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7 09:40: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城鄉規劃方向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新型城化;地方高校;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
[DOI]10.13939/ki.zgsc.2017.08.194
1新型城鎮化概述
新型城鎮化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而逐漸被提出的一種新型的城鎮化發展道路,新型城鎮化的“新”主要表現在:其在城鎮發展的過程中不再只是片面地追求重量、規模以及城鄉區域空間的擴展,而是要將發展的中心放在“質”上,要在城鄉發展的過程中以人為本、統籌好城鄉之間的發展。新型城鎮化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農民的知識水平、道德素質也較過去有了很大的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對于城鎮協調發展的需求更大。同時,農民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更加渴求得到專業化的城鄉幫扶,使他們的城鄉發展更具科學性、合理性。此外,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農村社區的類型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這就對城鄉之間的合理規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城鄉規劃方式已不能滿足當前城鄉間的發展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城鄉規劃專業的學生就要對此開展一定的實踐教學研究,使高校城鄉規劃專業的學生真正能夠所學為所用。
2地方高校城鄉規劃專業的發展目標
2.1城鄉規劃專業的明確定位
地方高校的城鄉規劃專業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專業發展方向定位,城鄉規劃專業盡管主要是針對城鄉區域發展所設立的,具有大致的發展方向,但就其專業涵蓋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性質而言還是存在范圍過廣的現象,這就要求地方高校在進行城鄉規劃的專業定位時,要有計劃地對城鄉專業進行嚴格的性質、方向定位,使城鄉規劃專業的學生能夠在專業方向、領域內有明確的學習發展目標,對于未來的就業有更加光明的展望。舉例來說,高校在進行城鄉規劃專業定位時,可以根據不同的人才培養需求,制定不同的專業發展方向,可以設置以研究小城鎮的城鄉規劃方向的專業分支;還可以設置以研究景觀設計為主要方向的城鄉規劃專業分支。通過這兩種細分專業方向使高校大學生能夠術業專攻,更好地將所學的城鄉規劃專業知識致力于城鄉建設中去。
2.2打造一支專兼結合、素質良好的城鄉規劃教學隊伍
教師在高校的教學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學生在開展城鄉規劃的專業課教學中,教師始終是學生的指路明燈,無論是在課堂中、還是課下;無論是實踐教學,還是城鄉規劃的理論教學,教師都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對城鄉規劃專業進行教學改革時,對城鄉規劃專業的教師也要有一個清晰的選拔、培養、發展目標。要致力于在城鄉規劃專業教師中培養出享譽國內外的知名的城鄉規劃專業的學科帶頭人;此外,高校還要組織有關城鄉規劃專業課的最新教學內容的學習,確保教師的教學理論永遠走在時代的尖端;再者,就是高校在對外招聘城鄉規劃專業的教師時,要注重選拔那些兼具實踐教學技能與理論教學能力的“雙師型”的城鄉規劃專業教師。力求在本高校內打造一支高精尖的城鄉規劃的教學隊伍。
2.3城鄉規劃專業課程體系的完善
在一門專業課程的學習中,課程體系的設計直接對學生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地方高校在進行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時要注重城鄉規劃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與完善,由于我國當前正處于新型城鎮化高速發展的階段,所以地方高校城鄉規劃專業原有的課程體系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城鎮化的發展需求,傳統模式培養出的城鄉規劃畢業生已不能很好地滿足地方城鎮對于人才的需求,為此,在進行課程設計優化時,要結合最新的城鎮化發展現狀。同時,要在課程體系中加入一定的實踐教學的環節,以此保證城鄉規劃人才的發展質量。
2.4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平臺的構建
實踐教學平臺的設計與搭建同樣是確保城鄉規劃專業學生實踐教學改革成功的關鍵。我國目前在人才培養方面最大的問題就是高校學生普遍缺乏一定的實踐機會以及實踐經驗,使得其一畢業就進入工作崗位,不能很好地適應工作崗位的需求。為此,高校在進行城鄉規劃專業教學改革時要能夠為學生搭建一個城鄉規劃的實踐教學平臺,使學生們有機會到城鎮一線去鍛煉、學習,從而將所學轉化為所用;能夠將所用上升到理論教學。
3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措施
3.1城鄉規劃專業教學隊伍的建設
上文中提到高校城鄉規劃專業的教師對于高校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性,同樣表述了地方高校在教師隊伍建設中的發展目標,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在本節將討論如何在高校建設一支高精尖的城鄉規劃教師隊伍。首先,就是對在校城鄉規劃專業教師的培訓,并且要針對不同類型的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培養;其次,就是要鼓勵城鄉規劃專業的教師積極在授課外時間開展多種學術研討活動、學術比賽等,同時,還要鼓勵這些教師多多參與與城鄉規劃專業學科相關的省部級、國家級的教學實驗活動、比賽以及其他設計活動等,以此來提高教師隊伍的質量;最后,就是在城鄉規劃教師人才選拔方面,要優先考慮兼具城鄉規劃理論教學能力與實踐教學能力的“雙師型”專業人才。
