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5 10:38: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白色污染概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有關白色污染的相關知識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對耕作和播種造成了極大困難,影響了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農作物減產甚至不產。如果將塑料燃燒,則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破壞環境。將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鳥、魚類誤食,會造成這些動物死亡,若是纏住一些艦船的螺旋槳,則會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國際上較為先進的白色污染治理辦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關鍵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學家研制了多種自毀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毀塑料、化學自毀塑料、醫用自毀塑料等。
制造這些塑料的指導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種化學物質,使塑料能被光照、細菌或其他化學物質溶解或消除。這些方法的共同特點是造價昂貴,無法與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競爭。我們盼望著早日出現可以與不可降解塑料一樣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夠回收、再生、利用。
二、調查情況
我們小組在學校隨機挑選50人參加我們的問卷調查,共收回45份,占90%(調查問卷附表),結果如下:問題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嗎?
調查者中,有2/3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表示不清楚。結果表明,大部分中學生是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這與學校教育有很大關系(高二化學教材對于白色污染有過講解)。但仍有一部分(1/3)的人不清楚,這表明,學校還應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問題二:你經常購買小食品嗎?
71.1%的人偶爾購買小食品,22.2%的人經常購買,只有6.7%的人不買小食品。這是因為,學生族很少有時間在家吃早飯,所以來學校購買食品充饑的人很多,而食品包裝袋絕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請看以下的調查),這就為校園白色污染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
問題三:你如何處理塑料袋?
上圖顯示只有7人(占15.6%)將塑料袋隨地亂扔,而扔進垃圾箱的占80%,但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
進入垃圾箱中,因為據我們小組成員觀察發現,很多人雖然知道應當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內,卻總是扔到垃圾箱旁,風一吹,塑料袋就滿校園亂飛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兩位選擇其他的同學中。一人表示會把塑料袋扔進視線所見的垃圾箱內。我們發現。校園內垃圾箱以前并不多,而且大多銹跡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不過本學期開始后,學校增加了垃圾箱的數量,這對于防治校園白色污染是有幫助的。
問題四:請同學對校園白色污染的處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議。
提供建議如下:
(1)學校應教育同學們增強環保意識,多宣傳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學們不要隨意扔垃圾,對隨地扔廢棄物的人講講環保的重要性。
(3)學校統一將垃圾分類、回收,集中處理。
(4)增設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嚴重的地方(如小賣部門口)。
(5)設計一個環保標志,掛在醒目的地方。
(6)盡量減少用塑料袋包裝物品,并杜絕使用一次性發泡飯盒(現在校食堂使用的一次性飯盒就是國家禁止使用的飯盒,但仍在使用)。
(7)呼吁全社會增強環保意識。
(8)學校不要焚燒垃圾。
通過本次調查,我們得出以下結論:①大部分學生對于白色污染比較了解,但仍有部分人對白色污染的概念不清楚,這需要學校增強環保方面的教育。②相當一部分人雖然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但依然使用或隨手丟棄白色污染物。由此可見,學校培養學生環保的觀念十分重要,同時學校也要作出實際行動,如多設置分類垃圾箱,組織回收有價值的垃圾等。:
(三)學校白色污染現狀調查
通過上一階段的調查,我們已經調查清楚了學生對白色污染的了解情況,與同學們初步探討了如何防治校園白色污染。這一階段我們的主要目的是調查我們學校白色污染的情況,并對處理方法進行可行性探討。
《化學課程標準》將研究型學習列入課程計劃,一個新的教學理念在逐步形成。研究性學習與學科課程是新課程體系的兩大支柱,二者相互聯系,將達到相互促進的目的。就化學學科而言,化學學科以其實踐性、綜合性、廣泛性、適用性的特點,促進學生對化學學科知識的掌握,從而關注社會、關注生活,提高能力。
