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2 09:08: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旅游生態農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鄉村旅游、生態農業旅游在歐洲地區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因此歐洲地區的相關研究較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從宏觀角度上,西方國家對生態農業旅游的研究主要圍繞生態農業旅游的概念、生態農業與旅游的關系、旅游現象的描述以及生態農業在旅游業中的地位等方面展開的。
1.生態農業旅游客源市場結構方面。學者Brittany Russell對生態農業旅游的客源市場結構做出了詳細分析,總結出生態農業旅游市場的結構呈現出兩方面特征,一是客源主體的受教育水平較高,另一方面是他們的經濟條件較好。他們選擇生態農業旅游這種方式,不是因為其收費低廉,而是為了尋找在城市失去了凈化空間和尚存的自然文化氛圍。他們參與農業勞動追求的主要是精神享受而不是物質享受。
2.生態農業旅游發展模式方面。丁小倫就國外生態農業旅游園區的主要發展模式進行了系統總結,將生態農業旅游園區分為三大類,即示范農場(Demonstrate Farm)、假日農場(Holiday Farm)與試驗農場(Experiment Farm),其中假日農場即為開展生態農業旅游的主要基地,以日本愛知縣的“空中花園”、新加坡等國的“耕種社區”為例,又對假日農場做出了更進一步的分類,其中包括觀光農園、農業公園、教育農園、森林公園。觀光農園即在城市近郊或風景區附近開辟特色果園、菜園、花圃等,讓游客親自摘果、種菜、賞花、采茶等,享受田園樂趣;農業公園即按照公園的經營思路,把農業生產場所、農產品消費場所和休閑旅游場所結合為一體;教育農園主要以農業生產和科普教育功能為主,頗具代表性的有法國的教育農場、日本的學童農園等;森林公園多以林為主,輔以多變的地形、開闊的林地、優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復合生態群體。
3.生態農業旅游的制度建設體系方面。日本與韓國在生態農業旅游規范制度的體系建設方面較為關注。1990年日本頒布實施《修建市民農藝促進法》,對生態農業旅游用地做出了明確規定,同時以法律的形式使農業用地開設觀光園這一行為合法化,從而促進農業旅游活動的較大發展;韓國政府對觀光農園的規模限制也隨著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而越來越松弛,由最初的最大規模限制在0.02km2到如今的0.05km2,同時在資金與政策上對觀光農園的發展給予支持,除此之外還包括對生態農業園區的申請、可行性評估以及對園區發展規模的確定,均給出了明確的依據與法律規定。另外,國外很多學者還對生態農業旅游產品的生態化設計等方面做出了專門研究。
二、國內城郊生態農業旅游研究綜述
借助CNKI數據庫的搜索引擎,本文采用與“生態農業旅游”和與生態農業旅游相近的“農業生態旅游”、“農業旅游”、“休閑農業”、“觀光農業”、“鄉村旅游”作為主題詞,檢索了1993年到2011年的中文期刊數據庫,通過分類統計,總結國內生態農業旅游研究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
1.生態農業旅游的概念或內涵研究。目前我國學者對生態農業旅游名稱本身還存在著很大的分歧,生態農業旅游單從字面意義上就有兩種不同的組合方式,即“生態+農業旅游”類與“生態農業+旅游”類。
1.1“生態+農業旅游”類概念。盧云亭、李瑾、鄭秀娟等認為“凡是能夠給游客帶來土趣、野趣、奇趣、異趣,同時具有觀賞、休閑、科考、健身、閱歷等不同旅游功能的農業均可稱為生態農業旅游”。該類定義并未對“生態”一詞做出解釋,此處的“生態”僅僅是“農業旅游”的一個前綴,成為了修飾農業旅游的一個標簽,這種概念的理解可以直接等同于對農業旅游的理解。
1.2“生態農業+旅游”類概念。該類定義將“生態”與“農業”連為一體即生態農業,強調旅游開發的基礎是生態農業,而不是一般的農業資源,將科學的生態農業生產和旅游融為一體,擴大生態農業的“三生”功能(即生產、生態、生活功能)。隨著生態農業的發展,近幾年這類概念普遍得到認可。江金波、嚴賢春、崔娜娜、李廣宏、謝雨萍、任冠文等認為生態農業旅游是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以生態農業建設為基礎,以農業觀光、農藝與科技示范、休閑度假為旅游實體,同時為游客提供廣泛參與和體驗的農業生產、農產品采摘、加工等旅游活動。
2.生態農業旅游開發意義與功能研究。問建軍、汶錄鳳、張青衫、伍海琳、范曉梅、吳瑩、李廣宏、高璐、劉玲等分別從生態保護、經濟發展、旅游扶貧、環境教育等方面對生態農業旅游的開發意義做出了詳細的闡述。
3.生態農業旅游開發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舒伯陽、對生態農業旅游開發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具有極強的代表性,被后人廣泛引用,他分別在生態農業旅游產品、行業管理、交通條件、生態環境保護、旅游商品開發深度等方面總結了生態農業旅游在開發中存在的問題。石云霞、趙萍、王語等在舒伯陽、王繼權的研究基礎上,簡要提出生態農業旅游開發中應采取的措施,如堅持“政府主導,農戶參與”的發展戰略、以科技為先導,確保生態農業旅游開發的高起點與高水平、加強宣傳,提高“三大”效益。
生態農業旅游是建立在農業發展基礎之上的生態旅游,能促進農業和旅游業的協調發展。生態文明視角下針對桂林資源縣生態農業旅游項目體驗性缺乏、時空分布不均勻、民俗文化挖掘不足和環保意識差等問題,提出要注重體驗性項目開發、加強區域間合作、產品融入民俗文化和提高環保意識等發展策略。
【關鍵詞】
生態文明;生態農業旅游;可持續發展
告別悠久的農業文明和充滿智慧的工業文明之后,世界慢慢在向生態文明社會轉型,旅游業也在向“綠色”、“生態”方向發展,生態農業旅游逐漸成為旅游界新寵兒。農業旅游開始興起于19世紀30年代歐洲,而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在深圳舉辦荔枝節,標志著我國生態農業旅游的開始。近年來廣西的生態農業旅游發展快,桂林恭城瑤族自治縣“沼氣-養殖-種植-加工-旅游”五位一體的現代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南寧上林縣澄泰鄉形成了“春賞油菜冬看葵,夏秋燒烤樂漂流”的特色觀光農業旅游;生態文明是我國文明建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文明建設已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對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有指導意義。因此在生態文明視角下,資源縣如何利用優越的生態農業資源發展生態農業旅游,打造一張具有區域特色,旅游與農業生產兩不誤的生態農業旅游的新名片,是今后值得探討的課題。
一、生態農業旅游及發展意義
(一)生態農業旅游闡述
生態文明是人類在遵循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規律的前提下,推動社會文化經濟發展取得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黨的十把生態文明建設列入總體布局,把生態文明放在突出地位,為生態農業旅游指明了發展方向,并要求與生態農業旅游齊頭并進,即必須建立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新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而生態農業旅游是指以生態保護為背景,以農事活動為主題,結合農業資源和農村生活方式,滿足城市居民追求農村生活體驗的需求的一種體驗性旅游。生態農業旅游也可以理解為“生態文明+農業+旅游”,生態文明作為生態農業旅游發展的標桿方向,對生態農業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二)桂林資源縣發展生態農業旅游的意義