3.2城鄉規劃人才培養方案的再定義
人才培養方案是高校城鄉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以及大致方向,因此,在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時,要能夠創新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將實踐教學有機地融合到城縣規劃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中去;在進行城鄉規劃專業人才方案設計時要加強課程設計的系統性、整體性與嚴謹性;另一方面,在城鄉規劃的人才培養方案中要著重加強教學資源的建設,尤其是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應用領域擴大,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會用到相當多的網絡知識,因此,在城鄉規劃專業的設計中也要考慮到這一方面。
3.3城鄉規劃專業教學方式的變革
教學方法、手段直接關系著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因此,為了能夠激發城鄉規劃專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需要對城鄉規劃專業的教學方式進行一定的變革,豐富城鄉規劃的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開展多媒體教學,并將多媒體教學設備與其他教學方法相融合,進行教學創新,例如,在城鄉規劃專業課堂引入項目教學法、微課授課的方式等開展城鄉規劃的專業課教學;另一方面,還要在城鄉規劃專業課教學中引入一定的實踐環節,鼓勵學生們親身參與,通過實踐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3.4城鄉規劃實踐教學探索
實踐教學是新城鎮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城鄉規劃是一門兼具實踐與理論的專業學科,因此,高校在開展城鄉規劃專業課實踐教學探索時首先要構建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其次,就要對城鄉規劃的課內教學實踐展開教學研究,在課堂中引入一定的城鄉規劃的教學案例,指導學生們學習;再次,就是搭建課外的城鄉規劃專業的教學實訓平臺,方便學生們的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最后,就是要對學生的城鄉規劃的專業實踐教學有一個評價活動,通過考核、評價將學生們的實踐成果反饋回去,使其能夠更有效地開展下一階段的城鄉規劃的實踐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關鍵詞:城鄉規劃建設;存在的問題;改進策略
一、引言
隨著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不斷發展,為城市化進程迅猛發展提供了依據,城鄉一體化是城市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我國城鄉規劃建設中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軟實力方面,相關部門有時候一味的注重城鄉規劃建設中的硬件問題,往往會忽視城鄉規劃建設的軟實力,這些問題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城鄉規劃建設的進一步發展。通過對城鄉規劃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統籌的歸納和總結,期望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前提下,提出改進策略,從而促進城鄉的進一步發展。
二、城鄉規劃建設存在的問題
城鄉一體化是我國現階段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只有良好的城鄉規劃建設才能有助于我國城鄉規劃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對于現階段城鄉規劃建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城鄉規劃建設沒有“因地制宜”。對于我國現階段的城鄉規劃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有些城鄉規劃建設沒有遵照自身的基本特點,提出切實有效可行的解決方案,而是一味的照搬照抄,盲目的遵循其他的城鄉規劃建設的良好經驗。雖然說,剛開始,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發現,隨著設施的投資加大,相應的運營和維護成本逐漸升高,這樣一來最終必將導致東西部的地域差異更加明顯。
其次,城鄉規劃建設必須從全局出發,把所有主客觀因素都考慮在內。城鄉規劃建設是一件關乎生計民生的大事,因此在城鄉規劃建設過程中必須統籌規劃,以全局出發。對于我國目前的城鄉規劃建設工作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的全面性考慮欠缺的問題,只是一味的注重個別地區的片面性發展,雖然當時能見到效益,但是只是注重眼前的利益,對于長遠的發展是遠遠不夠的。城鄉規劃建設一味的強調城鄉規劃建設的唯一性,而忽略了長久的發展,導致多元化發展受到嚴重的限制。
再者,城鄉規劃建設沒有遵循以“人”為本的基本要求。在一些城鄉規劃建設過程中,政府相關的人員在對城鄉進行基本規劃的過程中,由于進行民意調查太復雜,而且過程比較繁瑣,因此就主觀臆斷,選擇性的忽略民意調查的重要性,這樣的城鄉規劃建設沒有遵循以“人”為本的基本要求,從而導致城鄉規劃建設沒有按照群眾的需求實現,這樣的結果就會導致城鄉規劃建設沒有按照群眾的意愿進行,無法對城鄉居民生活質量全面提高,甚至造成怨聲載道的局面。
