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對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認識
時間:2023-09-28 15:43: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對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認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醫學影像學;課程設置;問卷調查
1醫學影像學專業課程開設需求量表的設計
以我國醫學影像學專業為基礎,結合南方醫科大學、中山大學、南京醫科大學、東南大學、蘇州大學、川北醫學院等院校的醫學影像學本科專業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參考歐美一些國家的課程體系,制訂出醫學影像學專業課程開設需求量表初稿,并咨詢多位從事醫學影像學的專家,經過兩輪咨詢,確定調查量表,表中列出醫學影像學專業培養準備開設的課程,并應用該量表對部隊和地方從事影像專業醫師中進行調查。
2調查對象與方法
2.1調查對象
對部隊和地方從事影像專業的醫師進行調查,共發放調查量表128份,其中高級職稱醫師9份,回收有效問卷9份;中級職稱醫師53份,回收有效問卷53份;初級職稱醫師66份,回收有效問卷66份。
2.2調查與統計方法
調查采用發放問卷的方式,要求調查對象對各門課程給出重要性(重要性采用Lik-ert五級評分,5分非常重要,1分非常不重要),數據采用Excel錄入,SPSS21.0統計分析,使用統計方法為Kruskal-Wallis檢驗(H);各類調查對象對各門課程的意見重要性按高級職稱0.4、中級職稱0.4、初級職稱0.2的權重計算,該權重計算方法在制訂量表時同時經過專家咨詢確定,各類調查的意見一致性采用Pear-son相關性檢驗[1]。
3結果
在45門課程中,平均得分4.5分以上6門,占13.33%;4.0~4.5分的23門,占51.11%;3.5~4.0分的12門,占26.67%;3.5分以下的4門,占8.89%。排在前10位的課程為:影像診斷學、超聲診斷學、臨床醫學、介入治療學、核醫學與分子影像學、癥狀學與鑒別診斷學、放射治療學、野戰外科學、野戰內科學、戰場救治。三類調查對象對各門課程重要性的認識具有較好的一致性,高級職稱醫師與中級職稱醫師意見的相關系數為0.813,高級職稱醫師與初級職稱醫師相關系數為0.685,中級職稱醫師與初級職稱醫師相關系數為0.897。認識不一致的有:初級職稱醫師和中級職稱醫師低于高級職稱醫師的有:野戰內科學、物理診斷學、軍隊衛生裝備、生物武器醫學防護、軍隊衛生學、軍隊衛生勤務學、衛生信息管理、中醫學基礎、衛生經濟學;初級職稱醫師低于高級職稱醫師的有:野戰外科學、戰場救治。
4討論
45門課程中有29門得分在4.0分以上,這些課程與醫學影像學專業的關系緊密,既涵蓋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的專業知識,又體現軍事基礎特點,應當設置為主干課程,突出素質教育、專業技能和軍事能力的結合。排在后10名的課程多是在醫學影像學本科能力階段需求較少的課程,不一定作為該專業的必修課程。但經過專家研討,考慮到醫學影像學學習工作中,對臨床各專科知識的需求,建議將傳染病學、耳鼻咽喉科學、眼科學、口腔科學的基礎知識部分也作為必修課程學習。
4.1完善課程體系
堅持以專業需求為牽引,突出體現專業核心能力的主干課程,強化支撐長遠發展的基礎課程,充實引領前沿的新興課程,堅持專業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實際需要什么就練什么,推動教學與實踐深度融合、課堂與診斷現場精準對接。醫學影像學是一門需要密切結合臨床專業知識的學科,在專業課程安排及內容選擇中,盡量減少不同課程中重復的教學內容,整合類似課程和相關知識,促進學生將臨床和影像知識相結合并互相轉換,從宏觀微觀等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問題[2]。
4.2優化學科布局
深入分析院校自身特點,把準學科建設主攻方向,抓緊改造傳統學科,積極培育新興專業,推動學科專業集優整合、升級換代。作為部隊院校,培養的醫學影像學專業人才,將承擔部隊和地方的多種任務,因此不僅必須具備高水平科研和專業技術能力,還要有過硬的軍事能力素質。所以在建設課程體系時,既要考慮專業知識技能、核心能力的培養,也要重視軍人基本能力素質的養成。除此之外對不同學年的課程安排,要在兼顧學生學習強度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安排課程內容和順序,以達到知識結構的正確和完整性[3-4]。
4.3創新教學方法
堅持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大力推行啟發式、開放式和模擬化教學,促使學生理論向實踐轉化、知識向能力轉變。在設置課程體系尤其對于專業課,要增加實踐教學在課程中的比例,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注重傳統注重理論教學轉向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5]。
