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8 15:44: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網絡管理基礎知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作為“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三通工程的基礎,優質的網絡環境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學校網絡管理涉及教學、管理、服務、宣傳、后勤等學校工作的很多方面。筆者結合多年的學校網絡管理經驗,探討如何做好新時期學校網絡管理的工作,希望能為其他網絡管理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學校網絡管理工作措施分析
學校網絡;網絡管理;網絡維護;網絡管理員
隨著我國教育信息化的飛速發展,學校教育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作為“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三通工程的基礎,優質的網絡環境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學校網絡管理關系到一線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網絡管理員的工作不僅僅限定在網絡技術上,還涉及教學、管理、服務、宣傳、后勤等學校工作的很多方面。如何做好新時期學校網絡管理的工作是每一位網絡管理員必須要認真思考并積極實踐、探索的問題。筆者結合多年的學校網絡管理經驗,探討如何做好新時期學校網絡管理的工作,希望能為其他網絡管理員提供借鑒。
1學校網絡管理員的定位
網絡管理員的工作內容技術性很強,也十分復雜。作為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管理肩負著“鋪路搭橋”的重要任務。網絡管理員對自己在學校整體工作中的定位決定了其在學校整體工作中發揮作用的大小。學校網絡管理員應將自己定位為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和管理者,除了從事網絡建設、網絡管理、網絡宣傳外,還應承擔電腦日常維護工作。
2學校網絡管理員的主要工作
學校網絡管理員工作的主要內容分為網絡建設、網絡管理、網絡宣傳和教師培訓四個方面。
2.1學校網絡建設
網絡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規劃網絡發展。制定中長期和短期發展規劃,以適應不斷變化的信息化教學和管理信息化的需求。(2)組建局域網。這是學校網絡建設的實踐部分,規劃學校網絡拓撲結構,利用物理硬件實現網絡拓撲結構,合理規劃并設置網絡設備的網絡協議。(3)新增或升級網絡設備。定期檢查老舊設備,根據學校自身情況新增或升級網絡設備,不斷了解新技術、新設備,并嘗試將其應用到學校網絡管理中。
2.2學校網絡管理
學校網絡管理是網絡管理員的日常工作,也是最復雜的一項工作,主要包括:網絡設備配置;網絡實名制管理;無線網絡管理;網絡故障檢測與維修;網絡病毒檢測與防范;校園平臺服務器建設與維護;網絡設備臺賬建立與更新;教師安全上網培訓。
2.3學校網絡宣傳
學校網絡宣傳側重校園信息宣傳平臺的建立與運維。(1)校園信息平臺建設與維護。協助規劃與建設校園信息平臺;負責學校信息平臺的日常運行維護,保障網絡運行安全、穩定;對學校信息平臺的用戶進行管理,向用戶提供技術咨詢及指導服務;負責學校信息平臺各種教育資源的建設和管理;定期向上級教育網絡中心報告平臺運行情況,并收集與反映本單位用戶的意見;負責保存平臺運行的有關記錄,并接受上級教育網絡中心和相關部門的檢查。(2)新媒體建設與運維。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申請與建設;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運維;跟蹤熱點信息和重大事件;學校重要活動報道與宣傳;將新媒體平臺與信息平臺結合,進行立體交互式宣傳。
3網絡管理員應掌握的知識
網絡管理員的崗位對技術的要求很高,網絡管理員需要取得國家軟考網絡管理員的資格證書或者廠商培訓考核后的證書。為了能勝任學校網絡管理工作,網絡管理員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包括:熟悉計算機系統基礎知識;熟悉數據通信的基本知識;熟悉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了解TCP/IP協議的基本知識;熟悉常用計算機網絡互連設備和通信傳輸介質的性能、特點;熟悉Internet的基本知識和應用;掌握局域網技術基礎;掌握以太網的性能、特點、組網方法及簡單管理;掌握主流操作系統的安裝、設置和管理方法;熟悉DNS、WWW、MAIL、FTP和服務器的配置和管理;掌握Web網絡的建立、管理與維護方法,熟悉網頁制作技術;熟悉綜合布線基礎技術;掌握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熟悉計算機網絡安全的相關問題和防范技術;了解計算機網絡有關的法律、法規,以及信息化的基礎知識;了解計算機網絡的新技術、新發展;正確閱讀和理解計算機領域的簡單英文資料。除了網絡管理的基礎知識以外,學校網絡管理員還應具有利用網站及新媒體宣傳的能力,具體包括:程序設計基礎知識、算法基礎、網站前端頁面設計與開發、網站后臺設計與開發、網站后臺日常管理、網站運行環境搭建與管理、網站服務器日常管理維護、微信公眾號申請、微信公眾號信息、第三方微信公眾號文章編輯平臺使用、微信公眾號運維、微博申請、微博信息、微博運維、圖片及視頻處理。
4學校網絡管理制度建設
要想將學校網絡管理工作的所有內容流程化、標準化,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備的學校網絡管理制度。一套完備的學校網絡管理制度一般包括:學校網絡管理制度、學校網安全管理制度、計算機病毒防范管理制度、學校網絡中心機房管理制度、網絡中心機房值班制度、學校網站信息公開審核制度、學校門戶網站運維制度、學校微信公眾號信息公開審核制度、學校微信公眾號運維制度、學校微博信息公開審核制度、學校微博運維制度、學校網絡與信息安全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學校網絡安全管理協議、文明上網、文明辦網協議、網絡信息安全保密協議書、員工離職保密協議等。只有具備健全的網絡管理制度才能有效提升網絡管理水平。學校諸多網絡安全制度在建立時要避免應付,很多學校為了應付上級部門和公安部門的檢查,從網絡上下載全套的網絡管理制度,僅僅修改了學校名字就打印裝訂成冊,檢查之后就束之高閣,永久存放在檔案盒之中。學校網絡管理相關制度的建立,要切實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教育部教育網站和網校暫行管理辦法》等)、上級部門的相關規定,還要考慮學校的實際情況(硬件條件、軟件條件、管理制度、運行機制等),該建立的建立,需要和每一位教職工簽訂的協議一定要簽訂,要避免因人而異,切實建立起一套有作用、有效果、有水平的網絡管理制度。制度建設是良好網絡管理的一個重要部分。學校網絡管理制度建立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執行,好的執行力是好的制度的保障,特別是涉及對外宣傳的網站平臺的管理、微信公眾號的管理、微博的管理、業務爆發期的網絡運維及值班的管理、重大事件等敏感時期網絡安全、運維及值班的管理等。每一次管理、維護、值班、審核等操作都需要按照制度規定的要求走完所有的流程,不要因為著急漏掉,這樣會導致在事件爆發時出現事情難以說清楚的情況。
