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7 15:44: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化傳承和文化自信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先生講的“文化自覺”指的是什么呢?在跨入現代快節奏生活后,文化、社會的發展隨之也在快速加劇,尤其是人口較少的民族又如何把自身的文化風俗長期保存下去。先生認為,人口較少的民族只有從文化轉型上求生存,要善于發揮原有文化的特長,這樣民族才能求得生存與發展。
“文化自覺”這個概念可以以小見大,從人口較少的民族就可以看到整個中華民族,甚至是全人類都要面對的問題?!捌湟饬x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的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發展的趨向,自知之明是為了加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決定適應新環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毕壬J為,中國傳統文化有其自身獨特的價值,但是,文化在其變遷過程中也逐漸顯現出一些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只有在順應時展的趨勢下,不妄自尊大、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了解自身民族歷史文化,做到以自己的民族為傲,堅守自己的民族文化,保護并傳承下去,才是一種真正的文化自覺。
對文化自覺的界定涉及了以下三個層次的意蘊:第一層,在追求現代的發展中,要充分認識本民族傳統文化中對現代生存有重要精神價值的內容,自覺對待民族文化中具有普適性意義的部分,并讓其在新的時空條件下得到發揚光大;第二層,注重理解和詮釋他者文化的經驗和長處,并能夠針對社會實踐需要,博采眾長,自覺吸收他者文化中的精華,運用到自身文化建設中來,在多元文化中自覺交流、吸收和整合,增強文化力量,形成一種人類和諧的文化理念;第三層,在分析、比較、鑒別、吸取和整合傳統文化、外來文化中,自覺實現文化創新。
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二者相輔相成,沒有文化自覺就沒有文化自信,沒有文化自信的支持也就不會有真的文化自覺,因此在講文化自覺時,必須要談及文化自信。所謂文化自信,則是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己的理想、信念、學說以及優秀文化傳統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尊敬、信任和珍惜,對當代核心價值體系的威望與魅力有一種充滿依賴感的尊奉、堅守和虔誠。也就是對自身文化內涵和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特質和生命力的堅定信念。
二、文化自覺與文化傳承
人類學家克萊德?克魯克洪說:“文化是指整個人類環境中由人所創造的那些方面,既包括有形的也包含無形的?!爆F在所說的文化,正如克魯克洪所說的文化的兩個部分,即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承具有傳遞、接續、承接、沿襲創新、承上啟下之意,一般指承接好的方面。文化傳承即社會文化的傳繼,是文化的“歷時性”傳播,是文化在諸如民族等社會群體的代際成員間作接力棒似的縱向傳繼的過程。文化傳承強調的是文化從一代人到另一代人的縱向傳繼,是文化在時間上世代傳遞的過程。需要注意的是,文化傳承雖然強調的是文化在縱向上的傳遞,但并不否定文化在縱向傳遞的同時也要在橫向上得到傳播。橫向傳播,既包括具有同一特質的文化在同一社會群體成員中傳播,也包括那些不同特質的文化,從一個地區到另一個地區或社會群體的傳播過程。
但是縱向的文化傳承是文化傳承的核心。在現實生活中,一代人首先從上一代人那里承接到文化,通過傳承來習得該社會所屬的群體文化,然后再將傳統文化不斷繼承下來,在此基礎上得以發展創造再形成新的文化,再把它們傳遞下去。在這一循環過程中,每個時代的群體成員都是其中的組成部分,如果文化傳承中某一環節中脫落,那么對文化保護與傳承、文化再生產會產生嚴重的影響,甚至會導致民族社會文化的斷層。
文化傳統是一個“靜動結合”的概念。是一個不斷傳承、發展的過程,傳承的文化、歷史的延續,不只是整體上代代相傳一成不變的,而是在繼承中不斷重建的。文化傳統是在動態中發展的,也是與時俱進的。人類活動都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發生的,每代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環境中,所接觸的文化也不同,每個人都會因為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很自然地繼承上一代人的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特殊需要下,來對其進行利用和改造,使其能夠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對于任何一個民族、族群來說,文化傳統需要適應現代生活的文化基點、歷史條件,每個民族的現代生活,都是建立在被批判過的傳統之上的。
文化傳承并不是簡單的懷舊情緒,需要有充分的文化自覺為基礎。如果要將民族文化、傳統予以有效傳承,筆者認為在對自己文化有充分自知的基礎上,在文化傳承的過程中獲得自我身份的認同,建立文化的自覺與自信,最終實現文化自強,是今天我們需要持有的一種文化態度。
參考文獻
[1] .九十心語[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
[2] 李艷.文化自覺的三重釋義[J].東北師大學報,2012(3).
[3] 劉芳.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戰略考量[J].理論學刊, 2012(1).
