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8 15:32:5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地理微課教學設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微課程”的地理教學設計要素
(一)地理微課概念地理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重點難點等開展的教與學活動的過程。時間一般為5-10分鐘;內容一般只安排一個知識點。教學設計是課程教學的思想和靈魂,有了好的教學設計,才能使教學目標明確,提高微課教學效果。因此,做好每一次教學設計是做出高質量地理微課的前提。
(二)“微課程”的地理教學設計的幾個要素地理微課是一種在線教學微視頻文件,在功能上,是教師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的學習資源包,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為目的。視頻中教師會考慮到學生是觀看視頻的主角,因此會較好的講清重點,突破難點,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對癥下“藥”。1.設計地理主題初中地理“微課程”的設計是針對地理某一知識點展開教學,便于將某個知識點講清楚、講透徹。地理“微課程”的主題有許多,比如:地理新課的導入、地理原理的講述、社會熱點問題的地理剖析等。2.設計課程時間短小、精練是初中地理“微課程”的突出優勢,因此,時間設計一般以5-10分鐘為宜,這樣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更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保證學習的質量。3.設計課程結構初中地理“微課程”的教學過程應簡短而且完整,包括:地理教學問題的提出、活動的安排、學生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等環節。這里需要突出以下兩點:首先,知識點切入應迅速,做到快速吸引學生。地理“微課程”教學時間短,要想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必須使用恰當的教學導入來較快較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內容講授結構應完整,重點突出。地理“微課程”是圍繞某一知識點展開。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主干知識,講解時重點難點要突出。要讓學生在學習后明確知道在這節地理“微課程”中學到了什么。
二、“微課程”的地理教學實際運用
(一)提供自主學習資源,促進學生自我成長微課有模塊化、個性化的設計理念,其核心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初中學生地理基礎薄弱,地理分析問題能力、讀圖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有待增強,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微課學習資源。如:學生在掌握世界氣候的分布時會有一定困難,這個時候,就可以反復觀看氣候分布的視頻,以理解分布規律。學生邊看,邊思考,世界氣候分布的影響因素有哪些,分布規律是怎樣的,自己已掌握了哪些知識。
(二)再現地理過程細節,突破教學重難點對學生而言,地理微課能更好的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既可查漏補缺又能強化鞏固知識。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地理“微課程”可以作為演示資源,把一些知識點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形成三維立體圖,幫助學生初步形成空間概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通過微課程,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效果。如: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運動,使用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說明地球自轉的過程和特征,同時理解自轉的地理意義。使用公轉運動視頻,說明地球公轉過程及地軸傾斜的重要特征,同時理解公轉的地理意義。
(三)形成分層教學資源,優化差異化教學地理微課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它們呈“點”狀、碎片化,不僅適合于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也適合學習者個性化、深度學習的需求。同一堂課,教師要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利用地理微課程可以實現異步教學,為分層教學提供了便利。
三、“微課程”的地理教學補充作用
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初中地理微課值得大力提倡。初中地理教師應根據地理教材特點對各年級各章節內容知識點制作微課形成微課資源庫放到學校網站等學習平臺,學生就可以選擇自己的薄弱點來自主學習。地理“微課程”能重復使用,利用率高,能較好的滿足師生的個性化需求。
(一)微課讓地理新授課更靈活、豐富初中地理新授課中,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新知識所需的銜接知識點設計制作微課,作為課前預習微課;根據新課知識點設計新穎問題,制作新課導入型微課,為新課的講解做好鋪墊;對重難點做點撥,用典型例題引導學生探究規律制作知識理解型微課,在學生合作探究后播放等。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凸顯靈感讓微課程在新授課中作用發揮到最佳。
(二)微課讓學生自主學習更便捷、有效目前,網絡通訊的發展和微機的普及使學生自主學習已成為可能,地理微課短小精悍,一個議題,一個重點,都是針對學生學習中的疑難問題設計,非常適合學生自學。同時,微課學習的時間和地點選擇方便,不同的學生,可以根據的自己的基礎和接受程度控制視頻的快慢,也可以根據需要反復播放視頻,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后進生的轉化。
關鍵詞:微課;微課教學設計;評價標準
中圖分類號:G712
一、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們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更新,作為新生的教學手段,微課正在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它與日益普及的無線網絡和移動智能終端相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加靈活和自主的學習環境與方法,讓學生在更短的時間掌握更加豐富的學習知識。這種“技術+教育的創新形態,詮釋了一種開放、自由、交互的教育理念?!鄙硖幗逃母飫撔碌谝痪€的教師,已經認識到微課是一種更高效的教學手段,并有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投入到微課的研究中。
二、微課的定義
微課,英語翻譯為Microlecture,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眾多教育界的專家學者、教育機構和教育部門都給微課作出了定義。最早將微課概念引入國內的胡鐵生老師于2011-2013年對微課的定義進行了完善。他認為“微課又名微課程,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在線網絡視頻課程?!苯逃拷逃芾硇畔⒅行膶λ亩x則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呈現方式,圍繞學科知識、例題習題、疑難問題、實驗操作等進行的教學過程及相關資源之有機結合體?!痹谛畔⒒逃h境下,微課迎合了時代要求和學生學習的特點,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提出了巨大挑戰。它以短小精悍的特點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
