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7 09:05: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課外閱讀理論依據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蔽覈Z言大師呂叔湘先生曾經談到這樣一種情況,少數讀寫能力強的學生無一不是“大量閱讀”的有心人,他們談學習經驗都會異口同聲地說“得益于課外看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小學六年課外閱讀不少于150萬字,對于高年級(5―6年級)學生,要求他們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閱讀的量,則規定了100萬字的最低閱讀總量??墒?,實際情況表明:雖然大家都意識到大量閱讀的重要,但其質量卻不容樂觀。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的閱讀,提高他們閱讀的質量已經成為擺在我們語文老師眼前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也是我們語文老師的一個重要的任務。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一)閱讀心理學。閱讀是一種從書面言語中獲得意義的心理過程,它是由一系列的過程和行為構成的總和。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內發性的學習動機,是一種最積極的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
(二)新課標中關于閱讀教學的要求?!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弊灾鬟x擇閱讀材料,如童話、寓言、故事、科普、詩歌、散文等,倡導課堂閱讀教學延伸到課內外,體現了現行語文教學對課外閱讀指導的重視。
(三)人的發展理論。英國哲學家懷特海說:“教育的全部目的是使人具有活躍的智慧?!睆娜说陌l展角度看,“智慧是掌握知識的方式。它涉及知識的處理,確定有關問題時知識的選擇,以及運用知識使我們的直覺經驗更有價值?!蓖ㄟ^課外閱讀,可以使學生在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中活躍智慧,求得發展。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一)從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點燃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渴望,全面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
(二)通過研究,使教師形成正確的閱讀教學觀,養成閱讀習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在親歷閱讀的過程中實現多重對話,初步構建集字詞句積累、閱讀理解、情感體驗、口頭表達、書面表達等多維一體的語文發展體系。
(三)有效地進行課外閱讀的指導,將指導閱讀和課外自主閱讀進行銜接和整合,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擴展視野,豐富積累,發展思維,提高閱讀能力及理解能力,從而提高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及寫作能力。
(四)通過多種渠道創設學生閱讀的場所,如班級組辦“圖書角”,實行“我捐兩本、看書百本”活動;學校盡可能開放圖書室,由專人管理并定期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定期召開家長會,給家長介紹并購買適合學生的讀物并舉辦親子閱讀活動。
(五)通過校本研究和專家引領等途徑,構建學習化教師團隊,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研究氛圍,幫助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使教師主動成為行動研究者,研究并形成一定的課外閱讀指導策略,從而形成學校教科研特色,使“課外閱讀”成為學校的課改亮點,促進實驗教師人文素養的提高和專業成長。
四、課題研究的具體做法
(一)成立課題研究小組、成立實驗班級。
(二)家校配合,達成共識。
(三)固定時間,營造氛圍。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計劃
(一)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1 開展廣泛調查。通過資料整理,問卷調查,口頭調查等方式,掌握學生中存在的課外閱讀的現狀及老師、家長對課外閱讀的看法,由此歸納出可操作的閱讀基本策略。
2 搜集相關理論知識,如讀書心理,讀書理論方法,學習心理方面的資料,并閱讀國內外有關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探索與研究的文獻、資料,開展研究探討,做好理論積累。
3 制定研究方案,做好課題研究的準備。
(二)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1 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深入實踐研究。
2 整理、總結出適合中、高年級段學生讀書的有效途徑與方式方法,重點探討課外閱讀有效性的基本模式和課型。
3 向家長宣傳讀書的重要性,提倡親子閱讀,盡量能得到家長的配合,能支持孩子讀課外書,陪孩子一起感悟讀書的真諦和快樂,讓閱讀逐步成為家庭的一種生活方式
(三)第三階段:實驗階段
1 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相應的閱讀方法。
2 堅持寫閱讀日志,不斷總結,積極撰寫教學案例及論文。
3 根據實施執行計劃進行研究,進行課外閱讀的第一輪實驗,進行中期匯報并調整前期方案,使課題研究按預期目標發展有針對性地開展研討活動。
(四)第四階段:總結階段
