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7 09:05: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詩詞問答知識競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 淺淡高三文科特長生的地理復習指導 藝術特長生,還是藝術生? 考級 并不直通藝術特長生 藝術特長生,此路不通? 藝術特長生的教育探究 親歷“藝術特長生”招生 藝術特長生數學教學初探 藝術特長生招生傾斜 談談特長生在高考前如何做到科學用嗓及嗓音保健 淺談高中體育特長生的科學選材與訓練 高中體育特長生的科學選材和培養初探 制霸、復蘇、逆襲 特長生 高等學校招收藝術特長生 如何做好藝術特長生的數學教學 對藝術特長生德育教育的探索 淺談高校藝術特長生的招生與培養 藝術特長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 藝術特長生:幸運的受益者? 藝術特長生走高考“特色之路”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 > 政治 > “文科學霸”逆襲藝術特長生 “文科學霸”逆襲藝術特長生 雜志之家、寫作服務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鄧郁")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中華好詩詞》在10月19日開播,加入漢語文化節目的競爭。闖關、綜藝等電視包裝手法被用來包裝漢字、古詩詞,引起了這一類節目的收視熱潮。
在試題中出現“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時候,《中華好詩詞》的評委席上出現了分歧。
分歧的焦點是“見”應該讀“xiàn”還是“jiàn”。
中南大學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楊雨認為:“如果讀‘xiàn’,那是山在呈現出來,并不是這位詩人有意地要去看什么?!彼矚g這種“現南山”的悠然。
趙忠祥和明星守擂人喻恩泰不同意了。 喻恩泰高舉起手,做出采菊的姿態,說:“詩人是在采菊那一瞬間,心很悠然地看到了山。”
“采菊有那么采的嗎?”楊雨反問。一旁趙忠祥悠悠然地說:“有,有……楊雨老師,在植物和動物方面,我略占上風……”
全場哄笑,掌聲四起。
在過去幾個月里,類似的漢語競賽節目迅速占據熒屏,并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話題。仿佛一夜之間,選秀的明星從歌舞高手變成了文科學霸。
在中央電視臺推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前后,河北衛視推出了《中華好詩詞》,河南衛視則推出了《漢字英雄》,日前又傳出消息,要請崔永元來主持姊妹節目《成語英雄》。
在此之前,沒有人想到這一類打著“復古”、“傳統”和“文化”旗號的節目,能夠獲得如此高的收視率。 不能唱歌了,那拼文化吧
《中華好詩詞》總導演楊寶昆記得,節目的創意是在今年8月19日中午提出的。當時,河北衛視發展研究部主創人員和一位臺灣電視人一起搞“頭腦風暴”,他們面臨的壓力來自“限歌令”。
7月24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消息,為避免電視節目形態單一雷同,總局將對歌唱選拔節目實施總量控制、分散播出的調控措施。兩個月之后,廣電總局升級“限歌令”,2014年有可能只有四檔音樂選秀節目得以存活。
在楊寶昆他們感到壓力倍增之前,已經有人提前找到了突破口。
8月2日,央視科教頻道推出了《漢字聽寫大會》。在播出之前,它幾乎沒有做任何大張旗鼓的宣傳,但節目播出六個小時之后,在微博上便成為電視節目話題排名第一位,隨后收視率節節攀升,迅速突破2%。這對一個沒有歌舞、沒有明星導師的課堂節目來說堪稱奇跡,因為同期的《快樂男聲》最高收視率只突破了1%。
《漢字聽寫大會》的播出并非靈感忽至,它籌備了整整六年,設計完成于四年前。
“它是多年來的一個電視夢想,但我需要等待一個敢于支持原創的媒體?!惫澞靠倢а蓐P正文說。 當競賽要展示文化時,明星不得不好好學習。在《中華好詩詞》的候場間里,所有參賽明星都在捧著手機狂背詩詞。
