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8 10:27: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家庭教育法律普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管理規范,健全辦學機制
家長的素質高低直接關系到孩子的教育。為此學校要及時增設形勢學習、文化學習、法制學習和一些專題教育學習等,不僅提高了家長的素質,而且豐富了教學內容。如學校以《家庭教育學》《家長行為規范》《家長十不準》為主要教材,在農閑時集中辦班學習。每個學習班設有一名輔導員,教室墻上都有板報,板報里設有學生、家長競賽欄,張貼學習心得和決心書。這樣不但激發了孩子的競爭意識,而且提高了家長參與率。家長學校要建立各項規章制度,為開展各項活動提供有力的保證,規定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家長會。通過家長學校,使家長認清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進一步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識,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學性和實效性,改進古老的教條式的教育方式,為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創造了一片新天地,也促進了新農村三個文明的建設進程。
二、結合校情班情,隨時調整授課辦法
家長學校是一種業余性學校,這就決定了家長學校必須靈活地開展工作??梢越Y合各村校的實際情況和不同層次家長的不同需要,開展靈活多樣的教學及研究活動。不僅課程設置靈活,而且在輔導時間、次數上,也以不影響家長的工作為前提。輔導的方法更是講、論、交流、咨詢、閱讀相結合,集中與分散交叉。為此,家長學校要根據各班情況,靈活多樣地安排教學內容和授課時間。在授課內容上,針對不同年齡段分別安排,可以根據家長提出不同的問題,或進行專題講座,或根據不同年級分不同時間進行分類培訓(如:新學期開學時可進行專題講座《如何做一名合格家長》《怎樣指導孩子學習和生活》,畢業(或期末)前可對家長進行心理輔導講座《正確面對子女的學習成績》《如果孩子失敗了,該如何幫助他》。我們也可以根據家長對子女的不同態度,分別對溺愛型、縱容型、放縱型等不同類型家長舉辦講座、討論,進行對比教育。在用語措辭上,根據農村家長普遍文化素質較低的特點,盡量做到通俗易懂。為使家長學校的教學內容更貼近生活、適應形勢,還增設了義務教育法、收費法規宣傳,夏令春秋時節傳授衛生防疫知識等課程??傊造`活多樣的培訓方式,針對家長的需求舉辦輔導,是為了達到共同育人的目的,讓家長與學校在培養人才這一共同目標下形成合力,同時提高教育質量。
三、組建講課團到校講課
根據不同時期的授課內容,學校還需聘請科協、司法等部門工作人員,和本校輔導員組建家庭教育講課團,到學校向廣大家長宣傳科學的家教知識、法律知識。講課團實行統一計劃,分頭收集資料,集體討論備課,分頭講課。認真研究教案,收集大量正反典型事例和信息精心備課,使授課內容和形式越來越受到家長的歡迎。講課團根據學校安排隨請隨到。如請司法局干部結合本地典型事例,生動形象地講解法律,給聽課者較大的啟迪和震撼;請退休老教師講課,妙趣橫生,談古論今,穿插講解,使家長們聽得津津有味。同時,學校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相結合,聯合縣婦聯、縣教育局舉辦了家庭教育專題講座,有針對性地向家長講解學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標志、獨生子女的心理特征及青春期性格的培養。這樣,家長們農閑時玩牌賭博的現象少了,聚眾聊天的情況也少了,大家真正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所起的重要作用,都不敢怠慢。
四、發揮網絡功能,確保家校和諧
在網絡普及的今天,可以在家長學校開通校園網上論壇活動,向家長公布學校的網址、郵箱、QQ號等,這讓教師、家長能更輕易地發現、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更易于與學生進行平等的思想交流,也便于家長將自己的建議和要求及時反饋給學校。家長、學生也能及時了解學校的真實意圖,易于接受學校的安排。學校通過此方式與家長經常聯系,互相反映學生的表現情況和提出教育建議,與家長攜手培養和教育學生,家校聯系效果十分明顯。
五、積極開展家庭教育工作的宣傳和交流工作
**區總人口52萬人,其中18歲以下兒童8.2萬人,占人口總數的15%,我區城鎮有5萬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農村有47萬人口,占人口總數的90%。2002年**撤市設區。近年來,**的綜合經濟實力始終保持在河北省的領先地位,2004年全區財政收入達到15.97億元。今年1—11月份,實現財政收入25.1億元。為實現經濟社會的同步發展,我們在狠抓經濟建設的同時,以貫徹落實省、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計劃》為主線,圍繞公民道德建設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以星級文明家庭創建為切入點,以家長學校為主要陣地,以提高民族素質為目標,大力加強家庭教育工作,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齊抓共管,不斷探索新時期家庭教育的新特點、新規律、新方法、新途徑。目前全區家庭教育知識普及率達到90%,有力地推動了精神文明及和諧社會建設,我區先后被評為河北省創建文明城市先進單位、“雙合格”活動示范縣。
一、建立組織,完善措施,確保對家庭教育工作的領導。首先,按照省、市統一部署,結合我區實際,制定了《**區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計劃》。把家庭教育納入全區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以及全區兒童發展規劃之中,明確把家庭教育工作作為新時期三個文明建設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內容之一。各鄉鎮、村也都制定各自的計劃,明確了本地的家庭教育任務、目標,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把家庭教育工作擺上議事日程。其次,成立**區家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由主管副書記戴征為組長,區政府副區長劉會榮、婦聯主席盧雙云、教育局局長段煦寧為副組長,區教育局、婦聯、共青團、司法局、民政局、計生局、衛生局等13個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家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婦聯,辦公室主任由區婦聯副主席董淑艷擔任。區家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專門會議。同時,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區財政每年都撥付專款,為全區家庭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保障。第三,加強督導檢查。出臺了《**區家庭教育工作檢查評估方案》,每年對全區家庭教育情況進行一次檢查評估,定期召開家庭教育工作經驗交流會、研討會和家教工作推進會,及時總結經驗,找出差距,提出問題,總結表彰。從領導上、組織上確保了家庭教育工作的順利實施,促進了家庭教育工作向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方向發展。最好的原創免費公文站
