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7 16:08: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鄉村治理的發展歷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 美國城鎮化發展的特點和啟示 鄉村旅游發展新出路:基于新型城鎮化平臺的嵌入式發展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鄉村旅游轉型升級研究述評 國際旅游島背景下的海南新型城鎮化發展研究 基于旅游發展的新型城鎮化路徑探索 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旅游互動發展論證 城鎮化趨勢下我國鄉村旅游發展所遇困境及對策 吳江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歷程及啟示 基于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中心鎮發展戰略研究 貴州省鄉村旅游與農村城鎮化互動發展的對策探討 快速鄉村城鎮化背景下桂林古村落的保護與發展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鄉村治理實踐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美麗鄉村建設策略研究 旅游城鎮化背景下小企業發展對策研究 基于產業集聚的城鎮化發展研究 基于規劃視角的主動城鎮化發展研究 城鎮化背景下的湯崗子新城旅游產業發展 基于城鎮化背景下的商業保險存在的問題及制度完善研究 城鎮化背景下農村發展問題對中等收入陷阱的制約及對策研究 城鎮化背景下農村發展建設對策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10]張朝枝,保繼剛. 美國與日本世界遺產地管理案例比較與啟示[J]. 世界地理研究,2005(4).
[11]Brohman J. New directions in tourism for third world development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1).
[12]石金蓮,崔越,黃先開.美國鄉村旅游發展經驗對北京的啟示[J].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5(5).
[13]李經龍,詹染,王亞茹. 美國國家游徑系統建設的經驗及其啟示[J]. 旅游世界?旅游發展研究,2015(2).
[14]張鴻雁. 城市社會學理論與方法[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15]王瓊英,馮學鋼. 鄉村旅游研究綜述[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1).
關鍵詞:前南峪 生態發展 現狀 原因分析 模式構想
一、前南峪建設之初發展狀況
(一)基本生活無保障
20世紀之前,前南峪處于相對落后的發展水平,農民以種地為生,但因土地貧瘠,作物種類稀少,每家分得的土地人均只有六分地,難以養活全家。
(二)缺乏技術和人才
前南峪的糧食收成年年不好,在20世紀50年代的時候,人們對于知識和技術的認同感不是特別高,當然也缺乏相應的技術指導,僅憑著一腔熱血和蠻干,并未改變大家的生活。盡管人們很勤勞,但是依舊很貧困,生活很艱苦。
(三)自然災害嚴重
20世紀70年代,前南峪是一個“無雨成旱,有雨成災”的窮山村,前南峪過去擁有大片被水侵蝕的貧土。尤其經歷了1963年百年難遇的大洪水,把本就貧窮的前南峪沖得一無所有,灘地、糧地、蓄水壩全部毀壞,人均土地只有二分。
(四)思想觀念落后
經歷了洪水的洗禮,黨支部組織村民抗洪救災,重新建造房屋,并科學制定恢復和發展規劃,修整田地、植樹造林,提高綠化水平,較之發洪水之前的前南峪經濟發展情況有了較大提升,但由于受當時經營體制的影響,村民們仍然過著統購統銷糧食的窮苦生活。
二、前南峪發展經驗總結
前南峪生態資源豐富,但利用率低下,破壞也相當嚴重,該村通過不斷實踐,總結出以下幾點相對完善的生態建設經驗。
(一)尊重自然規律,科學規劃村莊發展
該村在治理生態環境的活動中以小流域為單元,將山、水、田、林統一規劃,綜合治理。并始終保持與河北林學院、河北農業大學等多所高??蒲袉挝坏拈L期合作關系,邀請多位經驗豐富的專家對該村的旅游管理、果樹栽培、農副產品加工等方面進行指導,建立了多所實驗基地,為百姓創收。該村還根據水勢走向,并結合山脈的坡度緩急、山勢走向等特點進行分類管理,減少了水患的發生。
(二)優化結構,提高農業技術水平
該村以建設文明村落為出發點,以發展綠色農業為突破口,最終實現村民生活現代化以及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該村始終秉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提出了實現產業結構轉變,建成功能園區的奮斗目標。將該村的重污染企業轉變為果品深加工區,將種植糧食作物轉變為經濟作物的種植,將經濟林溝建設轉變為生態觀光林溝建設。規劃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有機食品生產園區、娛樂休閑區等。
三、前南峪模式的提出及其完善
前南峪自然資源豐富,生態資源亟待有效開發,但也應意識到該地區的自然資源遭受破壞的現象也是相當嚴重的。經過一代又一代前南峪村民及專家學者的努力,終于把前南峪變成了美麗富饒的“桃花源地”,由此也總結出了適合于生態環境資源豐富的村莊的發展模式,即生態協{發展模式。它是指對村莊的生態環境加以保護及進行科學開發利用,通過建立生態區等措施進行專門規劃,形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美麗鄉村。
生態協調發展模式在保護和開發生態資源,創造更大價值等方面確實發揮了顯著作用,但其自身也存在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農村工業技術落后,生態環境遭破壞。該村村民自辦村民企業技術落后,不注重對排放的污染物的后續處理,加之一些污染企業向農村轉移,造成村容村貌臟亂差,空氣污染、土壤污染、飲水安全等問題突出;(2)景區與周圍建設不協調。該村把建設重點放在旅游區,而對地區(包括村民居住區)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實施力度較小,導致住宅建筑風格凌亂,各功能區交錯使用;(3)村莊的組織管理機制不完善。從事基層服務的人員嚴重不足,且多為基層干部兼職。同時也暴露出理論素質差,文化程度低等問題,工作方法普遍缺乏創新,村莊建設后續動力不足。
前南峪通過對自身實際的分析及聽取專家學者的建議,提出以下優化模式的方法:(1)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努力使人居環境美起來;(2)加強環境保護,還農村綠水青山、藍天白云;(3)重新規劃旅游園區與生活區,做到互不干涉,互相促進。
四、前南峪五位一體發展
前南峪通過自身不斷的努力,不僅將生態環境美化了,還帶動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協調發展。在該村的發展歷程中,由經濟起基礎物質性作用,加大村級建設資金的投入,推動村莊產業結構調整;政治和文化則需要發揮其規范引導作用,以優惠政策與文化引導作為主要精神力量,積極號召建設主體投入鄉村建設大潮之中;同時也必須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開發及對村級基礎設施的完善與建設,最終實現最美前南峪的建設。
參考文獻
關鍵詞: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居民感知;關山村
一、研究背景
