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7 15:44:3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課堂教學教學設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翻轉課堂 流程 教學設計 學習環境 活動情景
一、概述
翻轉課堂通過對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顛倒安排,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并對課堂時間的使用進行了重新規劃,實現了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革新。在翻轉課堂中,信息技術和活動學習為學習者構建出個性化協作式的學習環境,有助于形成新型的學習文化。信息化環境下,教學設計就是運用系統方法,以學為中心,應用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化環境,獲取、利用信息資源,支持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合理地安排教學過程環節,優化教學過程。
二、翻轉課堂教學流程分析
(一)課堂外“知識獲取”過程
將知識傳授的過程提前到課堂教學之前進行,由學生通過課前自學教學視頻和輔助材料完成。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大綱及學生整體情況,安排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包括:學習的內容、目標、練習以及學習記錄。同時根據課程教學的需要,為學生設計開發系列微課、練習題庫、制作素材等各類學習資源,例如,制作一些時間短、信息明確的有針對性的微課視頻。與此同時還需建立網絡教學平臺,比如QQ 群、微信群,便于學生課前進行自主學習和互動交流。
課前學習學生則依據自己的特點選擇相關的教學資源的側重點,進行知識的學習,完成知識的傳授。當他們遇到不易理解、難以把握的知識點時,可以反復觀看視頻或資料,或借助于網絡上的各種教育資源拓展思維,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與教師、同學進行交流互動。學習完新的知識后,可以利用網絡平成一定的課前針對性練習,檢查自己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并鞏固學習內容。同時,練習結果也會提交給教師,用以檢測學生完成知識的遷移程度。另外,學生遇到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時要做好記錄。
(二)課上“知識內化”過程
在課堂上,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內化。翻轉課堂不是教學視頻的代名詞,教師角色發揮的主陣地仍然是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就自己在課前知識建構過程中產生的疑惑向教師請教,接受教師的啟發和個性化指導,或者學生將課前有疑問的問題在課堂上提出來,教師根據課堂需要成立協作學習小組,讓學生分組討論,相互幫助,解決問題。若仍然解決不了,則最后請教教師。
三、教學設計分析
教學設計主要是基于對教學目標、教學對象( 學生)、教學內容及教學大綱的分析,制作課程內容(教學視頻、PPT課件、測試題庫等);設計教學活動,包括學習任務、分組規則、活動規則、評價機制等;教學環境主要包括教學設備、在線學習平臺、網絡資源等。在翻轉課堂中,信息技術和活動學習為學習者構建出個性化協作式的學習環境,也是翻轉課堂學習環境創設的兩個有力杠桿。
翻轉課堂能優化教學結構,由“以教導學”轉變為“以學定教”,由“注重學習結果”轉向“注重學習過程”,注重學生知識的內化,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它能改變課堂職能,體現新的教學理念,進行分層教學,學生能夠自主探究,教師在課堂中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有利于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興教學模式,教師有必要對其教學設計的流程進行重新規劃。對翻轉課堂進行教學設計時,主要包括:課前知識的獲取和課堂知識的內化。總體來說,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前準備階段
在教學設計中,首先要分析確定教學目標。教學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習者的學習,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大綱分析明確教學三維目標。在翻轉課堂實施教學模式之前,需要進行清晰的教學目標分析,比如哪些內容需要運用探究式教學方式,哪些內容需要直接講授等等;同時在設計時必須考慮學習者的哪些因素或特征會影響他們的學習過程和結果。這樣才能設計出符合學習者特點的個性化課堂方案,使方案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
(二)選定教學內容,設計計教學資源
通過對教學目標和學生原有知識水平的分析,學生起始能力和終點能力之間的差距就可以確定,接下來教師就應該設計合適的教學資源供學生學習,以填補學生學習前后的差距,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三)課前學習環境設計
設計自主學習環境,支持學生課下學習過程。翻轉課堂中學生獲取新知識的主要渠道是其課下的自主學習過程,因此有必要對其自主學習的環境進行設計,支撐學生順利完成課下的“知識獲取”。同時教師以教學目標為依據,設計一些題目,并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過程及結果進行測量,給予價值判斷,以檢測其知識掌握的程度。
(四)課堂活動情境設計
提高學習效率關鍵就在于如何通過課堂活動設計完成知識內化的最大化。建構主義者認為:知識的獲得是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下通過人際協作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過程。所以需要設計有探究意義的問題情境,供學生在課堂上探究學習,以促進其知識的內化過程。
(五)學習成績交流展示設計
設計成績交流展示活動,促使學生將自己的探究結果以及在探究過程中收獲的心得與全班同學進行交流,實現思想的碰撞升華。
四、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資源不斷豐富,為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資源基礎。在信息化發展進程中,翻轉課堂模式勢必在教育教學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04):46-51.
