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8 09:40: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冷門心理學效應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然而,這個預言當年并未實現:行為經濟學對傳統經濟學帶來的震撼讓大多數經濟學家在驚愕之余,尚不能完全體味出其對經濟學這門學科的深遠影響;實驗經濟學卻因為信徒寥寥,長期以來只能定位為經濟學的一個非主流分支,遠不如金融學、信息經濟學等分支那樣風光。
7年后的今天,實驗經濟學和行為經濟學的研究成果終獲諾獎評委們的認同,弗農·史密斯(vernonsmith)和丹尼爾·卡尼曼(danielkahneman)分別作為這兩門分支的開山鼻祖,分享2002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
我相信,經濟學是一門不斷自省從而具備強大生命力的學科。就在阿羅和德布魯用精妙無比的數學方程搭建起一般均衡的架構后,就有人津津樂道經濟學的使命已經結束,今后經濟學家們所需要做的,只是讓一般均衡模型在不同假設條件下更加細化而已。
然而,總有那么一部分人對一般均衡理論乃至主流經濟學關于人的完全理性假設表示擔憂。早在1950年代,西蒙就指出,人類僅具有“有限理性”,因此人類的行為有時會偏離經典經濟學所假定的最優化模式。對人類“完全理性”和“追求最優化”行為模式的懷疑,隨著一系列心理學成果的涌現及其被經濟學家的逐漸了解,終于導致一個新分支——行為經濟學的誕生。
行為經濟學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卡尼曼和其合作者已故心理學家特維斯基(a.tverslay)在《計量經濟學》、《科學》、《商業期刊》等期刊上公布了一系列“石破天驚”的行為學試驗結果。他們的核心問題是:人在面對不確定的未來世界時是否總是理性的?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實驗,他們發現,人在面對問題和決策時,總是傾向于以偏概全,且囿于記憶和可利用信息的限制;此外,人類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而失去自己的獨立主張。
對于這一系列關于人類認知及行為的實驗結果,卡尼曼和特維斯基起了一個“預期理論”(prospecttheory)的名稱。試舉幾例如下:
例一:參加試驗的人被問及一個頻頻參與集會和游行的人更可能是一個出納或是一個政客時,愈80%的人選擇政客,雖然描述里面沒有任何談及此人是政客的證據。
例二:被測試者被要求在二項選擇中取一個答案:“在英語詞匯中,r更容易出現在(1)一個單詞的第一位置;(2)一個單詞的第三個位置”,正確的答案應該是(2),可是絕大部分人都選擇(1)??梢姡藗兛們A向于依賴自己熟悉的、令其印象深刻的記憶去幫助他們作出判斷。有誰會刻意留心哪一個單詞的第三個字母是r呢?
例三:測試者被要求做下面一道選擇題:(a)你輸了9元錢;(b)你贏了30元錢后又輸了9元錢。同樣是輸了9元錢,哪一種情形你受傷害更嚴重一些?
結果84%的人選擇了(a)。
類似的實驗在卡尼曼和特維斯基一系列文章中還有很多。有趣的是,身為心理學家,卡尼曼和特維斯基最負盛名的幾篇文章,卻都刊登在經濟學或金融學期刊上,也許他們認為經濟學家們最應該看到這些成果并認真反思他們那業已延續多年的公理體系吧?!
經濟學界的回應遠比他們想象的要熱烈。理查德·塞勒(richardthaler)最先把認知心理學一系列成果和經濟學、金融學的一系列現象聯系起來(我很驚訝這次瑟勒未獲獎)。這方面的努力尤以金融學領域為甚。金融學的許多困惑,如“一月效應”(januaryeffect)、“周末效應”(weedendeffect)、“動量效應”(momentum effect)等等,在經濟學家們嘗試著把人類的非理性、系統性認知偏差納入模型之后,似乎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目前,許多經濟學家投入到這個領域的研究之中,這方面的成果更是日新月異。2001年美國經濟學會更是把久負盛名的clark獎授予研究行為經濟學的年輕經濟學家馬修·拉賓(matthewrabin)。人們在感嘆行為經濟學迄今所取得的成果時,不能不懷念最先把心理學成果引入經濟學研究的先驅卡尼曼和特維斯基吧!
實驗經濟學就在卡尼曼和特維斯基挑戰經濟學關于人類行為的理性假設時,在另一條戰線上,弗農·史密斯也有類似的隱憂:市場是人類行為的總括,那么一個個具體的人的活生生的行為的總合(aggregation),就必然導出經濟學基于對人類的理性假設并由數學模型推導出來的種種市場規律嗎?
傳統上,經濟學不是一門試驗性科學,因為這涉及到人類的行為,而人類行為動機的復雜性,使得任何試驗結果都很難說服人。史密斯的偉大之處就在于,他成功地發展出一整套的實驗研究方法,并設定了經濟學研究實驗的可靠標準。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和他的合作者成功地在實驗室里模擬了人類在真實世界里的行為模式,并以此為基礎,綜合考察被測試者的行為,并從中挖掘出規律。
史密斯早期研究發現,被測試者的賣買行為會導致一個與真實價格非常接近的均衡價格的出現,雖然參與實驗的個人并沒有關于市場價格的充分信息。
史密斯及其合作者查爾斯·普魯特(charlesplott)(奇怪他怎么也未獲獎)后來發現,實驗結果(市場價格的出現)與實驗設計(市場機制)密切相關。不同的實驗設計導致迥異的實驗結果。這啟發了他們去用實驗展示選擇市場機制的重要性。他們率先采用“風洞測試”(wind tunnel)的方法,研究對私有化或政府采購的不同設計,可能導致的不同的市場結果,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政策建議。
從社會心理學的視角深度挖掘“高學歷失業”群體會導致個人認知失衡、滋生自卑,抑郁等心態、喪失追求公正平等的信心,導致家庭自卑、消費受到沖擊,導致人才市場的畸形化和社會的“馬太效應”等。因此,一方面要使個人和家庭正確認識到失業的實質和前景,改變認知偏差,培養理性科學的職業觀、價值觀。另一方面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促進供需平衡、創新產業,推動自主創業等。
[關鍵詞]
高學歷失業”群體;社會心理問題;策略
由于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與“高學歷”群體的供給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使得“高學歷”群體不能及時充分就業。我國正處于經濟體制和社會轉軌的成熟階段,近些年來這一現象在我國較為普遍。當前,國內外學者對此問題做出了頗有成效的研究,認為“高學歷失業”群體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市場方面、經濟發展速度、高等教育的體制和個人等,并且對失業造成的社會心理問題探討較少,只是停留在個人和社會兩個層面上。筆者認為“高學歷失業”群體不只是經濟問題,更是社會問題。從經濟體制改革開始,失業才一步步的浮出水面,所以本文主要從一個完備的市場視角來分析,找出“高學歷失業”群體的特征表現,進一步分析失業給個人、家庭、市場及社會造成的心理危害,最后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1“高學歷失業”群體的范疇及特征
1.“1高學歷失業”群體的范疇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教授稱:“學者之所以能成為學者,在于咬文嚼字,概念清晰”。清楚的概念界定和范疇是一切科學得以進行的前提條件和基礎[1]。國內學者普遍認為,“高學歷失業”群體是擁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水平的群體,但是根據我國現行高等教育體制的規定,各種類型的??茖W校均屬于高等教育范疇,學生畢業后的學歷水平均是“高學歷”,同時國家認可的電大、函大、夜大等大專以上學歷也屬于“高學歷”群體。筆者認為“高學歷失業”群體是指具有大專以上畢業文憑或學歷水平的群體在一定時間內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并且有著不同的表現。
