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7 09:40: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素質教育;德育教育;正確評價;開放性
一、引導學生對自己進行正確評價,培養他們樂觀的生活態度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采用詳細講解的方法進行教學。在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活動中,學生不能積極思考,使他們不能有效掌握教材內容,在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容易受到打擊,產生消極的學習態度。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把學生放到學習的主體地位上,讓學生正確分析和評價自己,找到自己的優點,有效改正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不斷取得進步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樹立學習自信心。在學習中正確認識自己、肯定自己,能培養學生樂觀的學習心態,使他們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時能積極想辦法解決。在學習中獲得的樂觀態度,能影響學生在生活中的思想和行為,讓他們形成不怕苦、不怕難的堅韌品質,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取得進步。
二、讓學生學會寬容和關愛,培養他們高尚的道德品質
在素質教育中,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需要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這種文明行為習慣的培養,是提高學生道德素質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正確學習規范,用文明的言行舉止進行交流。同時,在交流過程中,要讓學生學會關愛他人,學會幫助別人?,F在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獨享寵愛,導致他們不懂如何和他人進行交流。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生活中的小事指導學生,使他們學會分享、學會幫助。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寬容的心態對待他人,提高他們的道德品質。在關愛和幫助下,學生之間的關系更融洽,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
三、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
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是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教學中,教師要逐步讓學生接受我們國家的發展史,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國家的強大,從內心產生強烈的自豪感,并為了國家的更好發展,努力學習,立志為建設祖國付出自己的力量。在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為國家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歷史人物故事;還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情境再現,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獲得激勵,讓他們找到學習的榜樣,并為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不斷學習,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
四、運用教師的榜樣作用,發展學生的道德行為
一、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我國教育的現狀要求重視德育教育。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教育領域提出了“加強基礎,培養能力,發展個性,全面提高素質”的教學目標,開始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在中小學,廣大任課教師總是自覺地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角色,但是由于多種原因,教師不可避免地偏重教學。輕視德育教育。在大學,由于有專職從事學生工作的輔導員和班主任,廣大任課教師在意識中似乎只有教學一項任務。事實上,僅僅靠幾個教學管理人員從事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是遠遠不夠的。德育教育工作必須得到與學生接觸最親密的廣大任課教師的合作。而英語的課程特征決定了從事教學的教師在德育教育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小學,英語是一門主干課;而在大學,英語作為一門基礎公共課,是所有在校生的必修課。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接觸的全是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文化和思想,這就要求廣大教師既要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培養聽、說、讀、寫、譯等基本的英語應用能力,又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他們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道德品質。
二、從教材出發,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教材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依據,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教育不僅要緊密聯系教材,更要把它融入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教師應深入鉆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和利用教材中積極、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結合教學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以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熱情和奮發向上、樂于奉獻的精神。通過教學的各個環節,把真理、經驗、知識、思想、價值、意義、情感、態度都顯現出來,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思考和理解去辨析和接受。而當今的大學教材中,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多篇課文涉及親情,友情,愛情的人性之美。現在的英語教材中蘊涵著豐富的思想教育素材,從起始階段的文明禮貌、尊師愛生、團結友愛、助人為樂、遵守紀律等思想品德題材到富有時代氣息的人口教育、環境保護、生態平衡、航天技術等人類共同關心的話題。只要教師善于運用,在教學過程中因勢利導,就能自然而然地融思想教育于英語教學之中。
