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2 09:08: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農業思想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我國的傳統農業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農業發源地之一。長久的農業實踐活動,積累了十分豐富的實踐經驗,對節氣、氣候和環境都形成了規律的認識。最初的生態農業思想也逐漸形成,如《呂氏春秋》記載:“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講的就是可持續發展生態農業觀念。
1.1集約思想
重視土地的利用效率是中國的傳統農業最顯著的特點。集約思想在耕種方法和技術方面都有體現,例如:注重合理的種植密度,合理利用自然光照和熱量;采用輪作復種、套種的方式,輪作即糧食作物和豆科作物輪番耕作,合理安排農作物的前后茬關系,達到用地養地的雙重目的;套種就是在同一塊土地上同時種植兩種以上的作物,不同的作物之間能構成符合作物種群,共同抵御病蟲害,抑制雜草生長,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明清時期,珠江三角洲出現了“桑基魚塘”系統,太湖地區有“農牧桑蠶魚”系統,增強了農業生態系統當中的物質循環、能量轉換和物質傳遞,體現了傳統農業的集約思想。
1.2用地與養地相結合
我國傳統農業的另一特點和優勢就是用地與養地結合,這也是幾千年來我國土地久種不衰重要原因。古人將施肥比作用藥,根據不同的情況“用糞得理”,通過施糞肥來為土壤提供肥力,保持土地的活力。土壤微生物能提高養分利用效率,是土地肥力標準之一,古人通過反復的整地,改善土壤微生物的生長環境,促進微生物繁衍。此外,利用豆禾谷輪作、秸稈還田實現以田養田,達到增產的目的,體現了“地力常新”的觀點。合理施肥能夠節約資源,保護大氣和水資源的不受污染,輪作措施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古人將用地與養地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產量增長的同時,維持土地的活力,實現土地的可持續發展。
1.3生態循環
我國農業實行一業為主,多種經營。農業與畜牧業互相依存、互相補充。自戰國以后,糧食生產趨于多樣化,逐步形成小型綜合農業。如太湖流域的“農牧桑蠶魚”系統,通過池塘養魚、塘泥肥桑、栽桑養蠶,蠶糞喂魚的生態循環,充分利用農業內部的物質循環,實現能量的轉換,這種多種經營的發展模式實現了生態可持續發展。另外,將動物和人的糞便混同果皮、菜葉植物灰燼等一起做成肥料,被土地利用,由此構成另一個生態循環系統。
2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采用先進的現代科學成果,運用現代化的科學管理手段,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現代化農業。生態農業的根本目標是實現經濟與生態的良性循環。但是生態農業的發展存在3方面的問題。
2.1認識存在片面
在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過度追求短期效益而忽略長遠利益、自然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的現象依然存在,沒有從根本上改善生態環境整體惡化的趨勢。一些農民和基層領導干部過度重視經濟利益和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長遠利益和生態發展,不愿采用生態環保的技術,而知識追求見效的速度。這些都是人們對生態環境和生態農業片面認識造成的。
2.2施肥安全
生態農業提倡少量用化肥和農藥,但是隨著人地矛盾的不斷加劇,加重了土地生產壓力,化肥與農藥的安全問題變擺在面前。農藥殘留超標危害人身健康,過度施肥導致土地板結生產力下降,大量的化肥揮發到空氣中造成大氣的污染,流失到土壤和河流中的化肥使水域富營養化,同時威脅飲水安全等等。有機肥與化肥一樣,使用不當也會帶來上述問題。
2.3經營模式
生態農業的經營模式尚未成熟,并且缺少完善的配套設施和技術體系,沒有專門服務于農門的組織,對生態農業的認同度不高等等。
3生態農業與傳統農業有效結合
3.1完善生態模式
完善生態模式,首先要對傳統農業與生態農業有正確的認識,國家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讓農民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主動認識生態農業、發展生態農業。將“天人合一”的傳統農業思想與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觀相結合,讓人民群眾深刻理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低能耗、低成本是傳統農業的優點,傳統農業的生態較為穩定,有助于解決現代農業環境和資源問題,要可持續發展,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率是必由之路,因此,需要借鑒傳統農業優點來解決現今生態與經濟矛盾等方面問題,完善現有生態農業模式。
3.2精耕細作解決施肥安全問題
現代生態農業存在過度使用農藥與施肥的問題,沒有很好地實現土地的“用養結合”。而“用養結合”正是傳統農業精耕細作的關鍵環節。借鑒精耕細作,實現農業生態化生產,首先要解決化肥的安全問題。傳統農業的長久實踐證明有機肥能有效保持土地的活力,因此,國家應加大有機肥的研制力度,借鑒傳統農業糞肥還田的循環系統,利用糞便無害化處理技術,為生態農業提供安全的有機肥料。同時,采用傳統農業施肥猶如“用藥”的施肥方法,合理施肥,提高有機肥料的施肥效率,控制肥料的使用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實現農業生產的科學、高效、環保,達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4結合現代技術
農具是傳統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條件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產力,為生態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條件。比如,古人使用三角犁鏵耕地,達到土壤的用養結合,保持中國土地幾千年地力常新。同時,在三角犁鏵的基礎上,創立了虛實結合的耕種技術,已發了一系列虛實結合的良好耕種效應,因此,應該在繼承傳統農業虛實結合、用養結合等思想的基礎上,運用當下先進的科技手段,開發農具、創新技術,大力發展農業技術,實現農業的健康快速發展,達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合理發展。
5小結
