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7 16:08: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納稅籌劃的好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降低生產成本、增加企業經營效益已成為每個企業追求的重要目標,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有很多方法,其中納稅籌劃便是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利用企業會計進行納稅籌劃,以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
一、 納稅籌劃的概述
納稅籌劃,是指在國家政策和稅收法律法規的指導下,納稅人通過對籌資、經營、投資、理財等經營活動進行科學合理的事前籌劃和安排,在多種納稅方案中選擇最優化的納稅方案,以盡可能減輕納稅人的納稅負擔,為今后的經營活動帶來一定的稅收利益和經濟利益。
一般情況下,企業進行納稅籌劃的目的就是為了“節稅”,使企業經營利潤達到最大化。目前國內有很多專家學者正致力于這方面的研究,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因為他們大多將研究的目光停留在企業外部環境方面,包括如何選擇納稅地點、如何利用稅收中的優惠條件、如何利用稅收法律法規中的漏洞缺陷部分等方法以達到“節稅”的目的。某些企業也會聘請一些知名的稅務專家為企業進行納稅籌劃,然而這樣花費的成本有時可能比納稅籌劃為企業節約的稅款還要高,長此以往,得不償失且效果總不盡人意。
事實上,利用企業會計進行納稅籌劃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利用那些科學合理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納稅籌劃,“節稅”效果更為明顯。
二、 如何利用企業會計進行納稅籌劃
下面就如何利用企業會計處理方法進行企業納稅籌劃,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利用存貨計價方法進行納稅籌劃
1、存貨計價方法
存貨是指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擁有的將要出售的產成品、或仍處于生產階段的在產品、或在生產過程中消耗的材料、物料等。不同的存貨采用的計價方法有所不同,進而就會產生不同的期末存貨價值和銷貨成本,這樣會直接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及所得稅情況。目前我國稅制規定,納稅人必須按照實際成本價格對各項存貨的使用情況進行計算,所使用的計算方法主要包括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平均法等。另外,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一旦選定計價方法,則在一定時期內不得隨意更改,且由企業領導機構批準,并在企業財務報表附注中進行適當說明,最后報當地稅務機關備案。
2、 如何利用存貨計價方法進行納稅籌劃
(1) 在物價波動的情況下,企業應當選擇加權平均法或移動平均法進行存貨計價,這樣可防止由銷貨成本的波動導致企業不同時期經營利潤的波動,進而避免企業不同時期應納所得稅的波動,維護企業生經營活動的穩定性。
(2) 在實行累進稅率的情況下,企業應當選擇加權平均法或移動平均法進行存貨計價,這樣可維持企業不同時期存貨價格的均衡性,保證企業產品成本的穩定性,進而使不同時期的利潤保持一定的均衡性,盡量避免企業在利潤過高時期使用過高稅率進行會計核算,從而減輕企業稅收負擔,增加企業稅后收益。
(二)利用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進行納稅籌劃
1、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一般來說,企業不同時期產生的折舊需計入到產品成本或當期費用中去,這對企業當期成本的高低、利潤的大小和應納所得稅的多少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如何正確選擇折舊方法,進行折舊計算是企業進行納稅籌劃時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通常情況下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等,而影響折舊計算的因素主要包括固定資產原值、固定資產清理費用、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等。
2、如何利用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進行納稅籌劃
(1)要充分了解固定資產時間價值和不同時期的稅制。
在比例稅制下,若企業每年的所得稅稅率不變,那么應當選擇加速折舊法,使固定資產在最初年份內保持較高的折舊率,而在接下來的年份里保持較低的折舊率,這樣可使企業取得延期納稅的好處。如果企業所得稅稅率在未來時期內呈現出逐步上升的趨勢,那么企業應當選擇平均年限法,這樣可減輕企業稅率負擔。如果企業所得稅稅率在未來時期內呈現出逐步降低的趨勢,企業則要將市場資金的折現率高低考慮在內,進而選擇最佳的折舊方法。
在累進稅制下,若企業獲得過高的利潤額,相應地則必須為過高的利潤部分承擔過高的稅率,最終導致企業稅率負擔加重。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最好采用平均年限法,使企業利潤保持在相對平穩的狀態。
(2) 要充分考慮折舊年限。
一般情形下,在創立初期,企業會享有減免稅待遇,這時企業應當盡量延長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知道減免期滿后再將折舊計入產品成本內。若企業處于正常生產經營期,而且無法享受稅收優惠待遇,那么企業可采取縮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加上固定資產成本回收,達到延期納稅的目的。
(三) 利用壞賬損失處理方法進行納稅籌劃
在現行會計制度和稅法的規定下,企業有權采取直接轉銷法或備抵法對壞賬損失進行處理。其中備抵法主要用于應收賬款的始發期間,企業為計提壞賬做好準備工作,盡量增加當期扣除項目,減少因扣除項目產生的應納稅所得額,這樣可有效減輕企業的稅率負擔。另一方面,企業通過備抵法可將當期所得的一部分利潤進行后移,使企業獲得延期納稅的好處,等于間接地享受到國家的一筆無息貸款,不僅能夠增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流動資金,而且可使企業獲得更多的稅收利益,一舉二得。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利用企業會計處理方法進行納稅籌劃,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手段,更是每個企業必須重視的重要工作。企業必須從實際出發,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在稅收法律法規的合理范圍內,選擇優秀的會計人員和合理科學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企業納稅籌劃,逐步減輕企業的稅率負擔,使企業獲得更多的稅收收益,進而增加企業的經營利潤,促進企業更加健康持續穩定地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企業集團 納稅籌劃 策略