他的創意來自美國的全國拼字比賽,這是一檔從1925年開始舉辦的比賽??吹揭幻?0年前參加過比賽的老人指導他的外孫參賽,關正文深受感動。他感慨道:“在美國這樣的多元化國家,拼字比賽讓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共同的美國夢中找到了共同點?!?/p>
在得到央視科教頻道的立項之后,關正文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按照國外做節目的模式,制作了一本厚厚的節目執行手冊,對所有的細節進行了盡可能詳細的規定。然后,迎來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成功。
借著央視節目的走紅,更多人發現了早在7月份就已播出的《漢字英雄》,這是河南衛視跟愛奇藝網站聯合制作的漢字聽寫節目。
對于楊寶昆和他的搭檔們而言,再去制作一個寫漢字的節目就是愚蠢了。他們想到了歌曲《但愿人長久》。上世紀80年代,臺灣作曲人梁弘志為蘇軾的一闕《水調歌頭》譜了曲,由鄧麗君演唱,之后傳唱華人世界。
“為什么我們不能做一檔普及傳統文化、傳統詩詞的節目呢?”大家變得興奮起來,當天下午,楊寶昆起草完方案,交給部門領導,晚上,他收到了臺長批準立項的通知。 文科生的逆襲
漢語節目乍起的熱潮,讓人依稀想起曾經在熒屏上幾起幾落的電視益智類節目。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本著教育群眾的原則,各個電視臺都播出了知識競賽節目,比如《黨史知識競賽》、《中學生知識競賽》,甚至《節水知識競賽》。由于形式呆板,很快被邊緣化。
1998年,中央電視臺開播《幸運52》,并在兩年后奪得央視的“年度電視節目”獎。一時各種益智類節目紛紛亮相,并廣受歡迎。這個名單中包括江蘇電視臺的《無敵智多星》、湖南電視臺的《超級英雄》以及央視的《開心辭典》和《三星智力快車》。
但是隨著電視選秀的興起,這些曾經紅火一時的益智類節目又一次被邊緣化,它的再次回潮則是去年曾一度聲勢頗大的《一站到底》。但是跟它的前輩相比,這個問答競賽的電視節目已經算不上益智。它的問題不再關于天文地理文史藝術甚至數理化,而是“灰太狼的老婆叫什么?”和“紫薇的親生母親是誰?”
從2004年《超級女聲》火爆全國開始,選秀節目已經統治了電視熒屏整整十年,它不斷變化形式來刺激觀眾的神經,但是一次次的刺激,也正在讓電視機前的人們感到疲倦。而漢語節目的智力挑戰,恰好撩撥到了昏昏欲睡的觀眾,而“漢語”兩個字,似乎正呼應了人們深藏心中的文化焦慮。
《漢字英雄》制片人馬東說:“做漢字節目其實就是差異化的選擇,為什么是寫漢字?因為漢字在中國人心里有獨特的位置。因為介質變化觸動了人們內心的懷舊情緒,《漢字英雄》可能喚醒了這種共振點。”
在過去幾年中,隨著電腦和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疏離了手寫漢字,提筆忘字也早不是新鮮事。教育部前新聞發言人王旭明曾在其微博上發起倡議:“解放孩子,救救漢語!”呼吁小學取消英語課并更注重漢語學習。類似的呼吁,已經多得讓人感到麻木,但是普遍的擔憂卻不斷被提醒、強調。
尤其是在看到電視里的題目,觀眾心中一片茫然,同時有一個聲音叫喊著“我以前知道,現在居然忘了”的時候,它準確擊中了觀眾的心理。文科生在此時逆襲了藝術特長生。 讓明星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盡管好幾檔節目都極力避諱或淡化明星名人的作用,但毋庸置疑,重量級嘉賓是亮點之一。同樣,《漢字英雄》請到陳道明和韓寒做“幕后高參”,由于丹、高曉松、張頤武擔任現場嘉賓,化身“漢字先生”與選手進行互動。他們幾位通過解讀漢字的來龍去脈以及所蘊含的典故知識,拓展了節目的內涵和外延。
《中華好詩詞》聘請著名主持人趙忠祥和中南大學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楊雨為“大學士”,做點評嘉賓;請喻恩泰、左巖等六位明星充當守關人,全國遴選出的100位詩詞記憶達人是攻擂方。比賽設有 “百家爭鳴”、“挑兵點將”、“金榜題名”三個板塊。
詩詞達人必須通過搶答為自己贏得上場參賽權,上場選手可隨機挑選守擂明星進行答題比賽。擔任主持人的則是不久前剛剛從央視辭職的名嘴王凱。他們在臺上的互動讓節目妙趣橫生。
“‘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請問指的是哪一位詩人?”