1 對班級中每名學生的讀書情況進行評比,進行統計,并做好原始記錄。
2 總結課外閱讀有效性的方法,分析整理各種材料,撰寫課題研究論文,形成本課題的研究報告,進一步推廣讀書活動。
分層教學的思想來源于孔子的“因材施教”,重點強調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促使學生在認知、情感和技能等方面都得到發展。在理想狀態下,分層教學應從課堂做起,延伸至課外,但實際教學中,受課時限制,只能根據中等或中等偏上學生的水平設定教學目標,以獲得最優教學效果。因此,分層教學模式不妨先從課外抓起,從與英語教學密切相關的閱讀抓起。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日常教學,從三個方面簡單闡述分層教學在課外閱讀中的應用。
一、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
分層教學模式是指按照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把學生分成幾組并區別對待,希望學生能在恰當的分層和合理的目標中能得到最好的發展。分層教育模式與掌握學習原則和持續進步原則之間是共通的,是希望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教育目標(掌握學習原則)和每一個學生都獨特地發展(持續進步原則)的教育取向。教師可以將部分未能達到教育目標的學生分成一個小組,鼓勵并督促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通過簡單的英語課外閱讀來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另外,持續進步原則認為,“每個學生為了完成他在有效時間內能夠完成的所有一切,應不斷地向著新的學習任務前進?!彼越處熆梢园凑找欢ǖ牟呗詫⒉糠忠淹耆莆栈A知識、想要向著新目標前進的學生分為一個小組,讓他們學會合理地選擇課外讀物,并積極大膽地參加英語課外閱讀、演講等競賽。
二、分層教學的基本策略
分層教學中,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合理設定分層目標,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一是尊重學生心理,淡化分層概念。分層教學雖然將學生分層,但其目的并非是要給學生貼上等級標簽。研究表明,學生雖然個體存在客觀差異,但與他們的智力(IQ)關聯并不大,之所以在學習中有好、差之分,關鍵是因為學生在認知方式、學習習慣、生活環境、性格因素等方面存在差別。因此,在分組時要避開優、中、差的常用分類標準,從“認識”“情感”“技能”三個維度去分類,盡量淡化小組的界限。學生是敏感的,能夠感受到教師教學策略的變化,所以教師要特別注意學生的心理變化,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或教學方法的調整,避免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
二是適當分層控制,確定分層目標。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對于能力薄弱的小組,教師可以暫時避開枯燥的書本知識,利用英語課外閱讀的趣味性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挖掘他們的潛力。盧梭說過,“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他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币虼?,教師可以給能力完全達標的小組制定一些更高要求的學習目標。同時,為了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和自信心,教師可以公開一些小組選拔制度,以引起學生的奮斗欲望,在班內形成一種良性的競爭氛圍。
三、分層教學在英語課外閱讀中的實踐
筆者執教班級自英語教學初始年級(三年級)開始就實行課外閱讀分層教學,有針對性地設置難易程度不同的學習目標,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其中,最為困擾學生的英語閱讀試題失分率一直低于年級平均水平,數十名學生在《時代英語報》發表過英語文章。下面,就以實際教學為例,具體闡述分層策略。
在教學中,我注重觀察學生查找、閱讀、收集信息的能力,對于能力薄弱的小組,及時進行查漏補缺,并為他們準備了相對簡單的英語課外讀物(例如:Olivia系列,圖文并茂,學生較容易理解),鼓勵并指導他們查閱字典,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語句或知識點進行記憶與應用。
對于能力完全達標的小組,我主要是教授他們查找、篩選、整理所需信息的方法,引導他們自主學習并鼓勵他們積極參加英語課外閱讀、寫作、演講等比賽,激發他們的上進心。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課程資源的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課程資源的內涵伸展到社會、學生生活、教師、家長和每一個學生。從閱讀的興趣和目的來看,喜歡看卡通、漫畫、言情、武俠小說的人數占60.70 %,其次為文學名著,占50.69%,而閱讀科技類書籍及報紙雜志的學生相對較少,還有部分學生的閱讀缺乏目的性、有序性,一般“有什么看什么”。從閱讀課外書的目的來看,有73.7%同學認為可以增長見識,說明學生閱讀的出發點是好的;有55.08%的同學認為是提高語文水平,說明了學生讀書還有較濃的功利色彩;有36.05%的同學認為是學會做人和處世,也有33.38%的同學認為是休閑娛樂,說明了部分學生還沒有把讀書當成一個人所必需的精神需求。從閱讀時間來看,部分調查結果顯示,決大部分學生平均每天看書的時間不到30分鐘。從閱讀途徑看,購買和借閱是農村小學學生閱讀的主要途徑,可見,農村小學學生閱讀途徑較為單一,特別是網絡等新時代閱讀手段沒有得到充分應用。學生的閱讀面較為狹窄,閱讀的深度也不夠。由此可見,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已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是閱讀教學中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應從學生實際出發,注重方法,推進學生閱讀,并切實達到相應目的。