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7 09:40: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農業立體養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農業生態自然現狀
河南省新蔡縣地出華北平原的南端,屬北暖溫帶向亞熱帶過渡地帶,季風型氣候,年平均降雨量902.1mm,大于零度以上有效積溫4861.6℃,無霜期221天,年平均氣溫15℃,年平均日照時數2180.4小時。土壤有黃棕壤土、潮土、砂姜黑土三大類型,適宜于南北方多種農作物生長。
1.2污染程度及地理環境
新蔡縣地處華北平原的南端,地上無礦山,地下無資源,沒有大型工礦企業,鄉鎮企業發展也較薄弱,受工業“三廢”的污染程度也較輕,新蔡縣又是全國平原綠化達標縣,平原農業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得較好,宜于發展生態農業和無公害農產品。
1.3生態農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是生態農業經營模式少而單一,單純的種植業獲養殖業生態農業較多,尤其是立體種植型的生態農業更多,而種養結合型的生態農業更少,特別是集農作物、林果、花卉、藥材、養殖、加工于一體的立體綜合型的生態模式更少。例如:充分利用光、熱、水、氣如、肥、空間多種形式的間作套種則較多。全縣9.87萬hm2耕地,有5.67萬hm2實現了多種形式的間作套種。養殖型的生態農業只有363處,種養結合的立體綜合型生態農業僅有36處。
二是生態農業發展不平衡。交通發達的地方發展較快、發展得好,而偏僻落后的地方發展得慢、發展得差。如沿洪、汝河兩岸的林果、農作物、蔬菜間作型生態農業發展得好。
三是化肥的大量使用及盲目施肥,特別是假冒偽劣農業生產資料的使用,導致了農田污染、土壤肥力降低、耕性退化變差、養分失調、土質惡化、病蟲害滋生、農產品產量和品質下降,嚴重阻礙了農業實現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目標。
四是化學、農藥的大量使用和濫用,成為農田、農業環境、農產品的最直接污染源。
五是沿河流流經該縣的污水是該縣農業生態系統的主要破壞者。
六是農村垃圾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形成農田和農業環境的新的污染源
2治理對策與模式
2.1加強治理
各級環保部門應加強環境保護綜合治理,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滅源治流,從根本上治理,嚴防環境惡化。
2.2綜合運用多種措施,發展生態農業
2.2.1加強宣傳工作
廣泛深入宣傳,使各級領導和廣大干部群眾深刻認識到農業環境惡化的嚴峻性、治理環境惡化的緊迫性和大力發展優先提供的必要性、重要性。
2.2.2強化技術培訓
強化各種生態農業經營模式的經營和市場技術培訓,使農村致富能人、快捷示范戶、農民技術員、種養大戶和廣大群眾掌握多種生態農業模式的市場和經營技術。
2.2.3政府積極引導和支持
政府應采取政策引導,資金傾斜,制定優惠政策,采取優先提供經營場地、優先提供生態農業項目資金,優先提供貸款,適當降低土地租金,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治安環境等措施,積極鼓勵引導生態農業示范戶,大力發展各種模式的生態農業。
2.3改以化學農藥為主的病蟲害防治為綜合防治病蟲害
一是農業防治,通過科學的鼓勵措施,培養健壯植株,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減少化學農藥用量。二是加強化學農藥管理,嚴禁使用國家禁止使用的劇毒、殘效期長的農藥。三是擴大生物防治面積和生物農藥使用面積。四是科學使用化學農業,以減少農藥對人、畜的危害,降低農產品、農田污染,有效保持農業生態良性循環。
2.4大力推廣平衡施肥技術
平衡施肥就是根據不同作物的生理需要和不同類型土壤中養分含量的不同,合理地供應和調節作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各種營養元素,以滿足作物生長發育的需要,達到提高產量、改善品質、減少肥料浪費、防止農田污染的目的,有利于生產安全、健康、無公害的綠色農產品。
2.5積極推廣秸稈還田技術
秸稈還田不僅可以消除秸稈廢棄或焚燒的污染,還可以變廢為寶,增強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性狀,使農田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
2.6妥善處理農村垃圾
農村垃圾應得以妥善處理,否則將成為新的農業環境污染問題。
2.7大力推廣各種形式的生態農業經營模式
2.7.1立體種養綜合型
在農民科技素質高、種養業起點高的地方宜于發展“立體種養綜合型”生態農業。
2.7.2依靠食物鏈循環利用物質能量型
在養殖業發展較好的地方宜于發展“依靠食物鏈循環利用物質能量型”生態農業模式。如:
2.7.3果(林)草牧型
在沿河的河堤坡灘上宜于發展“果(林)草牧型”生態農業模式。例如:果、草為雞鴨鵝提供了優質飼草,降低了養殖成本;雞鴨鵝減輕了果樹、牧草蟲害和雜草危害,雞鴨鵝糞為果樹、牧草肥田,降低了果樹、牧草成本;牧草、果樹減少了水土流失,起到保堤護坡的作用。
資源考察和環境分析是生態農業系統優化設計的基礎工作,系統辨識不僅包括對系統內自然生態、社會經濟資源和條件進行詳細的調查,而且還包括對系統外的環境進行分析,這是因為我們所設計的系統是更大系統中的子系統,它的運行直接受系統外因素或其他子系統的影響和制約。
1.1松桃縣生態農業發展資源概況
本區域地處武陵山坳陷褶皺束中,梵凈山東麓,向東緩慢過渡到湘西丘陵斜坡地帶;全境平均海拔650m,地勢整體東西部高、南北略低,中部呈現低山丘陵河谷盆地,國土面積3400km2,其中耕地面積5.06萬hm2,天然草場9.87萬hm2,森林面積19.73hm2,退耕還林還草1.33萬hm2;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全縣年平均氣溫12~16.8℃之間,年平均日照時數1220.2h,歷年平均降水量1378mm;縣境屬長江流域的沅江水系和烏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松江、河界銀河、甘龍河等,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夠均衡,田高水低,開發利用困難;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2.63kWh,地下水可開采量1.18億m3,儲量豐富;土壤分布區域特征差異顯著,垂直帶譜明顯,依次有黃棕壤、黃壤、黃紅壤、沖積潮土和水稻土;本縣屬亞亞熱帶常綠落葉混交林帶,由于地形起伏,氣候分異,生物環境復雜,所以生物種類繁多。已經形成傳統東部低山丘陵糧、經濟林、茶、桑、牛、羊、魚區,北部低山溝谷用材林、經濟林、糧、牛、羊區,中部丘陵河谷糧、油、果、蔬、茶、桑、豬、禽、魚區,南部低山溝谷經濟林、糧、油、牛、羊區,西部中山、中低山峽谷用材林、糧、油、煙、藥、牛羊區的農業綜合規劃格局。
1.2松桃縣生態農業社會經濟條件
地處黔、湘、渝三省交界,素有“黔東北門戶”和“一腳踏三省”的美譽。它是武陵山文化沉降區至今保持苗族傳統文化突出而顯著的一個自治縣。總人口69萬,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93.7%,全縣圍繞一帶兩線”調整傳統農業產業結構,形成以下核心示范帶:以蓼皋鎮為中心,沿“松桃一大興”“松桃—迓駕”、“松桃—孟溪”三條公路為軸心展開,總面積0.4萬hm2,核心示范帶內經濟作物種植比重提高到75%以上。“大興—正大—盤信”要圍繞現代觀光農業園區依托茶葉加工企業、油茶加工企業、百合加工企業重點以茶葉、油茶、蔬菜、百合等經濟作物為主;輻射示范線:以縣際公路為重點,沿“干串一寨英”、“孟溪一烏羅”、“長興—木樹”“蓼皋—世昌—黃蓮—長坪—盤信”“黃蓮—巴茅”四條主軸公路展開,總面積0.33萬hm2,輻射示范線內經濟作物種植比重提高到65%以上。重點以蔬菜、茶葉、油茶、百合、中藥材、經果林、楠竹等經濟作物為主;拓展示范線:以通鄉公路為重點,沿“瓦溪—永安—石梁”、“田壩—大路”、“和平洞—天心坡”、“普覺—沙壩”“世昌—花溪”“新民—石梁”“大坪—平頭”展開,總面積0.33萬hm2。拓展示范線內經濟作物種植比重提高到60%以上,重點以蔬菜、茶葉、油茶、楠竹、中藥材等經濟作物為主。區域構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茶葉產業體系科技示范縣”、“全國茶葉科技示范基地縣”、“全國科普示范縣”、“全國100個喀斯特石漠化綜合治理試點縣”、“全國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重點縣”等。全縣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民族和睦,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1.3松桃縣生態農業體系態勢