5結語
關鍵詞: 網絡工程; 網絡安全與管理; 知識結構; 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3)10-62-02
0 引言
網絡工程專業從1998年教育部批準開設以來,發展十分迅速。截止2012年,全國已有329所高等學校設置了網絡工程專業,其中重點院校超過50所。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網絡工程從原來計算機專業的一個專業方向發展成為全國性的大專業。2011年教育部將網絡工程專業列入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基本目錄,標志著網絡工程專業已經成為一個穩定發展的基本本科專業[1]。
網絡工程專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普遍性的困難與問題。比如:網絡工程專業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信息安全等其他信息類專業的差異區分不夠明顯,辦學特色不夠鮮明。因此,有必要從專業方向和課程體系建設入手,結合自身辦學優勢,制定特色鮮明的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這樣,才能培養出合格的網絡工程專業人才。
筆者所在學院2012年獲批了中央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重點建設“網絡與信息安全”實驗室,改善網絡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條件。網絡工程系以此為契機,結合已有的信息安全師資優勢,凝練出網絡安全與管理方向,并開展相應的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本文以此為背景,探討網絡工程專業網絡安全與管理方向的人才培養方案。
1 網絡安全與管理方向人才培養要求
與其他信息類專業類似,網絡工程專業網絡安全與管理方向的人才培養要求從素質和能力兩方面入手。
1.1 基本素質
網絡工程專業人才要求具備的基本素質包括思想政治素質、人文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專業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等[2]。
思想政治素質要求政治立場堅定,熱愛祖國,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崇高理想,培養高尚情操,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人文素質要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高雅的文化氣質,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職業道德素質要求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堅持職業道德的底線,具備實事求是,堅持真理的品格,具有愛崗敬業的精神,一絲不茍的作風,以及服務社會的意識。專業素質要求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工作風格,具備較好的創新思維和踏實嚴謹的實干精神。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要求具有健康的體魄,樂觀向上的心態,堅忍不拔的毅力和身體力行的風格。
1.2 基本能力
網絡工程專業人才要求具備的基本能力包括學習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閱讀寫作能力、協同工作能力、專業適應能力、創新能力[2]。
學習能力是指自學能力,即知識和技術的獲取能力、理解能力與應用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指通過專業調研、理論分析、設計開發、仿真實驗等方法解決網絡工程領域實際問題的能力。閱讀寫作能力是指專業技術文檔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協同工作能力包括專業表達能力、問題溝通能力、協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專業適應能力是指在學習網絡工程專業知識和技術的基礎上,能夠從事并適應相關領域的研究、開發與管理工作,并能適應網絡工程專業技術和市場不斷發展變化的能力。創新能力包括創新思維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
1.3 專業能力
網絡安全與管理專業方向的人才培養除了滿足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基本要求外,還需要注重培養兩方面的專業能力:網絡系統安全保障能力和網絡管理維護能力[3]。網絡系統安全保障能力是指熟悉信息安全基本理論和常見網絡安全技術的工作原理,掌握主流網絡安全產品的安裝、配置和使用方法,能初步設計開發網絡安全產品。網絡管理維護能力是指熟悉常見網絡設備與系統的工作原理,掌握網絡管理的主流模型、系統功能、以及各類管理技術與方法,能初步管理和維護網絡與信息系統。
2 網絡安全與管理方向專業課程體系
2.1 知識結構
網絡工程專業網絡安全與管理專業方向人才要求具備的知識可分為三大類:公共基礎知識、專業基礎知識、專業知識。
公共基礎知識相對固定,具體知識包括政治理論知識、人文社科知識、自然科學知識。其中,政治理論知識包括基本原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人文社科知識包括大學英語、大學生心理健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社會和職業素養、軍事理論、體育。自然科學知識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
專業基礎知識根據網絡工程專業人才的專業能力要求制定,具體包括電子技術基礎、計算技術基礎、計算機系統基礎。其中,電子技術基礎包括數字電路、模擬電路和電路基礎,技術技術基礎包括數據結構、離散數學、程序設計、算法分析與設計,計算機系統基礎包括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數據庫原理、軟件工程。
專業知識相對靈活,通常根據所在院校的專業特色和辦學條件制定,具體包括專業核心知識、專業方向知識、專業實踐環節[1]。下面重點討論這部分內容。
2.2 課程體系
依據上述知識結構,結合筆者所在學院的師資力量、辦學條件和專業特色,制定了網絡工程專業網絡安全與管理方向的專業課程體系,如圖1所示。由于公共基礎課程基本固定不變,在此不再列出。
2.3 專業方向課程知識點
網絡工程專業網絡安全與管理方向可分為網絡安全和網絡管理兩個分支。其中,網絡安全分支課程包括信息安全基礎[4]、網絡安全技術[5]、網絡攻防技術,每門課程的主要知識點如表1所示。網絡管理分支課程包括網絡管理[6]、網絡性能測試與分析、網絡故障診斷與排除,每門課程的主要知識點如表1所示。
3 結束語
