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8 10:27: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化與經濟的關系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張晉敏(1991-),女,甘肅武威人,西北民族大學2012級民族學專業碩士生。
摘 要: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出來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精神財富。民族文化對經濟的發展既有促進作用,同時,某些民族傳統文化也會成為經濟發展的障礙因素。增強民族地區的競爭力,不單是要提高區域民族經濟的增長能力,而且應該是經濟、社會、文化和自然的協調一致的發展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民族文化競爭力的提高。
關鍵詞:民族文化;經濟;關系
一、民族文化的結構與特點
(一)民族文化定義
文化一詞起源于拉丁文的動詞“Colere”,意思是耕作土地(故園藝學在英語為Horticulture)。到了古代希臘和羅馬時期,因為公民對于社會政治和社會的參與,認為人的理智也需要加工,就像土地需要耕耘,于是文化被理解為培養公民政治和社會參與能力,培養一個人的興趣、精神和智能。18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文化與人的教養聯系了起來。此后,許多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都下過定義,可謂層出不窮。克萊德?克拉克洪曾在20世紀50年代末期作過統計:自1871-1951年80年里,關于文化的定義有164條之多。
現代人類學家愛德華?鼻祖泰勒是第一個界定文化概念的學者。他在1871年將文化定義為“包括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風俗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所獲得的能力與習慣的復雜整體”。他的定義影響重大且深遠,時至今日國內外討論文化的著作都要提到這一公認的最早的專業文化定義。
美國社會學家David popenoe則從抽象的定義角度對文化作了如下的定義;一是一個群體或社會就共同具有的價值觀和意義體系,它包括這些價值觀和意義在物質形態上的具體化,人們通過觀查和接受其他成員的教育萬而學到其所在社會的文化。此定義的前兩句概括了泰勒的第一句,文化對于人類來說,就象是本能對于動物一樣,都是行為的指南。
文化在漢語中實際是“人文教化”的簡稱。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意即文化是討論人類社會的專屬語;“文”是基礎和工具,包括語言或文字;“教化”是這個詞的真正重心所在:作為名詞的“教化”是人群精神活動和物質活動的共同規范(同時這一規范在精神活動和物質活動的對象化成果中得到體現),作為動詞的“教化”是共同規范產生、傳承、傳播及得到認同的過程和手段。
目前,我國學者一般認為,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宋原放主編《簡明社會科學詞典》第176頁,上海辭書出版社,1984年出版)。狹義的文化則指依附于語言、文字、書籍、建筑物以及自然萬物等載體得以顯現的人們的世界觀、價值取向、意識流動和精神氣蘊等。文化具有民族特征,民族語言、民族性格、民族傳統以及生活方式等,都可以構成民族文化的形式。由此,民族文化指的是各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發展來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
(二)民族文化的結構
民族文化或者文化的結構有二元結構說、三元結構說、四元結構說和多種要素說。
二元結構說源于前蘇聯學術界,認為文化由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構成。物質文化是少數民族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及其創造方式。精神文化主要是指用腦力勞動所創造出來的成果。其理論基礎是的唯物史觀。除了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劃分外,還有“顯在文化”和“潛在文化”、“表層文化”和“深層文化”、“硬文化”和“軟文化”的區分。
三元說。DAvid總結文化的要素主要為3個:(1)語言和符號.(2)規范準則,對在一個特定的社會中人們應該怎樣思想、感覺和行動作出的解釋,包括習俗、道德、宗教和法律;(3)物質文化,實際的和藝術的人造物體,它反映了非物質文化的意義,包括機器、工具、衣服、房屋等等。目前,通常是把文化劃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實物文化、行為文化、觀念文化”的幾類。
四元結構說。英國人類學家馬凌諾斯基在著作《文化論》中,把文化劃分為四個方面:(1)物質文化;(2)精神文化;(3)語言;(4)社會組織。除此以外,還有“智能文化、物質文化、規范文化、精神文化”和“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的劃分法。
多要素說。代表性人物有美國社會學家奧格本,他在著作《文化變遷》中,從文化功能與文化起源相結合的角度,把文化劃分為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然后把非物質文化劃分為宗教、藝術一類的精神文化和規范人類行為的制度、習俗一類調適文化。
(三)民族文化的特點
主要是:(1)共有的。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它是使個人行為能力為集體接受的共同標準;(2)差異性。在同一社會內部,文化也具有不一致性。例如,在任何社會中,男性的文化和女性的文化就有不同。此外,不同的年齡、職業、階級等之間也存在著亞文化的差異;(3)后天性。學習得來的,而不是通過遺傳而天生具有的。生理的滿足方式是由文化決定的,每種文化決定這些需求如何得到滿足。從這一角度看,非人的靈長目動物也有各種文化行為的能力,但是這些文化行為只是單向的文化表現如吃白蟻的方式警戒的呼喊聲等。這和人類社會中龐大復雜的文化象征體系相比較僅顯得有些微不足道;(4)象征性。文化中最重要的是語言和文字,但也包含其他表現方式如圖像(如圖騰旗幟)肢體動作(如握手、吐舌)行為解讀(送禮)等。整個文化體系是透過龐大無比的象征體系深植在人類的思維之中,人們也透過這套象征符號體系理解解讀呈現在眼前的中種種事物;(5)適應性。指的是文化能夠適應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6)普遍性。不同民族群體所具有的餓多樣的、特殊的文化內容往往是用普遍性的框架組織起來的,不同文化在終極價值和一般性倫理約定方面是非常相似的。
一般地講,民族文化與民族經濟之間存在復雜的相互作用關系。一方面,任何民族文化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的。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反過來又對民族經濟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既有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因素,也有與經濟發展相矛盾沖突的因素。下面分兩個方面進行討論。
(一)民族文化與經濟的一般關系
1.民族文化與經濟從來密不可分
文化與經濟是人類所創造的財富中的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即文化是整體,是物質財富、經濟財富的總和,經濟只是其中之一。生產力越發達,經濟與文化的關系就越密切。從這個角度說,今后的經濟是文化經濟。經濟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文化的競爭。如果少數民族在文化問題上變得自覺了,并且把民族傳統文化和現代化結合好,可以在未來的經濟發展只能感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另一個角度說,只有發達的經濟而沒有先進的民族文化,并非真正的強大;如果只談經濟,不談民族文化,經濟的發展也難以持久。
2.民族文化與民族文化競爭力密切相關
所謂文化競爭力,概括地說,就是各種文化因素在推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中所產生的凝聚力、導向力、鼓舞力和推動力。主要表現為文化創新能力、文化產業的科技含量、高素質的人才。隨著科技經濟的發展,文化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文化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越來越高,不僅經濟發展需要文化來支撐,而且文化產業本身也已成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競爭力是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因此,增強民族地區的競爭力,不單是要提高區域民族經濟的增長能力,而且應該是經濟、社會、文化和自然的協調一致的發展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民族文化競爭力的提高。
3.區域文化對區域競爭力具有“乘數效應”
社會學、文化學、人類學等理論研究表明,區域競爭力的增強需要文化因素的支持;反過來,經濟和文化的協調發展又會促進區域競爭力的提升,而且特定的文化傳統與特定的社會經濟可以兼容并蓄,產生文化乘數效應,從而促進特定區域生產力進步和社會經濟發展。就我國而言,以孔孟儒家積極入世、崇尚進取為特征的齊魯文化,因歷史上商賈云集、重商遺風遠揚的江浙文化,以20世紀20至40年代金融意識為底蘊的海派文化,善于開拓、勇于進取的嶺南文化,以及長于經濟形勢分析、政治嗅覺靈敏的京派文化等,都對其所處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不同的文化源動力,致使中國東南部及沿海地區自改革開放以來與西北地區尤其是內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差距日益拉大。
(二)民族文化對經濟的負面效應
1.傳統文化對于經濟開發的障礙
