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高中語文教學經驗分享
時間:2023-10-05 10:38: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中語文教學經驗分享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4B-0115-02
隨著《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的逐步實行,審美教育在高中語文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受到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的關注。但是,在高中語文審美教育中存在學生感知美、理解美、鑒賞美等方面能力不足的問題,使得語文審美教育效果不佳,阻礙了學生語文理解和認知能力的發展。語文審美教育的開展有助于學生提高人文素養,實現自身關于物質與審美的合理結合,提高素質與審美能力,促進生活審美的不斷提升??梢姡咧姓Z文審美教育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具有較高的實踐意義。本文針對高中語文審美教育中教學實踐存在的問題,探析提升高中語文審美教育實踐性的措施。
一、高中語文審美教育中的實踐性
高中語文審美教育的實踐性可從審美教育在新課標下的定位、審美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任務、審美教育在語文學科教學中的作用等方面進行論述。
首先,從審美教育在新課標下的定位來看,高中語文審美教育通過提高課堂生動性,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良好的道德素質,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是一種高層次的語文教學。
其次,從審美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任務來看,審美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加強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有助于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實現學生的自我完善和超越。
最后,從審美教育在語文學科教學中的作用來看,高中審美教育的內容包括文字、詞匯、語法等多個方面,是傳授知識和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機結合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高中語文審美教育的實踐性還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學生面對嚴峻的高考挑戰提供休憩的空間,進而提升學生的應試能力(包括綜合認知和應試心理兩個方面素質)。
二、高中語文審美教育中實踐性教學存在的問題
語文教學中對審美教育的研究包括教材美、教師美、教學美等方面的內容,隨著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研究的不斷推進,研究者普遍認為高中語文審美教育中存在以下問題:教學目標偏向功利性;教學內容片面注重自身教學,對學生的能力認識不夠,導致教學內容劃分不合理,學生對審美教育理解不深入,教學過程中忽視學生的創造性。
首先,從教學目標來說,高中語文審美教育的教學目標偏向功利性,教學活動中教師以學生成績為教學的主要目標。以考試為目標的審美教育,不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阻礙了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同時也導致學生理解和認知能力下降,抑制了學生記憶力和想象力的發展,不利于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實現學生的自我完善和超越。
其次,從教學內容來看,教師只注重教學和自身的發展,對學生的能力認識不夠,導致對教學內容的劃分不合理,學生理解不深入。教師只注重自身的教學“表演”的教學方法,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生對語文教學內容理解不夠,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不利。同時,教師忽略了語文的文化傳承這一重要功能,使得教學內容劃分不合理,容易導致學生對語文審美的理解不深入。
最后,從教學方法來看,教師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創造性,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隨著高科技的不斷發展,許多教師對多媒體等新興教學方法過于依賴,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缺乏內容創新和對學生思維的啟發,進而導致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缺失。教師應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充分認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注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進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促進高中語文審美教育實踐性的措施
基于高中語文審美教育中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教師應堅持高中語文審美教育中的審美性、情感性、開放性、持久性以及師生對話等原則,充分認識和把握學生的能力,通過以下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高中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實踐性。