本文以筆者所在學院的網絡工程專業建設為背景,分析了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礎上,說明了網絡安全與管理專業方向人才培養的專業能力要求,進而得出與之相適應的知識體系結構和課程體系內容。最后重點介紹了網絡安全與管理專業方向主要課程的知識單元與相應的知識點。接下來的工作是將該課程體系落實到網絡工程專業培養方案中,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分段調整,逐步完善。希望本文所作的研究與探討能給兄弟院校的網絡工程專業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網絡工程專業規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姜臘林,王靜,徐蔚鴻.網絡工程專業物聯網方向課程改革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1.19:48-50
[3] 曹介南,蔡志平,朱培棟等.網絡工程專業與計算機專業差異化教學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0.23:139-142
[4] 教育部信息安全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信息安全類專業指導性專業規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無論是企業或事業單位的內部網絡,還是IT業的運營公司,都迫切需要能夠從事網絡管理和網絡安全技術應用的人才,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開設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在這個領域掌握新的技能以拓展自己的發展空間。《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課,計算機網絡管理既是軟件與硬件的結合,又是計算機技術與通訊技術的結合,而且還涉及網絡安全的相關知識,所以知識面比較寬泛。另外,計算機網絡管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必需要通過SNMP相關理論的講述,使學生能夠把這些相關理論應用到實際中,使網絡能夠正常、安全的運行。
1.計算機網絡管理教材選用和教學內容
首先要做好選取教材的工作,教材的選取要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而選取。目前市面上提供的計算機網絡管理的教材都不是很理想,所以我們參考了五本計算機網絡管理方面的教材[2-6],教材[2]以SNMP協議為基礎詳細討論了網絡管理系統的體系結構、管理功能域、協議規范、管理信息庫組成、遠程網絡監視功能和安全機制;教材[3]從狹義網絡管理的角度組織內容,比較詳細地介紹了網絡管理協議CMIP和SNMP,對網絡管理軟件的開發也有一定程度地介紹;教材[4]是一本詳細介紹了最為流行的網絡管理協議SNMP的教材;教材[5]選擇了許多網絡管理工具,并對這些網絡管理工具進行分門別類。教材[6]介紹了網絡安全相關的知識,可以看出,任何一本教材都不能直接滿足課程目標,因此,在課程教學中綜合采用了以上五本教材:(1)在教學內容的組織方式和計算機網絡管理的常識性介紹方面,選擇了教材[2];(2)在網絡管理工具的講授上,選擇了教材[5];(3)在網絡管理協議和網絡管理軟件開發方面,采用了教材[3]和教材[4],并自己補充了一些內容,如SNMP4J的分析等;(4)對網絡安全技術的介紹選擇教材[6]。
通過對五本教材的內容進行篩選,并補充一些教材上沒有涉及到的內容,圍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組織為以下幾個部分:(1)網絡管理概述:主要內容包括網絡管理的基本概念、網絡管理的基本功能、網絡管理的發展以及網絡管理的基礎理論與技術;(2)網絡管理的體系結構:主要內容包括網絡管理的基本模型、網絡管理的基本模式以及網絡管理協議等;(3)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該部分是網絡管理課程的重點講解的內容,主要內容包括SNMP基礎知識、SNMPv1、SNMPv2以及SNMPv3;在SNMP基礎知識中,主要講解SNMP概述、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搭建SNMP的學習環境、抽象標記語言ASN.1、基本編碼規則BER以及SNMP4J中ASN.1和BER的實現;在SNMPv1中,主要講解管理信息結構SMI、管理信息庫MIB、SNMP的基本操作以及SNMP4J對SNMPv1的支持分析;在SNMPv2中,主要講解SNMPv2概述、SNMPv2SMI、SNMPv2MIB、SNMPv2協議以及SNMP4J對SNMPv2的支持分析;在SNMPv3中,主要講解SNMPv3概述、SNMPv3體系框架、用戶安全管理以及SNMP4J對SNMPv3的支持分析。(4)網絡管理工具SNMPc:重點介紹如何利用網絡管理工具SNMPc對網絡進行管理。(5)網絡安全技術:主要介紹網絡加密技術、防火墻技術以及在Win-dowsServer2000和RedHatLinux9.0操作系統下的網絡管理操作。
2.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2.1多媒體技術教學隨著教學條件的不斷提高,大部分高校都能實現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但是事實上,并沒有科學的利用多媒體技術,上課變成了機械的翻幻燈片,變成一串串的公式和圖片。實際使用多媒體技術,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如何輔助合理的講解,并且使整個課堂不缺乏系統性。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教師應注重多媒體課件的精心設計,盡可能使內容的講解充滿動感和新意,避免冗長枯燥的文字性敘述和大段公式的羅列,根據計算機網強管理課程專業性強,圖表結構多的特點,在講解時,用形象直觀的圖示和動畫來表達網絡管理的相關技術和原理,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可以將枯燥的理論形象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同時也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教學過程中。集多種教學媒體為一體,包括文字教材、錄像教材、模擬軟件和網絡教學資源等,將其穿插在相關知識點的講解過程中,使學生從不同角度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概念、熟悉協議和掌握各種技能。
2.2互動式教學
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把學生放在被動的位置,這種教學方法激發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的設置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教師起引導作用,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敢于質疑,這樣在質疑與討論中更好地理解相關的知識。
