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8 10:27: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班級研修活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根據教育部文件精神,為了創新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加大教師培訓力度,順利完成“十二五”教師繼續教育工作任務,我們覺得非常有必要構建一種新型的教師培訓,即網絡校本研修模式。所謂網絡校本研修模式,就是依托教師遠程培訓網絡,構建以培訓院校為指導,以網絡平臺為支持,以校本培訓為基礎,大面積地組織教師進行在崗研修和學習,不斷提高教師專業水平,整體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質量。
⒈組織農村中小學教師開展網絡校本研修的原則
(1)網絡為核心的原則。在研修過程中,網絡將成為研修活動的核心,無論是自主學習、組織研討,抑或是專家引領、過程管理,基本上都通過網絡來進行。用網絡進行研修過程的管理,包括公告、通訊,進行數據統計,公布學習成績,進行批評與表揚。 利用網絡為教師開展校本研修提供學習資源。用網絡放大“校本”,突破傳統的以學校為單位進行校本研修的格局,構建縣域校本新格局。用網絡營造學習氣氛,構建校本文化,凝聚學員之心。用網絡記錄學習資料,展示研修過程中的成果。網絡中規定的必修課程更是學習的核心課程。網絡平臺中教師的“個人空間”是教師開展校本研修的陣地之一(記載和展示教師校本培訓的成果)。課程導師通過網絡進行專業引領與跟進。
(2)主體學習原則。網絡校本研修強調主體性,班級成員共同確定研修主題;課程導師和輔導教師確定學期研修計劃;在輔導教師指導下,學員個人根據研修主題確定學習的網絡課程.
(3)放大“校本”原則。以縣域為單位開展遠程學習和校本研修,以學段、學科為依據建立網絡學習班級,以學校為單位開展學習評比,以網絡班級為單位組織線上線下研修活動。實現“大校本”組織策略,為遠程學習和學科研修提供課程資源、交互場所、跟進指導、學習管理和評價反饋的支持環境,以解決農村中小學校本研訓中存在的研訓資源缺陷、活力不足、動力不大、能力不夠等問題。
(4)資源共享原則。遠程培訓平臺為每個班級建立“課程資源包”,并根據需要隨時補充課程資源,作為班級成員學習內容和校本研訓資源;縣域本土優質資源上傳網絡,作為網絡校本培訓特色課程;學員在學習和研訓過程中生成的優秀資源作為成果上掛網絡,供全體學員共享。這樣,在網絡平臺上,構建了立體化的網絡資源體系,大面積地豐富了中小學教師開展網絡校本研修的資源。
(5)長效學習原則。網絡校本研修以培養合格教師和骨干教師為目標,以“問題解決”為學習和研討的核心內容,以網絡為中樞構建教師終身學習平臺。廣大教師隨時隨地可以登錄網絡平臺自主學習,與同伴共同研討,遇到困難,求助專家。
(6)導師專業引領原則。由高校學者、省市縣教研員、培訓機構優秀培訓者、一線名(特)優教師共同組建網絡校本研修導師團隊。一個導師負責1~2個或者更多的網絡班級,跟班進行長期的專業引領。在征求全體學員意見的基礎上,導師和輔導教師一起制定每期的學習計劃,確定學習課程,為班級提供學習和研究的資源,組織和參與網上網下集中研討,組織聽課、評課活動和學術講座。
(7)多元評價原則。評價主體為遠程培訓機構、輔導教師、課程專家,教師培訓機構進行綜合評價;評價內容為網絡研修情況、校本研修情況;網絡研修評價按照課程資源學習時間、網絡集中研討、作業完成等項目預設評價標準,達到標準即可取得年度網絡研修階段合格成績,網絡研修成績由遠程培訓機構協同縣教師進修學校共同進行;校本研修由縣教師進修學校制定評價細則,協同學員所在學校以網絡個人空間的記載及平時學校活動記錄為依據進行評價,達到規定的標準即可取得年度校本研修合格成績。每年度進行一次評價,并在培訓專頁上進行公示。
⒉開展中小學教師網絡校本研修,必須加強組織與管理
(1)要建立大校本的組織機構??h教育局制定具體政策和措施,進行統一領導和管理。區縣教師進修學校進行培訓過程的管理以及學籍管理、學分登記,組織人員進行班級管理和專業指導。鄉鎮中心學校積極配合縣教師進修學校進行檢查、評價和督促工作,保證學員按時、按質完成學習和研修任務。
(2)要形成立體化的平臺結構。建設中小學教師網絡校本研修頻道。構建虛擬學習社區,組建網絡研修班級,為每位參訓教師提供個人網絡空間。
(3)要成立專業指導機構。由省級課程專家、縣區級輔導教師以及中小學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等一起組建專業指導和引領隊伍,為學員學習提供業務支持。
(4)要成立項目實施小組。由遠程培訓機構、縣進修學校以及中小學學校校長一起組建項目實施小組,建立QQ群網絡,及時為學員提供教務和網絡技術支撐。
⒊在網絡平臺的支持下開展校本研修活動的五個環節
(1)制訂網絡校本研修計劃。在開展培訓前,縣級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要廣泛開展培訓調研活動,深入學校、深入教師、深入課堂進行調研,通過聽課、座談、問卷等多種形式,了解教師教育教學以及科研現狀,全面了解教師對課程資源、培訓形式和組織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在此基礎上,制訂培訓計劃,同時,搭建縣域培訓網絡專頁。
(2)制定網絡校本研修方案。級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要通過網絡平臺組織教師圍繞培訓主題和培訓內容,提交教育教學問題。問題收集后,首先進行“問題過濾”,淘汰質量不高、價值不大的問題“,選出培訓需要的、有代表性和典型意義的“問題”;其次是“問題分析”,通過嚴密分析,明確培訓過程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和焦點問題;最后是“問題診斷”,確定校本研修主題,由培訓者完善培訓計劃,制定校本研修實施方案。
(3)建設網絡校本課程資源。教師培訓機構根據專題培訓計劃和校本研修方案,邀請課程專家和專家教師集體備課,建設培訓課程和校本研修資源,向全體參訓教師征集教學設計、課堂實錄、教學案例和教學反思等校本研修資源,并上傳網絡平臺,建成課程“資源包”和校本研修“資源包”。
(4)實施網絡校本研修。圍繞培訓主題,通過資源學習、問題反思、問題研討等環節組織教師參加網絡專題培訓,在培訓過程中,班級管理員的及時管理、輔導教師的及時輔導、課程專家的及時引導都非常重要,是保證培訓質量,提升培訓品味的關鍵因素。學員所在學校要積極配合縣域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組織全體參訓教師參加主題校本研修活動。校本研修要做好“網下”與“網上”的有機結合?!熬W下”實踐、反思,自主學習,行為跟進;“網上”交流、討論、質疑,分享經驗、同伴互助,表達困難、獲取指導。這樣,實現理論和理念的內化。在這個環節,研修指導團隊要根據實際,不但進行網上在線跟進指導,答疑解惑,而且下到學校,現場診斷,或組織學科教研活動,進行示范觀摩。
在我校全面推進校本研修工作中,本人珍惜每一次研修學習的機會,不斷學習,專業成長成效明顯,現做以下小結。
