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7 16:08: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全面推行素質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家庭觀念;學校觀念;教師觀念;學生觀念;評價觀念
一、家庭支持觀念,開展素質教育的前提
原來的學生手冊是學校與家庭雙邊聯系的紐帶,在推行素質教育后,學生手冊已被學生素質報告單所取代。原來家長一味地看孩子分數,看操行評語,而如今的學生素質報告單側重點恰恰相反,如此的變化與突然,家長是否理解、是否接受、是否支持,是學校全力開展素質教育的前提。因為,只有家長理解、支持,才會把孩子放心地交給學校,并認同學校的教育成績和教學質量。只有這樣,生源才有保證。有了生源,學校就有了生命力,也只有這樣,才能辦成一所家長放心、社會滿意的學校,素質教育才能得以順利的開展。
二、學校管理觀念,開展素質教育的主旨
素質教育的執行者是學校,操作者是教師,受益者是學生,學校的一系列管理體系直接左右著素質教育的開展與落實,所以,學校應從管理制度中去規范、去約束操作者去執行素質教育,通過各種途徑來培養一批骨干教師,使他們擁有精良的業務能力和過硬的教學水平,能滿足素質教育的需求,同時開足開齊各門功課,取消主副課概念,重視學生的技能訓練與個性發展,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并能有一套科學完整的獎勵與評價體系,激勵與督促操作者落實素質教育。這樣,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才會有的放肆,照章遵循,素質教育才能全面啟動和正常開展。
三、教師教育觀念,開展素質教育的中心
素質教育的成敗歸根結底要看教師,特別是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手段,直接左右著教育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只有教師改變原有的傳授式、主角式等教育手段,改變檢查與檢測的側重點,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方式,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參與合作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提供鍛煉技能的平臺,樂中求學,學以致用,把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滲透進去,素質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四、學生學習觀念,開展素質教育的靈魂
傳統的學生學習觀念簡單來說就是學生聽、記、背、考。結果培養出來的學生不是高分低能,就是書呆子,聽起來頭頭是道,做起來行行不入,要談素質簡直就是一句空話。
傳統的學生理想就是考個好學校,將來有工作,有飯碗,而學校在選擇學生的時候恰恰是分數,這無疑助長了學生對分數的片面重視,淡化了學生的素質,扼殺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導致素質教育開展起來困難重重。
如今,只有打破被動式、接受式的學習觀念,還給學生學習的主動權,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養成學生自覺學習和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能力,素質才能得以發展和提高。所以,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改變學生學習觀念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靈魂。
五、上級評價觀念,開展素質教育的保障
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的今天,上級主管部門應及時改變對學校、對教師的評價理念與評價體系,這是落實素質教育的保障,只有在評價體制上不以成績論英雄,不以分數選學生,才能徹底擺脫應試教育,素質教育的鐘聲才能真正敲響,學校才能主管學生素質,教師才能主抓學生素質,學生才能主煉基本技能。
1.1中學政治課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
(1)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有利于中學生的全面發展: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成長在不同的環境,在家庭、學校、社會都受到不同的思想影響,所以必須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素質教育,幫助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觀察社會,選擇人生道路的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步提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能力,使其成為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質的公民。
(2)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有利于提高我國國民素質:中學生是未來社會的接班人,如果素質不高而且在社會上形成一種群體甚至主流的話,勢必造成社會秩序的雜亂無章,影響社會穩定,危機社會治安,帶來種種社會問題。所以,中學政治課實施素質教育是中學政治課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且迫在眉睫。
1.2中學政治課實施素質教育有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教學效率。以往的政治課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簡單,采用滿堂灌的形式組織教學,學生死記硬背,對知識不理解,嚴重束縛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力的發展,學習很被動,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缺乏興趣,學習態度消極,甚至厭學心里特別嚴重。
