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8 09:40: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急診護理安全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醫院急診科收治的患者病種繁多,病情危重且進展迅速,并發癥及臨床病死率均居較高水平。在急診科日常工作中,分診是一項重要環節,可使患者得到及時救治;但因急診應對的突發事件如創傷、意外事故等遠高于門診,且患者流動性大,護理人員背負著沉重的工作壓力,難以準確預測風險事件、制定防范措施[1]。故加強分診安全管理,減少醫護糾紛,對降低護理風險,提高急診護理質量意義重大。本次研究就此展開探討,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觀察組200例選自我院急診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加強分診安全管理后的患者,其中男104例,女96例;年齡21歲~43歲,平均年齡(33.4±2.3)歲。對照組200例選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實施常規分診管理的患者,其中男106例,女94例;年齡20歲~42歲,平均年齡(33.8±2.4)歲。2組患者對本次試驗均知情同意,排除有意識障礙、溝通障礙者。組間基線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病例應用常規分診管理方案;觀察組實施分診安全管理模式,具體步驟如下。
1.2.1急診環境管理
急診與門診區域需明確劃分,設醒目標識,避免患者誤入,干擾醫護人員正常工作。急診除分區安排患者就診外,功能區與診室需設清晰標識,在醒目位置掛分診流程圖,以節約患者詢問時間。
1.2.2風險管理
積極開展安全管理培訓,使護士增強預防措施,提高自我防護能力。定期開展風險教育,使護理人員對本崗位高風險性質有正確認識,做好風險信息收集,相關風險事件需及時通報,以增強識別風險的能力。對護理人力資源合理配備,降低護士工作負荷,防范工作繁重增加護理風險。
1.2.3制度及語言行為管理
遵循首診負責制,如遇到急診資源有限或接診患者困難的情況,需向護士長和科主任及時匯報。制定分診規范服務用語,提高溝通技巧,維護和諧護患關系。
1.2.4法律法規管理
組織分診護士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增強法律意識。另外,可結合醫療糾紛案例開設講座,提高護士防范意識。
1.2.5分診業務能力培訓
制定合理、科學、有效的分診標準;分診崗位由高年資具豐富急診工作經驗的護士擔任,以保障分診準確率?;颊弑凰椭良痹\科后,需迅速接診,詢問病情。對急救車運送的患者,需與隨行醫生做好交接,評估病情;危重且兇險者,立即送搶救室。
1.2.6加強監督管理
設監控系統及意見箱,對患者訴求及時了解并針對性處理,及時發現安全隱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3觀察指標
護理質量:發放調查問卷,包括護理服務態度、突發事件處理能力等,共100分,分值越高,效果越好。滿意度:發放調查問卷,包括服務態度、分診技術等,總分100分,分值越高,滿意度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u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護理質量、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具有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
3討論
在急診分診工作中,環境、護理人員自身、患者及家屬、急診工作內容等均為風險因素。急診接收的患者素質參差不齊,流動性大,另外,還需接待咨詢者,使分診護士工作量加大,對需就診的患者有所忽略[2]。另外,患者病種繁多,空氣質量差,若護士防護意識不強,可增加醫院感染風險。同時,護理人員繁重的工作量會影響工作態度,引發患者不滿,或患者及家屬焦慮抑郁感嚴重,遵醫性不佳,易滋生不滿情緒,均可影響護理質量。針對上述狀況,本文觀察組應用分診安全管理模式,先規范急診環境,設置清晰的分診流程標識;減輕分診護士工作壓力,另外,合理配備人力資源,可激發工作熱情;加強風險管理,重視感染等危險事件防控,可確?;颊呒搬t護人員安全,減少醫患糾紛;做好制度和語言行為管理工作,為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營造了良好環境;學習法律法規,增強法制觀念,使各項操作有據可查,除規避風險外,還可防范糾紛;行業務培訓和監督管理,可從根本上增強護士工作責任心,確保分診工作安全、有效進行。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綜上所述,在急診護理中應用分診安全管理模式,可提高護理質量,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姚荷英,沈喜,王春燕.分級分區管理模式在急診輸液安全管理中的應用與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1):64-66.