2.3研究式教學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教師在教學中,適時提出相關領域的知識,促使學生去查閱相關領域的資料,通過分析不同的觀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提供的問題應更多的取材于學科的實際,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與問題的解決聯系在一起,讓學生感受到問題的存在,并學會利用所學過的知識去進行分析、思考、展開探索、提出假設,進而檢驗假設,得出結論。計算機網絡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已得到廣泛的應用,在教學中,我們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了與之相關的實際問題作為學習研究的中心主題內容,讓學生在分析、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去感受和體驗該知識所反映事物的性質。例如,“如何管理我院的校園網”,圍繞這一教學內容擬定了“我院校園網安全環境的特點”、“校園網內各結點流量控制”“、校同網安全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網絡安全的檢測與防治”等問題,要求學生結合我院校園網絡的實際,展開分析和研究,寫出主題報告。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主動思考和主動建構意義的認知主置,通過教師的引導,達到事先設定的教學目的,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指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結合。引導學生對實踐的重視。既提高其實際操作能力。同時又有助于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3.實驗教學
實驗在計算機網絡管理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網絡管理的理論知識必須通過實踐環節進行驗證,不進行實驗就等于紙上談兵;另一方面在實踐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創新設計能力,但目前關于該課程的實驗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實驗項目編排不合理,缺乏規劃性。實驗內容單一,要么實驗內容偏應用,比較簡單,要么偏理論,都是對理論的驗證實驗,沒有一個整體全面的教學規劃,使學生很難獲得對網絡管理整體思維的訓練。網絡實驗管理欠規范,實驗教學管理松散,考核不嚴格,使學生對實驗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關注度不高。下面以我校計算機專業的實踐經驗為例,提出計算機網絡管理實驗教學中的幾點建議:#p#分頁標題#e#
3.1重視實驗項目的編排
教師在課程開設之前,應著眼于課程整體,編寫與教學大綱相適應的實驗教學大綱,在實驗項目的編排上,應合理把握理論與實踐的比例,使學生在學習網絡管理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均有適當的實驗機會。我校將實驗教學的內容分為應用型實驗、驗證型實驗、設計實驗和綜合實驗,具本在網絡管理這門課上,應該合理的設計各種類型實驗的數目。此外,實驗內容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應隨著網絡管理技術的發展以及實驗條件的改善而不斷更新。
3.2加強實驗課的規范化管理
由于長期以來考核重理論,輕實踐,有一部分同學對實驗課不夠重視,上實驗課要么直接不來,要么來了也不認真做實驗,而做一些與實驗課無關的事情?;诖?,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促使學生認真的完成相關實驗。實驗之前,教師應準備實驗教案,向學生布置實驗內容,提出實驗要求、實驗目的和思考問題,要求學生課后準備實驗方案,這樣才能保證在短暫的實驗時間內完成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的指導并檢查各小組的實驗方案和實驗結果,隨時解答學生實驗中遇到的問題或提出建設性意見,并對實驗結果進行考評,作為實驗課考核的部分依據;實驗完成后,要求學生認真撰寫完整的實驗報告,記錄實驗方案、實驗結果和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使學生養成嚴謹細致的治學習慣。
4.改革考核
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傳統的考核方式主要采用筆試的方法,這樣的結果會造成學生形成“重理論、輕實踐”的錯誤觀念。認為只要死記硬背那些枯燥的原理與理論、也不管是否真正理解其技術的內涵就可以了。結果學生只知道一些簡單的網絡管管相關的理論知識,對實際操作技能的掌握很薄弱。這種方式對于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的目標是相違背的。針對這一情況,筆者認為除了通過筆試考核必須掌握的知識以外。還應加強實踐的考核。除了在平時檢查每一次學生實驗的完成情況以外,結合上交的實驗報告進行評分,在期末考核中可以選取做過的實驗,再稍加一些改變,進一步綜合檢驗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期末的成績可以將平時表現、理論考試、實驗考試按一定的比例進行總評。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本門課程的教學和改革。
5.課程延伸
僅僅通過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本身的學習,對于滿足社會對網絡管理人才的要求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對課程有更深入、實用性更強的訓練??梢酝ㄟ^以下幾方面來實現:一方面設計與課程相關的專題,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積極的查閱相關的文獻,并進行專題討論;另一方面,課程設計是一條不錯的途徑。課程設計題目的設置比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的實驗難度大一些。綜合性和應用性更強一些,例如,用所學的網絡管理的理論知識編程實現一個簡單的網絡管理軟件、編寫實現簡單網絡加密算法、建立并配置一個虛擬專網等等。這樣可以設置多個題目供學生選擇,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題目,查找資料完成設計。題目的設計雖然是綜合性的,但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使難度和復雜度適宜。學生通過這些綜合性的實訓體會計算機網絡管理的相關的理論知識以及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除此之外還應開設一些與計算機網絡課程管理相關的應用性強的其它課程。例如網絡程序設計、網絡高級應用等。這些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學生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網絡安全是指通過有效手段來保護網絡內的所有軟硬件以及存儲的數據,避免被偶然的、惡意的原因破壞、更改或泄露,保證網絡能夠穩定的提供服務,系統也能夠正常的運行。從廣義來說,任何網絡中數據安全保密的屬性都是網絡安全研究的領域。