二、創辦家長學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一是健全家教網絡。區成立家長學??傂?,各鄉鎮、村分別建立了婦聯牽頭的家長學校。各學校分別建起了教育部門牽頭的家長學校。目前,全區123所中小學、幼兒園,建立家長學校110個,占89.4%;16個鄉鎮婦聯全部建立了家長學校,497個村中建立家長學校的有433個,達87%。在全面推進家長學校建設的同時,為提高辦學質量,我們根據**實際,重點培樹了小集鎮、于北村、**第一實驗小學等各個類型的示范家長學校10個,第一幼兒園等親子教育示范園3個。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使家長學校真正做有場地、有教師隊伍、有教學安排、有特色活動,與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緊密聯系在一起。二是建章立制,規范管理。制定下發了《家長學校管理辦法》、《家長學校教學指導綱要》,并印發了《家庭教育讀本》、《家庭教育實用教材》等專門教材,使家長學校的管理更有針對性、指導性、科學性。各類家長學校依據《管理辦法》,結合自身實際,建立了教學管理制度、檔案管理制度、學校與家長聯系制度、先進獎勵制度等規章制度,規范了辦學形式,做到了有組織、有教師、有教材、有計劃、有檔案資料、有工作總結。完善了一冊(學員花名冊)、二本(老師備課本、活動記錄本)、三卡(孕婦、嬰幼兒登記卡、老師登記卡、家長兒童情況登記卡)、四上墻(家教領導小組成員名單上墻、職責上墻、教學安排上墻、學習心得上墻)。三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組建了由三個方面人員組成的教師隊伍,即由在校教師中的教學骨干組成的兼職教師隊伍;由離退休教育工作者和熱心家教的志愿者組成的專職教師隊伍;由法律、衛生工作者和家教專家組成的業余教師隊伍。為提高教學水平,我們一方面選送骨干教師到國家、省級院校進行深造。另一方面,請家教專家到**對教師進行培訓,定期組織家教調查報告、論文的征集及交流活動。為保證教學質量,完善了教師工作制度,要求教師必須做到“四認真”,即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聽取意見,認真做好總結。四是更新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根據不同學齡段的學生家長安排了不同教學內容,分別辦班,分層施教,并做到因材施教。設立了新婚夫婦班、爺爺奶奶班、單親家庭班等系列家教班,形成了統攬0—18歲年齡段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網絡。在教學內容上,針對不同家庭的實際需求,除配合學校的成才教育外,還將法律、衛生、科普等內容引入家庭教育之中,使家長的知識水平與時代相適應,增進與子女的溝通,推動家庭教育工作主動順應新形勢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需要。在教學形式上,除集中授課外,引入了參與式教學。同時采取觀看錄像、進行家教咨詢、請優秀家長介紹家教經驗、交流學習心得等形式開展教學工作。五年來,全區共組織大型的家教講座、經驗交流30場次,邀請屈開等國家級家教專家做報告達8場次,深入鄉鎮、村開展法制常識、嬰幼兒保健知識等巡回家教講座86場次。區第三中學家長學校教學形式力求多樣化,采取授課、專題報告、家長自學、專題研討、經驗介紹、個案分析等形式抓好家長學校的工作;**鎮家長學校在運用好自身家教資源的同時,注重家教形式和內容的多樣化,采取教師授課與家長現身說法相結合的方法。不僅邀請優秀學生家長講他們成功教育子女的方法、經驗和體會,還邀請在家教方面有教訓可借鑒的家長,講述他們在家長學校學習后的感悟和變化,使其他家長得到啟示和教育。這些做法充分體現了家長的主體性,發揮了家長的主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形成了積極參與、樂學、善學的良好局面,實現從“自然父母”到“合格父母”的提高。最好的原創免費公文站
三、突出特色,注重實效,把家庭教育工作落到實處。一是以宣傳為手段。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家庭教育在促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宣傳它的不可替代性,提高全社會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對0—18歲的兒童家長,我們著力宣傳新的家庭教育理念,科學的教子方法,并選樹了韓春珍、劉久煥等家庭教育典型大力宣傳。針對部分農村家長依然存在的“樹大自然直”的錯誤觀念和獨生子女家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致使家教走入誤區的現象,引導他們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育子觀和成才觀。二是以家庭為陣地。在深入扎實的推進“搖籃工程”的同時,把家庭教育與“十星級文明家庭”創建活動結合起來,突出“養教星”的評比,明確了嚴格的評比條件,開展了“家家議”、“家家評”、“家家學”、“家家樂”活動,豐富了“搖籃工程”的內涵,使家庭與家庭之間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改進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質量。做到既重視孩子文化知識的學習,又重視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既關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又重視他們的行為規范的養成。在日常生活中言傳身教使孩子關心家庭、孝敬父母、尊敬鄰居,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良好習慣,形成健康心態、健全人格和自信人生。三是以農村為重點。我區以農業人口為主,盡管近年來我們堅持不懈的在農村開展家庭教育工作,但由于農民素質相對較差,視野不寬,與城區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為此我們將農村確定為“十五”家庭教育工作的重點,采取措施,分類指導,幫助不同類型的家庭掌握不同的教育方法。對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長,在文化、實用技術培訓的同時,引入家庭教育知識,提高他們的素質,使之能與子女平等溝通。對忙于生產經營疏于家庭教育的父母,側重于讓他們認識放任自流的危害。特別是以思想道德教育為重點,編寫了家庭教育明白紙、家庭教育知識小冊子等淺顯易懂的教材,適應農民家長的需求。四是以“雙合格”活動為載體。為增強家庭教育的吸引力,我們始終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搭建展示交流的平臺,以活動促家庭教育工作的開展?;顒又幸约议L受教、孩子受益為衡量標準,面向社會,結合實際,把教育家長、兒童參與貫穿“雙合格”系列活動全過程。一方面,以孩子為主體,先后開展了兒童書畫展,展覽了一大批少年兒童的優秀圖畫。特別是爭創“五小”標兵活動和“我的成長故事”有獎征文活動,共收到征文4000多篇,有12篇征文獲唐山市優秀獎和特別獎,在各縣區征文中獲獎率最高。另一方面,以母親為主體,開展了“年輕媽媽讀書”、“優秀母親”評比等一系列活動。此外,以家庭為單位,先后開展了親子活動、家庭美德知識競賽、節約型家庭知識競賽、家庭風采展示大賽等活動。在開展“城鄉家庭互動”活動中,組織家庭條件優越的家長、兒童,深入到春蕾女童家中,了解她們生活學習中的艱辛,引導這些兒童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使家庭教育更加具體化、生動化,提高家長素質、教學相長、親子互動的理念全部融入“雙合格”系列活動之中,營造了廣大家長“爭做合格父母、培養合格人才”的社會氛圍,推動了全區家庭教育工作深入開展。
