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小學語文學科教學基本要求
時間:2023-10-05 10:38: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語文學科教學基本要求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整合
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課程整合是當前信息技術教育普及進程中的一個熱點問題,它是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的核心,是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發展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在學校教學中,信息技術主要指:計算機、多媒體、通訊與網絡技術。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是指在寫字、閱讀、作文、口語交際等課程教學過程中融進信息技術。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運用,對語文教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語文教育發生了革命性變革。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是依據教學規律而進行的學科教學改革。其宗旨是通過在各學科教學中有效地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為學生的多樣化學習創造環境,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為學生認知、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及利用信息技術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對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認識
整合應是融合。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應是兩者的融合,而不是簡單地湊合。我認為至少應做到“三個融合”。
首先,是教師的教學理念要與信息技術的理論融合?,F代信息技術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搭建了優越的學習平臺,為此教師必須從傳統的教學理念中解脫出來,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引導和幫助學生在“平臺”上施展才華,動手、動腦,長知識,長才干。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利用網絡教學,需要比相對簡單的多媒體教學有更高的技術支持。教師要熟悉網絡管理,熟練地進行網頁制作,還需要掌握必要的網絡編程知識,構建利于學生瀏覽的資料庫。
其次,要使信息技術與語文文本內容相融合。正如《新課程標準》中所說,語文教學必須遵循“語文學習的規律”。那么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也不應例外。任何游離于語文學習規律之外的信息技術表演,都是不可取的。這就需要教師對文本內容有深刻的理解,融會貫通,根據語文學習的規律,找準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融合的切入點。將兩者融為一體,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再次,要從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和能力的基礎出發,使之能夠跟上信息技術教學的要求,才能實現二者融合。因為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實施網絡教學,唱主角的是學生,學生對計算機的操作能力,對網絡知識的了解,決定著網絡教學活動能否順利進展。
二、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整合的基本要求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宗旨在于培養學習者在信息化環境下,完成課程學習的目標并學會終身學習的本領。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應遵循如下基本要求:
(1)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是個性化的、能滿足個體需求;
(2)學習以問題或主題為中心,能激發探究的欲望;
(3)學習過程表現為通訊交流,學習者之間是協商、合作的;
(4)學習過程與結果具有創造性和生產性。
三、對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體會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之所以得到了人們的關注,是因為它可以使學科教學聲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在有限的時間內,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加大課堂信息容量,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認識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學習潛力的開發,為學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課業環境和時空條件。
第一,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語文教學注重能力的培養。能力的培養首先是意識的培養,意識的培養離不開興趣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多媒體計算機教學具有形象直觀、內容豐富、動態呈現、信息容量大等特點,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圖片、圖像、動畫、聲音、文字等等是多樣而豐富的,小學生對具體形象事物感興趣的心理特點,應該說是非常有利于他們知識的獲取與建構,有利于知識的存儲。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教材特點及教學需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等創設教學的情境,讓學生走進情境、體驗學習。在美好的情境中去閱讀、發現、質疑、思考、探究,領會文章的內容,品位語言文字,體會文本的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
第二,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為語文課堂教學提供學習“媒介”。
葉圣陶先生指出:“一個人有了自學能力和習慣,將一輩子讀書,將一輩子受用?!笨梢娙~老先生認為語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培養自學的能力。是呀,授之以魚,只應一時,授之以漁,終生受用。小學生的認知由于受年齡、生活經驗等多方面的影響,他們理解、感受語言的能力比較弱,尤其對一些抽象的語言文字――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的內容,理解就更加困難。那么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媒介”,突破學習中的難點,轉化學習內容的呈現形式。
四、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思考
一、課程改革是各國教育改革的大趨勢
針對新世紀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在1996年提出“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并認為這是未來教育的四大支柱。這四個“學會”的基礎是“學會學習”,它是上述四個“學會”的前提條件。
綜合國際、國內的一些研究成果,要做到“學會學習”,應當具有以下學習能力。
1.
掌握認識世界的工具,學會學習的方法;
2.
有效地溝通與表達;
3.
泛讀和理解的技能;
4.
探究推理、解決疑難的能力;
5.
獲得、處理與應用信息的能力;
6.
創新的意念;
7.
開展研究的能力;
8.
