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自然災害防災減災措施
時間:2023-10-05 10:38: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自然災害防災減災措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 G633.55〔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11―0060―01
隴南是全國四大滑坡、泥石流多發區之一,同時位于我國地震頻發的南北地震帶上。近年來,隴南連續多次出現幾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特大自然災害。從2012年秋季學期開始,成縣一中開展了“‘隴南自然災害’校本課程開發與應用研究”省級課題研究。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不僅有利于加深學生對選修模塊五知識的理解,而且貫徹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提高了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
一、開發構想
1.開發基礎。開展災害教育活動是減輕人類遭受自然災害損失的重要手段。我校學生在學完選修五模塊后,對自然災害及防災減災知識已有一定的了解,加之對“成縣地理”校本課程的學習,他們對家鄉的自然環境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在親身經歷了多次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其學習“鄉土自然災害與防治”知識的愿望非常強烈。學生的需求,開展災害教育的緊迫性成為開發“隴南自然災害”校本課程的強大動力和基礎。
2.校本課程標準的制定?!半]南自然災害”校本課程標準主要由“內容”和“活動建議”兩部分組成。其中,內容包括:隴南自然災害的特點、類型及分布;人類活動對隴南自然環境的影響;成縣主要自然災害的類型;隴南和成縣在防災減災中取得的主要成就?;顒咏ㄗh包括:通過多種途徑,收集各種資料,了解隴南及成縣自然災害類型與分布;列舉當地發生的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各一例,分析隴南主要自然災害的形成機制;實地參觀學?;蚣亦l附近的自然災害現場和治理現場,初步了解自然災害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利用當地科普館、氣象局等校外地理課程資源,組織一次防災、減災科普教育活動;利用板報、展板等展示隴南減災的成就和災害防治措施;開展研究性學習,對近年來隴南發生的重大自然災害的成因、危害及應對措施等進行初步探討。
二、實施途徑
1.課程實施前的師生準備。校本課程實施前,教師下發“隴南自然災害”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對隴南及成縣自然災害的關注程度與防災減災知識的掌握情況。參考人教版、中圖版、湘教版等“自然災害與防治”模塊編寫內容,收集資料,編寫教材,制作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設計。學生在課前要做好以下準備:一是填寫“隴南自然災害”調查問卷,增強對隴南自然災害與防治現狀的了解;回顧選修模塊五中的相關內容;撰寫令自己印象最深、親身經歷的有關自然災害的短文。二是以小組為單位,通過網絡、報紙、書籍等收集隴南及成縣自然災害與防治資料。
2.合理開展課堂教學。“隴南自然災害”校本課程主要采用“問題―閱讀―課堂探究” 方式組織課堂教學。即先以問題引入新課,如,用“2013年隴南發生過哪些較大的氣象災害”引入“隴南主要氣象災害”這一學習內容。然后,引導學生閱讀有關隴南某次重大自然災害或防災減災成就的內容,師生共同歸納某種災害的危害、時空分布特點或防災減災成就及應對措施。最后,開展課堂探究,組織學生思考、討論。
3.實地參觀考察。在“隴南自然災害”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充分發掘校外地理課程資源,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組織學生參觀成縣防震減災科普館,考察5?12地震后隴南農村的變化,與受災群眾及災害治理人員進行座談。學生通過參觀考察,親身感受到自然災害的危害,提高了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和防災減災的意識。
4.展示學習研究成果。學習研究成果的展示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一是讓學生辦地理板報,主要包括參觀考察活動專題板報及專題學習板報。二是組織部分對自然災害與防治問題感興趣的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活動。
情和受災群眾救助需求要實,實施災民救助工作要實。加強救災應急體系建設,加快基層救災裝備和人才隊伍建設,提高救災應急水平;做好冬春荒救助工作,確保災民和困難群眾安全度荒;做好突發自然災害的防范和救助,做好新災救災的物資儲備和資金保障,做好災民的緊急轉移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切實保障災民的基本生活;做好綜合減災工作,深入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全面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加大創建工作力度,努力爭創“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
今年的救災工作要在創新上求發展求突破,主要是三個方面創新:救災款物管理制度上創新,災害信息員獎懲制度上創新,救災宣傳手段上創新,通過建立新的救災款物監督管理制度,形成救災款物監督管理長效機制;通過建立災害信息員管理和獎懲制度,規范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通過強化救災工作宣傳手段,提高救災工作的社會影響力,推進救災工作上新的水平。
一、切實做好冬春災民生活救助工作。認真組織力量,深入扎實地做好冬春荒救助調查摸底工作,及時準確掌握災民群眾特別是“兩戶”、“兩屬”的生活困難情況,實行分類排隊,建立災民救助臺帳,制定切實可行的《冬春災區困難群眾生活救助工作方案》,完善《災民救助卡》發放管理制度,按計劃、分階段、有重點地做好受災困難群眾的生活救助,強化救災物資監管,接受群眾監督。切實把冬春災民生活救助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確保災民和困難群眾有飯吃、不挨餓,有衣被、不受凍,有房住、避風雨。同時,加強請示匯報和協調溝通,積極爭取民政部、自治區給予更多的資金支持;督促各縣(區)落實地方政府的責任,加大救助資金投入,確保全市災民和困難群眾安全度荒。
