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8 10:27: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電子技能培訓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按照農業部有關開展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周活動的工作要求,本著“手機助力農畜產品線上營銷”的主體,切實幫助農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手機,真正讓手機成為農民發展生產、便利生活、增收致富的好幫手。湟源縣農林牧局聯合電信、移動、聯通等企業,結合新型職業農民、農技推廣服務等培訓,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活動,培訓周期間初步開展了55人次的培訓?,F將湟源縣開展培訓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培訓措施:
1、整合培訓資源,拓展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
聯合電信、移動、聯通等運營企業制定了培訓方案,明確了培訓對象、培訓內容培訓形式,結合我縣實際認真開展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周培訓工作。充分利用各類農業培訓項目,整合培訓資源,將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納入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課程,在農民田間學校、農業科技下鄉等培訓宣傳中開展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F場發放信息服務宣傳資料,為農民講解手機實用技能。
2、明確培訓目標,助力農民跨入互聯網時代。
邀請移動公司技術人員為農民講解智能手機應用技能基礎課,讓農民用好手機互聯網,讓他們知道網店、淘寶、天貓、京東,也了解了網銷與網購,讓手機成為農民發家致富的好幫手。
3、豐富培訓內容,利用手機助農民開闊增收渠道。
此次培訓班的內容主要包括電子商務基礎知識、電子商務實際操作、電商與傳統營銷的區別,電子商務對農產品銷售的意義,網絡技術等內容,內容豐富、富有新意,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幫助農民掌握電子商務的基礎知識,搭建了學習平臺,引導他們拓寬了銷售渠道。
4、加強培訓網路安全,增強農民自身保護能力和防范意識。
電信技術人員重點講解網絡安全教育知識,舉實例生動講解網絡詐騙的危害,為農民財產安全提高了保障。
二、培訓成效:
1、便民服務:農民可利用手機開展在線事務辦理,醫療掛號、法律咨詢、購買車票、網購生活用品、農產品購銷等業務。
一、河北省電子商務技能型人才現狀及問題
(一)電子商務技能型人才短缺。電商人才培養主要有三種途徑,即高校、企業和第三方培訓機構。2014年,河北省正式啟動百萬電商人才培養計劃,力爭用三年時間,線上培養75萬人,高校培養15萬人,企業培養10萬人。目前河北省共有57所高校開設電子商務專業,其中高職高專33所,本科院校24所,初步統計約有1.5萬電子商務相關專業學生,加上企業和第三方培訓機構培養的電子商務人才,遠遠不能滿足500萬的缺口。隨著“互聯網+”行動口號的提出,技能型人才缺口將會進一步擴大。
(二)電子商務技能型人才整體水平不高,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有待進一步提升。一是從高校電商就業情況來看,專業對口率不到30%,畢業生在校期間所學知識與市場需求不相適應,難以勝任企業的職業崗位。河北省電子商務教育從2002年起步,但是發展速度明顯滯后于電子商務企業實踐,重學歷,輕技能,大部分高校機制不夠靈活,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目標不清楚,定位不準確,課程體系不完善,多而雜,實踐教學環節薄弱,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學校教育和企業需求隔離開來,學生學不到真正的技能。二是社會培訓機構培養的電子商務技能型人才屬于短期強化型,知識缺乏系統性、連貫性。社會培訓機構一般以盈利為目的,培訓費用較高,且缺乏統一監督和管理,不能科學設計電商技能型人才所需要的課程體系,課程零散、缺乏系統性與知識的融會貫通,不能適應激烈的競爭環境。三是企業在崗技能型人才,沒有建立合理的員工職業發展規劃,缺乏對員工必要的職業技能培訓。
(三)電子商務技能型人才分布不均衡。這種不均衡體現在企業規模和地區分布上。一方面,規模較大的企業成為電商高技能人才的首選,剛剛創業或者規模較小的企業往往陷入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困境。另一方面,從地區分布上,省會及各市區相對于縣域較容易獲得電商人才。如河北省在2014年共有25個村入選為阿里巴巴集團的淘寶村,數量在全國排第四位,淘寶鎮2個,數量僅次于浙江和廣東,電子商務人才需求量非常大,而更多的求職者卻不愿意到縣級農村發展,成為阻礙電子商務現代化運營的重要因素。