終身學習。
上述學習能力的核心是自主地創造性地學習。這也是今后的基礎教育應著力培養的學生的基本素質。
與上述追求相悖,當今世界許多國家基礎教育質量不盡如人意 ,突出表現之一是實際學力低下。為提高基礎教育質量,可以說各國都在進行不懈的努力,其中重點之一就是進行課程改革。美國80年代初提出,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標是以充分協調而富有學術內容的課程來取代膚淺的“自助餐式的課程”。此項工作從小學低年級開始,要求小學畢業生應具有讀寫能力。近年,美國總統克林頓甚至提出8歲兒童應能讀會寫。1988年7月英國議會通過《1988教育改革法》,以法令條文形式規定,從1989年起全國所有公立中小學實行統一課程。近半個世紀以來在歐洲惟一未使用全國統一課程的英國明令統一課程,這足以說明此舉意義重大,勢在必行。法國從60年代末到80年代,課程改革經歷了打破傳統的分科教學、實行合科教學到恢復分科教學的過程。實行合科教學試圖通過綜合性質的啟蒙教育,提高教學效果。結果是削弱了某些學科的教學,導致學生文化知識水平的下降。1985年4月法國國民教育部頒布新的教學計劃,認為小學生最基本的知識、能力應包括七個方面 ,據此開設七門課程。聯邦德國80年代課程改革的一個特點,是在教學計劃中安排了大量跨學科課程,如家庭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交通教育、環保教育、法律教育、歐洲問題等。開設這些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責任感,為適應未來的挑戰做好準備。原蘇聯1985年頒布十一年制中小學新的標準教學計劃,80年代末頒布了各門學科新的教學大綱。而后根據新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編寫出一套在教學內容上有較大改革的教科書,特點之一是既適合于學校教學使用,又可作為學生自學用書。教科書內容構成包括:1. 必修的基本內容(占70%-80%);2. 反映民族和地區特點的內容;3. 反映學校特色的內容;4. 教師根據需要增加的內容;5. 學生自由選擇的內容。日本文部省于1998年11月了新的中小學學習指導要領。在小學日本語改革目標中,強調培養作為社會人的基本道德;注重培養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個性。在具體目標中,強調轉變觀念,精選內容,改變學習方式,加強學生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改善評價學習的方法等。從上述情況中可以了解到,教育比較自由化的美、英等國,加強了對課程的統一管理;一些國家在課程改革上邁出較大的步子,如法國實行合科教學,聯邦德國開設跨學科課程;有的國家在課程內容上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改革,如原蘇聯在教科書的內容結構以及功能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日本旨在創建更寬松、更有個性的語文課程。上述改革的措施、經驗,對我國中小學課程乃至小學語文課程、教材的改革有啟發、借鑒作用。
二、對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改革的思考
近現代西方課程理論的不同學派對課程設計有不同主張,主要有學科或知識中心論、兒童中心論和社會中心論。美國現代課程論專家泰勒認為,任何課程都要受到有組織的學科內容、學生和社會需求這三個方面因素的制約??梢姡鲜霾煌瑢W派的主張,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又都有不科學的一面:只強調制約課程的某一方面因素,而忽視其他因素。理想的課程設計,應當是既有利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又順應社會的需要,特別是能夠促進兒童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實現三者的有機結合。
國內有的研究人員初步勾勒了21世紀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概括為以下四個特點。1. 課程目標的價值取向從知識論轉向主體教育論。以主體教育理論為基礎,將課程目標定位于未來社會人才的素質結構,追求人與社會的協調發展。2. 課程設計與編制的結構化。包括學科教學內容的結構,要有助于學生在探索中自覺獲得知識,還包括構建合理的由學科課程、活動課程、環境課程等組成的學校課程結構。3. 課程形式的多樣化。通過靈活多樣的課程形式,形成立體、開放的課程體系。4. 課程內容上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結合。做到二者互補,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在國內外研究的基礎上,對小學語文課程和教材改革,作如下思考。
(一)關于改革的指導思想
以現代課程理論、教學理論為指導,瞄準21世紀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把學生的發展置于課程、教材改革的中心地位,逐步建立校內外結合、有計劃的教育教學活動與學生自主學習實踐相結合的小學語文課程體系,使課程、教材真正成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學生素質提高和個性發展的憑借。
(二)關于小學語文課程改革