1.“2高學歷失業”群體的特征
1.2.1“高學歷失業”群體的必然性與合理性以市場經濟體制為主體的現代化國家,“高學歷失業”群體是任何一個國家都避免不了的,只是程度不同罷了。目前我國出現的“高學歷失業”群體不僅是因為取消了上個世紀“統一分配”制度,代之現在“自由擇業”制度的必然結果,也是生產方式機器化的必然產物。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趕超西方發達國家,發展市場經濟是一個關鍵,但市場經濟最大的特點是:公平競爭,優勝劣汰。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每年都有數以百萬的高校??粕?、本科生及碩士生,市場主體在求職者面前往往優先考慮學歷和專業,而忽視了求職者實際的能力、興趣等,這樣大量??粕痛T士生就失去了競爭優勢,求職周期延長,導致暫時性的失業。所以,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高學歷失業”群體是社會發展當中必然出現的現象,是實行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結果。
1.2.2“高學歷失業”群體的被迫性與自覺性上文談到的“高學歷失業”群體是社會進步的必然現象,是實行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結果。所以,“高學歷失業”群體有被迫性,但是也不乏自覺性。自覺性失業,就是說他們原本能夠找到工作而不愿意就業,或者就業了一段時間主動放棄?!案邔W歷”群體自然就把眼光專注于第一勞動力市場,即使長時間內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也完全不考慮短時期進入第二勞動市場緩解就業壓力。同時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階段,使得有資格進入第一勞動力市場的人與市場所能提供的就業崗位恰恰成反比,如果高校畢業生不轉變這種刻板的就業觀,那么會使很多畢業生落入自覺性暫時性失業這一群體[2]。
1.2.3“高學歷失業”群體的差異性首先從地區上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較發達,此處高校畢業生比欠發達地區的高校畢業生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即使欠發達地區高校畢業生到東部去尋求工作,但缺乏東部地區大學生幾年所積累的資源,競爭上處于劣勢,其就業率遠低于本地區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其次從性別上來看,由于生理構造不同,有些崗位更適合于男性,并且女性在就業后一般會經歷生子等過程,用人單位為了降低成本,往往在擇人的時候盡量不招聘女性。同時在嚴峻的就業環境下,部分“高學歷”女性滋生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想,不敢正面應對就業競爭。所以,導致了“高學歷”女性群體就業率低于“高學歷”男性。再次,從學校的角度來考慮,211、985等名校的失業率低于一般普通的本科院校。即使,在名校仍然存在部分失業現象,但是大多數表現為主動性的失業。最后,從專業角度來考慮,在我國的高等教育院校當中,原本就存在“熱門專業”與“冷門專業”之分,并且有些高校擴大“熱門專業”的招生比例,,而不斷打壓“冷門專業”,所以“冷門專業”的失業率不同于“熱門專業”。
1.2.“4高學歷失業”群體的相對性首先,從失業人數來看,“高學歷失業”群體數量是較少的。因未接受高等教育的普通勞動者他們往往只能在第二市場上徘徊,而且這一群體人數相當多,隨著工業化的步伐不斷前進,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所以導致失業人數越來越多。其次,伴隨著高科技的快速發展,有些技術程序上的處理確實是普通勞動者所不能的,市場主體當然會選用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所以,與那些只接受較少文化熏陶的失業群體相比較,“高學歷”群體失業的可能性小,周期短。再者,大部分“高學歷”群體畢業后不一定能夠找到適合的工作,導致很多一部人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搜尋,而此時學校并沒有做好統計方面工作,把這部分人群也誤劃入“失業”的范圍?;蚴悄承W校為擴大學校聲譽、應付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的要求等,強制性的要求學生畢業后必須找到工作。迫于學校的壓力,部分學生會暫時屈從于一份不滿意的工作,一旦這些學生畢業,他們會選擇辭職尋求更適合的工作。
2“高學歷失業”群體引發的社會心理問題
2.1個體維度
2.1.1導致認知失調或認知偏差著名認知心理學家費斯汀格稱,認知失調是指環境、主體或主體行為的一切觀點信念和原有環境下產生的觀點信念之間發生了沖突。通常情況下,產生認知失調的一個普遍的情境就是發生了新情景或主體得到了新信息,他們同已存在的知識、觀點或與行為有關的認知產生了不相容的現象[3]。絕大多數“高學歷”群體的觀念,“我是一名本科生或碩士生,我必須找到一份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與學歷成正比的工作”。然而市場經濟的成熟化,使得今天“高學歷”群體在餐飲娛樂行業從事普通勞動者的工作、在私人小企業從事簡單的日常文件處理工作、在銷售行業從事風吹日曬、壓力大及無穩定收入的銷售工作,或是從最基層的普工開始且提升的機會極小,甚是遭到用人單位的白眼拒絕等等。正是由于對上大學的美好期待和對風險的認識不夠,使得他們打破了原有的認知心理,導致認知失調或認知偏差。
2.1.2形成焦慮、抑郁、自卑的心態要想在數百萬的高校畢業生中脫穎而出,他們不僅要在簡歷上有特色,而且要在外貌形象上大做文章。有的甚至為了面試,不惜花費一個月的薪水去購得一件合適的服飾;甚至在面試前一段時間內寢食難安,表現得很焦慮、急切、暴躁等。不協調理論認為:如果一個人遇到一個難以從外部條件來解決的難題,這時他便會盡力使自己的觀念態度與這個難題靠攏,從而進行內部的自我調節。部分“高學歷失業”群體可能會因家庭及社會的壓力,如果在面試中屢次受挫,他們會認為是自己能力的問題,形成抑郁、自卑的心理。這種逆向思維固然很好,但如果把握的不恰當,很容易造成自信心的缺失和自我墮落。
2.1.3喪失追求公正和平等的信心首先,家庭條件較好、能力一般或較差的高校畢業生,畢業后憑借他們父母的資源輕輕松松就會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而家庭條件較差、在學校認真求學、各方面都比家境好的學生優秀的這類高學歷群體,為了找到合適的工作,他們付出的遠遠多于其他人,情形更為糟糕的是付出了沒有得到回報。此時,他們就會產生怨恨、憎恨的心理,長期屢戰屢敗就會喪失追求公平公正的信心。從家庭來說,經濟條件寬裕的家庭會加大投資力度,經濟條件相對薄弱的家庭不堪重負會停止這種競爭。這就有可能加劇教育上的不平等與差別,這種不平等會導致人們失去向更好生活奮斗的意念,失去改變社會境遇和資本的機會,從而也使高學歷群體失去追求公正和平等的信心。
2.2家庭維度
2.2.1家庭的自卑和壓抑中國傳統的思想觀念,“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于是,每個家庭不惜一切代價來為下一資教育。這種做法,在過去人們看來,無非是為了子女長大后能夠擁有金錢、地位和權利等等,但是當下,人們卻有著不同的看法,“這是一種盲目的行為,它是家長在親朋好友面前炫耀的一種手段”。當A問“您家孩子在哪里上學”,B答“在科大讀博呢”,A答“哦,那不錯,您以后有??上砹恕薄_@時家長會覺得自己特別有面子,感到無上的光榮。但是,當他們的孩子畢業后找不到與學歷成正比的工作,或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值,父母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失望感,甚是有的家長會懷疑孩子的能力問題,覺得自己在親朋好友面前抬不起頭來,沒面子,使得整個家庭變得自卑和抑郁。
