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5 10:38: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建筑能效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我國建筑行業發展至今已帶領我國社會經濟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但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建筑行業帶來的污染也同樣關系著我國民眾的身心健康,因此合理的對建筑行業施工工序進行制定是建筑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自步入新世紀以來我國一直在關注建筑業建造的建筑物的節能效果,為合理節約我國的能源消耗,并且控制我們身邊環境的迅速惡化。本文對這兩個問題的關聯性展開探討,并分別對這兩個問題之中存在的客觀因素進行分析。
1使用傳統施工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
1.1傳統施工技術施工時具有環境污染的特性
伴隨著我國民眾對生活舒適度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國建筑在能耗上也遠遠超過過往的能耗標注,在我國南方地區因為和北方地區地域上的差異,南方地區居住的人們經常性使用空調等智能供暖設備并隨之造成大量的電能量消耗,其對環境的影響可想而知,而在我國北方地區這種情況則要明顯改善很多,北方的四季氣候較為明顯,并且冬季可依靠地熱或暖氣渡過寒冬,在北方居住過的人們都了解北方人在冬天的取暖方式主要是利用燃燒燃料來取暖,而非南方地區的電力取暖。因此,在建筑設計上北方的建筑明顯要比南方某些地域的建筑在結構上要復雜很多,其中供暖設施就是其中最大的不同點。我國北方地區的建筑物一般要長于南方的建筑物,這其中的里有主要是北方的墻體在建造期間為了應對北方的氣候加入了墻體的保護措施,該措施在保護墻體的同時,也起到了延長建筑物壽命的作用。因此南方的部分建筑設計師應從建筑的布局以及構造重新入手對建筑的節能設計,相信這個問題在我國建筑行業未來的不斷發展下會有更好的改善。
1.2傳統施工技術易現污染
針對建筑施工下環境的污染問題,這里著重說明的建筑物建設進程期間的污染狀況,施工方應綜合分析整體的施工工序,并針對工序問題進行匯總處理,其中比較明顯的問題施工方要進行重點標注,而對于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施工方要立即采取措施給予解決。一般來這類問題的出現是由于施工技術以及施工方對建筑的能源處理不恰當所造成的,因此我們從客觀的來說應重點針對建筑的生態環境進行其評價系統的制定,并依據此系統對建筑的部分結構進行評定,其評價機制越是詳細建筑的節能措施實施工作在之后越容易實現,此評價系統還被作為建筑生態環境的技術核心被應用于建筑工地中,其利用智能化的方式實現了綠色施工的可持續發展,并與創通施工技術形成了兩種對立的體系。
1.3傳統技術產生廢氣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
在我國環境影響建筑風格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我國科研人員就建筑施工中出現的這一問題給予了高度關注,并且對建筑工地的節能建筑建造效果給予了與之對應的建造基準,我國今后的節能建筑的建造標準都是基于這個一標準。在這一有力標準機制的實施下,我國早年間建造的大部分建筑物都是不合格的,因此針對這些不合格建筑,我們可以對其進行后期的建筑補救,合理運用這項補救措施,可有效改變我國建筑行業的現狀。
2基于節能理念的建筑施工技術研究
2.1節能理念施工技術對施工現場的控制
節能理念施工技術的應用中所包含的評價策略主要分為兩大類,對施工工序規劃以及建筑用施工圖紙的設計,將二者進行適當的結合并制定出建筑施工的審核機制。其審核機制只要源于施工方被授予的能源節能效果,在這一機制中的系統具備了一定成都的一致性,其本身就如同生態環保原理一般。在機制的實施下施工方不僅更易歸納施工現場的評定系統,并與此同時提升了建筑物的節能效果。
2.2節能理念的施工技術對施工環節進行控制
在分析的基礎上,得到居住小區內的噪聲分布,可以看到,顏色愈深的建筑所處的聲環境越差,在沒有采取設防噪綠帶等降噪措施的情況下,其臨街一面的室外噪聲級不能滿足居住Ix:室外自天低于SSDB、夜晚低于45dB的國家標準。為此,筆者對合理降噪提出了建筑群空氣流場的分析標準,仍以前述居住小區為例,這種高層建筑、多層建筑混合存在的小區,其建筑群內部的空氣流動情況對其微氣候有著重要的影響,局部風速太大可能對人們的生活、行動造成不便,也有可能在某些地方形成旋渦和死角,不利于室內的自然通風。因此,業主提出在規劃設計階段預測居住小區內的空氣流動狀況,以對小區內微氣候作出合理的評價。
3節能理念是今后建筑生態環境的重點推廣對象
3.1使用節能理念排除施工現場的非人為因素
施工現場中包含著一系列非人為因素,這些因素主要是由地理環境的氣候所造成的,通常我們會針對空氣流速的分布圖對天氣進行判斷,其中冷色就代表著氣溫及將下降,這時的戶外天氣通常表現在無風且天空萬里無云。我們都知道氣流對風速的影響非常大,氣流的流通速度加快代表著風速和風力也隨之加強。據我國相關科研人員您的研究表明,建筑施工現場的氣流將會對施工現場的建造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在南方的春季和北方的冬季建筑施工工作者都會停下手里的工作,這個舉動的主要原理就在于在這樣的氣候下進行施工建造會嚴重影響工程的建造質量。
3.2使用節能理念的施工技術防止施工現場
結合建筑群空氣流動分析,在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筆者預測居住小區不同位置小范圍內的逐時氣溫,同時進行比較并給出評價。所得結果既可供居民選擇適合個人習慣的工作生活環境提出參考意見,同時也能為改善居住小區熱環境指明方向。某居住小區中不同位置的熱島強度變化情況。其中的原因在于居住小區建筑布局合理,建筑間距選擇合適(天空視角系數較高而利于長波輻射冷卻天且集中綠地多,綠化好,并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人工水景布置準得其與空氣的熱濕交換加強,有效地降低了空氣的溫度)。值得一提的是,環境最好的區域均為小區居民日常生活、起居、休憩、娛樂等活動的主要場所,該區域內的健康適宜的溫度環境將極大地利于居民的室內外的生活質量的提高。
4結論
我國為加強建筑行業的建設工作,在政府的不斷鼓勵下以綜合相應的評價機制系統,對我國還處于建設當中的工程項目進行與之相應的評價系統的制定,并根據其具體情況逐漸進行完善,在建筑環境和節能效果綜合評價理念的應用過程中,我國目前已經徹底明晰了建筑生態環境中所包含的真正內涵,并及時進行了建筑節能概念的推廣工作,為我國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做除了一定程度上的探索。
作者:魏煥
參考文獻
[1]李萌.環境藝術設計與建筑設計和生態節能之間的關系分析[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25(15).