關鍵詞:高校;影像專業;拓展學習
醫學影像學存在人體解剖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及計算機電子科學等多種學科方向的交叉,在臨床輔助治療和介入療法上具有很高的醫學價值,同時,醫學影像技術的理論性和實用性結合非常緊密,是拓展學習衍生范圍很廣的學科,下文將詳細討論在醫學影像專業可供學生挖掘的拓展學習方法。
一、多媒體信息源擴充學習內容
拓展學習途徑分三種,其一是擴充學習內容;其二是創新學習方式;其三是優化學習方法,其最終目的就是要深入立體地理解各個理論知識之間的推導關系、應用價值以及潛在的發展創新方向。應用在高校醫學影像學的學習中,擴充學習內容的主要方式就是尋找本校教學環境意外的學習渠道。比如通過網絡課堂在線學習、電子圖書館文獻查閱、高校聯盟和校企合作等。網絡課堂在線學習體現在各門戶網站教育欄大學公開課、相關知識紀錄片和以理論關鍵詞發散的周邊知識媒體資源。比如網易公開課就有眾多名校的醫學影像技術操作的現場演示視頻,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欄目和涉及醫學相關周邊知識的視頻資料,都是基于校內資源之外的知識渠道。涉及到文獻檢索類型的拓展學習,就能接觸到不少學科前沿的發展和創新,比如醫學影像設備的多種具體型號,不同型號的細微區別,公司的生產信息等等;再比如說一些醫師多年的實驗記錄、調研結果和會議報告等,這些雖然與直接的理論知識沒有太大的關系,但行業的發展包括其周圍商業市場的發展,對于在校學生來說,拓展學習的目的就是擺脫學校的固有模式,去多了解一些與行業有直接關系或間接關系的一切信息。另外,高校聯盟是校際交流的較為流行的知識平臺,一般以夏令營或者冬令營的模式為主,也有全國性或省級競賽等,來自不同學校的同學,可能自身學習的教材都村子一定的版本差異,是經驗交流最人性化的一次機會。最后,校企合作的學習模式就具有一定的職業規范性了,通常以見習或者實習為主,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學生拓展學習的內容會更具體,這個實習生應該是感受頗深的,但對于暫時沒有獲得實習機會的在校學生,自己主動找機會去認識企業單位,也是很好的突破方向之一??偨Y來說,擴充學習內容的主要學習思維就是兼聽則明,廣為受教。
二、主人公心態創新學習方式
高校學習強調自主性。所謂自主性,是區別于應試教育的個性學習方式,具體的體現形式是學生通過深刻分析自身的特點,為自己私人創造的獨有的學習模式,這個模式可以兼容自己的興趣愛好、課程安排和休息時間。簡而言之,就是將學習融入自己的個人特色。例如在椎間孔狹窄的病變中,了解臨床癥狀、病理、影像表現、鑒別診斷只是課本上的理論要點,喜歡自己動手實驗的同學可以課后自己設計檢查方法,并在帶教老師指導下實際操作,了解平片中正位、斜位在不同椎體檢查中的選擇,以及CT、MRI在檢查中的具體應用,激發自身的學習積極性,獲得實踐經驗,拉近自身與臨床的距離。再例如結合自己的時間,在自己每天感覺精神最飽滿的時候去分析具有邏輯性的醫學影像成像原理,在睡前去記憶一些理論的要點和專有名詞,或者有的同學會選擇大聲朗讀來增強記憶,有的同學擅長尋找學習伙伴來相互鼓勵,相互督促,相互探討,相互考核。創新學習方式不是一味地標新立異,用來自己展現個性的借口,而是因材施教的學生層面的領悟。能夠在很強的執行力下堅持好自己的學習方式,根本在于對于專業學習的主人公心態。只有認為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才能控制好自己的學習節奏,在疲勞時允許適當放松,在懈怠時能夠積極調整,在效率低下時能夠自我激勵。
三、科學統籌優化學習方法
廣義上上文提到的學習方式,包括擴充學習內容的方式,都應該在優化學習方法的理論范疇內。但這里討論的學習方法是一個相對狹義的命題, 即針對醫學影像學這門專業的課程內容,具有普適性效率最高的學習流程。學習醫學影像學關鍵在于掌握三個方向的融合,其一是基礎醫學,就是一些常見人體的骨關節結構和各大系統的組成部分;其二是實際的電子物理成像原理和計算機操作的一些技巧;其三是臨床醫學的相關病理病變原因、過程和結果,通過這三個方向的執果索因和相互論證就是影像學完整的知識系統。在此過程中,科學統籌是目前為止筆者認為最值得提倡的優化學習方法的一個學習理念,具體來講就是理性做好知識模塊的劃分和串聯的一種學習思維,這種思維能夠明顯提高學習效率,減少不必要的認識誤區。比如說醫學影像學的每個章節前都有一段概述,在概述中主要是介紹該章內容的重點和特點,學好概述對掌握全章節主要內容十分重要。每一章都介紹各種檢查方法的禁忌癥和適應癥,以及一些基本病變的影像學表現,這些內容是診斷的基礎,也是臨床對各種檢查方法選用的憑據。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能在筆記中提綱契領,然后關上課本自己根據綱目舉一反三,那將是科學統籌學習思維達到效果的體現,同時也能有效避免醫學影像學知識脈絡復雜而造成的煩躁的學習情緒。
四、結語
醫學影像學的發展歷程目前為止發展歷程不過百余年,也就近三十年的發展速度迅速提高,未來醫學影像技術的發展方向尚未十分明確,不過值得肯定的是,拓展學習能夠讓學生對該項技術的發揮有一定程度的把握,甚至還能起到引導作用,而這,也是目前全國高校素質教育體系下所追求的結果。
參考文獻:
[1] 袁力,劉林祥,李月卿,馮圣平,袁聿德. 發展中的醫學影像學技術與21世紀醫學影像學技術高等教育[J]. 醫學影像學雜志. 2006(01) .