2.2.2家庭消費心理受到沖擊縱觀當下整個教育行業,家長在子女的教育問題上可以說是失去了理智。伴隨著近些年“高學歷失業”群體數量日益凸顯,絕大多數家長看不到問題出現的本質原因,甚至有的家長存在攀比心理,仍盲目的投資教育。這樣的高投資的確是“高學歷”群體就業前景不樂觀的原因之一,繼續下去很可能使家庭在教育消費心理上產生兩種影響。第一,經濟條件比較寬裕的家庭會加大投資力度,但他們也是在壓制其他消費的基礎上來投機教育的。其次,經濟相對薄弱的家庭在這種競爭下會不堪重負,有的會放棄競爭。由于消耗畢生的精力財力,而最終卻未能得到想要的結果,使得這些家庭很可能產生一些的心理和行為。
2.3社會維度
2.3.1引發“馬太效應”隨著眾多富有家庭在教育市場上的追加投入和眾多貧困家庭在教育市場上的退出,可能會使得學歷競爭演變為經濟競爭。當前,這種情況突出的表現在城鎮和某些農村地區,這些家長根本不去衡量他們的投出是否能夠真正給子女帶來學業上的幫助,他們做的只是與鄰里、朋友和同事之間偶爾談談子女的學習情況,比較下來,子女成績稍差的家長不去尋找子女成績差的原因,他們想到的是,“如果對方報的補習班好,他們會選擇同樣的或更好的補習班”,增加教育的投入來為自己博得顏面。我們可以試想,這種盲目的教育高投資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制止,極易形成經濟競爭,引發“馬太效應”,給社會造成不良的風氣,嚴重影響了社會的和諧發展。
2.3.2社會人力資源市場出現畸形化由于“高學歷”群體已經習慣了在學校堅持的“大眾化”原則,別人找什么樣的工作,什么樣的工作比較熱門,就蜂擁而至,很少從自身的實際條件出發,來考慮這份工作是否真正適合自己,這就是典型的擇業從眾心理。還有部分“高學歷”群體在擇業時,缺乏理性的思維,他們樹立的目標是:“比其他同學好”為準則,即使有心儀的單位,但因某個方面比不上同學選擇的就業單位,就盲目舍棄,導致失去很多的就業機會,這就是典型的擇業攀比心理。毫無疑問,這將會導致人力資源市場出現畸形化,比如:高薪崗位、熱門崗位供給大于需求,低薪崗位、服務行業供不應求。
3積極應對“高學歷失業”群體所引發的社會心理問題
3.1客觀評價自己,培養理性的職業觀首先“高學歷”群體在求職簡歷中必須真實記錄自身的興趣、愛好、性格以及在求學或工作中獲得的成就,并且如實記下自身在學習或工作中的缺點。其次,與自己各方面條件不相上下的人對比,通過自身評價他人的優缺點來提升自己。最后,請相關專業人士來評價,結合內外評價建立起一個理性的職業觀。在經濟轉型已經進入實質性的階段,社會方面的一些因素很顯然已經成為一些問題凸顯的主要原因。然而,“高學歷失業”群體逐年突增也不例外。所以,“高學歷”群體必須改變高新、穩定、待遇好的職業夢幻觀,重新審視自己和進行職業定位,要樂于、勇于去生產、管理、建設及服務等一線行業,接受第二勞動力市場的鍛煉。同時,改變就業地域的刻板性,接受求職地域的多樣性。只有這樣,“高學歷”群體的就業之路才能越走越寬廣[4]。
3.2個人和家庭正確認識“高學歷失業”群體的實質和前景,改變認知偏差很多情況下,由于對所發生的事件缺乏正確的認識而導致危機的出現。通過改變看問題的角度,人們能夠控制或者避免危機導致的惡果。由于知識結構不協調、對社會認識的片面和不成熟,使得“高學歷”群體和所在家庭不能正確理解社會轉型大背景下整個中國社會經濟結構劇烈變遷的現狀,令他們感到不知所措和迷惘。因此,要有效解除困擾他們的心理危機,首先必須對造成這種心理危機的緣由有一個客觀的認識。目前,中國“高學歷失業”群體實質是由于現代化產業的升級。如印度,人口大國、經濟發展狀況也與我國極為相似,曾經一度也面對知識失業的困境,但上世紀末印度軟件產業的成就不得不令我們刮目相看。世界上很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實踐都表明,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調整在一定程度上會使知識失業長期并存,但是人們不應該把目光僅僅停留在此,也應該有更多其他的追求。“高學歷失業”群體和家庭要真正了解我國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同時改變在轉型期現代文化價值的沖擊下建立起的各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和非理性的思維進行重新審視和檢討,培養理性的思維和正確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認識到問題的實質,扭轉認知偏差帶來的障礙,重新回歸美好生活。
3.3轉變家庭和用人單位“高消費”的理念首先,用人單位應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確定不同職位所需的知識、技能和學歷等,使得職能相當,人盡其職,人盡其用,不能為本單位謀求高名譽,盲目追求高學歷。否則,不但造成人力資源浪費,而且會影響工作效率。其次,“高學歷”群體所在的家庭成員不應該在轉型期現代文化的沖擊下,盲目投資,在子女教育上高消費,他們應該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去合理培養子女的能力。否則,在付出和回報失去平衡時,會引發家庭、“高學歷失業”群體和社會嚴重的心里危機。
3.4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促進供需平衡所謂“教育改革”,也就是教育發展的規模、速度和結構不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規模、速度和結構,所以要對教育進行改革。教育和市場是相輔相成的,高質量的教育能夠大大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經濟的快速發展也能夠帶動教育的提升。然而教育是一個特殊的行業,人才的培養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夠跟上市場發展的腳步[5]。為了避免因市場經濟的發達對教育造成的危害,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國家要遵從我國高等教育的總量與社會總需求保持平衡或適當的超前這一原則,來合理的規劃我國高等教育的規模、速度和結構。其次,對于那些就業率逐年偏低的“冷門專業”,國家和學校應控制招生數量,從根頭上來預防失業。最后,高校一年級的新生在主修自己當初所選專業的同時,讓他們自由的到各院系聽課。一年后再確定專業,給學生們重新選擇自己喜歡專業的機會。
3.5鼓勵“高學歷失業”群體自主創業“高學歷”群體不應該坐等政府來解決自己的就業問題,不能頑固的堅持在發達地區、政府機關或大型企業就業,他們應該跟普通勞動者一樣積極融入市場參與競爭,學習自主創業的本領。其次,高校應該理論聯系實際,把個人積極主動創業納入課程體系之中,幫助“高學歷”群體能夠更好的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需要,從而來規避風險。最后,國家應該給“高學歷”群體創造更多更好的自主創業機會,如提供貸款、土地、鼓勵到農村或者邊遠地區創業等等,并且在稅收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
4總結
“高學歷失業”群體折射出我國經濟轉型的復雜性。所以,作為我國特設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我們必須正視“高學歷失業”群體引起的一系列社會心理問題。轉型期社會經濟方面的因素已經成為絕大部分社會問題凸顯的主要緣由,“高學歷失業”群體也不例外。因此,首先需從國家宏觀層面出發,大力發展現代化市場經濟、合理預測規劃高等教育的招生力度及專業設置、改變用人單位“高消費”的理念,其次培養“高學歷”群體客觀、理性的職業觀和人生觀,使“高學歷”群體在適合的崗位,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于光遠.治學態度與治學方法[J].株洲工學院學報,2003(3):2-3.