[4] 泰勒著,連樹聲譯.原始文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學教育 課程設置 傳承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傳承是歷史使命
我國是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豐富的資源大國,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地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地域歷史與文化的重要見證和載體。然而在經濟強勢和文化式微的宏觀背景下,面對開放多元的生存環境,那些主要靠言傳身教、心領神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后繼乏人。某些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瑰寶由于老藝人的離世而不斷地消亡,乃至成為絕響。因此,積極采取措施,保護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刻不容緩的任務。非遺的保護對于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進區域精神文明和先進文化建設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學校是一個教育、文化的中心,每個學校都有著獨特的文化背景,它不僅是某一特定精神文化的品牌標志,而且還是文化建設的重要驅動力。正確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充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源,努力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社會功能,構建特色鮮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傳承體系,是歷史賦予的重要使命和迫切要求。
二、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傳承是教育服務社會的優勢所在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是優秀民族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載體。教育作為文化傳承、發展與創新的重要平臺,在教育教學中融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引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傳承是勢所必然。2002年10月,中國高等院校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教學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標志著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式進入中國教育體系。各地教育以服務地方文化、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為辦學的宗旨,在這個新課題上也是當仁不讓。高校匯集了大批的青年學生和知識精英,他們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創造發展的主體。高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豐富的智力資源,可以為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提供專業指導。高校還具有科研創新的優勢,能深入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理論研究工作和教育實踐,調動學校內部各方面力量,爭取地方各界支持,舉辦學術研討會,設立研究機構,展示研究成果,為非遺教育傳承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保證。高校在組織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教育傳承活動中,有相對于其他社會力量更加突出的優勢。而幾年的發展,這個問題已經深化,不僅僅是高校教育的普及,而從小對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勢在必行。因此我覺得完全有必要在中學階段開展非物文化教育。這也是社會和國家的使命,是教育服務社會的具體表現。也是重大優勢所在。
三、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傳承是提高教育精神文明質量的重要舉措
作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歷史的見證,是民族文化的載體,是民族精神的瑰寶,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價值和教育審美價值。它的歷史文化價值表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是不同民族或群體的文化積淀,反映著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與文化變遷,是現代和傳統對接的見證;它的教育審美價值表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包含了豐富的文化知識、工藝技能、倫理道德和審美情趣,能夠熏陶人的情操、培養人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質。因此,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傳承工作,有助于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形成正確的核心價值理念;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弘揚愛國主義傳統,提高民族自信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人格修養和審美理想,激發奮斗向上的追求精神,鍛造真誠和諧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激勵創新意識,提高實踐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文化素養和文化品位,增強可持續發展力,讓學生理解“真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含義。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傳承是提高教育精神文明質量的重要舉措。非物質文化遺產校園傳承是一項迫在眉睫的國家工程。校園傳承關鍵在于學生,學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人及傳承人。
校園傳承能扭轉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自然傳承鏈條瀕臨斷裂的局面,能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找到一劑良方,在學校中進行發展性傳承,就是在保護其基因和文化生態的同時,樹立發展性思維,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兼收并蓄和開放包容。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的各種方式,用理解的方式來教學,探索尋找出行之有效的教學傳承模式,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保護;通過學校的課堂行為讓更多的人感知、熟悉、傳習非遺文化;通過在學校的交流、展示及傳承,培育傳承機制,培養后繼傳人;通過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最終形成全民學習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環境和氛圍。以此為契機,對于我們身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并將文化在校園內不斷的傳承,為非物質文化的傳承做出貢獻。