逐步實現課程結構的開放性與多元化。今后的小學語文課程,應當由語文課堂教學、語文活動課和語文環境教育與實踐三部分組成。據有關資料介紹,80年代亞太地區的15個國家中,就有5個國家在小學階段開設選修課,我國小學的課程改革也將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小學語文學科作為第一步,可以增加語文活動課的選擇性,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諸如興趣小組、文學社團、講座、競賽等)中自行選擇,在興趣盎然的活動中陶冶情操,發展特長。學校、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學校、社區乃至社會的母語環境,建設校園文化,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如給希望小學的小伙伴寫信,走向社會消滅錯別字,使學生在廣闊的背景下學語文、用語文。在課程改革中,還應努力探索跨學科的,課內外、校內外結合的課程形式。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開發的主題性大單元情境課程,為我們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她的做法是,以德育為主導,以語文學科為龍頭,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環節,就某個主題,如“我愛祖國媽媽”,從各科教學到教育,從課上到課下,從校內到校外(家庭、社區),利用內容的“相似塊”,展開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形成合力,使原本有限的課堂教學活動,從深度、廣度上得到拓展,大大增強了教育、教學效果,有效地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團結協作、勇于負責等優良品德。此外,除了在語文課上給學生盡可能多的讀書、思考、練習、作業的時間以外,建議專設自由閱讀課(每周低年級1課時,中年級2課時,高年級3課時),讓學生在閱覽室、圖書館讀自己愛讀的書,記下好詞佳句、心得體會。堅持數年,學生的讀寫能力定會大大提高,長期養成的認真學習的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定會使學生終生受益。
總之,在課程方面要打破語文只注重課堂教學的一統天下,優化教學結構,加強課外活動,開發環境課程,做到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并舉,課內外、校內外結合,使學生在開放、多元化的語文課程中,自主學習,主動發展。
(三)關于小學語文教材改革
在品種上,適應課程的多元化,實現教材的系列化。今后語文教材不僅要有供課堂教學使用的教科書,還要有提供給教師的活動課教材以及關于開展大語文教育的有切實指導作用的意見、建議。
在內容上,一方面要增加文學作品。因為文學作品有強大的感染力。一部文學作品甚至可以決定或改變人的一生。在人們開始意識到“情商”之重要的今天,多閱讀文學作品無疑是提高兒童少年“情商”的一個良方。還因為通過文學作品不僅可以學做人,學語言,而且可以發展形象思維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加科技說明文。21世紀是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能閱讀科技說明文,應當是下個世紀的公民必須具備的閱讀能力。
在體系上,構建以培養能力為核心,以語文訓練為主線,由目標系統、訓練系統、檢測系統組成的語文教材的訓練體系。
支撐這個體系的靈魂是教學思想的轉變。舊的教學觀念是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知識為目的,忽視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把課本看作知識的發源體,把教師看作是知識的傳導體,把學生看作是知識的接受體?,F代教學觀念強調確立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注重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學生不只是知識的消費者,而且是知識的發現者。教師由只注重學習的結果轉向更重視學習的過程,并在指導學生經歷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這一教材體系的三大支柱是目標系統、訓練系統和檢測系統。
目標系統包括全套教材、每冊教材、每單元教材乃至每篇教材的教學目標。目標明確、適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把教學目標標準化、系統化、網絡化,是教材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每單元的教學目標,可以“導讀”的形式出現。每課的教學目標,可以體現在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的“思考練習”之中。