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開發利用好課程資源。要求學生學會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九年課外閱讀總量需達到400萬字以上,其中第三學段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并對課外讀物提出了具體建議?;谛抡n標的要求及我們的閱讀現狀,我們應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同時又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因此,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立足課內,注目課外,依托智慧型課外閱讀,點燃學生的智慧,讓學生的課外閱讀充滿智慧的探險。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應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母語課程資源,國內外都很重視兒童讀書教育的研究。就美國而言,并非常重視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和讀書策略的指導。不僅如此美國小學還十分重視提供條件、創造機會,讓學生盡量擴大讀書的面和量,并且讓學生根據自我的意向自己選擇書籍閱讀,讀書作業有兩種組合類
型,以“個人為主”的類型和以“讀書俱樂部為主”的類型,美國的兒童每天有一個小時在讀書作業室工作。他們所遵循的讀書教學的思路是:讀書的策略——讀書的興趣——討論交流——討論策略。蘇霍姆林斯基把課外閱讀比喻成“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并提出了閱讀跟學習緊密聯系的主張,認為閱讀給學習創造“智力背景”,要把握和實施“學習”和“課外閱讀”兩套教學大綱。這也是實驗的理論依據之一。
實際教學我們應注意:
1、以興趣誘導學生讀書
全校利用部分中午時間開展語文興趣課,試從學生的實際及興趣出發推薦讀書書目,進行個人藏書樂園、班級書架的建設,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以文化名人命名每個班級,詣在培養學生興趣,因為它始終都是最好的老師。
2、以自主形式促進學生探究
利用晚自習進行自主閱讀學習。要實現讓學生“學會閱讀”這一目標,必須要給學生自主閱讀的權利。我們在閱讀課上努力做到充分尊重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提倡閱讀的自主性、開放性、創造性和主體性。
此外,也開設課外閱讀課、讀書指導課、讀物推薦課、閱讀欣賞課、讀書匯報課進行分層指導,逐步實施,開拓學生讀書空間,讓學生享受讀書樂趣,培養學生讀書習慣。
3、以科學方法引導學生閱讀
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p>
因此,我們應教會學生一些閱讀技能。首先指導學生掌握幾種基本的讀書方法,如精讀法、略讀法、跳讀法、批注閱讀法等。同時還教給學生一些常見的讀書方法,如:先讀前言、后記和目錄;略讀和精讀相結合;做讀書筆記,摘抄,平時“不動筆墨不讀書”,養成積累習慣等。
4、以良好的讀書習慣推進學生進步
良好的讀書習慣對于一個人、尤其是青少年的意義是毋庸置疑的。它不僅可以使人獲取信息,汲取知識,還可以給人帶來自我發現、自我充實的機會,并且可以怡情養性,多一種豐富生活、享受生活的途徑。所以我們在組織進行閱讀時非常重視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主要包括帶著明確目的去讀書、按計劃讀書、讀寫結合、讀思結合、善用工具書等。
摘要:高中英語閱讀在英語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英語學習過程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注重語篇模式教學,構建課文整體教學觀;運用閱讀策略指導學生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加課外閱讀量,增強語言的輸入量,形成良好的英語語感拓寬英語知識面和間接生活經驗;借助于多媒體現代教育技術再現相關英語文化背景知識,豐富學生的內容圖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其理解、分析、推理和鑒賞力,提高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 閱讀教學 因素 策略探究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一)教師因素
1.理論指導缺失。相當多的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把閱讀當成精讀課文逐字逐句分析。有不少的教師只在學生閱讀后公布答案就了事,學生只關注對與錯的答案數,對閱讀材料的內容、語篇結構、中心思想、優美詞句、寫作技巧與修辭手法等/漠不關心。有些教師認為沒有必要運用理論去指導學生閱讀,因為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那樣根本就完不成教學任務。許多教師對英語閱讀教學缺乏深入的鉆研,未能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方法去指導學生的閱讀。
2.缺乏語篇分析。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重語法、詞匯分析,輕語篇結構分析的傾向。他們習慣在語法和詞匯層面做詳細的分析、解釋和造句,而對篇章的段落劃分、篇章的主題及篇章各部分之間的關系等宏觀結構的分析常常是蜻蜓點水,甚至根本不作分析。由于中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常常導致學生在閱讀中出現理解性的偏差,甚至出現錯誤,而教師卻常常疏于引導。
