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5 10:38: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信息化優勢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云計算;中小企業;信息化
一、引言
工信部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加強中小企業信息化,從法定的環境,項目資金的支持,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加強中小企業的兩化融合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認識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大力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已成力當今信息化的重點工作。中小企業在其信息化建設中面臨著諸多困難,如項目開發周期長,成本投入大,風險高,缺乏專業信息技術人才。云計算無疑為中小企業帶來了機遇。云計算是一種IT資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免去了用戶大量繁雜的工作,用戶可以通過按需支付方式獲取所需要服務,由于云計算的靈活部署、隨需隨用、按需定制、性價比高、無需太多IT基礎設備投入等特點,為中小企業節省了構置硬件、軟件,配備人員的相關成本,而受到中小企業用戶的青睞。
二、云計算在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優勢
目前,我國眾多中小企業已認識到信息化對企業發展所帶來的深遠影響,積極投入信息化建設中,但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無論是從資源利用水平還是信息化基礎建設程度上還處于較低層次。云計算的出現為中小企業信息化帶來了發展機遇,能有效解決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其應用優勢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提供便捷的信息化服務。中小企業無需要部署硬件設備和安裝軟件,只需按需支付一定的費用就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各種能力和資源。云服務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用任何可以連接互聯網的終端設備即可獲取。大量的數據可以保存在云計算的數據中心服務器上,用戶只需一組云計算服務的登錄賬號與密碼,就可以在任何地點工作。在IaaS(云計算設備服務)模式下,企業可以提出要租借的服務器數量與存儲空間,并且可以依照所需隨時增減服務器。(2)降低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本。云計算降低了硬件購置的成本,沒有軟件許可證或軟件升級管理所產生的成本,也不用租用設施,避免了隱性成本的支出,只需按照使用率采用計量,按需使用,按需付費,使用即買即用方式購買資源,大大降低了企業自行購置的資源成本。(3)有效解決信息化人才缺乏問題。中小企業的應用軟件都運行在服務商端,由服務提供商負責維護,無需聘用信息技術員工和技術顧問,當租戶在使用軟件時如遇到問題,只需通知服務提供商的維護人員去處理,無須自己花費精力和財力去解決。(4)投資回報率高。通過利用云服務,中小企業能夠改變因IT資本支出太大而對網絡資源望而卻步的現狀。對于成長期的中小企業而言,投資建立數據中心的投資回報率較低,并且很難與業務的快速成長匹配,云計算的租用模式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合適的解決方案。云模式可以使中小企業集中時間、精力和投資在利潤較大的核心業務中去,企業可以通過云計算平臺將自己的產品快速推廣給用戶,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取得更快更大的產出和高回報。
三、云計算應用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
云計算為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帶來了契機,能夠有效解決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中面臨的資金、人才等主要問題。但是云計算在我國尚處于初級階段,存在問題諸如數據安全性和隱私性等問題,這些問題將阻礙云計算在企業中的應用。