二、積極做好新災救災及應急救助工作。一是完善《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體系。根據實際情況,修改完善市本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督促指導縣(區)、鄉鎮(街道)根據當地實際修改完善《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加快推進村(社區)《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修訂工作,各縣區民政局要制定計劃措施,做出部署安排,加強組織指導,發揮鄉鎮民政助理作用,抓好檢查落實,年內全市所有村(社區)都有符合自身實際的《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二是落實救災物資儲備。一方面,從思想上要高度重視,根據各地不同災情多發特點,摸清救災物資儲備的數量和品種,科學做出儲備規劃,做好救災物資儲備的具體安排,落實籌措救災物資儲備所需資金。另一方面,落實救災物資儲備,救災物資按相關規定程序進行采購,根據救災實際需求,主動協商有關部門利用實物存儲、協議儲備等多種方式,形成規模適當、供應充足的救災物資儲備能力。同時,救災物資發放按程序進行公示,救災款物按規定發放給災民手中。今年4月底前,組織檢查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縣鄉級民政部門救災物資儲備庫,冬春荒災民生活救助情況,救災資金預算和到位情況,并將檢查情況進行通報。三是加強災情信息管理。完善市、縣(區)二級救災通訊網絡,快速、準確做好災情統計和報送工作;加強與農、林、水等有關涉災部門會商,確保上報的災情數據統一;今年汛期到來前,市、縣(區)要按照《災害信息員國家職業標準》的要求,組織對災害信息員進行業務培訓,每個鄉鎮(街道)、村(居)委會至少有一名熟悉業務的災害信息員,確保災情信息上報及時準確。四是全力做好災害應急救助工作。及時制定災害應急救助工作方案,一旦災害發生,要作為當前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迅速進入應急狀態,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準確掌握災情,深入災區查災核災,組織轉移安置受災群眾,扎實開展受災群眾生活救助工作,妥善安排好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五是積極開展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災情平穩后,在做好救災工作的同時,把工作重點迅速轉移到組織實施災區民房恢復重建上來,制定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方案,落實籌措重建資金,落實具體工作責任和分工,按時按量保質完成重建任務,確保倒房群眾能夠盡快住進新房。
關鍵詞:電氣設計 防災減災 雷電災害 電氣火災 建筑環保節能
Abstract: briefly summarized in the general civil building, and electrical related natural disaster or man-made disaster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ain influence, and analysis of the electrical desig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and common problem. Put forward the electrical design should be gradually improv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design.
Keywords: electrical design lightning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electrical fire buil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中圖分類號: TU201.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隨著城市經濟化建設的發展迅速,電氣新技術,新產品逐漸增加,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提高,建筑電氣呈現出系統多,產品類別多,技術參數多,設計復雜化等現象。因此,建筑物一旦施工投入使用,就會面臨一系列的考驗,其中包括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所以,建筑物應具備一定的抵御和減少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的能力,以保證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減少各種災害是建筑設計中必須要充分重視的方面。
1,電氣設計中存在的一些防災減災問題。
建筑物的防災減災問題首先要從設計抓起,有效的防災減災設計為建筑物的安全化運作提供了可能?,F階段的民用建筑電氣設計在防災減災方面,存在的問題是設計意識問題,在設計中沒有深入全面的考慮減災防災的重要性。有時候,設計過程中只滿足規范的基本要求,而沒有考慮業主的舒適、使用安全等方面,使建筑物不能有效的防災和減災。為此,結合我國自身災害特點,和以往的經驗教訓,民用建筑中常見的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大致有以下幾種。如雷電災害,供電故障災害,人為操作不當,火災,盜竊破壞等。
對一些與電氣有關的災害的現象分析及解決辦法:
接地故障災害,指導體與大地的意外連接所造成的對人身及財產的損害。用電設備的接地,一般可區分為功能性接地和保護性接地。功能性接地又分為工作接地和重復接地;保護性接地又可分為防雷接地、靜電接地、保護接地。為了保障人員的用電安全,用電設備和配電系統的保護功能器件大都依賴于有效的接地系統,因此,有效的接地系統設計是減災設計的保障。在面對不同的建筑,根據建筑的功能和業主使用目的,來采用合理的接地方式,以提高建筑電氣使用的安全性。
用電災害,包括:漏電災害,漏電會引起人身觸電危害,同時通過對周圍可燃物的放電還會引起火災。用電設備使用不當造成的災害。所以,在供配電設計中應給用戶提供安全、可靠、方便的用電方案??茖W的供配電設計,要滿足建筑防災減災管理的要求,以保障建筑電氣裝置的安全使用,還要盡量避免系統過于復雜繁瑣,以減少投資。