【關鍵詞】兒童教育;父母;高期望值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由于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幼兒教育盲目攀比,導致父母對幼兒高期望值的現象愈演愈烈,這是對幼兒的身心健康極為發展不利的,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一、高期望值對幼兒的影響
1.過早抑制兒童的天性
兒童時期正是培養孩子創造力和想象力的時期。德國教育家卡爾維特告訴我們:“給孩子游戲和成長的空間,游戲是在一定階段中最純潔,最神圣的活動??墒?,在幼兒園教育階段,我們卻過早地灌輸知識內容的學習,這樣的做法不僅對孩子以后的學習起不到多大的幫助,反而讓孩子失去了應有的創造力和興趣,抑制了兒童的天性。
2.影響幼兒的心理健康
父母對子女的成長總有或高或低的期望,大多數父母都將自己曾經的滿腔熱情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試圖通過孩子來實現自己的抱負,這樣會導致在強大的思想壓力前,孩子會產生較大的情緒反應,使得最終影響其學習。 父母過高的期望導致孩子的壓力太大,通常會引發一些情緒或情感問題,而這些情緒或情感問題可以成為孩子學習上進的動力,同時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從而阻礙學習。
3.增加孩子的學習負擔
早期教育應該是輕松自然地教育。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拔苗助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谕映升埖男睦?,不少父母不惜代價,急于求成,絲毫不考慮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特點和幼兒此年齡階段對學習的承受能力,給孩子報繁多的輔導班。這些拔苗助長的做法本末倒置,嚴重增加了孩子的學習負擔,損害了幼兒的身心健康,本應該擁有快樂童年的孩子成了名副其實的“學奴”。
4.對幼兒后續發展造成隱患
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做法是為了應付升學考試而做出的揠苗助長式的錯誤選擇??上攵?,在這樣一個以考試為主要目標的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孩子怎么會有創新能力呢。由于幼兒教師缺乏小學專業知識的素養,在教授小學課程時難免有失偏頗。幼兒接受到了錯誤的信息后就很難改過來,同時,到了小學階段更容易憑借在幼兒園學到的錯誤信息先入為主,嚴重影響了對小學課程的學習。
二、父母期望值過高的原因
1.社會競爭加劇結果
在社會變革大背景下,不完善的人才觀念和競爭機制,使學歷與職稱、工資、升遷機會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鍵性的聯系。當社會判定人才的標準定格于學歷時,負責為社會輸送人才的教育必然重視學歷。人們越來越傾向于把培養子女簡單地理解為學習好,其學習行為日趨實用化。使的父母在對幼兒關鍵階段的教育引導中,欠缺于結合幼兒個體發展的實際而盲目制定目標,從而步入教育誤區。
2.應試教育現實影響
應試教育的那種考試模式卻依然沒有得到改變。其實很早就讓孩子承擔太多學習壓力,于是又害怕自己的孩子起步晚,將來在考場上輸分數。為此,“贏在起跑線上”早已成為父母們培養孩子的共同理念??上攵?,只要現行的應試教育存在,就無法讓孩子享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3.父母攀比心理作祟
現在小孩子的入園年齡有越來越低齡化的趨勢了。有些父母把自己小孩選擇什么樣的幼兒園作為自己社會地位的一個象征,孩子的“聰明”與否直接影響到自己的聲譽。于是不少的父母有了跟風的心理??吹絼e的父母報有什么特長班也馬上就自作主張的給小孩報了一個,絲毫不考慮自己的孩子是否愿意。父母這樣自作主張,只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助長孩子的叛逆心理。
三、相應對策
1.改善幼兒的家庭教育
利用社會渠道進行正確家庭教育知識普及。發揮社區作用,向父母宣傳學前教育法規的精神,使父母正確的理解學前教育。充分發揮幼兒園的職責,如舉辦家庭教育講座、父母會議、幼兒園長開放日、家庭教育經驗交流會、家庭訪問、發放家園聯系冊等,讓父母掌握更多科學合理的育兒知識,幫助父母解決面臨的疑難雜癥,向父母傳遞育兒妙招,協助父母一起制定適宜的家庭教育方案,從而實現家園教育一體化,同向,同步教育。
父母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珍視和正確對待早期教育。父母要通過各種方式,結合家庭教育實踐的需要,不斷學習育兒知識,做到充分認識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發展規律,在幼兒成長適當的年齡階段,設定適當的期望。
2.改革應試教育現狀
“尊重孩子天性的自然,讓每個孩子自由”。只有初步淡化中考、高考中書本知識的考察,漸漸改變應試教育的考試模式,引入多樣的考試方式和擇才方式,把對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公益道德、心理素質等方面的考察也納入到升學的參考依據和人才選拔依據中來,才能徹底把孩子們從繁重、過早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沒有把“學科知識”作為升學考試的唯一內容甚至是決定性方面時父母們才能做到對孩子“放手”,把精力放在發展孩子的綜合素質上來。
3.建立健全有關教育法規
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總則,第五條明文規定: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基本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國家應制定相應的教育法規來杜絕,用嚴厲的懲罰性條款,對違背教育宗旨、摧殘幼兒天性的辦學者給予嚴懲。糾正任何一個不良社會之風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就是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用制度的約束來匡正歪風。只有這樣才能加快扭轉目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趨勢。
參考文獻:
[1]陳立人,史春宜.兒童教育中父母高期望值論析[J].教育探索,2007(11).
