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8 09:40: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有關離婚的法律常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新華網北京5月27日電 北京市婦女法律援助分中心主任趙淑華在此間向記者透露,從這家分中心開通的咨詢熱線來看,咨詢者對修改中、修改后的《婚姻法》特別關注,希望自己在婚姻家庭權益方面受到的侵害能通過修改后的《婚姻法》的實施得到有效解決。
趙淑華介紹說,北京市婦女法律援助分中心于去年10月18日正式掛牌成立,開通熱線電話3部,截止2001年5月20日,共接聽咨詢電話1484件;同時,中心還接待來訪投訴672件。這些電話及來訪咨詢的內容中,婚姻家庭類咨詢有1811件,占咨詢總數的84%。
據統計,在婚姻家庭類咨詢中,咨詢者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體現在第三者插足或非法同居、家庭暴力及離婚咨詢三個方面。其中涉及第三者插足或非法同居的咨詢246件。多數是反映丈夫與他人非法同居;極少數是咨詢者本人(女性)未辦理結婚登記與他人非法同居的。從這類咨詢內容反映出一部分婦女對修改后的《婚姻法》還不了解,也有部分婦女在遇到上述問題時,不知所措;家庭暴力是嚴重侵犯婦女權益的傷害案件。在咨詢中,有125件涉及家庭暴力。這類咨詢反映的問題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有些婦女在生活中遇到的家庭暴力問題還比較嚴重,另一方面是執法部門對家庭暴力危害的認識存在差異,普遍認為夫妻矛盾是民事糾紛,對有些傷害嚴重的家庭暴力行為,不予處理或處理不積極;離婚咨詢則有796件。主要涉及離婚損害賠償、財產分割及婦女的人身權、名譽權等問題。
趙淑華分析說,從這些咨詢中反映出許多婦女還缺乏依法保護自身權益的能力及應對現實婚姻生活中出現不測情況的能力。她說,咨詢者對法律知識,特別是《婚姻法》的了解,存在兩個極端。一方面,有些咨詢者咨詢的內容已涉及到家庭財產分割、損害賠償、人身權、名譽權等專業性較強的問題,說明這些咨詢者法律意識不斷提高,對一些法律基本常識有所了解;另一方面,有些咨詢者對于一些最基本的法律常識都一無所知,根本沒有能力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這種情況在咨詢者中所占比例還比較高。另外,還有少部分咨詢者對待自己的婚姻危機存在“等、靠”思想,不能夠正確看待自己的婚姻狀況,缺乏正確處理婚姻危機的能力。
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趙淑華從保護婦女的婚姻家庭權益角度建議:今后一方面應進一步加強對修改后的《婚姻法》及相關法律和婦女“自尊、自立、自信、自強”精神的宣傳力度,正確看待婚姻家庭關系,正確處理婚姻糾紛,讓廣大婦女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需要社會各有關部門共同努力,特別是執法機關要轉化觀念,加強執法,確保修改后的《婚姻法》中有關家庭暴力、離婚損害賠償制度、共同財產追償權、撫養費支付、探視權等救助措施的實現,共同做好維護婦女權益的工作,維護法律的尊嚴。
關鍵詞 中小學生 校園欺侮 原因 預防
近些年來,中小學生校園欺侮事件的報道頻繁出現在新聞媒體上。青少年研究中心針對10個省市5864名中小學生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有32.5%的中小學生表示偶爾被欺負,甚至有6.1%的學生表示經常被高年級同學欺負。據不完全統計,僅2015年上半年,新聞媒體報道的校園欺侮事件就有42起,其中包括33起初中生參與的欺侮事件,占總數的69%,此外還包括5起小學生校園欺侮事件,其嚴重性足以引起我們重視。
校園欺侮一般是指發生在校園這一大環境內(包括校園內,同時也包括其周邊環境)的欺侮行為,主要包括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以及學校師生與校外人員之間的欺侮行為。不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中小學生欺侮事件發生的頻率一直都是呈上升的趨勢。校園欺侮事件這一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一、中小學生校園欺侮的特點
1.突發性
中小學生之間發生的欺侮事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突發性。青少年在校園里是一個高度集中的群體,而他們又是有著強烈的正義感、愛打抱不平、爭強好勝、情緒波動起伏大的一個群體。當碰到某件事有問題時,青少年是特別容易被煽動的一群人,這樣便很容易形成校園欺侮。校園欺侮事件目標選擇比較隨意,事前沒有明顯要發生的征兆,發生得比較突然,讓人A料不及。
2.演進性
每一件欺侮事件都有一個從量變逐漸演變成質變的過程,這個變化的過程,是一個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很多欺侮事件都是由小事件積累起來發展成大事件的。
3.嚴重性
欺侮事件一發生就會給受害者及其周圍的人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主要體現在欺侮事件會對受害者造成肉體和精神上的傷害、經濟上的損失以及社會上的不良影響。
二、造成中小學生校園欺侮的原因
校園欺侮可以分為行為欺侮、語言欺侮以及心理欺侮,其產生的原因也跟這三種欺侮類型相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因素。
1.自身因素
(1)缺乏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的引導
一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會直接影響到其生活狀態以及為人處世的原則。中小學生年齡較小,沒有堅定的立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中小學生的行為出現一些偏頗。
(2)缺乏相應的法制觀念
現在的中小學生及其家長大多數是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很少把精力和時間放在法律及其他知識的學習上。所以法律常識比較欠缺,對校園欺侮產生的法律效應缺乏了解,法制觀念欠缺。
(3)自身性格缺陷
中小學生自身的性格問題使中小學生對欺侮觀念認識偏頗。有的學生性格嚴重內向,與人交流有障礙。人與人之間只有通過相互交流才能向外界展露自身的情緒,而性格內向的人不喜歡與他人進行交流,當有壓力或者問題時,得不到別人幫助,自己就會走人死胡同導致思維扭曲,從而造成其性格比較偏激,容易發生爭斗事件。
2.家庭因素
家庭生活是孩子成長必備的環境,對孩子影響很大。造成學生有欺侮傾向的家庭環境不良影響,主要包括家庭結構的變化、家庭欺侮以及家庭的教育方式等。
(1)家庭結構變化的影響
家庭結構的變化一般指父母離婚或者父母長期不在孩子身旁的現象。現代社會的離婚率一直呈上升趨勢,導致單親孩子逐漸增多,而兒童在單親家庭的環境生活很容易失去安全感,從而逐漸養成叛逆性格。
(2)家庭欺侮的影響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有觀點認為家庭欺侮是校園欺侮產生的根本原因。父母之間打架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是非觀以及他們對欺侮的認識。有的父母甚至對孩子直接進行欺侮行為,在這種家庭中生活的孩子性格方面會出現一定的問題,而且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和行為。
3.學校因素