三、微課的特點
1.時間短
微課視頻的時長一般為5~10分鐘,高校學生學習的微課視頻資源可以根據教學需要稍加延長,但一般也不超過20分鐘。因此,相對于傳統教學45分鐘一節課來說,微課更強調簡短、精悍。這也就要求微課設計要緊湊,重難點突出。
2.內容少
微課的內容主要突出教學中某個知識點或者是反映教學中的某個環節,又或是教學活動中老師教、學生學的過程(如討論式微課)。相對于一節傳統課堂復雜眾多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
3.主題突出
每個微課只有一個獨立的主題,教學目標相對單一,主要是圍繞教學實踐中具體問題、重要知識點等開展教學活動。
4.結構和內容完整
張一春教授就指出微課的本質是完整的教學活動。微課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傳統課堂的一個碎片。它有獨立的主題、完整的內容和結構。它記錄著一個完整的教學活動。
四、微課教學設計的構成
布里格斯(Leslie Briggs)認為教學設計就是要分析學習者的學習目標和需要以形成滿足其學習需要的傳送系統的全過程。要在教學活動中取得令人滿意的績效,優質高效地完成預定目標和任務,就必須做好課前的教學設計。特別要注意的是,教學設計是體現教師和學生雙方互動的設計,而微課的一個特點則是教師單方活動,沒有雙方的互動。因此,合理的微課設計重點應放在保持學習者有意注意的最佳方式上,而不是微課的展現形式。由此,我們在設計時就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 微型化
微課就是微課程,其一大特點是時間短,一般時長5~10分鐘。它以設計內容明確、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為載體,利用學習者碎片化的時間,減少學習者認知的負荷,保持學習者注意力,提高學習者學習效率。微課微型化,并不意味著我們一味強調其時長短,它不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碎片,它有自己相Φ耐暾性。
2.學習者分析
微課最終的目的是為學習者服務的,學習者最終的學習效率也是我們衡量微課效果的評定標準。教師在準備微課之前一定要先對學習者做一個全面的分析,后面的工作都將以此為中心展開。
目前高職院校生源結構復雜,有普高生、自主招生和五年一貫制學生,他們的知識水平差異明顯,不少學生的基礎薄弱且學習興趣不高。再加上他們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合理的學習方法,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在學習上比較吃力。針對這種參差不齊的學生,我們的教學設計要有所創新,不能沿襲以往“一刀切”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單純地依據教學內容設計微課,而不考慮學習者的能力和水平,不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傊⒄n的設計必須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乃至教學策略的選擇都要建立在這個基礎上。
3.學習內容分析
微課教學的內容是學習者通過微課學習要掌握的知識點和技能點。學習內容的分析與學習者是誰密切相關,我們不僅要考慮教授他們什么,還要考慮他們要學些什么。新型的微課教學要擯棄傳統課堂形式中由教師決定需要教授的知識內容模式,認真分析學習者需要什么,以滿足學習者需要來錄制微課。創新的微課教學就是要按照學習者的學習意愿去設計教學。
4.教學目標的設計
教師要在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習者實際情況設定教學的目標。教學目標應以具體的、明確的術語加以表述。教學目標制定于課前,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將教學目標明確告知學習者,使師生雙方都明確要達到的目標。具體的教學目標有利于教學策略的制定和教學手段的選擇。
5.教學策略的設計
制定好教學目標后,接下來就要進行教學策略的設計。教學策略是教學思想、方法模式、技術手段這三方面動因的簡單集成,是教學思維對其三方面動因進行思維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教學策略是達成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包括合理組織教學活動,選擇具體的教學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師與學生所遵守的教學行為程序。教學策略的設計要考慮諸多因素,我們要創造性地開展教學設計,合理安排教學活動,優化教學實踐,發揮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使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五、微課的評價標準
微課的評價標準應不同于傳統課件的評價方式,重點要著眼于技術與課程深度融合的層面,看學生能否通過微課的學習完成既定的任務。好微課的共同特點要符合以下評價指標。
1.微課的邏輯性強,教師講課思路與技術呈現思路十分清晰
清晰嚴謹、邏輯性強的微課方便學習者深入學習,這也是評價微課的重要標準。微課是學習者自主學習的教學資源,講課的思維邏輯與技術呈現的思路一致,有利于學生有效地展開自主學習。
2.微課的合理性是指教師是否在微課設計中展現出較好的解決教學重難點的方法
教師要在微課設計中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知識點,同時還要突破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達到教學目標。
3.微課的趣味性也是吸引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手段
微課的趣味性可以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能動性。趣味性使教師的講課富于人性化,能更好地保持學生的注意力。
4.微課的科學性就是要保證教師講解規范,沒有科學性的錯誤
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一個科學進步的過程,任何教學方式的開展都必須遵守科學性這一基本要求。作為學習資源,微課里的內容必須符合科學性。
5.微課視覺傳達的有效性是區別于傳統課堂教學的一大特點
微課是以視頻為載體的學習資源,視聽同步是其要達到的基本條件。視頻是動態的過程,運動的畫面比靜止的畫面更加容易抓住學習者的注意力。目前常用的微課錄制方式都基本可以實現動態的要求,但是在使用PPT錄制視頻時,往往會出現長時間的“靜止”。這時,教師就要通過畫線、翻頁等方法來使畫面“活”起來。而不應簡單地在大段文字旁邊配一個無關的動態圖片,這反而會讓學習者的注意力分散。
6.達到優秀的學習績效
微課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達成學習目標。這是好微課最重要的宗旨和指標。
在評價微課時,以上的所有指標都會在整體審視微課時發生作用,形成一個總體印象。
六、總結
總之,課堂與教學的改革順應著時代的大方向。微課的興起和推廣已經在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中看到了成效。教師不能把微課當作競賽評獎的工具,而應實實在在地將其運用于教學實踐中。通過微課這個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決定學習的時間和進度,突破傳統課堂教學的局限,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隨著國內微課平臺的逐步完善和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投身于微課的開發和制作,學生利用微課進行移動學習、泛在學習將成為一種學習常態。
參考文獻:
[1]金 陵.翻轉課堂與微課程教學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趙國忠,傅一岑.微課:課堂新革命[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
[3]于淑娟.學校微課建設的問題與反思[J].教學與管理,2015(7).