雷電災害,雷電是伴有閃電和雷鳴的一種雄偉壯觀而又有點令人生畏的放電現象。雷電分直擊雷、電磁脈沖、球形雷、云閃四種。其中直擊雷和球形雷都會對人和建筑造成危害,而電磁脈沖主要影響電子設備,主要是受感應作用所致;云閃由于是在兩塊云之間或一塊云的兩邊發生,所以對人類危害最小。雷擊的發生取決于多種條件,不能簡單的認為在建筑物上采取了防雷的措施就安全了,如果不恰當的采用防雷措施,結果必將事與愿違。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IEC1024-1把建筑物防雷裝置分為外部和內部兩類。外部防雷主要包括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組成。內部防雷裝置用來減少樓內雷電流和所產生的電磁效應。主要有等電位聯結、加裝相關避雷器等措施。
人為安全災害,建筑物安全防范工程建設,建筑物落成后,就會出現入侵、盜竊、搶劫、破壞、爆炸等違法犯罪災害。安全防范技術常分為三大類:物理防護技術、電子防護技術、生物統計學防護技術。就電氣防災減災方面來說,要做好安檢技術、入侵報警技術、出入口控制技術、電視監控技術及其相應的工程設計和施工等。根據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范圍,防災減災設計大致分為:防爆安檢系統設計(炸藥探測、金屬武器探測、X射線安全檢查);入侵報警系統設計(周界入侵報警、建筑物內入侵報警、有線報警、無線報警等);電視監控系統設計(銀行、文博、超市、珠寶店、旅館、檔案館、醫院等);出入口控制系統設計(門禁、巡更、可視對講、磁卡、IC卡、指紋、掌紋及其識別裝置等);關鍵場所的緊急報警聯網系統設計(金融網點等)。
火災災害,目前建筑物規模日趨龐大,也呈現各種式樣。所以在對建筑物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到將火災隱患消滅到萌芽狀態。關于在電氣設計的火災減災方面,主要考慮以下兩方面問題:一,減少和預防由于電氣原因引起的電氣火災,如亂接線,長期過負荷運行,用電設備絕緣老化,漏電等。二,對發生火災初期能夠及時自動探測報警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滅火措施,并根據建筑物類別和重要程度設置火災自動報警和聯動控制系統。
2,其他電氣防災減災的分析及解決措施
此外在建筑物裝修裝飾過程中,應能按業主后期使用的需求和相關規范得規定,做好防災減災的措施。如,做好疏散組織設計,以減少災害發生后人員傷亡。另外智能建筑應充分發揮智能作用,對用電設備的監控,當用電設備遭到破壞或不能工作時,應能采取積極有效的減災措施。對火災的智能監控和滅火設施的控制;對盜竊、破壞等人為災害的預警。如,一些自然災害(暴風雪,雷電,地震等)給建筑物帶來的衍生災害。以上等方面,智能建筑都應及時作出反應,并做到以人為本。做好建筑智能化設計,應以建筑物為基準,將各功能子系統進行規范的整合,建立應急處理措施和管理模型,實現自動控制,重要建筑和大型建筑應能與城市災害應急指揮中心聯網,作為城市救災體系的一部分。
另外,用電設備和電力電纜(線)選用國家3C認證的環保節能產品也是防災減災的措施之一。環保和節能是現代化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而且是以人為本設計理念的體現。環保產品在建筑物發生火災事故時,能夠減少有毒氣體和煙塵的排放,從而大大降低了二次災害的發生,并且對人員的疏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例舉事例說明防災減災重要性。
某公共活動中心為市區內一個重點項目,主要功能為接待市民平時健身活動,也承攬一些小型的組織活動,該建筑物的特點是,人員流動性大;不確定因素多;用電設備集中;智能化高;管理復雜等。在整個建筑的規劃設計到裝修使用過程中,設計人員根據以往相似建筑的經驗,在防災減災方面積極與建設方進行溝通和探討,由于前期充分考慮到了防災減災方面中存在的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并逐一的進行了分析和采取合理有效的解決措施,使該項目在后期的投入使用中有效的避免了多起災害,并且一些已發災害在萌芽狀態中就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從而得到了業主的一致好評。
【關鍵詞】氣象信息;利用;畜牧業;自然災害;防災減災
新疆是畜牧業大區,遼闊的天然草原,悠久的牧業生產歷史,豐富的地方品種遺傳資源優勢,使新疆畜牧業在農業和農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新疆又是一個各類自然災害發生頻繁的自治區,是我國草原放牧業的氣象災害主要發生區。全區有60多個牧業易災縣(市),占總數的68%。近年來,隨著養殖業發展基數越來越高,資源環節的約束不斷增加,使草原生態保護、動物疫病防控、牧業防災減災和畜牧業生產保供給、保安全、保生態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在管理指導畜牧業生產實踐中,進一步增強防災減災意識,重視研究利用氣象信息,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對抵御各類畜牧業自然災害、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促進畜牧業健康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氣象信息在畜牧業生產管理中的作用
畜牧業的發展與氣象條件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從新疆畜牧業主要生產經營方式來看,草食家畜養殖的生產與效益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取決于天氣,受氣候影響的制約因素很大。氣候環境是草食家畜生產的重要外界條件,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及變化特點決定著該區域牧草植被生長與恢復以及載畜量的變化,進而影響牲畜品種和產品質量水平。動物疫病的流行也往往與氣溫、降水等氣象要素有關。同時,氣候條件也是引發草原火災、蝗蟲鼠害等災害的條件。
新疆地域遼闊,自然地理條件惡劣,自然災害頻繁。廣大農牧區夏季干旱炎熱,冬季持續嚴寒,冬春季嚴寒多風雪,對長期處于靠天養畜狀況的牧區草原畜牧業造成的影響較大,是草原畜牧業氣象災害的主要發生區。新疆畜牧業自然災害主要是雪災、干旱、低溫、火災、蟲鼠害、毒害草等,這些是引起草原生態破壞、畜群掉膘、感染疫病遭受損失的重要原因。特別以冬、春季節寒潮風雪災害對畜牧業生產危害最為嚴重。據歷史資料記錄,截至上世紀90年代,新疆牧業生產先后遭到8次較大的自然災害,分別是1954年、1960年、1963年、1966年、1969年、1974年、1977年和1985年,均造成上百萬頭牲畜死亡。其中僅1966年的風雪災害就使全疆牲畜死亡363.32萬頭,占當年年初牲畜存欄數的13.5%。1966年,新疆阿勒泰地區雪災損失牲畜近8O萬頭(只),占當年牲畜存欄的40%,畜牧業生產幾年都難以恢復。