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鄉村旅游越來越受到游客的青睞。在全域旅游理念的指引下,各個地方充分發掘自己的旅游資源,鄉村旅游成為各級政府各個地方開發的新熱點。鄉村旅游的發展帶來了農村經濟環境的改善,但在開發經營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如農村城市化問題、鄉村空心化問題、農民收益邊緣化問題、旅游產品同質化問題等,這些問題實質上就是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成為學術研究領域的熱點和重點。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以寧鄉縣關山村為研究對象,運用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和理論,從旅游區居民的視角,研究居民對旅游發展影響的感知及態度,制作居民感知、旅客感知調查問卷表,對政府及相關管理部門進行訪談,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探索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感知差異,提出策略或建議。
三、研究區域概況及研究設計
(一)區域簡介
關山村屬寧鄉縣金洲鎮,金洲鎮位于長沙“兩型社會”先導區金洲新區北部,東距長沙城區24公里,西距寧鄉縣城15公里,南距長常高速互通2公里,具有良好的近郊區位優勢。關山村的總面積為6.86平方公里,人口2660人,共626戶,用地呈狹長狀,南北長達4.5公里。關山因三國時期的蜀將關羽在此屯兵而得名,2009年關山村列入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與改革試點試驗區,2013年榮獲“國家級4A景區”稱號,進入了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嶄新時期。
(二)問卷設計與調查訪談
1、問卷設計
本研究沿用李克特測量法,問卷量表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旅游地居民對鄉村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感知調查;第二部分是旅游地居民對鄉村旅游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感知調查;第三部分是旅游地居民對鄉村旅游社會文化可持續發展的感知調查;第四部分是旅游地居民對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總體調查;第五部分是開放式問答,對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建議和看法;第六部分則是人口統計學部分。
2、問卷調查與訪談
為了獲得詳盡、具體、真實和到位的一手數據和二手資料,筆者攜助手深入關山村展開數日的問卷調查與訪談。問卷調查方面,向關山村居民發放了4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12份,有效率達到89.2%;訪談方面,筆者與助手幾人分別訪談了關山村第一書記和村民,并且獲得了關山村區域概況、旅游發展規劃、黨組建設、領導視察與講話文件、旅游宣傳冊等二手材料,并予以整理。
四、實證研究
(一)信度和效度檢驗
筆者將問卷數據匯總后輸入SPSS17.0軟件中,得到的Cronbach's Alpha系數為0.861,大于0.8,量表具備較好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量表數據收集與處理之后的結果:KMO和Bartlett’s檢驗值為0.808,大于0.7,顯著性水平0.000,低于默認值0.05,由此可見,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較好,可以展開接下來的分析和研究,并得出相應的結論。
(二)關山村居民對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感知分析
1、關山村居民對鄉村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感知
在就業、居住、農產品銷售以及總體的經濟發展方面,關山村居民享受到了旅游開發、建設與經營帶來的福利,物價上漲、貧富差距拉大都是關山村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現實問題,當地居民對鄉村旅游經營與開發帶來的實質收益的認同度比較低。
2、關山村居民對鄉村旅游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感知
關山村對鄉村旅游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正面感知部分均在3.5以上,可見鄉村旅游的規劃與開發確實給關山村的景觀、綠化、居住環境、排污、環境資源保護意識帶來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在對關山村旅游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負面感知部分均在2.4-3.5之間,在環境保護方面仍然有待努力和改進。
3、關山村居民對鄉村旅游社會文化可持發展的感知
旅游給當地居民的社會生活和文化傳承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讓農村變得開放的同時,也發掘和傳承了當地的文化,但政府和群眾之間在旅游可持續發展意識和行動上還沒有達成一致,關山村居民對當地發展旅游在旅游收益分配與旅游經營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非議。
4、關山村居民對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感知
對于政府對旅游的建設與支持,關山村居民比較滿意,對旅游發展的滿意度較低,最大的不滿還是來自于旅游經濟收益比村民期望的要少。從數據中可以得知,旅游類收益占家庭收入比重為無的樣本對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經濟、環境、社會文化三方面的感知均最為強烈。
五、結論和建議
(一)鄉村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鄉村農戶是鄉村旅游開發的參與者、直接獲益者,也是旅游服務的提供者,因此農戶在旅游發展的進程中經濟利益能否得到保障,關系到旅游發展的目標是否能實現,關系到旅游是否得以可持續發展。當前橫亙在關山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最大問題,仍然是農戶從旅游經濟上獲得的收益不足、相關主體之間利益分配不夠合理。為此,從以下三方面對關山村鄉村旅游的經濟可持續發展來提出建議:
第一要問政于民。通過公平公開地推行選舉,修訂與解決當地社區及村民在政治權利方面的缺位問題,盡最大力度廢除歧視村民的政策壁壘,選舉一些代表政治思想較為先進、主觀能動性較強、參政意愿較強的優秀村民代表加入鄉村旅游發展管理委員會;
第二要聽證于民。在關山村重大旅游規劃、建設與發展問題上開展村民聽證會或者民主會,尤其是在關系到村民切身利益上的問題,要讓村民充分發揮話語權,充分尊重他們的想法和意見;
第三要讓利于民。鄉村旅游對采用政府主導+外來投資者經營的合作模式展開,往往將社區居民及村民排除在外,其所能得到的經濟利益很少。對于這個問題,幾乎所有的學者都提出要采用社區參與的方式加強社區居民及村民的擁有和控制,讓利于民才是發展鄉村旅游經濟的長久之計。
(二)鄉村旅游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鄉村旅游生態環境是一個綜合的、系統的、多元的建設、治理和改善的過程,當地旅游暫時沒有面臨容量需要限制的問題,但在環境質量評估方面,需要引進較為系統、全面、科學的指標體系,對建筑垃圾與生活垃圾處理、排污等問題要嚴格控制,預防第一、治理第二。
(三)鄉村旅游社會文化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政府和旅游開發者要繼續深挖當地的歷史文化資源,進一步凝練關山村的旅游文化精神,對如何更好地展現當地旅游文化與優良傳統作出更精致的設計、更生動的展現,以文化為載體,開發更具體驗性、互動性和參與性的旅游產品,提升游客的體驗質量。
參考文獻:
[1]徐倩,段鵬輝.淺析土地非農化過程中失地農民保障問題[J].價值工程, 2010,29(8):241-242.
[2]鐘林生.可持續旅游發展歷程與未來研究論題探討[J].旅游學刊,2014,29(3):6-7.
[3]王繼慶.我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博士論文,2007,4.
[4]左曉斯.可持續鄉村旅游研究―基于社會建構論的視角[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7.