(一)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提升對高中語文審美教育的重視度。首先,學校和教師要敢于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束縛,從思想層面提升對高中生審美教育的重視。學校可以組織或者鼓勵教師參加一些關于高中語文審美主題的研討會、學術交流會,邀請一些在語文審美教育方面擁有豐富經驗的一線教師和專家來分享審美教育的價值和意義。其次,教師要從內容和方式方面對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有一個明確的定位。高中語文教學除了對學生遣詞造句和(下轉第118頁)(上接第115頁)言語表達與溝通能力方面的培養外,更多地注重對學生認知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育,使其能夠根據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情況進行自主的思想表達與溝通。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通過閱讀、作文寫作等常規的項目的創新性教學來逐步引領學生進行審美方面的認知與提升。例如,教師可以以“春”為主體,組織學生進行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的一些經歷及想象來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提升學生審美的能力。
一.在高中語文課堂中融入誦讀教學的重要意義
誦讀是一種藝術,能夠將文字轉化為聲音及內心的感悟。在語文課堂中開展誦讀教學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具體而言,誦讀教學的意義包括以下幾種:(1)能夠讓學生深刻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從而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昂汀?、“理”“仁”等是中華文化精髓,只有讓學生誦讀課文,才能更好地理解優秀文化以及接受文化的熏陶。(2)誦讀教學還能夠使語言表達方式變得規范化,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普通話水平。(3)誦讀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學,從而有利于文化底蘊的形成及文學素養的增強。
二.高中語文課堂誦讀教學策略分析
1.充分把握高中語文教學本位,有效發揮學生在誦讀中的主體地位及作用
新課標實施后,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不僅包括讓學生能夠掌握口頭語言及書面語言,同時還包括了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向學生灌輸人文精神,使語文學習所具有的人文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地發揮。因此在開展誦讀教學的過程中,應把握好以上教學本位,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充分發揮積極性及主動性,從而通過誦讀教學培養語文意識及落實人文主義精神的灌輸。例如在對《離騷》進行教學時,可以先引導學生對詩歌進行獨立誦讀以及自主感知,在經過獨立誦讀環節之后,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誦讀自己比較喜歡或欣賞的句子,并談談自己對于詞句的理解及體驗到的情感。在學生分享完自己所獲得的感悟后,教師可讓全部學生誦讀原文,將原文中飽含情感的詞找出來,同時對情感產生的原因及抒情的對象進行總結。如屈原因奸佞當道而“憤”,因國運艱難而“憂”及因相道不察而“悔”等。
2.創設教學情境,有效激發求知欲及誦讀興趣
當高中學生能夠對語文知識產生強烈求知欲時,就會渴望通過誦讀體驗課文中所描繪的意境。對此,高中語文教師應將教材作為依據,提煉課文原作者所產生的感悟以及描繪的具體意象,并根據感悟及意象創設教學情境,營造具體的誦讀氛圍,讓學生產生審美欲、求知欲,從而激發誦讀課文的興趣。例如在對《聲聲慢》進行教學時,可以在課堂上播放《月滿西樓》的伴奏音樂或純音樂,讓學生沉浸在教師所創設的情境當中,隨后再為學生講解原文內容并進行誦讀教學。再如誦讀《雨霖鈴》時,可以先播放曲調舒緩低沉的輕音樂,讓學生在傾聽音樂的過程中感受作者的惜別心境。當學生進入誦讀教學狀態之后,再播放《雨霖鈴》的示范誦讀錄音,以便使學生能夠在感受作者情感的基礎上進行誦讀,保證誦讀的過程中融入自己所體驗到的情感,從而有效改善誦讀教學效果。
3.強化師生課堂互動,讓學生深刻體驗誦讀教學之樂趣
在進行誦讀教學的過程中強化師生間的互動,不僅有利于語文知識的學習,還能夠讓學生深刻體驗誦讀教學給自己所帶來的樂趣。強化師生互動的方法主要包括三種,即學生與教師互讀,教師引導學生在誦讀課文的過程中注意思考問題,教師引導學生慢慢品味原文內容。例如在對《荷塘月色》進行教學時,可以采用三次誦讀法。在第一次誦讀之前,先播放課文誦讀錄音,讓學生在傾聽錄音的過程中展開想象,品味月下荷塘之夢幻美景,并體驗文中所流露的淡淡愁怨及哀傷,隨后教師提出問題并進行領讀,讓學生在第一次誦讀的過程中解答問題。當指導學生解答問題之后,便可以進行第二次誦讀,在二次誦讀中告知學生把握文章主旨,充分發揮想象力并讀出輕重。在進行第三次誦讀時,讓學生融入感情誦讀課文,從而將文中如詩畫般的朦朧意境讀出來。如此一來,教師就能夠聽到富有生機及活力的讀書聲。
三.結語
【關鍵詞】高中;語文思維;特點;教學方法
為了緩解早期教育體制對學生造成的壓力,教師要重新調整課堂教學模式,從教學方法改革開始,為學生創造更加優越的課堂學習環境。因此,從語文學習思維角度出發編制教學改革方案,有助于全面提升高中生的語文學習水平。
一、高中語文的重要性
高中語文教學課程體系的核心內容,對培養高中生綜合文化素質具有深遠意義。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語文是其它課程學習的基礎,作為漢語言文字集中的一門課程,與其它高中課程相互貫穿著,學好語文也是學習其它課程的基本要求。
二、高中生語文思維特點
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有人感到學習語文很吃力,主要是由于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沒有擁有一把打開語文之門的“金鑰匙”。從根本上來說,高中生感到語文課程學習難度,主要是期思維模式與課程標準不一致,尚未掌握科學的語文思維,才導致現實學習中出現一系列困境。筆者認為,高中語文思維特點包括:
1、歷史性。語文課程是立足于漢語言文字的教材內容,所有課題、教案都是用漢字語言描述出來,這些都具有歷史傳統元素。因此,高中生語文思維也帶有歷史性,從歷史中感受語文教材內容,才可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歷史內容,從歷史情境中學習語文知識,體會教材編寫內容,才能真正學好語文知識。
