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文字學對語文教學的作用
時間:2023-10-08 15:32: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字學對語文教學的作用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信息技術;語文;整合;影響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6-0240-02
信息時代對人才培養的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語文為培養信息時代的人才服務。同時,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課程有其自身的特點。因此,語文與信息技術這兩門課程在今天的教育環境下,是密切結合的。教師不能再將多媒體和網絡為代表的當代信息技術以單純的技術手段看待,而應著力研究如何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有效整合起來。在整合的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信息素養的形成,讓學生最大限度的感受信息技術魅力的同時,學到知識、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同時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起到優化教學的作用。
周有光先生認為,人類的語言生活發生了三次飛躍。第一次是文字的產生,突破了口頭語言的局限;第二次是共同語的出現,突破方言交流的局限;第三次就是語言留傳和轉換技術的出現,極大地擴展了語言的功能。特別是當前信息技術和語言信息處理技術的迅猛發展,導致語言符號的產生、傳輸、存貯、加工等媒介系統的巨大變化,人類的語言生活自然也要隨之發生改變。作為“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語文教育,也必須適應語言生活發展的需要,作出相應的調整。第一次語言生活的飛躍產生了文字教育,第二次產生了共同語的教育,這兩次語言生活的飛躍對語文教育產生的影響都不僅僅局限在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層面上,而是深入到語文教育的目標、課程等各個領域。同樣,第三次語言生活的飛躍對語文教育產生的影響也不會僅僅局限于將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根據教學方式變革的需要引進信息技術,以解決傳統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而且將進一步意識到其作為一種基礎平臺的教育價值,根據信息時代語言生活的特點以及信息技術所能提供的條件,調整乃至重新設計語文教育的目標、課程、學習、教學和評價等各個方面。以下就談談信息技術對語文課程發展的影響。
一、信息技術對語文教學過程的影響
信息技術作為最先進的教學媒體,優于任何其他的教學媒體的最顯著的特點是交互性,它快速靈活的信息獲取,豐富多樣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區界限的協作交流,便于構建個別化的學習環境,也能營造協作式學習氛圍,能及時的反饋信息,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個別化的實時指導,真正實現因材施教。
二、信息技術對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影響
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在色彩、動畫及表現手段上比其他教學手段更加形象、生動,立體感強,特別是聲音、圖像給人以極大的震撼,是其他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在平時的教學中,課本提供的至多只是一幅彩色的畫面,產生的視覺效果差,難以提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在信息技術參與下的教學則不然,它可以利用軟件制作多媒體課件,產生生動有趣的畫面,再配上音樂,視聽感覺新,使學生大開眼界,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良好的視聽效果。例如執教小學語文《小小竹排畫中游》一文時,使用信息技術設計課件,在學生面前播放江南魚米之鄉的畫面,聆聽鳥叫聲,有感情的朗誦,圖文并茂,這樣能給學生帶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樣所產生的教學效果,可以給理解能力參差不齊的低年級學生教育提高學習效果。
三、運用信息技術,突破語文教學的重難點
運用信息技術可以變抽象為具體,將難以理解的進行畫面聲音的解剖,對瞬息萬變的事物作定格分析,化繁瑣為簡易,化枯燥為生動,削除教學難點的“學習障礙”,使教學難點的突破變得順利。例如在教學《畫楊桃》時,因為有些學生根本沒見過楊桃,如何談畫它呢?又怎么理解為什么文中的作者會畫成五角星的形狀呢?運用PPT技術將楊桃不同面的圖片展示給學生觀看,配以解說,學生很快了解了楊桃的特點,運用多媒體介紹楊桃,讓學生感悟畫面,極好的突破了本課教學重點。
四、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讓學生利用互聯網進行自主學習,進行網上交流、學習。語文教學的延伸環節中引導學生走進網絡世界是拓寬學生視野、增長見識的有效途徑。例如,在教學《曹沖稱象》一文后,學生對曹沖的聰明贊不絕口,對文中的這些人物更是津津樂道。此時,通過指引學生上網搜索《三國演義》一書,使學生更全面、深刻地了解這些人物。
五、信息技術使枯燥的語文教學中的文字學習變得生動
摘 要:小學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階段,這一階段,學生對小學語文的學習情況會直接影響學生后續對語文學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興趣。我國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這一話題一直都在進行深入的研究創新。圍繞小學語文教學的知識可視化這一方向,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提出了一些見解和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知識可視化;學習興趣