要改變這種狀態,首先需要轉變過去單一的教學模式,變被動為主動,切實實施素質教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利用社會上的熱點問題和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真人真事等問題,結合政治課中的相關知識點、觀點,通過討論、辨析從中達到對教材中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培養學生的能力。
2中學政治課的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2.1教學方法的單一,使學生極少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間,難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意識。教師在政治課教學過程中的長期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占主導地位,這種傳統的“滿堂灌”“一言堂”的注入式方法,就是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四十五分鐘,不留給學生充分的主動學習時間。其實這種陳舊的教學方法遠不像現象上表現出來的那樣簡單,它實質上具有重教師主導作用,輕學生主體作用,重知識灌輸,輕思想教育,重群體教育,輕個體教育,重課堂教育,輕社會教育等諸多特征。
2.2在教學評價上往往重視結果的評價而忽視了過程的評價,在很大程度上禁錮了學生的思想和創造思維的開發。中學政治課堂教學評價作為新課程的重要環節,在中學政治課實施中起重要導向和促進作用,如何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課堂教育評價體系,是當前中學政治課亟待解決的一個現實問題。中學政治課傳統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曾發揮過積極的作用,但其蘊含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忽視學生全面發展的缺陷與當今新課程實施不相適應。
3中學政治課素質教育的實施途徑
3.1擴寬教學領域,豐富教學內容:以教材為基礎,講解熱點問題,增加信息量,開拓學生的視野。從對學生的問卷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是思想敏銳的一代,視野的觸角延伸到校園以外的廣闊世界,尤其是對國內外的熱點問題懷有莫大的興趣。而且,他們不再像小學生那樣在老師面前處于被動地位,講什么聽什么,老師怎樣說都是對的。
關鍵詞:摸清原因;尊重關心;發現亮點;培養興趣;公平守信;擴大教育面
新課改要求學校要全面推行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使全體學生在各個發展時期的各個方面都得到和諧發展。所以,教師不僅要重視優秀學生的培養,更要加強后進生的轉化,促使每個學生都成為合格的學生。那么,如何轉化后進生呢?
一、摸清原因,對癥下藥
后進生受不同因素的影響,后進的原因各不相同,教師要針對每個后進生認真摸底、分析、觀察,找到癥結,制訂相應的對策,對癥下藥。
二、尊重關心后進生,做后進生的知心朋友
要轉化后進生,就要尊重和理解他們,多與他們交流溝通,多給予他們關心和愛護,做到不歧視、不放棄他們,在生活學習中多鼓勵、多表揚,喚起他們的積極性和熱情,處處維護他們的人格尊嚴,對他們一視同仁,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強心,為后進生創設一個前進向上的寬松環境。
三、發現亮點,多肯定多表揚
教師在生活學習中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及時地發現后進生的閃光點和細小的進步,因勢利導,充分給予他們肯定、鼓勵和表揚。在集體中要求學生學習后進生的長處,同時也委婉地要求后進生學習其他同學的長處,從而表揚后進生的優點,彌補他們的不足,并要進一步為后進生提供認識自我、展示才能的機會。
四、培養興趣,因材施教
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業務素質,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創新教法、學法,在增效減負上下功夫,不搞“題海”“書山”戰術。針對學生特點,因材施教,激發后進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愛學、樂學、好學。
五、公平守信,樹立教師威信
在后進生轉化中,必須樹立教師威信,教師首先要做到守信用,一諾千金,說到做到;其次要做到公平合理,對所有學生一樣對待,對優等生、后進生要一碗水端平,也要尊重他們的人格,采納合理建議,幫助他們學習和生活,激勵他們不斷進取,做到傳授知識、情感分享同等看待,尤其要做到賞罰分明。違反紀律,優等生和后進生一樣對待,做到公平公正,不偏重優等生。
六、擴大教育面,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轉化后進生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社會、家庭和學校三方面相結合擴大教育面。多方協作,齊抓共管,形成教育網絡,真正做到動其心、激其情、導其行,正確引導后進生穩步上進,有效地促使后進生轉化。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育;素質教育;終身體育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志碼:A ?搖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9-0112-02