網絡安全的本質就是網絡中的數據和信息的安全。網絡安全管理是一種依托網絡管理、網絡安全、人工智能、安全防范等多領域的技術支持,對計算機網絡進行統一監控和協調管理的技術。主要解決在網絡環境和計算機應用體系中的安全技術和產品的統一管理和協調問題,從整體上提高網絡防御入侵、抵抗攻擊的能力,確保網絡和系統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可用性。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包括對安全服務、機制和安全相關信息的管理以及管理自身的安全性兩個方面,其過程通常由管理、操作和評估三個階段組成,它涉及的因素很多,如人員、硬件、軟件、數據、文檔、法律法規,它在整個網絡安全保護工作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整個網絡安全系統中網絡安全技術都必須在正確的管理技術下得到實施。據有關分析報告指出,在整個網絡安全工作中管理要素占份量高達60%,實體安全要素占20%,法律要素占10%,技術要素占10%。安全管理不完善是網絡安全的重要隱患,例如一些單位或企業對于網絡安全往往只注重對外部入侵者的防范,而對內部管理重視不足。在實際網絡系統的應用中,既要重視對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的應用,又要注重對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安全管理,它們之間相互補充,缺一不可,技術主要側重于防范外部非法用戶的攻擊,管理則側重于內部人為因素的管理。
2公共部門網絡安全管理中的問題
(1)重建設、輕管理,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
目前公共部門在信息化建設中存在一些不良弊端,往往重視計算機網絡系統設備的選購和建設的過程,然而當網絡系統完成建設后卻不能及時的按照上級相關網絡管理制度,來對設備進行管理維護,缺乏一套有效的、適合本單位的網絡管理制度。
(2)網絡安全管理人才不足
當前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對操作和使用計算機設備的人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然而,在計算機網絡體系的建設過程中,相關的專業人才較少,相關的內部業務培訓也無法滿足當前信息發展的要求,在各單位普遍存在網絡管理人員專業能力不強、素質不高、安全意識薄弱等問題。目前,加強網絡安全管理人才的培養已成為當前計算機網絡體系建設中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3)公共部門人員網絡知識水平參差不齊
網絡安全意識淡薄。當下,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單位都將本單位的計算機連入了網絡。但是大部分用戶對計算機網絡安全知識不熟悉,對網絡及各種系統大多停留在如何使用的基礎上,對網絡安全防護意識不強。例如,在無保護措施的情況下,隨意共享、傳遞重要文件,甚至少數人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將帶有保密信息的計算機、存儲介質連入Internet。
3相關對策
(1)加強思想教育
從思想上構筑網絡安全的防火墻。提高網絡安全防護能力,首先要加強用戶的網絡安全意識,通過在公共部門中宣講學習上級關于網絡安全防護的有關指示精神、政策法規和一些網絡安全防護知識的教材,引導用戶充分認識到網絡安全防護工作的重要性,學習如何加強網絡安全防護能力的基礎知識,要讓每名工作人員知道在網絡防護工作中自己應該做什么和怎么做。以近些年發生的網絡安全事件為案例,講述發生網絡失泄密對部門和個人造成的危害性,進一步增強全體工作人員的遵紀守法、安全保密意識,堅決杜絕危害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思想行為。
(2)采取多種技術手段
為信息安全防護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在網絡安全建設中,要在網絡物理隔離的基礎上,運用防火墻技術、入侵檢測技術、身份認證技術、數據加密技術、漏洞掃描技術和防病毒技術及其相應的專業設備,從技術層面上提升網絡防護能力。對已建設好的各類網絡系統,要積極研究和開發適合的網絡安全管理系統,對網絡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能夠及時發現和修復系統存在的漏洞,主動抵御黑客和病毒的侵襲,監測網絡中發生的各種異常情況并進行告警。還要嚴格控制各類接觸網絡人員的訪問權限,備份重要數據,以便一旦出事,可以迅速恢復。通過對各種網絡防護技術的運用,科學的構建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體系。
(3)注重高科技人才的培養
建立一支具有強大戰斗力的網絡安全防護隊伍。在未來可能遭遇的網絡攻擊中,要避免被侵害,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是一個因素,但是最終決定結果的因素是人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新時期新階段,信息化人才隊伍的建設有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質人才是信息建設現代化的關鍵。
(4)加強網絡安全制度建設
使網絡安全防護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是提升網絡安全防護能力的基礎,在計算機網絡系統建設和使用過程中,把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到位,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結合自己單位實際建立可行的網絡安全管理辦法。尤其是在制度實施過程中,一定要嚴格遵守,一套再科學有效的制度如果無法執行,那么就無法對網絡安全建設產生作用。要建立合理的分層管理和責任管理的制度,將具體責任層層明確到具體人身上,對違反了規定的人要給予嚴厲的處罰,提高違法成本,對心存僥幸的人在心理上起到震懾,杜絕違規違法操作。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制度制定時,要不斷科學的創新、完善和更新現有制度,真正在制度上保障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安全。
4總結與展望
1.1加強網絡安全教育,增強校園網用戶安全意識及防護技能
目前,所有高校基本都普及了校園網絡,高校學生在校園內部隨處都可以上網,教師和其它人員的工作也離不開網絡的輔助,高校內部的網絡端口日益增多,上網的人數也是與日俱增,其中大多數人并不具備網絡安全方面相關知識,這為高校信息安全埋下了隱患,信息安全方面的教育勢在必行。用戶的流動性強是校園網用戶群體的一個顯著特征,因此,學生的信息安全教育是一項重要并且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學校應將信息安全知識和防護技能的培訓納入學生計算機基礎課程中,并將有關的教學內容、實驗與學校的信息安全工作聯系起來,在實現教學目標的同時,也可以起到對學校信息安全的促進與保障作用。目前,高校雖然已經普遍開設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仍然有必要選擇性地開設網絡安全課程或專題講座,宣傳網絡安全知識和網絡道德教育,提高所有學生和教師的網絡安全意識,并且可以開展有針對性的實踐技能培訓,提高學生和教師的網絡防護技能。新形勢下,高校學生應當具備一定的網絡基礎知識,讓學生學會正確對待各類網絡信息、合理使用網絡資源的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維護網絡道德規范。此外,對校園網中其他用戶的信息安全教育與培訓也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