一、知識可視化的具體概念
伴隨著信息化教學的不斷推廣,加上國家對小學教育的重視,我國小學校的基礎教育設施中多媒體設施已經逐漸完善。這些多媒體設備能夠很好地把課本中的一些文本知識用圖片或視頻的形式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讓學生能夠通過聯想和思考把課本知識和圖像信息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更加自然地融入課本知識構架的情景中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二、知識可視化對小學語文教學的作用
1.有助于學生更快地掌握課本知識
利用多媒體可視化技術,改變課堂教學方式,把生詞、生句用圖像的方式融入教學情景中,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這些生詞、生句的意思和用法,然后再根據學生的理解方向,有針對性地改變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積極相互討論這些詞句的運用方法。在學生理解詞句意思的基礎上再去講解這些詞句的寫法和句式運用等知識,學生就會更容易接受和吸收,同r在學會這些詞句后,很快就能熟練運用。
2.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增長見聞
運用知識可視化可以把小學語文課本中的課文情景運用多媒體的表現手段藝術化再現。這樣讓學生在學習語文課文時,能夠更加具體地接觸到與課文相關的其他環境因素。不僅能夠豐富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角度,同時也能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吸收很多歷史、政治和社會交際方面的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社會見聞和理解能力。
3.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相較于以前的灌輸式講授方法,知識可視化的教學方法顯然更受學生的歡迎。這要取決于教學方式的趣味性,可視化教學方式不但內容豐富,還能讓學生更好更快地融入學習中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正確運用知識可視化能夠顯著地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得到肯定,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積極性也就提高了。
三、知識可視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通過知識可視化讓學生能把課本文字知識和思維圖像相結合
小學生的思維活動表現得非?;钴S,對很多新事物充滿了好奇,尤其是對一些表現效果顯著的圖像、音頻等,相較于文字知識更感興趣。而小學語文教學的課文知識點是一塊一塊的,不夠集中。學生在進行課文知識點學習時,通過文字學習,很難把一個一個分散的知識點系統地聯系起來。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把這些文字知識轉化為更容易引起學生注意的圖像信息,再利用這些知識中間的邏輯關系,引導學生建立課文知識的邏輯結構。這樣,學生就能在學習新課文的時候更快地弄懂課文的中心思想,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對文字知識點的記憶效率。
2.運用多媒體工具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我們在制作教學課件時,可以根據課文具體情況,運用多媒體技術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如,在進行《龜兔賽跑》教學時,我們可以提前把龜兔賽跑這一情節通過多媒體技術制作成視頻,中間通過旁白聲音來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然后根據課堂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時機暫停視頻,進行課本知識的提問和講解。這樣能大大提高課堂學習效果,也能提高學生學習小學語文的積極性。
3.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依據課本知識假設情景
在小學語文課文學習中,學生對課文表現的內容越熟悉越了解,其學習效果也就越好。因此,我們可以根據課堂實際情況,設立一些教學情景進行角色扮演。如,在《柳樹醒了》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們可以挑選學生來分別扮演柳枝、柳絮、春雷和春風,讓學生互相根據課文內容進行對話,在對話過程中讓學生明白課文所表達的春天與柳樹變化之間的關系。像這樣的情景扮演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快地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對課文語句表現手法的判斷能力和運用能力,從而提高小學生的整體語文水平。
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現狀進行分析,結合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圍繞小學語文教學中知識可視化的具體實施策略展開思考。對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可視化教學方式的運用手法,提出了自己的一點建議。這些研究內容和策略建議只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知識可視化的一部分運用手段,希望能給其他教育工作者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一、語文教學的觀念要轉變