由于各種升學率及就業率的壓力,很多學校只重視學生的智力發展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發展。目前大多數中小學校沒有開設專門的法制教育課程,而且也很少開設心理方面的課程,或者說就算是開了也沒有很重視。中小學生在學校內沒有得到很好的法制教育以致他們缺乏對于欺侮事件的法律認識,而青少年處于叛逆期,情緒波動較大,容易沖動,存在較多的心理問題,如果沒有較好的心理輔導,容易走上歧路。
4.社會因素
現代社會發展迅速,學校外面的游戲場所越來越多,網吧、游戲機室、酒吧等都吸引著青少年,更有甚者逃課去玩,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學習生活。另外,現在流行的帶有暴力欺侮傾向的游戲、影視作品、網絡作品等都會對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影響。
三、校園欺侮事件的預防措施
1.個人措施
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個人遇到的心理問題進行開解,幫助他們解決難題,使之保持健康樂觀的心態。要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教育學生掌握自我調適的心理方法,能夠良好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找到正確的方法疏減自己的壓力。
2.家庭措施
一方面,家長必須對自己的孩子予以高度的關注,不要讓孩子覺得缺少關愛。家長要經常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上的困擾并進行開導。另一方面,要堅決杜絕家庭欺侮。父母如果在孩子面前進行欺侮行為,不管是父母雙方之間的爭吵打架還是虐待孩子,都會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青少年本來就處于一個特殊時期,容易受外界的影響,所以家庭欺侮必須要杜絕。
3.學校措施
(1)學校應該加強校園內的安保工作
學校應該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盡可能地減少校外人員的出入,防止社會上的一些欺侮行為進入學校里。
(2)加強校園周邊環境的管理
學校周邊有網吧、游戲廳等娛樂場所,學校應該向上級有關部門申請對這些場所進行清理、整頓,營造良好的校園周邊環境。
(3)加強教師隊伍的心理和法制觀念的建設
老師是學生的學習榜樣。有的學校還存在著老師對學生打罵、體罰等現象,這也算是校園欺侮的一種。對于這類現象必須禁止,應該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使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上尊重學生、愛護學生。
4.社會措施
上述情況和問題,山東省高院非常重視,號召全省法院要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切實維護女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各級法院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并取得了成功經驗:首先,從法制宣傳教育入手,通過開展“雙聘”活動,舉辦“離婚學?!?,通過電視直播等活動,向廣大婦女宣傳如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其次,通過強化庭前和庭審指導,提高女當事人的舉證、質證和辯論能力;再次,積極推行證人作證制度,防止偽證行為;同時,認真執行法律援助制度,為保證婦女合法權益的實現提供補救措施;并注意糾正審判人員在審判方式改革中的偏差,堅持當事人舉證與法院查證相結合的原則,確保婦女合法權益的實現。
近年來,隨著審判方式改革的不斷深入,庭審功能得到了全面加強,改變了過去法官包攬取證、庭審走形式、證據不質證、審理案件采取暗箱操作的做法,增強了審判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案件質量和辦案效率,基本達到了及時平息糾紛和化解矛盾,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目的。但是,由于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當事人的素質參差不齊,特別是廣大婦女由于受傳統的社會分工影響,文化層次、法律意識相對較低,對審判方式改革的承受能力較弱。加之少數審判人員在審判方式改革的某些方面走入誤區,在訴訟活動中,一些婦女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充分保護的情況還是存在的。針對這些情況,山東省法院及時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
一、審判方式改革中保障婦女權益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一)女當事人舉證能力較差,影響其合法權利的實現
在當事人中,普遍存在女當事人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識淡薄的現象。她們中的一部分人習慣于將糾紛提交給法院,由法官去查明案情、分清是非、作出裁決,不懂得就自己的訴訟主張進行舉證。即使有舉證愿望也由于自身素質的限制而無法做到。有些人即使提供了證據,其所提供的證據質量也不高,或者盲目舉證,所舉證據不能證明待證事實;或者舉證內容不完全,缺少關于事實發生的時間、地點、場合等必備要素或遺漏某些重要情節;或者所舉證據形式不規范,缺少舉證時間、取證人等要素,影響其證據的證明力,不利于其合法權利的實現。
(二)由于女當事人自身以外的原因,使一些涉及婦女權益案件的女當事人舉證困難
1、離婚案件中關于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及數額問題,女當事人往往無證可舉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個人財產的表現形式日趨龐雜,不論是城市還是農村,許多家庭在過去生活消費單一職能的基礎上,都增加了生產投資職能,家庭財產無論在形式上還是數量上,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加之銀行尚未實行存款實名制等原因,致使產生了大量個人隱形收入和財產名義權利人與事實權利人發生錯位的現象。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往往男性較之女性更多更深地參與到了經濟生活中,因而女性對夫妻共同財產的情況并不完全掌握,特別是男性為個體戶和私營企業主者。在離婚時,女方很難提供由男方一手掌握的財產情況的證據,在法院對此不作調查的情況下,對案件的處理,往往使女方的財產權益受到損害。
2、在男方有過錯的離婚案件中,女方對男方的過錯行為舉證困難,法院對男方的過錯情況亦不作深入的調查,不能在財產方面有效地保護無過錯的女方的合法權益
黨的富民政策使一些廠長、經理或個體戶、工頭及供銷人員富了起來,他們中的一些人飽暖思欲,在外面找情人或女秘書陪伴,漸漸喜新厭舊,最后要求與妻子離婚。而女方對此雖有覺察,但往往沒有真憑實據。法院對此一般以無證據證實為由不予認定。致使女方在分割財產時得不到照顧。
3、在家庭暴力案件中,女性的合法權益往往因無傷情憑據及證人不愿作證而得不到有力保護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里,男尊女卑、歧視婦女的行為被視為社會的倫理道德,許多女性在社會和家庭中成為男人的附屬品,得不到應有的地位和尊重。而今,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黨和政府為保障婦女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傳統勢力和世俗惡習仍然根深蒂固,加之社會某種程度上對夫權的認同,使丈夫毆打妻子成為祖祖輩輩司空見慣、無人質疑的惡習,暴力行為長期“合理”地存在于某些家庭。隨著維護婦女權益的法律法規的日臻完備和普法宣傳的不斷深入,廣大婦女反對家庭暴力的認識不斷提高,因受虐待而要求賠償及追究侵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已不鮮見。然而,從審判實踐來看,許多家庭暴力案件由于傷情的特殊性,侵害行為的連續性以及致傷部位的隱蔽性,常使受害婦女缺乏傷情的原始憑證,特別是因侵權人與受害人生活在一個家庭中,往往沒有第三者目擊侵權過程,有的案件即使有目擊者,其亦認為是受害人的家事,不愿為受害女性作證,致使受害人舉證困難。有的案件雖有證人證言,但因無其他證據證實該證言的真實性,法院亦無法認定侵權事實,因而,常以證據不足為由駁回受害人的訴訟請求。