二、解決河北電子商務技能型人才問題的建議對策
(一)加強高校應用技能型人才的培養。1.明確電子商務培養目標,找準定位。通過對行業企業人才需求調研,了解最新職業崗位設置以及崗位任職要求。結合高校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人才培養目標。邀請企業一線人員參與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要緊跟實踐,切勿閉門造車,與實踐脫節。2.積極探索、創新校企合作模式,實現產學創深度融合。高校要依靠社會資源辦學,向企業開放,真正做到校中廠,廠中校。不斷探索與企業合作辦學的新路徑,如企業參股等方式。積極開展電子商務訂單班特色模式,采取學校與企業共同培養的方式,把企業人力資源計劃前置到高校,學生不僅僅是在校生,同時也是企業的未來員工,通過這種模式,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習效果、團隊意識、職業素養都有很大的提高。3.做好大學生的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工作。高校在畢業生就業過程中最直接的扮演角色就是指導者。一是畢業生在入學前,要進行專業教育,對專業現狀、發展趨勢、就業方向和目標進行講解,讓學生對專業情況以及就業狀況有一定客觀認知,進而制定出詳盡的行動方案。二是強化就業指導部門的功能,通過建立信息平臺,及時就業招聘信息,定期組織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畢業生進行就業觀、就業心理、安全性教育等培訓工作,并納入到課程體系當中去,幫助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二)完善社會化培訓體系。高校教育與社會化培訓互為補充,二者不能割裂。勞動者要樹立終身教育的理念,在就業前、任職中以及再就業過程中均可以接受社會化的技能培訓。一是電子商務企業要為員工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平臺,對員工職業生涯進行規劃和保障。目前很多電商企業規模小,資金匱乏,對于電商人才只注重實用,不能為其提供更好的職業技能培訓,進而造成人員流失等惡性循環。因此,企業要根據自身實力,制定切實可行的員工培訓計劃,幫助員工迅速提高工作技能。二是社會化第三方培訓機構要依法辦學,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對沒有辦學資格的機構堅決取締,維護勞動者的權益;課程設置要與高校教育互相補充,真正能夠幫助勞動者提高就業技能和工作水平。
作為勞務輸出大市的重慶,以往政府曾想盡辦法幫助農民工外出打工,但今年春節有了一項新工作,設法把返鄉過年的農民工留下一部分,進入信息、機械、汽摩等重點企業就業。從“送出去”到“留下來”,一方面展示出重慶產業的迅猛發展,另一方面對如何讓農民工“留下來”提出了新挑戰。
對許多“80后”、“90后”新生代農民工來說,單純重復勞動的工作已沒有吸引力,相比父輩,他們更看重自己的未來。
沙坪壩區利用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通過技能培訓等對新生代農民工進行“二次深造”,為他們開啟了晉升通道。
南下尋夢
2006年7月9日,開縣南雅鎮新全村。
夏日炎炎,但仍擋不住18歲的黃勇對外面世界的向往和憧憬。
幾天前,黃勇兒時的伙伴來電話說,深圳那邊打工的機會多,工資也很高。在家里呆得有些無聊的他,決定出去闖一闖。
他正忙著收拾東西,電話突然響起,是在沙坪壩一家摩配廠打工的堂姐夫打來的。
“你媽媽讓我在廠里給你找了份工作,叫你別走那么遠?!碧媒惴蛟陔娫捘穷^說。
“重慶不僅工資不能跟深圳比,上升的機會和空間也沒那邊大?!秉S勇拒絕了堂姐夫的好意。
他下定決心,既然要出去做事,就不能一輩子只做個普通工人,“要盡快奮斗進管理層”。
重慶筑夢
“真誠邀請你們在新的一年里留在重慶就業和發展。這里不僅有充裕的工作崗位,有收入的保障,有公租房、子女入學等就業優惠政策,而且能就近照顧老人和子女……”2011年1月30日,一封來自重慶筆記本電腦基地建設指揮部的慰問信,向全市返鄉農民工伸出了橄欖枝。
信中稱:“根據重慶打造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的戰略規劃,到2015年,僅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就需要40萬一線工人?!?/p>
而隨著惠普、富士康、英業達、廣達等筆記本電腦企業相繼落戶,西永微電園急需電子、機械、計算機、電機、會計、英語等專業人才。
“從某種意義上說,招人就是招商??!”沙坪壩區就業局局長譚千林說。
巨大的用工缺口,讓沙坪壩區就業局把目光鎖定在新生代農民工身上。
一份權威資料顯示,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農民工在我國已超過1.6億人,已經逐漸成為農民工群體的主體。
沙坪壩如何吸引這個龐大的群體“加盟”呢?