[關鍵詞]醫學影像學 畢業實習 問題 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1)11-0181-01
醫學影像學專業作為一門新興起的學科,近十年來發展迅速。而隨著科技的進步,進行影像的機器設備不斷更新,對即將從事這門專業的在校大學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醫學影像學專業學生的畢業實習就尤為重要了。畢業之前的實習成為學生適應將來的工作環境,夯實所學基礎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目前醫學影像學專業畢業實習的質量卻存在著諸多的問題。究其原因,有來自學生自身的因素,也有來自外界的因素。
某醫學影像學專業對“影響各種實習教學的負面因素”進行了調查,主要包括“實習教師的相關問題”“實習教學資源相對緊張”“各種社會活動和醫患關系”“與教學無關的集體活動”“找工作”“談戀愛”“考研相關影響”等。要求學生根據親身體驗,填寫這種因素是否對自身實習造成負面效應。結果顯示以上影響畢業實習的負面因素排序如下:“考研相關影響”(95.12%)、“找工作”(75.56%)、“實習教師的相關問題”(58.97%)、“實習教學資源相對緊張”(46.48%)。從該調查中,我們看到了影響醫學影像學專業畢業實習質量的諸多因素。
一、考研因素的影響
近些年,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不斷增高,就業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大學本科畢業生在嚴峻的就業壓力面前,選擇考研之路來規避就業的風險。醫學影像學專業的學生在這種大的趨勢下,也順應其潮流,紛紛走上了考研之路。而考研的準備最后階段正好是學生處于畢業實習的時期。這一時期,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考研當中,把畢業實習當成負擔,采取應付了事的態度。而那些帶實習的教師,也處于同情的態度,對考研學生的實習不加以管理,試圖為他們爭取更多的學習時間。
二、找工作因素的影響
面對著嚴峻的就業壓力,很多同學都想在第一時間找到理想的工作?!霸缦率帧背蔀樗麄兊闹鲗枷搿.攲嵙曢_始時,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出去找工作。用人單位往往采取“試工”方法。少則一個星期,多則幾個月,讓學生們“義務勞動”。學生們為了得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敢于嘗試各種“試工”。由于忙于試工,就對畢業之前的實習忽略了。一部分帶教老師認為:“學生找到合適的工作難,不要耽誤了學生的工作”,對學生的“試工”采取默許的態度,從而忽略了畢業實習,嚴重影響了畢業實習的質量。
三、實習資源緊張的影響
學生的畢業實習多數都是走到各個醫院,由真正的醫生帶領學生學習。對于大而好的醫院,患者非常多,帶教醫生忙于工作,對于在一旁實習的學生,無暇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對于小而差的醫院,進行影像的機器設備不夠先進,很難發揮影像專業學生所學的知識。由于醫院的條件有限,進行直接實踐的機會就會受到限制。
由于種種因素,使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實習無用”,對畢業之前的實習采取漠視的態度,嚴重影響了實習質量。針對這種情況,應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從思想上解決源頭問題。對于考研和著急找工作的學生,要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明確畢業實習絕對不是走過場。對于考研中專業課的復習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現在研究生入學考試中有部分考題是考察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只有在實際工作中才能學到,光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不僅對學生的考研有利,對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也是很有利的。醫學影像專業的學生水平高低,是通過實踐檢驗的。所以,無論是考研的試題,還是各種“試工”,都離不開這個重要的實習期的過渡。這樣讓學生對實習有了明確的認識。
其次,加強對帶教教師或者醫生的管理。讓帶教教師本著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學生高標準,嚴要求,為學生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對接做好指導。要求帶教教師對攝片技術要手把手一個位置一個位置地教,報告一張一張地改,每項技術要領要求學生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做到放手不放眼,放手不放心,放手不放任。堅決避免教會學生幾個重要的觀察點,就甩手不管的情況發生。
再次,擴大實習資源,為學生的實習提供足夠的資源??陀^環境的限制,已經成為學生漠視實習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學校要和實習單位做好工作。對于患者多的醫院,在患者多時,讓學生做好幫手工作,在患者少時,可以讓帶教教師做好指導工作。還可以讓學生實行晚上跟班、值班制度,晚上的急診報告由學生先寫,老師把關,一方面可以利用晚上安靜的時間帶教,同時也大大增強了學生書寫急診報告的能力,以增加實踐的機會。
【參考文獻】
[1]孫梯業,朱錫光,顏偉等.醫學本科生畢業實習質量的影響因素和對策研究[J].西南國防醫藥,2005,15(3):308-310.