長期以來,受自然環境、生產基礎和傳統畜牧業生產方式等因素制約,新疆牧區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比較滯后,抵御中強度持續性災害能力極其薄弱,其突出表現在為應對牧業重大自然災害的應急機制不完善;牧業災害監測預警評估體系不健全;草原牧區防災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因此,在畜牧業生產管理實踐中,研究氣象條件與畜牧業生產之間的關系及其變化規律,包括研究氣象條件對畜禽生育、引種、疾病防治、放牧和舍飼、牧草生長以及畜禽產品的品質和草原火險蟲鼠害發生等的影響,是農業氣象研究利用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構筑畜牧業重大自然災害防控體系建設和制訂畜牧業發展規劃的重要依據。
2 自然災害對畜牧業生產的影響
2.1 雪災對畜牧業生產的影響
雪災是新疆畜牧業冬春季最主要、影響最廣、破壞力最大的氣象災害。特別是冬春季節,如果出現頻繁的降雪天氣過程,加之雪后強降溫,其危害極其嚴重。一是由于積雪掩埋草場,家畜無法采食,得不到草料補充,造成膘情下降,抵抗能力降低。其次,如果降雪多、積雪深、時間長,會給冬春季轉場帶來困難,影響保胎保膘,造成母畜流產,老弱病殘畜傷亡,畜牧業生產基礎遭到破壞。三是大雪常常封路、封山,給交通運輸、郵政通訊,抗災救助造成影響。如2009年入冬以后,受多重災害持續疊加影響,新疆北疆區域牧業普遍受災,牲畜放牧困難,草料消耗迅速,道路多數中斷,瘦弱畜急劇增加,重點地區牲畜死亡迅速增加,棚圈大量倒塌,嚴重威脅到牧民正常生產生活。全區共有9個地州31個縣(市)52萬牧業人口受災,占全區牧業人口的45%,占當地牧業人口的75%,受災草場面積達8000000hm2,占災區冬草場總面積的92.3%,受災牲畜661萬頭(只),占當地牧區牲畜總頭數的70%以上。據統計,2009年,全區因災死傷牲畜10.1萬余頭(只),牧業直接經濟損失12400余萬元。由此可見,雪災具有災害影響面廣、災情發展迅速的特點。
2.2 干旱氣候對畜牧業生產的影響
一是影響牧草返青、牧草產量及牧草品質。干旱時,天然牧草的正常返青時間普遍推遲,導致青草期縮短。嚴重干旱發生時,牧草生長受到限制,從而影響牧草品質及產量。二是影響畜產品質量,嚴重時會危及家畜的生存。干旱缺水破壞了自然界本身的物質和能量循環,家畜的能量轉化受到抑制,危及逐水草而居的自然放牧群眾和家畜的生存,具體表現為干旱年份的畜產品產量和質量遠不如常年。三是加劇草場退化和沙漠化進程。出現連年干旱不僅會加劇草場退化和草原沙漠化進程,還會對人工草場建設和天然草場的改良不利,從而影響草場載畜量、牧草產量和牧草品質。
2.3 氣候條件對草原蟲鼠害災害發生的影響
草原蟲鼠害災害的大面積發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適宜其生長發育繁殖的氣象氣候條件。草原上害鼠的發生使植被結構發生變化,覆蓋度降低,牧草產量與質量下降,載畜量減少,造成沙土流失。新疆每年因鼠害危害發生面積在4666667hm2左右。新疆草原上以蝗蟲為主的草原害蟲具有種類多、分布廣、繁殖快、數量大等特點,每年蟲害危害發生面積在2000000hm2左右。蟲害發生除直接造成牧草損失外,有些害蟲還是傳播牧草病害的媒介。2012年,由于受異常氣候和草地生態惡化等因素影響,新疆蝗蟲鼠害呈中度偏重發生,涉及60多個縣(市),其中,蝗蟲害危害面積2064667hm2,嚴重危害961333hm2萬畝;草原鼠害危害面積5167333hm2,嚴重危害2345333hm2,發生面積涉及70%的縣(市)。
2.4 氣候條件對草原火災發生的影響
由于特殊的區域位置和林草相依的生物性特點,新疆是發生草原火災比較嚴重的區域,在天然草原中易發區占1/3。草原火災不僅使草原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而且給草地資源、畜牧業生產以及農牧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不可預料的損失。
2.5 氣候條件對草原毒害草發生的影響
氣象因素條件與生產方式是造成毒害草大面積發生的主要原因。2012年,新疆草原毒害草發生面積6710000hm2,嚴重危害1997333hm2。其中,牧草病害發生110667hm2,嚴重危害50000hm2,直接經濟損失達87.7萬元。
3 利用氣象信息服務畜牧業生產
199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象條例》頒布施行以來,自治區畜牧廳把實施《條例》作為開展畜牧業抗災保畜、保障各族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護與建設新疆草原生態、促進畜牧業發展、農牧業增效和農牧民增收的重要內容來抓。同時,我們按照自治區《新疆氣象災害應急聯絡員會議制度》要求,積極與自治區氣象部門加強聯系,充分發揮氣象信息在指導畜牧業抗災救災、開展草原火險、蝗蟲鼠害氣候條件趨勢的預測分析和部署牧業生產服務等方面的作用,使氣象科技在促進我區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3.1 加強協作,信息溝通
多年來,自治區畜牧廳十分注重加強與氣象部門的合作與信息溝通,加強與自治區各級氣象部門的氣象信息監測預警合作工作。如在草原防火方面,早在1997年就與自治區氣候中心簽訂了《遙感技術專項服務合同書》,2006年與自治區氣象臺簽訂了《草原火險氣象條件等級預報項目》合作協議,協議的主要內容是自治區氣象臺每年3月1日~10月31日期間,制作草原火險氣象條件等級逐日預報,并進行實時服務。自治區氣候中心每年3月1日~10月31日期間接受處理地球觀測衛星資料,對全疆及鄰近地區草原火情進行遙感監測,提供出現火點的經緯度及火情遙感專題圖,提供每年春秋兩季的草原火情趨勢預測及年度總結等,在對全區草原火險氣候條件、天氣等級趨勢預測分析及動態分析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3.2 利用氣象信息,合理安排生產
我們充分利用自治區氣象部門《氣象早報》、《十天天氣預報》、《新疆草原火險天氣等級預報》等信息資料,為各地開展畜牧業生產計劃安排,分析氣象條件與畜禽疾病防控流行、氣象條件與牧草生長變化、氣象條件與加強飼養管理要求等方面,定期進行影響畜牧業生產的天氣變化趨勢分析和預警工作,增強抵御氣候災害風險的能力。
3.3 加強氣象預報工作,指導畜牧業防災救災工作
要求各地畜牧獸醫部門主動加強與當地氣象部門的信息互通與業務合作。一是根據氣象部門的預報,對可能出現的災害性天氣及時預警信息,并提出應對措施,利用廣播等媒介,確保信息能夠及時通知到農牧戶。二是加強對牧區牧民的宣傳教育工作,使干部群眾克服麻痹僥幸心理,充分認識氣象信息在防災救災和指導安排畜牧業生產中的重要性,強化管理措施,搞好防災救災物資貯備。三是要求各地制定抗災保畜預案工作。同時,還要嚴格監督檢查制度,把各項防災措施落到實處,確保畜牧業生產健康發展。
3.4 增強防災減災意識,加強畜牧業防災體系建設
3.4.1 加強對畜牧業防災減災工作的組織領導
要求各級畜牧部門樹立防災減災意識,關口前移、“防”字當頭,千方百計做好畜牧業防災減災工作;密切關注天氣變化趨勢,切實加強領導,注重與氣象部門協作配合;加大工作力度,一旦出現牧業災情,及時有序地啟動抗災保畜預案;要著力做好可能出現的倒春寒、強風雪、強降溫、干旱等災害性天氣過程的應對防范,提前做好可能出現的動物疫病、火災以及可能出現的草原蝗蟲鼠害的防范工作,扎實有效地做好畜牧業防災減災各環節的工作。
3.4.2 加快新疆牧業防災基礎設施建設