1.存在的問題分析。(1)用戶傳統觀念根深蒂固。云計算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用戶的觀念和接受程度。中小企業需要改變以往“眼見為實”的傳統觀念,實現從購買產品到購買服務的IT系統構建理念的轉變。當前,廣大中小企業應用傳統的信息化軟件,企業員工不愿放棄已經熟練的信息系統和應用,對云計算這一新鮮事物感到非常陌生,不愿接受。云計算的應用實施將面臨巨大挑戰。(2)安全性問題。云安全問題是企業接受云服務擔心的首要問題。云計算從本質上來說是提供了公共而不是私有網絡,用戶需要把自己的業務數據、IT業務流程等核心資源保存在第三方,并且由于虛擬化,用戶并不清楚這些資源被實際存儲在何處。因此會遭受到更多的攻擊,面臨更加復雜的安全威脅,需要相應的保障措施,企業也需要處理和承擔與之相伴的各種安全風險。云計算的安全性問題,不是傳統的數據安全性問題,除了數據安全外,還涉及到服務可靠性和可用性問題,是一個涉及到公信力、制度、技術、法律甚至監管等多個層面的復雜問題。(3)相關制度、法規不夠健全。信任問題是云計算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障礙,不具備建立自己云計算中心的中小企業,會因為云計算運營商數據中心的數據安全沒有任何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在制度上的保證和相關法律的保護,不敢把數據放在運營商的數據中心。(4)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和運營標準。當前中國云計算產業參與者未形成一套共同遵循的技術標準和運營標準,具體表現在數據接口、數據遷移、數據交換、測試評價等技術方面,以及SLA、云計算治理和審計、運維規范、計費標準等運營方面,都缺少一套公認的執行規范、不利于用戶的統一認知和云服務的規?;茝V。
2.策略分析。(1)積極轉變觀念。云計算是一種新興的IT服務模式,是廣大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一種理想解決方案。廣大中小企業員工應適時轉變觀念,抓住機遇,提高企業核心競爭 力。企業內部應開展新技術領域知識培訓,使員工熟知云計算的概念以及在中小企業應用的優勢,認清信息化發展的新趨勢,及早部署,抓住發展機遇,創造更大價值。(2)云計算對企業的適用性??梢钥紤]借助云計算經濟模式去分析,從而做出正確決策。詳細分析企業是否采用云計算需要考慮的一些關鍵要素:諸如IT資源規模、資源使用模式、數據敏感性和公司業務標準化等這方面綜合考慮是否將IT應用遷移到“云”上,并給出了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梢怨┕綜IO及相關管理者提供參考,做出正確決策。(3)選擇優質云服務提供商。選擇信譽好、可信度高的云服務提供商,通過分析他們的盈利手段,閱讀隱私聲明,防止企業信息從云計算運行商那里泄露。建議企業選擇知名度高的服務提供商,如IBM、VMware、微軟等。為保障服務質量,中小企業應該和服務提供商簽訂服務水平協議(SLA),衡量對方執行這些條款的情況,并在合同款中列出準確的限定準則、安全和隱私協議以及服務提供商違反SLA的懲罰規定。(4)采用加密技術對敏感數據進行加密處理。云環境由多個“租戶”共享,其環境為公有網絡而不是私有網絡,因此會遭受到更多的攻擊。為避免數據丟失和被竊,對于敏感數據建議企業采用對稱密鑰或非對稱密鑰等方法對數據進行加密處理,再放入云端來保證數據安全性。以David A.Patterson為領銜的伯克利研究團隊認為企業在放置數據到云端之前將數據運用加密處理可能比在本地數據中心中不加密存放更加安全。(5)相關政策、法規的健全。云計算在中國掀起的熱潮不僅受益于IT的推動,政府在其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促進作用。沒有政府的規劃和引導就沒有云計算產業的健康、良性發展。政府一方面對新興的云計算服務模式可以充分鼓勵其成長和發展,另一方面需要花大精力集中在云計算相關產業政策和立法上面,如檢查廠商對客戶承諾的不合理性、廠商信守承諾的程度、廠商對待客戶數據的審計和監管力度,全面對云計算廠商的安全性進行規范和監督,以構建適度寬松的云計算發展環境。
一、企業信息化的效應
(一)信息化對競爭力和競爭優勢的影響
信息化到底能否提高競爭力和競爭優勢?不同的研究出現截然相反的兩個結論。
Weill(1992),Brynjofsson和Hitt(1996)等人研究的基本結論是企業信息化不能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但有其他更多研究顯示,信息化能夠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