(三)女當事人的質證、訴辯能力較差
質證即當事人通過對各種證據進行直接地辨認、質疑,揭示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和證明效力,進而支持自己的訴訟請求或反駁對方的訴訟請求的一種訴訟活動。任何一方當事人都有權利對相對方的證據進行質疑,并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證據。從總體上講,由于女當事人的文化層次普遍較低、法律意識較薄弱,不懂得在訴訟前收集、保管證據,在訴訟中不知如何反駁對方,發言往往偏離中心問題而糾纏于細枝末節,有理表達不清。多數人因經濟條件所限又無力委托律師訴訟。這樣,在對方當事人質證,訴辯能力相對較強的情況下,往往發生雙方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形式上平等而事實上不平等的現象。
(四)證人出庭作證難,偽證現象較嚴重,致使女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力的保護
長期以來,我們的審判機關實行的是糾問式的審判方式,忽視證人出庭作證。審判方式改革提出要變糾問式的審判方式為訴辯式的審判方式。這一新的審判方式強調的是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在庭審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要嚴格執行當庭舉證、質證、宣判等一整套規范化的審判制度。證人出庭作證是實現這些制度的關鍵所在。然而,在審判實踐中證人出庭作證難的問題相當突出,尤其是涉及婦女權益的案件,證人不愿為女當事人出庭作證,使這些女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因缺乏證據或證據不足而得不到保護。這些案件的證人不愿出庭作證除了立法不完善方面的因素外,其原因主要有:1、證人的法律觀念淡薄,認為訴訟與己無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知道出庭作證是公民的義務。2、知情人多為男當事人的親朋好友,街坊鄰居,擔心作證后遭親朋好友的“白眼”和“嘲笑”,背靠背提供證言尚可,與當事人面對面作證感到心理壓力太大。3、知情人懼怕男方家族勢力,特別懼怕刑事被告人出獄后打擊報復而不敢作證。4、有的證人由于貪圖私利,接受男方當事人或其親友的好處,以不作證作為交易。5、知情人所在單位因證人出庭作證影響出勤,不支持證人出庭作證。6、一些證人的心理素質和表達能力差,擔心在法庭上語無倫次,當眾出丑而拒絕作證。7、一些擔任領導職務的證人擔心出庭作證有失身份、丟面子,只同意提供證言而不愿出庭作證。8、證人不愿出庭作證與其因作證而支出的費用及減少的收入得不到補償也有關系。
證人不出庭作證,使一些證據特別是證人證言的來源、取得方式、形成原因及過程、證人與當事人的關系等均難以質證,加之有的證人受文化水平所限,證言辭不達意,不能準確、客觀地反映證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而人所調取的書證往往根據需要有所取舍,而證人不出庭作證,這些問題很難發現,導致偽證現象較嚴重。
偽證行為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當事人受經濟利益的驅動,為追求額外的訴訟效益或逃避法律責任自己偽造證據;證人法律意識不強,經不起金錢誘惑、親情感化、恐嚇威逼,為當事人提供假證偽證;有的法官綜合素質不高,審查判斷證據的能力較低,使偽證行為有了可乘之機;對偽證行為制裁不力,沒有發揮法律的威懾作用,客觀上縱容了偽證行為。
(五)強調當事人舉證,忽視了法院調查取證,致使有的女性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未得到保護
傳統的審判方式體現了國家干預主義和法官職權主義,法官幾乎包攬了案件的調查取證工作,忽視了當事人的參與作用和訴訟權利的平等保護,淡化了當事人的舉證責任。在庭審時,法官往往角色錯位,在刑事審判中控審不分,代替公訴人詢問被告人,行使控訴職能。在民事審判中,往往直接與當事人進行辯論,違反了“法官中立”的原則,損害了人民法院、人民法官不偏不倚、公正公平的形象。所以,認真貫徹“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切實強化當事人的舉證責任,適當限制法院的調查取證權,對于擺正訴(控)辯審的角色和位置,架構訴(控)辯審的合理格局,推進審判方式改革,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強調當事人舉證的同時也出現了忽視法院進行必要的調查取證的思想傾向,認為既然要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為了保持中立,做到不偏不倚,法官就只管“坐堂聽審”,哪方當事人證據充分就判哪方贏,沒有必要搞庭外調查。致使一些文化素質較低,法律知識缺乏,舉證能力較差和其他非主觀原因如受傷、患病等,以致舉證不能的當事人的請求,一律認定為證據不足,對其請求不予支持,使這些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法律的保護。
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沒有正確地認識和處理當事人舉證和法院依職權進行必要的調查取證的關系,在審判方式改革中,從法官職權主義極端走向了當事人主義的極端。而這種做法不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和民訴法的規定。
二、針對審判方式改革以來在保障婦女權益方面出現的情況和問題,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省高院重視保護婦女合法權益工作
面對新情況、新問題,省高院號召全省法院要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在審判工作中貫徹《婦女權益保障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提高對維護婦女合法權益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維護婦女合法權益的自覺性。結合審判方式改革中保護婦女權益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制訂出相應的措施,通過審理婚姻家庭、繼承、勞動爭議、財產權益、殘害婦女犯罪等案件,切實保護婦女的人身權和財產權。
(二)全省各級法院,均根據各自的情況,制定了相應的措施,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培養和增強廣大婦女的法律意識,提高其法律知識水平,特別加強其對舉證責任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其舉證能力和舉證的自覺性
自97年以來,各級法院都開展了“雙聘”活動,即法院聘請駐區婦聯干部為特邀人民陪審員,專門審理涉及婦女權益的案件。目前,全省已聘請1200余名婦聯干部為特邀陪審員。社區婦聯聘請法官為其法律顧問,負責有關保護婦女合法權益方面的法律咨詢服務,并定期給社區婦女講授有關的法律常識特別是當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如何打官司,并鼓勵廣大婦女反對家庭暴力,在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到法醫門診進行鑒定,以保存證據。使廣大婦女的法律意識普遍增強,在訴訟中的舉證、質證能力普遍有所提高。
