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8 15:44: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財務會計的核算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現行的《醫院會計制度》是以《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為根據,并在借鑒企業會計制度改革的成功經驗和國外非營利組織會計思想的基礎上制定出來的。其目的是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的需要,規范和加強醫院的會計核算工作。實踐證明,現行醫院會計制度對促進醫院經濟發展,加強財務管理,規范會計核算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等方面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然而時至今日,現行醫院會計制度本身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也逐漸暴露出來。如何改進現行醫院會計制度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改進設想。
一、固定資產核算方法的改進
現行的醫院會計制度規定,醫院要提取修購基金。修購基金按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的一定比例提取或從固定資產報廢和轉讓所取得的變價凈收入轉入,主要用于固定資產的更新和大型修繕的專用基金。由此引發出兩個問題:一是固定資產不提取折舊。固定資產在其整個壽命期間始終以單一的賬面原值反映,與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要求相違背;同時,成本核算缺少折舊費用,有悖于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原則,照此編出的資產負債表不能反映固定資產的真實情況,難以把握固定資產的完好程度和實有價值。二是修購基金中,既有折舊基金的性質又有修購基金性質。修購基金實際就是《企業會計制度》中折舊的概念,醫院的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磨損而轉移的價值就形成了修購基金。這就導致了折舊部分與固定資產價值不掛鉤,因為它按固定資產原值提取后,一方面直接列支,另一方面增加修購基金,但不減少固定資產原值。
如果醫院特別是中、小醫院發生大量的資本性支出,而修購基金和事業基金又滿足不了這些支出,而現行醫院會計制度中又沒有明確的列支方法,醫院會計只有從支出中直接列支資本性支出。首先,從理論上講,購置固定資產只是醫院的流動資金轉化為固定資產,并不引起凈資產的增加,而上述會計分錄中,固定基金有可能由其他基金轉化而來,是凈資產的一種虛增,不能真實反映所有者權益。其次,固定資產的這種核算方法不利于考核單位的經濟效益及單位負責人的業績。凈資產的增減變化是經濟效益完成情況的一個重要指標,然而因固定資產核算方法造成的凈資產忽增忽減,會使考核結果出現很大的誤差,容易導致單位家底不清,實力不明。再次,支出的加大是支出的一種虛增,醫院當期甚至當年的收支結余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有時,一項上百萬的資本性支出可能導致醫院全年的收支結余全部抵銷,這樣有悖于會計核算中的穩健性原則,影響醫院財務狀況的真實性。
因此,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醫院不同于其他事業單位,醫院要實行成本核算,采用權責發生制的會計處理方法必然要涉及“折舊”概念。因此,要將折舊基金從修購基金中分離出來,也就是將現行的“專用基金中的修購基金”分為“折舊基金”和“修購基金”。“折舊基金”作為總賬科目,“修購基金”仍作為“專用基金”的明細科目。將從固定資產原值中提取的部分作為“折舊基金”,固定資產的變價收入和轉讓收入仍在“專用基金的修購基金”中核算。這樣,有利于加強單位的資產管理,有利于資產的保值增值。所以,應在醫院建立基本折舊制度,使用“折舊基金”科目。
二、關于“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和基數的修改
現行醫院會計制度規定,年度終了,醫院應按年末應收醫療款和應收在院病人醫藥費科目余額的3%-5%計提壞賬準備。可是從目前情況來看,除醫保病人以外,因重大事故、突發事件、搶救無主病人以及病人“逃費”等原因而導致的欠費,已遠遠超過了5%。況且,綜合性醫院與??漆t院之間、大中型醫院與鄉鎮衛生院之間由于存在地域上、規模上、服務范圍上等差異,相同的壞賬準備計提比例反映不出各醫院的真實情況。
因此,筆者建議比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由各醫院結合自身的情況,通過分析論證,自行確定計提比例。按現行醫院會計制度規定,壞賬準備的計提基數是應收醫療款和應收在院病人醫藥費科目余額之和。而實際上,由于目前醫院大都實行預收住院病人醫療款制度,因此,在計算壞賬準備基數時,應將“預收醫療款”科目余額作為“應收在院病人醫藥費”科目余額的減項,即病人欠費“應收醫療款”科目余額+“應收在院病人醫藥費”科目余額-“預收醫療款”科目余額。同時,由于醫院沒有設置“應收賬款”“預收賬款”等科目,所以除病人欠費以外形成的應收款項,都通過“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如預付設備購置費、房屋維修墊支等。一旦發生壞賬,全部計入當期支出,將嚴重影響當期損益及期末結余,不符合謹慎性原則。因此,“其他應收款”也應計提壞賬準備,將其余額計入壞賬準備的計提基數中,即壞賬準備的計提基數=病人欠費+“其他應收款”科目余額。
