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8 09:40: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地形測繪學習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測繪工程技術專業培養能力
1.具備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2.具備建立區域大地控制網能力;
3.具備熟練應用測繪軟件完成數字化地圖制圖的能力;
4.具備地理空間數據采集、處理與分析操作能力;
5.具備測繪儀器設備基本檢驗、維護能力;
6.具備測繪工程項目設計實施及相關技術文檔編制能力;
7.具備測繪工程項目管理、組織實施能力;
9.掌握工程施工測量能力。
測繪工程技術專業就業方向
本專業的畢業生主要面向兩大類型的企事業單位或部門:一是鐵路、公路、水利、建筑、電力等工程類項目建設企事業單位或部門;二是測繪、地質、土地管理、城市規劃、房產測量、地理信息系統高科技公司等地理信息獲取及加工的企事業或部門。
畢業后主要在房地產、建筑、計算機軟件等行業工作,大致如下:
1 房地產;
2 建筑/建材/工程;
3 計算機軟件;
4 其他行業;
5 環保;
6 新能源;
7 物業管理/商業中心;
8 家居/室內設計/裝潢。
從事崗位:
畢業后主要從事土建工程師、工程技術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土建工程師;
2 工程技術人員;
3 工程技術員。
測繪工程技術專業就業前景
信息時代已經來臨,我國已經確定了相應的信息產業政策及可持續發展政策,測繪學產業化的趨勢十分明顯,測繪學專業已經從間斷產業效益轉向直接產業效益,而這一轉變為在校的測繪工程專業本、??茖W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前景。
關鍵詞:測繪教育;改革;計算機;輔助教學
【中圖分類號】P20
隨著現代教學手段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現代教育的各個領域都開始引進和實踐先進的教學手段。尤其是計算機科技的迅速發展,多媒體教學技術、網絡教學技術日新月異,并且迅速滲透到現代教育的各個方面。現代測繪學是一門實踐行較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積極的應用新的教學方式,才能更好的展示測繪學的教學內容,提高測繪學教學質量。
一、概述
現代測繪學是研究地理信息的獲取、處理、描述和應用的一門科學。其內容主要包括:研究測定、描述地球的形狀、大小、重力場、地表形態以及它們的各種變化,確定自然和人工物體、人工設施的空間位置及屬性,制成各種地圖(含地形圖)和建立有關信息系統?,F代測繪學的技術已部分應用于其它行星和月球上。
計算機輔助教學是指利用圖、文、聲、影響活動等方式豐富形象的傳達教學內容,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F代測繪教學中廣泛深入的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是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
二、計算機輔助教學在測繪教學中的地位
測繪學教學課程中涉及到很多抽象概念以及空間概念、動態過程。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講這個抽象和動態的概念清晰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因此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困難。針對這一問題,現代測繪學教學方式就面臨著巨大挑戰,改革是必然的,采取計算機輔助教學也是必要的教學手段。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可針對測繪學專業的特點,講抽象、動態的教學內容以語音、圖文、動畫、文字等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營造一種交互式的教與學的環境。
現代測繪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是一個巨大的教學改革,有效的提高了教與學的效率和質量。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在課前做好電子教案,教學時直接通過計算機和投影儀展示教案,省去了在黑板上板書的時間,節約了課堂時間,能使學生在課堂中有更多的時間學習知識,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繁重的板書中解放出來,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知識講解中。這樣課堂時間更多,更有利于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互動。
2.計算機輔助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測繪學中抽象概念和一些動態的過程形象化和直觀化的展現出來。為學生理解和學習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有助于對知識的認知和掌握。
3.計算機輔助教學中,教案運用到一些豐富的圖片和新鮮有趣的教學材料,既能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又能使枯燥的教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其次,教案中可以展現大量的先進的儀器設備的圖片,既彌補了學校資金有限無法購買先進的儀器設備,又彌補了教科書上的陳舊和落后的介紹。
4.計算機輔助教學中還配備了話筒和音箱,能夠使整個大教室的學生都能清晰的聽到教師的講解。其次,投影儀較大,能使坐在最后排的同學清晰的看到投影儀上的教案,使教學效率和質量大大提高。相對于傳統教學方式來講,既省去了教師嗓音不夠大,在較大的教師教學的時候不能使每個角落都能清晰的聽到教師講課,也省去了教師在黑板上面板書,坐在后排的同學可能看不清或者教師字跡較為潦草,導致學生要努力去識別板書。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的應用,很輕松的解決了這類問題,尤其是測繪學需要大量圖表和計算說明,這樣大大的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利于師生互動。
三、計算機輔助教學在測繪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1.培養良好的現代教育理念
計算機輔助教學全方位突破了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和教學思想,所營造的是一種教學互動、真實再現、資源豐富、時空選擇方便、信息處理便捷的素質教育教學環境,使得教與學、師與生之間的關系拓展更加機動靈活、豐富多樣,能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測量學教師正是借助多媒體技術、通訊技術、網絡技術,以及長期使用的幻燈、投影、錄像、視聽系統等現代教學手段,較好地處理了測繪學科與其它學科、理論教學與實踐性教學、傳統內容和現代內容的關系,樹立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意識,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