生態農業是我國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地處中國西南地區的四川省西充縣,由于發展生態農業的時間不長,對生態農業的認識還很不到位,但生態農業對農村經濟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诖?,本文就如何保障西充生態農業更好更快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
生態農業;西充;農村經濟
所謂生態農業是指在經濟、環境統籌下,按照農業生態系統的理論、原理,并采用現代化的農業科技技術,因地制宜的將漁、林、農等第一產業有效的組合、配置,借助于生態工程技術,不僅促進農業的有序、穩步的發展,也促進了環境的保護。西充縣域面積1108平方公里,現轄47個鄉鎮,總人口68萬人,農業人口59.4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82%,是典型的農業縣。全縣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達40%以上,工業以輕工業為主,無任何工業污染項目。西充獨有的自然生態環境為西充發展生態農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生態環境支撐。發展生態農業既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又有效的保護了農村的生態環境,實現了人和自然的協同發展。
一、西充縣農村經濟及生態農業發展現狀
(一)西充縣農村經濟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出現了巨大的變革,農業經濟也逐步由計劃經濟轉變到市場經濟之中。但我們也深刻認識到西充在發展農村經濟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首先,西充縣農產品質量不高。西充縣農業經濟近些年發展效果十分明顯,但在農產品的供給方面依然存在季節性、地區性以及結構性的過剩,且農產品的質量不高,缺乏市場競爭力。農業生產技術、設施落后,農產品的深加工問題一直沒有很好解決。由于農產品的質量不高,且長期處于一個較低層次的水平,很難滿足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嚴重制約著西充縣農村經濟的發展。其次,農業生產以小農經濟為主,沒有形成規模經濟效益。眾所周知,農業分散經營效益較差,不能產生規模效應。但長期以來西充受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的影響,農民為了自身生活所需,不得不以小農經營的方式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勞作,使得農業生產遠遠沒有實現規模化發展。第三,農業投入不足的同時,也存在結構調整滯后的現象。一方面,農民受制于資金及效益的限制,導致農業生產積極性不高,對農業的投資較為缺乏。另一方面,西充縣農業生產結構存在不合理的現象也較為明顯,具備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特色農產品品牌還未成熟。農產品生產以自銷為主,還遠遠沒有形成外銷的局面,這也導致了農產品市場外向型拓展面臨重重困難。
(二)西充縣生態農業發展現狀
隨著生態農業的發展,西充縣也認識到生態農業對農村經濟發展以及環境保護所產生的巨大推動力。總體而言,西充縣生態農業具有以下特點:首先,生態農業在西充縣雖然屬于新生事物,但已經展現出其巨大的潛力。根據資料記載,西充縣生態農業開展在2005年以后,但在短短的十年時間內,生態農業在西充縣就顯示出了其巨大的生命力,一批批的生態農業企業不斷涌現,一批批生態農業示范區已完成規劃設計,如龍興、豐慧、百科、雙龍農牧等龍頭企業發展勢頭強勁。其次,生態農業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西充是省級貧困縣,財政資金十分有限,因而在生態農業的投入上仍顯不足,投資效益依然不高;與之相適應的生態農業服務體系建設還不健全,產業化水平也有待提高;生態農業在西充縣依然存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生態農業結構脆弱等問題。
二、西充縣發展生態農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現實思考
發展生態農業應充分發揮丘區自然生態和農業資源優勢,實施“出位發展”策略,消除丘區區位劣勢和產業水平低的瓶頸制約,統籌解決產業結構調整與促進農民增收難題,努力探索西充生態農業發展之路,為丘區農業縣科學發展提供有益的經驗。解放思想,準確定位是丘區農業縣發展生態農業的前提條件。資源和技術的匱乏,基礎和區位的劣勢,使丘區農業縣在與發達地區的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丘區農業縣要實現科學發展,就必須大膽解放思想,立足自身比較優勢,放眼國際國內需求,尋求符合自身實際的差異化發展路徑,才能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發展先機。要圍繞生態經濟強縣建設總體目標,高標準、高起點、高規格編制完成示范區總體規劃。突出優勢,協調三產是丘區農業縣發展生態農業的根本出路。傳統農業市場化程度不高,產品附加值較低,不足以推動縣域經濟科學發展。丘區農業縣必須突出區域特色,培育主導產業,并圍繞產業鏈做項目,形成“以工帶農、以農促工、三產互動、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培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縣域經濟支柱產業。巧借外力,招商引資是丘區農業縣發展生態農業的必然選擇。丘區農業縣經濟基礎差、發展后勁不足,僅僅依靠自身的努力,要在低水平上取得快速發展極為不易。必須緊緊抓住招商引資這個經濟發展的“牛鼻子”,以開放的意識、優惠的政策、寬松的環境,積極引進企業、資金、技術和人才,借助外力求得快速發展。總而言之,對于西充縣而言,生態農業雖然處于產業發展的起步階段,但生態農業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貢獻有目共睹,生態農業強有力的生命力也初步顯現,未來如何實現西充縣農村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生態農業的發展是重要的戰略之一,為此生態農業必須在發展中找不足,并不斷的優化與改進,最終實現生態農業穩步、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更好地助推西充縣農村經濟水平的提升。
三、發展生態農業,助推西充農村經濟發展的保障措施
