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7 09:40:2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衛生資源的配置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醫療衛生資源的配置方式
醫療衛生資源,就是人類進行醫療、衛生、保健等活動中,耗用的社會資源,具有三個特點:一是有限性,即人們的需求和社會可提供的資源之間具有差距;二是選擇性,即醫療衛生資源的用途不同,使用時要考慮到機會成本;三是多樣性,要想提高民眾的健康水平,應該從醫療、保健、預防、環保、計劃生育等方面開展工作。
就目前而言,醫療衛生資源的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式:第一,市場機制,即個人或組織為了自身利益,而進行私人產品交易行為,在信息傳遞中,價格起到關鍵作用。只有保證市場的完全競爭性,才能夠保證配置工作的有效率。第二,政府機制,即政府將部分資源從私人部門轉移到公共部門,再由公共部門將資源分配到醫療衛生產業,具有強制性、無償性的特點。
二、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不合理的表現
(一)城鄉差距大
我國醫療衛生資源集中在大城市和大醫院,資源占比達到80%以上,而農村和社區的資源相對缺乏。城市居民少,但享受的資源多,占有量能夠達到農村的3倍,而且兩者的差距還在擴大。這種差距不僅表現在醫療機構、器械藥品的數量上,還表現在醫療人員和技術水平上。
(二)人力資源結構失衡
城市中,醫療工作人員充足甚至過剩,而在縣級以下基層則嚴重缺乏。受限于經濟社會的影響,一方面,醫學高校畢業生往往不愿在基層醫療單位工作;另一方面,經驗豐富、技能水平高的基層醫療人員,又會通過多種途徑流向城市。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人力資源結構的失衡現象。
(三)健康籌資不公平
世衛組織在2000年,利用經濟學中的垂直公平理論,對191個國家的健康籌資績效進行評估,結果顯示我國健康籌資非常不公平。在該理論下,認為經濟收入多的家庭,對健康事業的貢獻應該大,而經濟收入少的家庭貢獻相對較小。
三、從經濟學角度分析資源配置的化措施
(一)采用機會成本理論
在經濟學中,資源優化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將其應用在醫療衛生領域,就是對現有的各種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從而實現最高的健康價值,具體關系到醫療衛生資源的成本、收益等指標。
(二)加強農村衛生資源支持
對于政府部門而言,應該在農村衛生資源的支持上給予傾斜,具體包括財政支持、政策支持、衛生教育支持等。就目前而言,資源配置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農村對醫療衛生資源的需求大,但是獲得的資源少,由于衛生經費低于城市,因此會影響公共衛生安全。
(三)提供衛生服務產品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醫療衛生服務主要包括兩種類型:一是公共服務,屬于必備服務的行列,常見如疫情防控、醫療培訓等;二是私人服務,主要是針對具有醫療保障需求的人群,實施個體化的服務。對醫療衛生資源進行配置,首先應該分析服務的類型、性質、目的,分析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的醫療衛生需求,從而提供合適的服務。
(四)加強衛生防疫工作
在醫療衛生領域,預防為主一直是工作開展的重要原則,同時也能夠體現出衛生服務是否公平。近些年,SARS、手足口病等疫情的出現,暴露出我國衛生防疫體系的脆弱性,難以有效抑制疫情進展,因此造成嚴重的傳染。針對于此,政府應該改變輕預防、重醫療的理念,在資源配置上,優先開展衛生防疫機構的投入增加工作,尤其是解決基礎建設問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醫療衛生資源具有選擇性、有限性、多樣性的特點,目前資源配置主要包括市場機制、政府機制、第三部門機制、混合機制等。配置中存在的問題,體現在城鄉差距大、人力資源結構失衡、醫防比例失調、健康籌資不公平。對此,應該采用機會成本理論,加強農村衛生資源支持,提供衛生服務產品,加強衛生防疫工作。
參考文獻:
[1]康海媛,孫焱林.我國各省區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水平的比較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13,(11):41-43
[關鍵詞]基層衛生 人力資源配置 醫療衛生服務 新醫改
新醫改前夕,衛生資源配置的不合理性使得我國約70%的衛生資源集中在城市,其中優質資源又多集中在大中型醫院,公共衛生和城鄉基層醫療機構資源嚴重不足;約11%的行政村沒有村衛生室,加之服務能力低下,服務質量不高,農村和城市之間差距不斷加大,群眾不能方便可及的享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翱床‰y”和“看病貴”問題的日益凸顯,使得新醫改提上議程。新醫改方案要求大力發展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在這一建設過程中基層衛生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尤為重要。
一、我國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配置的回顧