產業體系處于銅仁地區整體發展“兩圈兩帶”大格局的核心區域,毗鄰“成渝經濟圈”,在“黔中經濟圈”的輻射范圍內,地處武陵山經濟協作區的腹地,其經濟圈對本縣農業發展或形成“虹吸效應”,將農業發展所需要的勞動力、技術、資金、人才、資源吸納形成鍋底,或融入其間縱橫擺闔,博弈取勝,獲得支撐與平臺,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目標。
2系統診斷
在系統診斷階段,必須對系統的增值潛力和限制因子做出正確的估價,并考慮環境允許度的變化范圍以及系統的承受力,為下一步系統設計和提出開發方案打下基礎。
2.1松桃縣發展生態農業的限制因子
2.1.1自然環境限制因子。本縣地貌類型復雜多樣,立體農業發展條件好,人、地關系矛盾不凸顯,相對土地資源豐富,但耕地分散,且地塊小,坡度大,巖溶地區基石,土層厚薄不均,沙頁巖地區土壤侵蝕強烈,水土流失嚴重,山地森林破壞嚴重,耕地日趨惡化,土地荒蕪,土質衰退,植物生長發育受到抑制,農作物和禽產品品種退化,野生生物大都瀕于滅絕,氣溫穩定性差,年際變化大,春播常受“倒春寒”影響,秋季抽穗揚花受“秋風”影響,整體傳統農業受自然水旱災害影響較大。
2.1.2社會經濟條件不利因素。勞動力利用結構不合理,農業科技教育推廣滯后,農業技術裝備不到位,工業化、城鎮化基礎薄弱,地方財政農業投資較少,農業信息化水平低,農業文化意識落后,農耕傳統文化封閉性與市場經濟開放性矛盾、保守性與農業經濟開拓創新的矛盾、自私狹隘性與社會經濟兼容性和市場雙贏的矛盾、閑散性和激烈市場競爭的矛盾、小農經濟與大市場觀矛盾。
2.2農業優勢和潛力
土地后備資源豐富,光、熱、水可利用潛力較大,農業科技興農前景廣闊,無論是農作物生產潛力,畜牧業發展潛力,生物資源開發潛力,還是發展生態農業長期遠景市場潛力,生態農業規模化、產業化和區域化發展態勢潛力,均具有時空重組配置、產業系統整合、農產品品牌鍛造等優勢發展潛質。
3系統設計
其一,目標分析與確定。在系統診斷階段已提出初始目標,經進一步分析、預測及總體設計的協調,應再次明確系統的發展目標,這里還要對外部環境或母系統作進一步分析,明確其要求和具體的約束條件。其二,生態經濟農業分區。生態經濟農業系統內在的地域分異規律,決定了在同一區域內不同的地區系統的結構、功能及發展方向的差異。
3.1松桃縣生態農業目標體系確立
3.1.1生態有機優質茶葉產業基地。依托梵凈山麓優越的生態環境發展生態茶園,松桃有機茶“翠芽”、“春毫”,以“色綠、香高、味醇、形美、天然無污染”的獨特品質,聞名全國。十二五規劃將從現在0.66萬hm2基礎上,加快提速發展到2萬hm2,把松桃打造成“中國綠茶出口基地”。
3.1.2特色養殖產業體系。進行農業產業體系整合,實現“規模增效”,十二五規劃時期,全縣興建“大鯢”(俗稱娃娃魚)養殖場20個,養殖量10萬尾以上,興建野豬養殖場20個,養殖量10萬頭,興建養殖英國貴妃雞、美國七彩山雞、珍珠雞、德國綠頭野鴨養殖場,養殖量100萬頭,興建良種豬場20個,年提供良種豬仔50萬頭,興建種羊場20個,年提供良種羊100萬只。
3.1.3特色農業生態園區體系。十二五期間,圍繞“一區三園”和20個特色農業示范基地建設,在正大鄉建農業經濟園,在大坪場鎮建經濟園,在黃板鄉建農業觀光園,在盤石鎮建農業生態園,在普覺、寨英、大興等20多個鄉鎮建20個特色生態農業示范區,把生態農業精品工程與現代農業技術和富農工程緊密結合,整體提高松桃縣現代農業科學發展水平。
3.1.4生態果園產業基地。松桃經果林栽培面積已達1.4萬hm2,十二五期間,實行“政府推,公司引,部門帶,農戶種”措施,加快提速發展以臍橙、金秋梨、巨峰葡萄、冬桃、空心李、核桃等為主體的經濟果林3.33萬hm2,同時實現農業產業鏈的深加工延伸,把松桃打造成貴州省重要經果林生產基地。
3.1.5縣域生態農業產業體系的整合、轉型、升級。十二五規劃期間,全面實現“生態茶葉品牌化,特色農業園區化,馬鈴薯種植規范化,水稻、玉米、油菜種植雜交化、經果林種植產業化、特種養殖生態化、種草養殖標準化、整體農業產業體系產業化、規?;?、集約化”使松桃縣域農業產業經濟體系全面實現良性可持續發展。
3.2生態體系的分區
“一個中心,三條主線,全面推進”和“東茶、西藥、南果、北煙”。以縣城為中心,輻射周邊鄉鎮區域,圍繞東、西、北三條公路主干線,布局生態茶產業帶、生態油茶產業帶、生態中藥材產業帶、生態經果林產業帶、優質糧油產業帶、立體觀光農業園、鄉村旅游經濟帶。以各鄉鎮生態農業示范園區為結點,銜接產業帶,覆蓋全縣各個點,形成生態農業產業發展網絡體系,構筑產業集聚發展格局。
4配套技術設計及發展方略
一方面是控制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的物理技術、化學技術和生物技術的結構、功能和效益的優化過程,同時也是整個系統優化設計的技術可行性論證過程;最后對系統設計的合理性及實現系統設計的風險進行評價和審查,從而選擇適當的可能實現的方案,確定發展方略政策措施保障。
4.1配套技術設計
以草地生態畜牧業為例,采用五種模式?!安荩笈涮啄J健?,形成草、果、畜配套立體發展;“常規畜禽+特種畜禽配套模式”,促進草地生態畜牧業良性健康立體發展;“集中連片開墾+分散連線發展模式”,形成畜禽配套、整體發展;“圍欄放牧+林下放養+舍飼圈養模式”,根據草食動物不同生活、生理特性實行科學養殖發展;“養殖+旅游+餐飲+休閑配套模式”,利用松桃高山峽谷坡典型喀斯特巖溶綠毯和生態綠色農場,打造養殖休閑混融發展模式。設計生態配套技術模式必須遵循生物與環境適應性原理、結構穩定性和功能協調性原理、生物互利共生及相互制約原理、能量分級利用和物質再生原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性原理。
4.2發展方略和政策
保障措施縣域生態農業產業系統,是一個物質循環、能量轉化、價值流動具有自然和社會經濟雙重屬性的開放系統,是一個不連續、離散的耗散結構系統,是一個雙向調控凈生產力高的智能系統,是一個體現生態規律與經濟、社會要素發展相協調、相統一的復合系統,是一項涉及到多種因素、多重過程、錯綜復雜關系,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工程體系,所以不能“以農論農”。
4.2.1首先必須樹立大農業觀,以創新理念、開拓精神,構建生態高值農業和生物產業體系,建成生態農業高值轉化的產業體系。形成生態系統持續良性循環、景觀優美、功能多樣、城鄉一體的新型農業。發展先進育種技術,提高農產品質量、產量和抗逆性,研發推廣節約資源、減少面源污染、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技術,提高松桃縣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逐步實現農產品優質化、營養化、功能化,加快推進農業信息化、數字化、精準化。
黃河三角洲海岸線長900km,占全省海岸線總長度的28%.灘涂面積24.6萬hm2.沿海未利用的鹽堿荒地93.3萬hm2,土地后備資源頗豐.海岸帶生物資源豐富,濱海濕地維管束植物有197種,濕地植被類型主要有灌叢、鹽生草甸、鹽生植被、沼澤和水生植被4類;擁有海洋生物800多種,游泳動物漁業資源85種,較重要的魚、蝦、蟹、貝類等近40種,其中,灘涂貝類29種,可增養殖的15種[2].是我國四大漁場之一,海珍品的重要產區.海岸帶鹽鹵、油氣、貝殼砂等礦產資源豐富,地下鹵水靜態儲量約135億m3,石油、天然氣地質儲量分別約50億t、560億m3;擁有3條長56km,總地質儲量達3.6億t的世界罕見的貝殼砂礦帶,也是世界上唯一每年增加10萬t以上的新、老并存的貝殼堤.海岸帶風能、地熱資源豐富,潮汐能、波浪能、鹽差能等海洋資源開發潛力巨大.海岸帶有多條河流入海,大量水沙入海對海岸塑造、陸架沉積作用及生態環境等具有深刻的影響.擁有馬頰河、徒駭河、小清河、濰河等河口,港灣資源條件良好.擁有大小海島89個,島岸線長219km,占全省海島岸線長的29.7%,海島面積33.8km2,占全省海島面積的24.9%[3].黃河三角洲海岸帶區位優勢日益顯現,海洋產業初具規模,成為全省新的經濟增長點.但是,黃河三角洲海岸帶目前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海岸防護設施不完備,防潮堤建設標準低,防潮能力弱,受風暴潮威脅較大,制約了海岸帶的開發利用;二是近海漁業資源捕撈強度大,岸線和灘涂資源開發利用缺乏規劃和科學性,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方式粗放;三是受納上游地區大量污染物,致使濱海濕地和海洋受到污染,生態受損趨勢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四是受圍墾、鹽田、養殖等的生產活動影響,自然植被退化,景觀破碎化,濕地面積減少和退化;五是自然災害頻發,海岸侵蝕、海水入侵日益凸顯.這些生態環境問題,成為海岸帶開發利用的制約因素.
