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7 15:44: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手術室護理常規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手術室是外科疾病治療的重要場所,而手術室護理工作對于手術的順利開展以及患者的快速康復十分重要,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麻醉護理十分重要。手術室護理工作中麻醉護理是減輕對患者的不良應激和減少并發癥,保證手術順利開展和患者生命安全的關鍵[1-2]。手術室麻醉護理要求患者、護理人員、麻醉師和醫師之間的密切配合。本研究將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的104例手術室麻醉患者,隨機分組每組52例。常規化護理服務組對于手術室麻醉患者予以常規的手術室麻醉護理,預見性護理服務組則在常規手術室麻醉護理的同時采取預見性的護理對策以預防和減少麻醉不良反應的發生。比較兩組手術麻醉成功率;患者恢復自主呼吸時間、術后睜眼時間;護理前后視覺模擬疼痛評分、平均動脈壓以及心率情況;手術并發癥發生率,分析了手術室麻醉患者護理方式及實施心得,具體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的104例手術室麻醉患者,隨機分組每組52例。當中預見性護理服務組男29例,女23例,年齡21~76歲,平均年齡(43.24±2.89)歲。接受普外科手術的患者18例,肝膽外科手術的患者12例,眼科手術的患者10例,產科手術的患者8例,五官科手術的患者4例。麻醉等級I級17例,II級23例,III級12例。體質量42~78 kg,平均體質量(57.89±2.55)kg。常規化護理服務組男28例,女24例,年齡21~76歲,平均年齡(43.78±2.81)歲。接受普外科手術的患者19例,肝膽外科手術的患者12例,眼科手術的患者9例,產科手術的患者8例,五官科手術的患者4例。其中麻醉等級I級17例,II級24例,III級11例。體質量42~80 kg,平均體質量(57.13±2.54)kg。兩組資料P>0.05。
1.2 護理方法
常規化護理服務組對于手術室麻醉患者予以常規的手術室麻醉護理,預見性護理服務組則在常規手術室麻醉護理的同時采取預見性的護理對策以預防和減少麻醉不良反應的發生。(1)麻醉前護理。在麻醉前給予患者關于疾病知識、手術和麻醉知識的介紹,以提高患者手術治療的信心。護理人員針對手術麻醉方案開展分析和探討,明確麻醉護理的隱患問題,針對隱患制定相應的護理對策。在麻醉之前評估心理狀態:利用積極心理學理論,了解每一個患者的心理狀態以及存在的心理問題,并制訂針對性的心理干預計劃,由專業心理科醫師及心理咨詢師對護理人員進行訓練,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心理理論能力以及心理干預能力。(2)麻醉過程護理。進入手術室后,對患者進一步進行知識宣教,說明麻醉的注意事項和麻醉后機體的感受,促使患者做好心理準備[3-4]。在麻醉過程,需要全程陪護,密切配合麻醉師的工作,并加強患者的生命體征監測,維持輸液的通暢性。麻醉用藥后需要監測患者體溫、血壓等情況,維持靜脈通路通暢,為輸血、補液等提供良好的條件,保證麻醉和手術順利開展。(3)麻醉后護理。術后需要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脫落。做好患者的保暖護理工作和皮膚清潔工作,護理動作輕柔,以減輕患者的痛苦。術后在麻醉恢復后,需要指導患者早期進食和下床活動,加速恢復進程[5-6]。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手術麻醉成功率;患者恢復自主呼吸時間、術后睜眼時間;護理前后視覺模擬疼痛評分、平均動脈壓以及心率情況;手術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spss25.0軟件分析統計數據,所有數據均符合正態分布,計數資料通過組間行χ2檢驗后用[n(%)]表示;計量資料通過組間行t檢驗后用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意義。2 結果2.1 手術麻醉成功率
預見性護理服務組的手術麻醉成功率更高,P<0.05。預見性護理服務組的手術麻醉成功率是100%,而常規化護理服務組的手術麻醉成功率是86.54%(45/52),其他7例患者需要追加麻醉藥物。
2.2 視覺模擬疼痛評分、平均動脈壓以及心率情況
護理前兩組視覺模擬疼痛評分、平均動脈壓以及心率情況比較,P>0.05;護理后預見性護理服務組視覺模擬疼痛評分、平均動脈壓以及心率情況優于常規化護理服務組,P<0.05。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視覺模擬疼痛評分、平均動脈壓以及心率情況分析
2.3 患者恢復自主呼吸時間、術后睜眼時間
預見性護理服務組患者恢復自主呼吸時間、術后睜眼時間優于常規化護理服務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恢復自主呼吸的時間、術后睜眼的時間分析
2.4 手術并發癥發生率
預見性護理服務組手術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化護理服務組手術并發癥發生率,P<0.05。3 討論由于醫療條件和標準的不斷提高,醫學界對手術室護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麻醉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7-8]。將麻醉學與護理學結合起來的交叉學科可為麻醉專業培養更多的護理人才。由于麻醉師對麻醉知識的掌握程度較高,能夠做好麻醉護理工作,所以專業護理人員更顯突出。但是我國一些醫院的手術室沒有麻醉護理專業,在手術過程中,護士往往承擔著這個責任。有些醫院麻醉科醫師也同時負責相關護理工作。經過持續臨床分析發現,麻醉護理甚至可以決定手術的最終質量。所以,在整個手術過程中,醫護人員的密切配合尤其重要[9-10]。
在麻醉配合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術前訪談。手術室護士要耐心地向患者解釋急診麻醉的細節,盡可能回答一些麻醉和手術方面的問題,滿足患者的基本要求,及時、有效地與家屬溝通[11-12]。家人的關懷與安慰對患者也很重要,能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鼓勵患者接受麻醉與手術,積極配合,使手術更好地取得預期的治療效果。和患者交流時,多用鼓勵和安慰的話語,縮短患者和護士之間的距離,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確保手術順利進行[13-14]。(2)手術室準備。首先需要對手術室的溫度和濕度進行調節,以便于操作。患者處于麻醉狀態時,會顯露在物理環境中。與此同時,患者不斷輸液,液體低于體溫易引起患者發生寒顫。再者,由于麻醉原因,患者對體溫的調節能力降低,室內溫度過低會使患者迅速散熱,不利于后續手術。若手術室溫度過高,手術室的相對濕度會比較低,影響唾液分泌。尤其是注射阿托品等藥物后,患者會有明顯的口干、舌干感,會影響呼吸黏膜的狀況。同時也說明,對手術室溫度和相對濕度的控制,既是保證手術正常生理體征的基本條件,又是手術后恢復的基礎。手術室的溫度通常要調到22℃以上,相對濕度應為65%左右。(3)麻醉醫師與護士的配合。麻醉劑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甚至直接影響手術的效果。同時也是決定后續操作過程能否按要求正常進行的關鍵因素[15-16]。因此,在需要手術時,護士與醫師密切合作,嚴格遵守標準操作程序,以達到最佳的工作效果?;颊哌M入手術室時,應在麻醉前取下各種飾物。佩戴假牙的患者還應摘除假牙,并將假牙放置于指定位置。另外,還要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及麻醉方式進行核實,并協助醫師測量患者生命體征。靜脈穿刺、建立一定數量的靜脈通道,隨時補充患者體液,保證手術及麻醉的順利進行。手術室護士還需要在醫師的指導下配制各類藥品,貼上藥品名稱,并放置于指定位置。全身麻醉醉過程中護士要陪患者,以語言或動作安慰患者,經常與患者溝通,讓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手術過程,避免不必要的憂慮和不良情緒,配合麻醉醫師完成麻醉。完成麻醉程序后,患者應該保持與手術一致的[17-18]。