總之,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教育傳承有密不可分的聯系。是符合歷史客觀規律的,關于非物質的遺產的教育傳承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王文章主編:《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 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年版。
[2]中國藝術研究院著:《中國非物質文化普查手冊》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07.1
[3]苑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教程》,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2006.10
[4]周和平:《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
文化傳承創新是文化建設的基本內容,是文化發展繁榮的基本規律。
中國傳統文化得以長久留存的原因是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凝聚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起著重要的紐帶和基礎作用。其中諸如以人為本,講究誠信,強調和諧,重視教育,倡導德治等等,在當今中國的改革開放和文化建設中,仍然是重要資源。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對于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使全國人民始終保持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非遺;電影;文化焦慮
中圖分類號:J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142(2012)04—0103—04
新世紀以來,隨著中國電影產業與國際市場的逐漸接軌,在《臥虎藏龍》、《英雄》等影片在國際市場大放異彩的激勵下,中國電影發展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趨勢。以著名導演張藝謀、陳凱歌等為代表的一批電影創作者運用西方電影觀念,憑借龐大演員陣容、奇觀化的視覺特效和東方故事題材打造中國電影的“大片”夢;同時,另一批有著自己藝術理想的導演則從民族文化內核出發,將電影的民族性、現代性與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命題緊密結合,構建著民族現代類型電影體系?;仡櫧?0年的國產電影創作,民俗元素、民族和傳統文化題材一直是影視創作追逐的焦點之一。而聚焦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包含眾多“非遺”元素的“非遺”題材電影則是民族電影中的一個新熱點。代表性的影片包括《爾瑪的婚禮》(韓萬峰,2008)、《十里紅妝》(金良言,2009)、《愛在廊橋》(陳力,2010)、《蔡李佛》(黃明升,2010)和參加北京國際電影節第十五屆北京放映活動中展映的影片《一個人的皮影戲》(張唯,2011)等。這類題材的電影無論是從影片的拍攝動機還是影片本身的內容敘事,都已經超越了電影作為文化娛樂產品的屬性,文化元素不再是影片講故事的“道具”,影片成為文化影像化表達的獨特工具。透過這些影片,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影片對全球化時代中國傳統文化當代映像的描繪,感受其所發散出來的文化思考。因此,深入分析這些影片,發掘其內在本質,不僅有助于把握這類電影創作特點,也有助于理解影片作為理性批判工具所表達出的文化憂患意識,進而理解影片創作的終極人文關懷。
一、文化傳承的焦慮
全球化與現代化為年輕一代的成長提供了多元文化選擇,同時也使得大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大多數傳統民間文化不得不面臨傳承人缺失的問題,諸多“非遺”題材影片不約而同將思考的焦點聚集到這一問題上來。影片《蔡李佛》中,男主角陳英杰(洪天照飾)出生在廣東,從小習武,如果沒有其他文化生活方式的干擾,也許其師叔陳天虹(元華飾)便是他30年后的樣子,但開放多元的時代使其成長過程中接受西方文化生活方式的影響,放棄練習蔡李佛,選擇了出國生活。但長期的國外生活并沒有使男主角陳英杰尋找到生活的認同和文化歸屬感,最后不得不選擇回國。從其成長經歷看,正是由于前期對蔡李佛拳這項傳統文化繼承的缺失,才使得蔡李佛不得不面臨人才缺失的困境,也是由于文化繼承的缺失,其本人不得不通過繼續社會化的艱苦過程肩負起蔡李佛拳繼承與傳承的使命。此外,《蔡李佛》還為我們展示了文化傳承缺失的另一種映像,即人才的缺失嚴重影響了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最初男主角陳英杰草率中答應比武,但真正考慮比賽人選時,陳英杰才意識到“三對三”的比賽中,除了他和大師兄(劉永健飾)外,已經想不到其他人可以參加比賽,“人才荒”的出現是這項延續百年的傳統文化事象不得不面對的巨大考驗。
如果《蔡李佛》對文化傳承的焦慮還蒙著溫情的面紗,那么影片《愛在廊橋》對文化傳承缺失焦慮表達得更為直接:一場車禍使得興盛于20世紀60年代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北路戲幾近滅絕,直至20多年后才逐漸恢復。這一現象便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時常說的“人在藝在,人亡藝亡”,只是影片通過直接而慘烈的鏡頭敘事進行了再現,用以表達對傳統文化事象傳承現狀的焦慮,意圖喚起人們對傳統文化傳承缺失的關注。影片《一個人的皮影戲》對傳統文化傳承缺失的描述更為悲愴,老藝人馬千里(李軍飾)為把傳統文化傳承下去,不僅自愿教學生,甚至還要去“求”別人來學習。影片導演渴望不在孤單,或許藝人不在孤單時,傳統文化也就不再孤單了。
《愛在廊橋》與《蔡李佛》對傳統文化現代化過程中文化傳承缺位的“素描”是當代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真實寫照。文化是人類創造、保持和傳承的,離開了人的接力,任何文化都會失去活力或生命力,出現斷層,甚至消逝,而文化傳承為文化的發展提供基礎保障,有了文化傳承才有文化的創新、發展與延續。社會化個體是文化傳承的主體,從其一出生就會被各種文化包裹,通過社會教化、自身學習和媒介傳播等途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承擔起對民族、群體或共同體文化傳承的使命。全球化時代,中國社會發展呈現開放式狀態,個體所受文化熏陶已經超脫民族、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多途徑的媒介傳播為個體提供了多樣的文化,多樣化的文化又為個體文化繼承提供了多種選擇,因此,個體文化繼承的選擇性比以往更為多樣。應當承認,多元文化交融豐富了個體的文化選擇,但同時也不可避免地使我國傳統文化傳承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或許在影片的細節中我們可以尋找到文化傳承缺失的原因,但如何喚醒年輕群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認同與文化繼承是要現實回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命題。
二、文化認同的焦慮
多元文化交流中,由于文化的差異、碰撞和沖突,個體便會表現出對已有傳統的堅持,追求文化生活的連續性與穩定性而表現出對群體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便是文化認同。影片《蔡李佛》中,貫穿整部影視作品文化主線便是這類文化沖突引起的文化認同。當收購武館的消息出現時,男主角陳英杰第一次有意識地思考自己的身份與角色,思考自己與蔡李佛拳館的關系。同樣,當大師兄經過思想掙扎之后,尤其是將“蔡李佛的聲譽”置于自身思想的高層時,也對武館、蔡李佛的延續產生了擔憂。在這一瞬間,武館的生存和蔡李佛的延續成為將大師兄與英杰等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紐帶,三個人對蔡李佛的文化認同帶有強烈的感彩,保住武館成為三人存在的同一目標。全球化和現代化的發展,超越民族國家范圍形成的各民族共識的全球認同越來越多,因此便有一些文化霸權偽裝成全球認同,“帶來新穎的消費品和消費方式的同時,解構、碎化著某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蛟S在陳英杰的眼中,泛美集團所推廣的國際化路線可能是一種偽裝的全球認同,其目的并不在于文化理想,而在于商業理想,因為全球認同的形成并不一定削弱地方文化傳統,有時地方文化傳統還會得到強化。