1.2加強校園網安全維護,增強網絡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能
校園網信息安全既有管理方面的漏洞,也有技術層面的風險。專業的網絡管理人員負責整個校園網絡的維護、網絡系統的更新、升級及新技術的研發。建立一支既懂管理又有技術的信息安全人才隊伍是很有必要的,保障網絡的信息安全首先應當提升這部分專業人士的安全意識及專業技術水平,定期進行培訓和考核。其次要從技術層面做好信息安全防御工作。使用必要的網絡安全防護技術,如:身份認證技術、入侵檢測技術、防火墻技術、防病毒網關技術、垃圾郵件過濾系統以及安全審計等技術來防御來自外部或內部的攻擊,有效地對校園網的進行防護。另外,現在市場上網絡安全的新產品、新技術非常多,也可以為校園網提供更好的保護功能。
1.3建立健全校園網安全保障體系
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體制,對于在管理層面維護信息安全至關重要。除了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網絡管理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外,還必須建立一套嚴格的管理規章制度。有了技術水平足夠高的設備、軟件支持,再加上有針對其網絡建設和應用設計的完善的規章制度,整個網絡安全體系才有了根本保障。此外,在科學合理的信息安全管理機制中,應急響應機制尤為重要,因為,沒有絕對安全的網絡系統,關鍵在于發現或發生安全風險時,能否及時正確做出應對,進行防御,采取措施消除風險,或將損失降到最低,使網絡系統能夠快速恢復正常運行。
2結語
論文關鍵詞:發現式教學 網絡技術 工程應用
論文摘要:介紹了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在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方面的具體措施和方法。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采用“發現式”互動教學方法,引進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重視實踐環節,以網絡技術構建網絡課程教與學的互動平臺,理論與工程應用并重。
一、教學目標定位
“計算機網絡”課程是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網絡工程、信息安全等專業的核心專業技術基礎課之一,也是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智能科學等專業的專業限選課或任選課之一,通過該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懂得網絡的總體框架結構,能建立網絡的概念,重點是使學生掌握網絡基本原理和核心協議,并熟悉最常用的網絡服務和網絡工具,了解網絡技術的新發展。
教學目標的正確定位是教學改革行之有效的前提和保障,即明確教學是為培養什么類型人才而服務。計算機網絡的教學目標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1]網絡基本應用、網絡管理員或網絡工程師、網絡相關科學研究。其中,網絡基本應用目標要求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可熟練利用各種網絡資源,如瀏覽新聞、收發電子郵件和查找資料等,適合于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智能科學等非計算機專業;網絡管理員或網絡工程師目標要求掌握網絡集成、網絡管理、網絡安全、網絡編程等知識和技能,并對其中一項或若干項有所專長,可以勝任如網絡規劃設計、網絡管理與維護、架設各種服務器和網絡軟硬件產品的開發等工作,適合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信息安全等專業;網絡相關科學研究要求具備深厚的網絡及相關學科的理論基礎,今后主要從事科研和深層次開發工作,適合網絡相關的研究生。本文主要研究第二層次的改革與實踐。
二、“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模式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新形勢下的培養目標有一定的制約作用,主要問題表現在幾個方面。[2]
1.教材知識結構理論性偏強,教學內容偏離實際應用
目前國內的大多數計算機網絡教材都是以OSI/RM為索引,分層次展開,全方位介紹各個網絡層次的工作原理、相關協議、運行機制等,知識點較多且內容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難以提高學習興趣。OSI體系結構是一個較為全面的網絡層次結構,但是在實際中并沒有得到廣泛應用,實際中的網絡案例又不完全符合OSI體系結構,這往往會使學生對網絡結構感到困惑。
2.教學模式落后
最初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通過黑板板書和語言描述向學生傳授網絡知識。這種方式有利于教師組織和監控整個教學過程,便于系統地傳授知識,但不利于學生認知主體作用的發揮,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于網絡協議這類較為抽象的理論知識,單純的板書和描述難以幫助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深入理解。
3.實踐環節薄弱
一方面,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建設相對薄弱,實驗設備落后,與實際應用的網絡設備具有較大差距,且數量不足,無法保證每名學生具有較好的實驗環境。另一方面,實驗課程的內容過于流程化和簡單化,沒有突出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4.忽視工程應用
課程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缺乏與工程應用相結合的內容,與之相適應的軟件建設滯后,難以將工程應用融入到課堂。
三、“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改革與實踐
針對以上不足,我們主要在五個方面進行了改革和實踐。
1.教材選用與內容優化
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教學目標,必須選擇相對應的教材。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信息安全等專業而言,“計算機網絡”課程是專業技術基礎課之一,除了要掌握一定的基本網絡理論和核心協議,還要求掌握更高一等的技術和技能。經過課題組成員比較,選擇謝希仁教授主編的《計算機網絡》;在外文教材和雙語授課時選擇Andrew S.T.的《computer network》英文教材。