多年來,在各級地方黨政的領導下,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區初步建立了全區災害預報傳輸系統,牧區災害管理工作逐漸加強。但是,由于新疆自然地理條件惡劣,自然災害發生頻繁,全疆共有60多個牧業易災縣,占縣市總數的68%。為加強新疆牧業防災基礎設施建設,自治區畜牧廳編制了《新疆牧業易災縣防災體系建設規劃》,通過在自然災害易災區域新建草料儲備庫、牲畜棚圈、飲水點及牧業救助站等防災設施,不斷提高牧業防災減災能力。
3.4.3 切實落實動物疫病防控工作
惡劣的天氣災害大都會引起多種動物疫病的發生,因此,災后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任務十分艱巨。在發生重大自然災害后,各地要做好疫苗、消毒藥品等防疫物資的調運、儲備、發放工作,全力消除免疫死角,提高畜群免疫保護力,降低發病風險。同時,強化疫情監測預警預報,嚴防疫情跨區域傳播擴散,確保畜牧業健康發展。
3.4.4 扎實開展氣象監測預報
利用氣象信息,加強草原監測與生物災害防治工作,開展牧草高峰期生產能力監測、冬季放牧場牧草儲量監測,退牧還草工程效益監測等草原資源與生態動態監測工作。同時,及時天然草原牧草長勢、蝗蟲鼠害發生情況預報,為草畜平衡、合理安排牧草儲備及牲畜出欄提供決策技術支撐。另外,通過完善應急預案,采取應急防治與生物防治并舉的手段,及時指導災后抗災自救工作,進一步明確畜牧業防災體系建設的方向和重點,提高全區畜牧業防災減災體系能力建設。
4 建議
4.1 提高畜牧業自然災害預警預測能力建設
4.1.1 加快牧業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平臺工程的建設進度
通過建立完善寒潮風雪災害監測預警、洪水災害預警、干旱災害監測預警、草地利用與生產力監測預警、火災監測預警、蟲鼠害監測預警和災后評估等六大體系建設,使新疆畜牧業災害預警監測能力得到提高,有效防控災害的發生。
4.1.2 完善自然災害預警預測體系機制
一是在現有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健全自治區、地州、縣(市)草原自然災害預警監測與控制三級體系建設。通過加大預警監測設備更新力度、改善工作條件、拓寬監測手段和提高科技含量等措施,提高畜牧業自然災害預警預測能力建設。二是加強預警監測體系隊伍建設。通過多渠道、多層次專業技術培訓,提高各級測報和防治技術人員隊伍業務素質和整體水平,真正建成一個預測預報準確、信息渠道暢通、覆蓋面廣的牧業自然災害預警監測體系。
4.1.3 加強技術研發和科技創新
研究分析新疆草原自然災害,生物災害發生的中長期災害變化規律,建立新疆生物災害的防治管理指揮系統,探索利用“3S”等新技術,提高草原生物災害的預警監測水平,提高災情短期、中長期預測預報準確率。做好草原火災的預測預報工作,研究利用氣象信息資料,通過對各區域氣候要素的長期變化過程分析,研究新疆草原火險發生的氣候背景特征,確定新疆區域的草原火險重點防火期以及重點防火區,從而達到對草原火險氣候條件趨勢的預報預測。掌握草原防火工作的主動權,變被動救災為主動防災,增強草原防火和減災能力。
4.2 加強氣象條件與畜牧業發展關系的研究
自然災害是新疆草原畜牧業長期以來發展不穩定的主要原因。牧草、飼料作物的分布、生長狀況、產量高低和質量優劣以及放牧舍飼方式等,都與氣象條件有著密切的聯系。草食家畜疫病的發生與天氣、氣候備件有關;氣候條件也是引發草原蟲鼠害,草原火災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在很長一段時期,新疆畜牧生產水平還不能完全實現機械化、集約化、現代化管理的現實條件下,對依靠天然草場粗放經營為主的草原牧業區,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受氣候條件的影響依然很大。因此,要加強氣象與畜牧業發展的研究,充分認識和掌握災害性天氣的發生、發展規律,趨利避害,把畜牧業與氣象關系的分析研究列入重要議程,貫徹落實好科學發展觀,加強科學指導,因地制宜地探索畜牧業生產的新途徑,把氣象災害對畜牧業生產的影響降至最低限度。
近期,我州大部分地區災害風險等級普遍增高,是農業自然災害發生和危害高峰期,為做好當前農業防災減災工作,奪取糧食豐收,實現全年糧食穩定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我局采取措施切實加強農業防汛減災工作?,F將防汛減災工作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嚴格落實防汛減災責任
我局于7月10日組織相關科室人員召開專題會議,貫徹落實7月9日省防汛減災緊急會議精神和州委書記胡昌升的重要指示精神,并就汛期期間加強農業防汛減災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級農業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防汛減災工作,認真抓好各項防災責任的落實,主要領導要對防災工作親自安排部署、親自督促檢查、親自落實措施,分管領導要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分解任務,層層落實責任,確保領導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務必嚴格執行、切實落實24小時應急值班值守制度,落實專人值班,領導帶班,密切監測氣象,及時報送信息。
二、強化農業防汛減災工作
目前,大春作物仍處在中期生長階段,離作物收獲仍有一段時間,農業自然災害防御任務仍十分艱巨。為切實做好汛期農業防災工作,努力減輕災害損失,我局已下發了《州農業局關于切實做好防汛抗旱農業防災減災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級農業部門:一是要增強防汛減災意識。樹立抗大災、防大災的思想,立足抗災奪豐收,繼續做好今后農業自然災害防御工作。大力宣傳培訓農業抗災生產技術,增強農民防災減災意識,提高救災水平,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
【關鍵詞】 保險 防災減災 防損 社會穩定
1. 保險與防災減災相結合的原則
保險與防災減災相結合原則是指訂立保險合同的雙方共同努力,采取措施,減少或消除風險發生的因素,從而降低保險經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保險法基本原則。具體而言,保險防災減災的前提是雙方基于合意訂立保險合同;主體是保險人、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只有通過共同努力,才能達到保險防災防損的預期效果;客體是保險人承保的保險標的;主要內容是為防止和減少保險標的損失而采取的各種措施。
2. 保險在社會防災減災體系中的作用
2.1減少實際損失
投保人、被保險人參加保險并不意味著其希望發生保險事故,他們參加保險的行為僅是為了在萬一發生事故后能夠在保險公司的幫助下及時有效的恢復正常的生產和生活。在大多數保險條款中只規定了對于保險事故所造成的直接損失的經濟補償。而保險事故一旦發生,很多隱性的損失,如因停產、不能及時履約等原因造成的損失卻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補償。通過加強保險中的防災防損工作,減少事故的發生,可以更大限度的保障被保險人的利益。