1.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輔相成。資源縣農業主要以種植業為主,發展生態農業旅游,將轉變農村增產方式,調整農業發展結構,把農村生活與農業勞動過程作為一種旅游資源進行開發,打造成具有特色的生態農業旅游產品推向市場。同時,生態農業旅游發展會帶動交通、建筑、社會設施、等一系列相關行業的發展,把城市最新信息、理念等帶到農村,增強農村與城市之間的溝通,從而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改善農村面貌,使資源縣成為興業、富民、美景的生態鄉村。
2.改善生存環境,提高生產水平
通過發展生態農業旅游,可以推動新興產業的發展,并解決農村問題。生態農業旅游改變以往死板的經濟增長方式,具有靈活性和穩定性,使封閉的農村走向開發的道路。資源縣生態農業旅游發展有助于引進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提高傳統農業生產效率,增加農產品附加值,提高農村村民的經濟收益,改善農村的生存環境,解決農民隱性失業問題,并向高附加值產業轉移,為資源縣建設“幸福資源”新生活。
3.豐富旅游者的體驗內容,提供旅游者新型的旅行感受
生態農業旅游涉及農村獨特的自然風光、田園風光、農村生活方式、農產品制作、農業高新技術、民族風情、節日慶典等,游客還能從中獲得游覽閱歷、農業技術和生態農業知識。生態農業旅游使游客身心親近自然,了解當地農村和農業發展歷史的風土人情,感受不同城市的簡單生活,深入了解農業生產技術的新穎,體會科技帶來的社會改造魅力,獲得豐富的旅游閱歷和活動經驗,使旅游者產生了新型的旅行感受。4.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事實證明,旅游發展與生態環境充斥著矛盾,而生態農業旅游的出現恰好是解決矛盾的最好方式。生態農業旅游是以保護生態資源為前提,開發農村生態資源,發展生態農業文明的一種旅游方式。在生態農業旅游發展過程中要強調保護生態環境,并仔細酌量生態旅游資源的承載力與保護措施,結合生態農業生產,開發綠色產品,融合農業、服務業等產業,保證有限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實現人與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
二、桂林資源縣生態農業旅游發展條件分析
資源縣位于桂林北部,為廣西西北大門,全縣氣候溫和,四季宜人,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為農業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非常適合發展生態農業旅游。
(一)生態農業旅游資源有特色
基于番茄、獼猴桃、金銀花、紅提等生態特色農產品,資源縣生態農業旅游已具規模化。已建成毛竹生產基地260000畝、藥材生產基地100000畝;資江流域有優質糧食生產基地60000畝;瓜田鄉建立水稻高產示范田12000畝;車田鄉、兩水鄉、梅溪鄉和瓜里鄉建成無公害高山夏秋蔬菜基地518000畝,無公害紅提生產基地總共10000余畝;以中峰鄉、資源鎮為主的無公害水果生產基地38000畝,從而建成以中峰鄉為中心的大莊田紅提生態長廊和花果山農業生態旅游景區;并實現“一鄉一景”、“一鄉多景”的發展布局。
(二)生態農業旅游發展勢頭好
資源縣在農業發展扎實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旅游,已榮獲“中國最美生態休閑旅游名縣、中國十佳最美鄉村”等稱號。資源鎮梅溪鄉梅溪村民族農家山莊和修睦村曹家沖自然屯桂圓農家樂獲得“廣西三星級農家樂”稱號。2013年資源縣共接待游客105.69萬人次,同比增長48.9%;旅游總收入10.34億元,同比增長38.61%。
(三)可借助桂林旅游業知名度高的優勢
桂林是國際旅游勝地,入選“最美中國榜”、“中國十大休閑城市”等榜單,旅游業發展勢頭較好。資源縣位于桂林北部,其發展與桂林旅游業的發展密切相關。資源縣擁有豐富的生態農業資源,兼有特色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可充分利用桂林這張王牌,加快發展生態農業旅游。(四)政府扶持力度較大資源縣被列入《桂林西部山區特色效益農業產業發展規劃》中,著力發展生態農業和特色產業,確立走“生態立縣、旅游興縣”的發展道路。在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發展的背景下,資源縣加快旅游項目推進,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完善旅游交通體系建設,已建立具有一定規模、檔次較高的農業生態旅游景區14個,建立農家樂旅游點、休閑農莊、農業觀光采摘園21(處)。
三、桂林資源縣發展生態農業旅游面臨的突出問題
(一)體驗性旅游項目缺乏
目前資源縣旅游經銷商大部分是個體經營戶,缺少正確科學發展指導,生態農業旅游主題不夠突出,展示不強,體驗性項目存在模仿誤區,沒有就地取材開展具有當地特色生態農業旅游突出的項目,大多數是采取觀光的形式發展。除此之外,生態農業旅游缺乏參與性。資源縣中峰鄉的紅提以“自然紅、原生態”的獨特品質而著名,盡管建立了集種植、觀光、旅游、休閑為一體的兩公里紅提觀光大長廊,但從生態農業的特點來看,游客沒有參與紅提的種植和收獲的過程,走馬觀花,旅游經濟效益不高。
(二)游客時空分布不均勻
一是旅游旺季和淡季差別大。一年中第三季度因天氣較為涼爽,紅提冠梨等特色的農產品豐收,客流量接近60%,而第一季度只有10%。二是客源市場有局限性。據調查,資源縣旅游客源主要來自廣西及其周邊省市。游客游玩時間大約為一天,并未留宿,逗留時間短,經濟效益微薄,不能充分利用周邊城市的客源市場;再加上宣傳不到位導致客源市場狹小,好的品牌打不出去,先進項目進不來,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
(三)生態農業文化內涵挖掘不足
因景區經營者大多數為本地農民,文化素質較低,所以只會照搬,只顧眼前利益不顧生態發展,鼠目寸光急功近利的經營商變形包裝,喬裝打扮成為所謂的特色生態農業旅游產品,雖數量比較多,但不具特色,農家樂、農莊、觀光園相互模仿,沒有意識到生態農業旅游產品中的農業文化,文化內涵挖掘力度不夠。
(四)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較差
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差主要表現在旅游經營者和旅游者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旅游經營者并未有意識保護生態環境,只是一味地認為旅游資源是獲取利潤的一個工具。一方面生態農業旅游帶來大量的人流,產生各種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固體垃圾,但經營者卻沒有對垃圾進行處理,景點衛生越來越差,不利于鄉村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另一方面旅游者在生態農業旅游的過程中,產生“道德感弱化”,出現亂涂亂畫,亂扔垃圾,踐踏草坪等不文明行為。
四、桂林資源縣生態農業旅游發展策略
(一)注重體驗性項目的開發
應該堅持旅游產品的獨特性。資源縣可利用中峰鄉花果山農業生態旅游景區、中峰鄉大莊田紅提生態長廊等的農產品大產量,建立具有資源縣特色的“五彩田園”現代農業示范區,通過展覽的形式,把獼猴桃、番茄、紅提、金銀花等具有代表性的資源縣農產品展現給游客。應堅持旅游產品的參與性。應多開發參與性強的體驗性旅游項目,構建挖筍區、采藕區、垂釣區等生態區;生態農莊建風車、踩水車、牛棚、豬舍、農家院等,開展讓游客學習編織手工藝品具有生態農業特色的旅游活動。紅提長廊除了采摘葡萄以外,還可以建立葡萄酒品嘗區和以葡萄和農家菜為主打菜式的特色餐廳,并讓游客學習參與制作葡萄酒的過程,從而提升項目的層次,讓游客充分感受生態農業旅游帶來的新型魅力。