一、轉變觀念,大膽嘗試,形成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發揮學生主體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引導鼓勵學生發現問題,總結學法,從而掌握教材內容這是課堂教學的一個主要內容。方法的掌握比知識更主要,在教學過程中我總是引導學生對每一個知識點都要理解掌握,要向老師提出質疑,多問幾個為什么,甚至對教師的講解大膽提出質疑,將時間、主角、精彩一起讓給學生,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變消極的被動狀態為積極的主動狀態。此外要徹底改變過去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言堂,滿堂灌,學生死記硬背、生搬硬套的傳統教法。如我在教學《能化成有限的分數的特征》一節教材內容時,首先在將一組分數化成小數的基本練習之后,讓他們“學做一會小小數學家”找一找,什么樣的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在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們頭腦中最喜歡當的就是什么“科學家”、“作家”、“數學家”、“文學家”等等。在老師的引導下,想當數學家這一欲望驅使,他們想方設法地去演算實踐,雖然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了,一時找不出答案,但因為“數學家”這一欲望正像一盞燈塔,激勵著他們堅持向這一目標奮斗,直到找到答案。這樣就會使學生處在一種樂趣中堅持學習,不再感到數學是一門枯燥乏味的課程了,這種教學不但使學生學得輕松而且對知識掌握牢固扎實,同時培養了他們大膽思維敢于創新的學習習慣。
二、分析學生的學習現狀、準確把握教學的起點
教學如同醫生給病人看病一樣,首先通過現代儀器找出患病者的病因,然后采取適當的方法對癥下藥才能達到醫到病除的目的。上課也要重視學生的實際認知,了解他們的已有經驗。要相信學生,解放學生,而不是緊緊攥住他們的手不放。如我在講《分數的意義》一節內容時,我首先了解到80%的同學對用分數表示簡單的陰影部分這類題已經很熟練了,但是很難總結出分數的定義來。于是我用簡單的三幅圖讓學生用分數表示陰影部分,讓他們說出這樣表示的具體意義,然后出示一個用幾個物體(8個乒乓球)組成的整體,平均分成4份,3份用分數如何表示?表示出的分數與乒乓球的數量有沒有關系?緊接著提問:那么分數與什么有關系?與什么沒關系?從而展開討論,最終引入“單位1”,由此揭示出“分數的意義”。這樣的課堂教學設計,既不會讓學生感到內容簡單而放松注意力,又充分運用對比歸納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解決重難點,成功完成教學任務。
三、設計板塊式的教學流程,合理安排教學順序
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維、學習方式、方法,有自己的情感和態度。課堂教學又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怎樣駕馭課堂,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事先設計好整堂課的教學方案及相應的板塊式教學流程。
板塊式的教學流程,其實就是按照學生接受知識的認知規律,由簡到難、由淺到深的過程。一般的教學流程是復習鋪墊(解決課本準備題)新課展開(教學例題)鞏固延伸(解決課本練習)課堂小結(總結知識要點和學習方法等),在課堂上我將其環節簡化成教學流程如圖:
按此板塊安排課堂教學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可根據教學實際進行變更順序。
四、應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應試教學思想仍然存在。我國傳統的教學思想是應試教學,所有教育是為了達到考試目的,教育活動是為了升學率,在當前教育環境下,這一教育思想具有嚴重的機械性和局限性,在目前教育活動中,應試教育思想還沒有得到完全根除。英語作為一門外語,讓學生進行良好的掌握,可以培養學生交流能力,并不是因為考試需要而進行教學。學校中判斷英語教學的效果以成績作為主要參考依據,沒有注重學習英語的實用性。2.教師占用教學時間比較多。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學活動應當以學生為主,只有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才能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但是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大量的時間進行內容的講解沒有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使學生逐漸對課堂學習失去興趣,大大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中學英語課堂教學設計策略