2、靈活性。中國漢字語言多種多樣,不同組合形式表達的語言含義也不一樣,這體現了高中語文課程的靈活性特點。為了展示語文教材固有的學習特色,高中生思維應當靈活多變,參照語文教材內容形式選擇不同的方式去學習,才能理解語文知識的要點。當然,這對于高中生思維活躍性要求更高,如何靈活變動思維是需要長期培養的。
3、系統性。語文是高中教學的核心課程之一,學習語文知識必須注重系統層次劃分,按照不同時段參與教學活動。一年級是語文學習的初始期,學生剛剛接觸語文教材,對學習語文要形成相對完整的概念認知;二年級是語文學習的關鍵期,學生必須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思維,詳細學習語文教材內容;三年級是語文學習的考核期,學生思維要靈活多變,結合高考大綱靈活地變換學習方法。
三、高中生語文教學方法改革對策
高中是學習生涯的特殊時期,尤其面對高考體制,學生往往承載著巨大的學習壓力,對語文課程學習失去了應有的積極性。為了進一步優化高中語文教學方案,教育部門頒布了新課標準則,指導教師與學生參與課程學習。針對高中生語文思維特點,注重教學方法改革是教師必須重視的工作,具體包括:
1、語言表達。關注學生的語言積累以及語感和思維的發展,幫助學生在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的實踐中,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增強語文應用能力,培養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是高中生必須具備的素質,對培養閱讀語感具有輔作用。
2、學習情境。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語文教學應該注意漢語言文字的特點,重視培養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
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自覺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
3、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有利于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應鼓勵學生在個人鉆研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及其他學習活動,善于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作和分享。
4、創新改革。教師本身也要堅持創新改革,學習更多的教學經驗、教學理念,為語文高效率教學課堂做好準備工作。教師要努力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繼續學習,更新觀念,豐富知識,提高自身文化素養;要認真讀書,精心鉆研教科書,在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合作互動中,加強對學生的點撥和指導,實現教學相長。
結論
總之,語文是高中教學課程體系的核心構成,學好語文是每一位高中生的學習目標。根據高中生在語文學習中呈現出來的思維特點,教師需適當調整原有的教學方案,依據新課標準則建立更加完善的課堂環境。其中,靈活變換課堂教學方法,注重教學模式改革,這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李瑾.淺論高中語文課創新教學設計的前提條件[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2012(06)
[2]劉艷麗.關于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教學整合的探討[J].新西部(下半月).2009(12)
一、雙向教學模式
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思維的限制,我國高中語文課堂常常是一種師生間的單向交流模式,具體表現為:教師在上唱獨角戲,學生在下被動接受同行們。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無法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有一個很好的了解。所以,制定出的教學計劃也無法反映出當前學生的真實需要,如此一來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便處于停滯的狀態,學生與教師彼此之間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心理上的隔閡,學生即便是有問題,也不會將教師列為第一討論對象。在交流出現塞車之后,有的學生對于難于理解的部分就會產生抵觸的情緒,從而使課堂陷入一片死寂。為此,打破現有的教學僵局,建立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模式是非常必要的,這樣的化,在交流中,就可以實現不同角度的想法和觀點之間的互換,大家一起集思廣益解決面臨的問題。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專門為交流和互動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隨心所欲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再比如,在提問上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為其量身定制包含不同難度的問題,力求滿足每位學生的需要。
不僅如此,在課堂上還可以鼓勵學生向教師提問,以培養他們嚴謹的邏輯判斷能力和敢于突破常規思維,勇于向權威挑戰的精神。在這其間,師生間相互學習、相互了解、相互促進,共同保持課堂學習氛圍的活躍。
二、教學情境的創建
高中階段語文的內容比較枯燥,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古文言文知識和晦澀難懂的詩詞,如果教師還是按照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學生難免會產生厭學心理。適當地進行教學情境的創建,是改變這一現狀的不錯選擇。在情境的創設中,可以充分利用課文的不同特點,例如講到鴻門宴等課文時,可以創建一種情景劇的教學方式。在表演中,學生可以對文中的角色有直觀的把握,可以近距離地體會主人公的喜怒哀樂。而且,在你一言我一語的臺詞表達中,原本死寂的課堂一下子活躍了起來,學生紛紛舉手表示要上來親身示范一番。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創建情境也是渲染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活力的好方法。借助于多媒體豐富多彩的網絡資源,平面化的語文知識立馬以3D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充分享受視聽說帶來的愉悅感之時,課堂學習的氣氛也達到。比如學習《孔雀東南飛》這首詩歌時,教師可以事先播放一段感人至深的教學視頻,讓學生們了解這一段曲折、凄美的愛情故事;再比如《詩經》一詩的意蘊較為深遠,教師可以播放一些節奏舒緩的古典音樂來創設出增強語文知識的可感知性的情境,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知識內涵。