對于民族經濟的欠發達現實,在一段時期里人們習慣于將其歸咎于生態環境惡劣、經濟基礎薄弱、人口素質差諸如此類的原因。的確,民族經濟之所以落后,這些都是原因,甚至是很重要的原因。然而好比是說“經濟落后”是“經濟落后”的原因一樣,本身是不合邏輯的!如果我們把研究的目光拓展到經濟以外,從文化的角度來考察民族經濟欠發達的原因,則有可能從另一個側面為我們打開一個認識民族經濟發展的思維空間,從而使我們可以盡可能客觀地面對民族經濟發展的現實。
民族文化作為一種控制機制,在相當程度上左右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文化的不適,往往會導致行為的不適,其結果是人的經濟行為偏離經濟發展的一般原則。由此,在民族經濟欠發達問題上,我們的討論就不能僅僅停留在表層的經濟現象上。盡管對于這些現象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而應當透過這些經濟現象,去探討導致民族經濟欠發達的文化原因。民族經濟的發展,政策上的傾斜和經濟上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忽略了其他非經濟因素的發展,尤其是少數民族在文化上的自覺調適,則政府的所有這些努力都只可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2.西北民族文化對于經濟開發的障礙作用
總體上講,西部民族地區在文化方面不同于東南沿海地區的地方是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其實質是一種惰性文化。由于歷史沉淀和累積效應的作用,這種以倫理為核心、富有人文精神的傳統文化,包括尊卑有別的等級觀念、重義輕利的價值標準、謙恭和順的人生哲學、求穩求同的思維方式、知足常樂的文化心態,已經深深地根植于西北民族地區人民的精神生活中。西部民族地區隨處可見的聽天由命、消極無為的處世觀,安于現狀、好逸惡勞的幸福觀,不求更好、只求溫飽的消費觀,死守田園、安土重遷的鄉土觀,等、靠、要的度日觀,畏難怕險、墨守成規的工作觀,喝酒賭博的娛樂觀就是這種世俗性文化在日常行為選擇中的真實顯現。西北民族地區文化和它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障礙在于它具有鮮明的特殊性。主要是:
(1)多元性和差異性。社會文化環境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深層次隱性影響因素。適宜的社會文化環境有助于市場經濟文明的形成、發育和成長,反之則會阻礙農耕、游牧文明的傳統社會向現代市場經濟和工業文明社會的順利轉型。長期以來,由于自然、經濟、歷史、社會等條件不同以及的差異,西部民族地區形成了多層次、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并且決定了本地區內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間的居民在價值取向、創業精神、競爭意識、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對待市場化改革的態度等方面必然有較大差異,因而與東部相比,在市場文明的進程中人們的主動性、積極性、適應性也將因所屬文化圈不同而不同,進而影響作用和程度也相異。
(2)逆市場性。西北民族地區所有游牧文明、農耕文明、藏傳佛教文明、伊斯蘭文明相結合而成的文化體系,是草原游牧經濟、小農經濟、自然經濟的產物,其核心觀念和主體意識已經成為人們在日常生活和經濟活動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加以遵循的行為準則和道德標準。與此相適應其價值觀、財富觀、就業觀、生產生活方式、一種高度束縛下追求未來生活即“來世”的理想生活模式,同現代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準則相矛盾和相抵觸,因而使該區域與東部地區相比,在發展中面臨更大的阻力和障礙,致使該區域目前的市場化程度仍然很低,市場化進程仍然很慢。如:市場經濟提倡“經濟人”,把人看成是經濟利益的主體,認為追求財富是天經地義的事,而該文化則提倡“道德人”,把創造財富視為小人之舉,從而壓抑了冒險創業與從事商業的社會精神;市場經濟提倡自律基礎上的市場競爭,而該文化則提倡“平均主義”和貶低逐利行為;市場經濟提倡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民主制,而該文化則提倡血緣宗親的家族中心論,表現為人們呼喚“青天”,崇拜權威,希望“家長式”人物拯救社會市場經濟注重法理,而該文化講求感情,情大于法,少獨立,少理性;尤其是游牧民族“無恒產,無恒信”的經濟關系,缺乏市場經濟條件下工業文明的契約精神和與信用交易相適應的現代主流文化。
(3)保守性和封閉性。西北民族地區民族眾多、各異等因素造成文化傳統呈現出明顯的封閉狹隘特征,傳統農業社會、農耕文明氣息濃郁悠久,尤其是該地區黃土高原板結性質的黃土文化、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生”的文化,有很強的內聚力,總是企圖把新的文化意識、異質文化和對立思想納入到固有的文化中去,使外來文化在與其融合中失去原有的特征。并且由于復雜的文化環境和眾多的民族成分,根本上使本地區與其他地區進行文化交流和互動時面臨更大障礙,很容易以民族糾紛和宗教糾紛等形式再現出來。加之計劃經濟的外在動力,使這種文化的排他性、封閉性進一步強化,二者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封閉落后的思維定勢,進而對國家政策的理解局限在文字上,從實際出發和變通很少,缺乏創造性思維和社會文化創新,不能在文化轉體和吸取異質文化中適合自己的精華部分,難于擺脫文化傳統的羈絆。
在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關系中,文化因素的影響十分關鍵,它是決定減緩或加速西北民族地區經濟增長、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是否合理的根基。如果脫離對該地區文化基礎之分析,任何一種經濟改革和政策都將不能從根本上使其發展差距得到徹底解決;同時,若把西北民族地區區域協調發展目標問題與其文化因素分析相脫離,也將最終要以失敗而告終。
綜上所述,文化發展及因素分析是拉動西北民族地區經濟增長、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的深層原因。須在發展西北民族地區特有的文化傳統優勢和進步性的基礎上,將市場經濟主導下的現代工業主流文化逐漸納入和融合到西北民族地區文化之中,并將其文化進行重構。只有實現使其成為極富世界性、多元性和先進性的開放文化體系,西北民族經濟開發才會呈現為整個社會的整體協調運行,西北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才會有持久的文化源動力和支撐加速力。(作者單位:1.甘肅省廣播電視學校;2.西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參考文獻
[1] 趙顯人《西部大開發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1年。
[2] 溫軍《民族與發展――新的現代化追趕戰略》,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3] 王希恩《論中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現狀及其走向》,《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4] 《關于“文化自覺”的一些自白》,《學術研究》2003年第7期。
文化與經濟、政治說課稿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
遼寧省撫順市第十中學
黨利
1、說教材
(一)在教材中地位:《文化與經濟、政治》一課是《文化生活》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二框題
本框題的價值如同增加必修三文化生活的必要性。
本書在思想政治課中地位:《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增設的必修模塊,與《經濟生活》《政治生活》《生活與哲學》共同構成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必修內容。《文化生活》內容的設置既是時展的需要,也是中學生自身發展的迫切要求。人類.是一個有機整體,經濟、政治、文化是這個有機整體的三個組成部分,共同推動著.的發展。我們每個人都置身于一定的文化生活之中,時時刻刻感受著文化的熏陶理應了解文化生活現象,分析文化本質與特點,了解文化發展的規律,形成對文化的正確判斷和參與文化生活的選擇能力。時代的變遷凸顯了文化在.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本框的地位:
增加必修三必須明確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
本單元包括兩課:第一課“文化與.”用“體會文化”和“文化與經濟、政治”兩個框題介紹文化的內涵。通過對于文化與經濟、政治之間的密切關系,說明文化在.發展中的作用,加深學生對文化概念的理解。為全本教材提供基礎性的認識。為本書以后學習奠定了基礎與方向。
(2)
說教學目標
依據《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身心特點。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知識目標:1.了解當地文化產業。
2.理解現代.中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
融的特點。
能力目標:1.通過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辯證分析能力,分析不同文化所起的作用不同;。
2.培養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培養運用理論分析現實問
題的能力,運用文化對經濟的作用深刻理解國家提出
的“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口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關注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和思想觀念的形成,培養
學生努力學習知識,增強文化競爭力的意識。
2
.培養反對文化霸權主義和保護中華民族文化的意
識
雖然教學大綱安排“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重要作
用’。但我認為把這一知識與單元探究放到一起講更合理,因此
這一只簡單提出知識,沒有重點講解。
教學目標確立的依據:
1.