1更新教學理念
超聲醫學是一個年輕的專業,又是一個發展迅速的專業。隨著超聲醫學在臨床的廣泛應用和價值的不斷提高,本、??萍俺曖t學繼續教育中超聲專業的教學內容有不斷增加的趨勢,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給學生介紹本學科各種技術的成像原理,顯示疾病的手段和臨床應用,讓學生全面了解本學科的各種先進技術和每一種技術的臨床應用范圍以及超聲醫學的新進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2注重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
超聲診斷是通過對圖像進行觀察分析,從而做出疾病診斷。婦產科超聲圖像比較復雜,怎樣才能對復雜的圖像進行正確分析從而診斷疾病,除了必須掌握解剖學、病理學、組織學等醫學基礎及超聲成像基礎知識外,還必須掌握婦產科學及婦產科急診等臨床相關學科的知識,掌握婦產科病史的采集方法,具備一定的臨床思維。超聲診斷的臨床思維特點是以形態學思維為主導,經過分析概括后形成解剖和病理的概念,再結合臨床資料分析、判斷,對疾病做出診斷。因此,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以便使學生在超聲檢查時能夠結合臨床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3加強多媒體課件的應用
近年來,隨著超聲影像技術的日益數字化,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也日益簡單,這為超聲醫學影像教學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1]。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形象地演示超聲影像課件、對照大體解剖圖譜及典型病例圖像等,教學省時省力、學生易懂易記,且資料齊全詳盡,內容形象直觀,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講解卵巢良性畸胎瘤,其聲像圖錯綜復雜,除了表現卵巢囊腫的特征外,由于其內容物的含量及分布不同造成了畸胎瘤的各種不同聲像圖特征都具有特異性。先復習畸胎瘤的組織學來源,再講解其典型的聲像圖,如星花征、類實質性、脂液分層、面團征等,生動形象,化繁為簡,學生看后過目不忘,教學效果得以極大改善;同時,這在客觀上也提高了授課教師的綜合能力,教師必須廣泛了解國內外相關學科的新進展,并結合自己的臨床知識精心備課,認真做好多媒體課件,才能進行主次分明、內容詳盡的講解,并適時更新,以提高課堂效率。
4與相關學科緊密結合
婦產科超聲診斷的基礎是婦產科學、解剖學、組織學、病理學,如果沒有婦產科學知識,超聲科醫師就對疾病的發展、轉歸認識不足,漏診率高;如果沒有解剖學知識,超聲科醫師就無法準確獲取超聲圖像;如果沒有組織學、病理學知識,超聲科醫師就無法對病變進行準確診斷,造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結果。在講授每一章節前都應指導學生對相關的婦產科學、解剖學、組織病理學知識進行復習,同時注意指出部分超聲解剖內容與大體解剖內容的差別,這樣有利于學生建立整體概念和空間概念,有利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在講授每一種疾病的超聲聲像圖時都應結合其病理學進行講解。同一種疾病會有不同的病理結構,其超聲聲像圖也會有所不同,要著重講解這些內容,加深學生對圖像理解的深度。超聲知識與臨床知識的結合也非常重要,錢林學[2]提出“臨床知識是理解超聲圖像的鑰匙”,講解圖像內容要結合臨床診斷知識,可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某一疾病超聲圖像的理解和對超聲知識的記憶。此外,超聲圖像與其他影像學圖像的結合教學也很重要,多種影像進行比較就是一種特別的教學手段,不僅可將同一種疾病顯示的不同影像圖像進行對比,還可將不同檢查方法進行比較,從而總結出某類疾病的最佳檢查手段。超聲不是一門孤立的學科,通過將超聲知識、基礎知識、臨床知識以及其他影像學知識結合起來講解,可以使學生融會貫通,增強橫向思維能力,用聯系的、發展的眼光看待疾病,增強對疾病的整體認識,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5加強師資培養
師資力量是衡量教學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在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培養教師使其不僅具有扎實的超聲醫學知識,而且還要及時掌握新技術,同時具備扎實的臨床基礎、影像醫學中其他專業的知識(如放射學、核醫學等)。定期參加由臨床、放射、超聲、病理等多學科組成的聯合討論,使得超聲科醫師具有完整的、系統的、不斷擴展更新的知識體系,從而培養出一支具有豐富的超聲醫學、臨床實踐及教學經驗的高素質醫師隊伍。
6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強化其科研意識
【關鍵詞】 醫學影像學;教學改革;策略;趨勢
一、創新教學內容
良好的設備是學好醫學影像學的基礎,傳統醫學影像學教學主要以普通X線設備為基礎,不僅是理論教學,實踐教學也基本是以X線為主。[1]現今由于醫學技術的普及,醫學設備種類越來越多,CT、MRI等影像設備相關內容被搬進醫學影像學的教學中,但由于醫學影像學隨著發展所含的內容越來越多,所傳遞出的信息量越來越大,而教科書上的內容未能及時更新,仍存留著傳統的X線為主的內容,另外,用于醫學影像學的課時也越來越少,教師無法向學生完成大量信息的傳遞。大部分學生都存在相同的困惑,在實習或者正式參加工作后,可以運用于臨床的影像學知識嚴重缺失,導致臨床中出現的很多問題無法得到正確的解決,最終使得浪費醫療資源,患者治療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除了課時不足導致這個問題出現,另外對醫學影像學專業定位不準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雖然目前大部分醫學院影像學專業已經轉向于側重臨床,但是設置的課程仍為傳統的醫學影像學專業的課程,這種教學內容培養出的一般都是醫學影像學專業醫生,但是只有少數學生畢業后會真正成為醫學影像學??漆t生。這就導致了學生學到的知識無法滿足臨床實踐的需要,在另一個層面上也導致了學生無法掌握全面的影像學知識,教學質量自然大打折扣。
在這種情況下,寶雞職院探討出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將整個授課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教師在學生見習時向其講解多種影像方法成像的原理以及每種方法在臨床中如何運用,機體各個系統如果正常會有怎樣的影像表現,如果發生病變影像表現又會有什么不同;第二階段以專題講座為主,教師在學生實習期間根據學生實習的不同內容選擇重點開展專題講座,使學生知道如何應用影像學來解決臨床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在進行不同診斷時如何正確選擇影像技術,每一種影像方法對于每一種診斷的意義。[2]該教學模式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進行了有機結合,明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顯著提高了教學效果。但是,這種教學模式不可避免會增加教學課時,因此比較適用于學年制較長的醫學生。
