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8 09:40: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農業的效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退耕還林(草)工程隱含了如下要求: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順應市場經濟規律,加快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的步伐,提高土地利用率,建設穩產高產農業,發展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安塞縣通過實施退耕還林(草)工程,將生態建設與農村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積極發展商品型生態農業,支持發展菜、果、畜等優勢產業,逐步調整農林牧產業結構比例,增加農業綜合效益,農村經濟發展活力增強,促進了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的全面發展。從農業產值結構(圖3)分析,退耕還林(草)工程實施以前,種植業和畜牧業是安塞縣農村經濟的兩大支柱產業,1998年其產值分別占農業總產值的69.08%和26.33%。由于林草資源的強制性保護,種植業和牧業產值分別由1998年的2.29@104萬元和8.722@103萬元降低到2001年的2.124@104萬元和3.76@103萬元,2001年種植業和牧業產值分別占農業總產值的64.12%和11.35%。由此可知,退耕初期種植業和草畜業規模都顯著縮小。隨著退耕還林(草)工程的推進,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顯著減少,農民在政府引導下轉而以種植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為主,擴大了林果業、棚栽業等高科技含量產業的規模,農作物種植結構發生明顯改變,經濟作物種植面不斷增加。全縣水果產量由1998年的2.99@107kg增加到2009年的6.63@107kg,2009年的果業產值為1.214@104萬元,是1998年果業產值的3倍。溫室大棚數量由退耕前的不足1000座,發展到2009年的3.084@104座;2009年全縣大棚蔬菜總產量1.527@108kg,實現總產值2.06億元,棚均收入6666元,蔬菜產值占農業產值的比重一直呈增長趨勢(圖4),由1998年的3.6%發展到2009年的43.0%。棚栽業、林果業等的快速發展,不僅增加了農業產值,還帶動了工副業如運輸業、倉儲業、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2009年的工副業貢獻率較1998年增長了14.0%,產業態勢明顯好轉。但是,目前安塞縣農產品大多以未加工的初級產品的形式直接出售,農產品加工業未得到有效發展,農產品后續產業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退耕還林(草)工程實施以來,安塞縣農業正逐步由傳統的以糧食生產為主的生產結構向以植樹造林種草為主,強調生態、經濟雙重效益的生產結構轉變。隨著農林牧產業結構的調整,安塞縣商品型生態農業產業的布局也表現出一定的規律。目前,形成了三種農業產業布局模式[13,18-20]:¹以種植大棚蔬菜、瓜類等經濟作物為主,并結合城鎮需求發展工副業和服務業的/農)副0型)))主要位于城鎮或交通主干道周邊區域;º充分利用林草資源發展養殖業和林果業的/果)農、草)牧0型)))距城鎮或交通主干道較遠,區位優勢不明顯;»農用地一般以梯田和山坡地為主或全部為山坡地,主要利用有限的耕地資源種植糧食作物,開發山地林草資源發展林草畜牧業的/林、草)牧)農0型)))遠離城鎮或交通主干道,其區位處于劣勢。據調查,退耕還林(草)工程實施以前,由于種植業規模大,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相對較少,如今大規模的退耕還林(草)使耕地面積減少,農業勞動強度降低,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勞動力比重越來越低,由1998年的85.83%減少到2009年的64.45%(表1),部分農民從繁重的農業生產勞動中解脫出來,加快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的轉移,擴大了農民增收的途徑和渠道,加上退耕補助的發放,農村人均收入有了較大增長,2009年農民人均收入4646元,是1998年的3.1倍(表1)。退耕還林(草)工程,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在短期內顯著地促進了勞動力就業結構的變化和農民收入的增加,加速了商品型生態農業建設速度,農村經濟增長對農業的依賴程度逐漸降低[21],農村水利、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農民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全面推進了農村社會發展。2009年安塞縣農村城鎮化率為24.9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83萬元,農村社會保障得到加強,其覆蓋率達到21.40%,農村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通過以上分析,退耕還林(草)工程的順利推進對于安塞縣商品型生態農業的快速發展表現出了明顯的正效應,農業資源承載力明顯增大,為其后續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農業產業內部結構有進一步優化升級的空間。但由于相關政策對資源開發利用的限制和強制作用,造成了農業資源的閑置和浪費,相關產業發展緩慢,產業鏈建設相對滯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商品型生態農業發展速度。以草畜業為例,由于退耕還林(草)政策要求封山綠化、禁止放牧,畜牧業規??s小,原有草畜產業勞動力大量轉移,畜牧業產值比重明顯下降(圖3),出現了牧草資源大量閑置和浪費的現象。據近年來的農戶問卷調查資料,在保證草地資源不退化而又不大量浪費的前提下進行舍飼養殖,2005年以來平均每年每公頃人工草地可承載15只羊或3頭大家畜(牛、馬、驢、騾),天然牧草地可承載5只羊或1頭大家畜(牛、馬、驢、騾)。根據當年實有牧草地面積和大牲畜與羊的實際數量之比,計算出草地理論最適載畜量(表2),可以得出,2005年實際畜牧量占理論最適承載量的比例最大(42.96%),2008年僅占理論最適承載量的19.36%,因此,安塞縣利用草地資源擴大畜牧養殖業規模的空間很大。由于封山禁牧絕對化,人工草地以外的林草資源基本得不到開發利用,舍飼養殖前期成本投入較大等因素,影響了農民的積極性,導致畜牧業規模較退耕前大幅下降,林草資源后續產業鏈建設緩慢,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商品型生態農業的快速發展。
