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8 10:28: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健康與咨詢心理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咨詢心理學 教學改革 案例教學 角色模擬 小組討論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3)10-0199-02
《咨詢心理學》是一門應用型課程,是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之一。為了使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理解咨詢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術,運用咨詢心理學的基本方法,針對各種人群的心理特點和心理問題進行咨詢活動。本課程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教學改革,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操作,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學生的分析問題與解決的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們將案例互動式、探究式等多種新的教學模式逐步滲入到咨詢心理學課堂教學之中。在咨詢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過程中,我們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學、觀摩演示教學、心理學影片賞析等教學方法,通過角色扮演和小組咨詢等方式,讓學生體驗咨詢過程中不同角色的感受,從中感悟作為咨詢人員應如何有效體會、了解來訪者的心態,如何有效的進行心理咨詢。
一、案例分析教學貫穿教學全程
案例教學法是咨詢心理學課程最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是指教師使用典型的案例,以團體或小組的形式進行專題討論、撰寫案例分析報告等方式開展的教學活動。案例分析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增進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和對話,引發小組討論者的反思,在實踐中增加參與者的經驗,案例教學包括收集案例原始材料、分析討論案例、總結和反案例等幾個過程。[1]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選擇我國知名心理學專家以及《心理訪談》等經典的心理咨詢案例的錄像,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觀看,并交流感想與感受,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和點評。這種以心理咨詢案例錄像為主線的教學方式彌補了傳統講授教法的不足,針對學生的心理咨詢經驗不足等特點,增強了他們對心理咨詢過程的感性認識,案例分析教學方式能夠讓應用心理學專業的本科生深刻感受心理咨詢的整個過程,了解心理咨詢過程各階段的前后銜接,身臨其境地感受來訪者心理問題和心路變化的歷程,認真體會專家進行面談和攝入性談話的角度和技巧等。該方法是提高學生心理咨詢技能,較直接和迅速的教學方式之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咨詢技能技巧。在應用案例分析教學方法時,主要是采用分組討論、專題式討論、辯論式等多種形式的討論方法進行案例教學。
二、采用模擬心理咨詢的教學方法
在實驗實踐操作中,應用模擬心理咨詢的情境開展的教學模式,主要采用角色扮演法來模擬心理咨詢的過程。該方法的教學程序是:兩人一組,分別確立咨詢師和來訪者,模擬演示咨詢完整過程,咨詢師和來訪者分享感受,由班級的其他學生對咨詢過程的優點和不足之處進行討論,任課教師做總結和指導,其他同學評價交流,教師點評共享提高。在模擬的過程中,讓兩個學生分別扮演來訪者和咨詢者,在扮演的過程中親歷心理咨詢過程,其他學生觀察;模擬心理咨詢的過程結束后,來訪者和咨詢者雙方進行反饋,在角色扮演中訓練學生應用心理咨詢技巧和技能的教學方式。如采用行為訓練法系統脫敏訓練治療大學生人際交往不良等問題。由兩名學生組成的演示小組,在演示過程中將系統脫敏療法應用的步驟等做演示,演示結束后,首先由演示者自我總結主要的收獲以及出現的問題,然后大家討論其中的不足等。根據咨詢心理學教材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詳細而具體的要求和程序,角色扮演過程中,通過對咨詢過程的間接體驗,對于深化咨詢理論的理解,積累心理咨詢經驗是非常有效的。[2]
在開展模擬訓練之前,要求學生課前收集相關的技能、案例等資料,制定詳細而具體的方案,如需要設定的實驗情境、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問題解決的方法等。在模擬演示過程中,任課教師是引導者和調控者,當學生模擬到位時,教師要及時給予認可和表揚;當學生的模擬表演出現問題時,老師要及時進行分析和處理,給予正確的引導。模擬表演練習結束后,參加模擬的雙方即時地對模擬過程進行反饋,全體同學參加討論,找出模擬表演的優點和不足之處。教師對此次模擬表演的實際操作水平、在表演中用到的溝通技巧,以及涉及的相關專業知識的應用是否合理等方面進行點評。
通過這一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參與到模擬的心理咨詢過程之中,親身體驗和經歷咨詢與被咨詢的過程,體會作為咨詢者與被咨詢者的心理變化,也將本身的問題暴露出來。在模擬的過程中,學會把學習的咨詢理論應用于解決來訪者的問題之中,學習應用如面質、自我開放、共情等技術,逐漸掌握心理咨詢的技能。這一教學方式有利于更好地實現將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向技能操作能力的轉化, 幫助提高學生心理咨詢的實踐能力。通過模擬心理咨詢,學生可以很好的學習心理咨詢的技巧,通過對心理咨詢的反面的示范進行分析,可以很好的找出咨詢中的不足與錯誤,以促進咨詢技巧的掌握。
三、團體訓練的咨詢實驗課訓練模式
以團體活動為載體,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咨詢技術練習和咨詢方案設計,將團體活動引入實驗教學中,讓學生在團體活動中學習心理咨詢的技巧,通過多看、多聽、多想、多說、多做、多感受、多合作,強化了心理咨詢理論知識的學習,促進了同學間的情感交流,也增加了團體的凝聚力。團體訓練可以讓學生真實的感受作為來訪者的各種情緒、情感和心理問題,也可以讓他們學習團體中一些常見問題的處理方式。[4]