二、改革教學方法
教師教授-學生記錄-學生背誦是傳統醫學影像學教學的主要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使得學生成為了接受知識的工具,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完全沒有得到發揮,長期下來導致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無法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醫學必須保證與時代的發展相適應,醫務人員必須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為了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寶雞職院通過借鑒其他國家優秀的教學方法,最終建立了一種以問題為切入點,利用相關案例進行教學的方法,[3]這種創新的教學方法投入使用后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認可,這種教學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鼓勵學生進行不斷的探索,將教師教授和學生學習進行完美結合。雖然這種教學方法效果顯著,但是這畢竟是一種新方法,對于習慣了傳統方法的教師和學生都是一項挑戰,還需要一段實踐去適應和接受新的教學方法。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利用誘導和啟發的方法來講解課本內容,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講課內容中插入不同的圖片、案例、模型等,使學生能夠更直觀的了解理論知識,這樣做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教師講解的內容能有更深入的了解。[4]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在課堂中提出不同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查閱相關資料,通過自己的思考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可以將課堂分為前后兩個部分,前部分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對某一問題進行集中討論,后一部分教師收集學生討論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集中的講解。[5]學院在應用這類新型教學方法時,設置了專門的實踐課程,教師通過前期的理論教學培養了學生的診斷思維后,在實踐課程期間給學生幾個實際病例資料,并根據資料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學生通過查資料,與同學討論,最終形成一份影像學分析實驗報告,實際上學生在這個期間利用影像學知識對病例資料進行了檢查與診斷,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臨床能力得到了潛移默化的提高。
三、教學工具的革新
影像學實踐課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鞏固已經學習的理論知識,除此之外,它對提高學生的閱片能力也具有很大的幫助作用?,F今,醫學影像實踐教學方式依然采用的燈箱-膠片式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的最大特點在于它具有極高的普及率,并且操作更加方便與簡單。但是因為膠片很容易被損壞與老化,在保存之時很費空間與精力,因此在以往的以膠片為主的時代,對于典型病例的更新速度相當之慢。膠片不能夠讓學生對醫學圖像的整個處理過程有一個清晰完整的認識,例如窗寬窗位、三維重建等方面的內容,在影像學技術的展示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并且以往燈箱-膠片式的教學方式,很容易受到環境照度、閱片燈亮度、膠片質量、閱片距離以及個人視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多數學生不能夠對影響進行正確的認識與理解,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在實踐課程中的積極性與整個課程效果?,F階段,影像臨床工作主要以學影像存檔與通訊系統、影像工作站為基礎,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遠離了實踐課堂。如果在醫學影像實踐課程之中還是運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這顯然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PACS是一個新型的圖像綜合管理系統,它能夠將不同的影像設備進行連接,將醫學影像的獲取、顯示、存貯、處理進行高效率與無膠片化的處理。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醫療質量與醫療工作效率,還為醫學影像的實踐教學提供了更加先進與科學的重要載體。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能夠指導學生對醫學影像的灰暗度以及大小進行調節,對CT圖像的窗位與窗寬進行調節,對CT值進行測量,進而達到觀片燈教學無法達到的效果。通過對學生進行PACS教學,能夠節約很多的時間,可以將大量的圖像調集過來進行閱看,還能夠將醫療資源轉化為教學資源,大大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從各個方面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借鑒其他國家和其他學校優秀的教學模式,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最終形成有自己學校特色的適應于醫學影像學發展的新型教學模式,這也將是影像學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 鄧曉娟,張偉國,等.網絡多媒體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教育探索,2012(8)1026-1028.