一.研修目標
1.通過研修,進一步了解新課改的精神內涵,使教育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努力使自己的課堂有效甚至高效。
2.不斷提高自己的教研實力,使自己真正向“研究型、學者型、專家型”教師邁進。
3.不斷提高自己的班級管理水平,逐漸形成自己的管理體系和管理特色,使自己真正成為學??隙ǎ史Q贊,家長信賴,學生喜歡,社會滿意的專家型班主任。
二.研修內容
1.師德研修:以學?;顒雍褪论E報告為契機,通過閱讀精選教育讀本和教育先進事例使自己熱愛教育,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立志獻身教育事業;愛學生,牢固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先進的學生觀和正確的教育觀;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努力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愛自己,要做到以“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為準則,增強教師職業的使命感、責任感、光榮感和成就感,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做學生的楷模、社會的表率。
2.新課程研修: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在集中組織專題研修的基礎上,重在自修自學,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學習新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改革目標及相關政策等。加強與同仁的學習討論、研討交流,努力使理論與教學實際相結合,促進自己將先進的教學理念內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在學科研修方面,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讀課標、探索教法等。
3.教育教學能力研修:以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和教學基本技能為主要內容,加強自己對教師通用基本功、學科基本功和綜合能力基本功的訓練;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結合個人和學科特點,不斷強化現代教學技能研修;要通過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相結合的研修方式,使自己真正掌握扎實的教育教學基本技能,并具有較高的教育教學水平,使自己向“研究型、學者型、專家型”教師邁進。
4.教育科研能力研修:要樹立教研科研意識,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緊密結合,圍繞新課程的實施,結合課堂教學,進行教學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研修。以我校開展的“有效課堂”為切入點,力爭做到教學即研究,讓自己不畏懼教研,使自己懂得教研,并在反思中,教學中,教育敘事中,提升總結中,借鑒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研實力和教研水平。
5.班級管理研修:要虛心學習別人先進的班級管理方法,班級管理不能總是原地踏步,不思進取,這樣既誤人子弟,又固步自封。在班級管理方面,科學有效的方法的確不少,關鍵是要適合自己和自己的學生,絕不能盲目照搬。
三.研修方式和活動
1.自主學習:多讀有關教研、教育和教學方面的書籍,不斷提高自己對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的認識,樹立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
2.經常聽課和評課,如有機會就上公開課。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聽課、評課和公開課活動,有機會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觀摩課活動,并做好聽課記錄,聽課反思,在學習中補充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教學更加的完整。
3.專題講座:經常外出聽取有關專家學者搞的專題講座,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在感悟中提高,在提高中反思,在反思中進步。
4.小組研討:以教研組和備課組為單位,利用每周教研活動時間研討學習體會、研討教學體會、研討課堂教學評價、研討教學管理等,在研討中積極向同行學習。
5.名師指導:虛心向本校的教學骨干和名校的專家請教學習。
6.參觀考察:積極參加學校一年一度的外出學習考察活動。在考察學習了江蘇洋思中學、山東昌樂二中、山東杜郎口中學和河北衡水中學獨特的教學管理模式之后,關鍵是要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自己的具體特點尋找出一條更適合我校和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要努力做到學以致用,學后創新。
四.研修成效
通過校本研修,自己在教育、教學、教研和班級管理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獲,既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又有科學的具體方法,更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既提高了自己的綜合實力,又得到了學校的支持和重視,既獲得了大量的榮譽,又增強了自己的信心,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勇往直前,不斷進步。
(一)研修后的感悟。
自學校開展校本研修以來,作為學員我在自學自修的基礎上,通過認真收看視頻教學,積極參加外出學習,努力撰寫學習心得體會,虛心向專家和同行學習,并獲得了很多值得參考和借鑒的經驗和案例,思想觀念受到更新和啟發,精神受到極大的鼓舞。這些都為我今后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指導和支持,主要感悟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要有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教學價值觀: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數量不再是唯一的評價標準,學生的真實發展情況才是衡量質量效益的根本尺度,教育的根本價值在于為學生一生的發展打基礎,做準備。