急診科是臨床較為重要的科室,是搶救患者生命最為主要的部門。由于急診科接收患者具有病情急、發展快、并發癥多的特點,間接給護理工作帶來困難[1]。為有效提高急診科患者的護理安全管理,保證醫護人員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我院急診科采用PDCA模式,取得顯著成效,現匯總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資料 將我院(2012年3月-2015年9月)急診患者200例按照入院順序分成不同組:常規組100例,男性、女性患者分別57例、43例,年齡段18-78歲,平均(46.3±1.3)歲;干預組100例,男性、女性患者分別58例、42例,年齡段19-79歲,平均(46.4±1.4)歲。200例患者的年齡段、男女例數等資料無區別,P>0.05。
1.2方法 常規組患者行急診科的基礎護理管理,如:按照本院所制定的相關護理管理規章制度等實施按時、不按時的培訓、考核等,并結合急診科日常需求安排護理人員。同時,還需講解急診科的相關搶救、護理等工作;干預組患者則實施PDCA護理,包括:①制定護理計劃。臨床PDCA護理模式實施前期,科室領導需帶領全科室醫護人員參加培訓,并從中挑選表現良好者組建護理團隊,由各小組對自身所分配的項目行護理質量、現狀的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定規范、科學的護理內容。并且,還需建立健全相關考核制度,帶領全體醫護人員學習;②實施護理計劃。小組組長負責相關護理項目質量的評估,護理過程的監控,護士長則對管轄區域內的護理質量進行管理,促使每位護理人員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日常護理中,提高護理服務意識[2];確保護理工作落實到人,做到有規可循;③臨床檢查。護理團隊組長需每月于固定時間內行科室護理工作、質量檢查,一旦發現不良現象,需立即糾正;從所發現問題中找尋潛在性漏洞,并制定預防、改進措施,預防不良事件;④總結、反饋。每月于固定時間組織科室護理人員召開研討會,分析、探究日常護理中潛在性問題,制定針對性措施,確保相關措施落實到底,以形成相對完善、有效的反饋系統,提高護理質量。
1.3評定項目 統計兩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并統計其護理滿意程度,標準:將急診科所制定的護理滿意調查問卷發放到每位患者手中,讓其填寫結束后統計總分,分數在90分以上,表明滿意臨床護理;分數在60分以上,表明比較滿意臨床護理;分數在60分以下,表明不滿意臨床護理。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版本為SPSS14.0的軟件處理數據,搶救成功率、護理滿意程度均屬于計數資料,均借助%表示、χ2檢驗,P
2結果
2.1臨床搶救成功率判定 調查結果表明,100例干預組患者成功搶救者93例,占比93.0%;100例常規組患者成功搶救者80例,占比80.0%,經由統計學分析得知,兩組的成功搶救率有區別,P
2.2臨床護理滿意程度判定 調查結果表明,干預組、常規組患者預后的護理滿意程度有區別,P
【關鍵詞】個案追蹤法;安全管理;護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0630-02
安全管理在是衡量護理服務的關鍵質量指標之一,同時也是現階段護理管理的探究重點。一般的護理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在整體的治療護理過程當中,對于出現的種種焦躁問題實施了及時、科學與有效的措施,也減少了病者的傷害或者是不好的結果,其中主要包括了意外、錯誤以及偏誤,做種實現了安全管理在護理上的效果。由于急診科是醫院的特殊窗口,是醫院設置用來專門接待急危重患治療的看護點,這樣子的護例工作都伴有忙、急、易于感染以及多學科性的特征,有關護理的安全隱患大多數都是會穿插在整個搶救治療的過程當中。所以為了要提高安全管理在急診護理上的應用,本醫院從2011年具開始采用個案追蹤法,并且在急診病患中實施治療的全部過程進行了追蹤檢測,安全管理使用于急診上仍然要保持時刻完善,因此獲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將報告如下。