3.背景知識介紹缺失。教師在閱讀教學時常常忽視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英語閱讀是一種跨文化交際,學生要真正理解所讀材料的內容,不僅要掌握足夠的語言知識,還要了解一些英語國家的風俗、文化、宗教等,這樣才能在閱讀中理解。實際上,學生出現的理解性錯誤大多是由于缺乏文章相應的主題知識而造成的。教師如果不給學生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識介紹,學生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領悟文本材料的內涵,更談不上順利完成閱讀理解。
(二)學生因素
1.閱讀習慣不良。學生平時做閱讀理解練習時總是喜歡逐詞逐句地閱讀,甚至用手筆或尺子指著文章,生怕漏讀了單詞,過分依賴視覺信息,以求完全讀懂文章為目的。他們常常不斷地回讀前面已經閱讀過的內容,尋找已知信息;喜歡把整篇文章從頭到尾地心譯一遍,用漢語的思維來理解文章的內容;一遇見有不認識的單詞就顯得心煩意亂,不停地查電子詞典或紙質詞典,忽視了對文章的整體性理解。
2.有效閱讀量不夠。閱讀是一種智力技能,要熟練地掌握這種技能,單靠講授討論來學習有關知識是不夠的。它要求學生必須進行大量的輸入,將所學的知識技能聯系實際,加以聯想,以鞏固加深所學的知識,使閱讀理解能力逐漸提高,閱讀技巧逐漸熟練。閱讀量越大,儲存的信息就越豐富,可供選擇的相關因素就越多,學生便可利用這些因素對作者的意圖做出分析判斷,使閱讀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形成良性循環。
二、閱讀策略探究
1.注重語篇模式
我國的英語閱讀教學長期以來一直按照從部分到整體的步驟進行,忽視對文章整體篇章的綜合理解。隨著語篇模式理論在西方的興起,語篇分析廣泛應用于閱讀教學,為我們分析篇章結構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有效方法。語篇模式是語篇組織的宏觀結構。Hoey將組織模式定義為構成語篇(部分語篇)的關系的組合0[15](P31)。語篇的組織模式作為語篇組織的宏觀結構是人們語言交際中互相遵守和期待的/語言組織,在語篇的生成與理解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把語篇分析引入英語閱讀教學,能引導學生超越句子層面更好地把握語篇的內在規律,培養學生從宏觀上駕馭全文的能力,有助于更好地厘清文章的脈絡框架和主題思想。語言學MichaelHoey, EugeneW inter以及MichaelMccarthy和Ronald Carter等認為英語中可能存在許多語篇模式,歸納起來常見的模式有:問題)解決型、概括)具體型、主張)反主張型和提問)回答型四種。
2.增加閱讀量
新課標對閱讀教學的要求比過去的大綱高出許多。閱讀能力是通過一定數量的閱讀實踐才能培養和提高的,若沒有一定的閱讀量,學生所學語言的復現率就自然很低。因此,除課文外,教師應當給學生補充一定數量的課外讀物,引導和組織學生持之以恒地閱讀,教師要幫助學生選好閱讀材料擴大他們的閱讀視野。閱讀材料的題材應盡量多樣化,涉及日常生活、傳說、人物傳記、幽默故事、風土人情、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體裁避免單一化,應包括記敘文、描寫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等;閱讀內容應從易到難,逐步提高,使課堂內外相結合。通過課外廣泛閱讀,可以培養學生閱讀英語的興趣和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語感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實踐證明,只有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才能促進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邏輯推理屬于主觀理解的范疇,是閱讀理解的深層階段,它貫穿于整個閱讀活動的始終。深層理解的推理判斷是閱讀理解中的難點,要求學生根據已知的信息以及文中的內在聯系,去挖掘文本中沒有明確表達出來的隱性意義??梢姡處熤挥凶寣W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才能真正成為閱讀實踐的主體。
3.借助多媒體
將多媒體運用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體現了信息量大、生動直觀、備課靈活、資源共享等優勢。閱讀理解要求讀者不斷揣測作者的意圖和思路,不斷提出假設并加以驗證。閱讀是讀者理解文字,融入意境,感受作者心聲的認知過程。恰當地運用多媒體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引領學生比較容易地進入文本的意境,降低學生的閱讀難度,增強理解能力,促使學生運用簡化策略根據語境分析測難句中的生詞詞義和整個句意,有助于學生生成復述策略,對所閱讀的材料進行濃縮、摘要,易于做出口頭或書面的梗概描述。
三、結束語
高中英語閱讀在英語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英語學習過程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教學中,由于教學任務繁重、教學時間有限,教師對閱讀教學理論研究不足,缺乏語篇分析意識、缺失背景知識的介紹、缺乏必要的閱讀技巧指導。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注重英語文化背景知識,豐富學生的內容圖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其理解、分析、推理和鑒賞力,提高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中學英語大綱[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王佃進.對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分析[J].教學與管理, 2009, (3): 115~116.