[2]皺菊萍.析當前我國大學生失業的特點[J].孝感學院學報,2009(4):118-121.
[3]利昂費•斯汀格.認知失調理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關鍵詞:物理學專業;專業課程改革;應用性課程體系
作者簡介:付喜(1980-),男,湖南岳陽人,湖南科技學院電子工程系,副教授;朱湘萍(1975-),女,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學院電子工程系,高級實驗師。(湖南 永州 425100)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科技學院教研活動改革專項基金(項目批準號:湘科院教字[2012]35號)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28-0120-02
隨著新時期高等教育現狀的不斷變化,普通高校中應用性學科專業受到了社會的歡迎,其規模不斷擴大,比重不斷增加。相應地,傳統的基礎學科專業,如物理學專業,則因諸多原因規模不斷萎縮,其中地方本科院校的情況尤為突出,部分院校的基礎學科專業已在生存線上掙扎,有的甚至已被取消。[1]面對新形式、新問題,地方本科院校必須對基礎性學科專業進行改革與創新,通過構建基礎學科專業的應用性課程體系,加強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以適應國家和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充分提高基礎學科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2]
一、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學專業的現狀
從招生情況看,隨著高校錄取率的提高以及高中進大學途徑的增加,物理學專業被認為是難就業的冷門專業,招生規模不斷縮小,生源質量也逐年下降,錄取的學生相當一部分為補錄或降分錄取。就湖南省情況看,目前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學專業每年實際招生都為一個班(約40~50人),可見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學專業的生源狀況不容樂觀。
從課程內容看,當前物理學專業的課程仍以物理師范類課程為主,其中理論性課程太多、太難,實踐性課程則相對太少,導致學生動手的機會少、動手能力差,學習缺乏動力,難以適應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從就業情況看,物理學專業畢業生就業情形不容樂觀,學生就業面較窄(仍以物理教育、考研深造為主),物理教師需求量不斷減小,導致學生就業大部分與專業不對口、難就業。就業形勢不好直接影響到本專業招生,從而形成惡性循環,造成了專業萎縮。
可以看出,面對新現狀、新問題、新現實,地方本科院校必須重視并改革當前物理學專業的培養方案,縮小專業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的矛盾,實施以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為核心的改革措施。專業改革必須從課程改革開始,因此構建符合地方本科院校的應用性課程體系成為改革物理學專業現狀的重中之重。
二、地方本科院校構建應用性課程體系的指導思想
實施課程體系改革首先要明確改革的指導思想。地方本科院校構建應用性課程體系的指導思想為:[3]更新教育觀念,明確應用方向;夯實理論基礎, 整合理論課程;更新應用課程,強化應用能力;拓寬就業口徑,提高綜合素質;加強教育教學改革,辦出地方特色。
針對指導思想,在構建物理學專業應用性課程體系的過程中需要重點解決好以下問題:明確物理學專業的應用方向,確定相應的應用性課程;正確對待理論性課程與應用性課程的關系,整合理論性課程的知識內容以突出理論基礎,重視并提高應用性課程的比重;建設與應用性課程配套的實驗及實踐課程;深化當前已有課程內容,提高學生的應用性能力;積極進行應用性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提高應用性課程教學的“三效”(效果、效率和效應)。
三、物理學專業應用性課程體系構建的內容
課程體系改革與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高校物理教師及教育研究工作者的積極參與才行。本文就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學專業構建應用性課程體系進行初步研究,研究內容將是湖南科技學院(以下簡稱“我?!保┪锢韺W專業嘗試進行專業課程改革的基本方案及內容。
1.整合專業基礎課,適當減少理論課程學時量[4]
為了能更好地開設應用性課程,首先對我?,F有理論性課程進行了整合,壓縮了理論性課程的學時。具體內容如下:
(1)整合普通物理課程,突出基礎及重點內容。物理學科的知識內容是一個整體,按力、熱、電磁、光、原子等實施課程教學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物理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部分課程內容也是重復的。通過將普通物理各部分課程整合為“普通物理學”課程(見表1),共縮減課時量90學時。這樣在不違背知識系統性的情況下,通過適當縮減普通物理課程的學時,突出了普通物理課程學習的基礎及重點內容。
(2)適當精簡四大力學課程,強調掌握理論物理基礎知識?!袄碚摿W”、“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量子力學”四門課程是建立在普通物理基礎上的專業必修課,被稱為四大力學。這四門課程難度較大,課程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對地方本科院校的學生來說,這四門課程仍以掌握基礎理論及重點知識為主,課程的相應內容可以進行適當精簡。此外,四大力學對于開闊眼界固然有用,但對以后從事中學物理教學來說作用一般,而對于考研深造的學生來說,掌握好這四門課程的基礎及重點知識對考研影響不大,因此適當精簡理論物理內容是可行的。
將四大力學整合為“理論物理導論”課程(見表2),共縮減課時量42學時。在縮減學時的基礎上精簡并整合理論物理基礎及重點知識,符合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學專業的特點。
(3)整合教學理論課程,加強教學實踐訓練。物理專業學生未來主要從事中學物理或中職學校的教學工作,因此具備較高教學技能和水平、扎實理論基礎、熟練現代教學手段的學生將更容易適應中學的實際教學工作。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學專業的教育類課程數目多、學時少,理論性課程比重大,實踐性課程比例小,容易造成理論水平高、教學能力低的情況,學生就業競爭力不強。為此可對教育類課程進行調整與整合,在保證理論課程地位的同時,增強教學實踐環節,著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課堂教學技能和水平。
具體方案(見表3)為:“教育學”和“心理學”課程、教育實習等不變;將“學科教學論”、“奧賽專題講座”、“科技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三門課整合為“中學物理教學理論與實踐”課程;將“現代教育技術基礎”、“CAI課件設計”兩門課整合為“多媒體技術與課件制作”課程;將“三筆字”和“學科教學論”中教學技能部分合并為“中學課堂教學技能訓練”課程;增設“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以適應當前網絡化教學的需求。這樣減少了教育類課程的門數,整合并充實了課程內容。
2.明確應用方向,增設應用性課程,提高學生應用能力[5]
基礎學科在交叉融合的過程中衍生了眾多應用性學科,這些學科及專業廣受國家和社會的歡迎。作為基礎學科之一的物理學也要與國家和社會的需求緊密聯系起來,利用自身優勢增設物理應用方向,實施應用性課程體系改革,以提高物理專業學生的應用能力,大大拓寬就業面。
地方本科院校大多為新升格的二本院校,起步晚、起點低、底子薄,開設應用方向所需要的儀器設備比較缺乏,實訓、實習等環節的條件和設施也嚴重不足。這些因素決定了開設物理應用方向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硬件、師資、人員配備等方面長期投入才有可能完成,其中確定物理學專業的應用方向成為首要任務。可以作為應用方向的學科有物理電子學、光電子信息、應用光學、材料物理、無線電物理等。地方本科院??筛鶕拘R延袑W科狀況、發展前景、硬軟件條件等來確定開設物理學專業的應用性方向,加大儀器設備及實驗室建設、師資培養等方面的力度。
要想在構建應用性課程體系上取得好的成果,除了以上課程的學習外,還可通過開放實驗室、電子設計開發實驗室、學生第二課堂活動室等給學生提供學習、鉆研、實踐的其他空間,以此提高學生知識應用的能力和水平。
四、結束語
要實現構建物理學專業應用性課程體系需要較長的時間(4~5年),并且還需具備一定條件,如所在學校是否重視并能確定物理學專業的應用性方向,是否已制定好物理學專業應用性方向教學方案,師資隊伍及水平是否能滿足開設應用性課程的需求,硬件設施及儀器設備條件是否能達到物理學專業應用性方向的要求等。只有當這些條件具備到一定程度才可進行實踐,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應用性課程體系的要求,才能提高物理專業學生的能力和水平,也才能真正拓寬學生的就業面,實現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學專業的持續、協調、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靜玲,任亞杰.地方本科院校中物理學專業發展面臨的困惑與出路[J].宜春學院學報,2010,32(12):151-152.