易經云:“窮則變、變則通”,在語文教學中也一樣。教學活動中變“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為通過學生的先學,然后教師對學生先學的內容進行調查研究,通過信息反饋,及時掌握學生對各類知識點的認知水平,了解他們的思維活動、學習方法、以及對學習目標的落實等情況,這樣教師才會找到當前教學的起點在何處,有了這個起點,教師便可遵照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循序漸進的規律來組織教學活動;變單純的知識傳授為綜合能力的培養。老師的教,變為真正的針對性指導;用言簡意賅的話語激發學生的思考熱情,給學生充分留有思考的余地;不越俎代庖,而是給學生自己動手的機會,引而不發,激勵學生要有創新精神。能夠較合理地運用現代網絡教育技術,注意創設教學情景,運用啟發式、討論式等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探究精神,提高教學效率。教學方法不僅僅是講題,或只是找出答案,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解決問題的規律,真正讓學生知其所以然。
二、要切實落實新課程教學理念
我們實施語文新課程教學不能只在口頭上,一定要將其加以落實。在實踐中如何去落實“在語文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這一新理念。這是學好語言文字的重要途徑,特別是在語文閱讀中,尤其重要。語感是通過學生反復不斷的感知實踐而產生的。
作為教師必須創造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充分地讀書、感受,在此基礎上,再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形成語感能力。讀書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書讀百遍,其意自現,都是說的這個道理。創設情景可以很好地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在教學中創設出濃郁的語感情景,能使學生不由自主地調動多種感官,積極地進行相應的課堂實踐活動,為進行語感訓練創設最佳條件。如:在《草原》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麗景色,再配上音樂,簡述課文內容,為學生創設了濃厚的情感氛圍,使學生很快進入了情境,奠定了課堂的基調。教師還要善于引導想象,想象是通過多種手段幫助學生把語言文字轉化成生動的畫面,或是讓學生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實際認知水平在思維上發散并延伸,使其對語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如:在《豐碑》中有這樣一段話:“風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边@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想象,“豐碑”是什么?為何說雪覆蓋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這里的“豐碑”是指什么?通過想象更能加深學生的理解,升華學生的情感,感悟到軍需處長的人格魅力。
三、注重教學互動鼓勵學生參與教學
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我們的教學就是圍繞學生開展的。動態生成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師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待課堂教學。它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是機械地執行預設方案,而是注重學生的發展,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能動性、創造性和差異性,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獨立人格。在課堂特定的生態環境中,根據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間的互動情況,順著學生的思路,因勢利導地組織適合學生參與的、自主創新的教學活動。
那么,如何建構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的動態生成的課程教學呢?辦法就是要實施新課標理念下的教學新方法,生成與預設是教學中的一對矛盾統一體。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一個專業的棋手能夠預想招后幾十步棋,大師級的棋手從一開局就能看透整個棋局。由此可見預設的重要性,只有充分的預設,才能臨危不亂,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教師要想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必須進行充分的教學預設。但這個教學預設不是單維的、嚴密的、封閉的、主觀的線性教學設計,而應該是多維的、靈活的、開放的、動態的板塊式設計。教學設計時,我們在每個重要的教學環節旁邊另外開辟一欄,以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并進行預設應對策略,根據自己對學生的知識水平、思維特征等的預先深入的了解,充分預想課堂中可能出現的每一個問題,然后將解決每個問題的應對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設計了幾個不同的板塊,這幾個活動的板塊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隨時穿插、變化。
四、實施多種方法提高學生思維活力