三、對管理費用分攤的修改
目前,醫院遵循醫院會計制度規定,在管理費用期末分攤的會計處理上一般都簡單地使用“人員比例法”,不符合收入與成本、費用配比的原則。例如,大部分醫院藥劑科人員與醫藥業務人員在人數上相對較少,而藥品收入卻占醫藥收入的很大比例,照這樣的分配標準,一方面藥品收支結余數額過大;另一方面醫療收支結余又過小,甚至發生虧損,由此造成的結果是醫院很難精確測算醫療服務成本和藥品成本,不利于期間費用的控制和醫院成本核算管理的需要。與此同時,醫院發生的借款利息費用在“管理費用”科目中核算,存款利息在“其他收入”科目中核算,但是“管理費用”包括的項目十分繁雜,醫院管理者很難通過財務報表清楚地知道借款利息的實際發生額。再者,醫院為了發展和壯大,適度對外籌資是可行的,但不是負債越多越好,一定要隨時監控財務費用的多少,防范財務風險。如果醫院的醫療業務運轉得不好,導致流動資金不足,流動負債過高,每月需支付的利息費用很大,就說明醫院的融資結構不合理,不能使醫院實現低成本擴張,達不到“借雞下蛋”的目的,醫院就需要及時調整融資策略,放緩擴張步伐;如果財務費用占總支出的比例很小,醫院資產負債率較低,醫院為了快速發展可以進行融資,適度負債。
關鍵詞 生產性林木 資產 會計核算 方法 內容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識碼:A
生產性林木資產主要是母樹林和經濟作物樹林兩種。按照現行的資產會計核算方法,對于生產性林木資產的種子資產核算就極為不清晰,會導致林木資產資源的大量浪費,這就直接影響了生產性林木資產的經濟效益。根據生產性林木資產特點,然后結合當前最新相關林木會計核算標準和規定,加強建立一套科學、規范的資產會計核算體系,有利于企業明確其所有資產,包括種子和基地建設資產,同時能夠促進生產性林木資產職能和生產效益性的高效發揮。因此可以看出,提高生產性林木資產的會計核算能力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林木生產效益,對生產性林木起到了積極的促進。
一、生產性林木資產的概念及特點
林木資產主要包括三種,生產性林木資產、消耗性林木資產以及公益性林木資產。所謂的生產性的林木資產就是能夠不但的生產經營,長期出產林木產品,從而直接、不斷為企業公司帶來經濟利潤,它與消耗性林木資產不同地方在于,消耗性林木在收貨其成果后,其林木資產就不再存在,而生產性林木資產則可以重復使用。公益性林木資產主要是為了改善并保護環境,同時它也能夠間接促進當地經濟事業的發展,從而為企業帶來間接利益。
通過對林木資產種類特點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生產性林木資產與企業的固定資產比較類似。但是由于生產性林木資產與固定資產也有不同,固定資產價值、產能以及后續支出都隨著時間增長而不斷下降,而生產性林木資產則是從增長、穩定到下降的流動曲線來變動的。因此,生產性林木資產的會計核算就要結合固定資產的核算方法和其資產本身特點進行改進和整合,從而形成自身獨特的會計核算體系。
二、生產性林木財務會計核算內容及方法
(一)生產性林木財務會計核算內容。
生產性林木資產有一定的變化周期,生產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以及衰退階段,每個階段其資產都有所不同。按照其生產規律和資產變化,可以把林木資產分為生長、成長以及成熟等三個不同時期進行分析計算資產。通過分析生產性林木資產三個階段的資產折舊和增加情況,可以把其中林木資產設為成熟期資產、未成熟期資產以及林木資產的累計折舊等核算內容。而在進行這部分內容的核算時,就要注意判定其成熟與否的界點,主要看其是否具備生產能力,這可以通過其林木資產的生產結果規律期限來分析,例如楊樹、槐樹等都是10年左右的結實采種期等等。生產性林木進入成熟期后,它的資產與固定資產變化規律一致,因此可以按照固定資產標準來進行核算。而后續生產林木資產的最初計量資產和成熟后的后續計量資產都可以按照其資產變化本質來分析,然后科學系統設置其會計核算內容。
(二)生產性林木資產財務會計核算方法。
生產性林木資產財務會計核算方法可以按照林木資產的采收階段、銷售階段以及死亡損毀等項目來進行分別核算。
1、林木資產采收階段的會計核算方法。
對于林木采收階段的資產,直接安裝才收的人工費用、材料費用、工具費用等等內容計入到成本一欄,而其間接費用也要記入相關欄目,其他跨級分配和計提也是按照會計標準來進行。例如,林產品入庫就可以在借入一欄寫庫存產品,而貸入一欄寫林業資產成產成本;林業資產折舊就按照借方填寫林業生產成本,貸記資產折舊等等。
2、林木資產產品銷售階段的會計核算方法。
對于林產品的銷售可以按照實際金額,所獲資金記入銀行存款或現金,對于一些損耗就記非流動損失,其他會計核算科目也類同,例如產品獲得銷售收入,就在借方填寫現金或銀行存款,而貸方填寫產品銷售,如果資產有差額,就要在借方填營業外支出或者在貸方填寫營業外收入等等。
3、林木資產死亡或損毀的資產會計核算方法。
而對于林木中出現死亡或者損毀等情況時,就要記入待處理資產損益內容中去,然后按照自然損益和人為損益的不同再進行分類,如果是人為損壞,就在其科目填入管理費用;如果是自然災害,則填寫營業外費用或支出。其他保險費用和資產剩余價值在按照其資產性質按照會計核算標準來進行錄入記賬。
三、結束語
由分析可以得出生產性林木資產由于其變動性較強,且核算內容較為復雜,因此其會計核算就比較具有挑戰性。然而在現代經濟發展過程中,為了能夠較好的掌握林木資產,為下一步發展戰略提供規劃信息和資產產能信息,就必須要按照我國會計核算標準和要求來制定一套系統規范的生產性林木資產會計核算方法和系統,從而能夠為需要人員提供客觀、真實的會計財務信息,有利于生產性林木行業不斷改進優化其發展。
(作者單位:福州黎明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
參考文獻:
[1]谷長青.侯鳳芹林業企業苗木成本核算方法探討[J].綠色財會,2009(11).