[2]石東平,龍曉霞,程正富,等.物理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改革探索與研究[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8(6):52-56.
[3]彭金松.調整物理學專業教學計劃,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J].河池學院學報,2007,27(5):88-90.
論文關鍵詞:目標定位素質的全面提高診所式法學教學方法
一、法學教育的目標定位
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成為國家的基本目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新世紀對高等教育人才的培養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現實卻存在反差:一面是急需高級法律專業人才的用人單位,求賢若渴;另一方面卻是普遍的法學專業學生“求職難”。由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與學校部聯合主辦的200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法學專業學生的總體就業水平僅為37.85%。而被視為冷門的哲學和歷史學專業學生的總體就業水平,卻分別達到40.35%和51.85%。1在2006年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與新浪考試頻道合作的調查中,法學專業以35.6%的得票率排在“滯銷榜”專業的第三位。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法學專業畢業生素質與現實需求之間還存在極大的距離。現實要求我們對整個法學教育進行改革。
法學教育目標的定位,將直接影響我國法學教育改革的進行。高等法學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未來的法學研究專家,還是為社會提供運用法律的各種專業人才,是近些年來引起越來越多爭論的問題。美國律師協會著名的麥克·科瑞特報告中提到,在r法律從業者整個的職業生涯中,其需要持續不斷地加深對其從業環境——變動不拘的社會的理解和認識,需要良好的人際溝通和協調能力需要對法律事實獨立的調查和評判能力,需要對法律問題作出及時的反應和采取最有效應對策略之能力。學生在課堂中如果學到的只是零散的、片斷的、割裂的、凝固的知識,這顯然不是法學教育應有的目標。法學是立足于社會現實的科學,而不是純粹的規范科學,法學教育實質上應是一種高等職業教育。
由于法律問題都是十分復雜的社會問題、經濟問題,這需要一種系統的法律職業能力去解決。法律教育具有的深刻的職業背景決定了法學教育是一門應用性學科,具有政治性、社會性和實踐性強的學科突出特點,法學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應用型法律人才。因此,應從“以理解法律含義、傳授法律知識為宗旨的教育模式”,轉向培養學生成為法律職業者,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應用型法律人才”的目標。
現代國家普遍通過司法考試來選拔高素質的法律職業群體。司法考試要求法律院校(系)的法學教育培養合格的法律職業人才。這種合格的法律職業人才應該是高層次、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應用型法律人才應當具有堅實的理論功底、精深的業務知識、良好的感悟和創新思維能力,敢于和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精通外語,能匯通古今,融貫中西。他們既能勝任法官、檢察官的工作、律師工作,也能勝任企事業單位的法務工作。因此,我國今后法學本科教育的目標,應當定位在培養具有高度職業責任感、適應社會需要、具有敏銳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掌握一定法學基礎知識且具有獨立操作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注意素質的全面提高
我國法學院的學生是直接從高中生中錄取的,而且,中國傳統教育文史哲主導的模式,且90年代前缺少法律職業,因此法學教育基本上仍停留在理論分析、法律詮釋層面,距離司法實踐的要求差距較大,這與美國法學院職業導向的法學教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2006年7月27日,教育部部長周濟就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問題和困難以及如何推動素質教育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其中在談到教改難點時指出:“應試教育愈演愈烈,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面臨很大困難……”目前我國的多校聯合辦學,高校走向綜合已成為趨勢,進行素質教育已形成共識。因此,培養應用型法律人才要注意素質的全面提高。
(一)培養學生的法律道德
法學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由于法律職業自身的特點,首先要進行法律道德的培養。關于法學教育的目的,20世紀40年代曾任司法院大法官的燕樹棠先生認為:法律事業是公益事業,法律教育是訓練社會服務人才的教育,因此,法學教育的目的,是在訓練社會服務人才,而不是造就個人謀生的能力。著名法學教育家孫曉樓先生在所著《法律教育》一書中談到:“法律教育的目的,是在培訓為社會服務為國家謀利益的法律人才,這種人才一定要有法律學問,才可以認識并且改善法律,一定要有法律常識,才可以合于時宜地運用法律,一定要有法律道德,才有資格來執行法律?!彼€引述了美國康奈爾大學原校長輝得在該大學法學院創立之日說的一段話以資佐證,“我們創辦法律學校的目的,非在造就許多訟棍;乃欲以嚴格之訓練,提高其程度,使將來出校門之后,有高深的學問,有遠大的目光,有高尚的道德,若再資以相當之經驗,則無論其為法官,為律師,為各種公益事業,鮮有不成為造福國家的法學者”。
(二)培養學生的批判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法律變化頻繁、知識更新快捷。我們不可能在有限的四年時間內教給學生及后一輩子所需的各種法律知識。學校教師傳授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分析、辨別、創造知識的能力。傳統的法學教育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認同性思維及其人格,而忽視了創造性、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往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們即使各有見地,但也不得不盡心盡職的詮釋既定的法律及其制度的合理性,單一的認同性思維往往會抑制人的創造力,法律職業者缺乏創造力,不利于實現法律的公正、公平,不利于法律職業者履行天職。因此,我們在保持培養學生認同性思維及其人格長處的同時,應該加強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批判性思維能力。
(三)拓寬專業口徑淡化專業界限
按照法學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和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重應用的基本思路,使專業結構從單一化向跨學科、跨專業,學習結構多樣化發展。公共基礎課應四統一:統一大綱、統一要求、統一考試、統一評分。因此,要圍繞“大法學”課程體系設計應用型人才的課程,堅持統一標準和規格,在一、二年級階段學好各部門法學基礎課程,三、四年級時增加實踐課程。在實踐課中設置取證、、審判、辯護、商務談判、調解、仲裁等內容,通過實案分析、辦案活動,學習相關的法學理論,掌握法律操作技巧,培養學生正確的執法和司法能力。