衛生人力資源配置方面,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資源配置和城市相比存在著很大差距?!?009年我國衛生事業發展情況簡報》表明,從衛生人力資源數量上來看,2009年底,全國衛生人力總量預計達731萬人,其中:衛生人員數641萬人、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數90萬人。與上年比較,衛生人員增加24萬人,增長3.9%,然而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減少3萬人。2007年鄉村醫生總數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僅占4.08%,鄉村醫生衛生服務的效果和質量由此可知而知,因此,無論在衛生人力資源總量方面還是人員素質方面,我國農村衛生機構衛生服務人力資源均嚴重欠缺。
二、關于我國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性的原因分析
1.財政投入不足
我國基層衛生院屬于事業單位,雖然經費及時足額下撥,但衛生院還要承擔公共衛生及改善房屋、設備等方面進行常態投入等等?;镜尼t療服務條件難以改善等經濟因素導致鄉鎮衛生院服務功能弱化,衛生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差,使得醫務工作者待遇不高,工作積極性受挫,人才外流現象嚴重。
2.激勵政策缺位
鄉鎮衛生院普遍由于工作環境差,醫務人員待遇較低等原因,很難引進和留住人才,更難開展新的醫療服務項目,甚至原有的服務項目因為人員流失而被迫停止,遠不能滿足鄉鎮衛生院開展衛生服務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需要。對于基層衛生人力資源,政府未形成更加優惠的政策和有效的激勵措施,基層衛生人員工資微薄,甚至難以維持生計,這種現狀嚴重影響其工作積極性,進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才外流甚至轉行。
3.城鄉配置失衡
相對于城市醫療機構高層次人才集中、設施設備先進而言,我國鄉鎮基層衛生院基礎設施設備落后明顯,而且承擔著醫療、防保、健康教育等多項任務,業務多樣且工作繁雜。城鄉之間工作生活環境差別大,多數鄉鎮衛生院地處偏遠山區,經濟效益差,使得優秀衛生人才不愿到基層工作,現有的基層衛生人員由于發展空間狹窄、晉級晉職困難等因素不能安心工作,流失嚴重,更加重了城鄉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失衡的現狀,使得基層衛生院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的情況更加惡化。
三、對基層衛生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的建議
1.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
在物質激勵方面,應健全基層人力資源的薪酬體系,在基層衛生院低質量的服務環境中應該加大物質激勵,保證其生活需求,也可以吸引更多人才到基層中去。在精神激勵方面,要創造惜才、護才的良好環境,尊重人才,使其獲得事業上的成就感,自身價值實現與否也是人才流失的一個重要因素,可以采取職稱、工資、福利待遇方面的傾斜政策在物質和精神上建立長效激勵機制以留住基層衛生人才。
2.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動通道
各級衛生部門在使用和選拔人才時應注重選拔農村基層人才,應當允許有一定基層工作經驗的人才向城市流動。政府應當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以監督城市醫院優先考慮來自基層的衛生人才,有過基層工作經歷的人才,在技術上能得到全面的鍛煉,基礎夯實,且工作責任心高,這些優勢是城市醫院自己培養的人才難以具備的,這種做法既有利于吸引人才投身鄉鎮衛生院,也有利于城市有效改變人才知識結構,拓寬人才來源渠道。
3.增加財政投入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政府需要加大對基層衛生院人力資源的投資,逐步建立鄉鎮基層衛生院在編人員薪酬福利的保障機制。需加大財政投資以保證基層衛生院的基本建設和人才培養保證鄉鎮衛生院的正常人員經費,為鄉鎮衛生院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提供先決條件。財政的投入應該有著制度化的安排和保障,在長期來看,應該隨著財力的不斷增長同比遞增。
要積極探索并完善基層衛生院人才培訓引進和用人的激勵機制,暢通人才進出渠道,制定落實優惠政策,加大衛生財政投入,營造良好待遇制度留人的氛圍,才能最終有效解決鄉鎮衛生院人力資源配置失衡的問題,實現我國基層衛生事業的高速發展。一支高質量、高效率的基層衛生人員隊伍也是緩解我國“看病難”“看病貴”現象的關鍵,更是新醫改得以全面落實的有力保證。
參考文獻:
[1]程曉明:衛生經濟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
[2]韓俊 羅丹:中國農村衛生調查[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7
[3]國研中心課題組.對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評價與建議[J].中國發展評論,2005(1)
關鍵詞:雙流縣基層衛生資源配置鄉鎮衛生院
一、資料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文實地調查成都市雙流縣24個鎮(區)衛生院人力物力財力資源配置情況,同時參考四川省及全國相應衛生資源配置指標,研究物力財力資源配置,本文主要報道調查的24個鎮(區)中的18個鄉鎮衛生院的情況。