武星、張同斌和李耀偉(2009)認為,企業信息化會降低生產成本、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從而減縮成本。在生產成本方面,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計算機輔助制造降低了企業新產品的設計和生產成本;在管理成本方面,更為合理的控制庫存,精簡優化了組織結構,從而減少管理費用;在交易成本方面,信息化減少了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易環節,實施差異化的客戶關系管理,更大程度上減少了客戶管理的成本。另外,企業信息化是提高產品差異化的重要方式,通過信息化讓消費者直接參與產品的設計、制造過程,從而提高產品的差異化。
汪淼軍、張維迎和周黎安(2007)通過對浙江省企業微觀數據的研究,分析了企業信息化和企業競爭力的關系,發現隨著企業信息化投資的增加,企業競爭力隨著企業信息化投資增加而增加。汪淼軍等人認為,企業信息化資本能夠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在于信息化導致企業壟斷某些與信息化直接相關的市場:第一,信息化通過降低企業通訊和協調成本所導致的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是難以替代的;第二,企業信息化通過巨大的資金、人力和組織資本的投入會導致部分壟斷優勢;第三,企業信息化誘致的企業伴隨性組織創新和技術創新是其他技術難以替代的。
(二)信息化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以來,學術界普遍認為,信息技術能夠提高企業績效。
李一軍等認為,企業信息化是由人、信息技術、組織管理等三個關鍵要素有機構成的整體,信息化之所以能夠提高企業績效,是上述三要素之間相互協調和耦合的結果。公司資源基礎理論(RBV)認為,與信息化相伴的IT人力資本、IT基礎結構、IT無形資源等增長增加了企業的資源,能夠提高企業績效。Wade,Hulland(2004)認為,1T能力對企業績效的影響不是直接的,而且通過影響企業的競爭性活動形成了一條復雜的資產和能力的鏈條,最終提高企業績效。
吳增源(2007)研究了IT能力對企業績效的影響,認為IT能力影響企業績效是以管理決策和操作決策作為中介的。其中,管理決策在探索式IT能力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中起顯著的中介作用;操作決策在利用式IT能力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中起顯著的中介作用。
張玲玲、林健等通過對信息技術在企業中應用的演變過程分析,指出隨著信息技術變革力度的增加,會不斷提高企業績效,其機制如下:
(三)信息化對創新能力的影響
目前專門討論信息化對創新能力影響的文獻較少。已有的文獻,主要有兩類觀點。第一類觀點如汪淼軍、張維迎和周黎安(2007)等人認為,信息化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信息化誘致技術創新,并且通過對浙江省企業微觀數據的分析驗證了這一觀點。第二類觀點如Bresnahan,Brynjofsson和Hitt(2002)等認為,企業信息化的一個關鍵目的就是要提供企業產品創新能力,企業信息化投資能夠提高企業創新能力的關鍵在于信息化能夠降低企業產品創新過程中通訊和協調的成本,由此直接導致企業創新效率的提高。
(四)信息化對企業組織結構的影響
汪淼軍、張維迎和周黎安(2007)通過對浙江省企業微觀數據的研究發現,企業信息化投入能夠導致誘致性的組織變遷。因為企業信息化需要巨大的資源投入,也包括組織資本的投入,從而導致企業組織結構的變化。
歐馬田(2007)認為信息化引發了企業組織結構的創新,在對他人研究進行綜述的基礎上,他認為信息化時代出現了四種形式的企業組織結構創新,分別為扁平化結構,核心―邊緣結構,虛擬企業,互聯社區模式。
二、企業信息化效應分析思路
(一) 從企業信息化誘致性角度考慮其效應
這種思路可以簡單描述如下:
汪淼軍、張維迎和周黎安(2007)認為信息化發展的本身就要求相應的人力資源、組織資本的投入,這些要素的增加導致了企業績效、競爭力的提升,也導致了組織創新。
(二)原有的分析范式中加入信息化要素來考慮其效應
這種思路可以簡單描述如下:
鄭大慶等(2006)亦是將企業信息化要素加入到原有的動態能力理論基礎中,拓展出IS動態能力。
武星、張同斌和李耀偉(2009)在研究信息化對企業競爭力的效應時,即是在原有的競爭力分析理論基礎上加入信息化要素。按照競爭力分析理論,影響競爭力的要素分別為生產成本和差異化。武星在分析信息化對企業競爭力效應時,首先分析信息化對生產成本和差異化的影響,然后再分析信息化如何通過生產成本和差異化這兩個中間變量,最終影響競爭力。
Bresnahan,Brynjofsson和Hitt(2002)則是在創新理論基礎上加入企業信息化因素,通過分析企業信息化因素如何影響那些決定創新能力的因素,繼而通過這些中間因素最終影響企業創新能力。
總的來看,研究產生了很多有意義的成果。但如何充分發揮企業信息化的效應,仍需要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變化以及企業自身的特征繼續開展更為深入的研究