對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智能科學等專業而言,“計算機網絡”課程是專業限選課或任選課之一,側重于網絡基本理論與應用。經過課題組成員比較,擬選擇喬正洪的《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應用》。
針對教材內容太多、偏重于介紹理論、欠缺實踐環節、與工程聯系不夠緊密等問題,在講授的時候略去了部分內容,比如安全方面的內容(另外一門課講授),增加了一些實踐相關的內容,如WinSock編程、路由器基本操作等。在教學內容上力求推陳出新,引進和精選當代網絡技術新發展及新應用作為網絡基礎的指向,在不斷更新教學內容的同時優化課程體系,將基礎知識與現代技術緊密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發展意愿。
2.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
(1)貫徹基礎課的教學必須和科學技術同步發展的教學觀念,[3]建立終身教育的觀念。科學發展與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相結合,以學科建設推動基礎課程教學的改革?;A課程教學的改革又支撐新型專業建設與學科的發展,推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更新教學內容的同時優化課程體系,將基礎知識與現代通信技術緊密結合,將專業基礎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素質教育融為一體,實施知識結構合理、基礎扎實、適應能力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基本內容的人才培養模式。
(2)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因材施教。改進課堂的教學方法,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提高教師的授課質量。教師努力研究課程的基本知識點以及這些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系,處理好信號、數據、信息之間的關系和傳輸特點;研究重點理論和實踐知識點的教學方法,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引導和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教師采用“發現式”互動教學方法,通過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采用“提出問題+要求解決方法”、“引導思考+適當提示”、“找出學生思路正確部分引申”、“擴充認識解決問題的條件”等方式,把握課程的進度,活躍課堂氣氛,開發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能從應用的角度思考網絡通信中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使學生建立科學的思維方法與創新意識。
3.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
(1)把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中,使理論和協議架構分析變得生動、形象、具體,同時解決了傳統教學中課堂畫圖既費時效率又低的問題。再輔以現場概要線圖等,讓學生在學習具體知識時心中有網絡體系大框架,便于知識定位。
(2)建立網絡教學環境。目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已有四個相關網上資源供學生使用:“計算機網絡”課程網站,使師生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學習;網絡輔助教學平臺(Blackboard):向學生提供資源下載口、作業提交口、討論區等;思科網絡技術培訓網站(http://cisco.netacad.net)作為思科網絡技術培訓基地之一,目前為部分優秀學生開放思科培訓網站,讓學生參與全球交流,直接接觸最新網絡技術;教師FTP:作為系統冗余,從教師FTP中學生也可以下載課件等。
4.加大實踐教學環節,重視實踐能力培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計算機網絡是理論和實踐結合非常緊密的一門課程。目前國內外計算機網絡相關教材一般都偏重于理論的講授,而忽視了動手實踐方面的引導,為此應實驗單獨設課,獨立考試。實驗課學時占總學時的25%,并要求課外1∶1配套。實驗內容根據學生的層次、學生的興趣分為基礎層、提高層、綜合應用層三個層次。同時,補充了教材上沒有的相關內容,如利用套接字進行網絡通信編程,培養實踐動手能力。而且把原來以教師為中心的實驗教學變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積極開展開放性實驗,延長實驗室開放時間,增加大量的設計性或綜合性實驗,為學生近一步提高動手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5.在課程教學的各環節中大力開發和應用網絡技術,以網絡技術構建網絡課程教與學的互動平臺,理論與工程應用并重
計算機網絡是一門理論和實驗實踐相結合的專業基礎課程,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貫徹教學理念,引用網絡發展歷史背景故事和實際應用具體案例來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引導學生形成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綜合專業素養。教學采用理論結合實踐教學法,通過實驗課程開設、實際網絡系統參觀和課程設計三個渠道將相關網絡技術的應用充分融合到課程教學之中,使同學們接觸到真實的網絡世界,提高實踐運用能力,理論與工程應用并重。
實驗課程通過綜合設計性實驗,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是使學生獲得對網絡的工作原理與操作方法的感性認識,加深理解、驗證、鞏固課堂教學內容的最佳途徑。
實際網絡系統參觀是在課程講授過程中安排并帶領學生參觀校園網、學院局域網和企業的網絡系統,使學生對計算機網絡有感性認識。
課程設計要求學生獨立設計一個網絡應用系統或者分析企業已有計算機網絡系統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方案,為企業設計滿足實際需求的計算機網絡系統,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加深對計算機網絡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四、結束語
本課程已建立課堂教學、實驗教學、網絡教學和工程應用交叉融合的教學結構,各教學環節相輔相成、互相交融,實現“加強基礎,注重實踐,因材施教,促進創新”的目標,形成了立體化的教學模式。通過這樣的互動平臺,使教與學進入互動溝通的最佳狀態。不僅使教師實現了教懂、教準、教活,學生達到了樂學、善學、活學,而且增強了學生日常使用網絡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紹強.應用型本科計算機網絡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9,(18):16-18.