成都市雙流是中西部第一強縣,其位于巴蜀盆地中成都平原腹地,三面環繞成都,縣城距成都市區10公里,幅員面積1029平方公里,轄6個街道18個鎮,93萬余人。2012年全國百強縣排名第18位。2011年12月20日,雙流縣被正式授予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距縣城2公里,開通國際國內航線160余條。
2.研究方法
本次主要采用調查法,設計發放了《基層衛生資源配置調查問卷:醫院卷》、《基層衛生資源配置調查問卷:醫生卷》、《基層衛生資源配置調查問卷:護士卷》三份調查問卷,實地調查成都市雙流縣18家衛生院的衛生資源配置現狀。
3.研究內容
物力:雙流縣衛生院3級設備配置率,每千人口床位數
財力:雙流縣衛生院實施的工資制度,衛生院每年接受的上級財政補助金額
4.統計分析
采用spass系統對數據進行分析。
二、物力資源配置現狀及其存在問題
1.每千人口床位數
表1 雙流縣衛生院每千人口床位數
由表1可知,從每千人口床位數來看,除了正興鎮衛生院低于農村每千人口床位數標準外,其余各鎮衛生院均高于農村每千人口床位數,而萬安鎮衛生院每千人口床位數則達到了3.81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鄉鎮衛生院本來病人人數少,衛生資源配置浪費嚴重。雙流縣作為成都天府新區建設的重點,在各硬件資源配置上,都得到了優先配置的權力,而硬件資源上去了,相應的軟件資源(醫生素質),不隨之提高,病人不會愿意來鄉鎮衛生院看病,長此以往,將會造成衛生資源配置浪費,因此,需要雙流縣政府加大在招聘人才上的投入,讓衛生資源硬件設施得到充分發揮。
2.雙流縣衛生院3級設備配置率
根據表2顯示,在雙流縣鄉鎮衛生院中,一級設備配備率均為100%,而二級設備配備率均在90%以上,三級設備配備率也較高。但是鄉鎮衛生院就醫人數不多,這必將導致大量醫療設備的閑置,購買和維護醫療設備的經費龐大,使鄉鎮衛生院物力財力資源很大部分被浪費,衛生資源利用不合理,分配不均衡,是鄉鎮衛生院資源配置中存在的較大問題。
三、財力資源配置現狀及其存在問題
圖4 雙流縣衛生院工資制度圖表
表5 雙流縣6個衛生院工資制度以及接受各級行政補助金額
據表5可知,雙流縣各個衛生院接受財政補貼的程度不同。而據表4顯示,雙流縣衛生院98.4%的衛生院都實行績效工資制度,而像籍田鎮醫生素質較高,而病人數則少,籍田鎮衛生院每年接受各級行政補助金額僅為48萬,醫院又實行績效工資制度,長此以往,無疑將造成高級醫務人員的流失。
四、建議
1.發揮政府作用,提高政府對各個鄉鎮衛生院的財政補助
各個鄉鎮衛生院資源配置差異較大,需要政府的協調控制。各村衛生室醫療資源配置缺乏,政府應加強宏觀調控,注重醫療衛生資源的質量,切實改善鄉鎮居民的醫療衛生條件。政府應當采取強有力的經濟手段,加強對籍田鎮中心醫院的財政補助,防止高職稱醫護人員的流失。政府在運用經濟手段的同時運用行政手段加強管理,不僅要通過衛生院上報上一年接待病人的人頭數,采取預付制,對鄉鎮衛生院還要進行差別補貼,并通過不定期抽查,確保每筆錢用到實處;還需要通過對每個鄉鎮衛生院的硬件設施需求進行調查,提高部分鄉鎮衛生院的硬件設施,如興隆鎮、煎茶鎮、白沙鎮。并對各部分的補助進行分類,確保每筆錢用到了需要的領域,減少對床位數等醫院硬件設施的補助,提高對高級醫護人員的補助,以吸引更多的人才,通過政府的宏觀調控來均衡衛生資源在各鄉鎮衛生院之間的配置。
2.建立完善的三級醫療服務體系
政府加強管理 建立完善三級醫療服務體系,健全鄉鎮衛生院的醫保報賬制度,鼓勵鄉鎮居民來鄉鎮衛生院看病,切實落實衛生院的術后恢復、大病療養、重病照顧功能。
參考文獻:
[1]敬媛媛,李幼平,方銳等.成都市鄉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力資源配置現狀調查――三圈七院六站預調查報告之二[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8.
[2]李家偉,趙薇等.四川省天府新區醫療衛生資源優化配置研究[J].醫藥前言,2012(16).
[3]朱晨姝.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中的公平與效率[J].山東大學,2010.
【關鍵詞】衛生資源配置;綜合評價;秩和比法;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649-01
衛生資源既屬于社會資源又是經濟資源,是衛生部門為社會及人群提供衛生服務的基礎,包括衛生人力資源、衛生物力資源、衛生財力資源和衛生信息資源等[1]。如何合理分配與有效利用衛生資源,從而提高其合理性、公平性和有效性是當前共同關心的問題。隨著經濟持續增長,中國的衛生投資增加,衛生資源總量與需求量飛速增長,有限的衛生資源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衛生保健需求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優化衛生資源的配置結構,提高衛生資源的利用率,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衛生保健需求。為此,本文在借鑒既有研究基礎上,對天津市2000年至2009年衛生資源利用總體發展情況作一初步分析,以期為衛生管理部門制定決策提供依據。
1 資料來源
本文所使用的原始數據均來源于2001~2010年《天津統計年鑒》和衛生系統官方網站公布數據。
2 研究方法
2.1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本文借鑒郭塨等[2]研究制定的衛生事業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中衛生資源利用情況評價分量表(表1),對天津市的衛生資源利用情況的發展趨勢做一分析。
2.2排序和分檔
采用秩和比法[2-3](RSR),利用綜合評價模型計算出各年份的綜合評價指數,對各年份的衛生資源利用情況做一排序和分組。
2.3統計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SPSS16.0統計軟件包進行,假設檢驗水準α=0.05.