【關鍵詞】閱讀教學 背景知識 圖示理論
背景知識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能忽視。
一、背景知識的內涵及理論依據
背景知識是指學習者業已習得的知識。背景知識包括人們所學的語言知識,對所學語言材料的體裁、寫作手法和修辭手法等的理解以及與所學語言材料內容相關的社會文化方面的知識等。
理論依據是圖示理論。圖示理論認為,任何語言材料本身并無意義,只能由讀者根據自己的背景知識建構其意義。圖示一般分為三種類型:語言圖示(linguistic schemata)、內容圖示(content schemata)和修辭圖示(rhetorical schemata)。
圖示激活有三種模式,即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和交互模式。教師應采取各種方法建立聯系,培養學生運用圖示的能力。
二、激活背景知識在閱讀教學中的意義
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可以使其對閱讀材料的理解更加透徹,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這種知識的積累又為其以后閱讀活動中背景知識的激活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三、激活背景知識的策略
1.提問法。關鍵是使所提內容緊密聯系課文內容,在它們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例如、SERC Book 1B Unit 13 Reading We Are What We Eat部分Pre-reading中的問題如下:(1)How many meals do you have every day? Which meal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Why?(2)What kind of snacks do you take?
問題(1)中引出的結論是:一日三餐為我們身體提供了充足的營養。針對問題(1)再對問題(2)展開討論。
2.小組討論法。例如,在教學SERC Book 1a Unit 1 Reading Chuck’s Friend前,讓學生討論一個問題:
If you have to live on a deserred island,and you are allowed to live with one of the following characters,whom will you choose, Wang Xifeng,Zhu Bajie,Little Swallow,or Liu Huifang(注:《渴望》中的女主角)?And why?
學生的興趣高漲,積極設想,各輸己見。
3.預測課文內容。教師根據課文內容啟發學生思考,大膽預測閱讀材料的主要內容或結構層次。這很容易將文章中的內容與其已有的背景知識聯系起來,使其閱讀變得輕松。
4.使用網絡視頻或圖片資料。多媒體能為學習者創設真實的情境,能夠生動直觀地激活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教學掛圖可以啟發學生思考,為什么建筑設計師能夠設計出如此美麗的建筑,而后再引導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預測。
5.敘述與主題相關的故事。敘述一個與本課主題相關的故事,并作針對性的提問,可以充分激活學生的相關背景知識,使其對課文內容及結構方面的知識理解更加深刻。
6.設置閱讀目標。設置閱讀目標,幫助學生建立相關的背景知識。例如我在SDFC Bool 3 Unit 14 Reading
The Language of Honey-bees的讀前活動中設計了幾個問題,幫助學生了解、回憶和思考他們所見過動物的行為、習慣和交流方式等。
(1)In what ways do honey-bees convey information?
(2)How did Von Fnsch discover the ways in which honey-beescommunicate?
(3)What can you learn from Von Frisch?