訓練系統是教材的主干。為了適應信息化時代的需要,語文教學要特別重視從小培養能夠出口成章的說話能力,能夠一目十行的快速閱讀能力,能夠寫記敘文和常用應用文的作文能力以及能夠主動獲取、處理、加工、應用信息的能力。還應把識字寫字、聽說讀寫、觀察思維以及學習態度、方法、習慣等要求分別列出,各自形成訓練序列,再根據低、中、高年級教學的階段性,把上述訓練重點分層有序地編排在各冊教材中,形成縱橫交錯的訓練網絡。為了體現對學生學習的指導,還可以通過對重點詞、句、段等的畫、批、注,起到輔導、示范作用。教材還應采取措施,如編成開放的、可增刪調整的,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鼓勵教師根據教學需要改編重組,以調動教與學的積極性。此外,教材要在落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增加彈性,比如,識字分“四會”“兩會”,課文分必讀、選讀,練習有必做、選做,做到因材施教,下要保底,上不封頂。
檢測系統可以對教學做到及時反饋、調控,以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各項訓練的落實。每課、每組可設計自我檢測的內容,每冊可設計重在測試聽說讀寫能力的樣題,引導老師對一學期的語文教學進行全面的檢測并作出實事求是的質量評估。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情境,培養能力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τ诘湍昙夒A段的學生們來說,他們的學習能力較弱,好的學習習慣尚在養成過程中,自制力較差,要想使他們真正地投入到知識的學習中去,就要讓他們對所學知識有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在語文課堂上有些內容單純地依靠語文教師口述是難以向學生表述清楚的,再加上學生理解能力有限,很難使他們領會到教師要表達的意思,但他們對直觀的事物更敏感,針對這樣的學生實際,我們教師要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輔助我們的教學。
多媒體教學模式直觀性強,而且綜合了文字、語音、圖片甚至是動畫、視頻等多種表現知識的途徑,這樣會使學生更感興趣,更能給他們提供想象和表達的參考,例如,我們可以關掉聲音播放動畫片《聰明的公雞》,讓學生看動物的動作、神態編故事。生動有趣的動畫片喚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了他們的興趣。課堂上同學們說得有聲有色。特別是當問公雞說了什么狐貍就跑了時,有的學生說:“公雞說獵狗在它后邊,狐貍嚇跑了?!庇械膶W生說:“公雞說獵人在它后邊,狐貍跑了?!钡葘W生們說完以后,我讓他們看有聲音的片子,再分組說,互相補充,然后挑選同學到前邊講,他們個個講得眉飛色舞,從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和樂趣,鍛煉了想象和表達能力,也增強了自信心,培養了能力。
二、運用熟悉的生活創設情境,培養能力
初寫作文的最大困難就是“無話可說”“無材料可寫”。如果僅靠教師傳授的抽象的寫作知識,是難以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的。因此教師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幫助學生選擇作文的材料,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寫具體就尤為重要。我們可以根據教學任務提前安排學生去觀察、感受需要寫作的內容,等學生有所了解后才可能有話可說?;氐秸n堂上時,讓學生們報告自己的觀察結果,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觀察,講得非常詳細。從學生最熟悉的生活中找到作文的素材,使學生易于掌握,也培養了作文的能力。
運用活動創設情境,培養能力。最好的、最真實的作文,應該是距離學生最近的,特別是他們親自參與的事件。而且從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來看,他們也更喜歡參與活動。學生們參加活動時情緒高漲,加上教師適時的引導,喚起了孩子們的激情,產生了共鳴,學生的看、想、說、寫,效果大大地提高。這樣借助活動的刺激,學生的思維情趣、想象和表達能力得到了發展,說寫內容具體生動,富有真情實感,達到了較佳的效果。除了讓學生看以外,還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親自參與,親自感受。喜歡做游戲,這是大多數兒童的共性。游戲中蘊涵著豐富的作文內容,學生是游戲的參與者,把游戲與作文結合起來,在游戲中學習觀察,動腦、動口、動手、動感情,有了深刻的體會再讓學生寫寫參加的過程、感受,學生想得到、寫得出,材料就在眼前。如在寫《老鷹捉小雞》這篇作文時,我先和同學們一起分組做這個游戲,同學們興趣盎然,在游戲過程中非常用心,想辦法獲得勝利,每個人都盡心盡力,玩得大汗淋漓。課堂上同學們各抒己見,把自己成功的經驗介紹給大家。然后我要求他們趁熱打鐵,及時進行寫作。有的同學在寫游戲過程時是這樣寫的:“老母雞張開雙臂盡職盡責地保護自己的小雞,可是老鷹太狡猾了,他采用了聲東擊西的戰術,一會兒左,一會兒右,把老母雞轉的暈頭轉向,小雞也東倒西歪,四下奔逃,老鷹就趁這個機會,連連得手,抓了好幾只小雞……”由于有了親身的體驗,學生們寫起來游刃有余,遣詞造句非常得體,敘述得很詳細,作文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通過做游戲寫作文,鍛煉了學生觀察、動手的能力,培養了作文的能力,同時一次作文的成功,也能給學生樹立以后作文的信心。
三、合理引導學生、提升能力