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多角度、多種方法共同實施提高學生的思維活性。解題探讀發揮學生的想象,提出相關的問題。標題是文章的眼,往往能夠透露一些重要信息,為學生提出問題提供幫助。熟讀課文,充分利用教材內容,根據文章體裁、抓住課文的人物、詞句子等方面大膽質疑。提出問題,研究分析,主動學習。根據文中的人物的描寫去發問、探究。求異思維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核心,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不僅要引導學生善于觀察、勇于質疑、富于想象,還要發展創造性思維,即求異思維。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就是要解放學生的思想,鼓勵他們打破陳規去思考、去聯想,善于多方位觀察,多層面分析,鼓勵學生發表獨特的見解和有理有據的爭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活躍,敢于創新。
隨著科學技術以及信息時代的不斷推進,我國的教育事業以及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發揮其較大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方式是及其重要的。而且,要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要根據小學生的情感積極引導,以使學生充分發揮其價值觀與的情感價值。
一、小學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的關系
小學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存在相互聯系的關系,兩者密不可分。因為小學語文教學是情感教育中的重要體現,情感教育的體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所以,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好一些生詞,還要在課堂上培養學生對小學語文課程的理解程度,從而充分發揮自身的情感因素。而且,在小學語文課堂實施中對小學生的思想情感進行積極培養,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學習期間融入情感因素,只有在這種學習情況下,才能使小學生對語文課本上的知識更好了解,才能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果[1]。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1.創建教學情境
創建合適的教學情境,將情感因素引入到教學情境中去。在小學語文實際教學期間,小學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對小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合理傳授,還要為學生創建良好的教學情境,并將情感因素充分引入,在這種教學活動中,不僅要將情感因素進行有效傳遞,還要使小學生在實際學習中充分發揮其情感,從而保證小學生的自身學習能力得到積極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在具體開展期間,由于小學生在年齡上存在較大差異,所以他們在情感表達、感受等方式上都比較膚淺,所以,在情感教育教學中,將小學生的情感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去,并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促進其產生積極影響[2]。針對這種教學方式,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就要為學生創建良好的教學氛圍,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將情感教育引入到小學語文課程中去。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習《金色的春天》一課,在該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將秋天景色中的相關圖片,利用多媒體的方式展示給學生,然后讓學生通過課本的了解與掌握感受秋天帶來的凄涼。在這種課堂教學活動中,不僅為學生的教學情境充分設計,還使小學生完全沉浸在秋天的美景中去,從而促進教學效果得到良好發展。
2.情感教學的引進
讓學生在情感教育中學會體驗,并將情感因素充分引入到教學情境中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其中的課程內容無論是哪種教材形式,都會表達出不同的情感內容[3]。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課堂上對小學生積極引導,不僅要更好的掌握相關的課程內容,還要利用相關的教學手段使小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受到情感教育,從而提高小學生在學習中的技能。例如:在小學語文中學習《烏鴉喝水》一課中,首先,教師要對小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并讓小學生能夠充分了解烏鴉喝水一課的真正含義。然后,教師要充分發揮實踐教學,并讓小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自己動手,其中,要設計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驗,并使學生真實的感受到烏鴉喝水的主要進程。最后,為學生得出合理結論,并告誡學生,烏鴉之所以能夠喝到水,是因為它的努力和不放棄的精神。根據這種教學方式的形成,語文教學能夠引導小學生將課本上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互聯系,因為小學生只有感受到了課本上的教學情境,才能在生活中發揮情感,并形成自身的價值[4]。
3.確立好之間的關系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促進學生的情感體驗,就要確立好關系。特別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不僅能夠構建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還能使小學生在掌握課程內容期間,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確立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使整個課堂教學的基礎條件,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首先,語文教師就要尊重學生,并將學生作為主體,并積極引導學生加入到課程情感學習中去。然后,教師要經常關心小學生,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都要讓小學生感受到溫暖,在該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將小學生的情感得以激發,還能使小學生獲得真實體驗。