文化認同除了個體對群體或共同體文化的歸屬感外,還可以表現為他者的文化認同,這種文化認同超越群體、地域、民族和國家的范疇,在人類共同的精神追求上體現出很多的一致性。影片《蔡李佛》中,作為蔡李佛拳傳承人的陳英杰在談及空手道時,給予了這一文化表現形式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同樣身為日本人的武田少佐(小杉健飾)對蔡李佛拳也給予了充分認可,認同蔡李佛拳所體現的文化精神和價值取向。在這種文化認同的影響下,直接決定了武田少佐的行為選擇:主動要求學習蔡李佛拳,與陳英杰組成一個團隊,共同捍衛蔡李佛拳名譽。
影片《爾瑪的婚禮》中,我們也可以時刻看到具有強烈感彩的文化認同,這種文化認同的正是發生在影片矛盾最為激烈之時,即到底是選擇漢族婚禮還是選擇羌族傳統婚俗。無論是爾瑪(爾瑪依娜飾)的爸爸(祁潤清飾)所說“你是羌族姑娘,咱羌族人的女兒出嫁就得按照羌族的風俗辦”,還是爾瑪自己所說的“結婚時按照羌族的婚禮舉辦,不覺得有什么不對”,都是文化沖突時個體對共同體文化的歸屬感體現和希望自己成為怎樣的人。文化認同問題的日益凸顯與文化現代性和跨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有著密切的關系。個體所受文化影響已經突破了本群體或共同體文化的限制,多元文化通過多樣的傳播媒介進行傳播,從而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個體的文化生活。文化認同最易出現在不同文化發生沖突和交融時,此時的文化認同帶有強烈的感彩,當受異文化沖擊越強烈時,這種文化情感便越強烈。
三、文化資源開發的焦慮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關系的思考過去一直在學術界爭論,如今諸多“非遺”題材影片聚焦非遺開發,并通過影像敘事將其引入更為深層的思考。在影片《爾瑪的婚禮》中,文化資源的產業開發已經通過鏡頭進行了展示:羌族少女歌舞隊、老年羌族演唱儀式以及村寨的文化旅游等,村落里的文化資源被工業化和商業化浪潮夾裹著,被打上商品的標簽,進行同一模式的生產,成為大眾文化消費品。這些現象是當下物質或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開發最為普遍的現象,影片對這些文化資源開發的敘事如蜻蜓點水,點到即止。然而在影片《蔡李佛》通過多個沖突的設置,已經觸及了對蔡李佛拳產業開發的深層思考。當泛美集團對蔡李佛拳館的收購,提出的條件可謂優厚,如寬敞的訓練館、先進的訓練器材及國際武術大會交流等,這些條件可使拳館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得到提升,同時個人也可以名利雙收;在收購與反收購過程中,蔡李佛拳館內不同角色人物給出不同的答案,大師兄最初的態度可以代表一個觀點,即支持產業開發,而以男主角陳英杰則代表了另一種對立的觀點,堅持固守百年的傳統。也許影片導演已經注意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猶如硬幣的兩面,一面是產業開發有助于非遺事項保護、傳承與傳播;另一面是可能產生的過度開發對非遺項目遺產價值的消減和文化認同的削弱,且有時這種開發會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新障礙,所以才有了這一情節的設計。在矛盾展開的過程中,大量商業元素也滲透到比賽過程中,如高額的商業贊助和豐厚的比賽回報以及比賽現場濃郁的商業氣息等。從影片情節設置來看,影片男主角在比賽中的勝利似乎給出了蔡李佛拳產業開發與否這場沖突的暫時答案,但影片結局將這一看似解決的問題引向了另一個更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即蔡李佛拳館在很多國家都開有分館,這種產業開發形式對蔡李佛拳以及類似的文化事象傳承與傳播又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影片《一個人的皮影戲》同樣觸及了非遺資源產業開發問題,其對非遺資源的產業開發的擔憂與反思則更為深刻。影片將皮影戲傳承人馬千里置于多重關系中,如文化保護與經濟效益的關系、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自我發展的關系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社會發展關系等等,這些關系設置的本質是探討作為特殊社會群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如何協調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個人的生存權與發展權等。我們有理由相信,影片導演已經注意到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載體的傳承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開發利用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因此,影片試圖通過對傳承人的角色解讀和精神的窺探尋找出文化保護與產業開發中間道路的嘗試恰恰是以前非遺保護過程中所忽視的視角。
四、文化沖突的焦慮
文化具有區域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征,當不同的文化進行交流與接觸時,如果不能產生有效的文化認同,必然會產生一定的差異和分歧,此時便容易產生文化沖突。文化沖突的類型有多種形式,不同族群、不同群體、不同區域,甚至代際之間也會產生文化認同上的差異,進而形成文化沖突?!恫汤罘稹泛汀稜柆數幕槎Y》兩部電影對上述類型文化沖突都進行了自己獨特的闡述和剖析。
影片《蔡李佛》在“講故事”的同時,也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中面臨的文化沖突的焦慮娓娓道來。這其中的文化沖突既有代際文化沖突,也有新舊文化沖突。影片中的代際文化沖突主要體現在男主角與父親陳天來(洪金寶飾)的觀念沖突,男主角陳英杰早期對蔡李佛游移的態度和父親對兒子繼承傳統觀念形成的鮮明代際文化沖突,這種沖突是由個體所處時代的文化差異所引起的,一般稱之為“代溝”;影片對新舊文化沖突的敘述主要體現在器物上,男主角在參觀泛美集團的現代化武術訓練室之后,潛意識內將其與蔡李佛拳館內陳舊的老式武術訓練裝備的對比,并由此產生的憤懣情緒,這負面情緒表現了陳英杰內心對現代化訓練設備的渴望和與其無法改變現狀的無奈。
在影片《爾瑪的婚禮》中,不僅描述了代際文化沖突,也描述了更激烈的民族文化沖突,即作為漢族小伙子的劉大川(宋小春飾)與羌族姑娘爾瑪這對戀人關于婚禮形式的選擇是影片的線索。由于分屬不同的民族,爾瑪與大川在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和文化心理等方面都存在內在的差異,這種差異是民族文化傳統的差異,這種傳統在年紀越大的人心中體現得越牢固,因此,當爾瑪奶奶面對日本人和面對爾瑪婚禮的“無聲抗議”使得這種文化沖突變得更為明顯,也更為激烈。在講述民族文化沖突時,影片設置了同樣語境的爾瑪依雅(余慧婷飾)與爾瑪進行平行比較,二者的態度也恰恰說明了文化沖突可能導致的兩種結果:一種是文化的同化,依雅與漢族小伙的婚禮是文化沖突之后的文化同化,爾瑪伊雅放棄了自己羌族文化,主動融入到占據主流位置的漢族文化中來;另一種則是文化的整合,劉大川和爾瑪作為沖突雙方吸取了對方的文化要素,努力將其與自身文化融合。
工業設計介入“非遺”生產性保護,不僅可以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而且能更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物質生活的需要,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貢獻。
(一)“非遺”的內涵與外延“非遺”的內涵是指處于核心地位的地域文化,它是項目傳承人祖輩相傳的,是我們發展民族文化的根。“非遺”的外延是其本身豐富多變的外在形態,它是文化內涵的物質載體,具有多變性和流變性的特點。如竹編技藝制成的用具中包含涼席、涼枕、籮筐、竹籃等眾多形式。傳統手工技藝是銜接“非遺”內涵和外延的橋梁,是其生命延續的手段,也是“非遺”產品具有獨特文化價值和藝術魅力的技術保障。“非遺”的內涵和外延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就如同果實的結構一般,文化內涵是“果仁”,手工技藝是“果核”,而外在形態則是“果實”的外表。“生產性保護”主要是要保護作為核心的手工技藝和文化內涵,而“非遺”產品的生命延續又必然借助于外在物質形態的創新。工業設計的介入主要是對“非遺”的外延產生影響,同時對內涵也有積極的能動作用。
(二)工業設計在“非遺”生產性保護中的作用