用教材,而不唯教材,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
是基本遵循了教材的編排順序,二是對教材內容進行了合理的取
舍、科學補充,構建了一套更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知識體系。。
2.飛速變化的時代對中學生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身心迅速發展,自我意
識和獨立性較強,.公共生活空間范圍越來越大,并且開始理
性地思考.和人生的重大問題。高中生可塑性強,但情緒仍然
不穩定,有多變性,容易沖動或偏激,迫切需要提升思想意識,
加強方法論的指導,使其在紛繁復雜的文化生活中能夠進行正確
的判斷與選擇。
3.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抽象的理論只有
與形象生動的實踐相結合才能凸現出它的偉大。教學中把理論知
識的學習與.實踐、.現象的分析、學生實際生活緊密聯
系,力求貼近生活。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文化與經濟、政治三者的關系
2、文化生產力在經濟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教學難點:文化與經濟政治的發展不是亦步亦趨的,文化性質不同作用不同。
教學重、難點確立的依據:
文化的內容是多層次的,有的受經濟的制約大、有的受經濟的制約小。文化對經濟具有拉動作用,可以優化產業結
構,提高企業和產品的競爭力。
任何國家的綜合國力都離不開文化發展的底蘊和烘托。在當今世界多級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綜合國力的競爭尤其
如此。世界的文化在沖突碰撞中相互交往在當今世界越來越頻繁,文化與政治、經濟相互交融的特點彰顯在各個領域。
2、說學生:
《文化生活》模塊的學習對象是高二年級。
從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征看,他們風華正茂,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接受能力比較強。但興奮點仍主要集中在直觀感覺上。
從思維特征看,仍未完成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辯證思維有待培養。
從認知結構看,通過前兩個模塊的學習,學生已有一定的理論基礎,現實生活中感悟了文化的魅力。但又是剛剛接觸《文化生活模塊》,對一些具體問題未免有些粗淺、偏頗和模糊。從學習動力看,高中學生視野寬闊,有敏銳的洞察問題能力。對國際、國內的重大時事比較關注,本課涉及的時事較多,學生有較高的學習熱情。
3、說教法
新課改要改變漫畫中學生的負擔。在教學上我認同教無定法,學無定法,但學生為主體是新課改的主流思想,因此課堂教學,應以學生討論、交流等活動為主體,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能力為中心,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和質量為目標的課堂教學形式。培養學生學會學習,是全面發展學生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基礎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務。學生已經系統學習完了經濟、政治基本知識,具備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學科思維能力,但平時在積累素材和主動聯系實際方面還存在不足。所以我采用小組合作、情境創設、對比和討論等方法教學。案例材料的篩選堅持三貼近原則,既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
4、教學過程
【教學主要思路】
對每一節課進行教學過程的設計,也就是教學的方法和步驟——教學的基本流程。情境導入——探究活動——形成理念——學
生踐行
導入新課:(2—3分鐘)
設置由上節課學過的知識導入新課.
提問:什么是文化?
學生答: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問:那么文化與經濟政治什么關系?由此引出本課《文化與經濟政治》
新課導入設計的依據:一是概括了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溫故而知新,使學生能夠知道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二是使學生明確本節課要講述的內容,以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這是政治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講授新課:本次說課只針對重難點
解析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難點之一:經濟、政治、文化三者的關系,文化與經濟政治的發展不是亦步亦趨的,文化性質不同作用不同的。
(一)我是這樣來設計經濟政治決定文化的
?
情境導入——出示圖片,今年的高考最年長者你了解嗎?
?
設計問題有的同學能回答出,說明學生非常關心高考。
設計意圖
?
情景創設遵循了多樣化和綜合性原則,一是注重利用圖片、紀錄片介紹、音像資料等多種方式創設情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
趣,文化生活按教學進度在高考后結束進行,抓住學生關注的
身邊的事,生活中的事入手,很快能激發學生的興奮點,從而
攻克難點。
探究活動——
1、2021年以前汪俠老人為什么沒能參加高考,繼續進行文化學習。
2、1977年前汪俠老人多大,為什么沒能參加高考實現大學夢。
3、中國的高考都有什么樣制度上的變化?從古至今的科舉有什么樣的變化?他們對.有什么樣的影響?具體對我們自己有什么樣的影響?
提出問題,學生分組討論。
形成理念——
通過討論辨明一定的經濟、政治決定文化,
學生踐行
在這里要抓住思想政治教學的思想教育的實質,不失時機的明確,我們能有今天這么好的環境進行學習,實現人生理想,離不開黨的領導,國家的政策,要熱愛自己的祖國,擁護黨的領導。
設計意圖
?
《文化生活》所承擔的任務與《歷史》《語文》等課程有明顯區別?!段幕睢氛n程不是一門文化知識課程,而是一門思
想政治教育課程。所以在教學中要正確把握課程的性質,牢牢
把握課程的思想性,緊緊圍繞學生思想覺悟的提高和道德品質
的養成,展開知識的傳授
和能力訓練。
?