首先,提高認識,重視生態農業發展。目前,四川正處在第二輪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機遇期,這也給西充縣生態農業的發展創設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政策支持,為此西充縣各級領導必須提高對生態農業的認識,要基于戰略的高度,將生態農業的發展與解決三農問題有機結合,將生態農業的發展列入到重要的議事議程上。只有從思想上高度重視生態農業,提高對生態農業的認識,才能更好的助推生態農業在西充的發展,進而更好地推動西充農村經濟的發展。其次,加快生態農業示范區建設,提高生態農業發展速度。雖然生態農業在西充縣發展歷史不長,但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教訓,并形成了一定數量的生態農業科研成果,但受限于各種因素的制約,生態農業示范區建設在西充的發展范圍有待拓展、發展深度有待提高。表現在生態農業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展現。為此本文建議在西充縣的不同地域,要結合地域特色,因地制宜的開展不同類型、不同等級以及不同形態的生態農業示范區,通過示范區的建設與發展,為生態農業的現代化、規模化提供理論、實踐的雙向支撐。第三,堅持創新,強化技術服務。要將生態農業的發展統一在國家相關的戰略、政策之下,提升農業產品的科技含量。要創新體制機制,將農業科技人員趕到生態農業發展的主戰場上,進行生態農業的技術攻關;利用各種渠道籌措資金,由政府牽頭組建縣級生態農業開發基金,在人財物方面給予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多層次、全方位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將生產要素、技術以及產品銷售相互結合,確保生態農業健康、穩步、可持續發展。
作者:文莉君 單位:西充縣委黨校
參考文獻:
[1]原寶東.農村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探索[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11(02):43-44.
(一)因地制宜,統籌規劃
在生態農業觀光園規劃的前期,應該充分考慮生態農業的現有資源,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的人文、環境等諸多因素來規劃建設。要種植就要考慮種植物的產品種植、灌溉、儲存、運輸,還有游客的觀光、飲食、住宿等一些列設施的統籌規劃設計安排。
(二)良種培植,營造主題
現階段的生態農業園區普遍缺乏特色產品開發,很去延伸到深度現狀的挖掘。因此,現今的生態農業觀光園區應該以生態、農業、觀光等主題作為開發農業生態的基礎模式,形成獨特的整體格局。
(三)效益兼顧,持續發展
農業生態園的指導思想就是規劃設計出以生態學理論為基礎的現代新型觀光農業生態園區。規劃設計過程涉及環境技術、生物技術、生態學、設計學、管理學等多方位的知識體系。在此體系的支撐下,形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系統。經過科學分析和規劃設計,生態園區主要以生態農業的規劃設計來實現現代生態農業發展帶來的效益。
二、觀光園規劃的指導思想
在當今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主義國家中,要遵循社會發展的需求,在政府發展的引導下,突出理念特色,以可持續性發展為基本原則,提倡“保護為主,開發為輔”的設計策略方針,把握現階段中國大力發展旅游業的勢頭,將農業和旅游業相互融合發展。在生態農業觀光園區的整體發展中,要以生態旅游與生態農業發展為目標,以對內、對外生態農業科學技術發展交流為重點,以豐碩的果園、優美的農田風景、自然景色等要素為依托,以生態、綠色、環保、自然為規劃設計的主格調,始終堅持科學技術和藝術形式直接的銜接、融合。同時,也要重視多發問題,經濟效益最大化下帶來的一系列的環境問題,以兼顧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相統一的發展策略。
三、觀光園規劃的目標
在科學技術與生態理念的指導下,現代化產物的農業生態觀光園區應該是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觀光農業旅游園。要致力于規劃設計具有生態旅游、生態農業、生態科研、教育、休閑、保健為一體的多功能園區,同時融入知識性、藝術性、參與性的多元化要素,把旅游觀光農業培植成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產業。片區規劃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生態農業示范園
生態農業觀光園的規劃設計,要體現示范園區的性質,體現生態農業多功能模式的整體格局,從生態、農業、旅游的角度,通過生態學理念,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做好保護和挖掘自然資源、保持生態穩定和持續高效的生態農業系統,提高生態農業的社會生產力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生態農業。同時,能夠對邊緣地區的農業結構及其產業化發展起到帶領示范性作用。
(二)觀光農業旅游園
此區域可以根據當地現存的資源來開發,圍繞觀光農業生態園規劃的理念,充分利用周邊植被、水資源、地勢、風土人情,在呈現美化自然生態景觀的基礎上,運用藝術學、美學、園藝學等科學,開發更具特色的農業附屬產品,供應游客進行觀光、參與、品嘗、購買、度假等多項活動,從而建立特色性的觀光農業旅游項目園區。
(三)綠色有機農副產品生產園
當下,人們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問題,生態、綠色、環保等話題成為熱點?!熬G色”無公害農副產品成為人們熱捧的對象。生態園的規劃建立,是進一步加強綠色有機農作物從種植、生長、銷售等多個環節的透明化,讓人們參與綠色有機農副產品的種植、采摘、購買一體化模式中,把綠色有機農業產品推向更加親民的環境中,形成產業品牌。
(四)農業科普教育示范園
園區在規劃建設過程是從種植、培育、銷售等環節實行透明化展示過程,這樣既能滿足人們對農產品生長過程的知識學習,又能展示生態園區高科技的運用,更能充分地開展對游客和學生的教育及科學普及。同時,可以把生態園區的種植流程科學化,形成一個農業技術交流培訓基地,供學生實踐學習。
四、發展策略
加快推進我鎮生態農業鎮建設,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兩個率先”的必然要求。為扎實推進我鎮生態農業鎮建設,加大農業環境建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現根據丹政發[2013]119號文件精神,結合我鎮農業發展現狀,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建設綠色和生態農業鎮的目標,以實施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三清”工程為重點,強化生態環境基礎建設,確保生物安全與生態安全,實現生產技術生態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生產產品無害化、生活環境舒適化,為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增加農民收入創造條件,逐步達到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
二、總體目標