企業集團是以總部為核心,眾多有著相同利益的機構為經營點的一種高級組織形式的企業,多個具有共同經濟利益的企業單位組合在一起,以資本、技術和產品作為聯結紐帶。企業集團納稅籌劃不僅能為集團整體減輕稅收負擔,增加集團的利潤,而且對企業集團的經營、投資及籌資活動進行的涉稅活動也是集團財務戰略的重要部分。
一、企業集團簡述
企業集團是一種以大企業為核心、規模巨大、多角化經營的企業聯合組織或企業群體組織,它們以經濟技術或經營聯系為基礎、實行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領導體制。集團各組織是按照總部經營方針進行重大業務活動,或者雖無產權控制與被控制關系,但在經濟上有一定聯系的企業群體。
企業集團具有以下三個特征:第一,企業集團是多個法人組織構成的企業聯合體,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然而由于對產品、資金或者技術等方面存在相互依賴性,這些不同的法人組織聯結成了一個企業集團;第二,企業集團是一個多層次的經濟組織,其往往是通過兼并、控股、投資等方式形成的,連接它們的基本紐帶是資本。一般而言,可以將企業集團劃分為母公司(核心層)、子公司(緊密層)及一些部門機構(半緊密層)等;第三,企業集團是通過眾多紐帶聯結在一起的組織。資本、人事、財務、技術等因素將這些組織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二、企業集團納稅籌劃理念
1.依法籌劃
任何納稅籌劃行為,其產生的根本原因都是經濟利益的驅動,即經濟主體為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納稅籌劃必須在合法條件下進行,應該以不違反國家現行的稅收法律、法規為前提,否則就會成為稅收違法行為。納稅籌劃的合法性是企業集團進行納稅籌劃的基本理念,其所采用的手段必須是符合現行稅收法律的,不能與國家法律法規相沖突。納稅籌劃實質上是利用了稅法的不完善或者稅法的漏洞來進行籌劃。企業集團的納稅籌劃必須是合法行為,必須以守法意識出發,以節稅為目的,實現企業集團組織結構的內部優化以及集團資源的配置,促進企業集團戰略目標的實現。
2.納稅一體化
企業集團是多個法人組織構成的聯合體,多數成員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和相應的民事權利,各個成員的目標是統一的,即獲取經濟利益。各成員企業應該注重配合,以企業集團的全局觀念為指導,力求實現集團資源整合和協同效應,保障企業集團的整體利益。也就是說,企業集團在母公司的統一協調下,遵循集團的整體利益,從全局的角度考慮如何利用稅收優惠政策來實現節稅目的。
3.成本效益原則
企業的任何決策行為都是建立在該行為給企業帶來的收益大于其實施成本的基礎上,納稅籌劃的實施有利于實現企業集團的整體財務目標。因此,企業集團在進行納稅籌劃之前,需要結合集團內部的情況進行成本效益分析,考慮納稅籌劃的可行性,在確保低成本高收益的情況下在法律許可范圍內實施納稅籌劃。同時,企業集團在選擇納稅籌劃方案時,除了要考慮降低納稅成本之外,還要考慮到由于籌劃方案實施可能引發的其他費用的增加,在綜合考慮之后,采取最適合的納稅籌劃方案來給企業集團帶來真正的收益和最大的經濟利益。
三、企業集團納稅籌劃策略
1.設立核心控股公司和財務中心
企業集團是個多層次多機構的聯合體,由于集團內部各個企業所處的行業地位和適用的稅收法則不同,課稅對象不一,稅率也高低不一,還可能存在享受減免稅的企業等。這樣母公司可以通過財務決策來平衡集團的稅負,降低整體的稅負成本。比如,將母公司設立在經濟特區或者是能夠享受稅收優化的高新技術開發區;通過規模擴張,對虧損企業進行兼并收購,這樣能夠享受盈虧抵補的好處。
對企業集團而言,財務中心扮演著資本集中地的角色,其承擔著企業集團的財務風險。一方面可以享受財務集中所帶來的費用節約效應,另一方面可以享受其為集團帶來的稅收利益。如將企業集團財務中心設在稅收協定網絡較發達的區域,不僅能夠享受借貸款免征的好處,還能將大量利息收入通過財務中心得到籌劃和分配,可以取得抵免稅款或延緩納稅的效果。
2.稅負轉嫁
稅負轉嫁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為了減輕自身的稅收負擔,通過對銷售商品的價格進行調整,將稅收負擔轉嫁給他人承擔的經濟活動。通過轉嫁籌劃能夠實現降低稅負高收益的目標。
稅負轉嫁是通過對商品購銷過程中價格的控制而將稅負轉嫁給他人,其行為實際上與稅法無關,但是可以達到節稅效應。稅負轉嫁行為并未侵害國家利益,亦不構成違法行為。因此,稅負轉嫁受到企業集團的普遍青睞。稅負轉嫁常用的方式有兩種:一是提高企業集團商品或生產要素的價格,向后轉嫁給商品或生產要素的購買者,例如通過高價格將商品向后轉嫁給購買者,以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降低企業集團的利潤,進而降低應納稅費。二是通過壓低商品或生產要素進價,向前轉嫁給商品或生產要素的提供者。
3.內部轉移定價策略
內部轉移定價,是企業集團根據其經營戰略目標,通過關聯企業之間的交易來實現。所謂關聯企業,是各自有著獨立法人資格但彼此又有某種相關利益關系的企業。轉移定價策略是通過在關聯企業之間從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和專門技術、資金借貸等活動時所確定的集團內部價格。它不受市場供求決定,主要服從于集團整體利益的要求。互惠定價本身可能蘊含多重目的,為減輕稅負而采用的互惠定價,是關聯企業之間通過利潤轉移,達到降低集團整體稅負的手段。
參考文獻:
[1]張英明,《企業集團納稅籌劃歷年及策略研究》,現代經濟,2008.07
一、納稅綺劃平臺的構建原則
納稅籌劃平臺是企業理財過程中稅務籌劃的基礎和操作空間。目前常用的有價格平臺、優惠平臺、漏洞平臺、彈性平臺和規避平臺。要成功構建納稅籌劃平臺。必須有一定的環境條件和科學的籌劃方法并且要符合以下原則:
1.政策主導
納稅籌劃是對稅收政策的積極利用因此開展納稅籌劃必須以政策為導向由稅收政策主導稅收的籌劃活動。離開稅收政策談納稅籌劃只是一種空談不顧稅收政策導向開展納稅籌劃必定一事無成。試想面對高污染、高能耗、長線產業、夕陽產業、換代產品以及其他稅收上實行限制政策的產業、產品稅收籌劃又能有多少作為,
2.合法有效
納稅籌劃作為一種節稅行為其存在的基礎是應當合法至少不違法。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公然的違法偷稅行為比較容易辨別,而對稅法已有反避稅規定的避稅行為應視同偷稅處理則認識不清因此開展納稅籌劃必須正確認識并劃清與違法的界限堅持合法籌劃防止違法籌劃。同時開展納稅籌劃要貫徹成本、效益原則以最小的籌劃成本獲得最大的稅收效益。在稅收利益上既要考慮節稅帶來的直接效益也要考慮減少或免除處罰帶來的間接利益:既要考慮納稅籌劃的直接成本也要考慮納稅籌劃方案比較選擇中的機會成本。
3.切實可行