三、嚴格要求學生,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
嚴格要求,是指在政治、思想、學業上嚴格要求學生。而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合格人才。具體到英語教學而言,首先教師要從教學的各個環節和具體的教學內容人手,從每一次聽課到每一次作業,小到一個字母的發音大到對整個英語語言的掌握都要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使學生養成嚴謹治學的作風和認真嚴肅的態度。其次還要堅持對學生進行全面要求。全面培養,不僅要使學生掌握書本上的語音、詞匯、語法等基礎的語言知識,還要培養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諸如用英語實現交際,直接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等:不僅讓學生學會教師所傳授的知識,還要掌握一定的學習英語的方法和技巧:不僅讓學生掌握與英語語言相關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還要了解國內國際的發展趨勢等。最后,教師還要敢于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良傾向進行批評教育。當然這種批評教育應當是實事求是的,應當是善意的和使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是應當講究分寸和場合的,而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學生心服口服。
尊重愛護學生一方面體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的權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就要高高在上,只有融洽平等的師生關系,良好和諧的課堂氣氛,才是教學成功的重要保證。教師還要敢于承認自己在教學中的差錯,及時地向學生道歉或對學生的哪怕是丁點的進步進行表揚,讓學生覺得自己是受尊重的。而且自己的努力是得到了老師的承認的,這樣不但不會使教師的面子受損,反而能使課堂氣氛更加融洽,師生關系更加密切。另外,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英語教學是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為主要目的。然而在具體的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很多學生自尊心很強,非常害怕犯錯誤,認為這樣是丟了面子,因而不愿嘗試一些較難的問題和活動。那么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以適時的鼓勵,及時對正確回答問題、出色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進行表揚。尊重愛護學生另一方面還體現在教師與學生的課外接觸中。這不僅是班主任老師應該履行的職責,也是我們每一位任課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教師決不只能是“上課來,下課走”,而是要充分利用課外時間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心理接觸,更加充分了解學生,關心學生,熱愛學生。
四、為人師表,做好思想品德教育
要對學生實施英語德育教育,教師應具有很高的素質和修養,正像《禮記》中所說的那樣:“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教師在授課時'展現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而是教師的整體形象。教師是學生的楷模,教師的言行舉止會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形象會對學生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教師教書育人,離不開言傳身教。言傳身教是教書育人的最基本要求。言傳身教相結合才能達到教書育人的綜合效果。所謂言傳就是教師通過有聲語言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影響。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在課外進行輔導,都是不同形式的言傳。那么所謂身教,則是教師以自己的形象和行為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和感染作用。曾經有人這樣形容言傳和身教相輔相成的關系:“教師的語言是有聲的行動,而教師的行動則是無聲的語言?!痹诰唧w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結合,言傳曉之以理,身教導之以行。我們學校的學生多是青少年學生,他們的模仿性強,可塑性大。他們對真假是非、善惡美丑的辨別能力還不是很強,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正面引導教育。為此,教師一方面要以自己淵博的知識和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另一方面要處處以身作則。嚴于律己。成為學生的表率。
五、適時給學生進行文化素養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
教師在英語課上要結合課文給學生講授相應的背景材料,指導學生在課外讀些與此有關的簡易英語讀本,以擴大學生對英語國家風土人情和文化習慣的了解。同時,還要讓學生多了解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由于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活動的全球化,尤其是我國加入了WTO,北京申奧、上海申博的成功。英語成為了我國對外開放和與各國交流的重要工具。教師要不斷擴大學生的國際視野,增進學生對國際事務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國際意識。21世紀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競爭是無情的。教師要使學生明白:必須努力學習。優化自我。發展科技。壯我國威。在課堂教學時。應不失時機地為學生營造“競爭”的氛圍,培養學生競爭意識。使學生在舊常學習中形成一種堅持不懈、堅韌不拔的進取精神。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未來的社會化、專業化的趨勢越來越強。團隊協作成為人們完成工作必不可少的精神。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可要求學生進行一些group work或pair work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培養學生在群體中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協調與他人的關系,為日后步入社會奠定基礎。