“李白?!?/p>
鏡頭轉向評委席,趙忠祥說:“一直說李白一身傲骨,其實在這首《與韓荊州書》里頭,老實說他有點迎合?!辉阜馊f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他說我這萬戶侯都不想要了,就想見您一面呀。見您一面為什么,還是要一個什么官位?!?為了競賽,《漢字聽寫大會》的選手把《現代漢語詞典》背了幾遍,有的甚至手抄了一遍。
王凱一本正經地說:“這應該是李白作為屌絲找工作的時候。像李白這樣一個詩仙、一個謫仙人,可以讓高力士為他脫靴,也可以天子呼來不上船,但是在他處于人生低谷的時候,他也會把自己的架子放得很低?!?/p>
對于呼吁重振傳統文化的人來說,無論《漢字聽寫大會》還是《中華好詩詞》,場面都讓人感慨。
在《中華好詩詞》的候場間里,所有參賽明星都在捧著手機狂背詩詞,甚至在大舞臺上現場錄制的間隙時,他們也在或背誦或互相交流。喻恩泰甚至在錄制之前閉門三天,在家苦讀。目睹此景的趙忠祥曾經感慨,“導演快來拍呀,這場景多感人??!”
至于比賽的激烈程度,也毫不亞于各種紅極一時的選秀PK。
10月18日,央視《漢字聽寫大會》總決賽的決戰時刻。安靜的現場只有鐘聲滴答,彌漫著結果行將揭曉的緊張。
聽到“chen mu qie chi”的題目,選手于加敏在電腦答題版上寫下了“瞠目”。在眾人屏息的寂靜中,她猶豫了片刻,擦掉“瞠目”,重新寫下文字正確的“瞋目切齒”。
全場的觀眾和她在場外的同學發出一片驚呼聲,為她的“轉危為安”鼓掌。女主持人冀玉華直呼:“我的心臟都快受不了了!” “錦標賽”導向是難免的
《漢字聽寫大會》比賽中,選手不僅書寫錯誤要被淘汰,書寫不規范也將面臨出局,堪稱史上最嚴格的聽寫競賽。
參加比賽的選手都是由各省嚴格選拔后,派出的漢字聽寫高手。隨著各省代表隊不斷亮相比拼,各省的支持方也紛紛在新媒體平臺組建后援團,開始一路陪伴著所屬省隊選手的蛻變和成長,其規模和競技模式被稱為漢字聽寫“全運會”。
在這種賽制下,持續幾月的《漢字聽寫大會》“捧紅”了表現出挑的杭州外國語學校。帶隊的蘇云生老師說,在備戰決賽的十天集訓里,學生的任務是掌握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1780頁,5萬6千個字、詞組,平均每天掌握150頁。每天,他們要花上16到18個小時學習,凌晨兩三點才睡覺。她笑稱,原先和學生們比賽總是贏,但經過集訓后的孩子實在太強了,她稱他們是“現代漢語詞典小六版”。 對收視率的擔心很快被熱播所打破,《漢字聽寫大會》的收視率直逼最熱的選秀節目,而參賽的高手也成為新的偶像。
其中的幾位優異者也如明星般在學生群體中受到了“膜拜”,15歲的劉浥塵被奉為“大師”,為了競賽,他把《現代漢語詞典》手抄了一遍。
這樣的做法,流沙河老先生笑著說“太辛苦”。在他看來,認字,不是用突擊的辦法?!拔淖只蛘呶幕こ黾毣?,文火燉肉,才符合它的發展規律。”
但他很能理解電視競賽的特性:“任何一件事,一旦你有懸賞,有特殊鼓勵,都會出現一點偏差,叫做‘錦標主義’。這是難免的。但沒必要去拿這個來指摘節目本身。”
此外,對于節目的吐槽和批評,最集中地體現在題目難、漢字冷僻上。如果說“貔貅”、“戶樞不蠹”還算普及,“犖犖大端”、“裂璺”大概可說超出一般人的知識范圍了。擔任《漢字聽寫大會》解說的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都不由得感慨,“這些詞太古雅了”,“誰都不知道”。
關正文表示,對于難度的判斷他們只能靠自己的經驗推想。節目組將漢字詞匯從所有人都能寫對的到所有人都寫不對的分成了十個等級的難度:“比如第六級,就推想60%的選手都該寫不對,第八級就是80%的選手都該寫不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控制現場比賽的節奏,不至于讓競賽無休止地進行下去?!?要很辛苦地面對商業主流
“恭喜大陸有這樣的節目。起碼在臺灣,現在這樣的節目絕不可能生存?!边@是臺灣文化人張大春的第一反應。
對有關漢語的電視“綜藝”節目,張大春并不陌生。他記得40多年前,自己上小學五年級時,看過一檔叫做《以小見大》的節目,主持人是臺灣電視公司的演員田文仲。節目里首先出來一小段文字,如“環滁皆山也”,接著現場觀眾再背誦后半部分乃至全篇。
“真把我嚇壞了,他們太厲害了!”