【關鍵詞】公共系統;暖通空調;提高能效;
中圖分類號:TB657 文獻標識碼: A
一、前言
我國的主要建筑分為居民建筑和工業建筑,絕大部分的居民建筑包括商業用途的建筑,比如是商場、酒店、寫字樓、商場等等,目前我國的公共建筑耗能達到了普通居民耗能的6倍,對于一座大型的配置有暖通風空調系統的建筑來說,暖通空調的耗能達到了建筑耗能的70%,而且空調系統的運行又加多了電力的負荷,所以公共建筑的節能具有很大的發展意義和發展潛力,對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意義重大。
二、公共建筑暖通空調系統
1.暖通空調的含義
采暖通風與空調(HVAC):控制建筑熱濕環境和室內空氣品質的技術,包括對噪聲的控制。
采暖(Heating)――又稱供暖,供熱;技術職能:按需向空間供給熱能,補償熱損失,達到室內溫度要求。是人類最早開始使用的室內溫度指標控制手段。
系統組成:熱源、輸送管道、散熱設備、調控構件
分類:分散式:熱源與散熱設備在一處,火坑、火爐、火墻、 火地;集中式:熱源與散熱設備分開,城市、區域集中供暖。
通風:(Ventilation):技術職能:通風換氣、防暑降溫、改善室內空氣品質、防止內外環境污染。
主要功能:提供人呼吸需要的氧氣;稀釋室內污染物或氣味;排除工藝過程產生的污染物;除去室內多余的熱量(余熱)和濕量(余濕);提供燃燒設備所需氧氣。
系統組成:通風機、送(排)風口、風道、凈化裝置、調控構件等。
2.空氣調節(Air-conditioning)
系統職能:用來對房間或空間內的溫度、濕度、潔凈度和空度流動速度進行調節,并提供足夠量的新鮮空氣的建筑環境控制系統;可以對建筑熱濕環境、空氣品質實現全面控制,即包含了采暖、通風部分。
系統組成:冷熱源、空氣處理設備與末端裝置、風機、泵、管道、風口、調控構件等:使用采暖,通風或空調要區別考慮。
工作原理:民用建筑(商用建筑、公共建筑);得熱:人體、照明、電器、太陽輻射、室內外溫差;得濕:洗滌、晾衣物、烹飪。
熱負荷:為維持室內溫度高于環境溫度,向建筑物提供的熱量;冷負荷:為維持室內溫度低于環境溫度,所排走的熱量。
濕負荷:為維持室內所需要的濕度,所排走的濕量。
工作原理:向室內提供冷量、熱量,加濕或減濕,稀釋室內的污染物,保證室內具有適宜的冷熱舒適條件和良好的空氣品質。
3.工業建筑
特點(與民用建筑比):空間大,人員密度小,不宜對全車間進行全面溫、濕度控制(除一些特殊的生產工藝或熱車間)。
排風系統:為排除室內的有害氣體,蒸氣,固體顆粒等污染物,使室內污染物濃度達到要求所設立排風系統。
送風系統:為稀釋室內的有害氣體,蒸氣,固體顆粒等污染物,補充排出室內的空氣量而設置送風系統。
工作原理:當室內得到熱量或失去熱量時,從室內取走熱量或向室內補充熱量;當室內得到濕量或失去濕量時,從室內排走濕量或補充濕量;當有污染氣體時,排走污染空氣,補入等量的清潔空氣。
4.按照用途分類:
(一)舒適性空調――保證創造舒適健康環境的空調系統;民用建筑,商用建筑,公共建筑,住宅,辦公樓等;特點:溫度、濕度精度要求不高。
(二)工藝性空調――為生產工藝過程和科學實驗創造必要環境條件的空調系統。
特點:按工藝類型不同,功能、系統形式的差別很大,精度有時要求較高;電子:含塵濃度;紡織:相對濕度 ;計量室:溫度;醫藥:無菌。
5.暖通空調發展歷史
(一)歷史
人類使用火的開始,就有了采暖。后發展為火坑、爐、地、墻均屬輻射采暖;自然通風古代已被利用;秦、漢年間就有利用天然冰降溫的空調房間。
(二)發展
近代采暖發展起源于1673年;1784年英國開始應用蒸汽采暖;1904年紐約交易所建成空調系統。
(三)我國發展
建國后20世紀50年代,主要是采暖通風,工藝性空調,當時依托前蘇聯技術。開設了“供熱、供燃氣與通風”專業;60-70年代熱水采暖,集中供熱,加熱器、散熱器、熱水鍋爐的研發生產,潔凈空調系統、舒適性集中空調、空調產品的發展。1975年頒布《工業企業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設計規范》;80-90年展最快,空調由工業轉向民用;21世紀考慮可持續性發展,節能,新能源開發利用,環保。
三、公共建筑暖通空調提高效能措施
1.室內設計計算溫度的取值問題
在冬季供暖工況下,室內計算溫度每降低1℃,能耗可減少5%~10%左右;
在夏季供冷工況下,室內計算溫度每升高1℃,能耗可減少8%~10%左右。
為了節省能源,應避免冬季采用過高的室內計算溫度,夏季采用過低的室內計算溫度。辦公室、居住等建筑的冬季的采暖不宜高于20℃,公共建筑一般房間的夏季空調不宜低于25℃。
2.采暖系統的設計
采暖系統設計得合理,采暖系統才能具備節能運行的功能。不管是住宅還是公共建筑,合理的設計節能采暖系統主要原則是:一是采暖系統應該能保證到對各個房間(樓梯間除外)的室內溫度能進行獨立調控; 二是便于實現分戶或者是分區域熱量(費)分攤的功能;三是道線路系統的簡單、管道材料消耗量少、節省一開始的工程預算。
3..空調冷卻水系統的設計
(一)冷卻塔應布置在環境清潔、通風良好、遠離高溫的地方,以確保其冷卻效率。
(二)多臺冷卻塔并聯使用時,冷卻塔之間應設連通管 或共用連通水槽,以避免各臺冷卻塔補水和溢水不均勻,造成浪費。
(三)冷卻塔的總供、回水管之間,宜設旁通管并裝電動兩通調節閥或采三通調節閥調節控制,保證冷卻水混合溫度滿足冷水機組對冷卻水低溫保護要求;并宜采用出水溫度控制風機啟?;蜃冾l調速控制,達到節電目的。
4.冷熱源設備的選型
(一)空調與采暖系統的冷、熱源宜采用集中設置的冷(熱)水機組或供熱、換熱設備。機組和設備的選擇應根據建筑規模、使用特征,結合當地能源結構及其價格政策、環保規定按下列原則通過綜合論證確定:
在有天然氣供應的區域,要使用分布式的熱電冷聯供和燃氣的空調技術,實現錯峰用電,提高能源的利用。
凡是執行峰谷電價以及峰谷電價差較大的地區,同時空調負荷不均勻,并在用電高峰期使用為主的建筑工程,經技術經濟比較合理時,均可采用蓄冷(熱)系統,以便減少裝機容量、提高運行效率、降低制冷能耗。
具有多種能源(熱、電、燃氣等)的地區,宜采用復合式能源供冷供熱;
具有天然水資源或地熱源可供利用時,宜采用地源熱泵供冷供熱。對全年進行空調以及各房間和區域負荷特性相差較大,長時間同時分別供熱和供冷的建筑物,經技術經濟比較合理后,可采用水環熱泵空調系統,但冬季不需供熱或供熱量很小的地區不宜采用。
(二)除了無集中熱源且符合下列情況之一者外,不得采用電熱鍋爐、電熱水器等作為直接采暖和空調的熱源:
電力充足、供電政策支持和電價優惠地區的建筑;
以供冷為主,采暖負荷較小且無法利用熱泵提供熱源的建筑;
四、結束語
作為公共建筑中耗能最多的暖通空調系統,因為通過設計其室內的參數,準確的計算建筑的冷熱負荷情況,以及采用新的節能技術,這能有效的提高暖通空調的系統,對于公共建筑來說,必須嚴格的制度符合自身的耗能管理系統,要嚴格控制其耗能,這對于建筑有著長遠的意義,對于我國的環境生態保護來說更是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孫純武,郭林文.重慶市大型公共建筑集中空調系統能耗狀況及分析[J]. 潔凈與空調技術.2011(8):90-92
[2]江億.我國建筑耗能狀況及有效的節能途徑[J].暖通空調.2013(4):20-22
為了維持室內舒適的光環境和熱濕環境,建筑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用于照明、采暖和空調。據統計,發達國家建筑能耗在總能耗中所占比例很大,約40%,中國目前的建筑能耗約占總能耗的23%左右,預計到2010年將提高到35%左右。建筑工業中越來越重視可持續建筑的發展,因此能效建筑規劃設計(Energy Efficient StrategicDeSignH)常重要,它將是可持續發展建筑設計的重要手段。
所謂能效建筑規劃設計就是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通過建筑設計及技術手段,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減少對有機能源的依賴,達到舒適的室內環境。目前,中國的建筑設計更多的是側重于建筑的外觀和功能,而忽視建筑的能效性,即忽略了在建筑設計的初始階段,進行建筑能效規劃設計的優化方案選擇。根據調查分析,能效設計概念難以在實踐中實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能為建筑設計師所接受和使用的,在建筑設計初始階段進行的能效設計規劃計算方法和計算軟件。本文介紹英國劍橋大學建筑系馬丁建筑與城市研究中心開發的一種為建筑師規劃設計所提供的照明及熱能計算方法(LT方法,Lighting and Thermal),該方法在英國建筑能效規劃設計中運用廣泛,已有十幾年的歷史,特別適用于能效建筑規劃設計。
二.能效建筑規劃設計原理
1.被動式建筑概念(PaSSiVe BLlikling)具體地講,被動式建筑就是通過建筑設計,使建筑冬季充分利用太陽輻射熱取暖,盡量減少通過圍護結構及通風滲透而造成的熱損失;夏季盡量減少因太陽輻射及室內人員、設備散熱造成的得熱量。從被動式建筑設計概念出發,我們可以將整個建筑劃分成被動區和非被動區(PassiveZone and Non―passive Zone)。被動區受室外氣候參數及周圍建筑環境的直接影響,如太陽輻射,照明,自然通風、周圍建筑的遮擋等,被動區進深一般為建筑層高的2倍。而非被動區可以認為不受外霽氣候參數的影響,它只受室內人員設備散熱的影響,該區白天也需要照明。LT方法就是基于這一原理,對各區建立能量方程,計算為維持室內要求的光、熱、濕環境要求所消耗的能量。關于該方法數學模型的建立不在此文討論,本文側重于該方法的應用。
與目前普遍使用的建筑熱模擬工具不同之處在于,LT方法簡化數學模型,抓住建筑設計中主要矛盾展開研究,因而所需輸入的數據限制在極小范圍(在建筑規劃設計中,詳細建筑信息也無法獲得),這樣便于方案比較,使用靈活簡便。當然,在建筑設計完成后,要對建筑作進一步細致的熱過程分析及設備選擇等工程設計時,該方法的功能受到限制。
2.建筑設計參數能效建筑規劃設計的目的就是通過對建筑參數的優化設計,達到既節能又滿足室內熱環境的目的。建筑設計參數包括4):
(1)建筑參數地點:建筑地點的輸入是為了確定其氣象數據。逐小時的氣溫、太陽輻射值已集成在軟件中,隨著地點的確定,氣象數據即自動輸入到程序中;建筑尺寸:該參數可直接從屏幕中圖象輸入;建筑方位:在屏幕中圖象輸入的同時方位即被確定;建筑結構類型:該項參數分為三類,即重型、中型、輕型;建筑功能:建筑功能分為學校、辦公室、住宅等,一旦建筑功能確定,作息時間即確定,這是影響建筑能耗的因素之一。
(2)設備參數供熱效率:指鍋爐的熱效率;制冷效率:指制冷設備效率;室內散熱:包括人體和設備散熱;冬季換氣次數:為健康要求所需的最低新鮮空氣需求量;夏季通風方法:大風量自然通風/小風量自然通風/夜間通風。
(3)照明參數設計照度:根據房間的使用功能輸入設計數據。
(4)圍護結構參數屋頂傳熱系數、外墻傳熱系數、地面傳熱系數、窗戶傳熱系數:按設計的要求輸入數據。
(5)熱工參數冬季采暖設置溫度、夏季空調設置溫度:按設計的要求輸入數據;夏季過熱溫度設置:根據當地氣候,建筑功能設置。
熱能方程及照度計算所要求的其它一些參數,根據設計規范要求集成在計算軟件中,大大簡化了軟件的使用過程。設計人員可對主要設計參數加以改變,分析由此而引起的建筑能耗的改變,計算機可對所設計的不同參數的建筑設計方案進行全年能耗比較,建筑師可通過對不同方案的比較,優化出最佳方案。
3.應用舉例為了便于解釋,我們舉一案例加以說明。所計算的建筑為位于英國南部地區的辦公樓建筑,建筑使用時間為上午9:00到下午6:00,建筑結構為中型,鍋爐的效率系數為O.85,制冷效率為2.5,室內人員及計算機設備散熱為15W/m2,冬季換氣次數為每小時1次,室內照度要求為300 lux,屋頂、外墻、地面及窗戶的傳熱系數分別為0.25W/m2.K、O.45W/m2•K、O.45W/m2.K、2.9W/m2•K。冬季采暖設置溫度為19℃,夏季空調設置溫度21℃,夏季過熱設置溫度為23℃。
(1)窗墻比(Glazing Ratio)窗墻比定義為窗戶面積與該護結構面積之比。LT計算軟件可根據所輸入的建筑信息運行生成不同方位的被動區窗墻比與能耗的關系曲線。注意,這里的能耗是指原能,又稱基本能量(Primary Energy),包括能源在生產及輸送過程中的損失。
為該案例各朝向單位面積終端能量消耗量與窗墻比的關系曲線圖。從圖中可以看出,照明所消耗的能量(黑虛線)會因增大窗墻比而減小,當窗墻比面積小于35%時,這種變化非常顯著,即增大窗戶面積有利于自然采光,減少照明用電能耗,但窗墻比大于40%時,天然采光對減少照明用電能耗并沒有太大的優勢。
供熱所消耗的能量(黑色細線)除北向外,隨著窗墻比的增加,采暖能耗稍有所下降,這是因為充分地利用了太陽輻射熱。