高二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化學基礎知識,掌握一些基本的利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信息占有量,以及跨學科的綜合思維能力。在高二年級開展研究型學習與化學學科整合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指導教師在開展研究性學習與化學學科整合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研究性、探索性因素,全方位、多渠道地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
為了保證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充足時間,切實減輕高二學生過重的課程負擔,在高二下學期我選擇第八章合成材料作為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對象。因為這章教學要求層次比較低,而且全章教學又沒有很多理論知識,所以本章不是教學的難點,而這一章密切聯系實際和新的科學技術知識,學生非常感興趣。若是教師按照傳統的方法進行講解,則勢必會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也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好奇心。這一章還用一定的篇幅介紹白色污染,若只是要學生看看書,膚淺地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而并沒有實際考察體驗,那么這樣的知識也并不豐滿,學生的環保意識并沒有被激發。
將這一章作為研究性學習的活動進行開展,讓學生走進商城、工廠,走進生活,并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帶進課堂,互相交流學習,使他們進一步認識到合成材料的重要性,增強對合成材料的親切感,使學生的學習更有興趣、更生動活潑。
指導教師首先對將要研究的課題做一些背景知識準備,如講加聚反應,認識高分子化合物等,當然更重要的是創設探索情境,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讓他們想參與、想研究。
在學生有了一定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后,提出總課題“認識合成材料”。
研究目標:認識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特點和基本性質;了解三大合成材料及新型有機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特點和用途等;了解白色污染,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設計:高分子材料無處不在,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及新型高分子材料,在教材中作了一定的介紹,根據教材的特點將學生分為四個大組(按學生的個人興趣自由組合),分別就以上四個方面進行研究。在每個大組的基礎上又將學生分成小組(一般4―5人為宜),就這一研究領域中的某一問題進行研究。
第一步驟,學生根據小組所負責的內容進行開題報告(包括可行性驗證,研究計劃、方法、時間等),教師進行指導。第二步驟,在圖書館或在互聯網上查閱所需資料,做好資料收集。第三步驟,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去工廠、商店實地考察。第四步驟,整理報告,實驗研究,做出專題小論文或制作課件、展板、實物標本等,并在課堂交流匯報,相互學習。第五步驟,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指導、總結。
研究成果采擷:各個小組在課堂上進行了匯報,如“塑料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小組的成員一邊展示制作的課件,一邊介紹塑料的歷史、現狀(包括利、弊)及對塑料未來發展方向進行展望。這其間還給學生介紹一些小常識,現場教學生利用試驗方法鑒別有毒塑料和無毒塑料,學生積極響應,紛紛要求上臺演示,課堂上出現預約的氣氛。
“生活中的合成纖維”小組的學生以網頁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合成纖維的來歷、紡織纖維種類、常見衣料成分及特性等,給學生介紹一些洗衣常識,鑒別化纖衣料的方法,最后將自己制作的不同纖維實物標本展示給學生看。
“白色污染”小組的組長像專家一樣向學生介紹白色污染的概念、來源、危害及目前治理白色污染的技術,還給學生展示他們到白色污染嚴重的區域拍攝的照片。
在每一組匯報之后,其他小組都可以提問,最后進行評價和總結。
在這樣的課堂上、這樣的教學中,與以往的傳統教學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學生的能力得到鍛煉和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得到更好的發揮。
關鍵詞:CAI教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實例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0-0268-03
隨著高分子科學與技術的不斷發展,高分子科學已滲透于各個領域與學科,形成了一個無法替代的交叉學科[1]。對于與高分子相關的專業,專業課程一般設置高分子化學與高分子物理兩門課,其中高分子化學側重聚合反應機理的學習,高分子物理從分子運動的觀點出發重點介紹高聚物的結構與性能間的關系。對于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包裝工程專業的學生一般將這兩門課揉合在一起,開設高分子化學與物理,課程48~72學時之間,要求掌握有關高分子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
對于在食品學院中的包裝工程專業,結合北京農學院的辦學定位和服務對象,學校專業定位在食品包裝技術以及與包裝相關的食品質量安全與控制[2]。要培養學生這兩個方面的能力,學生的學習內容必須涵蓋包裝中食品接觸材料生產、監管、檢測和風險評估等與衛生安全質量相關的各個方面。而講述這些內容的前提是掌握高分子化學與物理以及包裝材料學中關于食品接觸材料的各種知識點。我們只有在介紹高分子食品接觸材料的特性、用途、生產工藝的基礎上,才能讓學生懂得食品接觸材料安全衛生相關的質量控制和管理要素,培養學生對食品接觸材料安全衛生相關的質量控制能力,以及準確合理地選擇包裝材料進行食品產品包裝設計的能力。所以,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是我們食品包裝專業非常重要的專業基礎課。