1.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制定科學合理教學目標??茖W合理的教學目標能夠帶領教學活動順利開展,通過教學目標的制定,可以值給教師制定教學方向,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設計。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從學生學習角度出發,對英語課堂教學中的知識訓練和語言能力發展做詳細的規劃。教學目標的制定不是主觀的行為,而是要根據學生實際掌握英語能力,考慮學生學習能力,在綜合調價下制定適合學生并且可行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制定不再是以通過每個階段的考試為根本,而是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習的成效。教學目標是一個大的方向,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小目標,慢慢向大目標推進。同時根據學生每一次的課堂表現可以適當的對教學目標進行相應調整,對每一次目標的實現教師都應當進行分析,在分析中總結經驗,從而為下一次的教學提供參考,不斷提高教學質量。2.教學中創設情境教學,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課堂教學設計關鍵是對課堂的運用和把握,如何實現課堂的有效利用是教師進行課堂設計首要考慮的問題??茖W合理的教學設計能夠提高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情境教學法的出現為現代英語課堂教學提供新型教育方法。情境教育法是通過身份帶入的形式進行,讓學生之間對學習內容進行情境模擬,這方法有助于學生融入課堂教育中,同時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比如說在培養學生的語感和口語表達時,可以選擇一些簡單有趣的對話或者故事讓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對話全部以英語進行交流,癥狀這一環境下,學生會將所學習到的英語全部運用到這一過程中,情境教學法有助于學生口語能力的表達,同時通過對故事的解讀一方面豐富詞匯積累,另一方面鞏固已經學習到的英語知識,認識到英語的作用,通過這一方法可以不斷對學生滲透新的知識。創設情境教學方法的應用一是改善課堂課堂教學氛圍,二是使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到英語學習中,由于教學質量的提高。3.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多媒體教學已經并不陌生,在當前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多媒體帶來極大的便利,那么應當如何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這是當前中學英語教學應當著重考慮的問題。對多媒體進行科學利用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說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對閱讀材料中的相關知識或者是背景等材料通過多媒體進行介紹,通過媒體進行展示一方面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能夠使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模式,以更加形象直觀的特點,將所學知識進行系統化歸類,由淺入深的將抽象的知識更加具體化,多媒體的出現打破傳統教學過程中單一的教學模式,豐富英語課堂教學內容。教師進行閱讀教學之前,將重點、難點以及需要擴展的知識在多媒體系統中進行存儲,同時還可以在內容中插入圖畫、視頻和音頻,多媒體的使用為學生提共更好的條件進行學習,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4.重視學生對英語語言的運用。對英語的學習就是為了得到更好的利用,如果只會做題就喪失了學習英語的初衷,為了達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教師在進行英語課堂教學設計時就要將運用這一技能進行重視并在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培養。如何提高對英語的運用,教師在課堂上以及課堂下與同學之間進行交流時全部采用英語交流,教師與學生對生活中的事情用英語進行溝通,可以強化學生對單詞的記憶,同時鍛煉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在增加詞匯量的同時,還能提高對語言的應用能力,學以致用才是最終學習的目的。
三、結束語
實現良好的英語教學就要積極的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教師根據教學環境積極為學生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合理的教學設計使學生樂意學習主動學習,所以積極對教學設計進行創新,制定可行的教學計劃和教學設計。
作者:宋喬清 單位:廣東省廉江市良垌鎮第三初級中學
當前,課堂教學設計的改革仍然是教學改革的關鍵。如何促進課堂教學結構各個要素之間的有機結合,促進小學生認知心理和智力的和諧統一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對課堂教學設計進行探索和研究。
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是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各個要素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其發揮最佳的教學效果。各個要素間相互聯系形成系統的教學結構,不同的課堂設計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在小學自然教學活動中,運用“教師、媒體、學生”三維雙向反饋構成的信息交換系統促進課堂教學的優化組合,這一系統反映了主導、信息、主體之間的相互關系。因此,課堂教學設計必須考慮教師的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學媒體的選用等方面的問題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現以《金屬》一課的教學設計為例,談談小學自然課堂教學設計。