[4]周賢波.基于學習者角度的微課建設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4).
[5]楊正群.關于“微課”的幾點思考[J].湖北函授大W學報,2013(12).
[6]王國光,孫長遠.基于建構主義學習觀的高職院校微課開發研究[J].職教論壇,2014(27).
[7]陳智敏.我國高校教師微課教學設計現狀研究――對2013年“第十三屆全國多媒體課大賽”295個微課作品的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4(8).
[8]楊 明.高職教育微課開發綜合討論[J].職教論壇,2014(6).
摘要:
文章結合了微課和翻轉式教學的優勢,在對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的“空間分析原理與方法”課程特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設計了基于微課的翻轉式教學模式,并從視頻制作、課前學習任務設計、翻轉課堂教學等多個方面展開了研究與教學實踐,最后通過問卷調查與學生訪談的方式對微課制作及翻轉課堂的實施進行效果評價及意見反饋。研究表明,基于微課的翻轉式教學模式在提高了教學效果的同時,也有利于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
微課;翻轉式教學;地理信息系統;專業課程
微課是為支持翻轉學習、混合學習、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等多種新型學習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體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精心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趣味性、可視化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包[1]。這一概念最早是在2008年秋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理戴維•彭羅斯所提出,并將其運用到閱讀、種族管理、獸醫學等開放在線課程中,同年秋季學期,由于采用了微課程的教學方法,該學院職業安全這門課程的選課學生人數激增至449人[2]1-13。在國內,2011年佛山市教育局開展首屆全市中小學優秀微型教學視頻課例征集活動,參賽的作品同步在網上供廣大師生家長隨時點播、交流和評論,活動的效果出乎意料,廣大教師對這種“內容短小、教學價值大、針對性強、數量眾多、使用靈活”微型課例好評如潮。此后,佛山市連續組織了三屆微課作品大賽,并在全國率先展開了基于微課的教學改革研究[3]。緊隨其后,關中客對微課程的起源及其在國內發展的適宜性做出了客觀的闡述[4],2012年,張靜然對微課的國內外相關研究做了系統性的梳理[5],董興法等對基于微視頻資源的電子類微項目翻轉教育進行了研究,探索了一種校企合作的新模式[6]。2014年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舉辦了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超過1600所高校、12000多人參與其中[7],至此,微課教學正式進入了大學教育的視野。豐富的微課資源進一步促進了翻轉課堂的實施,即通過課外觀看學習微課視頻達到知識傳授的目的,而通過課堂上與教師的討論交流實現知識的內化,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實現了對教學模式的革新。目前各個網絡平臺上的微課資源以公共基礎課程為主,如計算機、外語、數學等[8],而有針對性的專業課程資源非常有限,究其原因,除了考慮到受眾的廣泛度之外,也存在著并不是所有的專業課程都適合開展微課教學的問題,2011年關中客在闡述了國內外“微課程”概念的來源的基礎上就曾批判性地指出:“微課程并不能適用所有的課程,微課在課程或教學內容方面的適應性需要通過實踐檢驗”[2]1-13。因此,本文將以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的核心課程“空間分析原理與方法”為例,從視頻制作、課程設計、教學效果評價等多個方面對基于微課的翻轉式課堂教學應用于本專業課程的教學實踐進行深入的研究總結,并對其適應性進行評價,旨在為更多針對專業特點進行微課翻轉式教學的實踐提供有益的經驗借鑒。
一、課程特點分析
“空間分析原理與方法”的授課對象是地理信息系統專業本科三年級學生,在一、二年級開設的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地圖學、遙感導論及數據結構等相關專業課程的基礎上,學生對作為地理信息系統的核心功能———空間分析,有了初步的理解,本門課程開設的目的旨在進一步完整地闡述空間分析功能的理論基礎及算法分析,為之后的地理信息系統二次開發、地理信息系統設計等進階課程奠定基礎。
(一)課程內容多、難度大
“空間分析原理與方法”課程涉及了較多的公式推導和算法演算,如投影方程變換、最短路徑計算、最大流算法步驟演示等,課程內容量大并且有一定的難度,傳統的授課模式下很難做到課時控制和內容深度講解的有效結合,如果能把算法和公式的推導放在課外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課堂上只針對不懂的地方進行指導和討論,將大大提高課時的利用率,并達到本課程理論學習深度的要求。
(二)理論性和實踐性要求較高
本門課程的內容體系中也涉及了較多的實際案例操作內容,針對一些較難理解的概念和方法,教師也會在課堂中進行實踐操作演示,但由于時間限制和學生接受能力的參差不齊,往往收效甚微,如果能把該部分內容放在微課中讓學生在課余進行反復的觀看和模擬操作,能使本課程的實踐教學部分得到較大的改善。
二、微課視頻制作
(一)微課視頻特點
微課視頻時間通常在5~10分鐘,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個時間長度非常符合學生的視頻駐留規律和學生的學習認知特點,可以讓學生在短暫時間內高效完成學習任務而不分散注意力。同時,作為課程內容的學習,微課視頻須達到課題切入迅速、講授線索清晰、總結收尾快捷的特點。綜上,本課程選取了以下課程內容來制作微課視頻(見表1)。
(二)視頻制作技術
在視頻制作技術方面,主要采用了PPT結合手寫板的方式進行視頻錄制,其中通過手寫板技術對最佳路徑求解和網絡最大流等算法進行步驟分解演算,以方便學生反復觀看學習。其次,動畫技術的運用使得原本抽象難懂的地圖投影理論知識得到了生動的詮釋,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
三、翻轉式課堂教學設計
按照不同學者對翻轉式課堂教學的定義,歸納起來即:在信息化環境中,課程教師提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形式的學習資源,學生在上課前完成對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的觀看和學習,師生在課堂上一起完成作業答疑、協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9]。因此,翻轉式課堂的教學設計不僅僅只是“課堂內”的教學活動,應從視頻制作階段就納入教學設計的內容中。本次課程的翻轉式教學設計主要包含以下幾部分的內容:
(一)微課視頻內容的選取