手術室麻醉患者的護理工作十分重要。以往常規護理工作往往注重基礎護理,忽視了對患者的全方位護理和對風險和安全隱患的規避。因手術室麻醉患者安全隱患較多,對護理人員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19-20]。預見性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其屬于前瞻性護理模式,護理人員可結合手術室麻醉患者情況和以往經驗,明確可能出現的風險,盡早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預防和減少并發癥發生,最大限度確保手術室麻醉患者的安全和手術順利開展[21-22]。
[中圖分類號] R24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6)05(b)-015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in the operation room by feedforward control.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90 cases of operation patients in the operation room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 were det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carrying out feedforward control management or not: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group 40 cases and feedforwar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level, nursing work attitude, safety management assessment of nurse, nursing error behavior,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quality score, operation sequencing errors, no complete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histopathological specimens of pollution, the disqualification of operating room disinfection qualit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ate and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detected. Results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level[(86.3±13.4)score], nursing work attitude[(85.6±12.3)score], safety management assessment of nurse[(83.6±11.7)score], nursing error behavior [(84.8±12.2)score],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quality score [(86.2±13.3)score] of feedforward contro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group[(75.4±12.2),(74.3±11.1),(72.9±10.5),(73.3±10.2),(75.6±11.7)score]. The operation sequencing errors (0), no complete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2%), histopathological specimens of pollution (0), the disqualification of operating room disinfection quality (0) of feedforward contro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group (5%、7.5%、5%、5%),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ate (4%) of feedforward contro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group (27.5%), satisfaction (98%) of feedforward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group (87.5%),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in the operation room by feedforward control can improve nursing work quality, decreas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ate and increas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Feedforward control; Operation room;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Application effect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各類新型手術方式和手術禁區不斷被探索和突破,手術適應證得到了明顯的擴大,手術需求也隨之增加[1-2]。隨之而來的手術室護理安全問題也逐漸引起廣泛的重視,充分提高了手術周轉率,保障手術室內工作高效率運行,降低手術室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3-4]。前饋控制屬于一種主動性控制管理措施,其可以對相關的影響因素進行控制,做到防患于未然,將風險事件解決在初始階段,是一種“事前控制”[5-6]。本研究通過對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我院”)手術室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擬探討前饋控制在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的應用效果情況,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手術患者90例作為觀察對象,依據是否實施前饋控制管理進行分組,常規管理組40例,年齡20~70歲,平均(41.5±16.5)歲,手術類型:關節置換術25例,關節內固定術15例,文化程度:高中或中專及以下23例,大學及以上17例,腦力勞動者22例,體力勞動者18例,前饋控制組50例,年齡21~71歲,平均(42.2±16.6)歲,手術類型:關節置換術29例,關節內固定術21例,文化程度:高中或中專及以下29例,大學及以上21例,腦力勞動者28例,體力勞動者22例,本研究均在我院道德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在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情況下進行,兩組手術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管理組按照醫院手術室護理常規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患者身份標識制度、查對制度、轉科交接登記制度、手術部位識別標示制度、不良事件報告制度等。