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是信息化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具有良好的發展創新能力和一定規模的優秀企業的代表;“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調查活動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較全面地反映了中國大型企業信息化建設現狀和先進經驗。
對2007年度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調查結果表明:
一、國民經濟骨干成分的企業信息化水平持續提高。信息化500強企業對國民經濟具有較強的帶動作用,信息化正融入國民經濟主戰場。信息化基礎建設已過,企業信息化進入深化應用的階段。信息化領導力逐步增強,目前已經有83.2%的企業由企業的高層擔任信息化工作的主管。對信息化機構的認知水平得到提高,信息化機構已經被大部分企業看成是企業的商業策略合作伙伴或者決策力來源之一。決策支持能力提升。信息化戰略規劃水平得到明顯提高,為信息化和業務的融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大企業電子商務穩步發展。供應鏈管理提高了信息化龍頭實力,27.57%的企業已經進入生產計劃同步階段。
二、大型企業在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背景下,開始關注信息化能力建設。IT架構建設方面獲得大型企業關注。IT運維服務管理成為企業信息化主管重點關注領域。商業泄密問題得到重視。信息化和業務的融合已經得到比較充分的重視。
三、信息化成為推動企業創新的強大動力。信息技術擴散是企業技術創新的有機組成部分。信息技術應用推動了企業集成創新。信息化促進了企業服務創新。信息化促進了企業管理創新。信息化推動產品創新,提高了產品的技術含量和信息附加值。研發信息化支撐了企業自主創新。企業信息化推動了產業創新和結構優化。信息化提高企業人力資本水平。提高企業的學習能力,推動創建“學習型企業”。
企業信息化500強發展回顧與核心啟示:
5年來,中國的大型企業積極依靠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對企業進行改革、改造和改組,優化業務流程和組織架構,實現企業戰略轉型,縮短了與世界先進企業的差距,縮短了與世界經濟接軌的時間,提升了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調查證明,具有最優秀的信息化水平的企業也是最具盈利能力和競爭力的企業。
回顧5年來企業信息化500強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信息化正在成為企業生命線。誰在信息化方面領先一步,誰就可能在競爭中占有優勢,隨著信息化和企業的深入融合,信息化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活力與競爭力。
1.以企業信息化構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經濟模式
企業信息化是將網絡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在企業運營的各個領域中,以高速、高效的信息技術來獲取更大效益。企業信息化的進程不斷加深中,有效的加強了企業對人力、物力、財力的管理,改變了企業一成不變的經營管理模式,從本質上改革了企業,提升了企業活力。企業競爭力是在極具競爭力的市場經濟環境中,一個企業能更有效的獲得經濟效益,提升自身發展的綜合能力素質。將信息技術與企業發展相結合,以高效的信息速度帶動企業自身發展,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降低管理運營成本,從而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與發展潛力。
2.企業信息化的必要性
2.1提升內部信息交流效率
傳統的企業組織模式中的信息傳遞存在局部性、單一性,缺乏整體性,各部門間只存在上級與下級之間的文件信息流通,缺乏必要的信息橫向交流,這就造成了部門與部門之間存在信息交流障礙,給為公司整體運營行動帶來極大的不便,是公司內部信息不流通,應急機制遲緩,阻礙了公司高速發展的速度。而將企業信息化之后,基于公司局域網內信息共享的前提,有效地加速了信息在公司內部的流通速率,改變了過去信息只能在上下級上流通的詬病,還能有效促進部門間的交流,加強企業各部門間的共同協作能力。從根本上提升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2.2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