安塞縣自1999年實施退耕還林政策以來,緊緊圍繞棚栽、草畜、林果三大主導產業,制定了多項扶持優惠政策,積極引導和調動農民群眾發展主導產業,其商品型生態農業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村社會的發展進步,對退耕還林(草)工程的順利推進和實施效果的鞏固,起著積極的響應作用。商品型生態農業的發展能有效促進退耕還林(草)工程的順利推進,是退耕還林(草)成果鞏固的有力保障。根據2010年7月安塞縣農戶問卷調查資料(此次農戶調查共涉及安塞縣南中北3個區位12個鄉鎮的51個行政村,共獲得調查問卷435份),約90%的退耕農戶反映,一旦政府停止補貼,現有基本口糧田產出的糧食難以維持生計,可見,退耕農戶對退耕補助到期后的長遠生計和經濟收益保障問題最為關注,如果退耕農民長期找不到新的收入增長點,那么,林草地復墾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退耕成果的鞏固與可持續性問題歸根到底是退耕農民是否會復耕的問題,而農村經濟收入是否增長、農民經濟狀況是否得到了改善成為退耕還林(草)成果鞏固的關鍵[21-22]。商品型生態農業的發展,通過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積極培育新的替代產業,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農民增收對耕地的依賴性減小,從長遠上解決了退耕農戶的生計與經濟收益問題,防止了退耕地復墾現象,保障了退耕還林(草)工程的順利進行,有效鞏固了退耕還林(草)成效。而且,隨著商品型生態農業的發展,產業鏈網結構得以延伸,產生了新型生態農業生產模式,從另一個角度鞏固了退耕還林(草)成果。例如,隨著退耕還林(草)政策的逐年推進,安塞縣畜牧業規模明顯縮小,而蔬菜大棚的規模不斷擴張,現有農家肥已遠遠不能滿足大棚蔬菜的需要,肥料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棚栽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與其需求相適應,商品型生態農業山地生態循環模式發展起來,通過在山頂舍飼養殖來解決山腰蔬菜大棚肥料短缺的問題,并配套沼氣設施,實現了沼渣還田、沼液施肥、沼氣照明做飯的生態循環,不僅解決了蔬菜大棚肥料短缺的問題,還解決了農民的薪柴問題,防止了農民上山砍柴伐薪的現象,有效鞏固了退耕還林(草)工程的實施效果。另外,退耕還林(草)過程中,安塞縣按照商品型生態農業的理念,始終堅持鞏固退耕還林(草)成果與解決退耕農戶長遠生計相結合,生態改善與農業發展相結合的原則,逐步建立起促進生態改善、農民增收和經濟發展的長效機制。通過加大基本口糧田和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加強農村能源建設,推進生態移民,全面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調整退耕還林(草)規劃,繼續安排荒山造林計劃,對開發建設項目等占用的退耕還林地采取異地恢復造林措施,發展大棚蔬菜等后續產業等來保證退耕還林(草)工程的順利推進和成果的有效鞏固。
關鍵詞:生態農業;現代農業;激勵機制
一、生態農業內涵與特征
1971年美國土壤學家沃•艾伯奇首次提出生態農業的概念,1981年英國農學家沃•克•沃辛頓進一步明確定義生態農業為“生態上能自我維持低輸入、經濟上有生命力,在環境、倫理和審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農業”[1]。1980年我國學者葉謙吉對生態農業定義為“從系統思想出發,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以期獲得較高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2]??梢姡l展生態農業,目標是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統一,目的是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手段是利用現代農業科技。其特征如下:
(一)生態農業具有生態性與可持續性
生態農業以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為目標,提倡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農藥等化學物質,注重農業生產的生態性、農業資源的永續利用和良性循環,使農業生產走上生態、持續、協調發展的軌道。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改良土地,降低農村水資源污染程度,能有效減緩現代農業生產帶來的農業、農村自然生態環境惡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
(二)生態農業具有綜合性與高效性
生態農業以大農業為出發點,強調農業生產的整體性、協調性、循環性、再生性,注重農、林、牧、副、漁各業相互協調和全面發展,具有多層次、多結構、多功能的綜合農業生產體系特征。生態農業通過物質能量循環,實現了廢棄物的轉化再利用,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實現了農業生產的高產出、高效益、少污染。
(三)生態農業具有地域性與多樣性
農業生產表現出一定的地域和多樣性,主要由地域自然環境、資源稟賦、氣候條件等因素決定的。生態農業是在充分吸收傳統農業精華基礎上發展形成的一種現代農業形式,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多樣性特征?,F階段,我國在生態農業發展中,各地立足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域優勢,發展了適合本地域特色的各種類型的生態農業模式,體現了生態農業的區域性與多樣性。
(四)生態農業具有外部性
就生態農業生產過程看,生態農業、生態農業技術、生態農業產品都具有準公共產品的屬性,具有外部性特征。其外部性體現在農業生產者利用生態農業技術發展農業,具有降低水土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同時還體現在綠色、有機、健康的生態農產品對人類健康的貢獻。另外,農戶最初采用新品種和新技術是對生態農業技術的一種推廣,但采用新技術投資無法從其他農戶那里取得補償,又無法限制其他農戶模仿性消費,因為一旦推廣就可以被許多農戶同時消費,且每增加一個消費者的邊際成本為零。
二、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現狀
我國生態農業建設經過近30年的探索和發展,其范圍不斷擴大,生態農業發展模式與技術不斷提升。2009年駱世明將生態農業分為景觀模式、循環模式、立體模式、食物鏈模式和品種搭配模式等5種生態農業模式類,在此基礎上將每一種生態農業模式類再劃分為若干個生態農業模式型。2002年,農業部在全國范圍遴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十大類型生態農業模式,并建立示范基地進行推廣。近年來,我國生態農業建設從生示范縣逐漸擴大到生態農業建設示范市,建立了國家級生態農業示范縣100多個、省級生態農業示范縣500多個、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生態農業試點達2000多個。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費者對綠色、有機農產品需求的增加,生態農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生態優勢將越來越多的轉化為經濟優勢。