咨詢心理學實驗課堂上的團體和普通的團體輔導有不同之處。首先,團體訓練的成員是同班同學,領導者是任課教師而不是普通的咨詢師,團體成員之間非常熟悉,在交流時更能理解互相的想法。團體成員是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同學,他們更多的了解彼此,能夠更好地了解其他成員的認知和感受,在團體訓練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進行自我反思和從多個視角看待問題。但是也可能存在負面的影響,如學生可能會擔心同學和老師對自己的看法而保留自己的評價,難以深入。在團體訓練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參加的學生進行有效科學的分組。小組成員盡量彼此較陌生,小組的組數、組員數、組員構成情況要恰當,組數要適宜,人數盡量均等,男女生合理搭配。每小組以6-8人為宜,一次活動大概4節課,每周1次。其次,在活動前可采取民主征集的方式制定嚴格的團隊的規則,規則是維護正常、健康團體的必要手段和重要保障。任課教師要營造一種信任、和諧、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更好地帶領團隊開展各項活動。
另外,我們還采用了心理學影片賞析重視直觀教學,對以心理咨詢為題材的影視進行分析,將影視片段融入理論教學,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加深對《咨詢心理學》理論和技術的理解。如精神分析療法一章,《愛德華大夫》是電影史上第一批以精神分析學為主題的影片之一,多處運用了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療的方法與技術(如精神分析、夢的解釋等),簡單展示了弗洛伊德關于精神分析的幾個問題。采用“導-看-評”的模式,在觀看前對學生進行引導,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觀看中引導和把握學生的情緒和體驗,觀看后進行評述和討論。
實驗教學是培養人才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蹲稍冃睦韺W》課程教學的改革的研究與實踐表明,通過對教學手段、實驗室建設和管理理念、教學方法、建立實踐基地等方面改革,以及運用案例分析、模擬心理咨詢等方法進行咨詢心理學實踐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心理咨詢操作技能,提高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與實際的技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進.應用心理學專業咨詢心理學校本課程建設探析[J].職業教育研究,2011(02):77-79.
[2]孫愛民.高等師范院校實驗課程的改革[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1(3):62-64.
再過八天,三年的本科函授將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本以為寫完畢業論文,考完最后的幾門課程就全部結束了,誰知還有一件麻煩事等著我們去做,那就是填一份畢業生登記表。翻開看看,其他欄目倒是比較容易填的,花工夫的就是“自我鑒定”這一欄了。中午,上完課回家,匆匆吃完飯就跑到房間寫起了草稿,涂涂改改,整整寫了兩個小時才完工。現將完稿發到這里,算是存個檔吧。
正文:
通過三年的本科函授學習,本人在思想認識、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提高。現概括如下:
(一)思想方面:本人在函授期間,能認真學習學院開設的《人格心理學》、《教育社會學》、《咨詢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等課程,對各種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有了較系統的了解和把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對兒童發展心理學理論的學習,本人了解到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尊重、關愛全體學生;通過對人格心理學理論和咨詢心理學理論的學習,本人明白了只懂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不是合格的教師。合格的教師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更關注學生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養樂觀上進的心態是他們共同的目標。
三年的函授學習和社會實踐是我不斷的挑戰自我、充實自己的一個過程,本人在思想認識、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F總結如下:
一、思想認識方面:本人在函授期間,能認真學習學院開設的《人格心理學》、《教育社會學》、《咨詢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等課程,對各種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有了較系統的了解和把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對兒童發展心理學理論的學習,本人了解到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尊重、關愛全體學生;通過對人格心理學理論和咨詢心理學理論的學習,本人明白了只懂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不是合格的教師。合格的教師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更關注學生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養樂觀上進的心態是他們共同的目標。
二、業務知識方面:三年的函授學習,實質上面授只有三個月左右。時間雖短,但本人覺得受益還是很大的。特別是學習了《教育原理》、《普通心理學》和《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之后,本人覺得自己的理論水平提升了許多。平時,本人會不由自主地把所學的理論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和教育實踐中,效果都是相當不錯的。工作之余,
自學考試的文憑不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終點,而是我們走向新生活,尋求更高發展的新的起點。我們應該以自考文憑為新的起點,向更高的知識境界繼續攀登,并以此作為回報社會的資本和依據,為維護公平與正義做出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和貢獻!