[2]左宏,習居哲.父母對幼兒行為問題反應偏向的原因及影響分析[J].家庭與社區教育,2007(04).
[3]陳欣.家庭因素對大學生職業選擇影響的調查研究[J].新校園當代教育研究,2008(5).
[4]顏真譯.赫?斯賓塞的快樂教育[M].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
[5]趙芳,趙燁燁.父母的過高期望與中學生的壓力關系的研究[J].2005(8).
作者簡介:
目前我縣現有145所學校,職業中學1所,高中4所,初中14所,小學99所,20所教學點,九年一貫制學校4所,縣直幼兒園3所,全縣學校聘用88名法制副校長。為減少我縣在校師生違法犯罪活動、提高學生的的道德素質及法律意識,進一步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我們努力完善法制教育陣地建設,切實推進依法行政、依法辦學、依法治教進程,通過學習有關法律法規、開展法制教育講座和主題活動、日常教育滲透法制教育等形式,使我縣法制教育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F將有關法制教育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 加強領導,樹立法制教育意識
我們通過下發文件,來指導學校法制教育持續規范有計劃的開展,幫助廣大廣大教職員工認識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增強了法制教育意識,廣大教師能夠在日常教育教學中自覺滲透法制教育內容,安排了教職員工學習有關《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育法》、《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校車安全管理條例》《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
二、 完善陣地,開展法制教育活動
為把法制觀念植入師生心、腦、身,我們通過狠抓學校這塊宣傳陣地,通過一系列法制主題教育達到預期目的。各校按照要求做到有領導小組、有法治副校長、有輔導教師、有工作計劃、有制度、有檢查,有場地等。各學校通過法制教育講座、收看法制節目、廣播、黑板報、櫥窗、主題班會等形式開展了一系列宣傳活動,本學期全縣學校共開展法制教育講座36場,主題班會82課,收看法制節目25節,各類宣傳版面、板報136塊等,對廣大教職員工的法制知識普及教育工作得到切實推進。
關鍵詞:國外;學前教育;均衡發展;策略
國外諸多研究證明,不同文化背景兒童入學準備上的差異不僅直接影響他們入學之后的學習和發展,也影響到公共財政投入的效率,同時進而使得政府通過實施義務教育促進教育公平的美好愿望大打折扣,為此,不少國家紛紛采取各種措施促進學前教育的均衡發展,以此為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奠定基礎。
一、學前教育均衡發展的內涵
學前教育均衡發展是指通過法律法規確保給予適齡幼兒以同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通過政策制定與調整以及資源調配而提供相對均等的教育機會和條件,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和科學有效的方法實現教育效果和成果機會的相對均衡,其核心追求是實現資源配置的相對均衡。幼兒教育均衡發展包含質與量兩方面,是在幼兒教育整體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區域間、幼兒園之間差距逐步縮小的過程,是各幼兒園特色發展并最終達到共同發展的過程。從實踐上看,幼兒教育均衡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教育機會的平等,即適齡幼兒都有受教育的機會,主要體現在入園率這一指標上。二是教育過程平等,主要體現在資源配置的平等。三是教育結果公平,即每個幼兒在接受教育后都應達到基本標準。
二、國外學前教育均衡發展策略
(一)加強學前教育立法
縱觀世界各國學前教育發展史,學前教育立法是一個不可阻擋的國際趨勢。美國聯邦政府早在1979年就頒發了《兒童保育法案》,1990年通過了《兒童早期教育法案》,頒布了《兒童保育和發展基金法案》,并在1995年對其進行了修改。英國于1989年頒布了《兒童法案》,澳大利亞于1972年頒發了《兒童保育法案》,葡萄牙于1997年制定了《學前教育法》,等等。這些國家不約而同地采取政府立法的形式來保證和促進本國學前教育的發展。
世界各國的學前教育法案旨在促進本國學前教育的普及和發展,也對各國學前教育的均衡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早在1965年,美國就開始實施“提前開始”計劃,主要面向未達到義務教育入學年齡(主要是3~5歲)的低收入家庭兒童,向其提供免費的健康、教育、營養、社會和其他特定的服務以使這些兒童能充分發揮其潛能,提高其入學準備的水平。此外,20世紀70年代,朝鮮逐步實行“幼兒公育”,并用法律條文固定下來,建立了社會保育和教養的兒童教育體系。1976年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兒童保育教養法》規定:學前教育在費用上實行由國家和社會共同負擔,使所有兒童從出生6個月開始直到入學前在托兒所、幼兒園接受平等的免費教育。瑞典1975年正式頒布了《學前學校法》,明確指出地方政府要進一步完善公立學前教育系統,市政府每年要為本市區所有6歲兒童提供至少525學時的免費學前教育。1995年瑞典又頒布新的法律,明確規定每個市的政府都有義務為兒童提供學前學校教育。1996年,瑞典把學前教育納入正規教育體系,1998年瑞典正式頒布了全國統一的學前教育課程。
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各國的學前教育立法隨著各國學前教育改革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美國2002年頒布了《不讓一個兒童落后法》,此法涉及學前教育方面的主要是“閱讀優先項目”,為保證項目的有效實施,法案還在師資培訓和經費方面提供了保證。德國聯邦政府對《兒童和青少年福利法案》進行了改革,于2004年頒布了《托幼機構拓展法案》等。
(二)實施學前教育“弱勢補償”方案
國家制定并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系統的學前教育發展項目和發展計劃是當今世界上許多國家促進學前教育發展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對貧困人群、弱勢群體實施補償教育和教育援助是很多國家都采用過的促進學前教育均衡發展的有效措施。
1.美國的“開端計劃”(Head Start Project)
1965年秋,美國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實行“開端計劃”,這是實現學前教育機會均等的目標的一項重要計劃。聯邦政府明確規定,開端計劃至少要以90%以上的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家庭的3-5歲的兒童為對象。開端計劃的目標是:(1)改善兒童的身體健康和體育技能;(2)增進情感和智力發展;(3)改善認知能力,尤其是運用語言和概念方面的技能;(4)建立能使將來的學習獲得成功的態度和信心;(5)幫助兒童及其家庭建立聯系,反之,亦然;(6)幫助兒童和他們的家庭發展對社會有責任的態度,同時鼓勵社會幫助窮人;(7)增進兒童和家庭的自尊和尊嚴。