前饋控制組按以下方法進行:①針對手術室護理安全問題進行匯總分析:針對手術室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進行分析,影響護理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管理因素、技術因素、器械因素、手術室感染因素等幾類[7-8]。②建立相關的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計劃:針對手術室護理安全問題,導入前饋控制理念,預防安全問題發生,對于相關的流程、制度存在的缺陷進行整改,整改后進行檢查和考核。督促護理人員將各項制度落實執行,及早預防、及早控制。③做好手術準備工作:手術前耐心地向患者講解術前準備、骨折手術治療的基本過程,交代手術的重要性,術中需要的配合。強化護理人員安全核查意識和慎獨精神,執行術前二查、術程三對的制度。④對護理人員進行手術室護理安全培訓:對手術室各項規章制度和護理操作規程進行完善,提高護理人員法律意識,使其可以意識到手術室護理工作是患者治療防范的最后防線,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組織護理人員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和手術室各項流程、規章制度。⑤加強前饋控制管理措施:首先,強化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組織護理人員對醫療安全知識進行學習,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其次,強化護理人員的職業操守和責任心:強化團隊意識,保持護理工作的連續性,使病房護理人員和手術室護理人員工作緊密銜接,彌補工作中可能出現的遺漏和不足[9-10]。最后,強化風險評估:護理人員準確地掌握患者可能出現安全問題的風險性,事先做好預防,防微杜漸。
1.3 觀察指標
1.3.1 觀察兩組護理工作質量評分情況 主要針對手術室護理人員理論知識水平、護理工作態度、護理人員安全管理考核、護理差錯行為、護理文書書寫質量進行評價,每項指標分數范圍是0~100分,分數越高,提示護理工作質量越高[11-12]。
1.3.2 觀察兩組安全隱患事件發生率情況 主要觀察兩組骨折患者手術排序錯誤、手術器械不齊全、組織病理學標本污染、手術室消毒質量不合格發生率情況。
1.3.3 觀察兩組骨折手術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和患者滿意度情況 并發癥主要包括骨折患者術后關節僵硬、墜積性肺炎、創傷性關節炎、缺血性壞死、延遲愈合、術后感染等。滿意度評價主要是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13-14],對術前準備工作、術中配合工作、術后指導工作等進行評價,總分數為100分,80~100分為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針對骨折手術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分析,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工作質量評分情況
前饋控制組理論知識水平、護理工作態度、護理人員安全管理考核、護理差錯行為、護理文書書寫質量評分均高于常規管理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 兩組安全隱患事件發生率情況
前饋控制組手術排序錯誤、手術器械不齊全、組織病理學標本污染、手術室消毒質量不合格發生率低于常規管理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2.3 兩組骨折手術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和患者滿意度情況
前饋控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管理組,前饋控制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常規管理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3 討論
骨折是骨外科常見的疾病類型,骨折患者多是由于車禍或者意外性事故造成的損傷,患者因事故發生的突然性,心理上和身體上均沒有做好準備,此時需要醫護人員為患者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醫護環境[15-16]。手術治療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措施,手術室是對患者治療的重要場所,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效果直接關系到手術治療效果和患者的預后水平。因而有效的控制和把握手術室安全隱患,對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7-18]。
本研究通過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90例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依據是否實施前饋控制管理進行分組,分為常規管理組40例和前饋控制組50例。觀察兩組護理工作質量評分、安全隱患事件發生率、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和患者滿意度情況。其中前饋控制又被稱為事前控制或者預防控制,是針對輸入環節實施的一種控制方式,其通過事先控制不利因素,對護理工作開展之前,進行風險評估和預測,從而對影響護理工作質量和效果的擾動因素進行控制,從而防止工作中出現偏差,保證系統的安全程度,確保護理工作的順利實施。前饋控制的特點是針對源頭,防患于未然,有一定的控制效應,從根源上杜絕偏差造成的嚴重后果,同時又可以反饋控制無法彌補前期傷害[19-20]。對于手術室而言,手術過程中面對的是患者,手術室護理安全屬于健康之所系,生命之相托的特殊服務關系,安全保障是重點中的重點。將前饋控制在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領域,對于風險預防具有重要的意義,最大限度地避免人為的失誤、護理管理不當、手術設備故障等對患者身心的傷害,保證患者獲得最好的臨床療效和預后。
結果表明,前饋控制組理論知識水平、護理工作態度、護理人員安全管理考核、護理差錯行為、護理文書書寫質量評分均高于常規管理組,提示前饋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和水平。強調手術室流程、規章制度執行的重要性,樹立“護理質量=生命”的理念,促使護理人員遵守知安全、懂安全、守安全的原則。對護理人員進行職業道德培訓,提高護理人員工作的責任心和榮譽感,可以提高護理人員職業操守和責任心。