通過這幾年認真學習自考課程,我開始更加關心時事政治,對黨和國家的理論、政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領會,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提高了個人素養和道德品質。
幾年的自學考試經歷,使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讓我逐漸學會了該如何面對新知識進行自學,然后對其進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運用?在邊工作邊學習中,我合理安排空閑時間,認真研讀教材,然后整理有關要點、重點做好筆記;最后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我想這些學習的方法和習慣,將會使我受益終生。
我真的很感激自學考試,它是改變我一生命運的考試!它帶給我最大啟示是:只要努力必有回報,只要付出必有成就。
在過去的幾年里,自考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年的4月、10月我會很自然的調節自己的生活節奏,投入到復習迎考中去,考試已經不再是一種任務,而是一種習慣。
1.我國心理咨詢的特點
1.1我國需要進行心理咨詢的人口數量巨大
心理咨詢最一般、最主要的對象是亞健康人群。近年來我國社會發展較快,人們在享受豐富物質生活的同時,因利益分配、競爭壓力、觀念沖突引起各種矛盾劇增,由此導致的心理健康問題越發值得關注。2007我國國民心理健康狀況對全國21個?。ㄖ陛犑校┑?9個城市取樣研究報告表明:11%—15%的人心理健康狀況“較差”,可能具有輕度心理問題,應及時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2%—3%的人心理健康狀況“差”,可能具有中度到重度心理問題,急需獲得心理咨詢與治療。[2]據此推算,我國需要進行心理咨詢的人口數量巨大,這一特點決定了我國的心理咨詢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1.2我國心理咨詢的專業基礎比較薄弱
心理咨詢的專業基礎是心理學,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心理學的發展比較滯后,心理學知識的普及程度低,心理學理論研究比較滯后,心理學專業人才比較少,心理學培訓機構的實力較弱、社會機構的建設不夠壯大。由此導致我國心理咨詢的發展在知識普及、理論研究、人才培養、行業規范等方面受到很大制約。心理咨詢的專業基礎比較薄弱的特點,決定了我國當前心理咨詢行業的發展水平較低,將來心理咨詢行業的成熟和規范需要經歷一個較長的發展階段。
1.3我國傳統文化對心理咨詢有著深刻影響
心理咨詢作為心理科學在咨詢領域的應用,反映了一定的超文化的科學性,然而,具體的心理咨詢理論、技術、取得的一些經驗性的成果局限于一定的文化背景。我國傳統文化對我國心理咨詢有著重要的影響,其中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在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風格等方面影響著我國民眾的心理。由此導致西方的某些心理咨詢理論不適合中國人的心理特征或者對中國民眾的心理輔導不能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傳統文化對心理咨詢的影響這一特點,決定了我國心理咨詢本土化的發展方向。
2我國心理咨詢的發展取得的成績
2.1我國心理咨詢的研究初具規模
近年來,我國在心理咨詢的宣傳方面取得一定進步,翻譯和編著出版的介紹心理咨詢技術和心理咨詢知識的書目已多達幾百種,刊登有關心理咨詢的文章的學術類與普及類期刊之和多達數十種,包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健康心理學雜志》、《心理與健康》、《大眾心理學》等。關于心理咨詢方面的文章在近幾年也呈現出繁榮的景象,在我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搜集2001年到2008年期間的文獻,以“心理咨詢”為主題搜集,據不完全統計,共有5083條;以“心理咨詢”為篇名搜集,據不完全統計,共有833條。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相比,我國心理咨詢的研究初具規模。
2.2我國心理咨詢的宣傳取得一定成果
就對心理咨詢的態度來講,我國公眾對心理咨詢經歷了從懷疑到初步認同的過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由于缺乏了解,一提起心理咨詢,人們總是想到精神疾病,公眾對心理咨詢持漠視和懷疑態度。最近幾年,各方面關于心理咨詢的報道使公眾對心理咨詢有了比較客觀的了解,我國公眾特別是城市居民越來越積極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對心理咨詢的態度有所改善,持逐步接受態度。2008年零點調查公布的對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共10個大城市3254名常住居民的調查報告顯示:在存在心理問題時,35.1%人愿意尋求心理醫生幫助,38%的人視情況而定,有26.1%的人明確表示不去看心理醫生。[3]以上數據表明,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心理咨詢的宣傳取得一定成果,越來越多的人可能成為心理咨詢的對象。
2.3我國心理咨詢專業化建設取得較快進展
我國心理咨詢起始于醫院,其后在高校取得發展,上世紀九十年代心理衛生協會成立了心理治療和心理咨詢委員會,促進了心理咨詢在我國的發展。近年來為了提供更多的專業人才,我國啟動了心理咨詢師的培訓機制,并建立了相應的機構。當前,我國心理咨詢機構和心理咨詢師培訓機構已經遍布全國。有數據表明,截至2006年7月,全國共有心理咨詢師培訓機構112個;截至2006年9月,全國共有心理咨詢機構149個;到2007年9月,我國心理咨詢師隊伍已壯大到12萬人。[4]我國心理咨詢機構的完善和心理咨詢師隊伍的壯大促使我國的心理咨詢沿著專業化的道路較快發展。
2.4我國心理咨詢的法規建設逐步加強