“開端計劃”的具體內容是:由聯邦政府撥款,將貧困而缺乏文化條件的家庭的4-5歲的幼兒免費收容到公立特設的學前班,進行為期數月至一年的保育。內容包括:體檢、治病、自由游戲、集體活動、戶外鍛煉、校外活動、文化活動等,以消除他們與其他兒童入學前形成的差異,一般對5歲兒童進行為期8周的短期課程教育,對4歲兒童則進行一年的長期課程教育。“開端計劃”的學校一般是借用小學、教堂、集會場所的房子或運動場的一角來進行,保育時間一般為每天3-4個小時。
“開端計劃”對美國兒童早期教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它使得絕大多數的美國貧困兒童在生活上和教育上都得到了一定補償,引起了美國全民對貧困兒童的關注,掀起了教育學家和研究者研究學前教育的熱情,使得國家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早期教育問題,使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學前教育對于兒童尤其是貧困兒童的重要作用?!伴_端計劃”在提高貧困兒童的學前教育入學率,縮小貧富階層的兒童在入學準備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美國學前教育的均衡發展。
2.印度的ICDS項目
該項目為印度最貧窮的兒童和婦女提供免費服務,以改善他們的健康、營養和教育狀況。到1995年,4 200個工程計劃已成網絡,使近75%的社區受益,另外還有273個城市中的貧困地區受益,具體有480萬的哺乳期的母親與2 290萬6歲以下的兒童參與到項目中來,其中1 250萬的兒童參與了項目中心的學前教育活動。
ICDS項目的目的包含以下五個方面:(1)改善0-6歲兒童的營養與健康狀況;(2)為兒童的心理、生理與社會的和諧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3)減少死亡率、發病率、營養不良與輟學的影響范圍;(4)保證政策得到有效的執行,聯合各部門共同促進兒童的發展;(5)通過營養與健康教育,提高母親滿足兒童的正常營養與健康需要的能力。服務類型包含:補充營養;免疫和健康檢查;咨詢服務;非正規幼兒教育;營養和健康教育。項目通過五個主要層次(中央、州或地域、邦、街區以及村莊或庭院)分層負責,分層實施。
印度的ICDS項目是靈活使用國內國際資金資源促進本國學前教育發展的一個成功的例子。該項目使得千百萬的印度兒童受益。它不僅使印度千百萬處境不利兒童獲得了健康和營養方面的援助,還使他們獲得了一定的接受學前教育的機會。目前印度政府正在著力加大該項目的覆蓋率和普及率,尤其注重該項目在偏遠地區和貧困地區的推廣。該項目實施33年以來,對印度學前教育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改變了印度只有城市地區才有幼兒園、只有富人的子女才能接受學前教育的狀況。
3.英國的“確保開端”(Sure Start)
“確保開端”計劃是英國政府自1997年推出的一系列重大的政策和行動之一。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試圖通過擴大社區合作、保教一體化、咨詢等手段來擴展和提升幼兒教育和保育的質量和數量。該方案為家庭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家訪咨詢、幫助家長理解和支持幼兒的游戲、分享兒童保育和教育的經驗、提供初步的社區健康服務、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和家長提供支持。
“確保開端”計劃的主要宗旨是和準父母、父母及兒童一起促進嬰幼兒身體、智力和社會性發展,尤其是那些處于不利地位的兒童(兒童中的弱勢群體),使他們在家庭中和進入學校后能夠健康成長,從而打破不利處境的惡性循環。
“確保開端”計劃是英國實現在20年之內徹底根除兒童貧窮現象承諾的中心環節?!按_保開端”與美國60年展起來的“開端計劃”項目不同的是:它不是通過托幼機構來對貧困兒童實施補償和補救性質的教育,而是強調在尊重家庭文化背景的基礎上,幫助家庭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更多強調的是貧困家庭的“教育自救”以實現貧窮的自我預防,同時,“確保開端”計劃并不僅僅面向貧困兒童,而是面向所有家庭的所有兒童?!按_保開端”計劃提高了英國的學前教育的進一步普及和質量的提高,尤其是提高了弱勢群體兒童的學前教育入學率,促使英國學前教育向更均衡的方向發展。
4.德國學前兒童家庭教育援助項目
德國的學前兒童家庭教育援助項目是為提高弱勢群體家長的教育能力而建立的家長或家庭援助項目。項目主要包括以下兩種:
(1)家庭社會教育援助項目
這是為其幼小兒童處于困難境地的家庭設立的免費援助項目。它們是由慈善組織或社區青年福利部門資助的。目的是幫助家庭在不依賴外援的情況下解決自己的問題。這個項目是由受過特殊訓練的社會工作者來進行的,它們采取個別援助的形式和家庭一起合作1-2年,每周工作5-10個小時,是以咨詢的方式,來幫助家長解決它們面臨的社會和教育方面的問題。這個項目也對那些未婚母親的孩子實行援助。
(2)家庭互助項目
1987年,在聯邦德國的一些地區和城市實施這類項目。這個家庭取向的項目的目標是幫助家庭,使其在遇到困難時能自助和自組織。到1990年,聯邦德國的各個地區建立起服務于不同需要(單親父母組、家長和兒童游戲組、學步兒童中心、兒童緊急看護服務和家長與兒童室等)的網絡。
德國學前兒童家庭教育援助項目設置的這類機構的意義在于它彌補了學前教育機構的缺乏,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家長科學育兒的能力,滿足了不同階層的家長對學前教育的需求。
(三)政府提供多方面的學前教育資助
政府設立??顚m椦a助學前教育也是很多國家為促進學前教育均衡發展的又一重要措施。直接對幼兒園和家長進行資助可以直接幫助那些發展學前教育有困難的地區發展學前教育,可以幫助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解決幼兒入園難的問題,促進學前教育的發展。
1.日本的“機構補助”和“幼兒津貼”
日本在1997年開始實施的《兒童福利法》中規定,幼兒教育階段的補助主要分為“機構補助”和“幼兒津貼”兩部分?!皺C構補助”指保育所的設備及各種事務費,由國家負擔1/2或1/3,都道府縣負擔1/3或1/4。“幼兒津貼”則作為福利發放給兒童家庭。同時,為了減輕私立園幼兒的家庭負擔和確保教育質量與公平,日本兒童津貼制度采取“排富性”和“分層補助”的方式。
此外,政府對私立幼兒園也經常進行補助,同時對低收入戶每年至少補助入園所費八萬日元。政府的多項資助促進了日本學前教育,尤其是私立學前教育的發展。
2.澳大利亞政府對學前教育的資助
早期,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只資助非營利機構,政府資助的金額主要參考在該機構工作的職員的資格和辦學模式。但隨著社會對兒童保育需求的增大,盈利性的兒童保育中心逐年增加。它們的舉辦者經過斗爭,使得聯邦政府從1991年開始對他們也進行資助。社區設立的臨時的和全日制的保育中心如果符合政府標準,也能獲得資助資格,但資助金額根據各機構內可利用的場所來決定。
聯邦政府也對那些低收入家庭進行資助,數額接近于學前教育所需要的全部費用,同時也對其他家庭進行有彈性的資助。目前,聯邦政府的資助政策力圖鼓勵單親家庭、特殊需要兒童和少數民族兒童接受學前教育。與此同時,家庭日托中心、課后班、居民家庭中心等也受到政府資助,單親家庭日托中心所受的資助比臨時或全日制的日托中心受到的資助更多。
3.韓國學前教育政府資助項目