2黃河三角洲海岸帶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可選模式
所謂高效生態農業模式,就是依據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原理,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組織農業生態系統結構和組裝配套技術,構成一個結構穩定、高效、生態與有序轉化的現代農業系統格局.黃河三角洲海岸帶高效生態農業模式必須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概括地說,因地制宜就是根據當地資源條件、氣候條件、生產條件和科學技術條件乃至生產、生活習慣條件,具體決定采取怎樣的模式,勾畫什么樣的藍圖.在充分認識、分析該區域條件的基礎上,提出黃河三角洲海岸帶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9類模式,以供選擇[4-10].
2.1暗管改堿模式
黃河三角洲海岸帶多為荒堿地,土壤含鹽量高,開發利用難度大.采用暗管改堿工程技術,可實現土壤快速脫鹽,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地綜合生產能力,有效增加耕地面積,增加農民收入,是一項較大幅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解決好“三農問題”的民生工程,還可通過新增土地用于占補平衡,緩解高效生態經濟發展中建設用地增加過快同嚴格保護耕地的矛盾,拉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一些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該模式的工程技術要點是利用專業大型成套機械設備,在一定土壤深度埋置具有濾水、排鹽功能的PVC管道,實現開溝、埋管、裹砂、覆土等施工過程一次完成,并通過灌溉淋洗,使含鹽水滲入暗管排走,從而起到控制地下水位、土壤快速脫鹽的作用.它與明溝排水的技術原理相同,都是根據“鹽隨水來,鹽隨水去”的水鹽運動規律.將淋洗土壤而滲入地下的含鹽水排走,用以大規模改良鹽堿地和鹽漬型中低產田.由于排堿暗管均埋于地下,并可設計為寬深布設或淺密布設等不同形式的地下管網,因此不占用耕地并且排堿效果突出、均勻,優于明溝排堿.有條件的可將灌水渠系也改為管道模式,再植入節水灌溉系統,完成排灌模式的全面轉換,從而實現高效生態農業的目標.暗管排堿模式改堿見效快,效果好,經濟效益高.通過暗管布設控制地下水位,抑制土壤返鹽,利用自然降水和引黃灌溉淋洗土壤,可在1~2a內使鹽漬土迅速脫鹽,土壤含鹽量可由10‰~30‰降為3‰~4‰.暗管排堿的另一項重大收益來源于節地.因為暗管布設本身不占用地上土地,原來的“農級”排水溝所占面積則成為新增耕地面積.如按農溝間距40m、深度1.5m,邊坡1∶2計算,排水明溝占地大約是耕地面積的15%,在農溝布設間距較大的地塊,溝道占地不低于10%.采用暗管排堿,再加上所改良的零星地、邊角地和插花荒堿地,可新增土地面積15%以上.由于暗管排水的優越性,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如荷蘭、美國等,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實現了農田明溝排水向管道排水的轉變.目前,許多發展中國家也正在推廣暗管排水系統.該模式非常適合黃河三角洲海岸帶大面積鹽堿地的開發利用,也適用于大面積改造中低產田.
2.2高效生態種植模式
高效生態種植模式是指依據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原理,利用當地現有資源,綜合運用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進行糧食、果樹、蔬菜等農產品的高效生產,開發無公害農產品、有機食品和其他生態類食品[6].2.2.1“間套輪”種植模式該模式是指在耕作制度上采用間作、套種和輪作換茬的模式.利用生物共存,互惠原理發展有效的間作、套種和輪作倒茬技術,是進行高效生態種植的主要模式之一[4].黃河三角洲海岸帶可選擇的典型的間作套種種植模式有玉米與豆類間作、棉花與蔬菜間作、棗糧間作等,小麥玉米套作、麥棉套作、小麥玉米蔬菜套作等.典型的輪作倒茬種植模式有禾谷類作物和豆類作物輪換的禾豆輪作,水稻與棉花等旱作輪換的水旱輪作,大田作物和綠肥作物的輪作.2.2.2保護耕作模式用秸稈殘茬覆蓋地表,逐漸減少耕作,防止土埌結構破壞,并配合一定量的除草劑、高效低毒農藥,控制雜草和病蟲害的一種耕作栽培模式.保護性耕作通過保持土壤結構、減少水分流失和提高土壤肥力達到增產目的,是一項把大田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的技術,俗稱“免耕法”或“免耕覆蓋技術”.2.2.3旱作節水農業生產模式旱作節水農業是指利用有限的降水資源,通過工程、生物、農藝、化學和管理技術的集成,把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的農業生產技術.其主要特征是運用現代農業高新技術手段,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消除或緩解水資源嚴重匱乏地區的生態環境壓力,提高經濟效益[7].
2.3農林牧復合型高效生態模式
該模式是指借助接口技術或資源利用在時空上的互補性所形成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產業或組分的復合的生產模式.所謂接口技術是指聯結不同產業或不同組分之間物質循環的能量轉換的連接技術,如種植業為養殖業提供飼料飼草,養殖業為種植業提供有機肥料,其中利用秸稈轉化飼料技術、利用糞便發酵沼氣和有機肥生產技術均屬接口接術.比較適合的農林牧復合型高效生態模式主要有糧飼—豬—沼—肥高效生態模式、林果—糧經立體高效生態模式、林果—畜禽高效生態模式[6].2.3.1糧飼—豬—沼—肥高效生態模式該模式的基本內容包括:①種植業由傳統的糧食生產一元結構或糧食、經濟作物生產二元結構向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料飼草作物三元結構發展,飼料飼草作物正式分化為一個獨立的產業,為飼料業和養殖業奠定物質基礎.②進行秸稈青貯、氨化和干堆發酵,開發秸稈飼料用于養殖業,主要是養牛業.③利用規?;B殖場畜禽糞便生產有機肥料,用于種植業生產.④利用畜禽糞便進行沼氣發酵,生產沼渣沼液,開發優質有機肥料,用于作物生產.主要有糧—豬(牛)—沼—肥、草地養雞、種草養鵝等模式.2.3.2林果、糧經立體高效生態模式該模式主要內容是利用作物和林果之間在時空上利用資源的差異和互補關系,在林果株行距中間開闊地帶種植糧食、經濟作物、蔬菜、藥材乃至瓜類,形成不同類型的農林復合種植模式,也是立體種植的主要生產形式,一般能夠獲得較單一種植更高的綜合效益.適合黃河三角洲海岸帶的主要有棗糧間作、楊糧間作、林藥間作、果藥間作等模式.2.3.3林果—畜禽高效生態模式該模式的基本內容是在林地或果園內放養各種經濟動物,放養的動物以野生取食為主,輔以必要的人工飼養,生產較集約化養殖更為優質、安全的多種畜禽產品,接近或達到有機食品標準.黃河三角洲海岸帶比較適合采用的模式主要有林—魚—鴨、林—牛(雞)、果園—雞(兔)等.
2.4高效生態畜牧業模式
該模式是以畜牧業為中心,并將相應的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生物種群匹配組合起來,形成合理有效開發、利用多種資源,防治和治理農村環境污染,實現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三統一的高效、穩定、持續發展的人工復合生態系統.根據養殖動物生活環境不同,高效生態畜牧業模式可分為陸地畜禽養殖生態模式、水體畜禽養殖生態模式和水陸復合畜禽養殖生態模式三大類;根據規模與環境的依賴關系,可分為復合型生態養殖場和規模化生態養殖場兩種生產模式.2.4.1復合型生態養殖生產模式該模式主要特點是以畜禽動物養殖為主,輔以相應規模的飼料糧(草)生產基地和畜禽糞便消納土地,通過清潔生產技術生產優質畜產品.根據養殖動物的種類可以分為以豬為主的生態養殖場生產模式,以禽為主的生態養殖場生產模式和以其他動物(兔、貂等)為主的生態養殖場生產模式[7].2.4.2規模化養殖場生產模式該模式主要特點是以大規模畜禽動物養殖為主,但缺少相應規模的飼料糧(草)生產基地和畜禽糞便消納土地場所,需要通過一系列生產技術措施和環境工程技術進行環境治理,最終生產優質畜產品.根據飼養動物的種類可以分為規?;B豬場生產模式、規?;B牛場生產模式、規?;B雞(鴨)場生產模式等.