最后,沒有徹底的考慮基礎設施的設施。隨著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不斷發展,為城市化進程迅猛發展提供了依據,城鄉規劃建設利益逐漸由單一化的利益向多元化的方向進行發展。但就現階段而言,城鄉規劃建筑過程中,沒有考慮基礎設施的設置,只是一味的進行主題的建設,這樣造成的局面就是城鄉規劃建設無法適應現代化的要求。因此我們必須以在考慮主體設施的同時,適當的考慮基礎設施的設置。
三、城鄉規劃建設存在的問題的改進策略
我國現階段的城鄉規劃建設的基本工作仍然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因此來說所面臨的問題依然非常多。為了有效的提高城鄉規劃建設的效率,我們必須針對現階段城鄉規劃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策略。從而實現我國現階段城鄉規劃建設快速的發展。
第一,堅持城鄉規劃建設“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對于這一原則必須經過緊身的考慮和分析,必須基于某地區的城鄉規劃建設進行考量,而不是一味的照搬照抄,盲目的遵循其他的城鄉規劃建設的良好經驗。這樣雖然道理漫長,但是未來是非常光明的,這樣經過一些比較繁瑣的考察工作,得到的結果是此地區的城鄉規劃建設得以快速健全的發展。
第二,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重要依據??茖W發展觀是我國現階段的主要指導思想。在城鄉規劃建設中也是如此,我們不要知識一味的注重當前的利益,必須以長久的發展為最終的目的,因此來說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重要依據,對城鄉規劃建設進行統籌的安排分析,從而盡可能的適應科學發展管的要求。并且嚴格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對城鄉資源進行科學配置,從而盡可能的促進城鄉規劃建設的以最有序、規范的姿態發展。
第三,城鄉規劃建設嚴格遵循以“人”為本的基本要求。在城鄉規劃建設過程中,政府相關的人員要自始至終堅持在對城鄉進行基本規劃的過程中,意識到民意調查的重要性,切實為人民服務。這樣通過對娛樂設施、安全防護設施的設置就會最大程度的提高全民的生活質量。
最后,始終貫徹城鄉規劃建設過程中經濟與文化的協調發展。使城鄉建設有過去的單一化發展向現在的經濟和文化共同發展的轉變,這就需要在城鄉規劃建設的過程中不僅僅實現工業與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這樣提高城鄉的經濟競爭力,而且要注重城鄉的文化建設,注重城鄉的文化氛圍建設。通過對城鄉的經濟和文化的建設,不僅能提高城鄉規劃的質量,而且提高了城鄉的知名度和國際競爭力,使城鄉規劃建設逐漸向現代會、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從而提高城鄉規劃建設的品味。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現階段的城鄉規劃建設的基本工作仍然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因此來說所面臨的問題依然非常多。因此,對于城鄉規劃建設人員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我們必須進行全面思考,“因地制宜”,針對不同城鄉的基本特點進行分析,這樣通過城鄉規劃建設問題的發現與解決,才能實現我國城鄉規劃建設快速的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城鄉規劃建設必將走向國際化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賴宇驕.基于城鄉統籌的成都地區城鎮化實踐模式與規劃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09
[2] 崔立燁.都市區內縣(市)域城鄉統籌發展規劃探討[D].河北師范大學 2010
【關鍵詞】城鄉規劃;意義;問題;措施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快速推進,使得城鄉規劃工作日趨重要。在城鄉規劃過程中,為了保證其人口、社會、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并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有機地統一起來,一定要充分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地將市場經濟機制引進到基礎設施建設當中,促使城鄉規劃與建設的協調發展。以下就城鄉規劃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措施進行研究分析,以供參考。
一、提高城鄉規劃水平的意義
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過程中,其中規劃是關鍵環節,只有有效的規劃才能保證城鄉經濟的發展有據可依,同時城鄉規劃的效果直接關系到城鄉之間發展的實際情況。合理的城鄉規劃對實現區域間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從現階段我國城鄉規劃的實踐來看,其中還存在著很多不足的因素,嚴重阻礙了城鄉之間的協調發展,因此必須要對這些不足因素做出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從而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城鄉規劃是對城鄉之間經濟發展中各要素的綜合控制與管理,并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在城鄉規劃中,管理是實現其目標的重要手段與保障,同時,也是對規劃活動的有效控制。為了確保城鄉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就必須加強其中的管理。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之間的規劃管理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現階段,如何提高城鄉規劃管理水平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二、城鄉規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城鄉規劃監督機構設置的問題。城鄉規劃管理機制不健全,從而導致一些官員找漏洞貪污牟利。并且沒有正真的規劃相關部門的管理制度,各個管理部門之間缺少必要的聯系,進而導致城鄉規劃相關部門不能團結合作交流意見,導致城鄉規劃失敗。