關鍵詞:滕頭旅游;生態環境;鄉村旅游;開發
中圖分類號:F3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33-2738(2012)04-0345-02
“新農村建設”是在我國已經進入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新階段所提出來的,新農村建設的目標是在我國廣大農村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1]。新農村建設有很多途徑可走,但它一個重要的切入點卻是旅游[2]。在目前,新農村建設的機遇下,依托新農村建設的成果與鄉村旅游發展相結合所得的產物,就是旅游新村的雛形,也是新農村建設的一種發展趨勢。
一、旅游新村概念
旅游新村是以保護鄉村的文化和自然生態環境為重點,以農業為依托,把環境、生態、民俗、文化地融合在一起,突出鄉村氣息,并以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它的旅游發展有別于傳統的鄉村農業觀光旅游、農家樂旅游,而是將民俗旅游、休閑度假、生態旅游、農業觀光、文化體驗呈現旅游產品的多元化,體現鄉村旅游的新氣象。通過新農村建設來促進旅游發展,以旅游發展來活躍鄉村經濟,為滿足旅游的需求增加進而加強新農村的建設,從政府被動的建設產生短期效應轉變為農民主動參與建設,這就是旅游新村產生的過程。
二、實證研究——浙江奉化滕頭旅游新村
寧波奉化市滕頭村,位于浙江省寧波市,全村現有323戶810人。一直以來,滕頭村走農村環境建設與農村經濟發展協調并舉之路,獲得了巨大成功,并相繼獲得世界十佳和諧鄉村、全球生態500佳、中國十大名村、中國生態第一村、全國首批文明村、全國首批農業旅游示范點等國家60多項稱號。其中,旅游業于1998年開始起步,取得了很大的收益,成為國家首批4A級旅游景區。滕頭村目前就是一個集小康村、文明村、生態村、和諧村為一體的旅游新村[3]。
(一)滕頭旅游新村“新”特色。
1.旅游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相一致——新觀念。建設農業循環經濟項目,既節省資源又避免環境污染。一方面,滕頭村以綠色植物為基礎,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結合,改善農田生產條件 ,實現農田水利化、園林化;另一方面保護土地,改良土壤,千方百計擴大綠肥種植面積,提高稻草還田率,并堅持以有機肥為主,適量使用化肥和農藥,發展高科技生態農業,組織實施蔬菜、蓄牧、水產、水果、花卉、水稻等高科技生態農業工程,對農業生態環境進行綜合治理,不斷加強對傳統農業的改造,改善旅游生態環境,并培養和形成一批集生產、休閑、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科技示范農業和特色農業,實現了農業生態的良性循環。
2.創新旅游管理模式,實行“滕頭村+旅游公司”的管理機制——新管理。滕頭村景區由滕頭集團經營和投資,由下屬的寧波滕頭旅游公司和滕頭村進行統一管理。旅游公司職權包括,產品的推廣、旅游接待、旅游咨詢、景區導游、市場宣傳、旅游餐飲、景區內旅游項目的開發和運營、旅游線路的設計等旅游相關活動的管理和經營。村委會和黨支部負責景區內居民的管理,包括居民利益的分配、土地的承包、農家餐飲設施的承包等問題。景區內村民通過經營農產品采摘、餐飲、土特產銷售的形式加入到旅游業中,擴大村民收入。
3.人與自然和諧,為旅游發展創造環境——新環境?!吧鷳B立村”: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是而滕頭旅游新村最奪目的“亮點”,“田成方、屋成行、清清河水繞村莊,綠樹成蔭花果香”,這是滕頭村今日的真實寫照。十多年來,滕頭人始終以生態建設為龍頭,把生態建設有機地融入到村莊的經濟發展中,并通過實施“藍天、碧水、綠色”三大工程,拆除農家柴灶統一改用液化氣,對污水、廢水實行無動力達標排放,遍植各類綠化樹和草皮,飼養白鴿、野水鴨等飛禽,開展并通過了ISO14000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營造了“花香日麗四季春,碧水漣漣勝桃源”的江南田園美景,并成為全球生態500佳。經濟、社會和生態協調發展,顯示出旅游新村的勃勃生機。
4.旅游產品開發注重游客參與——新體驗。滕頭旅游的發展強調文化內涵挖掘和利用田園景觀,在項目類型上充分利用文化和農業資源,并開展“民俗風情體驗”、“生態農業觀光游”、“實踐拓展訓練游”等旅游項目,注重游客體驗。民俗風情體驗——充分利用中國東部發達地區農村發展歷程縮影,挖掘地方民風民俗及滕頭多元和諧發展的文化資源,開展以紡紗織布、阡陌、車水、春谷礱米、憨牛猛斗、溫羊角力、笨豬賽跑、鳳雞爭雄等動物表演組成別開生面的農俗風情游樂,構建跨越歷史時空的觀光娛樂體驗項目,營造別具一格的鄉村旅游。生態農業觀光游——以生態環境和人造景觀為主要吸引物,將江南風情園、將軍林、盆景園、綠色長廊等幾十處景點組成生態旅游環線,以植物組培觀光園、花卉苗木觀賞區、蔬菜種子種苗基地、時令瓜果采摘等組成,大力發展生態旅游觀光農業,實踐拓展訓練游——構建社會實踐基地,強化旅游分區,并為企事業員工團隊合作培訓、大中小學生軍事技能培訓及愛國主義思想培訓,并精心設計了百余項寓科學性、教育性、參與性和娛樂性于一體的實踐項目。
5.旅游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新風貌。堅持旅游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把發展旅游業與農業觀光,貫穿于新農村建設的全過程,充分考慮到發展旅游和農業觀光的需要,優美的村莊環境,使之成為旅游的閃光點,實現了“以新農村建設促進旅游發展,旅游發展帶動新農村建設”為良性循環發展,并此外全國村鎮建設文明村、全國生態示范區、全國環境教育基地。
三、旅游新村建設啟示
滕頭村抓住鄉村旅游大發展機遇,推動農村各項建設,促進滕頭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成為旅游新村。滕頭旅游新村建設的成功給與我們更大的啟示:
(一)新村建設與旅游項目開發保持一致。
為達到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多贏,鄉村旅游的發展要以游客的旅游消費過程為核心,形成對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通過發展旅游讓村民得到實惠;根據滕頭村經濟發展現狀及農業生產現狀,注重協調發展農村旅游項目和傳統農業與游客消費、村民收入之間的關系,帶動形成了景觀農業、高科技現代農業、新農村新貌、農村經濟作物、農副產品加工、改善農民住宿并形成農家接待能力,激發村民民族文化保護意識及民族自豪感,并由此形成文明的鄉風、整潔的村容,民主的管理,達到建設新農村的經典結構。
(二)旅游新村建設不等同于新農村建設。
不能把新農村建設等同于旅游新村建設,將旅游新村規劃簡單搞成新農村規劃,二者的協調發展首先是發展目標的整合,在整體規劃時要考慮以下幾方面:其一把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包括村鎮建設、道路規劃、農林牧規劃等)與特色鄉村旅游發展規劃有機結合;改變觀念,注重鄉村旅游規劃與村鎮規劃的相統一,把鄉村旅游發展規劃納入新農村建設規劃,確定鄉村旅游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戰略地位,把鄉村旅游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的子系統,注重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和特色構建,重視建筑風格與文化景觀保護[4],防止現代建筑對原有古老村落、生態村莊、民族村寨的破壞,建設宜居宜游村莊。