《文化生活》課程不應把教學的重點簡單地放在文化知識和歷史知識的講授上,要幫助學生認同正確的價值標準,把握正確
的政治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為自己的終生發展奠定思
想政治素質基礎。在這里要抓住思想政治教學的思想教育的實
質,不失時機的明確,我們能有今天這么好的環境進行學習,實現人生理想,離不開黨的領導,國家的政策,要愛自己的祖國,擁護黨的領導。
(二)我是這樣來設計文化性質不同作用不同的
情境導入:
出示圖片“史上最嚴的高考”
探究活動——
1、,為什么2021年高考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高考”。
2、誠信對我們.的有利影響
3、誠信對我們.的不利影響
形成理念——文化的性質不同作用不同
?
設計意圖
?
從認知結構看,通過前兩個模塊的學習,學生已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依據誠信對經濟的影響明確文化生活道理。
(三)我是這樣來設計文化與經濟政治的發展不是亦步亦趨的。
情境導入:
古代的科舉有弊端,但古代有優秀的文化,欣賞視頻《都江堰》感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探究活動——
1、從《都江堰》討論,經濟決定文化,是不是經濟進步文化就能
發展,經濟落后文化就落后。舉例說明
2、依上述觀點由學生提出政治與文化的關系是不是也有這樣結
論。
形成理念——
文化與經濟政治的發展不是亦步亦趨的,設計意圖:
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鼓勵學生創新。要在明確基本標準的前提下,結合學習的內容,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為學生提供足夠的選擇空間和交流機會,使其能夠從各自的特長和關切出發,主動觀察文化現象,討論對文化現象的認識,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教學中的難點是過分專注于對概念定義的要求,在教學中就不能“摳概念”“背概念,注重辨析,是體現教材形式創新的重要標
志。解決難點。
學生踐行:練習鞏固。
(四)我是這樣來設計文化生產力在經濟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的情境導入:
上一個環節欣賞視頻《都江堰》感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這里播放圖片《三峽工程》通過對比讓學生感受總結出現代.經濟決定文化,科學技術在生產力中的作用,
探究活動——
探討:
——科學技術的重要性
三峽上的旅游產業的發展,帶給我們的啟示——
形成理念——
文化產業的發展——科技在國家中的重要性,引出文化生產力重要性。為下節課文化與綜合國力奠定基礎
學生踐行:我們家鄉的文化產業
設計意圖:
1.通過小組合作探究,進行思維碰撞,激發學生潛力,集思廣
益,多角度思考文化的
重要性
2.視頻播放讓學生輕松學習,享受學習,并在音樂中產生共鳴
文化在綜合國力的關系在這節課雖是重點。但因時間原因,會在單元的探究活動中側重講解。
5、說小結:
教師總結本節之間的知識內在聯系。
設計意圖
歸總知識,清晰思路,便于理解把握。課堂有放有收,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統一,才不會讓學生感到無所適從。
六、即練即評
關鍵詞:區域文化;區域經濟;云南省
一、引言
云南省有著自己的歷史、文明、傳統和生產方式,這些因素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影響著當地人的思維和生活,進而影響著當地的經濟發展。文化不僅能夠為一個地區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氛圍,同時也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成為增強區域競爭力的基礎因素。因此,將傳統文化因素納入經濟研究中是非常必要的。
二、區域文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
1.區域文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1)文化模式對區域特色經濟形成的影響機制。一個地區能夠形成產業結構的優化發展是區域社會對生活與發展方式的一種選擇,這種選擇能夠與當地文化相契合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在當地文化的價值認同與技術支持上,還是在組織系統、技術系統上,都有一定的關聯。技術系統是所有產業都要具備的,如果所選擇的技術系統與該區域的文化不能夠協調統一,該區域的人就無法更好的摒棄原有的模式而去接受和適應它。文化模式下的技術系統不僅是特指的生產工具,更是生產工藝,即使人們使用的工具改變了,工藝還是會繼續延續下來。所以產業結構的調整過程要與文化水平保持一致,本土文化正式這一環節的內在基礎。區域文化對于本地經濟的發展有著直接、間接和廣泛的影響。文化對產業經濟結構、發展水平和方向的影響都是直接性的,但是對勞動力、資本等因素的影響是間接性的。本文借助經濟分析工具,從制度經濟學的角度將正式制度進行分類,進一步分析區域文化對經濟的影響。
(2)區域文化建設是經濟發展的精神動力。區域的社會群體意愿、利益等形成了一個文化氛圍和環境,能夠起到調節社會關系和支配行為的作用。當今占主體地位的發展模式是市場經濟,有助于促進生產,但同時也遇到了自然與人類對立的問題,這就是經濟發展缺乏人文關懷的結果。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不道德、不健康的觀念也影響著正常的消費途徑。只有通過提高文化水平、加強文化建設才能夠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才能夠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關系,正常健康的致富手段才能夠營造健康的市場經濟環境。
(3)區域文化建設是經濟的核心競爭力。進入小康社會后,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模式也由功能性消費向審美性消費轉變。產品不再僅僅是一個實體,更多的代表了審美價值和使用價值。從產品的設計、包裝到產品營銷,每一個環節都緊緊圍繞著一定的文化內涵,各種文化因素形成了無形資產,是企業經濟競爭的核心力量,可以說,所有的經濟活動都離不開文化價值,隨著經濟的文化取向日益增加,二者之間也呈現出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狀態。因此,可以使區域文化和經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這是當今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2.區域文化對正式制度的影響
(1)區域文化對正式制度選擇的影響。制度的制定是建立在約束主體福利的基礎上的,本文將制度分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兩種,前者是成員要共同遵守的規范和準則,例如法律規章等,后者是源自于價值的文化遺傳,后者先于前者產生,二者都對人的行為有著規范作用。格雷夫從博弈論的角度進行了分析,認為熱那亞人和馬格里布人的兩種社會價值體系決定了不同的制度路徑。熱那亞人建立了能夠支撐現代市場經濟圓形的制度,主要是由無限連帶責任、提貨單制度、永久合伙性質、保險制度等形成的,同時建立了有效而完善的法律制度,對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所以不同的文化價值能夠形成不同的正式制度,形成與市場經濟發展相匹配的正式制度體系。
(2)區域文化對地方正式制度變遷的影響。一種制度形成后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遷,變遷是制度創立之后被打破,被新的制度替代的方式。正式制度的變遷也會受到非正式制度的影響,如同初始制度安排一樣,非正式制度對制度變遷會產生很大影響,是一種誘致性、強制性變遷,不同于正式制度的變遷,這是一個慢慢累積的過程。因此,很多國家和地區的非正式制度變遷速度都趕不上正式制度,所以前者延長了地區制度變遷、阻礙了制度創新。
(3)區域文化對正式制度實施的影響。意識形態能夠提高人們遵循制度的自覺性,減少了制度安排服務費用成本,大大減少了制度實施過程中的摩擦和沖突。由誘致性制度變遷而來的正式制度易于執行,而強制性制度變遷而來的正式制度則難以執行,前者具有一致性,而后者則相沖突。正式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安排、正式制度執行和正式制度變遷,正式制度會受區域文化的影響,所以本文用正式制度代表區域文化程度。
綜上所述,區域文化主要是通過制度的選擇、執行和變遷對區域經濟產生影響的,當正式制度和文化一致時,就能夠推動制度向良性方向發展,但相沖突時,就會阻礙制度的發展變遷。所以當文化和經濟發展相適應時,能夠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經濟績效,不一致時阻礙制度的執行而影響經濟發展,這種作用是雙重的。
三、區域文化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實證分析――以云南省為例
1.模型與假設
為了研究區域文化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一:資本、勞動力、技術進步和制度等區域文化是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假設二:區域文化主要通過正式制度對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產生影響
根據新制度經濟學派的觀點,正式制度安排可能是從外引進的新制度,也可能是從初始制度演化而來的。但無論是哪一種,都要受到非正式制度的約束,因此我們把制度定義為區域文化的函數:
LNY=LNA+aLNK+bLNL+cLNI
其中Y表示經濟發展程度,A表示技術進步,K表示資本,L表示勞動力,I表示正式制度安排。
2.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本文選擇了云南省2010年的數據,區域文化程度采用經濟性觀念、經營性觀念和制度性觀念三個一級指標來衡量,這三個一級指標下含有17個二級指標,以此來判斷云南省的文化程度,如果得分高,則說明該地區的文化程度高,反之較低。正式制度主要通過非國有化率(FGYH)、市場化程度(SCH)、分配格局變化程度(FPGJ)和對外開放程度(DWKF)的加權平均值來衡量。本文選擇的計量軟件是EVIEW5.0。