2.運用多媒體課件提高教學效率
《測量學電子教材》做為測繪學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典范教材給計算機輔助教學帶來勃勃生機,為教師和學生了解、學習測繪新知識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尤其是測繪新技術、新儀器等內容,對于資金短缺、儀器設備落后的學校,是一個較好的解決的途徑。計算機輔助教學在測繪學中的應用適當緩解了學時緊張的矛盾,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其次,計算機輔助教學很好的將控制測量、數字化測圖、施工測量等內容,結合全站儀、GPS等先進儀器和測繪專業軟件,以及現場施工的放樣實例,用多媒體技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斷完善多媒體教學課件。
3.善于利用教學錄像片輔助教學
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選取測量學教學錄像片中的部分內容,結合錄像片備課,采用看講結合的方法,授課前向學生簡要介紹片中的主要內容、重點、難點和應注意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可以直觀、生動、形象的傳授基礎測量、專業測量和現代測繪技術等多個內容。通過計算機輔助教學形式,解決了許多課堂講授中難以講述清楚的問題。同時,在觀看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難以理解和掌握的內容,通過暫停播放功能由教師補充講解,或重復播放相關內容,以便學生及時理解掌握。其中重點內容可靜止畫面,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余地。錄像片播放結束后,教師再次進行歸納總結,通過提問、分析、討論、解答等形式,使學生對所觀看內容初步形成的印象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這樣既可有效發揮教學錄像片的優勢,又能克服其節奏快、思考余地小、消化理解困難等弱點,充分實現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確保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4.利用網絡資源搭起互動平臺
現代測繪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隨時通過網絡信息查詢最新有關資料,了解最新的發展和研究動態。同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與相關的院校和研究機構相互合作,實現科研成果、教學資源的共享。同時也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建立交流互動平臺,讓學生及時掌握最新動態,并且可以互相交流、互通信息,形成良好的師生交流氛圍。
參考文獻
[1]臧德彥、趙吉先.面向21世紀談測量學教學改革[J].測繪信息與工程,1998(增刊):60~62
[2]王曉光.電教片教學中如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J].測繪信息與工程,1998(增刊):73~75
[3]侯寶生.談如何加強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M].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
關鍵詞 高校轉型;工程測量;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4)24-0141-02
Teaching Reforms on Engineering Survey of Non-Survey Specia-
lized Subject based on College Transformation//WANG Haoyu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university transformation, analyzes the existing teaching system in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of the new curriculum, put forward the training mode an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Key words university transformation; engineering surveying; teaching model
隨著《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的出臺,我國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迎來了又一個春天,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適應時展的要求。在高校轉型的大時代背景下,如何培養出適應社會要求的應用型人才是當前高校面臨的最關鍵問題[1]。這種新的形勢對土建類非測繪專業學生的測繪技能的培養提出了挑戰。工程測量是土建類非測繪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必修課和基礎課,廣泛應用于土建相關的各個行業,也是從事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和管理等一系列業務的專業技術人員所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如何讓他們熟練掌握測繪基本技能和知識,這在人才培養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戰。測繪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各個行業的側重點又各不相同,傳統的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如何使工程測量教學模式跟上時展的步伐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1 目前教學模式普遍存在的問題
教學模式單一,專業重點細分不到位 目前的工科類或者開設土建類專業的高校工程測量教學模式單一。土建類專業一般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城鄉規劃、建筑學、工程造價以及勘查技術與工程等[2],課程體系的內容比較單一,遠遠落后于現在的測量科學技術。根據對部分生產單位的調研發現,對土建類非測繪專業人員在測量技術的要求上,主要在于測量儀器的使用、地形圖的應用、施工放樣、變形觀測與竣工測量等。目前的教學模式還是傳統的基于理論課結合課內實驗課程,再加上課程后的實踐實習,教學模式相對比較單一。上述的這些專業雖然都學習工程測量,學習的內容也大致相同,但是各個專業方向對于測繪的應用要求是不一樣的,這就要求各個專業在學習的時候要有自己的側重點。目前的工程測量教學各高校幾乎是基于同一個教學模式,這種粗放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再加上專業重點細分不到位,最終導致工程測量的學科建設不能與時俱進,與社會的需求還有很大的差距。