2.2節約社會資本
保險事故的發生導致社會財富的損失,雖然個人的某些損失可以通過保險得到經濟補償,但就整個社會而言,社會總量是減少的。保險防災防損通過調查分析、檢察監督、提供技術支持、采取安全預防措施等多種手段,降低事故率、縮小損失范圍,節約社會資本,提高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
2.3維護社會穩定
保險業具有社會風險管理職能,由于業務的特殊性,其承擔了較其他行業更多的社會責任,被業界稱為“社會的穩定器”。長期以來,損失補償被認為是保險最重要的功能,對促進經濟增長和保障社會穩定起到重要作用。但有些損失是無法通過經濟補償彌補的,就像人死不能復生。做好防災防損工作,提高社會認識風險、應對風險、控制風險的意識和能力,從而減少事故的發生比經濟補償更為根本,更符合保險的精神,有利于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筆者認為這也正是保險被稱為“人類文明發展至此最佳之制度”的深層次原因。
3. 采取有效措施,發揮保險在社會防災減災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3.1保險公司要加強與社會防災減損部門的溝通和合作
保險防災減損是社會防災減損組織體系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保險公司以其獨特的經營性質和技術力量,必將在防災減損工作中受到全社會的重視并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保險人一方面要注重加強與各專業防災部門(如消防、安監、氣象、防汛、公安交警等)的聯系,并積極派人參加各種專業防災部門的活動,如公安消防部門對危險建筑物的防災檢查、防汛指揮部對防汛措施的落實檢查、安監部門進行的安全檢查等;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保險公司的信息、技術和人才方面的優勢,向社會提供各項防災減損服務、風險評估服務、事故調查服務、災情信息服務和安全技術成果推廣服務等。只有做到與社會防災減損部門通力合作,才能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擴大保險人的社會影響。
3.2加強保險防災減災的宣傳與檢查
長期以來,我國的保險覆蓋面不寬,國人的風險防范意識總體還比較淡漠。保險人應運用各種方式進行防災減損宣傳,向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宣傳防災減損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識普及防災減損的知識。在適當的條件下應面向全社會開展防災減損的宣傳工作,如在學生中開展如何應對火災、地震等緊急狀態,如何預防交通事故的傷害等。
保險防災減災的檢查,一般主要以所承保的單位和個人為對象。具體的做法主要有:第一,要善于與防災主管部門進行溝通,借助于行政力量對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的風險狀況進行檢查,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建議;第二,要配合企業的主管部門,根據企業的行業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風險防范檢查;第三,聘請專家和技術人員對某些技術性強、技術要求高的投保單位進行重點防災檢查;第四,保險人在承保前應對投保單位進行風險查驗,尤其是對一些重點防災企業。通過防災減損的檢查,發現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隱患,保險人要及時向被保險人提出整改意見,并在技術上予以指導和幫助,將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在接到重大保險事故通知時,應該迅速趕往事故現場,直接參與搶險救災,以防災害蔓延并妥善處理好殘余物資。
3.3加強防災減損技術的開發與應用
保險防災技術包括兩個方面:第一,通過制定保險條款來體現保險防災減損的精神。一般的財產保險合同條款均從多個方面來均衡被保險人的行為。例如,為了抑制被保險人購買保險后產生的心理變化而使得被保險標的風險增加,保險人可以運用免賠額或者比例賠償來規避此類風險;保險人可以通過施救費用給付條款或優惠費率鼓勵被保險人防災減損。另外,保險合同條款中明確被保險人有維護保險標的安全的義務,被保險人應當遵守國家有關消防、安全、生產操作、勞動保護等方面的規定。在保險責任的制定上,注意防止道德風險,如對于被保險人的故意行為造成的損失,保險人不承擔保險責任;要求被保險人在保險標的危險增加的情況下需要履行通知義務等等。第二,保險公司通過設立專門的保險防災減損技術研究機構,或者資助其他相關的研究機構進行防災減損的技術開發和研究。應允許我國的保險公司從每年的稅前利潤中提取一定數量的防災減損專項研究經費用于防災技術的研究開發,這些防災減損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不僅使企業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也在社會上獲得良好的聲譽,達到經濟社會效益的雙贏。
對自然災害的預測預報研究是防災減損的一項重要內容,與我國保險業的發展休戚相關。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地震、洪澇、臺風、干旱、風雹、雷電、高溫熱浪、沙塵暴、地質災害、風暴潮、赤潮、森林草原火災在我國都有發生。我國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氣象、地震、地質、海洋等自然災害嚴重的地區。近年來發生的1998年長江流域特大洪澇、2006年重慶和四川特大干旱、2007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澇、2008年南方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更是給我國人民生命財產和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重大損失。鑒于對自然災害的預測預報研究具有公益性和基礎性的特征,中國保監會應該統攬全局,整合保險公司的資源,加強與社會防災減損部門、科研機構的合作,把自然災害預測預報工作作為保險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抓緊抓好,以彰顯保險的社會危險管理功能。
總之,在保險行業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充分發揮防(減)災、防損職能不僅是保險企業社會責任的表現,也是一條減少理賠案件,保證企業利潤的捷徑。
參考文獻:
[1] 《社會地震保險制度的提案》(日)橛內孝英.