1 有關追蹤法的實施措施
1.1成立追蹤調查的小組
首先任用該科護士長作為小組的組長,和急診科的其他護士人員建立追蹤調查檢測安全管理在護理上的檢查小組,同時還要組員們學習追蹤法的應用原理與基本原理中的知識,并且要熟悉掌握其中的步驟和內容。
1.2制定有關追蹤的方案
該方案的主要內容是:確定所要追蹤的對象;規劃好追蹤的路線,實施表格規劃圖,同時還要包括院內與院外的急救;確定檢查的內容,并且要以中國醫院頒布的十大患者安全作為基本目標;給小組成員安排任務,每位組員必須完成2例院內或者是院外急救的病人追蹤檢查;定期召開護理安全管理追蹤小組的會議,并且進行研討、匯報、分析整個追蹤法在護理安全上存在的問題,快速做好防范措施以及改正。
1.3有關追蹤的步驟
1.3.1實施有計劃的追蹤
首先確定追蹤的目標,作為檢查人員英愛使用隨機抽樣與有意向選擇來相結合實施有效追蹤,在文章中就已腦挫裂患者34例作為研究對象。其次就是追蹤的項目,該項目就是使用科學的追蹤法進行輔助追蹤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的表現。再次就是追蹤的方法,依據病人所接受的護理治療方法來確定所需要的追蹤路徑,在這次的追蹤過程中實行追蹤的是急診科的病患。
1.3.2具體的追蹤內容
①先收集有關病人的基本資料,其主要是包括:癥狀、病史、護理、體征與治療。②調查清楚病人在急診科治療的整體護理步驟,也包括就診的準確率,病人是否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就診,同時還要保證在就診的過程當中得到嚴格的護理治療,作為護理人員要嚴謹執行整體的護理步驟,熟練急救的技能。對于病人能夠使用準確的急救藥物,在做護理報告上應該做到詳細匯報。③應當熟悉掌握患者復診的有關程序、病人的病情記錄以及評估。對于治療上需要的儀器應該實行嚴格監管檢測,得出的最后結果要及時通知其病患的家屬,并要給予精神上的鼓勵與支持。④作為追蹤的人員要在患者入院的兩三天之內進行一次隨訪,緩解病人的壓力。⑤及時追蹤病房和急診科兩者的交接程序,主要體現在收住病房和急診科運轉的交流,同時還要注意調查病患的住院流程。
2 追中的結果
在追中的調查下發現急診科的預檢不夠詳細,分診建立的制度不完善,也沒有做到24小時的監護。不過經過了使用個案追蹤法的評估與分析,很快就能夠找到并且解決了問題,這樣子的追蹤法不僅僅是得到了很有的完善,還降低了急診護理上的風險,也促使了安全管理的優化和可持續發展。病人的滿意度有所提升,病人與護理人員的管理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3 討論
使用個案追蹤法的護理上的應用是能夠創新管理的觀念,在護理的過程上也得到了注重,同時也避免了護理質控檢測上的形式工作;在檢查的方法上提高了護理安全質量的可持續發展,同樣經過檢查追蹤還可以找出管理上的很多不足。個案追蹤法在這方面上還體現了人文理念,并且對于病人的治療全部過程都實施了很好的質量改進,痛是也能夠很好地提升護理的治療,避免了護理上的風險,保證了病人得到優秀安全的治療服務。
總的來說,個案追蹤法的安全管理在護理上的應用對于整個急診科都是有很大的益處的。
參考文獻:
[1] 杜洪燕.關于急診科護理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當代醫學,2011,17(2):124
[2] 錢莉;董桂紅淺談急診科護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1,4(06):55.