1.提高民族文化的自覺和自信。如今全球化和西方文化的“入侵”使年青一代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自己的思維和生活方式,很多“非遺”項目正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但同時一些本土元素卻在國際舞臺大放異彩。如俞孔堅的作品以現代性和鮮明的中國特色,以生態和人文的精神,贏得國際聲譽;2012年獲得普利茲克獎的王澍,其設計特色突出體現了“中國傳統空間的韻味”。這些案例無不說明中國傳統文化正在被世界所認同??梢哉f,目前我們所缺少的是對于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覺和自信,而工業設計的介入能夠使本土文化走向世界,隨著承載中國傳統文化和技藝的產品在全球市場的成功,能夠為世界開啟一扇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也有助于使青少年建立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2.促進“非遺”產品的創新。設計是地域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設計能夠使本土產品走向世界,同樣,通過與外界的交流又能反過來促進本土產品的創新發展?!胺沁z”產品的內容和形式應當與當下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只有這樣才能順應時展的步伐。這就需要在傳統的“非遺”生產性項目的合理利用方面融入或引進現代設計理念,關注當代人的審美心理和觀念。但由于地理環境及觀念等限制,傳統的“非遺”項目傳承人往往在手工技藝上非常出色,但在產品形式的創新上特別是與時俱進方面有所欠缺。工業設計可以在素材和材料選擇、外觀造型等方面為“非遺”產品的創新出謀劃策,使其更具時代感和藝術魅力。
3.塑造和提升“非遺”品牌形象。工業設計的品牌策略能夠為“非遺”項目提供品牌策劃服務,通過品牌形象的提升增加“非遺”產品的附加值,提高消費者對“非遺”項目的認知度。如法國FORTROYAL公司通過品牌塑造的方式,集中了多個領域優秀的手工藝人,使古典園藝、古典家具制作等多種瀕危的傳統技藝得以傳承和發揚。另一方面,品牌策略有助于集中專業人才,壯大行業力量,實現“非遺”技藝的專業化、集約化和高端化。文化部于2011年10月設立了首批41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這一舉措為我國“非遺”項目品牌戰略的建立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非遺”生產性保護中工業設計的介入策略
(一)文化尋根與立足當下時至今日,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傳承已久的“非遺”項目卻陷入了瀕危的窘境。對傳統美術類等“非遺”項目采取生產性保護,通過保護其核心技藝的方式,使其在新的文化生態中得以更好地繼承和發展,其目的就是為了保留民族文化的“根”。在“非遺”的生產性保護中,文化的“尋根”不是要回到過去,不是仿古或復古?!胺沁z”產品要滿足現代人的生活,應立足于當下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環境,使人們重新建立起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覺醒,使傳統文脈得以傳承。正如俞孔堅所說的那樣:“當挖空心思尋找千年古跡和傳統形式,以求地方文脈和精神的時候,突然發現,這種精神就在足下、就在眼前。”工業設計的介入并不是簡單地將“非遺”技藝應用于現代產品的生產,更不是用現代工業技術取代傳統技藝,“拿來主義”只會造成“非遺”的研究和保護失去文化之根。因此,只有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中的營養元素,同時立足當下,才能實現“非遺”生命的延續。
(二)保護為主與合理利用“非遺”項目生產性保護的目的是“保護”,而不是“開發”,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更應注重社會效益。為此,保護活動應遵循以下原則:
1.堅持手工藝原則。“非遺”生產性保護和工業產品在生產方式上的區別在于其堅持手工藝的原則,而非批量生產和流水作業。那種用現代工業技術粗制濫造地“復制”“非遺”產品,以追求經濟效益的做法必將斷送傳統文化的生命。手工制作不同于機械生產,傳承人的制作過程同時也是創造的過程,“非遺”產品的文化價值和藝術魅力同樣是在傳承人的手工制作過程中被賦予和實現的,保留手工技藝就是保護傳統文化的內核。工業設計的知識體系本身就包含材料學、形態學和工藝學,工業設計的介入應尊重手工制作的方式,加強對傳統工藝的研究和保護,從而為“非遺”生產性保護提供動力和資源。
2.協同合作原則?!胺沁z”的延續是以地域文化和傳承人所構成的文化圈為內力展開的,但“非遺”的生產性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文化學、形態學、符號學、材料學、工藝學、歷史學等多門學科的知識;需要地方政府、“非遺”專家、教育機構、工業設計師、消費者等多種外力的介入和努力。工業設計學科和工業設計人員的介入除了需要從自身的專業領域出發開展保護工作外,還應當處理好與其他學科、部門和人員的協同關系,共同促進“非遺”保護工作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 校園載體 命名 文化建設
1.前言
貴州省在全力推進省屬高校新校區建設的背景下,涌現出一批新建校區,這些校區都是在城市邊緣地帶選址新建,缺乏老校區深厚的傳統文化基礎和長期塑造的校園精神。貴州師范學院新校區就是在這種背景下,于2006年動工修建到2009進駐。作為個案對新校區校園載體的命名文化進行探索和研究,就如何在新校區的文化建設中創造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傳承老校區辦學精神,為貴州高校新校區校園文化的建設提出新的思考和建議,在當前顯得非常重要。
學校是育人的場所,是青年學子成長的搖籃,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校園道路和建筑物又是大學文化的重要載體,《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提出:“使校園的山、水、園、林、路等達到使用功能、審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諧統一……要組織大學生廣泛參與校園樓宇、道路、景點的規劃、建設、命名以及管理工作,增強大學生對校園文化環境的認同感?!盵1]新校園樓宇、道路、景觀的命名對于體現學校辦學理念與校園特色、營造校園文化氛圍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學校精神的有機載體。根據校園總體規劃,系統設計和規范校園道路、建筑物和生活社區名稱,并設置標志,可增強校園人文底蘊,優化育人環境,提升校園的文化品位,以期形成個性特色的育人氛圍,影響青年學生的成長發展。
2.校園載體的命名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
多數高校新校區是在沒有任何人文背景和文化底蘊的“文化沙漠地帶”上建立起來的,由此帶來的一個突出問題是校園文化的匱乏。[2]貴州師范學院新校區的選址也存在這種情況,在城市的邊緣地帶選址而建,缺乏校園文化底蘊。校園文化是指以大學校園物質形態(校園環境、教學設施等)為基礎的,以師生特有的思想觀念、心理素質、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等為核心的,以校園特色的人際關系、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及其他文化活動為表征的精神環境、文化氛圍。作為新建校區,貴州師范學院的校園文化建設在當前尤其重要,特別是校園載體的命名,能彰顯學校的辦學定位,優化校園的育人環境。然而,校園載體的名稱是精神文化結晶方式的實體存在,屬校園文化的顯性文化,是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必要前提。格調高雅,富有文化內涵,能彰顯辦學理念的校園載體命名具有激勵學生成才和促進教師發展的作用,對校園文化的建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2.1傳承優秀的傳統校園文化,培養人文精神,增強文化認同感。
優秀的傳統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對學生的思維方式、思想觀念及行為模式都會產生深層次的影響,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今天,高校必須加強學生對優秀傳統校園文化的認同。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倫森認為,認同是一種對社會影響的反擊,做出這種反應,是由于個人希望自己成為與施加影響者一樣的人。[3]