此次選取的課程內容除了滿足微課視頻短小精悍、知識結構完整等特點外,還具有以下特征:(1)抽象難懂的概念或方法。如地圖投影的內容,在此次的微課視頻中用了一個“剝橘子皮并展平”的動畫生動地詮釋了高斯投影的過程,同時也較好地引導了學生對高斯投影方法所存在缺陷的思考。(2)復雜的算法演算過程。在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下,學生或對算法演算過程難以完全掌握,或在課后復習的過程中對算法中的某些步驟不能理解,這種不可復制地一次性講解方式使學生對復雜算法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障礙,利用微課視頻也可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3)實踐性較強的內容。例如對空間疊加分析知識的講解,通過實際的軟件操作演示既能避免平鋪直敘地講解,同時較好的視覺效果也能讓學生充分理解空間疊加的意義。
(二)課前學習任務單的設計
要實現翻轉式教學的目標,課前的學習至關重要,對于這一無監督、無指導的學習過程,如何促使學生自覺地、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對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目前,學習任務單的布置與完成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在任務單中需明確本次學習的目的,并完整地展示知識點的體系結構,還應包含學生問題反饋的內容,最后以作業形式提交。
(三)問題收集與分析
針對任務單內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整理與分析,以便于在課堂上開展進一步的答疑和討論活動。同時,收集對微課視頻中的內容、表達方式、時間分配等各個方面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有利于提高微課制作的水平。
(四)課堂教學活動設計
這部分是實現學生所學知識“內化”的重要階段,由知識點回顧—答疑—討論三個部分組成。其中,知識點回顧和答疑由教師主導完成,大約占到課時的50%左右,討論部分主要由學生完成,教師可針對討論內容進行引導,實現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平等多向互動。
(五)教學效果反饋
本研究選取地理信息系統專業本科三年級一個班級共39人進行“空間分析原理與方法”的翻轉教學試驗,通過一個學期的授課,在傳統課堂和翻轉課堂兩種模式交叉使用的情況下,以問卷調查及學生訪談的形式,并輔以內容分析法分別對37份有效問卷樣本及38份訪談記錄進行反饋意見的提煉。調查問卷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從技術、效果和內容等多個方面評價本次課程所制作的10個微課視頻,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此外,通過學生訪談,從翻轉課堂的實施、與傳統課堂的區別、接受程度、改進的意見和建議等多個方面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在視頻內容方面,66.6%的學生認為視頻內容適中,講解清晰;25.6%的學生認為視頻內容偏少;7.8%的學生認為視頻內容偏多,難以完全接受。在視頻講述形式方面,89.7%的學生認為形式新穎,內容形象生動,能很好地幫助理解所講知識;7.7%的學生認為不太習慣沒有教師形象出現的教學視頻,對知識的學習有一定的困難;0.7%的學生認為一般,對知識的理解和學習沒有太大影響。圖1是學生對本門課程制作的10個微課視頻的滿意度調查,從時間、內容、制作技術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價,滿分為5分,圖中列出的均為獲得5分的視頻投票情況。在課堂學習方面,23.1%的學生喜歡這種自由討論的學習方式,46.2%的學生能夠接受這種教師引導和自由討論的學習方式,30.7%的學生表示不太習慣自由討論的方式,更希望由教師對課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式的教學。在知識的掌握方面,71.8%的學生認為這種翻轉式的教學增加了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不再擔心公式推導過快或者暫時沒有聽懂的問題,可通過觀看視頻和課堂提問來解決;17.9%的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有所幫助,但主要還是依靠教師在課堂上的歸納總結才能完全掌握;10.3%的學生認為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傳統模式的授課方式區別不大。
四、經驗與總結
通過對上述調查結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對基于微課的翻轉式教學形式是能夠完全接受并對知識點的掌握有明顯的幫助,當然,也有部分學生(30%左右)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不能很好地接受這種新的教學模式,這其中除了個體的因素之外,整個翻轉式教學的開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同時也汲取了很多經驗教訓,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前微課學習的數量
每個10分鐘以內的微課視頻平均包含1~2個知識點,可按照每個知識點的難度和復雜度來安排課前微課學習的數量,通常是2~3個微課視頻作為一次學習的任務,一是為了保證課堂討論內容的充實性,二是為了保證整門課程的教學進度。
(二)翻轉課堂的開展
對于習慣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師生來說,翻轉式課堂所帶來的改變是巨大的。那些平時“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生突然需要轉變為知識學習的“主動”發起者,無論從思維方式還是行為表現上都是對學生的巨大挑戰,因此,一開始的翻轉課堂討論很可能會遇到根本無法開展的情況,即使如本門課程在開展了五六次翻轉課堂教學后,仍然有30%左右的學生表示難以適應此種教學方式。另一方面,對于大多數教師來說,翻轉課堂教學也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從之前完全包攬的知識傳授者變為拋磚引玉的輔助引導者,這種轉變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實踐才能真正實現課堂“翻轉”的目的[10]。因此,本門課程在課堂上的翻轉式教學采用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開展,從一開始的“歸納—提問—總結”到后來的“歸納—提問—討論—總結”,逐步增加學生的課堂討論時間,讓教師和學生都有一個適應和調整的過程。
(三)教學效果的評價標準