[2]沈恂,卞燕.消耗性林木資產會計計量的關鍵問題及會計處理[J].中國林業經濟,2009(2).
一、企業物流成本的三種核算方法
(一)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方法。為提供詳細的物流成本信息,有學者認為,物流成本核算應首先依賴于現有的會計信息系統。但是僅靠傳統的會計方法難以取得足夠的所需數據來核算物流成本,而折衷之舉就是對其作出若干修正。物流成本會計核算方法采用貨幣作為主要的計量尺度,利用設置賬戶、填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和編制會計報表等會計專門方法來記錄和反映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成本會計核算方法的主要內容包括:
第一,在財務會計制度的基礎上明確物流成本項目。企業在進行物流成本核算時,首先要根據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對象確定本企業物流成本不同核算層級的具體項目。從目前看,企業物流成本的內容可以按照物流范圍、支付形態、功能分類、對象等不同標準來確定,但要注意所確定的物流成本核算項目必須能全面反映本企業物流業務所發生的成本費用。
第二,企業應根據物流成本項目和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管理的需要,設置好相應的會計科目、憑證和賬薄,這是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的關鍵。企業可以選擇采用單軌制(即在現有成本核算基礎上增設與物流成本相應的會計科目、憑證和賬?。┗螂p軌制(把物流成本核算與其他成本核算截然分開,單獨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的科目、憑證和賬?。﹥煞N方式。企業應綜合考慮自身的管理水平、員工素質、會計基礎工作的高低來選擇相應的會計核算模式。
第三,根據物流成本的核算特點設置物流成本會計報表。編制物流成本會計報表,提供本企業物流成本信息,是企業進行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所在。企業應根據物流成本管理需要來設置物流成本會計報表的種類;根據企業物流活動的基本職能構成或物流成本的性質設計會計報表的內容,其具體內容應與物流成本項目保持一致。此外,還可以編制“物流成本明細表”反映物流成本的增減變動情況。
在實施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方法時,筆者認為企業還應關注以下兩點:第一,物流成本核算屬于管理會計體制范疇,不能納入一般的財務會計核算體制中,以避免影響企業原有會計體制的正常運行;第二,個別物流成本科目的數據在原有會計科目中是無法獲取的,也不能還原到會計科目中,如存貨的機會成本這類損失必須在管理會計體制中進行核算。
(二)物流成本的統計核算方法。物流成本的統計核算方法是一種簡單、易用的核算方法。這種方法利用統計原理,以公司會計核算資料為基礎,進行資料搜集、加工和處理,最后匯總出公司的物流成本資料。該方法采用多種計量尺度,包括貨幣和實物尺度,并采用普查、重點調查等統計方法以獲取所需要的核算資料。其具體做法是:首先對公司成本核算資料進行分析,從中分離出物流耗費部分,然后再加上會計成本核算中沒有包括但需計入的部分,最后根據物流管理要求對上述材料進行整理、加工、分類得出所需成本信息。我國許多企業在還未建立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之前,一般都實施物流成本的統計核算體制,且許多企業不愿意改變其物流成本的統計核算方法。
(三)物流成本的作業成本核算方法。傳統的會計方法主要是沿著組織預算的思路對費用進行分類和歸集,而物流活動??缃M織發生,兩者之間存在矛盾。通常的財務會計在物流成本核算上存在著缺陷,因而不能提供對物流成本的準確量度。為此,理論界提出了作業成本計算法來解決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管理問題。
作業成本計算是建立在“作業”這一基本概念基礎上的,其基本原理是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用作業方法計算產品成本時,需要將著眼點從傳統的“產品”轉移到“作業”上,以作業為中心。其計算程序主要為:首先確定主要作業,確認作業中心;其次以作業中心為成本庫匯集資源,并將匯集的投入成本或資源分配到每一個作業中心的成本庫中;最后將各個作業中心的成本按各種成本動因分配到最終產品。該方法是以作業為單位,把成本按作業進行分攤,并以此為依據計算出產品成本,部分地解決了傳統會計方法核算的缺陷,對物流成本的計算是一種有利的嘗試。同時,由于作業成本計算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業層次,能提供更為準確真實的產品成本信息,從而提高了決策的科學性與有效性。二、企業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選擇
進行物流成本核算應首先明確影響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選擇的因素。企業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選擇主要受三種因素的影響:(1)成本與收益的配比。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提供準確的物流成本資料,找出并消除物流成本的不合理部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但同時物流成本的核算本身也有成本,需要消耗一定的經濟資源。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前應對取得物流成本資料的耗費(成本)與取得的成本資料所能帶來的經濟所得(收益)進行權衡,進而決定應該選擇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核算的詳細程度。(2)企業會計基礎工作水平和電算化程度。企業會計基礎工作水平和電算化程度會對企業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選擇產生一定的影響。成本核算系統是會計信息系統的一個子系統,需要會計基礎工作的支持,而會計基礎工作的效率又與電算化程度關系密切。(3)管理水平和員工素質。物流成本的核算是一項以人為主體的會計活動,企業管理水平和員工素質的高低會對物流成本核算模式的選擇產生影響。不同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這兩者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選擇核算方法時要考慮到企業這兩個因素的現狀。