3 結果
3.1 計算RSR并排序
從統計年鑒中摘錄原始數據,整理后對各指標進行排序,計算秩和比,并據此對2000~2009年天津市衛生資源利用情況做一排序,結果見表2。根據加權秩和比(RSRw)做出十年來衛生資源利用情況的趨勢圖(圖1),從圖中看出,2000~2003年的衛生資源利用情況小幅波動,2003年之后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作者采用同樣地方法對十年間的衛生資源配置情況做一分析,配置情況排序如表2最后一列所示,2008、2009兩年資源利用和配置情況均較優,分列1、2位。2007年的利用情況較靠前,而配置欠佳,2003年的配置較落后,利用情況較優,詳見表2。
4 討論
衛生資源是衛生部門為社會及人民群眾提供衛生服務的基礎,是開展衛生服務活動的基本條件。衛生資源的公平合理分配及有效利用對于衛生事業持續健康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5]。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十年來天津市衛生資源總體利用情況發展良好,特別是2003年以來上升趨勢明顯。分檔結果提示,將該10年最終劃分為3個發展水平,較好的是2007~2009年,其次是2004~2006年,較差的是2000~2003年。與衛生資源配置情況相對照,發現利用與配置水平的順次并不一致,出現交叉,以2002年和2003年最為顯著。從排序可以粗略的看出,2007年以后,配置與利用均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衛生資源的利用情況僅僅是衛生事業發展的一個方面,如需要對十年來的衛生工作狀況進行綜合評價還需要在資源配置的基礎上,綜合資源利用情況和衛生服務效果兩個維度的發展狀況。只有在公平、合理配置基礎上,創新模式,不斷提高利用效率,保證服務效果才能真正發揮衛生資源的社會效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衛生保健需求[6]。
參考文獻:
[1] 何寧,辛怡.天津市衛生資源配置狀況及公平性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0,26(3):174-176.
[2] 郭塨,孫振球,郭海,等.湖南省1999~2008年衛生事業發展的綜合評價[J].中國衛生統計,2012,29(4):546-547.
[3] 丁國武,韓雪梅,王槐,等.應用加權秩和比法評價定西市7個縣區衛生資源配置[J].中國衛生統計,2011,28(4):433-434。
[4] 田鳳調.RSR中的分檔問題[J].中國衛生統計,1993,10(2):26-28
【關鍵詞】中醫;人力資源;公平性;基尼系數;泰爾指數
衛生資源的配置是指一個國家或者區域將籌集到的衛生資源在不同衛生行業或者部門內進行分配和轉移[1]。衛生資源包括衛生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諸多方面,這些資源的配置方式會很大程度地影響資源發揮作用的程度。早在2008年,世界衛生報告[2]就強調了衛生資源配置公平性的重要性。衛生資源配置的分布情況直接決定了人民群眾能否快捷便利高效地享受到其應有的健康權利。中醫藥在我國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中醫以其“簡、便、驗、廉”的特征深得老百姓的喜愛。特別是近幾年,在國家各項政策的推動下,中醫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居民對中醫服務的需求量也在快速增長[3]。目前衛生領域內對資源配置公平性的評價研究較為常見,史生學、姚云等[4-5]對國家、省、市等層面的衛生資源配置公平性進行了研究,但針對中醫資源配置公平性的研究相對較少。中醫服務區別于借助大型設備和各項檢查輔助的現代西醫服務,其更加注重“人”的技能和經驗等因素,中醫類衛生服務人員分布的公平性直接影響居民對中醫藥服務的利用,中醫人力資源是中醫藥發展的關鍵因素,中醫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是推動區域間中醫藥事業公平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探討我國2012年中醫人力資源配置的公平性問題,并從中發現問題,為中醫人力資源配置提供政策建議。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中醫類醫院包括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民族醫院,是我國提供完善可靠中醫醫療服務的主力軍,其人力資源分布狀況很大程度上代表我國中醫人力資源的分布。考慮到數據可獲得性和研究的可行性,本文選擇我國中醫類醫院內中醫人力資源分布為研究對象。數據資料來源于2013年《中國中醫藥年鑒》,具體包括我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2012年中醫類醫院中中醫類執業醫師(含執業助理醫師)、中藥師以及護士等中醫人力資源情況。各地區同年人口數據來自于2013年《中國統計年鑒》。同時,本文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理位置和經濟狀況等,將我國分為三大地區:東部地區(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中部地區(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西部地區(廣西、內蒙古、四川、重慶、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進行區域之間中醫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的比較研究。