這里所說的教學效果除了傳統的考試成績外,還應包括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我觀點的表達能力以及由本門課程所延伸出去的知識的拓展能力等,而這些指標往往因為無法進行量化的考查而被忽略,但所有這些因素的綜合才能真正實現翻轉式教學的目的,而不僅僅是為了片面地提高考試成績。在這個互聯網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微課作為一種豐富的學習資源,如何將其整合到具體學科的常規課堂教學,借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將是未來微課研究的主要方向,而在此基礎上開展的課堂翻轉式教學可在提高常規教學效果的同時,拓展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我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兩者的結合勢將成為高校教學的重要改革方向。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Z].2012.3.
[3]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4]關中客.微課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17):14-15.
[5]張靜然.微課程之綜述[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11):19-21.
[6]董興法,歐揚,肖金球,等.網絡微視頻資源引領電子類微項目翻轉課堂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5,123(5):105-108.
[7]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進展說明[EB/OL].[2015-12-01].
[8]管會生,高青松,張明潔.MOOC浪潮下的高校課程聯盟[J].高等理科教育,2014,113(1):44-52.
[9]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19(1):58-64.
【摘 要】微課是目前教科研部門和教師們均在探索和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結合目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巧用微課,強化在實際教學中的反思,不斷和同事、教育專家探討,使得自身教學能夠在新形勢下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多的空間。
關鍵詞 微課;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時間反思
時下,關于微課的認識,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絕大部分關于微課的思考共同的部分,大家均覺得微課其實是相對于目前占據主導地位的課堂教學而言的,將教學內容分割,采用數字化手段加以處理,適當替代教師現場上課。目前,微課之所以能夠得到大家的推崇就是因為其能最大程度集中學生注意力,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優效,微課時間可以是1分鐘,也可以是5分鐘,視教學內容和要求而定,能和傳統的課堂教學形成比較有益的相互補充,就高中地理課堂而言,其無疑是課堂中一顆顆美麗的珍珠,閃耀著奪人的光芒。在實際教學環節,筆者曾就此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通過自我反思、同行交流、請教教育教學專家,收獲頗多,感觸很深。
一、結合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巧用微課
高中地理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在展示原理、導入教學內容、轉承環節、介紹實例時,可以充分發揮微課的作用。如筆者所在學校一地理教師在講授可持續發展內容時,巧妙利用《私人定制》電影的視頻剪輯,介紹了時下人類面臨的集中主要的環境問題的類型,將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向往引向深入,明顯看出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得到了很好的增強。介紹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時,由于教師基本功的差距和教學準備的程度不一致,很容易出現解讀不準確不完整的現象,借助備課組共同研討形成的規范的微課設計,可以很好的將教學內容最基本的知識點講授給學生,教師適時提出針對該教學內容的問題,及時掌握學生對新學內容的理解情況,可以根據實際教學狀況適當調整教學思路。一課教學活動結束前,進入教學小結階段,微課又能起到深化理解教學內容的目的,梳理知識點,總結其間存在的相互關系。如學習了農業類型的分類后,可以讓學生以某一農業地域類型依據不同分類所屬類型來分別闡述??傊⒄n并不是新鮮事物,此前的高中地理課堂業已有此種教學方式的使用,教師應充分理解這種課型的特點,充分發揮其優勢,便于更好的教育教學。
二、微課在實際教學中的實踐反思
時下較為常見的微課主要有三種類型,一種以PPT為主,如感恩教育中通過動畫展示人從呱呱墜地到垂垂老去的過程,極強的畫面感和故事感發人深思,極具教育意義;一種是通過錄像,引導教師反思自我教學行為,這種反思有教學者和聽課者的反思;還有一種則是將課堂教學分成5-10分鐘的時間塊,逐個實施課堂教學目標。
(一)正確處理好多媒體與課堂教學的關系,多媒體與微課之間的關系
多媒體只是課堂教學的有益助手,但不是全部。實際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高效、動態、多維展示的特點,但必須依據教學內容實際,我們使用多媒體,必須是教學內容和效果的必要。有時,傳統教學對部分教學內容其實教學效果甚至會優于多媒體教學。筆者覺得微課也可以和導學案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解決一個個小問題。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選擇比較恰當的教學措施和輔助手段。如在學習水循環和洋流內容時,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生日常生活中不能接觸到的洋流的視頻,給學生相對直觀的認識;通過微課引導學生思考洋流的影響:對氣候、對海洋生物、對航海、對污染物的擴散。
(二)深入理解微課和教學設計之間的關系
其實微課本身就是一種比較完整的教學設計,很多地方測試教師基本功,就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學內容讓教師短時間準備后,采用微課的形式講課,這樣既能提高效率,也能很好的掌握教師基本功的情況。只是微課比傳統教學設計更有故事感,還能夠更好的體現新課程改革所要求的師生之間的互動性要求。在實際教學準備中,尤其是微課環節需要注意設計的完整性,對課堂教學互動環節可能出現的各種情形具備充分的預設,盡可能避免出現教學中的卡殼現象。
(三)發揮集體的力量,強化微課的嚴謹、科學
集體備課最能確保微課的嚴謹和科學性,通過集體討論,由備課組長在開學時安排好每位組員所承擔的課題,在集體備課活動中主要發言人呈現微課設計,其他同事進行補充,通過備課組內公開課實踐,不斷打磨,積累資源,形成比較穩定的教學資源庫,確保教學效果。這既能體現個體鉆研研究,更能展現集體智慧。在設計微課時務必確保設計的新穎性(確保對學生足夠的吸引力),體現一定的教學設計創意,結合最新的新聞熱點,更需要重視教學內容的重難點的落實情況,切不可本末倒置。當整個單元的教學內容由備課組長分配給各組員后,看似難以設計的復雜教學過程被分解成若干環節,最后落實到每一位教師身上的任務就顯得簡單多了,這既能減輕備課負擔,更能將別人的智慧和自己的思考有機結合起來,實現教學智慧眾人舉火火焰高的極佳效果。