由于企業的情況千差萬別。加之稅收政策和稅收籌劃的主客觀條件時刻處于變化之中。因此在納稅籌劃方面找不到萬能、現成的通用方案每個企業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因時地設計具體的籌劃方案開展有的放矢的納稅籌劃活動在設計籌劃方案時應注意科學性和可行性力求在法律上站得住在操作上行得通。
4.全面權衡
決定現代企業整體利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稅收利益雖然是企業的一項重要的經濟利益,但不是企業的全部經濟利益。因此開展納稅籌劃應服從企業的整體利益不能為籌劃而籌劃而應從企業的社會形象、發展戰略、預期效果、成功機率等方面綜合考慮、全面權衡。
二、納稅籌劃平臺的運用及應注意的問題
納稅籌劃始終貫穿于財務決策及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在企業籌資、投資、經營、收益分配和財務核算等過程中正確運用納稅籌劃平臺??茖W地進行納稅籌劃以期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1價格平臺的運用
價格平臺的核心內容是轉讓定價轉讓定價方法主要是通過關聯企業不合營業常規的交易形式進行納稅籌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一個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及買賣雙方均有權力根據自身的需要確定所生產和經營產品的價格標準只要買賣雙方是自愿的別人就無權干涉這是一種合法行為。關聯企業之間進行轉讓定價的方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1)利用商品交易的籌劃。關聯企業間商品交易采取壓低定價或抬高定價的策略轉移利潤或收入以實現從整體上減輕稅收負擔。如有些實行高稅率增值稅的企業。在向低稅率的關聯企業銷售產品時,有意壓低產品的售價,將利潤轉移到關聯企業。(2)利用原材料及零部件的籌劃。通過控制零部件和原材料的購銷價格進而影響產品成本來實現納稅籌劃。如由母公司向子公司低價供應零部件產品或由子公司高價向母公司出售零部件以此來降低子公司的產品成本使其獲得較高的利潤。(3)利用提供勞務的籌劃。通過高作價或低作價甚至不作價的方式收取勞務費用。從而使關聯企業之間的利潤根據需要進行轉移和納稅籌劃哪一方有利便向哪一方轉移最終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4)利用無形資產的籌劃。通過無形資產特許使用費轉讓定價以此調節其利潤追求稅收負擔最小化有些企業將本企業的生產配方、生產工藝技術、商標或特許權無償或低價提供給一些關聯企業,其報酬不通過技術轉讓收入核算,而是從對方的企業留利中獲取好處。(5)利用租賃業務的籌劃。通常有利用自定租金來轉移利潤、利用機器設備先賣后租用、利用不同國家不同的折舊政策等而進行納稅籌劃
價格平臺作為各種籌劃平臺之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光明的發展前景,但納稅人在利用價格平臺進行納稅籌劃時應注意以下問題:一是要進行成本效益分析。運用價格平臺進行納稅籌劃在一般的情況下應該設立一些輔助的機構或公司并進行必要的安排這種安排是需要支出一定的成本費用的,在納稅人生產經營還不具備一定規模時籌劃所能產生的效益不一定會很大。二是價格的波動應在一定的范圍內。根據現行稅法規定。如果納稅人確定的價格明顯不合理。稅務機關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一般而言。稅務機關調整的價格比正常價格略高一點也就是說,如果納稅人不幸被調整不僅沒有籌劃效益,還會有一定的損失,而且還包括進行籌劃所花費的成本。三是納稅人可以運用多種方法進行全方位、系統的籌劃安排。為了避免運用一種方法效果不太明顯以及價格波動太大的弊端,納稅人可以利用多種方法同時進行籌劃。這樣。每種方法轉移一部分利潤。運用的次數多了。只要安排合理。也就能達到滿意的經濟效果。
2.優惠平臺的運用
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納稅籌劃,是伴隨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出臺而產生的,符合國家稅法的制定意圖,受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引導。常用的方法有:(1)直接利用籌劃法。即給予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或個人以必要的稅收優惠政策,如國家對某些生產性企業給予稅收上的優惠,企業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就地改變生產經營范圍,使自己符合優惠條件。從而獲得稅收上的好處。(2)臨界點籌劃法。一是價格和產量的數值確定在什么位置以尋找最佳節稅臨界點,使企業獲利最大;二是企業和個人所得稅都有一個臨界點問題,這個臨界點可用來作為是否轉移的參考依據。(3)人的流動籌劃法。包括個人改變其居所和公司法人改變其居所兩個方面的籌劃。納稅人可以根據自己企業的需要,或者選擇在優惠地區注冊或干脆將現在不太景氣的生產轉移到優惠地區,以享受國家給予的稅收優惠政策,減輕稅收負擔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4)掛靠籌劃法。指企業或個人原本不能享受稅收優惠待遇但經過一定的策劃通過掛靠在某些能享受優惠待遇的企業或產業、行業。使自己也能符合優惠條件。如本來不是科研單位或科研所需要的進口儀器設備。通過和某些科研機構聯合。披上科研機構的合法外衣。使自己企業享受減免稅。
只要有稅收優惠政策,就有納稅人對其進行利用。在利用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盡量挖掘信息源。多渠道獲取稅收優惠以免自己本可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卻因為不知道而錯失良機。(2)充分利用有條件的應盡量利用,沒有條件或某些條件不符合的,要創造條件利用。(3)應盡量保持和稅務機關的關系。爭取稅務機關的承認。再好的方案。沒有稅務機關的批準。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不會給企業帶來任何經濟利益。
3.漏洞平臺的運用
漏洞平臺是以漏洞的存在為基礎現階段。我國稅法中存在著許多矛盾或空白之處:(1)機構設置與配合以及稅收地域管轄是相對漏洞較多的領域。如我國營業稅屬于地方稅種。增值稅屬于共享稅,由國家稅務系統進行征收,但地方稅務系統往往捷足先登,將納稅人定格為營業稅納稅人,這是一個稅收結構設置與配合上的空白。(2)機構所在地的判定標準是依注冊地、還是管理中心或經營地存在不確定的地方。(3)稅法總綱雖有規定,但沒有規定具體操作辦法,如電子商務的研究近幾年剛興起。這方面的稅收問題是個很大的空白,公司就可利用這些空白,大規模地發展網上電子交易,從而省去大量稅款。
利用漏洞平臺應注意以下問題:一是需要精通財務與稅務的專業化財會人才。只有專業化人員才可能根據實際情況。參照稅法而利用其漏洞進行籌劃。二是具有一定的納稅操作經驗。只依據稅法而不考慮征管方面的具體措施,只能是紙上談兵成功的可能性肯定不會太高。三是要嚴格的財會紀律和保密措施。沒有嚴格財會紀律便沒有嚴肅的財會秩序,混亂的財務狀況顯然無法作為籌劃的實際參考。另外又因為利用稅法漏洞和空白一樣具有隱蔽性,一次公開的利用往往會導致以后利用途徑被堵死。四是同樣要進行風險—收益的分析。