1.2研究方法
運用衛生領域評價公平性的常用方法———洛倫茲曲線與基尼系數、泰爾指數,對2012年我國中醫執業(助理)醫師、中藥師和護士三個基本指標進行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分析。
1.2.1洛倫茲曲線與基尼系數
洛倫茲曲線是經濟學里用來反映社會收入分配或者財產分配公平程度的曲線?,F在也廣泛用于衛生領域資源配置公平性的研究中。以人口或者面積累計比為橫坐標,以資源累計比為縱坐標繪制的曲線即為洛倫茲曲線。在曲線圖中對角線為絕對公平線,洛倫茲曲線越靠近絕對公平線,則資源配置越公平。基尼系數是根據洛倫茲曲線計算出的反映資源配置公平性的統計指標。它等于絕對公平線與洛倫茲曲線圍成的面積與絕對公平線下的直角三角形面積之比。
1.2.2泰爾指數
泰爾指數也是衡量研究要素在各地區間分布差異的指標之一,泰爾指數越大說明差異越大,反之說明差異越小。而且,泰爾指數的總體差異可以分解為地區間差異和地區內差異。泰爾指數分解之后可以計算各部分差異對于總泰爾指數的貢獻率,從而找出影響公平變動的原因[6]。
2結果
2.1人口公平性的一般描述分析
按每萬人的資源擁有量來看,全國31個省區市中醫類醫院內中醫人力資源配置存在一定的差別。各項指標的描述性分析見表1。結果顯示,中藥師在總量上面明顯低于中醫執業醫師和護士,三項指標中每萬人均資源占有量最大的省份比最低的省份均高5倍左右。中醫類醫院護士的差距最大,最高的城市北京萬人均護士3.61人,是最低的6.56倍。
2.2洛倫茲曲線和基尼系數分析
三項指標的洛倫茲曲線見圖1。圖1顯示,護士、中藥師、中醫執業醫師三條洛倫茲曲線都比較靠近絕對公平線,其中中藥師分布線相對距離絕對公平線最遠。根據基尼系數計算公式,計算得到三項指標的基尼系數,見表2??傮w上看全國各省區市之間中醫類醫院內中醫人力資源配置的基尼系數都在0.1以內,處于最佳公平狀態。
2.3泰爾指數分析
從總泰爾指數可以看出,護士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最好,中醫執業醫師其次,中藥師最差。此結論與基尼系數得出的結論一致。按地區分泰爾指數三項指標中都是中部地區的最低,且遠低于全國總體水平,可見中部地區資源配置公平性優于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在東部和西部地區中醫人力資源分布的較為集中。
3討論
3.1我國中醫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較好,但總量不足
利用洛倫茲曲線、基尼系數、泰爾指數分析得出結果都顯示,我國各省區市的中醫人力資源配置在公平性上表現較好,基尼系數遠低于0.3這個最佳公平指標,泰爾指數也都小于0.1。三項指標中,中藥師的配置公平性相對最差,基尼系數和泰爾指數均大于其他兩項指標。此結論與其他全國層面研究中一般衛生資源配置公平性[7]得出的結論一致。但我國大多數醫院主要提供以西方醫學為主的現代醫療服務。與一般衛生人力資源相比,中醫人力資源的總量上仍相對匱乏。每萬人平均中醫執業醫師、中藥師、護士的數量不及普通醫護人員數量的1/10[8],這樣的數量不利于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3]。當正規途徑的中醫資源無法滿足居民需要時,就會衍生許多問題,例如,會導致一些不合規范,沒有實力和資質的中醫診所或者中醫“專家”出現,給居民的生命財產造成損失;有資質、有名醫的中醫院由于服務量過大造成服務質量下降,甚至導致中醫藥在居民心目中的效果和地位的下降等?,F階段發展中,中醫藥有關人力資源配置的首要問題就是解決總量問題。應采取高等教育與師承教育并重的方式,對于高等院校中醫藥專業給予政策與財力的雙支持,同時鼓勵中醫大師傳承自己的技藝,加快規范師承中醫人員合法化的建設。在總量問題得到重視和解決的同時,仍應關注配置的公平性。
3.2地區內差異是中醫現存人力資源配置不公平的主要原因
一般認為,我國東部地區省份自然環境相對較好,經濟條件好,財政收入高,資源充足;西部地區相對自然環境惡劣,資金緊缺,資源匱乏。但是從各地區泰爾指數來看,在經濟與自然環境沒有顯著特征的中部地區公平性優于東部和西部地區。從泰爾指數貢獻率來看,地區內貢獻率遠高于地區間貢獻率,即在中醫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整體良好的情況下,僅存的不公平現象主要是由于資源在各個地區內部配置的不公所產生,和各地區本身的特點聯系較小。所以,我國東中西部地區之間的地理位置、經濟條件等因素對于中醫人力資源公平性影響較小,公平性改善還是應該從各區域內部著手,從本研究數據來看,東部和西部地區應該尤為注意。
3.3衛生資源公平性評價指標的選擇與局限
衛生領域常用的評價公平性的指標很多,諸如差別指數、基尼系數、泰爾指數等?;嵯禂抵荒芊从逞芯繉ο蟮目傮w公平性。使用基尼系數研究某幾個區域資源配置公平時,會掩蓋該區域內子區域之間資源配置不公的現象,從而得到公平的假象。而泰爾指數是針對研究要素在各地區之間分布的差異大小,同時能夠被分解成地區內與地區間差異,通過計算其貢獻率找到引起公平變動的原因。所以本文結合基尼系數和泰爾指數兩種方法,互補地進行中醫人力資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具有較高的可靠性。
參考文獻
[1]程曉明.衛生經濟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3]趙新平,李文華,黃斌,等.上海市社區中醫藥服務能力分析[J].上海醫藥,2014(2):20-24.