合理開發利用與保持農業自然資源,有效控制農村工業“三廢”污染、生活污染和農業面污染,根本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實現“藍天、碧水、沃土”,滿足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要求。到了2013年底,建成市生態農業鎮,到2015年,建成省生態農業鎮。
三、實施步驟和時間
(一)宣傳發動階段(2013年8月-9日)
1、鎮政府成立生態農業鎮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意見,明確目標,下達任務,落實責任;
2、建立健全生態農業鎮建設工作機構,形成建設網絡,全面啟動生態農業鎮建設工作;
3、在全鎮范圍內廣泛宣傳發動,形成濃厚的建設氛圍。
(二)組織實施階段(2013年9月-11月)
1、各村、各部門根據實施方案和任務分解表,對照省生態農業鎮建設標準和考核細則,制定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
2、定期召開生態農業鎮建設專題會議,對生態農業鎮建設工作進行檢查、督促,并協調處理相關問題,重點責任部門定期將階段性目標完成情況報鎮生態農業鎮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3、分階段邀請市專家組對我鎮生態農業鎮建設工作進行考核、指導,查找問題,及時整改。
(三)申報驗收階段(2013年10月-12月)
1、各建設單位完成有關技術報告和數據、資料統計工作,并報鎮生態農業鎮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2、鎮生態農業鎮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制建設報告,匯編整理檔案和音像資料;
3、鎮政府按序時要求分別就生態農業鎮向市農林局、市水利局、市環保局、市建設局申請驗收。
(四)全面建設推進階段(2014年1月-2015年12月)
四、建設要求
生態農業鎮建設要遵循自然和經濟規律,樹立集約、高效、持續發展的理念理念,堅持“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把生態農業建設與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結合起來,與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及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結合起來,與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整體推進,協調發展。
關鍵詞:西部地區生態農業產業化優勢劣勢
前言
生態農業是在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思想的指導下,按照生態系統內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規律建立起來的綜合生產結構,是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者相結合的農業生產方式,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成功模式。而生態農業產業化是一種生態經濟優化的農業產業化體系,是在生態農業規模細小化、技術支持系統不過硬、社會化服務體系薄弱等問題導致生態農業功能逐漸減弱的背景下提出的生態農業高效經營模式,生態農業產業化是生態農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近些年,我國西部地區的生態農業建設雖然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著過分依賴傳統技術、規模狹小和封閉經營等弊病,尚未擺脫自給自足的傳統農業特征。鑒于此,西部生態農業必須走一條獨具特色的生態農業產業化之路,這是轉型期西部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
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具有規模優勢、市場優勢、生產經營優勢、風險共擔優勢和教育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化對于西部地區來說,可以使西部農業擺脫傳統農業的束縛,發揮出整體協調、循環再生、自適應和科技驅動的作用。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西部地區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化所面臨的條件是有喜有憂。
西部地區生態農業產業化的優勢
(一)為發展特優農產品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
西部地區土地廣闊,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占有量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4倍、1.9倍和3.6倍;未利用土地占全國未利用土地總面積的86.7%,可利用的耕地中中低產田占有較大比重,草場的載畜量也較低??梢?,西部地區仍有提高生產能力的潛力。西北地區是我國降水量最少的地區之一,水資源嚴重緊缺已成為制約西北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通過推廣應用一些常規的節水技術,改變大水灌溉的粗放用水方式,必將在較大程度上實現節水的生產潛力。
此外,西部地區復雜的生態環境還造就了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我國11個物種豐富、特有物種數量多的陸地生物多樣性關鍵區,有6個在西部,2個在中、西部接壤處。這無疑為發展特色農業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后備資源,從而使西部地區的生態農業不僅自身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而且通過選擇適當的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可以實現其他農業開發的潛力。
(二)為生產無公害或綠色農產品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隨著科技和工業的高速發展,農業采用工廠化生產,破壞了農業生產的自然規律,造成不同程度的農業污染。耕作大量施用化肥、農藥,不僅引起湖泊、水庫的富營養化以及地下水污染,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而且使糧食、蔬菜、水果和其他農副產品中有毒成分增多,影響食品安全。西部地區由于農業的低水平循環,限制了許多現代物質生產要素的大量投入,這雖然嚴重影響了農業發展水平的提高,卻在某種程度上為西部地區走生態農業產業化之路創造了條件。此外,對西部地區而言,發展傳統農業產品如糧食等已無任何優勢可言,只有發展獨具特色的綠色食品參與市場競爭,充分發揮比較優勢,農民才有出路,農業才能發展,農村生態環境才能得到有效改善。因此,西部地區應抓住市場機遇,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走生態農業產業化之路。