“三農”檔案,是農業發展歷程、農村各項工作和農民生產、生活的真實記錄,是做好農業和農村各項工作的基礎資料和基本依據,是農業和農村工作全面持續發展的信息資源,是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廣大農民權益的重要憑證?!叭r”檔案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文化內涵,是展示農村文明的重要載體。各鄉鎮黨委、政府和涉農部門要牢固樹立為農業、農村和農民服務的思想,圍繞“三農”的中心工作,把做好“三農”檔案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任務認真抓好抓實抓出成效。
二、切實抓好鄉鎮機關的檔案工作
建立和健全鄉鎮綜合配套改革和稅費改革檔案、政務公開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檔案、農村信用檔案和社會保障體制檔案、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和農村義務教育檔案、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檔案等。**7年全縣所有鄉鎮直機關都要實現規范化建檔,鄉鎮機關檔案室均應達到省二級以上目標管理標準。已達到省二級目標管理標準的,今年要做好復查工作的準備。
三、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村級檔案工作
認真貫徹執行《湖北省村民委員會檔案工作規范管理指導意見》,抓好村級建檔和檔案的規范管理工作,按照上級要求,今年90%的行政村要達到“有領導分管、有檔案人員、有機關檔案、有檔案柜架、有管理制度”的檔案工作基本要求。50%的行政村按照《湖北省村民委員會檔案工作規范管理指導意見》的規定實現規范化建檔。各鄉鎮今年要完成一個行政村的檔案示范創建工作??h檔案局要及時加強村級規范建檔工作的業務指導,涉農部門要積極加以指導與配合。力爭用2—3年時間,實現全縣所有行政村的規范化建檔工作。
四、大力加強民營企業和個體經營者的建檔試點工作
要按照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省檔案局關于加強民營企業檔案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精神,以民營企業、個體經營者建檔為著力點,帶動全縣民營企業、個體經營者及時做好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鑒定、統計和提供利用工作。
五、進一步加強農業科技檔案工作
按照國家《縣鄉村農業科技檔案信息網絡試行辦法》的要求,建立縣、鄉鎮、村三級農業科技檔案信息網絡和檔案信息咨詢服務中心,將政務、農業科技、畜牧、水利、水產、土特、氣象等檔案信息和科技示范戶、專業戶產品的技術檔案列入三級網絡管理,整合各種檔案信息資源。繼續做好農業產業化板塊基地、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農業信息開發、農業科技創新、農業科技推廣應用、農業特色產品、種子工程、沃土工程等檔案工作,為優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服務。
六、積極開展農業和科技檔案信息的開發利用工作
以農業科技三級檔案信息網絡建設為重點,以縣級農業、林業、水利、土地等主管單位檔案部門為中心,以鄉鎮三農科技單位為紐帶,以村及科技示范戶、專業戶為基礎,三級聯通,實行檔案、農業科技資料、圖書、情報信息一起收集、管理、交換和提供利用,逐步形成科技檔案、信息情報平臺。通過開展信息咨詢、科技講座、展覽、印發科技資料等多種形式,將各類信息及時傳遞給農民,指導農民解決農產品銷路、增加收入,使農業科技檔案信息及時、有效地轉化為生產力。
七、切實加強領導,積極開展“三農”檔案工作
各鄉鎮黨委、政府要把檔案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增加投入,創造環境。按照《檔案法》和《湖北省檔案管理條例》的要求,確定一名領導同志分管檔案工作,配備檔案人員,解決好檔案經費、庫房、設備等實際問題。檔案、民政和涉農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鄉鎮要重點加強對各村民委員會的檔案工作的領導和指導。縣檔案局要進一步加大檔案執法監督力度,認真履行監督檢查和指導職能,并做好鄉鎮機關、企業和村級檔案人員的培訓工作,把“三農”檔案工作抓緊抓好抓實,確?!叭r”檔案工作健康發展。
*縣委辦公室
[論文關鍵詞]環境法 發展歷程 立法趨勢
一、前言
環境立法,對于環境保護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是環境保護的一條重要準繩。早期的歐洲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缺乏環境法案,使得在工業快速發展的同時,環境也遭受了不可逆轉的破壞。
二、我國環境立法方向與發展趨勢
我國的環境立法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我國的傳統思想中,也有著一套完善的可持續發展理論。然而伴隨著近現代工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環境問題在近些年快速爆發出來,傳統的法案已經不能有效處理我國的環境問題。
在我國古代,環境保護沒有專門的立法保護,但古人對于環境的保護采取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式來解決。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孟子就對于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觀點,他指出,不使用網眼過小的漁網打魚,魚蝦是用不完的,在適當的時候進行伐木,木材也是可以不斷使用的這一觀點,這也是我國古代長期以來對于自然與人和諧相處的思想觀點。
到了近代,隨著科學文化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自然的認識也不斷深入,對風水學中的一些觀點也進行了否定,并提出了一些科學依據。然而對于一些古人未能完全理解,但通過長期總結而形成的顧慮也一并否定,這就使得一些好的傳統也被通通拋棄。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工業水平不斷提高,在工業快速發展的背后,也有不少問題接踵而至,最嚴重的就是環境污染問題。工業的快速發展,生產力的迅速提升,使得人類對自然的改造能力也大幅提高。加之長期以來我國在不斷擴大生產,與大自然作斗爭的片面思想的指導下,使得人們對于環境的污染在工業發展時未能及時發覺。同時由于當時的經濟能力有限,我國發展需求的實際,沒有太多的精力去處理環境問題,這也就使得環境問題不斷發生,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環境立法發展緩慢。
(一)環境執法不斷推進