4彈性平臺的運用
有稅收,便少不了稅率;有稅率,便難以避免稅率幅度的存在。彈性平臺籌劃主要集中在資源稅、土地使用稅和車船使用稅等稅種上。在資源稅的彈性平臺籌劃中?;I劃客體主要是各類礦產資源。由于稅額因礦產資源的優惠懸殊而跨度巨大。這就為利用稅額幅度進行籌劃提供了可能和空間。如原油稅額為每噸8元一30元,黑色金屬原礦竟然達到了每噸2元一30元,有色金屬原礦更達到了每噸0.4元一30元幅度水平。納稅人想辦法在跨度允許的范圍內尋找最低切入點。
在運用彈性平臺時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一是彈性平臺的可操作性大小判定要充分考慮到征稅方,因為彈性平臺的籌劃要達到目的,需要“因人制宜”。二是在幅度中找到最佳切入點。實現稅率低,稅負輕、優惠多懲罰小,損失相對較少的目的。
5規避平臺的運用
關鍵詞:會計方法;納稅籌劃;節稅
納稅籌劃(taxplanning)主要是指在國家政策的許可下,按照稅收法律法規的立法導向,通過對籌資、經營、投資、理財等活動進行合理的事前籌劃和安排,取得“節稅”(taxsaving)效益,最終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的一種經濟活動。
納稅籌劃在國外已是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在國際企業中也得到廣泛地應用,而在我國,納稅籌劃還是個新事物,雖然已有很多學者專家寫了許多這方面的文章、專著等,但大多是從企業外部的角度出發,如納稅地點的選擇、稅收優惠條件的利用等方面來研究,下面筆者將主要從企業內部著手,就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來談其在納稅籌劃中的影響。
我國的各種稅種的籌劃與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有著密切的聯系,尤其在對所得稅進行籌劃時,受其影響最為明顯。納稅籌劃的途徑有多種,如縮小稅基、采用低稅率、延期納稅、稅收優惠以及涉稅零風險等,在縮小稅基中又可以分為縮小絕對額和縮小相對額。其中與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相關的納稅籌劃主要是縮小稅基和延期納稅,下面通過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幾個有代表性的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來討論企業如何籌劃納稅,以期取得“節稅”的效益。
一、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對納稅籌劃的影響
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的系統分攤。折舊作為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稅收擋板”的效用。按我國現行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常用的折舊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和年數總合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運用不同的折舊方法計算出的折舊額在量上是不相等的,因而分攤到各期生產成本中的固定資產成本也不同。因此,折舊的計算和提取必將影響到成本的大小,進而影響到企業的利潤水平,最終影響企業的稅負輕重。由于在折舊方法上存有差異,這為企業進行納稅籌劃提供了可能。在利用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進行納稅籌劃時,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須考慮不同稅制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說,在比例稅制下,如果各年的所得稅稅率不變,則宜選擇加速折舊法對企業較為有利。這主要是因為采用加速折舊法,使得在最初的年份提取的折舊較多,而在后面的年份則提取的折舊較少,這樣就可以使企業獲得延期納稅的好處,相當于企業在開始年份內取得了一筆國家無息貸款。但是,如果未來所得稅稅率越來越高,則應選擇平均年限法較為有利。由于延緩納稅收益與稅率高低成正比,因此,在未來所得稅稅率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往往會使以后年度增加的稅負,大于延緩納稅的收益。當然也會出現以后年度增加的稅負小于延緩納稅的利益。這主要看市場資金的折現率高低。所以,在未來稅率越來越高時,企業就需要進行比較分析,才能對企業的折舊方法做出最佳選擇。而在累進稅制下,過高的利潤額,會引起過高部分所對應的稅率偏高,從而會使企業稅負也偏高。在這種情況下,則適宜采用平均年限法,可以使企業的利潤避免忽高忽低,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減少企業的納稅。當然,由于企業自身的條件、稅率累進的急劇程度以及銀行利率的大小等因素,也會對折舊的“稅收擋板”效果產生影響。因此,在累進稅制下,企業到底采用何種折舊方法較為有利,仍需企業經過比較分析后,才能做出最終決定。
2.須考慮折舊年限因素的影響。新的會計制度及稅法,對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沒有做出具體的規定,只要求企業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消耗方式,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只要是“合理的”即可。這樣企業便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對企業有利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對企業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以此來達到節稅及企業的其他理財目的。一般情況下,在企業創辦初期且享有減免稅優惠待遇時,企業可以通過延長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將計提的折舊遞延到減免稅期滿后計入成本,從而獲得節稅的好處。而對一般性企業,即:處于正常生產經營期且未享有稅收優惠待遇的企業來說,縮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往往可以加速固定資產成本的回收,使企業后期成本費用前移,前期利潤后移,從而獲得延期納稅的好處。