企業在營銷運行中的活動勢必會有合約這一環節,這就必然會增加企業在銷售、生產中的成本。而對企業進行信息化管理建設之后,便能有效地降低其管理成本,增加生產、銷售效益。利用企業信息化中網絡資源共享的優勢,企業能在互聯網上交易方的信息資料,大大減少了企業在信息搜集上所花的時間與人力上的成本,還能增加交易方的數量,增加企業本身的競爭優勢。而在網絡資源共享的優勢條件下,是交易雙方都能清晰透明地了解對方的信息資料,減少談判中信息不對稱的現象;進而借由信息共享機制,監督彼此,增加自身的信譽額度。信息技術的運用能有效地提升企業的反應速度和經營效率,從而降低企業間的交易成本。
3.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策略
全球化的加速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網絡的日益更新。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給企業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給國內企業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在信息化發展飛速的當今時代,企業信息化水平顯得尤為重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獨特的優勢。因此,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勢在必行。
3.1加快企業信息技術的研發
企業在保證信息網絡安全的同時,必須加快企業信息技術的自主研發。在學習優秀企業信息技術管理的同時,要加強企業信息技術的創新研發能力,以免在競爭中落伍。因此,企業要想發展,必須要加強信息技術的研究開發與管理,提高研發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加強企業信用的規范化管理,避免出現企業管理的缺失,引發企業危機。目前,國內企業信息技術軟件大多數選用的是在西方技術上改良的軟件,這些技術容易被竊取,導致信息無法進行保密。因此,企業必須要加快信息技術的自主研發。
3.2加強企業信息化人才的培養
21世紀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特別注重人才的培養。企業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注重獎勵機制的運用,制定一系列的用人政策,為企業的人才培養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高薪引進一些信息技術的高級骨干,加強企業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加快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應對職工進行繼續教育和培訓,不斷提高企業職工的綜合素質。企業信息技術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化、綜合型人才的建設。因此,企業在發展信息化的過程中,必須大力培養人才,加強企業人才體系的建設。
3.3建立企業信息化的強強聯盟
目前,市場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間的強強聯盟勢在必行。多家企業通過信息網絡技術共享資源、共同研發、進行優勢互補,這也是一種企業間的動態組合。這種強強聯盟能緊抓市場,提升企業市場的綜合效應,擴大經營成本,節約產品研發經費,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資源利用率,能相應地增大企業競爭力。因此,建立企業信息化的強強聯盟,更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4.結束語
關鍵詞:信息化戰略;管理模型;競爭優勢
當今,人類社會正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邁進,信息科技已成為現代科技的核心和主流。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制定信息化戰略在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中非常關鍵,它可以增加中小企業的競爭優勢,中小企業應該正確認識信息化戰略的作用,理性制定符合企業實際的信息化戰略。
一、中小企業的特點