在學校“3+1”的教學模式[3]影響下,高分子化學與物理課程的學時數壓縮為56學時。在這樣少的學時條件下,要使那些對于高分子完全陌生的學生理解并掌握高分子的基本概念與原理,授課內容的選擇及講授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幾年不斷地嘗試和教學實踐,作者結合非高分子專業學生的特點,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探索,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教學效果。本文結合我校高分子化學與高分子物理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的實際,就教學內容的選擇、完善以及教學方式與多媒體課件的研制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
一、理論聯系實際,調整教學內容,加強實例教學
在傳統高分子專業的高分子化學課程中,高分子化學涉及的概念公式繁多,而且復雜難懂,要想完全靠死記硬背記住這些公式是比較困難的,而將這些公式熟練應用則更加困難[4,5]。對于食品包裝工程系的學生學習高分子化學對聚合物的化學反應部分應當有目的地選擇高分子包裝材料所涉及的化學反應進行講授,對于復雜的聚合反應速率方程的推導可以不學??芍攸c學習各種包裝材料如:聚乙烯,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醇,聚對二苯甲酸乙二醇酯等現實經濟生活中常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重點講述他們的化學合成方法,催化,以及包裝材料中單體與催化劑的殘留造成的健康風險。在充分體現學科特點的前提下,適當削減了與專業關系不大的聚合反應機理部分的內容,如配位聚合反應的機理。在“聚合物的化學反應”章節中,增添了與專業相關的化學反應。
比如講述聚苯乙烯(PS)合成時,應當結合包裝專業特點來舉例聚苯乙烯合成過程對其在包裝工業上的應用具有深刻的影響,如聚苯乙烯發泡餐盒白色污染的風波[6]。向學生解釋為何2013年2月,國家發改委“21號令”,將被稱做白色污染且長久被認為有毒的一次性聚苯乙烯發泡餐具解禁。解禁依據是什么?通過聯系實際,同學們都急切想從專業角度得到解答。10年前國家禁止聚乙烯發泡餐盒的應用是基于以下考慮。
1.PS泡沫塑料餐具帶來白色污染的問題。
2.PS泡沫塑料餐具受熱65℃時或燃燒時會產生“二英”強致癌物的問題。
3.PS泡沫塑料餐具中含有殘存單體苯乙烯或在65℃以上使用會釋放出單體致毒的問題。
4.PS泡沫塑料餐具遇熱會釋放出二聚體、三聚體等危害人體物質的問題。
5.PS泡沫塑料餐具含雙酚類,導致生殖機能失常的問題。
6.PS泡沫塑料餐具難以回收利用。
7.PS泡沫塑料餐具不能耐高溫,高溫變形,不能在微波爐里使用。
從向學生介紹高分子化學中聚苯乙烯的分子構造,聚合機理,聚合方法以及化學反應后處理,我們就能解釋第2、3、4、5問題。從高分子化學專業的角度向學生講述“白色污染”的成因是管理不善及隨意丟棄垃圾的人,而不屬聚苯乙烯材料本身,PS泡沫塑料餐具≠“白色污染”,更不是造成“白色污染”的元兇。PS的生產過程是苯乙烯單體在高溫高壓和催化劑作用下,在密封的反應內,無氯條件下進行聚合反應,從而無產生二英的條件。PS泡沫塑料飯盒是直接采用食品級的PS材料,加入滑石粉、硬脂肪酸鈣、丁烷等,通過擠出、發泡制得,生產過程全部為物理混合過程,無化學反應,不具備產生二英的條件。如果我們工業界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食品級聚苯乙烯原料來制造一次性泡沫發泡飯盒,最終產品很難在單體殘留量上超標。而且,國外公布相關報告研究結果,明確澄清有關二聚體、三聚體環境荷爾蒙的問題,它們不屬所謂攏亂內分泌的化學物質。食品級PS材料中并沒有雙酚A,在加工過程中也不可能產生雙酚A副產物等。以上解釋都需要我們高分子化學的知識,通過理論聯系實際,我們能讓學生們對學習高分子化學對包裝材料的認識加深印象。
再如,講解聚碳酸酯(PC)[7]的逐步縮聚合成過程中,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引入聚碳酸酯“雙酚A風波”。生產聚碳酸酯用到雙酚A,在材料與食品相接觸后,殘留雙酚A單體遷移進食品,造成一定的健康風險。從高分子化學角度,向學生解析為何2011年在歐盟和加拿大,雙酚A被列為有毒物質,被禁止用于生產嬰兒奶瓶。在PC實例中,通過聚合機理,單體結構,聚合單體殘留等高分子化學方面的知識向學生們展示PC食品接觸材料的優缺點。
同理,我們在講解聚氯乙烯(PVC)時[8],從分子結構的特點引入“塑化劑風波”,講述聚氯乙烯由于分子的剛性需要塑化劑才能加工成型,這與食品相接觸后必然造成有毒塑化劑的遷移。我們在講解各種包裝材料的高分子合成化學時,就應該通過現實生活的同學們已經有所耳聞、鮮活的例子來幫助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提升他們對專業的學習興趣。
二、加強《高分子化學及物理》與《包裝材料學》的有機聯系
高分子物理部分以分子運動的觀點來聚合物的轉變與松弛,聚合物的粘彈性,聚合物的力學性能等內容。因為《高分子化學及物理》是為《包裝材料學》服務的,應讓學生重點掌握高分子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系。高分子物理部分是教學重點,在講解基本概念時,同時注意結合《包裝材料學》所涉及的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系,使《包裝材料學》與《高分子化學及物理》真正有機地融合起來。比如,在講解聚苯乙烯發泡餐盒的時候,我們還是可以通過餐盒禁止與解禁來講解其分子的構效關系與應用。以前禁用一次性聚苯乙烯泡沫飯盒,存在很多知識的誤區,比如對毒性的誤解與使用方法的不當。當加熱至聚苯乙烯的玻璃化轉變溫度(80~90℃)以上,PS轉變為高彈態,且保持這種狀態在較寬的范圍內,PS開始熱變形,熔融溫度為240℃,PS在高真空和330~380℃下劇烈降解。由于其分子結構的特性,一次性聚苯乙烯飯盒不能在70度以上或微波爐的情況下使用,這和聚丙烯餐盒使用是有很大差異的。由于知識普及不到位,許多人把一次性聚苯乙烯泡沫飯盒在高溫下加熱,在微波爐使用,造成飯盒溶化變形,并伴有刺激性氣味。如果我們知道使用說明,一次性聚苯乙烯餐盒在一定條件下使用是無毒,綠色,安全且價廉,比如,在外就餐,我們可以用價廉的一次性聚乙烯發泡餐盒打包你的冷卻后的剩飯剩菜而無需采用價格昂貴的替代產品。我們在講解聚苯乙烯高分子分子運動時,就應該把分子運動的特點引導到聚苯乙烯作為現實包裝材料由于分子運動的特點所帶來的優缺點。同理,我們講解聚氯乙烯分子[8]時,就需要結合高分子物理中分子運動的特點來講解的塑化劑溶出。講解聚乙烯醇(PVA)時,就應該把高聚物的結晶與分子之間的氫鍵作用引入到結晶與分子材料透氣透氧之間的關系上。