關鍵詞:微課;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4-015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4.095
一、引言
故事教學法是一種生動的、活潑的教學方式,符合小學生的性格和學習特征。我們所說的故事教學,不僅僅是要英語教師對英語故事的教學,同時也是一種教學方式,從小學生喜歡聽故事這一特點出發,把小學英語中的單詞、短語和句子等等教學內容以講故事的形式表現出來。故事教學法中生動形象的畫面有助于吸引學生,而微課教學是應用了多媒體的科技教學法,將兩者結合起來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中,不僅能夠滿足教學資源的微型化,豐富教學方式,同時能有效調動小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另外,多媒體的輔助教學還滿足了當前信息化的教學模式。本文就是對基于微課的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法進行的深入研究。
二、故事教學法與微課的概念與作用
兒童具有探索的精神,大多數兒童對新鮮的事物充滿著興趣。同時他們又缺乏注意力的持久性,以及缺乏對自我行為的規范能力。兒童以上的特性決定了小學階段的英語課堂必須具有濃郁的趣味性。故事教學法就是在課堂中引入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使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學習知識。故事教學法將原本枯燥的教學轉為有趣的情境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而微課是以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夠明確教學內容,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有助于改善教學中學生不認真的現象,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故事教學法與微課的結合
學習英語最重要的部分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將故事教學法與微課教學相結合,使內容更加獨立與精簡。圍繞某個知識點展開基于故事情境的英語教學,在教學視頻中引入故事情境,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自己喜愛的方式展開學習,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學中生動的故事有助于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改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在微課教學中引用的多媒體設備,使教學方式更加靈活多變,將兩者結合起來可發揮巨大的作用。
四、基于故事教學法的小學英語微課設計
(一)設計初衷
在微課的設計中引入小故事,需要通過找尋相關的小故事,并編寫符合教材內容的知識點腳本,最后借助軟件將英語小短片與英語知識相結合,制作成學生感興趣的英語小視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找到改進傳統小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方法,同時在設計中還要有創新意識,開發出基于“故事情景”的小學英語微視頻教學資源,為小學英語教學提供有效的教學資源。
(二)設計流程
微課設計的對象是小學生,是以英語教材為主。因此,教學中需要以學生為中心講授知識,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提高英語水平。在微視頻的設計中,教師需要設計故事情景、編寫知識點腳本以及查找相關的資料素材,最后制作而成微視頻,形成完善的小學英語微課學習資源。
五、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微課中的應用方法
(一)故事教學與微課的設計
在進行小學英語微課的故事教學法之前,首先要進行教學設計,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圍繞教材的主要內容,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設計。第一步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梳理,找到符合教學內容的故事情境,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這三點:一是知識點概括的準確性,二是選取符合主題的材料,三是視頻制作的創新。教師要選擇好講解的知識內容,圍繞這些內容展開教學設計。之后借助網絡搜索相關的資料素材,可以引入圖片與視頻等素材,并將相關的知識貫穿其中,制作完整的小短片。比如,冀教版小學英語“at the Gym”,教師可以將制作小故事的微視頻,在小視頻中加入這節課程中的新單詞,如badminton、pingpong、basketball、T-shirt等。腳本的設計為:“Are you ready to learn basketball. Li Ming?”“Yes! Are you ready to learn ping-pang.”“I want to learn, too! Please teach me. Too.”“Where did you go today?”“This morning, we went to the store. We bought a pair of runners and a T-shirt for Liming. We bought some ping-pong balls, too……”以這種方式展開教學,不僅能夠被多媒體中的小故事所吸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能讓學習新的知識。
(二)故事教學法在應用微課中的應用方法
傳統的教學,課堂時間比較長,而且教學模式比較單一,沒有絲毫創意,無法提起學生的興趣。因此,改進傳統的教學方式是關鍵的部分,將故事教學與微課相結合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在微課教學中,引入故事教學,選取合適的故事情境,將教材中的知識點融入其中,能夠改變傳統的枯燥模式。在教學課程設計準備的前期,教師要分析教材的主要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制作微視頻。比如,設計“羊羊運動會”系列單詞的畫面,新單詞包括:sun、snow、rain、wind,其中的腳本可以按照下面的內容設計。首先老村長出現,并配音說:“Hello everyone! Now it is time to the weather report. Let’s go.”接著小灰灰躺在草地上說:“What’s that?” 懶洋洋:“That is the sun.”小灰灰:“What’s the weather like? ”懶洋洋:“It is sunny……”以這種方式展開教學,小學生會被生動形象的畫面所吸引,從而全身心投入其中,在看完精彩故事的同時學習到相關的英語單詞,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的樂趣。
六、結語