4.教材中情感教育的引進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充分把握語文教材中的情感教育。新課標改革下,對小學語文的情感教育提出新要求,所以,培養小學生的文字學習以及文化思想情感具有重要作用[5]。一般情況下,小學語文課程中包括字詞句等一些詩歌、記敘文等,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要充分發揮其情感教育,就要將課本上的這些要素作為主要依據,這樣不僅促進小學生情感教育的充分發揮,還能陶冶情操。而且,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還要根據課本中的不同情感特點進行分析,并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情感教育。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家庭背景、學習情況以及自身特點進行分析,并將合適的情感納入到課本教學中,在這種針對性教學中,不僅將課本中的情感充分發揮,還使小學生在體驗中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中國古代的學制中“小學”的教學內容就包括了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也就是語言文字的音、形、義及其演變過程等??梢妭鹘y教學中就非常注重文字的教學。南宋教育家朱熹在總結前人教育經驗和自己教學實踐的基礎上,認為小學兒童“智識未開”,思維淺薄,他在《童蒙須知》中提到了兒童的寫字要求:“凡寫字,未問寫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筆一畫,嚴正分明,不可潦草。”新修訂的《語文課程標準》進一步強化文字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作為語文教師要立足文字教學,切實為小學生今后的[www .DYLW.NEt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的服務,歡迎光臨]語言發展打下扎實的文字基礎。語文課要注重文字教學,因為文字是有生命、有溫度的東西,文本就是由一個個鮮活、靈動的文字之軀組成的,茶要細品,細品方知其味道;同樣,優美的詞句也要反復品味。
在教學《慈母情深》時,可以擷取其中的精彩字詞,讓學生細細地咀嚼、推敲,體會文字中的精妙之處、精彩之筆,挖掘文字背后所蘊含的情感和溫度,激起學生情感上的漣漪。如“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這一句中的關鍵詞“皺皺的、龜裂、酸、攥”,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鈔票為什么是皺皺的?媽媽龜裂的手是什么樣子?我的鼻子為什么一酸?我們從這個字詞中能夠體悟出什么呢?”指導學生反復閱讀推敲字詞,想象母親工作的艱辛,掙錢不易,體會慈母的無私與偉大,伴隨著小作者的情感跌宕起伏,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文字來震撼著孩子們的心靈,使語文課上充滿著濃濃的“語文味”。
文本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前提和媒介。語文課堂首先就是要強化語文的專業性,以語文課本為中心來教學,把語文課堂變成語文的天地。課本,就是上課之底本。我們的語文教材編寫是很嚴謹的,不管是精讀文本還是略讀文本,各個年級的教材都有著科學的、完整的編排意圖,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梯級難度循序漸進。哲學大師海德格爾說過:文本閱讀就是“徜徉在語言之途。”這里的徜徉就是散步的意思,但是徜徉比散步要更顯得高貴、更顯雅致、來得富有詩意。所以我們語文老師作為教材的使用者、教材知識的傳授者,要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喜愛,挖掘課文自身的文學因子,從文學的角度觀照課文并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就成為一種必要。文本的文學性首先表現在想象性,不僅文本本身是想象的產物,而且作為讀者、教師、學生的角色在解讀文本、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成功的語文教學,教師應該將學生引入文本、并使之沉浸文本,用心感悟文本的精妙之處,不但品味、學習文本的典范語言,而且努力體悟字里行間所蘊涵的情感與思想。而要達到這一境界,不是靠一些熱鬧花哨的外在形式,而是依賴于文本本身所蘊含的魅力。
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篇中說:“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為妙,神與物游。”劉勰這里講的是創作,那我們的文本解讀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教師帶領學生在文本中展開自由想象的翅膀,讓學生實現時空的“穿越”,拓展了文本的內涵,體會文本的意象與情感。王崧舟老師在《詩意語文》中說道:“文本詩意,就是那些‘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言語秘妙。它可能是某種言語表現形式,也可能是動人的情感、獨特的思想、深刻的哲理、重要的信息,或者形式與內容兩者兼得,但這所有的一切都只能存身于‘不朽的文字’中。”中國文學上素有“言不盡意”的傳統,而“象”則在“意”和“言”之間搭起了一架溝通的橋梁。而文字的背后也承載著對于生命、對于自然的洞悉和感悟。最近許多語文教學專家呼吁:我們不要一味地關注文本“寫了什么”,而要更多地關注文本是“怎么寫的”。