手術室護理是外科手術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包括對手術室環境的嚴格滅菌消毒準備、對手術及其護理人員的教育培訓、對患者術前術中術后的悉心照顧等多個方面[1]。手術室護理的成功與否與患者康復是否順利密切相關。以往通常采用常規護理法對進行手術室護理,但隨著醫學更加人性化的發展,人性化管理理念近年來成為手術室護理管理的先進手段[2]。筆者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間收治的126例進行手術的患者的臨床資料?,F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以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間收治的126例進行手術的患者為研究觀察對象,其中男性70例,女性56例,年齡18―67歲,平均年齡(45.3±7.2)歲。根據患者在手術期間所受護理方式的不同,將本組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手術基本情況等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入人性化管理理念:(1)人性化環境 根據手術室的具體情況,改善手術室的硬環境和軟環境,維護并保持手術室環境的整潔、美觀。(2)給予患者心理安慰 術前進行患者的心理疏導,使患者做好手術的心理準備,并與其家屬進行良好有效的溝通。主動關心患者生理狀況,給予患者最舒適的溫度、濕度。手術過程中盡量減少患者的身體暴露,不談論患者的病情及敏感話題以保護患者的自尊心。術后對患者及其家屬報以溫暖的笑容并解釋手術情況,介紹基本的注意事項,使患者對自己將在康復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提示和講解。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患者術后至完全康復過程中自身的感覺情況和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用評分的方式評價護理質量,根據打分標準對護理方法進行打分。(其中手術室管理占20%,護理安全占35%,消毒隔離占30%,護理人員素質占15%。)
1.4統計學分析
對舒適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的各組計量資料使用標準差x±s表示,采用SPSS13.0軟件處理實驗數據,用方差X?表示。P
2.結果
通過術后隨訪統計發現,實驗組患者自身感覺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P
通過術后隨訪統計發現,實驗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為98.4%,對照組患者滿意度為87.3%。由此說明,實驗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有顯著性差(P
關鍵詞:護理干預;手術室感染;預防;應用效果
手術室感染為手術室最為常見的并發癥,一旦發生感染會增加患者住院時間,帶來額外的痛苦以及經濟負擔,有時還會因為家屬不理解產生不必要的糾紛,嚴重感染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1]。因此手術室感染預防為臨床護理中的重要環節,而護理干預則為有效的感染預防方法。通過全面的對手術室感染發生原因進行分析,采用針對性護理措施,可全面改進護理質量,起到感染預防作用,提升滿意度。本文對護理干預在手術室感染預防方面產生的作用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自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擇期手術患者110例,按照分層隨機法隨機分組,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在20~65歲,平均年齡(38.4±6.6)歲;對照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在22~66歲,平均年齡(38.7±6.7)歲;兩組患者性別和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首先對患者進行全方面評估,了解患者的心理情況,并根據患者心理負面情緒給予有針對性的護理,減輕患者心理負面情緒,并為患者建立檔案,進行長期心理護理,對患者及患者家屬的疑問給予正確清晰的回答。根據患者的情況為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手術流程及優點,成功案例,給予患者充分的信心,協助患者建立抵抗病魔的自信,可帶患者進入手術室參觀,減少患者對手術室的陌生感,同時為患者講解如何保證自身安全衛生。對護理人員進行規范的綜合培訓,提高護理人員對手術室感染的預防意識,對護理理念有更深的認識。手術室需要進行術前專業的消毒和滅菌,同時對手術儀器進行消毒盒滅菌,充分保證手術室環境衛生,減少手術室感染發生率,保證患者安全。術中需協助醫生為患者麻醉,協助手術醫生進行手術,圍手術期需要對患者進行密切的呼吸監測,對皮膚進行消毒,控制患者的營養攝入情況,保證營養均衡,可更好的提高患者免疫力。待手術結束后,對手術室進行空氣消毒,對手術室內的儀器進行擦拭消毒,檢查手術室內物品,若出現異味或變色,需盡快解決,不可繼續使用。
1.3觀察指標 主要觀察兩組患者手術室感染發生情況,患者及患者家屬對護理服務質量的滿意情況,采取自擬護理服務質量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調查,主要包括護理人員態度、護理人員著裝、護理人員技術水平、護理人員對患者及家屬的關心程度、護理人員對患者及家屬疑問的解答程度5方面,每方面滿分為20分,總分100分,非常滿意:90~100分,滿意:60~89分,不滿意:0~59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都是采用專業的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所有計數數據采用χ2進行檢驗,組間t檢驗,平均值以(x±s)表示,并且P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室感染發生情況 觀察組患者手術室感染發生0例,手術室感染發生率0.00%,對照組患者手術室感染發生7例,手術室感染發生率14.00%,觀察組患者手術室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2例,并發癥發生率3.33%,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8例,并發癥發生率16.00%,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兩組患者及患者家屬對護理服務質量的滿意情況 觀察組非常滿意45例,滿意14例,不滿意1例,總滿意度98.33%,對照組非常滿意19例,滿意21例,不滿意10例,總滿意度80.00%,觀察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護理干預未采用護理手段給予適宜的干預措施,達到疾病治療預防目的的一種護理方法,護理干預在近年十分流行,并且在醫學各領域均有優秀表現,受到了臨床護理人員以及患者的普遍歡迎,而其也可應用于手術室中,發揮重要作用[2]。
手術室最為常見的并發癥為感染,而感染的發生頻繁的原因主要包括3個方面。①為患者自身原因[3]:患者因基礎疾病以及手術傷害,自身抵抗力下降,抵抗疾病入侵能力差,因此手術室感染機會大大增加。因此在護理過程中加入對患者的健康教育,采用干預手段爭取患者配合,調節飲食,生活習慣,使自身抵抗力提升,增加疾病的抵抗。因此對感染有預防作用。②清潔衛生[4]:常規護理雖然也進行保潔,但通過改進,對空氣菌群進行監控,并加強清潔消毒殺菌過程??蛇M一步完善保潔工作,減少感染機會。③為通過護理人員,醫師,病患家屬出入帶入外界細菌引發感染,常規護理下常忽略人員帶來外源性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導致感染發生機會增加[5]。因此采取干預措施,對護理人員以及常出入手術室的醫師進行培訓,嚴格注意自身清潔,提高衛生意識,并且嚴格控制手術室人員流動,可對感染起到預防作用[6]。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護理干預較之常規護理有明顯的改進,具有優越性。
綜述,護理干預可從3方面產生手術室感染預防作用,降低手術室患者感染發生率,并且提升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滿意度,樹立良好醫院形象,因此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王素佳,路艷.護理干預在手術室切口感染的預防效果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05):871-872.