一、了解體育教學結構
體育教學是一個包括身體、智力、思想、情感、態度等在內的全面教育。體育教師必須充分了解體育課的結構,根據每堂課的特點和內容貫穿德育教育的內容。
1.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德育滲透
在體育課的教學中,學生有多方面的學習內容,如跑、跳、擲、基本體操、游戲、球類等。因此可結合不同的內容進行德育滲透。
2.結合不同的教法進行德育滲透
課堂中,選擇合理、科學的教法,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徑。
3.教師以身作則進行德育滲透
教師本身就是教育內容的體現者和表現者。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思想品德,言談舉止都會使學生產生深刻的印象,將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如老師上課遲到早退,放任自流,教學態度不嚴謹,業務不精等不良行為,將會對學生產生消極的作用。為此,教師要加強自身的修養,要嚴于律己、為人師表,要以良好的師德,精湛的教藝去教育啟迪學生,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賴。
二、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方法
體育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如何把德育教育滲透到體育教學中去,也是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所要追求的目標。
1.重在課堂教學
結合課堂常規進行德育滲透。課堂常規教育是體育教學的要求,建立和貫徹體育課堂常規教育的過程也是向學生進行文明禮貌、組織紀律、思想作風的教育過程。
2.寓德于趣,游戲競賽法
游戲競賽具有娛樂性,競爭性的特點,寓德育滲透于游戲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陶冶情緒.例如:在“迎面接力”中,競爭意識的培養,“拔河”游戲中,團結就是力量的引導,“開火車”游戲中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等。尤其是球類教材,教師必須把握球類項目是集體競賽活動,且富對抗性的特點,著重對學生進行團結,配合用集體的知識與力量去爭取勝利的集體主義教育;并利用競爭的特點,進行競爭意識,尊重對方,尊重裁判,相互學習的體育道德風尚的教育。
3.心靈溝通法
古人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必需心靈相通,以誠相待,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才能對他們更好的進行教育。
一、在體育教學中應滲透德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務
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單要讓學生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還要培養學生服從組織、遵守紀律、熱愛集體、勇敢頑強、艱苦奮斗的思想意識。體育教學的任務之一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目的,使學生把學習目、生活目的與祖國建設的遠大目標統一起來,啟發學生明確認識身體好對學習好、生活好、發展好的重要意義,激發學生健康、持久的學習動機,激勵他們去努力學習,促進自身德、智、體全面發展。
體育教學是在不同的時間及自然條件下進行的。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相比,更容易反映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思想素質。當前,在校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體育教學中時常會怕臟、怕累,在困難面前時有意志薄弱的表現。作為體育教師,一旦發現學生身上出現這些問題,就應及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及時鼓勵和引導他們克服不足,扭轉錯誤思想和行為,讓他們不斷鼓足信心和力量直面困難,不斷學會堅強和勇敢,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的體育教學,才能真正實現教學與育人相結合,學生才會真正從心底喜歡上體育學科。
二、體育教學中應包含德育教育的內容
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內容不會脫離學校德育總的目標體系,具體來說其內容包括:
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是學校教育永恒的主題,要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為實現“四化”立志成才的情感、意識,通過具體的技能培養和訓練來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要時時注意培養學生的獻身精神、勇敢堅毅、吃苦耐勞的意志;不怕困難,自信自制,的意志品質;培養他們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文明禮貌的道德行為;還要注重組織紀律與法制觀念的培養。
三、體育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徑和手段
1、要重視理論的講授。教師必須要深入鉆研教材,認真備課,把所講的知識的系統、科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育理論知識。如通過講授我國的體育發展史可以喚起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感,激勵他們為祖國繁榮昌盛,國富民強而奮發不息等;通過典范人物的杰出貢獻引導學生樹立為祖國而鍛煉身體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強烈的責任感。
2、通過實踐教材內容落實德育教育。體育課中進行德育教育的內容非常豐富,教師要根據不同教材的項目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努力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潛移默化地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通過中長跑實踐,對學生進行不怕苦、不怕累、頑強拼搏、艱苦奮斗的教育;通過體操項目的練習,對學生進行勇敢、機敏、果斷等優良品質的培養;通過民族傳統項目如武術等,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及培養民族自豪感的教育;通過舞蹈、韻律操實踐,對學生進行文明行為和陶冶美的情操教育。