而對于北區,由于增大窗戶面積而增加了導熱傳熱,又沒有太陽輻射熱補償,因此采暖能耗會因窗戶面積增加而增加。對于空調能耗來說,則相反,由于增大窗墻比,南面及東西面受太陽輻射的影響,空調能耗(灰線)會急劇增加。相比之下,北面空調能耗增加幅度小一些。圖中黑粗線為照明、采暖及空調的總能量曲線,表示了這一案例條件下,各朝向的最佳窗墻比。
可以看出,南向最佳窗墻比約30%左右,東西向25%~30%,北向30%~40%左右。
(2)建筑保溫圍護結構如外墻、屋頂及窗戶的保溫性能,可通過U值反應出來,U值是指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通過改變U值,可以比較各能量分配中的變化。
為不同的U值對單位面積建筑能耗的影響。本文列舉了U值分別為0.45(英國標準),0.82(中國新標準)及1.7(中國原規定)值進行了對比計算。從圖中可以看出,圍護結構傳熱系數對建筑能耗影響較大。增加圍護結構保溫性能,會大大減少建筑總能耗。
(3)通風自然通風及夜間通風是一種排除室內散熱,降低室內溫度,提高熱舒適性的有效方法。對于所設計的建筑方案是否采用自然通風作為降溫方法,也可以通過方案比較,作出選擇。為該案例舒適溫度設置為23℃時,通風方案對室內舒適度的影響。
這里引用了“過熱天數”指標,如果一天中有連續2小時超過所設舒適溫度,則稱該天為過熱天。圖中灰條線為小風量通風方案,白條線為大風量通風方案,黑條線為夜間通風方案,它們分別表示了各方案夏季“過熱天數”(0Verheating Days),建筑師可以應用這一指標,在規劃設計時對自然通風方案的選擇進行分析和決策。
影響能效建筑設計優劣的因素之間也相互影響,如增大窗戶面積,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減少用電照明的能耗,冬季南向窗戶有利于接收太陽輻射熱以減少采暖負荷,但過多增大窗戶面積,也會造成夏季不利的太陽輻射熱,進而增加空調負荷。
在照明能耗,供熱能耗與空調能耗的之間存在著平衡點,如何全面地考慮這些因素,使建筑設計達到能效的目的,這就需要對建筑設計的不同方案從能效角度進行方案比較。本文介紹的能效建筑規劃設計方法――LT方法就是根據這一要求而發展的能效建筑規劃設計輔助工具,它已編制成用戶界面,使用靈活方便。多種方案的全年能耗運行結果以圖像形式呈現在屏幕上,便于比較和決策之用。
三,能效建筑區域規劃建筑能耗不僅受單體建筑自身參數,如建筑布局、方位、位置等的影響,而且受周邊建筑及環境的影響勖。例如,對于一個建筑,街對面的建筑(又稱遮擋物建筑Ob―Struction Bunding)高度,與該建筑的距離及其建筑材料會影響此建筑的照明、采暖和空調能耗。因此,能效建筑規劃設計應該既考慮單體建筑的能效設計又綜合考慮總體建筑規劃。為了便于分析,我們采用城市高度角(U HA)及遮擋建筑視角(OSV),這兩個概念見圖5所示。室內的自然采光及太陽輻射量,受這兩個參數的影響,直接影響到照明、采暖和空調能耗。因此,如何實現合理的城市布局及總體規劃,對建筑節能也具有重要意義。
1.計算方法結合LT方法對整個城市或小區進行建筑能耗設計規劃,劍橋大學馬丁建筑研究中心開發了LT―urban程序,它是根據城市建筑群布局,采用Matlab圖像處理技術,獲取LT能量計算所需要的朝向、方位、城市高度角等參數,再將LT所計算的建筑能耗(照明、采暖空調能耗)反應在建筑規劃圖中。建筑師不必掌握Matlab圖像處理技術,僅需在CAD軟件中用不同顏色對不同高度的建筑加以區別,并以JPG文件格式輸出。LT―urban將自動把建筑群圖形轉換成黑白灰度數字高度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該模型在Matlab上運行,可產生能量計算所需要的參數,如被動區、非被動區、朝向、城市高度角等,并能計算出對應參數的城市建筑規劃能量圖,為建筑師進行能效建筑規劃設計提供依據。
2.應用舉例本文以馬丁建筑研究中心受歐盟資助的項目“溫室氣體零排放城市發展――能量、建筑、人及微氣候”為例,說明能效建筑規劃設計方法在城市規劃設計中的應用。
(1)城市數字高度模型(DEM)建筑區域規劃圖經CAD賦色處理后以JPG形式輸出,Matlab程序則自動將此圖形轉化成能分辨出建筑高度的平面圖,即城市數字高度模型。為英國倫敦、法國的圖盧茲、德國的柏林的市區400×400的城市數字高度模型圖。該圖形為下一步的建筑方位,城市高度角、障礙物視角、被動區與非被動區等參數的計算提供基本參數。
(2)城市建筑參數圖城市數字高度模型圖輸入Matlab程序后,計算機自動生成所要求的各建筑參數圖。圖7為倫敦6m高處建筑參數圖,它們分別表示被動區、非被動區;朝向、視角;UHA和0SV。
(3)城市建筑能量分布圖Matlab程序確認所需建筑參數后,計算機自動生成該區域全年能耗圖。為英國倫敦的城市全年總能耗分布圖。
對新建小區,建筑師可對不同的建筑布局進行能量比較,直觀的區域建筑能量規劃圖像顯示便于幫助建筑師對整個區域的能效建筑設計作出合理規劃。
2014年無錫市正式展開能效測評工作,對于無錫市第一批、第二批可再生能源應用示范項目進行能效測評,其中包括了建筑能效測評及可再生能源能效測評工作,建筑能效測評工作是對建筑本身節能情況的評估,其中屋面及外墻保溫作為建筑節能的主要環節中的兩點,對于建筑節能率的影響較大,是建筑節能的重點,使用何種保溫材料是節能設計中重要的一環。通過對無錫地區典型項目進行建筑能效測評,對外墻及屋面采用的保溫材料進行統計分析。
1.1屋面保溫材料
在對無錫市100棟典型建筑能效測評的數據統計過程中,得到屋面保溫材料的使用情況:擠塑聚苯板保溫材料所占使用比例最大,為73%;保溫隔熱磚材料所占比例最小,為5%;其他材料為聚氨酯保溫材料、泡沫玻璃及巖棉板,占比例分別為6%、7%和9%。擠塑聚苯乙烯保溫板為最常用屋面保溫材料,共73幢樓使用,其他4種保溫材料的使用棟數均較少。
1.2外墻保溫材料
在對無錫市100棟典型建筑能效測評的數據統計過程中,得到外墻保溫材料的使用情況:擠塑聚苯板保溫材料所占比例最大,為35%;聚氨酯和發泡陶瓷保溫板所占比例最少,為1%;其他材料為模塑聚苯板保溫材料、保溫砂漿、巖棉板及加氣塊墻體自保溫材料,占比例分別為11%、21%、9%和21%。擠塑聚苯乙烯保溫板為最常用外墻保溫材料,共49幢樓使用,使用比率最高。其次為保溫砂漿,共30幢樓使用。加氣塊為墻體自保溫材料,有30幢樓使用。
2公建護結構保溫材料的成本分析