考核方式單一 在目前的工程測量課程成績評價體系中,評價學生學習好壞的唯一標準就是考試,一般由理論和平時成績各占百分之多少比例來構成。雖然有平時成績,但是平時成績包括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課后作業完成情況以及課程內實驗課程表現情況[3]。一般來講,考試成績都占有60%~80%的比例,這種考核方式實質上就是以考試為主的相對比較單一的考核方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依靠一次理論考試來定學習的好壞,學生的創新思維、動手能力都很難體現出來。
儀器設備相對滯后,學生動手能力弱 當前測繪學科在飛速發展,測繪儀器也在飛速發展,測繪儀器逐漸實現一體化、智能化的發展形態。面對當前的測繪新技術、新儀器,課程體系內主流的水準儀和光學經緯儀顯得相對落后,雖然有必要讓學生掌握這些光學儀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但是在電子水準儀和全站儀的使用上比較欠缺。大部分高校的測繪儀器只能滿足測繪本專業的學生的使用,很難同時滿足非測繪專業的使用需求。
2 課程培養新模式探討
不同專業制訂不同培養方案 由于專業性質不同,所從事的專業技術領域也不一樣,工程測量課程體系要結合測繪技術在各專業中的具體應用和要求來建設。例如:土木工程專業學習工程測量所側重的是水準測量、角度測量以及建筑物的定線等;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要掌握的重點則是地形圖的識別,尤其是對野外地形地貌的判讀。因此要針對不同的專業進行細分,不同的專業制訂不同的培養方案,在理論和實踐上都要細分對待,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學有所長、學有所精。
注重過程評判標準,綜合評定學生成績 工程測量是以實踐操作應用為主的學科,因此在課程考核上要注重過程的評判,提高實踐成績在總成績中所占的比例,實踐成績要占到一半甚至更多。在成績考核上把上課表現情況、作業完成情況、實踐操作情況等統籌起來,把理論考試和實踐能力考試結合起來,讓學生不光要重視理論學習,更要注重實踐操作,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既會動腦,也會動手。
校內外實踐場地建設 目前的用人單位對動手能力強的高級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但是學生以課程實習為主,很難有機會進行真正的生產實習,因此動手能力較弱。一般的校內實習都是以鞏固課程教學為基礎,校內的實習基地和真正的生產項目有一定的差距,學生所掌握的實踐技能很難跟得上真實的生產環境。因此需要建立和生產環境相似的校內實習基地,積極拓展校外實踐基地。學??梢赃x擇自己建設,也可以選擇和生產單位進行合作,定期輸送學生到生產項目上進行實踐。
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 對于師資力量這一塊,需要加強雙師型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既要“雙師型”,也要“雙師結構”,使得每一個學生既有校內的老師,也有校外的師傅。光提“雙師型”其實不能夠真正解決高校的教師融合產業、行業、企業能力的問題,“雙師結構”就可以解決。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構建合作發展聯盟,分派教師定期到企業頂崗學習、產教融合。積極拓展學校與校外單位之間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的深入合作,進一步形成協同創新、互惠多贏的良好局面[4]。
3 結束語
當前社會需要技能型的綜合人才,工程測量的課程改革勢在必行,只有進行改革才能適應當前人才培養的需求。通過對工程測量的教學內容和手段、成績考核、實驗實踐環節進行改革和調整,使培養出來的人才能適應當前測繪學科的發展。對測繪學科的發展也起到一定的積極推動作用[5]。
參考文獻
[1]青小琛.對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東方企業文化,2013(23):80.
[2]荀勇,吳發紅,殷勇.我國土建類專業布局及鹽城工學院土木工程專業建設[M]//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第九屆全國高校土木工程學院(系)院長(主任)工作研討會論文集.2008:435-444.
[3]曾妍,黃瑾,顧永清,等.生物化學課程考試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農墾醫學,2010(3):285-286.
[4]顧永安.校地互動視域下地方高校與地方文化協同發展研究:基于常熟理工學院和常熟市的調查[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3(6):1-6.
[5]劉凱,張向萍.土木工程測量教學與實踐改革探討[J].山西建筑,2011,37(6):245-246.
[6]馬翠玲,孫頌旦.“土木工程測量”課程實驗教學改革[J].中國電力教育,2009(11):125-126.
[7]趙艷敏.高職建筑工程測量教學改革的探討與實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9):128-129.
[8]廖麗瓊,羅德安.建筑工程測量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建設教育,2013,2(2):54-56.
【關鍵詞】能力達成;測繪工程;課程體系
我國積極開展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于2013年加入《華盛頓協議》。實施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我國高等學校推進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工程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標志。目前,許多地方本科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專業對口率以及就業質量不高,推動地方本科高校的轉型發展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基本思路就是“參考國外的應用技術大學的辦學經驗,立足地方、明確定位,校企合作、開放辦學,成就學生、服務社會”。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實現工程教育與工業界對接,提升工程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