在1979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這就意味著我國的環保立法第一次以實體法律的形式體現出來,為環境執法,以及環境類案件的懲處提供依據。經過幾次修改與調整,1989年12月,我國通過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以下簡稱《環境保護法》),《環境保護法》的正式確立,使我國真正走上環境違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的法治道路。從上世紀80年代到第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我國人大代表團多次提出環境法修改議案,并指出,市場經濟體制發展初期制定的環保法已經無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社會要求修改環境法的呼聲越來越高。在社會各界的強烈要求下,我國環境立法委員會從2008年到2010年開展了環境保護法和相關法律的后評估工作并形成論證報告。2011年正式啟動了環境保護法條文修改工作,經過環資委第27次全體會議,修改并形成了新的環境保護法的草案。該修正案(草案)進一步明確了政府的監督責任和企業的防污染責任,標志著我國環境保護工作邁入一個新的階段。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當前的環保執法面臨著新的變化。首先,公眾環保意識越來越強,全社會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公眾更加關心生存環境,并依法保護自己的權益。對于環境違法案件的頻頻發生,廣大群眾通過舉報等法律途徑保護自己的權益,成為了環境執法工作新的出發點。同時,環境執法的主體也發生變化,環境執法主體多元化表明我國環境執法專門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環境執法主體依據法律明確自身的執法職責,避免出現交叉執法、執法不作為等現象,保證執法質量。另外,環境執法的對象也趨于多元化,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環境執法對象趨于分散化,針對此,我國環境管理部門首先應當明確執法對象與執法主體之間的關系,保護好執法對象利益的同時履行好行政執法職能。
針對環境執法的不斷變化,我國對于環境違法案件采取了許多大力整治措施,時至今年六月底,山西太原已經關停取締118家污染企業,唐山玉田縣對污染企業進行取締,并將主要負責人移交司法機關處理。這些環境污染事件的“硬處理”標志著我國環境法案不再僅僅局限于口頭教育和輕微罰款,執法力度將越來越大,執法體系也將越來越完善,促使污染企業加快整改步伐。
(二)環境立法與科學發展進一步相互促進
可持續發展,就是指在不危害后代利益的前提下,滿足當代人的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在任何事情上都應該慎重考慮。我國資源相對來講較為豐富,但由于眾多的人口,就導致了我國人均資源儲量的匱乏。而這種匱乏就直接造成了我們更需要可持續發展,更需要考慮后代人的利益,更需要對資源進行集約化的利用。
然而,由于我國長期以來處于一種粗獷的發展方式,為了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不惜以犧牲環境前提,對自然資源進行粗狂開采和挖掘。這就直接對環境造成破壞,并且不利于可持續發展的前提與目標。這也就導致環境執法與環境保護需要無條件的進行。
這種對于環境執法的強制性,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會直接造成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矛盾。這在保護后代人利益的同時,難以保證當代人的發展,難以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對于環境立法來說,這是違背立法原則和宗旨的。
因此,環境立法需要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立法的根本不僅是為了制止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引導人民能夠做些什么,什么才是真正對環境有益,有利于可持續發展。而要真正做到這一點,更需要的是將環境執法與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從立法上實現對可持續發展的促進。
在全社會重視環境的大背景下,清潔生產、節能評估、環境友好等詞匯已經為人們所熟知。科學發展中的資源循環利用、在生產過程中做到零排污等理念已經深入到了環境立法當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改革生產技術,采用環境友好型生產方式等,不僅僅是科學發展的要求,更是環境立法趨勢的大方向。
(三)環境立法更加人性化
通過眾多案件可以看出,環境保護的處罰力度往往是在于對違法單位進行罰款等經濟措施。這些措施并不能有效地對違法企業造成震懾作用。對于許多高污染的暴利行業,經濟上的處罰顯得力不從心,且我國指定的經濟處罰措施綜合考慮各種企業,各種情況,處罰力度較輕,未能有效對真正需要懲處的單位造成威脅,這就構成一種惡性循環,使得不少企業寧肯環境違法,也不對污染進行治理。
針對這一狀況,環境立法不應該只是單純的對污染企業進行經濟上的懲罰,應該從多方面進行指導和指正。具體來說就是將企業進行評判,大致可以將執法對象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規模小,污染小,需要扶持的企業。這一類企業往往是在一些落后地區以及一些鄉村地區。由于該地區經濟基礎薄弱,企業發展困難,但企業所帶來的社會效應巨大,可以使當地經濟得到相對較大的改變。對于這一類企業,更多的是應該采取疏導措施,通過立法來指導企業對環境的治理工作,從法律角度規范企業生產。通過對生產環節的改變,生產設備的更新,以及地方的經濟支持來實現企業的轉型,使企業走上一條良性發展道路。
第二類是規模大,污染大,產能落后的企業。這一類企業往往是屬于我國特定歷史時期的特殊產物。在這類企業中,往往存在著大量的企業職工,并對地方經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這一類企業,應該通過環境立法來實現企業的轉型,通過國家的技術支持,企業生產的轉型來實現對企業的調整,這一類企業的治理重在整改。
第三類是規模小,污染大的企業,這一類企業往往是一些隱蔽在鄉村及一些落后城鎮的小型企業。這一類企業通常都是通過犧牲環境來換取巨大的經濟利益,往往能夠通過逃避環境執法而獲得巨大利益。面對這樣的企業,需要嚴格的環境執法。這就需要環境執法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的基本原則。不僅需要從經濟上采取措施,更重要的是需要企業法人對于環境破壞所造成的后果承擔責任。這一類違法案件,從本質上來講屬于惡性違法犯法案件,是一種嚴重的知法犯法的行為。
環境立法的人性化,就是要體現在對于不同事件具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上,這也是對于此類案件的立法重要原則之一。而這一問題的關鍵所在是對企業的評價。如何正確對企業定位,不能是如同以往的泛泛而論,通過簡單地常理性判斷來實現,這就必然造成執法上的混亂。因此,實現環境執法的人性化,更重要的一點也是在于對評價標準的細化,能夠有一個對于企業普遍使用的評價標準。
(四)環境倫理納入環境立法范圍
環境倫理就是要從多個角度對環境問題進行思考,人不能作為一個獨立的分離而存在,在以往的發展過程中,習慣性地將人類與自然相分離,主觀上認為人應該對環境進行通知和操控。然而在自然界中,真正的和諧相持是各個物種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這種關系不僅能使人類能夠在自然界中長期生存下來,而且能夠使人生活得更好。