韓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促使韓國學前教育朝著公平、優質的方向穩步發展:由政府撥??顚嵤┨厥獾闹гc扶持,從低收入階層集中的地區開始逐漸增設示范幼兒園;根據勞資雙方的協議,凡擁有500名以上女職工的企事業單位,義務設立幼兒教育機構;并規定政府機關必須與附近的企事業單位及居民區聯合,利用當地公用設施開辦幼兒教育機構;簡化審批手續,擴大稅收照顧,增加金融支持等。
另外,韓國政府也非常注重對弱勢群體和落后幼兒園的幫助,以促進韓國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從1999年9月開始,韓國政府就開始實施一項旨在“資助低收入家庭幼兒入學學習的計劃”以幫助這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獲得更多的受教育機會,從而確保受教育機會均等的原則。
學前教育的均衡發展是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基礎,也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學前教育均衡發展并不是新鮮的理念,世界各國在發展教育、促進教育公平的實踐中已經有了不少的理論和實踐的經驗。古語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些寶貴的經驗是“他山之石”,只是供我們參考借鑒的,而真正的“玉”是基于我國國情的學前教育均衡發展,尋找我們自己的學前教育均衡發展之路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參考文獻:
[1]廖浩然,族,彭世華,譚日輝.我國幼兒教育費均衡發展與對策分析[J].學前教育研究,2008,(2)17-2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新疆青少年法制教育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尤其是2011年以來相繼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打擊拐騙、操縱新疆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救助保護流浪未成年人”等專項行動,切實保護了我區各族青少年的合法權益。在2011年7月召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會議暨新疆流浪未成年人社會融入專題研討會議”上,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通報的數據顯示,近3年來,新疆未成年人犯罪整體呈略下降趨勢,但與5年前相比,全區未成年人犯罪人數占全部犯罪人數的6%,說明近年未成年人犯罪整體是上升的。另外,新疆位于斗爭的前線,“”將目標瞄向青少年,教唆一些青少年參與分裂破壞活動,2009年的“7.5”事件涉案人員中青少年占據不少數量。究其原因,青少年法制教育缺失是重要因素之一。
一、青少年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
普法工作開展以來,新疆各地各部門緊緊圍繞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深入開展全民法制宣傳教育,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知識更加普及,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有了進一步增強。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新疆普法工作中青少年法制教育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不足。筆者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薄弱環節:
(一)一些地方對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認識還不到位。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社會、學校、家庭,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然而,當前不論是各類學校,還是社會各方面,甚至是一些學生家長,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智輕德傾向,忽視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二)在校生的法制教育還不完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法制宣傳教育條例》規定:“教育行政部門應當組織各級各類學校根據教學大綱和教育特點,保障法制宣傳教育計劃、課時、教材、師資同步落實。”但是,一些學校離“四落實”還有一定差距,法制教育存在流于形式的現象。一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缺乏獨立系統具有內在連續性的法制教材;二是教時沒有統一的規定和可靠的保障,有的要擠占思想品德課時間進行法制教育;三是普遍缺少法學專業教師,法制課教師多數由思想品德課或政治課教師兼任;四是對法制教育“四落實”考核缺乏較完整的評價體系和標準。
(三)青少年法制教育體制還不健全。青少年法制教育局限于學校和課堂,學校、家庭、社會各部門之間尚未建立完善、科學的聯動合作機制。表現在,雖然很多部門都參與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但在更多情況下,各部門是按照本部門的需要,根據本部門的計劃各自進行;目前多數中小學的法制副校長隊伍都進行了充實調整,但大多都是由當地公安派出所的干警擔任,小學聘請的法制輔導員一般也是由所在鄉鎮的司法助理員兼任,因此受到自身工作職能、課程時間安排、法律知識面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四)法制教育的形式內容還欠豐富。目前開展的法制教育大都以講座輔導的形式開展,少數有條件的中小學校輔以電教片、掛圖、展板等,法制教育的內容基本上為交通安全、消防知識、健康衛生、反對等,從小學生到高中生,大都沒有區別。
(五)缺乏少數民族文字的法制教育教材、讀本和網站。強烈建議盡快更多地編印科學的、內容規范的、符合青少年需要的、通俗易懂的法制教育教材、讀本,開辦諸如《天山網》法制頻道、《新疆法制報》、《法治新疆》等多樣的少數民族文字版網站,使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方式更靈活、內容更豐富。
二、幾點建議
新疆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地區,更重要的是斗爭的前沿。我們應當根據青少年的習慣、愛好,不斷創新載體方法、豐富內容形式、突出重點熱點,努力提高青少年學法用法的興趣,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國家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也要引導青少年知法懂法以保護好自己的權益,避免被別人惡意利用。當前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中應主要突出“三性”、做好“三個結合”、堅持“三個強化”、實現“三個創建”。