遼寧科技學院于2004年升格為本科院校。2015年12月,學校結合教育部、遼寧省高校轉型指導意見,制定了《遼寧科技學院轉型發展實施方案》,明確將測繪工程專業列為進行工程認證的轉型試點專業,學校將支持該專業進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探索與實踐。認證標準體系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為導向,以課程體系、師資隊伍、支持條件為實現途徑,實現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為目的的認證理念,與學校向應用技術型教育轉型的思路一脈相承。探索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視閾下的工程教育改革,對于推進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應用型轉型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通過規范學生的知識、技能與道德標準,為其進入工程專業領域提供了前瞻性的引導。為確保畢業生質量,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提出了工程知識、問題分析、研究、使用現代工具、工程與社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職業規范、個人和團隊溝通、項目管理、終身學習等12條通用畢業要求,認證專業必須通過評價證明所培養的學生達到這些畢業要求。畢業要求的達成主要是通過課程設置、工程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保障體系。課程體系是高等教育育人活動的指導思想,是培養目標和培養要求的具體化,它規定了培養目標實施的規劃方案,按照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標準設置課程體系,同時結合專業發展現狀、學校定位、專業定位優化課程體系,能夠充分保證學生能力達成。
一、作測繪專業理論課程體系分析
作為新建地方院校,相對老本科,資源配置不高。測繪工程專業是重點專業,多年來形成了“產學研結合、注重能力培養”的專業特色,形成了專業教學理念和有效理論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強化實踐教學的有效環節。學生通過在學校接近實際工程環境的實習訓練,以及在生產單位的工程測量實踐,培養的學生理論扎實,動手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強,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但是在理論課程體系的設置上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雖然在培養方案中體現了工程測量、礦山測量人才培養的一些特色,但是,特色不明顯,應考慮充分根據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定位,立足行業、地方,兼顧原有冶金礦山的特色,錯位生存,在人才培養目標、服務面向、教學體系等方面發展自己的特色,提高專業的知名度。
(2)雖然在2013級、2014級、2015級人才培養方案中按照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提出了人才培養的要求,但是,課程體系還是過于強調理論知識。無法滿足工程教育以學生能力培養為本位的要求;課程體系設置上以教師教為主,無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從而無法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
(3)隨著測繪學科的發展,各測繪企業越來越需要掌握一定新測繪技術的本科畢業生,但當前的課程體系難以滿足。
(4)課程體系的課程設置緊密度不夠。課程設置過于松散,相關度不強,無法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因此,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開展測繪工程專業的理論課程體系優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要基于能力達成構建測繪工程專業課程體系。
二、基于能力達成的課程體系
經過測繪行業發展分析、畢業生調研分析,雖然測繪工程專業學生就業面廣,畢業生主要就業的崗位群為:各測繪公司、各行各業的工程局、各礦山公司、鐵道部工程局、建筑公司和路橋公司等。結合學校定位、專業定位和畢業生就業崗位群,基于測繪工程專業認證標準,結合信息化測繪的特點和要求,對接注冊測繪師制度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從公共課、基礎課、專業課和實踐課四方面構建了基于能力達成的測繪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課程體系學時分配表如表1所示。
(一)公共課
公共必修課(為人文社會類通識教育模塊)主要包括:政治類課程(其中課程實踐在課余時間進行)、英語(實習分級教學)、體育(實習體育俱樂部形式,不占用理論教學時間)、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和中國傳統文化等。
公共選修課主要包括:自然科學類、人文社科類、藝術類和生態環境類等課程。
(二)基礎課
基礎課包括:數學與自然科學類模塊、工程基礎類模塊和專業基礎類模塊三個模塊。
數學與自然科學類模塊包括:高等數學A(1)、高等數學A(2)、線性代數A、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B(1)、大學物理B(2)、計算機應用I(A)、VB程序設計、數據結構和地球科學概論等。
工程基礎類模塊包括:工程制圖與AutoCAD(3)、土木工程概論、采礦工程概論和計算機圖形學等。
專業基礎類模塊包括:測繪學概論、測繪學基礎、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地圖制圖學、控制測量學、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測繪數據處理及程序設計、GNSS原理與應用、測繪管理與法律法規、遙感原理與應用和攝影測量學等。
(三)專業課
專業必修課主要包括:工程測量1(工程測量學基礎)、工程測量2(線路工程測量)、工程測量3(工程變形監測與預報)、礦山與地下工程測量學、測繪專業外語、地籍與房產測量、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應用等。
專業選修課主要包括:高等測量平差、測繪技術規范、道路勘測設計、數字地球概論、測量儀器學、測繪案例分析、三維激光掃描儀、土木工程計量與計價、不動產管理概論、精密工程測量、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海洋與水體測量、城市規劃原理、市政工程規劃概論、工業測量原理與應用、低空飛行器攝影測量等。
(四)實踐課
實踐課包括:工程(專業)實踐類模塊和素質教育模塊兩個模塊。
工程(專業)實踐類模塊包括:專項實習1-地形測量實習、專項實習2-數字測圖實習、專項實習3-地形圖編制實習、專項實習5-測繪數據處理應用實習、專項實習6-控制測量實習、專項實習7-GNSS測量實習、綜合應用實習1-工程測量模擬實習、綜合應用實習2-礦山與地下工程測量仿真實習、綜合應用實習3-不動產數據采集與數據庫仿真實習、生產實習1-測繪地理信息類企業文化實習、生產實習2-測繪地理信息工程項目綜合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