3.須考慮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按我國現行會計制度規定,對企業擁有的資產實行按歷史成本計價原則。這樣,如果存在通貨膨脹,則企業按歷史成本所收回的資金的實際購買力將大大貶值,無法按現行的市價進行固定資產簡單再生產的重置。但是,在存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如果企業采用加速折舊方法,既可以使企業縮短回收期;又可以使企業的折舊速度加快,有利于前期的折舊成本取得更多的稅收抵稅額,從而取得延緩納稅的好處,從而相對增加企業的投資收益(延緩納稅額與延緩期間企業投資收益率的乘積)??梢?通貨膨脹的存在對企業并非總是不利的,企業可以通過采用加速折舊方法的選擇有效地利用通貨膨脹,使企業獲得“節稅”效應。
4.須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因素的影響。從賬面上看,在固定資產價值一定的情況下,無論企業采用何種折舊方法,也無論折舊年限多長,計算提取的折舊總額都是一致的。但是,由于資金受時間價值因素的影響,企業會因為選擇的折舊方法不同,而獲得不同的資金的時間價值收益和承擔不同的稅負水平。由于資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值,因此,不同時間點上的同一單位資金的價值含量是不等的。這樣一來,企業在比較各種不同的折舊方法所帶來的稅收收益時,就需要采用動態的方法來分析,先將企業在折舊年限內計算提取的折舊按當時資本市場的利率進行貼現后,計算出各種折舊方法下在規定折舊年限內計算提取的折舊費用的現值總和及稅收抵稅額現值總和,再比較各種折舊方法下的折舊現值總和及稅收抵稅額現值總和,在不違背稅法的前提下,選擇能給企業帶來最大稅收抵稅現值的折舊方法來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二、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對納稅籌劃的影響
按現行《企業會計準則─存貨》規定,存貨是企業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或者為了出售仍然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或者將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消耗的材料、物料等,包括各種原材料、燃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在產品、外購商品、協作件、自制半成品、產成品等。存貨計價方式的不同,會導致不同的期末存貨價值和銷貨成本,從而對企業財務狀況、盈虧情況及所得稅產生較大影響。我國現行稅制規定,納稅人各項存貨的發生和領用,按實際成本價計算,計算方法可以在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后進先出法等五種方法中任選一種。對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以及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制造的存貨,一般應當采用個別計價法確定存貨的發出成本。而且計價方法一經選用,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年)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要經董事會或經理層(廠長)會議等機構批準,并上報當地稅務機關備案,同時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說明。
一般情況下,企業在利用存貨計價方法選擇進行納稅籌劃時,要考慮企業所處的環境及物價波動等因素的影響。具體地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實行比例稅率條件下,對存貨計價方法進行選擇,必須充分考慮市場物價變化趨勢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說,當材料價格不斷上漲時,采用后進先出法來計價,可以使期末存貨成本降低,本期銷貨成本提高,從而使企業計算應納所得稅額的基數相對的減少,從而達到減輕企業所得稅負擔,增加稅后利潤;而采用先進先出法勢必會增加企業所得稅負擔,減少稅后利潤。反之,當材料價格不斷下降,采用先進先出法來計價,同樣會導致期末存貨價值較低,銷貨成本增加,從而減少應納稅所得,達到“節稅”目的;而采用后進先出法必將導致相反的結論。而當物價上下波動時,企業則應選擇加權平均法或移動加權平均法對存貨進行計價,可以避免因銷貨成本的波動,而影響各期利潤的均衡性,進而造成企業各期應納所得稅額上下波動,增加企業安排資金的難度。特別是,當應納所得稅額較大,企業未有足夠的現金時,可能會影響企業的其他經濟活動,有的甚至會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
2.在實行累進稅率條件下,選擇加權平均法或移動加權平均法對企業發出和領用存貨進行計價,可以使企業獲得較輕的稅收負擔。因為采用平均法對存貨進行計價,企業各期計入產品成本的材料等存貨的價格比較均衡,不會時高時低,使企業產品成本不致發生較大變化,使各期利潤比較均衡。不至于因為利潤忽高忽低而使利潤較高的會計期間套用過高稅率,加重企業稅收負擔,影響企業稅后收益。
3.如果企業正處于所得稅的免稅期,意味著企業在該期間內獲得的利潤越多,其得到的免稅額也就越多,這樣,企業就可以通過選擇先進先出法計算材料費用,以減少材料費用的當期攤入,擴大當期利潤;相反,如果企業正處于征稅期,其實現利潤越多,則繳納所得稅越多,那么,企業就可以選擇后進先出法,將加大當期的材料費用攤入,以達到減少當期利潤,減輕企業稅負。
最后來討論債券溢折價的攤銷方法選擇對納稅籌劃的影響。按我國現行會計制度規定,對長期債券投資溢折價的攤銷方法,企業可以選擇直線法或是實際利率法進行核算。由于采用直線法,每期的溢折價攤銷額和確認的投資收益是相等的;而實際利率法,每期按債券期初的賬面價值和實際利率的乘積來確認應計利息收入,且其金額會因溢折價的攤銷而逐期減少或增加。債券攤銷方法不同,并不影響利息費用總和,但要影響各年度的利息費用攤銷額。因此,當企業在折價購入債券的情況下,選擇實際利率法進行核算,前幾年的折價攤銷額少于直線法的攤銷額,前幾年的投資收益也就小于直線法的投資收益,公司前期繳納的稅款也就相應的較直線法少,后期繳納的相對較多,從而取得延緩納稅收益。相反,當企業在溢價購入債券的情況下,應選擇直線法來攤銷,對企業則更為有利。
綜上所述,企業在納稅籌劃中,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考慮選擇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存貨的折舊方法、債券溢折價的攤銷方法,從而達到節稅的目的,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蘇春林。納稅籌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張中秀。企業如何進行納稅籌劃[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
[3]國家稅務總局注冊稅務師管理中心編。稅務實務[M].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2002.