三、改進了教學手段,有效利用多媒體資源和化學作圖軟件,運用多種方法加深學生的理解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的基本概念繁多,有些概念很容易混淆,還有些概念很抽象,難于理解。針對抽象的概念,我們可以有效利用多媒體資源和化學作圖軟件,使基本概念的理解變得容易,大大增強了記憶的效果,避免了死記硬背。比如,高分子應力松弛與蠕變講述。對于蠕變,只是通過經典的教科書上的舉例,“如在懸掛的軟質PVC絲下面勾住一段一定質量的砝碼,軟絲會慢慢伸長,撤銷砝碼后,軟絲會慢慢地回縮”這種書本講解,筆者覺得不足以讓學生加深印象。而是應該通過形象的多媒體實驗演示或現實實驗來講解。由于實驗課時有限,筆者在課前對實驗進行錄像,然后在課堂上進行視頻演示,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利用實驗能讓學生充分理解高分子聚合物的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系。
例如,結晶概念的詮釋,是比較難比喻生動而且易懂的。高聚物結晶分子的排列在書中被用很小的部分來講述,但是高分子結晶對高分子薄膜材料物理性質影響顯著,對于食品包裝的學生,急切需要知道結晶度與透氣性的構效關系,但是如此小的篇幅根本不能讓學生掌握高分子結晶的知識點。書本上的高分子晶體圖學生很難理解,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去尋找更好的化學物質單晶圖,我們可以找剛性的芳香有機物的單晶圖來闡述分子間的各種力造成的分子有序堆積。通過這種舉例,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高分子鏈之間相互作用力造成的部分鏈段的有序堆積??梢?,生動的舉例對于抽象概念的理解是有很大幫助的。
使用多媒體可以將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直觀和形象化,可以將教學過程生動地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所學內容。對于高分子化學與物理中一些概念的講述,我們需要CAI教學[9],多利用化學分子結構軟件制作課件。通過化學軟件制作三維空間構型,再結合三維動畫,動態演示分子骨架旋轉,能輕松地帶學生進入微觀的分子世界,讓抽象的分子結構與概念形象化,有利我們教學。比如高分子鏈的柔性是由于分子內各個化學鍵和原子在不停地轉動或振動,高分子鏈的形狀時刻在變化著而造成的。如果我們制作動態三維的大分子的內旋轉圖,讓學生親眼目睹這個“動”,才能更好促進學生對分子動態旋轉以及高分子柔性的理解。
四、創設開放性的交流空間,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除老師引入實例教學、有效利用多媒體資源等教學措施以外,有時引申話題,創設開放性的交流空間,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也是非常重要的[10]。采取讓學生分組討論,查找文獻,撰寫小報告的形式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如,高分子聚合的教學中,結合聚氯乙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等分子的結構特點說明其應用的基礎上,提出問題:“為什么限制聚氯乙烯在食品包裝保鮮膜上的應用?”“為什么限制聚碳酸酯在嬰兒奶瓶上的應用?”“為何聚苯乙烯餐盒只能在70度以下使用?”以及“為何聚乙烯醇容易結晶以及吸水,這些性質會給作為包裝材料的它帶來哪些優缺點?”然后學生分組從聚合物分子結構、柔韌性等角度討論,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每一個問題都與高分子的基礎知識息息相關,都是從一些實際現象引出問題,再通過理論分析加以解釋、歸納;這樣不僅可以引起學生興趣,重要的是可以加深學生對基本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結語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是一門理論性強、概念抽象難懂且較難掌握的課程,作為包裝工程專業,特別是偏重食品包裝技術的學生的重要專業基礎課,學生需要在有限的學時里掌握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和理論,教師則需要不斷地探索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手段提高教學的交互性和生動性,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吳其曄,馮鶯.高分子材料概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2]商貴芹,陳少鴻,劉君峰.食品接觸材料質量控制和檢驗監管實用指南[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
[3]李堯,余五新,左治江.應用型高?!?+1”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0,(26):24.
[4]潘祖仁.高分子化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
[5]何曼君,張紅東,陳維孝等.高分子物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6].
[9]夏云波.淺談多媒體課件在物理教學中的使用[J].物理通報,2005,(9):47.