一、教師的教學活動設計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教師要避免單純地靠一本教科書來灌輸知識,必須把它轉化為利用投影、實物、標本等多種教學媒體啟發、引導學生掌握知識。通過教師的引導、主持、評價來激勵和指導學生學習,完成教學任務。
1、指導觀察,分組實驗。教師首先要展示四幅反映實驗內容的圖片,指導學生仔細觀察,然后讓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尋找銅、鐵、鋁的四個共同特征,激起學生的求知欲。
2、啟發引導,設計實驗。教師要善于借助實驗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根據已經掌握的第一組實驗方法自行設計第二組實驗,研究木棍、粉筆、瓦片與銅、鐵、鋁不屬于同一類物體。這樣,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開動腦筋,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3、組織討論,歸納總結。在學生已經完成兩組實驗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分組討論,金屬有哪些共同特征。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各實驗小組討論完畢之后,教師進行歸納概括,總結出金屬的共同特征。
4、強化記憶,擴散思維。為了進一步掌握金屬的共同特征,教師運用了投影與實物相結合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從多種物體中辨別金屬,既做到了新授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同時,也擴散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識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教學活動中主要是通過指導學生分組實驗、激發學習興趣、啟發設計實驗、組織觀察討論、歸納概括總結、強化記憶、擴散思維等活動中完成。
二、學生的學習活動設計
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在自然課的教學活動中,應該通過學生多動手、多動腦、多動口、親自動手參與做實驗的活動,使學生更加熱愛大自然,喜歡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分析、探索、研究,學會進行科學試驗的本領,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成為真正的主體。
1、觀察思考,分組實驗。學生對教師展示的四幅反映實驗內容的圖片進行認真細致地觀察,并大膽地進行實驗。
2、自行設計實驗過程。學生由第一組實驗獲取的知識聯想與第二組實驗之間的關系,然后各實驗小組展開討論,自行設計實驗過程進行實驗,匯報實驗結果。
3、小組討論,大膽發言,由于學生在獲取兩組實驗結果的基礎上,掌握了知識,有話可說,就會踴躍回答教師提出的各種問題,主動參與實驗小組的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形成一個課堂教學。
4、運用概念辯別金屬。眾所周知,教學目的就是要使學生熟練掌握知識,在自然課《金屬》中,教學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學生學會識別金屬,由于教學活動組織得充分,學生掌握了金屬的特性、共性,根據金屬的共性、特色,學生能夠很快從多種常見的物體中辨別出金屬,并說出辨別的方法,教學目的實現就成為一種可能。
5、閱讀教材,提出質疑。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閱讀教材,及時發現問題,提出質疑,并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以掌握新授知識,完成教學任務。
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活動中主要是通過閱讀教材、提出質疑、分組實驗、觀察思考、設計實驗、小組討論、大膽發言、辨別金屬等活動中完成。
三、教學媒體選用的設計
教學媒體是傳遞教學信息的載體。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經常要用語言、板書、掛圖、模型、實物以及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來傳遞教學信息,它們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學媒體,具有生動、形象、感染力強等特點,適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合理的采用媒體既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又可以開擴學生的視野,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器官和聽覺器官,能夠極大地提高感知效果,有利于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關鍵詞]綜合實踐課堂 優化意識 教學設計