中小企業信息化是指中小企業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的一個長期持續改進的動態過程[1]。中小企業信息化的特點由中小企業的特點決定。中小企業的特點可以從中小企業的優勢和劣勢兩方面來認識。許多理論對中小企業的優勢進行了分析,認為消費結構的多樣化和個性化導致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方式的流行,中小企業比傳統大企業更適應這種靈活的生產方式;中小企業的劣勢突出表現在規模較小、資本量較少、抗風險能力較弱、缺乏技術和人才、內部管理水平欠佳、組織關系不穩定等方面[2]。中小企業的特點決定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建設總體要求是投資少、見效快、風險小。一般來說,為滿足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要求,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要從其管理基礎出發,循序漸進,不能從技術和軟件的先進性出發,一步到位[3];第二,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要兼顧其現實需求和未來需求;第三,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要在自身業務的靈活性和信息化的規范性之間找到恰當的平衡點。
二、我國中小企業在側制定信息化戰略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實施的信息化戰略不符合我國中小企業的現狀。目前我國多數中小企業建立時間比較短,信息化建設才剛剛起步,很多企業甚至剛有一套規范的業務流程。因此,中小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的時候,一定從企業的現狀出發,實施符合企業實際的信息化戰略,這樣才能達到事功倍的效果,從而實現信息化建設的目標,千萬不要貪大求快,中小企業畢竟和大型企業特點不同,實施的信息化戰略也不能相同,不能一味的仿大型企業[4]。
(二)不能正確地認識信息化戰略的作用。目前我國很多中小企業沒意識到信息化戰略的作用,這不利于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企業的信息化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蹦而就,也不可能只是企業局部的信息化,它是企業整體的信息化,因此,要把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提高到戰略的度,通盤考慮,這樣才能真正的開展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從而提高企業竟爭優勢。
(三)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戰略不能為企業戰略服務?,F在我國很多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戰略不能為企業戰略服務,實施這樣的信息化戰略會浪費人力和物力,增加企業的成本。我國信息化建設專家陳啟申教授曾說過:"信息化戰略的制定,一定不要為信息化而信息化,它一定是為企業戰略而服務。"企業制定信息化戰略的時候,一定要從企業戰略出發。
三、中小企業信息化戰略管理模型
中小企業規模較小,高層管理人員清楚地知道業務瓶頸。中小企業信息化以解決業務瓶頸為首要任務。中小企業應遵循漸進戰略,逐步完善其信息化建設,在實踐中,多數中小企業以部門級信息化為戰略目標啟動信息化建設。
第一,實現中小企業信息集成。實現中小企業信息集成就是指建立關于信息定義、采集、處理、保存的標準化制度和體制。信息為中小企業各部門共享,有統一的數據庫。
第二,實現部門級信息化。實現部門級信息化管理是指中小企業僅對某一個或幾個職能部門實施信息化。通過部門級信息化提高某一個或幾個部門的運營效率,達到提高整個企業運營效率的目的。
第三,實現中小企業內部一體化的集成管理。中小企業內部一體化的集成管理是指中小企業實施企業級信息化,企業基本的管理流程是通過信息化手段來實現,產供銷等業務通過信息化連貫處理,財務處理和業務處理一體化。
第四,實現中小企業內、外一體化的集成管理。通過中小企業內、外的集成管理使其更準確地把握需求、更快速地組織供應,以及從供需鏈的角度對產品發展方向和獲利性、業務流程和組織結構等各個方面進行優化[5]。
制定信息化戰略時企業的決策者有清醒的認識和堅定的信心、決心;需要有長遠的、合理的規劃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規范;要逐步培養一支結構合理、專業水平高、事業心強的人才隊伍。當然,中小企業具體情況千差萬別,在對具體的中小企業制定其信息化戰略時,需要考慮中小企業的個性特點,這樣才能制定出一個實際的中小企業信息化戰略以指導其信息化建設。
參考文獻:
[1]徐吉吉.中小企業信息化輕松上路[J].企業管理,2002,(10).
[2]張哲.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國中小企業[J].中國軟科學2000,(6).
[3]吳文釗.陽光三論――信息化建設如何成功[J].企業管理,2004,(5).