(二)加強與周邊區域的合作
充分利用桂林旅游的知名度,將客源市場帶到資源縣,豐富客源結構,穩固客源基礎。首先要打出“暢游資源生態農業園,感受自然恩澤”的口號,積極參與到桂林生態農業旅游聯合路線中來,讓游客感受各個地方不同文化的旅游,從而豐富淡季旅游活動內容。其次要細分旅游市場,分析淡季和旺季主要市場人群,針對不同的市場做出相應的旅游項目調整和宣傳策略,加強淡季和旺季市場宣傳的有效性。三要加強與周邊區域的客源互補,加強與龍勝各族自治縣、陽朔縣、恭城瑤族自治縣的合作,形成桂林生態農業旅游圈;加強與柳州三江的聯系,形成資源縣、龍勝各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少數民族旅游文化圈;參與“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和“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合作”,拉長游客停留時間,有利于增加旅游收入,縮小淡旺季的差距,解決時空分布不均勻的問題。
(三)產品融入地方文化內涵
首先深入挖掘地方民俗文化。利用資源縣的“罷果節”、“掛社青”、舞獅舞龍等是具有民俗特色的節日與民間體育活動,引導幫助游客更好了解當地民俗文化和風土人情,生態農業的內涵,并加深對生態農業旅游的理解,從而打造出生態農業文化旅游精品。其次要提升生態文化魅力。創造制作具有資源縣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宣傳片,并大力宣傳和傳播其獨特的民俗文化,吸引更多外來游客,提高資源縣生態農業旅游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同時還應注重培養文化魅力的形象代表,引導農民做好生態農業旅游服務工作。
(四)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首先,資源縣應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對生態農業旅游經營者進行環境保護意識的教育宣傳,注意引導提高農民的生態環保意識,從被環境養著轉變為主動養著環境,走生態保護的道路。其次,旅游經營者應樹立正確科學的環境倫理道德觀,推出環保主題的旅游產品。生態環境保護得越好,旅游產品的競爭力就會提高,既為經營者提高經濟效益,又給生態環境帶來進一步的效益。再次,旅游者應明確自身保護環境的責任,約束自己的行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科學發展觀,提升自己的消費品味。最后,提升生態農業旅游的科技含量。堅持創新發展的原則,不斷引進和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先進的技術,實現節水、節能和環境保護,使資源得到集約利用、環境得到不斷優化、生態質量穩步提高。
【參考文獻】
[1]曲格平.生態文明理念和發展方略[J].人民論壇,2010,(2):11-13.
[2]牟曉娟,闞如良.生態文明與旅游業可持續發展[J].學習月刊.2012,(10):76-77.
[3]張東祥,董麗媛.農業生態旅游產業發展對區域經濟的影響與對策探析[J].農業經濟,2014,(12):26-27.
[4]易忠應.資源縣生態農業發展態勢良好[EB/OL].
[5]唐琮沅.桂林市政府工作報告(2014年)[EB/OL].
[6]莊盈.去年桂林旅游業交出漂亮成績單[N].桂林晚報,2014-2-23(8).
[7]陳張.桂林西部山區特色效益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出臺[N].桂林日報,2012-1-03(1).
基于大別山區具備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巨大資源,在其傳統農業耕種背景下的低收入狀況和沒有密集工業的現實情況下,必須發展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業耦合的新型產業鏈。本文主要闡述對大別山區重點發展生態鄉村旅游,修建線路、打造生態農業園、建設農家樂項目,達到生態農業與旅游業協調發展的效果。通過對安徽大別山區發展生態旅游的SWOT分析,了解整體的發展格局,從而使大別山區生態旅游業得到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生態農業;生態旅游業;大別山;資源;可持續發展;經濟轉型
一、大別山區生態農業與旅游業的發展現狀
近幾年以來,大別山區主要以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相結合,致力于發展生態農業,利用良好的地理地形條件,在種植林業的基礎上,實現茶葉、蔬菜、瓜果、禽蛋等大批特色農產品的同時生產,使這些地區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一發展模式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提高了當地農民的收入水平。大別山是華中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為保護大別山區的生態環境,有關部門提出要建立嚴格的保護機制,禁止各類行為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鼓勵和引導社會基礎較好、經濟實力較強、環境條件較優的地區率先開展環境優美鄉(鎮)、生態村創建工作。2015年,中國旅游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目前,中國已是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國和出境旅游消費國,并形成全球最大的國內旅游市場。由于中國旅游業發展較快,農家樂等農業試點也取得較好的收入,為更好的實現大別山區的經濟發展,將采取生態農業與旅游業結合發展的模式。
二、研究大別山區生態農業與旅游業耦合發展的意義
1.可能性。發展現代農業就必須先了解農業的多種功能,農業不僅為我們的食品提供了保障,而且還具有休閑旅游、原材料供給、增加就業、提高收入、生態保護等功能。在發展農業的同時,促進生產結構轉型升級。如今,旅游業已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新興產業,在經濟產業中,其規模和效益名列前茅,引進生態農業與旅游業耦合發展機制為大別山區的脫貧致富提供了可能,也為其他相似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提供范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家對國民經濟的不斷調整,我國人均GDP得到顯著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改善,溫飽已不是問題,生活質量的優越性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由于閑暇時間的增加和帶薪假日及雙休制的實施,旅游活動成為人們基本生活需要,旅游業逐漸成為支撐我國國民經濟的核心產業,旅游消費與需求也呈現出日益大眾化、生活化和個性化的特點。在過去的幾年里,每逢節假日,旅游人數必然會達到高峰,各旅游景點、名勝古跡都會人山人海,近幾年來,人們把目光投向了田園風光,休閑度假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人們通過這種旅游方式不但能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領悟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還可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達到修身養性、健康娛樂、豐富生活、提高素質的綜合效果。旅游業正不斷地向人們展示其極其美妙的發展前景。生態農業的自然風光、燦爛悠久的人文歷史文化、淳樸的民族風情等特點,是發展農業觀光、休閑度假、生態旅游業的基石。