素質教育模塊包括:入學教育、大學生國防教育、軍事技能訓練、公益勞動、思政實踐模塊A、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健康教育、畢業教育、文獻檢索與利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等課程和創新創業教育模塊。創新創業教育模塊,鼓勵學生參加科研活動,參加各類科技競賽,如數學模型競賽、測繪技能大賽、測繪程序設計比賽和測繪科技論文創新大賽等比賽項目。鼓勵學生參加測繪各個工種的職業技能鑒定。使學生受到科學研究和科技開發方法的基本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組織實施能力和較強的實踐能力。鼓勵學生參加學術講座、獲得各類等級證書,申報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等。組織學生利用假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培養學生的項目申報能力、協調能力和溝通能力等。
注:各比例計算的分母皆為總學分。數學與自然科學類至少占15%;工程基礎、專業基礎、專業課至少占30%;工程實踐與畢業設計(論文)至少占20%;人文社會科學類通識教育課程(至少占總學分的15%)。
基于能力達成,按照模塊化構建課程體系。具體構建課程體系時,根據每個大模塊內不同階段不同方面的任務目標的分析將其分解成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小模塊;每個小模塊對應不同的能力要素;能力要素封裝后為成為一個個的教學模塊。并按照一定的教學規律分布在整個人才培養方案中。在模塊化課程體系基礎上,結合就業崗位群,打破學科領域的界限,以跨學科的方式選擇課程內容,組織和整合課程體系,達到“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的目的,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首先,根據測繪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實際情況,緊密結合歷年畢業生就業單位的大數據分析,以培養測繪工程生產一線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按照工程認證畢業生能力要求體系設置課程體系。
其次,基于能力達成為目標對已開設課程進行歸類。由能力達成與所需支持公共課、基礎課、專業課和實踐課構建關聯矩陣,確定課程所培養的能力。將培養相近能力的課程歸類,明確教學內容與能力達成之間的關系。構建專業特色明顯的課程體系。對具有相近教學內容的課程進行整合,做到課程內容規劃不重復、不遺漏,課程設置優化,課程內容體系特點明顯。
再次,課程內容的教學安排調整。根據測繪工程實際生產過程,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理念安排教學,遵守認知過程的自然規律,對教學安排進行合理調整,解決現在專業課內容與專業基礎課聯系不緊密的問題。在課程安排上要遵循“先基礎知識,后工程應用”的原則。
最后,新課程開發與創新。結合測繪學科的發展和企業的需求,定義新能力指標,由企業界人士與教育界人士共同參與課程的開發、審查和評估及其實施過程。在此過程中,根據現代課程理論實現課程與課程體系在保持相對穩定的基礎上努力求新、求變,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結論
關鍵詞:測繪工程;實踐教學;卓越計劃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2-0277-02
一、前言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是教育部主導的教改項目,是促進我國由工程教育大國邁向工程教育強國的重大舉措,旨在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1]。
測繪工程專業是一個與現代高新技術緊密相關的學科,具有“實踐性強、專業涵蓋寬及依賴工具”等特點,隨著空間技術、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經歷了“模擬測量”、“數字化測繪”,并逐步走向“信息化測繪”,每個階段均離不開完善的實踐性教學體系。[2]
目前全國大多數高等院校的測繪專業課程普遍被壓縮,還存有一部分重理論、輕實踐的人才培養模式。這樣的培養體系在當前的教學計劃下很難保證較為系統地完成測繪專業培養目標,更談不上實施“卓越計劃”。
實踐教學是測繪工程專業創新能力培養過程中尤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環節。筆者根據培養測繪類卓越工程師應具有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在實踐教學改革思路與改革方案方面都進行了有效的探索。不斷整合和改革實踐教學體系,面向卓越計劃進行實踐教學科學定位,逐步推動測繪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工作能力及創新能力,滿足工程建設需要。
二、目前實踐教學環節存在的一些問題
在“卓越計劃”實施過程中,部分高校的測繪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還存有一些問題。
1.隨著測繪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部分傳統測繪方法在實際工作中已很少使用,以致課程教學內容老化,很多教材目前還未涉及現代測繪儀器裝備技術,無法讓學生及時熟知新的知識,使理論教學與實際應用脫離。
2.學校實驗設備的更新得不到保證,教學實習儀器陳舊,無法接軌現代測繪需要的數字化、自動化集成內容,很難實現技術領先和卓越。
3.校內實習場地狹小,綜合實習困難,實踐教學環節松散導致實習流于形式。在校期間很少到生產一線參加工程實訓,缺乏對測繪工程項目的整體認知,更談不上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思路及方案
1.實踐教學改革思路。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要求,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借鑒國內外測繪學科的辦學經驗,探索先進的人才培養模式。著重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并以工程實踐與科研訓練為主線,實施“3+1”的培養模式,即3年學校集中學習,期間穿行企業實習(計入對應課程學分);累計1年在企業學習和做畢業論文(設計)。在企業充分參與下,聯合培養符合企業實際需要的工程專業人才[3]。重視校企聯合平臺在測繪實踐體系中的作用,實現資源共享,可以解決學校教學資源不足的缺點;根據測繪類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參照國家注冊測繪師考試大綱,調整課程設置,制訂合理的實踐計劃,建立有特色的測繪實踐體系。在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培養理念的指導下,圍繞培養具有“信息化測繪”意識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目標,采取相對自由的實踐模式,在實習過程中采用引導式模式,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關注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2.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方案。