【關鍵詞】快遞業 綠色包裝 節約資源 保護環境
一、背景
近幾年.中國快運速遞產業發展迅速.目前已經在中國東部地區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為中心的四大區域性快運速遞圈。同時這四大快運速遞圈又以滾動式、遞進式的扇面輻射,帶動中部和西部地區的發展。2006年至2010年,全國規模以上快遞企業業務量年增長率達22%。2011年,中國快遞業務遞送量突破35億件,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而促使快遞業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網購活動的盛行。2009年,全國個人網上購物銷售達到2000億元,其中75%的商品要通過實物遞送。然而在實物遞送的過程中極易由于快遞的過度包裝和運輸工具的尾氣排放而對環境造成破壞.對于方興未艾的中國快遞業來說,實現運輸過程的低碳化,尤其是包裝的綠色化是一個必須要面對的難題。
二、問題分析
(二)快遞業包裝存在的問題
(1)過度包裝??爝f包裝作為一種運輸包裝,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方便裝卸、搬運、倉儲等過程的操作,提高物流效率;二是保證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性,維護產品的使用價值。為了實現這兩個目的,只要對快遞產品進行簡單有效的包裝即可。
然而,現實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對快遞產品的過度包裝。比如快遞過來的東西不管是什么都用一個紙箱包著.甚至一瓶小小的化妝品小樣都會用一只碩大無比的箱子來包裝,里面塞滿用以保護商品的報紙、充氣塑料袋等。這些紙箱由于體積大多扁長,或是很狹小,重復利用的價值并不高。于是日久天長,網購的人都積攢了不少這樣或大或小的紙箱,留著占地方,丟掉又太可惜。
就這樣的過度包裝而言.本身不僅會耗費大量的自然資源對環境造成破壞,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流公司的運營成本。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中國快遞市場上,伴隨著原材料、運輸、人力成本等不斷上漲等的不利因素,如果不改進過度包裝的現狀,國內的快遞企業將喪失自己的競爭力。
(2)有毒包裝。在對快遞產品進行包裝的過程中,快遞專用的塑料袋也是頻繁被使用的一種材料。這種類型的塑料袋一般有:深灰色尼龍包裝袋、外白內黑速遞袋、防偽膠貼文件袋、噴流水碼快遞袋等。這些袋子在保護產品的同時,由于它們多數不能降解或者降解周期太長,并且目前也沒有專門的機構來處理這些袋子,因此一旦這些袋子就和一般的垃圾一起被倒人垃圾池.將對環境造成極大的污染,即白色污染。
雖然白色污染主要并不是由于快遞專用塑料袋的廣泛使用引起的,但是使用這些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對產品進行包裝無疑對我們的環境會造成破壞。在越來越強調企業社會責任的今天,使用環保的包裝袋對于企業良好社會形象的樹立必然會起到積極的作用。由此,我們提出了綠色包裝的概念。
(二)綠色包裝
隨著環境污染的日益嚴峻,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加強,綠色包裝應運而生,并且成為綠色物流領域最熱門的話題。綠色包裝,簡言之就是環保型包裝。在功能上應該滿足4RED原則,也就是Reduce(包裝減量化),指包裝在滿足保護商品、方便銷售等功能的條件下,應采用材料、能源耗用量最少,形式最合理的適度包裝。Reuse(易于重復利用)或者Recycle(可回收使用),指產品包裝及其包裝制品的多次重復使用或利用回收棄物生產再生制品。Degradable(可降解),指包裝用材及其廢棄物不會形成永久性垃圾.不能回收使用的包裝廢棄物都能比較容易的分解腐化,不產生塑料垃圾。綠色包裝還應該對人體或者生物系統無毒無害,重金屬的含量應該控制在有關標準以下。
三、對快遞企業綠色包裝的建議
對于快遞行業而言,在包裝和運輸方面追求快速高效固然沒錯,但也應該考慮承擔社會責任.在將對環境的傷害減至最低的同時控制包裝成本,以提高利潤增強競爭力。
轉變包裝理念。快遞物流包裝的綠色化,只要是指包裝材料的綠色性,包裝制造環節的綠色性以及包裝材料消耗的最少量化。具體的指導理念是:減少包裝材料;回收使用材料;重復使用包裝材料;循環使用包裝材料和包裝標準化。在企業樹立一種節約的風氣,比如在設計包裝時秉著節約的原則,盡可能降低能耗,便于拆卸,使材料能得到循環使用,在包裝上附上一些環保小貼士,提醒消費者不要亂扔包裝廢棄物。
校園是美好的,這里有孜孜不倦學習的同學,有幽香的書籍,有辛勤的教師,還有同學們純真的友誼。校園是師生的樂園,是求知求學的圣地。校園的優美環境主要是靠師生維持的。然而,大部分學生對環境的概念比較模糊,尤其隨地亂丟垃圾的現象屢屢可見。每次大掃除后,校園里雖然暫時呈現清潔的景象,但要不了多久,又垃圾遍地。尤其塑料制品(白色垃圾)給校園帶來了極大的危害,更是一言難盡。為了雪洗“白色災難”之恥,我開展了“當一次校園清潔工”的校園社會實踐活動,并且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查研究,查閱了各種資料,進行了分析總結。
一、學校的環衛工作現狀和今后的發展目標