[2] 唐光健,劉文亞,秦乃姍等.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醫學影像學教學改革初探[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3(4)542-544.
[3] 周永霞,胡良波,張翱等.PBL結合CBS在醫學影像學示教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分析[J].重慶醫學,2013(35)4348-4349.
關鍵詞:影像醫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5-0080-02
自倫琴發現X線不久,X線即用于人體的疾病檢查,并由此形成了放射診斷學。影像醫學是以放射診斷醫學為基礎的涵蓋多種影像技術的學科,如普通X線攝影、數字攝影(CR、DR)、數字減影血管造影、乳腺鉬靶攝影、CT、磁共振成像、超聲技術、放射性核素掃描(SPECT、PET)等等。近年來,影像設備不斷改進和完善,檢查技術和方法也不斷創新,影像醫學與臨床工作息息相關,影像醫學的發展使得影像醫學的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一、影像醫學的現狀及進展
1.涉及內容廣泛、繁雜,其基礎學科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醫學基礎課程。當今醫學影像診斷的四大影像技術是CT、磁共振成像、核t學成像和超聲成像[1]。前面提到了影像醫學包含內容的廣泛,而且基于這四大技術的分支學科和邊緣學科也越來越多,不僅各有側重,而且相互交叉。
CT、MRI以及超聲三種成像技術所獲得的影像基本為解剖結構成像,圖像清晰。而核醫學成像不僅可以顯示臟器或病變的解剖學結構,同時還可以提供有關臟器和病變的血流、功能、代謝和受體密度的信息,甚至是分子水平的生物化學信息,因此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理學、分子生物學等等基礎醫學學科都與影像學有著密切的關系。
2.學科發展快,各種影像檢查技術都有突破性進展。近年來各種成像技術均有很大的發展。超聲利用更多的聲學參數作載體,以獲得患者更多的生理、病理信息,血流信號,通過數字化等途徑努力提高聲、像、圖質量,使其能顯示更微細的三維、四維組織結構。對比劑增強和動態CT、磁共振波譜和灌注顯像技術等可顯示血流動力學、分子微觀運動、生理、功能、代謝變化以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等。新的挑戰也促使核醫學向發揮自己優勢的方向快速發展[1]。隨著放射性藥物的發展,核醫學作為生物學、醫學與核能技術相結合的產物,也隨著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領域――分子核醫學。
而CT、MRI、超聲和核素顯像設備在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檢查技術和方法也在不斷地創新,影像診斷已從單一依靠形態變化進行診斷發展成為集形態、功能、代謝改變為一體的綜合診斷體系[2]。
3.設備發展快,多學科影像融合。從影像診斷技術的發展來看,70年代主要是傳統X線影像、核醫學及超聲;從信號角度來看,均以模擬方式進行數據處理。但由于計算機技術迅速發展和數字影像技術的導入,現在所有的裝置均實現了用計算機存貯圖像。
隨著圖像融合技術的發展,一種全新的影像學(解剖―功能影像學)形成了,將CT、MRI解剖結構影像與核醫學SPECT和PET獲得的功能代謝影像相疊加,更有利于病變精確定位和準確定性診斷,其代表設備為PET/CT?,F在SPECT/CT、PET/CT和PET/MRI均已應用于臨床。
二、影像醫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1.教學的步伐相對慢,實際應用能力差。相對于影像技術的飛速發展,影像教學的步伐相對緩慢,究其原因,大致有幾點:其一,教材和教學大綱的限制,教材內容相對陳舊,教學大綱有時滯后于臨床實際的發展;其二,教師自身知識更新速度慢、拓展能力差,對相關學科的關注度欠缺;其三,教師對PACS系統利用不足。
2.影像醫學各專業獨立運行,不利于學科發展。我國很多醫院的影像專業,傳統影像(包括放射、CT、MRI)、超聲、介入、核醫學等多年來都是獨立運行的科室,并未搭建大影像學科發展平臺,或者只是一部分專業的簡單合并而形成“大影像”科。在這種傳統模式下,學生系統的理論知識與臨床技能培訓缺乏整體安排,由此培養出的學生臨床工作能力局限,綜合能力差[3]。
三、解決影像醫學教學中所存在問題的教學策略
1.調整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F行的教材特點是各種影像技術都是相對獨立的學科,每門學科分別介紹各系統中各器官不同疾病的不同影像表現,而就某一疾病而言,需要我們把它的超聲、放射、甚至CT、MRI的影像特點比較出來,才能讓學生在臨床工作中把所有資料結合起來。
據此,我們可以整合各種影像資源集中安排教學,即X線、CT、MRI及超聲相結合;影像、臨床、解剖和病理結合的新模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立體的、三維的影像概念,建立起各種影像間的立體聯系,增強學生多方面影像的認識能力[4]。同時,在教學中必須嚴格遵守臨床診斷思路,不僅要根據影像圖像分析病變的部位和性質,還必須要結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等資料,做出全面、正確的分析,展現給學生一個影像學的視角,使學生從影像角度對疾病有更全面的認識。
2.分層次教學,將相關內容緊密結合。解剖學是醫學影像教學的基礎,病理改變是醫學影像教學的重點[5]。這要求教師牢固掌握系統、局部、斷層解剖學,能回顧授課內容所涉及部位的解剖結構,并與病理、影像對照,加深理解。影像學中的三維重建技術是展示解剖學位置及相鄰組織器官關系的好方法[6,7],三維重建后的圖像立體感強、解剖結構顯示清楚,還可行多方位多角度觀察,對認識正常及病變都有著很大的幫助,而且還可以復習解剖知識,利用其進行手術入路等的設計,將影像與臨床緊密結合。