-定期開辦“離婚學?!?,向離婚當事人講述保護婦女權益的相關法律知識,鼓勵女當事人盡可能提供夫妻共同財產方面的證據或證據線索。
各級法院均結合日常審判工作,通過庭審,以案釋法,并利用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法律,宣傳法院正在進行的審判方式改革,提高包括婦女在內的廣大公眾的法律知識水平和對新的審判方式的適應能力。如青島市各級法院與電視合舉辦“庭審直播”欄目,濟南市各級法院與電視合舉辦“現在開庭”欄目,將典型案件的審理過程進行電視直播或實況轉播,使廣大觀眾了解怎樣勝任當事人的角色,以提高其參與訴訟的能力。
利用集中排期開庭等形式,鼓勵當事人旁聽其他案件的審理,并組織一些訴訟能力較低的當事人到庭旁聽,使其通過親自旁聽,從中受到啟發,而提高其自身的訴訟能力。
2、強化庭前指導,提高女當事人的舉證能力
在立案階段,由立案庭向當事人發送《當事人舉證須知》和《提示舉證通知》,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明確告知其舉證責任及舉證范圍,使其了解“誰主張誰舉證”的基本原則以及舉不出證據應承擔的法律后果,并明確列舉出該類型案件的舉證范圍。如離婚案件的舉證范圍大致為:à當事人婚姻狀況的證據;á婚姻基礎方面的證據;?婚后感情情況的證據;?感情是否破裂的證據;?財產方面的證據;?債權債務方面的證據;?子女撫養能力方面的證據;?其他有關證據。并特別告知當事人可委托他人訴訟。
3、強化庭審指導,提高當事人的質證和辯論能力
主審法官根據當事人、答辯的內容,理出雙方爭議的焦點,指導當事人出示證明自己主張的證據,指揮雙方當事人對所舉證據互相質證。對于訴辯能力較差的女當事人在進行舉證指導時,除不失時機地主動詢問外,還引導其向對方發問或交叉詢問,以便暴露對方證據的矛盾、錯誤或不實之處,從而降低對方證據的證明力,使對方承認某些有利于女當事人的事實。同時還就女當事人所主張事實的證據向對方說明,對方不否認的,就認定女當事人的主張是真實的。在整個調查過程中,法官均適時加以引導,使整個舉證過程有條不紊。需指出的是,法官的作用,只是按照庭審程序適時地指導、引導,是居中引導,而不是直接參與,幫助一方對抗另一方。對于當事人自己不能提供的證據,只要其提供證據線索,即認為已舉證,具體證據由法院依職權調取,然后再由雙方進行質證。在質證過程中,允許當事人運用相關的證據、事實依據、邏輯推理來對抗對方的證據,允許當事人對證據進行辯解,把道理、情理、法理講清、辯明。在辯論階段,引導雙方當事人緊緊圍繞案件的實質性問題,即爭議焦點、是非責任、適用法律等方面進行辯論,及時制止一方當事人打斷另一方的發言及向另一方進行人身攻擊等不正當行為,為認證打好堅實的基礎。
4、積極推行證人作證制度,防范和杜絕偽證行為
在涉及婦女權益的案件中,有一大部分是知情人由于種種原因不愿出庭為女方作證,使其合法權利得不到充分的保護。針對這一情況,各級法院均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à訂立制度,規定案件的證人除民訴法和刑訴法規定的例外情況外,一律通知其出庭作證。在立案階段,即向當事人了解有無證人及證人的基本情況,如當事人能帶證人出庭,則由當事人自行通知,否則由法院在開庭前三日書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á對于證人因病、殘等健康原因不能到庭的,證人路途遙遠,出庭作證確有困難的或工作性質決定不能離崗的,以及法院認為證人到庭確有困難的其他情形,經許可,可提供書面證言; ?提高證人出庭作證的法律意識。在送達出庭作證通知書的同時,附上證人權利義務的有關法律規定,說明保障證人及其親屬人身和財產安全的規定和措施,針對證人不愿作證的不同情況,分析證人的基本心態,作必要的宣傳教育工作,消除其思想顧慮;?落實證人作證的補償措施。對于證人出庭作證的補償問題,目前法律無明確規定。我省法院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分別不同情況加以處理。證人因出庭而發生的交通、誤工等費用一般由當事人承擔。對于出于社會責任感而出庭作證,自愿承擔經濟損失的,予以提倡;對于證人要求法院出具證明,回單位報銷有關費用的,給予支持;對于證人要求法院開具出庭作證證明,以免影響其所在單位考勤、考評和評獎的,給予提供;?切實保護證人的合法權益。在庭審中,明確告知當事人及旁聽人員證人的權利不受侵犯,告誡其對證人不得打擊報復,否則,法院視情況作出相應處理。并向社會公布投訴電話,一經發現,立即處理;?對于無正當理由而拒絕作證的證人,在訴訟法對此作出規定之前,為切實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我們采取了幾種措施:第一、對于涉及案件主要事實的主要證人,法院通知或當事人邀請均不到庭的,由法院通知雙方當事人到證人處質證;第二、為防止證人庭審作證質證的時間過長或個別證人不到庭而影響整個庭審活動,對于證人較多且較集中的,即在開庭之前通知雙方當事人到證人處對證人證言進行當面質證。
證人出庭作證,既要面對法官,又要面對當事人,有效地防止了一些證人作虛假陳述和當事人偽造證據行為的發生。同時,對已經發生的偽證行為按照民訴法和刑訴法的有關規定予以嚴厲制裁。另外,注意提高審判人員的業務素質,特別是當庭認證的能力,引導審判人員特別注意偽證現象,對每一證據在認證時要查明其來源、取得方式、形成原因、證據形式、證人與當事人的關系等。及時戳穿偽證,切實保護當事人特別是女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5、認真執行法律援助制度,為保障女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供補救措施
要實現公民權利的司法保障,就必須為每一位公民提供平等的、公正的捍衛自己合法權益的客觀條件。只有使每位公民把寫在法律條文的權利都實實在在地在現實生活中享有了,才可以說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對于經濟條件較差,無能力聘請律師訴訟,而其自身的訴訟能力又不高的女當事人,其權利的司法保障離不開法律援助制度。所以各級法院對于這些訴訟能力差,又因經濟困難無力聘請律師的女當事人,在減免其訴訟費的同時,主動向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尋求幫助,為保障其合法權益提供補救措施。幾年來,經法院聯系而為女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師全省已達數百人。這一措施有效地保障了這些案件中女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實現。
繼而,她恢復了能言善辯的律師狀態,非常認真地在微信上寫道:“律師像個體戶一樣松散,難以管理,很多榮譽需要自己去爭取,很多宣傳需要自己去擴大,十余年來,我一直致力于用心做好每一個案件,靠專業吃飯,以技生存,其他的隨緣了,感謝司法局將這份榮譽頒發給我這么一個不爭不搶的人,唯有更好地做人做事才不負幫助我成長的所有人?!?/p>
這段話語,道出了鄭長紅“靠專業吃飯,以技生存”的真實狀態。
其實,年紀輕輕的鄭長紅曾經獲得過多種榮譽,她的辦公室里擺著好多獎牌。
但你知道嗎?十幾年前,鄭長紅還是規劃設計院里的一名設計人員。
越過獎牌,我們會看到鄭長紅的奮力一跳:她由瓦房店市跳到了大連,同時跳出了原單位――安穩的設計院,開始學習律師專業。
這是沒人支持的驚險一跳。單位領導對她的家人說:她是不是腦子進水了?為了阻止她這一跳,母親恨不得給她跪下。
但她執拗地跳了,從零點起步,是執拗讓她有了今天咄咄的業績。
走進鄭長紅創辦的遼寧新正源律師事務所,映入眼簾的除了她獲得的各種獎牌,還有兩樣東西特別打眼:她業余練習芭蕾舞的把桿,和一摞半米高的一宗案卷。鄭長紅喜歡把齊肩的卷曲短發攏到耳后,這讓她顯得干練灑脫。一個颯爽英姿業績滿滿的女律師,讀著半米高的案卷,跳著柔美的芭蕾舞――這感覺怎樣?非比尋常。
最初那奮力一跳
《中國青年》:很多人佩服你最初那奮力一跳,你說當你要跳槽離開瓦房店時,你媽媽恨不得給你跪下,真有此事?