屋面及外墻保溫是建筑護結構中所占面積比例最高的,在這2個結構上使用何種保溫材料是建筑節能材料成本的重點。通過對典型項目的能效測評工作,結合無錫工程造價信息,得到各項目外墻及屋面保溫材料的單價,對于建筑節能中保溫材料的選擇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2.1公共建筑屋面保溫
在公共建筑的節能要求中,將公共建筑按能效測評的結果分類,可分甲類公建和乙類公建。分別對屋面保溫材料的成本進行統計分析,均按單位屋面表面積的單價進行比較,結果如下。大部分建筑成本在30~50元/m2之間,結合滿足50%節能率的建筑統計,可見屋面保溫材料的成本相對較高。研究中發現成本最高的為無錫市環境監控中心項目,其屋面使用了90mm厚的巖棉板保溫,其成本為61.2元/m2;成本最低的是無錫科技商務中心供冷供熱項目,其屋面使用了30mm厚的XPS板保溫,其成本為21元/m2。大多數建筑成本都在30元/m2左右,可見無錫市滿足50%節能率的公建項目與居建項目的屋面成本大體差不多。研究中發現成本最高的為第八人民醫院項目,其屋面使用了75mm厚的巖棉保溫材料,成本為51元/m2;成本最低的屋面使用了40mm厚的XPS板保溫,其成本為28元/m2。
2.2公共建筑外墻保溫
分別對外墻保溫材料的成本進行統計分析,均按單位外墻表面積的單價進行比較。甲類公建外墻保溫材料的成本大體在125元/m2以上,與滿足50%節能率的項目相相差較多。大多數甲類公建外墻都使用了蒸壓加氣塊作為墻體材料,其次再使用外保溫材料,這使得其成本較高。而乙類公建只有個別項目使用了加氣塊作為墻體材料。甲類公建中成本最高的為錫東高級中學宿舍樓項目,使用了40mm厚的無機輕集料保溫砂漿+300mm厚的加氣塊自保溫,其成本為239.4元/m2,成本最低的為商務辦公及文化設施用房項目,僅用了25mm厚XPS板保溫,其成本為17.5元/m2.除去墻體自保溫的項目,大多數項目的成本在20~40元/m2,同居建項目相差不大。成本最高的為第八人民醫院項目,其外墻使用了15mm厚的聚苯顆粒保溫砂漿及B05級砂加氣砌塊,其成本為134.4元/m2;成本最低的是五十六研究所綜合服務中心項目,其外墻使用了20mm厚的巖棉板保溫,其成本為13.6元/m2。
3結論
對無錫市第一批、第二批可再生能源應用示范項目進行分類統計,得到以下結論:
(1)屋面保溫材料的使用情況經統計得到,擠塑聚苯板保溫材料所占比例最大,為73%,共73幢樓使用。外墻保溫材料的使用情況經統計,擠塑聚苯板保溫材料所占比例最大,為35%,共49幢樓使用,使用比率最高;其次為保溫砂漿,共30幢樓使用,加氣塊為墻體自保溫材料,有30幢樓使用。
(2)節能率滿足50%要求的公共建筑項目的屋面保溫材料成本單價經統計在30元/m2左右,可見無錫市滿足50%節能率的公建項目與居建項目的屋面成本大體差不多;節能率滿足65%要求的公共建筑項目的屋面保溫材料成本單價經統計成本在30~50元/m2之間,可見公共建筑65%比50%節能率下屋面保溫材料的成本相對較高。
關鍵詞: 能效標識;測評;運行機制
中圖分類號:[TU-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8-0053-02
0引言
能效標識是一種信息標簽,用來度量住宅建筑能耗的一種方法體系,為消費者在購房時提供一定的參考。我國于1998年開始實施自愿性的能效標識項目,即建筑能效標識認證。2003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正式頒布實施;2004年8月13日,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頒布《能源效率標識管理辦法》,標志著我國能效標識制度的啟動。2006年初,建設部成立了建筑能效標識課題組,由建設部科技司牽頭,負責《建筑能效標識管理辦法》和《建筑能效測評與標識技術導則》的編制工作。建筑能效標識工作處于一個剛剛起步的階段,因此對于能效測評標識制度的運行模式有待研究和探索,本文就是從這個角度出發,為建筑節能的進一步推廣和實施提供參考。
1實施能效標識的必要性
建筑能效測評標識的作用是向用戶、政府部門、業主提供一個衡量建筑物能源利用效率指標的信息,而建立能效測評標識制度對于建立建筑節能的市場運行機制、改善政府節能管理方式、維護建筑節能市場各個利益相關體利益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1 市場競爭的需求目前,我國建筑節能市場及建筑部品存在著質量良莠不齊的現象,許多地方存在著以降低產品質量為代價的競相壓價和不公平、不正當的競爭?!皞尉G色建筑”大量存在,擾亂了節能市場的競爭,企業為了應付檢查,雖然使用了新型的外墻保溫材料,但保溫材料的質量卻難以保證,從而使圍護結構的性能指標達不到要求。通過這一體系,使消費者把能耗作為選擇住宅的一項指標,由消費者推動開發商節能,進而由開發商推動設計研究和生產部門節能,使住宅節能工作進入良性循環。
經調查顯示,當購房者對建筑能耗了解后,把能耗作為購房主要指標之一的增幅達到了5倍以上。
1.2 政府宏觀管理的需求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政府對經濟管理的方式也從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直接管理過渡到宏觀調控的間接管理。能效標識制度的實施,使政府部門把更多精力用在政策、標準的制定上,讓專業的能效測評機構來做,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此外,建筑物的能效標識信息也為政府實施建筑節能的相關激勵政策提供依據。例如,如果經檢測,某棟建筑的外墻保溫體系達到某個設定的指標,可以給予財政補貼,相反,如果超標,則要給予響應的處罰。政府部門制定的一系列經濟激勵政策就是要根據建筑能效測評機構提供的信息而做出的。
1.3 社會需求目前,我國建筑能耗總量大、效率低,且建筑能效信息不對稱的現象非常普遍。建筑能效標識為解決目前建筑能效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提供了衡量的標尺。建設單位在不了解建筑本身能效信息的情況下無法準確、及時地公開能耗信息,消費者在購房和使用過程中很難了解房屋的節能性能,而政府部門也無法以能耗為依據制定相關的政策。因此,建設單位、消費者、政府部門等建筑節能利益相關體對于建筑耗能情況的掌握與實際情況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而建筑能效標識則記載了建筑物的能效信息,可以為開發商、業主、政府部門提供一個衡量的標尺。[3]