教學過程觀: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特殊的認知過程,同時還是一個師生情感交流、價值共享、共同創造、共同成長、共同探求新知、共享生命體驗的完整的生活過程。教學,就是引導學生去學,學生是主體,課堂不是單純的講堂。
學生觀: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更是發展的主體,學生的學習過程是探求新知、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會審美、學會健體的一個綜合過程。
教師觀: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壟斷者,不再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唯一執行者,更多的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導者、激勵者、幫助者。教師的責任更重要的是鼓勵與喚醒,鼓勵學生進步,喚醒學生的潛能,是幫助學生成長,而不是代替學生成長。教師既是學生的教練,又是學生學習的伙伴。
評價觀:教學評價的主要功能是激勵功能、診斷功能,而不是分等功能、甄別功能,評價也要立足于學生的終生發展,立足維護學生的根本利益。
2.在新形勢下一定要構建新的課堂模式。
我們改變教與學模式的一個重要抓手,就是運用“導學案”。這種教學模式,就是以“導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教師的啟迪引導為主導,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它充分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兩者相得益彰,和諧統一,發揮最大的效益。在這種模式中,它能讓學生知道,教師的授課目標、意圖,進而內化為自己的學習目標,讓學生的學習有備而來,給學生以知情權、參與權,學生根據老師設計的方案,認真閱讀材料,了解教材內容,然后根據學案的要求完成相關的內容,學生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或見解,提出自己的疑惑與困難,師生互相交流,共同研究達到學習目標。在這種模式下,教師扮演的不僅是傳授者、組織者、引領者,而且是整體活動進程的調節者和局部障礙的排除者角色。更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習慣,教會他們怎樣學習、怎樣思考,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作為班主任不僅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
作為班主任,在工作中應該認真做到尊重學生權益,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一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引導學生體驗學習樂趣,保護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的廣泛興趣、動手能力和探究精神。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讓我們的教育能真正培養出生動活潑、健康快樂的學生,絕不諷刺、挖苦和歧視學生。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當學生受到挫折、處境困難的時候,給學生以同情、關懷、體貼和幫助;當學生有困難的時候,主動走近身邊給予關愛;對待學生的提問,耐心細致,和藹可親地給予解答;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幫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將教書和育人有機的統一起來。
通過研修,感悟頗多,以上三方面僅是主要體會,其他想法就不在此一一贅述。
(二)取得的成績和所獲得的榮譽。
1.教學水平明顯提高。
通過理論和教學實踐相結合,教學水平、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均有了明顯提高,在2010和2011屆高考中,我所帶的兩個班的語文成績平均分都在120分以上,現在我的學生語文作業很少,課外負擔很小,但成績卻很好。由于教學成績顯著,通過學校推薦和上級部門考評,我被評選為2013年度西安市骨干教師。
2.教研實力進一步加強。
通過研修,在學習別人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教學體驗,充分利用業余時間,撰寫了大量的教育教學論文,并有多篇在國家級和省級期刊上發表。
3.班級管理成效顯著。
一、“主題式”五環跨校研修策略的基本內涵
“主題式”五環跨校研修是以校本教研為主體、以校際間聯合教研為形式,采用“獨立備課、集體磨課、抽簽上課、評課議課、人人上課”五個環節,提高校本教研的效益。
“主題式”五環跨校研修中的“主題”:源于教師的需要,從教學中、課堂上某一層面的實際問題提煉出來,以問題真正解決為目的。
“主題式”五環跨校研修中的“跨校研修”:借助各個學校教育差異所形成的教育張力,在具有不同研究層次、不同學習背景、不同年齡階段的老師間形成民主、互助、開放的跨校教研機制。
“主題式”五環跨校研修共分為五個環節:
第一環:獨立備課
以教師個人為主,首先要對此次教研活動的主題進行文獻研究,開展理論學習,豐厚自身對主題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深入研究教材,確立教學重難點,設計教案。每個參與跨校研修的教師都要拿出第一份體現個人教學主張的教學設計。獨立備課時間約為1周。
第二環:集體磨課
在教師獨立備課的基礎上,通過“備課組”活動將個性的、零散的問題收集整理,發揮“同伴互助”的作用,研磨問題、思維碰撞、交流共融,從而形成第二份整合了“各家所長”的教案。
第三環:抽簽上課
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每一位參加跨校研修的教師都要參加現場抽簽,被“抽中”的教師承擔執教研討課的任務,當場上課。其余未被“抽中”的教師承擔觀課任務。
第四環:評課議課
承擔觀課任務的教師根據預先設計的《課堂觀察量表》分別觀察記錄學生發言面、教師提問次數、有效問題數量等課堂現象。議課時,觀課教師需人人發言,總結概述各自觀課結果,用數據說話。參與教研的教師對各環節進行深入研究,并對課堂教學行為提出改進意見,最終形成經課堂實踐后的第三份集體備課教案。
第五環:人人上課
每個教師帶著第三份教案,根據所帶班級的不同,對教案再次進行個性化的修改,形成基于班情、基于學情的第四份教案,到各自所在班級再次實踐。
二、“主題式”五環跨校研修策略的實踐解讀
(一)“主題”從何而來?