其次再來談三種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特點及選擇。企業應根據不同核算方法的特點,綜合考慮影響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選擇的各種因素,選擇適合企業自身特點的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的統計核算方法是一種較簡單,實施成本較低的核算方法。該方法的缺陷主要是不能連續、全面、系統地反映物流費用,采用該方法得出的物流成本信息精確度相對較差。但由于目前我國企業還不能很全面、系統地把握物流這一概念,對會計基礎工作水平和電算化程度較低的企業而言,這種方法是可行、有效的。筆者認為,物流成本的統計核算方法具有簡單、成本低、對會計基礎工作水平要求不高等特點,中小企業可考慮使用該種核算方法,其適用于處于物流成本管理和核算初期階段的企業。
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方法利用會計原理連續、系統、全面地對整個物流過程進行核算,期末匯總出物資總成本。這種方法具有以下明顯優點:(1)核算的物流成本較為精確;(2)有助于企業物流成本核算工作的規范化、系統化和持續進行,通過這種方法,管理人員可以方便地了解日常的物流成本;(3)與物流成本的統計核算方法相比,會計核算方法可以減少物流成本與會計成本核算之間的重復性工作,有助于物流工作獲得財務部門的支持,便于進行成本分析,進而推動企業整體管理效益的提高。但其弊端在于核算過程較為復雜,且現有的會計核算是按照勞動力和產品來分攤企業成本的,這種方法掩蓋了企業的基本活動,忽視了各項活動之間的聯系,不能適應物流跨邊界性這一特征,不能跟蹤物流成本的真實發生環節;另外該種方法所實施需要一定的條件,如因為物流會計核算、計算與產品成本計算是一項交叉工作,需要有高水平的會計人員等等。這種方法適用于規模較大、具有良好會計核算基礎、人員素質較高的企業。
摘 要 正確選用會計核算方式,能讓一個企業內部會計信息的有效性得到保障,這也是當今企業中財務管理的必備條件?;诖耍疚闹胤治隽藭嫼怂愕姆椒皶ζ洚a生的影響的因素。
關鍵詞 會計核算方法 影響因素
當今社會,市場經濟日新月異的蓬勃發展,企業間的競爭越演越烈,企業的財務管理更是企業生存的核心。所以對于一個管理者來說,如何選擇一種科學有效的會計核算方式,讓所提供的會計信息更加實用可靠,是企業財務管理最基本的前提。會計核算方法的選擇貫穿于企業核算的全過程,選擇的核算方法不同,所產生的核算結果也就不同。這就要綜合深入分析研究所選擇的核算方法將會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一、選用核算方法標準
1.可確定性
一旦會計信息不能形成相應的經濟利益或者以形成的經濟利益以難以流入或流出企業,那么這些數據就進不了會計信息系統。說明數據信息一定要達到可確定性的要求,才能錄入企業會計會信息系統當中,這對會計報表的運用人員給予一定的信息指標。
2.相關性
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可以幫助會計信息管理者在對以前決策進行評價,以及早期開展的預測可以準確的評估,起到一個反饋的作用。重視會計核算中的相關性,可以在對信息信息處理中的各個環節的真實性進行全方位的審核,能讓會計核算方法提供的會計信息達到管理者的要求。
3.可靠性
會計信息的根本作用就是為了能夠達到會計信息運用的基本要求,為企業管理者做出決策提供準確的財務信息。所以,只有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性,才能最大化的發揮會計信息的價值。會計核算過程中要重視對信息的準確性,以保證白日做夢的信息能夠客觀的展示出企業的財務狀況、現金流向和經營成果,確保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4.可計量性
會計計量能顯著調整會計處理的程序,為會計的操作帶來諸多方便,這也是會計信息得以量化的前提條件。當數據不存在可計量性特點,則會計信息將難以被量化,貨幣當成計量工具的理念將無法實現,更不能向企業內外的報表需求者提供更有用、更相關的會計信息。
二、計量時會計核算方法的確定
1.計量標準的選擇
計量標準包括了名義貨幣單位和固定貨幣單位。若采取名義貨幣單位,盡管能簡化會計核算,維持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但遇到通貨膨脹時則會出現名義貨幣貶值,無法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選擇固定貨幣單位能提高會計信息的可比性、一致性,但此方法需要經過的核算過程相對復雜,會計信息的反映多數依賴于會計人員的素質。
2.確定計量屬性
(1)確定擇現行成本為計量屬性:此類計量屬性可防止價格變動虛計收益,等企業的財務狀況如實反映,對企業的經營業績客觀評價。實際操作時確定重置成本難度較大,難以和原持有資本保證一致;此外,其依舊難以消除貨幣購買力變動造成的影響,難以從根本上解決持有資本的保值問題。(2)確定歷史成本為計量屬性:受到歷史成本原則的影響,向企業客觀反映其資產的價值,向會計信息運用者創造客觀的會計信息,會計準則標準提出對已經發生減值的資產計提減值準備,這樣可以達到對歷史成本原則的調整。(3)確定可變現凈值為計量屬性:不可否認這類計量屬性能對預期變現能力如實反映,顯示了穩健性原則,維持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但其并非都適合所有的資產。如:無形資產的可變現凈值則無法運用這一方式肯定。每項不同的計量屬性,在實際運用時都有優缺點,操作過程需結合企業實際需要選擇方式。(4)確定擇現行市價為計量屬性:將目前市場上的價格當成資產的現時價值,可對企業的財務應變能力科學評價,避免費用分攤時出現的問題,達到決策標準的需要。然而,這難以將企業預期使用資產的價值準確反映出來,因而并非所有資產、負債均具備變現價值,這樣也背離了持續經營假設的基本前提。
三、報告時會計核算方法的選用
1.列報方式
會計報表的內容包括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損益表,它是企業財務報告不可缺少的主體。企業應收賬款賬齡等方面的信息常常是通過會計報表附注來顯現的。資產負債表制定時,部分資產項目是以其賬面價值來顯示,有關的減值準備項目明細里顯現出來,這不僅可以體現出資產的賬面價值,也真實的反映與現行市價相吻合的資產。