(1)建設開放式校內實習場,拓展實踐教學手段和管理手段。利用校內現有教學資源,實現校內各類實驗室的共享與開放。充分發揮各專業原有實習基地的作用,促進學科交叉建設與發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專業興趣和團隊情況進行合理規劃,教學單位和實驗室的教師在不影響日常課間實習的基礎上,統籌安排時間和人員。這種相對靈活、寬松的管理模式,為學生創造了較為開放的實踐環境,為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意識提供了一個發揮平臺[4]。廣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利用校內教學信息網絡化、智能化、虛擬化的技術優勢,讓教學實踐活動可以脫離物理時空的限制,構建虛擬化的實驗室環境;還可利用校園網將一些常規實踐操作性過程進行視頻播放,學生可以隨時查閱。根據開放式實踐教學工作的需要,建立開放式實踐管理體制,充分發揮開放式實踐教學模式的優勢,緩解實踐教學設備不夠的問題,實現校內教學實習的現代化。
(2)通過學科專業競賽促進大學生實踐教學。我校很早就嘗試通過舉辦測量技能大賽來促進測繪專業實踐教學,會同相關測繪儀器公司聯合舉辦了9屆學校測繪技能大賽,并在中國測繪學會舉辦的3屆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全國測繪技能比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通過舉辦測量技能大賽,建立了大學生提供展示和鍛煉自我的平臺,培養了學生的測繪數據采集及內業處理工作的實踐能力,讓學生開闊了視野。同時,還能發現在校大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測繪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加強測繪工程基礎的實踐環節培養,通過課程相關專題設計和比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以數字測圖實習為例,在課程教學結束后舉辦一次軟件應用比賽,讓學生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掃描矢量化過程,還能在數字測圖外業操作的基礎上,能夠應用軟件進行大比例尺圖式符號的設計,熟練掌握地物、地貌的繪制方法。結合學科專業競賽,學生迅速從一個在校大學生的角色轉變成一個企業工程師的角色。
(3)產教研結合,保障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卓越工程師屬于應用性人才,培養善于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產學研結合是途徑,建立校外實踐中心可為學生參加實際生產作業奠定基礎。選擇校外實習基地,應挑選一些技術實力強、項目類型多的單位,這樣的單位涉及的科研課題多、項目類型全面,能開闊學生的視野,給學生提供廣泛接觸課題的機會,實踐操作技術正規,可給學生提供規范化的操作流程,為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及創新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為加強實踐教學,我校與多家測繪企業簽訂了聯合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培養測繪行業卓越工程師后備人才框架協議,共同制訂了專業培養方案、企業學習方案,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創造了良好條件。在校企聯合培養過程中,采用雙導師制,將與實際工程聯系密切的部分課程教學內容設置到企業講授,學生現場觀摩和實習,參與到企業的工程設計、運營組織管理,有利于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科研素質的培養,使學生盡早接觸工程實際。企業導師定期來校講座或增設“工程實例型”選修課程,將典型的工程案例和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及時引入課程教學。指導集中實習或參與畢業設計的指導,突出工程教育,注重能力訓練,以工程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核心,培養學生科技開發及項目組織管理能力、獨立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對促進“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極為有效。
(4)基于導師輪換制度的測繪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以校內外實際的縱向和橫向課題為依托,以項目總負責人為導師制度,導師輪換制度的核心理念在于各測繪小組間導師定期的輪流交換。通過校企聯合的運作模式,項目總負責人做整體指導和講解,實施分組作業的導師引導模式,各分項負責人引導學生參與項目技術設計、現場踏勘、組織人員設備、外業觀測、內業數據處理和成果提交的整個過程,讓學生了解該類項目從開始到最后成果的驗收的整個過程,也是宏觀認知項目管理的過程,使學生100%接受工程訓練和全過程參與工程建設,培養和鍛煉了學生對同類型項目的把控能力[5]。
四、實踐教學過程考核
學校和企業通過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過程監控與結果評議相結合,對實踐教學質量是否達標進行評估。任課教師(包括實驗室人員、指導教師)對每門課程是否達標負責,要求任課教師對學生實踐進行過程評價和考核。實踐考核對象應從實習小組細化到每位學生,全面考核學生的測繪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通過加強實踐教學的管理和考核可以很好地提高實踐教學的成效,合理的考核機制可有效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實習的積極性[6]。
五、結語
“卓越計劃”是國家培養人才的重大改革舉措,測繪教育的改革是一個動態的前進過程。為實現應用型測繪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推進測繪學科工程教育的發展,還需要在現有的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繼續探索,通過測繪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必將提升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家委員會.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手冊[S].2009.
[2]吉長東,徐愛功.基于“卓越計劃”的測繪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J].礦山測量,2015,(1):86-87.
[3]朱慶偉,孟魯閩,留蓉潔.地礦類測繪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初步實踐[J].測繪科學,2012,37(5):229-231.
[4]馬俊海,李秀海,馮守良.測繪工程專業開放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測繪工程,2010,19(6):73-74.