三、課堂冷場的避免
考慮到當前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應當在現有的語文教學中避免冷場的出現。這一方面要求我們認識到,高中學生心理與以往學生心理層面上的不同,他們在心理發育上已經接近成熟,自身具有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和判斷力。如果我們對于語文課本知識的挖掘還停留在表面上,那么很有可能在高中的學生看來顯得特別的膚淺,因而造成對于教師所授知識的不屑一顧和輕視。
其次,對學生做出的答案進行評價時,一定要摸清學生的心理再進行合理的判斷,因為高中的學生通常很重視別人對其的評價,尤其是有異性在場時,這種評價對于學生的心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有可能就是因為教師評價得不合理,學生在心理上采取了封閉的措施,拒絕與周圍同學學習和交流,這樣學習的興趣也就大打折扣。
另外,教師在提問方面也要有所注意。我國當前的高中語文教育實行的是大班制教學,坐在同一個教室里的同學往往在學習上處于競爭的關系。如果我們提出的問題被成績較好的同學搶到,那么其他的同學無形之中就成為了那位成績較好同學的陪客。久而久之,學習好的成績更好,學習差的更加不愿意學習。課堂從此分化為兩級,教學的活躍度降到了低谷。因此,在這方面我們要格外小心。
四、加大人文關懷的力度
高中語文不僅要傳授語文學習的基本知識、應對高考,還應當承擔起相應的育人職責。在學生的情感生活建設方面,要充分運用課文中豐富的人文內涵,在學生面前揭示出深刻的做人的道理或者閃耀著光芒的世間真理。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性格養成上,高中語文課本也是很好的載體。教師要時刻注意到語言文字中所透露出的文化積淀,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使得學生對語文教學肅然起敬,在平時的生活中自覺地嚴格要求自己。
一、高中語文教學現狀
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是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標準之一,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卻常常因綜合素質不過關而出現很多問題,如不少教師在課堂中不能順暢地組織課堂教學,不能及時準確地解答課堂教學內容。對于學生來說,如果在語文的課堂中學得不夠扎實,那么他們會對接下來的學習產生很嚴重的畏懼心理,久而久之,會增加學生的心理障礙,學生害怕說錯,害怕被老師批評,被同學會恥笑,最終導致了學生不敢回答問題,越怕就越不說,越不說越怕,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二、微課的優勢
微課就目前來看,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中主要具有以下兩種優勢:第一,適合教學對象。高中語文的微課是根據每位學生的個性需要來展開教學的,微課需要具備學科學段的分辨能力,建立同一學科,適應不同水平的學生,比如同一個語文知識點,針對水平不等的學生,傳授的方法乃至內容都應該有差異。微課有利于教師進行個性化教學,同時也是符合“微課”的理念。第二,主要是認知方面。良好的微課設計應該是循序漸進的,不能跳躍式發展,不同的學生認知方式是有很大差異的,如對一些固執的學生,可增添一些視頻、圖像的形象知識,這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清晰的認知。還可以給予學生想象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可以得到更多的情景陶冶。在當今網絡發展迅速的時代,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快,與當前的博客、微博等一樣,微課也將具有十分廣闊的教育應用前景。
三、微課的重要性
微課是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使用多媒體技術用五到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的一段音頻或視頻。在教學中,微課所講授的內容呈點狀和碎片化,這些知識點可以是教材解讀、題型精講、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驗等技能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微課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它在語文教學中有很大的優勢。在傳統的教學中,大部分學生達不到系統整理知識和長時間的記憶和存儲的要求,雖然教師在不斷地傳授學生知識,但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卻不是很顯著,而微課平臺的使用就能夠幫助教師解決在授課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和傳統授課中出現的弊端說再見。教師把“微課”教學內容傳到互聯網的平臺中,學生可以通過手機、電腦和一些其他的移動終端進行查看學習。通過微課,學生可以學習到教師在課上傳授的知識,每當學生在沒記住和碰到學習問題的情況下,可以利用終端設備來自行解決面臨的難題。學生通過移動終端上網,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逐漸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這種學習氛圍濃厚的環境下,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會更加深刻,當下次遇到同種問題時就能順利解決,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傊?,微課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知識點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內容精簡、主題突出,有利于學習重難點的攻克。