2.公開程度
企業的財務會計報告當中,需要把單位的生產經營、資產分配、利潤大小等情況闡述清楚,并且聯系資產負債表日到報出財務報告之前產生的各項經濟事項。對本期或者是下期財務產生重大影響的事務,應該詳細注明。對于那些沒有實際發生的或有事項也需要一一標明,前說明其產生的不確定因素的影響。
3.附注說明
會計報表附注重點在于闡述報表有關的項目內容,不同的經濟業務運用的會計核算方法也不一樣。若不明確說明會計報表中的項目選擇的核算方式,將給會計報表運用者的理解造成較大的困難。為了使會計報表使用者能弄清會計報表的內容,則需要配備會計報表附注加以補充說明。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會計信息的核算問題是會計工作最基本的問題,它不僅可以指導企業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會計核算方式,還能夠幫助企業領導層實現科學合理化管理,對企業的發展經營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們只有不斷的深入研究和學習,不斷的更新知識才能讓會計信息發揮它自身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夏惠.信息化條件下會計核算方法的新選擇.中國管理信息化.2007.
一、基于時代變革中的現代企業成本會計認知
一場信息化的產業革命浪潮———知識經濟正在變革著世界的經濟。它以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為核心,以信息技術、信息產業為載體,將科技與知識融入在一起,通過科學技術的不斷突破促進經濟的增長。經濟社會的基本結構由有形的“資本”逐漸演變成無形的“知識”。傳統成本會計核算的兩大主要生產要素是“勞動力”與“資本”,而現代成本會計核算的主要生產要素增加了知識資源。同時,知識經濟的發展,將有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涌現,因而傳統會計中的勞動力資源的簡單核算將會被人力資源成本核算這一新的成本會計分支所取代。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大多數產品的供給大于需求,新產品、新工藝的創新速度提高,企業的營運周期縮短,成本核算的要求提高。低成本戰略成為企業實施的主要戰略之一,因此,成本會計管理理念對管理者更加重要,如何快速地獲得準確的成本信息,優化企業成本結構,降低企業成本費用,成為企業對現代成本會計的要求。知識經濟時代,市場經濟的變化也帶來了企業制造環境的變化,多樣化產品生產的彈性制造系統、材料需求規劃中的制造資源規劃系統、企業ERP集成系統都給傳統的成本會計帶來很大的沖擊,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經無法適用于新的制造環境的變化。因此,現代企業成本會計是在市場經濟物價波動的情況下,以資產的現行成本作為主要計量屬性,針對成本核算對象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程序和方法,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針對相關經濟主體在產品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成本耗費進行核算、分析、預測,并對企業的價值管理活動中的決策、控制與考核提供相應的數據?,F代成本會計將成本核算與生產經營緊密結合,貫通了成本管理的理念,并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而及時地反映企業的價值變化,具有較高的決策性。
二、現代企業成本會計面臨的問題分析
外部環境的沖擊對現代企業成本會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現代企業成本會計的核算與管理水平現狀并不樂觀,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問題:
(一)成本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仍停留在傳統觀念上
在傳統的財務觀念中,成本會計僅僅是財務會計中的一部分,主要用于計算存貨成本和銷貨成本,確定企業的利潤,提供成本信息。但是,現代企業成本會計的職能不局限于此。成本會計應基于企業的內部管理提供相應的會計信息,除了確定利潤以外,還應具有制定預算、成本控制、業績考核和決策規劃等管理職能。從我國企業現狀來看,企業成本信息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沒有被真正的認識,成本管理的觀念薄弱,成本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仍然停留在傳統的財務觀念上,阻礙了成本會計先進核算方法的使用與發展。
(二)成本會計在核算方法上仍采用傳統計算方法
在現代經濟環境中,我國成本會計的核算方法仍然停留在傳統的制造成本方法。成本按照是否直接計入到產品中被分成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直接成本是直接計入產品的成本,比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間接成本主要是制造費用,制造費用在進行分配時,采用統一的標準進行。然而,制造費用是包含除了直接費用外的多項費用的,比如輔助生產車間人員工資及福利費用,輔助生產車間管理費用、水費、電費等,這些費用發生的動因與消耗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匯總后卻采用統一的標準進行分配,并不符合資源消耗的方式。因此,產品的成本計算并不是真實、合理與準確的。另外,大多數企業成本費用的發生采用實際成本進行計算,只有少數企業開始使用標準成本。作業成本法的提出與研究在我國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但是由于作業成本法與制造成本法核算思路、核算范圍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兩者在結合中難度很大,企業實施情況較差,也成為我國企業在國際反傾銷訴訟中處于不利地位的原因之一。
(三)成本會計在核算標準中受到現有制度的阻礙
成本會計的核算方法、核算范圍以及成本核算的內容都受到現有制度、會計準則的限制及影響,不同行業、不同產品成本核算的范圍、方法都有較大的差異。在現有制度的影響下,我國成本會計核算與國際慣例有較大差異,成本費用的核算方法不合理,核算的結果不準確。