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勞動技能素質等構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素質教育統一體。當前我國教育界正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如何在實施素質教育中落實好體育教育,筆者從事體育教學多年,就此問題做了以下幾點思考。
一、重視體育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素質教育是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個性的重要舉措。鑒于學校體育的特點。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其既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又是完成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學科不可代替的作用。首先,增強學生健康體質。學校體育對增強學生體質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興趣、習慣和能力,使學生步入社會后,不僅有一個健康的體魄,而且具有一定的體育素養,以適應現代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其次,促使學生智力的發展。體育運動不僅能促進人的大腦發育.調節大腦中樞神經.改善機能,為人們從事智力活動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還可以直接促進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力等智力因素的發展。體育教學的目標已不單單是獲得體育與健康的知識和技能,還有提高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因此,教學目標的制訂要重視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作用,強調在經歷挫折和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在不斷體驗進步或成功的過程中增強自尊和信心,從某種意義上比掌握一些動作技能更重要。體育教學應瞄準學生未來生活。這要求體育教學目標的確立,必須要立足于現實,著眼于未來,擔負起承前起后的重任,與家庭體育、社會體育建立起密切的聯系,以終身體育為導向,以學生終身受益為出發點,為學生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二、挖掘體育教學中的美育因素。培養學生審美能力
體育教學中包含著極其豐富的美育內容.教學過程自始至終都貫穿著美的教育。體育運動中的美主要由“身體美”和“運動美”兩部分組成。身體美是人類健康的身體所顯現出的美,它是由機體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狀態綜合顯示的健康美。運動美是人體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美,它包括動作美、環境美、行為美、競技美、器材美等。作為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應把主要任務放在增強體質、塑造美的體型,促進機能完善,幫助學生形成對身體的正確審美觀念,培養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等方面。體育教師是教學中美的引導者和傳授者。教師本身的活動就成了學生的審美對象。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教師要言教身教,用文明的語言、誠懇的態度、優雅的態勢、整潔的儀表及精湛的教學藝術.為學生樹立美好的形象,做到自身形象和教學內容的統一。
三、改革傳統教學方式,創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形式
傳統的體育教學,以教師為中心。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是“教是為了不要教”,因此體育教學要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與體育能力。第一,學生作為教育主體,能在學習活動中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得于培養自我教育意識和自我教育能力,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求發展。但教師的主導作用始終起著關鍵作用:一是教師是教育過程中的組織者,對學生的學習方向、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二是教師可根據客觀規律,創造條件,促進學生創造性地發展。學生的主體作用,正是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得以正確發揮和不斷增長。因而,既要重主體,又要重主導,只有主體與主導有機結合,才會使教育活動卓有成效。第二,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環境。學生的學習心理、情緒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產生。和諧的課堂生態環境能喚醒和激活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使之產生強烈的參與欲望,并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創設“人文化”的課堂硬環境。體育教師要通過精心的設計和創造,才能使體育的物化環境“活”起來,呈現出濃濃的“人文化”意味。才能激活學生的內驅力,愉悅學生的情緒,這樣學生主體參與體育教學的意識便會大幅度的提高。
四、注重體育教學的全面性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關鍵