[4]史生學,楊洋.泰爾指數在社區衛生資源配置均等情況研究中的應用[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2(7):7-8.
[5]姚云,侯萬里,盧祖洵,等.湖北省城市社區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010,29(4):37-39.
[6]張子武,陳文,潘驚萍,等.四川省衛生資源公平性研究[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4,31(5):357-359.
[7]郭海強,左天明,丁海龍,等.基于基尼系數的全國衛生資源配置公平性研究[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1,27(4):241-243.
目的運用經典計量經濟學模型,從宏觀上對我國衛生資源的人力、物力、財力三方面進行預測和分析,進一步了解我國衛生資源發展與我國人口、國內生產總值(GDP)發展的直接、間接關系,探索資源配置中的經濟結構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方法利用1987~2007年時間序列數據構建起衛生資源配置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聯立方程模型,進行預測和結構分析。結果利用經典計量經濟學聯立方程模型進行預測,其平均相對誤差分別為0·0243、0·0195、0·0175,判定系數R2分別為0·8153、0·9937、0·9943,衛生總費用相對于GDP發展的彈性系數為1·08。
結論
我國衛生資源配置的發展特征為:
(1)我國衛生機構床位數、衛生技術人員數、衛生總費用與人口、GDP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性;
(2)我國目前衛生資源仍然處在規模遞增階段,并呈現出良性增長趨勢;
(3)我國衛生資源配置的穩定增長期將繼續延伸,人力、物力、財力的穩步增長,將直接關系到衛生產業未來的可持續增長;
(4)衛生總費用與POP、GDP的相關系數R2最大,說明衛生經費的逐年增長是衛生資源良性發展的關鍵和保障。
【關鍵詞】衛生資源配置經典計量經濟學模型經濟結構分析
衛生資源配置的合理性決定衛生服務有效性和公平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衛生資源配置問題顯得尤為重要。科學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衛生資源,進一步優化衛生資源配置,促進衛生事業與社會經濟和諧發展,是我國及世界各國一直致力研究的方向〔1-3〕。本研究旨在運用經典計量經濟學模型,從宏觀上對我國衛生資源配置狀況進行預測、分析,重點通過模型的經濟結構分析,進一步了解我國衛生資源發展與我國人口、國內生產總值(GDP)發展的直接、間接關系,探索資源配置中的經濟結構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資料來源1987~2007年全國衛生機構床位數、衛生技術人員數、衛生總費用數據來源于2008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鑒》(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編),其中部分衛生經費的數據來源于相應年份的《全國衛生財務年報資料》(中國衛生部內部資料);1987~2007年全國總人口數據來源于2008年《中國人口統計年鑒》(國家統計局編);1987~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數據來源于2008年《中國財政統計年鑒》(國家統計局編),其中部分資料來源于2004年《世界銀行世界發展指標數據》。
變量的選擇
1·內生變量的選擇根據本研究的目的,分別選取衛生資源配置中衛生人力資源、衛生物力資源、衛生財力資源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三個指標:衛生技術人員數(HW)、衛生機構床位數(BED)、衛生總費用(THE)作為內生變量。
2·外生變量的選擇依據國際慣例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兩個社會經濟指標:總人口數(POP)和國內生產總值作為外生變量。
建立衛生資源配置的經典計量經濟學模型〔4-8〕
1·模型結構式的建立為了更好地反映出研究因素之間的錯綜復雜的直接、間接關系,根據我國的經濟體制和現有資料,建立起我國衛生資源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相互關系的聯立方程組模型,見式(1)、(2)、(3)BED=α0+α1lnGDP+α2lnPOP+u1(1)HW=β0+β1lnPOP+β2BED+u2(2)lnTHE=γ0+γ1lnGDP+γ2HW+u3(3)其中,α0、α1、α2、β0、β1、β2、γ0、γ1、γ2為待定參數,BED代表床位數(萬張),HW代表衛生技術人員數(萬人),THE代表衛生總費用(億元),GDP代表國內生產總值(億元),POP代表人口數(萬人),u1、u2、u3、是隨機擾動項,取自然對數是為了取得內生變量與外生變量之間的線性關系,并且消除可能存在的異方差。
2·模型參數推算和結果模型的識別可通過對擬訂模型的結構式進行,也可從模型的簡化式進行,本研究選擇模型結構式的識別,模型結構式的識別要從階條件和秩條件兩方面來識別,該聯立方程從階條件和秩條件都是恰好識別的。