2、城鄉規劃沒有結合實際的問題。城鄉在規劃過程中,沒有從實際出發,導致城鄉規劃的相關部門對城鄉的基本定位不準確,這些問題嚴重時直接導致城鄉規劃的大方向不準確,進而讓城鄉規劃不能正常的實施以及城鄉規劃的不得當,當上訴問題輕微時則會讓城鄉規劃向紙上談兵一樣不能實施。還有由于負責城鄉規劃的官員不想深入農村進行實地考察研究,導致城鄉規劃者對于農村的各個方面研究的不夠或者根本沒有研究,不能正確看待農村的規劃在城鄉規劃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以及站著怎樣的位置,進而導致不能將城鄉的規劃結合起來,不能真正發揮出城鄉規劃的作用。在城鄉規劃的工程中我們最重要的是深入實地考察研究出科學的城鄉規劃方案,從而在城鄉的共同的發展上很好的定位將可利用的資源都充分的利用起來,來促進城鄉規劃的正確走向。
三、提高城市規劃水平的途徑
1、建立健全城鄉規劃編制管理體制。在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城鄉規劃基于民族的文化和基礎不同,社會的基本意識形態不同,在城鄉規劃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形勢更加復雜與特殊。因此在城鄉規劃中,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構建出自己的特色,不能盲目的效仿,導致不符合實際,做無用功,要盡量保留城市與鄉村各自的優勢特色,根據自己的風格發展自己的經濟。在城鄉規劃方案的編制過程中,確定堅持黨的領導、部門的團結合作、公眾參與及科學決策的原則。
2、從實際出發設計規劃方案。在城鄉規劃過程中,國家和政府必須要求負責的相關部門進行深入考察,并作出詳實的調查報告,認真分析當地的情況,其中包括經濟、文化、政治、環境、地理、資源等條件,然后整理成報告,供負責城鄉規劃的人員研究,并作出城鄉規劃圖以及設計方案,最后經過國家高級負責部分通過后,方能實施,而且要在不能損壞群眾的利益的基礎上才能實施。
3、生態城鄉規劃實現的途徑。(1)科學定位.即科學合理的給城市定位,其中要考慮到城市的人文和社會環境,同時判斷城市與鄉鎮的價值所在。在城市化發展過程中,進一步拓寬規劃視野,要全面考慮結合各縣各鎮的功能布局。(2)提高城鄉綠化容積率。城市與綠化的關系可以說是共存亡的,綠色代表生命,當下退耕還林便是最好的見證。大量做綠色景觀,將其真正溶于人類生活,提高人類對生態環境的認識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條件。在提倡發展生態空間的同時,一定要強制性保護生態區,制定相關法律來阻止人類進行破壞。(3)提倡小城鎮快速增長。小城鎮由于規模小,發展迅速,能快速帶動經濟發展。與此同時,配套設施齊全,環境優良的小城鎮可以吸引大量城市居民到城鎮發展,以此減少城市交通、能源的消耗,這也符合低碳城市理論。(4)生態城鄉規劃理念影響。在此理念影響下,中國很多城市有了很大變化。例如建設森林公園,這樣在保護了自然環境的同時又給城市帶來了經濟效益,這是個一舉兩得的措施。同樣有些城市提倡綠色規劃,成為生態低碳之城。(5)提高政府城鄉規劃管理現代化水平。隨著城鄉的迅速發展、城鄉人口的高度密集以及城鄉文化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的手工制作的城鄉規劃、建設與管理工作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城鄉迅速發展這一現狀。在近幾十年,信息技術迅速發展和廣泛的應用,信息技術重要的意義及其作用已經被人類公認,尤其在大數據時代和云計算技術的出現,信息化已經成為人類新的生活方式,這也是未來社會的一個發展方向。因此,我們創新城鄉規劃管理機制,建立公開、公平、公正、透明和規范化的管理制度,是生產力持續進步發展進步的必要要求,同時也是是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的要求。城鄉規劃管理必須推進責任政府、法治政府的建設,保證規劃的前瞻性、科學決策,同時要掌握新技術,才能跟上世界的潮流。(6)提升政府規劃管理職能的力度。由于政府對城鄉規劃實施過程中的監督作用較弱,規劃管理的體制不順,對正常的規劃管理產生了一定的干擾,進而使得城鄉規劃原有的整體性和統一性缺失。因此,推進城鄉規劃管理體制改革首先要提升政府規劃管理職能的力度,大力加強政府規劃管理職能的保障,不斷的完善和提高政府規劃管理職能。嚴格依法行政,以法律規范各項城鄉規劃建設活動,對嚴重違反城鄉管理規劃的各類行為要依法嚴懲。
4、嚴把規劃評審關。為保證在規劃方案內城鎮整體規劃的基本要求真正地貫徹落實到實處,在規劃管理過程中要依據技術規范,嚴審關于成批建設項目及重要的基本建設項目的設計方案。待規劃完工之后,應積極嚴審有關單位及專家,并給出相應的評審修改意見,進一步完善相關項目的規劃要求。
結束語:
城鄉規劃的目的是在一定的時期內達到城鄉經濟與社會共同發展的一個新的高度,明確合作性質、規模與方向,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合理利用城鄉土地、空間布局,進行綜合部署與協調安排,從而促進城鄉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紀冬梅.淺議城鄉規劃在城鄉建設中的價值[J].科技創業家,2014.
[2]宋潔,程望杰.城鄉規劃領域文化體系構建模式研究[J].規劃師,2014.
[3]王婷芳.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服務好城鄉規劃建設[J].城建檔案,2009.