鄭長紅:是的。因為我學校畢業后到瓦房店規劃設計院工作,為了給我找這份工作,家人付出很多,我上面有四個哥,我在家挺嬌生慣養的,我媽認為我一定適應不了大連的生活。我當時去是住在我同學的一個員工宿舍,我同學那宿舍還在公安局里面,白天公安局上班,晚上偷偷摸摸進去,其實一開始確實挺苦的,但那時候不知道怎么了,就覺得迷上了,就是得做律師,也堅定信心說做律師必須到大城市做,所以就一定要來大連。
現在我們全家都覺得我這條路百分之百走對了,特別是我媽常說:“你還真是做到了?!?/p>
《中國青年》:是什么讓你萌生了做律師的念頭?
鄭長紅:一個原因受我同學影響,因為我有個同學他姐姐是法官,可能他姐姐告訴他律師收入挺高的、又自由,所以他就一門心思考律師。他也給我建議,他覺得我挺擅長演講的,口才也不錯;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出于對原來專業的厭惡,我就是不愛畫圖,因為在我畢業的那個時候建筑制圖基本還是要靠手工完成,整個人趴在圖板上,非常辛苦。這兩個原因吧,促使我報名業余參加了律師輔導班。輔導班就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后參加全國律師資格考試自己就差兩分,就覺得離目標特別特別近,所以干脆就把那個設計院的工作辭了,就徹底來大連了。
《中國青年》:你真的不愿意在桌上畫圖?
鄭長紅:對,不愛畫建筑制圖。后來我分到了規劃科室有所改觀,那時候樓沒有高層,畫五層就在一個小長方塊里點五個點就行了。因為搞規劃設計都是給開發商設計的,待遇也挺高。挺好的工作,可我就是不喜歡這個工作,就像楊瀾說的,熱愛是最大的動力,還是得熱愛。昨天給YBC培訓班的畢業生講話,我還跟他們講:你一定要做一件你喜歡的事情,可能你一輩子沒做好,你也不會覺得鬧心,因為你畢竟喜歡它?,F在我就是因為喜歡,我沒事基本都在辦公室,禮拜六禮拜天有時候也在。對這個工作從來沒覺厭煩,你看那一摞案卷,那都是一個案子的,你說我看完它需要多少時間?平常所里總有人,電話也總不斷,所以我只有等周末靜下心來,從頭到尾好好看幾遍?,F在我已經看了兩個禮拜了。
《中國青年》:這得有半米多高吧?真不容易。
鄭長紅:律師這個工作挺傷神挺上火的,因為當事人的期望都挺高的,把一切希望都寄托給你了,這給律師的壓力挺大的,勝和敗就決定這個企業的生死存亡,真是這樣,我們這個案子涉及到數千萬元,如果敗訴了,這家公司就將面臨破產的境地。
因為有了這么多年的從業經驗,有的案子把材料拿來我看一下,就大概會知道有可能出現的勝敗結果了,如果知道案件本身還有可以爭取的空間,我才會去給他們爭取。有的案子一看就是難以勝訴,我也會如實地告訴人家,不希望出現勞民傷財的后果。
《中國青年》:那你怎樣釋放壓力?
鄭長紅:業余我挺喜歡跳芭蕾舞的。本來一周正常需上三次課,但我一般最多只能堅持跳一次。就是因為忙,老耽誤課,和我一起學的人,人家都已經跳進高級班了,我還在初級班。你看我辦公室有個練功的把桿,有空我就練幾下。跳舞會給人帶來自信和優雅,特別是芭蕾很練你的氣質,我已經練了三年了,目前還是在反復練習基本功,我還是希望有朝一日也能跳到高級班,高級班的動作就是像專業芭蕾舞演員一樣能旋轉騰躍。在我,這是一種夢想,一種熱愛,也是一種釋壓良方。
從打雜到開辦事務所
《中國青年》:我們知道,你于2007年開始自己創辦了律師事務所,在此之前,你一直在做什么?
鄭長紅:最早我是在一家律師事務所做助理,之后又到另一個所做了一段時間執業律師,到第三個所的時候開始有了點成效。第三個所和大連電視臺《法制天地》欄目有合作,所以就需要有人上鏡講一些法律常識和經典案例,因為我的表達能力還可以,普通話講得也還行,所以就被選上去上電視。這樣一講,結果有很多人認識了我,就有人來找我。但是通過看電視找上門來的都是老百姓的案子,非常小,盡管小但是不斷地去做好它,就會和不同的客戶、部門及法院增加接觸,在豐富自己開庭經驗的同時,也開拓了自己的案源,這方面的人脈什么的就慢慢都積累起來了,客戶也變得越來越多。
《中國青年》:等于剛開始你是在律師事務所打工,你打工的時候想到過自己會辦所嗎?
鄭長紅:沒有想到過,當時覺得在大連能吃飽飯就不錯了。因為我不是法律系科班出身,當時大連街上有名的規模大的律師事務所都不會聘用我,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規模不太大的律師事務所,給所里不會用電腦的老律師打打字、查查資料、跑腿調查、收拾所里衛生之類的零活做了很多,那時候一個月只拿少得可憐的工資,每天都在做瑣碎的小事,卻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只是認真地做著所有小事,一做就是兩年,后來所里年紀大一些的律師也會帶我去開庭、也會讓我幫助準備庭審資料,再后來慢慢也會把不愛做的離婚、無大額財產糾紛的、勞動爭議之類的小案件交給我去做,接到任務我就認真仔細地去做,不放過任何一個案件的鍛煉機會,一定要讓當事人感覺到和資歷老的律師的服務品質沒有差異,甚至更細致才可以。
《中國青年》:是什么支撐著你堅持做律師的信念?
鄭長紅:因為我熱愛這份職業,我覺得我適合干這個,也因為我從那么好的單位辭職出來,我要對得起自己的這份勇氣。更主要的原因,我覺得律師這個職業是最公平的職業,不需要像一些單位,領導說你行你才行,你對法律的掌握程度,你的觀點闡述,你的綜合素質的展現,所有人一下子就能看出你的水平。是不需要依據外人來決定你的命運的。這是一個對個人成長相對公平的職業,為了在業務上有更進一步的提高,后來我又讀了大連海事大學國際經濟法的研究生。
《中國青年》:你是在什么情況下決定自己要辦一個律師事務所的?
鄭長紅:當時的律所因為種種原因,在2007年面臨解散,我就必須要重新選一個所,也選了一家所想過去,結果幾個朋支都對我說,你為什么不自己辦一個所,你沒有必要總跟人干,我說我還沒有這個能力,辦所是一個挺麻煩的事情,又要租房子又要養一批人。我就想我在一個所帶兩個助理慢慢干得了。后來在朋友們的鼓勵下,我開始自己辦所,那時候辦所注冊資金就十萬塊錢,門檻不高。自己辦所以后,一開始是五個合伙人一起干,后來逐漸又有新的人加入,發展到今天也有二十幾個人了。
《中國青年》:你靠什么贏得客戶?