河南省開封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河南開封 475000
[摘要] 目的 觀察護理風險管理在急診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實施效果。方法 取我院收治的94例急診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均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47例,對照組接受急診科常規監護與基礎護理,實驗組則在常規監護與護理的同時實施護理風險管理,觀察并統計兩組護理合格率、搶救物品情況、護理質量評分、護理缺陷率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對照組護理缺陷發生率位12.8%,實驗組僅為2.1%。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護理質量評分與搶救物品完好情況更優,護理合格率以及護理滿意度更高,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急診內科護理工作中開展護理風險管理有利于改善急診護理工作水平,提高護理滿意度,消除護理風險因素,值得臨床予以推廣和使用。
[
關鍵詞 ] 急診患者;護理;安全管理;護理風險管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11(b)-0069-02
[作者簡介] 杜云真(1972-),女,河南開封,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急診護理。
護理風險事件表現出復雜性、不確定性以及高風險水平等特征。而就急診科而言,其本身承擔了諸多重要職能,因此其護理工作也顯得尤為重要。急診科患者病情急而重,且呈現出多變、復雜的特點,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此外還有突發性事故致傷的患者,風險性極高,因此其醫療投訴以及糾紛事件發生率較其他科室更高[1]。所以急診科護理人員應始終堅持將強化風險意識、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為最終護理管理目標?;诖?,探討護理風險管理在急診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實施效果,以為臨床指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2012年10月—2014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94例急診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其中男50例,女44例;年齡17~56歲,平均年齡(38.8±2.4)歲;其中48例為車禍致傷,24例為毆打致傷,22例為意外墜跌致傷。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47例,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呼吸道管理、基礎護理、心血管監測、營養支持護理以及酸堿與水電解質平衡糾正等常規監護方案,實驗組在此基礎上采取護理風險管理,具體內容如下:①健全相關規章制度。首先,護士長結合急診室特點,并以護理安全管理制度為依據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同時還應征得患者知情同意,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應針對意外突發事件制定應急預案,確保各項規章制度得到完善,為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制度保障。②強化風險管理意識。組織急診護士參加急救藥品的正確使用以及急救設備操作技巧等相關培訓,定期進行工作心得與經驗交流,并對工作中出現的一些疑難問題加以總結,分析操作過程中相對薄弱的環節,及時修訂并完善急救操作流程。此外,還應要求護理人員學習醫療事故處理各類法律法規,并熟練掌握。③護理文件記錄。護理人員在監測患者病情變化以及搶救治療過程中應規范記錄護理文件,確保其準確、及時以及客觀性,特別應高度重視三無人員,留觀病歷應妥善存檔,同時還應定期審查病例[2-3]。④搶救用藥與儀器管理。應強化管理搶救用藥以及搶救儀器,應做到專人專項管理,做好相應的清潔與保養工作,同時還應做好取、還登記,每天檢查并清點儀器使用情況,一旦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刻上報,及時排除障礙。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統計兩組護理合格率、搶救物品情況、護理質量評分、護理缺陷率以及護理滿意度。每周遵循急救藥品管理標準檢查急救藥品完好情況;每月由護理部領導負責組織護理質量管理小組,抽檢并評估急診護理質量[4]。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數據采用spss 16.0軟件對本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學的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量資料的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并應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搶救物品完好率以及護理缺陷發生率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搶救物品完好情況更優,護理缺陷率更低,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護理合格率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護理人員護理合格情況更優,護理合格率更高,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質量評分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護理質量評分更優,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在醫療衛生工作中,護理工作是其中不容忽視的一部分,其表現出具體性、連續性、直接性以及動態性特征[5],同時具有很強的技術性。護理人員在醫療護理操作過程中與患者長時間接觸,因此承擔了更高的職業風險。當前,隨著普法教育的逐步深入,民眾法制觀念逐步成型且維權意識也隨之增強,而急診科由于其特殊性而在各環節中都存在護理風險因素。所以改善急診護理工作質量,排除護理風險因素顯得尤為重要[6]。
本次研究以94例急診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護理風險管理在急診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實施效果,結果表明,實驗組消毒隔離、違規操作、基礎護理水平、護理文書規范性評分為(99.24±1.36)、(0.84±0.22)、(95.82±4.14)、(97.50±3.39)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的(89.87±2.09)、(3.66±0.31)、(85.83±5.01)、(90.24±3.18)分。提示護理風險管理護理質量更優;此外,實驗組搶救物品完好情況更優,護理合格率以及護理滿意度更高,護理缺陷率更低,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相關報道[7]一致。提示在急診護理工作中采取風險管理模式,探查其中薄弱環節并予以修正和完善,同時優化工作流程,有利于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而在風險意識強化教育開展后,護理人員對于急診規章制度以及操作流程均能夠自覺遵守,同時重視提升自身風險防范意識,推動護患關系的進一步融洽,從而在降低護理缺陷率的前提下有效規避了護理糾紛事件,具有積極的意義。
綜上所述,在急診內科護理工作中開展護理風險管理有利于改善急診護理工作水平,提高護理滿意度,消除護理風險因素,值得臨床予以推廣和使用。
[
參考文獻]
[1]潘多,?,?陳水紅,等.急診搶救室危重患者流量變化規律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7):599-601.