“新生代農民工是有夢的一代,他們的工作觀念與他們的父輩早已大相徑庭――更看重未來?!弊T千林說。
一邊是“有夢的一代”,一邊是緊鄰大學城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很快,一個通過“二次深造”讓新生代農民工“提檔升級”的計劃出爐了。
2010年3月2日,西永微電園管委會。
剛過春節,沙坪壩區就業局就在這里設了專門的教育培訓報名點,前來咨詢、報名的農民工絡繹不絕。
在深圳漂泊了三年多的黃勇,也在人群中。
這次春節回家,堂姐夫告訴在深圳做PCB(印刷電動板)的黃勇,沙坪壩區就業局針對農民工推出了再教育和技能培訓,鼓勵他們從普通技工爭做高級技工……
黃勇已經兩年沒回家過年了,原本想在深圳好好奮斗一番的他,仍只是流水線上的一名普通工人。
聽了堂姐夫的介紹,黃勇當即動了心。
圓夢軌跡
很快,根據黃勇的特長和興趣,沙坪壩區就業局技能培訓科的工作人員安排他在電子班帶薪培訓。
2010年5月4日,黃勇在電子班培訓兩個月后。
“哥,晚上出來為我慶祝一下吧!”黃勇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打電話請堂姐夫出來吃飯。
原來,幾分鐘前,沙坪壩區就業局技能培訓科科長官曉燕打電話通知他:“西永微電園的重慶方正高密電子有限公司,挑選你去擔任他們PCB技術員。”
短短兩個月時間,就從一個流水線上的普工變身為技術員,黃勇的喜悅難以言喻。
在方正電子工作半年后,黃勇因技術拔尖,又被公司送到重慶郵電大學帶薪學習一個月,系統地掌握了在深圳幾年都沒有掌握的PCB技術。
2011年1月,回到方正電子公司時,黃勇已是一名高級技術員,手下管著20多名員工。
關鍵詞:電工電子技能;研究性學習;發展
中圖分類號:TM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8-0013-01
一、電子電工技能研究性學習的定義和作用
(一)電工電子技能研究性學習的定義
研究性學習主要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的一系列探究活動。研究性學習屬于一種學習理念,也屬于學習的策略,適合于各個學科以及各個行業的學習。它的目標是學會學習,也是在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還要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者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被動接受的學習有所不同,主要的目的是要轉變學習者的學習方式,在進行培養的時候要抓住問題,創設適合于研究的情境,讓學習者自己主動的搜集信息,處理搜集到的信息。這樣才能不斷的提高他們學習的能力,提高他們發現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電子電工技能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選擇和確定技能學習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豐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它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和實踐性的特點.
(二)電子電工技能研究性學習的作用
第一,能夠培養學習者用于追求和求知的主動精神。在電子電工技能研究性學習形成的過程中,要對學習者灌輸一種新的學習哲學,形成一種創新的精神和品質,培養其研究性學習的一個能力。保證學習者在基礎性學習的基礎上能夠不拘一格,不要那么墨守成規,學會創新。第二,開展電子電工技能研究性學習,能夠培養學習者不斷的獲取信息的能力,并在這個基礎上處理信息。培養學習者不斷的發現信息,主動探索信息,學會對信息的甄別和取舍。第三,開展電子電工技能研究性學習能不斷提高學習者解決問題的能力。所謂的研究性學習,就是要學習者運用之前學過的一些知識和理念,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激活學習者的知識儲備,從而更好的運用到實踐中去。
二、加強電工電子技能研究性學習
(一)開展研究性學習,不斷激發技能實踐的容量