不過那檔節目只維持了一年,“今天全臺灣2000萬人里,記得它的不到3000了吧?!?/p>
后來他還參與過讀書節目的主持制作,也只撐了三年,而且還靠其他類型的節目養活。如果沒有新聞局、文建會出錢支持,會死得更快。
“電視作為傳播工具,有很多責任和面向。策劃者要很辛苦地面對商業主流?!彼磉_了對彼岸同仁的敬意,卻不想用大話來評論這類節目的積極效應,拔高大眾對節目的期待,所以“不要說什么全民會怎樣、能夠長期地對庸俗大眾產生什么影響。”
毫不意外,最追捧這幾檔漢語知識節目的,是有孩子的家庭。他們不用擔心孩子跟著歌舞選秀中那些“過分有個性”的偶像學壞,也喜歡這種寓教于樂,這些節目無疑是“最令家長放心的綜藝節目”。
一、注重導入藝術是構建有效課堂的保證
語文教學是一門極富藝術特色的創造性活動,如何化平淡的課堂為神奇的世界,增加課堂的藝術魅力,營造寬松學習氣氛,把學生的注意力牢同地吸引到課堂上來,一直是我們語文教師探尋的目標。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币粋€好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引起他們的注意,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身臨其境,讓文中的景物、情感融入他們內心世界,受到情感熏陶。
導入的設計有多種方法,如講故事、背詩詞、聽音樂、欣賞圖畫、引名言警句、設置問題、營造情境,等等。在教學《再別康橋》一課時,我先設計了一個小小的知識競賽——詩歌接龍。我說上句,要求學生接下旬,對接得好的同學給予表揚。我說“桃花潭水深千尺”,學生接“不及汪淪送我情”,我說“海內存知己”,學生接“天涯若比鄰”,我說“勸君更進一杯酒”,學生接“西出陽關無故人”……然后,我又問這些詩句是表達什么感情的,學生很容易就知道這些都是表達離情別意的,水到渠成地引出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這種恰到好處的導入既加深了學生對古詩的印象,也激活了課堂,學生以極高的興趣學習了這首詩,課堂成效顯著。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堂導入要努力創設適應文本教學的情境設置。如果教師能選擇適當的情境進行教學,就會激發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收到課堂教學的奇效。教粱衡的《壺口瀑布》時,我是這樣導人的,我先展示多幅壺口瀑布的圖片,并播放雄壯的背景音樂《黃河頌》樂章,讓學生欣賞,來激發學生胸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以強烈的氣勢感染學生,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從聽覺、視覺上給學生以深層的沖擊,不斷叩擊學生的心扉。緊接著水到渠成地引入導語:同學們,說起“瀑布”我們常常會想起“飛流起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飛瀑,想起“崖口懸瀑流,半空白皚皚”的奇景,那么位于我們中華民族母親河上的壺口瀑布有怎樣的氣勢呢?又何以征服無數的心靈呢?今天我們就通過梁衡的文章來領略這“天下黃河一壺收”的壺口瀑布的魅力。這樣的導入使全體學生的情緒受到了極大的感染,充分調動了他們的學習興趣,為成功授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從而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二、講求提問技巧是構建有效課堂的關鍵
課堂提問是教師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的基本控制手段。課堂提問既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藝術。若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科學準確、恰當有效的課堂提問是必不可少的。在中職階段,學生語文基礎普遍低下,怎樣開展有效的課堂提問,充分積極調動學生參與熱情,激發他們思維的積極性就顯得格外重要。有位教育家曾提出:教師如果不熟諳提問的藝術,他的教學是不易成功的。在課堂教學中要想讓學生愿意打開心扉,暢所欲言,把思考的精神負擔轉換成一種身心上的娛樂和享受,這需要我們在設問的精巧上下足功夫。設計問題要始終致力于找出能誘發學生思維的興趣點,使提問真正體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效的課堂提問,我認為應從客觀實際出發,主要必須堅持二個原則:一是應根據教學的知識內容與思想內容,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來精心設計問題。二是根據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與心理特點。