2.必要性。綠色、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經濟穩定、持續發展的必備武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我國的基本國策,在提高經濟水平的同時,必須要注重節能環保。我國傳統農業和旅游業轉變為具備可持續發展特征的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業響應了我國的國策,生態農業主要是通過農業機械化、土地規模化、技術創新和技術集約化的途徑來提升農業生產力水平、農產品的原生態水平和農民的收入水平,而生態旅游業提倡擯棄傳統旅游業無序無節制地消耗資源,提倡在旅游承載力約束下進行旅游開發,從而提升旅游產品的高品味性、環保性和經濟效益。本項目研究對正處在經濟轉型的大別山區是十分必要的。對于發展生態農業,大別山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遠離工業密集區,土壤、空氣等很少被污染,生物多樣化,種群間制衡機制完備。完全可以把大別山區所具備的自然資源優勢轉化為商品和經濟優勢,通過發展生態農業與旅游業,拉動大別山區的經濟水平。
三、大別山區生態農業與旅游業耦合發展的重要途徑
大別山地區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且不受工業區的污染,各類特色農產品例如茶葉、高山蔬菜、禽蛋等得到很好地種殖,使之為大別山地區的發展貢獻了力量。但要想更加快速的提升大別山區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人民的收入,就要引進新的發展模式,利用生態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的機制,重點發展生態鄉村旅游,以休閑為目的,以城市游客為對象,開發兼具觀光、休閑功能的旅游產品,增進體驗式旅游,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等發達地區的“后花園”。具體項目措施為:第一、“要想富,先修路”,要在原線路的基礎上,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鋪設通往各潛在景區的旅游線路。同時在線路周邊,建設休閑旅游項目,達到避開游客高峰、吸引游客的效果。第二、在特定景區合理布局一批特色農業經濟區域,打造一批觀光采摘的特色農業生態產業園,如生態果園、生態茶園等,可以讓游客體驗到鄉土風情。第三、建設一批集觀光、養殖、垂釣、農莊、餐飲及消費為一體的“農家樂”等休閑觀光農業旅游項目,如在佛子嶺水庫、梅山水庫等庫區發展“漁農樂”項目等。
四、安徽大別山區發展生態旅游的SWOT分析
1.機遇。
1.1國家及地方各級政府的重視與政策扶持。由于大別山區自然資源豐富、文化底蘊豐厚、地理位置優越,國家及地方政府都很重視當地的農業與旅游業項目的開發,2011-2020年,這十年將會把大別山區的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批復指出要將大別山片區建設成為革命老區加快發展示范區、國家重要糧食和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承接產業轉移重點區、紅色旅游勝地和文化休閑旅游目的地、華中和長江三角洲地區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同時,隨著國家將旅游業提升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安徽省及各地方市縣更加重視旅游產業發展,紛紛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編制地區產業發展規劃,扶持山區旅游業發展。且隨著長三角經濟區的打造,區域內交流與合作不斷增強,為大別山區生態旅游的發展帶來機遇。
1.2生態旅游消費觀念不斷增強。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日益加快,但是城市污染也日益嚴重,食品安全問題、生態環境惡化問題也在不斷困擾著人們,特別是身處工業密集區的城市居民背負著巨大的安全隱患的壓力。因此人們開始渴望鄉村生活,追求綠色產品,隨著這種新的趨勢,生態旅游業逐漸取代以往的黃金周游、跟團游,生態旅游、休閑旅游受到越來越多游客的青睞,這為安徽大別山區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與機遇。
2.挑戰。
2.1同質化競爭激烈。隨著這種生態旅游消費觀念的演變,全國各省市也在逐漸開展生態旅游項目的建設,安徽大別山區生態旅游業的發展面臨很大的競爭壓力,但總體來說,這對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安徽大別山區的旅游資源與片區內的湖北省、河南省具有較大的同質性,不僅擁有較為類似的自然資源,甚至文化資源也比較接近,受到周邊生態旅游區替代性競爭的壓力與挑戰。
2.2旅游資源的開發和保護之間的矛盾。各地區在開發生態旅游資源的過程中,難免會因法律法規不完善、開發規劃思想不足,造成盲目開發,導致生態系統破壞。隨著生態旅游的開發,景區規模的擴大、游客數量的增加,旅游管理發展的滯后,也會帶來一系列問題,如環境的污染、對自然景觀完整性的破壞,甚至生態平衡的打破。這會在一定程度上縮短生態旅游資源利用期限和生態旅游產品的生命周期,影響并制約大別山區生態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趙雅楠 單位:皖西學院
參考文獻:
[1]楊開忠,許峰,權曉紅.生態旅游概念內涵、原則與演進[J].人文地理,2001,(4):6-10.
[2]閆紅瑛.生態旅游的SWOT分析[J].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73-76.
城郊生態農業旅游是地方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地方旅游經濟的長久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大多數地區生態農業旅游的開發,多采用傳統的旅游開發方法,沒有突出農村生態旅游特點與獨特的開發資源特色,生態農業旅游開發舉步維艱。本文通過以貴州省獨山縣生態農業開發為研究對象,闡述生態農業旅游在開發過程中可借鑒的開發方法、原則、開發中注意事項、實施細則,提高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水平。
關鍵詞:
生態農業旅游;開發問題;細則
一、生態農業旅游的內涵和特點
1.生態農業的內涵生態農業旅游是一種以田園風光、生態景觀、農業生產景觀與休閑、娛樂相結合的新興旅游產業。它以鄉村自然環境為背景,鄉村文化、民風習俗、生態農業為依托。通過運用美學、可持續發展原理、生態建設原理、旅游學理論對農業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和科學的生態規劃[1]。形成農村生態建設,生態管理和游人觀光、參與農業生產活動獲取農業知識、體驗淳樸鄉間民族風情的一系列生態農業旅游活動。這種新的旅游方式對生活在喧鬧城市中的居民形成了獨特的吸引力。
2.生態農業旅游的特點一、穩定的市場特征:生態農業旅游的主要客源是來自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由于長期生活在節奏快、壓力大、空氣污染嚴重的環境中。使得人們心中產生了對回歸田園,悠然自得的渴望。二、旅游項目多專業性強:生態農業旅游結合了田園風光、鄉間生活習俗、農事勞動、傳統手工藝、農村節日慶典等旅游資源,專注于提高旅游項目的服務質量,開發規劃專業性層次性豐富的旅游服務內容[2]三、具備獨特的地理性特征:開發過程中注重對特色地理性農業資源開發,發展區別于其他地區生態農業旅游項目。
二、獨山縣生態農業旅游開發條件分析