校本教研,主題從何而來?
主題,從教學問題中產生。
一切研究都從問題開始,教師在教學中遭遇的最棘手、最實際的問題,與教學實踐直接聯系的問題,成為首選主題。
主題的設計,可以按月逐步推進。例如,9月份研究“教在兒童學的起點上”;10月份研究“為兒童的好學設計合理的問題”;11月份研究“生生互動,讓課堂彰顯活力”;12月份研究“激發質疑能力,讓課堂充滿挑戰”;等等。圍繞同一主題,語、數、英、音、體、美等所有學科,都可以建構起相應的教研活動。
主題的設計,也可以分學科進行。根據教育熱點、關鍵年級、主干學科等因素,選擇每個學科中最急需解決的問題。例如,語文重點關注三年級起步作文,開展“起步作文的語段指導”;數學重點關注畢業班復習,開展“數與代數的歸類復習”;英語重點關注閱讀教學,開展“語篇整體閱讀”;藝術,重點關注各學段學生藝術素養的序列建構等等。
誠然,教研主題源于教學問題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只以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遭遇的教學問題為話題,而不加任何選擇、提煉的話,校本教研的主題會顯得凌亂。[1]當隨機教研話題積累到一定數量后,教導處就要對這些話題進行歸類分析,提煉核心的教研主題。
(二)“跨校研修”如何組織?
有的學校辦學規模小,同一年級、同一學科的任課教師少,有的學科全校甚至就一人在“孤軍奮戰”,無法開展“集體備課”。“跨校研修”能“彌補”同伴互助不足帶來的缺憾,成為提高教研活動效益的新亮點。
“跨校研修”,首先要形成共同的研修愿景。在《共同體》一書中,齊格蒙特·鮑曼說,“共同體”這個詞傳遞的感覺總是很美妙的。共同體是一個溫暖而舒適的場所,一個溫馨的“家”,在這個家中,我們彼此信任、互相依賴。[2]
伴隨著厚厚的校本手冊填寫到最后一頁,本年度的校本研修之旅也即將畫上句號了?;厥走@一路走過的研修之旅,相信每一位參與其中的老師內心都是滿滿的收獲與感動。本年度我校的校本研修之旅可謂開展扎實,精彩紛呈,讓人難忘,給人啟迪,現作簡單總結如下:
一、精心制定學年度校本研修方案,計劃力求務實精細
學校非常重視校本研修工作,在區中心教研室的指導下,每年的五月份開始就謀劃下一學年度的校本研修計劃,并在六月份上報。學校認真制定了2018—2019年校本研修方案,內容涵蓋全面,涉及到“專業素養”、“教學研究”、“育人管理”、“信息技術”四個大的組成部分,包括十多個小的分支,力求覆蓋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的各個方面。每年暑假,學校均召開全體教師參與的校本研修動員大會,會上,劉亮榮副校帶領大家學習研修方案,陳昌云校長作指導講話,老師們明確了學習的重要性和相應的學習目標。學校制定的方案真正從教師的需求出發,結合校情精心研制,給培訓內容設計了藍圖,理清了脈絡,明確了行動方向,既有理論高度,契合了市、區對教師隊伍培訓的總需求,又擁有了很強的實際價值,令人稱許,更讓教師們充滿期待地開始了學習之旅。
二、與日常教育教學緊密結合,實現學習的常態化
本年度的校本培訓貫穿一學年,而非僅僅是暑假里的幾天,且培訓內容既依據計劃,又適時體現靈活性,根據學期中的需求作適度調整,按需供給,既有課堂教學方面的真知灼見,又有班級管理方面的知識,還有信息技術、集體備課策略、撰寫教育論文等方面的培訓內容,都是一線教師切實需要的知識,在學習時間上也不局限于暑期幾天的集中培訓,在學期中途利用業務學習和教師例會期間也穿插了相關的培訓,與日常教育教學緊密結合,實現了學習的常態化。
三、發揮同伴互助的力量,搭建分享平臺
回顧一學期的校本研修之旅,既有外請專家的引領,又不忽視身邊資源,在培訓中廣泛搭建交流展示平臺,發動校內在課堂教學方面、班級管理方面做得比較突出的教師適時分享自己的經驗,普通老師也有機會走上講壇,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校內多位教師在教學和班主任工作方面的分享,“接地氣”,讓大家學到了同伴的先進經驗,尤其是黃保勇老師所做的《做一個學生喜愛的老師》和李加圣老師所作的《培養有格局的中學生——做學生成長道路上最感念的人》分享,情真意切,身邊優秀老師的心聲深深感染了校內老師,給予大家很多啟迪。
四、貫穿“智慧教育”主線 凸顯“校本”特色
在陳昌云校長“立足校本研修 打造智慧教育”的理念指引下,本學期研修立足培養“智慧之師”,以“探究有效學習評價 打造特色智慧課程”為主題,理論學習與實踐探索相結合,結合教學研究月、智慧課堂評比,集體備課等活動,將研修與實際教學緊密結合,更實現了以“研究”帶動“教學”,由“教學”反促“教研”的功能,將“智慧教育”真正植入了每位教師的心中,各位教師都能夠深深感受到時不我待,學習的緊迫感與自覺意識大為增強,
五、創設“參與式”校本研修,突出學習主體地位
本年度校本研修不再是過去主講人高高在上,老師們只甘當聽眾的局面,而是給了教師們更多的參與機會。無論是講座時的互動還是分組研修,都極大的調動了教師們的參與熱情,讓教師有了“主人翁”的意識,研修效果更好,如扎實開展的爭做“智慧之師”與“‘四有’好老師”的學習研討中,每位老師都在自己所在的教研組分享了自己實施“智慧教育”的心得,談了如何立足本職工作,做“‘四有’好老師”,可以說是一次師德精神的洗禮,參與其中,很受教育與鼓舞。
六、認真做好區域校本研修南片初中二組聯盟校牽頭校相關工作
本學期在社發局中心教研室的領導下,區內學校成立了研修聯盟,由中國研修網邀請專家每學年四次入聯盟校進行指導。作為南片初中二組聯盟校牽頭校,我們承辦了其中兩次活動,每次活動之前均與聯盟校反復征詢磋商,征詢一線教師參訓需求,然后選定主題反饋給研修網邀請相應專家為老師們指導。雖然另外兩次活動不在我校舉辦,但是作為牽頭校依然認真地與聯盟校商討活動的各項細節,確?;顒訄A滿舉辦,受到參訓老師們認可與稱贊。
六、存在不足與下一步打算
當然緊張充實的研修過程也是有遺憾的。比如對于“讀書分享”交流這一塊一直想做,也在醞釀,但因為時間緊等因素,除去參加區內統一的沙龍活動外,校內沒有真正開展過集中交流分享活動,只舉行過撰寫“讀書心得”活動,而且由于很倉局心得質量不高,真是一大遺憾!但本年度由校教研處牽頭設立的“養智”讀書群,開展了網上閱讀分享,效果不錯,今后應保持,繼續推進。
下一年度必然加強對老師讀書方面的引導與分享,可以借鑒區“讀書沙龍”活動的做法,在校內開展相關活動,讓更多的老師參與其中,真正將讀書變為一種良好的習慣;又比如對于課程開發方面的知識我校教師目前還知之甚少,需要在這方面作些引導與拓展,力爭從編寫“校本研修專用教材”開始,逐步引導教師樹立更有高度與長遠目標的課程意識,多渠道開發教育資源;此外教師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訓也應納入下一年度的研修內容,因為教師的心理健康也是教師專業素養的一部分,只有教師擁有健康身心了,才能培養出健全人格的學生。
七、對區和市教師培訓的建議
一、 跨學科聽課評課的組織與實施
(一)構建學校跨學科聽課評課的組織體系
跨學科聽課評課教研活動的思想精髓就是“跳出學科看學科”。我們發現,不論是歷史、政治和地理三門有天然融合優勢的學科,還是物理和化學,抑或是文科和理科之間,都有相互的聯系和可以借鑒的事物。而且,不論是學校層面,還是教研組、年級組層面,抑或是班級任課教師層面,都可以進行跨學科教研活動,三者橫縱交錯,構成了學校跨學科聽課評課的組織體系。