新課改下,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主導。我們教師的職責就是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的條件下,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
寫具體是作文的基本要求,作文有了好內容,并不等于每個學生就能寫具體,很多學生不知道怎樣寫具體,要寫的事物就在眼前浮現,可就是找不到準確、恰當、優美的詞句去描寫,只能寫出事物的大概,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指導,為學生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寫具體的能力。如學生在寫《西瓜》這篇作文時,我是這樣進行指導的:首先觀察西瓜的整體樣子、顏色、形狀,再觀察切成塊的西瓜的顏色、形狀,看同學吃西瓜的表情,再自己品嘗西瓜的味道。教師把關鍵詞語寫到黑板上。有了細致的觀察,具體的指導,再加上黑板上的提示詞語,每個學生都能寫出作文來。
同時,聽了教師的指導,學生心里感到有了底,就會增強信心,覺得作文并不可怕,從而產生興趣,隨著訓練次數的增加,學生作文漸漸入門,學生也掙脫了教師的扶持,展翅高飛,全班的作文就百花齊放了。同時,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也要教給學生作文批改的方法,學生也是小老師、小先生,讓學生改變為了交差而作文的被動局面,從而積極主動地去評價別人,同時提高自己。教師為學生創設全班批改的大環境,師生共同批改,教師先教給學生怎么批,再由小先生給同學們批。教師從多方面加以引導,讓學生學會批改的方法,一旦學會,將終生受用。
關鍵詞 信息技術;整合;教學模式;教學評價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不僅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教育方式、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信息網絡化時代,人們獲取、分析、處理與加工信息的能力是最基本的、與讀寫算同等重要的能力之一。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可以說是“看上去很美”,做起來卻很“困惑”。
1 無視教學現狀,拿來主義
沒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就談不上讓學生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課堂上進行自主學習,也不能讓學生進行自主發現和自主探索。但并非所有教師都能或都愿去開發多媒體素材或課件,一紙拿來主義讓廣大教師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網上的已有資源,只要是網站上有的,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都可以采用“拿來主義”。隨著對教學軟件重視程度的提高及各級各類軟件評選活動的增多,發現很多學校出現了重評選型的精品軟件,忽視教學實用型軟件的傾向。于是出現有評選活動時,學校集中幾個教師用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制作開發精品軟件參評,這個軟件幾乎就完成了它的使命;然而使用過程中卻為了讓技術與課堂整合,教師就沿著課件設計教學,仿佛不用完軟件的每個功能就不能稱之為整合。
【策略】需要借鑒別人研究問題的思維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思路,而不是全盤照搬,更不能機械地模仿,否則只能導致重教學設計、輕教學實施。
筆者認為教學實用型軟件應該成為課堂中CAI的主流。教師要能在較短的開發周期內自己制作教學軟件,只有能在日常教學中運用到的教學方法才是真正有效的。對于這種軟件要求不必特別美觀,也不必有很高的技術含量,信息也不必特別豐富,涵蓋知識點也不必很多,只要能夠成為學生認知工具或情感激勵工具,教學中發揮到實用、管用、好用的作用即可。
2 忽視學科特點,濫用“信息”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教師決定在網絡教室上小學語文課《碧螺春》,花了很多工夫,收集不少資料并做成了專題學習網頁。學生在網上一會兒欣賞茶葉地的風光,一會兒查詢茶葉的生產工藝,一會兒聽江南民歌,一會兒教師讓學生泡茶、品茶,氣氛可真熱鬧。交流時,學生把茶葉的來龍去脈講了半天,唯獨沒有涉及對課文本身的理解感悟,缺失對語言文字的推敲,有意無意間美文賞析課變成了茶葉知識課。
不少教師對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模式感到困惑,教師大部分時間坐在主機前操作電腦,學生需要打字,還需要讀屏幕上的各類資料。這種教學模式缺失人文的關懷,缺失面對面的交流。教師為什么不走到學生跟前,教師應該和學生“零距離”呀!課堂上粘貼與拷貝、無意義的閱讀與探究皆源于此。
【策略】信息并非等同于知識,信息只有內化到人的認知結構中,并對人的思考與行動產生影響后,才能稱為知識。因此,認知網絡和聯接的重要性在于內化,而不是孤立的數據或信息的簡單排列,更不是因過于廣泛而無法整理或歸類的一大堆內容。在信息時代,學生以一種非傳統的方式接受知識,獲取信息,思考評價,解決問題。正確的數字化學習的思維方式對于學生一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網絡信息容量巨大,同時也良莠不齊,有的只是對某一問題的觀點羅列,有的則帶有片面性甚至誤導性。那么這種數字化學習的能力培養就要求學生能夠站在較為客觀的立場進行分析,再結合自身的知識結構做出相應的判斷。不能“從網站找出一條信息來表達或證明你的觀點”即可,它易使學生人云亦云,甚至以偏概全,有礙其正確判斷,培養有理有據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無從談起。