[2]孫萍,李曉紅,吳蓉,等.建立標準化轉運流程在急診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4):108-109.
[3]黃麗英,陸一鳴.急診分診在急診科安全管理中影響因素分析[J].重慶醫學,2014(2):225-227.
[4]白雪玲,王元,江燕華,等.SHEL模式在手術物品清點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3,29(9):664-665.
[5]吳國慶,韋梅,夏敏,等.護理安全管理在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急癥,2013,22(4):682-684.
[6]孫琦,張梅.護理安全管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1):85-86.
【摘要】:通過分析急診留觀病人的特點、留觀病人存在的護理安全隱患及原因,探討相應的護理安全管理對策,保證了留觀病人的護理安全,提高了護理質量,減少了醫患糾紛。
【關鍵詞】:留觀病人;護理隱患;對策
急診科是醫院的一線高風險科室,而急診留觀室又是急診科的重要組成部分1,急診留觀病人多為病情一時診斷難以明確,離院后病情可能突然變化趨于嚴重者;需要住院但暫無床位者;高熱、腹痛等經治療后需暫時觀察療效者等2;收治的患者病情復雜,不確定因素多、時限短、重癥患者聚集、幾乎涵蓋整個醫學學科,是醫患糾紛的高發科室。因此,努力做好急診留觀病人的安全管理,預防醫療護理隱患,保障醫療護理安全,最大限度減少醫患糾紛,提高服務質量是我們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
1 急診留觀特點
1.1 留觀病房特點 急診觀察室的工作紛繁復雜,護士每天要護理不同年齡、性別及各種疾病及遭受意外的人群,病人疾病譜廣泛 ,病人病情危重 , 涉及的科室較多, 病員、病房的管理和護理都有一定的困難,是護理糾紛的高發區。
1.2 留觀病人的特點
1.2.1 難預料,隨機性強:每24小時收治的留觀病人跨度大。
1.2.2 病種廣,病情發展快、變化較急。
1.2.3 流動性較大:周轉快,進出迅速。
1.2.4 病情雜:留觀病人病情復雜、特殊人群多,主要包括打架斗毆所致外傷者;酒精中毒患者;無名、無家屬、無錢的“三無人員”;自殺者,晚期腫瘤或危重病人放棄治療者;病情需要住院而無空床位或因經濟原因留觀者。
2 留觀病人存在或潛在的護理安全隱患
2.1 病人多,流動性大。
2.2 病種多,病情復雜多變。
2.3 起病急,病人和家屬承受的打擊大。
2.4 病人家屬多,管理難度大。
2.5 壓瘡、墜床或摔傷、燙傷、患者走失、自殺自傷等。
2.6 病人更新頻繁、周轉快,履行告知義務不到位。
2.7 醫療記錄與護理記錄不一致。
2.8 ??谱o理不到位。
3 護理安全隱患因素
3.1 病人因素 急診科病人中病情重、發病急、合并癥多,猝死病人多是護理風險高發人群, 三無患者、精神病患者、酗酒、吸毒患者、無家屬照顧缺乏監護人,易于走失或家屬到現場后往往對搶救過程不滿或提出質疑,對病情認識不足,不服從治療的病人易發生意外事故導致護理安全隱患存在。
3.2 護士因素 部分護理人員法律意識淡漠, 自我防護意識不強, 沒有風險觀念, 年資低的護士, 進修人員因經驗不足, 自身業務不熟練易發生護理風險。
3.3 其他因素 在危重病人的搶救環節上因物品準備不到位,搶救器材性能不佳,與病人或家屬溝通不到位,或在病人的外檢,外轉過程中因病情不穩或癥狀體征表現不典型而發生的意外均為護理埋下了安全隱患。
4 影響護理安全的主要因素
4.1 人 人是最主要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因素
4.2 技術
4.3 設備
4.4 藥品
5 護理安全管理與防范對策
5.1 加強護理安全教育,提高風險意識 在工作中要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防患于未然。
5.1.1 要有法律意識,學法、懂法、遵法,讓一切護理行為符合法律規范。