當前,我國心理咨詢建設逐步法制化。近幾年來,我國心理咨詢的管理頒布了很多標準,心理咨詢機構的建立趨于完善,人才的培養初具規模。2001年8月,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制定的《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標準(試行)》正式公布。2002年,心理咨詢師被列入《國家職業大典》,同年7月,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宣布正式啟動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資格培訓鑒定工作。2003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正式啟動國家心理咨詢師遠程培訓項目,培養專業的心理咨詢師。2004年4月,心理咨詢師職業資格鑒定在全國正式進行。2005年10月,《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標準(2005年版)》的頒布,從此正式為心理咨詢師確立了職業規范。2007年制定了《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機構與專業人員注冊系統》,用文件的形式頒布了《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員注冊標準》(第一版)和《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工作倫理守則》(第一版),進一步完善了心理咨詢的管理體制,規范了心理咨詢專業人員的職業行為。
3.我國心理咨詢存在的問題
3.1我國心理咨詢的市場需求不旺
雖然我國公眾逐步趨于對心理咨詢的認同,然而由于受到文化傳統的影響,我國民眾比較保守,出現心理問題時,寧愿自己去面對困難,也不愿意求助咨詢人員的咨詢服務,加之我國心理咨詢服務市場良莠不齊,增加了一些人的顧慮,另外心理咨詢要收取不菲的服務費,也讓一部分人對心理咨詢望而止步。2007年中國一些地區就出現了由于缺乏咨詢對象,心理咨詢機構處境艱難的狀況。[5][6]心理咨詢的呼聲較高但有效需求不足的“冰火兩重天”的問題制約了我國心理咨詢的蓬勃發展,是我國一線心理咨詢工作者需要努力克服的問題。
3.2我國心理咨詢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偏低
2008年秦漠教授等對我國六大區的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的調查表明:我國從業人員的專業水準讓人擔憂,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的學歷背景為心理學的僅占總體的34.8%。秦漠教授分析認為,許多人可能是在接受了一些在職專業培訓后進入心理健康服務領域工作的。[7]和國外咨詢人員一般要具有碩士以上學位并且經過長達5年以上的專業訓練相比,我國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人員專業基礎非常薄弱。學校部分從事心理咨詢的人員是從從事政治思想工作的人員轉來,這些人員雖具備心理學背景,卻缺乏心理咨詢技能的培訓和實踐;醫院心理門診的醫務人員多是醫學出身,沒有系統地接觸心理學知識;社會團體的心理咨詢師的專業素質同樣讓人擔憂。從專業背景看,我國的心理咨詢師大多不是學習心理學專業,而是其他專業的心理學愛好者;從接受專業培訓情況來看,咨詢師的接受的培訓時間短,專業素養與嚴格意義的咨詢師的從業要求相差較大。我國心理咨詢人員專業素質較低的問題制約了我國心理咨詢的健康發展,是我國的培訓機構亟待解決的問題。
3.3我國心理咨詢缺乏有效監管
我國心理咨詢的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道路,然而,我國心理咨詢行業的規范發展也存在較大隱患,原因在于我國對心理咨詢師的培訓和服務缺乏有效監管。具體表現在:第一,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的認證和資格審查不嚴。有些未經心理咨詢資格的認證的人員或只經過簡單培訓的人員也進入咨詢領域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第二,心理咨詢行業職業資格缺乏統一標準,勞動與社會保障部有“心理咨詢員”和“心理咨詢師”的職業認定,衛生部有“心理治療師”從業認定,中國保健協會和人才交流中心又推出“心理保健師”的人才評定。[8]第三,我國沒有建立起心理咨詢工作效果評估和督導體系。我國一級心理咨詢師的職業標準未啟動,心理咨詢的督導工作缺乏專業人員的完成。[9]基于以上原因,我國心理咨詢服務行業管理比較混亂,我國心理咨詢缺乏有效監管的問題制約著我國心理咨詢行業的規范化發展,需要國家管理部門高度重視、加強協同,切實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
3.4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心理咨詢任重而道遠
我國現有的心理咨詢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多引進于西方,而針對我國人民的心理特點所進行的研究不足。由于文化差異,西方心理咨詢的一些概念僅僅是西方心理咨詢發展的特定環境的產物,翻譯的西方心理咨詢理論并非完全適應我國人民的心理。有鑒于此,我國心理咨詢工作者強烈地呼吁加強心理咨詢理論的本土化,創建適合本國國情的心理咨詢理論,并為此做出了一些創造性的工作。1999月,在首都師范大學召開的心理輔導國際研討會上,香港中文大學林孟平教授在其主題演講中提出了這個問題,引起了與會者的較大關注,并引發出廣泛的研討。[10]2001年12月,在清華大學召開了“華人文化與心理輔導的國際研討會”,來自臺灣、香港、大陸等地的一百多名心理咨詢專家和臨床學家熱切地討論了心理咨詢本土化問題,并提出了許多本土化的治療技術、方法。[11]近幾年,諸多的學者撰文對我國心理咨詢的本土化從發展歷史、結合文化到創新技術、培養人才諸方面都作了深入的有意義的思考和探討,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離建立完全適合我國國情的心理咨詢的目標相差較大,我國心理咨詢未完成適應國情的轉變,標志著我國心理咨詢行業發展的不成熟,還需我國心理咨詢人員特別是專家在此方面作出貢獻。
關鍵詞:職業指導;職業目標;職業指導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12-0158-02