1.自然環境一、獨特的地理環境,獨山縣位于云貴高原南部,具有其獨特的喀斯特地理環境,海拔最低拔500m,最高點1465m,平均海拔為850-1100m。二、氣候條件宜人,獨山縣屬于我國西南部是典型的亞熱帶濕潤氣候。降水豐富,光照充足。年降水量1429.9㎜,年均溫在15℃,最高溫32℃,最低溫零下2.0℃,植被茂密,綠地覆蓋面積高。三、農業特色突出,獨山縣位于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山區,梯田分布特色明顯,自然資源種類繁多,地區的代表性農作物有水稻、白玉米等。
2.社會區位條件和優勢一、靠近國家級旅游景區荔波漳江景區,緊靠黔南州州府都勻,市場區位優勢顯著。旅游客源地市場廣闊。都勻市區人口35萬,荔波漳江風景區每年接待游客20萬人。給獨山生態旅游帶來了巨大的客源市場。二、交通區位優越,地處西南與華南經濟圈交叉點,是大西南進入兩廣出??诘谋亟浿?。鐵路交通方便,黔桂公路貫通全境,通往荔波樟江風景區的公路已建成通車。
3.資源條件和優勢獨山縣耕地面積25.5萬畝??h內建有生態旅游觀光園。園區主要休閑方式有植物花卉欣賞,藍莓、西瓜等果木觀光采摘。園內還具有農家樂、生態餐館、休閑度假區等場所提供燒烤、游泳等休閑娛樂活動。在體驗完農事生產后還可體驗獨居特色的獨山布依族苗族的山歌舞蹈,觀賞獨山花燈、野性斗牛等獨具特色的鄉間文化活動。
三、生態農業旅游開發出現的問題與對策
1.正確看待農業發展與旅游開發的關系生態旅農業游不能只依靠一個城市的客源生存,也不可能把全縣農業資源都開發為旅游資源。在開發旅游資源的過程中。注重農業的發展,以農業為根本,穩步發展旅游拓寬客源途徑,形成旅游業與農業經濟發展達到雙贏的局面[3]。
2.注重農村環境的保護實現可持續農村優美的環境,幽靜的生活,淳樸的鄉間民風。讓飽受城市喧鬧、環境污染、生活壓力大的城市居民感到輕松、愉悅。這也是生態農業旅游業的吸引力所在,一旦吸引力被破壞,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將會受到很大的阻礙,發展將舉步維艱[4]。因此,獨山生態農業旅游開發中要注重可持續發展,保證開發保護相協調。
3.因地制宜,地方開發特色、避免盲目跟風開發農業生態旅游要注重特色開發,根據自身所具備的開發條件制定開發策略[5]。結合自身獨特的資源優勢,形成區別于其他地區的高效發展模式。
四、生態農業旅游的實施細則
1.搞好品牌效益、實施產業化發展拓寬資金的籌集渠道,引進企業資金注入,加快生態農業旅游資源開發,扶持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快速發展,重視對景區品牌宣傳,打好品牌效益的競爭賽。
2.開發生態農業旅游與鄉間文化相結合旅游產品生態農業旅游活動內容不僅限于農事勞動、景觀欣賞方面,生態旅游需要有機的把旅游與文化結合起來,發揮獨特的民族文化優勢。
3.生態農業旅游開發,政府做好牽頭帶動主導作用、對旅游部門進行管理生態農業旅游開發政府必須做好牽頭帶動的作用,創造發展的機遇條件,解決發展難題。提高旅游業對地方經濟推動作用,改變旅游發展觀念。加強旅游管理職能部門的觀念學習,研究,擴大生態農業旅游發展空間。
五、結論
生態農業旅游的開發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巨大的經濟潛力。開發生態農業旅游要改變傳統旅游開發理念,形成獨特的新興旅游業開發模式,以依靠農業資源為開發基礎,結合鄉間人文景觀,提高生態農業旅游輻射范圍,保證生態農業旅游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俊安,高陽,郝革宗.城市郊縣生態農業旅游開發初探—以馬山縣為例[J].市場論壇,2006,(2):13-14.
[2]曾晶,李威,陳昭穎.城市近郊生態農業旅游開發模式研究—以武漢市天興洲為例[J].知識經濟,2008,06(100):64-65.
[3]問建軍,文錄鳳,張青山.淺談生態旅游的開發[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1(02):24-25.
[4]鄭秀娟.延安市寶塔區生態農業旅游開發的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5,01(096):170-173.
引言
目前生態農業旅游得到了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充分重視,同時在市場導向下已經進入了穩定發展階段。但盡管如此依然存在部分問題給生態農業旅游深入發展帶來了影響。從長遠角度來看生態農業旅游將是旅游行業的重要支撐點,因此必然需要采取相關完善措施對整個生態農業旅游體系進行完善,進行針對性規劃,以期農業生態旅游帶來更為理想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一、當前生態農業旅游現狀分析
我國農業生態旅游主要以觀光、休閑為主,多數農業生態旅游都體現了“農家樂”特色,因此整體上來看我國大部分生態農業旅游都以觀光為主。在農業生態旅游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生態旅游與旅游產業也出現了融合態勢,這種情況下使得農業生態旅游逐漸形成了一條具有一定覆蓋面的產業鏈,在這種旅游模式導向下推動了地方區域經濟發展同時可創造一定利潤或價值農業生態旅游促進了地區景點建設,而地區景點建設又推動了地方區域經濟發展,兩者產生了相輔相成的作用。從生態農業旅游分布來看,多集中于某些區域,從側面反映了生態農業旅游覆蓋面并不平衡。
二、當前生態農業旅游問題分析
(一)政府調控有待完善
對于生態農業旅游發展而言政府調控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從現狀來看政府調控工作顯然有待完善。很多地區出現了重復建設的情況,很大程度上生態農業旅游項目是民間自發組建構成,這使得項目雷同情況嚴重,無法彰顯生態農業旅游的特征化元素,因此無法吸引旅客。在基礎建設上無法與旅游需求達成匹配,例如交通設施、公共設施等建設都不夠到位使得生態農業旅游發展出現了阻滯。在政策制度方面還存在漏洞,另外在執行力方面力度還不夠。
(二)市場競爭不夠規范
盡管生態農業旅游在我國發展已經有20年以上歷史,但整體市場氛圍并不樂觀。首先生態農業旅游涵蓋范圍較大,不僅僅涉及到農業、同時還涉及到旅游、建設、水利等多方面。但是相關部門并未制定有效的政策進行管理,這從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場紊亂。與此同時部分項目之間表現出了較為嚴重的矛盾,出現了不正當競爭,項目內容沒有深度,過于膚淺。歸根揭底還是因為市場管理不夠規范導致。
(三)產業缺乏特色
生態農業旅游呈現了獨立性屬性,因此應該突出其農業特色,將風格化元素、休閑化元素、以及鄉土氣息展現出來。但很多項目過分依賴于旅游景區效應,無法獨立自主運營即不能生成特征性元素來吸引客戶,也就是說無法生成具有特征性的產品,這也就導致客戶源不夠穩定,無法產出穩定效益。
三、完善生態農業旅游對策探討
(一)加強政府調控作用
若要促進生態農業旅游發展必然需要強化政府調控作用,以政府作為引導對整個行業進行細致化、科學化規劃從而促使行業發展。政府可吸引外來資金發展區域經濟,在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使生態農業旅游獲取足夠的資源使自身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建立審批申報制度促使項目規劃完善化,降低項目開發的隨意性與滿目性。擴大旅游宣傳,借助各方媒體或媒介來吸引客戶,做好宏觀管理工作。對硬件設施及軟環境進行完善,為生態農業旅游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氛圍及商業氛圍。
(二)完善市場機制
為促使生態農業旅游能夠保持健康的發展狀態則需要對市場進行完善化管理,保持市場處于穩定運行態并保證市場秩序。以市場為依托給生態農業旅游創造發展機遇。市場的規范可以促使產業良性競爭,這對于產業整體前進將帶來巨大的促進作用。同時生態農業旅游能夠與其他產業相互結合,從而形成一個商業聯盟,達到共贏目的。
(三)發掘產業亮點