教師進行綜合實踐課堂教學設計時應有創新意識,從不同維度展開教學探索,重點突出教學綜合性、開放性、實踐性、自由性、多樣性等基本特征,并通過多重優化措施,強化文本生本的思維對接,形成重要教學創新點、切人點、成長點,為全面塑造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創造良好環境。
一、教學預設,體現綜合開放特性
綜合實踐課堂教學預設時,教師要從學生學習實際出發,精心篩選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程序,準備教學生成預案,以體現綜合實踐課的綜合性和開放性。
1.綜合選擇教學內容
小學綜合實踐課有比較固定的教材學習內容,但在具體執行教材時,教師有更多自主選擇權,可以根據學生實際需要對教材內容展開取舍,也可以適度增加其他學習內容。綜合實踐課教材內容比較豐富,學生個性發展需要通過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不斷探索來實現。因此,在課堂教學內容選擇時,教師要有綜合教育意識,根據學生生活經驗基礎,對相關學習內容進行篩選、整合、優化,以提升綜合實踐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如增加本地農業生產相關內容,通過對家鄉特色產業展開調查研究,認知、了解本地農業生產基本狀況,建立具有鄉土氣息的學習意識,提升學生認知水平。
2.開放教學目標設定
綜合實踐活動課堂主體是“活動”,在學生展開多種活動時,教師要對課堂教學活動展開適時引導,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要讓學生明確活動的目的和要達成的目標,以提升綜合實踐課堂教學的有效陛。在活動目標設計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因素,促使學生在具體活動中形成創新、體悟意識,鼓勵學生在不斷完成活動目標的同時,促生自我成長自覺性。在活動目標設定時,教師要對不同學生群體有深入調研,給出適合度更高、覆蓋面更寬的教學目標,不能讓學生輕而易舉地達標,也不能挫傷學生進取的積極性。教師在具體目標設定時,不妨征求學生的意見,體現教學目標設計的開放性。
開放教學目標設計,需要教師做出積極努力,不僅要做好學情調查,還要科學篩選學生的參與意見。如《我們去郊游》教學,教師綜合各方意見,最終形成活動教學目標:第一,引導學生做好郊游前的準備工作,特別是安全措施的多重預設。第二,讓學生在郊游過程中,學習更多實踐認知,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日。第三,做好協調工作,在家長和教師協助下展開活動。學生明確了活動內容和活動目的,自然能夠按部就班地展開工作,特別是活動前的準備,應該成為這次活動的重要關注目標。因為活動有一定風險性,教師要讓學生在安全有保障的情況下參與實踐活動,必須要先落實實踐活動前的準備工作,確保學生安全參與實踐活動。學生明確活動目標之后,能夠積極有效地展開實踐操作,學習效果顯著。
二、活動開展,觀照實踐自由特性
教師在綜合實踐課堂活動設計時,不僅要觀照不同群體學生的實際需要,還要對實踐活動展開多重評估,以提升其適合度,體現綜合實踐課實踐性、自由性特征。
1優化活動引導方式
綜合實踐課堂活動啟動后,教師要及時跟進,針對學生實際表現給出一些必要的引導和鼓勵。為激發學生主動性,教師要注意放開手腳,給學生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興趣愛好選擇活動形式,或者是對相關活動進行自我改進。教師要鼓勵學生展開大膽創新實踐,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家庭,促使學生學會健康快樂地、自由而負責地、智慧有創意地生活,以提升實踐活動品質。只要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實踐品質,教師都要給予積極支持。
2關注不同群體需求
學生存在個體差異,這是不爭的事實。教師要正視個體差異的現象,并展開差異性教學設計,以提升課堂教學設計的針對性。學生學習基點、生活經驗、學習感知等因素都呈現個體差異,在實踐課活動中,要求學生達成一致學習目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科學的。教師要有分層教學觀念,真正介入因材施教原則,為不同群體學生設計不同教學策略,這樣可以極大提升課堂教學匹配度。
學生對生活關注度呈現個性差異,教師在活動引導時,也要有個性意識。如學習《變廢為寶》相關內容時,教師先讓學生搜集相關信息資料,說說環境的變化,了解人們是如何處理垃圾的,有哪些變廢為寶的實例。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并將相關信息進行整合、分類、歸結,形成學習成果。有學生說:“我們小區的垃圾已經實現了分類,有機垃圾、無機垃圾和有害垃圾,分別用不同顏色的垃圾桶,雖然居民不能準確進行垃圾分類,但起碼有了分類意識。有機垃圾可以制成肥料,無機垃圾可以回收制造新產品,都屬于變廢為寶的實例”。教師對學生表現給出積極評價,鼓勵學生要多關注社會生活,獲取更豐富的學習認知。
三、評價實施,凸顯多元激勵特性