三、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的現實困境
(一)激勵和補償機制缺失,影響了生態農業推廣普及
生態農業實質上是勞動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生態農業農民投入的勞動量大,投入技術多、成本相對較高、風險也大。而生態農產品具有外部性特征,生態農產品定價過高,消費者需求不足,難于銷售,只能采取略高于傳統農產品價格,即生態農產品優質不優價,導致農戶獲取的經濟效益低。由于我國農產品價格機制的缺陷,使得農戶生產生態農業產品獲得的個人福利小于生態農業產品對于全社會提供的福利,使農戶發展生態農業的外部正性沒有體現。另外,我國發展生態農業政策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補償機制,彌補農戶外部正收益,同時也缺乏一定的激勵機制,使得農民發展生態農業無法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削弱了農民普及和發展生態農業的主動性、積極性。
(二)社會化小農生產,限制了生態農業發展
我國農業生產模式是以家庭經營為主的小農生產,徐勇、鄧大才、劉金海等學者針對現代農業生產特點及農民演進特征提出了“社會化小農”,并認為“社會化小農”作為現代社會農民演進的新形式,具有農業生產的社會化和決策化特征,是生態農業發展的主體?!吧鐣∞r”在農業生產中的社會化生產決策的基本前提是獲取更多經濟利益,一般根據自身經驗進行分散性和獨立性生產決策,這種家庭經營為主的小農生產“小規?!⊥度搿睂е隆暗彤a出—低效益”,致使農民從事生態農業生產所獲取收入達不到他們所期望的經濟效益,影響了農民發展生態農業的積極性?!吧鐣∞r”分散經營農業生產方式限制了生態農業發展。
(三)“均田制”土地制度,阻礙了生態農業規?;洜I
從綜合性與高效性的角度看,只有在一定大的區域范圍內,生態農業的生態系統才能發揮出其應有的功能和效益,即發展生態農業要規?;N覈r業生產耕地面積按人均比例平均分配的,受這種“均田制”土地制度的影響,我國農戶平均耕地面積僅有0.4hm,且耕地面積呈進一步縮小趨勢。同時,農用耕地按“均田制”分配時,采取不同質量等級的土地分別進行平均分配,農戶耕地面積被小塊分割,使農戶生產經營極不方便。近年來,有部分農戶通過土地流轉獲得一部分耕地面積,絕大部分仍為小規模生產,這種以農戶為單位小塊分割農田的生產經營方式限制了生態農業的發展和規模化建設,使我國生態農業發展仍處于小規模的、零星的、低層次的狀態。
(四)現代農業技術“新式粗放式”應用,進一步污染農業生態環境
從生態和可持續角度看,生態農業倡導農戶在生產過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農藥等物質,關鍵是生態農業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傳統農業技術推廣主要指蔬菜的新式育苗、農作物的新品種采用及農業機械化使用,以提高農業產出。農業生產種植采用家禽肥料+化肥,主要采用人工方式種植、除草、收割;農業蟲災泛濫采用大量人工投入治蟲?,F代農業生產整個過程都融合了現代農業科技技術,采用“新式粗放式”方式。大棚蔬菜從種子選擇到菜苗孕育,再到蔬菜采摘,多采用先進現代農業技術,同時在整個過程都有價格較低的高倍農藥被使用,致使蔬菜幾乎見不到一個蟲洞;農作物種植除草工作只需要一袋高劑量除草劑就能解決,整個農作物生長過程中根本不需要人工除草。農業生產中這種過量使用化肥、農藥導致土壤退化、土地及水資源污染嚴重,使得原本脆弱不堪的農田生態環境更加難以為繼。顯然,現代農業技術“新式粗放式”推廣應用,進一步污染農業生態環境,與生態農業發展要求相去甚遠。
四、我國發展生態農業的對策
(一)建立發展生態農業的激勵和補償機制
生態農業的效益包括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通過市場機制只能實現生態農業的經濟效益,現階段我國生態農業發展處于起步階段,要實現經濟、生態效益,政府的支持和引導必不可少的。因此,政府應建立發展生態農業的補償和激勵機制。一是制定和完善生態農業財政補償政策及相互配套措施。建立生態建設專項基金,實施有利于生態農業發展的強農惠農政策,加大對生態農業在稅收、金融等政策上傾斜。同時,地方政府實行配套資金支持等。二是建立發展生態農業的利益誘導機制,通過利益驅動使農業生產者積極主動發展生態農業。加大對有利于生態農業建設行為進行資金補貼和技術扶助,如良種補貼,綠色、無公害種植補貼,同時加大技術部門在技術上的免費指導和服務。
(二)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分配及產權制度
依據生態農業特征,發展生態農業的農田土地一般生產經營周期期限比較長、投資成本較大、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弱,市場風險較大。因此,為了鼓勵農戶發展生態農業,鼓勵其增加農業資源投入、積極主動采用生態農業新技術,政府應適當延長生態農業戶的土地經營承包期,為此,一要盡快完善農村土地產權制度,使生態農戶對土地的使用權拓展到實際上的占有權,即農戶在土地承包期限內,對其所承包土地有實際上使用、占用、收益和處置權,集體只是保留法律上的最終歸屬權。二是農村農用耕地按“均田制”分配時,推行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政策。通過土地產權制度的完善,穩定土地使用權,延長農戶對土地投入的利用效率,從而有利于促進生態農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三)加大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力度,強化生態理念
生態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一方面要普及農業科技知識,另一方面要強化農戶的生態理念。一是加大生態農業技術及生態理念宣傳。利用互聯網、電視進行宣傳農業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對生態環境及人類健康產生的危害。二是推廣新農藥和綠色有機肥。鼓勵引導企業充分利用畜禽糞便生產商品有機肥,鼓勵廣大農民使用商品有機肥,具有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新農藥,大幅度減少農藥的濫用和亂用。三是加大生態農業科技培訓力度。政府牽頭組織各類科技培訓,提高農民對農業科學技術的接受能力,鼓勵科技人才推廣生態農業實用技術,引導農戶采用農業科技新技術、新成果來提高生態農業及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及市場競爭力,促進生態農業持續發展。