貴州師范學院就是以“厚德樹人,言傳身教;立志勤學,知行合一”為校風學風的校園核心文化建設,確立了教書育人、培養人才的文化內涵,在校大門的兩條主干道命名為“育英大道、育才大道”,給校園塑造了別開生面的人文風景,傳達了學校辦學理念,增強了師生們的文化認同感。通過校園環境教化育人,培養學生文化認同感,傳承貴州師范學院特有的校園文化。
2.2彰顯地方特色,傳承民族文化,增強地域文化歸屬感。
高校的教育要保持自身的獨特性和文化活力,就必須在把握先進文化方向的同時,傳承和發展本土文化資源,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傳承民族文化,增強學校文化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教育品牌。在校園載體的命名中使用地方文化元素,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培養師生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歸屬感,以達到環境育人的目的。這與“構筑貴州歷史性跨越的精神高地”研討會中的專家提出的“要培育地域自信。自信,源于對貴州文化的自信和認同”的觀點是一致的。
貴州師范學院的校園文化景觀——文化廊橋,以“聚賢”命名,其形似貴州侗族的風雨橋,廊橋兩邊是從喀斯特地貌為主的貴州收集來的奇石,石上刻寫反映貴州民族風情的詩歌、典故,形成了一道別開生面的人文風景。當省內學子撫摸到來自家鄉的山石,一種親切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省外學子看到古樸壯觀的山石遍布在校園內,會被貴州神奇自然風光和多彩民俗文化深深吸引和眷念。從名稱中也傳達了匯聚貴州本土綺麗的風光,多元的少數民族文化之意,這不難體會到當初命名所要表達的豐富含義,也反映了貴州本土高校傳播地方民族文化所做的努力。
2.3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凸顯大學文化的個性魅力。
優秀的校園文化需要通過校園載體顯現,而建筑物及公共空間的命名能對校園文化進行概括和加以引導,能提升校園文化內涵。對校園空間建筑、道路、樓道的命名,使人一踏進校園便可感受到它的影響,能在其中清晰地體會到高校的文化氣息、人文精神,乃至價值訴求,在這樣的環境里,有形的建筑空間等校園載體和無形的精神文化氛圍時刻感染著你,這就是大學獨特的文化魅力。
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于高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大學文化既是一種存在更是一種信仰,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于高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有利于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1.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作用,內化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主渠道。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之中,就是要引導大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理解和體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而提高大學生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首先,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要著力彰顯的指導地位,著力強化共同理想的教育,著力倡導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著力夯實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推動整個學校形成良好校風、教風和學風,進而推動全社會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和文明的社會風尚。其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認真學習和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出的時代背景、基本內容、思想內涵和精神實質,在講授每門課程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科學內涵有機地融入教材中,把握時代脈搏,緊跟社會發展。再次,教學中要大力提倡討論式、交流式和體驗式的教學方式,不斷深化和推廣案例教學模式,改革考試考核方法,達到內化觀念、提升教學的效果。讓學生探討自己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會和見解、探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難點和疑點,在輕松、分享的氛圍中接受與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深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化為價值追求,增強他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2.充分利用校園文化活動,外化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
高校的校園文化活動是大學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注重校園文化活動的育人功能,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加強頂層設計,凸顯主題性和主體性,使大學生將自己的理想追求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相結合,將國家民族的命運和自身的發展緊密結合。首先,加強對學生社團的指導和引導,使各個社團活動在主題設計時,要以為指導,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本質要求,彰顯活動的主題性。在活動中堅持以人為本,立德樹人,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育大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約束的能力。使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達到知行合一,外化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其次,引導學生廣泛參與科技活動,彰顯和培育創新精神和時代精神。要積極引導學生廣泛參與“挑戰杯”賽、數學建模等科技活動,通過組織、設計、實施、總結和反思,激發大學生的求知欲與想象力,培養其求異思維和探索精神。再次,要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校園文化活動具有形式多樣、參與面廣、深受學生喜愛的特點。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文化建設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學的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網絡文化、學術文化等在內容上、功能上、作用上相互承接、相互補充,可以最大發揮大學文化育人、化人的合力作用。[1]因此,校園文化活動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和有效載體。
3.發揮校訓及規章制度的作用,固化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
校訓是大學文化的靈魂,是大學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它具有繼承性、融合性、穩定性和個性化的特征。現階段要賦予大學校訓新的時代內涵,要深入挖掘校風、教風、學風中的創新精神和愛國精神,使師生知榮辱,明是非;愛祖國,堅信仰;勇創新,善行動。不斷加強校訓的宣傳教育,使校訓入心、入腦,成為師生共同的行為準則,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科學內涵貫穿于校訓之中,進而更好地推進大學文化建設。要發揮規章制度的導向和約束作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促進大學文化建設。首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