[2]李映敏.手術室切口感染防止的護理干預結果分析[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2,23(09):1135-1136.
[3]黃艷愛,吳麗清.護理干預對預防手術切口感染的臨床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3):33-34.
[4]Bastian Ibach,Julia Benzko,Stefan Schlichting et al.Integrating medical devices in the operating room using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J].Biomedizinische Technik,2012,57(04):221-228.
關鍵詞:腹腔鏡直腸癌 術中低體溫護理 常規護理 成效 比較
直腸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目前對于早期直腸癌的治療以手術為主,而其中,腹腔鏡手術具有微創性,其應用可顯著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和加速術后的恢復進程。而多數患者在腹腔鏡手術中,因氣腹建立,加上消毒液消毒皮膚、局部顯露、術中輸液、麻醉藥物影響等,可出現術中低體溫,而低體溫可對機體產生不良應激,不利于維持患者生命體征穩定,且增加了術后并發癥風險[1-3]。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預防低體溫的護理措施。本研究探討了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護理實施對于患者的影響,并將其和常規護理帶來的成效進行比較,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的80例腹腔鏡直腸癌術患者,隨機分組每組40例。其中低體溫護理干預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21~76歲,平均(45.24±2.21)歲。常規手術護理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22~77歲,平均(45.21±2.71)歲。兩組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常規手術護理組對于我院的腹腔鏡直腸癌術患者在手術實施的過程,采取常規的術前準備護理、術中配合和術后監護護理,低體溫護理干預組對于腹腔鏡直腸癌術患者在手術護理中,除了貫徹上述常規護理,還關注患者術中低體溫的護理。(1)外環境。維持手術室溫度22~24℃,濕度50%左右,用保暖毛巾包裹術野[1],減少直腸癌患者皮膚熱量的丟失。盡量縮短手術時間和術中身體顯露的面積。(2)保溫毯。手術床給予鋪38℃的循環水毯,直腸癌患者可給予可控溫保溫毯進行保溫,消毒劑使用之前先加溫到40℃。(3)腹腔鏡過程氣體需要先加溫至體溫溫度,輸注液體之前先用恒溫箱加溫,沖洗液則加熱至37℃[2],在切除直腸癌病灶之后,用加溫后的灌洗液進行灌洗。(4)手術過程為直腸癌患者提供加溫呼吸器,以減少直腸癌患者呼吸道的散熱。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手術護理滿意度;剛開始實施麻醉的體溫、術中半小時的體溫、手術結束的體溫水平;護理前后生命體征監測水平;術中低體溫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spss25.0軟件實施檢驗,統計腹腔鏡直腸癌患者的相關數據,計數資料通過χ2值檢驗后,采用[n(%)]來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后采用(±s)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意義。
2 結果2.1 手術護理滿意度
低體溫護理干預組的手術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手術護理組的滿意度,P<0.05。低體溫護理干預組的手術護理滿意度是(91.40±3.88)分,而常規手術護理組的手術護理滿意度是(78.44±2.55)分。
2.2 生命體征監測水平
護理前兩組生命體征監測水平比較,P>0.05;護理后低體溫護理干預組生命體征監測水平優于常規手術護理組,P<0.05。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兩組生命體征監測水平分析(±s)
2.3 剛開始實施麻醉的體溫、術中半小時的體溫、手術結束的體溫水平
低體溫護理干預組剛開始實施麻醉的體溫和常規手術護理組無顯著差異,P>0.05;低體溫護理干預組術中半小時的體溫水平、手術結束的體溫水平高于常規手術護理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剛開始實施麻醉的體溫、術中半小時的體溫、手術結束的體溫水平分析(℃,±s)
2.4 術中低體溫發生率