課堂評價是綜合實踐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介入自評、互評、教師點評等多重評價方式。特別是教師專業評價,都可以有效激活學生學習訓練熱情,最大限度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1.介入多種評r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中介入多種評價方式,從不同角度展開教學評價活動,這也是現代課堂教學的重要特征。引入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評價方式,不僅豐富了評價視角,也為學生自我認知、自我覺悟創造條件。學生既是評價的對象,也是評價的主體,重視學生個體評價,對學生自我成長有著重要意義;發動學生展開互評活動,通過對其他同學的評價,也可以形成重要對比,促使學生自我矯正和成長。而教師展開深度專業評價,可以給學生帶來更為深刻的認知體驗,這對學生學習認知構建有重要幫助。
2.展開個性專業評價
所謂個性評價,就是具有創新意味的評價,體現評價者獨特的視角和見解。教師對學生展開評價時,不可陷入千人一面的窠臼之中,要針對學生具體表現給出更為專業的評價。評價形式、評價語言都需要體現個性,這樣給學生帶來的自然是不一樣的感知體驗。教師評價方式可以是口頭的、書面的,也可以是肢體動作、眼神和表情,只要能夠傳遞教師評價激勵意圖,什么樣的評價方式都可以運用。
一、堅持教學目標多元化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目前還有許多教師對教學的認知目標突出,但對教學的非認知目標比較忽視。如在教學的知識運用和發展階段,把練習內容一步到位與高考"接軌"等,而較少考慮教學內容聯系社會和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較少考慮對學生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指導及創造精神的培養等。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今日,我們應該自覺地堅持教學目標的多元化,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教學目標是教學雙方積極活動的準繩,是衡量教學質量的尺度。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對教師的教的方式以及學生學的方式起著決定和制約作用。因此,制訂教學目標時要考慮以下問題:(1)使學生學到哪些知識?學到什么程度?(2)鞏固哪些知識?為學習哪些知識作準備?(3)要結合哪些生產和生活的實際內容?(4)要培養學生哪方面的技能?并達到什么程度?(5)使學生受到哪些思想教育?糾正哪些錯誤的觀點?(6)要培養學生哪些能力?結合哪些知識、技能的教學來培養?等等。教學目標要定得恰如其分,提法過高、過低或模糊不清,都不便于執行和落實。
二、堅持教學過程科學化
教學過程的科學化是指以最少時間和精力,求得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達到這一點,要求教師依據教學目標精心搞好以下三個設計。
一是課堂教學結構設計。一般認為,按時間序列把化學課劃分為課的開始、課的中心和課的結尾,這樣固定的三個部分較為合適,這種劃分適合于任何一種課型。課的開始,重要的是應該向學生明確一節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要求,使他們做好知識和心理上的準備。課的中心部分是一節課的核心,課的教學目標的完成,教學質量的高低關鍵在這部分,所以課的開始和課的結尾都要緊密圍繞課的中心來進行。在課的結尾部分,要使學生對所學到知識得以歸納、概括,重點強化,加深理解和記憶,便于使本節課和下節課更好地銜接起來。
二是問題設計。一個有意義的問題將對教學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創設多種問題情境,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教學疊起。如在《鹽類的水解》這節課中,首先設疑:"鹽溶液是顯中性還是顯堿性或顯酸性?為什么?"接著通過實驗演示說明現象,最后師生共同分析得出結論?;瘜W反應?由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必然對所學內容產生一股強大的吸引力,效果不言而喻。
三是課堂練習和作業設計。《中學化學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在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布置適當數量的考查學生最基本最主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各種類型的習題,以便打好基礎,還要注意布置綜合性和有一定靈活性的習題,并加強解題指導,嚴格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不要布置學習解答過深、過難和過量的習題,以減輕學生負擔。"認真實施這一要求,加強化學課堂練習和作業的設計是極為必要的。對于課堂練習的設計,主要是著重考查學生剛學過的化學知識的掌握情況,起到及時反饋,鞏固所學知識的作用。所以要緊密配合上課內容,適時地穿插安排,多選用難度不大,全班學生絕大多數都可以答對的習題;對于課外作業的設計,要配合學生已學過的知識,達到加深理解,綜合運用,并逐步形成化學知識結構的作用。
三、堅持教學方法多樣化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設計;優化
在新時期的初中化學教學課堂當中,教學設計是十分重要的教學環節之一,通過合理的教學環節設計,可以使得整個教學流程更加流暢,并充分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現階段的初中化學教學當中,普遍存在著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而這種教學模式的課堂氣氛十分消極,學生對于初中化學的學習興趣也相當差,缺乏積極主動的參與性,整體的教學效率非常低。在這樣的狀況下,如何對當前的初中化學教學設計進行充分有效的優化,已然成為了十分重要的內容,需要初中化學教師充分結合當前學生學習的特點,制定最為完善的教學策略,形成全新的教育模式,帶動學生化學素養的合理提升。