關鍵詞:新增值稅法;企業;納稅籌劃
中圖分類號:F81 文獻標識碼:A
一、對增值稅及納稅籌劃的界定
(一)對增值稅的界定。增值稅是對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企業單位和個人,就其貨物銷售或提供勞務的增值額和貨物進口金額為征稅對象所課征的一種流轉稅。根據對外購固定資產所含稅金扣除方式的不同,增值稅制分為生產型、收入型和消費型三種類型。我國目前實行的是消費型增值稅。
(二)對納稅籌劃的界定。由于納稅籌劃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目前對納稅籌劃的定義并不統一,但是其內涵是基本一致的: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為達到減輕稅收負擔和實現稅收零風險的目的,在稅法所允許的范圍內,對企業的經營、投資、理財、組織、交易等各項活動進行事先安排的過程。納稅籌劃包括節稅和避稅兩個方面的內容。
二、新增值稅法下納稅籌劃的具體措施
(一)企業設立的增值稅納稅籌劃
1、企業組織形式選擇的籌劃。不同類型的企業所享受的增值稅優惠政策不同,其承擔的稅負也有所不同,可以通過選擇特殊的企業組織形式來減輕稅負。如,企業以高新技術企業的名義,在高新技術開發區設立保稅倉庫、保稅工廠,從而可按進料加工的有關規定,享受免征增值稅的優惠。
2、企業納稅人身份選擇的籌劃。增值稅對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差別待遇,為小規模納稅人與一般納稅人進行納稅籌劃提供了可能性。通常認為,由于一般納稅人可抵扣進項稅額,因而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重于一般納稅人。但實際并不盡然。若小規模納稅人轉化為一般納稅人反而交稅更多的話就適得其反了??梢酝ㄟ^運用無差別平衡點和凈現金流量最大化理論進行納稅籌劃。(表1)
在無差別平衡點上,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相同;當增值率低于無差別平衡點時,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重于一般納稅人;當增值率高于平衡點時,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輕于一般納稅人。
(二)企業采購活動的增值稅納稅籌劃
1、選擇恰當的購貨時間。采購時間往往具有不確定性,但市場是變化的,企業采購所支付的價格也可能受到供求關系的巨大影響,因此選擇恰當的購貨時間對企業的納稅籌劃有很大幫助。籌劃時,首先必須注意適應市場的供求關系,充分利用市場的供求關系為自身謀取利益,在保證正常生產的條件下選擇供大于求時購貨,壓低產品的采購價格來轉嫁稅負,實現逆轉型稅負轉嫁。另外,在確定購貨時間時還應注意物價上漲指數,如果市場上出現通貨膨脹現象,而且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恢復,那么盡早購進才是上策。
2、合理安排購進貨物入庫時間的籌劃。我國稅法規定,企業購進貨物實行購進扣稅法,即工業生產企業購進貨物在驗收入庫后,方能申報抵扣,計入當期的進項稅額。增值稅實行購進扣稅法為企業通過各種方式延緩納稅創造了條件,延緩納稅雖不能減少企業的應納稅額,但納稅期的推遲可以使企業無償使用這筆款項而不必支付利息,對企業來說等于降低了稅收負擔;同時,延期納稅有利于企業資金的周轉,節省了利息支出,還可以使企業享受通貨膨脹帶來的好處。例如,企業通過合理安排貨物的入庫時間,將貨物盡可能在月底或年底入庫,就能延緩當月或當期的應納稅款。
(三)企業銷售活動的增值稅納稅籌劃
1、兼營業務的增值稅納稅籌劃。兼營是指納稅人除主營業務外,還從事其他各項業務?!对鲋刀悤盒袟l例》規定:兼營不同稅率的貨物或應稅勞務,在取得收入后,應分別如實記賬,按其所適用的不同稅率各自計算應納稅額。未分別核算的,從高適用稅率。兼營非應稅勞務的,應分別核算貨物或應稅勞務和非應稅勞務的銷售額,不分別核算或者不能準確核算的,其非應稅勞務應與貨物或應稅勞務一并征收增值稅,即貨物或應稅勞務和非應稅勞務的銷售額若能分開核算的,則分別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不能分開核算的,一并征收增值稅,不征收營業稅。上述規定對一般納稅人來說無疑應該分開核算以減少納稅,但若對小規模納稅人來說,其從事非增值稅應稅勞務適用營業稅率為3%,其不分開核算沒有什么影響,而從事非增值稅應稅勞務適用營業稅率為5%,則不分開核算反而更有利,因為增值稅征收率按新規定只有3%,而營業稅率卻為5%。但稅務機關在征稅時可能會考慮這種特殊情況而采取變通的方法,征收營業稅而不征收增值稅,所以不管是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還是分開核算的好。
2、混合銷售行為的納稅籌劃?;旌箱N售行為原則上依據納稅人的“經營主業”判斷是征增值稅,還是征營業稅。在納稅人年貨物銷售額與非應稅勞務營業額的合計數中,若年貨物銷售額超過50%,則征增值稅;若年非應稅勞務營業額超過50%,征營業稅(根據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銷售自產貨物并同時提供建筑業勞務的行為以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除外)。由于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一般為17%,而營業稅稅率為5%或3%,所以若能使混合銷售行為中的非應稅勞務不繳納增值稅而繳納營業稅便達到目的了。
[摘要]企業可以通過在回定資產的會計核算中進行納稅籌劃,實現企業在合法條件下節稅的目的,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本文以2006年新會計準則、2008年新《企業所得稅法》及2009年新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為背景,從會計核算和納稅籌劃入手,對現階段企業固定資產中的納稅籌劃方法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固定資產;會計核算;納稅籌劃
在各稅種內各要素彈性的大小決定了各稅種的稅負彈性,或者說某一稅種的稅負彈性是構成該稅種各要素的彈性的綜合體現??梢?,稅負彈性越大,納稅籌劃越有必要。企業固定資產納稅籌劃涉及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關稅、房產稅、城建稅及教育附加費、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和契稅等稅種。因此,對固定資產進行納稅籌劃,可以更好地為企業節稅。
一、固定資產會計核算中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籌劃
企業可以利用稅法允許的會計政策選擇、使用年限和凈殘值的估計空間進行納稅籌劃,還可針對不同類別的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在稅法規定上的差異進行籌劃,獲取籌劃利益。
(一)折舊方法選擇的納稅籌劃
1法律依據: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準予扣除”,“企業的固定資產由于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p>
2籌劃分析:(1)在比例稅率下,如果各年的所得稅稅率不變,選擇加速折舊法可把前期和潤推至后期實現,使企業獲得延期納稅的好處。(2)如果未來各年所得稅稅率呈上升趨勢,企業在籌劃時應根據折現率,比較稅率提高增加的稅負與延緩納稅收益的大小,做出最佳選擇。(3)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采用加速折舊法既可使企業縮短投資回收期,又可使企業加速折舊,從而取得延緩納稅的好處。(4)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因素,對不同折舊方法下獲得的不同資金時間價值收益和承擔不同的稅負水平進行比較,在合乎稅法規定的前提下,選擇能給企業帶來最大抵稅現值的折舊方法。
但是,加速折舊法并不是任何情況下都適用:(1)盈利企業應采用加速折舊法。(2)虧損企業不宜采用加速折舊法。(3)企業處于減免稅優惠期間,不宜采用加速折舊法。