低體溫護理干預組術中低體溫發生率低于常規手術護理組,P<0.05。低體溫護理干預組術中低體溫發生率是2.50%,而常規手術護理組術中低體溫發生率是20.00%。
3 討論最近幾年腹腔鏡結腸直腸癌手術和手術治療獲得了重要進展。腹腔鏡手術已廣泛地用于治療各種結直腸疾病,包括良性和惡性,但它在惡性腫瘤治療中的應用還存在爭議[4-6]。腹腔鏡直腸癌術患者易發生手術時體溫過低,易被醫護人員忽略。大約50%的手術患者的中心溫度低于36%,33.3%的患者中心溫度低于35%。溫度調節系統通常把中央溫度控制在37%。全身麻醉持續3 h以上,普外科手術時間2 h以上,術后易發生低溫。手術中溫度降低對患者是很不利的。有效預防術后低體溫是圍手術期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7-9]。
術中低體溫對外科患者的危害在于:(1)傷口感染率增加,亞低溫還能直接損害人體免疫功能,尤其是抑制氧化殺傷中性粒細胞,減少多核白細胞向感染部位的移動。低溫還能降低皮膚的血流量和氧的供應,抑制組織攝氧量。(2)影響凝血功能。降低血液循環中的血液流量,減少血小板的數量和功能,降低凝血因子的活性,增加血細胞聚集,激活纖溶系統。出血時間與皮溫成反比[10-12]。嚴寒可引起彌散性血管內凝血。(3)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溫度每上升10℃,身體代謝率增加1倍,體溫每上升10℃,身體代謝率減半。亞低溫能降低細胞氧消耗,增強抗缺氧能力,保護機體。心外科手術時,中心溫度應降到28℃,以保護心肌和中樞神經系統。主動脈弓手術時,中心溫度應該低于20℃,以保護大腦。低溫會引起靜脈淤滯和局部組織氧供應減少,從而形成深靜脈血栓。冷凍能減緩肝臟的藥物代謝,嗎啡的效果可以延長20倍[13-15]。(4)缺氧增加心血管并發癥,降低肺血管對低溫缺氧的反應性,并因通氣/血流比失衡而加重缺氧。(5)延遲術后體溫的恢復,減慢各種藥物的代謝,延緩麻醉的恢復;畏寒、不適感增加40%;腎上腺功能明顯增強。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遲鈍,影響身體認識和運動功能,增加組織吸收,減少麻醉藥物在體內的代謝和排泄,從而延長麻醉藥物的作用時間。異丙泊酚是肌肉松弛藥。若體溫下降2℃,則作用時間會加倍。較慢的藥物代謝明顯延長麻醉恢復時間和術后在恢復室的停留時間[16-19]。
腹腔鏡直腸癌切除術是治療直腸癌的有效、微創和安全方法,但腹腔鏡直腸癌切除術的實施需要進行全身麻醉,以減輕對直腸癌患者的牽拉反射和疼痛應激,而全身麻醉作用于神經中樞可降低體溫調節功能而引起低體溫和寒戰[20-24]。另外腹腔鏡直腸癌切除術直腸癌患者手術中,大面積皮膚顯露、手術室溫度低下、沖洗液的應用、氣腹的建立等均可引起低體溫[6-7]。而低體溫的預防是加速直腸癌患者術后恢復的關鍵[25-29]。復合保溫措施的應用包括多種方式,包括內環境和外環境等,對直腸癌患者進行保溫,其中,手術室溫度的調節是維持直腸癌患者體溫穩定的基礎,而采取加溫毯以及加溫沖洗液、消毒液、輸液和氣體等,可為直腸癌患者營造更好的環境,減少低體溫的發生,從而減少低體溫對手術后恢復的影響[30-33]。
本研究中常規手術護理組對于我院的腹腔鏡直腸癌術患者在手術實施的過程,采取常規的術前準備護理、術中配合和術后監護護理,低體溫護理干預組對于腹腔鏡直腸癌術患者在手術護理中,除了貫徹上述常規護理,還關注患者術中低體溫的護理。結果顯示,低體溫護理干預組手術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手術護理組,P<0.05。低體溫護理干預組生命體征監測水平優于常規手術護理組,P<0.05。低體溫護理干預組剛開始實施麻醉的體溫和常規手術護理組無顯著差異,P>0.05。低體溫護理干預組術中半小時的體溫水平、手術結束的體溫水平高于常規手術護理組,P<0.05。低體溫護理干預組術中低體溫發生率低于常規手術護理組,P<0.05。
綜上所述,腹腔鏡直腸癌術患者實施術中低體溫的護理,可有效維持術中體溫穩定,維持患者生命體征穩定,減少低體溫的發生,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巫丹.手術室護理對腹腔鏡結直腸癌術中低體溫的預防[J].智慧健康,2020,6(12):131-132.
[2]徐麗勤,陳婷.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護理在手術室護理的應用效果[J].東方藥膳,2020(22):178.
[3]王紅,張昭霞.術中低體溫護理在腹腔鏡直腸癌手術室中的價值和護理措施評價[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19):218-219.
[4]劉建玲,白海明,張淼,等.分析手術室護理對腹腔鏡結直腸癌術中低體溫的預防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28):278-279.
[5]田靜靜.觀察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護理應用于手術室護理的價值[J].養生保健指南,2020,12(51):217.