一、企業信息化的生產成本降低效應
企業信息化對企業的生產制造成本能夠有效控制,使其有效降低,實現以最小的成本達到最高經濟效益的目標。如果企業投入一定的資金和勞動力這兩種生產要素,生產產量會發生相應的變化。要有效實現企業的信息化,從短時間來分析是擴大了資本的投入,但從長遠來看,信息化的成本在平均分攤到各期之后就降低了不少。另外,通過企業信息化的實施,能夠極大程度的降低勞動成本,并逐步控制到勞動成本不斷降低的狀態,從而達到企業生產產量在相應的成本降低過程中達到成本最小的結果。尤其是能夠為企業節約對管理人員方面的成本。通過企業信息化,提高了信息流動的速度,同時也更好的提高了企業管理效率。
二、企業信息化產生交易成本降低效應
企業要生存發展,成本是企業在市場中發展必不可少的前提。這種成本也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所需要的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是價格機制運行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生的成本,其中包括了交易中的信息成本、擬定和簽訂契約的成本以及實施契約的成本等。這種必然產生的成本還包括了一切隱形存在不通過直接的物質生產過程中的成本。市場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同時商品的價格也會隨著市場的波動而發生相應的變化,還包括商品的質量、品種以及合作商家都會隨著市場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變化而改變,所以對于合作雙方如何進行配置的問題也是無法確定的問題,這為商家進行交易帶來了非常大的難度。在當前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市場的信息內容也具有不對稱的特點,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有可能導致交易成本的增加。例如,合作雙方為了盡可能避免或者降低自己在市場或者是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各種變動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會對商品的價格高低的變動走向進行密切的關注和了解,在這個無形之中提高了雙方談判和合作的費用。企業成本分為在市場中的交易成本和企業內部的交易成本。但在正常情況下因為信息的不統一,導致企業在市場中的交易成本大于企業內部的交易成本,這成為企業發展的一個問題所在。在企業擴大或者合并之后能夠通過實現外部交易的內部化,減少交易的次數,從而降低市場交易成本。如果企業在信息化的推動下,可以同時降低市場交易成本的同時也降低內部交易成本。
三、企業信息化產生正外部經濟效應
(一)企業信息化帶來的信息產業化發展
在企業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利用到計算機、軟件的開發以及計算機技術服務與咨詢、網絡的建設等方面的綜合應用,還包括了計算機程序設計服務、軟件零售業、計算機數據處理、信息反饋服務、計算機管理服務、計算機的維修與保養和通信服務產業等。這些應用的實現要求發展信息產業。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01年我國信息產業增加值占我國GDP總值的比重達到了4.2%。這個比重充在我國不斷推進信息化的過程中,加快了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的發展,并在技術和工藝方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創新。因此,這種信息產業的發展在未來可能成為我國GDP增長最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二)企業信息化所形成的消費群體
企業的信息化有效帶動了電子商務的興起和發展。電子商務的出現,為其他企業在企業信息和商品信息方面提供了便利的方式,也為企業和個人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和便捷,改變了傳統購買商品或者參加商家的活動必須直接到商家的實體店進行,企業信息化則帶來了互聯網的購物時代,讓人們通過互聯網可以直接購買商品,這種信息化的產業升級提高了獲取科學技術信息的速度,促進了企業技術創新,并通過這種信息化的環境加速了企業自身的創新能力,從而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與此同時,企業也將分散的消費人群通過網絡集結在一起,形成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
四、企業信息化產生資源快速配置效應
企業信息化所帶來的對企業生產成本的影響主要是通過企業資源計劃(ERP)來實現。而企業資源計劃又是通過借助電子信息技術的力量,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前提,集信息技術與先進管理思想于一體的一種現代企業的經營模式。當前,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轉變為企業之間的生產價值鏈的競爭。也就意味著各企業的產品競爭優勢轉向生產系統的競爭優勢。所反映出來的效果是通過顧客對產品所提出的質量、品種、服務以及價格等多方面的要求所呈現,并直接作用到企業生產系統中。因此,企業要想贏得市場,必須對企業的價值鏈上的各個環節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從而為顧客提供品質化的產品。
五、企業信息化產生企業競爭力提升效應
企業信息化的產生事實上是對企業在傳統生產規模和格局的挑戰。通過信息化的實現,很多中小型企業通過對電子信息技術的運用,與某些大企業聯盟合作,形成虛擬企業,從而建立高效的“無縫”供應鏈,形成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然后利用信息化和網絡信息技術,來對企業內、外部進行雙重的費用成本的降低,從而不斷改變企業的生存環境,尤其是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很好的合作平臺,來抵抗市場中的許多不利因素,從而取得競爭發展的優勢。