鄭長紅:“小勝靠智、大勝在德”,我們依靠的是服務的性價比,也就是說收費的價格比較適中,服務態度又好,水平又比較專業。因為我們沒有那么大的名氣,沒有什么背景,我們必須贏得當事人的認可。主要是我還奮斗在一線,人家那些大牌律師已經不需要這么累了,都轉型只做“高大上”的非訴訟業務,或者是團隊建設已形成規模,退居幕后了。不在一線有時分析案件的敏銳度會降低,很難剖析得頭頭是道,像我屬于還在一線帶著年輕的團隊成員低頭苦干的,所以經驗方面似乎會強一點。再就是受整個國家法治化進程的影響,很多人都意識到光靠講關系是打不贏官司的。我始終認為訴訟業務是基礎,基礎不牢固,非訴訟業務就無法提供完美的服務,所以我們所是兩者兼顧著、并行著。我們所每周五下午雷打不動是業務學習時間,每個人都輪流當講師,分享經驗、激烈爭論。沒辦法,想當一名好律師,需要靠經驗和廣泛的知識,要終身學習來不斷地充實自己才可以。
《中國青年》:請講一個典型案例。
鄭長紅:大連的某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因為是從一個中標公司手里又轉包來的工程,我的當事人是實際的施工方,他手里的證據特別不好,我相當于給一群農民工打官司。原來他的請求是要求中標公司付他工程款700多萬元,但開庭的時候中標公司提出不僅不給你700多萬,你還要倒找我400來萬。
在施工方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我們到工程造價的審計部門去調查取證,又為他找到施工中有關聯的相關證據去補充證據,最后我們給他贏回了近200萬元。當事人對此非常滿意,因為要不然他還要倒找400萬給人家。
《中國青年》:那你們靠的方法是什么?
鄭長紅:我們依據的方法,就是一份汗水有一份收獲。這個案件辦起來就要依靠你的認真程度。因為當事人他不是法律專業的,有時候他想不起來應該舉哪方面的證據,需要我們去跟他多了解多探討,讓他聯想到一些可能和案件有關的細節。他也不知道哪些細節有關哪些細節無關,反正都需要我們和當事人多溝通。這個案例主要體現了律師嚴謹和負責任的態度。
走在向著理想的路上
《中國青年》:你所里齊刷刷多是年輕的小伙子呀。
鄭長紅:這些小伙子,好幾個是踢球踢來的。參加律協足球聯賽,我負責贊助沙河口區的球隊,就叫“沙河口區新正源足球隊”,我們已經連續四年奪冠了。我們所的這些小伙子有的原來在別的區隊踢球,年年在比賽時見面,慢慢也就都認識我了,可能是因為我挺舍得拿錢,也不多,一年就兩三萬吧,還有區律師工作委員會的一些贊助,結果這些小伙子就覺得跟這么個“大氣”的主任干挺好的,所以有些事真的就是無心插柳。我總是做一些自己沒想到有回報的事,其實它一定就有回報。
《中國青年》:你的同事說你特別敬業,也特別一心一意。
鄭長紅:我做律師是憑認真干出來的。大連這個地方不大,通過自己的認真態度和專業水平為客戶解決好問題,他才會向他的朋友、他的親戚或者周圍人推薦你,不僅如此,還應當在這個過程中為自己贏得對手的尊敬,贏得司法相關辦案人員的尊敬,這樣才會在這個圈子里良性循環地生存下去。作為職業律師,你的一舉一動都要經得起考量,如果因為不認真帶來失誤或者品行不端而犧牲律師職業操守,都是不值得的和不應當的。
《中國青年》:你覺得你是你理想中的律師嗎?
鄭長紅:我覺得我還有差距。在哪呢?我非常遺憾沒有受特別系統的法律教育,這個是我無法彌補的,我覺得我缺少法律方面的深厚功底和文采。當然實干這些方面我覺得我還是可以的。我特別羨慕那些大律師,就是那些中國政法大學畢業的,北大法律系畢業的,他們的思想和他們的文采,還有他們對社會更高責任感的那種追求我們差得還遠,我們還是小地區的律師,還忙碌著自己的案件,忙碌著掙錢,忙碌著生存。我們看到很多有思想的大律師,像田文昌、賀衛方、江平等,他們真的是出身于名牌學校,可能他們有那個氛圍,他們敢于站起來講話,幾十年來能夠代表中國律師,一直積極不倦地追求理想,倡導“律師興,則國家興”。他們確實能夠把律師做到更高一個層面,能夠推動國家法治文明進步、指引司法體制改革方向,而我們這些普通律師的社會參與度還太低。
《中國青年》:你覺得有一天你會成為他們這樣的人嗎?
關鍵詞:富士康;青年農民工;思想道德
一、資料與方法
本次調查于鄭州市富士康港區豫康宿舍園區進行,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共發放了“青年農民工思想道德狀況調查問卷”700份,收回有效問卷644份。接受調查的644位青年農民工中男性412人,占63.98%,女性232人,占36.02%。年齡方面18至30歲人數最多,為532人,占總人數的82.61%,而18歲以下及30至35歲人數分別為80人、32人,各占12.42%、4.97%。從文化程度看,小學及以下10人,占1.55%,初中250人,占38.82%,中專和高中266人,占41.3%,大專118人,占18.32%。從婚姻狀況看,未婚538人,占83.28%,已婚106人,占16.41%,離異一人,占0.31%。結婚的人中有兩個孩子和一個孩子的分別為38人和56人,分別占總人數的5.92%和8.72%,沒有孩子的548人,占85.36%。其中有孩子的群體中只有2人選擇孩子在自己工作的城市,由自己照看,而有72個人選擇的是在老家由父母照看,而570個人包括剩余20個有孩子的占總人數88.51%的人選擇了其他。
二、青年農民工的思想道德現狀
根據問卷的設計,將青年農民工的思想道德現狀分為政治觀、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人生價值觀、法律意識等6個方面。
(一)政治觀方面
調查顯示:青年農民工對是否愛國做出的選擇中,有53.46%的人非常贊同和25.16%的人贊同“熱愛祖國是光榮的,背叛祖國是可恥的”這一選項,可見青年農民工大部分還是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在對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掌握情況這方面,70%以上的人認為是知道或知道以上的程度。盡管如此,當被問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前景所持的態度時卻只有32.59%的人覺得前途光明、充滿信心,而持“走一步,看一步、前途渺茫,悲觀失望和說不清的人數卻高居67.41%。可見,加強對青年農民工的愛國主義教育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教育與宣傳勢在必行。
(二)家庭美德方面
盡管青年農民工一般很小時即外出務工常年在外,與家人聚少離多,但是其對家人的責任和情感并沒有隨著減弱。由于河南是人口輸出大省,而調查又是于鄭州市進行,所以調查對象90.97%均來自河南。為什么選擇鄭州而不是去條件待遇更好的東南沿海務工,51.06%的人認為是離家近,方便照顧家人,這表明積極照顧家庭仍是青年農民工的首要責任。青年農民工在贍養老人問題76.66%的人非常贊同這是每個子女應盡的義務,只有3.16%的人不太贊同和不贊同應贍養父母,這表明青年農民工仍然保持贍養老人的家庭美德。在如何對待父母這個問題上,60.11%的人是經常給父母打電話,在大事上充分尊重父母意見。由于經濟條件和時間的限制,他們不能陪在父母身邊,只能靠經常打電話和定期給父母錢來表達微薄的孝心。青年農民工大多出生于八、九十年代,受改革開放影響,加上外出務工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在夫妻關系、擇偶標準方面的思想發生了顯著,86.29%的人覺得夫妻之間應該地位平等,在選擇對象時人品、性格、感情三項標準所占比例最大,分別為38.27%、21.46%、19.47%,但不可否認,大多數青年農民工在擇偶時會以長相為首要標準,然后會重點考慮以上三項標準。當婚姻面臨問題時,40.99%的人認為對家庭應有責任感,離婚是不對的,但更有45.34%的認為合則聚,不合則離,說明大部分青年農民工已敢于突破封建思想的枷鎖,依自身所愿做出選擇,但我們應同時預防盲目離婚,不承擔應有家庭責任的現象出現。調查同時發現,57.5%的人對婚前同居持接受態度,還有30.31%的人認為無所謂,這是社會的大趨勢,但也讓我們認識到對這一流動性非常大的群體進行性道德教育刻不容緩。
(三)職業道德方面