環境倫理學就是要強調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生存權利,通過更廣闊的思考角度,可以對環境問題有一個新的認識和了解,能從更深一個層次上對環境問題進行分析和考慮。這也就能夠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從而促進人類能更好地發展下去。
將環境倫理納入環境立法的范圍,可以從立法層面上實現環境對環境的保護,也從一個更廣闊的范圍內解決環境問題的存在,同時也將環境問題作為一個大的問題來考慮。這樣的廣闊視角,對于人類來講是一個長遠的進步,是思想上的一個重要跨越。
從人定勝天的思想哲學,轉化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只有將環境倫理納入環境立法思想中去,才能從一個更高的層面來解決這一問題,能夠更快、更準確地將這一思想迅速貫徹到人們心中。
鄉村城市化亦稱鄉村城鎮化,體現的是農業人口轉化為非農業人口并向城鎮性質的居民點集聚。鄉村地區轉變為城市地區或在鄉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漸增長的過程。鄉村城市化是一個復合的動力系統,工業化是城市化初始階段的主導推力,隨著我國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結構轉型和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體制轉型的“雙重轉型”的不斷推進。鄉村城市化已經與市場化和國際化取向的改革緊密相關,超越了工業化的范疇。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進程中,探索和優化鄉村城市化的動力已經成為各界關注的重要命題。旅游開發是近些年來鄉村地區加快發展的重要依托,深入分析鄉村城市化進程中的旅游影響機制及動力系統,科學審視鄉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應及程度界定,進而提出相應的調控對策,不僅對于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發揮積極的指導作用,同時對于優化農村產業結構,調控城市化動力機制,科學推進鄉村城市化進程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旅游影響研究述略及效應評析
旅游活動對地區的影響研究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議題,旅游從本質上講是旅游行為的空間移動,這一動態的移動過程帶來的影響層面主要涉及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三個方面,這也解釋了現有相關成果的研究視角源于地理學、人類學和社會學等三個學科的原因。從地理學的視角來看,旅游本身由三個主要成分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聯系客源地與目的地之間的旅游通道。其中,旅游目的地研究是其中的主體,Smith(1978)認為不同類型的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的影響具有一定的規律;Doxey(1976)對目的地居民的態度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憤怒指數”。而旅游影響機制的效應研究,則以Butler(1980)提出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論為代表,他認為旅游者數量、類型和發展歷史是影響旅游目的地不同發展階段的決定因素,從而形成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旅游影響,進而奠定了地理學視角的旅游影響研究的基本基調,即從旅游地主客關系的角度探討旅游活動對旅游目的地的影響,輔之以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的理論闡釋,形成了日趨復雜的研究框架。這種傾向性對國內的相關研究產生了極強的示范效應和導向作用。1980年代以來,國內旅游地理學界關于旅游影響的研究全部集中在旅游者以及旅游地居民對旅游影響的感知與態度的分析方面,且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針對某一類型的案例地開展實證研究。
1963年,人類學學者努涅斯(Nunez)發表題為《一個墨西哥山村開展周末旅游帶來的影響》的論文,標志著人類學學者開始關注旅游研究,并于20世紀70年代在西方全面興起。人類學視角的研究重點主要從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會三個不同視角進行深入探究,認為旅游過程是旅游者與東道主進行文化接觸和碰撞的過程,其中包含著不同文化、亞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社會學的視角則主要從社會系統的整體角度來研究社會的結構、功能和現象的發生和發展規律。英國社會學家洱瑞(Urry,1990)提出,旅游社會學研究的意義在于:“通過對旅游現象和非旅游現象(即日常實踐和‘正常社會’)的對比研究,來揭示本來不易為人發覺的‘正常社會’的問題和矛盾?!边@是建構旅游社會學的基礎素材之一,通過二三十年的持續關注,學術界對旅游社會學涉及的論題主要包括:旅游活動過程的特征、接待地社會壓力的成因、旅游業發展對接待地社會的影響、旅游與風情民俗資源的關系及相互影響、旅游者群體及其與接待地關系、旅游的現代化和原始化以及旅游者群體、個體和旅游系統等等。
從旅游影響的三重學科剖面(圖1)的研究態勢上可以看出,旅游影響的空間概念體現在居民和旅游者對目的地旅游現象形成的空間感知和心理體驗。旅游經營帶來了目的地商業化和城市化現象的加劇,這顯然給旅游目的地的社會結構帶來了深度變革;在本地文化與旅游者帶來的外來文化的機制耦合中,文化的交鋒與碰撞、目的地文化的本真性特點與外來文化的多元性一直是難以化解的矛盾,這種交織的過程對旅游目的地的形象進行不斷地調整與修正。
三、鄉村城市化進程中的旅游影響機制
(一)旅游影響視角下的鄉村城市化動力機制
在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人口和經濟活動逐步向城鎮地區轉移和集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現象。18世紀中葉英國產業革命以來,工業化的興起有力地推動了城市化進程。城市化表現了人類生產與生活方式的變化,在城市化進程中,農村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的趨勢加快,各類城市形態不斷出現并得以豐富和完善。從本質上講,城市化體現了城市和鄉村的雙重視角,鄉村地區的城市化處于城市化的末端,是城市化進程的基礎層次。
鄉村城市化的傳統模式是農村社區、鄉鎮企業、農民家庭或個人等民間力量發動的一種由市場力量推動形成的誘致性制度變遷模式。推動城市化過程所需的動力的產生機制以及維持和改善這種機制的各種經濟關系、組織制度等是一個綜合體系。無論是學術界早期提出的二元城市化動力機制,還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發展機制等,鄉村城市化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發生機理,都是在市場機制作用下,由農村經濟利益主體在響應產業非農化獲利機會時自發倡導和組織來促成的。鄉村城市化的路徑一般從鄉村工業開始,通過發展鄉村工業,讓農民直接享受到工業、非農化的利益,進而逐步實現城鎮化。在這一過程中,市場化始終是鄉村城市化的基本準則,農業、農村、農民是鄉村城市化的利益相關者。