我?,F占地300余畝,師生人數2400多人。四十多個教學班,分成高中部和初中部,兩幢教學樓,三幢宿舍樓。教學樓每一層樓都設有垃圾桶,甚至每個班級內部也有垃圾桶。宿舍樓每間宿舍內及每個樓道的轉折點處和宿舍樓旁都設有垃圾桶,甚至操場、大路的每個角落都設有垃圾桶。雖然如此,但校園里的地面上仍隨處可見垃圾,尤其是學校大路、宿舍樓道更是不堪入目。學校領導雖三令五申,但效果并不顯著。更有甚者,有時前邊的同學剛打掃完,后邊的同學路過后又是一片狼藉。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校曾多次進行整改,提出“還校園以清潔,死抓衛生死角”的口號和校園內不見一紙一屑,并把其作為今后校園環衛工作的發展方向。
二、搞好校園環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為了實現以上目標,還校園以清潔,并增添校園的靚麗美景和人文情懷,我開展了“當一次校園清潔工”的校園社會實踐活動,活動內容如下:
我將所任課班級分成四個小組:第一小組負責觀察和撿拾教學大樓樓道的垃圾;第二小組負責撿拾男生宿舍樓道及其附近區域的垃圾;第三小組負責撿拾女生宿舍及其附近區域的垃圾;第四小組負責撿拾球場及其學校大道的垃圾。一天下來,撿拾了三次,即早自習前一次,中午上課前一次,晚自習前一次。每個同學僅垃圾就足足撿了四大袋。這項實踐活動使所有參與者都受到了思想洗禮。每位同學都立志維護好校園衛生,從自己做起,今后絕不亂扔垃圾,效果甚好。
三、清潔的校園讓師生都受益
大家齊動手,校園更清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校園衛生死角得到徹底清理,甚至將路邊的小石子都一一撿走,學生還將校園路邊低洼處整平、踩實。有的學生還對校園綠化樹進行澆水培土。通過一天共三次(課余時間)的勞動,樹林里的落葉被清除了,操場邊的道路被填平了,缺少的綠化樹被補種了,花草樹木重新修剪了,道路兩邊的枯草碎石被清掃了,校園里的垃圾被清理了,校園更清潔、更靚麗了。同學們看著更加漂亮的校園,抹著額頭的汗水,個個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整個活動極富創造性和實踐性,并取得了比預期還好的效果。
四、污染的校園,師生皆受害
(一)視覺、嗅覺上的危害
散落在校園中的垃圾不僅破壞了校園景觀,還對師生身體極為不利。如散落在校園中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給師生的視覺和嗅覺帶來了不良刺激,既不美觀又臭氣熏天。
(二)潛在的危害
1.塑料制品等白色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不僅會造成土壤板結,影響綠化地吸收養分和水分,還會導致花草樹木物生長減緩,乃至變異死亡。
2.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廢棄物,被動物當做食物吞食后,會導致動物中毒乃至死亡,人在食用吞食塑料廢棄物的動物后,會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傷害,甚至留下后遺癥。
3.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風一吹來,四處飛舞,會造成連鎖污染,害人不淺。
4.部分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做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會對師生的健康極為不利。
5.污染廢氣等排放到空中,使臭氧層變薄,造成紫外線變強,對人體傷害極大。
6.亂扔垃圾的行為在同學間互相影響,學生盲目從眾,人人亂扔垃圾,危害無窮。
五、造成“校園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管理和處置,垃圾沒有實行分類收集,能回收循環利用的未回收利用。
2.師生的環保意識比較淡薄,濫用和隨意亂倒塑料制品現象相當普遍。優美的校園環境是維護出來的,不是打掃出來的。
3.我校現有校紀校規沒有較好落實。我校雖有健全的規章制度,但部分師生仍不夠重視,我行我素,視而不見。
4.盡管國家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但是總的來講,仍有部分企業在違法生產塑料制品,還有部分超市及小攤小販違法使用和向學生提供塑料購物袋。
六、行動起來治理校園垃圾污染,還校園清潔衛生
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們了解到:白色塑料袋等制品在給人帶來方便的同時,使人們出門十分狼狽。校園,這個人們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樂園,應肩負解決環境問題這一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然而要改變這種狀況,光靠一師一生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強化環保意識。校園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保護環境應該是全校、全社會乃至全球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同時,我們也懂得: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約資源,綠色生活,綠色消費。如果全球人人破壞環境,天天破壞環境,時時破壞環境,處處破壞環境,地球就會變成巨大的垃圾場;如果全球人人環保,天天環保,時時環保,處處環保,就能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讓我們攜起手行動起來,共同努力保護好地球――我們共同的美麗家園。