摘要:現代測繪科技的發展對測量學的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應從教材的選擇,教學目的的轉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實踐教學的完善及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等幾個方面探討中職測量學教學改革的有效措施。關鍵詞:中職;土建類專業;測量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O4-34文獻標識碼: A
21世紀,我國的職業教育出現了蓬勃發展的趨勢?,F代測繪新技術、新儀器的不斷發展應用,地理產業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對傳統測繪形成了強力沖擊,測繪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特別以GPS、GIS、RS為代表的“3S”技術正在應用到各種工程建設中,測量學教學體系和課程結構的改革已經成為當務之急。如何使經典測量學與當代測繪高科技從理論到實踐在測量課程中得到體現,如何使其與高職教育培養人才的要求相適應,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擬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和近年來教學改革的實踐,談談個人的看法。 根據不同的培養層次選擇合適的教材 教材是教學思想、教學體系、教學內容的集中體現,是教學工作的依據。測量學是研究對實體(包括地球整體、表面及外層空間各種自然和人造的物體)中與地理空間分布有關的各種幾何、物理、人文及隨時間變化的信息的采集、處理、管理、更新及利用的科學,是土建類專業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技術基礎課。現在出版的土木工程測量教材有十多種,到底選用哪一種教材對學生比較合適,一直是我們在探索的問題。為適應課程建設的需要,由我院主編,其他幾所職業技術學院參編,共同編寫了職業院校測繪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十五”高職高專規劃教材《工程測量》(非測繪類),并由黃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發行。在教材編寫過程中,我們根據中職教育的特點,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在論述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的同時,更加重視基本技能的培養。同時自編了與教材相配套的《測量學實驗指導書》、《測量學教學實習指導書》等輔導教材,使教材配套齊全,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 教學環節的改革 教學目的的轉變長期以來,對于土建類專業的學生而言,“掌握小范圍地形圖測繪及具有一定施工放樣能力”是測量學教學的目標。但是,隨著測繪科技的迅速發展,以“3S”即GPS(全球定位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RS(遙感技術)為代表的先進技術在測量定位、導航、國土與城市管理等領域里的推廣應用,拓寬了測量學的教學內容與研究空間。土建類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專門從事測量工作的人數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會在施工現場工作,原來的教學目標已遠遠不能滿足土木工程技術人員對現代測量技術的要求。對于土建類專業的學生而言,教學目的、教學思想是讓學生掌握地理信息的獲取和應用的基本知識,了解現代測繪在本學科中的應用,能夠運用測量成果分析和解決實際施工過程中的問題,這應該成為改革測量學教學、全面構建新的教學體系的指導思想,要從以“測圖”為教學主線向以“用圖”為教學主線轉變。 教學內容的調整空間定位技術、地面信息采集處理一體化技術、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這些與地理空間信息學科相互交叉產生的相關學科對土建類學生是十分重要的。同時,對于開設測量課程的非測量學科的學生而言,應把測量學作為學科研究的工具,所以,測量學課程應該提供先進、適用、多樣性的空間信息采集、處理、管理和分析的方法與技能,為本學科所用。在測量學課程學時壓縮的情況下,處理好測繪新技術與經典教學內容的關系是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既要發揮教材的作用,又要向學生及時傳遞測繪新技術、新工藝、新儀器的信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紤]學生畢業后直接從事工程建設第一線工作,現在建設單位用到光學儀器很少,對于光學儀器的原理和使用方面可以簡單講一下,重點放在全站儀和GPS等新儀器的講解和操練上,使學生畢業后能“零距離”上崗。 實踐環節的改革 測量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實踐環節起著理論聯系實際、加深和鞏固課堂教學的作用,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非常重要。為了方便學生實習、實驗,我們在學校內建立了實習基地,在主要道路的交叉口埋設了導線點,通過幾屆學生的實習和實習指導教師的共同努力,已經獲得了實習基地導線點的精確三維坐標和數字地形圖。 在實驗教學中,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固定在實習基地的一個測區,每次實驗都在劃定的測區內進行。有了實習基地的所有數據,每一次實驗結束時,每個組的實驗數據都要有實驗指導教師的簽字,實驗才能結束。 理論課程結束后,有兩周的實習時間。長期以來,實習都是以地形測圖為主線,占了實習時間的一大半。我院測量實習改革的中心思想非常明確,就是壓縮地形測圖,加強精度分析和土木工程測量的內容。實習時,每個組仍在原實驗的測區里,實驗觀測的數據在實習時都可以派上用場,大大縮短了測圖的時間。同時,重點增加了施工總平面圖設計及建筑物測設數據計算等用圖內容,同時還增加了測設軸線樁、設置龍門板及測設龍門板的標高等施工測量的內容,把重點放在土建施工測量上。 良好職業道德的培養 中職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生產第一線的技術應用型人才,提高人的素質包括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行為素質及職業道德。在測量課教學中要重視職業道德教育。 測量的數據都含有誤差,對于每一項觀測都有允許的誤差,對于超限成果,要引導學生查找出錯的原因,區別情況加以改正。如果發現學生私自更改數據,甚至編造測量記錄,一定要嚴肅批評教育。這種錯誤如不及時發現,不僅學生認識不到自己錯誤的嚴重性,而且還可能養成不良的惡習,遺患無窮。應該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任何測量成果都是在測量人員認真負責、仔細操作和分工協作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是集體智慧的結晶,而不是某一個人努力的結果。在平日的教學中,要對學生嚴格要求,這樣既能培養學生嚴謹治學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中的團隊合作精神,又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范和職業道德。 測量學教學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只有領導重視,教師熱心,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建設計劃,在教學中不斷試驗、總結和提高,才能保證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出合格的掌握現代測繪技術的土建工程類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論文摘要: 本文根據高職土建類建筑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結合測量新技術和人才市場的需求,并對《建筑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進行了探討,以幫助同行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 培養出更加合格有用的技術性人才。