關鍵詞: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 區域分布 專業定位 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1)04(b)-0024-01
科學須為社會服務,要促進人類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高校的人才培養應符合時代的需求,專業的設置要緊密聯系社會的發展。自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但隨之而來的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也日趨嚴重[1]。城鎮體系建設、城市規劃缺乏長遠目標,嚴重滯后于城市建設和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廣大的鄉鎮地域甚至沒有科學合理的規劃。這一系列的問題的解決都亟需具備地理科學、資源環境科學、生態科學、管理科學和城鄉規劃技能的綜合型人才[2],因此,對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管理專業的辦學要求、培養模式、教學質量需要有更高的要求,來進一步滿足國家社會和區域的發展目標[3~4]。
1 專業存在問題
1.1 專業定位不明確
該專業在我國開設10多年來,逐漸暴露出一系列問題。如專業定位模糊、課程體系欠缺、實踐能力不足、畢業生去向不明確。高校不能回答諸如該專業培育什么樣的人才,要開設什么樣的課程,人才培養如何滿足社會市場需求等問題。在相關研究中有學者指出,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培育出來的人才面臨以下幾個方面的尷尬境遇:論規劃繪圖功底,不如工科的城市規劃及建筑學專業的學生;論空間綜合分析能力,不如地理科學專業的學生;論資源環境評價及管理能力,不如資源科學、環境科學及資源經濟學等專業的學生[1]。
1.2 課程設置不科學
受學校傳統專業特色及片面追求學科完整性的影響,學校按照各院校師資優勢開設了不同的方向并設置了不同的課程體系,各院校在構建的專業課程體系中存在許多盲目性和隨意性[4]。部分院校在設置課程體系時遵循“多學科、寬口徑”的培養模式,力求面面俱到,由此導致學生通而不專,課程體系過于寬泛。強調計算機以及軟件應用,但忽視相關的基本理論;重視規劃設計的課程,但忽略了地理類課程的基礎地位,這種狀況必然導致畢業生知識結構的不完整,學科綜合性不強的局面。
2 專業辦學建議
2.1 合理布局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
人口、資源、環境、城鄉規劃以及社會協調發展等問題是我國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城鎮體系規劃嚴重滯后于城市建設和經濟的發展,這種現象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廣大鄉鎮地區尤為突出[2]。規劃不是一種理論上的規劃,而是規劃要素在空間上的科學合理地分布,是一種區域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實踐科學。在廣大的西部地區,許多大型的規劃包括區域規劃和城市規劃,都由國內著名的規劃機構來完成,而這些大型的規劃團隊往往都不是本土機構,因此所作的規劃并不能符合區域特色。因此,從一定意義上來講,這種規劃偏離了規劃的根本目的,所作的規劃也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上,可操作性也不強。因此,要從根本上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增強規劃的可操作性,需要壯大本土的規劃隊伍,這樣更能科學有效地制定相關的規劃策略,從而避免了異地規劃隊伍制定規劃時背離區域實際情況的種種弊端。
2.2 明確專業的辦學理念,準確定位學科方向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求較高,需要學生掌握專業的基本知識和實際操作的技能,能解決資源環境評價與管理及城鄉規劃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之中,該專業所開設的課程非常多也非常雜,既有地理學也有規劃學所的眾多的規劃課程。但是蜻蜓點水式的教學方式,形成了什么都學實際上什么都不會的尷尬境遇,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本科教學的目的,忽略了當今社會需要的是綜合性的應用型人才,而非高級專門人才這一實際情況。應根據學校特色和師資狀況,確定實踐教學環節主干課程體系,加強動手和實踐能力的鍛煉,增強實踐教學環節的應用性,加大實習和集中實踐環節的學時,進一步增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課程設置要為畢業生未來可能從事的工作準備。轉貼于
2.3 根據學校特色完善課程設置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管理專業作為地理學的一個學科方向,培養的大學生需要對區域的規劃特點、對地理區劃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并能掌握大量當地區的經濟背景和社會背景等相關的專業知識。東中部經濟發達地區所開辦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管理專業更注重城市建設、土地及房地產市場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創建、循環經濟的發展、人居環境的改善,而在西部地區高校開辦的專業更應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如山地生態保護、地質災害勘察、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防治、資源環境調查、城鎮建設等[1]。
從辦學特色來講,不同的學派辦學重點也應有所不同。測繪學派應為數字城市、國土資源調查、資源環境管理與開發為主要研究方向;地理學派應以國土規劃、城鎮體系規劃、產業規劃、生態保護與規劃為發展重點;資源學派以農業產業規劃、新農村建設為特色;規劃學派應以城鎮體系規劃、新農村規劃、居住區規劃、旅游規劃為主要特色;經管類的學校必須發揮其在經濟、管理上的優勢,強化資源管理、房地產評估與管理能力的培養等等。
參考文獻
[1] 趙小風,黃賢金,陸汝成.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管理專業教學改革探討[J].高等農業教育,2009(7):58~60.