三、現代企業成本會計發展趨勢
(一)成本會計體系標準化
要改變我國企業成本會計傳統的觀念與體系,首先要變革企業成本會計制度,規范成本會計內容,建立標準化的成本會計體系。成本會計體系標準化的建立可以推動現代成本會計觀念的普及,樹立企業正確的成本意識,促使企業使用科學、先進的成本核算方法,提高企業利潤計算的準確程度。同時,成本會計體系的標準化還將有利于企業低成本戰略的實施,加強企業的成本控制,提高企業在市場的競爭力。
(二)成本會計技術信息化
現代企業成本核算內容不斷增加,成本會計分配的準確性也不斷提高,因此,手工的成本會計工作將無法實現現代企業成本會計的要求。成本會計技術的信息化將可以達到成本會計核算的準確性與及時性,并且將成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與事后控制相結合,建立成本預警系統、決策系統、控制系統,將成本與管理、人事、采購等企業各分支有機的聯系在一起。
(三)成本會計核算作業化
企業成本會計的核算方法是以制造車間為單位的費用核算,因此,費用的核算是沒有精細化的。為了更好地進行企業成本控制,成本會計核算應趨于作業化,將成本與生產工藝緊密結合,按照工藝流程進行分類,對每個工藝流程的成本進行細分,并建立成本核算標準,嚴格控制成本所消耗的作業資源。
(四)成本會計管理國際化
隨著我國國際貿易范圍的擴大,跨國公司的不斷加入,成本會計的管理理念也將與財務會計管理理念相同,趨向于國際化。采用先進的成本會計核算方法與原則,便于與其他國家的業務往來與交流。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各國為限制進口,對進口產品實施了反傾銷政策。在反傾銷的調查中,我國的成本核算方法的認可程度較低,因此,成本會計管理的國際化進程應加劇。
四、基于時代變革中的現代企業成本會計策略
(一)制定企業成本會計準則體系
成本會計體系的標準化首先要制定企業成本會計準則體系。傳統企業的成本會計制度規范的是企業的會計記錄的內容,側重于對會計科目的設置、會計分錄的說明以及會計報表的具體編制。企業成本會計準則體系將以原則性為基礎,規范企業會計核算的規則。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將重塑企業成本會計的基本職能,不僅為財務會計提供成本信息,也為管理會計提供相關的成本信息。成本會計準則應作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橋梁,并與財務會計準則緊密結合。企業成本會計準則體系的構建可以參照財務會計準則體系結構。體系的具體內容包括企業成本會計準則的目標制定、核算對象、成本要素、基本假設、遵循原則、核算方法等。企業成本會計準則的一般目標是要保障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客觀性,提高企業成本管理水平和市場經濟環境下價值管理水平。具體目標的制定將根據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差異化的制定。企業會計準則的核算對象是企業產品的成本。產品的成本在傳統會計中僅包括制造成本。按照國際慣例及國外其他國家成本核算準則,產品成本還應包含非制造成本費用。例如,應計入產品成本的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成本核算由不完全成本轉變為完全成本的核算,實際成本轉變為標準成本的核算。財務會計準則中基本假設主要有會計主體、持續經營、貨幣計量、會計分期。在成本會計準則中除了以上四個基本假設外,還有公平分配的原則。成本會計中間接費用的分配應依據成本費用發生的因果關系和受益原則向受益的成本對象進行合理公正的歸集與分配,提高費用分配的準確性。由于成本會計準則的制定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提高分配的準確性,因此,在遵循原則中增加其可追溯性、透明性、科學性的分配原則。產品成本的分配要依據費用產生的真實動因,成本的來源具有較強的可追溯性。成本核算的過程及成本的數據必須透明,防止舞弊事件的發生。企業財務會計準則是單一的,但是成本會計的準則應該具有多層次性。不同行業,產品成本的組成與核算方式各有不同。因此,應在一般成本會計準則的基礎上,制定分行業的成本會計核算準則。在準則制定的基礎上,修改與完善具體的成本會計制定,以提高企業成本會計核算的可比性。
(二)建立成本會計管理信息系統
在各大中型企業中,財務會計核算系統已較為成熟,成本會計管理信息化的水平較低。成本會計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在手工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增加功能模塊,提高成本會計工作的效率。在企業閉環效應的理念中,將信息反饋作為其中的一環。因此,成本會計信息系統應大大加強成本信息的反饋速度,及時準確地進行成本預測、決策和核算,有效地實施成本的控制與成本的預算功能。成本會計管理信息系統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通過計算機的廣泛應用,為成本會計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
(三)建立長效的現代企業成本會計機制
首先,企業應樹立正確的成本控制意識,具備先進的企業成本會計管理理念,建立企業成本會計文化。低成本戰略已經成為各大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的主要策略之一,應將成本控制觀念深入企業,提高企業全員的成本控制意識。2014年新的《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正式實施,并提出了“管算結合”的新的管理理念。因此,企業應通過成本會計的工作,利用數據輔助企業管理,為企業決策提供客觀科學的決策依據,樹立全方位、全過程的成本管理思維。其次,完善企業成本會計組織體系,提高成本會計成員整體素質。建立并完善企業成本會計組織體系,設置專門的成本會計部門,而不僅僅設置成本會計人員,以適應現代企業會計的發展。在成本會計部門中,成本會計人員應對單位的生產流程有全面了解,能熟練運用先進的成本控制方法,通過作業成本法,采用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對企業成本全方位、全過程的管理、預測與控制。因此,成本會計人員不僅應具備專業的成本理論知識,還應該熟悉企業的生產、采購、銷售和管理,能夠熟練地運用先進的成本會計軟件與信息系統。企業應提高企業成本會計人員業務素養,培養成本會計人員的綜合能力。最后,企業應加強成本會計理論的研究,并將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不斷在企業中應用與實踐,建立適應企業自身發展需要的成本會計管理模式,建立成本會計的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最終,形成一套完成現代企業成本會計應用體系。