我校建立了三級聽課評課教研網絡。
【一級】成立由校長室領導下的教學評議小組,由校學術委員會成員組成,主要職責:一是統籌安排校際之間或學科與學科之間的大型聽課評課活動;二是評議剛參加工作的新教師、準備參評高一職稱的教師和在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教師等三類教師。一般每周開展兩到三次活動。
【二級】這是由學校教務處組織下的年級組聽課評課活動。主要職責是加強學校內部學科教學的縱向研究和學科之間的橫向交流與聯系,一般每周開展一次活動。
【三級】這是由各班級的任課教師組成的教學協調小組,主要是搞好學科之間作業量的安排、自修時間的分配以及在會考等重大考試來到時各學科的配合。一般每周安排一次活動,由班主任組織。
(二)完善跨學科聽課評課的制度建設
進行跨學科聽課評課活動,首先要在全校范圍內建立相關的制度,制訂相關的計劃。合理的聽課評課制度是相關教師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是使跨學科互動式聽課評課活動有條不紊開展的必要條件。
1.制訂跨學科聽課評課學期計劃
確定每學期學校進行跨學科聽課評課的日期與主講人、參加者;確定參加每學期跨學科聽課評課教研活動的主題與任務布置;制訂跨學科教研管理的相關獎懲條例,如要求每個教師每學期聽課評課在20節以上,其中跨學科聽課評課不少于5節。
2.設立跨學科聽課評課日
每周四是學校課堂的“對外開課日”,也是校內教師的“跨學科聽課評課日”。這一天,學校重點安排各學科骨干教師的示范展示課、各學科青年教師的研究提高課、學徒教師的邀請指導課等。其他各學科教師可以根據自身學習研究的需要,自主選擇本學科各種不同層次的課進行聽課評課,也可以選擇跨學科的課進行聽課評課。
3.加強對跨學科聽課評課的過程管理
為了加強跨學科聽課評課活動的針對性,我們要求每個教師必須帶著問題參加聽課評課活動,如三維目標如何落實、教學的重點難點怎樣突破、生成性目標怎樣達成、有沒有新的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如何等。聽完課后,聽課教師要寫出聽課評析,并參加跨學科的評課活動,與其他教師相互切磋。活動結束后,聽課教師要及時填寫“跨學科聽課評課登記表”“跨學科聽課評課信息反饋表”,撰寫聽課評課反思筆記或特色案例,并把聽到的和學到的“亮點”靈活地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
4.加大跨學科聽課評課展評力度
學校課程部定期對“跨學科聽課評課登記表”“跨學科聽課評課信息反饋表”進行匯總,開展跨學科聽課評課反思案例的展評活動,并對優秀的案例進行及時推廣。期末,課程部還要對教師參加跨學科聽課評課活動的情況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納入教師教學工作綜合評估指標。
(三)開展專題性的跨學科聽課評課研修
在教學實踐中,有一些主干問題是許多不同學科教師都會遇見的,如有效的教學導入、怎樣提問最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講解與練習的關系、學生的動態評價,等等。同一學科的教師往往只能站在自身的學科角度思考這些問題。如果圍繞這些主題,通過集體討論,就可以幫助教師們跳出學科視野的限制,更加充分合理地去解決這些問題。
在進行跨學科主題研修時,我們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研修主題應鮮明
研修主題應關注新課改下學生的發展,聚焦以“學習規律”“認知規律”等為基點的學生學習活動;關注“新課改背景下的疑難問題解決”;關注反映本校實際、切口小易操作的教學現實問題;關注教師成長規律,尤其是教師發展的關鍵點、能力的增長點。
2.研修方案要細化
各個跨學科的研修組長組織本學科教師學習討論后確定主題,精細化預設研修過程,體現研修活動的系列性,深化研修主題。
3.研修過程重生成
引導教師主動、全程參與活動,并能圍繞主題展開實踐研討,使跨學科的主題研修層層推進,體現連續性和系列性。同時要豐富研修形式,增強研修的技術含量,在理論的引領下通過聽課實踐、課后反思、課后評議交流、再實踐、再反思等過程,不斷生成并加深對研修主題的認識,從而指導教學實踐,提高教學質量。
4.研修成果需提煉
要重視研修活動的總結反思,提煉出可供借鑒的方法、策略,并達成共識,即形成某個階段的研修成果。這既利于改進并優化研修過程,又利于后續的教學研究以及教學經驗的推廣應用。
二、跨學科聽課評課制度的成效分析
首先,跨學科聽課評課制度的建立和實施,大大拓寬了教師的教研視界,強化了學科之間教學方法的優勢互補和教學資源的整合。開課教師們針對本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研究文本,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內容、形式、步驟,在高效上下功夫。各學科教師通過聽課、評課等形式,真切地感悟到跨學科教研帶來的多視角的教學設計、多渠道的資源共享、多內涵的專業發展的益處,并有效營造了濃郁的教科研氛圍。
其次,在跨學科聽課中,資源的獲取不再局限于單一的學科渠道,而是具有廣泛的選擇性。參與的教師能從其他學科教師授課的過程中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不斷加以改進。此外,跨學科聽課和研討還有助于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學生,更好地改進教學,實現因材施教,有助于教師間的相互交流、切磋技藝,促進教學方法的整體優化。
以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為主線,以“構建有效課堂,提升實踐能力”為主題,開展基于崗位、基于問題、基于教師發展需求的學習與研究,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
二、活動目標
1.通過開展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進一步提高教師適應新課程要求的專業能力。
2.通過開展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構建有效教學的行為模式,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通過開展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基本原則
1.以校為本,全員參與。
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是我市我區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客觀需求,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我校要求教師人人參加,人人練兵,通過崗位練兵,深化校本研修的內涵,拓展校本研修的外延。