作為電子電工老師來說,在對學習者進行技能培訓的時候,要不斷的調動學習人員的積極性,在這個基礎上充實技能實踐的容量。在實踐的時候要選擇好實踐的內容,根據這個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和技能,讓學習者能夠熟練的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提高實訓者的學習效果。首先,從知識學習的寬度上來說,要不斷的擴大知識的覆蓋范圍。在這個社會,需要那些適應力極強的人,這就需要在開展技能培訓的時候,加強學習者適應能力的培養,讓他們明白,只有儲存夠足夠的知識,才能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教師不能只是要求學生學習自己的這門學科,需要不斷培養學生學習各個學科的能力,加強各個學科之間的聯系。在講課的時候既要能擴大知識量,還要能擴充治他們之間海闊天空的聯系。其次,從學習的深度上來說,要不斷培養學習者的理解問題的能力。在實踐教學方面,要把握好一個關鍵性的原則,就是不能忽略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要讓學生主動思考,善于思考。從之前的晶體管電路到現在的一些集成電路,從過去的黑白電視機到現在的智能電飯鍋等,包括焊接技術以及普通的晶體管等。在進行電工實訓的時候都要進行凸顯。在教學的廣度與深度上都要進行顯現,這樣才能不斷的充實電工技能實訓的內容??梢园涯切┰谏钪杏龅降囊恍﹩栴}帶到實訓中來,結合這些問題的特點對相關實驗進行設計和操作,從而激發學生對于電工技能培訓的興趣。同樣,還可以開展一些競賽性質的活動,這樣的實訓不至于枯燥無味,讓學習者感覺實踐是學習的另一種方式。選擇好的實訓內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實施模塊教學,激發學習者研究性學習的興趣
在傳統的電工技能學習的過程中,主要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一般都是對于理論知識只能死記硬背,這樣才能記得住。在進行實訓的時候就會存在一些問題。教學者在進行實際訓練的時候沒有下足功夫,教師在講臺上演練,學生機械的在試驗臺上進行模仿。對于那些不喜歡學習、不喜歡動腦的學生就會選擇不看不做,精力還不集中,這樣的實驗學習非常的枯燥無味。很難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技能,也不能讓他們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要了解學習者在進行電工技能學習方面的興趣和愛好,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進行教學,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學效果。采用模塊教學技能實訓,能夠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現存在的問題,之后進行積極的思考,提出解決問題的方式,通過這樣的教學,才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不至于產生厭煩情緒。電工技能學習的模塊主要是分為初級的電工知識,電工基礎知識,初級電工技能要求的測試方法,電機維修原理等等??梢赃\用模塊教學,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上對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安排,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三)設置專業性的研究課題,培養其探究能力
研究性學習主要是發揮了學習者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進行電工技能培訓的時候,要讓學習者主動觀察出現的每一種現象,要用眼睛觀察看儀表的度數是不是有問題,用鼻子問下是不是有其他異味,還要用耳朵仔細的聽是不是有什么異常的聲音等等。一旦發現問題,要立刻切斷電源,查找問題存在的原因,對于在實訓中出現的一些現象,要用日常學到的知識進行獨立的分析,這樣才能更好的鞏固知識。對于實踐中存在的現象,要讓實訓的學生進行思考,之后進行回答,通過對這些現象的分析,找出問題所在,提高其專業的探究能力。
綜上所述,開展電工電子技能的研究性學習,要發揮學習者的主體作用,教師站在指導者的位置,為學習者進行指導,給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挖掘器潛在能力。通過學習者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讓他們體會到電工技能學習的樂趣所在。電工技能實訓的內容要結合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結合理論內容,提高研究性學習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楊華.電工電子模塊化教學初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0).