在完成閱讀目標時,獲得了新的知識,激發了閱讀興趣。
7.使用概念圖。概念圖將某一領域內的知識元素按其內在關聯性建立起了一種可視化語義網絡,因此,它也是圖式表征中最常用的一種方式,其作用在于構建對于某個事件、某個客體或某種情形的解釋。
8.辯論法。教材中收錄了大量探討某一事物利與弊的小品文。可以安排讀前展開辯論,充分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例如,在SEFC Book 3 Unit 5 Reading Advertising教學時,組織關于廣告的利與弊的小型辯論。學生踴躍發言,多層次、多角度地分析了廣告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辯論后再作小結。在此環節中,學生對主題作了深入的思考,并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有效地激活了學生的背景知識。
綜上所述,背景知識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能否有效地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是閱讀教學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激發其閱讀動機,加深其對文本內容的理解程度,為英語閱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Carrell, P.L. and Eisterhold, J.C.1983.Schem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ogy[J].TESOL Quarterly.
[2]陳立軍.閱讀是一種美麗的享受――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0(25).
[3]趙小萍.淺談信息技術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山西電教.2009(02).
——基于閱讀有效性的探究
摘要
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是新課標的要求,也對學生的個人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必須要采取恰當的教學策略,以提升閱讀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對該問題進行探究。文章主要分為三部分,分別是閱讀教學概述及閱讀教學理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與策略以及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注意點。希望本文的探究可以為其他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有效性
引言
閱讀教學組成了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部分,伴隨著新課改的傳入,在時展的今天,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已然落后,無法達到《新課標》中要求的“培養學生感受閱讀樂趣”、“使學生領會作者感情”等要求,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并對閱讀教學理論進行研究,提出了三種閱讀教學的方法以及注意點,參照閱讀教學,給初中語文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案例。
一、閱讀教學概述及閱讀教學理論
(一)閱讀教學的特點與內涵
依照“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做出解釋,即閱讀教學是一種讓學生理解文章語句含義、遣詞造句情況、架構情況以及能夠解答文章習題的一種綜合性的教學模式。筆者通過深入分析,認為閱讀教學最終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得意”、“得言”與“得法”。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理解文章含義,并能夠明確文章的布局并獲得“自我學習”的能力。
(二)閱讀教學的理論依據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遵從兩個理論,即信息傳播理論和閱讀學理論。并讓學生真正“學會閱讀”“愛上閱讀”。結合教學情況來看,筆者認為學生“學會閱讀”,獲得閱讀知識的過程就是存儲變換輸出這一系列過程,而且是相結合于“信息傳播理論”的,因此初中語文教師需要遵循這一理論對學生進行逐層教學,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閱讀知識。由于互動能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所以,閱讀教學理論強調閱讀活動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因此初中語文在教學中也應將“互動性”擺在至關重要的地位。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與策略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在如今信息化的時代中,包括手機、電腦、Ipad等多樣化的媒介的出現致使初中生閱讀出現“表層化”、“隨意化”以及“感性化”的特征。雖然閱讀媒介愈加豐富,但基于這種情況的出現,教學閱讀是時候做出調整了,目的是為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由于當前相當一部分教師僅局限于傳統教學思維,不注重對學生實行單一的教學方法,不注重創新教學模式以及調整教學方法,而太過注重“考點”,導致學生對閱讀無法產生興趣,最終使閱讀教學活動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另外,在教學中,部分教師未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致使學生興趣降低,影響了學生的閱讀學習效率,也影響了教師自身教學的有效性。
(二)主題式教學