所以對模型采用加權最小二乘法(WLS)進行參數估計,將WLS估計結果代入結構式可得式(4)、(5)、(6),由于篇幅所限,識別和估計過程從略。
BED=135·9457+33·8032lnGDP-15·9750lnPOP
(1·2604)(1·6503)(-0·5940)(4)
R2=0·8153,AdjR2=0·8048,DW=1·3824;HW=-205·4886+32·6710lnPOP+0·6702BED
(-18·0415)(16·3321)(10·5966)(5)
R2=0·9937,AdjR2=0·9930,DW=1·8510lnTHE=-4·3916+1·0765lnGDP+0·0009HW
(-20·2447)(10·7316)(0·3558)(6)
R2=0·9943,AdjR2=0·9936,DW=2·0279
回歸方程式下面的括號內數值表示各自系數的t值,R2為決定系數、AdjR2為修正決定系數、DW為杜賓h統計量。
從Eviews回歸結果看,第一個方程模型DW值不很理想,可以認為序列相關不很顯著,第二個模型和第三個模型DW值較理想,方程效果非常好,序列顯著性極高。但從統計檢驗和計量經濟學檢驗來看,回歸系數為正,分別為:33·8032、32·6710、1·0765,有統計學意義,判定系數R2分別為0·8153、0·9937、0·9943,表明模型的擬合優度良好,方程的總體效果都比較顯著。
3·模型的檢驗利用Eviews5·0軟件對結構式的擬合結果見圖1~4。
模型的擬合最終要通過檢驗,檢驗主要進行樣本期模擬檢驗和樣本期外檢驗。樣本期檢驗常用均方百分比誤差(RMS)表示,其反映了內生變量的擬合優度。
樣本期檢驗三組數據RMS最大為0·0288,平均RMS為0·0207。平均相對誤差(RE)分別為0·0243,0·0195,0·0175,可見樣本期預測結果較好。將2008年的GDP和POP數據代入簡化式進行樣本期外檢驗,衛生技術人員預測相對誤差為0·0275(預測值為463·0782),衛生機構床位數預測相對誤差為0·0314(預測值為350·1805),衛生總費用預測相對誤差為0·0074(預測值為14754·39),樣本期外檢驗結果也較好。
擬合的優度主要是通過判定系數(R2)來檢驗的,R2反映回歸方程中解釋變量的解釋力,越高說明解釋力越強,實測值和回歸直線的符合程度越高。本研究中,方程(4)的R2最小,為0·8153,大于0·80,說明方程(4)擬合優度良好;方程(5)、方程(6)的R2分別為0·9937和0·9943,均接近1,說明方程(5)、(6)的擬合優度極佳。
我國衛生資源配置動向論析1·我國衛生資源配置的經濟結構分析本文主要采用相關分析法和彈性分析法分析探討我國衛生資源配置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其具體分析結果如下:
(1)我國衛生機構床位數、衛生技術人員數、衛生總費用與人口、GDP之間存在顯著線性關系,且呈較明顯的正相關性。
(2)1987~2007年我國整個衛生資源仍然處在規模遞增階段,且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呈現出相應的良性增長趨勢。
(3)我國衛生資源配置的穩定增長期將持續延伸,人力、物力、財力的穩步增長,將直接關系到衛生產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4)衛生總費用與POP、GDP的決定系數R2最大,說明衛生經費的逐年增長是衛生資源與社會經濟健康和諧發展的關鍵和保障。
(5)從模型結果計算出的1987~2007年我國衛生總費用相對于GDP的平均彈性系數為1·08,彈性系數大于1,也就是說,GDP每增長1·01%,衛生總費用增長1·08%,衛生總費用的增長略高于國民經濟的增長,這與1994年Newhouse使用OECD的數據進行橫向、縱向和時間序列的研究相一致〔9〕,也與我國衛生費用的增長高于國民收入的增長要求相一致〔10〕。
2·模型的宏觀預測根據模型結果,對我國“十一五”末2010年、“十二五”末2015年、“十三五”末2020年分別做期外預測,預測結果:衛生機構床位數預測值分別為388·4944萬張、406·8788萬張、425·2632萬張;衛生技術人員數預測值分別為483·0935萬人、493·0499萬人、507·7197萬人;衛生總費用預測值分別為14754·39億元、21715·90億元、32299·88億元。
預測結果顯示,至2010年我國衛生總費用將達到14754·39億元,意味著“十一五”后3年政府將增加衛生投入約4266·39億元;“十二五”期間、“十三五”期間政府將增加的衛生投入累計總量分別約為:6961·51億元和10583·98億元,足以顯示我國衛生投入長期不足的現狀。
經典計量經濟學模型是一種回歸模型,它是以變量間關系為依據,得到的是變量的長期關系,這種關系在短期內可認為是不變的,因此可通過模型對我國衛生資源的人、財、物三方面做出宏觀預測,但是預測不等計劃,只是提供一個趨勢和參考。
結論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我國衛生投入長期不足是衛生資源配置的首要經濟結構問題,衛生經費的逐年增長是衛生資源與社會經濟健康和諧發展的關鍵和保障,只有將增加衛生投入作為一項長遠政策,長期實施才能保證和促進我國衛生事業與社會經濟同步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魏穎,杜樂勛.衛生經濟學與衛生經濟管理.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133.