比如在教學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時,我們要抓住這首作品“詩中有畫”的特點,憑借文本將“詩”與“畫”結合起來,直觀地再現古詩的畫意,鼓勵學生去馳騁想象,在頭腦中形成畫面,體會出詩歌所表達的意境。如“春江水暖鴨先知”一句,既富有自然的情景,又蘊含了生活的哲理。為了讓他們深刻體會這首詩歌的寓意,可讓孩子們在熟讀的基礎上,自己親手畫一畫詩歌所描繪的畫面。兩三枝透過竹林的桃花,昭示著春天的來臨,嬉戲于江水的鴨子自由自在,在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賜。小河岸邊水草豐茂、密密匝匝,嫩綠色的蘆芽尖悄悄地鉆出頭來,孩子們對春天的喜愛之情溢于畫面。學生把文字變成了活生生的一草一木,對詩中的意境感受逐步加深,從而陶冶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秀美河山的情操。我想,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應該踏踏實實地引導學生多走進文本,引領學生在文本中走上幾個來回,這也帶領著語文教師返樸歸真,讓我們的語文課回歸生活本源。
語文教學中的文化內涵、外延十分豐富,一個民族的文化對一個人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語文教學必須從人文精神積淀和傳統文化發展的高度去把握,讓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熏陶與感染,從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試想 一個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中如果缺少民族文化的視角,那么他的語文課堂底色肯定是蒼白的。比如外國人學習漢語,盡管他們認識了“小橋流水人家”,會讀也會寫,但是短時間內他很難體會出其中豐富的內涵和韻味,而同樣的方塊字,在中國人的眼中,就是一幅幅生動的江南煙雨水墨山水般的圖畫,它們蘊含的無窮美感與詩情,唯有具備這種文化基因的中國人方能真正地體會到。語文教學只有真正幫助孩子把民族文化之根植入心靈的深處,才能讓他們體悟出這些方塊字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真正潤澤炎黃子孫的心靈家園。比如古代神話就是我們祖先們古代生產生活中的產物,是人類根據自己的判斷來解釋人與自然的矛盾的一種暢想,它反映了人們一種“創生、創造”的思想。課文《開天辟地》這篇深化就潛意識地反映了古代人們對社會秩序的維護,天地間一切都被神靈安排得井井有條,中國神話中的“神”都生活在“上界”,人格上、道德上都是“美”的化身。教學設計之前,我想教師在文本解讀上,除了文本表面的探究和挖掘,還需要對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對于教學內容才會有更清醒地認識。
文化就是一個民族血脈的傳承和濡染,著名的文化學家皮爾森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文化’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也就是說,文化是一種語言和精神習得、積累的過程。特級教師王崧舟在設計古典詩歌[www .DYLW.NEt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的服務,歡迎光臨]《楓橋夜泊》教學時,他站在學生生命成長的高度,著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養成,以詩歌接受史理論為依托,在文化傳承的背景下來組織課堂教學,促進了學生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這一課設計精巧,起承轉合,匠心獨運。教師由意象“愁眠”入手,讓學生在一堂課中穿越時空,傾聽著不同歷史時代、不同作者的心聲,逐漸滲透文化意識,迭起,寒山寺那千年的鐘聲令人蕩氣回腸,王老師用自己的睿智和靈性,揮灑著經典文化的魅力,抒發著騷客詩人的情懷,充分展示著“詩意語文”大氣厚重的魅力。
羅進近的教學具有大氣厚重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以他廣博的知識架構學生的語文知識網絡,用心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主張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材等的平等對話,以富有探究性的問題激發學生思考的樂趣,讓學生享受語文課堂的詩情畫意和智性光芒。
【教學感悟】語文教學既要指向品鑒文本的核心,又要指向學生人文的發展;語文教師既要對教學資源銳意窮搜,又要獨具只眼地簡化知識、發現美質。
作為《教學月刊·中學版》的編輯,我對很多中學教師的認識都是源于他們的論文,然而,認識羅進近老師卻是從他上《像山那樣思考》的一個教學片段實錄開始的。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羅老師從文本的表現形式著手,讓學生從語言文字本身走進文本,在細讀中把握言語的本質,通過理解、欣賞語言表現的形式,理解文本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從而引起學生心靈上的共鳴與震撼,收到了特有的教學效果。
長期以來,我國的中學閱讀教學,多從文章學的角度去分析文學作品,這種做法被發揮到極致,便出現了以文章結構分析來替代文學作品解讀、鑒賞的現象。在新的世紀之交,我國實行新的課程改革,然而在課程改革的推進過程中,有的教師因為不能正確理解課程理念,以致在教學中又出現了脫離文本大談特談體驗、感悟的現象。這種種弊端,導致我們的學生(也包括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成長起來的一部分教師)可能掌握了很多文學史的知識,或者知道了一些文章學的概念、術語,卻很少能真正自主地去解讀、鑒賞文學作品。近年來,人們已經逐漸意識到了閱讀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也有很多有識之士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在教學實踐中,陳舊的教學模式、浮夸的不良教風仍然大量存在。在這樣的背景下,看到羅老師“從語言文字本身入手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教學案例,不禁讓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覺,但是因為只是看到一個教學案例的片段,又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后來,收到羅老師的投稿。在羅老師的稿件中,我一眼看中了他關于“品鑒文心”的一段論述。在我看來,這正是他的教學案例背后的教學理念。于是,便就閱讀教學中的“品鑒文心”這一問題采訪了羅老師,并約請他撰寫了《體味真情 賞析細部 深度探究——例談“品鑒文心式”閱讀教學的策略》一文。