發掘產業亮點將科學技術充分運用其中。生態農業旅游核心部分在于它的生態性,如果需要發掘出產業亮點就必然需要提升產業中的技術含量。例如可將新型生物工程材料應用于農業上或將新型種植技術引進至生態農莊等,使得生態農業旅游朝著產品化發展,以產品的形式向外界推廣。通過打造具有特色的產品將產業中的亮點發掘出來,來吸引更多的客戶。
四、結語
【關鍵詞】 生態農業旅游 海南 資源優勢 開發策略
一、引言
生態農業旅游(eco-agricultural tourism)是指在鄉村的生態環境中,以生態農業和鄉村文化為旅游資源基礎,通過綜合運用生態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旅游產品開發理論以及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等對當地農業資源進行整體的布局和規劃,將其開發成為以生態農業生產和生態旅游為主要功能的一種新型生態旅游活動。
生態農業旅游是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的結合體,是第一和第三產業交叉滲透的產物。它為人們創造了親近大自然和參與農業生產的條件,既滿足了人們返璞歸真的愿望,又可以放松身心、愉悅心情、增長知識,受到了廣大市民的歡迎。在近十年以來,中國生態農業旅游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一些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周邊,生態農業旅游已形成一定規模。相比之下,海南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卻還處于較低水平,與其本身所具有的生態農業旅游的資源優勢極不匹配。
二、海南發展生態農業旅游的資源優勢
1、地理環境優勢。海南島東經約110°,北緯約20°,是我國唯一的熱帶海島,與夏威夷島同緯度。這里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22℃―26℃,年光照為1750―2650小時,光溫充足。它四季長青,遍地皆綠,森林覆蓋率超過50%,是我國森林生態系統最豐富的地區。它還是一個熱帶野生動植物和作物的寶庫,其野生動植物資源中,有32種動物和630多種植物為其所獨有,被國家列為一二類保護的珍稀動物有49種,珍稀樹種有7種。同時,海南空氣質量很高,據《2009年海南省環境狀況公報》提供的數據,2009年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總體保持一級水平,優良天數達到100%,其中98.6%監測日為國家一級。此外,海島水質優良,據統計占地表水總流量80%以上的主要河流及占蓄水量80%以上的主要水庫的水質符合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二類以上標準。總之,海南擁有世界一流的熱帶海島資源,自然旅游資源珍稀性明顯。
2、人文資源優勢。海南有黎、苗、回、壯等38個少數民族,占全省總人數的1/6,民俗民風多姿多彩且地方特色濃郁,如黎族的傳統節日“三月三”、澹州的民間調聲歌節、文昌元宵節的送燈會、萬寧古萬州的婚姻風俗等。除此之外,海南還有許多歷史文化古跡,例如五公祠、瓊臺書院、、東坡書院、萬寧縣港北鎮新龍村新石器遺址等。這些民風民俗和歷史文化古跡對游客來說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結合以農業旅游和海南獨有的熱帶海濱景觀,是海南發展生態農業旅游所獨有的優勢。
3、政策優勢。國務院2009年12月31日正式批復《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正式批復了海南“國際旅游島”的發展目標,這必然會加快海南旅游業的發展速度。生態農業旅游作為可持續的、綠色的旅游方式,海南應該充分利用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在“國際旅游島”的契機推動下,大力發展其生態農業旅游事業,加快其國際旅游島建設。
三、海南生態農業旅游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1、生產力落后。海南目前仍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而開發旅游項目,尤其是生態農業旅游項目需要大量的資金,以此來保證項目本身的品質以及其配套設施的完善,但由于海南資金缺乏,配套設施也較為落后,尤其是有豐富生態農業旅游資源卻相對偏僻的山區更是如此。
2、旅游資源易損。海南以熱帶自然風光和少數民族風土人情為特色的旅游資源屬于易損型資源,且海島的生態和熱帶雨林的生態也是比較脆弱的生態類型。目前,海南的生態環境保持得相對比較好,主要得益于海南的工業不發達,但海南不可能永遠保持這種狀態,無論工業還是旅游業都會進一步發展,不可避免地會帶來資源消耗、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目前,海南水土流失、荒漠化已初露端倪,抵御熱帶風暴等自然災害的能力也不強,而且游客數量猛增,開發模式錯位,不注意旅游資源的持續利用,這些必然會造成環境污染、景觀破壞、社會風俗習慣被同化等諸多問題,其資源優勢也會隨之消耗殆盡,且難以恢復。據初步統計,全島旅游資源目前已被破壞30%,主要表現在森林資源銳減和本土文化被“發展性破壞”。
3、規劃缺陷。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落后,專業人才缺乏,在早期的開發中缺乏系統的規劃,導致旅游項目的開局不合理。海南的旅游項目大多集中在北、東、南沿海地區,旅游項目也大都是陽光、大海和沙灘的“藍色旅游”,而中部和西部豐富的旅游資源沒有得到有效開發利用,這不僅使東部地區承受巨大環境壓力,而且項目重復建設,也導致缺乏特色和文化內涵。此外,由于缺少系統規劃,導致項目通常以自然風光游覽為主,形式也主要是導游帶游客在景區內走一走,轉一轉,而能讓游客真正參與或互動的活動少之又少。旅游項目缺乏參與性、趣味性和文化性,不僅會導致本期游客興趣索然,還會影響海南旅游的聲譽,從而造成嚴重的后果。
4、市場混亂。由于缺乏系統的規劃和配套制度的建立,海南生態農業旅游市場比較混亂,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由于海南旅行社中個人內部承包“部中部”的現象較為普遍,使得旅行社設立的準入門檻相對降低,經營許可形同虛設],直接導致“黑社”、“黑車”、“黑導”、“黑店”等現象屢禁不鮮。其次,旅游業“欺客、宰客”的現象比較嚴重。再次,強制購物以及假冒偽劣的旅游產品大行其道。
四、海南開發生態農業旅游的思路
生態農業旅游的開發規劃不僅僅要重視其經濟效益,更要重視其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結合。
1、完善政策法規,以保護生態環境為主旨,增強約束。海南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而旅游景點的建立可以快速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于是某些不適于開發的或者生態系統較為脆弱的地區也被盲目開發為景點,開發后又不重視對其生態環境的保護,使得景區在經歷了短暫的繁榮后便逐漸失去了活力。為了杜絕此類現象,政府必須盡快出臺適合海南本地實際情況的有關生態農業旅游的地方法規和政策,以此來確實保證生態農業旅游從項目審批到開發經營一直有政府的監督和法律的約束。首先對自然資源的開發要貫徹旅游生態學和可持續發展理念,采取生態保護型的開發模式,堅持“保護第一、開發第二”,把旅游開發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控制在生態環境承載能力之內。其次,要建立定期環境監測與預報制度,即通過定期的預測與預報,及時發現問題,隨時解決問題。最后,切實保障旅游與農業生態環境相協調,即在開發過程中配備必要的旅游基礎設施時,應注意配合其原有的環境和文化,保持景區山青水綠、自然古樸。