我們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學生更多地獲得的是體力和技能,而明顯缺少的是對原理的理解和情感上獲得的成功感和愉悅體驗,也就是說在“懂、會、樂”這三個體育效應中,“懂”和“樂”是薄弱環節。因此我們在體育教學中,必須在“懂”和“樂”上下工夫。教師要根據教材情況,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選擇“發現式”、“問題式”等新穎多變的教學方法和形式,讓學生動腦筋,邊想邊練,練好了,也明白了。“懂”了原理,學生就可以在以后的體育實踐中舉一反三。教材有相對枯燥和相對趣味之分,教材相對枯燥時,教師運用教法要力求新穎,使學生的情緒不斷變化。在學習中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學生對枯燥的教材教學不是苦學,而是“樂”學。
五、體育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作為體育教師,要樹立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要端正教學思想,從適應社會需要,培養人才的素質出發:樹立以育人為目標的現代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樹立學校體育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觀點;要有廣博的知識和精準技能。教師除對所任學科知識的融匯貫通之外.還要對相關學科有一定的造詣。這樣,教師在執行體育教學任務時就能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知識性、趣味性,學生才能在歡樂愉快中學習知識、鍛煉身體。才能使教育成為真正的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效果才能真正提高。
總之,當前我國教育界正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把中學體育教育和素質教育結合起來。但是,素質教育中體育教學的實施目前還處于起始階段,如何在實施素質教育中落實好體育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索和研究。
Abstract:Thetestresultssuchastheindexsuchascollegestudents''''physicalshapeandphysicalfunction,the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wascarriedoutbyXi''''anUniversityofArchitectureandTechnologybeforeandafter,werecomparedandanalyzedinthisthesis,usingliteraturedatamethod,questionnaireandinterviewswithexperts,experimentalmethodandmathematicalstatistics.Wefoundthedevelopmentof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cansignificantlyperfectcollegestudents''''physicalform,improvebodyfitnessandcardio-pulmonaryfunction.
關鍵詞:素質教育;大學生;體質
Keywords: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collegestudents;physique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隨機抽取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級、2009級2000名大學生,其中男生1086名,女生914名進行測試。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1.2.2調查法通過對體育教師上課內容及學生體育活動情況進行調查,了解素質教育開展前后教學和學生體育活動情況。
1.2.3測量法檢測指標嚴格按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規定進行,測試指標分形態和機能2類。
1.2.4數據處理法應用計算機Excel及Spss10.0數據處理軟件對調查情況和學生的測試結果進行匯總、統計處理與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調查結果與分析
2.1.1教學內容的安排通過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體育系40名體育教師教案及教學情況的調查了解到:推行素質教育前,每次課學生身體素質練習僅有5-10分鐘,且內容簡單,強度偏小,主要原因是學生認為身體素質練習單調、枯燥,可有可無,因此在練習時多數以應付或抵觸情緒待之,而教師也未強行要求完成,長此以往導致素質練習僅為教學中的擺設,而未真正得到實施。素質教育開展以后,我校把提高學生素質作為體育教學中的重重之中,嚴格公布測試要求和實施辦法,對部分測試內容強制要求達標,并以學生身體素質作為體育課評價的一部分,引起學生和教師的高度重視。身體素質練習由每次課10分鐘改為20-30分鐘,內容結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內容,進行針對性練習,充分提高學生的耐力,速度和力量素質,學生練習積極性明顯提高。除體育課外,學校還開展各級各類的課外活動和比賽,同時學校還增開技術和理論等多門全校體育選修課程,學生可根據自己興趣選擇學習內容,豐富了學生體育學習和活動內容,極大地提高了學生體育學習和運動的興趣。
2.1.2學生體育學習和活動通過對2000名大學生的體育學習及活動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到,素質教育前體育活動內容單調,活動次數除每周一次體育課外,平均每周參加體育活動不足一次,更有甚者,一些學生除了上體育課外幾乎不參加任何體育活動。素質教育推行后,學校加大了對體育運動的組織和宣傳工作,增加體育活動內容,加大身體素質測試力度,這樣學生活動次數增加了。而且為了達標,他們經常自發組織起來進行體育鍛煉,周運動率平均達到3次以上。