四、微課應用的建議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課越來越受廣大師生喜愛,每位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吸收其精華,傳播“微課”的先進思想,盡快地學習并且提升自己的教學理念,勇敢地接受和運用這一教學模式,在“微課”的發展趨勢中找到自身的研究興趣點,實踐的落腳點,制作出能夠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微課”。在教學中,踐行課程標準對教師“充分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地使用教科書和其他有關資料”的要求。學校也要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要積極鼓勵教師制作“微課”,從對“微課”感興趣的少數教師入手,以點帶面,慢慢推動到備課組和教研組;還可以在校內組織成立“微課”小組,避免教師“單打獨斗,閉門造車、各自為政”的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學?;虻貐^還可以定期進行微課設計理念的創新研究以及“微課”技術的交流分享活動,以提升教師制作“微課”的能力。
五、結語
現在的時代逐漸進入了一個“微”時代,教學和技術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為學生的發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礎,滿足了當代高中學生的各種需求,同時也符合當代教育環境的基礎。此外,微課的應用將會幫助孩子們輕松地學習,降低教師的教學壓力,豐富教師的教學方法,從而促進語文教學的現代化發展。
作者:黃海明 單位: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六中學
參考文獻:
[1]魏淑娟,寧鑫.微課在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4(80):45.
1.創設趣味性的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根據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興趣來優化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對語文知識產生探究的好奇心。
在設計教學環節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采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探究知識,提高他們的思維活躍性,使他們對語文知識能夠深入思考,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在設計教學環節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采用多種方法進行。
例如,教師可以結合歌曲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進入到課文探究中,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直觀、豐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的情感融入到課文中,和作者發生共鳴;還可以創設表演情境,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表演,深刻地反映課文中人物的動作和思想;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朗誦課文,讓他們有感情地閱讀課文,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趣味性的教學環節不僅能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還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讓他們在輕松的學習狀態下進行知識探究,使他們的思維和認知能力有效提高,實現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因此,在教學趣味環節的設計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進行設計,使教學的每個環節都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他們積極地投入學習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加強師生互動,引導學生學會探究
教學活動是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展開的,高效的課堂教學需要師生雙方的共同參與,缺少任一方的教學都是失敗的。在新課改的過程中,教師要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需要教師和學生進行積極的互動,把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看法進行交流,通過探討,讓學生的思維獲得啟發,促進他們語文思維的深入。在教師和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傳遞的不僅包括語文知識的信息,還包括學習方法。通過教師的指導,使學生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經驗,讓學生在有效的探究實踐中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教師在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和啟發時,還要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互動交流,讓他們分享在學習中的收獲,使課堂氛圍始終處于活躍狀態,實現高效的探究式教學。