(四)通過生態農業示范基地,推廣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具區域性與多樣性特征,我國區域差異性大,各地自然條件、生態環境、資源狀況不一致,各地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條件選擇“最佳”生態農業模式,并建立生態農業示范基地進行推廣應用。一是加強生態農業試點示范建設,利用生態農業建設基地,建立生態農業模式并形成配套技術,為推進生態農業建設奠定基礎。二是繼續堅持已經開展的生態農業試點縣建設。遴選出生態農業模式好,配套技術先進的示范基地,通過以點帶面方式,由“縣—市—省”的方法進行推廣,直至推廣到全國。三是鼓勵企業自建生態農業基地。引導和鼓勵有實力的企業依托“企業+基地+農戶”的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帶動農戶實現生態化種植養殖,使自己有穩固的基地和農戶群,并實現已有非生態型農業基地向生態型農業基地轉變。
參考文獻:
[1]劉秀艷,王麗靜.再論生態農業的內涵及特征[J].中國市場,2008(1):108.
[2]鄭軍,史建民.我國生態農業研究述評[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2007(1):93.
[3]張燕.我國發展生態農業保障制度研究[J].農村經濟,2010(5):103-105.
[4]駱世明.論生態農業模式的基本類型[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9(3):406-409.
[5]黎振強,楊新榮.生態農業投入產出的經濟利益誘導機制研究[J].經濟問題,2014(12):104-109.
【關鍵詞】綠色食品;生態農業
我國是一個典型的人均資源少的農業大國,近年來隨著環境的變化,我國傳統農業遇到了嚴峻的挑戰。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的需求。就必須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農業的發展為生產和開發綠色食品提供了基本條件,綠色食品又提高了生態農業的經濟價值,是生態農業建設成果的載體。要發展綠色食品必須發展相應的生態農業。
1.生態農業是發展綠色食品的前提和基礎
生態農業是指在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態學、生態經濟學規律,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集約化經營的農業發展模式,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綠色食品是指在無污染的生態環境中種植及全過程標準化生產或加工的農產品,嚴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質含量,使之符合國家健康安全食品標準,并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食品。綠色食品的開發特別強調以市場為導向,以無污染的原料基地為基礎,以環境監測、食品檢測為保障,以教育培訓和宣傳為推廣手段。在開發過程中必須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和科學合理的耕作技術為其前提條件。生態農業在我國的全面實施和發展,為綠色食品開發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集中表現如下:
其一,有利于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加快“兩高一優”農業的發展進程。其二,通過加強農村科學、技術、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民整體素質的提高,為綠色食品工程的實施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其三,通過貫徹因地制宜的原則,調整農業結構和生產布局,使農業生產更趨合理,促進農業生態的改善和提高。其四,有利于充分發揮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巨大作用,不斷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勞動生產力水平,從而有效提高農畜產品的產量、質量和效益,并向深加工、精加工方面拓展,為綠色食品的開展服務。
我國生態農業強調農業生態環境的綜合整治,強調合理使用農藥、化肥、農膜,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開展生態工程建設,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這些措施恰恰符合綠色食品生產的要求。因此,可以說搞好了生態農業也就為開發綠色食品提供了所需要的基本條件,綠色食品的生態環境質量就得到了保證。
2.綠色食品是生態農業成果的載體和橋梁
2.1推廣綠色食品技術有利于生態農業建設
發展綠色食品要求有一個良好生態環境的生產基地,要求有一系列的質量標準和生產技術操作規程。這些生產技術操作規程,是對綠色食品生產從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控制。發展綠色食品的這些標準規程和措施的目標是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工業“三廢”、生活“三廢”和化肥、農藥等的污染。推廣綠色食品的生產技術操作規程,有利于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有利于防止和減輕環境污染。發展綠色食品的生產技術操作規程、標準和技術措施與生態農業建設的基本理論、原則和本質特征是一致的。發展綠色食品與生態農業建設是辯證統一的。因此,推廣應用綠色食品的生產技術操作規程、標準和技術措施,有利于促進生態農業建設,有利于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2綠色食品是生態農業成果的載體和橋梁
生態農業建設的目的:一是要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取得良好的生態效益;二是要用過生態農業建設,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生態農業建設追求生態效益是前提,是正確的,但生態農業建設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追求生態效益,在生態效益的同時也要追求經濟效益。追求經濟效益是目標,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條件,是為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后勁。這就進一步說明了生態農業建設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目標是為了長遠的經濟效益。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了兩種傾向,一種是急功近利,忽視生態效益,只顧目前的經濟效益,所以導致了破壞環境、污染環境、犧牲環境去千方百計獲區經濟效益,這種效益是不會長久的,必然會導致大自然的報復。另一種傾向是生態農業建設重視了生態效益,而經濟效益研究不夠,重視不夠。而農民致富的現實矛盾如果不能很好的解決,則群眾對農業生態建設的積極性就會下降。而綠色食品是解決生態農業建設以生態效益為基礎,達到經濟效益為目標的有效途徑,是生態農業建設將生態效益成果轉為經濟效益成果的良好載體。生態農業建設促進了綠色食品的發展,通過了綠色食品無污染、安全、優質、營養的特點,提高生態農業試點農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提高生態農業試點的農業經濟效益,促進生態農業試點區的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通過發展綠色食品,又可促進生態農業建設,兩者是相互促進的,是相輔相成的,是相互一致的。因此從中可以看出,發展綠色食品可以體現生態農業的成果,綠色食品是生態農業成果的載體,是生態農業和市場農業連接的橋梁。