由于當前初中學生閱讀“隨意化”以及“零散化”,在筆者看來,主題式教學策略就成了一種比較適用的教學策略,學生通過對閱讀知識進行系統性的掌握,“化整為零”。詳細來講,除了讓學生能夠對文章的內容進行了解之外,還需要對文章的語句、結構等多方面進行理解,其教學內容可謂是非常豐富的。因此被稱作為完整的閱讀教學。因此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需要選定一個主題,并以該主題為中心進行“發散”從而豐富了閱讀教學內容,加深了學生對閱讀的理解。主題式教學的應用也需要教師對學生本身的水平有較多的了解,這樣所提出的問題方能真正調動學生思考的興趣,不能太難或者太過簡單,否則起不到教學有效性的效果。
(三)課堂整合式提問
所謂課堂整合式提問的內涵即“提綱挈領”以及“整體化”,通過對閱讀教學中的每一個問題的串聯,使閱讀教學整體化,從而使學生能夠借助一個一個的“問題鏈”主動深究,最終把握文章的整體性。具體來講,教師應當在教學中依照上文所說的“信息傳播”理論,通過提問學生的方式來進行探究,使學生“存儲”文章知識,再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回答,自由發揮,反饋自己所學的知識。通過以上方式,以期達到較優的教學效果。當然,課堂整合式的提問需要語文教師熟知所教學內容有整體,甚至整個初中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都要了解,這樣方能更好的進行整合式提問。
(四)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策略實際上是“閱讀理論”的表現形式,閱讀理論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進行互動,與師生進行互動等,因而強調“互動性”。通過互動這種模式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并在這一氛圍中主動探尋知識,加深理解閱讀文章。同時,互動還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教師的教學活動起到預期效果。
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注意點
(一)注重整體閱讀以及關鍵詞句評析
對于初中的閱讀教學需要注意的是整體閱讀的把握以及關鍵字詞句的評價賞析。通過整體閱讀能夠幫助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情感以及中心思想的表達有大體的了解與把握;而引導學生分析關鍵字詞句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在思考的過程中感知文字的內涵、美感、使用藝術等,對提高他們對文字的運用能力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當然,對字詞句分析時需注意到不能只傾心于華麗的辭藻,最好是對語言進行合適的運用,那些貼合實際,樸實的語言,同樣需要認真品析。
(二)重視讀寫結合以及拓展課外閱讀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當注重“讀”與“寫”相結合,培養學生自我思維能力,且能夠在寫作中很好的表達出自己的意愿,當然,在初中語文教學階段,可以首先通過片段模仿這種簡單的模式,訓練學生作文表達能力進而培養其寫作能力。另外,由于篇幅的限制、學生可接受的知識面窄,又考慮到教學規劃,精選收入課本的課文雖然代表性很高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紤]到教學大綱、學生學習情況以及課文內容等因素,課外閱讀也是必不可少的的??梢越o學生推薦一些課外讀物,在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同時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結語
本文是探究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文章在論述了閱讀教學的相關理論后并提出了閱讀教學的三個策略,指出了閱讀教學中需要注意到的地方,目的是為初中語文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同時希望有更多的教師能參與到其中一塊探究,從而提升閱讀教學的效果,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嵇存琴.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提高策略分析[J].
英語廣場,2018(09):164-165.
[2]李家惠.
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路探討[J].
中國校外教育,2018(05):130.
關鍵詞 第二課堂 英語教學 高中教育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Suggestions on High School English Second Class Activities
GAO Guiling
(Hubei Gong'an No.2 Middle School, Jingzhou, Hubei 434300)
Abstract The opening of the second class can compensate for the lack of conventional teaching time, provid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use English, it will greatly expand student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but also can play the creativity of studen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posal as well as the need for a second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related activities carried out by the second class.
Key words second classroom;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secondary education
1 重視英語第二課堂活動的必要性