(三)為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化提供有力保障
西部地區的生態農業在覆蓋范圍上已由點向面的方向轉變,在單元規模上由以戶、村、鄉為單位向著區域發展方向轉變,在思想認識上開始實現由科研示范向著企業化發展轉變。所以說,西部地區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生態農業建設經驗,而且還具備了許多開發綠色農產品及高科技生物產品的技術和方法,這些都為西部地區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化提供有力保障。
(四)特色農業產業展露優勢
一直以來,特色農業都是西部農業發展的重點。西部地區依據當地豐富的物種資源和氣候資源,遵循“發揮自己的優勢,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則,圍繞棉花、糖料、煙葉、水果、肉類、奶類、花卉、中藥材等優勢資源,積極發展了諸多特色農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并建立了各類農產品生產基地,逐漸形成了以特色農業產業為重點的區域布局。例如,內蒙古的乳品加工、新疆的番茄加工等。目前,這些農產品加工業大多數已形成一定的規模,經濟實力較強,輻射范圍較大,在區域內起著“龍頭”作用。例如,陜西省的果業產業化發展就為當地農民純收入的提高做出巨大的貢獻。
(五)經營組織結構趨于合理
西部農業產業化的健康發展,不僅體現在它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而且體現在農業產業化組織結構的不斷優化和完善。據農業部最新統計,2005年,全國各類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總數達9.4萬個,比2000年增長了41.6%,東中西部地區產業化經營組織的分布差距逐步縮小。東部地區4.3萬個,占41.6%,中部地區2.9萬個,占45.2%,西部地區2.2萬個,占23.6%,與2000年相比,中西部比重增加了3個百分點。
(六)為生態農業產業化建設提供政策支持
隨著我國加入WTO,面對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空間,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依托更多的資源發展生態農業和特色農業,實現產業一體化經營,提高特色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成為農業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農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由數量增長型轉向質量效益型,由大宗農產品的數量保障轉向滿足多層次需求的質量保障,開始擺脫糧食長期短缺的壓力。
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又進一步為西部地區生態農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西部地區應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堅持朝著生態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走生態農業產業化之路。西部地區應不斷拓展多層次需求的新市場空間,不失時機地發展生態農業,走生態農業產業化之路,促進當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西部地區生態農業產業化的劣勢
(一)生態環境脆弱且趨于惡化
西部地區大部分為干旱、高寒和沙漠化、石漠化地區,自然條件差,生態環境脆弱。從西北地區來看,降水少,蒸發大,高原戈壁的荒漠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等本身就很脆弱,處于一種不穩定的狀態。加之水資源的短缺和時空分布差異大等眾多因素的影響,這種不穩定就會強烈地影響到生態系統的發展方向。綠洲農業作為西北農業的主要特色,在新疆的吐哈盆地、甘肅的河西走廊及沿黃灌區等地區都獲得了良好的發展。但上述地區在西北不但所占面積比重太小,而且受沙漠化的威脅日益嚴重。從總體上來看,西北地區農業實質上是一種缺水性的弱質農業,長期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已成為制約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主要障礙。
(二)農業經濟基礎薄弱且組織結構不合理
長期以來,由于受自然環境不穩定、生態脆弱、社會歷史的承襲性、人口素質低下以及深居內陸的封閉區位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加之國家優惠政策的不到位,致使西部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滯后,農業經濟基礎十分薄弱。據統計,2005年,全國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為39450.9億元,西部為8123.37億元,僅占20.59%。東部約為西部的2倍多。同時,西部地區所有制結構不合理、產業結構單一、產業組織發育水平低等問題日益凸現,在很大程度上導致西部地區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化的先天條件不足。
從產業結構來看,長期以來,由于受農業生產水平低而不穩、農業生態環境破壞嚴重、農民思想意識落后,西部地區農業產業結構單一、產業內比例失調,區域資源優勢未能得到充分發揮,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西部地區特色農產品產業化經營的發展。
(三)勞動力素質結構偏低
農業人口總量下降、人口素質不斷提高是實現生態農業持續發展的前提。如果勞動力素質不能得到提高,構建生態農業產業化的艱難度將會倍增。然而,從現階段來看,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較低,勞動技能差,已經成為制約西部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主要“瓶頸”。西部地區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綜合素質低下,使其向非農產業的轉移進程中障礙重重,只能在低層次產業中形成過渡性就業競爭,這樣就造成了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出現結構性失衡,嚴重影響了西部生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四)經濟發展與科技水平落后