現代經濟建設高速發展,土木工程建設的大型化、網絡化、高等級向建筑工程測量學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測量課程應密切關注測繪學科的發展及其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與時俱進,不斷探索教學新內容、新方法,嚴格要求,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近年來,隨著測繪事業的不斷發展,生產上對建筑工程程測量的要求發生了較大變化,傳統教學中的某些不適應及缺陷也逐步顯現出來,這迫切要求我們重新認識和改革建筑工程測量的教學內容,以滿足生產的需要。
1 目前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教材內容陳舊
現行教材內容陳舊,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仍然以講述光儀器的測量方法為主。對于新儀器、新技術的知識只是輕描淡寫地介紹,很難適應當今測繪形式發展的需要。
1.2 教學儀器設備落后
學校測量儀器設備落后而且數量有限。在近年生源擴招的情況下,很難滿足實際需要。加上學生多且水平有限,不能嚴格按照正確的使用方法操作,導致測量儀器經常損壞,有的甚至報廢。即使修好,儀器的靈敏度也大大下降。對于現在在工地上廣泛應用的電子水準儀、電子經緯儀、全站儀等先進的儀器配備很少,甚至沒有。這樣就會在實驗課上出現一部分學生摸不到儀器、用不到新儀器的現象,長此以往會打擊學生學習測量儀器的熱情。
1.3 測量實驗場地簡單
大部分學校在做測量實驗時沒有固定的場地,都是教師在校園里隨便指一個地方讓學生做實驗。校園里地形通常比較簡單,沒有明顯的高差,沒有已知的控制點,這樣教師在學生做完實驗后,很難檢核學生測量數據的正確性;學生在做實驗時也會質疑這樣的實驗有什么實際應用或者有什么實際意義。另外,測量實驗場地的隨意性,還會使部分做實驗不認真的學生為了逃避再次返工的問題,而刻意修改測量數據。
2 《建筑工程測量》課教學方法的改進
2.1 教學方法應該多樣化
教師應結合所講的內容,在上課時除傳統的板書外,也要多采用一些多媒體的教學方法。例如,在講到測量儀器時,可以把測量儀器帶到教室,或者做幻燈片、圖片等,簡單地向學生做一展示和講解。這樣既可以讓學生了解各種先進的測量儀器,還可以增加學生的好奇心,保持對這門課學習的熱情。
再如,在講到水準儀的基本操作、水準測量,經緯儀的基本操作、水平角觀測等這些具體的、有嚴格規范要求的、實用性很強的教學內容時,就可以準備一些視頻資料,在這些視頻資料里要有各種規范的操作方法,以及需要重點強調容易出錯或忽視的地方,還可以增加一些以往學生在做實驗時犯錯最多的操作方法,在課堂上給學生放映出來加以強調。這樣既可以解決在室外實驗課上講解時學生比較容易分心、重點記得不全、某些操作看得不是太清等問題,還可以增加學生上課的興趣。
2.2 教學內容上調整
課程內容的改革應本著“加強基本理論、基本技術的培養,注重實踐操作技能訓練,兼顧測繪新技術應用”的基本原則,對課程內容作必要的調整。
2.2.1 在講課方面要突出重點,有的放矢。
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要經常進入工程施工現場,積累實踐經驗,結合專業特點,了解測量在工程建設中主要都有哪些方面的應用,出現了哪些新工藝、新方法,然后對講課內容做一調整。例如,對于高職高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應重點講述民用建筑施工測量,可以略講測量誤差的基本知識、小區域控制測量和地形圖的應用,刪除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基本知識、地形圖測繪、線路工程測量和變形觀測等方面的內容。這樣主次分明、重點突出,就能在有限的課堂上,讓學生掌握更實用的測量知識。
2.2.2 在實驗教學上要合理選擇,突出實用性。
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實習效率和質量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是學生能力培養的關鍵,為了達到高職學院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要求,實踐教學在課程教學中所占比例已達50%。學生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實踐教學的質量。如何提高測量實驗、實習效率和質量,是抓好實踐教學的關鍵。
2.2.2.1 測量實驗
測量實驗是測量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只有通過實驗和對測量儀器的操作、采集數據、進行計算、測圖或施工放樣,才能真正理解測量的基本原理,掌握測量的基本方法,培養和提高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足夠的測量儀器設備是實驗的基礎,嚴格的實驗管理是實驗質量的保證。
2.2.2.2 測量實習
測量實習是運用測量基本理論和基本實踐操作技能解決建筑工程測量技術問題的實踐過程,是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階段,為了提高實習質量,應增加測量實習操作技能的考試,要求人人過關,從而防止個別學生因產生倦怠情緒而不親自動手的情況發生。為了提高學生測量技術操作基本功,更好地激發學生對測量課程的學習興趣,有條件的學校還應開展測量技術競賽活動,并舉辦測繪技能水平考試,通過者發放測量技能考核合格證書。這是對實踐教學環節的有效補充,也是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3 結語
《建筑工程測量》教學方法的改革是一項長期的、與時俱進的工作,需要教師不斷結合社會上出現的新技術,探索出更加合理、實用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逐步提高《建筑工程測量》課的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技術性人才。在目前的情況下,不能等、靠、要,而應積極努力地投入到課程教學的改革中,從基礎做起,從教學和學生的需要做起,一步一步地將教學改革引向深入。
參考文獻
[1]柳小燕.《建筑工程測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J].測繪技術裝備,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