2、科學規劃,加強海南生態旅游基礎設施和配套產業體系的建設。發展海南的生態農業旅游應以市場為導向,將旅游地的農業生產、市場調研、規劃建設、形象設計、旅游產品開發、廣告宣傳策劃、賓館酒店服務、旅行社組織等融為一體的生產―經營―管理模式。因此,要建立有較強經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的龍頭旅游企業或基地,帶動整個區域農業生態旅游的開展。同時,要建立健全農業生態旅游產業化服務體系,包括旅游全過程的技術服務體系、物資服務體系、廣告宣傳服務體系、市場信息服務體系以及金融體系等。
3、重視旅游項目的文化內涵開發,增強參與性、趣味性和知識性。文化是區別于不同旅游地區獨一無二的不可復制的綠色旅游資源,缺少文化內涵的產品就好像沒有靈魂一樣。海南擁有明顯的文化優勢,在開發生態農業旅游項目中,應重視把這種明顯的文化優勢融入其中,提升其文化底蘊和文化品位,突出中部文化地域特色,讓旅客在旅游中感受到黎苗文化的獨特魅力。當然游客的進入,無可避免地使旅游地的文化受到沖擊,導致本土文化漸漸消亡,即“發展性破壞”。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旅游地文化的保護,而把海南的文化遺產引入生態農業旅游項目,一方面讓游客充分體驗旅游地的文化,另一方面也是對旅游地文化進行保護的一種有效方式。此外,生態農業旅游還可以通過農事勞作、水果采摘、特色飲食品嘗、民俗鄉情體驗、農業技藝學習等方式來增加游客的旅游體驗,增加生態農業旅游的參與性、趣味性和知識性。例如可以辟生態農業區,培養扶植生態農業接待戶,傳授農業知識,采用幻燈片、照片、標木等展示作物花果種類,給游客普及農業播種、收獲、營養價值等知識。
4、重視旅游產品的開發和營銷。人們旅游,除了休閑觀光外,還希望帶點當地的土特產品、旅游紀念品回去,一方面饋贈親朋好友,共同分享旅游的樂趣,另一方面為此次旅游留下紀念。海南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相關的旅游產品的開發也相對落后。但是,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旅游產品不僅可以讓游客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而且可以增加旅游地的收入,還可以起到廣告的作用。因此要全面開發海南當地熱帶農業土特產品和具有海南特色的旅游紀念品的商品化生產,開發高質量、多樣化、具有濃郁文化氣息的農業旅游產品,并且樹立品牌意識,建立獨特的熱帶旅游資源品牌。
5、加強從業人員的培養。生態農業旅游作為一種高品質、高品位的旅游方式,需要大量的高素質專業人才,但是當前海南旅游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專業人才尤其是高層次的管理人才嚴重缺乏,嚴重影響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對此,一是要通過采取優惠條件引進外來人才,二是要加強本地人才的培養及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通過不定期講座、定期培訓等方式,在灌輸旅游和管理的專業知識的同時,加強受訓人員的生態學知識和生態理念、環保意識等。而且,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依賴于海南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全方面的協調發展,僅僅是旅游的專業人才是不夠的,而是需要經濟、法律、人文等等各方面的人才。所以在吸引和培養人才方面,應注重均衡,合理配比,以求得經濟社會文化的協調發展,從而更好地促進海南生態農業旅游的高水平發展。
(注:本文屬教育部第三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海南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編號:TS11085);海南省教育廳2010年“農業經濟管理”重點學科項目。)
【參考文獻】
[1] 項載昌:生態農業旅游及其開發規劃理論的初步探討[D].云南師范大學,2005.
[2] 楊玉莉、趙敏敏、雷昀:對開發云南生態農業旅游的思考[J].經濟問題探索,2001(1).
[3] 海南省概況[EB/OL].省略tour.省略/tour/mudidi_hainan/about.htm.2011-06-06.
[4] 唐少霞:海南發展生態旅游的思路[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3).
[5] 2009年海南省環境狀況公報[EB/OL]..2011-05-10.
[6] 王艷杰、傅樺:發展海南省生態旅游的思考[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
[7] 唐少霞:海南旅游資源的優勢依賴于生態環境的保護[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1).
[8] 李顏:海南中部少數民族地區生態旅游開發論析[J].價值工程,2009(3).
[9] 朱淑琴、植遠: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SWO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0(4).
[10] 鄧麗燕、李清玲:國際旅游島建設背景下發展海南大農業旅游初探[J].熱帶農業科學,2010(6).
[11] 符國基:海南省自然旅游資源調查研究[J].熱帶地理,2010(5).
[12] 田喜洲:開發生態農業旅游的思考[J].生態經濟,2002(6).
[13] 章家恩:關于農業生態旅游的幾點看法[J].農村生態環境,2000(1).
[14] 趙全鵬:海南黎苗民俗旅游資源的保護對策[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3).
關鍵詞:湘西;生態農業旅游;發展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6-0231-02
一、湘西地區發展生態休閑農業的優勢
1.生態環境優越。廣義上的湘西,除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外,還包括張家界市、懷化市和邵陽市、常德市與其毗鄰的部分縣市。在宏觀上屬于“武陵—雪峰山地區”,湘、桂、川、渝、黔、鄂交接之地和云貴高原向江南丘陵的過渡地帶,該區主要河流為沅、澧干流及其支流酉水、武水、渠水、巫水、錦江等,歷史上被列為“五陵五溪蠻地區”,不僅有舟楫之利,而且是重要的灌溉水源,因水能資源豐富而被列為全國著名的十大水電基地之一。湘西絕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山地氣候,整體上顯示出冬暖夏涼的特點。春夏降水較為集中,夏秋干旱較輕。全年的降水量、光照和太陽輻射總量的70%集中于林草和農作物旺盛生長期之內,光、熱、水相互配合良好,有效性強。但由于山河相間的地貌格局,景觀氣候的垂直變化相當明顯,為山地立體農業發展創造了條件。山丘地帶盛產杉木、楠竹、油桐、柑橘、獼猴桃、板栗、茶葉等農林經濟產品;山間盆地和河谷平原,水稻、玉米、芝麻、煙草等農產豐富。山地丘陵區不少人跡罕至之地林海茫茫,并有水杉、栱桐、鵝掌楸、紅豆杉等珍稀孑遺樹種50多種; 森林里棲息有華南虎、金絲猴、穿山甲等國家保護珍稀動物40余種,這些都為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厚的物質基礎。
2.自然、人文景觀多奇。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地武陵源,幾乎包攬了世界地質地貌、水系水文、生物等生態系統的奇觀絕景。其中的張家界,還以其世界獨一無二的砂石塔狀峰柱地貌而被列為世界地質公園; 并以其清幽環境和莽莽林海奇觀,被國家林業部批準為中國的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猛洞河、崀山、桃花源、德夯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其景觀美學價值和科學考察價值,都與武陵源有異曲同工之妙。湘西地區的峽谷以大和險而著稱。永順猛洞河峽谷、龍山烏龍山大峽谷、古丈坐龍峽等,都是其典型代表。湘西境內的石灰巖溶洞分布高度密集,張家界的黃龍洞、九天洞; 懷化市的奇梁洞、黃巖洞等30個溶洞或溶洞群。湘西地區的歷史文化具有多元化特點,隨意信手拈來的就有苗、瑤、侗和土家等少數民族文化,這些文化都獨具風韻。
