,將會進一步增加直接泄露企業會計信息的幾率,降低了競爭對手獲取會計信息的難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果企業的會計信息被泄露,那么將會導致企業處于被動地位,進一步弱化企業的內控效果,甚至制約企業的未來發展。
三、“互聯網+”背景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內控的具體措施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在“互聯網+”背景下,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會計信息化優勢,另一方面需要采取措施,降低自身的運營風險,進一步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
(一)完善制度建設
在“互聯網+”背景下,中小企業為了實現自身的生存與發展,需要完善制度建設,首先,積極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所謂政策環境就是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政策法規,依據現有的法律法規,將互聯網與法律進行融合,借助法律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其次,清除障礙,在“互聯網+”背景下,為了提升自身的內控效果,必須清除內控過程中遇到的一切障礙,在一定程度上確保會計信息化內控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培養專業人才
在“互聯網+”背景下,為了確保會計信息化內控工作的順利進行,為此需要培養專業人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會計行業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進一步增加了會計工作人員組織開展會計工作的難度。會計信息化在人員素質方面對會計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具備專業的會計知識,另一方面能夠靈活駕馭計算機,使用各種辦公軟件等。
(三)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的安全性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與傳統的會計工作相比,在“互聯網+”時代會計工作將會面臨更大的信息安全問題。這是因為,“互聯網+”時代的會計信息更容易出現丟失、篡改等,進一步降低了會計工作的安全性。為此,首先會計工作人員需要樹立信息安全意識;其次組織好信息安全工作;最后建立健全信息安全預警系統。借助以上措施,進一步有效保護互聯網信息存儲、傳輸、處理,以及使用的安全性,一旦會計信息遭遇病毒的侵犯,或者出現漏洞,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進行實時的處理,確保會計信息的安全性。
(四)改變觀念
在“互聯網+”背景下,每個人都有責任推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同樣道理,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有責任將“互聯網+”融入到自身的日常工作中。對此,我們要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加強學習,將互聯網運用到會計工作中,面對“互聯網+”的環境,通過提高自身素質,最大限度地做好企業會計信息化內控工作,進一步推動企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