職業指導指相關社會組織幫助個體依據自身的身心特點,結合社會需要選擇最佳職業,并在職業道路上順利發展的各種措施體系的總稱,其目的是實現人職匹配[1]。伴隨著社會轉型的巨大變革,大學生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職業指導在我國高校越來越受學校所重視。近年來,國內對大學生職業指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課程設置、教學模式、教師隊伍等方面[2-5]。當前職業指導存在以下問題:教學形式單一,內容單調缺乏針對性;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職業指導課的指導思想存在偏差,缺乏全面性;缺少個性化指導。因此,本研究在綜述文獻的基礎上,以應用心理學專業為例,構建大學生的職業指導體系。
一、職業指導的目標
職業指導的目標是在了解自我、了解職業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職業,最終達到人職的最佳匹配。因此,在職業指導過程中,引導大學生分析自己的個性特點,了解專業特點和職業特征,進而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以應用心理學專業為例,其本科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心理學專業知識技能并能夠將心理學知識應用于教育、醫療衛生和組織管理等領域的社會實踐,有能力為個人與社會機構提供心理學專門的專業技術人才。此培養目標決定了心理學專業學生需在工作中應對兩種要求:運用程序化的手段高效率地解決具有普遍性意義的問題;針對個別特殊性表現,要有敏銳的專業鑒別能力,并能夠創造性地運用已有經驗來應對新的、特殊的問題。其中,前者是對學生的專業技能的要求,而后者則是對學生的理論研究能力的要求[6]。
二、大學生職業指導的內容
職業指導的根本目的是最終達到人職的最佳匹配,圍繞這一目標,職業指導應從自我認知和職業探索兩方面來展開。
(一)自我認知
在自我認知方面,職業個性、氣質特點、能力以及價值觀是職業指導過程中重點考慮的方面。自我認知首先從職業個性開始,霍蘭德認為應根據個性來選擇相應的職業,如研究型的人更適合與物打交道的工作,如實驗員、工程師等;氣質類型影響著大學生的職業類型,如膽汁質的大學生適合從事開拓性的職業;多血質的大學生可以考慮困難性、靈活性較大的工作;黏液質的大學生更適合條理性要求高的職業;抑郁質的大學生適合較為細致、需要細心觀察的職業[7]。性格是一個人在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征,外向的大學生開朗、活潑,適合從事社交性的工作;內向的大學生安靜、謹慎,適合從事穩定性的工作。因此職業指導過程中應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也應重視職業性格的塑造[8]。能力也是職業指導重點考慮的方面,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點、能力水平以及優劣勢能力,選擇與能力相適宜的職業,有助于個體在相應的崗位上做出成就。價值觀是個體對周圍的客觀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看法。
(二)職業探索
1.確定職業目標定位
職業目標以學科培養目標和特點為依據,以應用心理學專業為例,目前來說,與該專業相關的職業崗位主要包括。
第一,學校心理健康老師、心理輔導員以及嬰幼兒發展指導教師。這是目前應用心理學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方向。隨著社會的復雜性,社會生活方式的變遷,人們思想文化觀念的更新,學生的心理困惑、心理問題明顯增多,教師、家長甚至學校領導的心理問題也在與日俱增。因此對心理學的專業人才的需要也相應增多。目前大部分中小學校都在陸續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就需要有心理學專業知識和能力的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此外,經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對嬰幼兒早期的發展、智力的開發將對其后期的發展有很大的益處,所以這也需要大批的心理學專業人員從事這方面的工作。
第二,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測評與開發。企事業單位的人事測評、人員選拔和訓練等已真正成為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員工援助計劃(EAP)日益受到重視??梢哉f,這一領域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高,這對于心理學專業的學生而言,更具發展前景。
第三,職業心理咨詢師。專業的心理咨詢和治療日益顯示其獨特優勢。目前,很多社會上的職業咨詢機構中的咨詢人員,有相當一部分是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心理學專業教育,致使心理咨詢師的職業資格受到質疑。這也是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學科培養和職業指導中應該重點考慮的一個內容。另外,諸如醫院、司法部門、營銷機構等也日趨重視心理學人才的輸入。因此在對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學生進行職業指導時,這些職業信息也應納入指導內容中。
2.積累職業知識,拓展職業技能
在確定好職業目標之后,職業知識技能的累積就是學生生涯規劃的重要內容。積累職業知識和技能與職業目標相結合。比如從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應熟練掌握普通心理學、生理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針對學生較強的學科,了解不同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狀況。從事專業的心理咨詢工作,需要掌握咨詢的理論與技術,同時還要掌握職業技能、職業道德,不斷培養自己的職業素養。
3.職業認知