一、新時期初中化學教學的基礎設計方向
1.調整教育方式
在傳統的教育方式當中,教師是化學課堂上的主體,而學生則由于缺乏對化學知識的合理認知,因而并沒有實際的參與積極性,實際的學習效率普遍較低。在新課改的推動下,我國的初中化學也有必要進行多方面的改革,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為學生提供最為合理的學習方式。首先,教師要敢于突破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育方式,注重于學生的實際化學學習能力,而不是簡單的化學知識背記能力?;瘜W,本身是一門服務生活的學科,在初中化學的教材當中有相當多的生活內容,如:身邊的化學物質、化學與社會生活等,在對這些內容進行教育方式轉變的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帶領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如在學習“身邊的化學物質”時,需要在生活當中去發現化學物質,然后再展開相應的研究。我們身邊的化學物質相當多,如鹽、堿都屬于基礎的化學物質,而空氣、水等都是由化學元素構成的,教師需要引領學生去觀察和發現這些化學物質,全面提高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實現較高水平的化學教學。
2.轉換課堂主體
在以往的初中化學課堂上,教師擔當著整個課堂教學的主體,需要對化學內容進行直接的講解,而學生一直充當著被動者的角色,在課堂上認真地進行學習。但是化學學習,本身需要親自動手實踐和參與,如果一直以旁觀者的心態進行學習,很難掌握到真正的化學知識。為此,在新時期的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全面轉換課堂主體,將課堂上的教學時間和學習時間更多地留給學生,給予他們探討和實踐的機會,逐步提高化學教學的科學有效性。同時,由于學生剛剛接觸化學,因而對于化學當中的許多物質,都存在著較大的迷惑。在實際的教學引導當中,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不能認為當前的教學內容過于簡單,不需要進行深層次的講解,容易使得學生的學習出現較多的困難。比如,在對“自然界的水”進行講解時,其化學式表示為“H2O”,而學生對于這個化學概念并沒有準確的認知,不懂得氫氣如何與氧氣形成了水。教師在這個時候可以結合后期的化學方程式,對學生進行簡單的電解水方程式講解,并通過相應的實驗進行引導,使得學生能夠認識到化學元素的意義和化學反應的趣味性。
二、新時期初中化學教學方法的優化策略
1.積極開展小組合作,促進學生學習效率
伴隨著新課改的到來,我國的初中化學教學也進行了教學的多方面改革,采用了一些全新的教學方法。而現階段的教學方法相當多,教師要盡可能根據初中化學課程的具體開展要求,選擇最為合適的教學方法。如初中化學的實驗開展次數相當多,如“氧氣與二氧化碳的制取”“酸與堿的反應”等,都屬于初中學生接觸的主要實驗內容。而這些實驗內容的開展,往往都比較復雜,很多時候需要考慮相當多的實驗影響因素,如器材、操作等。為了保障化學實驗的有效開展,教師應當帶領學生開展全新的小組合作教學,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在開展二氧化碳的制取實驗中,無論是粉末的倒入,還是儀器的連接,都需要兩個以上的學生加以配合操作。而在后期的二氧化碳驗滿過程中,需要學生將帶有火星的木棒靠近集氣瓶口,觀察木棒的變化。在學生的通力協作當中,不僅可以提高實驗的準確性,還可以推動實驗開展的效率,充分提高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
2.打造全新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學習
在現如今的初中化學課堂當中,開展化學教學的主體辦法是實驗教學,即通過實驗完成整個教學內容,但是很多學生并沒有明確的實驗認知,在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中,習慣于觀察教師開展實驗的流程,而不會主動地進行實驗操作。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主要是傳統的初中化學教學給學生留下的不良習慣,擔心學生可能出現各種實驗失誤狀況,造成一定的損失。但如果學生不能深層次地參與到實驗當中去,那么相應的化學知識學習也必然存在多方面的問題。在新時期的初中化學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化學實驗,逐步打造全新的教學氛圍,帶動每一位學生積極地動手操作,并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現場指導,確保其在安全的狀況下合理地完成實驗,以充分提高初中化學教學的實效性。新時期的初中化學教學,必然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進行教學優化,而在教學創新和優化的過程中,初中化學教師需要認識到初中化學教學設備本身存在著相當多的復雜性,給予學生最為切實的關注,全面改善當前的初中化學教學現狀。
參考文獻:
[1]王伯強.提高初中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優化教學設計[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