2.1.3群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自素質教育開展以來,體育系、團委和各院系也加大了體育運動的宣傳和督促,與此同時各種形式的群眾體育也蓬勃開展。如全院的乒乓球比賽、籃球賽、網球賽、健美操、長跑及趣味性接力賽等體育比賽,各班和各年級之間以增進“健康和友誼”為口號的體育聯賽也相繼開展,豐富了學生體育參與內容,而且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2.2研究結果與分析
1.改革傳統的育人觀念,提高教師的創新意識
要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幼兒,首先必須要有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教師。我們的工作從學習陶行知先生把培養幼兒的創造力作為教育的至高目標,主張“行動是中國教育的開始,創造是中國教育的完成。”他認為我們應承認小孩子的創造力,要去發現兒童的創造力,要認識和解放兒童的創造力。教師還要學習陶行知先生的《創造宣言》和《創造的兒童教育》等一系列文章,使教師們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另一方面,我們教師還要結合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組織教師學習和討論,通過學習和討論,老師們認識到:我們今天培養的人才,必須具有創新、開拓精神,才能擔當21世紀的偉業。在貫徹落實科技興國戰略,深化教育改革中加強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是一項非常緊迫,意義深遠的任務。當前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已成為教育改革的重點,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在與充分尊重個體自我發展的需要,重視個體潛能的開發,使每個學習的思想行為,文化知識,身體心理,勞動技術等素質得到和諧發展,而創造力是個體潛能的最高境界,從為了與發展角度來說,培養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創造,成為創造性人才,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幼兒園是特殊教育也是基礎教育,如何培養幼兒創新的意識及提高其創造的興趣是幼兒教育的重點部分,要使幼兒有創新,首先育人者——教師先要有創新的頭腦,要有超越必須先有創新,教師最忌諱按部就班一成不變,照本宣科,但也不排除學習和借鑒別人好的經驗。例如,幼兒園可以請名專家來園傳授最新的教育理念和信息給教師,可發揚年輕教師的創勁等,幼兒園的孩子好奇心強,而且富有豐富的想象力,模仿力和廣闊的思維空間,這些都是培養和發展其創造力的良好條件。因此,孩子的創造精神的培養,必須從基礎教育開始。
2.營造濃厚的創造氛圍、激發孩子的創造興趣
建設以創造教育為主線的園林環境,是培養和激發孩子創新毅力的重要一環。
從園環境的創設上做到能提供給孩子展開想象空間的物體,如,沙、水能夠操作的實驗室,工具房等,具有豐富想象意境的兒童樂園,讓孩子們在這里隨心所欲,盡情玩耍,大膽創造、充分利用幼兒園現有的教育資源,讓孩子在美工室里用自己聰慧的腦力,用自己靈巧的雙手,展開無窮的想象和創造,制作和繪畫出一件件,一副副優秀的作品,給周圍帶來無限的美。孩子們每天在幼兒園里都有新的變換,新的創新,他們對自己的成果深感愉悅不以,為此,他們喜歡上了制作和創新,從他們每天完成的作業上不斷有新的創編就能說明,孩子的進步說明創新也在提高。我們還充分利用家園互動欄地,宣傳櫥窗的作用,及時反映知識經濟及科學技術信息,及時宣傳班上孩子研制的小成果,真正營造一個創造天地,使之成為學習創造的“升華劑”。
3.內外結合、開展自主創新教育活動
3.1 優化活動教學,培養創新思維。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實施素質教育的陣地是室內外活動場所,也是培養孩子們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主要渠道。在一日活動中,要有創新設計,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使孩子們活潑有創新地學習,以適應培養孩子創新精神的需要。在教學活動中要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確立孩子的主體意識,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最大程度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活動中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在教育活動中我們從兩個方面入手:①鼓勵孩子大膽質疑,敢于善于質疑是創造的標志,鼓勵、指導質疑是訓練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方式,所以我們要求老師鼓勵孩子大膽提問、善問、都給予表揚。②要進行發散性思維的訓練,發散性思維在教學中所追求的目標不是解答的唯一性,而是讓孩子從不同角度,用多種思路去思考,產生或提出盡可能多或獨特的想法、解法和可能性。
3.2 強化活動課程、增長創造才干。
一、轉變教育觀念,推行素質教育
受“普高熱”和就業市場不景氣的影響,中職學校的招生受到很大沖擊,生源素質相對降低。為在當前形勢下,教育好學生,提高教育質量,使他們成為具有扎實的文化基礎知識和綜合職業能力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增強學校競爭和生存能力,我們進行了深刻思考,認真學習了教育部《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學改革的意見》和《山東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規范》,學習了國務院和山東省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聘請教育專家舉辦現代教學法研討講座,研討當前中職學校的教學規律和新的特點,我們認為:當前中職教育必須樹立新的教育理念,面向社會需求,實施素質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加強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努力構建中職教育的“立交橋”,即可直接走向社會就業,又可參加對口高職、成人高考等,繼續接受高等教育,使學生“升學有希望、就業有優勢、創業有能力、做人有品德”。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雙師型”教師