職業認知指了解職業世界,包括崗位職責、工作環境、工作性質等。職業政策對大學生有獨特的影響作用,它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職業觀念和職業規劃。職業政策指導是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的基礎。大學生通過職業政策指導了解國家勞動人事制度,了解國家和地方就業政策,了解行業發展前景等。對大學生進行廣泛的政策引導和咨詢,可以幫助他們糾正擇業誤區,較快樹立專業意識,順利實現學生角色轉型。
三、大學生職業指導的方法
(一)授課法
學院開設職業指導課,全面、深入、系統地對學生進行職業指導,向學生介紹職業政策、職業觀念等內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職業觀念,全面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具體的實施應貫穿整個大學生活:大一時,職業指導教師應將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專業畢業流向等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做好學生擇業觀、就業觀和創業觀的教育,使他們了解我國目前的就業形勢,幫助他們初步做好職業生涯設計,以確定自己今后學習、工作的具體努力方向;大二大三期間,教師的工作應著重落實在指導學生學好專業知識,為就業和創業做準備上;大四時教師則以教授擇業、就業和創業等實用戰術為主,幫助學生根據社會需要及其身心特點順利實現就業、創業或升學,并在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同時得到發展。
(二)學校心理咨詢機構的輔導
作為學校的專業輔導機構,也要發揮職業指導的作用。除了給學生提供心理上的幫助外,還應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探討、自我分析。引導他們通過自評、他評、心理測驗和心理咨詢來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自己。職業指導中首先應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分析與評價。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興趣、職業個性等特征。同時,還應引導利用周圍的線索來了解自我,可以通過師生的評價,以更加客觀、準確、全面的方式認識自己。
(三)開展講座
學校應定期舉辦一些職業指導方面的講座,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職業知識。若條件允許,可邀請人力資源專家、畢業校友等人士來校為學生舉辦就業與創業輔導講座;邀請社會成功人士做專題講座,介紹自己職業生涯和職業規劃的關系,讓學生認識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邀請人事和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我國人事政策和社會保障政策;就業指導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大學生就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及相應的應對措施。
(四)職場情景模擬
創設一些有代表性的職場情景,引導大學生在模擬情景中了解這一職業的工作環境、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及職業所需的知識技能等。最常見的職場情景模擬是角色扮演法,該方法是美國精神病學家Moreno于1960年創建的一種社會心理技術,即使人暫時置于他人的社會位置,并按這一位置的要求方式和態度處事,以增進對他人社會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從而學會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9]。比如心理咨詢工作,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給學生提供一個模擬的職場布局格式,創設相關的情景,讓學生根據不同的職業角色去體會這一職業,以便在現實中做好充分的職業準備。
(五)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是對學生進行職業指導教育最有效的途徑。在目前就業壓力增加,就業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必須考慮所培養人才的應用性。對于本科專業學生來講,實踐技能是其關鍵素質[10]。因此在專業建設中都要把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訓練放在突出的位置。如就心理學專業而言,義務心理咨詢活動、精神病院見習、監獄見習、教學實習等活動均是社會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確實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柳君芳.職業指導的概念與基本內涵[J].北京成人教育,2000(1):15-16.
[2]葉一舵.以就業為導向構建適應社會需求的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34-38.
[3]王魯黔.談職業指導課程的內容[J].高教論壇,2006(2):23.
[4]楊松.試論高校開展職業指導的內容和方法[J].衡水學院學報,2005(3):37-40.
[5]李進,朱麗娜.試論我國大學生職業指導的內容與形式.經濟與社會發展[J].2006(4):217-219.
[6]蔣柯.應用心理學專業本科生研究型培養模式探索[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0(2):40-43.
[7]王曉鈞.管理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劉曉君.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心理因素分析[J].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2005(6):51-53.