2.5高效生態漁業模式
高效生態漁業模式是遵循生態學原理,采用現代生物技術和工程技術,按生態規律進行生產,保持各種水生生物種群的動態平衡和食物鏈網的合理結構,保持和改善生產區域的生態平衡,保證水體不受污染,確保水生生物、水資源的永續利用.2.5.1池塘混養模式池塘混養是將同類不同種或異類異種在人工構建的池塘中進行多品種綜合養殖的方式.其原理是利用生物之間具有互相依存、競爭的“適者生存、劣者淘汰”的規則,確保生物多樣性,符合水體的養殖容量,合理利用水城、飼料資源,根據養殖生物食性、垂直分布不同,合理搭配養殖品種與數量,使養殖生物在同一水域中協調生存,以獲得最大的經濟、質量效益.池塘混養模式可分為淡水混養和海水混養兩種類型.(1)淡水混養模式.該模式包括常規魚類多品種混養以及常規魚類與名優特魚類品種混養兩種類型.常規魚類指草、鰱、鳙、青、鯉、羅非魚等大宗魚類.主要利用草魚為草食性、鰱(鳙)魚為濾食性、青魚與鯉魚為吃食性、羅非魚為雜食性的食性不同,草、鰱、鳙為上層、鯉魚為中層、青魚和羅非魚為中下層的垂直分布不同,充分利用生物特性,合理搭配品種進行混養.(2)海水混養模式.該模式主要包括海水魚蝦混養、魚蟹混養、魚貝混養3種類型.①海水魚蝦混養.以中國對蝦為主,同時放入少量的肉食性魚類如鱸魚,鱸魚攝食體質較弱、行動緩慢的病蝦,避免帶病毒對蝦死亡后釋放病原于水體中的可能.②海水魚蟹混養.通常由梭子蟹與鱸、鯛或對蝦、青蟹與遮目魚混養,梭子蟹為底棲動物,以動物餌料為食物,鱸、鯛的殘餌與排泄物可以起到肥水促進浮游生物生長的作用,為梭子蟹的生長提供適宜的環境.海水青蟹與遮目魚混養,青蟹是以動物餌料為主的雜食性生物.遮目魚以植物食性為主,主要攝食底棲硅藻及有機碎屑等,遮目魚對養殖青蟹不會構成威脅.③魚貝混養.在縊蟶、泥蚶等貝類養殖池塘中放入少量的鱸、大黃魚進行混養,由于鱸、大黃魚的殘餌與排泄物可以起到肥水作用,促進浮游生物的生長,同時攝食體質較弱的貝類.肥水增加的浮游生物又被濾食性的貝類所利用,從而達到生態平衡.2.5.2海灣魚蝦貝藻兼養模式根據海洋生物多樣性、海域生物凈化和自然凈化規律,充分利用水生生物的食性、棲息不同和生物共生時相互作用、依賴、競爭等的生態特點,合理搭配養殖品種及數量,根據海流、流速合理布區,在同一海灣中同時進行魚類、貝類、蝦類、蟹類養殖的模式,使海域資源永續利用.2.5.3基塘漁業模式(1)果基魚塘.塘基種的果品種類很多.塘泥使果樹生長茂盛,結果多.果樹下養雞(鴨),雞(鴨)在果樹下食蟲松土,排放大量糞便,經雨水沖刷流入魚塘,既可肥塘,又可促進塘魚生長.塘泥肥,有機質增多,上基后又促進果樹生長.(2)花基魚塘.塘基種的花品種多,可有盆栽和基面種植兩種類型,需要塘泥培育,塘水澆淋,促進花卉的生長和發育.暴雨或用塘水淋花后,花基和一些殘肥隨流水回到魚塘,增加了塘水的肥力,有利于塘魚的生長和產量的提高.(3)基圍漁業模式.基圍養殖主要構造在潮間帶灘涂上,為便于潮汐納水,一般建成“下埂上網”的養殖池,開展新對蝦屬類品種的養殖.2.5.4以漁改堿模式黃河三角洲海岸帶的低洼鹽堿地帶,為充分利用國土資源,通過深挖池塘、高筑臺田,構成魚—糧、魚—草、魚—鴨的種植—養殖結合的模式.修筑臺田的目的主要是降低地下水位和淡水壓鹽,一般在條狀臺田上連續種植水稻3a后,土埌的鹽分明顯降低,可再種棉花、蔬菜等,也可間種刺槐、紫穗槐、棗樹等.在無引黃條件的臺田,可利用夏季雨水壓鹽,種植田菁、蘆筍、紫花苜蓿、沙打旺等,逐漸改良臺田土埌.在改造臺田鹽堿土的情況下,塘內引入黃河水養魚、種藕,池水養鴨.可利用臺田作物或牧草打漿喂魚,也可用發酵的雞、鴨、畜糞喂魚,形成一種良性循環.2.5.5漁牧綜合模式根據生物的生長環境、動物的食性不同等特點,在互不干擾的前提下,使牧、漁、農成為互為利用的綜合生態模式.(1)魚與禽綜合養殖模式.主要有“魚禽混養”、“上禽下魚”的養殖模式.“魚禽混養”中的魚類多為常規性魚類,需求耐低氧、食性廣、抗性強的種類,一般是草胡子鯰、羅非魚、鯉、鯽、草魚等.“上禽下魚”中的禽,可是雞或鴨等,往往需要在池塘上構建禽舍,養殖魚類同“魚禽混養”的魚類.該模式利用禽糞肥水促進浮游生物的生長,浮游生物又被養殖魚類所利用.(2)魚與畜綜合養殖模式.養殖魚類多為常規性魚類,同“魚禽混養”魚類,畜可為牛、豬等.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疾病屬人、畜、禽、魚共患,因此利用畜糞肥水之前,必須經無害化處理后方可使用.(3)牧、漁、農復合模式.該模式主要有“三元”復合模式和“多元”復合模式兩類.“三元”復合主要包括“菜豬魚”、“豬草魚”、“草鴨魚”、“雞豬魚”綜合養殖模式;“多元”復合主要包括“雞豬蛆魚”、“雞豬沼魚”、“草豬蚓魚”綜合養殖模式.
2.6高效生態設施農業模式
該模式是在設施工程的基礎上,通過以有機肥料代替或部分替代化學肥料(無機營養液),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為主要手段,進行病蟲害防治,以動植物的共生互補良性循環,實現系統的高效生產等生態農業技術,實現設施環境下的無害化生產,最終達到改善設施生態系統環境、減少連作病害和農藥化肥殘留、實現農業持續高效發展的目的[6].2.6.1設施清潔栽培模式通過以有機肥料為基礎的設施栽培技術的應用,減少化肥用量70%~80%,使土壤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連作病害進一步減輕;通過以生物、物理防治為基礎的病蟲害綜合防治模式的應用,可使農藥用量減少60%~70%,蔬菜品質達到無公害標準的要求.同時,通過膜下滴灌技術的配套應用,節水率可達70%.2.6.2設施種養結合生態模式該模式是通過溫室工程將蔬菜種植、畜禽(魚)養殖有機地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質能互補、良性循環型生態農業系統.在這一系統中畜禽(魚)在呼吸過程中可產生大量的CO2,為溫室蔬菜生產源源不斷地提供光合作用資源,同時白天蔬菜在同化過程中產業的氧氣還可改善畜禽(魚)的養殖環境.畜禽(魚)與蔬菜之間互為利用,相得益彰,形成良性生態鏈.該模式目前有兩種主要形式:①溫室“畜—菜”共生互補生態農業模式.主要利用畜禽呼吸釋放出的CO2供給蔬菜作為氣體肥料,畜禽糞便經過處理后作為蔬菜栽培的有機肥料,同時蔬菜在同化過程中產生的O2等有益氣體供給畜禽來改善養殖生態環境,實現共生互補;②溫室“魚—菜”共生互補生態農業模式.利用魚的營養水體作為蔬菜的部分肥源,同時利用蔬菜的根系凈化功能為魚池水體進行清潔凈化,互為利用.2.6.3設施立體生態栽培模式該模式是充分利用設施光溫環境的優勢,通過一定的工程技術手段將“果—菜”、“菇—菜”、“菜—菜”按照空間梯次分布的立體栽培模式有效地組合在一起,形成優勢互補、資源高效利用型立體生態栽培模式.該模式有3種主要形式,①溫室“果—菜”立體生態栽培模式.利用溫室果樹的休眠期、未掛果期地面空間空閑階段,選擇適宜的蔬菜品種進行間作套種,形成立體生態栽培模式;②溫室“菇—菜”立體生態栽培模式.通過在溫室過道、行間空隙地帶放置食用菌菌棒,進行“菇—菜”立體生態栽培,食用菌產生的CO2可作為蔬菜的氣體肥源,溫室高溫高濕環境又有利于食用菌生長;③溫室“菜—菜”立體生態栽培模式.利用藤式蔬菜與葉菜類蔬菜空間上的差異,進行立體栽培,夏天還可利用藤式蔬菜的遮陽作用為喜陰蔬菜作天然的遮陽網,互為利用[6].