3.生態農業的模式適合綠色食品的開發
生態農業的核心可以看成是生態工程在農業上的應用。因此結合生態農業典型模式進行綠色食品生產和開發對我國農業的發展特別是綠色食品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中,成功的運用和總結了許多典型的生態模式。如多樣性、有序性增強抗災力的生態模式:該模式強調農業生物多樣性和有序性,從而有效地控制了病蟲害的發生,以減緩由于濫用化學農藥所引起的環境污染;物質循環利用的生態模式:這種模式主要是種植業、養殖業內部物質的循環利用,所謂“種、養”結合物質循環利用,是將“種、養、加工”三結合物質循環利用和“種、養、沼”三結合的物質循環利用做到科學合理、實用、配套;清潔工藝模式:工廠排出的余熱,釋放的二氧化碳、硫和氮化合物等通過回收和凈化加工利用,這種兼顧生產和環境的工藝被稱為清潔工藝,若干工藝所構成的工程體系,被稱為清潔工程。這些模式為我們開發綠色食品提供了良好條件和實用技術,它們既可以直接用于開發某種綠色食品,又可以根據一般原理和某些綠色食品的特殊要求因地制宜地加以創造性的重新設計、組裝,已形成新的優化生態模式。
生態農業是指在生態上能夠自我維持,低輸入,經濟上有生命力,在環境、倫理和審美方面可接受的新型農業。它在實踐上力圖克服“石油農業”所帶來的危機,其目的是企圖將農業建立在生態學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石油化學基礎上。實際上,生態農業源于生態學思想對農業生產的指導,要求人們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利用動物、植物、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也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實行無廢物生產和無污染生產,提供盡可能多的清潔產品,滿足人民生產、生活需要,推動鄉鎮規模經濟的發展,同時創造一個優美的生態環境。同時我們也要深刻認識到生態農業是一個農業生態經濟復合系統,將農業生態系統同農業經濟系統綜合統一起來,以取得最大的生態經濟整體效益。它也是農、林、牧、副、漁各業綜合起來的大農業,又是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綜合起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現代農業。生態農業對于調整農村經濟結構、保護自然環境、提升農民生活品味具有重大作用。
我國在發展生態農業的過程中,取得了一些經驗,但是總體水平不高,推廣力度不大,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農民科技素質差,影響生態農業普及。生態農業發展需要高科技的支撐,是傳統農業無法企及的。而我國的農民長期受傳統農業的熏陶,滿足于吃飯問題,對農業科技發展關注程度普遍較低,主動適應生態農業發展的意愿不強,嚴重影響了生態農業的推廣。
二是農村土地分散,制約生態農業推廣。我國實行分田到戶的生產責任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時代的發展推動了農村溫飽問題的解決,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小而散”的農村生產力,嚴重滯后于規模化發展的時代需求。而生態農業追求的是規模效應,帶動整個農村轉變生產方式。
三是農村人才流失嚴重,制約生態農業發展。生態農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參與,而我國由于受城鄉兩元化發展的影響,農村人才大量涌入城市,造成農村空巢化嚴重。如何吸引人才回歸,參與生態農業建設,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問題。
四是生態農業發展周期長,經濟效益顯現慢。生態農業是一個系統工程,追求的是規模效應,經濟效益的顯現不會立竿見影,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造成農民投資生態農業的意愿不強。
以上問題導致生態農業發展舉步維艱,如何走出困局,找到一條在農業生產實踐中形成的兼顧農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生態農業發展之路,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課題。筆者認為,破解以上問題必須貼合我國農村實際,穩步推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解決:
一、大力宣傳生態農業的優勢,提升農民對生態農業的認識。
生態農業理念先進,農民有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對于落后地區和發達地區的農民,要區別對待,不可一刀切。如果搞強制執行,那樣會挫傷農民發展生態農業的積極性,反而事倍功半。發達地區的農業,機械化程度高,農民素質高,接受能力強,適合搞大規模的生態農業園區建設。落后地區的農民,機械化程度低,適合因地制宜推廣特色生態農業小區。
二、以工業化的思維運作生態農業,提高生態農業區的農民收入。
傳統農業以家庭為組織,主要種植糧食農作物,品種單一,主要滿足于家庭飲食需要,不能很好的挖掘土地潛力,不能綜合利用好當地的自然資源。工業化思維講究“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具有超前的規劃意識,按現有的財力、物力和技術條件編制年度實施計劃,本著邊規劃,邊建設,邊受益的原則,由近及遠,由簡到繁,逐漸落實規劃的目標,從而很好的推動生態農業沿著科學化、規?;?、持續化發展。農業生態系統是受人工控制的自然、經濟、社會的復合系統,制定規劃時要以生態學原理和經濟規律為指導,用系統、整體觀念,進行全面規劃,做好總體布局。合理安排,統籌兼顧,協調農業內外各部門之間的關系,發揮系統的整體功能,實現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的同步增長。
三、以新型合作社發展作為契機,拉動農民參與生態農業建設的積極性。
農村新型農村合作社這幾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普遍得到農民的理解和參與,對于下步生態農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農村合作社具有整合和帶動作用,操作模式靈活多樣,但是標準統一,運作規范,有效解決了農村分散經營的不足。把農村合作社的先天優勢與生態農業的先進理念融入農業發展,是帶動農村發展的一劑良方,也是適合我國農村實際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四、搭建農業科技平臺,培養新型農民。