3.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加快知識更新。對于日新月異的影像醫學,教師知識更新速度要快,不僅是專業知識、計算機知識,而且要跨專業、跨學科,比如以前具備了X線、CT、MRI知識,現在還要學習核醫學、超聲知識,及時把臨床的新知識融合到教學中[8]。
4.互動式教學,學與教相互促進。學生們感興趣的是怎樣才能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臨床實際中,影像學教師應注重圍繞問題進行教學[9],而影像本身是一門有著生動的圖像的學科,因此我們更應該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學與教相互促進。讀片會是一種很好的途徑,在讀片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參加并積極發言,聽取各種觀點,與老師同學相互探討,既可以讓理論知識得以應用,還能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也可以在合適的時機讓學生主持閱片工作,激發他們的自主潛能,提高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10];參加隨訪病例的學習及病例討論也是提高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好辦法,讓臨床驗證影像,讓影像回歸臨床。另外,在PACS系統上動手操作也可以作為一種補充手段。
現在,醫學成像技術仍在不斷變革,一方面是前述各種系統性能的改進,另一方面還在探索新的成像技術。影像教學的任務仍然艱巨,要求我們不斷總結、積極探索,使影像醫學真正成為臨床的“眼睛”,在R床工作中發揮愈來愈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少林,王榮福等.核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2.
[2]吳興旺,王樂,劉斌.非影像專業的影像學教學體會與探討[J].安徽醫藥,2013,17(3):534-535.
[3]段小藝,徐貴平,強永乾,郭佑民.“大影像”學科發展對醫學影像專業研究生培養的要求及策略[J].西北醫學教育,2015,23(4):618-620.
[4]劉東宇,宋玲玲.醫學影像學教學改革實踐與探討[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0(2):255-256.
[5]袁小平,陳建宇,李勇等.TBL教學法結合影像診斷思維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0(14):71-72.
[6]黎楊梅.醫學圖像三維重建[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1(1):49-51.
[7]廖勝輝.數字化三維重建技術在解剖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3):69-69.
[8]趙繪萍,張紅梅,蔣高民等.影像醫學的教學如何適應影像醫學快速發展[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14,35(1):74-75.
摘要:介紹本校中等醫學職業教育和專業結構調整的整個發展、演變過程,并針對存在的具體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專業結構;市場需求;對策
安康衛生學校位于經濟、文化欠發達的陜西南部,經過4O多年的艱苦創業,現已發展成為一所具有一定規模和競爭實力的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仡檶W校的發展歷程,我們體會到教學質量、教學改革、專業結構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3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在這3個因素中,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的根本,教學改革是學校發展的動力,專業結構是學校發展的關鍵。鑒于對專業結構重要性的認識,近年來我們在這方面進行了不斷的探索與實踐。
1專業設置與學校發展的歷史回顧
從建校初期到1984年,學校主要開辦醫士和護士2個長線專業,間斷開辦過中醫、放射、藥劑、婦幼等專業,每年的招生專業數一般為3個左右,招生規模維持在600人以內。從1985年起,隨著國家教育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學校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加大了專業調整和創辦新專業的力度,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學校現已形成兩部一院(大專部、中專部和附屬醫院)的基本辦學格局,學校大專部設有臨床醫學、社區定向醫學、中西醫結合、麻醉醫學、護理、助產、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8個專業;中專部設有護理、助產、衛生保健、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計劃生育技術、眼視光技術、IZ:l腔工藝技術、康復技術、醫學生物技術、中醫康復保健、藥劑、中藥制藥、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衛生信息管理15個專業。專業結構的拓展擴大了學校的辦學規模,促進了學校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以學校2006年與1984年同期規模相比,在校學生由600余人發展到2600余人,增加了3.3倍;校舍建筑面積由3000m擴大到58246m,固定資產由138萬元增加到6000余萬元,實驗室資產由40余萬元增長到近1600萬元。1993年我校被評為省部級重點中專,2000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2調整專業設置的基本做法