2.7觀光休閑型高效生態農業模式
觀光休閑型高效生態農業模式是指以生態農業為基礎,強化農業的觀光、休閑、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征,形成具有第三產業特征的一種新的農業生產經營形式[6-8].2.7.1高科技生態農業觀光園主要以設施農業(連棟溫室)、組配車間、工廠化育苗、無土栽培、轉基因品種繁育、航天育種、克隆動物育種等農業高新技術產業或技術示范,并通過生態模式加以合理聯結,再配以具有獨特觀光價值的珍稀農作物、養殖動物、花卉、果品以及農業科普教育(如農業專家系統、多媒體演示)和產品銷售等內容,形成以高科技為主要特點的生態農業觀光園.2.7.2精品生態農業公園通過生態關系將農業的不同產業、不同生產模式、不同生產品種或技術,建立具有觀光功能的精品型生態農業公園,一般包括糧食、蔬菜、花卉、水果、瓜類和特種經濟動物養殖精品生產展示、傳統與現代農業工具展示、利用植物塑造多種動物造型、利用草坪和魚塘以及盆花塑造各種觀賞圖案與造型,形成綜合觀光生態農業園區.2.7.3生態觀光村專指已經產生明顯社會影響的生態村,它不僅具有一般生態村的特點和功能,如村莊經過統一規劃建設、綠化美化和環境衛生清潔管理,村民普遍采用沼氣、太陽能或秸稈氣化,農戶庭院進行生態經濟建設與開發,村外種養加生產按生態農業產業化進行經營管理,而且由于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已經具有較高的參觀訪問價值,具有較為穩定的客流,可以作為觀光產業進行統一經營管理.2.7.4生態農莊一般由企業利用特有的自然生態和特色農業優勢,經過科學規劃和建設,形成具有生產、觀光、休閑度假、娛樂乃至承辦會議等綜合功能的經營性生態農莊,往往具備賞花、垂釣、采摘、餐飲、健身、狩獵、寵物樂園等設施與活動.
2.8種養加、貿工農一體化復合模式
該模式是培育龍頭企業,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生產經營模式.2.8.1果蔬加、貿工農一體化復合模式依托黃河三角洲冬棗、金絲小棗、鴨梨、香椿等特色農產品,從果蔬的品種選育、種苗培育、栽培、果蔬產品冷藏保鮮,到果蔬精深加工,直至高端果蔬精深加工產品的物流、營銷形成一條龍,生產基地覆蓋周邊地區農戶[9].2.8.2糧油加、貿工農一體化復合模式依托當地的特色糧油資源,從糧油作物品種選育、種苗培育到栽培,重點培育孵化優良種苗生產的龍頭企業,提升種苗生產和栽培技術含量,提升糧油加工技術科技含量,培育糧油及糧油副產品精深加工為主的高技術加工企業,生產營養型食用油、營養麥片等精深加工產品,直至高端食品的物流、營銷,建立標準化糧油作物生產示范基地,輻射帶動專業生產農戶.2.8.3水產加、貿工農一體化復合模式依托黃河三角洲海水、淡水生物資源,建立海、淡水水產品選育、種苗孵化、養殖基地和龍頭企業,集成功能性水產品和保健品精深加工、休閑即食水產品精深加工和水產品保鮮冷凍為主的高端食品加工技術,培育水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水產品一部分直接進入物流平臺,高端精深加工水產食品通過營銷物流進入消費市場.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發展設施養殖、池塘養殖和高效生態水產養殖[9].2.8.4畜禽加、貿工農一體化復合模式依托當地的珍貴畜禽資源,培育龍頭企業從品種選育、胚胎培養、畜禽養殖,到畜禽產品精深加工,直至高端畜禽食品的物流、營銷形成一條龍,輻射帶動周邊地區工廠化畜、禽高效生態養殖.
2.9生物修復與重建型模式
生態修復是修復被人類損害的原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及動態的過程,是維護生態系統健康及更新的過程.重建是去除干擾并使生態系統恢復原有的利用方式.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退化生態系統,其修復方法亦不同.根據黃河三角洲海岸帶生態系統退化現狀,現推薦退化草地生物修復與重建、退化濕地生物修復與重建兩種模式.2.9.1草地生物修復與重建模式黃河三角洲海岸帶有著廣闊連片的草地,但不少天然草地退化.草地生態恢復是遵循植被分布的自然規律,按照草地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基本原理,運用現代草地管理、保護利用技術,實行封灘育草、減牧還草,在農牧交錯帶退耕還草、補播牧草和分區輪牧的方式修復、改良天然草場.通過人工引種苜蓿和飛機播種沙打旺,重建人工草場.進一步實行草場林網化,開展草糧輪作、草林間作、牧草更新,實現草地生態良性循環.2.9.2濕地生物修復與重建模式由于黃河三角洲海岸帶濕地水分補充不足,土壤有機質含量低,易受海潮侵襲,植物群落建群種少,群落結構簡單,濕地生態系統脆弱,加之不合理的濕地開發利用、環境污染等的影響,濕地生態系統退化.該模式按照循環經濟原理,采用蘆葦補植、造紙廢水灌溉生物技術和工程措施,形成“蘆葦修復或重建—蘆葦造紙—造紙廢水灌溉—蘆葦處理造紙廢水—鹽堿類濕地生態修復—利用蘆葦造紙”的模式,實現生態、環境、經濟、社會效益的統一[10].
3黃河三角洲海岸帶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建議
3.1加強沿海防潮堤建設
防潮堤壩是關系黃河三角洲海岸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以及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重要保障線,必須作為海岸帶開發利用的基礎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重中之重.要堅持高標準建設、市場化運作,新建和改造加固并重.新建和改造工程均按五十年一遇防風暴潮和防震標準設計建設,關鍵岸段堤壩按百年一遇標準建設.為防止防潮堤壩改變海陸交匯的生態環境,必須留足河流入海流路.要充分發揮防潮堤壩減災、交通旅游、國防安全、生態建設、灘涂養殖、產業開發等綜合功能.
3.2加強海岸帶生態系統保護
按照優先發展、強化保護的原則,明確岸線、灘涂、海灣、島嶼等空間資源的功能定位和發展重點,加強海洋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加強重要濕地、自然保護區、海洋與漁業保護區的保護,重點加大黃河三角洲貝殼堤島與濕地系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套兒河口海域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馬頰河文蛤國家級種質資源保護區的保護力度.盡快制定完善沿海地區生態保護規劃,實施典型海洋生態系統修復示范工程.加強海島及其周圍海域生態系統的保護,重點發展淺海灘涂增養殖、經濟作物和藥用植物種植,加強貝殼砂的開發利用.加強海岸帶綜合治理,科學利用岸線資源,實施破損岸線和沿海灘涂治理修復工程.加強沿海防護林體系工程建設,完善沿海生態防護林屏障,實施泥質海岸帶防護林封育試點,維護生物多樣性和植被原生態,恢復和增強生態服務功能,改善沿海生態環境,為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提供環境條件.
3.3防止海岸帶開發的“同質化”和“人工化”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全面啟動建設,實際上實現了區域內海岸帶“發展規劃”的全覆蓋.隨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的陸續實施,重化工項目向濱海集聚的趨勢明顯加快,交通運輸業、裝備制造業、原材料加工、鋼鐵等產業遍地開花,海洋產業同構、布局趨同和低質化等問題明顯.因此,必須從戰略高度做出規劃,防止開發混亂無序、開發的“同質化”和海岸帶的“人工化”.