3.回歸分析
可以看到,調整后的R方為0.883047,F值為227.5141,因此模型擬合較好,假設成立,即區域文化對正式制度有所影響。主要是因為正式制度的執行有賴于非正式制度的存在,后者能夠有效的提高前者的執行效率,但是當二者有沖突的時候,后者就會阻礙前者的執行效果。另一方面,非正式制度是優先于正式制度而存在的,地區文化的差異也會導致制度安排的差異。從制度變遷的角度來看,非正式制度會影響正式制度的變遷進程,有引導作用。所以,區域文化是通過對正式制度來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
利用收集到的數據我們對云南省正式制度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進行回歸分析,得到結果如下(見表2)。
可以看出,調整后的R方為0.781643,因此模型擬合較好,從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文化與經濟的關系?;貧w結果表明,地區經濟的發展受資本、技術、勞動力和制度等文化的影響,正式制度對經濟發展有三方面的作用:首先,正式制度能夠減低經濟的不確定性,通過使人們之間的關系和行為構成一種固定模式,激發人們的積極性,降低行為的不穩定性;其次,正式制度能夠節約經濟活動的交易成本,減少人們行為選擇的信息成本,降低人們的機會主義傾向,形成一種有效的約束;最后,正式制度能夠促進形成一種激勵結構,使個人與社會收益達成一致,有效的統一人們的權利和責任。
四、結論
關于文化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至今都沒有形成一致的結論,但是隨著經濟學和文化變量越來越受到重視,二者的關系也不斷的被驗證。本文利用云南省的數據進行實證研究,發現資本、勞動力、技術進步和制度等區域文化是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區域文化主要通過正式制度對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產生影響。這樣的結論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
第一,除了提高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以外,改變傳統落后的文化觀念也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創建一種先進的文化氛圍,提升區域競爭力。文化是多種要素發揮作用的基礎,提高社會資源的使用效率,制度的創新和減低制度的實施成本有賴于該地區文化發展水平,從而有力促進經濟發展。
第二,云南是傳統文化水平很高的地區,雖然傳統文化對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傳統陳舊的觀念已經無法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在保護與發展傳統文化的同時,還要注意在此基礎上進行文化創新,使其更好的融入市場經濟,這也是保證區域經濟能夠得到更好發展的基礎。
第三,文化是區域經濟的發展的重要內在驅動力之一,我國還存在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中西部地區封建社會思想較為嚴重,文化觀念落后,而東部地區則較容易接受新鮮文化,形成了良好的市場經濟理念。要加強落后地區的文化,創建先進的文化,減少地區經濟發展的差距。
參考文獻:
[1]李艷艷.區域文化與區域經濟發展的聯動機制初探[J].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4):87-89.
[2]游細斌,魏清泉,湯放華.區域文化與區域經濟耦合路徑探析[J].熱帶地理,2008,28(2):139-143.
[關鍵詞]企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關系
企業文化建設既是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存發展的內在需要,又是實現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方面。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培養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二者在企業發展與前進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每個企業管理者均不可輕視與忽視的。
一、認識什么是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
要想正確看待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首先,我們要充分認識什么是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企業文化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廣義的企業文化是指企業所創造的具有自身特點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狹義的企業文化是企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個性的經營宗旨、價值觀念和道德行為準則的綜合。它是企業長期生產、經營、建設、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論、群體意識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的總和。其核心內容是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企業經營理念的培育,是企業職工思想道德風貌的提高。通過企業文化的建設實施,使企業人文素質得以優化,歸根結底是推進企業競爭力的提高,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同時,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是現代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競爭法寶。一個沒有企業文化的企業是沒有前途的企業,一個沒有信念的企業是沒有希望的企業。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文化建設既是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存發展的內在需要,又是實現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方面。
二、理解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之間的關系
對于一個企業而言,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建設都是不可忽視的,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為:(1)企業文化建設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新的企業管理理論,它研究的對象既然是人,就要強調以人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質,這與我們黨長期堅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一致的。企業文化是一種企業管理的新理論,其本質是一種經濟文化,即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高員工素質,創造企業最佳效益,促進企業發展。企業文化之所以被稱作企業管理的新理論,其主要特征就在于企業文化強調以人為本,以提高人的素質來全面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企業文化建設是以人為中心的,這就決定了企業文化建設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2)建設企業文化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建設。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企業的一項系統工程,它的培植、塑造和強化,需要通過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強和改進來保證。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既要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改革創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質量,以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要求。既要堅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貫性,長期性。又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身規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網絡,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性。把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同步結合、融合滲透進行一體化管理,運用系統論的觀點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體系和保證體系,通過借鑒管理科學和行為科學的特點,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運用引路法、目標激勵法、感情感化等方式方法,積極倡導民主、平等的交流和對話,有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3)思想政治工作是精神文明、企業文化建設的思想保證。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企業文化雖然在概念上有所不同,但在實際工作中卻很難區分開來,三者是統一的,精神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文化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力量源泉,是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為謀求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而形成的,并為職工所認同的一種先進群眾意識,這種意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企業個性,它對企業員工具有強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導力和約束力,能增強職工對企業的信任感、自豪感和榮譽感。