[2] 宋戈,袁兆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問題的探索[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2):81~82.
關鍵詞: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 區域分布 專業定位 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1)04(b)-0024-01
科學須為社會服務,要促進人類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高校的人才培養應符合時代的需求,專業的設置要緊密聯系社會的發展。自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但隨之而來的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也日趨嚴重[1]。城鎮體系建設、城市規劃缺乏長遠目標,嚴重滯后于城市建設和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廣大的鄉鎮地域甚至沒有科學合理的規劃。這一系列的問題的解決都亟需具備地理科學、資源環境科學、生態科學、管理科學和城鄉規劃技能的綜合型人才[2],因此,對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管理專業的辦學要求、培養模式、教學質量需要有更高的要求,來進一步滿足國家社會和區域的發展目標[3~4]。
1 專業存在問題
1.1 專業定位不明確
該專業在我國開設10多年來,逐漸暴露出一系列問題。如專業定位模糊、課程體系欠缺、實踐能力不足、畢業生去向不明確。高校不能回答諸如該專業培育什么樣的人才,要開設什么樣的課程,人才培養如何滿足社會市場需求等問題。在相關研究中有學者指出,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培育出來的人才面臨以下幾個方面的尷尬境遇:論規劃繪圖功底,不如工科的城市規劃及建筑學專業的學生;論空間綜合分析能力,不如地理科學專業的學生;論資源環境評價及管理能力,不如資源科學、環境科學及資源經濟學等專業的學生[1]。
1.2 課程設置不科學
受學校傳統專業特色及片面追求學科完整性的影響,學校按照各院校師資優勢開設了不同的方向并設置了不同的課程體系,各院校在構建的專業課程體系中存在許多盲目性和隨意性[4]。部分院校在設置課程體系時遵循“多學科、寬口徑”的培養模式,力求面面俱到,由此導致學生通而不專,課程體系過于寬泛。強調計算機以及軟件應用,但忽視相關的基本理論;重視規劃設計的課程,但忽略了地理類課程的基礎地位,這種狀況必然導致畢業生知識結構的不完整,學科綜合性不強的局面。
2 專業辦學建議
2.1 合理布局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
人口、資源、環境、城鄉規劃以及社會協調發展等問題是我國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城鎮體系規劃嚴重滯后于城市建設和經濟的發展,這種現象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廣大鄉鎮地區尤為突出[2]。規劃不是一種理論上的規劃,而是規劃要素在空間上的科學合理地分布,是一種區域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實踐科學。在廣大的西部地區,許多大型的規劃包括區域規劃和城市規劃,都由國內著名的規劃機構來完成,而這些大型的規劃團隊往往都不是本土機構,因此所作的規劃并不能符合區域特色。因此,從一定意義上來講,這種規劃偏離了規劃的根本目的,所作的規劃也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上,可操作性也不強。因此,要從根本上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增強規劃的可操作性,需要壯大本土的規劃隊伍,這樣更能科學有效地制定相關的規劃策略,從而避免了異地規劃隊伍制定規劃時背離區域實際情況的種種弊端。
2.2 明確專業的辦學理念,準確定位學科方向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求較高,需要學生掌握專業的基本知識和實際操作的技能,能解決資源環境評價與管理及城鄉規劃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之中,該專業所開設的課程非常多也非常雜,既有地理學也有規劃學所的眾多的規劃課程。但是蜻蜓點水式的教學方式,形成了什么都學實際上什么都不會的尷尬境遇,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本科教學的目的,忽略了當今社會需要的是綜合性的應用型人才,而非高級專門人才這一實際情況。應根據學校特色和師資狀況,確定實踐教學環節主干課程體系,加強動手和實踐能力的鍛煉,增強實踐教學環節的應用性,加大實習和集中實踐環節的學時,進一步增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課程設置要為畢業生未來可能從事的工作準備。
2.3 根據學校特色完善課程設置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管理專業作為地理學的一個學科方向,培養的大學生需要對區域的規劃特點、對地理區劃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并能掌握大量當地區的經濟背景和社會背景等相關的專業知識。東中部經濟發達地區所開辦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管理專業更注重城市建設、土地及房地產市場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創建、循環經濟的發展、人居環境的改善,而在西部地區高校開辦的專業更應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如山地生態保護、地質災害勘察、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防治、資源環境調查、城鎮建設等[1]。
從辦學特色來講,不同的學派辦學重點也應有所不同。測繪學派應為數字城市、國土資源調查、資源環境管理與開發為主要研究方向;地理學派應以國土規劃、城鎮體系規劃、產業規劃、生態保護與規劃為發展重點;資源學派以農業產業規劃、新農村建設為特色;規劃學派應以城鎮體系規劃、新農村規劃、居住區規劃、旅游規劃為主要特色;經管類的學校必須發揮其在經濟、管理上的優勢,強化資源管理、房地產評估與管理能力的培養等等。
參考文獻
[1] 趙小風,黃賢金,陸汝成.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管理專業教學改革探討[j].高等農業教育,2009(7):58~60.