3、結合課堂常規進行教育。常規是對師生提出基本要求,貫穿在課前熱身、課中實踐、課后應用之中。教師應這些常規內容和講文明禮貌、講思想品德、組織紀律、安全教育結合在一起,并使之制度化。教師要以身作則,嚴格落實課堂常規,嚴格考勤、考核制度,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意識,在確保體育教學正常進行的前提下,培養學生良好的風貌,幫助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品德。
4、結合組織練習進行德育教育。組織學生進行練習,是體育課堂教學工作重點,它與教育方法形成一個整體共同完成課的任務,也是貫徹教育因素的重要環節。例如通過對課的任務、要求的下達,以及講解動作,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通過整隊、隊形變換與調動,培養迅速整齊、集體協作和遵守紀律的作風;在分組練習時,對學生進行加強組織紀律性教育;在引導學生進行練習時,對學生進行互相幫助、發揚集體主義精神、互相關心教育。
5、針對學生的行為表現進行德育教育。學生課堂上表現的良好思想行為和拼搏精神,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及時鼓勵學生奮發向上,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此外,教師要善于依靠班集體的力量,對違紀現象進行監督和制約,及時進行引導,把不良風氣消除在萌芽狀態下。
6、結合國內外體育大事及有關新聞報道進行德育教育。通過講授全運會、亞動會、奧運會及世錦賽等賽事,使學生了解我國在競技體育方面已成為亞洲乃至世界體育強國的現實,激發學生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使之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7、結合社會、家庭生活進行德育教育。要優化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改封閉式為開放式,開辟校外德育工程基地,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體育教師應和班主任一起參與學生的各項活動,通過各種活動,融洽師生情誼,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進行教育,培養學生的勞動觀點和艱苦奮斗精神。另外,我們要把單一式的教育改為多元化,使學校、社會、家庭三方結合,形成合力,發揮整體效益,以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質量。
一、寓德育于嚴格規范中
體育教學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活動形式多樣,活動范圍廣泛,體育活動必須有嚴格的規范要求,才能使體育活動得以順利實施,這為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創造了條件。體育課堂常規是上好體育課的保障,它要求學生:上課必須穿運動鞋、運動服;按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做到有事請假、不無故曠課;認真聽講,刻苦鍛煉,互相保護和幫助,愛護器材等;學生從集合整隊、隊列練習到隊形變換都有嚴格的要求。把體育課堂常規落實到每一節體育課中,可以培養學生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習慣,有利于體育活動的開展。如: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經常有布置場地、搬運器材、清掃運動場、整理器械和修理器材等活動,在這些活動過程中可教育學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培養學生熱愛勞動、愛惜勞動成果的優良品質,養成熱愛勞動、愛護公物的習慣。在體育競賽時,可以通過體育競賽規則和制度的約束,培養學生發揚公開、公平、公正的體育精神和尊重對手、遵守規則、服從裁判等體育道德品質。在游戲活動中,鼓勵學生自己制定游戲規則,并要求大家共同遵守游戲規則,否則取得的成績無效,久而久之,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
二、寓德育于課堂教學中
《體育與健康》教材內容豐富,不同的內容所蘊涵的德育因素也不同。例如長跑,側重于毅力和恒心;武術,側重于吃苦精神和持之以恒;球類運動,側重于勇敢、果斷、自信、堅韌等。因此,教師要根據教材的特點,明確德育目標,有的放矢地把德育教育滲透到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學生在運動技能學習中,要經過動作由生疏、僵硬、呆板到熟練、協調直至自動化的形成過程。要使學生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都需要經過長期艱苦的磨練。要教育學生正視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戰勝困難的決心,以及堅韌不拔的意志。
三、寓德育于體育競賽中
體育競賽要求有組織、有紀律,密切合作、互相幫助,共同完成某項活動。在競賽中,可以教育學生注意安全,不計個人得失,應從大局出發,養成個人服從集體、少數服從多數、執行集體決議、自覺遵守紀律的好習慣。進行比賽時,參加競賽的同學為了集體的榮譽,力爭上游、努力拼搏;不參加競賽的同學,為本班的同學吶喊助威;勝利后相互致意、互相慶賀;失敗了也不氣餒,總結經驗,分析原因,以備再戰……從而形成了為集體榮譽而戰,勝不驕、敗不餒,團結協作、平等競爭的精神。
體育運動和競技比賽,增加了人際間的交流,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鍛煉了學生的意志品質,消除了人的精神煩惱,催人奮進,給人愉悅,使人的身心得到了和諧健康的發展。例如:學生失敗了,教師及時給予鼓勵,以增強信心,重整旗鼓,以備再戰;學生勝利了,容易驕傲,教師講講驕兵必敗的道理,樹立學生正確的競賽心態。又如競賽中,學生易犯個人英雄主義的錯誤,往往盲目蠻干。這時,老師講安全的重要性,講個人、集體、國家的關系,講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能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以及團結友愛、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
四、寓德育于群體活動中
學校群體活動有早操、課間操、課外活動、田徑隊訓練和比賽等,這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時機。這些活動可以活躍師生生活,陶冶情操,樹立良好的校風、學風,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體育教師要結合學校團委、政教處制定的教育目標,使學校的群體活動與德育活動相結合,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養成,如定期開展運動會、舉辦隊列隊形、廣播體操、跳大繩、拔河等比賽。對課間操進行檢查、評比,并實行量化考核管理,成為評選文明班級的條件之一,真正把德育教育滲透到了各種活動中。這些群體活動都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好時機。
五、寓德育于體育教師的身教中
關鍵詞:初中音樂;德育教育;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71
0引言