針對當下我國農民科技素養普遍較低,生態意識普遍不強的實際,政府應該主動作為,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科技難題。搭建科技平臺,加大投資力度,提高農業科技人員的待遇,是吸引人才回歸農業的一個重要方法。讓科技人才愿意留在農村,對于提升農業的科技含量,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具有重要作用。生態農業產出的有機食品一旦經過認證后,在國內外的市場上都有很高的認可度,有機產品的價格要比普通農產品高上不少,而生態農業的立體養殖方式能夠有效的增加單位面積的總物質的產量,這樣就能有效的提高農民收入,同時生態農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這樣就能夠顯著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問題。
生態農業不僅僅是觀念和理想,更是現實中迫切需要實現的實踐產物,它遵守了科技原則、效益原則更富有文化內涵,對于我們一個發展中的農業大國提高農民收入、提升農業質量、發展農村經濟具有重要作用。政府與民間互動,破解生態農業推廣難題,是當代中國責無旁貸的任務。
參考文獻:
(一)生態農業產業化的概念
生態農業產業化實際上就是生態農業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有機結合。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精髓是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的一體化經營,延長產業鏈,提高效益。生態農業的精華則是生態學原理和生態技術的運用。如果我們把這兩方面結合起來就可以克服二者各自的局限性,既兼顧了生態的良性循環與維護,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又獲得了規模效益。因此,有學者把生態農業產業化定義為:生態農業以產業化經營的方式來規劃、布局、組織與運作。具體說就是把綠色農產品生產作為一個產業,以市場為導向,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并重,以綠色農業技術體系為主要依托,實現種養加、產供銷、農工商一體化經營。
(二)生態農業產業化的意義
第一,實現綠色農產品的規模化、專業化生產。小規模、低循環、低效益是我們生態建設的一大特點。從事生態生產的基本單位是農戶,其生產呈孤立、分散的狀態,生態效益不是很明顯,經濟效益也很有限。而且生態農業的物質循環大多只局限在農業生產體系內,產業鏈單一,缺乏與農業系統外二三產業的結合。那么,如何讓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將綠色產品推向國內外市場呢?答案是采用產業化的經營方式。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能有效地克服小規模分散經營的弊端,通過采用種養加、農工貿和產供銷一條龍的經營體制,可以將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組成一個較完整的產業體系。分散的農戶通過與龍頭企業或農民經濟合作組織簽訂合同的方法組織起來,形成各種不同的專業性的產業鏈條,原來分散的小農戶變成了產業鏈上的一個個“生產車間”,龍頭企業依托市場指揮農民進行有計劃的生產。在種植或養殖的過程中統一生產資料供應,統一技術要求和產品檢測標準,統一銷售。生態農業生產不再局限于一家一戶的生態小系統,而是在更高層次上和更大規模內實現了組織協調。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走的是“小群體-大規模,小農戶-大基地”的發展路子,這種經營方式在總體上既能獲得優質、安全的綠色產品,又能使這一生產產量最大化,從而實現經濟和生態運行的良性循環,實現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的相互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第二,實現綠色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能實現綠色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產品品質和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農業是以高度標準化為基礎生產的,他們從種子選育到播種、收獲、加工整理、包裝上市都有一套嚴格的標準。綠色農產品標準化的核心是建立一整套質量、綠色標準體系和操作流程,建立監督檢測體系,建立市場準入制度,使綠色農產品有標生產、有標上市、有標流通。面對國內外綠色產品市場,特別是國外的“綠色壁壘”,沒有標準化生產是根本行不通的。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能將農民組織起來,通過各類龍頭企業引導,實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做到統一環境標準,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產品檢測,統一產品包裝,統一商標品牌。生態農業的標準化生產,能有效避免農業生產中的環境污染,減少各種添加劑的使用,不用或少用化肥、農藥,提高了綠色農產品品質,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第三,延長產業鏈,實現高效化生產。能提高經濟效益,這是生態農業產業化的特點之一。常規農業產業化把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運銷等環節結合起來,組成規?;I化、市場化的生產體系。而生態農業則強調生物能量的多級利用,廢棄物資源化。生態農業產業化融合了二者的精華,實際上是物質沿著“食物鏈”多次利用外,又沿著“加工鏈”進行了深度加工,多次增值,實現了生態系統的“食物鏈”與經濟系統的“加工鏈”及“銷售鏈”的有機結合。通過“食物鏈”,有機物、廢棄物得到了多級利用,既提高了利用效率和投入產出率,又避免了環境污染,節約了資源,取得了生態效益?!凹庸ゆ湣本褪歉鶕袌龅男枰?,對綠色農產品進行多級加工,開發出新產品、新產業,延長產業鏈。而綠色農產品在深層次加工中則不斷增值,獲得較高的生產率和經濟效益?!斑\銷鏈”則是綠色產品運輸、銷售環節,通過“運銷鏈”綠色產品再次獲得收益。由此可見,生態農業產業化的高效益主要來源于生產、加工、運輸的一體化經營,尤其是其中的加工環節。沒有生態農業的產業化就沒有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就沒有生態農業的高效益,生態農業就難以擺脫困境。