三、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的意義
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有著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將二者有機,合理的結合具有深刻的意義,將會對企業的發展起到強勁的推動作用。主要原因有三點。(1)將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是解決企業員工與企業管理者思想政治工作矛盾的迫切需要。企業文化與思想工作相結合,充分發揮文化的激勵、凝聚、導向、示范作用,極大豐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創造出能夠團結和凝聚員工的、能夠增強企業向心力和競爭力的新形式、新方法,促進思想政治工作與改革和發展更加有機地融為一體,落到實處。(2)將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能成為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實踐載體。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寓教于樂,集思想與行為于一身。企業文化的操作方法生動、活潑、容易吸引員工參與,其內容容易被員工接受。有了企業文化這一載體,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就可以緊密地結合企業的經營活動與文化活動來開展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不再是單純的理論說教,而是變得生動、有活力,增加說服力。(3)將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能為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提供良好保證。思想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長期存在著不被重視的現象。由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性,它很容易被人們認為比較空洞,辦不了實事,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從而引不起員工的足夠重視。而企業文化正是兼容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經營管理兩方面于一身,是思想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有機結合的擴展點。所以,企業管理者必須充分認識到將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的重要意義,運用其指導管理工作。
[論文摘要]云南是民族文化大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民俗文化資源。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民俗文化開發的市場化程度也越來越高。其中從經濟學、人類學等方面,對云南民俗文化的市場化研究狀況作了總結,可資參考。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交通的便捷和人們生活消費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人對民俗文化發生濃厚的興趣,客觀上在促進民俗旅游產業發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將其推向了市場化的境地。與此同時,對以豐富的民俗資源著稱的云南進行有關市場化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進展,內容涉及經濟學、人類學等多方面,現將其研究成果綜述如下。
(一)文獻典籍中的記載
民俗文化市場化是經濟進步和人類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故國內早期專門研究民俗文化市場化的著作幾乎沒有,但關注商品市場與民俗文化之間關系的觀念中國早已有之。從歷史典籍記載進程來看,《莊子·逍遙游》記載:“宋人資章甫而適諸越,越人斷發文身,無所用之”,用“章甫”(帽子)這個商品因民俗文化的不同而在市場上無法流通的事例,記載民俗與商業貿易之間的關系。司馬遷在《史記》中專辟“貨殖列傳”專欄,以區域性民俗特點作為該傳的基本框架。把各地物產概括為山東、山西、江南和江北四區,然后結合各地的民俗來闡述當時的商業活動規律,認為古代風土人情對區域貿易的影響很大。潘雄先生對此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認為,如果經濟民俗學或民俗經濟學能正式成為一門應用科學的話,那么這一學科的先驅者應該是中國的司馬遷。此后的《風俗通義》、《荊楚歲時記》等文獻也對一些民俗文化事象展開論述,但未見將民俗文化與市場相結合進行敘述的內容。
(二)經濟學角度的研究
目前,關于民俗文化市場化有系統研究的成果甚少,從可以查閱到的資料來看,專著類的成果有:何學威所著的《經濟民俗學》,圍繞物質民俗、社會民俗、精神民俗等方面展開,闡釋經濟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因素,首次提出了民俗文化產業理論與實踐的問題,從經濟開發角度系統地研究民俗文化,將民俗文化與文化產業掛鉤。民俗文化與文化產業的關系實質為民俗文化與經濟的關系,民俗文化與經濟的關系相輔相成,作者提出以經濟騰飛帶動民族民俗文化發展,以傳統民俗文化的發揚光大促進經濟繁榮的觀點。該著對民俗文化在經濟的沖擊下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沒有做深人地探討與分析。論文類的成果,最典型而且最具代表性的是潘雄的《民俗研究在商業貿易中的重要性)(載于張紫晨選編《民俗調查與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一文。該文作者運用對比研究的方法,追述了中國民俗與貿易之間關系研究的最早典籍記載,見于《莊子》與《史記》,同時與馬林諾斯基的“庫拉”制度研究作對比分析,以實例論證的方式,闡釋了民俗在商業貿易中的巨大作用:作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商人來說,只有翔實具體地了解民俗事象,才能在商品交易中獲利與成功。該文只是著重論述民俗在商業化中的重要作用,對市場化給民俗事象帶來的影響沒有涉及。
(三)人類學角度的研究
20世紀80年代,旅游經濟正式納人國民經濟計劃,作為旅游資源當中極為重要的部分,民俗文化資源隨著旅游文化的發展,漸漸走向產業化道路。目前,真正對民俗文化市場化進行的研究,也著重從民俗旅游和產業化角度進行研究與分析。
從民俗旅游角度對文化資源開發進行研究、分析的成果較多。王德剛的《民俗旅游開發模式研究—基于實踐的民俗資源開發利用模式探討》(載于《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一文,通過對民俗旅游發展經驗研究,總結出了民俗旅游開發的六種模式:品牌經營模式、社區一歷史(傳統)街區模式、鄉村模式、“生態博物館”模式、主題公園模式、節慶活動模式。同喜琴的《論民俗旅游對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與防治)(載于《貴州民族研究》,X006,_年第1期),闡述了民俗旅游對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由于過于關注民俗文化的形式,常常導致民俗文化精神內核的喪失;偽民俗大量涌現,破壞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
和諧性等方面。李彬,包磊的《旅游商品化對民俗旅游本真性影響研究》(載于《商場現代化》2008年3月(下旬刊))文,著力探討民俗旅游本真性和商品化的內涵,并力圖尋求二者之間的內在張力,提出解決的建議,以獲得民俗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此外,徐贛麗的《民俗旅游的表演化傾向及其影響》(載于《民俗研究》2006第3期),李正歡,黃遠水的《解讀民俗旅游本真性與商品化的內在張力》(載于《哈爾濱學院學報),2002年第11期),邱扶東的《論民俗旅游資源的保護原則與方法》(載于《寧夏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等一系列文章,對民俗文化旅游開發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作了探討與研究。
從產業開發角度進行研究的,主要有何學威的《民俗文化產業與振興民族經濟》,(載于《中南工業大學學報》,2000年第6卷第2期),把民俗文化當作一種隱藏在人民生活與思想中的象征符號,研究民俗文化產業在振興民族經濟中的作用及可行性。姜繼為,呂桂蘭的《試論民俗文化與市場經濟的相互融合》(載于《河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主要論述了民俗文化與市場經濟相互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民俗文化與市場經濟相互融合的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民俗文化的生命力與市場經濟的生長點的問題。此外,張來芳的《民俗文化產業化的構想》(《江西社會科學》,200()年第5期),邱扶東的《論民俗旅游資源的保護原則與方法》(《寧夏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等論文都相應分析了民俗文化產業化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可實踐性。新晨