(四)對課程體系進行改革
法學是一門極具專業性的學科,但它卻從來不是一門自給自足的學科。個成功的法律職業者常常具有多學科、多領域的知識修養。我國的法學本科教育與美國的法學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在美國,法學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學生是來自各學科(包括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優秀學生,他們的法學專業學習是在先前的大學教育背景基礎上進行的。而在我國,高中畢業之后隨即可以進入法律院系學習,使得學生在知識深度和廣度以及社會閱歷方面存在極為明顯的局限。法學課程體系改革的總目標就是構建學生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知識結構的課程體系,把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建設法治國家的應用型法學人才。在課程體系改革過程中,應著重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著眼全面素質提升的課程結構
我們應該把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課程結構作為法學教育的中心內容。這里的“全面素質”應包括思想道德素質、專業素質、科學素質、文化素質、生理和心素質等方面的內容。
2.以挑戰眼光整合法學課程模塊
課程改革絕不是課程門數的簡單的增加或減少,也不是單門課程內容孤立的增刪。我們要從更高的角度、更寬的視野和以全球化的挑戰眼光來科學地整合法學課程模塊。
3.增加法學本科教育的哲學社會科學課程
法律是整個社會生活的一部分,它決不存在于真空之中。它不是社會科學個自給自足的、能夠密封起來或脫離人類其他活動的部門。因而“一個人要是只懂得法律技術,只知道審判程序的機制和精通實在法里的技術規則,那他不會是一個頭等的法律工作者”。
一、傳播技術的發展與MOOC的興起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提高,從魚雁傳書、家書抵萬金的古代,到一根網線一臺電腦便能跨地區、全天候交流的今天,傳播技術的發展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媒介環境學派認為,新傳播技術的出現將漸次地引起符號表達、人機交互、環境交流結構的變化,進而系統的改變一個社會的傳播生態環境和社會制度環境。[1]”
當下,傳播技術的發展已經歷了口口相傳、手寫文字、印刷、電子傳播、數字傳播這樣五個時代,而教育也因為傳播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在不同時期出現了不同的教學模式。從《荷馬史詩》式吟誦詩人的口傳到精英授課式的庠序之教,再到隨著印刷工業興盛的班級授課制,以及20世紀電視普及背景下興起的電化教育,教育的每一次變革都深深的打上了傳播技術的烙印。換言之,傳播技術的發展史也折射了教育的變革發展史,正是新傳播技術的興起與發展,帶來了人類交流與記錄方式的改變,并進而引發了教育傳播的變革。尼爾?波茲曼曾指出,傳播技術的發展引發了西方教育的“三次危機”。
在Web2.0時代,也有學者敏銳地發現,社會化網絡技術的興起與發展給高等教育帶來了繼電化教育之后的新一輪變革,這就表現為MOOC的出現。
MOOC的英文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中文可直譯為“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亦可音譯為“慕課”。MOOC起源于已發展多年的網絡遠程教育和視頻課程,其概念形成于2008年。我們一般認為,MOOC 這一術語是由加拿大學者布賴恩?亞歷山大(Bryan Alexander)和戴夫?科米爾(Dave Cormier)正式提出的。加拿大學者喬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和斯蒂芬?唐斯(Stephen Downes)運用此概念開設了第一門真正意義上的慕課課程:《關聯主義學習理論和連接的知識》(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 Online Course)。對于MOOC,目前還沒有產生特別精準的定義。斯蒂芬?唐斯認為慕課有兩大特點:一是規模巨大,二是開放與免費[2]。維基百科將其定義為“一種針對于大眾人群的在線課堂,人們可以通過網絡來學習在線課堂。除了一些傳統的課堂元素(例如視頻、書籍、問題集)之外,MOOC通過提供交互性用戶論壇幫助學生、教師、教學助理建立一個共同團體。MOOC是遠程教育的最新發展成果。[3]”Coursera、Udacity和edX被譽為MOOC教育的“三駕馬車”。
2012年被稱為MOOC的發展元年,此后在短短兩年多時間里,MOOC在高等教育領域瘋狂的“攻城掠地”,幾乎是以幾何倍數迅猛地擴張。我們以Coursera為例,由斯坦福大學吳恩達(Andrew Ng)和達芙妮?科勒(Daphne Koller)兩位教授創立的Coursera在線免費課程平臺,2012年4月上線,4個月后學生數便突破100萬,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突破了234萬。然而回首過往,我們不難發現,新的先進的高等教育技術比比皆是,但真正普及為民眾所接受并運用的高等教育模式卻寥寥無幾。那么,MOOC為什么能獲得成功,這顯然需要我們深刻反思社會背景及其內在機理。
首先我們應該關注的是在Web2.0時代社會化媒體的發展與普及。Web2.0時代是一個通過個體連接而形成的“關系時代”,今天,社會化媒體不僅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給人們的思維習慣和社會組織方式帶來了深刻的改變。正如密歇根大學前校長詹姆斯?杜德斯達特曾指出的,“信息技術對研究型大學的影響極有可能非常深刻、迅疾和具有突變性――就像它曾經而且還會繼續對我們的經濟、社會生活及其他社會機構已經產生的巨大影響那樣。[4]”社會化思維強調運用互聯網協作模式和社會化媒體,而MOOC教育實質上就融合了多樣化的網絡協作與社會化媒體。在MOOC的教學中,老師與學生廣泛地應用社會化媒體進行互動與交流。第一,老師經常將自己的課程資料與相關視頻在自己的個人博客以及YouTube等社交網站上,并以此為據點,積極地與學生進行問題討論并答疑解惑;第二,學生群體之間也利用如Twitter、在線論壇等社會化媒體進行更加深層次的網絡協作與學習探討。在線論壇是MOOC學習者最為重要的交流與協作的工具。在學習中,學習者經常將問題或是學習筆記在論壇上,同學之間的互評為學習者提供了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社會化媒體為MOOC的使用者搭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拓展了學習者的學習渠道與交流方式,也激發了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與互動熱情。MOOC的教學與交流廣泛地運用社會化媒體,所以社會化媒體的發展與普及是MOOC興起的一個重要條件。
其次是MOOC自身的特點與優勢。MOOC不僅秉承了傳統高等教育的基本精神,又以其開放性、互動性和社會性等特點在高等教育領域大放異彩。MOOC一改傳統教育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把大眾帶到了猶如施拉姆筆下所言的“自助餐廳”中。學習者通過論壇、社會化媒體積極的進行互動交流,并根據自己的喜好與需求,自由選擇課程與學習方式。施拉姆曾提出過媒介或然率的概念,“報償的保證÷費力的程度=選擇的概率。[5]”在碎片化學習成為現實的今天,由于可以自由地安排學習時間與學習方式,MOOC無疑為大眾提供了新的便利的解決方案,這也保證了其被選概率的提升。