2.1保持優勢專業,創建自身品牌
對于就業市場需求量相對較大、自身優勢明顯的長線專業,如護理專業、臨床醫學專業,我們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上加大了教學改革力度,在教學手段現代化和學生能力培養上下工夫,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充分發揮學校的辦學優勢,以良好的教學質量贏得了社會信譽,樹立了自身形象。
2.2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開拓新專業
根據人才市場的需求,特別是對醫學相關學科人才的需求,我們在進行必要的可行性論證的基礎上,適時開辦新專業。如針對本地區醫學影像技術、麻醉醫學、眼視光技術、口腔工藝技術方面人才缺乏的情況,及時開辦了醫學影像技術、麻醉醫學、眼視光技術、口腔工藝技術等專業;針對基層計劃生育管理工作的需要,開辦了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和計劃生育技術專業;根據一些制藥企業、醫療單位和藥品市場的需要,開辦了醫學生物技術、藥學、中藥制藥等專業,并從師資、設備、管理等諸方面予以傾斜,以促使其健康發展。
2.3增強趨前意識,避免盲目開馥
人才的培養有一定的周期性,衛生人才市場的需求在不同的領域也有其周期性變化,因此開辦新專業不能盲目追求“熱門”,要注意其專業特點與未來人才市場需求的銜接,盡可能縮短培養周期,快出人才,爭取“短平快”效應。我校挑選部分醫學相關學科開設了高中起點的兩年制高中專(包括醫學文秘、衛生信息管理等專業),對有一定市場需求的短線專業,如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眼視光技術、口腔工藝技術、醫學生物技術、藥學等專業則采取隔年招生和輪流開辦的方式,對一些已不適應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市場需求漸趨疲軟的專業,則逐步壓縮招生規模,適時淘汰或停招,這樣既滿足了社會需求,又沒有造成培養過剩,避免了資源浪費。
3加強協作.縱向聯合.拓寬辦學渠道.提高辦學層次
目前,中等醫學教育的專業結構已趨于完善,要更好地適應人才市場需求,還應在拓寬辦學渠道、提高辦學層次上下工夫。我校從1986年開始,先后與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四軍醫大學、延安大學聯合開辦醫學高職高專教育,專業由原來單一的臨床醫學發展到現在的社區定向醫學、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麻醉醫學、藥學、護理、助產、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9個專業,并開辦了初中起點五年制醫學高職高專教育,目前高職高專在校生人數已占在校生總數的75%以上。這種依托高校聯合辦學的方式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的發展,全方位地提高了學校的辦學實力,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我們還與上述學校以及省內外其他高等院校協作,開展了專升本的成人教育、自考、函授、遠程教育等,與相關行業和部門聯合開展了所需專業人才的繼續教育等,拓寬了辦學渠道。擴大了學校的生存空間。
4專業結構調整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對策
4.1開辦新專業.6論證與決策問題
新專業的開辦要以就業市場為導向,在可行性分析論證的基礎上適時決策,不失時機,搶抓機遇。
4.2錁程馥置與散學計劃制訂
圍繞培養目標和專業特色,搞好課程的優化組合,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是開辦新專業的一個重要環節,直接關系到所培養人才的知識結構和質量。對于國家尚無指導性計劃的專業,先組織人力進行專題調研,及時制訂出能體現本專業特色的教學計劃,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予以完善。
4.3妥善解決師費問題
隨著新專業的開辦和辦學層次的提高,學校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就是師資問題。我們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引導和鼓勵有能力的教師從事第二專業的教學工作;鼓勵中青年教師在職或脫產進修學習,提高學歷,拓寬知識面,加強教學能力和水平的培養;積極引進人才,充實師資隊伍;同時充分發揮當地其他大中專學校、科研、醫療單位和工廠的優勢,實行校院聯合、校企聯合,進行聯合辦學,聘請兼職教師,滿足教學需要。
4.4實驗、實習問題
隨著新專業開辦和辦學規模的擴大,出現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實驗、實習問題。這既有實驗設備和實習場所不足的問題,也有帶教師資匱乏的問題。除學校自身應加大資金投入,努力改善實驗、實習條件,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培養,以滿足教學需要外,還應走校院聯合、校企聯合的協作辦學道路,實行聯合辦學,挖掘教育資源,實行資源共享、效益分享的辦學模式,擴充和完善實訓基地建設。如我校開辦的部分短線專業(包括醫學影像技術、眼視光技術、口腔工藝技術、醫學生物技術、藥學等專業),除學校先期進行基礎投資外,都是采取走出校門、尋求協作單位聯合辦學的方式。這樣既充分利用了現有的教育資源,又避免了學校大量財力的重復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