2能效測評標識制度在國外的實施
英國政府實施的國家房屋能源等級(National Home Energy Rating,簡稱NHER),是指在標準狀態下單位面積一年連續使用所消耗能量的指標,是將房間的尺寸、窗戶面積和供熱系統經過標準計算分析得出的評價指標。為了鼓勵居民注重住宅的節能效果,英國政府于2007年6月開始對房屋進行測評,其中包括房屋的節能等級證書,并引進新的房屋交易信息制度。測評體系運行以后,英格蘭和威爾士的房屋必須具備節能等級證書,否則不得進入房產交易市場。英國政府宣布,未來將對每一個房子的節能程度進行評比,劃分等級,就像每一個電器產品都有節能等級一樣。房屋節能等級證書包含的能耗信息將有助于環保,降低廢氣排放,同時還能讓購屋者節省支出。
德國在2002年頒布實施了《建筑節能法》(EnEV2002),其中就實行了建筑能耗定量化及建筑能耗證書系統。建筑節能新規范EnEv2006則在充分考慮到各種實際因素的前提下,強調改善建筑整體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實施性。在建筑的建設、改造、銷售、租賃市場方面,全面推行能源證書體系,保證新建建筑及既有建筑改造達到新規范的要求,推動整個社會的建筑能耗降低。德國的建筑能源證書體系適用于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以連續3年實測數據來確定。建筑能源證書有效期10年,超過10年需根據實際情況重新辦理。
歐盟從2006年起就執行關于“建筑物總能源效率”的規定,在芬蘭和葡萄牙之間的地區,每幢建筑在出售或出租前必須要提供能耗認證證書,這個規定也同樣對德國適用。針對歐盟指令,德國能源服務公司(DENA)提出建議:推廣全聯邦一致的能耗等級標識制度。將來用戶出租或出售房屋時,需向新使用者提供該房屋的“建筑物能耗等級標識”。
3能效測評標識制度運行機制的設計
能效標識運行機制從減少建筑能耗入手,協調住宅建筑節能市場中各利益相關體。政府在運行機制中起主導推動作用,能效測評機構(第三方)起協動作用,市場交易主體起推動作用,具體關系如圖1所示。政府作為監督主體,從法律法規、政策環境、稅收制度等方面對不同行為主體實行激勵,培育獨立的評價機構,實行住宅建筑能效標識體系等匹配手段;能效測評機構作為第三方要獨立公正的出具建筑物能效信息,為市場其他利益相關體提供決策依據。同時強制要求開發商在銷售時需向新使用者提供該房屋的“建筑物能耗等級標識”,購房者通過與實際能耗數據的對比,實現對能耗評估數據的監督,而開發商和評估機構為減少糾紛,避免賠償,也必然會盡力保證數據的準確性。保險機制的建立,是為了確保消費者在其利益受到侵害時能得以補償,也可以促進測評機構(第三方)提高技術及其誠信水平,降低保險費用。住宅建筑能耗評估與能效標識制度的運行機制采用政府推動、第三方協動、市場推動來實施。
能效標識制度的運行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3.1 以政府為主導的宏觀調控體系。建筑節能具有外部性的特點,所以市場調節在這一環節失靈,政府調控作為另外一種制度變量顯得更為重要。以政府為主導的調節機制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律法規來規范整個節能市場,因此,實施強制能效標識制度為促進節能提供了一個可靠的保障,也是政府管理宏觀管理的一項重要職能。
3.2 以能效測評為主的第三方中介服務體系。能效測評機構是建筑能效標識政策體系中的重要的市場主體,解決了市場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充當著能效測評標識信息“裁判員”的作用,因此,能效測評機構作為獨立的第三方應公平、公正的為政府、開發商、用戶提供能效信息,保證數據的真實性。第三方出具的能效測評報告應作為政府監管建筑節能市場的重要依據。第三方評估機構作為專業技術服務商出具技術報告,承擔相應的技術責任。
3.3 以開發商、用戶為主的市場交易體系。在這個交易體制中,為了節約資金以及市場中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等原因,開發商提供不節能產品或提供虛假的節能信息,使得購房者無法做出是否是節能建筑的判斷,因此,能效標識制度的建立為建筑交易體系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反過來,通過一系列的激勵政策,開發商和用戶為測評機構提供建筑的相關信息,使整個體系在加入了節能這一標準后更加完善。
3.4 以保險公司為主的保障體系。2002年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與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曾針對住宅性能認定委員會認定的A級住宅聯合推出“住宅質量保證保險”項目,但推廣速度較慢,應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針對節能住宅推廣。如在保障期內與能效標識的內容不符,保險公司將向住宅擁有者進行賠付。這樣既能有效保障購房者的利益,也能轉移開發商應用節能技術的風險。
在這個制度體系運行過程中,作為第三方的能效測評機構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它的有效運行極大的推動著建筑節能的推廣和實施。
4能效測評標識制度實施的運行環境
Williamson曾指出“一個有效率的組織至少與一個功能完備的市場體系同等重要”。作為第三方的能效測評機構有效率的執行,只有建立一個好的制度環境,才能使能效測評機構更加有效率,從而使市場體系更加完備。能效測評標識制度的實施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