通過聘請農林部門講師和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土專家”任教,采取“理論+實際操作”的形式,深入實施能力培訓一批、轉移就業一批、產業發展一批的目標。2018年以來,開展果樹管護、農村電子商務、創業培訓等培訓31期1293人。針對性的開展產業扶貧培訓、現場指導活動,指導群眾解決創業和技術性難題。
(二)精心策劃,擴大技能培訓的廣度
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努力優化人才發展的環境,為進一步強化人才培養,針對我縣農旅融合發展需求,積極整合農業、扶貧、教育、民政、旅游等部門培訓資源,開展助推重點產業、輔助“農旅一體”服務業、扶持特殊重點群體就業創業、順應時展需求等方面的培訓。2018年以來,開展各類培訓134期5858人,累計撥付培訓資金688.78萬元。
(三)服務企業,加大技能人才培訓的力度
為全面提升**縣企業職工安全生產水平,增強自身崗位的責任心和凝聚力,熟悉企業管理制度及工作環境,縣人社局組織對**縣四環鋅鍺科技有限公司、**縣源富鋅業有限公司和四川省**化工總廠等6家員工進行了系統、全面、嚴格的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共培訓915人,發放培訓補貼157.31萬元。
對電子電器專業職高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以往只注重技巧的培訓,認為動手能力的提高就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在多年從事電子電器專業技能課的教學中,我深深地感到,要在專業技能訓練中全面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堅持應知應會相統一的原則,在熟知原理的基礎上進行操作。作為電子電器行業的技術工人,無論學生今后的發展方向是電子裝配、家用電器還是音視頻中的哪一個工種,如果對所操作對象的工作原理一無所知,導致的結果是學生只會安裝,組裝,調試訓練項目中指定的產品,而對相同相關項目的其他產品則束手無策。
第二,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創設探究式教學環境,將學生的機械式學習轉化為有意義接受學習,從而培養學生善于琢磨,勤于思考和勇于創新的學習能力。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受實訓器材,實訓資金,實訓時間等條件的限制,電子電器的專業實訓往往只是單一思維模式的訓練。如制作一個電子產品,安裝一套控制線路,或觀察某個器件損壞出現的情況等。按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能獲得一定的安裝,制作等技能,卻缺乏對產品為什么這樣做,能不能進行改進,怎樣改進等方面的技能培訓。而電子技術正以三倍于GDP的速度高速發展,電子產品也以三個月一代的速度推陳出新。這就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中不能只滿足于使學生學會某類電器或電氣控制電路的組裝,調試與故障診查,還必須同時注意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即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探究型教學模式則能完成這一任務。
第三,將素質教育融于技能培訓中,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吃苦耐勞精神,承受挫折的能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質。使走出課堂的學生可以盡快與社會接軌;使學生到生產崗位后可以盡快適應新環境;適應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適應新工種的要求。基于以上認識,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探索了一些方式方法和教學策略。首先,在實訓中采用有效分組制。即在教學中觀察每個學生,分析其班級人際關系,將性格相合;思考與動手能力互補;基礎較好、一般和較差的學生進行編組,為學生創造適宜的教學實訓環境。然后以實訓小組為單位,開展技能比武,將小組的團體成績作為該小組每個成員的比賽成績。這樣一來,動手能力強的同學不會自私自利,獨善其身,而基礎差的學生也會因為動手能力的提高而獲得學習的信心。筆者觀察到,往往通過幾個項目的實訓,該小組自然而然地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取長補短的學習氛圍,而默契也由此產生,這正是團隊精神的重要體現。其次,采用靈活的教學評分制,鼓勵學生“犯錯”和“改錯”,從而培養了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在對電子電器專業職高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堅持將應知應會相結合,創設探究式學習模式,充分應用多媒體,社會實踐等多種教學手段,就可以培養出具有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新一代高素質技術工人。
(作者單位:河南省尉氏第一職業高中)
關鍵詞:技能培訓 創新能力培養 實踐與思考
中圖分類號:G7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b)-0017-01
隨著社會的發展,工業自動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工業技術應用的需求也越來越廣泛。但由于工科院校的整個課程體系還沒有進行適時有效的調整,雖然大部分課程都開設了實驗(實踐)課,也都基本是以演示、驗證性為主,工科學生的實踐教學環節,大多只是些“蜻蜓點水”式的認知性實習,深度不夠。造成了學生畢業就業上崗后不能立即適應崗位要求的局面。如何拓寬實踐教學渠道,使學生經過一定時間的實踐操作訓練,有所突破,能夠熟練掌握一項或幾項技能,使他們既掌握大學本科理論水平,又具備高職技能,以適應社會需求?