3.優化整合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高中語文教材也發生了變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語文水平,深入淺出地進行教學。在新的教材中,課文都是以單元形式出現的,每個單元的課文圍繞一個主題。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在明確學習主題的情況下進行知識探究,讓他們在探究過程中對知識進行學習,促進他們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在教學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習教材中的內容,還要根據教材的內容進行拓展,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拓寬他們的知識面,增加他們的知識積累,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中、學習中的進步和收獲能成為他們積極探究的動力,能引導他們繼續深入地進行語文知識的探究,使他們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創造性地運用教材,成為教材內容的探究者和創造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探究和發現,從而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促進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
4.創設問題情境,促進學生語文思維的發展
而在具體的作文教學過程中,老師也迫于升學壓力,更多的注重其寫作手法以及片面的寫作技巧。這些問題的存在也導致了學生不能形成完整的寫作的系統,寫作過程中不能將生活與作文緊密聯系在一起,不能真正做到抒發自己對于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而是憑借自己的想象,進行自由發揮,導致許多高中作文內容比較空洞,作文缺乏必要的情感,有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有的學生更是把摘抄本中的名人名言、典型歷史人物和事件當成了屢試不爽的法寶,這里并不是說舉例子和使用名人名言不好,而是應該用到恰到好處,不要為了寫作而寫作,進而影響了學生書面表達能力,不能很好的利用學到的知識進行語文作文的寫作。
寫作課立體化教學模式是一種多層次、多維度、多方式傳授寫作知識和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教學模式,也是順應新形勢下的教學發展的要求,完善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任務而提出來的新的教學模式。下面就通過評價體系、閱讀體系等方面具體探討如何正確實施作文立體化訓練。
關注學生個性發展 鼓勵學生積極寫作 傳統教學方法中較多的條條框框限制了學生個人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這也一直以來為廣大教育界人士多詬病,而作文寫作又是極個性化,學生所思所想的真實反映。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挖掘學生的心理,鼓勵學生個性化發展。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愿意寫、喜歡寫,把寫作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情時,老師的指導意見才能更加有效果。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就應該多鼓勵學生,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例如,老師可以組織課內優秀作文討論會,讓平時寫作比較優秀的同學分享寫作時從看到題目到構思,最后形成完整文章的經歷,學生之間可以開展熱烈的討論,從其他同學那里學習好的經驗,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提高作文寫作能力。
老師在講到作文中意境的重要性時,可以用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來闡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痹娙私柚萏?、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這十個與深秋時節緊扣的意象,構畫出一副凄涼的意境,旨在傳達作者凄苦愁楚的情愫,閱讀者也會產生感同身受的凄苦之感。通過具體實例給予學生以啟發。
拓寬互動渠道 建立立體化評價體系 傳統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比較少,反映在作文教學上則表現為學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文任務后,老師僅僅在作文后面寫幾句批改意見,或者有的干脆以“優”“良”來評價,具體的細節問題則沒有更多涉及,學生往往覺得無從改起。因此,老師在批改過程中應杜絕空話套話,同時不能以統一標準作為評價體系,限制學生的獨立見解和有創意的寫作。老師應積極跟學生互動溝通,建立立體化評價體系。
老師不僅通過課后修改的方式建立與學生的互動,而是積極拓寬互動渠道。如在啟發學生作文思路時,老師可以在課上列出一個作文標題,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討論想從哪方面下筆寫作,在學生陳述的過程中,老師應認真聽取學生思路,然后對其中不夠完善或偏差的地方給出建議,老師可以這么評價如“你的構思非常巧妙,但是如果中間部分再增加一個典型事例突出一下,是不是顯得更生動呢“;另外,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互評,學生的互評起到“一石二鳥”甚至“一石多鳥”的功效,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作文興趣和審美能力。優秀作文則采用公布和印刷的方式表揚和印發評議表格的方式交流。
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閱讀體系“立體化”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課堂學習的延伸和拓展,我們從小學習的古詩詞、名篇佳作等都培養了我們的文學素養,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廣泛閱讀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使其能更好的將心中的所思所想流暢的表達出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閱讀,鼓勵學生積累更多有意義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