3.4加強海岸帶綜合管理
1.1有助于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
在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中,農民種什么、養什么才能增加收入,不僅是農民關心的問題,也是各級政府和農業技術專家十分關注的問題。周至縣緊緊圍繞果品、養殖、蔬菜和苗木四大主導產業大做文章,該項目通過生態農業這一立體形式將四者有機融為一體,根據農業生物種群對環境的生態適應性,形成不同層次的相互依存的立體能量、物質轉化循環體系,構成合理的立體農業生態系統結構,既能夠充分地利用土地資源,又更好地抵御不良環境條件的影響。從而探索出一條適合周至縣情、科技含量較高、廣大村民又能接受的新路子,在周至縣經濟建設發展中做出龍頭企業和科技工作者應有的貢獻。
1.2有助于農業產業規范化經營
傳統農業生產一家一戶小規模分散經營,不利于生態農業的良性循環發展。在健全生態農業市場的基礎上,加強信息交流,使農業生產專業化與社會化服務相配套,與生態農業規范化所必需的信息、技術、資金、加工、包裝和銷售相適應。既提高農副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應變力,也能滿足廣大農戶脫貧致富的需要和對生態農業的生產技術、經營管理的需求。這就需要生態農業方面的龍頭企業和科教人員聯手并以滿腔熱情積極投身生態農業的科技推廣、示范工作。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吸收社會投資為手段,集中資金、優化內容、合理選點,突出農業科技工作的顯示度,全面促進生態農業產業化的進程。
1.3有助于旅游資源結構的改善
人文景觀需要自然景觀的陪襯,自然景觀更離不開人文景觀的烘托,悠久的歷史和歷代名人為周至造就和遺留下豐富多彩的人文資源,使這里留下幾多輝煌與不凡。周至縣旅游景點較多,主要有“天下第一福地”樓觀臺、有山勢雄偉的黑河森林公園、有隋文帝曾避暑過的仙游寺等,游客接待量逐年上升,從而使周至成為西安市旅游的重要縣區之一,加之十三朝古都西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楊凌現代農業的示范優勢,為周至發展旅游事業又添魅力。但是,人文景觀多、自然景觀少,看的多、玩的少,帶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生態農業旅游更是一個缺門,形成了周至旅游進一步發展的障礙。所以,盡快加強自然景觀資源、苗木花卉、蔬菜園藝和有機林果資源的開發,發展生態農業旅游已勢在必行。
2建設條件論證
2.1自然環境條件
項目區位于黑河上游沖積扇平原,南依秦嶺、北瀕渭水,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2~13℃,年均降雨量674mm,年日照1993.7h,無霜期為222~260d。境內有黑河、田浴河,南北流向其中。本區屬井渠雙灌區,土層深厚,土質肥沃,土壤含油沙量大,pH呈中性偏酸,有機質含量中等偏上,地下水資源豐富,水質純凈,無污染,灌區設施良好,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條件,最適應農作物、花卉植物生長。區域把獼猴桃、旅游、水、礦產四大支柱產業作為振興周至經濟的突破口,全面加快果林、養殖、蔬菜、刺繡、優質專用糧五大農副產品基地建設步伐,培育了“沿山旅游觀光帶,中部獼猴桃經濟林帶,沿渭蔬菜苗木花卉帶”三條特色經濟帶。
2.2基礎設施條件
項目所在地位于周至縣司竹鄉紅豐村,肖司公路西側,北通西寶公路南線、南接環山旅游公路,南臨樓觀臺、北連富仁鄉、西瀕黑河、東臨終南鎮。距周至縣城7km、距西寶高速公路20km,出入交通和周圍交通環境極其方便。土地資源十分廣闊,內部有南北、東西干道,生產經營方便;現有深井三眼,水塔一座,部分引水管道直接通地里,水電設施齊全。周圍群眾有傳統的苗木花卉繁育生產、特色經濟林果生產的習慣,并能較快的接受新生事物,學習新技術。與西安萬畝綠色獼猴桃基地近鄰,為周至原畜牧場用地,南北長1530m、東西寬510m,面積千余畝,略呈不規則寶葫蘆形,地形略有起伏,原有果園現已廢棄,整體為荒灘草地,周圍有獼猴桃、玉米等經濟作物種植。
2.3實施有利條件
(1)該項目建設符合國家西部關天經濟帶建設范疇,符合國家對農業投資方向和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政策,與陜西省建設生態農業基地合拍,與西安市實施“百萬牛羊工程”相吻合,是周至實施精品農業富民戰略的主要內容之一。
(2)實施方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建成了多處苗木繁育基地、經濟林果園,已形成了年產500萬株園林花卉苗木、5萬株珍稀實用性經濟苗木的生產能力,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生產和管理經驗。
(3)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的科研教學優勢、信息資源優勢、人才優勢、技術推廣優勢、產業示范優勢和楊凌示范區的區位優勢、農業信息網絡密集優勢,實行專家+公司+農戶的市場經營模式,有較強的駕馭市場的能力。
3項目技術方案
3.1性質定位
周至縣黑河高新農業生態示范園以楊凌農業示范區為依托,對現有立地條件及周圍環境進行合理的改造與利用,在充分保護自然環境與綠色資源的同時,融農、林、牧、副、漁五業于風景優美的生態園林之中,結合當地特有的自然及人文風貌,建設具有現代都市風情的全新概念的綠色高新生態示范場所,營造一座以反映現代科技、自然風貌、風土民情、人文景觀以及勞作生活的田園式生態農業示范園,融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與歷史文化于一體,使之成為進行科技示范、農業生產、觀光游憩、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
3.2功能分區
3.2.1四大生產展示區
①特色農業豐產示范區12hm2,以特種糧食作物如黑米、黑小麥、貢米、大豆等為生產方向,主要是培育良種、豐產試驗和示范觀摩。②林果牧草間作生產區10hm2,著重發展李子、櫻桃、山杏、扁桃、核桃等經濟果林,建密植矮化示范園以供參觀學習,同時提供優質、純正、無毒種苗和咨詢、培訓服務。③園林特色種苗繁育區8hm2,以色葉行道樹作為發展重點,如紅葉臭椿、紅葉合歡、黃金槐、金枝柳、金絲楸等,培養大規格苗木生產,也提供優質種條及繁育技術的培訓、推廣任務。④設施園藝栽培保護區3.5hm2,采用不同類型的溫室大棚,反季節生產名特優果品、蔬菜,周年生產時令花卉。
3.2.2四大觀光示范園
①良種牛羊養殖示范園6~8hm2,主要從事是良種繁育,分別集中養殖奶牛、肉牛和布爾山羊,形成集防疫、治療、配種、飼料加工、鮮奶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奶牛、肉牛、山羊養殖園。②生態農業典型模式園5hm2,這是立體開發和綜合飼養有機結合的生態農業經營模式,使生物與環境、生物種群內部以及農業生態系統與農業技術系統及農業經濟系統之間的能量轉化和物質循環效率得以不斷提高。③農工復合集約生態園7.2hm2,主要是農牧產品、蔬菜花卉加工,涉及有飼料加工、食品加工、蔬菜保鮮、花卉保鮮。④觀光農業休閑度假園8.5hm2,既安排水面垂釣、寵物觀賞和游樂場所,又修建一定數量的獨立家庭小農場,室外配備用戶自行設計花圃、菜園、藥圃,提供一個自耕自做、獨享其樂的小天地。
3.2.3一個管理服務中心
作為示范園的管理服務中心、咨詢培訓中心、展示銷售中心和信息網絡中心,面積7.8hm2,同時劃出一定面積作為貯藏間、庫房、車庫及商品交易。
3.3基礎設施
3.3.1生產展示區的灌溉系統
特色農業豐產示范區采用波涌灌溉技術,即把灌溉水斷續地按一定周期向灌溉溝(畦)供水,逐段濕潤土壤,直到水流推進到灌溉溝(畦)末端的一種節水型地面灌溉新技術。林果牧草間作生產區采用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園林特色種苗繁育區采用管道式噴灌系統。設施園藝栽培保護區除采用微灌系統之外,建普通鋼管塑料大棚30個,普通日光溫室20個,自動控制溫室2個。
3.3.2觀光示范園的基礎設施
①良種牛羊養殖示范園包括牛舍、羊舍各100間;飼料加工設備及其附屬配件、工具一套;擠奶設備及其附屬配件、工具一套;配種設備及其附屬配件、工具一套;糞便排污設備及其附屬配件、工具一套。②生態農業典型模式園包括禽畜圈舍、副業加工、沼氣池,化肥、農藥庫房。③農工復合集約生態園包括魚塘、藻類培養塘、牛場、豬場、雞鴨場;飼料廠、屠宰廠、肉類加工廠、食品加工廠、罐頭廠、奶制品廠;沼氣池、發電機組。④觀光農業休閑度假園包括觀賞寵物養殖交易中心;特色小別墅15套;游樂設施、特色運動器械。
3.3.3管理服務中心基礎設施包括二層綜合宿辦樓,展示交易中心,貯藏間、庫房、車庫。
4資金與效益
4.1投資概算
根據國家和陜西省有關生態農業觀光園建設的方針、政策和規定,結合項目所在地的立地條件和開發建設的實際情況,在充分利用現有設施、設備的基礎上,按照建設項目,分階段進行投資概算。生態農業示范園建設投資總額為1130.07萬元。按建設項目分類:①基礎設施建設投資758.00萬元,占投資總額的67.08%;②保護工程建設投資61.10萬元,占投資總額的5.40%;③服務設施建設投資247.00萬元,占投資總額的21.86%;④其他費用63.97萬元,占投資總額的5.66%。
4.2資金籌措
為了卓有成效地建設生態農業示范園,采取靈活多樣的經營方式和多渠道籌集資金的辦法,千方百計籌措開發資金。多年來,實施方采取多方籌集資金的辦法,保證了荒灘地的復墾和綠化,這一寶貴經驗是開發建設示范園資金籌措的重要途徑。同時,充分利用周至旅游勝地的優勢,示范園要擴大對外開放,軟件、硬件齊頭并進,積極改善投資環境,不失時機地吸引外資和社會集資,以加速示范園建設步伐。
4.3效益評價
農業觀光園的生態效益主要體現在綠化、美化、彩化、凈化、香化的“五化”特色,營造自然清新、優美宜人的生態景觀,改善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充當都市的邊緣綠化隔離帶,防治城郊環境污染,并以保證黑河水庫的水質為根本。這不僅是觀光園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自然環境保護的需要。經濟效益是農業觀光園生存的基礎,也是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提高收入的重要渠道。示范園開發建設后,各項設施全部營運,年收入564萬元,生產經營的稅后利潤按40%計算,其他稅后利潤按20%計算,則每年可實現利潤205.6萬元。反映資本金的獲利能力,資本金利潤率=利潤總額/資本金總額×100%=20.6%,投資回收期為4.86a。上述各項指標說明生態農業示范園投資效果是比較好的,基本符合國家投資回收期的期望值,同時也說明本方案是可行的。