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我們在教育活動當中,要確立人的主體性地位,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最終讓學生實現自我實現。[2]
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要培養思想上、專業上全面發展并且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質的全面發展的人才。[3]科學和藝術是一個硬幣的正反兩面,一方面,在教育內容上,要擴大教學領域,加強各學科間的滲透。另一方面,在教學實踐中,要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承認差異,因材施教,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
重視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一方面,我們要理解、尊重、關心學生,把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體現到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去。另一方面,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4]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首先,要營造靈活、開放的創新教育環境。其次,教學方式要多層次、多樣化,創新化。最后,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
發展心理學研究個體成長發展過程中的心理轉變。學生主要的受教育時期是兒童青少年階段,這一時期恰好也是他們身心快速發展變化的時期,怎么樣讓教育和學生的身心發展相適應,需要從個體心理發展與心理適應的角度來給予研究和指導。
教育教學需要發展心理學的指導。德育工作、美育工作如何展開,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如何培養和開發智力,如何安排課程、如何編寫教材等等問題的回答都要考慮到兒童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特征和規律,考慮到不同年齡段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需求。[6]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發展心理學的指導。當前,大中小學都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的心理壓力、情感困擾和社會適應等心理問題依然存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將是發展心理學、咨詢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領域更加關注的問題。
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需要發展心理學的指導。比如關于情感發展與情感教育、校外環境中的心理發展與教育、健全人格以及生涯規劃、環境變化背景下的心智進化等等,這些都離不開發展心理學的理論和實踐指導。
摘要:21世紀的青少年,必須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種種困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才能在學習、工作與生活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時下,青少年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受人關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隨之受到了重視。國家教委新頒布的德育大綱第一句話就明確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與心理健康教育。"明確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德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科學技術進步,生活節奏加快,人際關系復雜,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斷更新,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日益橫行,社會環境也日趨復雜。這一切給人們的心靈帶來極大的沖擊,也波及到了校園,波及到了學生。加之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受家庭的寵愛、社會的寵愛等種種原因,造成學生心理問題日漸增多,其中存在心理異常甚至心理疾病的學生已占了不小比例。我們知道,種子萌芽生長,必須經過黑暗中的掙扎才會有破土而出時的第一縷光亮; 21世紀的青少年,必須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種種困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才能在學習、工作與生活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拔磥砩鐣踩找嬉髠€人在社會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動發展的意識與能力?!碑斀裆鐣偁幦找婕ち?,而且這種競爭也被移植到學校。剛結束一天緊張的學校生活,學生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還沒來得及吃飯就開始伏案做作業了。周末,悠閑的大人們在家中看電視,學生們卻在忙碌著大人為他們準備的各種補習。他們只能透過窗戶凝視著蔚藍的天空,數著天空飄過的白云,看電視更成了他們遙不可及的奢望。在這種緊張的學習生活里,那些幼小的心靈漸漸承受不住,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時下,青少年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受人關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隨之受到了重視。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所謂心理健康是指個體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使心理處于良好狀態以適應外界的變化。國家教委新頒布的德育大綱第一句話就明確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與心理健康教育?!泵鞔_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德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聯合國公布的健康的標準中,前三條就是關于心理健康的內容??梢?,心理健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中小學是個體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經歷著一系列的重大變化,可塑性很強,也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時期。良好的教育環境影響能有效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反之,不良的環境影響也容易使學生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質,甚至發展成為心理疾病。因此,必須認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影響,使學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促進。這是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務之一。
目前,我國學校心理教育工作還剛剛起步,任重而道遠。由于一些觀念上的束縛,我國的學校教師和學生家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一直未能達到對學習成績重視的程度,有時甚至為了學生成績而犧牲其身心健康。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百依百順,講究“一俊遮百丑”,還養成了一些“好”學生的驕傲和虛榮心理;而對學習成績差一點的學生動輒訓斥,肆意譏諷,美其名曰“恨鐵不成鋼”;往往造成一些“差”生的自卑和逆反心理。從心理健康的角度看,這種觀念和做法對“好”學生和“差”學生的健康發展都是有害的。
從一些調查統計的結果來看,我國中小學生中存在著各種心理問題。如,交往適應障礙、學習困難、情感挫折、娛樂限制、擇業茫然、生理發育煩惱、性生理偏差、親子矛盾、社會環境適應困難、宗教影響、不良習慣等。這些心理問題也部分地反映了改革開放新形勢對兒童少年心理成長的沖擊。只有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卸下包袱,輕裝上陣,創造健康美好的人生。