5.1.2 要有預防意識,應以預防為主,爭取主動.查對制度、搶救工作制度、交接班制度、一般消毒隔離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無菌技術操作原則是保證病人生命安全行之有效的制度,要求各級護理人員熟練掌握并準確應用。并制定突發事件及急診搶救預案,針對急診科醫療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突發事件護理應急預案以盡快采取相應措施最大限度保護病人生命安全 ,把差錯事故消滅在萌芽中 。
5.1.3 提高護理風險的正確識別.識別易發生風險的病人、不同環節及潛在因素。
5.2 合理配備護理人力資源 急診觀察病房合理配備各組護士,采用“一對一"的幫扶形式,注意年資和能力搭配改善超負荷工作狀態,實行APN排班模式,實施總控——督控——個人質控的質控模式,每天每班均有工作質量控制員,督促、監督各班工作情況,以保證護理質量和病人安全。
5.3 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技術水平 在實際護理工作中為提高技術水平,舉行定期的專業知識及技術培訓。護士必須經過嚴格培訓并掌握急重癥護理基本理論和技能以保障醫療護理安全進行。
5.4 加強護生帶教管理護生初到科室均有新鮮、緊張、模糊感,作為帶教老師應采取教師示范——護生觀摩——護生實踐方式,多提供實踐機會,放手不放眼,使每個護生明確護理工作的嚴肅性和責任性,認知上始終貫徹行為規范,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 。
5.5 加強護理文書書寫質量 護理記錄是法律文書,重視護理文書的書寫質量,要求全面、真實、客觀、準確、及時。護理記錄的書寫要與醫生記錄相符。 必須科學規范,文字簡明,保存完好,不得隨意涂改,并做好留觀病人的病歷管理。
5.6 加強入觀宣教 醫院是一個特殊的服務性場所,醫護人員是服務的主體,患者在這里不僅要治愈生理的疾病,還要得到更多的人文關懷,不僅要講究服務態度更要講究服務技巧,要因人、因病、因時、因地進行辨證心理護理,才能滿足病人的需要,不斷的提高服務質量。設計相應的留觀病人告知書,針對收入留觀室的病人發放, 要求護士對病人及其家屬作好環境介紹, 介紹管床醫生、護士, 并做自我介紹, 教會病人使用床頭呼叫器等。急診留觀病人周轉非??欤?不允許護士有專門的時間進行健康宣教。因此加強對病人的健康宣教就要求護士利用接觸病人的所有機會不斷地向病人宣傳相關的健康知識。
5.7 做好病人管理 病人入觀或轉往相關科室時認真作好入院評估及轉交接記錄,尤其老年、肢體癱瘓、大小便失禁和長期臥床病人的皮膚評估,做好床旁交接,并做好相關記錄及匯報。同時加強陪護管理,煩躁病人常規使用床欄并向家屬解釋作好保護性約束;危重病人入院或檢查時強調護送制度須簽轉運同意書或醫護陪同。為防止患者出現跌倒、墜床、燙傷、走失、自殺自傷等不良事件的發生,我們可以制定相關的防范管理制度。各項工作都盡量為患者提前考慮到,避免亡羊補牢。
5.8 心理護理 工作中要重視心理護理,包括患者心理、家屬心理、護理人員自身心理。
5.8.1 體恤患者的焦急心理,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情感,最大限度給予幫助與安撫。
5.8.2 患者家屬的期望值過高,普遍存在”藥到病除“的心理,看到親友到了醫院仍然承受著痛苦容易與醫護人員產生沖突,因此工作中要做到及時、有效的溝通,防止醫患糾紛的發生。
5.8.3 醫護人員在護理工作中容易蒙受委屈,或者會因為個人及家庭等其他因素而產生不良情緒影響護理工作質量,因此我們要學會自我調節,克服心理障礙,把護理差錯扼殺在萌芽中。
6 體會
護理安全是提高護理質量的前提和核心,護理質量是提高護理安全的保障,只有加強護理安全管理,明確護士對待安全問題的態度,提高護士的安全意識,加強工作責任心,轉變護理觀念,才能提高護理質量,避免差錯事故的發生。 護理安全隱患也并非一成不變,在不同時期、不同形式會遇到新的問題,只有在我們腦海里隨時存在著安全這根玄,才會根深蒂固的保障護理安全。
參考文獻
505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401-02