總而言之,基于微課的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法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在故事教學法與微課相結合的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將英語知識引入到故事中,生動形象的故事情景符合小學生喜愛動畫的特點,而在故事中又引入了相關的英語知識,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英語知識。以這種方式展開教學,有助于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提升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宏宇. 高職院校小學英語教學法課程的微課實踐探究[J].船舶職業教育, 2016(3):22-24.
[2] 湯瀟. 采用故事教學法提升小學低年級英語認讀教學的效果分析[J]. 中國校外教育, 2015(z1).
關鍵字: “微課熱”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 教學方法
微課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如今在很多學校的教學課堂中都得以推廣和應用,它能夠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微課教學主要是以視頻為載體,記錄老師的教學過程,以老師通過圍繞某個具體的知識點展開教學活動的方式為內容的教學方式,使老師從某個知識點入手完成整個課堂教學,能夠使課堂更具感染力,提高課堂利用效率,同時能夠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堂知識,提升教學水平。
1.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微課教學在2008年被美國的教學設計師David Penrose提出,后來我國的教育專家胡鐵生最先引進了這一教學教學模式。微課就是以視頻為載體,由老師通過圍繞某個具體的知識點展開教學活動的方式為內容的教學方式。微課的核心就是教學視頻。微課教學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微課教學時間較短,重點也很突出,一般來說微課的時長都在5到8分鐘,這一特點也使得微課教學內容必須更精煉,更有針對性。其次由于時間上的限制,微課一般都是圍繞教學的重難點和疑點展開的,也有些微課視頻是圍繞某個教學環節展開的,通過記錄教與學的活動介紹老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流程。此外,這種視頻教學資源所占內存也比較小,視頻和各種輔助資料加在一起也不過幾十兆。
微課的教學方式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講解重點、難點和疑點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當中,微課這種教學方法還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在教學設計方面,微課位置不夠突出,微課的深層含義沒有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得到很好的詮釋。微課的內容繁多,主次難分,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當中的真正意義難以體現。因此,微課在內容上應該都是一些比較關鍵的知識點,能夠明確體現出教學活動的某一具體環節,或者說明課程的一個重點、難點或者疑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微課設計應以此為原則,把握關鍵內容,分清主次,避免繁雜臃腫。
其次,在微課的內容選擇方面,存在內容冗雜的問題。由于長期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因此微課在內容選擇方面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泛,想表達的東西很多,講解也過于細致。這就使得微課內容越來越多,以至于標示不清或者出現微課設計出現偏差的情況,讓學生難以從繁多的微課內容當中抓住知識重點,教學效果就不明顯。
最后,在課堂時間分配方面,教師不能很好地掌控。由于要表達的東西太多,有過分追求教學的完整性和精細化,講課的時間與傳授的知識之間的關系不能合理安排,因此往往會出現課堂時間不夠用的情況。
2.改善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第一,以微課為手段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可有效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效率,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能夠豐富微課內容,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微課為手段,適當引導學生,可促進學生探索及思考知識。如:學習《網站與網頁》內容時,傳統教學中往往是分別講解網站制作過程,最后整合所講知識點。這種教學方法往往打亂知識點,學生頭腦中難以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會降低學生學習興趣。因此,可采用微課的教學方法,通過微課完整展現網頁制作過程,并在講解中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設計出屬于自己的網頁,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第二,教師要把握好教授課程的進程。例如,在學習冒泡法排序一課時,學生對冒泡法原理的理解是這節課的難點,解決了這一問題,也就解決了冒泡法排序學習中的主要問題。這個算法的最終代碼雖然并不難,但是如果學生連排序原理都沒搞清楚,就不可能編出程序。因此在課堂之上可以把冒泡法排序的原理制成微課件播放給學生觀看,然后讓學生演示。如果還有學生不能理解這一原理則可以再次觀看視頻,理解這一原理,程序自然而然節能寫出來。再如,高中信息技術當中有關于“Flash補間動畫制作”的內容,其中知識的難度存在很大差異,因此需要把握課程的教授進程。教師可以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劃分教授課程的等級,例如演示小球運動的過程時,可以先教授比較容易的內容,運用“圖形繪制-圖形元件-插入關鍵幀-補間動畫-預覽回放”這一過程進行展示。并在此基礎上適當提高難度,增加“降落-反彈-降落”的變化過程。最后是在前一步的基礎上讓小球做拋物線運動。這樣循序漸進把握信息技術課堂教授的進程,把微課教學內容設計得更加貼合課程知識。
第三,細化教學環節和知識的細節。小小的微課蘊藏著豐富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這一優勢,建設虛擬課堂,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細節。例如,《Flash二維動畫制作》一課的教學難點是對于遮罩層的教學,遮罩層所需要的操作步驟比較多,窗口復雜且界面切換十分頻繁,傳統的教學方式在這方面的教學存在很大難度,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教師可以將“遮罩層應用”的全部過程按照順序制作成視頻,以微課形式向學生展示,學生可以根據微課的思路掌握知識,同時,通過內容豐富的視頻資料可以觀看到設計的每一個細節,利于學生全面掌握信息技術知識。還可以用快進、重復、文字注釋、語言講解手段輔助微課程進行教學,以便梳理完成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任務。