但是某些學者則認為,利用加速折舊法進行稅收籌劃。在我國一般不具可操作性。
(二)折舊年限的納稅籌劃
1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規定:固定資產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1)房屋、建筑物,為20年;(2)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3)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具等,為5年;(4)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5)電子設備。為3年。
2籌劃分析:一般說來,折舊年限取決于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而使用年限本身就是一個預計的經驗值,使得折舊年限容納了很多人為的成分,為納稅籌劃提供了可能性??s短折舊年限(不低于法定年限)有利于加速成本收回,可以使后期成本費用前移,從而使前期會計利潤發生后移。
如把折舊年限從8年降到5年,在稅率穩定的情況下,所得稅的遞延交納,相當于向國家取得了一筆無息貸款。盡管折舊期限的改變并不從數字上影響到企業所得稅稅負的總和,但考慮到資金的時間價值,顯然把折舊期限調為5年對企業更為有利。
但是當稅率變動時,延長折舊期限也可能減輕稅收負擔。若企業正享受優惠政策,如果該項固定資產為該企業第一個獲利年度購入,折舊年限為8年或5年,通過簡單的計算就可以看出,8年的折舊年限更利于企業減輕稅收負擔。
(三)凈殘值的納稅籌劃
1法律依據:我國企業會計制度并沒有明確規定預計凈殘值率?!吨腥A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規定: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凈殘值,固定資產的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由于情況特殊,需調整殘值比例的,應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2籌劃分析:當企業處于所得稅非減免稅時期,納稅人應根據資產(尤其是預計無形損耗大的固定資產)的特點,及時向稅務機關申請調低殘值比例。殘值比例調低后,折舊抵稅增加,這既維護了納稅人的權利,也能給納稅人帶來不可忽視的稅收利益。例1,某企業原值1000萬元的某電子設備,如果把殘值比例從5%調整到0(假設企業的所得稅稅率為25%,折舊年限為3年),那么,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情況下,折舊抵稅獲得的利益共增加1000×(5%-0)×25%=12.5(萬元)。
二、固定資產會計核算中增值稅的納稅籌劃
(一)購進固定資產的納稅籌劃
1法律依據: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進(或者自制固定資產發生的進項稅額,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538號,以下簡稱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令第50號,以下簡稱細則)的有關規定,憑增值稅專用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和運輸費用結算單據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2籌劃分析: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稅轉型改革在全國開始實施,對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企業來說,購進或者自制的固定資產可以抵扣進項稅,但是要注意必須是企業2009年1月1日以后實際發生,并取得2009年1月1日以后開具的增值稅扣稅憑證上注明的或者依據增值稅扣稅憑證計算的增值稅稅額,并且還要注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固定資產凈值×適用稅率。
增值稅納稅籌劃的兩個重要特征是納稅籌劃行為具有行為合法性和前瞻性。要保證籌劃行為具有合法性和前瞻性,納稅籌劃人員除了要精通法律,與稅務機關進行有效溝通外,還需要關注有關法規政策的變化。
(二)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的納稅籌劃
1法律依據:自2009年1月1日起,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應區分不同情形征收增值稅:(1)銷售自己使用過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購進或者自制的固定資產,按照適用稅率征收增值稅。(2)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納入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試點的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購進或者自制的固定資產,按照4%征收率減半征收增值稅。(3)2008年12月31日以前已納入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試點的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在本地區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試點以前購進或者自制的固定資產,按照4%征收率減半征收增值稅;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在本地區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試點以后購進或者自制的固定資產,按照適用稅率征收增值稅。2籌劃分析:(1)對于銷售2009年以后購買的固定資產按照一般貨物的方法征收增值稅,一般貨物的增值稅納稅籌劃方法都可以用。(2)銷售2009年以前購入的固定資產,依然使用老規定。(3)增值稅試點的企業對銷售本地區進入試點以前購買的固定資產,按4%征收率減半征收增值稅;銷售進入試點以后購買的固定資產,則按適用稅率征收增值稅。
企業應該針對不同固定資產的具體情況,采取具體的納稅籌劃方案,使企業實現在合法條件下節稅的目的,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
三、固定資產會計核算中其他稅種的納稅籌劃
(一)固定資產會計核算中房產稅的納稅籌劃
1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第三條“房產稅依照房產原值一次減除10%至30%后的余值計算繳納”,第四條“房產稅的稅率,依照房產余值計算繳納的,稅率為1.2%”。
2籌劃分析:這里“減除10%至30%后的余值”,具體減除幅度,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由于扣除比例1.2%沒有變動的余地,房產原值的大小直接決定房產稅的多少,因此合理減少房產原值可以減少房產稅。而中央空調、房產的附屬設施和配套設施等建筑物、土地使用權都是影響應稅房產原值的因素。若把除廠房、辦公用房外的建筑物建成露天的,并在賬簿中予以單獨記載,則可減少房產原值。將中央空調設備作單項固定資產入賬,可以不計入房產稅的計稅基礎,從而免于繳納房產稅。另外。企業應注意房產稅的稅收優惠,并加以利用。
(二)土地增值稅的納稅籌劃
1法律依據:根據《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納稅人建造普通標準住宅出售,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的20%時,免征土地增值稅,而且土地增值稅實行四級超率累進稅率,最低稅率30%,最高稅率60%。
2籌劃分析:在會計核算中,企業可計算土地增值稅的起征點,根據相關法規來確定是否免征土地增值稅;還應注意各級稅率增收范圍的臨界點,衡量上級稅率與下級稅率對企業帶來的最大稅后收益,而不是盲目追求高價格或低稅率。所以,企業要結合上述不同規定,制訂科學合理的住房銷售方案,以有效減輕或免除稅負。