(一)突出“三性”
第一,突出針對性。緊緊圍繞“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主題,不斷強化“五觀”(即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宗教觀)教育,新疆“三史”(即新疆歷史、民族發展史、宗教演變史)教育,“四個認同”(即對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教育,“三個離不開”(即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互相離不開)教育。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應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學生對象的心理、生理特點和接受能力進行。對小學生側重進行法律啟蒙教育,普及有關法律的基本知識,培養其分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熱愛祖國的好品德;對中學生著重進行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觀念教育,增強國家意識、權利義務意識、守法用法意識,提高自我約束、自我保護能力,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對于大學生著重進行公民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教育,培養他們對國家對社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對具有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重點進行法制教育,抓好個別教育,促其思想轉變,矯正其不良行為,達到以個別教育普遍的目的。
第二,突出實踐性。用中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漫畫、圖片、影像、演講、辯論以及模擬法庭、案例剖析等多種形式,組織學生收看專題法制電視欄目(如中央臺的《今日說法》、《法制在線》),開展融思想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法制教育活動,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深刻的法制教育。同時,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基地建設,把法制教育同悠久的歷史文化結合起來。
第三,突出綜合性。一是將法制教育貫穿于各科教學及各項課外活動之中,使他們掌握的法律知識更加全面;二是廣泛開展道德品質、法律法規、健康衛生、交通安全、誠信守信、革命傳統、“八榮八恥”等教育,使青少年做到通情達理,知法明義;三是把學雷鋒活動作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引導他們自覺弘揚和踐行雷鋒精神。
(二)做好“三個結合”
第一,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一是開展“律師進校園講課”活動,組織律師、普法講師團成員、骨干教師定期到學校、社區上法制課;二是舉辦專題講座,重點講解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法等法律知識;三是通過召開主題班會、寫聽(觀)后感、法庭現場觀摩等活動,增強青少年學法的主動性,加深其對法律知識的理解,提高普法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第二,靈活性與趣味性相結合。一是組織開展服刑人員“現身說法”警示教育活動,讓青少年認識到法律是不可侵犯的,好好珍惜自己的前途、珍惜家庭親情與自由,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人生的路需要自己把握選擇;二是組織開展法制書畫、法制演講、法制征文、法制動漫制作等多項比賽活動,激發青少年學法的積極性,增加普法教育的吸引力。
第三,傳統性與創新性相結合。一是舉行青少年法制巡展。專門制作配有法制宣傳漫畫的圖板在各學校巡回展出,內容豐富,生動直觀;二是開展“法制電影進校園”活動,選購系列青少年普法影碟進校園巡回播放,通俗易懂,效果明顯;三是推出網絡法制教育。利用主流網站,開設包括少數民族文字的法律知識欄目,搜集張貼有關青少年權益的案例,拓寬普法渠道,擴大覆蓋面;四是開展“四進萬家”(即綠網進萬家、法制進萬家、安全進萬家、道德進萬家)活動。動員社會力量,幫助青少年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做遵紀守法好公民。
(三)堅持“三個強化”
第一,強化課堂教育。一是在教材設置上,除按照教育部的規定內容外編寫必要的(以初、高中生為主要對象)補充教材,如新修訂的《治安管理處罰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民族團結教育條例》、《宗教事務管理條例》等內容;二是對課時要有明確規定,以確保教育所需;三是初、高中包括職校要加強引進法學專業教師并進一步加強完善各類教師的法律專業培訓;四是把法制教育與思想品德、紀律等教育和日常行為規范達標等有機結合起來,增強法制教育的實效性和吸引力;五是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學法活動,如校外法制宣傳活動、“青少年法律志愿者”活動、爭創“優秀青少年維權崗”等,在實踐中增長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和依法辦事的自覺性。
第二,強化立體教育。一是認識青少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作為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搖籃。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庭教育對青少年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二是成立家庭教育群眾性組織。學校、工、青、婦,關工委、社區等與青少年教育密切相關的部門聯手,將每一個有未成年人家庭納入到這一組織中來,給予家庭教育以規范化指導、檢查和督促,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起具有一定剛性意義的家庭教育監督機制。通過開辦“家長學?!?、“家庭教育論壇”等形式,注意傾聽孩子的心聲,同時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人文環境,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有潛移默化的作用,父母要經常與學校、老師溝通,雙方互相配合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第三,強化社會教育。一是以預防違法犯罪為中心,幫教活動并舉,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他們自覺遵守社會秩序,依法維護自身權益;二是法制教育和文化補習并舉。筆者在調研時發現,有一些鄉鎮為閑散青少年舉辦了高中文化補習班,如果結合開展法制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法制教育和就業培訓并舉。在法制教育中突出勞動、安全、合同、稅收、工商管理等學習內容的同時,有條件的可開展就業技能培訓,或在就業方面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四是對刑釋解教青少年做到幫教和安置并舉,通過教育和服務,防止他們重新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維護社會安定團結。