羅老師認為,當前的語文課堂出現了一種把遠超過學生認知的社會學、文藝學、寫作學和哲學等方面的知識“硬灌”給學生以顯示“過人學養”的不良教風。這與中學課堂的深度探究的教學設想是相違背的,應該引起重視和糾正。而他倡導并一直在努力踐行的“品鑒文心式”閱讀教學,就是基于他對這種不良教風的反思提出來的。那么,什么是“品鑒文心式”閱讀教學呢?對此,羅老師從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對“文心”的解釋入手進行闡釋。劉勰曾在其名著《文心雕龍》中把“文心”一詞解釋為“為文之用心”,所以,“品鑒文心”也就是品鑒“為文之用心”。在羅老師看來,文本蘊含著文章、文化、文學、文字等諸多價值和功能,構筑著作家和作品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思想世界和價值世界等,而這些方面恰恰正是文章的“用心之處”(可以通俗地稱之為“文本的核心”)。就閱讀教學而言,“品鑒文心”就是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引領學生去品鑒文本“用心之處”的教學方式。它不僅意味著要弄清楚文本中的一些基礎知識、基本能力方面的問題,而且意味著要弄清楚文本的特點、亮點、重點和疑點等核心內容,從而完成對文本核心內容的價值挖掘和意蘊揭示,建構起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此基礎上,羅老師進一步明確了“品鑒文心”式閱讀教學的方法:讀得真(體味真情),讀得細(賞析細部),讀得深(深度探究)。所謂“讀得真”,指的是讓學生帶著真情去誦讀文本,去打通和文本言語對象之間的情感聯系紐帶(即“通感情”),讓學生能夠將心比心,貼著文本喜怒哀樂。所謂“讀得細”,就是要能夠發現文本容易被人忽視卻往往重要的內容,這里的“細”不等于瑣碎,而是要精,要精煉和精彩。所謂“讀得深”,就是要求學生能站在一個高度和深度去理解文本、理解作者。如在《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時,羅老師運用了以下教學資料:這首詞有一個很特殊的地方,葉嘉瑩曾經指出了,在這篇僅100字的千古名作中,有很多重復的文字,如“江”“人”各三處,“山”“笑”“國”“一”“如”“多”等各兩處,卻沒有給人任何繁瑣啰嗦之感,其中的原因,正如清代文學家沈德潛所說“情真不覺音之繁詞之復也”。這個材料可以幫助學生從賞析詞中的細部入手,體味詞中的放達之情,接通了品鑒詩心的重要途徑,也成為了這堂課教學的一個亮點。又如,在《清兵衛與葫蘆》教學時,羅老師從“道”和“一”入手去深度探究這篇小說的文心。既然文中批判“武士道”,提倡“人道主義”,這里面都有道,這個問題就值得研究。從古文字學角度來說,“道”可以解釋為“面之所向、行之所達”。“武士道”所追求的目標,不是導致它的嚴重后果了嗎?“人道”所追求的目標,不正為世界人民所普遍接受嗎?而“壹”的解釋,從古文字角度來說,就是葫蘆的意思。壹,簡化之后,不就是“一”嗎?一,唯一,獨一無二,這不就是“個性解放”所要追求的目標嗎?所以,從古文字學層面入手可以去深度探究小說的主題,這也就成為了這節課的一大特色。
最后,羅老師還進一步指出,“品鑒文心式”閱讀教學對教師提出了兩點要求。
關鍵詞:本色語文 教學 實效
在一次同課異構活動中,兩位老師執教《我與地壇》節選。教學的實際是,一個老師在教學中采用了很多的教學手段,ppt上呈現了許多文字、圖片,播放了視頻,還要求學生圍繞畫面想象說話、結合文本空白討論續說內容、雖也有抓住重點詞句想象品味的環節,但因為課堂空間被填得滿滿的,安排時間甚少,學生如走馬燈一樣,不停地往下趕著,一切都是浮光掠影走馬觀花,學生根本沒有時間沉入到文本的核心中去;另一位老師,只是在提出了幾個啟思性的問題后讓學生自讀品悟中進行批注,通過討論交流,學生與文本、與文本的語言有了親密的接觸,師生、生生的思維得到了碰撞,一節課就在學生的讀讀議議中進行著,沒有什么特別的教具或是別具一格的地方,但課堂卻有著濃濃的語文味,學生真正走進了文本,感受詞句的情意。
顯然,第二位老師的課,平淡但有效,因為他給學生搭建了一個進入文本的個性化臺階,課堂上學生緊緊扣住了文本的具體內容、個性化的情思以及獨特的表現形式(具體的語言形式)與文本進行著真實而深入的對話,表面看只是培養語言的感知力,深層次卻是加深與文本生命的整體性對話,加強綜合性的文化理解與文化積淀,在很大程度上理解了史鐵生這個獨特的文化生命體的心靈密碼,從語言感知、情感體驗、文氣激蕩、文化貫通、思維錘煉等諸方面給學生以滿足、提升和引導。
確實,課程改革以來,語文課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追求高效優質的課堂,成了廣大教師教學設計的目標。但也有不少教師,在改革中迷失了方向,為了讓課堂具有先進新鮮的教育理念的光斑忘掉了語文學科的特質和文本教學的基本任務,異化而走向 “高耗低能”“少慢差費”:非語文教案非語文活動充斥課堂,語言教學被邊緣化。課堂上要么教學形式新潮別致,教學手段時尚花哨,學習氛圍紛繁熱鬧,圖片、視頻、音樂、表演輪番上場,吹拉彈唱盡顯其才能,各種資料,各種媒體狂轟濫炸:要么“課文內容無限探究”,“知識內容任意拓展”,“思想情感無限拔高”,能說的海闊天空胡謅一通,不能的大眼瞪小眼,教師則不辨是非一味表揚:在有限的學習時間里本應唱主角的“通過語言教學研讀文本”這個內容讓了位甚至缺了位,忽視了引導與情感體驗,把“對話”變成問答,把“自主”變成“自流”,合作活動形式化,“探究”泛化或神化,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簡單化,學生的實際是閱讀文本淺層、淺薄、淺陋,與文本隔膜,得不到文化積累、技巧感悟、思維錘練,反而使得他們邏輯不清,談話偏激,個性張狂,心態浮躁。