最后,大眾的內在需求也是MOOC興起的重要原因?,F階段,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新事物層出不窮,僵化滯后的大學教育體制常常不能滿足學生們掌握新知識與新技能的迫切需求。而擁有開放課程體制、先進教學方式的MOOC的出現,使人們看到了一線曙光。在如今提倡終身學習的理念下,MOOC的發展極大地滿足了大眾對知識的需求。
二、MOOC的傳播學解讀
對于MOOC的蓬勃發展,麻省理工學院校長蘇珊?霍克菲爾德認為,MOOC將為全球數百萬計希望得到學習機會的人們提供嶄新的教育途徑。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張杰也認為MOOC是印刷術產生以來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現出“未來教育”的曙光。我們從這些充滿贊譽的話語中不難發現,教育界人士已經認識到,MOOC的出現給當下的高等教育帶來了深刻的變化。
那么,MOOC與傳統高等教育相比有何優勢?與電化教育相比又有何不同?在下文中筆者借用傳播學中的“5W”模式來加以分析。
(一)MOOC的傳播者分析
傳播者研究是傳播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塊?!皞鞑フ哂址Q信源,指傳播行為的主體和引發者,是傳播系統的主體。[6]”在傳統的高等教育中,大學是高等教育課程的主要提供者,自然也就是傳播的主體。然而MOOC的出現,改變了大學在高等教育中一家獨大的局面。MOOC并不是某所或某幾所大學的簡單附庸,而是由諸如Coursera、edX、udacity等獨立的、專業的課程交易平臺與大學聯手運作,大學負責制作課程,課程交易平臺則負責課程。其傳播者是大學與課程交易平臺的結合,因而既有公共事業屬性,也有商業屬性。過去,大學是高等教育的生產者與組織者,而在MOOC時代,大學與課程交易平臺在高等教育中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分權,組織者的權力漸漸移交給專門的課程交易平臺,大學在MOOC中更多的是作為內容的生產者出現的。以前人們往往認為大學是高等教育唯一的提供場所,然而MOOC的出現與發展帶來了課程市場的興起與繁榮,買方市場與賣方市場的角色發生改變,它“把高等教育市場由平行變為縱向,由分散變為集中,由相對本地的變為世界的。這個獨立于大學之外的課程市場,提供的課程不僅‘物美價廉’,而且大多是‘免費品嘗’”[4]。MOOC將高等教育的傳播主體重新分權與賦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極大地撼動了大學對高等教育的獨享權,打破了大學“獨霸”高等教育的局面。此外,各個大學都可以把課程放上平臺,平臺上的課程有如一所大學展示的窗口,代表了學校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在MOOC中,廣為關注、備受好評的課程往往能給其學校帶來不錯的口碑和社會影響,所以這也加劇了大學之間的競爭,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
(二)MOOC的內容分析
從具體內容來看,MOOC提供的課程可謂是五花八門,從物理、化學等理學學科,到宗教、倫理等哲學學科,再到文學、新聞等文學學科,MOOC猶如一所超級綜合性大學,無所不包。事實上僅在Coursera上,就有超過600門課程。MOOC所提供的課程規模顯然是傳統高校遠不能及的。在傳統高等教育中,學校設有什么課程,學生就去學習什么,雖然有選修機制,但是課程的提供還是局限于既有的框架中,學生只能簡單的、被動的接受教育,無法根據個人的意愿來安排自身的學習內容。此外,在傳統高等教育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學生想學的課程,由于開課人數不夠,或是師資、設備等教育資源的匱乏而無法得到滿足的情況。而MOOC很少會受這些因素的影響,學生可以在海量課程中自由選課,一些所謂的冷門課程也可以準確的到達處于分散狀態的目標人群,并通過整合使之規?;瑥亩埂伴L尾效應”在MOOC中發揮作用。比如,我們在MOOC上可以看到,除了諸如《經典力學》《史記》等在傳統高等教育中早已司空見慣的課程外,《怪誕行為學》《戰爭的悖論》《水果課:如何挑出最好吃的水果》等顯得偏僻或冷門的課程,在MOOC上也同樣為人關注并受到好評。
(三)MOOC的媒介分析
彭蘭教授認為,網絡信息的傳播模式經歷了三個階段的發展,目前,我們步入了以社會關系為傳播渠道的“個人門戶”傳播模式時代[7]。這也正如唐納德?肖所說的那樣,現階段我們生活在一個由水平媒體和垂直媒體交織而生成的紙草型社會中[8]。網絡傳播中大眾門戶固有的話語權在不斷地被個人門戶所消解,進而形成了一種新的話語權力。MOOC就發軔于這樣一個充滿競爭與融合的Web2.0時代。MOOC是一種依托網絡的立體互動的遠程教育新模式,MOOC的學習帶有一種去中心化與碎片化的特質。MOOC的出現實際上是基于Web2.0技術的高等教育2.0革新。作為高等教育傳播的新興介質,它與傳統的高等教育傳播媒介相比也有其自身的特點。
首先,它強調的是三種傳播模式的結合與互動。傳統的高等教育受地域、時間的限制,往往很難做到集大規模、互動性于一體,而MOOC與之相比,其最大的不同就是MOOC是人際傳播、群體傳播、大眾傳播的三者結合。以呂世浩教授在Coursera向廣大MOOC用戶講授《史記》為例,他運用了網絡視頻、博客、電子郵件等多種傳播技術。這實際上可以理解為“專業化的媒介組織運用先進的傳播技術和產業化手段,以社會上一般大眾為對象而進行的大規模的信息生產和傳播活動”[9],體現為一種大眾傳播模式。課后,學生既可以與老師或他人單獨溝通,也可以在論壇中參與交流討論,這分別體現了人際傳播與群體傳播。傳統高等教育很難做到這三種傳播模式的統一,而這種方式卻使學習者有了更強的參與感。
其次,它有利于師生關系的轉變與革新。在傳統的高等教育中,教學是以老師為主體的,傳播模式是自上而下的。雖然現階段的高等教育也廣泛使用多媒體技術,但其本質還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室為中心’。在學習方式上表現為‘接受式學習’”[10]。這種灌輸式的學習模式往往影響了學生的創造性、獨立性、邏輯推演能力的培養,但在MOOC教育中,知識就是權威,學生才是中心,傳統教育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克服。教師將課程到課程平臺上,學生們根據自身的喜好自由選擇課程,上完課后還能對老師與課程進行評價與評分,“好評”越多的老師自然越受到歡迎。湖南師范大學校長劉湘溶認為在MOOC教育中,“教學流程的變化迫使教師必須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由重‘傳授’向重‘引導’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由單向信息傳遞向綜合互動轉變,由居高臨下向平等對話轉變。[4]”這種轉變也使得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互性大大地增強,老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傳道者”,而是平易近人的“解惑者”,原來的“師生”關系轉變為現在的“生師”關系,這種轉變加強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得到了提升。
(四)MOOC的受眾分析
在傳統的高等教育中,學生是高等教育的受眾主體。但是在MOOC教育中,傳播媒介、傳播者等都產生了新的變化,因而MOOC的受眾群體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有關資料顯示,“MOOC 的學習者來自全球各個地方、各行各業,覆蓋14歲至76歲各個年齡段。據統計,繼續學習者占到50%,大學生約占45%,高中生占5%。edX 的受眾遍及除南極洲以外的全球五大洲,超過192個國家。其中,約70%的學生來自美國以外的國家。[11]”在中國,與傳統高等教育的受眾相比,MOOC的使用者也有其自身的特點。2013年10月9日至10月16日,果殼網在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和Coursera等機構的支持下,開展了MOOC中文用戶的摸底調查。此次調查共回收問卷6116份,有效樣本5981份,其中參加過MOOC課程的有效樣本為2440份[12]。