[6]王淑芬,蔣靜.腹腔鏡直腸癌手術室護理中術中低體溫護理的應用分析[J].健康之友,2020(7):194.
[7]倪琳,杜華芳,劉林.術中低體溫護理在腹腔鏡直腸癌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13):259.
[8]王姝.手術室護理在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護理的臨床作用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19):237-238.
[9]李宗艷,曲世英.探討手術室護理在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護理的臨床效果[J].醫學美學美容,2020,29(5):150-151.
[10]武麗娜,裴瑞.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護理在手術室護理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25):225-226.
[11]張高偉.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國際感染病學(電子版),2020,9(1):211-212.
[12]李建輝.手術室護理在腹腔鏡結直腸癌術中低體溫中的預防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2):142,167.
[13]李玲.手術室護理預防腹腔鏡結直腸癌術中低體溫的研究[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6):65-67.
[14]吳麗春.研究手術室護理在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護理的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20(15):242,244.
[15]陶明清.手術室護理對結直腸癌患者腹腔鏡術中低體溫的預防[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A3):115,118.
[16]楊慧慧.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效果[J].東方藥膳,2020(19):241.
[17]楊秀艷,周學會.腹腔鏡直腸癌患者術中低體溫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健康必讀,2020(19):229.
[18]鄒靖,左育濤,李雪清.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相關因素與優質護理的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20(83):100-101.
[19]劉晨曦.術中低體溫護理在腹腔鏡直腸癌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飲食保健,2020,7(17):122-123.
[20]王延延,劉霞.手術室護理在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養生保健指南,2020(35):9-10.
[21]周雅瓊,叢苓苓.綜合護理在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5):216-217.
[22]張海霞.探討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圍術期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34):275-276.
[23]任建峰.腹腔鏡低位直腸癌全直腸系膜切除保肛根治術的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3):264-265.
[24]劉冰.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鏡直腸癌切除術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30):43.
[25]王宇.老年人結直腸癌治療中腹腔鏡聯合快速康復結直腸外科手術的近期療效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33):198-199.
[26]滕楊.手術室護理對腹腔鏡結直腸癌術中低體溫的預防作用探討[J].健康之友,2021(4):197.
[27]張玉,王晨,鞏麗丹,等.手術室護理在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護理的臨床療效[J].糖尿病天地,2021,18(1):291.
[28]董維,賀莎.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護理對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1,28(7):827-830.
[29]徐亞靜.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8):133-134.
[30]張小燕.手術室護理在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護理的效果及臨床價值[J].飲食保健,2021(14):174.
[31]陸品芳.手術室護理在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護理的應用對手術安全性的影響評價[J].養生保健指南,2021(31):134.
關鍵詞:安全管理;流程優化;手術室;效果
手術室護理工作具有強度大、節奏快及對專業技術水平要求高等特點[1]。如何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護理服務質量已成為手術室護理工作關注的重點與難點之一。本次研究收治行擇期手術患者170例,分別采用安全管理常規流程干預和流程優化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和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探討安全管理流程優化用于手術室患者的臨床效果。
資料與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行擇期手術患者170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采用的方法是隨機數字表法,每組85例;對照組男47例,女38例,年齡15~66歲,平均(37.44±7.28)歲,其中骨科手術24例,神經外科手術11例,普外科手術45例,婦科5例;觀察組男50例,女35例,年齡17~65歲,平均(37.50±7.32)歲,其中骨科手術24例,神經外科手術12例,普外科手術40例,婦科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的護理方法是安全管理的常規流程干預。觀察組則采用安全管理流程優化干預,即分析手術室護理不良事件潛在危險因素,以流程圖和表格形式確定具體流程,制定專門護理人員負責制[2];手術室護理人員接收手術通知單后于術前1d對該患者進行詳細訪視,了解手術準備情況[3];術前1h進入手術室,調節房間溫濕度;詳細核對患者手術信息,確認無誤并與病房護理人員做好交接后,送入手術室;麻醉前與麻醉醫師核對患者麻醉信息,手術開始前,手術醫師再次核對患者的手術信息,詳細填術信息核對表,并由參與核對人員簽字;器械和巡回護理人員手術前后仔細核對手術器械、藥物及其他醫療用品數量,防止異物殘留體內;術后由專門護理人員監督醫護無菌操作執行情況,并予以記錄上交作為進行獎懲的重要依據;器械護理人員與標本運送員進行標本核對移交工作;由巡回護理人員與麻醉醫師將患者送返病房,與病房護理人員完成移交工作,并由參與移交人員簽字。觀察指標:①護理滿意度評價:出院前向患者發放護理滿意度調查量表,這份量表是本院自擬的,主要內容包括基礎護理、護患溝通及健康宣教3部分,總分100分,≥95分判定為臨床護理滿意;②記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生例數,包括手術部位錯誤、輸血錯誤、術中用藥錯誤、標本錯誤及異物存留體內等,計算發生率。統計學處理:數據錄入和分析使用的軟件是Epidata3.05和SPSS17.0;統計學方法采用χ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判斷標準是P<0.05。
結果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臨床護理滿意度(100.00%)顯著優于對照組(72.94%)(P<0.05),見表1。兩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觀察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1.18%)顯著低于對照組(11.76%)(P<0.05),見表2。
討論
手術室安全管理流程優化促使手術室常規的簡單、瑣碎及片面護理工作轉為全程、多層次及全面的護理工作,提高各個環節護理工作的安全質量。接受流程優化安全管理手術室患者在圍手術期按照安全防護措施進行有效干預,工作流程清晰,責任分工明確;以線條和表格表示安全管理流程圖,使得護理人員可以迅速了解自身在護理工作中的責任,盡快做好本職工作,預防手術室護理差錯。同時,手術室安全管理流程優化可量化護理工作,提高護理工作交接的順暢性,便于日常檢查工作順利進行,為針對性培訓護理人員提供科學依據;而規范日常安全管理流程亦對提高護理人員護理工作效率,發現手術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研究結果提示針將手術室患者安全管理流程優化應用在加強護理服務水平,建立和諧護患關系方面有明顯優勢;而觀察組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1.18%,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1.76%,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則證實安全管理流程優化用于手術室患者有助于避免護理差錯的出現,對于提高手術室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安全管理流程優化用于手術室患者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改善護患關系,降低護理差錯的發生風險,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作者:王娟 趙寧 趙瑞霞 單位:河南省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手術室
參考文獻
[1]張慧麗.手術安全核查表在手術安全管理中的運用與體會[J].當代醫學,2012,18(4):22-24.