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易耗低能”“少慢差費”的課堂,我想主觀和客觀因素都存在。最主要的是主觀上我們對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把握不準,對新課改的理念似是而非,思想上輕視文本,教法上設計隨意。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上說:“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薄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眳问逑鎰t說,“語文口頭為語,書面為文,語文教學就是口語和書面語的教學”,“使用語文是一種技能,任何技巧必須具備兩個特點:一是正確,二是熟練,要正確必須善于模仿,要熟練必須反復實踐(《呂叔湘論語文教學》第59頁)?!币晕业睦斫猓f得具體些,語文,就是通過學習掌握民族語言文字來認識文學、文化的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課程。
第一,“學習掌握民族語文文字”點明了語文的基礎(語言文字)、民族性和特點,揭示了“語文”這門課程的本質是語言文字學習性,這是它的本原,而非其它。第二,“認識文學、文化”點明了語文的上層建筑是文學和文化。語文教育分三個層次:語言文字、文學、文化。它通過語言文字訓練并提高人的語言交際能力(聽說讀寫)的同時,豐富人的文學經驗并擴展人的精神經驗,培育人的心靈,形成人的自我個性生命,這同時也就是母語學習和文化熏陶。第三,“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課程”,點明了語文的工具性作用和所屬課程范疇。屬性上,語文教育,并無“內容”與“形式”之分,本質上是一體的、不可剝離的生命整體。所謂“語言形式”的東西,早已先天地、深刻地“積淀”到“語文內容”之中,“語文的內容”與“語文的形式”實不易剝離。語言本身就是人的精神,語言本身就是文化(不只是所謂載體),語言本身就是世界的呈現模式。
由此,我們必須正確認識教學文本的價值。
中國古代傳統的語文教育,簡單地概括其方法就是“不懂也要背,背多了自然懂”。五四后,現代教育觀念西風東來,很多人引入西方的“科學標準”理念,綜合傳統的評點法與國外的教材分析法,形成評析法――在一個“課”的時段中,通過講、授、評、析、練,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要求,無論是學習的結果還是學習的過程與學習的評價都有嚴格的“量化標準”,于是語文教學陷入了一個唯課本的尷尬的泥潭。殊不知相當數量的學生早已對咀嚼被老師咀嚼過的文本興趣索然,失去了語文學習的品嘗、發現的欲望和情趣,也就是失去了學習的原動力,只剩下為考試而學習的操作。
針對這種唯課本的現象,葉圣陶老先生提出了“課文無非是一個例子”的著名論斷,它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提示教師要引導學生去不斷地、主動地讀更多的書,獲取更多的信息,體現了大教育的觀念。但是對“課文無非是個例子”,稍不注意就會造成反面的理解,在課堂教學中輕視文本的學習。我們必須注意到葉老先生的本意絕不是就可以輕視文本,因為“例子”類似于教學中的“例題”,不通過例題,數學教師無法把數學知識真正傳授給學生,同樣,不把語文文本這個“例子”的作用充分發揮,它就不能作為激發學生語文學習求知欲、探索更多語文知識與技能的導火索,就不能成為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起點,如果起點上就沒有發展,何來后來的“可持續”,語文素養的養成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因此,作為“例子”,我們必須重視“文本”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
從知識上看,語文知識不是純知識,它有感悟蘊含其中,不同于數理化的學習,掌握了某個公式定理就可以運用的,語文知識多由文本中積累體悟歸納而來,比如各種修辭手法,僅記住名稱,而不結合文本來認識,就難以理解其作為修辭手法在文章表達上所起的作用,那就不能真正了解并能有意識地正確運用,那種學習仍是空的,由知識而能力,不能繞過文本,比之于人為設計的語言碎片的訓練材料,文本更有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文本作為學習的對象才真正可以使學生語文素養實現“養成”,事實上,以文本為對象,自然側重于對文本的解讀,進而精讀與細讀,這個過程就是學習掌握民族語言文字來認識文學、文化,而文本在其中起一個貫穿的作用,就如比錢串子,串起一個個散錢。反過來說不利用文本進行語文學習,是不對應于學生的心智發展規律。學生的思維發展,應當是由形象而抽象,或者說由感情到理性,在這個緩慢的轉化過程中,還是得以文本為重。
可見,抓住文本進行語言教學,這才是語文教學的“本色”。梁實秋有言:絢爛之極歸于平淡。我們的課堂本無須“絢爛”,無需脫離文本去搞些熱鬧而不實用的把戲,必須歸于平淡,回歸到本色語文的教學軌跡上來,放大并突出語文學科屬性,才能真正提高師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最有情趣、最有韻味的語文學習,需要真正與文本語言面對面,那才是富有神韻的語文學習。脫離文本語言學習的熱鬧與探究,這不是語文課堂所需要的。
我們必須用語文學習的本原性問題驅動對文本的學習,在平淡本色中突出語言教學。
我們確實應該思考語文課堂是重形式還要重內容,是追求繁雜還是崇尚簡單的問題,這也關涉到教學的成本控制和課堂的實效問題。有時候,簡約并不代表乏味可陳,也許正是精彩無限。別只想出彩,出彩靠的不是課堂上的花招,靠的是實實在在走進文本的學習過程,這是只注重形式,講求熱鬧的教學所無法實現的,那樣的課不能培養學生的語感,不能錘煉學生的思維,更不能落實語文教育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說它面目可憎,一點也不為過。用不太恭敬的話說,是羞辱了學生的智力與心靈。
可見,我們必須樹立以“語言應用”為核心的閱讀教學這一基本觀念,其主要內涵是①理念上以發展學生的言語能力為價值取向與追求目標。②思路上講究“以語言帶動內容”,研究體悟語言進而把握文本。③方法上通過言語實踐讓學生“親歷”和“歷練”,得到感悟、積累與提高。④行為中融工具性與人文性于一體,使學生達到知識、文化、思想、品德、審美等語文素養和博學、勤思、探究等語文實踐能力的新的融合與沉淀。因此,必須針對文本個性,聚集語言因素,把握語文的核心價值,同時著力言語應用,促進言語的有效“增值”,把探尋作家的心靈密碼和培養學生的文化表現力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