4.發揮教師和專業課程的育人作用,融化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文化建設需要構建“三全育人”機制,要達到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效果,就需要廣大師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和專業課程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教育工作者和各種教育資源的整合作用。首先,充分發揮廣大教師的育人作用,使教師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楷模和榜樣。其次,專業課教師要深入挖掘每門課程中的思想教育元素,既要傳授專業知識,更要培育學生的愛國精神、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融入專業課教學中,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培育創新意識、改革意識、進取意識、奮斗意識,使學生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有 力踐行者,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在科學研究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創新動力
大學應該走出“象牙塔”,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之中,充分發揮科學研究職能,依托高校人才眾多和學科門類齊全的優勢,為經濟社會提供創新動力和發展引擎。
1.在科學研究中追求真理勇于創新
科學研究是推進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這就要求我們在科學研究中堅持改革創新,善于追求真理。首先,面對科技興國戰略的實施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求,高校的科學研究要敢于瞄準國際國內科學研究的前沿課題,努力高揚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勇于創新。結合本校特色統籌規劃建設一批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園及科技創新基地,不斷跨越科學與技術的界線、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界線以及大學與企業之間的界線,要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實現重大突破,努力占領科學研究的制高點。其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的科學研究要瞄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主動進入經濟社會主戰場。以大學為中心,以高新技術產業群為基礎,形成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科技創新基地,實現出人才、出成果、出理論和出產品并舉,最大限度地將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現實的物質形態和實用技術,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提高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使其充分展現出應有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再次,大學在科學研究中要充分發揮經濟社會的引領作用,要用以人為本的理念、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指導科學研究工作,要將生態環保意識、循環經濟理念和清潔能源的使用等融入科學研究之中。在傳統的科學研究職能的基礎上,還要在繼續教育、決策咨詢、社會批判監督、科技推廣、科技培訓、資源共享、興辦知識企業等方面實現服務的多樣化和層次化。
2.創建科技創新基地培育創新型人才
建設科技創新基地培育創新型人才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促進大學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首先,注重培養科研拔尖人才。創新型科研拔尖人才是知識技術的制造者和傳播者,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注重提升科研人員自身的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把科學研究與創新型科研人才的培養融為一體,提升高校的人才資源水平,以形成創新的強大動力。其次,培育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大力培育符合學生興趣的科技活動,通過改革教學內容,增大實驗比重,開展科技活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熱情,培養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和科研協作能力。再次,培養企業創新型人才。高校匯聚了若干學術精英、創新團隊和一批拔尖人才,具有優良的科研設施,寬松的學術氛圍,開放式的管理模式。在校企合作中凸顯大學崇尚實踐、崇尚科學、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善于創新、百折不撓的精神,激發企業技術人員不斷進行技術革新、技術發明和技術創新,以適應科技發展、社會進步,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三、在服務社會中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
服務社會是大學的重要職能之一,也是大學煥發生命活力的源泉所在。這就需要高等教育發揮人力、智力、科技等優勢,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下,充分發揮服務社會的職能。
1.發揮大學以文化人作用引領社會風尚和價值追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是一個宣傳、教育、熏陶、實踐的過程。要充分發揮大學以文化人的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宣傳教育貫穿到教學、科研、行政、后勤等各個方面的工作中,融入到大學文化建設中,實現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社會風尚和價值追求。首先,突出特色優勢,發揮典型示范作用。高校要展示時代風采,引領社會風尚,樹立一批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典型人物及團隊,并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以先進的事跡感染人、以榜樣的力量感召人、以進取的精神激勵人,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人人學習模范、人人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除此之外,學校還要樹立王選、孟二東、馬祖光以及優秀大學生等典型人物,形成濃厚的輿論氛圍,通過典型帶動其他學生弘揚正氣、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品學兼優成為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其次,明確方向,樹立價值導向。大學在服務社會中,必然受到西方外來文化、社會落后文化,甚至反思潮的沖擊和影響,同時社會上各種社會思潮和文化的沖突,必然影響大學文化發展。大學文化必須高揚文化批判旗幟,理直氣壯地堅持社會主義主流文化,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不斷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不斷抵制不良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批判反文化、抨擊腐敗文化,擔負起社會良知、道德良心的重擔,在與各種思想文化的批判和交鋒中,發揮社會批判、文化引領和文化監督的獨特作用。