摘要:近年來,人為因素已成為導致災害事故發生的重要誘因之一,并呈現上升趨勢,給各國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及人員傷亡。由于人為災害具有主觀規避性,我們可以采取措施加以防范。要建立健全管理機構,完善災害管理法律、法規及防災減災應急預案體系的建設,堅持防范與治理,推進科技防災減災,完善政府人員的獎懲機制,加大災害管理保障體系的建設力度。
關鍵詞:人為災害;防范措施;災害管理;災害預警
中圖分類號:f11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3)02-0009-02
一、提出問題
近年來,全球范圍內發生了一系列重大災害事件,僅2011年度就爆發了眾多意想不到的災害,3月日本地震引發的福島核泄漏事件、10月土耳其凡城地震事件、12月菲律賓熱帶風暴“天鷹”入侵導致的洪災等。同樣,我國近年也是災害不斷,如2003年的“非典”、2008年春節期間南方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5.12”汶川大地震、2011年“7.23”溫州動車追尾事件等,除此,各類火災、爆炸、交通事故、廢水污染以及礦難等災害更是接連不斷發生,可以說當今世界沒有任何國家及地區可以避免遭受災害的襲擊。各種災害事故的頻繁發生嚴重影響了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并因此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據民政部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各類自然災害共計造成4.3 億人次受災,死亡(含失蹤112人)1126人,緊急轉移安置939.4萬人次,最終造成國家直接經濟損失3096.4億元(不含港澳臺地區數據)。[1]
面對這些殘酷的事實,我們必須更加重視災害問題,積極探求災害產生巨大破壞性的原因。而大量事實表明人類自身的不當行為會導致災害發生或進一步激發某些已經存在的事故隱患,最終使得這些隱患顯性化為災害事故,如人類修建道路、劈山開礦、濫砍亂伐等行為就會誘使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現在常見的溫室效應、酸雨、大氣污染等,雖然是以自然災害的形態表現出來,實際卻是由人類行為所誘發導致的。由此可見在誘發災害的因素中,不僅包含自然因素還包含人為因素,而且隨著人類活動性的加強,自然誘因的比重在相對下降,人為誘因所占比重卻呈上升趨勢。如據國土資源部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1月我國共發生地質災害15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84.5萬元,其中人為致災7起,占總數的47%,雖然數量少于自然致災,但不能忽視的是,直接經濟損失卻是以人為因素誘發為主,主要為采礦和工程建設等,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231萬元,占總數的81%。[2] 由此可見,人為災害給人類社會造成了極大損失,如何防范人為災害的產生,或面對人為災害應該采取何種措施降低其造成的損失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課題。
二、人為災害的內涵界定
災害是指能夠造成國家或社會財富損失和人員傷亡的各種自然、社會現象。它們是相對于人類社會而言的異?,F象。根據誘發災害產生的原因不同,我們可以將其分為自然災害、人為災害及復合災害。具體到每類別的災害又可以再劃分為若干子類別或子子類別。而我們研究的人為災害主要是指由于人類自身的不合理行為對人類生命、財產所造成的危害和損失的現象及過程。根據不同分類標準,人為災害可以劃分為不同種類:如按照導致形成災害的人員數目可以分為個體人為災害與團體人為災害;按照人為災害發生時段的不同可以分為事前、事中與事后災害;按照人們是否具有主觀動機可以分為道德性災害及過失性災害;按照災害對象不同可以分為自然災害、管理災害、技術災害及社會災害等,這些都是本文所研究的對象。
三、人為災害的主要防范措施
與自然災害不同,人為災害具有主觀性,通過采取某些相應措施是可以提前預防或避免發生的。因此我們必須正視人為災害,發揮主觀能動性,逐步建立完善人為災害防范體系,減少或避免人為災害的產生。
(一)建立健全綜合性災害管理機構
災害管理是一個復雜而又系統的工程,要想良性運轉,有效指揮,必須設立一個綜合性的常設災害管理機構。而事實也證明面對任何災害,僅靠單個部門、單個臨時指揮機構都無法達到防災減災的目的,它需要多部門、多領域的協調和聯動。因此我們應該建立健全綜合性的常設災害管理機構,實現對各種風險和安全隱患治理的常規化和制度化,完善決策指揮機制,突發事件監測預警機制,各類相關數據資源的信息共享機制,負責理順各級災害管理機構,形成強有力的綜合協調管理機制,從而提高防災減災工作的有效性。
(二)進一步完善災害管理法律、法規及防災減災應急預案體系的建設
作為政府,應當迅速展開災害管理的立法研究工作,進一步完善現有的災害法律、法規體系,并對出現的新型災害及時研究其特點、成因,有針對性的制訂相關法律法規,使對其的防治工作做到法制化、規范化;對現有法律法規中的薄弱環節如災情統計、民眾救災救援義務等進一步完善;同時,加快各災害層面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如根據災害發生的實際情況定期修訂預案體系,根據日常演練效果查找不足、改進預案體系,使其真正發揮防災減災的作用。
(三)完善對政府行政人員的獎懲機制