眾所周知,音樂教育是以審美為核心,對人的情感世界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而且道德的呼喚,都要以情感作為介質,思想上的共鳴也要借助情感去撞擊,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離開了情感教育,那只能是淪為空談,只是空中樓閣,成為空洞的說教。音樂是表現情感的一種藝術,它對人的情感教育作用比其他藝術更加有力,更直接更有力地能使人們進入情感世界,音樂教育已經成為德育教育的情感基礎,這一點毋庸置疑。
本文主要就如何在初中音樂中滲透德育教育進行探討分析,提出了自己幾點拙見,運用音樂教學的優勢,在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讓德育的觸角在音樂教學中生長,以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僅供廣大同仁借鑒參考。
1初中音樂中滲透德育教育策略
1.1抓住德育滲透的時機
在音樂教學中,導入教學是音樂教學的序曲,是引子。它也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導入新課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他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將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轉移到所要教授的新課程中來,作為課前的思想和情緒的準備,給學生去感受音樂,展現音樂提供了有利的基礎。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們的導言一定要傳播感情,"情動而言行","情信則辭巧"。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抓住導入教學這個滲透德育教育的良好時機,依據教學內容,創設一種富有感情的音樂氛圍,進而感染學生,使學生為之動情。譬如,我們在教授《同屬一個世界》這一課時,我們可以這樣做好導入課:在《讓世界充滿愛》的音樂聲中請同學們觀看大屏幕,2005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叢飛,是一位非常有愛心的歌手,有人統計過,近十年來,叢飛參加了400多場義演,至少捐獻了300萬元善款,資助了183名貧困孩子讀書。可是當他被確診為晚期胃癌時,竟然連醫藥費也負擔不起。叢飛的心臟停止跳動后,他無私捐獻了自己的眼角膜,使五位眼病患者又重見光明。叢飛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沒有絲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貸。接著我播放了叢飛生前創作并演唱的歌曲《愿你幸福》,歌中提醒人們一生更多地為別人著想,多給周圍的人一些關心和愛護。配以《讓世界充滿愛》那親切溫暖的歌詞與曲調,加上飽含深情的講述,和諧搭配,猶如春風蕩漾,創設了一種彌漫濃濃愛意的音樂情境,使學生在心靈上受到震撼,進而提升了學生的精神境界。
1.2抓住德育教育的滲透點
音樂學科融合了藝術性和情感性,它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是人類情感體驗的最好載體。作為音樂的傳播者,我們要抓住"情感"這一切入點進行德育教育,必定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從"情感"入手,激發學生情感的火花,讓學生從自然和本能中解放出來,進而進入一個高尚而純潔的境界。在音樂課堂中,我們可以采取對比的方式,播放兩首不同情感的歌曲,例如《金色的秋天》和《揚鞭催馬運糧忙》,讓學生認真傾聽,認真體會兩首歌曲中所包涵的不同情感,于此同時,給學生展示了兩種情況下的圖片,一幅是秋風瑟瑟,漫天黃葉的畫面,一幅是麥浪滾滾,此起彼伏,熱火朝天收割的場景。隨著憂郁的小提琴聲與畫面交相呼應,學生也進入了深深思考中,緊接著有播放了《揚鞭催馬運糧忙》,隨著樂曲體現的情感的變化,學生也跟著思緒萬千,情感和情緒也發生著變化,學生們傾聽著,體會著,感悟著,思考著,在無形中加深了對音樂內涵和真諦的理解。音樂飽含的情感深深震撼著學生的心靈,激起學生心靈的層層漣漪。
1.3抓住德育滲透的手段
歌唱是最富有情感的藝術,作為教師,我們要在以審美為核心的唱歌教學過程中,以情感的表現、情感的宣泄和情感的交流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歌唱教學是體驗情感的最重要的過程,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不可或缺的一條途徑。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的演唱能力得以提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演唱中,認識人生,體會人生,感悟人生,進而形成健康美好的審美情趣,養成積極向上的樂觀生活態度。通過不同的音樂形象,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帶著感情唱歌,飽含情感去表演,充滿激情去參與實踐,這是教師在唱歌教學中對學生的基本要求。我用我自己的熱情去感染學生,感化學生,讓學生體會到不同歌曲所抒發的不同情感。譬如我在《銀屏樂聲》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我播放了四大名著改編的電視劇主題音樂片斷,讓學生聽辨樂曲中抒發的不同情感。接著我鼓勵學生看著大屏幕的歌詞跟隨著唱,隨著歌聲,體會音樂中的情感,抒發內心的情感,同時思考討論音樂與原作品的關系。接著,我將大家分組,進行小組間的比賽,分組演唱,看哪個組更富有感情。我還采用了師生同唱的方式,指導學生聲情并茂地演唱,讓學生在充滿情感的音樂中體會音樂的真諦,引導學生步入真善美的境界。
1.4抓住德育滲透的有利條件
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愛國主義教育,所以,作為音樂教師,作為美的傳播者,我們要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始終把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家鄉的教育擺在比較突出的位置上,來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素質和良好的道德修養。
2結語
總之,音樂不僅可以開發智力,而且能夠以自身的美來進行德育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新課標明確指出:"音樂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音樂教育應寓思想教育與音樂藝術中"。要想在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就要依靠音樂自身的優勢去感染學生、打動學生,使學生受到震撼,在心靈深處萌發美的種子,在音樂教學中要滲透德育,要依靠音樂本身的優勢去打動學生,感染學生,震撼學生,使其心靈萌發美的種子,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初中音樂教師,我們要立足學生實際,不斷探索出適合學生本身的教學策略,在音樂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滲透德育教育,進而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書清.初中音樂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學周刊A版.2011(3):106-107.