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技能的培養,必須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我們一貫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創造條件讓教師參加各種學術會議、省市級優質課評選等,鼓勵教師、著書立說,不斷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近二年來,我校舉辦課件制作培訓班,提高了教師的計算機應用和課件制作水平;多次組織了校內公開課,教師講課全部采用自制課件或電視教學,采用先進的教法,如創新教學法、分層次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討論法等,進一步推動了我校現代教學手段和先進教法的應用,促進了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2000年我們實行了教師量化考核,把每學期教師的學習、進修、上課、論文、著作、活動、技能等納入了考核內容,考核結果作為評優樹先的主要依據,調動了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教師積極鉆研業務、改進教法,運用現代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已蔚然成風,爭創“雙師型”教師成了教師的自覺行動。我們要求教師要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技能水平要超過學生1~2個等級,支持教師參加社會技能培訓和鑒定。目前我?!半p師型”教師已占專業教師的72%,教師技能水平的提高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技能水平。
三、深化教學改革,優化課程結構
傳統的教學模式、培養目標已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我們必須進一步明確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和教學的基本要求,新的形勢下我們要培養同“21世紀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具備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直接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應用型人才”,教學改革要緊緊圍繞這一目標進行。
為適應社會需求,跟上時展的步伐,我們及時修訂各專業的教學計劃、優化課程結構,注意吸收國內外生產中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更新教學內容,拓寬專業適應面,增強職業的適應型,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針對不同的專業,我們經常性進行專業社會調查,優化課程結構,如計算機應用與維修專業我們舍棄了BASIC語言程序設計、WPS、DBASE數據庫等課程,以FOXBASE(或VFP、FOXPRO)數據庫、INTERNET、網頁設計、多媒體技術等新穎課程取代,使學生學習最前沿、實用的計算機技術;電算財務會計專業隨國家財政制度的變革而及時更新補充教材內容,電算會計本著實用的原則除講授電算理論外,還講授兩個財務軟件的應用,一個是財政廳規定的培訓考試軟件,使學生畢業前通過省財政廳的電算化考試,另一個是社會使用率較高的商品化會計軟件,如用友、國強、金蝶、AC990等軟件,使學生觸類旁通,工作后即能獨立開展會計電算化工作;部分專業增設了INTERNET、電子商務、開設WTO講座等,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學生畢業后也受到了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
四、實行“雙證”畢業制度,強化學生的實踐技能
在全社會實行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并重的制度是我國勞動力資源開發的重要舉措,今后國家不是要削落職業教育,而是要大力加強,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終身職業教育培訓系統,以促進我國勞動準入制度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實施。制度的實施,中職學校有著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去年5月我們制定了《關于實施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意見》,規定學生在畢業前針對所學專業至少考取一個工種的職業資格證書(中級),以適應社會、著眼未來,增強學生就業和創業的能力。
我校自實施“雙證”畢業制度以來,逐步使學生明確取得技能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的意義,堅持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指導思想,探索分層次教學的方法,注重教學過程中的技能培養,特別對文化基礎素質較低的同學,降低對理論知識的要求,強化其實踐技能達標,調動了學生學習技能的積極性,取得了良好效果,從過去要求學生必須參加社會鑒定考核發展到現在的學生自愿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