2.注重過程,強化實效。
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必須在過程上下功夫,注重過程的針對性和連續性。立足教師崗位確定練兵的內容,真正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使練兵的成效體現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到每位學生的身上。
四、途徑與內容
我校依據《市中小學教師崗位大練兵內容與標準》,結合我校實際,制定練兵的內容,采取分步實施,分模塊達標的原則。大練兵的主戰場離不開課堂教學,離不開學年組與學科組,我校要充分利用有效的研修方式開展練兵活動。
1.同伴互助。
開展有效的聽課、說課、評課和反思活動,建立團隊型學習模式,對課堂教學進行深度研究。以教學課例為載體,以課標研讀、教材分析為重點,加強同伴交流,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2.青藍互助。
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輻射作用,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引領,強弱整合,優勢互補,共同提高。我校骨干教師帶領青年教師備課,幫助青年教師指導參加區級競賽課。
3.實踐反思。
教師要制定“學科教學工作計劃”,確定發展目標,通過專業閱讀、課堂教學實踐,撰寫教育敘事,開展反思性教學,將崗位練兵活動貫穿與課前系統,課中系統,課后系統,實現教學技能的提高與自我超越。
五、搭建平臺,培養能力。
1.解讀課標與分析教材的能力。
本學期區開展了首屆教師素養大賽,我校抓住這個契機,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熟悉“新課程標準”,深刻把握教材內容,理清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科學合理的處理教材。月末進行學科知識測試。
2.學情分析能力。
能對本學科學生學習現狀進行具體分析,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改進措施。要求每位教師撰寫一份學情分析報告。
3.教學設計能力。
熟練進行學科課程的構思和設計,合理創設教學情境,科學設計問題的發生過程、知識探究過程、知識應用過程和師生互動過程,能撰寫一份教學設計。
4.教學管理能力。
能熟練地掌握課堂的管理技術,注重群體學習行為的養成,實現有效教學。每學期每人參與一堂公開課,擔任說、講、評的角色,讓老師們能夠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
5.教學反思能力。
能夠對教學設計、教學過程,自身教學行為和課堂教學整體行為及教學評估進行反思。
6.教研、科研能力。
積極學習鉆研教育理論,并能與同伴合作探索研究,建立學習型團隊,開展中、青、骨干、科任教師參與教研活動,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開展基于問題的研修,開展課題研究,并撰寫一份教學論文。
7.教學機智。
能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偶發事件及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正確的分析及解決。撰寫一份教育敘事。
8.班主任思想道德教育能力。
組織全體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業務學習,加強專題研究,提高工作效率,增強教師全員育人、服務學生的意識。有效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與集體主義教育、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勞動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積極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建立相應檔案,進行問卷調查。
9.班級管理的改革與創新能力。
優化班級管理模式,建設良好班級文化,創新班級教育活動,建立與家長良好的合作關系,提高研究學生的能力、組織學生參加活動的能力,積極開展班、隊會活動的能力。
10、組織教師參與三筆字練習。
要求教師每周保質保量地練習一葉毛筆字,兩板粉筆字,每日一頁鋼筆字。并對書寫認真的教師給予表揚和獎勵。
六、活動安排
1.準備和啟動階段:制定、下發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實施方案。
研修心得體會(一)
暑期,我們進行了理論學習,還聆聽了十幾位教育專家、名校長的報告。這段時間里,我的心始終是充實的,因為那里有熱情的伙伴和老師,有先進的理念和知識。專家們鮮活的實例、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都使我這次暑期培訓之行受益匪淺。
一、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教師要教育學生勤奮刻苦,好學進去,自己務必勤奮好學,廣學博覽,精益求精。靜下心來好好思考,發現自己教學上有缺點有待改善。回顧自己幾年來的教學,做得多思考得少。幾個星期的培訓,我的體會之一就是要與自己的昨日告別,要多反思,做一個反思型的老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將從以下方面做起:
1、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正在進入信息社會。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學習就成了當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教師終身學習,不僅僅是時代的呼喚,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教學自我提升的需要。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教師要善于從教育實踐中汲取能量和資源;善于在任何時間向任何人學習,包括在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中和學生分享知識;善于和同事交流,擴大視野,促進自身專業成長。