(四)國外的研究狀況綜述
國外旅游產業發展較早,對民俗文化商品化、市場化研究的論著也較多,美國旅游人類學家格林伍德(Greenwood.1977)就對旅游文化的商品化給予了較多的關注。他認為,文化旅游的開展必然帶來文化的商品化,但若是把文化完完全全按照商品來進行包裝,就會帶來極大的消極意義,因為這實際上“剝奪了文化的內涵”,同時也剝奪了構成文化的方方面面。商品化使文化失去真實性,使民俗生活置于舞臺化和戲劇化之中,故格林伍德反對民俗文化在旅游開發過程中將民俗事項商品化,提倡對文化的市場持一種理性的態度。但是,也有學者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待民俗文化的商品化。以色列著名的旅游人類學家埃里克·科恩(ErikCohen)就認為,民俗文化商品化、市場化使其真實性喪失的說法是不貼切和荒謬的。一種新的商品化了的民族文化,可以隨時被接受為是真實的,哪怕僅僅只是市場化了的真實,同時這種商品還會得益于悠久的民族文化所賦予的深厚內涵,成為更具吸引力和市場的商品。由于有了商品經濟效益帶來的資金支撐,又反過來使文化產品的生產更加完善和進步,進而促進民俗文化的推廣和發展。
此外,隨著全球一體化的發展,現代旅游規模的日益擴大,民俗文化的市場化程度也不斷加深,由此而帶來旅游開發對旅游目的地及民俗文化所造成的影響,尤其是負面的影響越發引起學者的關注。這些負面影響大多發生在不發達國家和地區,涉及到社會文化和環境影響問題,成為20世紀70年代學術界最感興趣的領域。隨著民俗旅游商品化傾向的日益嚴重,國外很多學者開始在“真實性”和“舞臺性”兩方面展開了研究,試圖尋找民俗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出路。在這方面,影響最為深遠的理論就是馬康納(MaCannel)的“舞臺真實”理論,較系統的探討了關于旅游景觀系統的六種舞臺類型。國內對民俗文化市場化的境遇研究,較少有比較系統論述的著作,大多只是在民俗旅游的研究中有所涉及。雖然有一定數量的文章談及民俗文化的市場化,但是對于民俗文化市場化進行實例探討的文章并不多,在筆者涉獵的文獻中尚未發現從市場化境遇角度出發來研究云南民俗文化發展的專題性論著。
一、思想文化與政治背景對應聯系
知識點回顧:封建君主專制、廢除丞相、設立內閣、設立軍機處。
對應與聯系:通過回顧必修一中明清時期的封建統治,了解封建專制的殘酷、腐朽,有利于學生理解反專制這類進步思想產生的社會根源,使學生認識到思想文化的產生及其特點與當時的政治背景息息相關。通過回顧明清時期封建專制不斷加強、思想控制日益嚴密的史實,有利于學生理解處于高壓統治下的進步思想難于發展的原因,使學生認識到思想文化的發展受到其所處政治環境的制約。
明清時期,封建制度走向衰敗,統治腐朽,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不斷激化,社會危機加重。在這種社會形勢下,出現李贄、黃宗羲等進步思想家,成為歷史的必然。他們不滿于社會現實,大膽批判社會的黑暗、抨擊君主專制的殘酷。于是,有了對“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這一傳統觀念的質疑;有了“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責罵。這樣,具有民主色彩的進步思想,就在明末清初這一特定的政治環境中產生。但是,它又受到這一環境的制約而不能進一步發展。明末清初,封建制度衰落,但封建勢力依舊頑固而強勢。在這些舊勢、舊思想的壓制下,新興的進步思想難于傳播、發展,它無力成為一股強大的思想解放潮流,更不能從根本上動搖封建統治的思想基礎,也就不能引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從而促進中國社會的轉型。
通過思想文化與政治狀況的對應聯系,便于學生認識一定的思想文化產生于一定的政治環境下,其特點與發展程度又受到這一政治環境的制約,同時思想文化反映了其所處時代的政治環境特征。
試題設計1.漢朝的董仲舒提出:“君之所以為君者,威也……威不可分……威分則失權,失權則君賤矣。”明末清初的顧炎武提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獨治也”、“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對此認識正確的是:A前者是落后思想、后者是進步思想;B兩種觀點都得到當時的統治者認同;C前者代表封建制度,后者資本主義制度;D兩種觀點都源于當時的社會環境。
分析:董仲舒生活在封建制度發展時期,他提出加強君權的主張,適應當時的社會環境,有利于國家統一、發展,并非落后思想,否定A項。顧炎武的主張違背了封建皇帝加強君主專制的意愿,遭到統治者反對,否定B項。受社會環境的限制,顧炎武沒有跳出傳統的儒學體系,其思想并不代表資本主義制度,否定C項。這兩位思想家的觀點,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下產生的,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特征,因此D項正確。
二、思想文化與經濟背景對應聯系
知識點回顧:重農抑商政策、海禁政策、資本主義的萌發。
對應與聯系:通過聯系必修二中商品經濟的發展,有利于學生理解明清時期進步思想產生的經濟基礎。通過聯系在封建專制高壓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緩慢的史實,有利于學生認識進步思想難于發展的原因。幫助學生了解思想文化與經濟基礎之間的聯系。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區出現了“機戶出力,機工出力”的現象,產生了“計工受值”的雇傭與被雇傭關系,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方式萌芽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工商業階層隊伍不斷擴大,他們希望有一個發展經濟的良好環境。然而,自從商鞅變法實行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以來,歷代封建王朝基本沿用這一政策,壓制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明清兩朝政府通過種種手段,限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擴展,加上受到海禁政策的影響,新興生產方式發展緩慢。在這種特定的經濟形勢下,進步思想家希望突破專制政府的束縛與禁錮,營建一個自由、平等、寬松的社會環境,促進經濟進一步發展。于是,他們反對重農抑商政策,倡導“工商皆本”。這反映了明末清初資本主義萌發的時代特征與要求。但是,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緩慢、勢力單薄的境況下,不能從根本上解放人們的思想。
通過思想文化與經濟背景的聯系,使學生認識到一定的思想文化植根于一定的經濟環境,其特點與發展程度又受到這一經濟環境的制約,同時思想文化反映了其所處時代的經濟發展特征。 轉貼于
試題設計2.黃宗羲說:“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睂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這種主張的社會背景是商品經濟自由發展。
B 他的主張在當時掀起了發展工商業的。
C 他主張發展工商業,壓制農業。
D 他的主張反映了當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萌芽與緩慢發展。
關鍵詞:全球化;經濟;文化;融合
一、哲學關于經濟與文化及其關系的論述
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將社會分成三大結構,即經濟結構、政治結構和觀念結構。那么文化處于哪一層結構中呢?而對于文化的不同理解決定了有不同答案。廣義的文化指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無論是物質產品還是精神產品都是文化,即文化史人類社會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文化指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包括哲學、宗教、科學、技術、文學、藝術、教育、風俗等觀念形態的東西。文化不是經濟的附屬物,而是人類創造性活動的結晶,是人的外化、對象化和具體化,從而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本文側重于文化狹義的理解,由此可以獲得兩點啟示。首先,經濟決定文化的性質、狀態及發展;不僅如此,文化對經濟發展起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它不僅為經濟發展提供精動力和智力支持,還為其提供文化資源和整合量。因此,和諧文化的建設對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發展水平,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其次,經濟的轉型勢必帶動文化的轉型。沒有經濟的發展就沒有文化的進步,而文化等滯后,勢必影響甚至制約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文化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更離不開文化的繁榮。更何況文化作為社會的產物,作為人的精神生活,只有成為群眾的行為才有生命力。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語境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人類經歷了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冷戰的結束,兩德的統一,蘇聯的解體,歐洲統一市場的形成,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東西方之間,不同體制的國家之間,都加速了融合??梢哉f,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全球化時代以市場經濟的全球化和信息傳播的全球化為主要標志。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經濟中的文化含量和文化中的經濟穿透力不斷提高,文化與經濟的內在關系逐步深化,越來越密不可分,相互融合相互滲透達到部分重合,即經濟文化、文化經濟、經濟與文化一體化。