五、結語
有人提出:應該取消“成本會計學”。因為工業企業產品成本核算的完全成本法、企業存貨成本、銷售成本的計算方法遵循的是企業財務會計準則,屬于財務會計的內容,應回歸財務會計,列入中級財務會計學。原屬于管理會計中的成本控制等內容,仍應在管理會計中講授。筆者對此不敢茍同。成本會計與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雖然存在著許多密切的聯系,甚至部分內容雷同,但是,它們之間更多的是存在顯著的區別。
成本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表現在:(1)會計目的不同。成本會計目的是對內提供有關成本和費用的信息;財務會計目的則是對外提供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有關信息。(2)會計對象不同。成本會計以成本、費用為對象;財務會計的對象則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六大要素。(3)會計方法不同。成本會計的方法包括預測、決策、計劃、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財務會計的方法則包括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填制和審核憑證、復式記賬、登記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會計報表等。
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區別表現在:(1)會計目的不同。雖然二者都是對內服務,但成本會計的重心以成本核算、控制為主;管理會計則以預測、決策為主。(2)會計對象不同。成本會計以成本、費用為對象;管理會計則以企業生產經營所需要的決策、管理信息為對象,不著重研究哪一方面。(3)程序和方法不同。成本會計強調方法的系統性,會計數據的科學性、準確性、客觀性,會計程序的合理性;管理會計的方法選擇可靈活地由會計工作者選定,強調數據科學,但不一定絕對精確,可用近似值,數據處理程序也不一定規范,可根據企業的需要而選擇。
二、關于成本與費用關系
在西方,認為成本包括未耗成本和已耗成本兩個方面,已耗成本表現為企業的費用。也就是說,費用是成本的耗費,價值由成本轉向費用。在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認為費用包括直接費用、間接費用和期間費用三部分。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計入產品成本,“成本是對象化了的費用”,價值由費用轉向成本。顯然,中西方對成本和費用的關系認識存在差異。
筆者認為,中西方的認識都有失偏頗。廣義的費用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應該計入資產成本的費用(稱之成本性費用),如生產費用,計入產品成本;材料采購費用,計入材料成本;固定資產安裝調試費用,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等。二是應該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費用(稱之損益性費用),如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產品銷售成本等。在我國,認為先有費用后有成本,“成本是對象化了的費用”,實際上是指成本性費用和成本的關系。在西方,認為先有成本后有費用,“費用是成本的耗費”,實際上是指成本和損益性費用的關系。中西會計界都只認識了二者關系的一個方面,因而都不全面。正確的認識應該是:成本是成本性費用的對象化,損益性費用是成本的耗費。成本性費用在發生時計入資產成本,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發生耗費,從而形成損益性費用,計入當期損益。例如,生產費用屬于成本性費用,計入產品成本,產品銷售出去以后,已銷產品成本便轉化為產品銷售成本(費用),計入當期損益。成本和費用的關系圖示為:成本性費用資產成本損益性費用。
三、關于產品成本項目的設置
原全國會計職稱考試統編教材《成本會計》認為,成本項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與動力、制造費用四個項目。如果企業不設置“燃料與動力”這一成本項目,可將燃料費用并入“直接材料”,將動力費用并入“制造費用”。
筆者認為,上述設置不甚合理。因為,當企業發生一筆直接計入費用時,理當直接計入產品生產成本。然而,如果該費用并無專門的成本項目,按上述規定則應該計入“制造費用”。制造費用需要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這與直接計入費用不需分配相矛盾。例如,企業生產A產品專用一臺設備,設備折舊費用屬于直接計入費用,應該直接計入A產品生產成本(全部由A產品承擔)。但是,由于沒有專門的成本項目,該設備折舊費用只能計入“制造費用”,月末在幾種產品之間共同分配。這顯然是不妥當的。因此,建議在上述成本項目之外,增設“其他直接費用”成本費用,專門用來歸集沒有專設成本項目的直接計入費用。
四、關于成本計算方法的分類
在原全國會計職稱考試統編教材《成本會計》中,把產品成本計算方法分為基本方法和輔助方法兩種?;痉椒òㄆ贩N法、分批法和分步法;輔助方法包括分類法、定額成本法、標準成本法和變動成本法。筆者對其中標準成本法和變動成本法的性質存在質疑。因為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分類法和定額成本法所計算的產品成本都是產品的制造成本,并且,最終結果也都是產品的實際成本,因此,上述幾種方法所計算的存貨價值和損益,可以作為計稅和對外報告的依據,其性質屬于成本核算方法。但是,標準成本法和變動成本法所計算的產品成本不能作為對外報告和計稅的依據,其性質應該屬于成本管理方法。既然如此,將屬于成本管理方法的標準成本法和變動成本法作為成本核算方法中的輔助方法,顯然是不正確的。定額成本法通過定額可以加強對成本的管理,屬于成本管理方法,但同時,它所計算的產品成本能夠作為計稅和對外報告的依據,因而也屬于成本核算方法。