政府官員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視程度及災害知識的了解程度也會影響災害的防治工作,甚至會導致災害發生或加大災害損害程度。因此,國家應完善對政府行政人員的獎懲機制,加大對于防災減災工作業績的考核比重,改變政府官員只注重gdp發展模式的觀點,將其與相關人員的職務升遷、工資晉級、日常考核與行政問責等相聯系,對于分管地區或領域出現災害事故的人員實施問責制;對于分管地區或領域防災減災工作出色的加大獎勵力度。通過這些激勵措施的實行來改進政府官員的態度,使其能夠提高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視程度,減少或杜絕相關人員因為追求地區經濟效益而采取的不當措施或不道德行為。
(四)將災害預警機制常規化,堅持災害源頭預防與治理
近年來,我們身邊發生的大大小小的災害事故越來越多,防治災害已成為我們的日常工作之一,因此要做好常規的災害預警工作,做到把災害控制在源頭,避免或減少災害的發生。
1.加強對公眾防災減災知識教育。正如前文所說,現今災害中,人為因素造成的災害占八成以上,很多災害就是由于人的不當行為造成。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應當加強民眾的防災減災知識教育,定期深入社區、校園、農村及工廠等人口密集地區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建立新聞媒體、政府機構、社會團體三位一體的防災減災知識宣傳聯動機制;定期開展培訓、演習等措施在民眾中普及防災避險、安全自救互救等知識。
2.建立健全災害風險評估、動態監管機制。據有關數據表明,做好災害風險的評估、監管工作,提前預報災害隱患至少可以杜絕60%以上人為災害的發生。由此可見風險評估與監管的重要性。這里的監管不僅包括政府對企業安全管理的
監管,也包括企業自身的監管。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視風險評估工作,構建合理風險評估體系;做到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監管工作;實施分級、分區域管理和動態監管;對危險地區、重點風險源頭實行標注等各項工作,并使之長效化。
3.加強信息建設,及時披露災害信息。作為權威信息的掌握者和控制者,政府應當對能夠預見的災害通過合理的渠道及時、準確告知民眾,使之做到提前防范;對不能預見的突發災害,在事件發生之初應當第一時間通報情況并對民眾提供指導與幫助。通過建立權威的信息機制,可以引導民眾排除不安定因素,消除恐慌心理,從而保持社會穩定,降低災害所帶來的衍生危害。如在我國,甲流h1n1發生初期也因為政府在第一時間及時向公眾通報相關情況,并提供詳細指導,才沒有引起大范圍的恐慌。
(五) 優化地區基礎防災設施建設
防災設施可以說是一個地區安全體系的主要硬件部分,因此在設計本地區城市建設規劃時要將減災防災功能納入規劃,尤其是交通、電力、給排水、消防、防洪等基礎設施承擔著地區防災救災的主要功能,直接面對災害的考驗,更要重點加強其防災和保障能力建設,做好建設標準的設定和施工質量的監管與驗收。除此,防災設施的建設布局還要充分考慮本地區災害的特點,做到合理布局,并使它們與相關部門之間保持暢通的聯絡渠道,形成防災設施的聯動機制。
(六)積極推進科技防災減災,提高災害管理的科技水平
科技水平較低,不能及時準確提供預警導致災害發生的情況越來越多,尤其是氣象、地震等破壞力較大的災害。因此,加大投入,積極推進科技防災減災迫在眉睫。作為災害防范的主體,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應當積極鼓勵開展預防和減輕災害的科學研究,根據災害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開發風險管理核心技術,并加以應用,如提高對惡劣天氣、地震的預測預報能力;提高對煤礦滲水層的勘探等。此外,還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提高各種救援裝備的技術含量,支持并鼓勵災害管理專家進行理論研究,充分發揮防災減災工作的智囊團作用。
(七)加大災害管理保障體系的建設力度
災害管理保障體系貫穿于災前、災時及災后整個災害管理過程,為防災減災工作提供人、財、物的保障,可以說保障體系的完整與否將會決定防災減災工作的成效如何。1.對于人的保障: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應按照災害類型不同建立針對性的救援隊伍,并逐步增加人員數量;此外,還應積極宣傳、培訓,引導更多民眾加入防災救援的兼職隊伍和志愿者隊伍,提高其社會化程度,形成具有我們自己特色的專業、兼職、志愿者三支隊伍有機結合的機制。2.對于財的保障:應加大防災減災及災后重建資金投入力度,并積極探尋多種籌資渠道,實行政府、社會、經濟主體各方面相結合的保障資金投入機制;同樣對于救災及災后重建應積極完善損失補償機制,加大商業保險及社會公益性基金的補償作用,尤其是進一步擴大巨災保險體系的險種,強調它的公益性和適度強制性,從而有效分散風險,減少政府壓力及害損失。3.對于物的保障:應完善災害應急物資儲備倉庫的地區布局,合理確定物資品種及儲藏方式,擴大應急物資調配運送渠道。
參考文獻:
[1] 鄭功成.災害經濟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2] 魏禮群.中國應急管理報告.2010[m].北京:紅旗出版社,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