2.胡善聯主編.衛生經濟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104-108.
3.張曉炯.計量經濟學基礎.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4.王世英.對恰好識別和過度識別的看法.新疆大學學報,1997,1(3):87.
5.陳峰.醫用多元統計分析方法.中國統計出版社,2001.
關鍵詞:醫療衛生;市場化;改革
中圖分類號:K82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27—0061—02
一、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市場化改革趨向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反而造成了人民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的社會問題
一是市場化改革趨向導致城鄉衛生資源配置非均等化,降低了醫療服務的公平性。衛生資源不同于一般資源,由于它與人們的生命與健康密切相關,在配置衛生資源時,必須堅持公平性原則。按照公平性原則,衛生資源的配置必須根據衛生服務的“需要”,“需要”多的地方多配置,“需要”少的地方少配置。然而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醫療衛生領域中引入市場化改革,由此導致的結果是:在資源優勢的引導下,先進的醫療器械和高水平的醫務工作者大都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型著名醫院。農村衛生資源卻嚴重不足,尤其是鄉村兩級,底子薄、技術水平低,政府投入少,加上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民對醫療衛生服務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低,很難進行衛生資源量上的擴張,也無力購置大型高新技術醫療設備。衛生技術人員普遍存在學歷低、職稱低、技術低等“三低”現象,這導致農民得了大病只能到附近的大城市治療,不僅加重了農民的負擔,也加劇了城市醫院的緊張狀況。
二是群眾“看病難、看病貴”成為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坝捎谛l生保健服務的消費需求具有隨機性和個體差異性,以及經濟負擔能力的差別性這些特點,客觀上要求衛生服務費用不能完全由個人負擔,而應由個人和社會共同負擔,以維護公民的基本健康權利,這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目前不宜全盤“市場化”的最主要的原因”[1]。衛生工作做得越好,發病率越低,而醫療單位的收入就越少,這就決定了醫療衛生部門不應以盈利為目的,也不能僅僅依靠經濟手段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醫療衛生作為一種生活必需品,其勞務價格雖然也受供求關系調節,但作用小,患者患了大病、急癥,不論價格高低,均渴望求醫治病。由此出現了一系列問題:醫療費用上漲迅速,社會負擔和個人負擔加重,并嚴重影響到醫療服務的公平和效率,使“看病難、看病貴”成為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
二、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市場化改革趨向,雖然遵循了市場經濟的普遍規律,但卻沒有充分重視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規律和公平原則
首先,醫療衛生事業市場化趨向導致一系列問題的出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條在于,只將市場經濟的普遍規律簡單機械地搬到醫療衛生部門,忽視了醫療衛生工作的特殊性?!搬t療衛生事業的改革和發展,除必須遵循市場經濟的普遍規律運行外,還必須探索并遵循衛生市場自身的特殊規律,這些規律是由衛生工作的特殊性決定的”[2]。唯物辯證法認為,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學地認識事物的基礎,是解決矛盾的前提。醫療衛生市場是一個特殊市場,在這個市場中,既要遵循價值規律,又要尊重其本身的特殊規律,不能照搬工商企業的做法。只有將市場調節和加強政府宏觀調控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實現醫療服務市場的正常運行。市場化的經濟運作體制,可以實現社會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這也是中國醫療體制改革確定其市場化方向的原因所在。但是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單純依靠市場調節是不行的。市場并不能實現供給與需求的平衡。市場化的運作在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的同時,也出現了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的現象,有失公平性,并且還會出現醫療資源嚴重浪費的現象。只有充分認識醫療衛生事業的特殊性,探索出社會主義經濟條件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規律,才能建立與完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醫療衛生市場,改革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其次,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無法解決公平性問題。政府和市場對于資源配置有著不同的作用和優勢。市場長于優化資源的配置,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而政府的職責決定了其提供純公共物品、保障社會公平的功能。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容易導致醫院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在提供衛生服務的時候會傾向于為有消費能力的患者提供較好的服務,而許多家境較為貧困的患者有可能得不到好的甚至是完全得不到服務的現象。另外,市場的自發資源調配的功能將會使衛生資源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從而無法保障社會公平。
綜上可見,醫療衛生部門是為人民健康服務的特殊部門,不能以盈利為主要目的,也不允許追求利潤最大化。所以,不能簡單地運用價值規律把醫療衛生服務作為商品推向市場。稍有不慎,市場失靈的問題,比一般市場更突出,更易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只能從實際出發,逐步地、有選擇的把一部分醫療衛生服務推向市場,而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應作為公益事業在政府的調控下加以解決。
三、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必須堅持其公益性質、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