5結語
我國對于生態農業的認識有別于西方國家。西方國家將生態農業定義為:生態上低輸入、自維持,富有經濟活力,在倫理、環境等方面易于為社會廣泛接受的小型農業。其產生與發展是應對環境污染、資源短缺的社會現狀。我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千差萬別,作為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農耕大國,有著延續數千年精耕細作的優良農作傳統和豐富經驗。我國生態農業是一種積極利用現代農業技術,促進生物和自然環境協調統一的一種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其綜合了傳統農業與石油農業的特點,技術密集型與勞動力密集型結合,重視有機肥使用,強調生態系統內部資源的深度開發,真正實現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協調發展。
2黃岡市生態農業發展的現狀
生態農業的基本目標是提高農業生產力及農業效益,實現農業產業化與可持續發展。通過合理投入,將現代農業技術與傳統農業有機結合,把生產要素科學組合,借助能量多層次綜合利用、物質循環及廢物資源化利用等綜合手段,促進農業生產率及資源利用率的提高,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2.1重視體現不同的區域特色
黃岡市立足資源優勢,突出農業特色,大力實施“三轉兩推(農產品加工轉化、農民受訓轉移、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特色農業產業化和新農村建設)”戰略,初步形成了以“一縣一特”為基礎的優質水稻、雙低油菜、速生豐產林、沿江水產和大別山南麓板栗等五大優勢產業帶,蔬菜、牛羊、三元豬、生態茶、中藥材、花生、小龍蝦、蠶桑、蛋雞和奶業等十大特色板塊。黃岡市下轄的浠水縣、武穴市、英山縣分別榮獲湖北省政府命名的“水產大縣”、“油菜大縣”和“茶葉大縣”。團風、麻城、浠水、蘄春、武穴、黃梅六縣(市)進入全省糧食大縣行列;浠水、武穴二縣(市)為全國雙低油菜板塊生產大縣;羅田縣為全國板栗第一縣;紅安花生居全省之冠;英山縣為全國名茶基地和無公害茶葉示范縣;蘄春縣是全國著名的藥市和中藥材之鄉;武穴、麻城、浠水三縣(市)進入國家生豬調出大縣行列;麻城市是全國秸稈養牛示范縣;黃梅縣是全國青蝦繁育基地和全省水產大縣。
2.2走綜合化的發展道路
黃岡市生態農業著眼于全面發展“大農業”,以“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發展原則來規劃、調整和優化現代農業產業化結構,走農村第一、二、三產業與農、林、牧、副、漁綜合化發展道路,使各類農業產業之間相互協調、匯聚合力,提高農業綜合效益。截至2012年底,黃岡市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204家,其中省級47家,國家級1家,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11個,構建了優質糧油、蔬菜、茶葉、桑蠶、中藥材、生豬、家禽、乳業、漁業、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等產業鏈,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黃岡地方特色、符合生態農業特點的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新路子。
2.3重視構建立體化的農業結構
發展多層次立體化的生態農業。一是優化種植業生態布局。黃岡市積極推進農業生產布局的調整,擴大兼具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經濟林木種植,重點水源保護區退耕還林、還湖、還濕地。目前黃岡市正在開展生態濕地工程建設,以保護與恢復濕地。二是理順畜禽養殖業區域布局。優化養殖業區域布局,大力發展生態養殖、規模養殖。三是大力發展生物、生態農業。通過集聚生物反應器、生物育種、生物農藥、生物肥料等高端產業,減輕農業環境壓力,提升農業整體效益。積極扶持發展生態農業產業,注重加強無公害、綠色、有機等“三品”基地建設。截至2012年底,黃岡市有效使用“三品”企業238家,品牌總數達575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471個、綠色食品90個、有機食品8個。通過合理的作業搭配和適宜的產業規模,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種自然資源,追求功能多樣化和合理的效益最大化,提高農業生產力,實現社會、經濟、生態效益的協調統一發展。
3黃岡市發展生態農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黃岡市生態農業起步晚、基礎差,整體發展水平與發達地區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3.1資源浪費嚴重,忽視生態效益
一是耕地面積逐漸減小。黃岡市地處湖北省東南部,面積1.74萬km2,總人口730萬。雖然地廣,但是地處山區,且人口眾多,人均耕地僅為0.053hm2。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的不斷擴張,耕地面積還將持續減小。二是水資源浪費嚴重。水資源有效利用率低于30%,僅為發達國家的一半。節水灌溉技術應用嚴重滯后,差距明顯。由于長期受“以糧為綱”的農業指導方針和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農業生產一味追求數量,許多地區在生態農業建設中仍舊強調高產出、高經濟收益,忽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對于農產品質量及食品安全的認識不足,農業生產中過度施用化肥引起土壤板結,不重視水土保持,土地沙漠化、鹽堿化嚴重,過度放牧、捕撈及亂伐森林等違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破壞行為屢禁不止。
3.2生態農業規模小,發展層次低
當前黃岡市發展以種植業為主的生態農業,采用以生物群落組合原理或“食物鏈”原理的生態農業模式,規模小,難以形成規?;a和經營,缺乏市場競爭力[3]。此外,在建設生態農業中認識不到位,僅將生態農業視為開展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一項措施,缺乏持續發展的統籌規劃。
3.3農業技術服務滯后,生態農業配套技術少
在多年的生態農業建設探索實踐中,黃岡市開發了許多具有縣域特色的生態農業模式,但遺憾的是值得推廣的生態農業配套技術少之又少。如在良種選育、有機農產品生產、節水灌溉、生物能源開發等方面的科技水平遠落后于發達地區;在綠色無公害果蔬生產方面,只強調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提倡施用農家肥,但沒有從更高的技術層面上形成系統的產品質量提高方法[4];在水土植被保護方面的技術水平也亟待提高。
3.4對生態農業投入不足,資金來源單一
黃岡市用于建設生態農業的資金來源于群眾自籌、金融融資以及政府投資等。政府雖然出臺了一系列對生態農業的優惠扶持政策,但是引資體制還很欠缺,資金來源單一。由于很多基礎科研實踐項目需要前期大量投入,僅依靠群眾自籌很難解決。此外,摒棄傳統的農業模式,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提高農機化作業水平也需要政府的大力引導與財政支持。
4黃岡市生態農業發展的對策
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的目標是“規?;⒍炕?、集約化與可持續”。針對黃岡市的實際情況,只有結合區域性的資源條件、經濟基礎、消費水平,通過定量化的優化組合,做好農業結構調整,采取多樣化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5]??傮w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4.1面向市場建設生態農業發展
生態農業要面向消費市場,靈活調整經營模式,積極制定促進農業良性運行的市場調節機制。合理調整種植業、養殖業結構,促進生態農業走高效集約化的發展道路。同時,要做到理性發展,在種植業、養殖業結構調整中要加強指導,著眼長遠利益制定發展規劃。面向市場建設生態經濟并不意味著一味迎合市場需求,要堅決避免一哄而上、重復布局,只有遵循生態系統結構多樣性的原理,才能提升生態農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6]。
4.2增強政府的服務功能
首先,政府要做好生態農業的規劃、引導與協調工作,在尊重市場經濟規律的前提下進行必要的指導與干預,增強生態農業系統結構的多元化、功能化與合理化,保障農業資源綜合開發的效益。其次,政府要提供發展生態農業必要的人力、物力資源,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消除制約生態農業發展的瓶頸,促進生態農業的快速發展。再次,加強環境監管與輿論引導,創造有利于生態農業發展的寬松外部環境,大力扶持生態環境建設,對已破壞的生態環境要盡快恢復。最后,加強生態農業示范市(縣)的建設,深入宣傳生態農業知識,摒棄掠奪式的生產經營方式,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4.3加快實用農業技術的推廣與轉化
生態農業是一種由現代農業技術裝備、系統工程研究方法、生態學原理等元素構成的新型農業模式。其發展壯大離不開實用生態農業技術的廣泛應用,但是目前黃岡市的實用農業技術應用率還遠低于發達地區,廣大農戶還在沿用千年不變的農作方式,不改變這種現狀,就無從談及構建現代生態農業。當前與生態農業建設密切相關、值得大力推廣的實用農業技術,如清潔生物能源開發、農業廢水分散治理及循環利用、生態復合肥料、綠色食品開發、廢棄地生態恢復等,政府應當盡快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鼓勵引導此類實用技術的推廣與轉化。
4.4加強生態農業基礎理論的研究