調查顯示:56.66%的青年農民工表明自己在工作時有熱情且很積極,這說明大多數的青年農民工對自己現在所從事的職業還比較滿意,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工作得到滿意的收入和提升的機會。還有29.1%的人表示對現在的工作沒有熱情,但由于自身缺少文化、技能而不能找到條件更好的工作,所以他們會盡量完成任務。當被調查到如果現在有一個待遇更好的企業供自己選擇時會怎么處理:45.34%的人選擇會通知負責人后辭職、27.95%的人領到工資后辭職、4.66%的人選擇不要工資直接走,這與青年農民工61.98%的人選擇外出務工主要目的是掙很多的錢使個人和家庭的生活水平有明顯改善是成正比的??梢姖M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仍是他們外出務工的主要驅動力。
面對在技術能力、道德素質、法律意識、交往能力四方面自己最需要提高哪一個這個問題?39.07%的人選擇技術能力,其次分別是交往能力、法律意識,各占34.97%、17.21%,選擇道德素質的人數最少,只有8.74%。同時有46.27%的人表示若費用合理,愿自費參加職業技能培訓,但有36.96%的人表示不愿自己花錢,而希望企業給與培訓機會。這說明青年農民工意識到了自己在就業中所處的劣勢地位,并希望通過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和交往能力以達到增加收入和獲得提升的目的,但是我們也應認識到青年農民工在物質基礎不豐富的條件下,他們是難以顧及自身的道德素質高低問題并加以改善的。
(四)社會公德方面
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青年農民工認同“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74.84%的人認為對別人做出承諾后,若履行有困難就應向對方解釋,求得諒解,并在適當的機會補償。同時,75%以上的人對見義勇為的行為是每個人應該做的這一觀點持贊同及贊同以上觀點,這表明大多數青年農民工是富有正義感的。河南所涌現出的李學生、魏青剛等就是典型代表。但他們多數在面對偷盜、搶劫等壞人壞事時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安全,這顯示出一定矛盾性,因此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他們進行引導和教育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另一方面,據本人的觀察和了解,青年農民工隨地吐痰、隨手亂扔垃圾及大聲喧嘩等不文明現象仍隨處可見。比如在職工宿舍樓梯上經常有香蕉皮,碎屑等雜物,給大家的出行帶來不變;熱水器旁盡管貼有“夏日容易滋生細菌勿將剩飯倒入熱水器”的提示牌,卻每天都可以看到成堆的食品袋,剩飯被丟(倒)在上面。
(五)人生價值觀
青年農民工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有較高期望。調查顯示:有45.82%的青年農民工表示愿意定居城市,而不愿意的只有13.93%,而40.25%的人考慮到在城市生存的巨大成本和自己的“卑微的”地位表示不好說。這表明青年農民工在離開校園、進城務工以后,基本上就是在城市世界里生活和工作。城市世界與鄉土世界的對比反差,使他們渴望超越其先賦階層地位的愿望強烈,而對于“落葉歸根”的傳統意識他們已經非常淡??;有很多青年農民工(比例為65.02%)都希望政府能在創業方面給予一定支持將來自己有一定繼續后能夠自主創業,可見由于受到不公正待遇等,青年農民工非常希望能夠結束當雇工的日子。但由于受他們自身科學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質、以及資金等的制約,自主創業并非易事。
從超出一半的青年農民工選擇外出務工是為了多掙錢使個人和家庭的生活水平有明顯改善這一點即可理解為什么44.21%的人認同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過低的收入使他們從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最初的夢想中覺醒。沒有錢只能過人下人的生活觀念促成他們的價值觀產生偏差。但也有42.99%的人認為金錢是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應有的回報,這表明部分青年農民工在努力工作以期望多掙錢的同時,也渴望自身的社會價值被認可。
(六)法律意識
調查數據顯示,在面臨自身權益受到來自他人或社會組織的侵害時怎么處理這個問題上,21.19%人選擇找政府主管部門,36.12%的人選擇找司法機構。這表明青年農民工已經開始意識到要用合理的手段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他們已經有較強的法律意識。但實際情況是:只有少數人在權益受到侵害時才會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他們更多的是忍氣吞聲、自認倒霉或向領導反映,甚至個別會采取一些極端方式如跳樓、暴力手段等來解決。農民工法律意識的缺失相當嚴重,亟需通過各種途徑對他們進行法律知識的普及,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在談及對勞動合同的看法時,雖然認為簽訂勞動合同對自己有利的占30.84%,排在第一位,但更多的人認為是對對方有利或者對雙方差不多或者不好說,這表明大多數的青年農民工并不清楚勞動法的立法目的和意義就在于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據了解,富士康會與每一位職工簽訂合同,因此在調查他們是否與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時,92.85%的人簽訂了。但據作者的親身體會,簽訂合同的條款完全由用工企業制定,他們會要求員工在指定的地方簽訂他們劃定的內容,從而使合同嚴重偏向于用工單位。由于青年農民工從事的大部分依然是高替代性,重復的簡單的機械性勞動,他們并沒有什么選擇的權利,因此他們往往會按用工單位要求簽訂合同,這也就造成的合同的“名存實亡”。
認為,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客觀世界到處都存在著引起與被引起的普遍聯系。青年農民工思想道德存在上述問題也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年農民工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所以認真探求、實施全面的、有效的教育途徑就顯得尤為緊迫和重要。
三、加強青年農民工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徑
加強青年農民工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單靠哪一方面的力量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企業、社會、政府多方合作、多管齊下,更需要青年農民工自身的轉變,努力培育健康向上的青年農民工思想道德素質。
(一)企業內部營造環境