(1)現實背景。筆者曾對我校作過問卷調查:大部分學生課外閱讀時間太少并且很難找到一些合適的閱讀材料;有的根本沒有課外英語學習時間;報刊雜志是學生攝取課外英語信息的主要來源;學生最喜歡欣賞影片和學唱英文歌。由此可見,學生課外學習的潛力亟待挖掘!我們很遺憾地看到:曾幾何時,課外英語學習活動竟成了被遺忘的角落。英語第二活動之于學生是一件“想說愛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2)理論依據。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課外教育活動是學生智力生活的策源地?!蔽覀円私鈱W生需要什么閱讀材料。教師要鼓勵他們追求閱讀的更高層次的需要read for pleasure和enjoy themselves。學生往往對課外美文很感興趣。我們在教育過程中不能死抱著一本教科書,我們還應當對教材add much。學生的英語只有大量地輸入(Input),才能有大量的輸出(Output),而這光靠課本內容和課內有限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
(3)課標要求。新課標在高中英語課程七級目標總體描述中講到:“能讀懂提供中學生閱讀的英文原著簡寫本及英語報刊,能主動擴展和利用學習資源,從多渠道獲取信息”。八級目標中的 “讀”的技能中描述到:“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30萬詞以上。在中學生正常的閱讀速度下,除去雙休日以及其他節假日,估計我們的學生大概需要2個小時以上的課外閱讀時間。
2 活動建議
(1)創辦校園英語角。定一個時間,定一個地點,定幾個話題(topic),組織每周一次的校園英語角活動。我們學校的6位外籍教師,都很支持這項活動,他們每周必到。我們還輪流安排兩位英語教師參與協調工作。全校師生踴躍參加,在英語角,圍繞那些熱門的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發表看法,大膽交流,在活動中引導學生敢于開口,走出“啞巴英語”的困境。
(2)開展英語研究性學習。通過英語研究性學習,學生可以進行開放式的學習,自己選題,自主探究,自由創造,將所學知識和課外知識和諧結合,培養語言實踐能力和交際能力。高二學生在學習New SEFC B6 Unit4 Global warming 后,了解水污染、空氣污染、環境破壞、貧困和饑餓問題后,可以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有關課題的研究,例如:Pollution, Waste recycling,World’s food problem 等等。
(3)進行英語短劇表演。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課文內容編成舞臺劇,由學生發揮想象力,在課文基礎上改寫臺詞,布置舞臺,安排演員,準備道具等。例如:SEFC IB Unit 15 The necklace, SEFC IIB Unit 19 The Merchant of Venice 等課文,均可以用短劇表演形式來處理,讓各種語言環境呈現在課堂上,學生很容易進入角色,進行自然交際,使“無意學習”和“有意學習”有機交融。
(4)嘗試英語任務訓練營。英語任務訓練營活動,能較好地貼近學生的生活,容易培養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做法是:在現場假定或布置幾個場所,如商店,理發店、銀行、旅行社、森林、博物館等。教師設計合適的英語情景及難度相當的任務指令(task),要求學生按照要求,運用自己所學過的英語,執行指令。順利完成任務者可獲得獎勵。
(5)在英語笑話中互聽互動。學生在課余搜集一些英語笑話或腦筋急轉彎,講給全班同學聽。聽不懂的可以再重復,待大部分同學真正地笑了之后,然后讓幾個學生來轉述或解釋這個笑話的大意?,F摘錄以下兩則學生收集的笑話:
①——Which can move faster,heat or cold?
——Heat,because you can catch a cold.
②Lady:Don’t be afraid of the dog. You know the old proverb,“A barking dog never bites.”
(下轉第182頁)(上接第158頁)
Sam:You know the proverb. I know the proverb. But does your dog know the proverb?
(6)在繞口令比賽中激發興趣。鼓勵學生進行繞口令(Tongue twister)比賽,看誰說得快,說得準,說得流利。通過該項訓練,既能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又能促進學生掌握發音技巧和語音語調,熟悉詞性,記憶單詞。如以下幾則:
①A writer named Wright was instructing his little son how to write Wright right. He said:“It is not right to write Wright as ‘rite’——try to write Wright aright!”
一個名叫賴特的作家正在指導他年幼的兒子怎樣把賴特寫對。他說:“把賴特寫成‘儀式’是不對的,一定要把賴特寫正確!”
【學習要點】雙元音[ai]在這個句子中出現了13次之多,非常有助于我們張大嘴巴練習此音,為脫口而出做口腔肌肉準備。
②Canners can can what they can can but can not can things that can’t be canned.
罐頭工人能夠把他們能做成罐頭的東西制成罐頭,但是不能把無法制成罐頭的東西制成罐頭。
【學習要點】這個句子中一共有四組can,每組的前一個can都表示“能;能夠”;而后一個can是一個普通的及物動詞,意思是“把…裝罐;把…制成罐頭”。
③Good cookies could be cooked by a good cook if a good cook could cook good cookies.
如果一位好的廚師能做出美味小甜餅的話,那么好吃的小甜餅是能夠由這位廚師制作出來的。
【學習要點】17個字詞中12個含有短元音[u],需要收12次小腹,猶如鍛煉身體。
④Jenny and Jimmy went to Jamaica and Germany in January,but Joan and John went to Jordan and Japan in June and July.
詹妮和吉米一月份去了牙買加和德國,而瓊和約翰在六、七月去了約旦和日本。
【學習要點】通過這個繞口令,可以順便熟悉四個常見的英美人士姓名,四個國家名和三個月份名單詞。
另外,英語活動課還可開展英語演講比賽,英美影視作品欣賞,英語歌詠比賽,英語晚會,英語作文大賽,英語游戲等豐富的活動形式。
活動課是常規教學的有益補充,但不同于常規教學,也不受教學進度限制,有極大的靈活性和選擇性。通過這些活動,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提高了對語言的理解力、領悟力和使用能力,同時大大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主動性,培養了英語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