2、加強文化業務學習,提高理論水平。如果一個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缺乏理論的指導,教師的業務水平低下,談得上反思教學嗎一個課上得好的教師,缺乏理論的指導,不善于總結,更談不上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這就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好教師。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充電,才能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用理論來指導教學行為,才能成為反思型教師。
3、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隨著課改如火如荼的展開,我們教師要有一種強烈的資源意識,克服一支粉筆教下去,一本教案講過來的人生惰性,自覺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和知識結構,以便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服務。知識的更新換代讓我們的學生接觸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廣闊的課內課外學習資源為他們知識的積累帶給了更多的機會。我們在學校學習的那點知識,已經遠遠不夠傳授了。要想成為研究型教師、專家型教師,不學習怎樣能夠,怎樣能勝任更多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工作生活是一個廣闊的學習的課堂,有很多東西是我們所不了解的,為了使自己不被社會所淘汰,只有加緊學習的步伐!一個優秀教師就應抓緊一切時間增加知識儲備,只有這樣才能用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和學生共同發展。
4、豐富反思資料,提高反思潛力。教師應根據實踐狀況及時地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反思,能夠是一堂課,一個教學環節,一個教學資料的反思,能夠是對成功的教學;也能夠是對失敗的反思。今后,我將盡可能地使自己的反思落到實處。
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
新課程改革以來,好多教師包括我,換湯不換藥的把自己的教學方法變為啟發式教學,整個課堂完全在老師的思維指引下一問一答,表面看好像將課堂還給了學生,其實學生很少有自己思維的空間。我們教師教的很累,學生學得更累。那么該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呢專家們的講座大多圍繞一個主線:那就是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1、做好教學設計。作為老師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盡量地搜集與教材有關的知識。用心源于興趣,教學設計的過程是把教材轉變成學生易懂易學的過程。因此教師要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使學生能夠逐步自主發展,自主探究知識。這樣才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的程度。
2、讓學生用心討論。真正有效的課堂教學不是簡單地讓學習者占有別人的知識,而是要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構成自己的見解。討論是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的一種有效方法。在討論過程中,學生互相啟發、互相幫忙、互相學習,讓不同的學生各抒己見,集思廣益,解決疑難問題。討論過程中要避免優生唱主角、中等生是配角、差生當聽眾的現象。
3、養成習慣教會方法
在平時的科學教學活動中,我們教師要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幫忙學生養成勤查資料、勤思考、勤請教等良好習慣。并且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要讓他們學會怎樣去學習。從而熱愛學習,學會學習,為終身學習打好基礎。從而使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這還需我們教師長期指導、督促。
三、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關注學生的心理。心得體會
1.教師應慎言行,學會仔細觀察,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初中學生正處于一種半成熟半幼稚的時期,是獨立性和依靠性、自覺性和幼稚性相互交錯的階段,對于他人的評價十分在意,尤其是教師對他們的態度顯得更為重要。每一個學生,都期望得到教師的愛,師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溫暖,產生愉快的情緒,從而激勵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愛好。了解學生和關心學生,是熱愛學生的起點。教師僅僅把功課教好是不夠的,還要多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學生的一生著想,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因勢利導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熱愛學生還要尊重和信任學生。教師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感情,允許學生獨立思考,切不可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工作中,認真評價學生的行為,和善平等地對待學生,絕不能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而對學生采用體罰、諷刺、挖苦等侮辱人格的做法。當學生進步時,教師不要吝惜自己的贊美之辭;當學生犯錯或退步時,教師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評侮辱之話泛濫。多一點微笑,多一點贊美,多一點信任,你會得到更多的回報。
2.加強師生溝通,學會互相交流,構成融合的師生關系
作為教師假如能對學生的性格有全面的了解,如哪些同學比較敏感,易受傷害,哪些同學的自尊心特強,那么在教育教學中自然就會有意識地規范自己的言行,以免造成無意傷害。相反,假如學生能對教師的性格、愛好、愛好及處事方式等也都比較熟悉時,他們自然也就會增強自身的適應性,從而也就避免了傷害的產生。對于我們每一位學員來說,今后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的工作等待我們去做。我定會珍惜本次學習的機會,做到靜下新來學習,潛下心來實踐。