[2] 宋戈,袁兆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問題的探索[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2):81~82.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鎮化不斷深入,城鄉規劃執法活動面臨法律困境,我們應當從執法的主體制度、執法事權的合理分配、法律沖突的協調和法律缺位的彌補、法律責任制度的完善、社會公眾參與的程序保障等方面對有關城鄉規劃執法的法律法規予以完善。
關鍵詞:城鄉規劃;規劃執法;法律保障;公平高效
一、城鄉規劃執法的概念
城鄉規劃執法是規劃實施的重要環節,城鄉規劃執法活動是特定的城鄉規劃執法部門在特定的地域范圍內根據法律的規定和法定程序將城鄉規劃運用具體實施,并監督檢查規劃實踐的合法性的實施,以保障規劃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活動。具有特定性、綜合性、復雜性的特征。城鄉規劃實施監督、城鄉規劃行政檢查、城鄉規劃行政處罰、城鄉規劃行政處分構成了我國城鄉規劃的執法活動的基本內容。城鄉規劃執法的基本原則包括:依法行政原則、公開公正原則、比例原則、公眾參與原則。
二、我國規劃行政執法中的法律困境
1、基于執法主體視角的法律困境
(1)執法主體不明,事權分配不合理。規劃主管部門設置各地表現不同,有的為行政機關,有的為事業單位等,在執法力度和執法效力、強度上各有不同。另外,鄉、鎮人民政府事權分配不合理,有責無權的情形嚴重。
(2)執法依據沖突、缺失,由于各級政府的利益趨求,制定的實施細則缺乏操作性,對于地方的空間規劃也缺乏法律支撐,給執法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3)法律責任設置不合理,有的責任設置缺乏過罰相當原則,導致執法的不公平。
2、基于利害關系人視角的法律困境
規劃執法的利害關系人是指權利和義務受到規劃執法行為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公民、法人或者組織,既包括行政相對人也包括受到行政行為間接影響的主體。我國法律已經注意到利害關系人在規劃實施的重要意義,規劃執法勢必也與規劃利害關系人息息相關,但對于利害關系人參與規劃執法仍然缺乏實體法的支撐和程序法的保障。
三、我國城鄉規劃行政執法有關法律制度完善
1、完善執法主體制度,合理分配事權
首先,完善縱向城鄉規劃管理部門的設置,實現城鄉統籌和城鄉規劃的集中統一管理,促進橫向規劃管理部門的統一。如通過法律的形式明確我國城鄉規劃執法部門的行政機關主體資格,從國家的層面開始統一設立規劃執法部門,建立省-市-縣-鄉鎮的統一管理體系,并對規劃管理部門統一命名,明確其執法人員為國家公務員,履行行政職責,并選拔具有規劃專業技術知識的人才進入規劃管理和執法部門,提高規劃執法人員的整體素質。其次,合理分配鄉鎮規劃部門的事權,將監督、處罰等事權下放,使處于基層,與群眾聯系更為緊密的鄉鎮部門真正發揮作用,在分配鄉鎮其他規劃職權的同時更應當賦予相應的監督權和處罰權。
2、完善執法依據,避免法律沖突與缺位
首先,基于現有的我國城鄉規劃法律法規的現狀,完善相應的制度,以統一執法部門的執法依據,避免法律法規之間的互相沖突和法律缺位現象已經迫在眉睫。我國已經頒布并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我們應當建立以該法作為主干法的城鄉規劃法律體系,加強規劃主干法及其輔助法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其次,細化相關的法律責任,體現實質公平。既讓違法行為的性質和程度與責任承擔相適應,也限制了規劃執法人員自由裁量權的濫用。完善的法律體系才能成為規劃執法的堅強后盾和有力保障。制識的人才進入規劃管理和執法部,提高規劃執法人員的整體素質。
3、完善法律責任制度,體現實質公平
城鄉規劃法律責任是城鄉規劃法律主體違法法律的義務,有專門的機關依法追究或由其主動承擔的否定性后果,要實現法律規則的效率,就必須讓違法者對自己的行為承擔所有的成本,只有這樣,行為人才不會選擇“蝕本”的違法建設行為,規劃執法同樣如此,我們應當在《城鄉規劃法》的基礎上,細化相關的法律責任,一方面讓責任追究更具有 可操作性,體現了違法行為的性質和程度與責任承擔相適應,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規劃執法人員自由裁量權的濫用,以免行政相對人權利遭受損害。對于超出合法權力或權利范圍的行為和違反正當程序的行為,要予以處罰,即行為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關鍵詞:課程微信號;城鄉規劃;地理類課程;教學平臺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7)06-0174-03
在國家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戰略背景下,城鄉治理模式轉變對城鄉地區發展空間的布局優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區域綜合分析與宏觀規劃布局把握方面的能力要求向新時期規劃從業者提出了新的挑戰,并為城鄉規劃專業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