為此,我們建議從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真正做到:
1.不亂扔垃圾及廢棄物,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分類放置,以便回收利用或處理。
2.我校早已設置了多處垃圾存放處,要積極參與和宣傳。
3.垃圾入箱,絕不亂扔,點點滴滴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盡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污染。
5.發現身邊有破壞環境的行為時,要加以勸止,推己及人,共同維護。
6.開展“見到垃圾順手撿”活動,大家齊動手,還校園清潔靚麗。
7.通過黑板報、粘貼畫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及時宣傳倡導師生強化環保意識。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道路;設計者
設計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而它是實現真正的生態效應的關鍵,所以設計很重要!這就要求設計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樹立正確的綠色觀念,確立正確的綠色倫理,并付諸實踐。如今,很多設計工作者在設計時只考慮傳統的設計三要點:成本、性能和美觀,卻不曾考慮設計本身對環境的影響及它被淘汰后的處置方法。更有大批主流設計師都回避其設計對環境的影響。雖然許多有環保設計思想的設計師使用環保方案和3R理念(減量Reduce、再生Reuse、回收Recycle)來解決問題,但是這些環保方案3R理念卻是減量化原則的體現。減量化原則是生態效率理念的核心原則。無論是削減有毒污染物的生產或排放,還是降低原材料的使用,或者減小產品的尺寸(在工業界被稱作“集約化”),都屬于減量化原則的范疇。但是這些行為并沒有停止耗竭資源和破壞環境,只是放慢了破壞速度,使其以更小的增量在更長的時間內進行破壞。
不可否認,我們最初學習設計概論和世界現代設計史時,3R理念對我們的思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我們知道了綠色設計、生態設計等概念,我們學習設計的傳統三要素和設計的各種風格流派等知識,卻沒有學習和考慮到我們的設計以后的反復利用和它的“來生”。3R理念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減少環境影響的最好辦法不是更多的循環利用,而是更少的生產和處置。我們處在這個新時代,我們設計相關工作者就應該樹立正確的生態效應理念,(生態效應的理念是指做正確的事情,提供正確的產品、服務和系統,而不是去做具有較少危害的錯事)設計工作者從一開始設計的時候就應該充分考慮到以后的反復利用,而不是采取拙劣的事后補救方式。
可持續發展思想的逐漸形成,是人類在反思自身發展基礎上對發展模式認識的一次重大飛躍。這種全新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將成為人類永恒的追求,關注生態環境保護、謀求人類可持續發展也將成為全人類堅持不懈的偉大事業。傳統的設計標準是一個三角架:成本、美觀和性能。在《從搖籃到搖籃》中說道,“可持續發展”的擁護者們喜歡用基于生態、公平和經濟三角架的“三重底線”方法。這種方法具有很積極的效果,可以將可持續發展的進展歸入到公司的責任體系之中。我很贊同新的設計標準是:生態、公平、經濟。
大自然豐富而多彩,它以新陳代謝的方式不斷運行著,在這個過程中不存在所謂廢棄物。幾百萬年來,這種周而復始的、從搖籃到搖籃(《從搖籃到搖籃》中提到的一種循環發展模式)的生態系統滋養出了我們這個生機勃勃、物種繁多的星球。而我們人類從自然中索取太多,回報給它的卻只有一堆又一堆的廢物,我們不僅要和大自然友好和諧相處,還要適當的給予它回報,有索取也有回報,以一種公平平等的態度對對待大自然。如果我們人類想要實現真正的繁榮,我們就必須這樣,要模仿自然界高效應的、含有養分流和新陳代謝的“從搖籃到搖籃”系統,而這個系統是不存在廢棄物的概念的?!稄膿u籃到搖籃》的作者威廉?麥克唐納先生和邁克爾?布朗嘉特先生認為根除廢棄物的概念意味著,產品、包裝和系統從設計開始,就理解廢物不存在”的觀念。即:以包含在物質中的有價值的養分流決定設計:形式不僅是服從功能,還要不斷進化。把這種設計方式與現行的制造方式相比,它更有發展前景。這里有一個螞蟻“社區”的例子,能讓我們更生動地理解這種方式。作為日?;顒拥囊徊糠?,螞蟻們:安全而有效地處理它們自己以及其他物種的廢棄物;在種植與收獲它們自己的食物的同時,滋養著它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使用真正可以再循環的材料來建造房子、農場、垃圾場、墓地、住宅和食物儲存設施;制造健康、安全和可以生物降解的消毒劑和藥物;為整個星球維持土壤的質量。
之前,我看到過面出薰關于火柴的一個設計,我特別喜歡這個設計。它是2000年4月原研哉舉辦的“再設計:二十一世紀的日常用品”展中的一個設計作品。面出薰的這個設計是在天然的小樹枝一端部涂上可燃物,讓它成為火柴,他這一理念的特別之處是在這些小枯枝回歸泥土前賦予它們一個最終角色――火柴。這樣的設計我特別喜歡,它取之自然,最后完好的歸還與自然,他的設計既有使用價值和審美價值又體現出了從搖籃到搖籃的重新設計的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如果我們的設計工作者在開始做設計的時候就具有這樣的理念――將產品的短期使用壽命、便利性、美觀性與材料的回收利用等問題一起通盤考慮,那么我們的環境生態問題不就可以改善了嗎?我們的創新歷程也真正地拉開了帷幕。