四、固定資產會計核算中納稅籌劃的其他建議
(一)創造條件充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我國現行稅法有許多優惠政策,對于符合優惠條件的企業一定要加以充分利用,不符合優惠條件但瀕臨優惠邊緣的企業可以創造條件,使企業符合優惠條件。如新《企業所得稅法》第28條規定,“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因此,對技術類企業來說,可以加大產品的高科技含量,以期獲得稅收優惠。對于中西部地區的企業來說,應當創造條件,爭取享受國家對西部開發的優惠政策。
(二)綜合考慮各個稅種的共同影響
由于各個稅種的相關性,某一稅種的計稅基礎降低,并不一定會帶來總稅負的減少,因此要把各個稅種的納稅因素綜合起來考慮。例如,廠房選址的不同(選擇市區和選擇縣城)不僅會影響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還對所得稅有影響。因為它們都可以計入管理費用,在所得稅前扣除,減少應稅所得額,從而影響所得稅??梢钥闯?,只有綜合考慮各種變化抵銷后的總影響,才能做出正確決策。
(三)追求稅后收益最大化
固定資產納稅籌劃應服從和服務于企業戰略,籌劃時不僅要考慮稅收因素,還要考慮非稅收因素,籌劃的目的不是“稅負最輕”或“納稅最小”,而是追求稅后收益最大化,并以稅后收益最大化為原則協調兩個方面的均衡,即稅收成本和非稅收成本的均衡,以及稅收成本中的隱性稅收成本和顯性稅收成本的均衡。
五、結論
一、企業戰略下稅收籌劃的任務目標
企業稅收籌劃內嵌于財務管理的范疇。結合企業戰略、財務戰略目標,考慮企業納稅籌劃的自身特點,企業納稅籌劃的戰略目標總結如下:(1)減輕稅收負擔。這是企業納稅籌劃產生的最初原因,也是企業納稅籌劃所要實現的目標之一。這里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指的是相對減輕,即相對地減少經濟主體的應納稅款數額。即使從絕對數額上看,經濟主體的當年應納稅款數比上年有所增加,只要其應納稅額與生產經營規模的比率有所降低,納稅籌劃就是成功的。(2)降低涉稅風險。這也是企業納稅籌劃產生的最初原因之一。由前面企業納稅籌劃產生的原因,由于涉稅風險的存在,企業逐步意識到為避免風險所做的準備是重要且必要的,而這也是納稅籌劃的一個內容。(3)提高自身經濟效益。價值最大化目標是針對稅后利潤最大化目標的缺陷而提出來的,是對利潤最大化目標的修正與完善。它對企業當期利潤進行調整后予以確認,是從企業的整體角度考慮企業的利益取向,使之更好地滿足企業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從企業戰略角度和財務戰略目標來看,企業稅收籌劃目標也是為了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和維護股東的合法權益。
二、企業納稅籌劃與企業戰略關系分析
企業戰略的主要特征是整體性和長期性。企業戰略與納稅籌劃之間是全局性規劃與局部性的經營行為、目標與手段之間的關系。
(一)企業納稅籌劃服從于企業戰略。企業進行戰略決策時主要考慮的是行業利潤率以及行業準入障礙,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納稅籌劃即使作為事前的預見,都很難左右戰略決策。因為企業戰略更主要的是研究企業如何在競爭中謀求發展和確立長期的競爭優勢問題。所以,企業納稅籌劃作為企業日常財務活動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服從于企業的全局戰略。
(二)企業納稅籌劃反作用于企業戰略。企業納稅籌劃在企業財務活動中具有獨特的性質,決定了它有可能反作用于企業戰略,當出現如下情況時,企業會調整或者特別制定企業戰略。
1、稅收政策發生重大調整,打破了行業的競爭格局,當獲利能力、現金流量、其他重要財務指標以至于企業價值受到嚴重影響時,企業為適應稅收政策調整帶來的變化而必須進行戰略調整。
2、在稅收政策帶有明顯的政策導向時,企業在進行戰略決策時,必須充分關注這種導向,使企業發展方向盡可能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充分享受稅收優惠帶來的直接利益。
(三)企業納稅籌劃幫助企業制定和實施戰略。企業的每一項戰略決策都會考慮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有時也會遇到若干方案評價結果處于伯仲之間的情況,這時引入稅負評價指標會降低選擇方案的難度。一個經營有方、管理完善的企業會把企業納稅籌劃視為企業日常財務活動的一部分,從內部規范核算,充分利用稅法安排的彈性,盡可能享受稅法設定的優惠政策,合理運用各種企業納稅籌劃技術和手段。同時,在大到如行業的進入或者退出、企業和產品定位,小到如材料采購、產品或服務定價、在交易方式或者企事業部設置等戰略決策過程中,企業納稅籌劃都能為其制定和實施戰略提供幫助。
三、基于企業戰略目標的整體納稅籌劃
根據以上分析,作為一個系統工程,納稅籌劃要間接服務于企業的財務戰略目標,并要最終服務于企業價值最大化的整體目標。作為服務于價值目標的納稅籌劃,其在進行運作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考慮稅收因素,而是要全面考慮與企業價值有關的因素,我們要綜合運用現代企業管理的新理念,將納稅籌劃納入企業價值創造的戰略層次上。
作為企業管理的一部分,納稅籌劃應該始終圍繞著企業價值最大化的最終目標來進行。我們知道,納稅籌劃與企業的其他管理活動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因此,企業進行納稅籌劃,如果不著眼于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這一整體目標,僅以稅負輕重作為選擇納稅方案的唯一標準,有可能導致企業價值的減少。這要求在納稅籌劃中要從企業全局出發,從企業整體價值戰略高度出發,系統規劃、通盤考慮。
根據前面的分析研究,企業價值最大化是納稅籌劃的最終目標,考慮到經濟增價值與企業價值的高度相關性,引入經濟增加值作為價值創造的衡量指標,考慮與價值相關的主要稅收因素和環節,來建立整體納稅籌劃模型。(圖1)
處于最基層的是納稅籌劃以及納稅籌劃的三個出發環節,即:籌資、經營、投資,任何類型的納稅籌劃都可以包含在這三個環節之中。但是,具體到各個企業在實際中運作稅收籌劃時,各自的出發環節和側重點可能有所不同,要根據企業的具體情祝進行,還要綜合考慮成本效益比較的問題。納稅籌劃運作的情況不能簡單的以稅負的輕重來衡量,必須同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相一致,并通過經濟增加值的變化來反映。
四、戰略性企業納稅籌劃管理
(一)企業納稅籌劃的目標管理。企業納稅籌劃的目標概言之就是減輕稅收負擔,爭取稅后利潤最大化,納稅籌劃必須以企業的戰略為導向。從長遠來看,企業納稅籌劃是以企業的經營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戰略才是首位的,納稅籌劃只有在企業戰略既定的情況下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就全局來看,企業戰略才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所以,納稅籌劃作為一種管理活動,結合企業發展戰略,有其特有的戰略目標:降低稅收負擔;降低涉稅風險,提高管理水平;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從而實現稅收與經濟的良性互動。
(二)企業納稅的價值鏈管理。價值鏈將一個企業分解成戰略性相關的許多活動,企業利潤就是在這些活動中產生的。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時,要有一個整體的觀念,找出在哪個環節稅收籌劃最容易實現企業的稅收利益。按照價值鏈所包含的價值活動單元的多少,并以獨立的企業作為價值鏈的一個鏈結束,可將企業的價值鏈分為內部和外部的價值鏈。納稅籌劃與企業的內外部價值鏈均有密切的聯系,并且經常會觸動企業的價值鏈構造。因此,有必要從企業價值鏈出發進行企業納稅籌劃管理。
從社會的整體角度來看,納稅人具有了價值鏈的觀念,不但要考慮本企業的納稅情況,還要從企業產品在整個價值鏈的位置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