3.民俗風情多彩。在湘西居住著多個少數民族,是中國土家族、苗族、侗族的主要聚住區。同時,由于山區地貌的分隔,各民族發展的水平不一,使得不少地區較多地保留著本民族習俗。如土家族吊腳樓和侗族村寨,是少數民族建筑史上的杰作、民間歌舞有土家擺手舞、哭嫁歌、唱山歌、拜佛歌、跳蘆笙等; 苗族的趕秋、土家族調年會、四月八、挑蔥會、邊邊場等民族傳統節日和習俗保留相當多的原始性,還有搶花炮等民間文體活動。別具一格的民族服飾及玻璃吹畫、蠟染、扎染、紙扎、銀飾制作等格調清新原古的民間工藝品交互融合在一起,構成湘具特色的民族民俗風情,令游客傾慕陶醉,留連忘返。湘西豐富多彩且地域特色獨著的民俗風情成為藝術家們創作的源泉。
4.有利的區位交通條件。湘西地區無大型都市,但作為其生態休閑農業旅游區,首先,有整個旅游發展前景廣闊的湘西旅游片,及其與黔東、桂北、鄂西、渝東組合的中國中部旅游隆起帶的依托;另一方面,又處于“長江黃金旅游帶”和“大桂林旅游區”、“大重慶旅游區”和“長、株、潭、衡旅游區”之間,區位條件較為優越。在交通上,鐵路、高速公路、國道路四通八達。水運雖不算發達,但沅水及其支流自古為通向大西南的水運大動脈,至今尚在發揮著一定作用。張家界荷花機場為國內大型旅游專用機場,可與國內外29個中心城市通航,有40多條航線。芷江機場和常德機場已恢復通航,邵陽機場也即將修復,并有區外的貴州銅仁大興機場和廣西桂林機場,已形成了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
5.休閑農業發展早有一定基礎。湘西地區的生態休閑農業的開發相對較早。如處于吉首西部的德夯苗寨,早就進行了農家樂旅游開發;坐落于通道縣黃土鄉的皇都文化村,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便進行了特色山寨型休閑農業旅游開發;地處八十里大南山的城步南山牧場,以其獨有的南嶺山原草原景觀和中國南方最大的現代化山地牧場文化,所開辟的狩獵、山地草原觀光、避暑度假、尋找生命之源綠色旅游等特色旅游開發,已成為湘西大旅游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憑借其特色優勢已建成經省休閑農業協會評定的具有一定規模和效益的星級農莊,湘西州有6家,張家界市7家,懷化市14家,邵陽市19家,常德市13 家,合計59 家,其中五星級休閑農莊27家。
二、休閑農業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1.基礎服務設施不健全。休閑農業旅游接待服務點一般是離城區較遠或,交通相對便利的村落。但由于湘西大部分山村地區基礎設施嚴重滯后,外地游客對當地地理環境不熟悉,缺少明顯的指示牌,使得逗留人數大為減少。另外很多農家樂接待設施過于簡陋,無法留住過夜游客。
2.衛生狀況不理想,農村自然環境壓力較大。休閑農業旅游基本上在交通相對便利、自然環境優美的村莊開展,但接待產生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已導致部分鄉村出現了污染現象。接待環境衛生狀況也不理想,可能威脅游客身體健康的因素依舊存在。部分“農家樂”餐飲設備簡陋,操作人員健康狀況不明,衛生意識差,缺乏必要的基本衛生知識。個別農戶存在生活垃圾長期堆放現象,也威脅著游客的健康,加大了環境壓力。
3.服務項目單一,缺乏農家特色,文化品位太低。部分休閑農業與附近的旅游景點關聯性較強,但未能形成自己的服務特色。它們之中大多僅限于吃飯、住宿、娛樂、外加銷售一點土特產。參與性休閑活動較少,缺乏留住游客的有效措施,不能滿足不同層次游客的需求。特別是文化品位含量太低。休閑娛樂活動項目幾乎沒有,已成為休閑農業旅游發展的軟肋。
4.服務接待水平低下,安全意識淡薄。從事休閑農業旅游的服務人員主要以本地農民為主,而他們大多文化程度較低,又沒有受過正規的專業培訓,因此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較差,無論在接待禮儀還是服務用語等方面均缺乏訓練。另外,相當一部分休閑農業選址地是在木結構民房內改造而成,電線布置、電器放置等均缺乏科學性。從業人員缺乏必要的消防知識,使之存在極大的火災安全隱患。消毒保鮮等設備不全,甚至干脆不啟用等現象難以保證飲食安全。另外,廁所不符合衛生要求,如無排污管道。
三、對湘西地區生態休閑旅游發展的建議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湘西是全國著名的貧困地區,而且經濟基礎差,鄉村勞動素質低,安貧守舊觀念落后、扶貧返貧現象嚴重,要運用休閑農業可促進城鄉互換,通過城市旅游者將城市政治、經濟、文化、意識的信息輻射到民族地區鄉村,促使居民意識觀念、價值認同、生活習俗的改變。對從事“農家樂”旅游的服務人員進行企業化的培訓,普及專業崗位知識和操作技能。下大力氣提高休閑農業旅游經營者的企業管理水平,加強服務人員的服務意識、食品衛生安全知識和基本禮儀知識,對服務人員的餐飲服務技能等進行集中培訓。
2.注重生態環境與休閑農業發展相結合。整個湘西地區石灰巖分布地區面積大,并有部分紅巖丘陵地貌分布,母巖造壤能力差,植被生長緩慢,生物資源聚集程度低,其生態系統一旦被破壞就很難恢復。據統計,目前水土流失面積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26.19%,占全區山地面積的35.4%;石漠化地占湘西土地總面積的3.14%。只有牢牢樹立消費生態,享受自然的理念,清楚認識保護好綠色生態的重要性,湘西才會有吸引游客心靈向往的神秘魅力。休閑農業興起的根基和發展也有賴于綠色的鄉村生態環境。因此,湘西地區的休閑農業發展一定要與湘西的生態環境建設相結合。
3.挖掘資源內涵,突出地域特色,發展特色項目。湘西是鄉村地域文化最為豐厚的地區,廣布于湘西各地鄉村的土家、苗族、侗族、瑤族等獨具特色的民族習俗,如被國家文化部授予“文化之鄉”的花垣縣等等。每逢節日,四面八方的苗族同胞一定會匯集在一起,翩翩起舞互相對歌,敲起苗鼓,玩龍舞獅,表演上刀梯、踩鏵犁、吃碗碴、摸油鍋等民間絕技。土家族的擺手舞、挖土歌等農耕文化歌舞,臘肉、酸湯、打油茶等飲食習俗,以及趕集、哭嫁等節慶習俗,也別有風味。這些極為珍貴的精神植被,正是湘西休閑農業旅游的精髓。一方面必須深入挖掘,優化整合;另一方面必須加強民族文化原生地的保護??梢杂萌绱素S富的旅游內容吸引游客,為游客提供觀光游覽、購物休閑、參與農作等多項活動。
4.加強政府引導,鼓勵行業協會和社區居民參與。加強政府在政策法規和行業標準等方面的宏觀指導,鼓勵城郊生態農業旅游專門行業協會的成立,考慮當地社區居民的需要和感受,鼓勵他們以各種形式參與其中。景區建設讓社區群眾參與,可以帶動當地農民改變傳統的生產經營方式,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開發無污染優質綠色食品,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同時發展第三產業,增加農民收入,從而使當地居民自覺保護景區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 陳仲伯.湖南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戰略[J].經濟地理,2001,(3).
[2] 王兆.湖南西部旅游資源開發與可持續發展研究[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3] 楊載田.湖南旅游研究[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4] 邱云美.東部欠發達地區觀光農業發展究——以麗水市為例[J].農業經濟,2004,(2).
[5] 周慧杰,周興,童新華.廣西玉林市福綿區發展城郊生態旅游的探討[J].南方國土資源,2005,(12).
[6] 楊載田,劉沛林.湖南鄉村旅游研究[M].北京:華齡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