4.1 基于政策保障的激勵機制對于能效測評機構的激勵,一方面要制定法律法規,保障其獨立性的地位。目前,我國獲批的國家級的6個能效測評機構以及我省的能效測評機構在一定程度上隸屬于政府部門。同時,由于能效測評在我國剛剛起步,其法律地位并沒有得到保障,缺少相關的法律政策。因此,政府部門應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來鼓勵民間機構申報,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獨立的第三方,讓能效測評機構有積極性。另一方面,在它們違反規定是進行規制、懲罰,也即負激勵。對于市場交易雙方的激勵,政府也要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讓開發商有積極性做能效測評,讓用戶需要能效標識。
4.2 基于合作的信息反饋機制能效標識制度的順利實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市場主體各方的信息共享,在沒有實施能效測評制度以前,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因此也影響了節能的推廣。如果開發商能及時的把信息反饋給測評機構,而測評機構又能及時準確無誤的傳達給用戶,同時,用戶又可以把新的信息反饋給測評機構,這樣一個反饋機制使得能效標識制度順利實施。
4.3 基于節能投資的擔保機制市場存在著不確定性。由于能效測評標識市場剛剛起步,仍然存在著風險,因此,一方面要政府補貼,另一方面需要通過市場機制來提供擔保。保險公司通過提供擔保和開發商共同分享節能帶來的收益,同時減少開發商的風險。
在市場機制的約束下,政府部門、標識機構、開發商、保險公司及購房者之間互相約束、互相促進,從而保證標識工作可以科學、公正地進行,使得建筑節能工作由“政府推”向“市場拉”徹底轉變,有效促進我國住宅建筑節能的發展。
總之,建筑節能的推廣不僅僅要依賴于政府主管部門的推動,而且依賴于以能效測評為主的第三方中介服務體系的協動。
參考文獻:
[1]任邵明等(2009).我國節能建筑市場的信息不對稱研究.建筑經濟,No.2,92-95.
[2]沙凱遜等(2003).建筑業的民間機構與行業自律.土木工程學報,No.9,107-109.
[3]郭霞等(2007).北京市推行工程擔保和工程保險制度的對策研究.建筑經濟,No.2,13-15.
【關鍵詞】住宅節能;節能技術;節能設計
1.引言
發展低碳、綠色建筑已經勢在必行。節能減排,加快建筑節能建設,應對氣候變化。已是建筑設計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建筑設計師,理應率先肩負此重任,把“低碳經濟,綠色建筑”作為可持續發展的發展原則。
2.基于節能的小區規劃設計
通過對小區內部的合理布局,達到最大化利用小區外部環境的目的,從而盡可能的提升整個小區的節能效果。同時在對小區規劃中,應當充分地結合小區場地的有利及不利因素,考慮建筑的地位和布局,使空間合理,環境宜人。創造開敞的空間環境,使社區居住者更方便的接近自然環境。通過把小區規劃成各組團,同時把整個居住小區中各個組團和軸線與天然的“花園”相互聯系穿插與建筑一起形成統一和諧、自然環境和平的生活態度。建筑同時也成為環境景觀的一部分。居住在這里的居民,眷顧自然,回歸自然,成為自然的一分子輕松隨宣且順乎本性地居家度日,從而遠離工作的緊張與壓抑。
在深入分析和理解用地地形地貌的前提下,保留用地的地形特征,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形及周邊環境資源,將用地進行簡化和整理,以適應大規模開發;根據地貌特征和內外部環境景觀資源來規劃不同品質的產品,不同的容量和密度,使景觀資源實現最大化的利用。
另外,對于小區規劃設計來說,可考慮把建筑規劃成以多層和低層住宅為主,從而可有效的控制建筑造價。通過低多層住宅小區內部形成組團空間,達到景觀的均好性。在滿足停車要求的條件下,地下車庫結合住宅基礎布置在庭院以下,提高車庫使用率,減少開挖面積。戶型設計做到整體規整,減少不規則形態,外立面設計結合功能,減少不必要的裝飾構件,可節約住宅的含鋼量,達到節約建筑成本的目的。
3.建筑整體設計與各項節能技術的采用
3.1建筑立面節能考慮
建筑節能設計應當依據建筑朝向和景觀資源的優劣設計出有優越節能效果的的花園洋房和高層戶型產品。在戶型設計中以豐富空間組織為主導理念,為花園洋房和高層戶型產品各個功能空間的通風采光提供保障,從而有效地達到建筑節能效果,同時豐富的空間變化有效地提升了戶型的品質。
另外,如何確保建筑造型的同時又達到節能效果,這是建筑設計人員所追求的。如對于某個工程項目,其立面造型采用新古典風格,以簡潔平和的手法,同時通過利用天然石材、磚、戈特板、木材、鋼材、玻璃等材料組合穿插,形成輕盈舒展的立面形象。而且整個建筑立面造型設計,是將強調功能性的構件語匯以現代的方式構建出有東方情趣的空間,以東方的、自然的、現代的造型特征詮釋具有特色的新古典特色住宅。在立面造型設計還充分結合自然地形,體現山地建筑的精髓。另外,在建筑立面設計上對模數的運用貫穿始終,和諧的比例尺度是建筑美學的精髓;不僅僅豐富的立面語匯如百葉,同時有效地為住宅提供了遮蓋、遮陽、避免視線干擾等作用。
同時在住宅節能設計同時應注重均勻性原則,也就是采取木桶原則來進行節能設計。在資金有限的條件下,處理影響建筑節能的各要素之間應當采取互相協調原則,不因為滿足個別要素而忽略其余要素的影響。例如對于建筑外立面設計上在選擇外墻、外窗和遮陽設施時,應在一定的投資下使各個方面的效果盡量均勻一致,而不應當選取保溫性能特別良好的外墻卻因為資金緊張而選用單層窗,或投入大量資金配置保溫性能、密閉性能良好的外窗卻不做外墻保溫設計。結果由于建筑圍護結構節能中由于個別要素最差而影響到最終的建筑節能效果,就如木桶的盛水量是由筒壁上最短的一根木條所決定的。
3.2建筑生態節能設計
(1)建筑被動節能設計充分利用地塊的朝向優勢使建筑均有良好的朝向;盡量減小建筑的體型系數及設立南北貫通的開闊空間,使小區內有良好的通風能力;建筑用材的合理性;利用綠色植物的生態節能效果。
(2)建筑主動節能設計上采取如下措施:1)設備的選擇上注重節能環保設施,并納入居住小區統一的節能管理系統,減少建筑能耗,以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2)廢水余熱與光熱回收到地下承壓保溫水箱中儲存等。3)利用綠色植物的生態節能效果,使之成為地面,屋頂的主要覆蓋物,在能達到一定的節能目的的同時,還能成為社區景觀系統的一部分。