六、結束語
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市經貿委祝賀**市商務領航企業信息化工程推進會議的召開。,
多年來,市委、市政府一向高度重視市內企業的發展,采取多項優惠政策和多種扶持措施幫助中小企業發展壯大。中小企業已經成為**經濟充滿活力的主體力量。但總體來說,我市中小企業信息化水平還較落后,亟待發展。
為打破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中的瓶頸,2005年9月22日,省中小企業局與江蘇省電信有限公司在寧簽署了《江蘇省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合作備忘錄》,正式啟動“全省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啟動這一工程,主要是基于三點考慮:
首先,是全球信息化潮流下無法回避的選擇?,F在,誰也不會否認我們已經步入信息化時代,信息化已經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生活生產的各個方面、各個層面。企業作為社會活動的重要主體,自然要積極主動面對這一大趨勢。中央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更是明確了目標和路徑。其次,信息化推進工程是中小企業快速健康發展的需要。多年來,中小企業快速成長和發展,中小企業已經成為社會經濟充滿活力的主體力量。但多數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還僅僅停留在電子郵件和信息搜尋的較低層次上,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尚處在醞釀階段。第三,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時機已經成熟。先進的網絡通信技術和it技術飛速發展,為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來,國家啟動了“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在全社會形成了良好的氛圍。省、市、市等各級領導也十分重視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同時,我們有非常好的戰略合作伙伴。**電信一直致力于為我市信息化建設服務,深入開展機制創新,大力發展各類業務,緊密跟蹤先進技術,適度超前地進行通信能力建設,并在傳統網絡的智能化、寬帶化、數字化改造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為全市中小企業特別是園區企業推出量身定做的信息化解決方案---電信“商務領航”這一新的客戶品牌,為中小企業事業騰飛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此次召開的全市商務領航企業信息化工程推進會議是由政府、電信等各方聯合推動的一項系統工程,以服務中小企業為宗旨。該工程將通過**電信的“商務領航”信息化業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從硬件設備、應用軟件到網絡通信和信息管理系統等一攬子解決方案,促進全市中小企業對信息化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落實、實現有效益的信息化。
“推進工程”的核心內容是推進“一平臺,一中心”的建設,并積極參與全省“百千萬工程”。一是由電信為主,建設**“中小企業信息化平臺”,為中小企業信息化量身定制,提供“一站式”技術支撐。“一中心”,即由電信為中小企業客戶提供7×24小時的信息化建設人工咨詢服務。同時參與全省范圍內實施的“百家企業信息化樣板試點”、“千家企業信息化體驗”、“萬家企業信息化人才培訓”的“百千萬工程”,切實推進全市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進程。
在具體實施上,市經濟貿易委員會以政策引導,搭建平臺,營造環境為主。將通過制訂加快全市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工作意見,編制市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規劃等方式,加強引導,營造全市中小企業信息化的良好環境;搭建中小企業信息網絡平臺,并對企業信息化的推進工作進行必要的政策扶持。**市電信分公司牽頭實施“商務領航”,采用模塊管理,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自助建站、網上工作室、網絡硬盤、電子傳真、網絡安全、企業郵箱等諸多服務,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助推企業信息化,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各單位要認真領會此次會議的精神,必須把“全市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落到實處。在正在討論中的**市十一五規劃中,把推進經濟社會信息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06年既是“十一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實施“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的關鍵之年,我們必須開拓創新,扎實工作,有效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