技術進步是農業發展的主要動力,要實現生態農業產業化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將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有機地結合起來,就必須以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為前提。農業技術的不斷進步有賴于農業技術創新、農業技術措施的適用度及農業技術的推廣和農業技術的轉化。然而,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落后、生態環境惡化、社會發育程度不高等諸多因素的制約,西部地區農村科技資源十分稀缺,農業科技服務的組織機構也不健全,科技進步對西部農業發展的推動作用還不顯著。
(五)市場機制不完善且開放程度低
農業產業化發展是開發農業新產品的動力,而開發新產品的能力主要體現在市場競爭力上。顯而易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中,西部地區的市場化進程明顯地滯后于全國平均水平。尤其是與東部發達地區相比,西部地區的市場化水平還只是處于初期階段。由于西部地區有著較為濃重的公有制偏好,因此,廣大地區實際上形成了一種傳統經濟體制與農業小生產方式結合在一起,排斥市場化因素的強大力量。這樣一來,便制約了生態農業產業化所依存的市場機制的完善,使其作用空間狹小,作用力薄弱。
(六)資金投入不足且資本吸引力匱乏
西部地區的農業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體效益仍然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西部地區經濟基礎薄弱,自我積累能力較差,從而導致資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西部地區惡劣的生態環境和封閉的經濟區位,致使外部投資環境較差,農業對資本的吸引力匱乏。目前,西部農業投資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企業資金不足,財政資金困難,個人擁有的資金也十分缺乏,農業信貸資金所占比重較小。資金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西部生態農業產業化過程中起著“催化劑”的作用,那么,資金供給不足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規模和速度。因此,要保證西部生態農業產業化的健康發展,必須建立一個包括財政、金融等在內的全方位、多層次的支持體系,加大對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滿足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資金需求。
參考文獻:
1.牛叔文.西北地區荒漠化環境演變及生態農業建設模式[M].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1
2.李春燕.論發展生態農業是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J].2006.6
所謂生態農業是把農業生產、經濟發展以及環境的治理與保護有機結合的一項新型綜合農業體系,也就是說生態農業是一項龐大而又復雜的工程,它的涉及范圍廣泛,并且會隨著經濟和環境的改變不斷發生變化,因此,在我國生態農業建設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制約因素,而這些制約因素對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來說是迫切需要解決的。
1生態農業推廣過程中的幾點制約因素
1.1農民對生態農業發展的意識淡薄
由于生態農業的發展具有投入大,獲效時間長等特點,大部分的農民只重視眼前的經濟利益,根本不愿意去開發新的農業資源,也不愿意使用新科技,只是一味的保持現狀,也就是說那些能速見成效的措施是農民愿意接受的,而那些有利于資源保護和環境污染的措施卻很難得到應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農民的意識不夠到位。
1.2農村科技實力不足
眾所周知,科技是一種生產力,農業的發展當然也主要依靠于農業科技的開發和利用,也就是說農業科技的實力越強,生態農業的發展就會越快。目前對于我國來說,對農業科技發展的支持力度不夠完善,導致我國農業科技的整體實力不夠強大,對于生態農業這一系統性的項目,連簡單的照貓畫虎去借鑒經驗對農民來說都是十分困難,更不要談什么成功了,所以說農村的科技實力不足,直接制約了我國生態農業的推廣工作的有效進行。
1.3對生態農業的資金投入不足
目前,我國生態農業尚處于發展階段,由于其具有見效周期長這一特點,往往會在資金方面出現短缺的現象,這時候就需要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財政支持,但是有一點要知道,政府的財力也是有限的,往往要同時支持很多的項目,不能做到資金的準確到位,這就導致了生態農業因資金不足而難以繼續進行下去。資金缺乏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生態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沒有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無論是農業生產還是生態農業都將會遇到困難。
1.4組織建設不足
在我國生態農業的推廣過程中,組織建設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在面對新的挑戰和新的機遇面前,組織機構不夠完善,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就會出現困難,還有些組織在處理問題的時候獨立的進行,不顧全大局,這樣往往會造成某些項目的決策和支持力度跟不上進度,對于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而言,這種組織建設不足的現象很是凸顯,而且嚴重影響了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
1.5生態農業政策不夠完善
各個項目的實施和發展都離不開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所謂的政策支持,也就是說幫助項目建立有效的保障體系。但是對于生態農業政策的貫徹實施,仍然需要完善,在有些方面由于這政府政策的不到位,使得農民對農業資源的認識不夠,導致資源不能有效的保護和利用,還有就是在農產品的價格方面,有時候也能成為生態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所以對政府而言,要嚴格發揮其政策措施,控制好農產品的價格,保障生態農業快速穩定的發展。