[2]包春艷.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文理導航.2011(10):9-10.
[3]吉瓊.初中音樂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J].讀與寫(下旬).2012,09(1):204-205.
[4]張佩茹.初中音樂課中的德育教育[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19):148-149.
那么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呢?
一 認真磚研教材,尋求德育因素
德育內容都隱含在生物學知識中,以生物學知識為載體。這就要求生物學教師挖掘生物學教材中的德育功能,寓德育于智育之中,使學生在掌握生物學知識的過程中,受到德育教育。
1.在實驗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而實驗教學活動除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外,還具有育人的功能。一方面,培養學生愛校如家的良好品質:愛護和珍惜每一件實驗器材,正確使用和維護,在實驗中注意節約用水和用電,從而培養學生愛護公物、勤儉節約的品質。另一方面,教育學生用人道主義精神去對待被用于實驗的動物,使學生養成尊重自然、愛護生命的良好品德,益于學生從內心深處產生尊重生命、崇尚科學、愛護生物的責任感。
2.利用生物學史滲透德育教育
1965年,結晶牛胰島素的合成;1988年,第一例試管嬰兒在北醫大第三附院誕生;袁隆平培育的雜交水稻;2000年6月26日,人類基因組草圖初步完成;2001年2月12日,中國科學家宣布了人類基因組的“基本信息”等;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民族自豪感。細胞學說的建立、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孟德爾遺傳定律的發現等告訴學生要大膽質疑、積極向上、勇于探索、不怕失敗。
3.案例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規范
學習細胞癌變、艾滋病、人類遺傳病相關內容時,教會學生如何避免接觸物理、化學、病毒等致癌因子;增強體質,保持心態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吸煙,不喝酒,遠離,注意心理衛生保健、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等。使學生身心都能正常發育,健康成長,全面提高學生的"知、情、意、行",最終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他們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
4.結合生態教學,強化學生的生態道德意識
目前我國人均耕地只有1.3畝,還以每年700畝的速度遞減,人口已達13億多,還以每分鐘30人的速度遞增。森林覆蓋率只有12.7%,已遠遠低于20%的國土線,居世界第120位,近三分之一草原成了沙漠,森林和草原的迅速減少,造成許多野生動物無處棲息、處于瀕危狀態。針對我國目前的環境惡化問題,結合教材生物與環境的內容,向學生闡明自然界中各種生物生存權觀點,強調自然物種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和自然界中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使學生認識到重視萬物生存權、維持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明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只有正確認識到由于人類的過失所造成的生態惡果;才能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
二 在生物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德育示范性
一位學者這樣說過:"須知天地間再也沒有什么東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細,更加敏捷,對于人生、心理上各種微末變化更富于敏感的了,再沒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樣能捕捉一切最細微的事物。"這充分說明了德育示范性的重要,在孩子們的眼里,老師是知識的化身,是學習的榜樣。因此,作為生物教師就要不斷提高、不斷充實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論、知識和教學水平。既要重視言教,更要重視身教,給學生做出示范和榜樣。例如,生物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教師自己首先就應該形成良好的、科學的思維、語言、方法、衛生等方面的習慣。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德育示范性。
三 注意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心理狀態,恰如其分地進行德育滲透