2.以大學的精神成果為依托發揮其示范和輻射作用
大學精神文化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優秀文化,對社會文化的發展產生更大的示范和輻射作用。首先,創建學校特色精品文化。樹立全員共建校園文化品牌,培養師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感,積極參與精神成果的培育,并從中接受陶冶、塑造,形成獨特的文化意識和價值追求,使所有師生都有展現自己才華、鍛煉自己能力的平臺,并積極促進精神成果轉化,使文化成果走出校園更好地服務社會,形成對社會的示范和輻射作用。其次,培育價值觀念,孕育時代思想。大學文化作為社會文化中較高層次的文化體系,對全社會及廣大群眾的理想信仰、價值追求和行為模式產生較大輻射和示范作用,為此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學生。而大學生進入社會后,自然會帶著大學文化的烙印,開時代風氣之先,樹時代精神新貌,以大學精神文明成果為依托,發揮其對社會的示范和輻射作用。再次,大學要積極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養文化事業發展所需的各類人才,著力培養文化運作與發展所需要的新聞傳媒、文化創作以及文化創意、電子出版、動漫網絡等新興技術人才和銷售人才,滿足日益發展的文化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滿足國家和社會對文化人才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的要求。
四、在文化傳承創新中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文化傳承與創新,既是時代進步和社會 發展對大學職責的新要求,又是對大學職能的新認識。這個職能實現得如何,不僅決定著大學文化建設的水平,更決定著大學對國家和民族作用的發揮。
1.在文化傳承中筑牢民族的精神家園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血脈,是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和精神家園,在我國五千多年的文化發展中,各民族自強不息,共同創造出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力量。首先,要保持中華文化核心價值的連續性。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化未曾中斷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核心價值的連續性。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天人合一”等傳統文化核心價值已深深融入我們民族血液之中,成為我們傳統文化的基因。因此,我們要大力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科學內含中所包含的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核心價值,并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其次,要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工程,賦予傳統文化以時代內涵。要深入挖掘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統一的積極內容,如以人為本、講究誠信、重視教育等核心思想。并將民主意識、科學精神、法治思想和公平意識不斷融入傳統文化之中,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和活力。使之與現代核心價值相契合,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其民族性,體現時代性,實現傳統文化和現代性的轉變。再次,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中培育我們的共同精神家園。要不斷挖掘和傳承傳統文化,逐步使誠實守信、崇德尚賢、禮義廉恥成為師生日常生活規范和行為準則。要改造和發展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和民俗禮儀,保持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記憶和文化傳統。要培育和弘揚愛國精神和民族精神,不斷增強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全體師生始終保持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在文化創新中突出核心價值的引領作用
傳承是創新的前提,創新是繼承的結果。大學要完成其職能,就需要把創新作為不竭動力。首先,大學文化具有思想啟蒙、科技創新、引領時代、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大學作為培育知識精英、科技精英和文化精英的搖籃,要為時代和社會提供最先進的理論體系、價值體系、科學體系和文化體系。要不斷追求、不斷超越、不斷創新、不斷發展,創造出豐碩的精神成果、思想成果、科研成果和學術成果,推進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建設民主、富強、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其次,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各高校自身的優勢和特色,打造內涵深、品位高、有思想內涵、有專業水準、師生喜聞樂見的大學文化品牌。發揮高校學科優勢和人才優勢,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使各門課程充分體現愛國精神、民族精神、時代精神、進取精神、創新精神,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更具時代化、通俗化、大眾化和多樣化。注重品牌文化的扶持與培育,形成一批有代表性、特色鮮明、主題突出的大學文化品牌,提高大學的核心競爭力。
3.在文化交流中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
大學肩負著連接世界文化和我國民族文化的使命,對于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有著重要的作用。首先,豐富文化交流形式、深化文化交流內容。各大學不僅要與世界上各大學進行文化交流,也要與文化科研機構、文化企業、政府組織和國際組織開展文化交流合作。要提高師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不僅要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還要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向世人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核心價值,展現中國進步、文明、開放、民主的形象,進而使更多人領悟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文明古國的文化修養,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其次,建立有利于暢通文化交流渠道的機制。建立國內外高校間互惠的文化交流機制,如通過聯合辦學、出國留學、訪問學者、交換學生等形式深化交流,有序、定期、全面地開展高校間文化交流活動。[3]除開展學術交流外,我們的師生還要講清“中國特色”、“中國道路”、“中國經驗”、“中國模式”,在對外文化交流中,增強師生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樹立師生的戰略思維能力和把握全局的能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高校在這方面應該有所擔當、有所示范、有所作為。
參考文獻
[1] 陸巖.文化傳承創新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