1.6農業推廣人才匱乏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國生態農業建設已經邁入了關鍵的歷史時期,在新的時期要面臨新的挑戰,也就對我國生態農業的推廣人才有了更高要求。生態建設不僅需要高素質、高能力、高技術的三高人才,而且需要強有力的推廣團隊,雖然生態農業有著比較久遠的歷史,政府方面對此也是非常重視,但是生態農業仍然沒有在全國得到有效推廣,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國生態農業的推廣人才匱乏,缺乏好的推廣團隊,也就缺乏了發展的基石,也就是說生態建設的迫切需要是增加其推廣人才的培養和利用。
2加大我國生態農業推廣的幾點措施
2.1提高對生態農業發展的認識
農民對傳統農業的認識往往只重視經濟利益而忽視社會效益和環境保護。其實社會效益的低迷和生態環境的破壞最終都會導致經濟效益的降低,只是農民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所以要加大這一點的宣傳力度,大力開展農民意識教育活動,通過思想教育使農民在認識上得到提高,從而增強對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在全面推動生態農業發展的過程中提供動力,為生態農業的發展營造好而適合的氛圍,最終實現讓廣大人民群眾參加到生態農業發展的建設中去。
2.2完善生態農業的保障體系
完善生態農業保障體系可以有效的提高發展政策,從而增加發展生態農業的資金投入,對進一步建立完整的推廣組織奠定基礎,加強對農業基礎設施的開發利用和對生態環境的管理體系的完善,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好的環境。
2.3加快農業新技術開發和利用
生態農業注重的是生態環境的循環利用,在提倡農業發展信息化的基礎上,充分的開發新技術和利用新科技是加快生態農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也就是說研發新科技是實現生態農業發展的基礎保障,要想更進一步的大力推廣生態農業,一定要重視新技術的開發和利用。
2.4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的目標就是將農業產業化發展,這也是推廣生態農業的有效途徑之一,發展農業產業化的關鍵在于全方位的籌集資金,結合當地農業資源和環境資源優勢,重點培養優勢產業。農業產業化有利于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而生態農業同時也制約著農業產業化的進程,所以說將兩者有效結合,共同發展,才能真正的發展我國的生態農業。
1.山東省生態農業的建設背景
山東是中國人口眾多且密集的省份之一,近年來,山東省國民經濟實現持續、快速、穩定增長,作為農業大省,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在全省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山東是全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改革開放以來,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迅速,但由于自然和經濟社會等因素的影響,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旱、澇、冰、雹、鹽堿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環境污染及淡水資源不足等農業自然環境問題常有發生,雖然農業和農村經濟獲得了飛速發展,但很多發展是建立在農業用地的過度開墾和掠奪式經營上,資源和能源的過度消耗、大量農業污染物的產生,破壞了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農業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使農業可持續發展受到了嚴峻的考驗,農業發展對資源需求的日益增長和農業生態系統功能退化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現在:
1.1農業自然資源緊缺,利用率低
據統計,山東省目前有9個地市,47個縣市區人均耕地不足1畝,耕地減少趨勢令人擔憂,隨著農業用地受到城市建設、工業擴張、交通發展等用地的挑戰,我們預計,到2040年全省耕地將減少7800萬畝,而隨著人口的繼續增加,人均耕地將降為0.6畝左右,低于聯合國提出的0.796畝的最低警戒線。而且,作為一個水資源短缺的省份,山東省多年的平均降水量為680.9毫米,水資源平均總量多年來一直保持在308億立方米,僅維持在全國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更低于國際公認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平均值。無論是耕地資源還是水資源,都存在著無效利用及浪費現象,給農業發展帶來了嚴重的不利影響。
1.2農業生態環境惡化,污染日趨嚴重
1.2.1耕地污染嚴重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農業種植中化肥、農藥、農膜等農用化學用品的使用量巨大,所帶來的耕地污染嚴重,帶來的土地生產潛力減退、產品質量惡化等問題顯著。
1.2.2工業污染向農村蔓延
環境監測資料表明,在農村,鄉鎮工業企業生產帶來的“廢水、廢氣、廢渣”三廢污染非常嚴重,由于工業用水污染,全省省控的三十多條河流幾乎全被污染,近100億立方米的水受到污染,雖然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對環境污染問題尤其是水污染問題進行整治,但所起作用不大,整體惡化的趨勢仍未改變。
1.2.3森林植被減少,自然災害頻繁
據統計,山東省目前的森林覆蓋率僅為22.5%,低于世界平均30%的水平;由于森林植被減少,每年旱、澇、風、沙等自然災害的發生給農業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1.3農業投入嚴重不足
2013年5月,山東省制定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管理和使用辦法,對改善農業生產基本條件,優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綜合效益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這與保護農業資源環境、提高科技技術含量、改善基本農業生產條件還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在農業資金使用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的非農化使用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4人口的日益增長給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山東是一個擁有9580萬人口的農業大省,其中,農業人口占到81%,人口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人口增長帶來的資源環境壓力日益增大,農業資源的負荷超重,據最新資料反映,目前山東人地矛盾日趨尖銳,人均耕地呈下降趨勢,而且,隨著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農產品的質量產生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農業用地的數量和質量非常重要,直接關系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狀態。