3.結語
微課是一種適應現代化教育發展需要的新型教育方式,是教師引進豐富教育資源的重要手段,是學生全面掌握知識,形成完整知識體系的重要途徑,眼下的“微課熱”也足以說明微課的受歡迎程度。同時微課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提高學習興趣,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關鍵詞:地理核心要素;學習效果;教學質量;學生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2-016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2.101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師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學習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學會學習,即讓在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的同時,反思自身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
一、地理核心素養的構成內容分析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識和學習方法是非常必要的,這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提升他們地理核心素養的基礎所在。地理核心素養目前在學術界尚未形成一個統一的概念,但不可否認它是一個綜合性的復合概念,一般包括地理人文素養、地理科學素養和地理技術素養。
地理人文素養主要包括人文地理知識和地理學科中的人文精神;地理科學素養主要包括地理科學知識、地理科學能力、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和地理科學意識;地理技術素養主要包括地理技術知識、地理技術能力和地理技術觀點。
二、培養高中生地理核心素養的策略探究
(一)明確課堂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的設計和確定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主線,一切教學活動必須圍繞著教學目標展開,所以明確教學目標有助于優化教學設計,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素質教育環境下,按照高中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當前的地理課堂教學應該完成三維性的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之間有一定的關聯性,教師在設計時要有所側重,同時又不失偏薄。高中地理一堂課的時間只有幾十分鐘,如此短的時間內若面面俱到只會適得其反,讓學生感覺到煩躁和不安,不利于提升教學質量,所以在具體的教學目標設計中一定要講究輕重緩解,并且做到明確、清晰。
(二)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教師一定要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教師不重視地理課程的設計,采取的教學模式多數是教師講授,學生聆聽,然后依據筆記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其實,在一線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落實素質教育的理念,從學情出發,優化教學設計,不斷地創新教學模式。學生未來在學習和工作中都會遇到地理問題,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同時讓他們參與生活實踐,把理論的地理學知識轉化為生活常識,提升他們的核心素養。教學實踐證明,如果在高中地理教學中一味地讓學生機械式地掌握相關的地理知識,雖然學生能考出一個好成績,但他們的地理核心素養卻很難提高。新形勢下,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模式,采取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翻轉課堂、微課課堂等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注重學生生活實踐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提高。
(三)處理好“教”“學”的關系,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教學活動是一種動態化的教育、學習和知識傳授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都伴隨著兩種活動同時進行:一種就是教師的“教”,另外一種就是學生的“學”。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質量的提升落腳點在學生的學習上,教師的“教”只充當著學生學習多元化途徑當中的一條而已。在以往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大多數時候只考慮到個人的講授,在課堂的設計過程中很少考慮到學情,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較為淡薄,學習的效果也不好。新形勢下,地理教師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認清自己的角色,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給學生足夠的尊重,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能力,這樣才能落實素質教育的理念,實現有效教學,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起源于他們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優化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引導他們學會分析和處理問題。面對提出質疑的學生,教師也要及時給予肯定和引導。學生有疑問就說明學生在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非常難得可貴的。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不妨從學生提出問題開始,提出問題就意味著學生開始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