我們習慣于把“工業”和“環境”二者對立起來,因為傳統的開采、制造和處理廢物的方法會對自然界產生破壞作用。但是我認為兩者是可以相互促進,友好和諧前進的,而兩者之間的中介就是設計者。設計是實現真正的生態效應的關鍵,設計者是調和“工業”和“環境”兩者關系的關鍵。在《從搖籃到搖籃》中提到一個關于我國“白色污染”的設想。如果將泡沫包裝材料設計成可以在使用后被生物降解的材料,那就不存在所謂的“白色污染”了。比如它們可以是用空心的稻桿制成的,這些稻桿在稻谷收割以后就被遺棄在田里,通常都被燒掉。這樣的材料很容易獲得,并且很廉價。這樣的包裝材料中可能加少量的氮(可以從交通工具中提取),這樣一來,人們在使用后不是感到愧疚和有壓力,而是很愉快地將這些安全、有益的營養包裝扔到窗外的地上,它們將很快地降解并且給土壤提供氮元素。這種材料里面甚至還可以含有當地植物的種子,在材料降解的同時生根發芽。這樣一舉兩得,既不會對環境造成傷害也給人類帶來了方便。
所以,作為這個時代的設計工作者,我們要樹立正確的綠色觀念,確立正確的綠色倫理,用“從搖籃到搖籃”的循環發展模式去做設計,只有當我們開始設計的時候就具有這樣的理
念 ――將產品的短期使用壽命、便利性、美觀性與材料的回收利用等問題一起通盤考慮 , 我們的創新歷程才可以說是真正的開始了。放下“生產―廢棄”的陳舊模式和由它衍生的固執的“生態效率”理念,讓我們迎接不是單純追求效率,而是充分考慮了各種因素和人類需求的效應的全新挑戰吧!(作者單位:四川美術學院)
參考文獻:
關鍵詞: 綠色化學 化學教材 課堂教學 實驗教學 習題教學
一、綠色化學簡介
綠色化學又稱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是研究和尋找能充分利用的無毒害原材料,最大程度地節約能源,在各環節都實現凈化和無污染的反應途徑。概念從一提出來,就明確了它的目標――零排放和零污染。具體內涵體現在減量、重復使用、回收、再生、拒用上。
二、中學化學教材中的綠色化學
現行的中學化學教材已經融入了綠色化學知識,在課堂教學中要時時體現綠色化學原則、滲透綠色化學教育。比如在講化學反應及其能量變化時說說能量的開發與利用、在講鹵素時講講氯氣用于自來水消毒的利弊、氟利昂對臭氧層的破壞與保護等;硫和硫的化合物中講講酸雨的危害與防治、大氣的污染與防治等;硅和硅酸鹽工業中說說傳統建筑材料的危害及為何提倡使用綠色建筑材料;在講氮族元素知識時,穿插汽車尾氣的排放、氮氧化物造成的光化學煙霧、水中氮磷過多造成富氧化而形成赤潮等的危害;在講幾種重要金屬時插入鋁對人體的危害;烴與烴的衍生物的學習中,結合生態環境的破壞與保護、室內化學物質的污染與健康、農藥與化學、與化學、白色污染與綜合治理等知識,使學生意識到應如何合理應用化學,為人類能生存在一個綠色的地球上做出自己的貢獻。
三、課堂教學中綠色化學的滲透
中學化學教學中雖然還不能系統地講解綠色化學理論,但在教學中應該加強綠色化學思想的宣傳,要使學生具備環保意識。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的理念,要著重介紹綠色化學在防治大氣污染、溫室效應、保護臭氧層、保護土壤、水質及生態環境中的重要性,綠色環保的化學產品對提高生活質量,保障人類健康和安全方面所起的作用,從而使學生增加學習化學的興趣。
四、實驗教學中具體實施綠色化學思想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而實驗教學是影響學生環境意識的首要手段,在實驗教學中要貫徹綠色化學思想,要盡量體現綠色化學實驗的要求。(1)要大力推行微型實驗。即要對常見實驗儀器進行微縮,對常用試劑要給出限量,實驗中可把容量瓶、燒瓶、啟普發生器等常用儀器微型化。(2)要努力改革實驗方式。平時多注意收集各種教學輔助書中刊登的有關實驗的改進資料,并將其應用到實驗教學中去。要努力減少實驗對玻璃儀器的依賴性。有些顏色變化明顯的定性實驗可放在點滴板中進行,如指示劑與酸或堿作用實驗、
五、習題教學中加強綠色思想的滲透
習題教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它是幫助學生掌握和鞏固所學知識、技能的重要手段。習題教學不僅可以開發學生的智力、還能使學生在練習中了解科技動態,學以致用。培養良好的科學態度。融合了綠色化學的習題教學,使學生更深入了解綠色化學的重要性。
綠色化學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是一種戰略,一種方針、一種指導思想、一種研究策略。現行化學教材已經融入了綠色化學知識,我們在化學課堂教學中要時時體現綠色化學原則,滲透綠色化學教育。但綠色化學不能取代系統教學,而是必須融合其中。如此便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更新觀念;二是教師本身要進行終身教育,這樣才能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
綠色化學有利于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們的化學教育教學,就是要使學生樹立牢固的綠色化學理念和環保意識,為了使祖國的天空變得更藍,使我們的地球變得更綠,作為教師,就必須去培養具有綠色環保意識的下一代,使他們成為未來自覺的“綠色化學家|”,為綠色化學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朱文祥,綠色化學與綠色化學教育[J],化學教育
[2]俞巧紅,綠色化學――一種新的化學理念[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3]盧克,關于綠色化學教育的實踐與探討[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