問題驅使,近年來,我校工訓中心進行了一系列嘗試,利用計劃實習課外的時間,以自主選課的形式,先期,對本校工科專業的157名在校學生,分6期,進行數控車、銑(中級)職業技能培訓。開設了數控加工工藝、編程理論、模擬仿真及機床操作訓練4項內容,經過理論學習和實踐強化訓練后,他們全部都能將操作技能和工藝知識靈活運用,經過職業技能鑒定中心考核,一次通過率高達93%,因此還獲得,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頒發的,《數控機床(中級)職業技能資格證書》。此后,又陸續開設了電子工程師和CAD繪圖員培訓,已分別有343和225同學經過培訓考核,不僅獲得了實踐操作技能,還取得了相關行業、部門頒發的《初級電子工程師職業資格證書》和《CAD繪圖員職業資格證書》,在后繼的“機械、電子、航模、工程能力競賽、校創新大賽”等大學生技能比賽中取得了多項優異成績。在就業招聘會上也得到了用人單位的認可。同學們普遍認為:“是過硬的實踐訓練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為工科院校工程訓練中心,開設職業技能培訓,對知識技能型人才培養,以及大學生雙(多)證教育,進行了有效的探索。
經過上述實踐,引發以下思考。
1 工科教育要以人為本 適應工程需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要求:高等教育“強化實踐教學環節。重點擴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目的很明確。工科學生更需要實踐知識和技能背景,這種要求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得越來越重要,當人們在積累了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后,就會掌握較強的實踐技能,對理論知識進一步理解、深化,產生頓悟,進而提升理論,再去指導實踐。工科院校被稱為“工程師的搖籃”,工程師應具備的能力包括,研究、設計、開發、生產、維修、保養、管理和教學等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技能,“由高級技術專家取代普通操作工進行加工、生產、維修,甚至是,提供技術服務的時代,已經到來”。工科院校就是要培養適應工程需要的人!就是要塑造“卓越工程師”的毛坯,而傳統的實踐教學模式難以做到。
通過一系列的培訓,我們清楚地感覺到:當代的大學生十分清楚社會的發展和企業的需求,在完成必修課程的同時,他們迫切希望掌握熟練的工程技能,以勝任社會需求和自身發展,非??释麑W校能提供相應的機會以彌補自己在這方面的不足!使自己在進入社會前就具備了企業所需要的基本素質。而與專業相適應的各類職業技能培訓,恰好為他們搭建這樣的平臺。
2 技能訓練幫助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培養創新能力,是當前的熱點話題,這并不意味著,讓學生去搞標新立異的創造發明,而是要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科學態度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始于“思維”、基于“技能”、終于“物化”是技術創新的一般規律。當具備了較強的實踐技能,在創新思維的激發下,就會產生強烈的創新欲望,在這一過程中,也進一步提高了創新的能力?,F在的學生思維活躍,創新意識強,但將“思維”轉化為“物質”的“技能”的能力尚未成熟,這就是我們工科院校要努力的目標。倘若,能多開設一些相應的職業技能訓練,為有這方面興趣和能力的學生,提供一個有趣又充實的學習訓練環境,會非常有助于他們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學生參加各類課外科技制作和競賽活動中,我們明顯感覺到:經過培訓的同學,無論在創作思路、設計技巧和動手能力等方面都比其他同學具有明顯優勢。同學們也普遍反映,“過去我們比較‘怕’動手,現在不僅不‘怕’,而且喜歡,甚至一看到熟悉的機床,就有一種想加工零件的愿望”。這種觀念的轉變和能力的提升,是一般實驗或實習課程難以實現的。
3 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充分利用教學資源
隨著國家對教育的投入不斷加大,目前,國內的大多數工科院校都已經相繼建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培訓中心或工(實)訓中心。
各院校工培中心,都配置數量相當先進的設備,和連網配套的計算機平臺。由于受到規模的制約,和學生數量及課時數目的限制,使設備利用率普遍偏低,特別是價格昂貴的先進數控設備,若干年后就會成為淘汰設備,更應該充分利用。還有一支以高級技工、技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本科生、研究生組成的教學師資隊伍。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磨練,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教學經驗,再加上多次的進修,已成為,既能講解理論、又能指導實踐、甚至還能進行生產的全能型教員,若僅僅完成,常規實習教學,對于設備資源,特別是寶貴的人力資源,也是極大的浪費。
只要我們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人才為目標,以教師為主導,以硬件為依托,制定出合理的培訓教學內容并規范管理,完全能勝任知識技能型人才培養。也可以使大量的設備、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4 結語
社會對人才永遠是渴求的,人才的培養方法,需要我們不斷地去開拓、改革、創新。工科院校對在校學生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讓學生在校期間盡可能多地掌握操作技能,獲得各種操作技能等級(資格)證書,縮短同社會、企業的距離。使他們在剛跨入社會時,就掌握一定的技能,讓他們盡快被社會接納。這是不僅是工科院校,也是我們每一個教學工作者應盡的職責。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