最近幾年以來,對于患者安全,世界各國均在加大重視,然而護理工作是醫療衛生工作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也緊密聯系患者的安全。所謂護理安全,就是指在具體護理的操作中,患者在機體結構、心理以及功能發生障礙、死亡和傷害等,其中是不包含法律性事件范圍。當實施相關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之后,醫院安全文化的建設,能夠為患者安全提供有效保障,同時也是相應的護理人員首要解決的問題。本文針對急診科護理安全文化的建設,進行簡要分析,現將有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急診科中的患者3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有50腦血管意外,60呼吸衰竭,30例心肌梗塞,25例心絞痛,20例燒傷,25例急性尿潴留,其他90例。以實施安全文化管理前作為對照組,以實施安全文化管理后作為研究組。兩組患者在病理、例數等方面比較,p>0.05,則無明顯差異,可以進行對比。
1.2方法給予急診科患者護理工作中進行實施安全文化管理,加強評估與識別急診護理中出現的不安全因素,并觀察急性科患者通過安全文化管理實施之后,其差錯、患者滿意程度和糾紛次數的變化情況。同時將兩組的變化情況進行比較。
1.3統計學處理所有的數據均實行統計描述。若p
2結果
對照組(實施安全文化管理前):有5次的差錯次數、糾紛次數,患者的滿意率是91%。研究組(實行安全文化管理后):沒有出現差錯和糾紛,高達96.5%的患者滿意率。由此可知,研究組相對于對照組具有一定的改善和優勢。比較兩組間的差異,p
3討論
3.1急診科護理安全文化的建設分析加強護理人員對護理風險的識別和預防能力。首先將專業的質量監控組進行建立,使監控人員履行監督職責,監督每位護理人員的工作情況,同時定期匯報,當發現問題時,及時給予糾正,并正確引導差錯護理人員尋出錯誤原因,這樣能夠有效防止差錯再次出現。要求護士長每天日檢,找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安全隱患等,并進行糾正,目的是防患于未然。質量組的工作人員需要每隔一周時間,對于儀器設備、管道、全科水及電、藥品等方面,給予認真、全面的檢查,當發現其存在安全隱患時,及時反饋,通過展開會議討論,快速分析出其中的原因,落實工作責任,選擇合理的方法立即整改,從而實現有效預防護理風險的目標。此外,加強護理人員之間的互相協作、監督的精神,在具體護理工作中,時刻觀察患者的心理現狀,如消極心理、過激情緒等。為了防止不必要的差錯出現,護理人員之間相互提醒,相互查看,集中注意力工作,且不可過度勞累,操作必須規范等。
關鍵詞身份腕帶基層醫院安全管理
基層醫院由于建設規模較小,科室分科較少,每個科室由于病情復雜,涉及多系統疾病,可出現因標示不清而引發安全缺陷問題,為進一步提高醫務人員對患者識別的準確性,加強對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2008年開始,在臨床應用身份腕帶對患者進行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資料與方法
2008~2011年收治患者26 834例,年齡跨越新生兒~90歲的老年人,病種包括急診、內、外、婦、兒科等各科患者。
身份腕帶應用方法:患者入院時,在病區護理站由主班護士選擇合適型號腕帶填寫患者的信息,包括科別、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床號、過敏史、診斷八項內容,由患者及家屬核對,佩戴于患者左手腕上,兒童男患為綠色,女患為粉紅色,成人男患為藍色,女患為紅色,以便于區別及醒目,主班護士向患者講解腕帶應用的意義及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出院時由病區護士取下。
應用及管理:建立腕帶識別標示制度,在各科患者診療活動中,將使用腕帶作為各項診療操作前辨識患者的一種方法,在患者入院、轉接和交接班時準確辨識,包括輸液、輸血、標本采集、接受手術治療(術前、術中、術后)、轉床、轉科及相關輔助科室檢查等,均需準確核對腕帶信息,以確?;颊弑孀R安全。
結果
應用身份腕帶5年來,全院住院患者26 834例,其中急診患者3 354例,內兒科患者13 088例,外婦科患者10 392例,手術患者6 216例,每名患者均經過各項治療護理操作,1個或多個護理單元的轉換,未發生任何護理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