1.課堂提問要難易適度。問題過難與問題過小、過淺、過易,都無法達到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贊可夫認為:“教師提出問題,課堂內二三秒內就有多數學生舉手回答是不值得稱道的”。如不少教師在課堂上喜歡提出“是不是…‘對不對”之類的問題讓學生回答。在表面上看似課堂氣氛熱烈,學生興致勃發,情緒高昂,其實這反而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費時且低效。教學杜甫《登高》這首詩時,我曾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杜甫的作品和李白的作品在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上有什么不同?”面對這個問題,學生們一臉茫然,無言以對,課堂氛圍陷入尷尬的境地,最后只好由自己來回答。我想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這個問題太深奧了,對于中職學生過于勉為其難了。超出學生接受能力的問題,還是盡量不提,否則會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和信心。因此問題的設置要難易適度,這對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
2.課堂提問要宜精而恰當。我曾聽過這樣一堂課,有位教師在一堂課上提問學生60多次,平均每分鐘提問一次,學生陷入了問題的海洋,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思考每一個問題,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高,課堂氣氛沉悶,最后課堂變成了教師自問自答的“獨角戲”,課堂效率低下。所以課堂提問應把握好“量”,要宜精而恰當。心理學研究表明:中職生注意力持續的時間大約為20分鐘,很容易分散。教學實踐也告訴我們,提問過多,便成“滿堂問”,往往會淹沒教學重點;提問深了,會挫傷學習積極性。因此我們必須要徹底改變這種大量泛濫的、并不能啟發多少思維的課堂提問的弊端,避免教師一個接一個地提問,使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回答的地位,要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思考問題,也要給學生的自由提問留出機會和時間,從而形成一種師生互動問答的良好氛圍,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課堂提問要啟發學生思維。教師設計問題時要盡可能突破“標準答案”的框架,讓答案具有多維性,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創造性思維。如教學《雷雨》時,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問題:你認為周樸園三十年來對梅侍萍的懷念是真情還是假意?周樸園對梅侍萍有沒有感情?這個問題有一定的開放性,當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時,他們在發散思維的激引下的見解也就豐富多彩了。有些文章的情節常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和思考余地。要是在這些情節的“空白”處設置問題的話,學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也更容易得到激發。
三、靈活恰當的教學方法是構建有效課堂的基石
為了達到葉圣陶先生所說的“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作為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而且要有一套靈活恰當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就是教師為實現教學目標、任務所采取的主要手段。經常有具備較高文化知識水平的教師卻不能教好學生的現象,很大原因在于他們沒有探求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特別是中職語文教學,面對著的是缺乏學習熱情、基礎普遍低下的學生,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方式方法上要徹底改變“滿堂灌”與“注入式”教學,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目的,采取點撥啟發、情境模擬、角色扮演、問題討論、自學合作等靈活恰當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當中,以提高語文的課堂效率。
例如,在上《天山景物記》時,針對導游專業的學生,我給學生創設了一個情境,假設你們現在正在帶團,你們就是張導、李導,這是一個新疆團,我們下一個要參觀的景點是天山,請你為你的團友做簡單的介紹。然后安排學生分組自讀課文,每組分別由部分同學飾團友,由兩位同學飾導游,一位同學飾旅行社經理。在刀郎的《新疆好》的歌聲中,新疆團天山一日游出發了,團友按照旅游進程(本文的游覽順序),從外到內,一路“游”一路提問,導游一一解答,最后由團友向經理反映對本次旅游的滿意程度和對導游的意見來決定導游表現的優異程度,并評選出最佳導游獎。整堂課氣氛活躍,成效顯著。這種開放與合作探究式的教與學,使學生們愉悅地體驗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也體驗到了主動學習后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