正確的分類應該是:成本核算方法包括基本方法和輔助方法兩種,基本方法包括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輔助方法包括分類法和定額成本法。成本管理方法包括定額成本法、標準成本法、變動成本法等。
五、關于完全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的名稱
關鍵詞:知識經濟;財務會計;影響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高速發展時代,知識經濟的氣息撲面而來,而經濟越發展,財務會計工作越重要。社會經濟的發展制約和影響著財務會計,但財務會計的發展對社會經濟又有反作用。本文從知識經濟的概念與特點出發,分析知識經濟對會計環境的影響、對會計準則的影響、對財務會計核算的方法的影響、對現形會計工作和對會計機構組織設置的影響等,提出財務會計適應知識經濟高速發展的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對會計確認和計量理論的影響
會計確認和會計計量均貫穿于會計核算的全過程。依據一定標準,確認某經濟業務事項,應記入會計賬簿,并列入會計報告的過程,就是會計確認,包括要素項目確認和時間確認。確認標準和時間選擇是會計確認的核心。會計計量是指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對各項財產物資都須以某種尺度為標準確定它的量。貨幣計量是以貨幣為尺度。傳統會計理論,將貨幣計量作為一項基本假設,以是否可計量作為能否納入會計信息系統的一項基本標準,在計量屬性的選擇標準上,首先考慮的是其可靠性,即這種計量必須是建立在已發生、客觀存在、可以驗證和檢查的基礎之上。在這一基本觀點下,包括人才智力資源在內的許多經濟現象都無法在會計上得到反映。人才智力資源作為生產要素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初步形成了包括人力資源成本會計和人力資源價值會計兩大基本內容的人力資源會計模式。知識經濟條件下,知識和智力的重要作用要求我們加強對智力資本和人才智力資源確認和計量的研究,這勢必對現有的會計確認和計量理論產生重大影響。
二、知識經濟對會計準則及會計核算方法的影響
現行的會計核算方法主要包括:設置會計科目及賬戶、復式記賬、填制與審核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編制會計報表等。這些方法是在手工記賬程序下的產物。在知識經濟時代,由于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數據傳遞方式、數據載體的變化,以及人們對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提高,現行會計核算方法的局限性日益顯露出來。知識經濟對會計準則與會計核算方法的影響具體表現以下幾方面:一是對復式記賬方法的影響?,F代會計中所采用的復式記賬法是在單式記賬法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的主要特點是對每項經濟業務都以相等的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互聯系的賬戶中進行記錄。二是對現行會計科目與會計賬戶設置的影響。設置會計科目及賬戶是依據一定的標準對會計對象具體內容所進行的一種分類,其目的是為了取得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各種會計信息,包括綜合數據和核算指標。三是對現行原始憑證的填制與傳遞的影響。
三、對會計實務的影響
1.會計電算化從低級向高級穩步發展
會計是最早應用計算機的領域之一,實現會計電算化,是會計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會計改革的重要內容。會計電算化是企業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領域除日常財務會計業務外,將逐步向管理會計電算化和財務預測決策電算化方向縱深發展。會計電算化實質是將電子計算機為主的當代信息技術應用到會計工作中,即是用電子計算機代替人工記賬、算賬與報賬,以及部分代替人腦完成對會計信息的分析、預測和決策的過程。我國的會計電算化已經跨入有組織、有計劃的發展階段。必須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加快會計核算軟件的開發進程,使會計電算化技術更進一步,實現與國際接軌,以加速推動我國企業的現代化管理。
2.會計信息時效性和多樣性的增強
及時、準確、完整地提供會計信息,以便做出相應的經營決策和制度控制,提高經濟效益,是現代會計的經營決策和制度控制職責所在。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很多在手工條件下很難或者無法及時提供的,甚至無法提供的信息,都可以及時提供,很大程度上增強了會計信息的時效性和多樣性,為管理決策提供了更加科學的依據。
四、知識經濟對會計工作和人員的影響
1.知識經濟對會計工作的影響
以計算機技術為平臺的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應用,使會計處理技術發生了重大變化。主要影響有:1. 繁瑣的手工勞動被快速、準確的機器程序所代替,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2. 計算機數據處理功能將改變會計信息系統與生產經營信息相互分割的狀態,通過計算機網絡系統使會計與生產經營活動各系統建立信息聯系。3. 在新技術經濟條件下,無論是傳統會計期間的季報,還是半年報都不能適應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及時需求,將被新出現的在線系統、即時系統等新的報告形式和渠道所代替。
2.知識經濟對會計人員知識提出更高要求
(1)通曉專業理論并掌握會計應用理論。一名出色的財會人員必須有寬厚的會計理論基礎和嫻熟的會計實務技能,熟悉會計基本理論、發展會計理論和比較會計理論。(2)擅長計算機操作和應用。(3)必須是具有高素質的綜合人才。
總之,知識經濟對財務會計的挑戰是嚴峻的,影響是巨大的,但同時又給了財務會計一個改革創新的機遇。財務會計應該積極應對,不能也不會面對知識經濟束手無策,相反,財務會計將成為知識經濟時代極為重要的角色,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王小春,王小如.經濟師[M].山西經濟出版社,2000,1.
[2]陳德平,江西財稅與與會計[M].江西財政出版社,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