1 地理類課程微信號的構思溯源
目前城鄉規劃專業在多數高校的開設類型大體為兩種:一是“城鄉規劃學”一級學科背景下的城鄉規劃專業,多由建筑學專業發展裂變而來,修學年限為四年或五年,屬工學學位;一是“地理學”一級學科背景下的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過去稱“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傳承于地理學專業的教學傳統,修學年限為四年,屬理學學位。前者因其沿襲了建筑學專業培養傳統,因而更加注重城市物質形態空間的規劃設計,強于設計;后者因其衍生于地理學,因而更加注重規劃對象的綜合分析及地表事物的空間感知培養,更加傾向高層次專門化人才的定制式培養和區域宏觀空間結構和社會經濟分析為主的政策咨詢,強于分析[1,2]。鑒于規劃專業高等教育肇始于土木及建筑高校的歷史淵源,導致工科學歷背景在當前規劃從業人員中相較于理科學歷背景占據絕對優勢,因其地理基礎知識背景欠缺所導致的對規劃區所依托的本底要素缺乏理性認識,深刻影響著規劃從業中的業務質量,并且難以適應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城鄉規劃需求。
盡管已有部分高校在工科城鄉規劃專業不同程度地涉及了地理類課程的教學安排,然而,受制于教師專業背景、學生的思維習慣等因素,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地理類課程教學具有很高的開放性,與時俱進的信息攝取是學習地理類課程的關鍵,也是找準最新問題導向并形成良好規劃素養的關鍵,傳統課堂教學無法做到課內知識講解和課外知識拓展的兼顧并重,尤其是課外內容拓新因其時效性強、信息海量,依賴單一的課堂教學進行知識拓新收效甚微。因此,探索如何將其快速、及時、精準地傳遞給學生,進行課堂知識課外延展成為地理類課程教學中值得深思的重要問題。
根據騰訊公司的2015年業績報告,微信目前已有超過6億注冊用戶。從年齡分組看,18~25歲的微信用戶占45.4%;從職業構成看,學生占19.7%;從使用頻率看,61%的用戶每天登陸微信超過10次。由此可見,微信已成為信息時代人們溝通交流的主要通信平臺之一。并且,微信號服務模式已在商業、政務、公共服務、學術期刊等領域已有較為廣泛應用,同時,在英語、醫學等學科也開始不斷嘗試將微信引入課程教學,通過微信平臺,每周推送典型案例、典型圖片、練習題以及咨詢討論等課外延伸學習內容來進行應用型實踐教學[3-6]。而地理類課程教學中,此類現代信息技術支撐下的教學平臺應用卻鮮有涉獵。微信號的出現,恰好為地理類課程教學的質量提升提供可能的途徑,因此,在當前高校校園網絡化覆蓋日益擴大的背景下,通過課程微信號教學平臺的構建與使用,來幫助學生鞏固課內知識、拓展課外知識、提升專業素養,提升城鄉規劃專業地理類課程的教學效果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嘗試。
2 核心概念解析
1)城鄉規劃專業中的地理類課程
地理類課程包括《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區域分析與規劃》和《GIS在城鄉規劃中的應用》5門課程。上述課程對于理科性質的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來說,是專業核心課程,而對于工科性質的城鄉規劃專業來說,多數學校僅選擇其中幾門定位為專業方向課予以開設,對其重程度遠遠不夠。鑒于工科學歷背景的城鄉規劃專業畢業生存在理論思維與宏觀視角滯后于專業技能的普遍共性,而地理類課程分別講授人地關系作用機制、農工商業選址、城市發展及其空間結構、區域要素分析與規劃方法以及城市規劃中的科學方法與前沿技術等內容,提供了城鄉規劃專業教學中由微觀到宏觀,由理論到實踐,由普通推及個案的完整脈絡體系,尤其貫穿其中的GIS技術更是當前城市規劃領域輔助決策的關鍵前沿技術,因此認為工科城鄉規劃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提升地理類課程的滲透程度。
2)微信號
微信號是指可以通過手機網絡免費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可單聊及群聊的手機通信軟件,通常簡稱微信。本文所述微信號包括公眾號、微信群和個人號3類。地理類課程存在圖形知識信息豐富多元、地理差異性與過程動態性等特點,而微信號所具備的傳播速度快、操作便捷、信息傳輸精準且內容豐富,以及大眾普及度高等特點,可以彌補課堂教學中時間、空間和師生精力限制帶來的知識內容有限、教學內容延展性差,以及師生、生生交流互動行差等缺點,為該類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提升提供了可能。
基于上述考慮,立足于當前微信號在大眾日常生活中的高度普及和城鄉規劃專業地理類課程重要性的基礎上,考慮引入課程微信號教學平臺進行輔助教學,作為創新城鄉規劃專業地理類課程教學手段的新嘗試。
3 基于微信號教學平臺的地理類課程教學設計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