首先,企業要本著以人為本的精神,杜絕對職工命令式、非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把硬性的廠規變成柔性的關懷。比如在富士康,為了進行安全檢查、保障產品安全生產以及公司財產和資訊等安全,公司在各廠房設置了安檢門崗,員工出入都需要通過嚴格的安檢。這項為了公司利益著想的規定本身并沒有錯,但在執行過程中由于缺少變通常讓員工覺得不被尊重,產生抵觸思想,與安檢人員發生爭執的事情時有發生。類似的廠規讓青年農民工難以在企業中感受到到人性的溫暖、家庭般的溫馨。同時,要創新表彰獎勵、獎罰對等,讓他們有積極工作的動力;多給予提升、晉升的機會,讓他們看到未來奮斗的希望與方向,從而對企業使命感、責任感,用心、安心工作。其次,要為青年農民工營造好的文化環境,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鄭州市富士康新鄭廠區設有seed網絡教育中心,內設有圖書館可供員工閱讀,英語多媒體閱讀,講堂供員工學習。宿舍區內也設有圖書館,電視房,乒乓球室,臺球室等向農民工開放。但事實上,這些資源并沒有得到有效利用,青年農民工大部分沒有學習的意識,他們在閑暇時大多以逛街、上網來打發時間,我們要做的是使這些設施發揮應有的作用。最后,企業要多組織適合青年農民工特點的思想教育和文體活動,使他們從多方面得到提升。富士康廠區會在端午節組織員工開展豐富的業余文化生活,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七夕節舉辦鵲橋相親大會為他們組織開展交友聯誼活動,為解決婚姻問題創造條件。還設置有員工關愛中心,心理咨詢室等為員工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心理障礙,幫助他們搞好自我管理、自我調適,緩解心理壓力,提高耐挫能力,樹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使青年農民工在參與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提高。
(二)政府發揮主導作用
青年農民工本質并不壞,他們大多數都能遵紀守法,積極向上,雖然生活在底層他們仍堅信用自己勤奮的勞動能換來美好的未來。只是青年農民工由于還年輕,思想不成熟,容易受不良文化現象的侵蝕毒害。各級政府要在青年農民工相對集中的重點地區、重點場所加強對他們的監督檢查和管理,為青年農民工創造安全、和諧的城市化的生活環境。要進一步完善青年農民工基本醫療保障、養老保險等有關社會保障政策。青年農民工這一群體最大的特征就是流動性,但是現實中社保并不能隨他們轉移到另一工作單位,或者有些單位根本沒有為他們提供這些政策,這對以后的“老有所依”提出了挑戰。因此,政府應創新工作方法,使青年農民工的各種社保能夠連續。同時,各級政府要不斷加強對青年農民工的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使他們快速融入城市現代生活,并適應現代化大生產的要求。為此,我們要根據他們文化、技能的需要,大力開展技能培訓和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利用各級各類學校,與企業簽訂定崗培訓,使青年農民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崗位,把他們培養成具有一定專業技術的工作人員。對在崗的農民工也要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認識和覺悟。政府還要加強立法和監督力度,防治出現一些企業總數在農民工培訓上“走過場”。不僅不利于青年農民工總體素質的提高,久而久之還會讓他們產生抵觸心理,而且浪費財力。要注重新生代農民工的勤勞、誠信等傳統思想教育,提高其道德修養,使他們能吃苦耐勞,誠實守信,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增強職業責任意識,正確對待“跳槽”問題;開展普法教育,重點普及《民法通則》、《勞動法》、《合同法》等,讓他們掌握一些法律常識,明了有關勞動、安全生產、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法規,知曉自己應當享受的權益,提高遵守法律法規和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增強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利的能力?!?】
(三)大眾媒體導向作用
青年農民工文化程度大多在初中以上,在當今網絡時代他們不是固步自封,而是積極努力與時代接軌的,他們平時接觸最多的就是互聯網。因此,各宣傳部門應充分利用報刊、雜志、電視、互聯網等大眾媒體,運用開辟專欄、專版欄目、專家訪談等方法,大力宣傳科學發展觀;搞好法紀意識、社會公德、傳統美德和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積極開展多樣的創建活動,把近些年涌現出的一批優秀青年農民工代表的先進事例,通過在中國青年農民工網,社區宣傳欄等地方進行專欄專項宣傳,逐步培養青年農民工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質的自覺性。根據的因果關系理論,青年農民工群體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可以有效改善市民對他們的態度,通過公益廣告選取一些有代表性的農民工進行正面宣傳,而不是只報道那些負面新聞,逐步消除市民對農民工的偏見,使城市接納他們,青年農民工在城市感受到了溫暖進而融入更廣泛的社會關系網絡,在城市中樹立主人翁意識。他們的現代思維和社會公德意識就會逐步增強,形成良性循環,最終真正融入城市社會。
(四)青年農民工自我教育
唯物辯證法認為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外部的教育、措施要產生實效就必須經過青年農民工自我教育這一內因來發揮作用。青年農民工在外界教育的影響下,提高道德認知、培養道德意識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又可以促使其更好地、更自覺地接受道德教育的影響,使其道德素質得以提高,從而進一步增強和鞏固道德教育的效果?!?】青年農民工進行自我教育:首先,要提高道德認知,了解和掌握道德是什么,道德包括什么,懂得什么是善,是合法的、什么是惡,是不合法的。有了正確的認知才會正確判斷對與錯,才能形成正確的意識,從而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其次,青年農民工要堅持學習,一方面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提升自身競爭力,另一方面,要學習關系自身利益的國家法規政策,學會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最后,青年農民工應通過積極參與城市社會活動和加入工會來開展自我教育和提高。《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鼓勵農民工參與社區自治,增強作為社區成員的意識,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能力?!?】青年農民工只有積極參與社區管理、工會活動,積極參與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在參與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加強與市民的溝通交流,并在交流中增長見識,提高認識,才能增強對城市的歸屬感,才能滿足青年農民工自身發展和和諧社會建設的需要。
社會成員共享社會發展的成果,既是現代社會文明的標志,也是現代化進程的客觀需要?,F階段,國家已經具備了讓全體社會成員共享社會主義發展成果的條件,下一步就應該積極改善民生,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生活水平,促進社會成員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青年農民工,他們已為或正在為城市的建設和社會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所以與“城市人”共享發展成果是理所應當的,也是符合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規律的。
參考文獻:
[1] 劉奉越.成人教育在促進新生代農民工社會流動中的使命[J].執教論壇:綜合版,2006(10):37—39.
[2] 白玉冬,朱秀茹.和諧社會理念下農民工思想道德問題的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21):10190—10191,10203.
[3] 黃平.鄭州市農民工道德教育網絡研究[D].鄭州大學,2007.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