3 盲目追求技術,合而不整
信息技術的開放互聯技術在教學上有著巨大優勢,但不是所有的課都需要用多媒體、網絡。隨著科技的發展及各種各樣教學軟件的推陳出新,很多新技術進入課堂,如多媒體網絡教室管理平臺、網絡教學支撐平臺、資源平臺、VOD校園點播系統等。這些軟件再加上許多新媒體如視頻投影儀、實物投影、液晶投影,無線傳聲器等,再加上原有的錄音機、電視機(很多學校直接用背投式電視)等常規媒體,一時之間教室也幾乎被“武裝到牙齒”。有些開發者未能很好地理解現代化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之間的關系,盲目追求技術的先進性和表現的藝術性,往往忽略了內容本身。本來用PowerPoint就可以很好解決的問題,非要用復雜的開發工具來實現,一來無謂地延長了開發的時間,更降低了工作效率。更有甚者,近在咫尺的師生、生生互動都用耳機、麥克風,課堂上針鋒相對的辯論變成BBS或聊天室的文字視頻聊天。
教學實際中教師把熱情過多地落在具體技術手段上,在什么地方用,用多少次,好像用得少了就不是整合,用不出新招數就不夠檔次。但在使用這些技術的時候,有的教師并沒有真正掌握這些技術。他們或對其一知半解,不了解某種技術的長處、短處何在,最大特點是什么,在教學中有什么特長等。因此,他們無法把這些媒體或技術很好地組合起來以達到教學效果最優化,導致技術特色組合不當,教學應用程度較低,無法發揮其最大效用。
【策略】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不光是借助網絡、多媒體手段的獨特優勢,更應該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使用。在語文學科中不要過分地使用媒體進行意境表達,剝奪學生的想象力與對優美文字的整體感悟能力;數理學科中不應過分地將思維形象化,削弱學生邏輯思維和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教學過程不能以媒體為中心,忽視教師的作用?,F代化教學手段要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不能割裂。北京師范大學的王鵬遠老師指出:“不是所有的課都需要用多媒體、網絡,不應該硬性規定用了技術加分,不用技術扣分,關鍵是看技術用得是否恰到好處?!?/p>
4 墨守課堂陳規,“屢教”不改
一位前輩說過:“網絡環境中的課堂教學似乎走入了這樣一個怪圈:導入,發現問題——上網,解決問題——收集整理資料——網下交流。搜集資料替代了感悟,留言板、BBS交流、在線聊天替代了語言表達的培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似乎落入了一個又一個模式化框架。
按照有的人的“理想”,通過研究出一種整合課,形成一種整合課例,供廣大教師依樣畫葫蘆豈不更好?殊不知,這就違背了教學最基本的原則和規律,所謂教無定法,如果有一種理想的課程整合模式的話,試問還需要什么創新和發展呢?
【策略】網絡環境下的課堂教學,不能過分依賴網絡資源,忽視其他教學資源,尤其不能忽視文本,忽視學生態度、情感、價值觀的培養。網絡環境的課堂教學不能在傳統的信息注入式教學上打轉,網絡必須服務于教學,服務于學生的認知、情感和技能的發展,要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強調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來支持“學”,而非支持“教”。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既有一般學科教學的基本要求和程序,但更具有網絡環境下學習的基本特征,可以從學習的開放性、選擇性、自主性、互動性、豐富性、形象性等方面構建教學模式。
5 輕視學習評價,盲從“智能”
絕大多數學生都在意外部的評價,有時一句鼓勵之話感人肺腑。而在許多整合課例中,學生往往在教師預設的問題中,點擊網絡中表面上是智能、實質上是現成的預設答案,所謂整合式的網絡評價只是去了情商的“問—思—答”,實時評價系統、考試系統、答疑系統等根本不會考慮到學生思維方式的延伸、擴展、改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生成性問題,網絡永遠只會視而不見。學生失去課堂教學的主動性意義,學生的主動思維受到限制,這種機械式的評價方式造成的結果只能是教師不動、學生被動的局面。
【策略】對學生網絡研究性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的把握、判斷和評定,可以包括成績的進步、能力增長以及其他成就、表現等具體內容?;顒釉u價的進行能客觀地反映學生在研究過程中的能力發展。但這種學習活動評價的目的不是“甄別”和分等,評價的基本方式不是“確認”,而是“對話”,并且主要通過學習者的自我反思而最終實現;評價結果的表現形式,不再是簡單的分數與等級。網絡環境下學習評價的重心應在于“調節學習者學習行為,監控學習過程,促進和指導研究學習的有效進行,同時實現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資料的積累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