總之,為了無愧于教師這一職業,也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今后的工作中,我定會更加努力,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完善自己,書寫出燦爛完美的未來。
研修心得體會(二):
今年我有幸參加淄博市第二期遠程培訓,有幸聆聽各位專家講座讓我感慨頗深,受益匪淺。在這段的學習生活中,作為網絡研修的一員,我忙碌著、勞累著,卻充實著、收獲著,我們每一天累著并快樂著因為,我們不但收獲了知識更收獲了友情。透過研修,我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養和業務綜合潛力,對于個人今后的發展起到了用心的促進作用,對教育教學工作也有了一種新的理解。
一、勤勤懇懇,用心研修
在研修過程中,我堅持每一天進行網上學習,認真觀看各個專家的視頻錄象,透過學習,解決了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班級管理、教學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為今后從事英語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教師,開闊了視野,充實了自己。具體做到了以下幾點:1、用心認真的觀看視頻學習,到目前為止在線學習時間達:11687分鐘,并且在觀看視頻的時候用心提出自己的問題,課程、話題留言到達314條,并發起了181條話題,認真撰寫日志200篇。2、用心建立個人工作室,并用心參與英語九班協作組的建設,被評為小組之星。3、用心參與班級資源管理,上傳資源226條,得到廣大老師的應用和好評。用心配合班主任和指導教師的工作,用心參與班級建設,被推薦為第一批學員導師,被評為:第四期學員之星。同時被班主任和指導教師推薦為:學習研修組長,協助、幫忙我校英語教師的研修學習,我校的研修教師全都圓滿完成了研修學習任務。4、認真獨立完成作業16篇,每次完成的作業均得到輔導老師和班
主任的好評與認可,其中有3篇被評為優秀作業,多篇作業、留言等在班級簡報中得到引用并得到好評。5、熟練運用班級沙龍,留言板,TQ,學習交流區,學習論壇,視頻會議室等平臺的管理功能,用心參加各種網上學習交流活動。與專家、學員進行及時有效的研修交流,成功地主持主講了視頻會議:《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科學有效的實施小組合作性學習》效果很好,收獲頗豐。
二、受益匪淺,感受頗深
我勤勤懇懇的研修學習,不僅僅提高了自己基本素養和業務綜合潛力,同時自己的付出也得到了領導們的認可與鼓勵,我被淄博市第二期網絡研修優秀學員,使我對此次研修有了新的認識,她成為了我人生歷程中一段含義深刻的文化之旅,也是生命與智慧迅即聚核與綻放的過程。我透過課程視頻聆聽了專家的專題講座;透過課程文本加深了對專題的理解;透過課程作業反思了以往和展望即將啟動的教學改革;透過網上探討尋找到了思想的沉淀和共鳴。沒有震動就沒有覺醒;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新的課程理念、新的教學方法、新的評價體系,都使自己對英語教學與教研工作有了新的認識與思考。
三、繼續努力,力求完美
我的研修雖然己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有待加強和完善的資料,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努力工作,為自身修養的提高而不懈努力。網絡研修是良師益友,是提高教育教學的水平的一大基石。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中國教師研修網會成為我們前進的基石,網絡研修學習會助我們乘風破浪,飛向成功的彼岸。我堅信:我研修、我進步、我快樂!
總之,我在研修中的收獲是沉甸甸的。對于此刻已經嘗到了網絡研修甜頭的我來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加用心、主動地參與到網絡研修中來,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潛力,同時還要帶動其他老師用心參與,以促進學校、學生的發展。同大家一齊在網絡研修中健康、快樂的成長!讓我們與網絡研修同行!讓網絡研修因我們而精彩!
研修心得體會(三):
幾個月的遠程培訓學習即將結束,珍貴的時光令人難以割舍。網絡研修平臺拉近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距離,巨大的網絡力量掀起了教研的火熱浪潮。研修平臺傳遞著省級專家的悉心指導,回響著指導老師們殷切的話語,浸透著每一位老師學習的汗水,;閃耀著老師們思想的火花它為我們帶來的是充實,是成長,是動力。
首先,在思想上樹立勤勤懇懇的工作態度。
透過觀看優秀專家與教師的講座視頻,使我對當前素質教育的現狀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更加堅定了在教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信心與決心。專家們的學科素養、專業水平和指導教師們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都是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樹立了榜樣,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其次,對以后的工作帶給了豐富的資源。
透過學習,我學到了許多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更新了教學理念。透過在線研討,很多老師的一些好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都令我茅塞頓開。為今后教學工作帶給了豐富的資源。
另外,透過閱讀一些優秀教師的優秀作業、優秀文章,認真比較自己與他們之間的差距,認真思考自己的不足,取長補短,不斷完善。同時專家的忠告和指導老師的鼓勵,使我在迷茫中及時覺醒,在修改中不斷完善,在反思中不斷進步。
最后,本次培訓還使我在教學方面建立了新的認識。
1、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用心性,扮演好合作者,指導者,與促進者的主角,幫忙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促進學生在探究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培養科學的觀點,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