為解決南方水網地區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湖北省峒山村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基地通過化肥減施、綠色防控、稻蝦共作、林下養禽等關鍵技術,配套生態溝渠、濕地等工程,構建了“源頭消減+綜合種養+生態攔減”水體清潔型生態農業建設模式。利用“稻蝦互利共生”復合種養生態系統,實現水質改善、生態功能恢復和產品效益同步提高;“葡萄――草――雞”立體種養,有效控制病蟲害發生,減少農藥化肥使用,減少雜草96.8%;利用人工濕地水生植物對氮磷進行立體吸收和攔截作用。通過綜合種養,化肥用量下降30%以上,農藥用量下降70%以上。
針對西南丘陵地區水土流失、化肥農藥過量問題,重慶市二圣鎮集體村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基地集成節水、節肥、節藥技術,加強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農村清潔和生態涵養工程建設,構建了“生態田園+生態家園+生態涵養”的生態保育型生態農業建設模式。從坡頂到坡腰依次發展生態茶園、生態梨園、生態葡萄園及生態花園,配套灌溉管網、排水溝和緩沖塘,建立復合生態系統,采取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有效減少灌溉定額90%、化肥用量50%以上。通過依托山形山勢建設生物攔截及溝塘壩系統,實現農田生態涵養。生活垃圾采取“戶分類、村集中、鎮中轉、區處理”的鏈條式處理,生活污水厭氧發酵處理后進入小型人工濕地排放,人畜糞便采用三格式化糞池處理后作為有機肥,使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
針對華北平原區化肥、農藥投入強度高、種植單一化、地下水漏斗等突出問題,山東省齊河縣焦廟鎮周莊村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基地依托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社會化服務組織,構建了“種養結合化+生產標準化+生物多樣化”的集約化農區清潔生產型生態農業建設模式。推廣了小麥生產“八統一”和玉米生產“六配套”技術模式,農田秸稈深松還田為主、部分秸稈機械打捆回收利用、養殖糞便和食用菌廢棄物轉化成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開展作物間作、輪作,建設生態溝渠道路,種植水生植物和油葵、格?;ǖ雀鞣N蜜源植物以及速生楊,在凈化水體、美化環境和增加生物多樣性的同時,構建了生態林網體系,形成了基地溝渠路林相連的生態格局,成為了現代生態農業新景觀。實踐表明,基地畝均增產100公斤以上,灌溉用水及化肥、農藥用量均減少了10%,秸稈綜合利用率也達到了100%。
針對西北干旱區水資源短缺、“白色污染”問題,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古城村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基地構建了“農田綜合節水+地膜綜合利用+種植間作套作”的節水環保型生態農業建設模式。綜合應用膜下滴管、根區導灌等節水灌溉和壟膜溝灌、全膜溝播溝灌等節水栽培技術以及間作套作技術,發揮保墑、集雨、節水、增產等多重效用。應用地膜一膜多用覆蓋技術,減少地膜使用和殘留量。對回收地膜,采取高溫溶解鑄型,生產適宜城市供水、供暖等市政工程中使用的復合型井蓋。該模式使地膜殘留量明顯減少,廢舊地膜回收率達到85%以上,加厚地膜使用率達95%以上,產量平均增加6%左右。
關鍵詞:生態農業;都市型農業;技術路徑;馬鞍山市
中圖分類號 F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3-04-11-02
馬鞍山市農業定位為都市型生態農業生態。生態農業作為一種新型農業發展模式,是都市型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市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發展,農業受資源、環境的約束愈加突出,因此,大力倡導和發展生態農業成為一種必然的選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是有利于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倡導生態、綠色、低碳發展,提高資源利用率,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二是有利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三是有利于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生態宜居、興業富民、文明和諧的美好鄉村建設。
發展都市型生態農業,必須堅持生態循環、綠色低碳的發展理念,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市場競爭力和綜合效益為核心,以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廢棄物排放為重點,以培育發展生態型主導特色產業為紐帶,進一步理清發展重點和技術路徑。
1 生態型種植業
推廣農業標準化生產,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化工程,重點推廣病蟲害綜合防治和測土配方施肥、滴灌施肥、根外施肥等技術,推廣生物農藥、有機肥、控緩釋肥料、可降解地膜等新產品,降低面源污染,保護生態環境,切實提高農產品質量。到2017年,全市農藥、化肥使用量下降10%,化肥利用系數提高到0.6,產地監測合格率達98%,“三品”認證覆蓋率達80%。推廣秸稈粉碎還田,實施秸稈綜合利用,培肥地力。調整丘陵崗地作物結構,變對抗性種植為適應性種植,發展高效林果和“五早”(早花生、早玉米、早毛豆、早薯類、早瓜類)等旱地作物。推廣稻田養鴨(魚)、稻田套菇、稻蝦混養等高效種養模式,提高綜合效益。
2 生態型水產業
以河蟹為主,兼顧發展青蝦、龍蝦、鱖魚、塘鱧等地方名特優品種,全面推廣標準化水產生態養殖技術,努力提高單產、品質和質量。以大水面湖泊、河溝和宜漁稻田為重點,積極推廣蝦蟹混養、蟹鱖混養、蟹鱧蝦混養等高效生態養殖技術。到2017年,全市水產規模養殖比重達50%,生態養殖比重達85%,名特優水產品比重達60%以上,重大水生動物疫病得到有效預防和控制。依據生物生態位差和食物鏈關系,積極研究推廣具有生態循環特點的漁業模式,如稻田養殖、草基魚塘養殖、魚鴨(鵝)立體養殖、豬魚生態養殖等,控制水體富營養化,減少養殖自身污染,提高養殖效益。通過自然水系調控、生態養殖、河(湖)底清淤等措施,加強水域綜合治理,改善水體質量,使水質達到國家三類標準以上,充分滿足漁業生態、安全生產的要求。發展休閑漁業。
3 生態型畜牧業
以生態平衡和環境承載力為限,大力發展規模適度的生態特色畜牧業,優化區域布局,重點建設“兩區”(即博望區丹陽現代牧業優質高產奶牛養殖核心示范區、含山縣清溪蛋雞現代化養殖示范區),“五基地”(即大公圩沿圩堤生態畜禽養殖基地、丹陽生態畜禽養殖基地、和含北部規?;笄蒺B殖基地、含山林頭銅閘畜禽標準化養殖基地、畜禽產品加工基地)。推廣畜禽發酵床飼養技術和“養殖場+沼氣+果園(菜園、魚塘)”等生態系統(模式);積極創建標準化畜禽養殖示范場(小區),建立嚴格的環境影響評價和排污許可證制度,促進畜禽糞污無害化利用。到2017年,全市生豬、家禽規?;B殖比重達85%,建立標準化養殖示范場60個。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加強飼料、獸藥等投入品使用的監管,建立產品質量追溯和監測預警制度。推廣先進飼料配方技術,推廣環保型飼料、添加劑。推廣稻田養鴨、林間養雞等種養結合模式。發展草食性畜禽品種,推廣種草養殖模式,生產綠色畜禽產品。
4 生態型林業
加快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兼顧生態和經濟效益,著力發展以經果林、花卉苗木和竹業為主的“高效林業”。到2017年,全市建設經果林基地10 000hm2,重點發展桃、杏、葡萄、獼猴桃、石榴等5大樹種,適當發展櫻桃、草莓、薄殼山核桃、果桑、板栗等樹種;花卉苗木基地8 000hm2,重點發展鄉土樹種苗木、觀賞花卉、大規格綠化苗木種植和家庭盆景園藝栽培;筍材兩用林基地(雷竹等)1 000hm2。實施森林增長工程,建立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功能完備的森林生態網格體系,森林覆蓋率達21%。依托特色林業資源,發展以經果林、苗木花卉和森林公園為重點的生態休閑林業旅游。推行林間種植、林間養殖模式,促進資源循環高效利用。
5 生態型農產品加工業
以發展蔬菜、豆制品、乳制品、肉制品、油脂為重點,培育發展一批產業帶動力強、科技含量高、生態效益顯著的加工型龍頭企業,如黃池食品、蒙牛乳業、雨潤食品等。推動企業利用生物技術、工程技術等高新技術,對農產品及其初加工后的副產品、有機廢棄物進行系列開發、深度加工,擴大規模,不斷增值,在嚴格控制污染物產生和排放的同時,建立以生態型龍頭企業為依托的加工產業鏈條。采用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和工藝,推進清潔生產,變污染末端治理為生產全過程控制,實行“零”排放達標。引導生態型龍頭企業建立原料生產基地,實施源頭控制,創建綠色品牌。以生產要素為紐帶,科學規劃,優化布局,推進生態型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建設,整合、協調園區內企業能源、水、原料的配置關系,深入推進水資源、原材料多層次利用和循環使用,節能和能源重復利用,實現“三廢”控制與廢棄物綜合利用,促進產業優化升級。
6 生態型農村能源業
大力發展沼氣、太陽能和生物質能源等高效、安全、清潔可再生能源,優化農村能源結構,采用生物質氣化、沼氣發酵等技術,加快農業“三廢”(秸稈、糞便、垃圾)向“三料”(燃料、肥料、飼料)的轉化,促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秸稈氣化、秸稈固化成型,提高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水平。大力發展農村戶用沼氣,重點推廣如“豬-沼-果”、“豬-沼-魚”、“豬-沼-菜”等沼氣綜合利用模式,引導農村庭院經濟發展。以規?;笄蒺B殖場(小區)為載體,以畜禽糞便等有機廢棄物為原料,發展大中型沼氣工程。積極示范推廣太陽能日光溫室、太陽能熱水器和太陽能光伏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