(四)實現“三個創建”
第一,創建“平安校園”。建立學校安全工作的長效機制,聯合開展“深化平安建設大排查、大調處”、學校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火災隱患大檢查、學校及周邊治安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對校園及其周邊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綜合治理,結合治理工作重點宣傳治安、消防、道路交通、飲食衛生、禁毒、宗教事務管理等法律法規,進一步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創建“平安校園”成為各級各類學校取得其他各項榮譽的前置條件。
第二,創建“平安社區(鄉村)”。社區(鄉村)、企業按照平安建設各項要求,組織大排查、深摸底工作,對進城務工青年、失業無業青年、社會閑散青年等立卷存檔,有針對性地開展結對幫扶活動,發放法律小冊子,宣傳簡單實用的法律知識,最大限度減少不安定因素。同時,配合轄區學校對在校生情況進行摸底,開展趣味性較強的社區法制宣傳活動,使更多的青少年能夠參加社區組織的各項活動,使平安社區(鄉村)創建成為青少年快樂健康成長的家園。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
1.動機簡單,手段殘酷。2.結伙作案,社會危害性大。3.外來務工人員子弟逐漸成為未成年人犯罪主體。4.從年齡結構來看,呈現低齡化趨勢。5.從文化程度上看,文化程度偏低。
二、未成年人犯罪原因
(一)自身原因。從心理角度講,未成年人自我認知能力差、是非辨別能力弱、抵制不良誘惑能力不強,容易沾染不良嗜好,導致非道德意識增長,支配其產生違法行為。從了解得知,許多少年犯案發前都有吸煙、酗酒、賭博、打架斗毆等不良嗜好,游手好閑、無事生非是他們共同的特點。其次,從生理因素分析,由于未成年人正處于身體發育期,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占優勢,情緒、情感的社會化還很不完善,行為易受情緒的影響和左右,難以有效的控制自己的心理沖動,對自己的行為后果不能做出正確的估價和評斷。再次,從受教育和掌握知識角度看,未成年人法律知識欠缺,在抓獲后,“不知道犯罪”、“認為不犯罪”是未成年犯常用詞語。這些未成年人,要么接受健康教育少,極度自私,只圖自己興趣所至,不管他人利益;要么感情冷漠,不懂親情,不服管教。
(二)家庭原因。家庭對于未成年人的重要尤如土地之于苗木——家庭是未成年人生活和成長的第一課堂,家庭環境如何直接決定和影響著子女的健康成長和發展。一個人的社會化進程始于家庭,基本技能的掌握、社會規范的接收、生活目標的確定最初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因此,良好的家庭環境會給子女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條件。相反,不良的家庭環境則會導致子女的人格發育不健全,成為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誘因。
(三)學校原因。學校是未成年人成長的主要課堂,學校和老師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有時甚至超過了家庭和家長的影響力。但是,居高不下的在校學生犯罪率卻折射出現行教育制度存在著諸多缺陷。應試教育模式使得學校和教師更多的注重于高分數、高升學率,重“教書”輕“育人”,恨不得把學生變成學習機器,而不是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從培養和諧社會建設人才的高度出發。
(四)社會原因。人是社會的產物,現實社會必然對未成年人的思想和行為產生極為深刻的影響。當前,我國正處社會轉型期,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很容易就侵蝕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心理失衡,誘發犯罪。尤其應引起高度重視的是,隨著以互聯網為主的大眾媒體的普及,“上網”對如今未成年人的影響不容低估。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對策
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學校、家庭、社會和未成年人自身。
因此,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實行綜合治理。
1.學校預防方面。
學校首先要提高對學生的法制教育水平,學校應當聘任從事法制教育的專職或者兼職教師對未成年學生進行預防犯罪的教育,也可根據條件聘請校外法制輔導員,采取多種形式加大普法力度,使未成年人逐步樹立牢固的法制觀念,以活生生的典型案例引導未成年人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從而避免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發生;其次要及時制止不良行為的發生。發現未成人組織或者參加實施不良行為的團伙的,學校應當及時予以制止。發現該團伙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或者發現有人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違法犯罪的,學校應當向公安機關報告。以便公安機關及時依法查處。將苗頭性問題及時消滅在萌芽狀態。
2.家庭預防方面。
家庭教育是社會綜合治理的“細胞工程”。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舉止言行和教育方法,對孩子的成長有重大影響。搞好家庭教育,首先是要提高家長的素質。政府和學校應有計劃有組織地抓好家庭教育講座,編寫家庭教育教材,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素質,作為家長,應該注意教育方式的的選擇,要學會循循善誘,做到不溺愛、不放縱、不簡單粗暴,與孩子平等的、朋友式地溝通。一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管教方式粗暴有過于教條,致使子女產生逆反心理而致行為過激,自暴自棄。處于成長期的孩子,應該有一個相對寬松的生活環境,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去發展個性,家長除了在原則性問題上加以把握之外,不應該過分干涉孩子的生活。當然,也不應該對孩子過分溺愛,或者不聞不問,以至于使子女感覺不到家庭的意義。
3.社會預防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