二、如何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就其內容來看,包括心理素質培養與心理健康維護任務。心理素質培養,主要是教育和培養個體形成各種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助其學業、事業成功。心理健康維護,它主要是使個體形成并維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從而能適應社會,正常地成長、發展。這兩個任務層次不同,心理素質培養主要是使學生能成功、成才;心理健康維護則主要是使學生能正常地適應、成人。就其性質來看,心理健康教育則包括發展性教育和補救性教育。發展性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心理素質與心理健康進行培養促進,使學生的心理品質不斷優化。補救性教育則主要是對心理處于不良狀態或心理出現問題的學生進行專門的幫助,使之恢復正常狀態。這兩中教育也是不同的層次,發展性教育主面對正常發展的學生,是提高性的;而補救性教育則主要是面對心理方面出現不同程度問題的學生,是矯正性的。基于上面對心理健康教育分析和理解,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首先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發展環境。創造健康教育環境,避免學生經常性地陷入危機狀態,維持其心理的平和、積極、順暢。這對于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標是至關重要的。比如,切實開展素質教育;教師和家長應采用恰當的教育方式以及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親子關系。
其次,要堅持發展優先、防患于未然的策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著眼于發展學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質,注重維護與促進學生心理健康,而不能將工作重點放在心理出現問題的學生的矯正與治療方面。重點開展團體發展性教育和個別發展性教育,積極開展團體補救性教育和個別補救性教育,在分清主次基礎上使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在發展性教育中不斷提高心理素質,提高抵御不良心理的影響;使學生在補救性教育中放下包袱,早日走出心理誤區,發展健康向上的心理。同時,為了更好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到學校各項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實施。心理素質教育、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就是專門的渠道。但是,僅限于專門的渠道是不夠的,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滲透到各教學中去,任課老師可以根據本學科教學內容與學習活動的特點滲透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也應該滲透到學校各項活動如班主任工作、團活動中去;這樣就能形成眾多的非專門渠道,促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三、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注意的問題:
任何一種教育活都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是一種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的教育活動,因此,要開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學原理和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點。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是我們開展工作的立足點,心理學原理則是指導我們開展工作的方法論。
(2)青少年是個體從童年向成人發展的過度期,是人生中的“疾風怒濤”的時期,也是智力發展的快速期,具有矛盾動蕩性。亞里士多德認為是:“暴躁、易發脾氣、易于為沖動所驅而失去控制。”在青少年時期里,青少年的生理、心理、智力都有很大的變化,自我逐漸形成。但個體身心還很不穩定,容易表現兩極性:情緒行為兩極波動;“中學生處于情緒與情感的‘疾風怒濤’時期,情緒與情感的兩極性明顯?!?/p>
(3)閉鎖性與開放性:對成人閉鎖,對同伴開放;反叛性:反叛傳統,喜歡標新立異。青少年期是最容易出現心理行為和行為異常問題時期。這是青少年的基本心理特點,把握好這一特點對我們開展團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此外,我們還要把個別與一般相結合,對個別學生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遵循在心理學的基本原理指導下,開展好團體和個別的心理健康教育。
(4)客觀性與科學性:在對學生心理問題判別上,要堅持把科學的心理健康標準和客觀、科學的心理異常判別手段結合起來的原則。在這一原則下,要正確掌握中小學生的正常心理特點及發展變化規律,正確看待學生的各種行為表現。例如,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低是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的特點,不能簡單地視好動為問題,認為好動就是多動甚至多動癥。并且要深入全面地了解學生,這是發現、判別及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前提。還有,必須慎重區分和對待學生的心理問題,切忌亂貼標簽、亂發議論。有的教師輕率地指責學生是“弱智”、“變態”,這是極不負責任的。對待學生的心理問題,不宜出現匆匆忙下結論,最好能請心理專家進行診斷。最后,還要防止在判別時出現以下幾種偏差。把一般心理障礙視為嚴重心理障礙;把主要是心理障礙引起的問題,視為主要是或全部是生理因素引起的問題;把主要是教育不當造成的心理障礙,視為主要是學生自身因素或其他社會因素造成的心理障礙;把個性品質不良導致的心理障礙,視為智力因素導致的心理障礙;把心理障礙視為道德品質惡劣等。只有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做出科學的判別,才能做到對癥下藥。
(5)要正確認識心理咨詢的教育性?!白稍冃睦韺W始終要遵循教育的而不是臨床的、治療的或醫學模式。咨詢對象被認為是在應付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和任務方面需要幫助的正常人。咨詢心理學家的任務是教會他們模仿某些策略和新行為,從而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存在的能力,或形成更適當的應變能力。”可見,心理咨詢者被認為是正常的人而不是病人。不能把咨詢者必然地與病人聯系到一起,視之為有心理病的病人。在心理咨詢中里要淡化心理學概念,恰倒好處地應用心理學原理,拋棄某種概念的典型“范式”。同時,不能把心理咨詢與我們日常所說的“思想工作”混為一談。要利用利用心理學原理和恰當的心理咨詢模式幫助咨詢者走出困境。
(6)建立科學的學生心理檔案。學生心理檔案有一個特點是系統性和連貫性。我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時的需要,而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工作。學生心理檔案的建立有利于我們實行連貫性的跟蹤教育。學生每一階段的心理狀況作為檔案保存下來,方便我們進行比較和分析,從而制定科學的教育計劃,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茖W的學生心理檔案不僅可以為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研究提供豐富的第一手材料;而且還可以作為評價學生身心發展和學校教育效果的可靠指標。所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要盡可能建立學生心理檔案,以有利于系統、連貫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行。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時,這也是一項很講究科學與方法的工作。我們要堅持科學的態度和遵循心理發展規律以及在正確的教育思想指導下,結合心理學基本原理和運用科學的方法,深入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實際問題,這樣才能為較好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提供現實的可能性。各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要結合本學校的實際,在本??商峁┑馁Y源上優化教育資源的配置,有計劃地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盲目攀比,制定一些過高或根本就實現不了的目標,這樣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要有科學的教育觀,因校制宜。
參考文獻:
[1]李曉文 《學生自我發展心理學探究》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1.10
[2]劉益民等 《心理學》 科學出版社 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