鄉村城市化的動力機制總體上可以歸納為三個層次、八重動力(圖2)。其中,宏觀層次主要體現在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中觀層次的動力集中體現在農村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第三產業的迅猛發展以及各個層面的政策與制度措施的推動。微觀層次的動力相對復雜,可以概況為三個方面,即農民對生活質量需求的變化、農村地區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要素流動的加快,以及旅游影響帶來的促動。這一動力體系在市場機制和城鄉互動的交互作用下,鄉村地區在產業結構、人口結構、經濟結構、聚落結構以及制度結構等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即第二、三產業的比重明顯加大,剩余勞動力轉移加快、非農人口比重增加,經濟發展水平明顯提升,人們聚居方式發生顯著變化,鄉村地區的社會關系面臨新一輪的重構等。
旅游影響對鄉村城市化進程的推動,主要體現在鄉村旅游的發展質量和綜合效益上,旅游影響并非推動鄉村城市化的主要動力,但其潛在的作用顯然也不能低估,判定這種作用的程度,可從以下幾方面加以理解:(1)鄉村產業結構形態決定著旅游對城市化的貢獻程度,依托旅游業發展地方經濟的鄉村地區,旅游影響顯然是推動城市化的主導動力;(2)旅游影響的作用機理應從鄉村作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雙重視角加以解讀,以往的諸多研究多是從目的地的視角加以分析探討,這顯然是有失偏頗的,鄉村地作為客源輸出地,將會加速農民對旅游的認知,有助于城市化程度的逐步提升。(3)旅游影響對鄉村地區而言,是一個復合的影響系統,將對旅游地的社會、文化、經濟等形成多元化的推動力,由此形成的城市化效應是一個各種要素兼顧并能保持協同發展的良性格局,而單純的工業化催生的城市化現象顯然達不到這種效果。簡而言之,旅游引發的城市化能夠對其他產業形成的城市化發揮補充、提高和優化的作用。
(二)旅游影響下的鄉村城市化動力構成
城鎮的發展基于兩種動力,一種是向心集聚的力量,另一種是離心擴散的力量。一般說來,城市發展的向心過程和離心過程貫穿于城市化的全過程,但是城市發展的初、中期以向心集聚的力量為主,中后期則以離心擴散的力量為主。自1990年代以來,城市化出現了新的趨勢,即多元城市化動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動力。在鄉村旅游開發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的轉變過程中,其中的形成機理愈發復雜,多元化和多層次性特點日趨明顯。
1旅游消費觀念的異化是鄉村城市化的基礎動力。旅游業和經濟發展水平、國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的轉變等因素休戚相關。閑暇時間、非必要性開支和旅游動力是產生旅游意愿的三個條件。旅游活動的初期形態多是以觀光游覽為主,之后開始向休閑、度假、體驗、健身等方向轉變。當城市旅游、知名景點景區成為旅游者旅游行為的普遍載體之后,旅游消費觀念的轉變促使旅游者關注新的旅游形式,鄉村旅游迎合了這一市場需求,其獨特性優勢開始成為旅游業的新生力量,研究旅游引發的鄉村城市化問題不能忽視這一前提條件。
2文化生態的異質性是鄉村城市化的原發動力。旅游作為城市化的一種動力,既可以在城市化中后期發生作用,使城市經濟轉型或城市功能多元化,也可以作為城市化的原動力,使城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使其發生質的飛躍[22J。旅游對鄉村城市化的初始動力是鄉村文化生態的異質性優勢。鄉村聚落景觀的獨特性、鄉村消費文化的生態性、鄉村自然和人文環境的本真性等優勢已然成為吸引外來游客的重要引力,由之形成了旅游流的集聚,帶動了鄉村旅游目的地相關城市功能要素的聚集與完善。
3政策效應和開發成本是鄉村城市化的誘導動力。自1992年以來,國家旅游局每年推出特定的旅游主題。其中,1995年的“民俗風情游”、1998年的“華夏城鄉游”、2002年的“中國民間藝術游”、2006年的“中國鄉村游”、2007年的“中國和諧城鄉游”都對鄉村旅游的發展發揮了直接的推動作用,結合近一段時期“擴內需、保增長”的經濟發展要求,各地紛紛通過發放旅游消費券等形式加大對鄉村旅游的宣傳和推廣。在政策效應和市場機制的層層推進下,鄉村旅游呈現出迅猛的發展勢頭。比較而言,鄉村旅游具有很強的開發優勢,在規劃要素、土地成本、勞動力、相關政策等方面容易獲得額外的“關照”,開發成本的經濟性也對鄉村城市化產生了積極作用。
4鄉村經濟文化發展需要是城市化發展的根本動力。在鄉村城市化發展的動力因素中,旅游是推動城市化發展的特殊因素。鄉村地區為加快旅游開發而衍生出多種產業要素,這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有效轉移創設了新環境,相比較于進城務工等異地轉移方式,鄉村旅游對剩余勞動力的安置既是一種高效的就地轉移,同時也是相對于農業生產周期的錯峰式轉移。農業人口向非農人口轉移的結果是,以旅游業為載體的城市化現象開始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征。鄉村旅游的發展可以將現代服務業和現代管理的理念引入農村,有利于增強農民的主人翁意識,促進鄉村的民主管理。同時,當傳統的以工業化為主導的城市化驅動模式面臨發展中的瓶頸時,旅游將成為鄉村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水平提升的優勢產業。
由旅游消費觀念的轉變、鄉村文化生態的特征、鄉村旅游的開發特點以及政策導向和基于鄉村自身經濟發展的需要四方面共同構成了鄉村城市化的動力機制,彼此相互作用,形成了基于旅游影響的鄉村城市
四、鄉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應及程度界定
鄉村旅游以各種類型的鄉村為背景,以能夠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為載體,以滿足旅游者觀光、休閑、度假、健身、學習等各種旅游需求為目的的旅游活動。鄉村性作為鄉村旅游吸引物的主要特性,是界定鄉村旅游的關鍵,也是研究旅游影響下鄉村城市化的前提條件。
(一)鄉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表現
旅游引發的鄉村城市化主要表現在因旅游開發而引起的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業人口向城鎮人口轉變、農村居民點形式向城鎮居民點形式轉化以及由此引發的鄉村聚落生態變遷的動態過程。旅游開發給鄉村城市化帶來了三方面的變化,一是鄉村人口由原來分散的農村居民點逐步向不同程度上相對集中的各類城鎮集結,鄉村空間格局發生顯著改變。二是鄉村地區土地利用方式發生轉變,產業結構發生明顯轉變,旅游資源和項目的開發在吸引大量旅游者的同時,外來的定居人口也逐漸增多,城鎮化程度不斷得到加強。三是鄉村聚落景觀發生明顯變化,各種旅游接待設施的建造與完善,在優化旅游服務環境的同時,也帶來了鄉村景觀人工化、異域化、旅游地風格主題化和商業化等現象的加劇。
(二)鄉村城市化效應的程度界定
旅游業“食、住、行、游、購、娛”的六大產業要素,在鄉村旅游發展中同樣有明確的體現,這種消費網絡結構的形成是鄉村城市化的重要推動力量。根據鄉村旅游引發的城市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適度城市化、過度城市化和滯后城市化三種類型。適度城市化能有效促進鄉村地區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和協調發展,過度城市化和滯后城市化都會對鄉村地區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對城市化程度的分析正是在這三種情況下尋求平衡。