調查顯示,中文MOOC的受眾群體主要有如下三個特點:首先是受眾職業分布的多元。根據調查,在MOOC教育中,學生占55.54%,在職人員占40.34%,已退休人員為0.08%,其它為4.04%。學生與在職人員幾乎平分秋色,這與傳統高等教育中受眾以學生為主體是有區別的;其次,MOOC的使用者多集中在經濟發達教育發達的地區。調查顯示,京、滬、粵、蘇、浙這五個省份的MOOC中文用戶最多;最后,MOOC的受眾出現了多年齡段的趨勢,其中18~25歲的用戶最多,但31~45歲的用戶也超過10%。我們知道,傳統高等教育其受眾群體的年齡段較為集中,與之相較,MOOC的受眾其年齡分布更分散。
(五)MOOC的傳播效果分析
傳統的高等教育往往以考試來檢測傳播效果,用考試分數的高低來驗證學習效果的好壞,把傳播效果變成了一種簡單的數字量化游戲。事實上,有不少學生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課后全不記,考前背筆記,考完全忘記”,就成了他們的真實寫照,這種傳播效果顯然是讓人失望的。MOOC在知識的傳播中則采用“微課程”與“證書認證”模式,有效地避開了傳統高等教育的短板。在教學模式上,MOOC的課程通常以周為單位,一門課程在8~12周左右。上課形式以視頻錄像為主,主要是老師的講解并配合板演?!案鶕睦韺W的研究,人的高效專注時間長度在15~20分鐘左右。因此,慕課通常按照這個時長編排課程視頻,在知識傳遞上比傳統的實體課堂更加符合學習科學的規律與要求,且8~12分鐘的‘微課程’內容更加有利于學習者利用碎片時間進行高效學習,從而實現學習效果的提高。[13]”MOOC在傳播效果檢測上,則采用先進的“證書認證”模式。MOOC在一門課程結束后,有些課程會提供證書,證明你學習過相關課程并獲得了相關的知識技能。要想獲得證書,在課程學習中,就會有隨堂的問題需要學習者進行解答,在每周課程完成后,老師還會留下作業,作業質量的好壞對課程的順利結業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學生對于作業的完成是非常認真的,對于不懂的問題經常會在論壇上請教同學,或是直接向老師發郵件提問。MOOC的“微課程”與“證書認證”模式和傳統高等教育的考試相比,更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學業,其學習效果更有保障。
綜上所述,MOOC在傳播主體、傳播對象、傳播內容等多個方面對高等教育進行了革新,它對高等教育所產生的影響是廣泛且深刻的。
三、我國MOOC發展的推進策略
MOOC帶來了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如今是一個提倡全民終身學習的時代,開放教育也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盡管對于MOOC而言,有專家學者對其課程完成率難以保證、證書認證和學分認定亟需完善等不足提出了質疑,但我們不能不承認,MOOC的出現給高等教育帶來的變化與好處是不容忽視的。因此,中國當下應深化對MOOC的認識,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MOOC進行引進、推廣與運用,促進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
(一)創新觀念,深化對MOOC的認識
MOOC現在依然處于高速發展期,其最終的形態并沒有完全展現,但MOOC給高等教育所帶來的革新已初見端倪。觀念是行動的先導,中國政府已經開始對MOOC教育予以重視?,F階段,我國已將“教育信息化”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把“教育信息化建設”納入國家重點推進的項目中?!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對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也進行了詳細的安排,并且近些年來一直在開展國家精品課程的建設工作。但中國在推進MOOC教育中,存在著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那就是還在用舊有的觀念來理解MOOC教育,這大大制約了MOOC教育的發展。首先,學生對精品開放課程的參與水平不高;其次,很多學校將建設精品開放課程當作是一項政治任務,而不是一項教學改革,這明顯違背了精品開放課程的初衷。認識的高度決定著行動的力度,因此對于MOOC,我們首先就要創新觀念,深化認識。中國的大學應該順應高等教育的發展潮流,積極推進高等教育的信息化,把開放教育資源以及MOOC教育納入到大學的發展規劃中。MOOC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挑戰,也是機遇,只有正確認識MOOC對高等教育的深遠影響,才能真正推進高等教育的歷史性變革。
(二)引進吸收,走中國特色的MOOC發展之路
MOOC這一概念由國外所創,MOOC的課程平臺也以英語為主要語言,這給中國學生的使用帶來了不少麻煩,在學習與體驗上也會存在著“水土不服”等問題,因此,對于MOOC,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引進消化后再吸收。先要“照葫蘆畫瓢”,然后再在現行體制上進行創新,走有中國特色的MOOC發展之路。根據中國的國情與MOOC的現狀,走有中國特色的MOOC發展之路要在兩個方面有所突破:一是面向學生群體搞好MOOC的精品教育;二是面向社會群體搞好MOOC的繼續教育?,F階段,Coursera、edX、Udacity等國外主流MOOC平臺發展得較好,中國首先還需借鑒這些優秀平臺的先進經驗,打造一批適合中國學生使用的本土化MOOC平臺,把各個高校的精品課程搬上MOOC平臺,為學生提供新的學習通道。再者,我們也應該看到Coursera、edX、Udacity這類MOOC平臺主要走的還是精英教育路線,但中國人口眾多、教育基礎薄弱的社會現實,使得MOOC在國內完全可以面向廣泛的社會民眾,走繼續教育的路線。因此,中國的MOOC教育可以在傳授知識與培養技能方面嘗試“兩條腿走路”,而不必照搬西方模式。
(三)推廣普及,增強MOOC教育的參與度
在“十二五”期間,中國啟動實施了“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由教育部、財政部支持的高等教育課程資源共享平臺愛課程網應運而生。2013年10月清華大學基于edX的開放源代碼也研發推出了自己的MOOC平臺――學堂在線。對于MOOC,盡管我國已經進行了一些嘗試,但推廣普及還遠遠不夠。在當今這樣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對于MOOC,很多中國學生都并不知情。以愛課程網為例,它雖然已經建立了一段時間,但它在學生中的認知度卻是很低的,大部分視頻的播放次數僅以千計,關于課程的評論也寥寥無幾,這與國外的Coursera、edX、Udacity這三個平臺上,一門課程動輒有上萬的學習者相比,相差甚遠。低播放率與低參與度,使得對課程的投入與其傳播效果不成正比,而這正是當下中國MOOC發展的現實寫照。因此,對于MOOC的發展,國家還應該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推廣普及MOOC教育。首先要以MOOC為平臺,推進校際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將MOOC的學分認證做到常態化、普及化,這樣才能更好地吸引廣大學生用戶;其次,在普及MOOC教育中,要廣泛利用微博、微信等社會化媒體來進行宣傳,比如可以推出MOOC的微信公共賬號,定時推送課程通知或用戶感興趣的信息;再者,還可開發在線即時翻譯工具,在將外語課程翻譯成中文的同時,也能將中文課程翻譯成多種語言在全球推廣;最后,大學還須加強引導,努力提升廣大師生的媒介素養,幫助他們掌握通過MOOC來學習的方法,使廣大的學習者都能通過親身參與從而感受到MOOC所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