2.山東省生態農業發展回顧
2.1試驗研究階段
山東省生態農業的發展是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生態農業建設的提出大約在1985-1988年,在這段時間里,省農業、環保等部門根據國家有關文件精神,會同部分科研單位在小范圍內開展了生態農業方面的試點研究,這種試點研究主要集中在鄉村級生態試驗點,主要集中在膠東沿海、泰沂山區,這個階段主要進行的是生態農業技術模式的探索和管理經驗的積累。
2.2試點研究推廣階段
經過第一階段的摸索和積累,生態農業建設的理念、理論和思想逐步為廣大人民群眾接受,所帶來的經濟、生態、社會效益逐步顯現,在1989-1994年這段時間里,山東省生態農業的建設開始進入試點研究推廣階段,在省委、省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相當一批生態農業試點村出現,生態農業技術日趨完善,生態農業模式不斷豐富,推動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迅速發展。在1993年的時候,山東生態農業建設示范村的數量達到了200多個,其中五蓮縣的芙蓉莊村、臨淄區的西單村、昌邑市的李家埠村成為這些試點中的典型。
2.3試點縣建設階段
自1994年五蓮、臨淄、臨朐被列為國家首批生態農業建設試點縣以來,山東省生態農業建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全省生態農業工作重點由村、鎮開始轉移到縣級規模上來,到1995年的時候就有曲阜、肥城、菏澤、東阿、昌邑、廣饒、沂源、冠縣、牟平等15個省級生態農業試點縣得以確立,他們當中有的市區還建立了自己的內部生態建設試點縣,至此,山東省生態農業建設基本覆蓋到了全省各個地區,農業生態建設覆蓋全省總面積的15%,他們根據自己的自然資源、地域特點,采取了不同的生態農業建設模式,促進了當地的農業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
3.山東省生態農業發展的優、劣勢分析
3.1優勢分析
3.1.1自然資源優勢
山東省在生態農業建設方面有自己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山東地處我國東部,屬于沿海省份之一,其氣候屬于半濕潤季風氣候、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山東省地形復雜,山地丘陵較多,平原盆地交錯,海洋資源豐富,這些都有利于山東省生態農業的發展。另外,山東省國土資源豐富,有大量可供開發利用的山地、林地、水面、灘涂等,如果這些資源得到科學的開發和有效的保護,都會成為生態農業發展路上的后備力量。
3.1.2農業產業化發展優勢
山東省生態農業的發展得益于農業的產業化,作為起步最早的省份,在農業產業化經營展的過程中,山東省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在推進山東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方面做出了積極地貢獻,它使農業由弱勢產業向強勢產業轉化,為農產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1.3農業標準化建設優勢
近年來,山東省先后制定健全了多項農業質量標準,如先后制定了27種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操作規程、10種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范,制定了煙臺蘋果的國家標準、煙臺大櫻桃的地理標志產品地方標準等,制定推廣了“三品一標”技術規程和出口農產品良好農業操作規范等186項。規劃建設了9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和綠色農業示范區,16個省級、54個市級、80個縣級標準化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海陽、萊陽的蔬菜和茶葉,招遠、棲霞、牟平、蓬萊、海陽、萊州的蘋果,萊山、福山、芝罘的大櫻桃等一批綠色產業帶和優質農產品基地,全市“三品一標”認證產品529個、認證面積180萬畝。
3.1.4農業科研和技術推廣優勢
近年來,山東省農業科技進步優勢明顯,農業科技開發潛力較大,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對農業的貢獻率日益增強,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率達到60%左右,這對農業產業發展和生態農業建設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3.2劣勢分析
在生態農業建設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山東省生態農業發展也面臨著一定的威脅,主要表現在:
3.2.1思想認識不到位
在農村,很多農民群眾,包括基層領導干部對生態農業建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認識不足,多年來形成的傳統生活習慣難以改變,亂倒生活污水、垃圾,使用敞口廁所等不文明現象在農村隨處可見,燃燒木材燃料等污染環境的行為普遍存在。在農村,部分農民飲食不衛生,缺乏良好的健康飲食觀念,“不干不凈,吃了沒病”仍是一些農民生活當中的口頭禪,更談不上合理的飲食搭配。這些現象反映出農民的飲食觀念落后、營養意識淡薄、環保意識薄弱、不僅危害農民的身體健康,而且制約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
3.2.2經費投入不足
生態農業是屬于傳統技術與現代高科技相結合的農業,需要足夠的資金支持,農民自身經濟能力有限,依靠農民自身投資實現生態農業的建設是不可能的,目前從省財政到地方財政,許多地方都沒有設立專項財政經費,在為農民創造良好的融投資環境方面重視不夠,這對全省生態農業建設的大幅度推進形成了制約。
3.2.3農業環境污染嚴重
目前,山東的許多湖泊和河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很多地方農田灌溉水質超標,相關資料顯示,山東省許多縣市區農民飲用水標準不達標,農田受到重金屬污染現象嚴重,化肥、農業投放過量,因為利用率低,化肥、農藥大量流失,造成水體、土壤、大氣和農作物污染,農產品有毒有害物質殘留量超標。在農業種植過程中產生的農膜殘留破壞了土壤結構和土壤活性,農業環境的嚴重污染成為制約生態農業發展的瓶頸。
3.3技術研究尚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