(三)旅游開發引致的鄉村城市化效應表現
1適度城市化。適度城市化可以充分利用和整合鄉村地區的各類資源,加快鄉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為鄉村經濟發展發揮助推作用。其次,適度的游客規模可以加強鄉村社區的內外文化溝通,合理改善農村地區的文化生態,對改進農民的文化素質和思想觀念等有很大促進。第三,城市化促進了鄉村地區產業結構轉變,加快由傳統農業向非農業產業轉變,促進二、三產業的發展。第四,有效促進農村地區剩余勞動力轉移,就地轉移的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因進城務工等轉移類型引發的鄉村空心化等問題。
2滯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滯后的根源是對鄉村地區的“過度保護”,一些地方從節約投入的角度出發,認為鄉村地區的所有現象和行為都可以成為旅游活動的吸引物,“臟、亂、差”的旅游環境、缺乏專門治理的旅游接待設施等容易讓旅游者望而生畏,這顯然背離了鄉村旅游的開發初衷;城市化程度不足還會給鄉村居民帶來身份上的“優越感”,思想上的“固步自封”使其很難關注自身的文化素質和責任意識方面存在的問題,不愿意接近或者是純粹出于利益角度的粗放式旅游經營行為很難獲得旅游者的認可。同時,這種滯后效應使得鄉村旅游難以實現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農村地區社會分工不充分,農民就業環境很難得到改善,有效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作用就無從談起。
3過度城市化。鄉村旅游開發中的過度城市化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效應,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1)破壞鄉村地區的聚落結構和生態景觀
在經濟特征和自然環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鄉村存在著種種居住方式和形態特征。這些特征是鄉村地區聚落形態的特色和精華,而不少地區在旅游開發過程中,臆想旅游者的消費心理,新建或改建一些與當地鄉村聚落景觀差異很大的接待設施。一些地區甚至出現了將古建筑推倒和盲目改建的現象,導致了個性化的“鄉村性”向同質化的“城市性”演變的現象。
(2)鄉村地區民俗文化舞臺化、娛樂化傾向加劇
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盡管是鄉村旅游開發的一大亮點,但事實情況是,不少地區一直缺乏科學的開發思路。鄉村旅游“急功近利”的開發套路使得許多旅游地盡可能地用舞臺化的形式、娛樂化的方式把當地文化呈現給游客,這種人為的文化表現形式使游客與當地社會隔離開來。這種做法積極的一面是使游客對鄉村居民和文化的探究壓力減小,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當地文化;消極的一面是讓旅游業蒙上了文化優越的色彩,表現的內容也多是鄉村文化的膚淺形式。
(3)商業化帶來了鄉村居民的邊緣化
根據巴特勒旅游地生命生命周期理論,鄉村旅游在進入發展階段后,政府政策的傾斜、游客量規模的增加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從利益相關的角度看,政府、投資者、居民成為鄉村旅游開發中的三方利益主體。在這一博弈環境中,地方政府的初衷容易被市場化的運作路徑所左右,投資者由于資本話語權會始終保持較強的談判能力,鄉村居民多處于一種邊緣化境地。鄉村居民主體地位的模糊,產生了兩方面的后果,一是商業化帶來了居住成本的增加,不少環境優美的鄉村地區,旅游開發之后的顯著變化是地價攀升或房價飛漲,鄉村居民往往無力分享經濟發展帶來的成果;二是鄉村地區淳樸的文化氣息開始被外來文化所浸染,鄉村社區的文化和價值觀開始發生變異,傳統鄉村景觀與現代文化景觀不協調等問題日益凸顯。
(4)鄉村地區出現了逆城市化的傾向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過度發展的必然結果,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是城市人口過于密集、環境惡化、地價房租昂貴、生活質量下降等引起人口向環境優美、地價房租便宜的郊區、衛星城等鄉村地遷移。鄉村旅游成為承接這種轉移“任務”的載體。鄉村居住環境的優勢、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加大了城市景觀對鄉村景觀的影響,這種“侵蝕行為”使得不少鄉村的“城市性”特點越來越明顯。
五、鄉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調控對策
(一)科學規劃開發區域。營造鄉村氛圍
鄉村旅游規劃與開發要樹立“區域——城市——鄉村社區——鄉村旅游地”的多元開發維度,從“資源——產品——市場”的互動層面來規劃開發區域。參與鄉村旅游規劃的人員應包括旅游地理、經濟管理、人文歷史等學科背景的專家構成,本著保護第一、開發第二的指導思想編制旅游總體規劃或概念性規劃。在此基礎上,鄉村景觀資源應由景觀園林、建筑等專業人員來完成規劃的空間設計和景觀布局。鄉村旅游的景觀應從體驗的角度出發,通過個人體驗的作用使“景”與“觀”和諧統一,營造一種天然意趣、田園詩化的獨特鄉村氛圍。
(二)重塑鄉村文化形象。凸顯鄉村優勢
在鄉村旅游開發中,注意保護好“鄉村性”的優勢是避免過度城市化問題的前提。為此,首先要依托鄉村既有的空間布局對鄉村進行規劃和建設,防止破壞鄉村“原生態”特質的粗線條模式。其次,要積極采取各種措施保護鄉土文化、鄉間民俗在旅游開發中的“神秘性”。城市化的旅游規劃往往是一類“公園化”、“廣場化”、“舞臺化”的模式。在鄉村旅游開發和發展進程中,消除和避免這一現象的根本途徑是從鄉村旅游地的地脈和文脈出發,本著生態循環、文化保護、永續利用的指導方針,來開展鄉村旅游的規劃和設計。
在開發過程中,應從當地眾多的旅游景觀中發掘出最能代表地方文化的文化景觀并從中提煉出主題,以主題為基礎進行特色分區。通過對不同區域的非具象和抽象的規劃設計,用具象的形態生動地表達出特定的景觀形象。在鄉土建筑風貌的塑造中,建筑風格應結合當地鄉土建筑特色,避免不合理的異域文化侵蝕鄉村聚落景觀的原始風貌。
(三)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延伸旅游效應
鄉村地區在確立了旅游開發的主體地位之后,合理設計和調整產業結構是必須要考慮的重要命題。首先,加快轉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促進綠色農業、無公害農業的推廣。其次,科學調整農村地區的產業結構類型,地方政府要在招商引資過程中設置“門檻”,強化基于環境保護的產業準入制度。鄉村旅游是當地產業鏈條的主體,如摻雜其他工業元素,特別是污染嚴重、能耗高的工業項目很容易失去本真,從而產生“一損俱損”的局面。第三,結合新農村建設的政策要求,合理推進農村地區的城鎮化建設,政府應把一些小城鎮按旅游集鎮的風貌進行控制,使其本身就成為旅游吸引物之一。同時,依托這些農村小城鎮發展旅游商貿流通業,如農副產品的深加工、旅游紀念品的生產與銷售等,使小城鎮成為承接鄉村旅游一體化發展的中轉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