第四,提高農民素質,增加農民收入。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條件。產業化經營組織已經成為培養新型農民的基地。龍頭企業與農業科研單位、高校有長期穩定的聯系或者他們自己就有研發機構。為了進行標準化、專業化生產,為了適應市場的需要,他們會經常推出新品種、新技術。為了讓農民生產出符合要求的農產品,龍頭企業會利用各種培訓資源對農民進行技能培訓。企業化管理、市場化經營以及龍頭企業的培訓必將改變農民的思想觀念、經營理念,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生態農業產業化把“小農戶”、“小生產”與“大市場”聯系起來,把現代工業和生態農業聯結起來,最終擺脫了以前生態農業低效益的困境。常規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各參與主體要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關系,要“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二、總結
1 生態農業與植物保護技術的概述和理念
生態農業是當前農業發展的主要趨勢,它是指在不損害環境和不影響生態發展的前提下,結合現代科技成果與傳統農業經驗,融合生態學等理論知識,建立起來的一種新型的農業生產模式。生態農業的發展應具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基于生態農業的發展要求,傳統的植物保護技術需要進行一定的發展創新,以達到有效防止病蟲害的目的,同時還要注意減少環境污染,降低成本,提高農業質量,實現傳統農業向綠色、無公害、可持續的方向上發展。
作為生態農業建設發展的重要內容與條件,植物保護技術運用的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植物保護技術的快速發展改變了植物保護手段。在傳統的植物保護方式中,為了處理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危害,常采用噴灑農藥的手段來殺菌,而化學農藥含有有害物質,存在污染,影響農業生產質量,而對植物保護技術的創新應用則避免了傳統植物保護方式的弊端。植物保護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生態農業的發展。植物保護技術可以減少病蟲害給環境帶來的污染,同時技術本身也對生態環境沒有過多的負面影響,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保護技術水平的提高也降低了農業成本,提高了農業發展質量,降低了病蟲害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2 植物保護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運用
2.1 “三誘技術”的運用
所謂的“三誘技術”,具體就是指頻振式殺蟲燈、黃板和性誘劑。頻振式殺蟲燈屬于一種物理方法,誘殺害蟲時主要使用到了光、波、色、味4種方式。該項技術的效果目前已經得到普遍的認可,殺蟲范圍和殺蟲量都極大,同時還具有無污染,無毒害等優勢,安全性好,有利于降低蟲害所帶來的威脅,綜合效益好,可以在生態農業中推廣應用;黃板誘殺技術是一項物理防治技術,是利用害蟲趨黃性特點來對趨黃害蟲進行誘殺。在傳統的葉莖類植物防治中,農藥藥性大,不符合生態農業理念,而黃板技術的應用則具有綠色環保、成本低等優勢,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性誘劑是當前植物保護技術中的一項新型綠色防控技術。
2.2 防蟲網阻隔技術的運用
防蟲網阻隔技術屬于物理手段,顧名思義就是利用防蟲網對害蟲進行阻隔,防止其進一步危害和繁殖。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一般采用22目防蟲網即可。通過在生態農業中運用防蟲網阻隔技術,其價值意義主要表現在2個方面,可以有效阻隔害蟲繁殖,達到植物保護的目的;可以適當調節環境中的溫度和濕度,對炭疽病、軟腐病等方面的問題具有一定的預防效果。因此綜合來看,防蟲網阻隔技術的運用符合生態農業的發展理念。
2.3 其它植物保護新技術的運用
隨著生態農業的蓬勃發展,各種植物保護技術也在不斷創新進步,各種植物保護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也開始被廣泛應用。實際上在實施植物保護過程中,不能單一依靠某一項防治技術,要想提高防治效果,需綜合物理、化學、生物、生態等多種手段,確保植物保護的效果。
要加強對生態農業和植物保護技術的宣傳教育力度,使農業人員對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和具體手段有充分了解,為植物保護工作打好基礎。各地可以考慮建立病蟲害測報系統和監測點,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將植物保護預防工作做好。各地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建立植物保護工作隊,向農民普及介紹相關技術,提供專業服務,打造科學防治體系。
[關鍵詞]生態農業;農業經濟;生態環境
科技水平提高不但帶動了社會經濟發展,還推動了我國農業更好地發展。社會經濟發展不但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還帶來了嚴重的能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經濟增長和環境惡化之間的矛盾愈加激烈,這也給我國農業發展造成了嚴重的阻礙,發展生態農業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推動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1發展生態農業的意義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最嚴重的問題便是資源短缺。人口持續增長,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農業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隨意地使用農藥和化肥,導致我國水源、空氣以及土壤都出現了嚴重的污染,發展生態農業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更好地開發我國的農業資源,切實提高農業生產綜合效益,給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我們必須認識到生態農業發展的意義,并采取措施推動我國生態農業更好地發展。
2生態農業給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造成的影響
雖然我國幅員遼闊,面積非常大,但是我國同樣也是個人口大國,人均耕地面積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農業資源的缺少也給我國農業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我國想要更好地發展農業,便必須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資源。生態農業出現能夠很好地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讓農業經濟增長更加合理,其對于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影響重大。
2.1生態農業能夠推動我國農業發展的進程