(3)小區住戶采取建筑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地源熱泵以及空氣源熱泵組等等。
上述各項措施對建筑熱性能的影響相互作用,但又與氣象狀況有關,因此通過簡單的定性分析,往往難以判斷優劣。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計算機動態模擬分析的方法,對不同方式組合下的建筑熱性能及全年能耗情況進行預測分析,以優化設計。一些工程實例表明,采用這種方法,在增加的建筑安裝成本(以節能元材料、產品和技術的采用為主)不超過目標的條件下,即可以實現降低采暖空調能耗。
4.建筑朝向設計思路
選擇合理的住宅建筑朝向是住宅群體布置中優先考慮的問題。影響住宅朝向的因素很多,如地理緯度、地段環境、局部氣候特征及建筑用地條件等。值得指出的是,所謂“最佳朝向”的提法蘊含著明顯的地域特征,它是在綜合考慮了當地地理、氣候條件下對朝向的研究結論。朝向選擇需考慮的因素有:冬季日照和防風,夏季防曬和自然通風,降雨,利用地形和節約用地等。根據以上考慮,總結了我國主要城市的住宅最佳朝向和適宜朝向,供規劃設計時參考。
另外,太陽輻射直接影響居室熱環境和建筑能耗,同時也是影響住戶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節能住宅的設計中,日照分析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模擬計算發現,當建筑平面布置不規則、體筑的高度形復雜、條式住宅長度超過50m、高層點式住宅布置過密時,日照間距系數難以作為標準,必須進行嚴格的模擬計算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5.自然通風與有組織通風
房間的通風換氣狀況對建筑能耗有很大影響,許多地區在過渡季和夏季的部分時段通過良好的自然通風可有效地獲得較好的熱舒適而避免使用空調,而在冬季和炎熱的夏季,室外空氣滲入導致的能耗可占采暖空調能耗的。要使房間通風換氣狀況能夠有效控制,則需對建筑形狀、平面設計、窗的形式等諸多因素深入分析,加以改進。例如,由于窗的密閉性近年來顯著改善,抽樣調查發現高于的北京家庭在冬季為了通風換氣在上班時開啟至少一扇窗,這時產生的換氣量已大大超過為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所要求的換氣量,從而使房間熱損失增加兩倍以上。如果配一個小型換氣窗,專供冬季和炎熱的夏季通風換氣,則既滿足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要求,又可有效降低這部分熱損失。
6.結語
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針對住宅小區建筑節能設計原則,總結出住宅小區在節能上所采取的綠色建筑設計要點,為設計具有節能效果的小區生態住宅提供了思路。
參考文獻
關鍵能效指標追蹤和評價
關鍵能效指標追蹤——以HVAC為例空調系統是建筑能耗大戶,如何合理應用示范樓內現有的綠色技術,采用適當的控制策略,在保證環境舒適度的情況下,盡可能地降低能源消耗,優化能源成本,是保證示范樓低碳節能效果的關鍵。時間表控制時間表控制是樓宇控制的主要管理功能之一,其主要體現在建筑運營管理和建筑暖通設備啟停優化管理兩個方面。利用時間表實現對暖通設備進行分時分類合理定時啟停,大大減少人工操作,從而降低建筑的運營成本,同時使暖通設備處于最佳的運行時間段內,達到降低能耗的目的。與此同時,還可以結合室內外環境溫度情況,計算空調最佳啟停控制時間。對設定的時間表進行修正,會達到更好的節能效果。對這些控制策略的效果評價,可以與一段時間的實際運行情況對比,進行數據追蹤。圖7為此項目中的界面。變風量控制本項目在樓宇自動化系統中采用空調變風量控制,使空調機的送風風量根據末端需求不斷變化,通過改變送入房間的風量來滿足室內變化的負荷。由于空調系統大部分時間在部分負荷下運行,故風量的減少帶來了風機轉速的降低,從而降低空調機風機的能耗,如圖8所示??照{熱回收空調系統的大部分能耗用來對空氣的溫濕度進行處理,利用樓宇自控系統對熱回收空調機組熱轉輪的轉速或交換閥門開度進行控制,通過排風和新風進行冷熱交換,最高可獲得70%以上的能量回收率,如圖9所示。這樣就可以使新風參數得到改善,溫濕度波動相應減小,既方便系統的調節和控制,又能降低處理新風的能耗。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轉輪等設備進行熱回收的控制策略制定中,需要考慮室內外焓值的變化。轉輪設備是需要消耗電能的,當焓差較小時,熱回收轉輪設備的運行不僅不會帶來節能效果,還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綠色認證后評價——以屋面綠化效果評價為例
按照綠色建筑認證對各項綠色技術效果進行測量驗證的要求,需要對屋面綠化、雙層呼吸幕墻、遮陽等技術進行測量和效果追蹤評價。在此,以屋面綠化為例,進行測量驗證點設置介紹和能效評價介紹。按照此方法進行數據追蹤可以發現,有植被區域的環境升溫速度和幅度明顯低于非植被區域,有植被區域的空調電耗量明顯低于非植被區域,通過實際數據的追蹤和分析,很容易定量給出該技術帶來的節能效果數據。節能效果分析呈現——以辦公區域能效追蹤為例典型的商業辦公建筑,辦公人員數量和工作時間相對固定,對于此類用戶,時間程序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控制策略之一,節能效果非常明顯。根據功能需求,存在各類區域的劃分,部分區域如經理辦公室、小型會客室和會議室、衛生間、休息室、資料室、茶水間、公共走廊等區域經常無人光顧,甚至大開間辦公區的辦公位很多時候都在空置,但空調和照明都照常工作,無形中浪費很多能源。在空置時段內,完全可以通過控制,關閉照明或減少空調末端送風。在寫字樓外區,照度足夠的情況下,更可以結合照度控制,進一步節約能源。這些控制策略的實現,需要建立在控制回路合理劃分的條件下。在實際項目中,我們選擇了一個較為典型的辦公區域,在這個區域設計了不同環境控制策略節能效果的測量驗證計劃,并通過數據分析,進行了節能量的估算。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