[關鍵詞]圍手術期;護理;預防感染
手術室肩負著危重患者的搶救重任,特別容易發生感染。手術期感染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手術傷口的愈合和身體的預后,嚴重的還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影響手術室感染的因素有,手術因素(手術器械、手術用品、手術切口、手術創面等)、患者自身因素、醫護人員因素等[1]。我院根據手術室特殊的特點,通過對手術室患者進行手術前護理、手術期間的護理、手術后護理、開展健康教育等方法的護理對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164例手術室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其中試驗組82例,男39例,女43例,年齡36~64歲,平均為50歲。對照組82例,男37例,女45例,年齡25~69歲,平均為47歲。其中外科手術患者39例,婦科手術45例,內科手術40例,神經科手術4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手術病情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預防感染的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2.1術前護理:
①應積極做好手術室的消毒清潔工作,對手術中需要使用的手術器械、醫護人員的手術服裝、手術室環境等進行徹底消毒滅菌。②手術前患者都會有顧慮、緊張的情緒,護理人員應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情緒護理,耐心細致的解答患者的問題,對于用藥情況應及時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用藥史及過敏史,及時告知患者用藥禁忌,用藥方法及用藥過程中易出現的不良反應,使患者保持平靜的心情。③根據患者的情況合理檢查各項指標,盡量提高患者的免疫力,為手術預防感染提供良好的身體條件。
1.2.2術中護理:
在手術過程中,根據患者手術創面的大小、患者基礎疾病的病情、患者身體免疫力等情況提取患者體液等進行細菌培養,并進行藥敏試驗,以便合理選擇藥物的使用。醫護人員對患者傷口及時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2.3術后護理:
手術后換藥應嚴格控制消毒,換藥動作輕柔,避免對傷口的損傷。嚴密觀察患者傷口的感染情況,及時測定體溫變化,隨時關注患者的反應,注意患者的衛生情況,及時更換被褥,預防感染。
1.2.4健康教育指導:
對手術室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在用藥過程中,應多詢問患者情況,如:過敏史、用藥史等。及時告知患者用藥及手術情況等。教會患者及家屬一些預防感染的方法,注意傷口衛生,手術后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
1.3統計學分析:
本次試驗用SPSS19.0軟件對各項資料進行整理分析,以P<0.05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感染率的比較:試驗組手術感染率較對照組顯著降低。經過統計學處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近年來,隨著醫療事業的發展,手術室感染的控制水平也在提高。為預防手術室患者感染,各科手術室都需要嚴格控制消毒[2]。對患者手術前的患者自身、手術室環境、手術使用器械、手術用品等都要進行嚴格消毒,在手術期間嚴格控制抗菌藥物的使用,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預防由抗菌藥物濫用引起的感染,在術后對患者身體及傷口應進行嚴格觀測,注意患者身體衛生,傷口的愈合情況,對于出現感染的患者采取合理的方法預防感染。本文通過對手術室患者進行合理的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及健康教育的護理,結果顯示試驗組總感染率降到了8.54%,總滿意率為76.83%,數據處理得到,P=0.0103(P<0.05),試驗組的手術感染率較對照組顯著降低。可見通過加強對手術室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有效減少了感染發生率,不僅可以有效預防感染,而且提高了患者的恢復速度,減輕了患者圍手術期的痛苦。分析結果顯示有效的護理對于預防感染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為了提高護理效果還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修改,如對手術室醫護人員制定嚴格的消毒隔離標準、使用各種有效的消毒方法對高危區域進行消毒(臭氧發生器空氣消毒、紫外線消毒等)、對手術室加強預防感染管理、對有基礎傳染疾病的患者加強管理。從各方面遏制感染源,是患者感染率降到最低,嚴格預防感染。
4參考文獻
[1]梁錦平.預見性護理在手術室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探討[J].吉林醫學,2015,36(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