第一階段:2007年至2012年對北京地區6區縣,進行了胎兒及新生兒超聲心動圖篩查技術的覆蓋式培訓。我們參照國際先心病產前篩查指南,結合北京地區基層婦幼單位的實際技術接受能力,設計了“3+1”復合篩查切面作為主要技術培訓內容[8],結合先心病的解剖和病理生理特點向超聲醫生介紹相應切面的診斷方法和意義。采取大課堂與小課堂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反復、漸進的培訓方式進行培訓。在研究后期還對幾家技術力量較好的參研單位進行了更高層次的培訓,進一步開展了胎兒先心病血流動力學研究,自孕16w始至36w,每2w為一個觀察期,進行胎兒心內結構、血流和心外血流(靜脈導管,臍血流指數,大腦中動脈血流頻譜等)的檢測以期發現先心病的預警因子。第二階段:在前期成功培訓的基礎上,于2011年至2012年對北京地區另6家婦幼保健院及助產機構從無到有,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先心病產前生后篩查技術的推廣,并將這些單位納入先心病網絡管理建設的研究中施行模擬監管,獲得成功。
二、現代化數據平臺的開發和應用
以先心病母嬰調查表內容為基準,對參研技術人員開展先心病基礎知識的普及培訓,提高課題組內醫生對先心病的認識水平。通過填寫母親、胎兒、新生兒調查表,以登記、入機及逐級上報的形式建立起自社區醫療機構區縣(二級)婦幼保健系統三級先心病診療終端醫院的統一登記入冊、篩查、診斷、治療及隨訪的網絡一體化管理。聯合軟件公司開發“先心病母嬰數據采集系統”作為母嬰先心病數據直報分析的具體支持手段。通過數據平臺的實時動態的監測,來監控先心病的發病情況。四、在先心病篩查監測網絡框架的基礎上,開通先心病診療“綠色通道”,評價“網絡”建立在實施先心病二、三級防治中的作用依托我們在研究中建立的自基層逐級而上的先心病產前生后防治網絡系統,開通診療“綠色通道”,使基層產前及生后發現的先心病患者可以及時運轉到專業終端診斷中心(項目中為安貞醫院代管),進行及時有效的會診,指導和治療,并將相關數據記錄在“母嬰數據采集系統”,便于后續管理和查詢?!熬G色通道”的開通和應用經驗可以反映和檢驗先心病層級管理網絡的結構合理性及動態監管效果。
三、結果
1.通過篩查技術的普及培訓和不斷的科研實踐,各區縣婦幼單位先心病整體篩查和管理水平顯著提高,從基層婦幼保健到二級婦幼保健院,三級會診中心的先心病網絡管理框架基本構建完成。2.2007年至2009年,6個區縣對17721例孕婦進行的產前篩查結果顯示,復雜先心病產前檢出率達到91%,復雜先心病引產率97%,尸檢率61%,尸檢結果與產前診斷符合率達98%。在后續開展的對北京另6家婦幼保健院的技術推廣中,共對1249例孕婦完成產前先心病篩查,810例出生的新生兒中復雜先心病產前超聲篩查診斷率86%,達到預期推廣目標(80%以上)。產前檢出復雜先心病中5例選擇終止妊娠,在安貞醫院病理科行病理尸檢,尸檢診斷與產前超聲診斷符合率達100%。所有參研單位先心病篩查技術從無到有,并在實踐中不斷提高,目前在北京18個區縣中,先心病篩查技術的覆蓋率已達80%。對技術接受較好的單位進行進一步的技術擴展和提高,開展胎兒心外血流動力學研究,已對722例孕婦進行篩查研究,發現異常血流動力學487例,目前正在對資料進行整理及分析。3.“先心病母嬰數據采集系統”作為母嬰先心病數據直報分析的具體支持手段,在“建立北京市先心病篩查、治療和監測網絡”的研究實踐中獲得成功。通過數據平臺的實時動態監測,項目組可以基本掌握基層單位先心病的發病及轉診情況,并及時通過“綠色通道”為患者提供便利服務。4.2010年前北京市先心病產前診斷率僅25%,至2011年底已達到60%。顯示“先心病篩查治療監測網絡”的管理模式將有效促進先心病二、三級預防的區域性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