生態農業這種模式是由多種技術和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能夠將當前最先進的農業管理理念和農業科技技術結合在一起[1]。實施生態農業的時候,必須做到因地制宜,根據所處地區的資源優勢以及農業特點來進行農業活動的選擇。當前社會發展形式多變,在生態農業實施的時候,需要根據生態環境效益來及時地進行農業生產方式的改變,只有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才能夠在確保農民經濟效益的同時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生態農業模式在我國應用,不但提高了我國的農業經濟效益,還提高了我國的農業生產效率,加快了農業現代化進程,對于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2.2生態農業能夠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
生態農業的發展能夠更好地開發利用資源,能夠切實提高我國農業資源的實際利用效率。對于農業發展而言,農業資源是其基礎,經過長期的發展,我國農業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也采取了相關的措施控制經濟發展所產生的垃圾,也減少了農業垃圾。此外,我國還非常重視水資源的節約,切實提高了水資源使用的效率,從而給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推動了生態環境以及農業經濟更好地發展。
2.3生態農業能夠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發展生態農業不但能夠幫助農民提高其經濟收入,還能夠切實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益。生態農業發展到現在,轉變了我國農業生產方式,進行了農業資源的合理開發,切實擴大了應用農業資源的相關范圍。生態農業引進了各種先進的生產設備和農業種植技術,也進行農業發展形式的改革和創新,切實提高了我國農業生產的效率,水土資源也得到了比較合理的使用。這些措施,能夠推動綠色農產品的生產,能夠在提高農產品質量的同時,提高其銷量,切實提高農業生產綜合效益的提高,能夠推動我國農業經濟更好地發展。
2.4農業生態經濟能夠推動我國新農村建設更好地進行
由于受到金控農產品的影響,我國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價格非常低廉,這不但會給農民經濟收入造成影響,還會給我國農村經濟更好的發展造成較大的影響。生態農業的發展,導致了我國農產品種類不斷地增加,市場對于我國農產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地增加,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經濟收益也有了明顯增加,這也推動了我國新農村建設更好地進行。
3做好生態農業建設推動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策略
生態農業發展對于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所以,我們必須認識到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做好生態農業建設,給我國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實現奠定良好的基礎。
3.1進行農業產業化結構的優化
想要推動我國農業更好地發展,便必須對我國農業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有明確的認知,從而推動我國農業產業化更好地發展,讓其產業化結構更加合理[2]。在實施生態農業的時候,必須做好市場調研工作,并根據市場的實際需要及時地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盡量根據當地的特色來進行特色農業的發展,進行一體化生產模式的構建,實現從生產到加工出售整個過程的優化。此外,還應該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可以從發展的角度看待問題,合理地利用農業資源,從而將農業經濟利益和環境利益更好地結合在一起。
3.2進行生態景觀以及旅游行業的協調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進行,農村旅游行業也有了快速的發展,在生態農業發展中,生態田園風光成為了重要的項目。當前,農村出現了很多農家樂項目,城市的人們也能夠短暫地離開城市,進入到農村更好地感受和擁抱大自然。所以,在進行生態農業發展的時候,必須認識到綠色旅游項目的重要性,農家樂能夠將農村經濟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更好地結合在一起,吸引更多的游客走入農村,更好地感受農村。當前,我國農村旅游行業以及生態景觀建設方面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我國生態農業將來發展趨勢也會愈加多元化,能夠切實提高農村資源的實際利用效率,推動我國生態農業更好地進步和發展。
3.3重視生態農業發展融資及投資體系的完善
發展生態農業本身便是符合我國新時期農村社會發展要求的,并且國家也給我國生態農業更好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給生態農業資金吸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就當前而言,我國生態農業無論是投資體系還是融資體系的建設都不夠完善,這也導致了資金投入還無法滿足生態農業發展的需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重視投資體系和融資體系的完善,能夠更好地吸引一些外來資金,切實提高資金利用的實際效率。涌入較多的外來資本,不但能夠更好地開拓新市場,還能夠推動我國生態農業建設更地進行,給我國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實現奠定良好的基礎。
3.4推動農產品國際化發展的實現
生態農業的發展,不但增加了農產品生產的品種,還增加了農產品生產的數量,想要切實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必須保證銷售的合理性。在生態農業發展的過程中,若是僅依靠國內銷售是無法滿足相關要求的,想要推動我國生態農業更好地發展,便必須實現生態農業銷售的國際化[3]。隨著科技的進步,網絡和交通行業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生態農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將信息化手段運用進來,做好農產品的營銷工作,并在國內和國外同步的進行銷售,從而切實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益,保證農民的經濟利益,提高我國農業的綜合實力,給我國農業更好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