何謂經濟文化?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正如學者們對文化的界定因各自的學術背景等原因而無法統一一樣,人們在什么是經濟文化的問題上也難以取得一致意見。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教授藥師寺泰藏認為,經濟文化就是為使經濟得到發展,組織和個人行為的總和。哈佛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認為,經濟文化是指那些對個人、單位及其他機構的經濟活動有影響的信念、態度和價值觀。然而,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個統一的定義,而是關于經濟文化的某種基本共識。首先,應該從經濟發展的角度去界定經濟文化。這是符合經濟文化概念提出的背景和歷史邏輯的。經濟文化的這個特點表明,只有那些能夠對經濟發展產生影響的文化,才屬于經濟文化范疇;其次,只有盡可能將影響經濟發展的文化因素獨立出來,才能確定其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經濟文化的這個特點表明,只有那些其影響能夠相對獨立地加以測量或考察的文化,才屬于經濟文化范疇;第三,構成經濟文化的各個要素是一個整體,它們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是以整體或系統的方式實現的。因此,對各個經濟文化要素實際影響的考察,必須以經濟文化的整體為基礎,重點是考察那些核心要素的影響。因此,應將經濟文化主要限定在信念、態度和價值觀這些核心方面;第四,就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而言,文化既可以作為一個直接因素,也可以作為一個滲透性因素:前者就是文化產業,它的存在和發展直接就是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部分;后者則是通過與經濟發展的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實現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的。
根據經濟文化的這幾個特點,我們認為所謂經濟文化就是對經濟發展有影響的信念、態度和價值觀。不同的經濟文化會導致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因為經濟文化既能夠促進經濟發展,也能夠阻礙經濟發展。當經濟文化與經濟發展的要求相適應時,就會對經濟發展起促進作用;而當經濟文化與經濟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時,就會對經濟發展起阻礙作用。正是基于對經濟文化的認識,現存的經濟實體表現出重視創建企業文化。在我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發展,人們開始認識到商品意識和營銷文化的重要性,從而注意吸收和借鑒國外的營銷文化,發展各種營銷藝術、櫥窗藝術、牌匾藝術、廣告藝術、柜臺藝術,促銷藝術不斷發展。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經濟結構和利益關系對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大,文化產品和服務日益具有經濟功能和市場效益,文化生產和管理中越來越多地滲透各種經濟要素,文化進入市場,不斷增加經濟成分,運用市場手段,增強自身實力,將商品屬性解放出來,成為社會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良性循環。這些發展現象就是理論界提出的文化經濟。文化經濟的涵義主要包括:一是文化發展成為社會進步的重要指標,不僅文化產品和服務成為重要的消費內容,而且文化也成為物質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要素,精神文化領域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空間;二是文化和經濟加快融合,呈現一體化趨勢,幾乎所有的經濟活動和產品都包含著文化因素和文化內涵,文化成為社會生產和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同時經濟借助文化的力量迅速擴張,生產力在文化的支撐下獲得質的提高;三是基于以人為本的理念,文化的形式不斷創新,內容更加豐富,實現精神要素與技術要素,科學理性與人文精神的高度統一,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四是文化產業異軍突起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且發展勢頭迅猛,潛力巨大,成為產業結構發展中的主導力量,加速了知識、技術之外的文化要素進入社會生產領域,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綜合國力的增強;五是文化在政治運行中的作用愈加突出,政治理念融入大眾文化之中,政治內容越來越多地通過文化形式來表達,一些范圍更廣,滲透力更強。文化經濟的內容構成不僅包含科學、技術等智力因素,而且有理想信念、價值觀念、文化藝術、娛樂休閑等精神因素。它強調人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有效地把弘揚科學理念和倡導人文精神統一起來,充分發揮文化對經濟的能動作用。不同文化層次的人所創造的人文環境和文化理念作用與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各個環節,文化的生產、消費、傳播與創新推動和引導著經濟、政治的發展。經濟發展領域中處處體現出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文化經濟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人為精神為先導,以科學為依托,以高新技術為支撐的新型經濟。是對當今時代越來越突出的文化形態與經濟形態日益交融,彼此滲透相互促進現象的深刻反映。經濟與文化互相融合,逐漸融為一體,形成新興的文化產業。文化經濟化最直接的表現是文化產業的發展,包括教育產業、高新產業、傳媒產業、藝術產業、體育產業、休閑產業等等,將成為未來產業結構發展中的主導力量。
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聯系更加密切。經濟活動中注入的文化內涵越多,物質生產中產品的檔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競爭力就越強,效益就越好;文化發展中吸收的經濟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蓋面就越廣,影響力就越大,滲透力就越強。經濟和文化進一步加快融合,出現了越來越明顯的一體化趨勢。
三、新語境的時代要求
經濟與文化之間的互動在整個社會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出來,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并形成具有廣泛效應的發展模式。步入21世紀,知識經濟推動的全球化發展的進程中,世界各國都看到了經濟與文化互動的新發展,并將文化競爭作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領域,采取相應政策發展文化產業,使文化發展與經濟建設同步。
經濟與文化的融合發展要求人們,一方面按照自己的文化觀念從事經濟活動,以文化提高經濟的競爭力;另一方面通過經濟活動和市場方式自主選擇適合的精神文化消費,滿足文化需求。在價值取向上,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主要功能和價值追求,人的全面發展必然促進物質、精神產品的豐富和生活質量的提高,而物質和文化對人們的極大滿足又反過來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因而這一切充分體現出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本質內涵。立足于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中更大的發展空間,更全面、更科學、高質量地滿足人們多方面的需求,在強調物質增長的同時突出人的價值,在GDP的構成中突出文化因素。
由于歷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與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的經濟文化也不會是完全一致的,在這種情況下,經濟文化的差異就會導致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中國已經加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成為世界經濟大家庭中的一員,在受制于世界經濟發展的邏輯,受制于全球性的游戲規則,在學習其他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先進的經濟制度和管理模式過程中,必須使之與本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等制度相融合,進而發展出一套新的適合本國國情的制度模式和管理模式,走出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道路和經濟發展模式,只有這樣才能使那些先進的東西在中國文化背景下消化,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亨廷頓、哈里森主編,2002年,《文化的重要作用》,新華出版社。
[2]藥師寺泰藏,2004年,《要重視經濟文化》。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4]郝立新主編,2002年,《哲學研究述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5]高朝明、高靜文主編,2000年,《經典著作導讀》,新疆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